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選股研究
-
2 # 上班與健身
基金通俗來講就是為某一種目的籌集起來的資本,一般所說的基金指的是開放式購買基金,基金定投一般跟隨大盤指數決定你申購的基金是否盈利或者虧損,例如你申購的是滬深300指數型基金,那麼根據工作日收盤指數上漲或者下跌的情況,你申購賬戶的本息也會發生波動。
一般來說基金定投會賺錢是因為比較省心,適合沒時間盯大盤看的理財人士,另外基金定投風險被均攤了,你只需要每月定時或者不定時申購一定份額的基金,從長遠看,是不需要考慮大盤是漲是跌,因為定投追求的是一個長期的積累,可能需要跨越牛市到熊市的一個週期,才有可能獲利,但是不管怎麼說,本金肯定是不多累加的。當然基金定投收益不會很大,超過十倍我覺得是不太可能,但是是一個不錯的理財手段,前提是基金定投適合閒錢的理財,就是除去你所有花費剩下的錢,適合去定投,否則建議還是不要定投,沒有好的心態也不要去定投,因為堅持不住今本就是白花心思。
最後,越早有理財意識越好,不過理財需謹慎,多一些風險意識才能保證自己存活下來,理財首先要保本,在想著去賺錢。
-
3 # 卡寶寶金融
基金就是把你的錢交給基金公司的基金經理人幫你投資,基金經理人具體投資股票、債券、短期票據抑或是定存等有價證券是由他們定。你需要交點手續費,有收益的時候就分收益,虧損的時候就承擔虧損。按操作方式來分,基金分為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開放式基金:指基金的份額數量不固定,基金份額可以在基金合同中約定的時間和場所內進行申購、贖回的一種基金運作方式。
封閉式基金:指基金的份額數量在基金合同執行期限內固定不變,其基金份額可以在依法設立的證券交易所買賣交易,但持有人不得提出申請贖回的一種基金運作方式。
所謂定投(定期定額)就是每隔一段固定時間(每月每週或每日)以固定的金額(例如100元)投資於同一只開放式基金。
基金定投就是透過不停的分批次小額買入基金,使自己投資收益曲線不再像股市那樣有震盪的高峰與低谷,而是更接近宏觀經濟的走勢,變得平滑。這種小白理財的方式,以固定金額投資,低價位就會購入更多份額,高價位購入較少份額,以此降低平均持倉成本,等到價格回升時候將其賣出賺取利潤。
例如(理想模型),你每個月投資1000元基金,1月單價是50元,2月漲到100元,3月又跌回50元,4月繼續下跌到25元,5月份漲回50元,你這次是收益還是虧損?
份額=金額/單價,每月投入1000元,1月買入20份,2月買入10份,3月又買入20份,4月買入40份,總共買入90份,平均單價為4000/90=44.44,在5月以50元賣出,總共獲得4500(50*90)資金,想必總投資額4000多出了500元,收益共計12.5%。
在高價時,買入份額少,在低價時,買入份額多,在一輪波動後,降低了單位持倉成本,再從市場回暖時以中高價位出售,這就是基金定投的原理。
-
4 # 漁夫影片
“基金定投”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記得我大學畢業,從事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去了銀行,
在銀行裡,個人銀行部的客戶經理跟客戶推薦公募基金,
說得最多的就是定投,
當時定投很流行,營銷措辭就是:
“定投可以穿越牛熊”
“定投是懶人理財神器,只要你設定固定的時間和固定的金額,銀行便會自動幫你扣款申購”;
“定投能夠平攤成本,降低風險”等等。
這些宣傳語有沒有感覺很熟悉,也很有道理呀,
至少我當時信了,而且我也堅持這樣做了。
可是,有趣的是,我堅持定投了3年,始終都處於虧損的狀態,
一氣之下,我就把定投的所有份額一次性的贖回了,
這是我第一次當“韭菜”的經歷。
“定投”似乎被一些銷售機構當成銷售公募基金的手段,
而非投資公募基金的一種策略和方法。
記得,有一次我突發奇想,“基金定投”到底能不能賺錢?
當時的定投虧損,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是因為當時市場的不給力?
還是因為我定投的時間不夠所致?
後來,我做了個測算,結果很有趣。
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想測算一下,如果一隻基金定投10年,是不是真的能賺錢?
定投10年
選擇標的:嘉實滬深300ETF聯接、華夏大盤和嘉實增長
定投金額:1000元
定投日期:每月10日,非交易日順延,不考慮申購和贖回費,
定投週期:2006年12月24日到2016年12月23日。
注:
2006年12月25日滬深300指數是 1939.10
2016年12月23日滬深300指數是3307.60
測算結果如下:圖1(單位:元)
2006年12月24日到2016年12月23日
從收益率來看,我挑選出來的這兩隻主動管理型的基金要優於指數型基金,
但是,真正能跑贏指數的偏股型基金,可能只有一半左右,
從絕對值來看,最終的收益還是可以接受的,
只要忽略這十年期間上上下下的波動。
接著,我想看看,基金定投是不是真的能攤薄成本,降低風險,提高收益?
我想比較一下,花同樣的錢,一個是在期初一次性申購,
另一個是用定投的方式,到底哪一種更賺錢?
一次性申購VS定期定額
選擇標的:嘉實滬深300ETF聯接、華夏大盤和嘉實增長
一次性申購:
申購金額:120000元
投資週期:2006年12月24日到2016年12月23日。
定投:
定投金額:1000元
定投日期:每月10日,非交易日順延,不考慮申購和贖回費,
定投週期:2006年12月24日到2016年12月23日。
注:
2006年12月25日滬深300指數是 1939.10
2016年12月23日滬深300指數是3307.60
測算結果如下:圖2(單位:元)
2006年12月24日到2016年12月23日
這個測算結果,乍一看,
發現,定投居然沒有初期一次性投資來得收益高,
但我覺得,還是不能直接下結論,
換個時間區間看看,如果我在點位比較高的時間開始定投,看看結果會是怎樣的?
一次性申購VS定期定額
選擇標的:嘉實滬深300ETF聯接、華夏大盤和嘉實增長
一次性申購:
申購金額:111000元
投資週期:2007年10月8日到2016年12月23日。
定投:
定投金額:1000元
定投日期:每月10日,非交易日順延,不考慮申購和贖回費,
定投週期:2007年10月8日到2016年12月23日。
注:
2006年12月25日滬深300指數是 1939.10
2007年10月8日滬深300指數是5653.17
2016年12月23日滬深300指數是3307.60
測算結果如下:圖3(單位:元)
2007年10月8日到2016年12月23日
這樣看來,似乎定投的效果還是有的。
根據上面的測算,我們可以總結出一些規律:
第一、定投的時候,選擇標的很重要
首先,在選擇定投標的時,建議選擇投資能力強的主動管理型的基金,
在這次的測算中,我故意挑選了過去十年運作相對比較好的兩個標的,
但是此處有說明:這兩個標的並非我的推薦標的,
只是覺得比較有代表性,比如華夏大盤是曾經的“公募一哥“王亞偉掌管的,
但是,由於這兩個標的目前基金經理都進行了幾次更換,
所以,過往的業績不代表未來的走勢。
另外,同樣是兩隻主動管理型的股票型基金,但是時間拉長後,
兩者的收益率還是有一些差距的,
別看兩個基金的年化回報只相差3.16%,但是10年的總收益率卻要相差39.14%。
因此,定投標的要選好。
第二、一次性買入需要擇時,定投則不太需要擇時
從表2和表3可以看出,
在不同的時間點一次性買入,最後的收益率還是差得比較多的,
一個是在滬深300指數在1939.10的時候買入,
一個是在滬深300指數5653.17高位的時候買入,
最後的年化收益率差了12.48%,10年的話就相差460%多,
這個差距還是相當驚人的。
但是,我們比較一下這兩個時點,如果以定投的方式參與,
年化收益率就沒有什麼差距了,
尤其我們看到,嘉實增長的年化收益率基本保持平穩的狀態。
第三、定投時,設定贖回和止盈的機制很重要
為什麼這麼多年,我們根據定期定額的方式進行定投,
結果很少有客戶是真正賺錢的,
一個是標的的選擇問題,另一個最主要的問題,
我覺得是,沒有機構告訴我們需要引入一個怎樣的定投機制,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方法論,
如果我們將止盈或者贖回等機制引入我們的定投中,
這樣便能最佳化我們的定投策略,
目前,在市場上我已經看到有一些機構設計了定投的最佳化程式,
方便投資人的操作。
下一次,我將會收集市場上目前已經有的一些最佳化程式,
並分析其背後的投資邏輯,來比較一下,
哪一個定投策略會更適合你的投資習慣。
-
5 # 多渠道創富caifxue
基金定投也要看定投時期大盤的位置,雖然長期定投可以攤平成本,但也很難做到十年賺十倍!
基金定投適合沒有股票操作經驗的初級投資者,“懶人理財”的最好方式,起步金額也小,最低100-200月每月,具體看每個基金公司的規定,定投的標的一般是指數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
基金是基金公司發行的有基金經理打理的,向公眾募集資金的集合投資資金。銀行,基金公司官網都可購買,定投比較適合熊市進行,在股票大盤整體低位時進行定投。牛市時便可實現盈利,牛市末期可結束定投,贖回基金份額,保護自己的盈利。盈利多少要看基金的淨值上漲了多少。取決於股市大盤上漲的幅度和基金經理的操作水平。有一定證券股票經驗的也可以採取定期不定額基金定投,這樣在股市低位時可以加大投資額度,相比定期定額的平均成本要低一些。基金定投也只是能跑贏股市大盤的漲幅,想實現5倍10倍的獲利,可能性極小。
-
6 # 阿藍16
什麼是定投?是指接約定的時間買入同等金額的基金,如與每個月買入lO0O元的約定的某個基金。定投是基金的一個買入方案,看起來非常完美。但實際上是,很多基金是亂七八招的地方,眼晴都盯著小散口袋的錢,恨不得都把它放進自已的口袋!
-
7 # 一情相依
定投就是分期以不同價格買進基金,平分基金價格,比一次性買進的價格或高或低。經過一段時間後再以不同的價格贖回。如果贖回價格高於買的平均價格,就賺錢,反之,就虧損!定投雖然平均了一次性買進的風險,但並不一定就能保證贖回時候就賺錢!
-
8 # 林先生141349115
定投類似於零存整取,固定時間,固定金額投資於一只開放式基金,優點是攤薄成本,避免擇時,自動扣款避免了主觀意識影響。
定投十年能不能賺10倍,取決於基金管理人管理能力,是否老鼠倉。所持有基金成本價位。指數是否長期向上,十年之後的點位有多好。
我的建議是不能盲目定投,1,首先要確認合理份額,確保每個月能拿出來。2堅持不懈的定投。3,選擇一隻成本低廉,跟蹤指數準的基金,規模大於10個億,避免清盤風險。4,買的夠便宜,再便宜的時候買更多,貴的時候停止定投,拿到更多的份額。5,賣的時機要對,才能確保更多利潤。簡單判斷方法,市場夠火爆,人人炒股你就賣出。
我本人有在定投指數型基金,那隻我就不說了,仁者見仁 智者見智,祝好運
-
9 # 寡言的夜月
不是真的只是理論上可以做到十倍甚至更多,實際上基金定投,可以做到時間控制和投量控制,也就是你可以在股市低迷時期用每週或每日投入的方式扣劃資金至指定基金,然後再股市高起是減少扣劃或將盈利部分贖回等待低位在加投。如果按數學公式算就和複利差不多長期投入後回報可能超乎你想像,但也有不賺錢的,比如說你看好指數基金,雖然理論上指數都是長期上漲,但實際上很多行情都是過山車,你在3000點定投指數基金,股市漲到6000點你不獲利了結,結果又回3000或者2000,你是虧損的。所以定投也有很多學問,定投適合有一定投資意識,有趨勢判斷能力的人。時間會給你財富。
-
10 # 雲掌財經
基金定投是什麼?
基金定投就是指在固定時間以固定金額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有點像銀行的零存整取。
如果想要基金定投,可以選3年以上的基金,並且在3年內業績和基金經理表現比較好的產品。
定投每月投入幾百、幾千、幾萬都可以,根據你自己的資產配置來,操作方法也很簡單,淨值高的時候買少些,淨值低的時候可以略微買多些。這個很容易理解,也就是價格貴的時候少買點,價格低的時候買多點,很簡單!是不是覺得像大媽超市搶米一樣容易理解。
基金定投最大的優點有以下幾個:
(1)弱化了入市時機選擇的重要性。雖然透過以上分析我們知道,當股市價格在短期內趨於下降到低谷,最終回升為高位的情況收益率會更高於中間涵蓋波峰波谷或者其他等情況,但無論何時選擇入市時點,在長期的定投下透過降低單位持倉成本,只要股市最終迴歸正常價值點或者更高位,之前定投厚積的份額就能為你帶來豐厚的回報。
(2)減少投資者狂熱風險。現在很多股市投資者看好哪隻股票直接就提起刀來,全倉殺入,基本都是半倉以上,這對於缺乏投資經驗的小白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即使對於股市老手也是,今年多少人認為能突破往年6000點大關的理財達人們被打臉了?現在又有多少投資人被深深的套在了2750點的漩渦之中呢?基金定投,由於其分批入市,且定額投資的特性,註定其不會出現長期高額持倉成本的現象,從而大大減少了被深套的風險。
(3)風險波動越大收益反而越高。這一點在我舉的第一個例子和第二個例項對比下有所體現,第一個例子中1個月從30元漲到60元,2個月後又跌到了15元,之後才漲回30元,這一跌一漲,短短4個月就實現了12.5%,即年化42.4%的收益,而實際資料中股市的波動更小,實際資料中07年-09年定投的年化收益率為5.38%,07年-14年年化收益率9.6%(這裡的收益率均不包含貨幣時間價值)
(4)工薪族拿月薪為主,適合基金定投。由於工薪階層每個月拿固定工資,所以能抽出一定比例每月固定取投資,對於土豪來說,有錢即使要做基金定投也必須拆成一份份的非常麻煩,但是我們工薪族的就很好做到了啊O(∩_∩)O~這點我們比起土豪來說充分的利用了貨幣時間價值的優勢,嘿嘿。
如何選擇基金?
定投如果要定投股票基金,最好是指數基金。指數型的基金,只要認為以後有上漲的趨勢,一直持有就會取得不錯的收益。由於指數基金透過跟蹤指數進行分散投資,指數基金的投資組合收益與相應指數的收益基本上一致,單個股票的波動一般不會對指數基金的整體表現構成太大影響,這樣就從整體上降低了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可以選以上證50、上證100或者滬深300這樣的寬基指數基金做定投。這樣既可以有投資收益,又能把每月的餘錢利用起來。基金定投基本不用考慮擇時和擇基的因素,是利用時間來平衡投資成本。
市面上有股票、債券、貨幣基金,如果想要風險低的可以投資貨幣基金多一點,股市基金的幅度比較大適合能承受高風險的人,債券基金的淨值浮動不大所以想要很高的收益也不現實。播播建議最好的方式是3種基金都買一點,根據市場來判斷持倉的比例。
以下幾種選擇計算方法供大家參考。
第一,最重要的是這隻基金累計淨值的增長率。舉例子,現在市場上某基金目前的份額累計淨值為1.20元,單位面值1元,則該基金的累計淨值增長率為20%【公式:基金累計淨值增長率=份額累計金額-單位面值)/單位面值】。一般來說,基金的累計淨值增長率越是高,則說明該基金的成長性越是好,分紅能力越是強。
第二,觀察這隻基金分紅次數。基金分紅的前提是必須有一定盈利,且淨值在1元以上,這才可能實現分紅甚至持續分紅。【參考公式:基金分紅比率=基金分紅累計金額÷單位面值】
第三,基金收益一定要比大盤走勢穩健。如果一隻基金大多數時間的業績表現都比同期大盤指數好,漲的時候超過大盤漲勢,跌的時候低於大盤,這樣的基金定投較為穩妥。
第四,那就是和同型別的基金做對比。如果你準備選擇某隻基金,你可以把他的歷年贏利狀態,與同類型的其他基金作個對比,看看其贏利是否穩定,且未出現過淨值大幅波動的現象。就能看到這隻基金的同期表現。
基金定投注意以下幾點:
1.止盈不止損。就如我們在壞處1中所提到的,基金定投透過攤低單位成本,增加份額的方式,等最終價格回到合理估值或高位時將其賣出來獲利,如果你剛開始投資每天一看賬目上是浮虧的,且價格一直在低位漲不上去就把它虧本賣掉了,等它春天來了你就只能一個人靜靜地在角落裡後悔了。
2.堅持定期投資。假如你是手動投資,投了這個月忘了下個月,過兩個月想起來了又繼續,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話是很難保證定投的效果,只有把時間連貫起來了,你才能完整的透過定投平滑整個股市巨幅波動的風險。
3.定投週期不要太長,一週一次或每天投更好。為什麼要這麼做?因為股市是瞬息萬變的,假設這周股市先是經歷了兩個跌停再經過三個漲停,如果你是按周投可能你的感受只是價格上漲了7.8%,但是如果每天定投的話就把中間跌價所帶來的額外增加份額都買到了,而按周定投卻做不到。
-
11 # 熱娛樂
是真的,不過你需要選擇一支具有潛力的基金,尤其是要選擇好基金經理,讓他持續為你賺錢,而且定投要持之以恆,十年十倍應該是表現比較好,不遇到大的結構性調整的情況下可以實現的.要堅持策略,一是把握好定投的節湊,二是選擇跟隨好一個好的基金經理,三是選擇有信譽,規模大的基金公司.
-
12 # 蔣東文
定投就是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是指在固定的時間(比如每個月的1號)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這樣投資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風險,比較適合進行長期投資。
投資定投,要做好10年以上的打算,這不是小打小鬧,而是人生財富騰飛的一個好辦法,一定要在戰略上重視。
定投有多賺錢,這個要結合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向,比如未來投資環保、養老、大消費等行業的基金,會比投資資源股等基金要賺錢。定投之前,一定要了解經濟大趨勢。
-
13 # 達人手作
我覺得定投收益是不確定的,沒有宣傳的那麼好,重要的是我每月省吃儉用存下1000,如果不定投也說不定跟朋友吃掉了。就像我們愛把零錢放存錢罐,時間久了也是一筆可觀的錢數一樣。
-
14 # 民族大義前
求教,比如說我買了單位淨值1元的指數,然後明天跌了0.5元,是不是就算我虧了0.5元?但是如果我不賣呢?,是不是我的持股份額還是一樣的,是不是隻要我不想賣出去就能當是還是1元來看?
也就是說,只要我不賣出去,那麼這錢就還在那裡,我就等他漲到2元在賣出就行?
求教,真的不懂股票指數,看的頭暈,就想問問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
-
15 # 五星勳爵
我不用從網上覆制任何答案,我只說事實,如果你的錢是閒錢,定投絕對虧不了,無非就是耗時間,十年十倍就是胡扯,不敢說絕對沒有,但是大機率的情況下是不可能的,定投只是把成本攤均勻了,並不是說一定攤低了,如果你開始定投後股市一直漲,那麼你定投的成本就是越來越高了,這樣子就反而攤高了成本,我定投過5年,因為賠錢又放了2年,最後賺了些錢,但是賺的也不多,也就30%左右,整整耗了7年,最終也算可以,比銀行利息高點,所以說必須是閒錢,只要肯耗時間,就不會虧,但是也別想賺大錢。
-
16 # 拖天航線圖
有很多小夥伴來向拖天詢問基金定投的事情,他們有的覺得這是個長期投資的好辦法,有的覺得這樣會更穩一些,總之都很是感興趣。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先聊聊定投這個事情。不涉及操作,也不談理論,先隨便聊一聊,好讓大家有一個感性認識。
簡單一句話直擊要點,定投是一種犧牲極限收益,從而避免極限損失的長線操作手法。它的核心思路非常簡單,在很長的時間週期裡勻速分步投資,以規避價格的短期波動。
所以,只要是間隔大致固定地投資某一種投資品的操作手法,我們都可以叫做定投。
從思路上講,定投不僅適用於各種基金,同樣適用於其它較為穩健,尤其是長期看收益可能性比較大的投資品,例如債券。
在這裡稍微扯開一下,聊兩句關於投資思路的事兒。
投資這個事不論流派如何,大致也就是在兩個變數上做文章:收益率和時間。
因為從本質上講,投資就是犧牲今日的現金來換取未來的現金,就相當於今天省下1根冰棒錢,明天可以買2根冰棒。
那麼究竟今天該不該省錢做投資呢?說一千道一萬都繞不開這樣一個經典公式:總收益=(1+收益率)^時間。
常喝巴菲特牌雞湯的小夥伴可能對這個公式有些眼熟。沒有錯,這就是著名的複利公式,巴老經常以此教育大家,只要時間夠長,複利的指數效應就能讓你變身土豪。
舉個簡單的栗子,1萬塊以15%年化收益率堅持投資40年,會變成多少?答案是268萬。所以我們只要堅持長期,就一定能收穫超級豐厚的回報。
而另外一種思路不這麼看。他們說,15%堅持40年確實是268倍,但如果你只能做到10%,40年之後可就只有45倍而已。既然都要求收益率達標,我為什麼不使勁兒把它做高,短時間就獲得高收益呢。
按他們的想法,1萬塊錢以50%的年化收益做個9年,那就是38萬了。要是翻倍地做,那6年就有64萬,何必等40年那麼久。
投資流派那麼多,大致的分起來其實也就這麼兩種,前一種可以歸類為價值投資,後一種不妨統稱風險投資。
聰明的小夥伴一定看出來了,我們的定投是屬於價值投資流派這一支。
所以問題就來了,針對普通人的投資,尤其是基金投資,為什麼提倡價值投資理念的更多?
答案很簡單,我們很難做到那麼高的收益率,也很難承擔起相對應的風險。
普通人對損失通常是很敏感也很厭惡的,1萬塊虧掉1千可能就穩不住,虧5千那就可以說是血流成河。
然而,以我們通常所說的風險與收益成正比的概念簡單理解的話,想翻倍賺的代價就是有可能全都賠光。
而且,風險投資的收益方式並不是說每單穩定收益,很有可能是賠光9次之後,最後1次賺個十幾二十倍,算下來一看咦收益還蠻高的嘛。這種人生的大起大落可不是每個人都承受得住的,特別是對於按月拿錢養家餬口的大部分小夥伴來說,更是非常刺激。
所以,定投這種以穩步增值為核心的操作,更適合廣大的非專業投資者。
雖然大部分時間裡都是規律甚至略顯無聊地執行買入規劃,基本沒有快進快出或者一把梭哈那種刺激澎湃的心跳感,也不大可能有吃個暴漲然後全身而退的瀟灑,但勝在穩定,勝在安全。
就像上班一樣,每個月一定能拿到錢。雖然沒辦法藉此大富大貴,但起碼能衣食無憂。
講到這裡,相信小夥伴對自己是否適合定投也有一個比較基本的判斷了。
雖然我們比較推薦大家採取定投方式去儘量規避風險,但如果你在全面考慮自己資金情況、風險偏好和性格的基礎上決定拿小錢去搏大收益,那也是合理的。
在投資這個事情上,只要能為自己的決定承擔後果,那麼無論做出怎樣的選擇,都值得肯定。
-
17 # 黑色的太陽21
說不上真假,運氣好會有一個好收益。運氣不好。收益還不如利息,不過時間越長,虧本可能性越小。買基金說白了就是選擇一個好的基金經理,媒體宣傳的名人和輝煌的戰績別信。要靠自己從眾多基金中比較。要靠自己透過長時間觀察。
-
18 # 徐之豔
定投是給基金公司提供穩定現金流,並無資料支援定投能掙錢,基金公司能掙你10年管理費倒是真的。可以使用一種指數負相關的定投策略,以一個指數點作為中軸,指數走高逐步減少定投額,指數走低逐步增加定投額度。指數超過一個位置則逐步贖回。另外最好定投指數基金
-
19 # 九頭鳥啊帆vlog
基金定投十年翻十倍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賺錢的可能性還是有的,應為定投是長期性的不但得買入成本就不斷地拉低等到有一定的份額來一次分紅收入就相當可觀了…做的好年收益率搞個百分之十左右還是搞的到的…
-
20 # 道君說財
作為吃貨,我非常很喜歡吃火鍋,每個月定期都會和朋友吃一次。
定投也是這樣,你每個月投資適量的金額就好了,投的錢可以佔收入比例的10%-15%,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調整,如果你覺得現在是低點想撿更多的便宜貨,你就可以多買一些。
有的火鍋吃個八分飽就已經吃不下去了,那麼止盈也是一個道理,能達到自己心理的預期就可以了。
在牛市中,假如你設定的止盈點是20%還是很容易達到的事,在牛市中可能幾個月你就能達到你的目標了。
要是在熊市中20%的收益率還是比較難達到的,所以你可以根據市場來設定你的止盈點。
基金定投最好是經歷牛熊2個週期,這樣盈利頗豐,所以建議你們最好還是要投3年到5年一個週期再終止定投。
你得到的收益,可以用基金定投收益計算器來計算:http://data.eastmoney.com/money/calc/FundCalcDTSY.html
正如吃飽了要暫停一樣,合理止盈更能實現你想擁有的財富。
在熊市還是要定投麼?
我春夏秋冬都喜歡吃火鍋,所以我基本每月都會吃一次,什麼季節都不會改變我吃這件事的熱情。
定投也是這樣,如果你發現目前是熊市,反而你要越跌越買,淨值下降,你就能買到更多的份額。那麼未來要是淨值上漲,你獲利的效果會越好。
你可以像研究廚藝一樣研究基金定投,一定能得到你想要的財富。
回覆列表
定投是每月固定日期申購固定數量的基金。為的是管住你的手,不要自以為是的判定大盤漲跌進行投資,以達到平滑風險和收益曲線。
十年賺十倍是靠運氣,定投不要指望暴利,這是種理財的手段而已。
心態放平,不要被人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