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格論車市
-
2 # 成長的80後
之前看過一篇文章,確實是正向研發,國內第一家,一直堅持正向研發,這點是真的
銷量不好有很多原因
1.最早奇瑞是和另一家國企合作的,車輛有問題到4S店,都是先修國企的車,再修奇瑞的,就出現:奇瑞奇瑞修車排隊的說法,後來奇瑞就獨立出來了,正是因為使用者最早的口碑不好,很難改過來的
2.奇瑞的4S店,確實數量上有點少,我個人感覺,我們這一個市,基本上國產車都有4S店,奇瑞沒有,當初我想買車,不想去省匯,在當地市,沒有奇瑞的4S店
3.網路上對奇瑞4S店的服務評價也不好
4.營銷模式還是沒有自己的路數,車輛定價上面也有問題,為什麼其他幾家賣的好,都有拿得出手的百姓車。
百姓車的宣傳效果是最好的。大街上經常能看到H6,吉利帝豪金剛,BYDF0F3,反觀奇瑞確實相對少一點
之前 有一個朋友 開奇瑞艾瑞澤3,就說非常好,開了五六年,什麼問題也沒有。
-
3 # 幾回山下逢知己
奇瑞的銷量問題不單是營銷的問題,感覺奇瑞一直以來有點心思太活,什麼都想幹,什麼都幹不好,以至於優勢喪失殆盡,只能說自己三大件先進了,最早的時候玩suv,要是堅持下來就沒哈弗什麼事了,最早玩皮尺,要是堅持下來也沒眾泰什麼事了,最早玩升級,堅持下來沒吉利什麼事了。
-
4 # townlet
奇瑞在2012年後搞體系建設,也就是自主研發體系,因為新車專案被砍了100多個,所以之前的銷量第一退下了。
目前平臺已經建設完成,國內唯一的自主平臺,19年後,就會開始進入下餃子模式了,不用幾年就會回到自主第一。
沒有自己平臺的其他國產車,應該會遇到瓶頸,也會靜下心來,堅持山寨的,必然會被淘汰
補充兩個車的測試。
買菜的電噴發動機,對直噴的”豪華車”,結果買菜車贏了。不說買菜車是用的提速最慢的CVT變速箱,更不說還限制了起步轉速
-
5 # 使用者5025104539927
謝邀:早幾年確實不錯,那時技術確實在自主品牌中名列第一,但沒抓住機遇,加上國企的通病,賣了觀致再賣奇瑞股份的企業,註定了1.6T發動機歷經八年才試裝車的企業,還不願看到其它車企的長足進步,還一直吹技術第一,表示婉惜。必竟中國車企不雄起對百姓百害而無一利。
-
6 # 昨日黃昏15
其實國產車一線品牌三大件都差不多,沒那麼大差距。只不過奇瑞正向研發是投入精力最多的。要說銷量,你去奇瑞4S轉轉就都明白了。吉利長城長安店裡我都去過,吉利算是最好的,展廳車多,隨便看隨便上車體驗,休息區飲料隨便喝,電腦檯球隨便玩,有需要叫業務員服務態度非常端正。奇瑞展廳見不到業務員,叫也沒人理,展車都是老款。最早準備買奇瑞愛7,後來受不了去了吉利買的博瑞。哈弗處在奇瑞和吉利中間,服務也湊合,只是哈弗展廳看車的人太多業務員顧不上招呼。長安業務員最能吹牛逼,老是吹自家的車哪裡哪裡最先進,還有,拿客戶來保養的車當賽車開。以上就是我買車時在太原匯眾這四家4S的體驗,如有不妥,敬請諒解。
-
7 # 雲淡風輕158651
有句話叫:開不壞的豐田,修不好的大眾。可大眾在中國銷量可以秒掉大眾,何解?
在中國,普通老百姓買車還近幾年的事,大多普通老百姓都是頭一次買車。汽車對於他們來說還是新鮮玩意,啥叫三大件好多人都弄不清楚,誰家車好車不好更不知道。他們買車就看廣告,宣傳到傳,就被老百姓認可了一半。
首先,吉利名字好聽,吉利吉利,大吉大利,多好的寓意啊!其實,吉利車內飾給人種高大尚的感覺,讓人覺得花錢值,開出去有面子,再者,吉利打打沃爾沃的擦邊球,讓買吉利車的人更堅定了買車的信念。再有就是吉利車三大件普遍用的老舊產品,單車利潤更高,四S店賣一臺車可以賺得更多,讓銷售有更多提成,也能更多的讓價空間。他們一般都給車定價比實際車價高出一萬多,然後再以各種促銷,優惠,送東西來讓消費者放感覺以優惠價買到了比這個價更值的東西!吉利售後也很好,他們會積極幫你解決問題,送油卡,讓買吉利車的車主不會把問題傳出去,讓人們有種吉利車毛病很少的感覺。
當然,吉利賣得好,自身也是不錯的。吉利車因為三大件老舊,穩定性是被認可的。換句話說就是無太大優點,但也無太大缺點,只是油耗略高,畢竟是幾年十幾年前的東西。這兩年吉利也在投巨資研發自己的三大件,但畢竟李書福是商人,汽車在他眼中只是商品,賺錢為首要,提升商品實力只為在激烈的競爭中有更好的競爭力。國六的實施,吉利是首先大批啟動三缸發動機的國產車企。因為吉利要保持利潤最大化。但這一險棋也有可能讓吉利自食惡果,如果吉利工程師不能很好解決三缸發動機的抖動問題,可能會流失大批吉利的使用者。
奇瑞一直是把三大件核心技術看得很重的車企。奇瑞以前也是自主車企的銷量冠軍,而且有七年之久。現在奇瑞也還是出囗車連續十五年第一的保持者。只是奇瑞前幾年不注重市場反饋,導致這幾年消量下滑。不過奇瑞是目前國產車儲備最好的車企,以後誰是自主車銷量領頭羊,我們拭目以待!
-
8 # 陽光載道
吉利與奇瑞這兩個牌子的車我都沒開過:不敢妄加評論。但有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有幾個自主品牌的車的發展都很快!我想也曾想換自主品牌的車,但也擔心自主品牌的車質量,因為我現在開的一合資品牌的車將近十年了,除了換了電瓶之外連根螺絲都沒動!現在只從網評上很難看出哪個品牌好或壞,因為所謂的水軍太多,不客觀!
-
9 # 八兄弟NERF
有人說,誰說的?
公認,怎麼算公認?
最好,怎麼算最好?
還有沒別的例子,公認最好但銷量不好的,任何商品都行。
但凡他要是好一點,也不至於賣這樣。
-
10 # 喜歡那些經典
咱不同技術層面開探討了,就談談很貼近百姓生活的層面來講。
1、哈弗的樣子太多,太大,給人的感覺是很有面子,其他暫不評論。最近的F7F5,外表內飾很6,給人幾十萬的感覺。奇瑞款式就那些,這些年車型多了,可是依然沒有哈佛多,旗下的suv車型屈指可數。我那時開過剛出來的手動擋旗雲2出過一次差,動力槓槓的。哈弗今天開的公司用來出差的全新新哈佛1.3t,報價不到13萬的那款,去年買的,反正你想超個車,沒個大油門是不給力的。現在人要的是樣式,有面子,有派頭,哈佛做到了,迎合了消費者的心態,新款H6尺寸比一般城市suv都要大,比如途觀L,翼虎,現代途勝等當然還沒能比肩保時泰。長安這幾年也是後勁十足,cs系列的車型又大又好看,內飾也是很美,樣式新穎花樣多種。
2、哈弗,長安,換著花樣的改變外觀內飾,不斷地改款,不斷地創新,不乏較快。吸引購買者的目光,那我們小城市來說了,早些年,奇瑞的轎車還是有一些數量的,這些年,滿大街的H6,CS75,有點當年桑塔納遍地開花的那種感覺。奇瑞的車型來說,有點規規矩矩,有改變,但是有點抄襲外觀的樣子,操作業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加點字,起碼加個標點符號吧,現在來說,我們這種四線城市,奇瑞真的很少見。
3.同價位裡面,撇開發動機不談,樣子帥,功能強,可選擇的還是哈佛汽和長安居多。
4.營銷手段比較強悍,4s店這是必有的,全面鋪貨這就到位了,我們這邊的小汽貿公司,門口停著幾十上百輛的哈佛,其次就是長安了,你想想,這手段,怎麼能不厲害。而且找他們買,優惠幅度太大。說句實話,我是江蘇某個縣級市的,我們這竟然沒有奇瑞4s店,上一級的地級市才有一個,而且距離我們一個小時的車程,縱觀哈佛長安,不要你走到汽車城裡面,路邊的車就能嚇死你,沒有上百也有幾十。
5.面子、價位、大、比你奇瑞大,這是真的。
-
11 # 兵兵兵有理
三大件好,並不能代表整車就好、質量就好!車門生鏽問題從最開始的艾7,艾5,虎7就一直存在,這說明奇瑞在生產工藝上還不夠完善!當然奇瑞的三大件在國產品牌裡也只是在一群矮子裡選高個子!
-
12 # 123的山
奇瑞廠家無恥之極!汽車汽油泵出現問題不給更換也在召回範圍之內!我的汽車在汽車的召回範圍之內。汽車4S店和他們奇瑞廠家售後都核實過也在召回範圍之內。可是我去更換的時候他們卻不跟更換。理由就是我以前更換過汽油泵。必須把以前那個壞的拿過來才給我更換。那個壞的幾年了廢配件,我去哪裡找?另外,他的汽油泵沒問題的話我會去換嗎?就是因為有問題車不能常使用,我自己就去換了一個,現在以這個理由不給我更換。那為什麼你們要召回呢?不是因為你們汽車有問題嗎?既然你們召回了,為什麼我的車也在召回範圍之內,就因為我自己更換過就不給更換!這樣合適嗎?你們生產的車沒問題好好的我會去換了個油泵嗎?汽車召回還忽悠!廠家售後回覆我們網站也是無恥之極!廠家說他們是4S售後聯絡過我,問一下是怎麼聯絡的?透過什麼方式聯絡了,什麼時間聯絡的?需要電話詳單嗎?從來沒有任何一個4S店聯絡過我,這就是你們召回的態度,廠家的態度!希望你們做一個負責任的企業!
-
13 # 隱姓又埋名3269
一說到奇瑞就吹什麼三大件,自己研發底盤,說到長城就說是抄襲套殼,可事實是咱老百姓不管你是自己研究也好還是抄襲克隆也罷,咱要的是質量、舒適、價效比,你能抄成熟車型抄得比自己研發的更耐用更舒適,那我為什麼不買抄的?就拿長城和奇瑞比,長城H7、H8、H9底盤哪一款不是碾壓你奇瑞?雖然人家是抄的,可就是比你強。
-
14 # 勞斯萊斯耀影
雖然吉利和奇瑞汽車同樣成立於1997年,奇瑞在前期無論各方面都強過吉利,銷量也是吊打吉利。在後期吉利各方面已經不輸奇瑞,銷量是奇瑞的兩倍多。主要原因在以下幾個方面。
1.奇瑞是國企處於經濟一般的內陸安徽省,吉利是民企處於經濟發達的沿海浙江省!國企體制僵化,市場反應慢,推出車型慢。吉利作為民企體制上更加靈活,市場反應迅速,車型豐富,跟新速度快。2
2.總體來說論三大件奇瑞對吉利已經沒有了優勢,吉利外觀內飾形成了家族風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外觀內飾漂亮。
3.吉利網點更多,一個地級市四兒子店最少兩家,我這裡南充市有四家。主要四兒子店裝修豪華設施先進服務態度很好。
4.吉利營銷推廣做得有,經常有團購會等一系列活動。
我之前是奇瑞粉絲,現在是吉利車主,也是吉利粉絲,希望這兩家老牌自主品牌越來越好,吉利目前是自主品牌的老大,以後更看好吉利。
-
15 # 表嫂你幹嘛
奇瑞三大件確實可以,這點是事實,銷量不好是有原因的,遮陽板自動斷裂,門鎖主副共換了5個,中控儀表與中控板摩擦咯吱咯吱響,每道門的踏板生鏽,側身下方鈑金同樣生鏽,最要命的是點火鎖芯使用劣質澆築,斷了,買車不只是買三大件,其他細節也很重要,做好了不愁沒銷量,三大件是不錯,但是小毛病也不短!
-
16 # 夏日清涼不畏憂傷
拉倒吧,我和哥們開他的的09年奇瑞A3上另一個哥們家接人需要上一個坡。因為有拐彎,二檔倒一檔沒上去,憋車滅火。哥們在旁邊說了一句,你不會開我的車,上坡前需要助跑。
-
17 # 無聊到巔峰
“有人說”是誰說的?“公認”是個人名嗎?銷量不好就銷量不好,也不要找什麼遮羞布,知恥後勇罷了--------這種自我安慰的口號但凡是個懂行的人都不會認同。
奇瑞輝煌過嗎?當然輝煌過,九年銷量冠軍是浪得虛名嗎?顯然不是的。是技術問題嗎?顯然也不是的。
奇瑞在今天從九冠王變成了一線吊車尾,無非就是企業戰略出了問題。在當年最鼎盛的時期,盲目膨脹,在市場並沒有完全穩固的前提下盲目多線佈局,全然不顧自己技術儲備不足(可能他們並不覺得儲備不足),在2009年便出臺了奇瑞、瑞麒、威麒、開瑞等事業部。
這幾個事業部都沒捱過幾年便紛紛支離破碎,這是什麼原因?還不是奇瑞沒認清自己的地位?小有成績便好高騖遠,在對“高階品牌”的概念沒認知清楚之前,就下水游泳,能不淹死嗎?排量更大、價格更高、配置更豐富就是高階品牌了?顯然不是的。
總而言之,自我定位的錯誤認知+錯誤的多線佈局,才是奇瑞銷量滑鐵盧的關鍵點。所謂的“奇瑞技術好,不會營銷”就是自我催眠的鬼話--------真認為吉利、長安都是水軍水出來的銷量?要真這麼簡單,奇瑞能不會用水軍?
-
18 # 櫻花上的鐵蹄
你這個問題就是給奇瑞招黑的 不過也不錯 肯定會把急立吉娃娃車黑狗召集起來 讓大家看看急立吉娃娃車黑狗多能咬
-
19 # 閒餘時光
奇瑞還是有技術的,親戚有一輛東方之子,十幾年了還在用,依然很穩,沒怎麼維修過。到現在無論是其現在優秀的1.6T渦輪增壓發動機,還是其CVT變速箱,雖然變速箱已經分離出去但是奇瑞還是有股份,其動力總成是十分優秀的,底盤也可圈可點,但是小毛病也不少,比如容易被投訴的愛生鏽等,但我覺得這都不是奇瑞銷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再者以前的時候其外型內飾設計確實是很大的一部分原因,但是現在奇瑞的設計也算可以,不至於難看,像新款艾瑞澤五和瑞虎8等車型外型內飾設計都可說是媲美合資,所以我認為影響奇瑞銷量的主要原因還是營銷。
奇瑞的車型缺少傳承性,從以前的東方之一,旗雲乃至風雲等等,現在都沒有傳承下來,留下的只有SUV中的瑞虎系列,你看現在的吉利,金剛,遠景和帝豪都是從吉利早期的產品系列中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知名度也很廣,也成為了吉利能走向今天一部分原因,奇瑞的產品宣傳上也缺乏連貫性,一個車型銷量不好立馬上市新的車型,導致消費者眼花繚亂,無論是從定位上還是從產品熟知度上都比較陌生。
再者從產品的區分上也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價格重疊太厲害,早著年,從QQ,風雲2,艾瑞澤3等,到現在瑞虎很多產品也這樣,車型多而亂,在品牌上子品牌太多,自家兄弟打架,自己分割銷量,沒有集中起來引人注意產品。
確實影響銷量的原因不止是營銷,終端服務差,小毛病也有,一個車企走向成功必然是多重因素的結合,要補齊短板,避免發生木桶效應,奇瑞現在確實不錯,三大件優秀可靠,自主車企成長之路也確實不容易,也希望奇瑞能夠越來越好,重回往日輝煌!
-
20 # 低調的法力
民營車企起步早期,絕大部分技術從日本引進,在這階段奇瑞有些技術在國內民營車企中確實還不錯,但是現如今這個優勢早已消失殆盡。這其中有兩方面直接的原因,一是其他民營車企的崛起,二是銷量大幅下滑研發後繼無力。其他民營車企的崛起是外在必然,接下來從幾個方面談為何銷量大幅下滑研發後繼無力內的根本原因(從小到大):
1.管理落後混亂,在技術引進上獲得成果之後,並未進一步完善管理,以庫存為例,奇瑞的零部件庫存堆積如山。
2.急功近利,企業剛有起色就開始邁大步子。以奇瑞車標為例,早期的車標相當劣質,毫無工業感的亂樹杈子一般的存在。管理,技術,細節都未做踏實就開始大面積擴張,出了自身搞了4品牌外,還和以色列量子科技合資搞了觀致,以色列量子科技並無汽車行業積累,同時又和捷豹路虎合資辦廠,這兩家工廠都在江蘇常熟。戰線拉的如此之長,資源跟不上,市場端和研發端跟不上。
3.急功近利帶來的戰略失誤和嚴重的封閉和官僚作風。多品牌戰略就是一個巨大的失誤,而且第一輪反思之後第二輪接著走多品牌戰略,表面上看世界著名車企名下品牌都相當豐富,但是這些車企都是發展了上百年都是循序漸進,水到渠成,逐步積累來的,奇瑞顯然不合適。奇瑞的多品牌戰略實則為分支出更多的高階崗位。事實證明多品牌是明顯的戰略錯誤卻偏要繼續實施,這是官僚的作風所致,還靠啃老本沉浸在早期技術優勢裡這是封閉的表現,這些都是致命的。
技術永遠是務實的結果,如果管理上不能讓務實的東西持續併發揮作用,談在多的技術都是枉然!
再橫向看看吉利和BYD,吉利收購沃爾沃算是國內海外併購不可多得的經典成功案例,在技術融入上也非常之成功,同時吉利的資源異常豐富,是奇瑞比不了的。比亞迪在動力電池領域國內首屈一指。而奇瑞只有一堆不被市場認可的品牌。
戰略的失誤是致命,不要再說什麼奇瑞三大件技術好,那是不存在的!相反它的境地相當危險,處在生死存亡之秋,不及時壯士斷腕實施變革,命不久矣!
回覆列表
從好技術到好產品中間差了工藝、釆購、質量、生產,從好產品到好銷售中間還有渠道、品牌和管理。奇瑞的體系能力不足,不是一兩個人,一兩項技術能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