首頁>Club>
孩子有時候犯錯誤,特別嚴厲的批評怕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不批評孩子會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該怎麼做能維護好孩子心靈的基礎上又能讓孩子認識錯誤呢?
6
回覆列表
  • 1 # 星麻

    其實家長應該採取教育的方式,不打罵,當然語氣應該嚴厲,因為要讓孩子意識到這件事你做錯了。

      孩子:希望父母不要做錯事後立刻訓斥

      對於孩子來說,希望父母給自己申訴的機會,若是真的自己錯了,父母說幾句是可以,但是最好不要“動手”。

      小孩子心思都不壞的,最多是任性頑皮,遇到這種事情後他們肯定也很擔心害怕,若是這個時候我們作為家長的還進行打罵,我覺得不妥,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我會聽孩子說,問清楚是什麼情況,然後馬上著手處理這件事情,告訴孩子做人要有擔當,做錯了事要勇於承認。

      經過了一段時間,孩子心理稍微會有所反覆,這個時候我會比較嚴厲,告訴他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是不該做,最後還會小小懲罰她一下,比如為家裡打掃衛生、或者多做幾頁習題等等,讓她知道做錯事就要承擔後果。

      其實,孩子若做錯了事,如打傷了孩子,家長在處理的時候,比如賠錢,應該要讓孩子陪同,讓他知道這件事情父母賠了多少錢,讓孩子從中明白到自己做錯了事給家庭帶來了什麼樣的後果和影響,以後要注意了。

      暴力手段會造成逆反心理或暴力傾向。不建議家長打罵孩子,而是應該用教育、和孩子好好談的方式來與孩子交流。

      孩子犯錯,家長應給予“寬大政策”。孩子犯錯在其成長過程中是肯定會發生的,家長應允許孩子犯錯,並給予“寬大政策”。若是孩子犯錯了,家長應該與孩子分析錯誤的原因、錯誤的危害,一起探討改正錯誤的方法。而不是一見孩子犯錯,就一頓訓斥、甚至採取暴力手段。

      家長與孩子溝通要有方法,要張弛有度,因人而異,掌握方法和節奏。對於幼兒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要嚴格要求,讓其明辨是非,因為他們還處於他律期,需要家長老師的正確引導。對於小學高年級和更大一些的孩子,要採用傾聽孩子心聲與孩子交流的方式。

  • 2 # 醫患家

    (特邀回答:協和阿偉)

    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一個孩子,孩子做錯事是會經常發生的,關鍵是我們如何去引導,去幫助孩子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做錯事後,作為父母,第一件事要做的是保持一顆冷靜的心,去分析孩子為什麼會做錯事。很多父母的第一反應就是大聲的斥責孩子,不分青紅皂白,先把自己的怒火發洩出來再說。這麼做一是容易傷害親情,二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孩子可能會一錯再錯。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孩子一起,去還原事情的經過,一步步分析產生錯誤的原因,幫助孩子認清怎麼做才是對的。下次再碰到類似的事情,孩子就會舉一反三,再犯錯的可能性就小了。

    第二件事就是讓孩子養成勇於承認錯誤、承擔責任的習慣。孩子犯錯誤後,一般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怎麼去掩蓋錯誤,避免受到懲罰,長期會使孩子形成說謊話、沒有責任感。例如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小時候砍斷了櫻桃樹,勇於向父親承認錯誤;大數學家華羅庚被學生陳景潤指出計算錯誤,當場承認。

    所以,孩子犯錯誤,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引導不當;如果父母引導得當,孩子反而會變得勇敢、正直。

  • 3 # sunny129420270

    俗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何況是孩子呢。當孩子做錯事情後我覺得作為家長首先

    1、不應該生氣怒罵,或者以打罵的方式對待孩子。

    2、家長應該搞清楚事情的原委,然後先批評,後教育,告訴他這些做法哪些是不恰當的。

    3、嚴肅的告訴他做了這些不對的事情後會造成怎樣的後果。

    4、批評後孩子後還要抱抱孩子,要讓孩子感受到你是愛他的,為他好的。

  • 4 # 土豆媽媽育兒

    首先,孩子做錯事時,父母應該給孩子指導而不是批評、挖苦,更不要嘮叨或粗魯地對待孩子。

    其次,在平時的生活中,孩子犯錯在所難免,父母憤怒也一樣。用得比較多的負面評價或挖苦常常是:“這是怎麼回事?你是精神病還是傻?你聾了嗎?要跟你說多少遍才記得住?你總是磨蹭,光想著玩,作業什麼時候才能做好?你怎麼這麼懶啊?……”

    這些話會讓孩子難堪,甚至會因持續的貶低而自卑,或者學會反擊,頂嘴,助長孩子的不當言行,甚至也挖苦父母,形成惡性迴圈。更有效的方法是,尊重孩子,讓孩子內心產生認同,從而自覺地採取更好的行動。

    最後,當孩子犯錯時,父母也要給孩子發言權和選擇權。孩子得到尊重和承認,並享有一定的自主權,才能更有效地處理身邊的人和事。當然也要有一定的紀律來約束,父母需要用有效的方式建立紀律,哪些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要給孩子一個明確的界。傳達紀律時要用簡潔客觀的語言,且紀律一旦制定,需要明確地執行這樣才能對不可接受的行為形成有效地約束。

  • 5 # 阿朱姐夫

    謝謝小編邀請,我的父母特別重男輕女,還挺勢利眼,父母生了我和妹妹,一個弟弟。我的老公家庭窮,又是個普通工人,妹妹的老公雖然是工人,可人家有本事,會投資,妹夫家庭好,弟弟嘛,獨子,粑粑拉鍋裡都是香的。我在父母眼裡,狗屁不如。好多年了,沒吃過父母的飯了,父母月入7000,前幾天妹妹給我單位拿來一個羊屁股,我問哪來的?原來是父母給坐月子的弟媳婦買了一隻羊,包括父母在內沒人愛吃羊屁股,所以拿來給我,讓我煎油吃涮鍋用。我扔了也不要。我的兒子上大學,父母沒給過錢,有一年過八月十五,父母給妹妹他們家門鑰匙,讓她取玻璃瓶子,裝西紅柿醬,沒想到我半路找妹妹有事,陪妹妹順路去了父母家,看到人家廚房放著一盆熱乎乎的羊骨頭,心寒啊,從不叫我吃飯,吃好的飯菜更輪不到我。一個城市住著,我窮,沒本事,所以我從不去父母家,兩年了,沒透過電話,我自卑,窩囊,我和別人比起來,日子過的不錯,可是我差妹妹弟弟太遠了,我沒他們聰明,沒他們有本事,我的妹妹是女強人,對我特別好,所以說,父母不管做錯啥事,也輪不到我說,做好我自己就好了。

  • 6 # TT土豆媽媽育兒筆記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畢竟我不知道所謂的做錯事到底是什麼樣的程度以及事件背景:家長做錯事時,當孩子可以和父母溝通,並且嘗試跟父母分析事情的利害關係。但不能干涉父母的決定,畢竟他們是長輩,我們是晚輩,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不是我們能夠左右的,尊重他們,做孩子的不應介入父母的事情當中去,哪怕你認為自己是對的,他們做的是錯的。

  • 7 # 知識廚子

    我建議多看看書,看看如何和孩子溝通

    孩子做錯事,那是因為他不懂事。你打他,你覺得這樣做法就是懂事的人做的嗎?

    要問清問題的原委,然後告誡孩子就可以。你不能自己小時候捱打過來的,現在還想報復你的孩子。時代不同了,再說打孩子能解決問題嗎?你打他的時候,表面上看以為他記住了,實際上是怕你了?你這樣對孩子的性格也是一種傷害,讓她到社會上會畏手畏腳。可能你做錯誤的做法,在孩子的童年記憶裡留下了陰影,可能影響他一輩子的性格和命運的。

    所以,我間距不提倡打孩子。有話好好說,誰小時候沒犯過錯。及時孩子錯了,我們也要找自己的原因,是我們沒時間照顧她,還是沒提前和他預警,還是沒有和他溝通好?總之,和孩子交流培養好 孩子,不是簡單地用我們現有的認知去處理,這是一門學問,需要我們耐心的去學習如何和孩子交流,這才是正道。

    孩子就是我們的未來,請善待他們!

  • 8 # Maffer

    這事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難。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回放一下整個事件。如果你是一個孩子,你希望你的父母怎樣教育你?

  • 9 # 皮卡皮卡是超人

    犯錯,具體是什麼錯呢?不涉及底線的錯,一般就是與孩子一起回顧事情,分析問題,總結經驗,讓孩子知道犯錯並不可怕,要有承擔的勇氣,要有分析總結的能力,而不是給孩子一道禁令不允許犯錯。

  • 10 # 無品齋的對立面2

    做到不發火家長基本已經算是勝出了。孩子小的時候,我的反向教育比較多。比如她不想看書,我就先去閱讀,過一會她也就湊過來了。再比如,她搶別的孩子的玩具,那我也搶她的玩具,讓她感受一下被搶的滋味。我覺得單純的說教不如行動來的更有效。家長行動起來,孩子的模仿極強的。

  • 11 # 開心不是一個口號

    錯事的定義是什麼?大人認為的錯事就一定有錯嗎?這個問題是存在辯證的關係,孩子做任何事對於他都是正常的,因為他的認知世界裡沒有對錯,對錯是大人賦予的定義,對於孩子來說,世間的任何事物和人對於他都是一個嶄新的命題,他只有做了、說了才會瞭解這個世界、認識這個世界、理解這個世界,沒有人從出生就明白對與錯,而且在事物的辯證關係中對與錯本身就存在爭議,大人對於事物的認知也是從孩子時代成長起來的,世界在變遷,人類在發展,大人眼中的錯事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是一扇他認知世界的大門,你的啟迪對於他就是思想的碰撞,蹲下來,問一問,孩子看待事物的緣由,或許柳暗花明又一村。換個思路、換個身份,或許我們的問題看起來也許很可笑,解決的方法中卻存滿哲學。

  • 12 # 前後海

    從小培養孩子生不驕、氣不餒,大丈夫能屈能伸,軟刃有餘。用心觀察自己和大自然的草草木木,鼓勵孩子有課外的想相力,把發現形容在課堂作業本上。氣(棄)

  • 13 # 南牆城頭

    首先要看是什麼錯,錯的定義是什麼?不能說家長覺得是錯的就是錯,如果是真的做錯了,那麼先要讓孩子認識到錯在哪裡,和孩子一起找到原因,然後分析為什麼會錯,以吸取教訓,保證下次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 14 # 同城自媒體創業

    孩子做錯事了,先看孩子看你態度,如果他覺得自己理由充足,執意頂嘴,那你就要先不理他,讓他把理由都倒出來,平復了自己的情緒,再把事情從頭到尾給他梳理一遍,為什麼錯,錯在哪了,下次還會不會犯同樣的錯誤;如果孩子認錯態度好,那你就馬上不能生氣了,要笑著對孩子說:“沒事,我們一起來改正!”

  • 15 # 宋宋談教育

    對於問題中所提到的“錯事”,只能說是成人的定義,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會以自己的角度去分析判斷,卻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很多時候錯事不一定真的“錯”,所以個人認為在你觀察到孩子的不合理行為時,不要急著下定義,晚上睡前和孩子聊聊今天的一些做法,自然過渡到某件事上,聽聽孩子的看法,如果是比較嚴重的事情,當下心平氣和的問問孩子,你在做什麼,你想做什麼,你這樣做會有什麼忘得了結果,即使孩子做錯了,如果是父母沒有教導的原因,請不要先責怪孩子,指明他現在的做法和後果,讓他自己明白邏輯後果才是更重要的。

  • 16 # 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啊

    孩子做錯事,要看具體是什麼事,產生了怎樣的後果,事情的起因,過程,家長都要了解清楚,再考慮怎樣做,採取怎樣的方式方法對孩子進行教育。

    1.儘量心平氣和和孩子談,不要打罵。避免孩子因為恐懼和牴觸情緒而不願意和家長說實話,也可能會撒謊逃避責任,久而久之,對孩子的人格性格的形成產生不好的影響。

    2.和孩子一起分析探討所說的做錯的事情,其中的是非責任,錯的承認擔當,吸取經驗教訓。如果再遇到類似的事,該怎樣處理效果最佳,對人對己傷害最小.

    3.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大人尚且如此,何以要求孩子事事都對呢?對於孩子做錯的事,如果是故意的,其中必有緣故,家長要重視;若是無心之過,且不涉及大是大非,家長可採取寬容一點的態度。

    4.家長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做事態度,方法,給孩子打下的是一生的烙印。所以,古人說三思而後行極有道理。

  • 17 # 熊大思維訓練導師

    熊大求關注!求關注!孩子犯了錯,究竟怎麼辦?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在父母的心中,那是心肝寶貝,含在嘴裡怕化了。那時的孩子沒有錯誤。等到孩子慢慢長大,在和別人家的孩子對比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時的孩子總是別人家的好,那麼孩子就總會出錯。這是不是大人心態的一種變化呢!

    孩子本身智力沒有健全,判斷是非的能力還不具備,熊大老師認為犯錯是正常的,不犯錯才是不正常的。那犯了錯,究竟該怎麼辦呢?

    一是別講大道理。孩子們做的事,在他們的認知裡,永遠都是對的。大道理是講不通的,你不妨直接告訴孩子,怎樣做是對的,這樣做是錯的。當然,孩子可能仍然不理解。

    二是講故事。透過自己或別人的故事告訴孩子,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

    三是樹立威信和高大的形象。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決定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影響你說話的力度和執行力。所以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影響著孩子,建議家長要三思而後行。

    四是小時候的“錯”也是一種“對”。可能很多家長不理解,記得趙本山說過這樣一句話“錯完再改,改完再犯,全體改變”,細細品味,是不是大智若愚呢。真正詮釋了,錯誤不可怕,認識錯了改過就可以,怕的是永遠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不要過多苛責孩子。

    最後,祝願我們的父母和孩子都能多溝通,讓“不經意的錯”變成“我們成長路上的助力”!

  • 18 # 洢涵橙程

    這裡要分為是一般的錯事還是很嚴重的錯事。是孩子知道是錯的事還要做,和不知道做錯了兩種。

    一般的錯事。如果孩子知道是錯的,還做。就要問清楚他緣由,如果是情有可原的,那就安慰開導他,引領他下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要如何處理。如果是無理取鬧的,那當然得指正批評,教育他下不為例。倘若是很嚴重的錯誤,那就不是原不原諒的事了,而是要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來看了。

    假如是不知道而犯的不太嚴重的錯誤,那就是意識認知的問題,重在引導和教育他認知。很嚴重的就要依情況定奪了。

  • 19 # 李老師講教育

    錯事,所謂錯事要看錯了什麼程度,錯的輕沒必要動手,錯的重那就得動手!但是凡打必有因,要出效果,沒有效果還不如不打。錯誤的程度較輕,可以採取溝通的形式跟孩子聊,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味的打罵沒有效果的

  • 20 # 歡樂寶媽王小滿

    作為一個80後二胎寶媽,我來說說我的親身感受吧。為人父母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跟孩子有關的事永遠是第一位的,因此當我們知道孩子犯錯時第一感覺大部分都是火冒三丈,恨鐵不成鋼。但此時我們作為家長這種情緒是十分危險的,所以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處理:

    首先,我們家長無論孩子犯了什麼樣的錯誤,必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錯已鑄成,現在我們最主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訓斥孩子。

    其次,與孩子進行深入溝通,瞭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樣才能有的放矢的去解決問題。

    最後,問題解決後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問題的出在哪裡,以後應該怎樣杜絕,這個過程中要注意不能一味說教,避免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生產車間該如何做現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