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葉楓流
-
2 # 恍huang惚hu
個人覺得不是不可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水的阻力還是很大的。一條普通的毛巾打在身上或許不疼,但是泡了水的毛巾打在身上肯定疼,更何況是棉被那麼厚。當然肯定也跟槍的威力大小,子彈所經過的距離有關
-
3 # 全球鷹yy
淋溼的棉被相對於沒有任何防護力的東西來說,彈孔的威力還是有所減緩了,但還是足以讓人喪命的。棉被不能阻擋子彈對人體的傷害,僅能減緩子彈的一點點威力而已!
-
4 # 種花家看門兔
不是單純的棉被!且,反覆澆水蓋土以後,防彈能力是很強的!八路軍當年沒有重型武器,所以發明了“土坦克”——用木桌子,上面放棉被,水澆透,蓋土,再澆水,再放棉被,再澆水,然後4-5人,抬或者推,掩護爆破人員靠近碉堡實施爆破。
-
5 # 草木菁華2005
不是溼棉被能擋子彈,而是中國土八路的複合防彈衣。
複合防彈衣中有一樣就是溼棉被,真正能防彈的不是因為有溼棉被。
複合防彈衣的材料有,實木八仙桌,老棉花被,土,和水。
八仙桌是實木的,具有一定的阻擋作用,但單靠實木是扛不住三八大蓋,歪把子的子彈的穿透力的。
老棉花被用水澆透,再加一層土之後再加床老棉花被。
這種土八路的複合防彈衣也稱之為土坦克,因為太重了,在當時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土防彈衣和現在的防彈衣類似,只是有一定的防護,畢竟在抗日戰爭時期,三八大蓋的威力還是很大的。
只不過現在的電視劇裡把這個土防彈衣簡化成澆溼的棉被就能防彈了,成了一個吐槽點,按電視劇上演的,日本侵略者能在中國撐這麼多年,真不容易!
-
6 # 史話戲說
防禦工事這種東西,特別是就提取材的臨時防禦器材,經常會導致很多誤解。淋溼的棉被能擋子彈嗎?在很多臨時組建的防護器材中,確實會出現被子之類的物件,但是要是就此下結論稱“棉被能擋子彈”“淋溼的棉被能擋子彈”,好像一人頂一床被子就可以不怕槍打一樣,那就不成了。
類比一下的話,沙包堆疊累成的胸牆可以有效保護步兵不受輕武器殺傷,但是如果因此就說“麻袋和沙土不怕子彈”,那就不合適。歐洲近代有一種防禦工事,是若干個柳條筐裡填上大量的土,堆在一起累成防護牆,可以有效阻擋步兵火器和輕型火炮的射擊。但如果有人說“大柳條籃子真厲害,被炮打都沒事,柳條真神奇”,那就不對勁了。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單兵武器還沒有廣泛地輕量化、小口徑化,中間威力彈也沒有盛行,當時多數國家的制式步槍使用的彈藥,放在現在都會被認為是全威力步槍彈,本來在穿透力上就不弱,在遠距離上存速也比不少小口徑彈藥好些。這些子彈是很難用隨便什麼材料湊活湊活擋住的。
舉個例子。一枚彈頭重215格令、由李-恩菲爾德發射、初速達到744m/s的英77子彈,真的能在步兵交戰的距離上被一床溼棉被擋住嗎?相比之下,臨時使用的材料更有可能擋住手槍彈等等彈頭較輕、初速較低的子彈,但光憑一床被子是靠不住的。(網傳.30卡賓槍彈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在較遠距離被厚棉衣擋住過,我尚且沒有研究過這種說法的真實性,歡迎有了解的朋友說一說。)
另外我們必須要知道,光說材料種類,不說射擊距離,又不說材料厚度,誰知道能不能擋住子彈。一張乾燥松木板是擋不住子彈,把一卡車乾燥松木板排成一長排還擋不住嗎?再把槍拿遠試試呢?
在實際使用中,棉被應當是作為臨時工事的一部分,和其他臨時找到的材料相結合,比如木製傢俱、泥土、石塊等等,一起構成具備一定防護效果的臨時工事。臨時架起的防禦工事也並不稀奇,有什麼用什麼,用上棉被也不奇怪。但是如果單單架起一床溼棉被,作用將是極其有限的。
-
7 # 醫學如風
這是戲說那個年代的電影視劇太多了,美化和擴大了抗戰英雄的形象,有一定正能量。但是不排除多層溼被子夾心鐵板,木板等增大子彈穿透阻力的工具,在子彈飛行末期,有一定作用,。
-
8 # 不正經的軍棍
單純的棉被,根本無法阻擋子彈的射擊。
抗日劇中的很多橋段都是讓士兵披上棉被,然後潑上水,利用棉被做防彈衣,用來擋住日軍的機槍掃射。實際上,這種事情確實是有,但劇中的做法完全不行。如果單純棉被澆水,死路一條。
棉被澆水測試
二戰時期的步槍都屬於全威力彈,這種子彈普遍射程遠威力大,打穿五六個人都沒問題,那就更別說棉被了。理論上,棉里加水可以減緩子彈速度,但是,幾床棉被根本沒用,一槍就打穿了。
曾經就有人做過測試,在假人上面綁著棉被,澆上水固定之後用槍射擊,子彈打光後,拿下棉被發現,結果和電影中的完全不同,棉被完全射穿,都打在了假人身上。那麼證明的問題就是,根本擋不住。
▲假人帶上棉被澆水
▲全都打在了假人身上
棉被擋子彈,不可能只有棉被和水
電視劇這麼拍了,也不只是空穴來風。這個橋段在五六十年代的電影中就有了,而且那個時候的電影還是比較嚴謹的,不會像現在的電影電視劇那樣無厘頭。有興趣的可以看下老電影,真心不錯。
這中土製防彈衣,裡面加的不僅是棉被,裡面還有木板沙土(其實是沙包),還有木板一類的東西,能就地取材的直接就地取材。這樣裡裡外外放幾層,才有可能擋住子彈,而且注意,是有可能,大寫加粗的有可能。至於能不能有效,完全看臉了,運氣好能擋住,運氣不好,照樣玩完。
這樣做,擋住流彈什麼的可以,但是被人發現,幾個點射下來,估計“防彈衣”還是會廢掉。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無所不用其極了,當時的條件很艱苦,能用什麼辦法用什麼辦法了。
-
9 # 實現一個曉目標
不是單純的棉被。那些當做盾牌的大多是厚桌子條案類的,過去的八仙桌可以全實木硬木頭的,本身就很厚重,現在的刨花板可沒法比。如果你見過那種老宅子的門板有多厚,你也明白了。桌子條案的木料比哪個還厚,常見大多是棗木榆木,也有其他名貴木材。但絕對都是硬木類。棉被潑水上面還要加土加水,土也要有一定厚度,土上再加棉被,棉被也不是你用的那種薄杯子,那大棉被子可很厚實的,過去農村睡覺大多光膀子,除了窮之外,還有個原因,就是穿著衣服,厚重的杯子壓身上摩擦太大,夜裡根本不能翻身,一個姿勢睡覺第二天可累了。再潑水加土。反覆幾層。如果是冬季,水會馬上結冰。形成幾層冰甲。防彈是沒問題的。如果實戰無效,也不可能廣泛使用。影視劇裡大多是處於演繹,有個樣子就可以了,不可能和戰爭一樣作的一絲不苟。
-
10 # 優己
條件合適的話棉被確實是可以起到防彈作用!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多一層布也是種防護!主要是因為人不會傻站著讓子彈打。當時由於三八步槍威力太大,在巷戰中經常會出現跳彈誤傷自己,所以日軍的近戰武器主要是手槍,手槍的話本身威力有限,二戰時候的手槍有效射程也不過50米左右,這種槍的力量太小,古代的木窗用料又實,大部分是在5公分以上厚度的,一般來說手槍子彈破門而入後再打到人就死不了了,要是再加上一層棉被,免於被子彈所傷也是合情合理的。而那種揹著棉被跑也是同樣的道理,距離遠,已經超過了手槍的射程了,這時候棉被防的實際上不是子彈,而是流彈。
至於說要用棉被防真正子彈,民國時的土匪在撕票的時候都是把人綁被窩裡,然後用駁殼槍堵著被窩朝裡開槍,裡面就沒有不死的人。由於距離近,又沒有其他東西阻擋,子彈都是直接打穿棉被射殺裡面的活人,用這種方式打死的人整個被窩裡面會全是血,但是外面卻看不出什麼來。土匪都是用這種方法來製造恐怖,作為恐嚇百姓的手段,讓老百姓乖乖交錢。所以,棉被防不防彈不在於棉被本身,而是取決於在什麼環境情況。
-
11 # 軍武小咖
我真想讓這些拿觀眾智商開玩笑的導演,編劇們披上用水浸溼的棉被上戰場,看看小日本的三八大蓋能不能擊穿?
雖然有拿棉被擋子彈的歷史先例,但是那個時候勞動人民的智商可不和現在的某些所謂的導演,編劇一樣,那個時候成為我們稱這種東西為土坦克。由用水浸溼的棉被加上八仙桌(實木的)再加上土,再加上一層老棉花棉被,就算這樣也只能說有可能擋住子彈,畢竟小鬼子的三八大蓋的穿透力是很大,主要是當時炸小鬼子的碉堡使用。
而且還專門有人做過測試用一個很厚的棉被浸溼後,用中國的54式手槍在15米的距離上,打塑膠的家人,結果子彈全部擊穿棉被,打在了,假人身上,這還只是威力比較小的中國54式手槍,那威力更大穿透力更強的日軍的三八大蓋,甚至歪把子機槍呢?不用我說了吧
結果被某些神劇導演能成了一個浸溼的棉被就能擋子彈了?能的和咱們當年打小鬼子很容易似得,誤導了多少人,居心何在?
-
12 # 世福祥
日本鬼子的三八大蓋使用6.5mm子彈,穿透力強,但是殺傷力不大,這種土製作防彈衣會有一定防禦作用。但這種土製防彈衣自身太重,不便操作,所以效果應該不明顯,否則,在北方地區會大面積使用,小日本的碉堡也會基本不存在。
-
13 # 戰情解碼
溼棉被擋子彈這事在國內的抗日神劇中很常見,甚至在有的片子中,溼棉被的防彈能力甚至超過了坦克,但這種神操作真的靠譜麼?實事求是地講,這種土辦法確實有一定效果,我們的八路軍戰士也確實用過這種辦法攻堅,但是它的效果絕對不可能達到某些導演拍的那樣,否則還要坦克做什麼?
在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因為條件有限,確實用過一些的“土辦法”,比如在推車上堆滿沙袋,戰士躲在推車的後邊推著車前進,這就成了最原始的“土坦克”。除了這種“土坦克”外,八路軍戰士還曾用溼棉被和八仙桌製作過另外一種形式的“土坦克”。據一位八路軍老戰士回憶,在1944年的一次戰鬥中,八路軍戰士就曾將溼棉被蒙在倒扣的八仙桌上攻克了日軍的一座碉堡。
在網上,有一位較真的網友就用溼棉被做過一次防彈的實驗,他將溼棉被蓋在一個塑膠假人身上,然後在15米外用手槍射擊,結果假人被打成了馬蜂窩。手槍的子彈都可以輕易擊穿溼棉被,更何況威力更大步槍呢?既然如此,那八路軍為何還用這種辦法呢?
溼棉被擋子彈確並非毫無科學道理,棉被浸溼後,棉花內的空氣因為被水趕了出去而變得更加緊密,這樣溼棉被的柔韌性也就會大大增加,這樣棉被就有了一定的防彈能力。然而這種程度的柔韌性還遠遠無法與現代防彈衣相比,所以溼棉被的防彈能力非常有限,絕對不可能像電視中那樣,頂著機槍的射擊還能毫髮無損。
棉被擋子彈只是我軍當年沒有辦法的辦法,畢竟在戰場上有一些遮擋總比什麼都沒有強。至於抗日神劇中的那些鏡頭,大家權當娛樂就好!
看更多軍事資訊,請關注歷史文齋!
-
14 # 吾評武願
縱觀歷史,棉披上用水浸溼,再加上點黃土去擋子彈的場景,一般出現在中國的影視作品中,無論是1960年代左右的黑白電影,還是2010年代左右的電視連續劇。其實,棉被上戰場,從軍械學角度是說不通的。
我們分析棉被之前,先來分析一下防彈衣。防彈衣是通用裝備,美軍、英軍、各國警員都在佩戴的,是能防彈的。但是,鋼板夾層和凱夫拉夾層的防彈衣,能夠擋住子彈,卻緩解不了子彈的動能,子彈打到防彈衣身上,穿著它的軍人還有很大機率被打骨折。
下面我們分析棉被擋子彈,棉被加水,無法提供硬度緩解子彈的穿透力,無法緩解動能,加上點涼水能夠降溫,但是子彈飛行的那些熱能,並非殺傷人體的主要能量,動能永遠是主要的,靠熱能殺傷人體的是燃燒彈,棉被加多少水都防禦不了燃燒彈。
但是,如果由用水浸溼的幾層棉被加上八仙桌(實木的)再加上土,再加上一層老棉花棉被,就還是能擋住子彈的,但是要看子彈的入射角,如果是垂直命中棉被的平面,99.9%是要被擊穿的,尤其是日軍的歪把子機槍子彈。我分析,當年日軍的三八大蓋,是不會去瞄準棉被的,都是機槍掃射,重火力攻防戰。
有影片測試過用一個很厚的揹包,浸溼後用54式手槍在15米的距離上,打塑膠的模型人,子彈能夠擊穿揹包打在假人身上,就已經證明了棉被防禦的不可靠性、不實用性。
現在的防彈技術,其實也需要棉被加水這種思路,比如現在的改進型防彈衣夾層,厚度和重量都比凱夫拉的要輕,但是防穿透能力更強,而且設計了更好的緩衝機理,降低骨折的機率。如果人類總是拘泥於鋼板的夾層不去突破,可能永遠不會再在裝備領域有什麼突破了。因此,也不能一棍子把棉被加水防彈的思路打死,它的思路是好的,是值得肯定的。
-
15 # 車仔佬42104839
說些話的人只是無知!現在在電視及電影裡面都經常看到這種場面,無論國內電視也好,香港的電視也罷。有些香港電視警匪槍戰,匪徒躲在木門或飯桌後面就能擋住子彈,這些電視真是害人不淺!現在有些評論裡都有人說,八仙桌是實木的完全可以擋住射耒的子彈,說這些話的人其實也是無知!你可以想象,步槍子彈的初速每秒接近900米,它的穿透力極強!6至8釐米厚的實木同樣可以擊穿,請問你家裡的八仙桌,面板有多厚?現在的導演不單止是無知,而且更無恥!拍這種電視確實誤導了很多人,希望這些導演實地演練一次,自已躲在八仙桌後面讓觀眾用衝鋒槍掃射,他們能平安出耒我們就心服口服了。
-
16 # 冷兵器研究所
淋溼的棉被當然擋不住子彈啊!淋溼的棉被只能用來衝進火場救人……
這顯然是跟電影《小兵張嘎》裡曾出現過的,抗戰時期八路軍用的土坦克混淆了吧……
但八路軍的土坦克可不是淋溼的棉被那麼簡單啊!
根據八路軍老戰士的回憶:
“土坦克”是由幾根木料釘成一個長方形的架子底下,或者是一個八仙桌,安上4個車輪,架子或桌子上蓋上七八層蘸了水裹了沙子的棉被。
這裡透露了很多資訊。
首先,簡單的淋溼棉被肯定是不行的,要是蘸了水裹了沙子的棉被,而且還得是七八層之多。
其次,這麼多的裹了沙子的蘸水棉被已經很重了,靠人力已經扛不動了,所以要在木架子裝上車輪才能移動。
至於這東西能不能真防住鬼子的子彈。
國外有網友還真做了相關實驗:
那位網友使用侵華日軍的三八式步槍、裝填140格令圓頭彈,距離30米,入射角約45度(模擬炮樓向下射擊)射擊目標是一塊1.25英寸厚的松木板,先在上面鋪層1英寸厚的沙子,再鋪層用水浸溼的薄棉被. ,然後再鋪層1英寸厚的沙子, 最後再鋪層用水浸溼的薄棉被。
試驗結果:子彈穿透了棉被和沙子,但沒有擊穿木板
試驗結果證明了如下事情:
第一,只靠淋溼的棉被擋不住子彈,因為試驗證明了,它會被子彈擊穿
第二,八路軍的土坦克能有效防禦,侵華日軍所使用的,裝填6.5毫米口徑子彈的三八式步槍和歪把子輕機槍。
第三,土坦克能擋住子彈,靠得是淋溼的棉被和泥沙先對子彈進行吸能,然後靠硬木板阻擋後勁不足的子彈。
另外,那名國外網友還用英國.303口徑李氏步槍,模擬了侵華日軍使用7.7口徑子彈的92式重機槍。
實驗結果是,土坦克依然可以擋住。
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如下事實:
八路軍的土坦克確實可以頂著鬼子步槍和輕機槍,甚至重機槍的火力衝到炮樓之下。但注意的是,鬼子是擲彈筒的……
而且,這個土坦克必須是多層蘸水棉被加沙土,並以硬木板為防禦核心。如果僅靠蘸水棉被加沙土是擋不住鬼子的子彈的。至於淋溼的棉被就更不可能擋住子彈了
-
17 # 大思糊
我認為這個是不可能存在的,在抗戰史上確實出現過這種事情,但是人家也不是棉被,人家裡面加了沙土,木板,後來條件好了,還加上了貼片。
像電視劇裡的直接倒上水,而且子彈打上去還啪啪的冒火花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而且日本所使用,包括日本戰敗之後國民黨所繳獲使用的38式步槍,本就是威力不大,但是穿透力很強的槍支,就算整個棉被也能給打成篩子了。
還有像其他電視裡放的,一個連光馬克沁機槍就十幾挺,就算有也不會像電視裡放的那樣集中,也會分散開來,100米或者150米放一挺,而且要是有這火力,日本估計連船都開不到中國海岸線上,還有什麼包子雷,吃一半炸一半的,就不怕吃錯了,把炸彈吃肚子裡了。
這些聽聽就行了,切勿當真。
-
18 # 史之策
可能大家在某些抗日神劇中看到,淋溼的棉被可以擋子彈。其實那只是某些導演或者編劇誇張事實罷了——被淋溼的棉被並不能擋住子彈。曾有一位好奇的網友用“三八大蓋”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先是在假人身上裹上一層厚厚的溼水棉被,然後用“三八大蓋”進行射擊,完後發現假人被射成了馬蜂窩,看著都疼。
厚棉被失敗後,網友不願就此罷休,又找來了一車沙子,向厚棉被中加入一層沙子後,再次進行射擊。
這次的效果就比上次理想了很多,發現溼水棉被加上沙子還是抵擋住了一部分子彈的,看來還是沙子比較給力啊。
“用淋溼的棉被擋子彈”這種說法其實並非沒有根據。早在中日交戰的時候,聰明的中國勞動人民便發明了一種被民間稱為“土坦克”的防禦工具,就是用六、七層被水浸溼的棉被裹上沙子後,再把棉被釘到一張木板上做成的。
由於有六、七層被水浸溼的棉被,外加一些沙子,所以“土坦克”的質量很好,一般是用小車推上戰場的,一般情況下也只有在佔領敵方碉堡時才會用到“土坦克”。“土坦克”雖然用到了棉被,但是起防禦作用的還是其中的沙子和木板。
其實,談到防彈,還是防彈衣比較靠譜一點。防彈衣是替人體吸收部分子彈或者爆炸破片的衝擊力的防護工具。
軟式防彈衣由多層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纖維、凱夫拉縴維、尼龍等材料緊密編制而成。
而加強/複合防彈衣則是向軟式防彈衣中加入了碳化矽和碳化硼等防彈陶瓷材料。
但無論是軟式防彈衣還是加強/複合防彈衣都不能保證能夠百分百的抵禦住子彈或彈片,他們只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早在二戰時期名聲很大的蘇聯SN-42型防彈衣便是採用了2mm厚的鋼板,雖然士兵們行動不方便。但安全係數很高,可以抵禦MP-40型衝鋒槍在100米內的射擊。在那個時期已經是非常優秀的防禦工具了,就像我們的“土坦克”也是當時很有效的一種防禦工具。
時間向後走,一直到越戰,出現了一種用軟質填充M69防彈衣。這種防彈衣解決了士兵們行動不便的問題,雖然抵禦能力比2mm厚的鋼板要差一些。
但考慮到方便了士兵們的行動,這種防彈衣還是可以有一些亮點的,曾經被使用過一段時間。
1965年,美國杜邦公司發明出了凱夫拉縴維,並把它使用在了防彈衣上,這才慢慢演變出了我們現在廣為使用的軟式防彈衣。
“用淋溼的棉被擋子彈”這種劇情也就只有在抗日神劇中才能看到,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擋子彈的話還是得找專業的防彈衣啊,用水淋溼的厚棉就想擋住子彈,被也未免太不給子彈面子了吧!
-
19 # 兵說
在一些抗戰題材的影視劇裡,曾出現過棉被擋子彈的畫面,一度讓觀眾直呼神劇。其實棉被擋子彈並非編劇的想象,這種情況曾經多次出現在真實的戰場上,很多參加過戰鬥的老兵對此都有印象。其實問題的關鍵在細節上,如果只是把棉被淋溼,就推到戰場上,它是起不到任何擋子彈作用的。淋溼的棉被經過處理後,則具備了一定的防彈功能,但防禦能力很有限,只能短暫的支撐幾秒。在抗戰戰場上,戰士為了炸掉日軍的碉堡,會冒著生命危險前進,用棉被頂一頂。但多數還是英勇犧牲,這是武器落後時的土辦法和無奈之舉。
當時的戰士們很聰明,認識到子彈在穿透不同材質物體時的表現有所區別,再結合一些防彈方面的粗淺知識,就想出了這一招。當時的做法是,先把棉被徹底打溼,然後在上面加上一層沙土,再加一層沙包,再加一層木板。按照這個模式,加厚3-4遍,最終形成了多層被子,木板,沙土的融合。由於子彈每穿透一種材質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旋轉,多層下來,多少會降低子彈的衝擊力。
想法是很好的,無奈效果並不好。當時的歐美也曾經採用過類似的思路,把棉被和鋼板,纖維等其他材質結合起來,製作出了笨重的防彈衣。這種加了鋼板和纖維的厚衣服確實可以擋住子彈,但抵消不了子彈的衝擊力,士兵依然承受了巨大的打擊力量,容易出現骨折。
夾了鋼板都頂不住,木板和泥土就更不可能了。只能說當時的中國軍民,受制於簡陋的客觀條件,只能這樣做。回顧歷史,事實證明,軍事科技水準的高低對國防實力的影響是巨大的。因此世界各大國都在保持軍事科技的進步和發展,加快現代化的近程,有了更好的武器,才能保護好士兵的生命。
-
20 # 河東三叔
首先吐槽一下,神劇導演賦予了抗戰軍民各種神奇的能力,真不知道當年日軍是怎麼堅持下來的。而本題的主角淋溼的被子擋子彈也被不斷演繹,所以在觀眾眼中也從不能變成了可能。
先來看看神劇中被子是如何當坦克用的,可憐的鬼子機槍都打懵了,看來防彈功能一流。
較真的美國人就做了類似的試驗,用假人穿上厚厚的棉被再澆水進行模擬試驗,用普通槍支擊發命中,效果當然不用猜了,發發命中。真當防彈衣用的話,十條命都不夠玩。
這就是結果,發發入魂。
我們換個角度重新來過,透過八路軍老戰士的回憶瞭解所謂的棉被防彈是怎麼操作的。當年的“土坦克”實際上就是在一張木桌上,覆蓋多層棉被,首先將棉被徹底泡水浸透,在棉被間填充經夯實過的泥沙。然後再由戰士抬著木桌,或都使用手推車架著木桌前進。類似下面動圖,但絕對不止這麼點厚度。
“土坦克”主要用於攻擊日軍碉堡,在“土坦克”的掩護下爆破手抵達碉堡下方,再使用炸藥包將其摧毀。
下圖是日軍三八式步槍在200米、400米、600米距離上,對泥土、沙石的穿透效能分別是:0.99米、1.1米、0.91米,0.6米、0.75米、0.6米。
透過上述資料對比以及實戰中的“土坦克”操作方法,浸溼的多層棉被加上夯實的泥沙,再加上當年的實木桌(絕對是良心桌,不是現代的三合板)。春實和現代的複合防彈板功能類似,只是土法上馬笨重而已。這種具備一定防彈功能的“土坦克”只能攻堅使用,單兵絕對無法應用。如圖以神劇這種不嚴謹的邏輯,純粹誤導大眾,大家呵呵就好。
回覆列表
理論上水會增大子彈執行阻力。但是棉被子裡的水太少了,阻擋作用有限。特別是電影裡距離炮樓很近的距離上,應該是擋不住步槍子彈的。更別說機槍了。
AK47可以穿透十幾釐米的木塊,機槍子彈可以射穿土牆。棉被有用嗎?這都是以為子彈是拳頭那樣的,打到柔軟的物體上會發生能量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