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綜改1
-
2 # 職場寫作李老師
這種話若是當權者言,就是瀆職。保障教育投入提高教師待遇是國家法律明文規定的政府職責。
這種話若是師範院校的教授學者、教育局、校長等教育管理者說的,就是催眠,忽悠,昧良心!
這種話若是社會、家長,甚至學生說的,就是墮落愚昧。
這種話若是教師自己說的,那只有一種情況,教書教傻了。
~~~~~~~~
很多人分不清“你我”,而很多話是分“你我”的。
例如:安貧樂道。潛意思是,我要安貧樂道,我願意安貧樂道。如果你對別人說:你要安貧樂道。就是有病!
同理,選擇教師就選擇清貧,潛意思是:我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清貧。既然咱幹了這一行就愛這一行,國家社會給了咱保障給了咱榮譽,咱就別計較那麼多了。這個老師自己可以說。
同樣的話,如果換成“你”。你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清貧。既然你幹了這一行就要愛這一行,國家社會給了你保障給了你榮譽,你就別計較那麼多了。這TM肯定是智障!
-
3 # 音樂抒懷
關於“選擇了老師,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清貧”,這個觀點本人不敢苟同。 首先,現在的教師待遇並不低,享受著公務員的待遇,而且工作時間非常短,比公務員還短,一天二三節課,再除掉雙休,除掉寒暑假,你算一下他一年工作了多少時間,非常地清閒,每月工資照拿不誤,各項津貼獎金一樣不少。寒暑假還可以做兼職。所以說教師對於現在來說是一份既清閒又待遇好的工作。並且受到絕大部分人的尊敬。現在還有許多老師,上課不講重點,下課給學生補課,誰要不補,還會受到老師欺負,拿著非常高的補課費,賺著非常高的外塊。部分學校老師已經走向了商業化道路。 再其次,說到奉獻,那就是他的工作呀,拿了報酬的,談不上奉獻,只有不要報酬的行為才談得上奉獻,任何人在自己的崗位上都要努力付出,不付出哪來回報,怎對得起那份工資,更何況優勝劣汰,現如今,已不是吃大鍋飯的年代。再說,你普通老師乾的好,可以做班主任,教導主任,校長,教授,甚至教育廳長,部長。那些教授講一節課都是上萬的,我們普通工人幹一個月都拿不到。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當然,要想成為首富,那是不可能的。我們的首富馬雲先生,原來也是當老師的,後來改行了,覺得做老師清貧的,就學馬雲吧!
-
4 # 師說
校長這句話,說對,絕對正確!說錯,大錯特錯!
“選擇了老師,就是現在了奉獻和清貧”,如果校長是在陳述教師的工作狀況和生活狀況,確實反映了客觀事實。
教師的工作狀態難道不是這樣的嗎?每天,上下班都沒見過太陽,上班,太陽還沒出來,下班,太陽早已落山。每天,上課、輔導、批改作業、組織活動、做各種閒雜事體,苦口婆心,一心都想學生好。這不是奉獻,你能說是什麼呢?
同樣,教師的生活狀態不也是這樣的嗎?好多地方,教師法規定的工資標準遲遲沒有落實,15年教齡2600元工資,險些連自己都養不活,在當今的經濟條件下,還不夠清貧嗎?
所以說,校長的話,如果是陳述一種事實,是沒有任何錯誤的。但是,如果校長的話,是對老師的要求,那就大錯特錯了。
選擇奉獻,並不等於選擇清貧,奉獻和清貧並不是一對孿生姐妹。選擇了老師,確實選擇了奉獻,把自己的青春和熱血,奉獻給教育事業。做了老師的人,絕大多數是這樣做的。
但是,改革開放40年了,國家把扶貧作為一項重大工程來抓,就是要讓所有人都享受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讓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改革開放的紅利,讓每一個人都過著有尊嚴的有質量的生活,教師,當然也不能例外!
教師有追求高質量生活的權利,有權要求政府按照法律標準落實待遇,有權在工作之餘,從事不違反法律和行業規定的兼職取得報酬。要求教師選擇清貧,不過是一種落後於時代的陳詞濫調,不過是一種對己寬責人嚴的雙重標準罷了!
-
5 # 狂喜淡墨a
選擇了老師
就是選擇了奉獻和清貧。對錯不說,我將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我的老父親是一名普通的教師,已經去世了二十一年,六十四歲,就因肺癌而離我們而去,四十多年的教齡,高階教師,兢兢業業,將一生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他耐得住了清貧,因為家中姐弟兩人,還有一個小叔與我們在一塊生活,家中唯有老父親自己養家餬口,靠他自己的工資度日,七八十年代,工資低,幾十塊錢,到了改革開放年代,日子有了好轉,老父親為人厚道,做事老實,一個教書育人的知識分子,沒有私心雜念,一心一意教書,家貧沒有埋怨,住的老房子修了再修,鄰居家的房子翻蓋了,我家依然住到我結了婚三年後,才蓋了新瓦房。
象我父親這樣的老教師,也都差不多。都是選擇了教師職業,也同樣守住了自己家庭清貧的窘迫。但是依然生活的安分守己樂觀。因為自己無愧於心,曾經榮獲省市區優秀教師的榮譽,同時教育的學生走到了各個領域。這一切我們能理解一個執著教育事業的人,如此樸實讓我懷念我的老父親。懂得了人不僅僅為自己而活著,
由此聯想,做到守住清貧,奉獻教育,多麼不容易。我驕傲的說,我老父親做到了。
-
6 # 強富美高悅
我認為這句話是對的!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教書育人那一方面都得花大量時間和心血。學生畢竟不是一個模子脫出來的,性格、脾氣、基礎及資質各不相同。要思考課堂如何讓絕大多數學生有收穫,要檢查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要思考如何讓這些學生攻破障礙,要防止學生違紀,要處理違紀學生,要讓學生認識錯誤所在,等等。要讓每個學生在成人成才方面都有提高,教師得花費大量精力與心思,沒有奉獻精神是做不好的!
選擇了教師這個職業也就是選擇了清貧。想發家致富,可以辦企業,辦農場,可以經商。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塑造未來公民靈魂的重擔。教師自己想法多,心不靜,行不端,怎能為人師表?教師向家長索要錢物,要家長辦事,要學生到自己家有償補課,是‘’人無外財不富‘’的表現,都是汙辱自己人格的行為。不能把學生當成贏利的工具,不能把教師做成不法商人。這種貪便宜、鑽錢眼的教師能培養出品格高尚的一代新人嗎?教師也有過體面生活的權利,但不能靠這些方法。
國家正在不斷提高教師待遇,慾望不能太高。不能奢望靠教師一人養活全家,不能靠教師一人買房子。其它職業一般也達不到。
-
7 # 幸福魚兒
過去是,但現在,說不準了!去學校看看,又有幾個老師沒利用自己本職工作的優勢,賺的腰包鼓鼓囊囊的呢?
我所在的地方,北三縣的龍頭老大哥。
從小學開始,家長就得絞盡腦汁想逢年過節得給老師送什麼禮物了。尤其是教師節快到的時候,更得提前一兩個月就得打聽,準備了。
聽說有個小學,這邊的大哥大,公立學校最好的小學,風氣也是整個地方人公認最差的。毫不誇張的說:在去年之前,家長送禮,直接送卡了!
-
8 # 31908473230鄉村聲音
“選擇了老師,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清貧。”這句話千真萬確。本人非常贊同。因為教師職業就是面對三尺講臺,一根教棒,把自己的滿腹經論、道德觀、人生觀全部奉獻給自己的學生,努力造就新時期“四有”新人,培養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培養德智體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教師是太陽底下最輝煌的職業,教師是渡船,是蠟燭,燃燒了自己,成就了幾代人。教師的職業是清水衙內,教師的職業是神聖的,是偉大的,是不可貶低的。全社會應樹立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當然,教師更要自尊自愛,為人師表,愛崗敬業,潛心育人,鑽研業務,充實提高自我,不能給有些別有用心的人鑽空子,光拿教師說長道短,搞網紅,貶低教師職業。奉獻與清貧是教師的本分,愛崗與敬業是教師的天職,立德樹人,培育“四有”人才是教師的責任。
-
9 # 哥薩克騎兵1
校長純粹胡說八道!一箇中級職稱的普通教師,每月拿到手的收入在五千左右以上!每年13個月工資,還有獎金,年到手收入起碼七八萬以上!高階職稱的收入在每年八九萬小十萬!雙職工教師每家每年十幾小二十萬!我們這裡3年以前房價2~3千/平,現在漲的每平方6~8千,可是教師們家裡戶戶都是幾套房子!三四套房子的人太多!普遍是兩套房子!就是新結婚的年輕教師也可以公積金買房!何來清貧一說!廣大的農民工丶工人、小商販們才是社會底層!
-
10 # 劉三妹兒901130
當老師奉獻肯定是有的,但是清貧我不贊同!
我選擇當老師,其中的辛苦只有我們老師才能懂,我每天早晨六點就起床了,起床的時間我的孩子醒,晚上回家的時候,我的孩子都經已經睡下了,一星期可能只有星期才能陪孩子。
在學校孩子的吃喝拉撒都要管著,有時候趕上那個孩子不舒服,無論是白天還是半夜,無論是晴天還是下雨,我都會帶孩子去看病
-
11 # 微雨潤苗
我就想問說這句話的校長:你在說這句冠冕堂皇之話的時候,你自己是清貧的嗎?你自己有沒有堅守並享受清貧?如果沒有,那麼我想送那個你一句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說這句話的校長,我覺得應該是比其他普通教師要“優秀”得多,那麼這位校長應該也是比其他老師更清貧的存在。唯有這樣,校長說這句話的時候才能擲地有聲,理直氣壯。喊破了嗓子,不如做出了樣子,校長只有自己一貧如洗,才有讓教師堅守清貧的底氣和決心。
“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與清貧”?校長的這句話到底是對的嗎?我覺得教師應該奉獻,那是必要的,但必須要求教師清貧則是一種誤導,更多的是一種調侃,而不應該是一種語重心長的諄諄教導。在我看來,教師,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存在,教師只是一種職業,而並非一種清貧的代名詞。
奉獻當然可以奉獻,但我覺得不能與清貧劃上等號,否則教育事業很難留住真正的人才,教師行業也難以成為傳說中那隻“人人羨慕的職業”。讓教師擼起袖子加油幹當然可以,但是你要“馬兒要跑”,你至少也得給“馬兒一些草”吧?更何況,哪怕是一匹“機器馬”,你也應該讓它有足夠的能量才能讓其動起來,對吧?
在一次教師節的大會中,聽過一位老師說過這麼一句話:“教師,是物質上的窮人,卻是精神上的富翁。”自我安慰的話能說得這麼清麗脫俗,說實話我很佩服他。精神上的富有當然是極其高大上的,但是“精神餘額”能取出來上交房貸或者填飽肚子嗎?教師,只是一種職業而已,教師只要在從教生涯中,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那麼教師不管是清貧的還是富有的,都是頂呱呱的好老師。
我每天都騎著電動車上下班,但這並不意味著“電驢”是教師的“標配”,更不代表著好老師都必須只能騎著“電驢”上下班。把四個軲轆的車子開出來的老師,在8個小時之內兢兢業業,8個小時之外沒有違法亂紀,他們同樣是好老師,這一點毋庸置疑。而開著電驢的我,依然會選擇繼續默默奉獻,但我不可能一輩子堅守清貧,只要有人幫扶,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那麼我會耗盡“洪荒之力”擺脫貧困,從而讓自己在說“知識可以改變命運”這句話的時候更有底氣和信心。
文章最後,祝願所有掙扎在貧困線上的老師早日脫貧致富,祝願教師職業早日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
-
12 # 赤橙黃綠青藍紫518
校長說:“選擇了老師,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清貧”,我覺得在公共場合誰也不會說校長講的這句話有什麼不對。
作為學校領導面向全體教師講這樣的話,目的無非就是告訴老師們:第一要發揚奉獻精神,心無旁騖,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第二要是指望發大財當大款就不要選擇老師這一行。提醒老師們既然當了老師就要有付出與報酬不對等的心理準備,這樣說有錯誤嗎?沒有!
我覺得不但是校長可以這樣說,其他國家公職人員或企事業單位的領導都可以對自己的下級這樣說:
“選擇了公務員,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清貧”;
“選擇了警察,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清貧”;
“選擇了科學家,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清貧”
“…………”
老師與各行各業的人們一樣都應該是“選擇了奉獻”,“奉獻”這一概念的定義應該不會有爭議。有爭議的當是“清貧”這一提法。
我國的傳統文化裡對於官員的譽美之詞有:一貧如洗,兩袖清風。而談到小知識分子的教書先生也經常會說固守清貧。
隨著社會的發展,話雖習慣上還是這樣說,可在提高教師待遇上國家還是下了大力氣的。在努力地把付出與報酬調控到一個合理的水平上。
如此說來,我覺得奉獻是絕對的,而清貧則是相對的。
-
13 # 肘擊不算犯規
不想成富人的教師不是好教師。。幾百年來中國之所以落後,就是認為教師該清平,這是一種既愚昧又無恥的論調。。人類發展靠經濟,國家強大靠經濟,試問,一群對財富沒有慾望的人能教出經濟強國嗎?如果馬雲一直當個窮教師匠,中國有現在發達的電商嗎?現在的馬雲對社會教育作用,比他當老師的時候大億萬倍。。。。記得一個真實的教室事件:一個教師苦口婆心的教育一個不做作業的學生,“你現在不跟我學習,將來怎麼能有出息,怎麼能在社會立足,怎麼能養家付口”,這位學生回答說:“老師,我現在有父母給的兩套房子,光租金都比你工資高几倍,養家付口對你來說是人生不懈的追求,可是對我來說都不是事,你讓我跟你學,學什麼?學做窮光蛋嗎?”老師無言以對“那你還來學校幹毛啊”,學生“這就是我和你的不同,你以前讀書是為了生計,我現在來學校純粹是個人自由,人生閱歷。OK”。。老師沉默了,內心深深被觸動,都說知識就是財富,可他媽掌握知識傳播知識的人卻是窮光蛋,這叫人拿什麼來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
14 # 安慶之聲
本人作為一個老師,對於校長說的“選擇老師就是選擇了奉獻”,這個問題我個人不能贊同,至於“選擇老師就是清貧”,這個問題我非常同意。為什麼呢?下面闡述一下原因:
作為一名高中老師,在我看來,教師只是一種職業,做老師的人大抵也是平平常常的普通人。如果說這份職業有什麼不同意義,那我不想說什麼“奉獻”,說白一點兒,老師,是一份良心活兒。教師這個行業工資比較低,因為工資低,才是選擇了“清貧”,大家都知道,一個小學都沒讀完的戲子,一首歌就成了名人,收入上千萬。而一個從教幾十年桃李滿天下的老教師,每月工資只有四、五千元。
改善教師待遇,這樣的事情已經說了很久了,但是到底有多少老師真正受益?這句口號落實到什麼程度?還是說,它僅僅只是一句空話?今天對比其他的職業,教師的工作條件和薪資待遇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好。
而這麼多年我親眼所見,當老師真的太苦了。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教兩個班的語文,還要兼任一個班的班主任,平時還要寫教案備課,批改一百多人的作文和試卷,更頭疼的還有雜七雜八的檢查和考核。
大家看,選擇了老師就是選擇了“清貧”呵!
-
15 # 蕭野195691630
這個話如果是30年之前我信,現如今你說這話你自己信不信?清貧???一個月下來收補課費都趕上上班族一個月工資高了,沒事再賣賣試題,試卷,這樣的現狀跟清貧有一點關係麼?別跟我講給孩子補課為了提高學習成績之類的屁話,上課時候你幹嘛去了,重點課上不講補習時候講,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什麼大家自願,不強制,有人真不參加了就在微信群裡說一些冷嘲熱諷的話點名家長,在班裡給孩子穿小鞋,你口中的奉獻哪去了?最基本的師德都沒有好意思覥著臉說奉獻和清貧?當然不能一概而論,好人總是有的,只是現在的大環境想找到個奉獻清貧的老師太難
-
16 # 戚老師說
校長說:“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與清貧”,這不是忽悠人嗎?
在國家大力發展教育、提高教師待遇和地位的今天,在全社會致力於脫貧攻堅的今天,還這樣說,不是和國家唱對臺戲嗎?
校長這樣說,是很容易失去民心的。
長期以來,人們把教師比作“蠟燭”、“春蠶”,讚頌教師的同時,對老師也提出了過高的道德要求,似乎教師只能講奉獻,不能談待遇,一談待遇,就是不道德。
這對教師是不公平的。教師,只是一種職業而已。職業,既得有相應的職業道德,也要有相應的職業權利。取得應有的報酬、獲得應有的尊重就是教師職業的權利。
不給老師應有的待遇,只讓老師奉獻,無異於耍流氓。
不給老師應有的待遇,只讓老師奉獻,也是不現實的。
各行各業,都對社會有不同的貢獻,教師也一樣,做好本職工作,是教師的職業責任,也就是教師對社會所做的奉獻。
現在,國家要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大幅度提升教師職業待遇和地位,一再強調“教師待遇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水平。”提高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讓教師安心工作,以教師職業為榮,讓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教師隊伍中來,從而振興教育事業,是國家的教育政策和遠景,這一點無需置疑。
-
17 # 山葉葉
對於平凡人來說,不是我們想選擇什麼職業就能從事什麼職業,而是我們要依靠得來不易的職業,因為,如果我們放棄了因機遇而得到的職業,可能就找不到職業了,因為找不到職業就不能養活家庭老幼和養活自己,所以,無數的人說,“我無私地為國家為人民奉獻了我的一切……”那是不完全對的說詞,只是說,“我”在這份工作中,因為有了工資,在養活了“我”的家庭的同時,也為國家和為人民作出了貢獻。試想,任何一個人,任隨他(她)的“調子”唱得多高,任隨他(她)的聲音多麼的響亮,如果無工資收入,沒有錢吃飯,他(她)能“堅持幾十年如一日而勤勤懇懇”地為人民服務嗎?包括當大官的,包括自稱覺悟高的人,如果半年不發工資,可能他(她)就放棄工作和職位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選擇了老師,就是選擇了奉獻和清貧”這句話不正確,至少是不完全正確。
-
18 # 探究教育
這麼看:
一是這個命題是個偽命題,尤其是作為校長,不能這麼講。教師為何要與清貧畫等號,為何不能與財富畫等號?校長給老師們講一句,選擇了教師就是選擇了奉獻與財富……該有多麼激動人心啊!老師幹勁也大啊!這校長的話還是改一下吧!
二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校長可別像某些腐敗官員一樣,臺上一套,臺下另一套,老師們瞪大眼睛,盯緊看嚴,看看校長是否清貧,是否奉獻,是不是吃回扣,不上課,到處逛……
三是應當把教師的收入提高上去,就像任正非所講,教師待遇提高到大家都爭做教師的地步,我們就更強大了……看看教師隊伍是不是最優秀的畢業生爭著進來了……百年大計,教育為本……211.985學生有多少做教師的,尤其是做基礎教育教師的,這就是我們走向強大的標杆……
四是教師提高待遇,需要打鐵要靠自身硬,有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的的教育絕招……有真本事……不能自己嚷嚷著漲工資……只要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何愁工資低啊!目前,特級教師,正高階教師……收入非常可觀……校長鼓勵老師們朝著這樣的目標邁進……搞個清貧,喪失鬥志!
五是校長們務必想盡千方百計,給老師們創造條件,督促指導,探索教學改革,發現人才,快快給老師們提高職稱,多得榮譽,增加收入……老師們才有幹勁!
六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教師們不能用有償家教,買教輔拿回扣,截流收費等歪門邪道增加收入,應當依靠自身教學能力增加收入……
總之,校長要帶領老師們,多學習,勤探索,敢為天下先,在提高教學成績的同時,丟掉清貧,大幅度提高教師待遇,讓教師成為人人羨慕的職業,這才是好校長……
-
19 # 山高水長159172087
教師職業神聖,而且改革開放以來政府很重視教育事業,教師的工資待遇不 斷提升,地位也受到了尊重。至於說奉獻,全國的各行各業都是在奉獻,只是崗位不同 。至於說清貧,這並不準確,我個人看到的事實是,人民教師職業穩定,收入尚可。而且每年星期天和節假日都在一百四、五十天左右,節假日照拿工資,即是正常工作日,給學生補課,輔導還會有額外收入。節假日比公務員還多,在廣大農村中,教師們可謂中高收入群體,大部分教師在縣城裡都買了商品房,這與種地的農民和外出打工的農民相比可謂天壤之別。和同樣為國家做出巨大奉獻的廣大退役軍人相比,其優勢明顯。當然教師教書育人,培育園丁 ,付出了辛勞。應受到尊重!
-
20 # 至愛曉笑生
不完全贊同。本人生活在不入線的小縣城,簡單說說身邊發生的故事:
1、選擇教師就相當於選擇了奉獻和清貧。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有一位腿稍微有些瘸的物理老師,當時40多歲,他的妻子就是本分的農民,在家務農,夫妻兩個有一兒一女。全家的營生就靠他的工資,他兒子念高中,每次返校都會帶一大摞煎餅和一大瓶鹹菜,因為食堂的飯對於他家來說有些貴。他並非我的物理老師,有一次我們的物理老師請假,讓他幫忙代課,當時下著雨,雨天他那條腿就會隱隱作痛,但是他一直強忍著,一直站著,為了給我們講清楚,他還強忍著痛多給我們講了10分鐘。
2、最近幾年,情況有些好轉,教師的待遇提高了。一是不再拖欠,不再發白條,財政首先保證教師工資發放;二是相對於當地公務員、事業編提高了20%。我是在2015年參加工作,同學同時考入我們縣某個鄉鎮小學的老師,他是本科,現在每月工資已經4000多了。在90年代,我們縣就合併了一些偏遠教學點,近幾年校舍也都重新修葺一番,即便是鄉鎮學校條件已經非常優越。所以,現在我們當地教師並非那麼清貧。
當然,在西北偏遠地區、西南山區還有一大部分代課教師,他們沒有編制,待遇極低,向他們致敬。
3、並非拉仇恨,身邊有很多老師給教師群體抹黑。很多優秀教師在評上職稱後,保崗保編到私立學校任教,工資雖然由私立學校發放,但是編制仍在,他們不辭職,佔著編制,其他老師很難評上職稱。同事同學的孩子念小學,開學不到3個月,就已經買了老師近2000塊錢的東西了。還有一位年輕教師,在離縣城最近的鄉鎮小學教書,整天想著託關係把自己調到縣城。他們並非清貧,也並非奉獻。
回覆列表
校長的這個認識包含了兩層含義:第一是作為人民教師的核心素養,應該獻身教育,關愛學生,依法執教!第二層含義是國家的尊師重教的大政方針沒有落實到位,表現出一種無可奈何心態!他也無能為力!
第三層含義是,就象你選擇了公務員一樣,你就只能清廉勤政,不能貪髒枉法,當官不發財,發財莫當官!當然正當合法的權益還是要維護的!
最終結局應當是:
大力提高教師待遇,吸引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來爭搶教師崗位,獻身教育,培養出三百六十行的尖端人才,富民強國!
而不是:
讓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來獻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