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香茗史館

    成蟜為何會在率兵進攻趙國之際叛秦降趙,這恐怕只能是個歷史謎團了。史料中關於成蟜的記載實在太少,根本無法判斷其與秦始皇之間的矛盾,至於《東周列國傳》所載,成蟜乃是在樊於期的蠱惑下反叛,不過由於這段記載漏洞太多,並不可信。個人認為,或許成蟜的叛逃與秦國此時發生的政治鬥爭有關。

    正史關於成蟜記載極少,叛逃極為突兀

    成蟜作為秦始皇的弟弟,正史中關於他的記載卻少得可憐。透過史料,我們只知道他是秦莊襄王的兒子,是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至於生母是誰,出生日期等資訊均不可知,雖有生於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的說法,但不可考證。

    △長安君成蟜

    作為秦公子的成蟜被封為長安君,其曾奉秦始皇之命,前往韓國迫使韓惠王割地百里給秦國。秦始皇八年(前239年),成蟜奉命率軍攻打趙國,他卻在屯留叛秦降趙,在秦軍攻佔屯留後,成蟜的部下全部因此連坐,被斬首處死,就連屯留的百姓也都被流放到了臨洮,而投降趙國的成蟜,則被趙悼襄王封於饒。

    從史料記載來看,成蟜的叛逃極為突兀,完全沒有任何預兆。因此,一直以來關於此事的說法極多,真相如何,卻早已湮滅在了歷史長河當中。

    關於此事主要有兩種說法

    目前,關於此事主要流行的說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秦始皇嬴政

    1、與秦始皇奪權說。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成蟜有奪取王位的心思,而秦始皇也意識到了成蟜的威脅,因此欲除之而後快。這種觀點認為,秦始皇派其前往韓國迫使韓王割地,便是想借韓王之手除掉成蟜,而成蟜卻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完成了使命。於是秦始皇又派其率兵攻打趙國,意圖讓其死在戰場上,成蟜看出了秦始皇的心思,俗話說“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為了保住性命,於是果斷叛秦降趙。這種說法看上去的確很有道理,不過卻沒有任何證據予以支援。

    △樊於期

    2、樊於期策反之說。這種說法主要源自於《東周列國志》,在一百零三回《李國舅爭權除黃歇,樊於期傳檄討秦王》中有記載,由於秦王政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因而呂不韋視秦莊襄王的親子成蟜(書中為成嶠)為心腹大患,於是呂不韋利用成蟜年少不懂軍事,派其與樊於期作為伐趙的援軍統率,增援蒙驁和張唐的伐趙部隊。而樊於期因為一直以來都看不慣呂不韋的所作所為,於是將秦始皇的身世告訴了成蟜,並稱成蟜才應該是王位的繼承人,於是成蟜便在屯留叛變。這種說法漏洞較多,首先,《東周列國志》乃是明末小說家馮夢龍的歷史演義小說,可信度本就很低,而且漢朝之前從未出現過關於秦始皇身世的爭議。其次,正史中並未記載蒙驁這一時期有率兵伐趙之事,且成蟜是在前239年叛秦降趙的,而蒙驁則在前240年便去世了。最後,樊於期並未因此事受牽連,此後仍然在秦國掌握兵權,直到戰敗後逃往燕國,如果成蟜是因樊於期蠱惑叛變,那麼樊於期顯然不會平安無事。

    個人認為應該與此時秦國內部的權力鬥爭有關

    就在成蟜叛秦降趙前後,秦國內部發生了極為劇烈的權力爭奪,局勢變得極為複雜,因此我判斷成蟜的叛逃或許與此時有關。我們來梳理一下這段歷史:

    △呂不韋和太后趙姬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駕崩之後,13歲的嬴政被立為秦王。由於嬴政此時年幼,身為相國的呂不韋獨掌大全,並被尊為仲父。而呂不韋不僅把持朝政,且與太后趙姬有染,後來見嬴政逐漸長大,害怕其發覺,但又怕太后怨恨,於是便將自己的門客嫪毐送入宮中,而自己則抽身而退。

    嫪毐入宮之後,在太后的幫助下被封為了長信侯,領有山陽、太原等地。嫪毐和太后害怕逐漸長大的秦始皇發覺他們的關係,於是假稱太后寢宮風水不好,應該搬離此地,秦始皇同意後,他們便搬到了雍縣的離宮,結果太后在此生下了兩個私生子。而遠離了王宮的嫪毐更是以假父自居,而此事最終傳到了秦始皇耳中。得知訊息的嫪毐慌了,於是積極聯絡黨羽,準備發動叛亂。

    △嫪毐

    公元前239年,已經21歲的秦始皇即將親政,準備次年在雍城蘄年宮舉行冠禮,而在雍城經營多年的嫪毐,也將叛亂的地點放在了這裡。從此後的事態發展來看,秦始皇對於嫪毐想要發動政變之事應該是心知肚明的,否則也不會預先在蘄年宮佈置下三千精兵,使得嫪毐功虧於潰,甚至我懷疑秦始皇將冠禮地點放在雍城都是有意為之,為的就是暫時穩住嫪毐,從而為自己贏得準備時間。

    而成蟜恰巧便在前239年率軍出征之際叛秦降趙,難道僅是巧合嗎?我認為,恐怕不會,從秦始皇的佈局來看,成蟜被派往趙國,應該是另有深意。

    △秦始皇派其出征恐怕另有深意

    我們試想一下,嫪毐如果在叛亂中成功擊殺嬴政,那麼接下來會怎麼做?自己做秦王顯然是不太可能的,必然會遭至舉國反對,那麼扶植一個傀儡便是最為明智的選擇了,年幼的成蟜難道不是個最佳選擇嗎?

    秦始皇在得知嫪毐與太后之間的關係後,應該便料到了對方會狗急跳牆,於是一方面公開表明次年將在雍城舉辦冠禮,從而穩住嫪毐一方,防止其立即發動叛亂。另一方面,則將與嫪毐勾結的成蟜及其所屬部隊全部調離國內,從而避免平叛演變為軍事衝突。

    △秦始皇

    至於成蟜是因為看出秦始皇的計策而突然叛變,還是秦始皇早已佈下天羅地網意圖先收拾掉成蟜,從而導致其叛變,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不過從成蟜叛變之後,秦始皇能夠迅速平叛,且將其部下全部處死的結果來看,恐怕秦始皇的確是早有準備。

    【以上純屬個人猜想,同樣沒有任何史料佐證】

  • 2 # 滄海拾遺錄

    成蟜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王政的弟弟,秦始皇即位後被封為長安君。他曾出使前往韓國,勸說韓桓惠王割地百里給秦國。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秦王政命成蟜率軍攻打趙國,成蟜在屯留(今山西省屯留縣)叛秦降趙。秦軍攻佔屯留後,成蟜的部下皆因連坐被斬首處死,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臨洮(今甘肅省岷縣)。成蟜投降趙國後,被趙悼襄王封於饒(今河北省饒陽縣東北)。貴為秦國公子,成蟜突然率軍攻趙之際,臨陣叛逃趙國,若非自己有殺身之禍,斷不至於出此下策。由於正史中關於成蟜的記載寥寥無幾,這裡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個人覺得此事應該與秦國國內的政治鬥爭密不可分,並給出合理的推測。

    關於成蟜叛逃趙國的主流說法

    關於成蟜突然叛逃趙國的原因,主流說法認為是跟秦王政之間的政治矛盾激化所致。由於成蟜作為莊襄王的親子,本來就有奪取王位的心思,而秦王政一直被傳言是呂不韋的私生子,因此視成蟜為王位的極大威脅,欲除之而後快。這種觀點認為,秦王政先派其前往韓國迫使韓王割地,便是想借韓王之手除掉成蟜,而成蟜卻成功地完成了使命。於是秦始皇又派其率兵攻打趙國,意圖萬一兵敗趁機追究成蟜的責任,成蟜看出了秦王政的心思,為了保全性命,在率軍駐防屯留之際,突然選擇叛秦降趙。

    成蟜叛逃趙國的原因新推測

    應該說,主流說法有其合理性,但鑑於這方面史料奇缺,符合邏輯但沒有證據支撐。那麼,我們也可以根據成蟜叛逃前後秦國局勢來合理推測成蟜叛逃趙國的原因。在成蟜出事的同一年即秦王政八年,秦國舊都雍城也發生了一件大事,這一年,秦王政21歲,按照祖制,秦王政在雍城蘄年宮舉行冠禮。嫪毐動用秦王御璽及太后璽發動叛亂,進攻蘄年宮,但秦王政早已在蘄年宮佈置好三千精兵,打敗叛軍。嫪毐轉打咸陽宮,那裡也早有軍隊,嫪毐出逃,沒過多久便被逮捕。秦王政將嫪毐車裂,曝屍示眾;又把母親趙姬關進雍城的萯陽宮。那麼,既然嫪毐圖謀叛亂,自己又不是秦宗室成員,殺死秦王政後自立為王難以堵悠悠之口,也不會得到秦國宗族和百姓的支援;那退而求其次,轉立自己與趙姬所生的兩個私生子呢?因私生子不具備法定身份,也不是秦莊襄王的後代,同樣得不到宗族和百姓支援。那麼,嫪毐同志肯定舉事之前就有了事成之後新立國君的打算,思來想去,鬱郁不得志的長安君成蟜無疑是很適合的國君人選。我們可以推測,長安君成蟜可能與嫪毐私下有聯絡,不幸的是秦王政對嫪毐的行動有警覺,不然也不會在雍城蘄年宮事先佈置下三千兵士,他決定各個擊破,先將成蟜派往趙國作戰,又麻痺嫪毐選擇在嫪毐的大本營雍城舉行冠禮,一舉剿滅嫪毐勢力。等到遠在屯留的成蟜得知嫪毐舉事失敗,趁所轄將領還沒得到秦王政逮捕自己的指令,成蟜果斷叛逃趙國,使得秦王政的計劃沒有完全實現,這也就是為什麼因為成蟜叛逃,秦王對成蟜部下處罰十分嚴厲的原因之一。當然,從目前情況看,這種說法也沒有足夠的史料證據支撐。也許有一天,考古學者機緣巧合可以發掘出當時的有關史料對此有佐證,畢竟我們可以大膽猜測,小心求證嘛。

  • 3 # 黑句本

    關於秦始皇二十二歲親政掌權之前的事情,史書上能找到的記載只有兩條:一條是他童年時代有個朋友叫姬丹;另一條是他少年時代有個弟弟叫成蟜。

    遺憾的是,秦始皇童年少年時代僅有的友情、親情,後來都演繹成了悲劇。

    《史記·刺客列傳》記載,秦始皇童年時代有個朋友,叫作姬丹,是燕國的王子,他們同命相連,那時都在趙國都城邯鄲做人質。秦始皇當政之後,童年好友姬丹又來秦國做人質,原以為共過患難的童年好友會禮遇善待自己,哪知道,大權在握、一心想吞併六國的秦始皇絲毫不念舊情義,對童年好友的態度異常傲慢無禮。姬丹懷恨在心,趁機逃亡後,招來刺客荊軻,從而演繹了一出千古悲鳴的刺秦大戲。

    從秦始皇對待姬丹的態度可以看見,在權力面前,千古一帝是個冷酷無情的人。

    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其悲慘的命運也折射出了這一點。

    秦昭王四十二年,十七歲的贏異到趙國邯鄲做人質,二十歲那年,結識了呂不韋。兩人結成政治同盟後,呂不韋將美人趙姬獻給嬴異。兩人同居後,趙姬很快懷孕,就在這時,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大敗趙軍,嬴異、趙姬的處境十分兇險,這是秦昭王四十七年的事。

    小一年後,嬴政在邯鄲出生。第二年,秦軍圍困邯鄲。再一年,秦昭王五十年,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嬴異逃回咸陽。

    回到咸陽後,因為有養母華陽夫人的支援,嬴異正式做了王太子繼承人。但這時候,嬴異不僅僅只有養母,他還有自己的生母,夏姬。

    夏姬也就是後來的夏太后,史書上記載得很少,只說她是安國君眾多夫人中的一位,生下嬴異後,很快失寵,嬴異未被立為王太子之前,一直在後宮中鬱鬱寡歡。

    依據戰國時代各國王室通婚的慣例,夏姬應該是某國王族的女兒,再結合“夏”這個稱謂在當時指的是韓地,因此可以推斷,夏姬應該是出自韓國王室的女子。

    嬴異回國後,在兒子的政治前途上,夏姬插不上話,但對兒子的婚姻生活,她還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正室趙姬和長子嬴政身陷邯鄲,生死不明,夏姬很快為兒子物色了一位新夫人,按照當時的傳統,夏姬選兒媳自然要選自己的孃家人,也就是來自韓國王室的女子,因此,嬴異的這位新夫人,被稱為韓夫人。

    第二年,大概也就是秦昭王五十一年,韓夫人為嬴異產下一子,此子就是成蟜。論次序,他是嬴異的次子,論年齡,他大概比嬴政小三歲。

    從宮廷政治的角度講,韓夫人生下成蟜後,在秦王室內部,很快形成了一種新的韓系外戚勢力,內以夏姬、韓夫人和成蟜為中心,外以韓國為外援。

    在這種情況下,趙姬和嬴政的處境越發不妙,母子倆如果不能儘快地從趙國歸來,成蟜必將取代嬴政成為嬴異的第一繼承人,韓夫人也將取代趙姬成為第一夫人。

    清楚了這個背景,不難看出,自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一出生,他就是嬴政天然的、最具威脅的政敵。

    兩兄弟的感情不可能好到哪裡去。

    在歷史大勢上,嬴政是幸運的,秦昭王五十六年,嬴政的曾祖父秦昭王死去,祖父安國君即位,是為孝文王,父親嬴異正式成為王太子。

    三天後,孝文王死去,嬴異即位,是為莊襄王。

    嬴異即位,為秦趙對峙打開了突破口,趙國為表和解的誠意,將趙姬和嬴政送回秦國。這時候,距離嬴異逃出邯鄲已經過去了整整六年,嬴政已經九歲了,成蟜大概六歲。

    九死一生,如願歸國,趙姬和嬴政最擔心的情況終於沒有發生,嬴政順利成為王太子,成蟜基本上喪失了繼承王位的機會。

    但此時秦國的宮廷政治格局,並沒有讓王位之爭或者說權力之爭徹底地塵埃落定。

    因為嬴政只有十三歲,尚未成年,不能親政,只能委政於太后和重臣。

    母后干政,外戚當權,秦國自宣太后以來,這基本上成了傳統。此時,嬴政的身後站著三位太后,一位是代表楚系外戚勢力的華陽太后,一位是代表韓系外戚勢力的夏太后,剩下一位是代表趙國外戚勢力的趙太后。

    三方博弈,華陽太后和趙太后要的比較單純,無論怎樣爭權,她們不會有動嬴政的想法,畢竟嬴政也算是華陽太后立的,趙太后更是嬴政的生母。但代表韓系外戚的夏太后一方,想法就不那麼單純了,雖說嬴政也是她的親孫子,但終究沒有流著一半韓國血脈、自己一手帶大的成蟜親,如果有可能,她尤其是她身後的韓系外戚是很想讓成蟜取代嬴政的。

    但因為華陽太后的楚系外戚,實力雄厚,趙太后的趙系外戚,又有呂不韋的支援,韓系外戚想打成這樣的算盤幾乎不可能。

    但存在就是巨大的威脅。

    站在趙太后的角度,打掉夏太后的韓系外戚勢力,既可以穩固兒子的皇權,又可以趁機擴張趙系外戚的勢力,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站在秦王嬴政的角度,只小自己三歲的成蟜始終是潛在的威脅,真心講兄弟感情,那是絕對做不到的;至於華陽太后那一邊,因為根本利益不一致,也是無法同夏太后站進同一個戰壕的。

    夏太后這一邊似乎沒有放棄努力,秦王嬴政五年,十五歲的成蟜出使韓國,單槍匹馬,不費一兵一卒,居然使韓國獻出了“百里之地”。成蟜歸來後,因功受封,成為擁有封土和封號的“長安君”。

    很顯然,這是韓系外戚勢力一次成功的政治運作,目的是增加成蟜的政治資本,否則一個十五歲的孩子怎可能輕鬆拿下別國百里土地。

    然而,夏太后管得了生前,保不住死後。

    秦王政七年,夏太后死去,這意味著成蟜失去了保護傘,必將淪為清洗的物件。

    但成蟜畢竟是先王的次子,因此清洗的手段必須有所講究。

    《史記·秦始皇本紀》對此記載的非常簡單——“(夏太后剛死)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也就是說,成蟜領軍進攻趙國,在屯留突然就反了。

    為何要反?

    各種史書皆無記載。

    但真相併不難推斷,他必定是被逼反的,甚至是遭誣陷的。

    不反,難活;反了,必死。

    這是成蟜最悲劇的地方。

    另一個歷史的細節,也很顯出成蟜之死的黑暗,直接或間接幹掉他的人,是趙太后的面首,嫪毐。

  • 4 # 圍爐煮酒話春秋

    隨著《大秦賦》的播出,秦始皇嬴政的異母弟弟成嬴蟜被大家所熟知,其實除了成蟜之外,嫪毐還與嬴政的母親趙太后生過兩個孩子,也就是秦始皇嬴政的異父弟弟,但是他們後來都被嬴政殺死。所以現在我們知道的秦始皇的兄弟,只有成蟜一人而已。

    歷史上並沒有記載成蟜的母親是誰,可能是韓國王室女子,不過成蟜確實是早於嬴政有機會成為秦王的,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何後來嬴政成為秦王呢,成蟜為什麼又投降趙國呢?

    嬴政能登上王位,簡直是運氣爆棚。

    眾所周知,嬴政的父親嬴異人早年代替自己的父親安國君在趙國做人質,那時候安國君還不是秦王,秦王是安國君的父親秦昭襄王嬴稷。

    嬴稷很出名,也很有作為,他的母親是大名鼎鼎的宣太后。嬴稷原本有個長子,但是死得很早,所以就只剩下安國君這麼一個兒子了。雖然安國君一直沒有被封為太子,但是誰都知道,嬴稷死後他必定是秦王。

    不過安國君有兩個兒子,除了嬴政的父親嬴異人之外,還有公子嬴傒,但他們都不是安國君的嫡子,所以理論上來講,他們兩人都有機會成為秦王。

    那時候的情況是,嬴異人在趙國為人質,而嬴傒則留在秦國。嬴異人遠在趙國,其登上王位的機會自然比嬴傒要小。

    但是呂不韋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情況,他看到了嬴異人作為人質對於秦國的功勞,所以只要他能夠讓安國君的夫人華陽夫人為母親的話,那麼嬴異人就可以成為嫡子,他勢必也就是未來的秦王了。

    呂不韋積極運作,到秦國見到了華陽夫人,呂不韋說華陽夫人認嬴異人為嫡子對其更有好處,華陽夫人也為自己的將來做打算,所以最終同意了。

    與電視劇不一樣的是,實際上嬴異人是先認華陽夫人為母,並改名嬴子楚之後,他才結識了呂不韋的姬妾趙姬並生下嬴政的。嬴政之所以被認為是呂不韋的兒子,其實也就是這個原因,但是現在已經很難考證了。

    前257年,秦國派遣王齮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王想殺死嬴子楚,呂不韋挺身而出,用六百金買通了邯鄲的城門吏,這才帶著嬴子楚逃回秦國。

    但是因為走得太過於匆忙,所以嬴子楚沒有帶趙姬和幼小的嬴政一起逃走,趙國軍隊四處尋找他們,好在趙姬的孃家是趙國的富商,所以她帶著嬴政躲了起來。

    嬴子楚回國之後,拜見了華陽夫人,被正式收為養子。在華陽夫人的勸說下,安國君將嬴子楚立為繼承人。

    不久之後,秦昭襄王嬴稷去世安國君正式繼位,嬴子楚也被立為太子。由於秦國與趙國的戰事已經結束,趙國為了討好秦國,便將趙姬和嬴政給送了回去。而在此之前,嬴子楚已經在秦國娶了一個小妾,並生下一個孩子,他就是成蟜。

    成蟜儘管比嬴政小,但是他距離嬴子楚更近,而且嬴子楚也很喜歡他,所以他其實是最有可能成為嬴子楚繼承人的。

    但是好在嬴政回來得及時,因為嬴子楚與趙姬的有患難之情,再加上呂不韋那時候成為了嬴子楚的老師,他極力支援嬴政,所以在嬴子楚登上秦王寶座之後,嬴政後來居上,成為了秦國太子。

    安國君只當了三天秦王就去世,要怪就怪嬴稷活得太長,但嬴子楚也才當了兩年多秦王就去世了,所以嬴政在十三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秦王寶座,運氣是在是太好了。

    嬴子楚死的時候,讓嬴政認呂不韋為仲父,所以嬴政登基之後,貴為丞相和嬴政仲父的呂不韋就完全掌控了朝政,而嬴政的弟弟成蟜就則封為長安君。

    前239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先是趙姬趙太后與嫪毐離開了王宮,後有成蟜率兵攻打趙國後投降。

    嫪毐原本是呂不韋的門客,由於呂不韋長期跟趙太后偷情,後來嬴政逐漸長大,呂不韋便想與趙太后脫離關係,所以他讓嫪毐假扮成太監進宮,以滿足趙太后的需求。

    到了前239年,也不知道是趙太后懷孕了還是怎麼,趙太后突然對嬴政說自己的宮殿風水不好,想要搬到雍城去居住,得到嬴政的允許。不過去到雍城不久之後,趙太后就先後為嫪毐生下兩個兒子,被嬴政得知,嬴政決定行動,後來設計誅殺了嫪毐和他的兩個孩子。

    也就是在這一年,成蟜開始領兵攻打趙國。成蟜如此受重用,這是為何?

    歷史雖然沒有明確記載成蟜的母親是誰,但是根據推測,很有可能是韓國人,因為嬴異人的生母夏姬就是韓國人。嬴子楚回國之後,很有可能在夏姬的安排下,娶了一個韓國王室子女為妻。

    雖然夏姬不得寵,但是她安排給嬴子楚的老婆,嬴子楚還是很重視的,所以這也決定了成蟜其實在嬴子楚那裡是有一定地位的。再加上嬴政也沒有其他兄弟了,所以他重用成蟜倒也說得過去,但真的是這樣嗎?

    其實在嬴政回秦國之後,秦國朝堂裡面已經有一群人在支援成蟜了。儘管後來嬴政登上了王位,但是這不能說明嬴政與成蟜的關係多麼好,只能說,他想用成蟜,但是也不得不防範他。

    成蟜率軍攻打趙國的時候,趙國其實在勢力上不如秦國,但是成蟜卻在中途就謀反投降趙國了。這一點就值得深思了,說明成蟜在秦國的處境可能不太好,嬴政有可能是在故意試探成蟜,或者是故意讓並不擅長帶兵打仗的成蟜去送死。

    要知道,那時候秦國大將雲集,怎麼就輪到一個公子去帶兵打仗呢?確實太蹊蹺,只能說成蟜在去之前就已經想好了,不能繼續待在秦國了,不然有性命之憂,所以只有投降這一條路可以走。

    而且我驚訝地發現,嬴政的祖母夏姬一直活到了前240年,她在生前被封為夏太厚,與華陽夫人一樣是太后。華陽夫人有自己的勢力,夏姬自然也是有的,而出自於韓女所生的公子成蟜,我想他自然是疼愛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成蟜的秦國的勢力肯定不會小。

    電視劇中將成蟜的母親說成是楚國王室的女人,後來同為楚女華陽夫人還支援成蟜推翻嬴政的繼承權,其實這是不符合歷史的。歷史上的真實華陽太后一直活到前230年,而且一直很老實,不曾干政。

    成蟜背後的勢力很有可能是以夏太后為首的韓國派系的勢力,因為那時候韓國的日子可不好過,秦國隨隨便便就可以滅了韓國,所以夏太厚可能受到了來自韓國國內的壓力,所以不得不支援成蟜。

    據說,成蟜在十五歲的時候曾出使韓國,不費一兵一卒就取得了韓國的無座城池,這會不會是故意在給成蟜送大禮,讓他在秦國獲得更大的威望呢?我想這極有可能是一個政治運作,韓國算是下了大血本了。

    然而嬴政是何等聰明的人,呂不韋也不是個善茬,他們怎能容忍成蟜在秦國逐漸壯大自己的羽翼呢?成蟜率兵攻打趙國,也許就是呂不韋的主意,也得到了嬴政的認可。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成蟜作為堂堂秦國公子,竟然投降了!

    從成蟜投降這件事來看,他單槍匹馬取得韓國無座城池這件事,就更像是一場作秀了。

    成蟜投降趙國之後,受到了趙王的重視,被封在饒地,後面的事情就不知道了。但是根據一些歷史記載,成蟜在秦國的時候有一個兒子,名叫嬴子嬰,他就是在嬴二世胡亥之後秦朝最後一位皇帝。

    胡亥在登基之後,將嬴政的兒子幾乎殺絕,而嬴子嬰因為是胡亥的從兄,所以並不在清洗之列,他這才有機會在胡亥死後成為秦朝最後一位皇帝。不過此事並沒有具體的史料來支撐,只是一種猜測罷了。

    總結一下:

    自古帝王都是無情的,秦始皇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皇帝,所以他的很多做法也都是無情的,他手腕強悍,殺人無數,呂不韋被他逼死,趙太后生的兩個兒子也被他殺死,還有曾經的兄弟姬丹也被他殺死,所以地異母弟弟成蟜自然也不會留情。

    成蟜在秦國其實是一種尷尬地存在,曾經作為排在嬴政前面的秦王繼承人,突然被嬴政奪去了繼承權,自然會被嬴政當做最大的威脅。嬴政志在統一中國,所以他肯定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呂不韋,嫪毐和成蟜都是他必須先要消滅的人。

  • 5 # 蝦扯文史

    秦始皇的這個弟弟並不是很出名,主要是因為歷史對他的記載不多,也可能是因為他是秦朝的恥辱,導致了史官對他的關注不多。為啥說他是秦朝的恥辱呢?因為他叛離了秦國。

    成蛟是秦始皇的同父異母弟弟,歷史上對他的記載僅有隻言片語,他的生母是誰,出生日期都不是很清楚。但說起秦始皇這個弟弟還是有一定的本事,他在15歲的時候曾代表秦王,單槍匹馬地出使韓國,要來了上百里的領土,可謂是膽識過人。正因如此,他也被冊封為長安君。

    但就是這麼一位在秦國相當有前途的王族貴胄,卻突然就背叛了秦國。在公元前239年的時候,長安君成蛟奉命攻打趙國,但是就在屯留這個地方,他突然降趙,。後來,當秦軍攻佔屯留後,成蛟的部下因連坐被判處斬首之刑,包括屯留的百姓也遭了秧,全部被流放到臨兆。而成蛟後來被趙悼襄王封於饒,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很明顯,成蛟不是因為打不過趙軍而投降趙國的,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贏成蛟背叛自己的親人和母國呢?

    史學界普遍的說法是因為秦始皇的奪權說。

    秦始皇的老爸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嬴政,二兒子贏成蛟。按照古代的繼位方式,大多是立長為嫡,因此嬴政就成為了王位繼承人,但是他的弟弟成蛟也有心爭奪王位,那麼對於秦始皇來說成蛟就是一大威脅,必須除掉。

    老蝦認為,成蛟的叛逃,應該與嫪毐發動政變有關

    事情還要從呂不韋說起,嬴政的老媽年輕時與呂不韋不清不楚,當嬴政老爸死後,嬴政老媽趙姬與呂不韋更是混在了一起,因此呂不韋就成為了秦國的相國。後來精明的呂不韋害怕嬴政長大後,發覺他與老媽的破事,於是就找到了手下嫪毐,把他獻給了嬴政老媽趙姬。

    嫪毐與趙姬太后兩人整天廝混,趙太后也給了情夫嫪毐高官厚祿,被封為了長信侯,領地也有一大片,但是嫪毐也害怕長大之後的嬴政發現了他倆的事情,於是就藉口太后的寢宮風水不好,想要搬家,嬴政就讓他們搬到了雍城的宮裡居住,趙太后也就在這裡生下了兩個孩子。

    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趙太后生孩子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嬴政的耳中,嬴政非常生氣。嫪毐知道了後,相當驚恐,害怕項上人頭不保,就想要聯絡黨羽,發動叛亂,廢掉秦始皇。

    就是在公元前239年的時候,嬴政即將親政,準備在雍城舉行冠禮。而雍城正是嫪毐的老窩,他的勢力遍佈整個雍城,因此嫪毐也正好打算在這個地方發動叛亂。而嬴政似乎對嫪毐的舉動相當瞭解,事先就在舉行冠禮的蘄年宮裡佈置了三千精兵,讓嫪毐的叛亂功虧一簣。

    而就這一年,嬴政的弟弟成蛟被派往趙國征戰,從而叛離了秦國。這兩件事難道僅僅是巧合嗎?從嬴政的佈局來看,似乎還有一定的深意。

    首先倘若嫪毐發動叛亂擊殺了嬴政,那麼他自己是無法登上王位的,就必須要扶持一個傀儡上臺年紀輕輕的成蛟就是最好的選擇。

    而嬴政也應該知道了嫪毐與老媽的關係,也預料到了對方會發動政變,擊殺自己,因此他選擇在雍城舉行冠禮,應當是穩住嫪毐;而把弟弟成蛟派出秦國出征,則是為了避免叛亂為禍國內,被外國抓住機會里應外合。

    至於贏成蛟是如何知曉了,嬴政發現了他們的密謀,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事後嬴政果斷平亂和處理其部下的過程來看,嬴政絕對是早有圖謀。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在權利和金錢面前,兄弟親情、母子之情是多麼脆弱。

  • 6 # 國史春秋

    要土地和領兵打仗是兩碼事兒,前者就是一個使者的角色,只不過成蟜的母親是韓國宗室,所以派他去韓國“要地”顯得親近一些罷了。再說以韓國當時朝不保夕的處境,換誰去都是一個結果——笑臉相迎,儘管拿去。否則,不聽話的結果就是捱揍、滅國,這賬韓王能算的過來。而帶兵打仗就不一樣了,那是上戰場拼命,弄不好一次就掛了。

    (成嬌劇照)

    再說,成嬌當時只有17歲,讓一個養尊處優的公子哥帶兵打仗,無異於羊入虎口。而趙國本就是一塊硬骨頭,就連戰神白起都被崩掉兩顆門牙,是誰給了成嬌勇氣?所以成嬌出征背後的原因很耐人尋味,或者說本身就是一個“借刀殺人”的陰謀。既然談到陰謀,成嬌就不會坐以待斃,最終的結果也就適得其反。

    成嬌是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的父親是秦莊襄王子楚(異人)。異人能夠登上秦國王位是因為認了華陽夫人為嫡母。而華陽夫人為了控制異人,便將心腹韓霓相嫁。當時的嬴政和母親趙姬正在趙國流浪。婚後,韓夫人生子成嬌。因此,成嬌自然代表的是華陽夫人的利益,是秦國王太子的最佳人選。

    (異人劇照)

    利益交換本身就是一個有得有失的過程,即便異人不想被華陽夫人控制,又不得不低頭。但由於秦孝文王(安國君)只在位三天去世,所以華陽夫人便失去了靠山。接下來局勢的發展沒有懸念,華陽夫人最終在異人和呂不韋等人聯手之下敗北。因此,在異人去世之後,登上秦王之位的是嬴政,而不是成嬌。當時嬴政只有13歲,呂不韋把持朝政,大權獨攬,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但是皇權的爭鬥就是那麼現實,只要成嬌存在於嬴政就是一個威脅,而對於呂不韋的影響更不用說。嬴政一旦倒臺,呂不韋多年苦心經營也會化為烏有。所以,呂不韋與嬴政的默契點就是除掉成嬌。

    (呂不韋劇照)

    也許有人疑惑,嬴政和呂不韋用得著那麼小心翼翼、斬盡殺絕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圍繞嬴政的身世就大有文章可作。

    嬴政的身世在當時就頗受爭議,一部分人堅信他就是呂不韋“移花接木”的結果。意思就是說,呂不韋先讓趙姬懷孕,然後獻於異人。因此嬴政身上的“缺陷”很容易被對手華陽夫人等人利用,繼而煽動秦宗室起來拆他的臺。呂不韋是否玩了一招“移花接木”呢?當然都是無稽之談,異人又不是傻子。但呂不韋沒有選擇的餘地,只能除掉成嬌,來維護他自己的利益。

    如何除掉成嬌?自然是不動聲色地玩一招“借刀殺人”最為高明。因此才有了公元前239年趁上黨六城反叛秦國之際、嬴政派成嬌掛帥出征趙國的一幕。但是呂不韋這招棋很快被成嬌部將樊於期識破。於是樊於期便對成嬌分析呂不韋的真實用意,繼而蠱惑他回師咸陽,奪取王位。所以成嬌到達屯留便停止行軍,繼而舉兵叛亂。

    嬴政得到訊息後,急忙派王翦率軍平叛。結果成嬌兵敗自殺,樊於期則逃往燕國。這就是成嬌一去不返的原因。對於成嬌的結局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只有幾十個字的記載:

    八年,王弟長安君成嬌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

    但是,成嬌反叛的過程卻很複雜,根源在於王位的爭奪。因為樊於期說服成嬌的理由無非就是嬴政非先王親生,不具備繼承宗廟社稷的血統,所以勸他不僅不能像傻子一樣替嬴政賣命,而且還應該奪回屬於自己的王位。結果成嬌被樊於期煽動的熱血沸騰,恨不得馬上殺回咸陽。

    從樊於期的自身角度出發,成嬌一旦成功,他便成了下個“呂不韋”。所以在權欲的驅使下,樊於期、成嬌都失去了理智,變成飛蛾撲火。而成嬌的失敗也標誌著華陽夫人在秦國政局再無立錐之地。

    結語:

    除掉成蟜,表面上呂不韋最極積,最受益,實際上最終的受益者還是嬴政。所以成嬌的結局也可視作是他同嬴政的爭位的結果。而對於嬴政來說,成嬌不過是奪取權力的第一塊絆腳石,其實橫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礙是呂不韋。因此,嬴政在親政之後先是扳倒嫪毐集團,繼而向呂不韋下手。所以,成嬌的命運註定就是王權之爭的犧牲品,無論身在何處,都會走上一條不歸路。

  • 7 # 剛日讀史

    “(秦王政)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將軍壁死,卒屯留、蒲惣反,戮其屍。河魚大上,輕車重馬東就食。”——《史記·秦始皇本紀》

    史料非常簡陋,只記載了17歲的成蟜被派遣帶領大軍攻擊趙國,在途中造反了,被殺死在屯留,參與造反的軍人與官吏,全部被斬殺並戮屍,當地的居民則被遷趕到臨洮。

    咱們都非常奇怪,成蟜好好的,為什麼突然反了呢?

    為了探究這個成蟜造反的謎案,清朝嘉慶時期的吳裕垂,寫了一本“史論”的書,名叫《史案》,裡面內容全部是自己猜測,沒有經過詳細考究的,想到啥就寫啥的,他為這個謎案腦補了一段劇情,原文如下:

    “子政為太子,其次子成蟜,封長安君,當與始皇異母,必素聞群叔流言,輒謂兄非嬴種,身合繼體,豫謀奪適矣。始皇八年,成蟜將兵擊趙,趙人窺悉其隱,欲離間其君臣骨肉之際,引為已用,因使軍士咻之,辨士激之,約為和親,一求賂以故地,一求納為秦王。成蟜得全趙為外援,群叔為內應,故行至屯留而遽反也。反則必資亂宗易姓為號召,被圍時或且登陴辱罵,故賊黨雖死猶戮其屍。(《史案》卷五“文信侯”條)”

    這段劇情翻譯很簡單,就是成蟜在伐趙期間,被趙國人施展離間計,說秦王政非嬴氏血脈,秦國嬴氏宗族也知,趙國在外為援軍,在內讓嬴氏宗族為內應,全力支援成蟜起兵反秦。

    清朝人黃式三也查詢了相關資料,發現《史記·趙世家》裡有一條,就是成蟜出征趙國時,剛好趙國把剛到手的饒地,封給長安,似乎可以證實趙國人真的有離間成蟜的間接證據,其實不然,因為趙國也有一個長安君,那就是趙悼襄王的叔叔,即高一課文《觸龍說趙太后》裡的那位長安君。

    “(悼襄王)六年,封長安君以饒。”——《史記·趙世家》

    推斷到這裡又缺乏史料支援,似乎是沒有結論了,但是筆者依然想用權力這條線索來推理一番。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舉鼎而死,公子稷在趙燕兩國的武力護送,以及右相樗裡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擁立下繼承王位,是謂秦昭襄王。

    因昭襄王年幼,宣太后臨朝稱制,楚系外戚勢力開始一支獨大,掌控秦國朝堂,他們把控了秦國的行政權、決策權、軍權,這樣的龐然大物對王室是極度危險的,假如楚系外戚勢力學習田氏篡齊故事,那麼嬴氏王族就完了。

    《史記》:“范雎言宣太后專制,穰侯擅權於諸侯,涇陽君、高陵君之屬太侈,富於王室。”

    (臨朝稱制的宣太后)

    後來,范雎入秦,他幫助昭襄王中央集權,實行“固幹削枝”之策,剪除了楚系外戚勢力,戰神白起也因身屬楚系,被逼得自殺而死。

    范雎雖然幫昭襄王剪除了楚系勢力,但是宣太后死前精明的一招,保留了楚系勢力的種子,那就是安國君的正妻老婆——華陽夫人,她出身楚國貴族,是宣太后的楚系接班人。

    而華陽夫人無子,她要在安國君20多個兒子中選一個認為嫡子,以便給與繼承權。

    而秦始皇的老爸嬴異人,之所以能被華陽夫人選中,肯定不是因為呂不韋禮物送得多的緣故,因為華陽夫人貴為太子妃,要什麼沒有?

    那華陽夫人為何要選嬴異人為嫡子呢?那肯定是有交換的,而且是政治交換,因為楚系要生存下去,甚至要壯大,就必須迫使華陽夫人為楚系謀求一條出路,那就是嬴異人必須娶華陽夫人指定的楚系代言人為老婆,就是生下成蟜的那位夫人。(電視劇的《大秦賦》裡把這位夫人定為韓夫人,不過筆者沒找到相關史料)

    嬴異人同意了,因此改名為子楚,是楚子的意思。

    如此秦國朝堂勢力,大概可以劃分為:以圍繞成蟜為首的楚系外戚一派,成員有華陽夫人、成蟜他媽、楚系外戚將領樊於期、將軍壁、蒲惣。

    以嬴政為首的有:蒙毅、蒙恬、王翦、桓齮、楊端和、李斯等大部分軍中少壯派。

    以呂不韋為首的一眾搖擺的文官集團,以及其門客。

    以趙姬、嫪毐為首、以及兩個私生子,與嫪毐門下的門客,也自成一派。

    這四個派系人馬互相傾軋,互相爭鬥,其中呂不韋派、趙姬派,又必須挺穩嬴政的王位才行,因此,三派人馬先集火楚系一派。

    因此,公元前240年,呂不韋為報五國攻秦之仇,出兵攻打山東五國。派蒙驁同張唐督兵五萬伐趙。三日後,又命令長安君成蟜與樊於期、將軍壁率兵五萬為後繼。

    歷史小說《東周列國志》裡,為這樣的安排,用賓客的嘴問了出來:賓客問呂不韋:“成蟜才17歲,又不懂軍務,相邦大人這樣安排,怕是不妥吧?”呂不韋詭異的笑著回答:“你懂個啥?”

    (《大秦賦》裡的呂不韋)

    之後,就是《史記》裡的成蟜在屯留造反,又迅速被蒙驁、張唐的大軍迅速撲滅,而漏網的樊於期,後來事發後孤身出逃燕國,被燕太子丹“借”了人頭給荊軻。

    這成蟜在屯留造反,是三派集火楚系的傑作,結局也很明顯,楚系勢力覆滅。時年是秦王政八年。

    楚系一覆滅,三派瓜分勝利果實,嫪毐被封為長信侯,呂不韋位極人臣,封無可封。(各位讀者大人試想,秦國商鞅實行軍功制後,封侯極難,趙姬只是一個太后,她的情人又沒功勞,何德何能會被封長信侯?還被秦國朝堂、嬴政、呂不韋承認?其中大有深意啊。)

    又過一年,秦王政為了獨攬大權,又發動攻勢,逼反嫪毐,誅滅了嫪毐三族、瓦解了這一派。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與太后謀曰“王即薨,以子為後”。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后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后於雍。”——《史記·始皇帝本紀》

    (蘄年宮之亂)

    那麼剩下呂不韋這位權臣了,秦王政因為嫪毐造反事件,直接罷免了呂不韋的職位,貶去了蜀地。

    呂不韋本來不用死的,秦始皇對於不是造反的臣子基本不會趕盡殺絕,但是呂不韋的門客們作出全部集聚在道路,請他復職的舉動來。這一舉動觸犯了秦王政的大忌,就怕呂不韋派系造反,因此嬴政直接送封信去,逼死了呂不韋。

    秦王政,徹底完成了中央集權。

    筆者猜測,成蟜死於政治鬥爭失敗。當然,因為缺少資料,已無法證實。

    文:梁生

  • 8 # 談秦說漢

    公元前239年,成蟜率領大軍伐趙,在屯留時被以謀反之名斬殺;公元前238年,嬴政帶領三千衛隊在雍城蘄年宮行冠禮,也以謀反之名斬殺了與趙太后有私的嫪毐;公元前237年,嬴政用毒酒賜死了已經被免相的呂不韋,幾個權傾朝野者先後死。

    如果將這三件事放到一起來分析,公子成蟜、丞相呂不韋、太后的面首嫪毐,都是對嬴政的王位存在威脅,因此遭到了清算。公子成蟜率軍出征,其實就是嬴政為其設計的一個圈套,以謀反之罪將其處死,實際執刀之人,卻是丞相呂不韋

    秦國的派系之爭

    秦昭襄王晚期,秦國內部的派系之爭非常激烈。以公子傒為首的嬴姓宗親為一派;以華陽夫人為首的楚系外戚為一派;以丞相呂不韋為首的大臣為一派;安國君之妾夏姬自從親生兒子被確立為安國君的嫡子後,地位也漸漸上來了,也想鞏固勢力。

    公元前257年,異人與韓王之女聯姻,生下一個兒子叫成蟜,理論上比嬴政小了四歲。韓國屬於河南之地,也就是夏朝的故都之地,因此夏姬可能是韓國人。如果成蟜能被立為嫡子,則對韓國、夏姬、韓女都有利,因此形成了韓系的外戚勢力。

    秦莊襄王繼位後,華陽夫人之楚系外戚勢力與呂不韋的外臣勢力鬥法敗北之後,消停了下來。這時,趙姬與嬴政已經回到咸陽,趙氏的外戚勢力還未建立。據記載,趙姬與呂不韋有過一段說不清楚的關係。因此,嬴政得到了丞相呂不韋的支援。

    公元前246年,嬴政正式繼秦王位,尊呂不韋為仲父。因秦王年幼,丞相呂不韋與太后趙姬共同理政。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呂不韋跟嬴政一樣,始終放心不下這個曾經有爭嫡之心的弟弟成蟜

    成蟜單槍匹馬要來百里之地

    公元前241年,呂不韋派成蟜前往已經是臣屬的韓國做丞相。成蟜以三寸不爛之舌,不費一兵一卒,恩威並用說服了韓王獻百里之地給秦國。其實韓王獻地的目的也是為了離間秦國內部派系之間的矛盾,以行動支援勢微的成蟜一派,目的並不單純。

    《戰國策·頃襄王二十年》今王三使盛橋守事於韓,成橋以北入燕。是王不用甲,不伸威,而出百里之地,王可謂能矣。

    當時以成蟜為首的韓系勢力被打壓之後,嬴政之母后趙太后的外戚勢力已經萌芽了。趙姬最初與丞相呂不韋私通,後又與大陰人嫪毐私通,嫪毐利用太后主政的權力,建立了強大的私人武裝。因此,這時的秦國已經有嬴姓王族、楚系羋氏、韓系成蟜、趙系嫪毐、大臣呂不韋五大勢力。其中權力最大的,當然是嬴姓王族勢力,

    呂不韋被封為文信侯時,食河南雒陽十萬戶;嫪毐被封為長信侯時,予以山陽之地;但偏偏成蟜被封為長安君卻無封地,讓成蟜產生了自謀出路的念頭。古之諸侯封地方圓百里,成蟜於秦有功封為長安君,卻無封地,其實就是逼著成蟜謀反

    嬴政佈局逼成蟜謀反

    公元前239年,也就是嬴政親政的前一年,這時的秦王手裡開始有點權力了,命令公子成蟜率軍伐趙。成蟜拿到調兵虎符之後,行軍到趙國的屯留時,自立為王了,屯留也就是之前晉國末代國君的封地。史書記載成蟜是謀反,但他那來條件反呢?

    結局毫不意外,成蟜的軍隊被秦國重新派兵鎮壓了,成蟜被殺死在屯留。所有參與叛亂的軍官均被處死,屯留之地的百姓也被遷徙到了西邊的臨洮。將軍闢也死了,有個叫蒲鶮士卒為成蟜報仇,被秦軍殺死後,還斬斷了他的屍體。

    《史記·秦始皇本紀》八年,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將軍壁死,卒屯留、蒲惣反,戮其屍。

    成蟜在趙境的屯留反叛,被嬴政迅速發兵鎮壓,說明了嬴政早預見其會謀反,而做出了相應的準備。甚至有可能當時成蟜並未謀反,而是被嬴政派去的軍隊,以謀反之名屠殺了。

    寫在最後

    成蟜在韓國為丞相時要來百里之地,可能是逼迫韓國割地,更可能是韓國為離間秦國君臣關係主動敬獻。而成蟜有功於秦國,但未得到封地,因此有謀反的念頭。因此,在取得兵權伐趙時,在屯留據地自立為王,遭到嬴政派兵鎮壓,成蟜被斬殺。

    雖然成蟜有謀反的念頭,但沒有謀反的條件。當時秦國之強大,成蟜不至於會相信手裡的兵力,可以與秦國對抗吧?因此,成蟜是被嬴政借丞相呂不韋之手以謀反之名斬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誰讓他是君王的兄弟呢。

    2020/12/10

  • 9 # 炁公子
    答:好死不如爛活著,活著就有機會

    成蛟可以單槍匹馬要回來百里之地是仗著秦國強大的國力以及巨大的軍事震懾力要來的,並不是成蛟的一人之功;成蛟戰敗投降趙國,背叛秦國又帶兵回頭攻打秦國最後被團滅,流亡到趙國當然一去不回了,因為他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回到秦國就是死路一條,呆在趙國至少還有封地,可以好好的活著。這樣也是等待機會,萬一秦王嬴政也當不了幾年王死了,兒子年幼,自己可能還有機會回到秦國當上秦王呢。

    我都知道康熙皇帝的“九子奪嫡”事件 ,清聖祖康熙皇帝乃是“千古一帝”,但是沒有培養出一個後世繼位之君。康熙皇帝一共有24個兒子,其中9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可謂是爭得血流成河,最後康熙的第四個日兒子胤禛登基成為雍正帝。

    成蛟是秦始皇的同父異母弟,當他得到軍權之後,一去不回就是因為背叛了秦始皇,發動兵變要秦始皇推下王位,自己做秦王。然而兵敗之後,逃亡到了趙國,被授予封地饒。這樣的一個亡命之人,豈敢回到秦國?

    成蛟的成長

    成蛟是秦國秦莊襄王的小兒子,是秦王嬴政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蛟幼年的時候聰明好學,並且武力出色,深受秦莊襄王的喜愛。後來,呂不韋為了讓趙姬的兒子嬴政登上王位,就迎接秦王嬴政回到秦國,並最終登基為秦王。

    秦王嬴政自小在趙國出生,受盡了各種苦難,但是志向遠大,城府極深,行事作風皆有王者之風。由於在趙國的時候,趙姬是呂不韋的老婆,是被呂不韋送給子楚的。秦王嬴政的出生時間和呂不韋把趙姬送給子楚的時間恰恰不謀二合。因此,秦國王室以及外界對秦王嬴政的身世都有懷疑,遲遲不肯承認嬴政是子楚的兒子。

    嬴政回到秦國後,剛開始不受眾人的理睬。在呂不韋的多方努力下,以及嬴政自己也比較爭氣,心懷大志,最後子楚覺得愧對趙姬和嬴政就把趙姬立為秦國王后。

    華陽太后是羋八子的後裔,是秦孝文王的王后,之前扶持子楚就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向羋太后一樣可以把持朝政。但是嬴子楚登基後完全不聽華陽太后的擺佈,拜呂不韋為丞相,一時間失去了把持朝政的權勢。

    秦莊襄王三年,秦莊襄王病重(一說是華陽太會秘密下慢性毒藥毒死的;一說是由於趙姬天生比較多淫,是由於過度的和趙姬透支身體而造成的。)的時候,舉行了一場震驚全國的大閱兵。在閱兵前夕,華陽太后和她的弟弟發動宮廷政變,要殺了秦莊襄王。秦莊襄王性命危急時刻被嬴政所救,覺得嬴政具有王者之風,對嬴政也是很感激,就把嬴政立為太子。

    秦莊襄王在大閱兵結束的時候就死了,死的時候只有35歲,之後便是嬴政登基,華陽太后被廢變成華陽夫人。這個時候對於秦王嬴政華陽夫人想對其操控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對於成蛟這個弟弟,嬴政由於自小成長環境的影響是比較多疑的,成蛟也和秦王嬴政也多有不合。因此,對成蛟也是有所提防。專門委派老師去教授成蛟文治武功,其實也是對成蛟的監視。

    這個時候華陽夫人就盯上了成蛟,想一有機會就扶持成蛟,派人開始慢慢地接近成蛟。

    成蛟反叛秦國

    成蛟比秦始皇嬴政年小几歲,當秦始皇22歲親政的時候,成蛟也將近成年。這個時候的成蛟可謂是英姿勃發,武力值很高,但是秦王嬴政的武力值也不低,經常跟嬴政在校場比武,但是比嬴政略稍微遜色一點。

    從秦孝公起整個秦國就樹立了一統天下的志向,整個贏氏子孫也都繼承秦孝公一統天下的遺志“大秦男兒勿忘東出”

    對於長大成年的成蛟來說這個時候已經被封為“長安君”,也正是血氣方剛想建功立業的時候,曾經多次想帶兵打仗建功立業,在朝堂上都被秦王嬴政給拒絕了。

    秦王告在朝堂上對成蛟講:秦國打仗有的是將軍,有的是仗打,現在還輪不到他上戰場,讓他好好讀書,好好讀書也可以治國建功立業。

    成蛟的內心是憤憤不平,身為大秦男兒,贏氏子孫就要上戰場殺敵。漸漸地也就對秦王嬴政有了意見,也開始慢慢地培養起自己的黨羽來,這個時候華陽夫人的機會就來了,也開始是暗中推波助瀾。

    公元前239年,成蛟的機會就來了。再一次征戰中,成交為副將,單槍匹馬要回來了百里的地盤,這下可是揚名立萬,名震天下諸侯國。正值這一年秦國要攻打趙國,由於之前成蛟在出徵中出色的表現,在旁人的撮合和成蛟的不斷爭取之下,取得了這次掛帥出征的機會。可是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血氣方剛的英雄少年由於缺乏經驗,沒想到的是戰敗了。這對於成蛟來說絕對是恥辱,也是不敢回秦國了。這怎麼辦呢?

    戰敗的成蛟自然是心不甘情不願,由於對秦王也有二心,自己心氣高,華陽夫人的暗中慫恿以及黨羽的鼓動,以及趙國派來使臣說:“你如果投降了趙國,與趙國一起合兵,推翻秦王嬴政,我們助你登上王位。”

    成蛟就動心了,一不做二不休就在屯留起兵造反,反叛秦國。

    成蛟流亡趙國

    成蛟這個毛孩兒說句實話雖然聰明,武功較高,膽識過人 ,可以單槍匹馬的要回來百里的地盤,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都是仗著秦國龐大國力和軍事實力的震懾要來的,並不是靠他個人的膽識要來的。

    這可把暴脾氣的秦王嬴政給氣壞了,讓自己的弟弟率軍去攻打趙國,弟弟戰敗竟然投降了趙國,這也太丟寡人的臉和我大秦的臉面了。

    因此、秦王嬴政就派兵攻打屯留,成蛟這個小毛孩子哪裡打得過大秦帝國的百萬鐵騎啊。成蛟的部下紛紛被連坐斬首處死,屯留的百姓也是被流放到臨洮。

    成蛟看大勢已去,已經沒有回天之力了,就跑到趙國,帶著殘兵敗將正式歸降了趙國,被趙悼襄王趙偃封於饒地。

    這就是為什麼成蛟率大軍攻趙一去不復返的原因。

    綜上所述:

    成蛟可以單槍匹馬要回來百里之地是仗著秦國強大的國力以及巨大的軍事震懾力要來的,並不是成蛟的一人之功。

    成蛟攻打趙國戰敗後背叛秦國,帶兵回頭攻打秦國最後被團滅,流亡到趙國當然一去不回了,被趙悼襄王趙偃封於饒地。因為他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了,回到秦國就是死路一條,呆在趙國至少還有封地,可好死不如賴活著,萬一嬴政沒多久就死了,說不上自己還可以回到秦國當秦王呢?活著等待機會唄。

  • 10 # 天國第一美男

    秦始皇為了鞏固皇權,娶堂妹並把堂弟送上戰場戰死,秦始皇兵馬俑坑其實就是祭奠這些被戰死的軍團的,都是整體戰死用記錄的牒櫝形象燒製的。其中一個被戰死的堂弟小舅子成靈了來我這裡告訴我的,而且兵馬俑坑一共是七個軍團坑。你問的這個傢伙他沒來見我,我不瞭解。但是以秦始皇的性格一定不會讓威脅他皇權的人存在。秦始皇我的前世,現在他在我體內而且可以借體靈媒獨立出來說話。

  • 11 # 英庭貴公子

    秦始皇這個人一生把親情和友情都活成了悲劇:一個是他的弟弟成蛟,從小一起長大,長大後成蛟竟然背叛了嬴政,起兵造反攻打秦王嬴政;另一個就是從小在趙國和他一起為之子的燕國太子丹,太子丹可是從小對嬴政處處維護,可以說是生死之交。

    無奈隨著時間的推移,嬴政回到秦國做了秦國太子,當上秦王之後這一切都變了,嬴政開始變得六親不認。

    嬴政少年時與燕國太子丹的友情

    秦異人年輕的時候,和他的母親都不受秦孝文王的寵愛,秦孝文王這個人兒子又多,總共有20多個兒子,就把這個不受待見的異人送到了趙國邯鄲作為質子。這個時候的秦異人在趙國由於秦國和趙國經常發生戰爭,所以異人在趙國也是受到了非人的待遇,處處被人冷落排擠。

    在趙國為質子的秦異人每天鬱鬱寡歡,既沒有錢財,也沒有車馬隨從,可謂是生活困難到了極點

    這個時候魏國的商人呂不韋正好在邯鄲做生意,認識了異人並且知道了異人的遭遇,認為異人“奇貨可居”,於是就花費了鉅額的財富見到了當時秦孝文王最寵愛的妃子華陽夫人,異人就把華陽夫人認為母親,從此改名字叫子楚。

    子楚到呂不韋家裡做客,看到呂不韋的老婆趙姬美豔動人,就寵幸了趙姬,呂不韋就把趙姬送給了子楚,不久之後嬴政就在趙國邯鄲出生了,取名趙政。

    公元前257年,秦國派大軍攻打趙國都城邯鄲,在危機的時刻,趙國要殺了秦國質子子楚。子楚與呂不韋密謀,呂不韋當時是魏國的大富翁,於是就拿出來了600斤黃金送給了守衛城池的兵卒,子楚就這樣和呂不韋逃回了秦國。

    子楚和呂不韋逃回秦國之後,趙國還是不甘心就要把趙姬和嬴政都要殺死,但是趙姬是趙國富商的千金大小姐,就被偷偷藏了起來,母子二人才逃過了一劫,保全了性命。

    少年時代,嬴政在趙國做質子,經常被趙王的兒子和其它國家的質子以及貴族家的兒子罵作是沒人要的野種,因此經常衝突不斷而打架。這個時候燕國的太子丹也在趙國做質子看不慣這種行為就經常上前阻止替嬴政出頭,一來二去兩個人就成了特別好的朋友,經常在一起讀書習武。

    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去世,安國君嬴柱繼位,史稱秦孝文王,立華陽夫人為王后,華陽夫人就趁機勸秦孝文王趕快立太子,秦孝文王立了子楚為太子,然後趙國就把子楚的老婆和兒子嬴政送回到了秦國,嬴政和燕國太子丹分開時說:兩個人長大以後互不攻打對方是好朋友

    秦孝文王繼位後,由於要給秦昭襄王守孝1年,於是守孝滿一年,秦孝文王才正式登基加冕為秦王,可是隻做了3天的秦王就突然去世了。

    嬴政執掌大權

    秦孝文王去世後,子楚繼位,就是秦國的秦莊襄王,秦莊襄王任命呂不韋為秦國的丞相,封為文信侯。可是秦莊襄王也是個短命之人,只做了三年的秦王就去世了。

    秦王嬴政13歲登基為秦國君主,可是由於年齡太小,於是就拜呂不韋為仲父,母親趙姬作為太后監國。

    秦異人曾經在華陽太后的撮合下娶了韓國的公主,生了個兒子叫成蛟,成蛟天生聰慧。

    嬴政不斷地長大,有了一統天下的志向,在呂不韋的主導下不斷地進攻東方諸國的城池,對山東六國進行蠶食。

    成蛟要地叛亂

    眼看就要到了秦始皇嬴政22歲可以親政的時候了,秦始皇也是心急如焚想盡快親政,獨攬大權。這個時候的成蛟也幾近成年,被封為長安君

    成蛟天生比較的聰明並且好武力,在一次王室狩獵的活動中,成蛟的風頭蓋過了嬴政。

    成蛟的母親頗為擔憂,就想讓成蛟去立一些軍功,低調一些。於是就派人和她韓國父親商量,成蛟帶兵去攻打韓國,韓國直接獻出一些城池,這樣成蛟就可以立軍功了。這就是成蛟為什麼可以單槍匹馬的要回來百里土地的原因。

    成蛟的出現以及成蛟的勢頭蓋過秦王嬴政,可以說是引起了呂不韋和秦王的關注。成蛟的存在就是對秦王嬴政王位的最大威脅,因此只有讓成蛟死,嬴政的王位才能坐的穩

    於是呂不韋就設計派人去投靠成蛟,暗中鼓動成蛟帶兵去攻打趙國,讓成蛟造反。趙國知道成蛟和秦王之間多有不睦,於是就派奸細和成蛟來往,暗中受賄秦國的一些官吏和成蛟的親信。

    呂不韋在這個時候還是秦國的相邦,是獨攬軍政大權,就統一了成蛟帶兵攻打趙國的建議,允許成蛟帶兵出征。趙國也派出軍隊,和成蛟商量好一起掉過頭來攻打秦國,助成蛟登上王位

    呂不韋事先安排人說成蛟造反了,迫不得已的成蛟就在屯留起兵造反,最後被呂不韋派去的軍隊大敗,成蛟跑到了趙國,被封地在饒,就沒有再回到秦國據野史記載,秦子嬰是成蛟的兒子。)。成蛟的手下和家譜也因為連坐之罪被誅滅三族。

    總結:

    君王都是冷血的,秦王嬴政登基之後就違背了少年時代的盟約,違背了誓言。滅了韓趙魏之後就開會滅燕國,燕國都城被攻破,太子丹和燕王跑到遼東,在遼東燕國太子的軍隊被王翦的兒子的大軍大敗,燕王向秦王嬴政求和,就把太子丹給殺了。

    對於君王而言要想坐穩王位,成就大業就得冷血無情,無論是對待少年時代的至交好友還是自己的親弟弟,秦王嬴政都是毫不手軟。

    這或許就是生在帝王家作為一個君王必須要做到的吧,為了建立豐功偉業就得不擇手段和冷血無情,這就是古人所講的“聖人無情”。

  • 12 # 夏目歷史君

    當秦始皇還是秦王政的時候,秦國發生了這樣的一件奇怪的事情。

    這件事情的奇怪之處在於有這樣一個奇怪的少年,他能單槍匹馬從韓國手裡為秦國討要百里左右的土地,但是當秦王嬴政命令他率軍進攻趙國的時候,他居然想到了造反。

    讓人感到離奇的是他的造反沒等開始就失敗了。這個少年的名字叫成蟜,是秦王嬴政的弟弟。那麼這件事情的背後都有什麼隱情存在?

    成蟜身世

    與眾多有關於大秦的影視劇不同,關於公子成蟜的身世,其實歷史書上的記載是寥寥無幾的。諸多影視劇為了增加一些趣味性,往往會給主角(秦王嬴政)新增一些曲折,一些對手,而成蟜因為史料記載有限,是最方便進行藝術加工的。

    不過有一點我們還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和秦始皇嬴政是同父異母的兄弟。

    1、 人質生涯

    在戰國時代,各國之間都流行互相派遣人質到對方國家的行為,而被派去當人質的一般也都是王族子弟。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昭襄王就將自己一個叫嬴異人的孫子,派到趙國當人質。

    其實雖然都是當人質,但是人質的身份卻有著天差地別的不同。有的人質只是象徵性的,用可有可無來形容。比如嬴異人就是這樣的典型。

    秦國當時實力強大,因此派遣給趙國一個不討喜、沒有存在感的王孫當人質,趙國雖然心裡一萬個不爽,但對於這種現象也是無可奈何的。

    而有的人質則象徵著國家的誠意。比如燕國就曾經把太子派到秦國去充當人質:原因十分骨幹:燕國是一個貧弱的國家,因此想要讓秦信任,就要派個有力度的人來當人質。燕王當然不能去,因此只好派太子前去。

    嬴異人在趙國期間,被呂不韋看中後,呂不韋決定花錢給嬴異人造勢,扶植嬴異人當秦王。

    2、 嬴異人的婚姻史

    嬴異人在和呂不韋的交往中,無意中看上了呂不韋的姬妾——趙姬。呂不韋為了拉近和嬴異人的關係,將這個女子送給了嬴異人。嬴異人和趙姬,生下了一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嬴政。

    在呂不韋的一番運作下,嬴異人回到了秦國,並認了秦太子的寵妃華陽夫人為母親。嬴異人為了取悅華陽夫人,考慮到她是楚國人,於是改名為子楚:意思就是自己是楚國人的兒子。

    在秦國期間,趙姬遠在他國,如今身為華陽夫人之嫡子,自然身份地位都不一般,面貌煥然一新了,再次娶妻生子也並不是什麼稀奇事。

    於是子楚在回到秦國後,還另外娶了別的女子為妻,並生下了成蟜這個兒子。

    當然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正在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說成蟜是韓國夫人之子,這在歷史上是沒有任何記載的。

    宗室內鬥

    其實秦始皇能夠成為秦的君王,乃至秦朝的皇帝,他有一定的運氣成分。這種運氣成分就體現在他童年時代的這些遭遇。

    1、 贏子楚的抉擇

    贏子楚返回秦國不久,秦國本身也遭遇了一系列的變故。

    首先,秦昭襄王去世,太子贏柱在登基的三天後也隨之去世。這讓贏子楚還沒來得及適應自己太子身份的時候,就莫名其妙的成為了秦王。

    大約在贏子楚當上秦王之前。趙國為了搞好和秦國的關係,同時也是趙國人覺得:按照秦國人剽悍、冷血的性格來說,或許親情是世界上最虛無縹緲的東西,因此趙國人覺得繼續扣押著趙姬和嬴政也沒有多大意義可言,於是趙國決定把嬴政和他的母親全部遣送到秦國。

    如果趙國始終沒有遣送嬴政回秦國,那麼中國的歷史很有可能發生改寫。

    ——因為,贏子楚在位只有三年時間。

    如果嬴政再照顧繼續逗留三年,那麼等到贏子楚去世以後,秦的王位,肯定毫無懸念落在嬴政唯一有記載的這個弟弟成蟜身上。

    2、 成蟜之殤

    《史記》中對於成蟜的記載還是太過於簡單了,只是說秦王嬴政在位第七年,曾派遣成蟜去進攻趙國。而離奇的是,成蟜居然帶著軍隊在半路上造反了,直接反戈投降了趙國。

    之後,似乎大秦朝廷早就知道他要造反,預先埋伏下了平定叛軍的力量,很快秦軍就拿下了其駐紮的屯留之處,成蟜的部下大多被抓,而且全被連坐處死,甚至連屯留的百姓也因受牽連,被流放到了臨洮。

    起碼至少可以保證衣食無憂。

    3、 成蟜造反猜測

    不過這裡有一個問題值得一提: 成蟜因何而造反呢?

    這在歷史上是沒有任何記載的,但我們大致可以猜測一下。

    嬴政登基當了秦王以後,秦的敵對勢力,懼怕秦的國力,但硬來肯定是打不過秦國的,畢竟論軍隊戰鬥力當時的秦國在七雄中已經是獨一檔的存在。

    實力不足以正面抵抗秦,那該如何呢?自然考慮可以透過其他軟法子來削弱秦國,比如製造秦的內亂,則是最好的辦法。

    畢竟秦的軍隊雖是無懈可擊的,但他們內部也是有各種派系紛爭的,而且這種內部矛盾比任何國家似乎都要更嚴重。

    在嬴政之前,主要是因為歷代秦國君王都十分有魄力,在秦王的威儀之下,這種矛盾才顯得不那麼明顯,但嬴政登基時還是小毛孩,這個時候下手自然是比較容易的。

    而且在中國的古代,門第出身十分的重要。其他六國便看中了這一點,於是準備利用這一點來大做文章——成蟜的母親,是子楚在秦國的時候娶得,從邏輯上來推斷,成蟜的母親肯定也是出身貴族。

    而嬴政的母親只是一個歌女。因此,不論怎麼說,嬴政都不敢當秦王,畢竟出身太差。

    因此,六國需要考慮給大秦的朝堂放一把火——而這把火,莫過於樹立成蟜的威望,讓秦人也覺得成蟜不光是出身好,而且還是少年英雄。

    甚至這個王位,讓成蟜來當更好。

    只要成蟜一起勢,秦國的人心便會發生渙散,那麼秦國肯定也會隨之而來發生大規模的內亂,這樣,六國的安全,就等於多了一層保障。

    事實上六國的目的確實是達到了:成蟜野心膨脹起來了,也確實被秦王嬴政所猜忌,之後甚至造反了。

    不過嬴政雖然年紀小,但作為千古一帝,我們不應該僅用他的年紀來評判他的能力,之後便發生了令六國萬萬沒想到的事情,成蟜叛亂很快便被鎮壓下去了。

  • 13 # 老張評歷史

    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國對趙國發動攻擊,秦異人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回了秦國,把妻子趙姬和兒子嬴政留在了趙國。回到秦國,秦異人很快就把還留在趙國的妻兒忘記了,又娶了一房夫人。這個新娶的夫人是韓國貴族,因此被稱為韓夫人。

    一年後,韓夫人為秦異人生下一子,這個兒子就是秦始皇嬴政的弟弟成蟜。成蟜從小聰明伶俐,能說會道,況且他的母親是韓國貴族,自己也算是半個韓國人。十五歲那年,秦始皇派成蟜出使韓國,成蟜隻身來到韓國,用他的三寸不爛之舌,不費一兵一卒說服韓王把百里土地劃給了秦國。也許是因為他跟韓國頗有姻緣,韓王才對他格外信任,以至於放棄百里土地,但沒有一張能說會道的嘴,沒有靈活的頭腦,又怎能說服韓國把自己國家的土地白白送人?哪個國家不把自己國家的土地視為生命?成蟜能讓韓國放棄土地,足可以說明他不是個泛泛之輩。

    公元前239年,秦皇嬴政派成蟜帶兵攻打趙國。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王弟長安君成蟜將軍擊趙,反,死屯留,軍吏皆斬死,遷其民於臨洮。”成蟜到了趙國的屯留,便背叛秦國,跟趙國勾結。那他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其實,在出兵之前,樊於期鼓動成蟜,要他謀反。樊於期告訴成蟜,說嬴政不是異人親生的,而是呂不韋的兒子,本來王位應該是他的。成蟜聽到這話當然不甘心,年輕氣盛的成蟜於是有了反心,趁帶兵攻打趙國的機會背叛了秦國。

    讓成蟜沒有想到的是他中了呂不韋的計,樊於期早就跟呂不韋勾結在一起,要他想辦法用計策逼反成蟜,這樣就有理由除掉成蟜了。呂不韋處心積慮地想除掉成蟜,原因就是成蟜為人聰明,手裡有資源,能對嬴政的王位構成威脅,一旦嬴政失勢,呂不韋也將性命難保。可惜成蟜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中了這些人的奸計,被他們玩弄在鼓掌之下。嬴政得知成蟜謀反,立刻派兵攻打。成蟜兵敗後死於屯留,其手下全部被斬殺。可憐成蟜致死還不知道這是個陰謀。

  • 14 # 信陵小司徒

    (一)語焉不詳 史無其載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此時,距離秦王政親政還有一年的時間,而彼時的大秦,卻已然處於三方勢力的彼此爭鬥下很多年,分別是王權嬴政派系、長信侯嫪毐與太后趙姬一派、以及相邦呂不韋一派。

    事實證明,秦王政雖然年幼繼位,可是治國理政很有一套,因為彼時他雖然沒有親政,但是秦國的軍權,已然大部掌握在了他的手裡。

    而也正是在同一年,秦國發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秦王政的異母弟長安君成蟜率軍攻打趙國,竟然在屯留,叛變了秦國,投降了趙國!

    當年,成蟜為什麼攻打趙國、到底有沒有與趙國作戰、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都不得而知,至於其為什麼投降趙國,就更不得而知了,因為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記載過多。

    只知道成蟜投降後,秦軍立刻進攻屯留,隨從叛變者全部被屠戮,而成蟜本人投降後,被趙悼襄王封在了繞地,此後再也無有成蟜的記載。

    此次成蟜的叛亂,看似毫無徵兆,不知為何,可是,只要將秦國在那時前後所發生的事情聯合起來,似乎便不難發現某些端倪。

    (二)預謀巧合 真假難辨

    在歷史記載中,秦始皇真正的秦國王族血脈的弟弟,只有長安君成蟜,也許有其他人,但是見諸於記載的,卻只有成蟜自己,所以,成蟜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而秦王政八年的時候,嬴政才二十歲而已,他的弟弟成蟜,只能比秦王政更小,可是,卻已經能單獨率領一支軍隊攻打趙國了,只能說明,成蟜不管是能力還是在秦國軍方,都一定的號召力。

    秦王政九年(公元前238年),趁著秦王政加冠親政之際,長信侯嫪毐打算在蘄年宮謀反,殺掉秦王政,可是卻發現,秦王政不管是在蘄年宮還是咸陽城,都佈置好了軍隊進行防禦,或者說,準備著平叛,果然,嫪毐之亂輕鬆地被平定,嫪毐被處死,其與趙姬私通所生的兩個兒子也全部被摔死!趙姬則被秦王政幽禁起來!

    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十月,相邦十三年的呂不韋被免除相國之位,秦國大權徹底的、完全的掌握在了嬴政的手裡,這一切,還不滿三年,看上去間隔三年之久,可是實際上,卻發現,都是暗藏在一條主線之上,那就是嬴政怎麼掌握秦國絕對大權的主線。

    仔細的一看,便會發現,秦王政親政、掌權的第一步,是除掉直接對自己王位產生威脅的王弟長安君成蟜,第二步是廢除太后趙姬一系的後宮滋生勢力長信侯嫪毐,第三步是廢黜控制朝政一系的相邦呂不韋。

    從王位繼承人、後宮干政、朝政大權三個方面,循序漸進、一個個的連根拔起,就會發現,秦王政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滴水不漏,嚴絲合縫。

    那麼,這麼說的證據呢?試想,長安君成蟜為什麼率軍伐趙?能給予他命令的,一定是秦王政,可是,長安君為什麼會投降江河日下的趙國?

    秦趙自長平之戰、邯鄲之戰以來,已經成為了宿敵,是什麼逼迫著或者說嚇得長安君成蟜不得不投降趙國?一定是來自秦國內部的壓力,那麼,在秦國內部,有誰能夠讓長安君成蟜感受到如此巨大的壓力?

    更何況,成蟜前腳剛叛變,秦國的平叛軍隊便到了屯留,大開殺戒,這簡直就像是在事先就知道長安君成蟜會叛變一樣而做的準備!所以,這一切難道只是個巧合嗎?

    是否是成蟜得知了自己的處境或秦王政對自己的態度後,才決定鋌而走險、反抗秦王政的呢?

    而此後的嫪毐叛亂,更像是完全被秦王政掌控在手的一次掌權機會而已,因為嫪毐在秦王政的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所以,是否可以認為,長安君成蟜與長信侯嫪毐,有著什麼過多地牽連,或者說與相邦呂不韋,有著什麼密謀呢?

    而不管是與誰的密謀,都足以威脅到了秦王政親政,故而,秦王政才會一步步的逼反他們、然後除掉他們呢?當然,這一切也只是小司徒的一家之言而已,敬請大家的指正!

  • 15 # 新知傳習閣

    在電視劇《大秦賦》中,公子成蛟率兵出征韓國,逼迫韓王獻出了5座城池,因此被封為長安君,這和歷史上的記載有出入。

    根據《戰國策》中的記載,公子成蛟15歲的時候,單槍匹馬入韓國,讓韓王割讓了5座城池給秦國,因此被封為長安君,也有了自己的封地。

    也就是說根據史書上記載,公子成蛟沒有出動一兵一卒,就為秦國換來了5座城池。那麼公子成蛟有什麼過人之處嗎?歷史上沒有交代。

    但基本上可以肯定的是他的母親是來自韓國的夫人。之所以會有這門親事就是因為秦異人從趙國逃回來的時候,並沒有把趙姬和嬴政帶回來。秦異人的母親夏夫人就從自己的母國韓國給他安排了這門親事,實際上也就是為了鞏固韓國在秦國的利益。

    秦異人當上秦王后,在朝堂之上就形成了三股後戚勢力:楚國、韓國和趙國。秦異人認華陽夫人為母親,楚國勢力和趙國勢力就基本上合併為一。

    儘管秦王嬴政小時候和公子成蛟關係還不錯,但樹欲靜而風不止,他們背後代表的是不同的後戚勢力。他們兩個是兄弟,但他們背後的勢力卻存在著利益鬥爭。

    因此公子成蛟從韓國奪回五座城池,就是韓國勢力運作的結果。那一年公子成蛟大約只有15歲,韓國願意讓出5座城池給秦國,實際上就是為了抬升公子成蛟在秦國的影響力,這並不代表公子成蛟個人能力強。

    秦王嬴政7年夏太后死,這時候公子成蛟的母親韓夫人背後就失去了強有力的靠山。同時秦王嬴政的母親趙姬勢力迅速抬升,在這時肯定也在排擠公子成蛟母子。

    隨後秦王嬴政八年,公子成蛟率兵兵攻打趙國,然後在屯留造反。造反失敗後逃亡了趙國,趙王給他了一塊封地,關於公子成蛟的記載就到這裡結束了。

    公子成蛟為什麼會在這次造反?肯定是他感受到了來自趙姬非常大的壓力。整個造反的過程被鎮壓的非常快,歷史上也沒有非常詳細的記載。

    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在這一年嫪毐被封為長信侯!根據秦國的規定,沒有戰功不能被封為侯爵。但商鞅的規定中有一條叫做告奸者與斬敵者同賞,也就是說,揭發謀反敵人的功勞和戰場上斬首的功勞相同。

    嫪毐最開始不過是呂不韋的舍人,後來才被獻給了趙姬當情人。正是依靠趙姬的支援,他才一步一步成長起來。嫪毐突然被封為長信侯,很有可能就是他舉報了公子成蛟的謀反,才被封為長信侯。

    不管是公子成蛟還是嫪毐,都沒有非常強的軍事能力和外交能力,兩個人之所以能夠被封侯,依賴的都是背後勢力的運作。

    公子成蛟先前不費一兵一卒從韓國拿下五座城池,是夏夫人和韓王合謀的結果,他不過是一個執行的人。後來在出兵趙國的時候造反沒有成功,充分展現了他的軍事能力不行。

    當然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因為韓國勢力被趙國勢力壓倒後公子成蛟的最後一搏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公子成蛟不過是兩派政治勢力鬥爭的犧牲品,他個人的能力不足以改變形勢,最終也只能逃亡趙國。

  • 16 # 志未央

    最近熱播劇《大秦賦》中成蛟是秦王政的同父異母的親弟弟,是嬴異人的韓夫人所生。

    韓夫人為了自己兒子能平靜的過生活,想要一個封地,遠離政治鬥爭的咸陽。韓國認為可以藉機助成蛟登上秦王位,讓秦韓兩國和平相處。於是韓夫人和韓國建議讓成蛟帶兵攻打韓國,韓國便不戰而獻出五座城池,於是有了秦始皇的弟弟成蟜能單槍匹馬要來韓國的百里土地,成蛟得到了長安君和封地,這戰的精彩威脅了秦王的地位。

    於是以維護秦王政為首的呂不韋出謀劃策,讓臥底樊於期說服成蛟再次帶兵攻趙,並勸成蛟攜兵叛反,釋出檄文,聯合韓國,趙國,魏國三國準備討伐秦王政。最後被十萬秦軍圍困,成蛟於屯留被斬,有了率大軍攻趙為何一去不回。

    究其原因,還是秦國內部政治鬥爭下的犧牲品。成蛟也是有機會能成為秦王的,一旦有人威脅了秦王政的地位,自然有人會設計除掉成蛟,為的了保秦國政治穩定。

  • 17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始皇有記載的弟弟一共有三個,一個叫成蟜,是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生母不詳,另外有兩個弟弟是秦始皇母親趙姬與嫪毐所生,是秦始皇同母異父的弟弟,這兩上同母異父的弟弟因為嫪毐的叛亂而被殺死,而秦始皇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同樣是因為叛亂而逃離秦國,那麼成蟜是誰?他的身世從何而來?

    一、成蟜是誰?

    成蟜是秦莊襄王嬴子楚的兒子,子楚之前的名字叫異人,子楚是秦國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安國君有20多個兒子,子楚排在中間,不受安國君喜歡,17歲時子楚就被秦國送到趙國當質子,想想看,子楚一個秦國公子,在秦國不受待見,到趙國當質子同樣不受待見,但是子楚幸虧遇到了呂不韋。

    成蟜

    呂不韋開始拿出自己的全部能力資助子楚成為秦國繼承人,還把自己的姬妾趙姬送給了子楚當妻子,趙姬在長平之戰結束的第二年生下了後來的秦始皇嬴政,嬴政是子楚的長子,趙姬也成為子楚的正妻,子楚在公元前257年秦軍攻打邯鄲的時候,逃出了趙國,回到秦國,這一年子楚25歲。

    子楚回到秦國後,認華陽夫人為母親,併成為華陽夫人的義子,經過一系列的操作,子楚成為安國君的嫡子,也就是大秦帝國第二順位的繼承人,第一繼承人是安國君,當時的秦昭襄王還在世,子楚從公元前257年到秦國起,到公元前247年去世,有十年的時間在秦國,並生活在咸陽。

    子楚作為秦國太子嫡子,當然不可能只有趙姬一個妻,他在秦國生活的十年中,當然也會納妾,會納妾就會有孩子,所以成蟜就是子楚也就是後來的秦莊襄王在秦國的這段時間所生的兒子,並且秦莊襄王的兒子除了嬴政之外,史書上有記載的就只有這個成蟜。

    嬴子楚

    子楚是公元前257年回秦國的,而這一年秦始皇剛剛3歲(虛歲),所以秦始皇嬴政比他弟弟成蟜至少大4歲,至多大13歲

    二、成蟜為什麼要叛亂?

    根據有限的史書記載,成蟜被封為長安君,並在公元前239年,成蟜率軍攻打趙國,當時打到屯留這個地方時,成蟜突然叛秦降趙,屯留這個地方就是今天的山西省長治市屯留區,這裡離長平很近,離趙國都城邯鄲也不遠。

    然後史書上關於成蟜的記載就沒有了,連他後來的結局也沒有說,只知道成蟜背叛秦國投降趙國,而參與成蟜叛亂的部將全部被連坐,連屯留的百姓都被流放,那麼圍繞在成蟜身上有很多的謎團,比如說成蟜為什麼要叛亂?

    趙姬與童年嬴政

    成蟜這一年最大也不過17歲,秦始皇嬴政都沒有親政,你說17歲的成蟜可能會成為秦國率軍作戰的將領嗎?成蟜是長安君,是有封地,當年商鞅被誣告謀反時,也是逃到自己的封地,發動封地的百姓舉兵反叛,失敗後被殺的,成蟜叛亂卻要把屯留當地的百姓流放,這樣看起來屯留似乎是成蟜的封地,或者屯留百姓協助成蟜叛亂。

    成蟜在屯留的叛亂有很多疑點:

    1、為什麼在屯留這個遠離秦國政治中心的地方叛亂,屯留離趙國都城邯鄲比秦國都城咸陽近多了,在這個地方叛亂根本沒有用,叛亂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殺死秦始皇,在屯留這個地方做不到,除非他是臨時起意或者屯留本來就是他的封地,在聽到秦始皇或者朝廷有對他進行政治迫害的訊息後才反叛的。

    嬴政

    2、成蟜才17歲,為何要叛亂?秦始皇都沒有親政,即使叛亂成功他同樣也不能親政,何苦呢?除非成蟜的叛亂是與勾結,或者是對外表達了對秦始皇的不滿。

    一般來說,成蟜作為秦始皇的弟弟卻參與叛亂,只有2個原因:

    一、成蟜與秦始皇有爭奪王位的競爭,也就是權力之爭。要知道這個時候嬴政當秦王都已經8年了,可能是成蟜一直不服氣秦始皇,所以私下有一些反謀的行為。況且成蟜的身份特殊,是秦始皇同父母異母的弟弟,有秦國王室的血緣,甚至成蟜的王室血緣與秦始皇還要純正。

    華陽夫人

    因為關於秦始皇親生父親是呂不韋還是嬴子楚一直是有爭議的,想必在當時也是有的,因此成蟜會被一些另有用心的人利用來反對秦始皇,這是一面旗幟,而且對秦始皇威脅很大,所以成蟜被捲入了王位之爭,迫不得及叛亂。

    二、成蟜參與了某種密謀誅殺秦始皇的行動,也就是陰謀叛亂。比如說成蟜參與了嫪毐的叛亂,秦國內部有不少人都參與嫪毐的叛亂,比如衛尉竭、內史肆、佐戈竭、中大夫令齊等人。嫪毐想要叛亂,肯定要拉攏一些人秦始皇的敵人,或者有競爭關係的人,比如成蟜,一旦成蟜加入了嫪毐,他無論反不反都是叛亂者了。

    公元前239年這一年,秦始皇嬴政當時只有21歲(虛歲),還沒有親政,軍政大權由呂不韋和太后主持,也同樣在這一年,嫪毐被封為長信侯,手下門客達到數千人,其勢力也到達頂峰。而且嫪毐的叛亂與成蟜叛亂相隔很近,也就相差幾個月時間,一前一後,很難讓人聯想到他倆是不是有關係,才一前一後地被秦始皇消滅。

    成蟜

    相反,如果成蟜老老實實做他的秦國公子和長安君,秦始皇也犯不著要殺成蟜,成蟜也用不著叛亂,況且秦始皇也不是亂殺無辜的人,只是秦始皇對權力的佔有慾非常強,如果你不參與權力,是不會有殺身之禍的。

    所以,成蟜的叛亂不是權力之爭,就是陰謀叛亂,不是他自己與秦始皇爭王位,就是他參與了嫪毐的叛亂,從歷史上看,後者的可能性高於前者

  • 18 # 肖邦老師的課堂

    題目中提到了兩件事,一件事是成蟜為秦國要來了土地,一件事是他投降了趙國。先不說這兩件事,我們先來看看成蟜是誰?成蟜是秦始皇的弟弟,秦莊襄王的次子,被封為了長安君。

    我們來看看為秦國要土地的事。成蟜曾經去南韓,勸說南韓割讓土地給秦國,以表示與秦國講和,依附於秦國,這樣秦國就不會再攻打南韓了。結果此次勸說成功,南韓真的割讓了百里地給秦國。

    公元前239年時,秦王嬴政派成蟜率軍攻打趙國。此時的成蟜才十七歲,非常年輕,對軍事不懂,就找到和他一起率軍的將領,樊於期商量作戰計劃。結果樊於期由於對呂不韋專權不滿,說嬴政並非秦莊襄王之子,成蟜才應該是秦莊襄王的嫡子,還說呂不韋想借這次攻打趙國的機會,除掉成蟜。這話一說,使得成蟜非常地擔憂,樊於期此時就勸成蟜反叛,成蟜也無計可施,於是接受了樊於期的計謀。秦王嬴政知道後,就派王翦去討伐成蟜。由於此時成蟜在趙國境內的屯留(山西屯留),見秦軍來攻打他,便順勢投降了趙國。

    所以我們看到,成蟜其實是被樊於期利用了,造成了反叛。秦始皇的生父,至今都沒有定論,樊於期又怎麼能知道誰是秦始皇的生父呢?他對呂不韋不滿就故意給呂不韋造謠,牽連了嬴政,也害了成蟜。由於成蟜年輕,不加祥察,就聽信別人的謠言,導致與嬴政的兄弟反目成仇,確實是走錯了一步棋。

  • 19 # 漩渦鳴人yy

    估計是害怕,所以才選擇謀反。

    那有人就會說了,為什麼成矯在這之前沒有選擇謀反,而在這秦始皇八年的時候,人已經長大成人,並且創立功勞的時候才選擇謀反呢!

    我們必須要看到的問題是秦國當時的政治勢力的構成!秦國當時有三股勢力,一股呢是秦始皇的母親趙姬本身攜帶的勢力,這股勢力很多人都把它看做趙國的實力,其實不然趙姬本身也只是趙國的一個歌妓!她唯一能依靠的也就是呂不韋等外臣!說白了,她唯一的靠山就兩個啊,當然後來可能變成三個,也就是秦始皇,呂不韋,嫪毐。其中這最後一個可能就是促成成矯謀反的關鍵所在!

    秦始皇雖然和成矯之間兄弟關係,權力鬥爭,但是畢竟是兄弟,而且成矯對秦國有大功。以秦始皇的脾氣,他如果因為權力的問題殺了成矯的話,他後來應該把鄭國王翦這些人全給殺了,可事實證明秦始皇不是這樣的人!

    呂不韋,雖然他存在可能性會殺害成矯,可如果這樣的話,他為什麼坐視成矯,去秦國謀求百里之地呢?況且呂不韋在位的那幾年,秦國東出天下,謀得東郡,他也不是那種用完別人,然後就把別人當做臭鞋一樣扔掉的那種人!

    所以只剩下來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趙姬身邊的紅人,也就是後來謀反的嫪毐!只有他才存在唯一的動機!那他為什麼要幫趙姬去幹掉成矯。

    在成矯謀反之前,替秦國拿下了百里南韓之地,成矯因此獲得了自己的封地和封號,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成矯為什麼能夠得到這百里南韓之地,他又為什麼要拿著百里南韓之地?他想介入秦國朝政,向獲得自己的勢力那這樣,毫無疑問,這本身就這麼大的一塊蛋糕,大家都把蛋糕的自己那部分握在手裡,你只能從別人手裡面摳!

    偏偏在這個時候,嫪毐要想奪得權利,那毫無疑問,這個時候只能夠二者相拼,其他人作壁上觀,或者說根本就不願意摻和到這件事情裡面去!

    所以在設計陷害成矯的時候,就想出來這麼一招計策,也就是讓他率領軍隊去攻打趙國!

    那麼為什麼?要給他設定一個任務,攻打趙國?最後他選擇謀反呢!首先,夏太后和韓夫人都是屬於南韓的勢力,為了扶持自己的孩子上臺,也為了賣給自己的宗主國一點兒面子,因此派成角去接收百里之地,這本身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他到底有沒有軍事才能,能不能打贏仗,恐怕大家心裡都有數,成矯自己明白打不贏也沒法打,而且趙國這個國家也不好欺負,軍事實力強橫。當時還有一些名將還在趙國。

    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反正攻打趙國,打不贏死路一條,打得贏,回過頭還是要被後面的人清算。還不如就地選擇魔法,所以這個時候樊於期站了出來,然後逼迫成矯謀反。

    本身就是一個孩子,沒有任何主見,此時手底下人勸他謀反,稀裡糊塗的也就答應,這就給了秦始皇集團一個機會,或者說便宜了一個人,嫪毐。

    後來,嫪毐就以坐火箭的速度迅速被拔高了身份,最後謀反,他憑什麼發了第一桶金,憑什麼得到秦國權貴的認可,光靠他和趙太后之間的關係,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只能夠依靠秦國的軍功,那麼唯一的功勞就只有這個成矯。

  • 20 # 目西

    成蟜一去不回的政治軍事背景

    公元前241年,秦始皇6年

    在趙國將軍、縱橫家龐煖的倡導下,趙、楚、魏、燕、韓五國攻秦。

    這一戰五國合縱部隊的取得的成績有三種說法。

    1、攻取了壽陵《秦本紀》

    2、攻秦蕞,沒有打下《趙世家》

    3、攻到了函谷關《楊寬·戰國史》

    秦國展開反撲,五國退兵。

    趙國回頭攻下了齊國的饒安

    秦國繼續反撲,攻陷朝歌,濮陽。

    公元前240年,秦始皇7年

    秦將軍蒙驁死,夏太后死。

    秦國繼續進攻,攻下魏國的汲。

    齊國將軍傅抵駐軍平邑,將軍慶舍在黃河邊上駐軍

    公元前239年,秦始皇8年,這一年為秦始皇親政前一年。

    1、

    秦國派成蟜進攻趙國,成蟜在屯留造反。(屯留在長平旁邊)

    成蟜的軍吏都被殺死,有人說成蟜也被殺了,秦國計劃將屯留的人民遷往臨洮(陝西臨洮)。

    2

    秦國將軍“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屍"。將軍“壁”,疑為秦國三大將“蒙驁、王齮、麃公等為將軍”之一的麃公。此時蒙驁、王齮已經去世。

    3、

    趙國將饒封給成蟜做封地。

    以上事件前後關係組合您可以自行判斷。

    秦高層關係背景

    1、夏太后,秦始皇的親奶奶,有人說她是南韓人,代表韓系外戚勢力。

    2、趙太后,秦始皇的親媽,有人說她代表趙系外戚勢力。這時秦始皇跟他媽關係不太好。

    3、華陽太后,秦始皇的養奶奶,有人說她代表楚系外戚勢力。

    3、成蟜,秦始皇的弟弟,有人說他是韓系外戚夏太后,給孝文王找的南韓夫人生下的孩子,代表韓系外戚勢力。

    關鍵背景資訊補充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主持五國伐秦,擊敗秦國三大將之一的蒙驁,將秦國壓制在函谷關以內,然後開始攻城略地,取得南韓的管,多次打敗楚國,穩固了自己獲得的宋國地盤。儼然戰國初期的魏老大再現,四處樹敵。公元前243年信陵君縱慾過度死,魏安釐王死。

    抽取以上資訊,我們可以講述好幾個版本的故事

    故事1

    魏國在信陵君的帶領下,出現霸主抬頭的趨勢,孝文王死,秦始皇即位。秦國再出函谷,麃公攻打魏國的卷,斬首3萬,於此同時趙國也南下攻魏,取得繁陽。

    接下來秦國全力攻打魏國和南韓,公元前244年,攻韓取得13座城市。公元前242年,蒙驁攻下魏國20座城。同時派出和平使者,以王的弟弟年僅14歲的成蟜為代表,用極高的規格,對南韓實行了“和平勸告”,兵不血刃獲得百里土地。

    這時,趙國也沒閒著,公元前243年,趙國大將李牧攻燕國,獲得武隧、方城。

    秦與趙成為當時收益最大的兩個國家,然而在秦國迅猛的攻勢下,趙國還是吃不消。於是在公元前241年,趙國大將龐煖主持五國伐秦,不了了之,轉而攻取齊國的饒安。秦國趁機攻陷朝歌和濮陽。

    兩國紛紛掠地,矛盾再次升級,先頭部隊已紛紛在濮陽地區和平邑地區集結。

    秦國於是又在長平方向出兵,名義上是成蟜領隊,實際上帶隊的是三大將之一的麃公,就跟當初長平之戰差不多。

    趙國使出反間計,允諾幫助成蟜奪取秦王的位置,於是成蟜反叛。被麃公鎮壓,成蟜逃到趙國,趙國封他在饒。

    故事2

    秦始皇登基後,趙國外戚勢力開始擴張,呂不韋因為與趙太后的關係,亦支援趙系外戚勢力。以夏太后為代表的韓系外戚勢力,感到壓力巨大,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全力扶持成蟜,藉助秦國對外戰爭不斷勝利的時機,讓成蟜去南韓兵不血刃獲得百里土地,獲封長安君,權勢直逼趙系外戚,甚至隱隱約約有取秦王而代之的勢頭,這樣的勢頭讓華陽太后也看不下去了,只是礙於夏太后的存在,不好下手。

    好景不長,兩年之後夏太后去世,韓系外戚勢力參天大樹傾倒。趙系外戚勢力為了除掉成蟜,藉助秦國出兵長平地區進攻趙國的時機,硬把成蟜送到了前線。名義上是成蟜領隊,實際上帶隊的是三大將之一的麃公。

    趙國顯然也看出來,秦國這次出兵異常,經過間諜網的資訊,瞭解到秦軍內部的矛盾。於是聯絡成蟜,並答應封給成蟜堯。

    成蟜反,隨即被三大將之一的麃公鎮壓,成蟜死。

    其他的故事,由大家來講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瑜伽減肥是不是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