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許多家長因為小孩子快上初中,或高中,一旦孩子考試,總迫不及待的去問考了多少分,問題就在這,如果孩子考差了,許多家長喜歡拿成績好的孩子跟自己孩子比較,要麼嚴厲批評孩子,這反而使孩子心理出現障礙。
15
回覆列表
  • 1 # 私人心理顧問黃忠

    首先,二者同等重要。不宜把二者割裂開來。在順序安排上,身心健康排在首位。隨之即是學習成績。二者應該是辯證統一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輔相成)。

    身心健康的同時,妥善安排學習事情。而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是快樂的,而快樂的孩子更容易接收新事物,更容易提高學習成績。

    簡單地分割二者關係,其實都不是孩子、父母、家庭乃至於社會所需要的。

    (黃忠|青少兒成長輔導專家•自信口才•職業規劃•情感問題專家•心理諮詢)

  • 2 # 職乎者

    就我個人來看,孩子的身心健康要比學習成績重要的多,雖然二者都會受到後天的各種影響,但是成績永遠只是一個某一階段的測試而已,並不能涉及全面。而身心健康對小孩子甚至是成年人的影響很大,基本上都會影響一輩子。如果一個人的身心不健康,基本上幹不成什麼事,那就是一個心理缺陷的人,是一個不健康的人,所以我就感覺身心健康要比成績更重要。

  • 3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如果這兩者相比,還是身心健康更加重要。時代在發展,教育的作用日益凸顯,學習成績不再成為衡量學生成績的唯一因素,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身心健康。孩子能夠健康、快樂成長,這對他的未來發展更為有利,學習成績只是反映暫時的狀態,身心健康卻能伴隨孩子的一生,有時候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對人的成長影響很大,這種影響或許是隱性的,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但比顯性因素永續性強。

  • 4 # 蘆葦人生

    個人覺得,二者都很重要,但相比之下,孩子的身心健康顯得尤為重要。學習成績不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優秀的唯一標準,就算一個人學習成績再好,但如果他沒有一個健康、良好的身心,我覺得那也是沒有意義的。

  • 5 # 漫話基礎美術

    人沒有知足的,說什麼不重要的恰恰是他得不到的,例如考不上大學的說上大學沒用,健康重要,有些得病的人也會說錢不重要,健康才重要。當然也有一部分站著說話不嫌腰疼的學霸家長也這麼說。

  • 6 # 親子時光TT

    以現在的主流教育觀來說,當然是心理健康更為重要了。就像《天才在左,瘋子在右》裡的例子,他們中有很好的老師,有精通物理,生物,還有化學,文學……而且他們大多數人邏輯思維非常清晰,有自己的世界觀,也有方法論。因此,當我們拋開書名,直接讀文章時,不會覺得他們是一群有心理障礙的患者,反而覺得他們就在我們中間。當我們掩卷而思,不由會感嘆天才和瘋子或許真的只有一線之隔。

    天才無疑是在某一方面很有造詣,換句話說就是成績較好,但是如果為了一味追求成績,而整天陷入題海,脫離社會。或者在小的時候受到過創傷,沒能及時疏導,而把壓力轉投到學習上,雖然成績不錯,但也會在社會上遭遇重重挫折,極度不開解的就會步入瘋子的行列。這樣的孩子即使長大了,視野不會很開闊,格局也不會很大,幸福度就不言而喻了。

  • 7 # 寶媽育兒講堂

    我認為是前者更加重要,心理健康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和保障。有了好的心態,不管是學習也好還是做其他事情都已經成功了一半。

  • 8 # 真心睿媽

    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將影響著一生是否幸福快樂。首先了解一下心理健康的人都有哪些特點:

    1、能夠面對現實,樂觀向上。心理健康的人能客觀地認識周圍的事物,遇到問題和矛盾時能正確處理。心胸開闊,情緒穩定,樂觀向上,遇到煩惱的事能積極解決、開脫自己。2、能瞭解自己,樂於工作和學習。不以學習、工作為累,能認真對待學習和工作。3、有自尊心自制力強,喜歡與人交往。在社會交往中自尊自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能與他人和平相處。

    只有心理上是健康的,才能體會生活的幸福,健康的心理是需要從小培養的,那麼如何培養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只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才會有奮鬥的目標,才會有學習、工作的動力。

    其次,接受現實,認識自我。家長要讓孩子瞭解社會,理解父母,更要讓孩子知道家庭的狀況, 明白自己的家庭在社會中的位置,教育孩子不去追求奢華的生活,以自食其力為榮,更不要因家庭的貧困而抬不起頭,認真地面對現實,以實際行動來改變現實。

    積極參與社會,參與生活。孩子經常會有恐懼心理,害怕與人接觸,害怕參加社會活動。這時家長要及時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心理。例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讓孩子親眼看看社會並不是那麼可怕和不可親近。還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社會團體活動,參加同學組織的晚會、郊遊,參加夏令營等,使孩子從團體活動中得到樂趣,得到友誼和信任。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參與些家庭活動,如購物、做飯等,從中也可以體會生活的滋味。“重在參與”,積極的參與會使孩子性格開朗,拉近與他人的關係,從而改變孩子對生活的態度。

  • 9 # 天使寶貝成長記

    當然是心理健康重要。從教這幾年以及育兒這幾年的經驗都告訴我孩子身心健康比什麼都重要。還記得孩子最初來到這個世界上,當你第一次看到那無比稚嫩和脆弱的寶寶你的希望是什麼嗎?還記得孩子生病時你的焦心和祈盼嗎?很多父母伴隨著孩子的長大,而忘記了最初對孩子的期盼—健康快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傳統的健康觀念主要是指一個人生理功能狀態良好,沒有疾病或病症。我家女兒小時候生病住院期間,接觸到不少病兒及家屬,家長都為了孩子能夠恢復健康操碎了心,再苦再累都不在話下。把孩子照顧好不生病,這是做父母的基本責任。可是當孩子身體非常健康的時候,很多家長都忽略了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而是過度在乎成績之類的東西了,給孩子帶來很大壓力,從而引發很多問題。這兩年有不少關於初中、高中孩子跳樓自殺的報道。如果問問當事人的父母,絕對不會提什麼成績之類的,他們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活著。這類孩子的心理都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僅是軀體沒有疾病,而且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的道德健康。”所以我們為人父母的一定要從孩子小時候就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不要以為給孩子買新衣服玩具買了孩子愛吃的食物,帶著孩子出去玩看見他們很開心,就掉以輕心。經常一邊是家長說“我都是為了你好,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一邊是孩子說“他們不是真正為我好,我沒感覺到他們多愛我。”真正合格的父母一定要關注孩子心靈的成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當他們遇到困惑無助的時候能和父母及時溝通。以免長期下來積攢了太多問題而無法解決。學習成績並不是和成功直接掛鉤,但也不是不關注,而是切記不可過度。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多關注孩子心理健康,平時也可以多學習心理學方面知識,只有孩子身心健康才能有好的未來。

    養兒育女這條路任重而道遠,想要美好未來,就和孩子一起成長,幫助孩子感受愛、擁有愛、學會愛,在愛的天空下健康快樂成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10 # 快樂庭院

    孩子的心理健康是第一位的,不過心理健康和成績是互相輔助的關係,絕對不是敵對關係。

    現實生活中,頗有部分人曲解為敵對關係。

    就我自己理解,可以從以下幾點分析二者之間關係:

    1, 孩子心理健康的第一點就是感受到自己被父母完全地接納和關愛,安全感的建立。

    一個人只有有了安全感,在做事情時才可能更加放心地投入地去做手頭的事情,表現在學習上,也才更有可能取得好成績。

    我接觸過一個十一二歲的孩子,心底善良樂於助人,可接觸了幾次感覺到不太對,我看到這個孩子似乎時刻準備著給予別人幫助,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不夠專心,別人在專心閱讀的時間,他卻不時地環顧周圍的同學,他手頭的書似乎並不是特別吸引他。後來的瞭解讓我明白孩子單親自小沒有得到足夠的父愛,同時母親和他寄居在姥姥家一間最小的屋子裡,卑微地生活著。

    這樣的孩子心理壓力很大,養成了從別人的認可中尋找一點兒快樂做為自信的基礎,真的很讓人心疼,因為我知道這點沒有父母給予安全感的自信是沒有根基的。

    2, 決定孩子成績的因素有很多種,比如智商、自小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自我學習能力等。

    如果一個孩子智商優秀,那麼他要想取得好成績輕而易舉,周圍的成年人如果因為他優異的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後果不堪設想,因為很多優秀的孩子內心其實也非常孤獨、有更多壓力,他可能不知道如何和同學相處,不知道怎麼去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等等,而我們這些只盯著成績單的父母往往容易忽視孩子的這些心理,所以會有一些成績優異的孩子因為無法排解自己的壓力導致極端事件:離家出走、經不起挫折、精神抑鬱等,更有個別名牌高校生自殺或者室友衝突導致謀殺事件的發生。

    那些成績優秀的孩子享受的不僅僅是同學老師家長的高看,還有心裡那種高出不勝寒的孤獨,而阻礙孩子生活幸福的更可能是那種心裡的孤獨。

    3, 對於一些成績中等或者成績較差的孩子,我們同樣要把心理的健康做為第一位考慮。

    只要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能找到自信,就算成績一般或者不好,只要他有自信、有良好的心態和學習態度,有他自己的所長,誰又能定論孩子的將來?人生的道路和學習成績不是直接的優劣關係,而人生的幸福和一個人的心態有很大的關係。

    4, 心理健康對孩子的成長異常重要,並不是說成績就不重要。尤其是孩子們面臨的一個又一個的考試,中考成績決定孩子去的高中,高考成績決定孩子進哪一所大學,可對中小學生來說比成績更為重要的是家長的關注點是什麼,家長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那麼孩子的態度也就會漸變,自然成績會隨之變化;家長只關注孩子分數,那麼孩子的成績會影響孩子的心態,心態轉而又影響成績。

    總之,我們首先要關注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學習態度,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和好的學習態度,孩子的學習自然會漸漸進入一個良性軌道。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老師和家長都不容易,不容易,也要完全地接納、愛他們!

  • 11 # 暖心娜娜姐

    有一個人,從小學至中學,一直成績優異,高中時獲得全國奧林匹克物理競賽二等獎,被評為“省三好學生”,後來進入重點大學讀前沿專業;

    還有一個人,從小極其聰明,成績相當優異,後進入北大物理系,成為北大的高材生,碩士畢業後,赴美國公費留學並獲取博士學位。

    他們的學習成績多麼好啊,然而這兩個人的生命最終如何呢?

    第一個人是馬加爵,製造了全國震驚的殺人案;

    第二個人是盧剛,製造了震驚中美的慘案,在1991年於美國獲得博士之後,連續開槍殺死5人,均為自己的老師和同學,之後開槍自殺,從此6個天才消失……

    是什麼造成了如此悲劇呢?

    悲劇的開始很平淡,馬加爵事件的起因是他在宿舍和同學打牌發生口角;盧剛事件的起因是在博士畢業後找工作有點受阻。

    然而由於馬和盧的性格存在缺陷,心理嚴重不健康,所以兩個很小的事情導致了他們自己不惜殘殺別人,賠上自己的性命。

    馬加爵性格孤僻,沉默少言,極度自尊又極度自卑,對外界十分敏感,別人無意說的一句話,他都覺得是在嘲笑自己,一心想報復;

    盧剛性格倔強,十分孤獨,不合群,與家人都很少交談,而且剛愎自負、目中無人、經常讓人下不了臺,凡事都想到陰暗面,喜歡走極端,想要將「傷害」自己的人全部消除掉,即使搭上自己的性命。

    按照中國心理協會發布的心理健康標準,他們都屬於極度不健康狀態。

    什麼是心理健康?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誇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並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瞭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讚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這兩個人學習成績很好,但是因為父母從小並不關注他們的心理發展,他們在成長中,壓抑了許多負面的情感,卻從未得到發洩和理解,他們都缺乏安全感,沒有自知之明,不能根據環境來調整自己,也沒有良好的人際支援,更加不懂得愛與被愛。

    如果孩子聰明,成績很好,拿到很多獎,很高的學位,最後卻落得一個這樣的下場,沒有哪個父母不會痛心疾首。

    在成績和心理健康兩者中,孰輕孰重,你肯定已有判斷。

    當然,好成績與心理健康兩者並不矛盾。

    但如果家長只注重成績,不注重孩子的心理發展,損失會更大,而如果家長注重孩子的心理發展,注重培養一個自信、快樂、積極、合作的孩子,那麼這樣的孩子成績肯定也不會差到哪去!

    孩子的成績重要,但家長最好將這種著急放在心裡,因為你越指責、越催促、越和他人比較、越焦慮,孩子可能越沒有信心,越不願努力,然後就越自卑,成績也不會好。

    如果你為孩子的成績而焦慮,衷心建議你:

    建議你轉換思路,想想孩子是哪方面需要幫助,是動力不夠還是方法不會?

    動力不夠,就給他平等的尊重、探討願景,方法不會,就引導他思考、找資源、解決問題。

    在孩子成長早期,家長多花一些心思,孩子成長更健康,不僅學習好,而且他能真正獲得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信心獲得未來更好的生活。

    畢竟,你不能陪他一輩子……

    ………………………………

    Hi,我是育兒達人「悠然」,一個5歲男孩的媽媽,同時也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和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講師,從孩子出生前就開始關注育兒和家庭關係建設,我相信「媽媽多快樂,全家更幸福」,一直在實踐 「育兒育己,悅己悅人」。

  • 12 # 成長匯

    最近剛出來一個新聞,一個剛高考完的男孩誆媽媽去旅遊,結果在旅遊途中拋下媽媽自殺在山間!記著採訪得知其QQ空間中很早便已有輕生傾向!我想但凡看過這個新聞的為人父母者,沒有幾個會選擇成績重要吧?最起碼,我肯定不會。人生而苦短,智士先賢尚雲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如果只是一味地以一個成績來要求孩子,讓其不知道人生趣味,獲得沒有任何樂趣,那麼我們就是孩子生命的劊子手,在鞭策著孩子往生命的盡頭快馬加鞭。相反,如果能夠從小給孩子建設一個健康的心理,讓孩子能夠正確的看待問題,解決問題,那麼相信這樣的孩子自然也會知道成績的重要性,必然會此處無花彼此開,總會有讓他自己成功的一面。只是我們國家當前對這個問題的重視還不夠,無論是從家庭還是學校來說,都過於重視成績而忽視心理健康。我們當呼籲並加強這一方面的認識和建設。

  • 13 # 布丁和喵

    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小到對待生活裡的點點滴滴,大到做事做人的方向。成績是手中的工具,而心理是否健康則決定孩子拿著這工具去幹什麼。心理健康狀況,會關乎孩子看待事物的出發點、態度,面對挫折、不公正時的反應,對待別人的完美和優點時是否平和客觀,等等等等。

    成績我反而覺得是最不重要的,因為一旦有個健康的心理,掌握了學習方法和應會知識點,獲得好成績是肯定會有的事。成績不重要還在於,我認為真正掌握所學知識更重要。成績沒考好,先要反思知識點是否沒理解清楚沒完全掌握。配圖來自網路,感謝圖片創作者的分享

  • 14 # 思雨媽咪

    如果一個孩子缺少對生命的認知(一遇到挫折就產生輕生的念頭),沒有夢想的能力(自己將來想做什麼都不知道),不懂得保護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農民拐賣),無法與別人共享(腰纏萬貫卻不快樂),那麼,即使這個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又能怎麼樣?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還是隻注重孩子的成績,而不是注重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不能一味地只注重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成績僅僅代表學習能力強,新聞報道過很多成績很好的孩子,確做出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來,其實這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實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

  • 15 # 種子總在夜裡發芽

    最近剛看了《下鄉養兒》這本書,對孩子到底是心理健康重要還是成績重要這個問題,我進行了深刻的反省。從孩子上小學以來,我就對她的成績提出了要求,每次考試不低於95分,當孩子嘟起小嘴時,我就會說,那誰家的誰誰誰,每次考試還100分呢!孩子也還算爭氣,基本上能達到這個目標,偶爾差一點兒,準會被上一堂政治課。時間久了,我發現她越來越沒有學習的熱情,早上去上學無精打采的,放學回來問她學校今天有什麼好玩的事,回答總是:還不是那樣,沒什麼特別的。

    《下鄉養兒》裡作者問喬老師是怎樣走上幫助兒童這條道路的,喬老師講了這樣一件事:“我大學畢業後當老師,我有個得意門生,是個女生,長得很漂亮,學習很好,我非常喜歡她。突然有一天她就不來上學了,後來才知道她精神分裂,住進了精神病院。我去看她,讓我震驚的是,精神病院裡有那麼多孩子,有大學生、中學生,還有小學生!我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衣服破爛,胡言亂語,認不出我是誰了。我忘不了她父母絕望的表情。一個家庭就這樣垮了。”“後來我知道,她遇到的其實是很小的困難:她學習一直拔尖,總是第一名,她覺得自己這次考試沒考好,當不了第一了,就受不了了。我就想,這是為什麼?那些孩子怎麼了?我們的教育怎麼了?於是我考了教育研究生,想研究這個問題。但是上完研究生,我還是不知道答案。於是我就去幼兒園當老師,從他們最小的時候開始,觀察,思考。最後我明白了,這是因為我們的教育是不健康的,把智力,也就是學習知識,放在了首位,而忽視了身體、意志、情感這些最重要的東西,其實這些才是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智力就是建在沙丘上的大廈,是很脆弱的。所以後來在幼兒園,我就開始幫助一個一個脆弱煩惱的孩子,讓他們都變得強壯快樂。”

    這段話讓我感到深深的愧疚,也讓我感到慶幸,現在改變自己還不算晚。雖然我覺得對成績有要求很正常,但方法不正確,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是我不能估量的。每年高考後總有考生自殺的訊息出現,還有那些在校園殺害同學的孩子,他們的心理問題肯定不是一天形成的,出現這樣的後果,對任何一個家庭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無數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作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比關注成績更重要!

  • 16 # 趣爸科比

    面對中國應試教育的大環境,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的考試都看地很重,目前中國最早的考試在孩子準備上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了,如果自己的的孩子,表現的並不是那麼好,家長應該如何處理呢?

    首先家長要明白,孩子在面對自己考不好時,心理負擔是很大的。

    【1】當試卷發下來時,和同學之間有對比,影響到自尊心。

    【2】如果試卷要簽字,不知道如何開口,開始編謊話、找藉口。

    【3】考試成績不理想,覺得自己學不會,感到灰心,越來越厭學。

    孩子在這一刻是很無助的,那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這樣幫助孩子:

    【1】父母應該和孩子做好溝通,用商量的口吻問孩子,為什麼沒考好,是什麼 原因、遇到怎樣的困難。

    【2】鼓勵孩子進步,激發他學習的戰鬥力、協助孩子學習,攻克難點。

    【3】父母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給孩子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

    “因為我是菊花,請別讓我夏天開放,因為我是白楊,請別指望能從我身上摘到松果。”

    突然感覺孩子真的可憐,~~~

    愛因施坦小時候是個弱智,直到四五歲時還不會說話,為了激發他的求知慾,他爸爸就給他買了一個特殊的玩具---指南針,玩這個玩具的時候,他很好奇,究竟是什麼力量起的作用呢?據說這個“奇蹟”使他提了這個問題,30年後,他對這一提問,找到了答案,導致了宇宙結構觀上的革命性改變。就是這個玩具激發愛因施坦對科學研究的興趣。

    知識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所以無論孩子選擇怎樣的興趣愛好,我們都應該支援他,只有深入這個愛好,專注這個領域,他就算其他科目是0分,但在他深入學習的這個領域裡也是個人才。所以對孩子的期望,要從一點點開始,不要一下子讓他壓力過大。幫助孩子尋找求知的慾望,找準他的愛好,發現他的優點,分數也許就不算什麼了。

    所以父母重視的不是分數的本身,而是孩子學習是為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他開心嗎?他喜歡嗎?一切的教育從興趣的角度出發對孩子才是最有收穫的。不要盲目地相信那些不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式。我們要尋找的是一個合適孩子的生長和學習環境。

  • 17 # 輔導作業的老母親

    兩個都重要,但相比而言,心理健康更重要,在心裡健康的基礎上,認可、鼓勵孩子的努力過程,持續得到鼓勵的孩子,相信他的成績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18 # 茗茗育兒

    如題。肯定是孩子的心理健康更重要,理由很簡單,心理健康的孩子有正能量,及時成績不出眾,生活依然很陽光,反之,成績好,心理不健康,那充其量就是一個有知識的變態。

    我的話語可能有點嚴重,但是確是肺腑之言。一個孩子,學習成績再好,心理不健康,那也是零,因為他會把學到的知識用在不健康的心靈狀態下,扭曲靈魂。就算成績好,也沒有價值。相反,孩子心理健健康康的,即便學習一般,也會讓然覺得他很有禮貌,將來發展也會很好。

    條條大路通羅馬,只要心理健康,心態正能量,即使成績不好,也能在別的方面開闢一片新天地。而就算你成績再好,心裡不健康的話,遲早會被社會摒棄,因為人們都喜歡正常人。

  • 19 # 娛娛娛娛樂

    當然是心理健康更重要了,有一個好的心理狀態才能好好學習啊,這樣成績才會提高。

    每年高考之後都會有自殺的人,顯而易見那些人的心理都是不健康的。心理健康的人是不會做出這種事情的。他們沒有想到父母,更沒有想到愛他們的家人。

    所以,一個健康的心理比學習成績更為重要。如果生命都沒有了,那還何談成績呢?

    每個大學校園裡也都有心理諮詢室,這都是為了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建立的。可見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 20 # 孔健聰

    其實爸爸媽媽從嬰兒誕生這個世界的時候都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當然是身心健康重要。小的時候,父母比較注意這個,而等到嬰兒長大後,大概孩子在5歲左右,父母開始受到社會大環境觀念和家庭成員觀念(不一定是合適的,只是大家習慣了)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教師舉報操場偷工減料失蹤,遺體埋操場16年後因掃黑除惡被發現,嫌犯是校長親戚,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