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197623507608

    中國走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一旦成氣侯,必然用共產主義戰勝資本主義,成為美國社會制度的掘墓人。

    印度則不然,無論印度教信仰還是普世價值觀都對美國根本制度構不成威脅。何況現在爭西亞霸權牽制很多中國精力,美國樂見其成,火上加油不至於,但不會釜底抽薪……

  • 2 # 老夫愛國

    1~印度是最大的民主國家,遠超美國,是美國最嚮往和學習的國家。

    2~印度的英語水平極高,會說英語的人數遠超英語母國英國,是英聯邦國家中核心組成國,遠不是美國這種移民國家能比擬的。英國女王認為本國政治家已喪失政治執政智慧,相比較而言,印度政治家抱負極高,英國引進印度政治家重振英國政治勢在必行,印度成為下一個橫跨歐亞的大國指日可待。

    3~印度企業家在美國取得極大成功,幾乎是美國支柱核心產業的大腦,離開印度,美國將失去未來,離開印度人,美國金融業,製造業和國民生計相關產業將遭受重創。

    4~印度具有極高的國際主義精神,主動將貧民區留在南亞,而向美國輸出美國腦細胞。這種先人後己的國際主義精神感動世界。印度人在美國的成功已經引起世界各國智庫的高度關注,效仿美國和英國的印度政策的做法已經成為西方發展的方向,形成世界範圍內的大印度聯盟已具雛形。

    5~印度人膚色對非洲有親近感,又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在發展中國家有極高的威望。新中國創立者就指出世界還有2/3的受苦人,以這個比例看,作為領導級國家印度才具備圍堵世界任何國家的實力。

    6~印度的娛樂業極其發達,男性娛樂創意受法律保護,是西方法制研究的重點課題。印度雄性元素突出是印度崛起的主要成因。印度男性是西方女性向往的理想配偶。印度已經具備移民火星和月球的基礎,權威機構指出火星人的印度血液及基因成分已在印度低種族群體中發現。

  • 3 # 啟東阿哥

    美國還指望著印度抗衡中國呢,巴望它有所發展,好讓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移到印度去,可惜的是印度是個扶不起的阿斗,不但國內民族矛盾突出,而且公民還分三六九等,基礎設施落後,和中國不是一個量級的。印度想指望利用人口優勢、勞力資源提增經濟,在智慧化已高度普及的今天已不具優勢,它想複製中國已經不太現實!

  • 4 # 蘇綻

    印度的確正在崛起,並且印度是當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新興大國之一。只不過,印度的相對實力上升很快,但是印度的絕對實力還比較差,暫時還不會成為美國的對手,自然不會遭受美國的圍堵。

    在目前的國際格局中,印度的整體實力在所有國家中可以排進前八,在新興國家中可以排名前三,甚至有可能擠進新興大國前二的位置。不過,要是印度的整體實力能排名世界前三,或者能成為最強的新興國家,那麼毋庸置疑,美國肯定會對印度動手。

    此外,美國目前在世界上的對手眾多,現在的這些對手,已經讓美國有著疲以相對了。美國在圍堵委內瑞拉、敘利亞、伊朗這些國家的時候,已經並不是以往那樣得心應手,更不用說還有俄羅斯以及其他世界大國對美國的挑戰了。甚至連美國的盟友歐盟以及日本,表面上與美國關係密切,但是暗地裡對美國的不滿也在與日俱增,並且一有機會都有可能擠壓美國。可以說,現在的美國雖然還是一家獨大,但是美國應付日益複雜的國際格局,早就力不從心了。作為新興的印度,美國目前還根本顧不上。

    並且,也恰恰是因為美國國力不濟的因素,擁有一定實力且位置佔優的印度,又恰恰可以成為美國的理想幫手。恰巧,由於印度正處於崛起階段,也急需大國作為靠山。對於傳統大國伸出的橄欖枝,印度自然是來者不拒的,這對於美國爭取印度可謂是天賜良機。因此,在現階段,美國自然是不會對印度動手的。美國不動手,印度就是美國的幫手,而美國如果動手,那麼印度自然會站在美國的對立面。孰輕孰重,美國怎能不知?

  • 5 # WD乚

    我們不用討論印度的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單說製造業和國防裝備,印度的製造業和美國無法比,更不用比中國了,能幹什麼,幹什麼都是雜牌。國防裝備從陸地到海上再到天空,也是萬國牌。中國人是自已造,造,造。印度人是買,買,買。所以圍堵印度等於毀了自已的買賣,這一點美國人算盤打的精!

  • 6 # 北行南客知行錄

    1.印度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沒有實現工業化

    2.印度各邦分立,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階級矛盾尖銳

    3.印度的所謂民主體制,是低水平民主的典型案例,其國家體制事實上使得印度無法有效組織資源,無法集中力量實現工業化不可缺少的原始積累

    4.印度的殖民地歷史,使得其精英階層對西方存在著骨子裡的“跪拜”,美國人比較放心

  • 7 # 宗慧9

    印度的崛起,首先是它的定位很準。它屬西方制度體系,也就是它和美國為首的西方民主制度沒衝突。其次是它知自己自已的分量,自己有幾分幾兩,很清醒,很客觀,它無意挑戰美國的霸主地位,相反,它對美俄日及歐洲各發達國家禮敬有加,給予了充分的尊重和友好。使得它在發達國家之間如魚得水,這些頂尖的大國樂於印度的強大,一方面制衡中國,另一,方面和印度做生意,印度可有廉價的人力市場,可使生產的產品利益最大化。在當今世界充滿變數的情況下,印度可逮到了千年難逢的機會了。它便大展拳腳,特別是在美俄之間遊刃有餘,兩面討好。爭取到了適合發展的國際空間,這真是還有點智慧的。美國當然樂見其成了。

  • 8 # 64506811

    因為印度目前三十年內都不足以對美國構成實質性鹹威脅。中國就不一樣了。一帶一路的亞投行,對美國人控制的國際金融管理結算機構造成了壓力。華為的無線技術,發展下去就可能對美國人控制的網際網路造成威脅。如任由這個樣子發展下去,美國人對別國的經濟制栽可能就只能維持在控制進口上了。因為結算上他控制不了啦,大家都另有無線網際網路,他控制不了啦。其實美國人從網際網路上偷了很多國家的技術和智慧財產權,偷聽別國領導人的通訊,還用關閉網際網路結算通道來威脅別國。別國因軍事實力沒他強而任由他割韭菜。

  • 9 # 7766jj

    那些說印度是民主國家而不圍堵他的要麼沒腦子要麼讀書少。稍微懂點政治的都應該瞭解,國家之間永恆的主題是利益第一。

    當前美國阻止中國崛起符合美國利益。曾經美國幫助中國也符合當時美國的利益,聯華抗蘇。

    當前印度的經濟規模對美國完全沒有威脅,誰超過美帝經濟總量的一半。美帝都會整他。英國,日本,蘇聯放老二的時候都被整過。

  • 10 # 商務新觀察

    因為它還算不上全球大國,相比於印度,另一個亞洲新興經濟體才是真正地處於崛起狀態,而印度綜合實力乃至經濟總量目前來看,還不過是美國GDP的七分之一不到,有什麼必要去圍堵呢?反倒是可以拉攏印度,並與印度結成“準盟友”關係一起圍堵另一個,這才是美方新戰略之重點所在。

    從歷史上來看,1995年,日本的國內生產總值(GDP)高達5.45萬億美元,而同期美國的GDP為7.64萬億美元,這也是目前為止最接近美國GDP70%的經濟體。正因為日本經濟狂飆,於是遭遇了美國的貿易阻擊,這之後的很多年裡日本處於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狀態,直至近年來才又恢復。

    2010年,日本經濟總量已經被我國超越了,當年的GDP為5.39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三。而我國則是5.75萬億美元,從此取代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保持至今。

    由此可見,並不是每個新興經濟體都值得美國圍堵,按照慣例,如果其經濟總量GDP接近或者超過美國同期GDP的70%,那鐵定要遭遇美國的阻擊。

    而去年的印度經濟總量只有2.716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七,儘管其實際增速高達7.4%,但並沒有保持穩定增長,就在2019年的第一、第二季度已分別下降至5%的水平。距離印度超越英法兩國的目標都尚未實現,別看它在主要經濟體中增速最高,但它的基礎設施建設還非常落後,又有種姓制度等束縛,想要短期內快速崛起很難。

    且美國去年的經濟總量GDP首次突破20萬億美元大關,達到了20.5萬億美元,這也是目前全球唯一超過20萬億美元的經濟體。相比之下,印度經濟總量還未達到美國GDP的七分之一,相距甚遠。

    另外,印度作為印度洋大國,與當前美國製定的“印太戰略”密切相關,美國和俄羅斯都在極力拉攏之,一時間頗有“奇貨可居”之感。

    總之,印度被視為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最起碼在這一點上是比較符合西方價值觀的,而且目前其經濟總量遠遠沒有威脅到美國。與此同時,又是美國的“準盟友”,雙方短期內的戰略利益是一致的。

  • 11 # 昊宇星繁

    基本同樣的時間建國、同樣的基礎,中國用70年成為世界第二經濟體,印度呢?在給它70年,在夢裡超過中國吧。拿意識形態說謊的非傻及壞,問問日本,法國,美國為什麼給它們穿小鞋。美國為什麼不抵制印度,就一個原因,好聽的是對美國沒威脅,不好聽的是它不配。

  • 12 # 東風51

    因為它崛不起來。

    一但印度對美國構成威脅,美國很容易分裂印度,因為印度內部的問題太多了。

    中國和印度不一樣,中國有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任何人、任何勢力在中國搞分裂那是不可能的。

    一個高度統一的、強大的中國對美國構成了威脅,所以美國為了維持霸權必須打壓中國。

  • 13 # 清風79365

    因為印度還差得很遠,還很破落。在特朗普的腦子裡印度永遠是一個垃圾國家,永遠成不了氣候。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對印度是如此之寬容!

  • 14 # 一十雨

    印度的主流發展,沒影響到美國的地位,沒影響到歐美主流發展的優勢,說白了還是一個可控制可奴役的國家!需要圍堵嗎?需要的是繼續灌輸給他盲目自信是真的,對於印度不久將來能超越中國的這一說法,只能“呵呵"兩字評價!

    種姓制度的根深蒂固何談發展?搞笑!

  • 15 # 勞溫朋

    印度更多指的是人口大國,還不是科技強國,對美國還談不上威脅,其一。其二,美國認為印度跟他一樣都屬於“民主國家”,所謂價值觀一樣。其三,美國現階段的主要競爭對手是中國,印度對他來說從地緣上有其利用價值,能給自己壯壯膽也好。

  • 16 # 甜嘟爸爸觀察

    這就像長跑比賽,第1名只要盯緊第2名和第3名不超越自己就是了,何必還管第5名以後的呢?

    這用在美國和印度身上比較貼切。印度作為新興經濟體之一,近年來經濟發展非常迅速,年GDP增長率均為 7%以上,GDP總量為2.73萬億美元,排名世界前八應當沒有多大問題。美國只把第二和第三盯緊就是了,至於像印度這種國家,充其量在八名前後,根本沒有入美國的法眼,即使讓印度放開追趕美國,那也是至少十年以後的事情了。

    從目前看,印度還完全沒有資格對美國形成威脅,何必去圍堵它呢?可以遇見,一旦印度排名進入第二或第三, 處在全世界第一名的美國必然毫不猶豫地去圍堵遏制印度。

    我們看一看如今的世界局勢,儘管美國仍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其國力衰落已是不爭的事實。美國為了維護世界霸主地位,處處遏制打壓別國,生怕被別國超越。比如,俄羅斯軍事力量全球第二,受到美國的打壓和圍堵;我國經濟力量全世界第二,也受到美國的遏制和圍堵,打貿易戰就是證明。在日本經濟總量處於全球第二的時候,也受到了美國的打壓和遏制,被迫同美國簽訂廣場協議,使日本經濟方面損失巨大。因為美國擔心其他國家超越它,取代美國的位置,心裡就始終有一種危機感。從印度來看,近幾年與美國的關係比較好。9月22日,印度總理莫迪去紐約參加聯合國大會之前,在特朗普的陪同下參加了休斯頓一個“莫迪,你好”的歡迎會,當時有5萬人參加,場面非常熱烈。特朗普和莫迪分別相互吹捧,相互稱讚對方,在歡迎會結束的時候 ,特朗普還挽住印度總理莫迪的胳膊繞場一週,兩人非常親密,把歡迎會推向了高潮。

    許多人不禁要問,特朗普為什麼對莫迪那麼好?其實,特朗普是有目的的。我們知道,休斯頓是印度裔美國人的聚集地,上一次總統大選時,許多印度裔美國人都沒有投特朗普的票,讓特朗普吃了虧。

    特朗普這次為了尋求總統連任,總結了經驗教訓,借莫迪參加聯合國大會之前的機會,讓莫迪訪問休斯頓,目的是讓印度裔美國人增加對自己的好感,投自己的選票。說白了,特朗普還是關心的是自己的事。

    另外一個方面,特朗普向莫迪示好,為的是把美國的軍火賣到印度去。因為印度是美國軍火市場的大買家,美國的軍火賣出去了,賺到錢了,美國的軍火大佬才會支援特朗普。

    加之,目前全世界的事情一團糟兒。美國既要應付俄羅斯,還有伊朗、委內瑞拉等國家,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還考慮不上印度的多少事情。可以肯定,隨著印度的發展,一旦印度的綜合國力成為第二、三名名的時候,不用多說,美國必然圍堵印度,遏制印度。

  • 17 # Tak3670

    美國是世界老大,只會打壓老二,這是西方叫的修昔底德陷阱,美國是不分敵友,是老二的就打擊。以前打擊蘇聯及日本,因為日本有段時間經濟追到美國的60%及蘇聯追到70%,所以不惜一切,大力打擊,打到崩潰為止。蘇聯是敵,打擊大家都明白,但日本是美國的盟友,有美國的駐軍,美國還以貿易戰來鬥塌日本,為什麼?不是因為日本的追趕勢頭太快嗎?

  • 18 # 榮偉織帶--胡148

    俄羅斯照理說也是民主國家,為什麼美國往死裡整他們?說白了美國現在還看不上印度,而且印度人的品性估計美國人研究透了,想趕超美國等於痴人說夢!

  • 19 # 大正看世界

    目前印度的實力還沒有到達讓美國對其圍堵的地步。另外美國也沒有太多精力顧及印度,更重要的是印度的逐步崛起,對美國還有點用處,所以美國對於印度的所謂的大國崛起,基本上是秉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

    具體解析:

    1、印度的經濟實力很弱。

    近些年印度的經濟發展很快,甚至經濟發展速度超過一向是世界第一的我國,經濟增長一度超過7%,且不說印度的經濟增長水分很多,即便沒有水分,但由於印度的經濟基數太低,即使增長很快,總量也不大。2018年印度的GDP總量為2.72萬億美元,而美國的GDP總量為20.5萬億美元,美國的GDP總量是印度的7.5倍,要知道美國的人口只有印度的1/4不到。可以說印度的實力比起美國來說還是很弱小,美國暫時還不會在意印度那一點經濟發展和實力通脹。

    2、美國很忙。

    我們都知道美國曆來都是一個比較忙的國家,有的時候忙著打仗(侵略),有的時候忙著挑動其他地區局勢,更有的時候忙著制裁自己認為的敵對國家,比如這兩年就比較忙著制裁伊朗,對伊朗進行石油禁運,甚至一度到了擦槍走火的地步。另外美國的對外政策歷來都是全球性的,基本上不可能單一關注某一個國家,除非這個國家已經到達威脅到美國地位的地步。所以印度現在還不夠看,美國在印度洋周邊的利益核心是中東地區,而不是印度次大陸。

    3、美國需要印度。

    另外印度適當的發展對美國是有利的,其實印度也有世界大國的野心,但奈何實力跟不上野心。但印度的意圖十分明顯,大國夢一直做著。但印度的這一舉動正好被美國人所利用。印度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印度半島正如一個錐子一樣直插印度洋,美國和印度合作更能穩定印度洋周邊局勢的穩定。甚至美國還可以鼓動印度同美國一同出兵,幫美國打消耗戰。前幾年印度就非常幻想著軍隊進入阿富汗,幫助美軍維穩阿富汗局勢,更重要的是印度還能幫助美國遏制我國,已達到實現美國的“”印太戰略”的目的。

    以上就是“大正”對該問題的看法。

  • 20 # 馬克觀察

    美國圍堵的都是眼下對美國家戰略產生威脅的國家,很顯然目前的印度還是不夠分量的,或者說還沒有觸碰到核心利益,在目前存在其他戰略對手的情況下,顯然美國還沒有必要徒耗精力對付印度。對於美國來說,印度的弱點太多了。

    如果看美國圍堵的國家,都無一例外的有兩個特點,一個是不符合西方自由價值觀的政治體制,另一個則是對美地緣利益構成嚴重威脅,比如委內瑞拉、古巴的存在嚴重影響在拉美的利益,伊朗、敘利亞嚴重影響在中東的利益,而俄羅斯則由於龐大的核武庫更是對美國的國家安全構成直接威脅。

    但是印度並沒有符合這兩個特點,首先印度是一個符合西方品味的西式民主國家,擁有選區選舉制度。其次印度位於美國在亞洲的中東、東亞、東南亞三個戰略利益區域的中間,由於美國的印度洋利益並不迫切,所以暫時並沒有對美國的地緣利益構成嚴重威脅。

    而美國現在靠對外出口高科技產品與金融衍生品來支撐經濟,所以就需要不具備生產高科技產品的新興發展中國家來擴大市場,從而藉機多賺錢。其中世界上只有兩個人口過10億的發展中國家,一個現在美國正在進行貿易對抗,所以作為另一個人口大國的印度就成為美國政府手中的香餑餑。

    所以印度既被視為西式民主國家,又對地緣利益影響不大,還能牽制其他國家,而且還有足夠大的市場能夠創造大量的利益,目前利大於弊,美國自然目前還沒有圍堵的必要。

    不過美國雖然暫時沒圍堵,但印度顯然並不甘心製作一個地區性國家,而莫迪也是一個民粹主義者,別看特朗普高調迎接莫迪,不過是為爭取印度裔美國選民,以及對民粹主義者的惺惺相惜,但其實雙方的矛盾也偶有顯現。

    印美雙方的矛盾主要體現在能源問題與貿易問題兩個方面。

    比如印度是伊朗原油的第二大進口國,但是特朗普退出伊核協議並恢復對伊制裁後,對依賴伊朗石油的印度造成了一定的能源危機,原油進口銳減將近30%,不得不高價從沙特、伊拉克、美國購買原油,這顯然不符合印度利益,所以印美雙方因此多次發生糾紛。

    而在貿易問題上,眾所周知印度是軟體業大國,負責大部分西方尤其是美國的軟體外包工作,而得益於此,印度每年對美國獲得超過2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除此之外,印度由於屬於美國的“普惠國”,所以也有大約56億美元的商品是屬於零關稅進入美國的。但這顯然不符合特朗普要求的,因為他認為只能美國合適,於是就在今年6月份宣佈將印度剔除出“普惠國”名單,並且揚言要對印度軟體業加徵關稅。

    當然除了能源、貿易問題,印度自身還存在種姓制度根深蒂固、工業體系不健全、基礎設施薄弱等更深層次的問題。所以美國不圍堵印度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因為印度的弱點太明顯,太容易被控制,以至於都不需要圍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濃眉哥錯失空位絕殺,詹姆斯直接扭頭走回更衣室,場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