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極高講歷史
-
2 # 一個大蘑菇
《史記》是研究歷史人員的參考資料。
作為我國曆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時候學的許多文言文都是摘自史記的。史記裡面記載的歷史也不可能完全都是真的。
首先,史記記載的時間跨度過大,難免會出現紕漏。史記記載的歷史上至炎黃二帝時期下至漢武帝期間,這中間跨越了將近3000年的時間。時間如此久遠,一些代代相傳的事件總會有傳錯的可能。因此,司馬遷在記述史記時,他得到的歷史事件已經是被人們修飾過,與真實的事件肯定會有不同的地方。客觀來看,這個問題也是無法避免的。
其次,司馬遷在撰寫史記時不可能完全拋開個人情感,因此史記中的一些記載會帶有司馬遷個人的主觀看法。即便是司馬遷如此嚴謹的人,也不可能處於完全客觀的立場去看待一個歷史事件,所以,史記當中的記載多多少少會帶有司馬遷個人的想法。這樣來看,史記中的記載也不完全可信。
歷史文獻不如文物能夠傳遞給我們客觀的真相,它傳遞給我們的歷史難免會和真實的歷史有出入。但是,史記作為正史還是有很大的研究價值,它對我們研究過去的歷史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不僅如此史記還有極高的文學價值,因此我們也應當客觀的看待史記,對一些有疑問的地方,小心的進行求證。
-
3 # 兩湖風輕雲淡
在歷史的長河中,你若成王,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 ... 其真實性 當今已無從可考.......
你信不信 我們也會成為歷史中......
-
4 # 戰鬥大黃蜂
司馬遷的史記是建立在歷史遺留下的記載--史書,以及民間的一些傳聞,我們叫他為素材,經過大量的考證,分析,推測。才成就了之後的《史記》
但不乏其中有司馬的個人思想感情因素在其中,只是說《史記》是中國歷史上比較全面,也是比較能為眾多學人所接受的一部歷史記載書籍。
現在很多學者都在對其中的一些記載抱有懷疑態度,其中有些的東西還待後人進一步考證。但是說實話,《史記》真的是一部很偉大的著作。史記裡也有事實錯誤,自相矛盾的。而且有些事件太過久遠,有些事情太過深密,到太史公那裡,失實也是有可能的。
司馬遷治史的態度本身相當嚴謹。
-
5 # 謙語謙尋
不一定。比如漢獻帝刺殺曹操的玉帶詔事件,在《三國志·先主傳》中說劉備“先主未發”就是說他當時並未參與此事。
但是《三國志·程昱傳》中說到這件事,聽易中天老師講,他應該是參與了。
個人看法是劉備這個人,心裡想的是龍椅,表面裝的是皇家破落戶草鞋販子,而且心機之深忍功之少見!一個能夠被曹操稱為“得天下者唯使君與操耳!”的人,沒有機會都要製造機會上位,何況是天大的機會……
但是我們今天能夠了解他們的途徑,就是史書資料和出土文物,因此史書上記載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客觀發生的,歷史都是人共同形成的,當然也是人來寫的,人又是受階級統治的,很多事情只有經過一代又一代人考證,最終才會得到比較準確的結論。
-
6 # 鼠跡
當然不是
歷史也是人寫出來的,寫歷史的人想怎麼寫就可以怎麼寫,反正後人調查出來真相又不會特地坐時光機回來找我事,我想咋寫就咋寫啊!
在史書記載中,特別傾向於某一皇帝的言論是經常存在的,完全杜撰出來一件大事,也是極有可能的。
史書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誰為正義誰為邪惡也是寫史的人區分的。
-
7 # 府少爺的歷史觀
馬未都經常說:歷史沒有真相 只殘存一個道理!
確實!沒有任何一本史書是可以完全相信的,
史書 畢竟也是人寫的, 而歷史大多是後世寫前世 當朝寫前朝!難免會受個人感情及朝廷政治需要的影響!
我覺得讀歷史有三個必備的因素
第一
存疑不存惑
無論哪本史書 任何史實我們都是可以問一句,也應該問一句真的嗎? 這就是存疑!但既然存疑那就應該去客觀證明, 而不可憑個人喜好甚至直覺去定論 ,甚至更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 人一旦刻意就會很容易犯錯 ,要推翻一個說法 往往需要幾個甚至十幾個證據去證明 否則只會落個一知半解有失偏頗!
第二
證有不證無!
! 讀史書我們可以懷疑 駁斥 推翻 只要有證據沒有什麼不可以的,但唯一不可以的就是 ‘這事兒不可能’或者‘根本不存在’
要知道我們研究歷史最主要的兩個途徑就是 史書和實物!而獲得實物的最主要方法 就是考古!即使現在鐵證如山的歷史事件 ,沒準哪天挖出來個墓碑 ,刨出來個竹簡 一兩句話就把這事兒推翻了! 又沒準兒挖出來個夜壺,都可能牽扯出另一段歷史!.
第三
看史不聽史!
當然這句話不是說不能聽別人講, 相反 要想研究歷史必須要多聽各家言論 尤其是一些權威大師 各個領域的專家 ,都是必須要多聽多問的!但
更重要的是看,因為歷史觀的形成是需要積累的 但如果只聽別人說 而自己不去看 那最後形成的也只能是別人的觀念,最後落個蕭規曹隨就有些可惜了!
-
8 # 十慄
不是
史書是一種專門記載歷史的載體。
其次,要明確史書未必是如實記載歷史事件,一般都是收集各地事件,從而編寫成書的。受限於古代的交通條件,資訊流通起來容易出現以訛傳訛的情況,大部分都是轉述他人,並沒有親身經歷,像神鬼之流和一些不合理之處的出現是在所難免的。
最後,即使是資訊傳遞速度超越古代百倍的現代,一些資訊也是真真假假,讓人摸不清頭腦,由此可見,史書作為傳遞資訊的一種載體,其真實性還是有待考證的。
-
9 # 吃著炸雞講歷史
在中國的歷史上。從炎帝和黃帝時期,就開始具有小說的成分在裡面了,可能有一定的真實性,但應該大多都經過了各個朝代的改編。中國每個朝代負責拽寫史書得人,在權力的逼迫下,也不得不按照當權者的意願去改寫。
他們也是人,也要活命,所以一個個的官方史書經過了幾代人的改編後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就像花了一層濃妝的小姑娘,早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他了。就算是被稱為純素顏出境的小姑娘《資治通鑑》,也只是想哄那時候的皇帝開心,也在裡面加了太多的具有娛樂成分的內容。
爸爸媽媽或者別的人再給你講一個歷史典故,是想透過這個典故告訴你某些他想讓你知道的道理,而想要把這個典故看起來更真實一點的時候,這個典故就只能算是一個發生在古代的一個故事了。
大家在上小學的時候或者在家裡應該都聽過孔融這個故事,小時候就覺得孔融真厲害,這麼小的年齡就這麼懂得謙讓,可是小編後來又看到了英國傻瓜這個故事之後,面對一美元和十美元的傻瓜,永遠去那那個價值較小的一美元,就徹底推翻了小編之前對孔融讓梨的認知,大家都知道,孔融是當時的建安七子中的一位,也和孔子的觀念大不相同,他可不認為他的爸媽把他生下來純粹是因為愛他,他的哥哥弟弟是疼他他所理解的觀念是父母為什麼生下他。只是為了當時他爸媽的生理需求,這種理念,就算放到現在的社會也恐怕不能被人們所接受,所以孔融讓梨這個事,小編我是真的有點不相信。
還有也是被我們熟知的司馬光為了救自己掉到水缸裡的小夥伴嗎,拿起石頭把缸咋了,那是小編也是真的佩服司馬光的膽識與鎮定,如果我當時遇到那種情況,應該會是緊張的站在原地不動,不知道自己該幹些什麼。但是這個故事前段時候被一個學者推翻了,道理說起來很簡單,這位學者經過考察他認為在司馬光那個時期,製造工藝的技術並不能製造出那麼大的缸,所以他覺得司馬光可能只是救了個孩子,而現在流傳的版本也只是為了教導孩子們要臨危不亂,增長孩子的膽識與魄力。
-
10 # 崔秀江
有這麼一句話:“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但事實真相只有親歷者才知道” 。哲學家黑格爾也說過一句意味深長的一句話:人類從歷史的經驗教訓人類從歷史中所得到的教訓就是——人類從來不記取歷史教訓。所以讀歷史書,研究歷史,學者們開動腦筋總要考證,綜合各種資料,各種野史,各種傳說,去偽存真。力求做到符合真實。所以說史書上記錄的,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真實。
-
11 # 茶餘看歷史
梁啟超先生在《中國史界革命案》中說:“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譜而已。“
封建王朝的統治階級維護自己的階級利益,透過篡改史書粉飾太平,這種事情是很正常的。
另外,在史書上也有許多“傳說”的內容,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史記成書於漢代,而漢代距離夏朝之前的三皇五帝時期有千餘年,在當時那個生產力條件下,這種事情是很難被準確流傳下來的。較大可能就是司馬遷根據當時流傳的傳說寫的。
所以史書上記載的,未必就是真的。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對待史書我們要有一個辯證的態度,謹慎的態度。
但史書還是研究歷史的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資源,我們可以透過史書的記載和對當時局勢的判斷,去還原歷史的真相。
這也是歷史,迷人之所在。
-
12 # 田禾196
史書上記載的真的最多佔六成,還有兩成半真半假,還有兩成純粹是假的!
往往最重要的最需要後人知道的真相,就被那四成掩蓋!
歷史這玩意,你得透過現象看本質!
-
13 # 八千羽墨
我認為歷史上記載的,就是真的,這個論斷肯定是錯誤的,因為所謂歷史就是人們對過去發生的事情的記載,第一,既然是人們的記載那就有一定的主觀性在裡面,因此在歷史裡面記載的東西多多少少都有執筆人的主觀判斷在裡面,都有執筆人的褒貶情感!第二,一般情況歷史都是現實中的有話語權的人寫的,所以就有勝者書寫歷史一說,所以對自己的對手,難免有貶低不準確之處!第三過去的事情距離現在太久遠了,即使眼見也不一定為實,那麼手寫的歷史文獻就是真的嗎?所以我認為判斷一件事是否真實應該多方判斷,相互佐證,相互輔助那麼這樣可信度才會高!
-
14 # 龍保民
史書記載的未必都是真的。
有人說過一句話,歷史就是個小姑娘,你想怎麼打扮就怎麼打扮,道出了歷史的隨意性。無論正史還是野史,都包含有作者的思想主張,歷史作為文化宣傳的重要內容,都是作者或者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歷史由人來寫,勢必歷史中不可避免會打上時代的烙印,為了順應時代的潮流,許多文人學子都會為當朝統治者歌功頌德,有時不惜歪曲真相,指鹿為馬,以達到個人目的和時代需要。所以歷代史書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假難辨。要了解歷史真相,要多方求證,看原始史料,切忌道聽途說,人云亦云。
-
15 # 風雨都有你
這個並不一定的,歷史都是由勝利的一方書寫的,難免會有抹黑的嫌疑,更何況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裡,還有很多時候是沒有歷史記載的,早期的時候甚至連文字都沒有,後人在寫歷史的時候根本無法考證,所以對於早期的歷史很多都帶有傳說的性質在裡面,真實性可想而知。
在古代還沒有出現紙的時候,人們基本上是在竹簡上書寫文字,而竹簡不方便攜帶,也不易儲存,經常都會造成很多文獻丟失的情況,再加上我國從秦朝開始就實行“焚書坑儒”,後來的歷史上又出現過很多次,所以導致很多的歷史都是不完整的,甚至出現偏差,同一件事出現了很多版本都是常有的事。
我國在還沒有出現史官以前歷史都是由個人書寫的,所以難免出現侷限性,後來國家專門成立了史官部門,才有了官方記載的正統歷史,然而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為了更好的統治國家,經常都會抹黑前朝的歷史來宣揚當代朝廷是多麼多麼的美好,這就更加讓人懷疑某些歷史的真實性。
-
16 # 小卒過河拉大車
史書一般是後面一個朝代修前面朝代的史,修史的目的最主要的是給後面的統治者做參考,所謂的以史為鑑。記錄史實只是為實現這個目的的副產品。
有了這個大前提,史書上的內容就不可能都是真的,必然要經過修改,或者美化或者醜化,都取決於修史人的需求。
連孔子都會用春秋筆法,後世修史人自然都會為尊者諱。或者突出強化某人的某些方面。比如,後世對秦始皇的記載突出強調的是他的殘暴,不恤民力,但是不是都去客觀評價了北拒匈奴,以及國內基礎設施建設帶來的好處,都比較隱晦。
-
17 # 愛嘮嗑的周先森
史書上記載的,就是真的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是也不是。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史書真假摻半。
史書一般是古代史官或民間散人記錄編纂出來的,有官方記錄的也有野史演義的,你說哪個更權威,這個說不好,有時候對正史的研究也要結合著野史去看。在古代,官方的史官主要分為兩類,分類記錄類和編纂類前者主要隨侍皇帝身邊,記錄皇帝言行與政務得失,皇帝不能閱讀這些記錄內容。但是皇帝是否真的能做到不去閱讀修改這些內容嗎?
回答是不能。
就算英明神武的唐太宗也做不到不對史官的記錄進行干涉,唐太宗在位期間不止一次要求檢視國史和起居注,原因說是為了改正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但是這種行為本身就是違規的,現在很多人認為唐太宗有修改玄武門的記錄,刻意將自己塑造成遭太子李建成打壓的弱勢物件。
後者專門編纂前代王朝的官方歷史,比如說唐修隋史,有刻意抹黑隋煬帝的情況;清修明史,也有刻意隱匿“遼事”,隱匿對清廷不利的史實。
野史一般是民間編撰的歷史,其大部分是根據傳聞、神話等編寫的,正史不敢寫的,野史會對它進行一些補充。但是可信度上要大打折扣,畢竟很多部分都是捕風捉影的事。
-
18 # 凝祥聚瑞
史書指古籍中專門記載歷史的書,在四庫分類之中就是史部。早期的史書都是以編年史的形式存在,晉朝太康年間汲冢出土的《竹書紀年》也是編年體。東漢末年,荀悅撰成《漢紀》,開創了編年體的斷代史。
史書發展
中國西周末年各諸侯國已有歷史記載,如晉國之《乘》、鄭國之《志》、楚國之《檮杌》、魯國之《春秋》等,《墨子》裡面說墨翟曾見過“百國春秋”。
早期的史書
都是以編年史的形式存在,晉朝太康年間汲冢出土的《竹書紀年》也是編年體。東漢末年,荀悅撰成《漢紀》,開創了編年體的斷代史。北宋司馬光撰《資治通鑑》,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年),編年體的優點是方便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瞭解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還避免敘事重複,《資治通鑑》的成功開創了撰寫編年史的高潮。陳寅恪曾說:“中國史學莫盛於宋。”。編年體盛行起來,從而產生了綱目體與紀事本末體,梁啟超以為:“蓋紀傳體以人為主,編年體以年為主,而紀事本末體以事為主。夫欲求史蹟之原因結果以為鑑往知來之用,非以事為主不可。”
范曄撰著《後漢書》時曾對紀傳體和編年體進行過比較。他說:“《春秋》者,文既總略,好失事形,今人擬作,所以為短;紀傳體,史班之所變也,網羅一代,事義周悉,適之後學,此焉為優,故繼而作之。”張輔根據《史記》、《漢書》字數多寡來評價作者,“遷之著述,辭約而事舉”,所以認為《史記》優於《漢書》。幹寶《晉紀》,“其書簡略,直而能婉,鹹稱良史。”
袁宏談及寫作動機說:“予嘗讀後漢書,煩穢雜亂,睡而不能竟也,聊以暇日,撰集為《後漢紀》。”袁山松撰寫《後漢書》,他總結說:“書之為難也有五:煩而不整,一難也;俗而不典,二難也;書不實錄,三難也;賞罰不中,四難也;文不勝質,五難也。”
杜佑推出《通典》後,史書增加了典制體,又衍生了會要體。
章太炎在《中國通史略例》主張以《表》、《典》、《記》、《考紀》、《別錄》等五種體例來撰寫歷史;梁啟超在《中國史敘論》主張以《年表》、《載記》、《志略》、《傳志》四種體例撰寫歷史。
梁啟超在《新史學》將史籍劃分為十種二十三類,即正史(官書、別史)、編年、紀事本末(通體、別體)、政書(通體、別體、小紀)、雜史(綜記、瑣記、詔令奏議)、傳記(通體、別體二)、地誌(通體、別體)、學史、史學(理論、事論、雜論)、附庸(考據、註釋)等。
史書分類
按真實性分類
正史:以紀傳體、編年體的體例,記載帝王政績、王朝歷史,人物傳紀和經濟、軍事、文化、地理等諸方面情況的史書叫正史。如,通常所說的二十四史。除少數是個人著述(如司馬遷的《史記》、范曄的《後漢書》、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的《新五代史》)外,大部分正史是由官修的。
別史:主要指編年體、紀傳體之外,雜記歷代或一代史實的史書,如《東觀漢紀》、《東都事略》、《大金國志》以及《通志》等史書都屬於別史。由此可見,別史實際上是正史類史籍的重要補充部分,猶正史之別支,所以《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別史類敘》中才有“猶大宗之有別支”的說法。由著名學者創作的,有時與雜史難以區分。如《漢晉春秋》。
雜史:只記載一事之始末,一時之見聞或一家之私記,是帶有掌故性的史書。它不同於紀、傳、表、志等體例齊全的正史,也不同於關係一朝執政的別史。它不受體例限制,博錄所聞,雖雜荒疏淺,卻可彌補官修史書的疏漏與不足,包括家史,外史,小史,稗史,野史,逸史等類別。
野史:有別於官撰正史的民間編寫的史書。
稗史:通常指記載閭巷風俗,民間瑣事及舊聞之類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類鈔》,近代人徐珂的《清稗類鈔》。有時也泛指“野史”。
按體例分類
紀傳體:紀傳體史書創始於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它以人物傳記為中心,用“本紀”敘述帝王;用“世家”記敘王侯封國和特殊人物;用“表”統系年代、世系及人物;用“書”或“志”記載典章制度;用“列傳”記人物、民族及外國。歷代修正史都以此為典範。又如《漢書》。有個別的正史沒有書或者志,比如《三國志》
編年體:編年體史書按年、月、日順序編寫,以年月為經,以事實為緯,比較容易反映出同一時期各個歷史事件的聯絡。以編年體記錄歷史的方式最早起源於中國。如《左傳》、《資治通鑑》等都屬於這一類。《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
紀事本末體:創始於南宋袁樞的《通鑑紀事本末》。這種體裁的特點是以歷史事件為綱,重要史事分別列目,獨立成篇,各篇又按年、月、日順序編寫。現有九部紀事本末體的古籍。
國別體:國別體史書創始於《國語》。國別體史書是一部分國記事的歷史散文。分載多國曆史。如《戰國策》都屬於這一類。
按時空分類
通史:連貫地記敘各個時代的史實的史書稱為通史,如西漢司馬遷的《史記》。因為他記載了上自傳說中的黃帝,下至漢武帝時代,歷時三千多年的史實。
斷代史:記載一朝一代歷史的史書稱為斷代史,創始於東漢班固的《漢書》。二十四史中除《史記》外,其餘都屬斷代史。
按學科分類
記載各種專門學科歷史的史書稱專史,如:經濟史、思想史、文學史、史學史等。
史書未必一定能如實紀錄歷史,而是收集各地事件,再編整合書。
中國王朝歷史的真實性一直受到質疑,被指是統治者的治國工具。
劉知幾稱之:“自戰國以下,辭人屬文,皆偽立客主,假相酬答。”
其中有諸多不合理或以神鬼描述的文字,如皇帝未出生便有龍氣包圍之類。而在當時修書時皇帝必定會對史官加以控制,增加奉承之說話,刪除負面事件,如唐太宗的皇位問題。而後代的皇帝亦會對前朝的歷史加以篡改,以保證江山正統,清朝的歷史則被指是褒揚滿族對中國的貢獻。
即便在現代,不論資訊如何發達,也常常出現訊息被封鎖的情況,所以學者認為史書中也有不少虛構成分。
-
19 # 阿呆說書
這是一個挺有意思的,也是一個老的話題。
在這,不妨推薦諸位同仁去讀著名學者顧頡剛等人的巨冊《古史辨》。此書經十年拓展,共出版七冊,包羅了三百五十篇文章,三百二十五萬餘字。是中國歷史疑古派研究成果的大結集。
疑古派的代表人物是顧頡剛,還有一個常和魯迅抄碑文的錢玄同。他們推翻了傳統所謂的“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等概念構成的中國古史系統。其中,顧頡剛提出了著名的“層累地造成的中國古史”的觀點。他著重地考察了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源頭,認為:“時代愈後,傳說中的古史期愈長”;“時代愈後,傳說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通俗地說,就是層層累積,事件離得越遠越失真,越是一筆糊塗賬。
這幾乎已經是歷史界的公論,事實也在證明著這些。
中國的歷史,畢竟是官方編纂為主,都是體制內的勞動,私人編史還是有罪的。所以,史官難免要帶有階級的意識,要把歷史打扮一下。這樣一次次打扮,一個歷史的核或許沒變,但外在的確實變得太多,甚至於面目全非了。
姑且舉一例,司馬遷是最敢實錄史官之一。可他的史記中,很多故事細節都是經不起推敲的。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就認為,鴻門宴中,項羽仁慈放了劉邦,劉邦借上廁所逃跑,范增摔玉罵項羽,都是戲說。實際情況是,當時項羽鉅鹿之戰後,實力已損,一時無力攻擊劉邦,狼怕狗,狗怕狼,暫時的妥協而已。
其實,我還想就疑古派補充一點,離一個時代愈遠的時代的歷史固然愈糊塗,而離一個時代越近的時代的歷史也越糊塗,當然,後者不是疑古派的研究範圍。當然,我相信,大家也能懂其中奧秘,是為了努力證明自己取代上一個朝代的必然性,於是會罔顧事實。所以,就只留下一些歷史的核,比如特定時間、地點、一場戰爭,一場運動是真實的。至於原因,它的意義,它的一些細節,都會被隱去 。
到這您或許會懂,為什麼歷史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了。
要記得,歷史是人寫的,還是代表著特定階級的人寫的,所以,事實和虛假就似形和影,一直相伴不離,唯此而已。
-
20 # 寧靜的大海29184229
未必,皇帝讓史學家記載的肯定都是稱讚他的。
感覺真言的史學家畢竟是少數,如司馬遷等人。歷史上向來都是成王敗寇,歷史只能有勝利者書寫,而且歷史的真實性,我們只能靠猜想,很難去證實的。
回覆列表
不是。
歷史從來都是由成功的人去寫的,從古至今勝利者就是王,失敗者必將受到懲罰,所以現在史書上有一些記載的內容都是存在一種小說的感覺。
而且透過代代相傳,再真實的內容也都會變得不再真實。
這就好比傳話一樣,第一個人告訴第二個人,內容可能沒有什麼差別,但是一傳十,十傳百,內容上就會變得相形見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