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平原春秋

    不看重孩子成績,而希望孩子快樂是一種理想好的狀態。這句話的背後透露出來很多資訊,我們可以來試著解讀一下。

    說這種話的家長,很可能是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他們特別注重孩子的感受,對於社會有基本的瞭解,認為孩子將來學習好壞都可以有適合他的工作,因此他不在乎成績,而希望孩子能夠快快樂樂,這是對孩子的一種尊敬,是對孩子的一種關愛。這樣的家長他們對教育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樣的人一般來說家境比較好,就是孩子學習不好,將來也會為孩子安排一個比較理想的工作,因此家長不著急。

    這句話反映出部分家長對應試教育的反感,對學校教育的失望,甚至對老師的一種怨言。在現在的社會環境中,一個學生在學校裡學習,不可能不注重成績,不可能脫離開名次,做一個超脫一切的人。家長說不注重成績,那隻能是說說而已。假如家長和孩子真不注重孩子的成績,家長對孩子也不催,也不過問,任憑孩子自由發展,那麼孩子的成績很可能會下降。

    現在學校教育過多的加入了一些家長的參與,家長對孩子的檢查督促和引導,讓一些孩子成績上升,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說家長不在乎孩子的成績,除非是這個學生成績很好,家長不用在乎,孩子學習很好!家長說這話是一種很自得的話。如果孩子成績不好,說這樣的話,那簡直就等於打腫臉充胖子,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但是如果在孩子需要家長幫助,指導和督促的時候,你沒有這樣去做,那麼有可能會讓孩子的成績由很好變得很差,到時候後悔都來不及。

    總之,我認為孩子現在只要是在學習階段,家長就不要不在乎學生的成績。學生成績不好了你想在乎,就來不及了。到那時候,孩子也就失去了快樂。快樂是建立在成功的基礎上的。一個學習不好的孩子,他的苦,是任何人都無法理解你。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做將來自己後悔,孩子也後悔的事情。

  • 2 # 茁茁媽育兒

    我個人認為,“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績,我只想讓孩子快樂”這句話是不成立的。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是家長的放縱和沒有原則。 為什麼這樣說呢?1.快樂應該建立在不快樂的基礎之上。無原則的快樂只能是縱容。不能說為了讓孩子快樂,就可以放任他的任何行為,不加管束。比如,孩子做了錯事,家長批評他,他就反駁家長:"我高興這樣,你怎麼的?"長此以往,這孩子只怕是什麼事都敢做了。

    2.真正的快樂是什麼?真正的快樂應該是從孩子的成就感而來。比如,孩子認真對待學習,並付之努力,他的成績提高了。那麼他就有一種自豪感和成就感,也就是孩子從學習這件事情上體會到了真正的快樂,他以後就會自覺主動地去學習,樂在其中了。

    3.孩子的成績好壞與家長想要孩子快樂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孩子的快樂不一定來自學習成績,但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一定體會到了什麼是真正的快樂。只有自己真正付出了,才能體會真正的快樂! 4.家長不要為了所謂的孩子快樂而本末倒置。為了孩子所謂的快樂,生怕孩子受了讀書的苦,那樣的家長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和放縱!(圖片來自網路!)

  • 3 # 九鬥學生心理

    一般說不看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家長,是他們真的不需要考慮孩子的應試能力問題,他們的孩子學習成績都不錯,最起碼是中等以上,或者本身就在優等生行列。他們對孩子成長的期待已經從應試上升到更高層次的追求。

    這追求是希望孩子快樂,希望孩子全面發展,希望孩子接受素質教育,希望孩子活出自我,希望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在他們的價值觀中,應試是一個孩子成長的低配狀態,所以他們才不在乎。

    而那些對孩子成長沒有想法,孩子學習成績還不是很理想,綜合素質能力沒有任何“建樹”的孩子,他們家長髮表這樣的言論,只能說他們的心態真的很好。

    學習成績的好的孩子難道就一定不快樂?開什麼玩笑,學習成績越好的孩子生活的越自信,越開心。

    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就一定會快樂?在目前的話語體系中,成績不是很好,但是每天很開心的孩子,可以斷定他們的心理素質一定不差。

    放鬆對孩子成長的要求,讓他們快樂!

    降低自己對孩子成長的關注,讓老師來!

    這樣的家長,我們說什麼好呢?

  • 4 # 牛仔不空

    一般說這句話的是兩種家長:一種是在低調的炫耀,有個學霸孩子,本來成績就不會讓家長擔心。另一種是無奈的妥協,有個學渣娃兒,已經對成績不再抱有太大的期望。對大多數孩子成績中等的家長來這句話就說不出口了。

  • 5 # 沛澤媽讀心理

    我不太清楚說這句話的家長,他的孩子多大了,在孩子出生之初,貌似很多家長都許下過這樣的樸素願望:我只要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就好。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上了幼兒園,升入了小學、中學後,但你看到自家孩子與別人孩子的差距後,還能淡定地說出這句話嗎?

    這個週六,學校開家長會,主要是針對前不久進行的期中考試成績而開的,老師對這半個學期的學習情況做總結,與家長溝通,倘若咱家孩子成績總在後面幾名徘徊,去看家長會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有一點小緊張呢?

    所以,我覺得真的能夠始終如一做到“只想讓孩子快樂”,是需要一個強大的心理的,不被外界的教育焦慮影響。

    說這句話的家長,可能更看重的是孩子的感受,希望孩子能夠體驗更多的快樂,不要被成績、名利所羈絆,快快樂樂的生活,快快樂樂的成長,不過,我覺得孩子的成長就像小樹苗要經歷風吹日曬一樣,不可能永遠都是快樂的,為了將來能有好的生活,現在適當讓孩子吃苦,尤其是吃學習上的苦,是必不可少的,現在不努力,將來拿什麼養活自己呢?

    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在學習上也難免有惰性,自然就少不了父母的督促,這與孩子的意願是相反的,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讓孩子不快樂,你是順著孩子的意思來,還是違揹他的意願呢?

  • 6 # 秦嶺圖冊

    我有一個學霸兒子。我看重孩子的成績,我也想讓孩子快樂。

    因為想讓孩子快樂,所以我從來沒有因為成績差吵過孩子,更別說打罵。因為想讓孩子快樂,所以從沒讓他上過補習班,只上了一個興趣班。

    因為看重成績,所以每次孩子考試,成績好我會表揚,分析哪些進步了,為什麼進步了,怎麼努力的;如果考差了,我會安慰他:“沒關係,考試就是為了檢查你這一段的學習情況,看哪些掌握的不好需要繼續努力。”然後再幫他分析試卷,鼓勵他繼續加油。

    小學時孩子成績在班裡上中等,資質一般。但我從沒有焦慮,只重視他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從一年級開始,到家先寫作業,寫完作業自己檢查好,然後看明天要上哪些課,收拾好書包,然後才可以玩。因為有了興趣和好習慣,所以初中成績很快就上去了,初一開始班裡前十,在開始兩極分化的初二,成績基本上前三。到了初三,成績穩穩的全校第一。這些都是在不補課,只做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其他作業的情況下完成的。

    所以我兒子真的快樂,不像好多家長抱怨的,作業要寫到很晚。初三時兒子從沒超過10點睡覺,高一高二也基本能保持10點寫完作業,然後小區裡鍛鍊一下睡覺。只是高三開始辛苦了,晚上12睡覺成了常態,那一年真的心疼兒子。

    說這麼多隻是為了給家長一個建議,學習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像我D建國,不能只看一時的得失,起跑線也不是那麼重要,即使輸在起跑線上也沒什麼了不起 ,要讓孩子經得起挫折。有孩子,有耐心,一切都會有的。

  • 7 # 文軒閣

    想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這是每個家長的夢想。沒有哪個家長不希望孩子學習負擔輕一點,但現實往往適得其反,“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減負”難,“不看重成績,只想讓孩子快樂”,只能是一廂情願。

    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大環境中,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要獨善其身,的確是難上加難。家長有此想法正常,但真正實施起來可以說毫無可操作性。

    1、在“望子成龍”“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思想指引下的家長,對於孩子教育都非常重視,很多家長在學校佈置家庭作業的同時,還給孩子買了輔導資料,報了各種補習班或興趣班,如此,小孩不可能快樂。

    2、社會的用人機制不可能不看重成績。上大學靠考試、找工作靠考試、靠面試。你不注重孩子的成績,只會限制孩子的發展空間,家長總不會希望孩子小時候快樂,長大後一生不快樂吧。因而越是精英家庭,越是重視教育,重視孩子成績和各方面素質。

    3、世界上任何事情不可能只給你快樂,也不可能只是吃苦。小孩子這時候壓力大,為的是將後來的幸福。“不吃苦中苦,難做人上人”,這時候少點快樂,為的是將後來長久的快樂,這時候就只想快樂,將後來肯能會受更多的苦。

    4、“胳膊扭不過大腿”,大環境如此,你想給孩子快樂,我估計你看到別人家孩子都拼命學習只有你家在玩,你的心裡會很虛,你就會首先不快樂,更會焦急起來。

    綜上所述,要讓孩子快樂,需要的是整個社會共同協作,要大環境,單個人的力量的確太渺小,要想螳臂當車,只會給自己和孩子帶來更多的不快樂。你說呢?

  • 8 # 響指

    這是誤區,認知的誤區。這個世界不可能不看成績,只不過有些地方更綜合的看成績,知識作為儲備累積,就是要刻苦的學習,沒有學習是不辛苦的。快樂學習,重點還是在學習上,國人錯誤理解了這句話,要調動孩子學習興趣,使之主動的去學習,這個快樂是指精神上的,學習就是艱苦的。我們所反對的是,應試教育下的學習 這種學習很容易讓人產生厭惡,沒有目的地性,使其不快樂。

  • 9 # 段安娜

    我以前也是這麼想的,只是等她大了上了學之後,可能想法又不一樣了。說實話我們大人為了生存,誰又不承受壓力了。小孩小的時候讀書不管的話,以後出生社會也一樣會承受壓力的。社會上遠比學校複雜。

  • 10 # 陽光叢生網官方號

    隱藏了家長的自信,睿智和從容。

    應試教育的失敗,已經不需要去舉例說明了,看看現在的青年一代的狀況,你就心裡清楚,所以成績不能代表能力,這是絕對沒有錯的。甚至文憑,對於有些家庭、家長來說,都是不放在心上的,因為我們都知道,20年後,我們的社會一定不再是現在這個樣子,生存發展環境,用工環境,勞務環境都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再用20年前的經驗,和眼光去評判教育,最終凶多吉少是定局。

    1、人工智慧的發展,5G時代的到來,人力退到產業鏈的兩端:

    能找到的工作崗位,是為人工智慧設計”邏輯“的崗位,人工智慧取代不了的崗位。

    2、德商、情商將成為青年人的主要競爭條件:

    就像美國的孩子並不知道什麼乘法口訣表一樣,沒有耽誤美國的發展,美國人並不是不會算賬吧,未來的中國進入共產主義初期階段,“按勞取酬,按需分配”也是社會的前進步伐,各種

    輔助工具的廣泛使用,促使教育的深度改革也是必然,學以致用更是必然,我們現在的大學本科

    生,在社會上能用到自己所學知識的15%,已經非常優秀,為什麼?屠龍之術。請問大家,你們現在做生意,談專案,用微積分嗎?用化學元素週期表嗎?太多的東西,真的只是為了考試而存在了,完全沒有意義,德商、情商確定你去管理多大的資源體系。

    其他的不想多說了,現在的孩子從出生就已經被劃定了層次,“寒門出貴子”越來越難是不爭的事實,“孟母三遷”變得越來越真實,但是孟母要三遷,那得有物質條件啊,懂這個道理,不一定能做得了這個事情,我們現在已經越來越深刻感覺到,“思維+圈子” 其實就等於人生,中國的教育從來就不教思維,但是中國教育已經有了圈子,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好的公立學校,好的私立學校,那都已經是圈子了,這種圈子你有辦法嗎?你能打破嗎?

    我只想孩子快樂,因為我知道,他快樂的學習,比他痛苦的學習更有效,死記硬背這種東西絕對抵不過“原理”的教育,他能快樂的學會生存的基本技能,遠遠好過他痛苦的學會一堆毫無用處,這輩子除了考試再不會用第二次的東西好的多,所以成績能證明什麼呢?

    數學那麼好,算不清高利貸利率,借一屁股網貸,天天被人催;

    物理那麼好,不知道高空拋物,會打死人;

    化學那麼好,不知道汽油帶上公交,人多擁擠會起火;

    英語那麼好,不知道買的T恤上印著“婊子”的單詞;

    現在學校,以成績論優劣,以升學率論優劣,以學生平均分論優劣,好了,老師辛苦,孩子辛苦,最後校長領導大人們開心的笑了,這就是成績的意義,這樣的成績重要嗎?

    我經常跟我老婆講,咱們兩口子再苦幾年,然後就退休,手把手的教孩子思想吧,沒有思想他這輩子走不好,指望成績、文憑那是屁用都沒有,口袋裡錢多點,大不了弄個自費吧,學會了道理,他受用一生。鄭淵潔的兒子不錯,鄭淵潔教兒子是隻教道理,道理通了,他自己去學;韓寒這個慫貨,自己過好了,反過頭來說文憑重要了,“物以稀為貴”這個道理被他自己用到了極致,他就不去分享給他人了。

    走出債務泥潭 就上陽光叢生網

  • 11 # bahelaozhang

    對於很成功、擁有很多資源可以輕鬆幫助子女佔個好位置,不用擔憂生存的人來說是牛氣;對於自已也僅是混世界、混日子的人來說是放縱的不負責任。對大多數人,孩童時代過於快樂,人生並不會真的快樂。在你追求所謂的快樂時,別人在長跑中已甩下你幾個馬拉松的距離。

  • 12 # 香山思學

    這句話的背後就是:1、說這話的主是土豪,有錢任性,不擔心他的孩子沒飯吃、討不上老婆。不過,這主的命運就是富不過三代。2、說這話的主是腦洞堵成豬一樣,服用了快樂成長這劑鴉片毒品,自己給自己製造夢幻泡影,再把他的孩子毒成癮君子,然後家破人亡。3、別有用心的敵對勢力,把快樂這副毒藥包裝成雞湯,讓一些教育磚家把這些毒雞湯灌輸給社會和家長,讓社會和家長集體中毒,然後搞垮教育,搞垮我們的後一代,最後搞垮這個國家。

  • 13 # 資訊科技教師

    這句話單說沒問題,但和教育孩子的大問題放一起就顯得很犯渾了。請問你的所謂快樂的標準是什麼?你能保證你的孩子一輩子快樂?既然不能,那悲傷時如何面對?他做壞事了,你教育他,他不高興了,不快樂了,你就不教育了?一句看似有理純屬扯蛋的話!

  • 14 # 熊丙奇看教育

    看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很多人是把家長分為幾類來分析:成績好的孩子家長,因為成績已經很好,所以“不看重”;成績差的孩子家長,很無奈、心酸,不得已“不看著”,想以所謂的只讓孩子快樂掩蓋自己的內心焦慮。

    這是當前按分數評價學生,必然得到的分析結果,即“唯分數論”。其核心就是成績是第一位的,分數就是學生和家長的快樂之源,不看重成績是不可能的。這種觀念,有很多家長固守,但也正被不少家長拋棄。家長對待孩子當前成績和健康身心的不同觀念,對成績和快樂關係的不同理解,對孩子未來的成才至關重要。

    學習成績和快樂成長,誰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就反應出家長的不同觀念。有很多家長是把成績放在第一位,甚至可以犧牲孩子的身心健康,把孩子所有的時間都用於學習,做作業,家長認為這是現實,沒有辦法,除了成績,拿什麼與別人競爭?而有的家長則覺得孩子的身心健康最重要,要保持足夠的睡眠,必須有體育鍛煉,要給孩子自由的活動空間。也就是說,即便希望孩子提高成績,但前提是不影響其身心健康發展,否則得不償失。

    有好成績才快樂,還是有快樂的學習過程,才有好成績,是不一樣的。前者一味追求學習成績,家長採取的方法,可能就是強制要求孩子全身心投入學學習,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我國以高分進入名校的學生,有超過20%有嚴重的心理問題與厭學情緒,這是必須引起家長重視的,培養孩子不是隻追求其考上大學,而且,如果學生在家長這樣的教育下“出成績”還好,如果成績始終上不去,那學生在學習之外也無其他能力培養,這部分學生就可能成為大家眼裡的“失敗”群體,自暴自棄——我國各地中考,均有一半左右學生進中職,這部分學生難道因為成績不好,就人生失敗?後者則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以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去促進孩子學習,這要求家長更注重方法,更關注孩子的個性、興趣和長遠發展。

    這也是國外發達國家教育與我國的不同,我國小學階段(甚至幼兒園階段)就特別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為了成績,不少學校和家長都不重視學生的個性和興趣發展,知識教育之外的其他教育都被邊緣。而發達國家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關注的是學生個性和興趣培養,近年來,我國輿論一直嘲笑英美學生數學差,而其實,他們並沒用一個學習標準要求學生學數學,對數學感興趣的多學,甚至可以去上奧數班,但對數學不感興趣者,卻只要達到最低要求即可。

    必須承認,目前我國家庭的成績觀是由單一的教育評價制度導致的。但這並不意味著就是合理的。要讓家長關注孩子的個性、興趣培養,以及人格和身心健康發展,讓孩子從學業負擔中解放出來,不再只關注分數和成績,必須改革教育評價制度。

  • 15 # 九陸貳捌

    我認為這事得從兩方面看。第一,孩子是否真的優秀,這裡的優秀不單是學習方面的;第二,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參與了多少,同樣這裡的教育也不單是學習成績。如果這兩點的回答都是“好”的話,那這句話沒問題。因為家長能做到這些,他們的孩子一定不會很差勁,家長本身也很成功。

    關鍵現在有很多家長把這句話“至理名言”,儼然成了不負責任的藉口!所謂快樂就是孩子啥事不做,抱著電視、手機傻笑,不管啥事都由著孩子的性子來,在家是小皇帝、在社會是熊孩子、在學校是搗蛋鬼,基本上這類孩子學習成績也不怎麼好,然後在家校溝通的時候呢,家長就說了——老師你用心教啊;我知道我孩子資質不好,學不好算了,只要他快樂就行……請問這是真正的快樂嗎?

  • 16 #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我覺得這句話背後隱藏的應該是悔過與無奈。

    兒時在父母的催促管束下,由於忙於學業而被佔據剝奪了大量快樂的時光。渴望著有一天掙脫藩籬而飛向自由自在的廣闊藍天,並且發誓等有了自己的孩子,決不讓他步自己的後塵。然而還沒等自己的寶寶呱呱墜地,腦子裡就已經千百次地為新生代設計編織了美好的未來。這一切都需要你我他一步步地艱辛地付諸實施。於是寶寶又成了當年的自己。眾人世代繁衍生息,週而復始地重複著昨日的故事,又有誰能逃脫跳出世俗紛爭的怪圈兒呢!

    然而現實就是殘酷的,是誰也無法改變的。人們要想讓孩子快樂,就必須要看中孩子的成績。隨著社會的極速發展,競爭的激烈程度愈演愈烈。孩子從小就要上各種班兒,學習各方面的知識,不斷地挖掘潛質,否則就會被落在別人的後面,輸在起跑線上。

    事實上人們要弄清楚快樂的真正含義,什麼才是快樂。整日虛度光陰吃喝玩樂是快樂,惜時如金奮鬥付出後得到了想得到的東西也是快樂,人們對快樂會有不同的解釋和理解。著名青年鋼琴家朗朗說自己沒有過過童年,但外人看來外表光鮮亮麗的朗朗並非不快樂。

    而朗朗的父母聽到朗朗對童年的表述是否有悔過與無奈就不得而知了。

  • 17 # 毫米

    隱藏的是:

    孩子成績不好,卻不願意承認自己教育失敗;

    不想為提高孩子成績付出努力,而以此作為逃避責任的藉口;

    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尋找託辭挽救自己可憐的虛榮;

    被雞湯文成功洗腦,以為努力學習的孩子真的都被壓抑了天性,都不快樂;

    ……

    退一步講,即便是眾人皆睡爾獨醒,你認清了生命的本質,真理在握,知道唯有快樂的人生,才充實而有意義。

    但,在現實環境中,成績不好的孩子,真的很難快樂。

    當然,“不看重成績,只想讓孩子快樂”這句話,也許是想說:不要逼著孩子學習,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

    釋放人的天性,真的很美好;做喜歡的事,真的能讓人感到快樂。

    可是,孩子對快樂的追求,如果沒有合適的引導,始終是膚淺而直接的。這就是為什麼,孩子們更容易沉溺於電子遊戲不可自拔。

    不但孩子,如果沒有壓力和限制,成年人也更願意追求喝酒、抽菸甚至吸毒這種可以輕易獲取的快樂,而不願意透過迂迴曲折的努力,去追求持久而有益的快樂。

    我的一位鄰居,年輕的時候,因為機遇好,掙了很多錢,35歲就退休了。他說,要好好地享受這一生。

    對兒子的教育,他正是持這種觀點:不看重成績,不壓抑孩子的天性。

    結果,孩子讀到初中,蘋果手機換了三代;逃課出去和同學喝酒唱歌,經常好幾天不回家;成績更是一塌胡塗,轉學多次,情況卻一次比一次糟。

    這樣的日子,孩子很快樂、很享受。可他自己,卻無論如何都快樂不起來了。

    人是理性的動物,所以才不會為眼前短暫的、膚淺的、感官的快樂所迷惑。被尊重、被認可、自我價值得到實現,這樣的過程中所獲得的快樂,才深刻而持久,才有益於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

    卷面上的分數確實不值得看重,但為了實現目標而努力、透過努力而獲得成就的過程,才是最應看重的。這個過程中收穫的快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快樂。

  • 18 # 冰雪將釋

    成績重要,也不重要。成績的本意是:成功的業績,成效,收穫,成果。

    也就是檢驗平時努力學習的方法。

    如果平時努力預習聽講複習,並且反覆改正錯誤,那麼成績一般不會差,那麼考多少分應該是可以知道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成績不重要了。

    但是平時沒有好好預習,學習,複習。家長也沒有好好督促,引導。考得不好,首先反思的是家長,為什麼沒有有效的管理孩子的學習?子不教父之過。

    一.從哪些地方反思?1.孩子有沒有讀書,預習,複習,訂正,歸納錯題,錯字等習慣。2.孩子有沒有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的習慣?3.孩子有沒有撒謊,欺瞞,扯理由的習慣?正所謂: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兩條從一點發射出的射線,一開始相差無幾,但是隨著線段的變長,差距會越來越大。所以孩子越小越好管理,不要等長大了追悔莫及。所以習慣決定命運!

    二.何為“快樂”,何為“學習”?看書就是學習?遊戲就是玩?很多家長容易犯這種狹隘思想的錯誤。看書學習難道就不能快樂?不一定吧?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孔子都覺得學習了有用的知識,晚上死了都甘心。這難道不是快樂?玩樂如果玩的好,玩的有方法,難道就不是學習嗎?所以重要的不是區分學習和玩樂,而是方法,方法對了學習讀書也可以很快樂,方法錯了玩樂也會很枯燥。

  • 19 # 孫曙巒

    “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績,我只想讓孩子快樂”,這句話或許代表家長的想法,但在現實生活中,這句話並不成立。

    試問,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他能真正快樂嗎?

    成績不好,並不僅僅意味著考試分數低,還意味著許多內容。

    第一,學習習慣不好。沒有好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就會事倍功半,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成績。

    第二,學習態度不好。一個成績不好的孩子,往往對學業不重視,對作業不認真,因此,成績也難以提高上來。

    第三,學習能力不行。學習本身就是一種能力。同樣的課堂,同樣的老師,但不同的學生之間,成績有天壤之別。原因何在?除了家教之外,還與學習自身的學習能力有關。學習能力強的孩子,老師一點就透;學習能力差的孩子,孩子怎麼講都難懂。

    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一個對學業不重視的孩子、一個學習能力不行的孩子,在學校裡會時常受到老師的批評,也會時常受到同學的輕視,這樣的孩子,他怎麼可能快樂得起來?

    “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績,我只想讓孩子快樂“,說出這種話的家長,往往是無能的,沒有能力把孩子的成績真正提高起來,只能假裝不在乎孩子的成績。這到底,這是另一種”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這樣的家長,趁早醒悟吧。

  • 20 # 求圖55

    烏尤山上的烏尤寺內有這麼一副對聯:

    “事到無心皆可樂,人非有品不能閒”;

    意思是:世間萬事萬物,只要你不以功利為目的,這些事物都會呈現讓你賞心悅目的姿態;而做到這一點就要達到一定的品位和境界,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能保持“心如止水”的優雅姿態,否則,終日浮躁反而不得清淨!

    直白一點就是:“人閒惹是非”;

    比如:

    我們熟悉老盆友,狗,一旦獨處的時候,它們就會浮躁的瘋狂拆家;

    還有我們的老鄰居,老鼠,一旦有機會,它們是逮什麼咬什麼,哪怕帶電的電線,它們一樣毫不嘴軟;

    這是動物的本能和天性,不能閒著沒事,不然會無聊,就會惹是生非,我們也不例外,除非我們有品了,達到一定的境界了,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做不到這一點……

    就拿“我不看重孩子的成績,我只想讓孩子快樂”來說,這句話可以說是自從計劃生育以後,每家只要一個孩子起,以及改革開放後物質生活豐裕後,催生的一句“怪胎”的怪話!

    說不上是對還是錯,言下之意,他們只要孩子快樂、平安就好,事實上,在孩子的成長階段,沒了好的學習成績為基礎,你就是土豪,可能你也給不了孩子們想要的快樂和平安!因為,人的慾望是無止境的,不要指望能滿足一個不學無術的孩子的慾望,哪怕你是做父母的……

    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階段,不重視孩子的學習,等於默許了、也是縱容孩子不學無術、胡作非為的做法和行為!

    現實中這類反面案例多的無法統計,如:我爸是李剛的男主,強姦有理的李某一等等;這些都是典型的溺愛以後,很無奈的“不求優秀,但求快樂”的悲劇的下場;

    像上述案例中的父母,要說他們無知,打死我們都不會信,但是,在愛子(女)面前,往往很多做父母的智商都被自動“清零”,以至於很多父母在管理孩子上失去了理智,只會溺愛沒有了正確“引導”,甚至很多人就這樣長大結婚生子的,這樣的家風也被傳承了下去,這樣也能有好結果就尷尬了!

    凡是信奉:“我不看孩子的成績,只想讓孩子快樂”這個觀念的,孩子的最終結果往往是不快樂的!

    前段時間二十一歲的獨生女詢問,她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就是感覺生活沒有意思想自殺,這怕是她父母永遠都不會相信的現實,沒有了追求和信仰的人生的確走不遠!

    還一三十二歲的單身女(獨生女),沒有男盆友,自己除了會上班(機關:公務員),在家從來不需要做什麼的,她也從來不會做什麼,最多是會煮泡麵,她父母也是告訴他:只要她開心就好,男盆友不想找就不找,家裡養她一輩子!

    這樣的愛還是愛嗎?我深信她父母身體再好也陪伴不了她一輩子……

    不過,這也是我見過最深心的溺愛“某二代”了,起碼沒有給她的父母惹是生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為什麼一定要結婚,把自己所有的精力和金錢都給了孩子,你覺得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