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標準的70後
-
2 # 閒看秋風999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
理論上講,美國政治制度是最完善的,只要滿足"硬指標"如年齡、出生地、沒有"汙點"(刑事犯罪)就可以任總統。
但是,美國總統採用選舉制,換句話說,沒有人給你投票;或者說即使有人投票,票數又足夠多;但是選舉人票不夠,仍然是功虧一簣。
因此,在美國當總統,有沒有政治資歷,是否擔任過政府公職,都無關緊要。只要你在初選時,能夠打動選民的心,有人投票就行。
但是,只有"一人一票"(普選票)仍然當不了總統。換句話說,你還必須贏得"選舉人票"。而要贏得選舉人票,你就必須代表美國某一政黨參選。
代表政黨參選,你就必須瞭解美國政治。因此,你就必須瞭解美國政府是如何執行,以及美國對內戰外交的諸多政策。
瞭解了這些以外,你還必須亮明你自己的觀點,你的競選綱領、口號、施政要點又會是什麼?你會回報選民什麼?
一般說來,美國總統大選前前後後歷時兩年。兩年的時間,足以讓你熟悉美國政府的構成;
兩年時間,對於任何能夠進入總統大選的候選人來說,其實就是一個培訓班。
因此,兩年競選過後,從未在政府任過職的川普已經諳熟美國政治了。更何況他還有一個競選班子為他服務,而川普走馬上任之時,早就駕輕就熟了。
而且由於川普還沒有沾染上美國政府內的官場習氣,不帶成見,說話辦起事更加接近地氣。
-
3 # 邱震海
這個問題要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予以解釋。
而且從理論上說,沒有政治生涯的人當總統恰恰符合民主的本來意義。記得有位名人曾經說過,所謂政治就是眾人之事。那意思是說,在一個正常的社會里,許多人都是專業人士,工作好,薪水高,家庭幸福,但是往往為了社會正義,願意放棄自己的高薪而服務社會。這樣的專業人士是最值得尊敬的,因為從本意上說,他們除了服務社會別無所圖。
但這只是就理論而言。從民主運營的實際情況來看,最後都養成了一批職業政客,那就是象克林頓和希拉里那樣的,大學一畢業沒做幾天專業工作,馬上踏上從政之路。這以後,爭取連任就是他們的工作,因為除了連任、從政,他們幾乎一無所能。
從這一意義上說,沒有從政經驗也能當總統,在理論上是一件好事,在實踐上也是值得鼓勵的,因為這將使民主重歸其本來的含義。然而實際的情形卻遠非這麼簡單
在美國的現實政治中,凡是沒有從政經驗要問鼎白宮的,首先必須擁有龐大的財力,或至少需要用龐大的財團對其支援才可以。最近幾年,美國就接連出現了兩個這樣的人物,而恰好可以從兩個方面成為代表,一個是奧巴馬,另一個是特朗普。
2004年,奧巴馬初次當選參議員,四年之後就成為了美國總統,他的從政經驗可以說幾乎為零。奧巴馬問鼎白宮之路的奧秘到底在哪裡?有人說,只是由於他是黑人出身;也有人說,這次由於他的個人能力。我要說,這些因素都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絕非主要因素,最主要的因素是奧巴馬後面有人支援。
特朗普的情況卻正好相反。特朗普的後面沒人支援他,當初在共和黨內部都有強大的反對力量。但是,特朗普的崛起歸功於兩大因素,一是美國國內的貧富不均日益分化,二是他自己本人擁有強大的財力,根本無需別的財團支援。
對一個無權無勢的普通平民來說,沒有從政經驗要想當上美國總統,其機率無疑等於零。
-
4 # 梅絲露
在美國當總統並不是真的講究從政生涯、執政能力,關鍵是候選人名氣響不響、競選口號亮不亮,能夠奪人眼球、迷人心智才是上位當總統的基本功。
美國採取的是全民投票選舉總統制度。大部分候選人在站出來之前,其實很少有人知道他或者她以前幹了多少好事多少壞事,也沒有人知道他或者她有沒有管理國家的能力。事實上,根本不可能去搞清楚一個候選人真正的內心思想和工作能力。
在完全沒有頭緒的情況下,名氣響一點的候選人在“吸票”功能上通常會沾一點光。在網際網路時代之前,只有經常在媒體上曝光的政客社會名氣比較響。因此,以前的美國總統其實大多還是有政壇經驗的,或者是前議員(林肯、肯尼迪等)、或者是前將軍(埃森豪威爾等)。
網際網路時代開始之後,大家都能出名了;有錢人出名就更容易了。所以,一些名氣響的商人也就有競選的念頭了。以前商人只能把資本投在有名氣的政客身上,現在想想,與其在別人身上花錢,不如自己直接競選。所以,越來越多的商賈也開始參與競選美國總統了。
名氣響可以吸票,口號響也很重要。所以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演講稿非常重要,對選民對各種“口頭支票”許諾也很重要。透過這些口號和許諾,候選人可以贏得選民支援。至於上臺後能不能兌現,這就另說了。特朗普就是少有幾個美國總統上臺後能夠大量兌現自己承諾的總統。也正因為他把該和不該的承諾都兌現了,才被美國主流社會認為是瘋子,是不正常的總統。
沒有經驗的人當上了總統怎麼理政?美國總統的行政班子裡有很多大學教授、商界英才。每個人幫著總統管一攤子,反正不是管好了就是管壞了。四年之後才是大選,現在不用操太多心。
-
5 # 理性觀天下
美帝是草根民粹國家,也是第一個民主政治國家,同時美國之後的民主政治,不再是被為最低賤的政治形態。在此之前的不列顛是貴族精英政治,法國是種姓制度國家。草根民粹政治的國家權力掌握在草根群眾手中,用選票影響候選人的政策走向。這也為任何階層的人提供向上攀登社會階梯的可能,加上成熟的政黨選舉機器運作,只要能迎合選民的需要,就有機會贏得選舉。世界上除了美帝,沒有哪個國家能讓一個人在沒有任何家族勢力背景的情況下,實現一步登天、掌握最高行政長官權柄,林肯、克林頓、奧黑,還有黑人國務卿鮑威爾,他大學上的是社會低層去的社群大學。
-
6 # 劍三老雲
誰當總統對於美國來說有區別嗎?就是一條狗都能當美國總統,反正也是資本集團的傀儡,需要的時候叫幾聲就ok了。美國不是官本位國家,是錢本位國家,無論誰當總統都是財團的傳聲筒,兩黨競爭的是誰扶的人上去了會更照顧本方的財團利益。上層人士花高價進行精英教育,底層人士免費得到垃圾教育,階層基本固化,老百姓跟著吆喝罷了
-
7 # 乘日月而歌
金錢政治的典範國家,是擁有最強大棒和拳頭就絕對是“老大”的政治理念。這種理念顯然是過時了的政治理念,不能超越金錢之上的政治也是不符合當今“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的國際政治訴求,是有可能引發衝突甚至戰爭的錯誤政治理念。
-
8 # 阿佩呀
在美國有一種職業,就是政客。既可以作為實踐自己人生理想的選擇,也可以作為解決溫飽的出路。
美國上百年政治舞臺的歷史,就是由政客們主宰的。這些政客還給自己貼上“政治精英”標籤。以示和那些政治素人的區別。精英治國論,成了所有要從事政治工作的政客們的“聖經”。
“精英治國”論,在美國不但是官場上的政治正確,也成了所有美國民眾老百姓的共識。為什麼很多美國老百姓不關心總統選舉?那就是代表很多的老百姓認為,不管誰當總統,都會是美國的政治精英。
在美國能成為政客,一般情況下,需要大學畢業,而且是名牌大學畢業,最好是常青藤聯誼會名下的那幾所大學。畢業後,以各種身份,進入智庫,進入政府,議會等機構。備選政治精英。
政客要從小人物做起,憑藉自己的才華能力,受到某個大人物賞識,給自己指點迷津。然後就是競選市長,州長,議員什麼的。當一個政客的人脈,積累到了一定程度。能夠進入到國家視野範圍;能夠受到共和黨,或者是民主黨高層的青睞;身後還有一批金主拿出真金白銀推一把,就可以堂而皇之參加總統競選。
美國的總統,就是這麼迴圈往復,一個接著一個的政客,登上美國的歷史舞臺。進而在世界歷史舞臺上,縱橫闔閭。其中個人的心酸苦辣,就不必贅言!
特朗普作為一個房地產開發商,政治素人,可謂對政治體制運作,毫無經驗可談。為何能夠打破美國“精英治國”的體制。當選總統呢?
特朗普在經商時期,幾乎就是一個讓美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以自己的商業上的成功,個人緋聞,電視脫口秀明星,給自己樹立了聞名美國的“高,富,帥”的知名度。
特朗普充分利用現代媒體,自己又經常發表一些,符合美國主流民意的驚人言論,作為自己競選總統的手段。同時,利用和媒體打口水仗,獲得了全美國民眾的高度關注。
關注特朗普的人,經常被他那些憤世妒俗的言論所吸引;也經常因為他那些謊言狂話而憤怒。但是,特朗普的成功,卻是因為他一直在打“悲情牌”。特朗普就是透過悲情,告訴美國人民,他就是美國社會中下層人民的代表,美國到了結束“政治正確”的時候。
特朗普在成為美國總統之前,早就結識了許多的美國政客。並且,還把這些右翼政客,緊密團結在自己的周圍,為自己鳴鑼開道,搖旗吶喊。這一點被很多人給忽視了!
特朗普能夠成為美國總統,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人單打獨鬥。他的身邊,早就聚集了一大批美國“極右翼”分子。很多原來不能被美國主流社會接受的人,自動成了特朗普的鐵桿粉絲。
特朗普主義,就是集美國極端主義分子的言論,形成的極端思想的大雜燴。那是和特朗普最崇拜的祖師爺,希特勒一樣的極端主義。不同的是,希特勒想要透過戰爭,使自己的國家利益最大化。特朗普是透過貿易戰,使自己的國家利益最大化。
隨著美國整體經濟的衰退,美國佔世界經濟總量的比例不斷下降。普通美國人,沒有從世界自由貿易受惠,沒有從“精英治國”中感到幸福。特朗普之後的美國總統,一定還會出現位元朗普更沒譜的總統。
-
9 # 教父在路上
這就叫民主,自由,法制,人權……腐敗獨裁豈能理解的了,就算理解了,也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和美味的權利,直到這種利益與權力被革了命,還可能由於劣根性,繼續前仆後繼,危害蒼生……
-
10 # 令狐大掌門
任何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公民,無論身份貴賤,都有可能當選美國總統。如果問一個美國小孩兒將來長大了想幹什麼,他/她說想當總統,沒人會覺得這是笑話,痴人說夢,而且會鼓勵他/她。
-
11 # 傲翔鷹
要蓋房,招聘瓦工,誰能幹誰幹,東家說活兒乾的好就行了,管你是誰家親戚管你哪兒來的。治理一個國家,只要你懂得怎麼為人民謀福利就行了,管你屬於哪個組織哪個出身……是國家的需要選擇人,不是人決定需要。
-
12 # 蘋果園99
美國的總統大體為兩種人,一個是政治演員,或者就是個演員,一個是資本家本人老普就是,政治演員拿著資本家的錢盡情的表演,有時候老闆不願意了自己也出來當幾年,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算是民主了,因為一些政治落後的國家還在搞專政、世襲。所以美國在經濟、軍事、民主、文明方面都在世界前列。
-
13 # 劉權林
沒有政治生涯,不代表沒有政治資源,如果沒有政治資源,就不可能當上總統。
特朗普作為富二代,大富豪,先是入讀紐約軍事學校,在軍校就積累了很多人脈。這個軍校創辦於1880年。軍校畢業後,特朗普又進入了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這個大學、這個商學院大家都應該知道,全世界都很有名。
而這些求學經歷,為特朗普積累了很多人脈,就像你在清華、北大讀書,認識的同學不管是從政還是經商,都是以後的佼佼者,是真正有用的人脈。奶茶妹妹嫁給劉強東可不是偶然,普通女孩恐怕連見到劉強東都不容易,而劉強東的前女友是政治世家,任正非、王石的前妻都擁有很多的政治資源。
特朗普作為非常成功的企業家,認識很多政治人物,不管是哪國的成功企業家,都會認識很多政治人物,別看特朗普大大咧咧,經營起人脈來,特朗普其實很拿手,而這些政治人物和特朗普有千絲萬縷的利益聯絡。
下圖就是年輕的特朗普和前總統里根。
所以從選舉開始,就有很多政治人物和商業人物支援特朗普,為特朗普出謀劃策,這些都是特朗普的政治資源,特朗普不懂的,這些人都可以教給特朗普,特朗普這麼聰明,學的很快,或者說特朗普在選總統前,就可以從這些政治資源中詳細瞭解華盛頓的運作方式。
也就是說,特朗普在選總統前,可不是政治小白,而是政治老手。
-
14 # 手機使用者58566891791
國家,總統,本來就是政治概念。從事總統工作本來就是政治性非常強的政治工作。只是國內許多人對政治和政治工作的概念有偏見。政治工作是一件高尚和高難度的工作。每一個人都生活在政治之中,每一個人都離不開政治,政治是國家的靈魂是每個人的靈魂。
-
15 # 找1453415
什麼是政治,政治就是人心,那麼獨裁國家是玩弄人心的,民主國家尊重人心的。那麼什麼是政治生涯,那就是在官場待久了知道怎麼玩弄人心,也就是所謂的工作能力,以及忠於組織和上級的程度。有了這個閱歷,在獨裁專制國家才有晉升機會。但在民主國家不存在這個現象。主要看看個人能力,機會均等。
-
16 # 梅奧醫邦診所
本問題所問的核心是:政治生涯是不是競選美國總統的充分條件,其實,它連必要條件都不是。我們聯想一下,開國之父華盛頓有沒有從政生涯?答案是:沒有。他是不是好總統?當然是。那麼,我們再看一個例子:孔子是不是有“博士”或“教授”頭銜?沒有,他是不是好老師?他是萬世師表!
回到問題的實質:什麼是美國總統的必要條件?智慧、品德、口才、執行力和對美國民眾及國家訴求的理解能力。這裡,“民眾訴求”是關鍵,“國家訴求”次之。也就是說,你要深刻領悟美國民眾對自由、民生和國家發展的內含。自由是第一位的,各階層實實在在的利益是第二位的,國家的發展方向是第三位的。這三個順序弄錯了,你就靠邊。然後才是憲法規定的一些硬性參選資格等條件。什麼是競選美國總統的充分條件?可以說沒有。如果有的話,那就是聯邦法院裁決勝選的裁定書,一切以公民選票和選舉人團的票決。
美國競選總統有點像足球賽,往往能殺出黑馬。怎麼操作或能否勝選是你自己的事。你可以以黨派的身份或自由人的身份參選。關於選舉程式這裡不囉嗦。
美國242年誕生了45任總統,他們中有軍人16人、律師25人、教員2人、商人4人、演員1人、工程師1人、記者1人、裁縫1人、公務員1人,他們當中有的出身白人,黑人、鉅富、棄兒、孤兒、農民等等。從中可以看出,公務員的勝選機率並不比裁縫高,讓各階層為美國貢獻治國理政的智慧,才是根本。至於治國的技術層面,美國有嚴格的職位履行制度,也就是說,從聯邦到州、到縣、到鄉鎮,從軍隊到立法、司法、行政都根據需要設立固定崗位,而公務人員是鐵打的營盤裡流水的兵,各司其職、優勝劣汰。
我們理解美國的權力分立,不僅要知道立法、司法、行政的分立,而要看到權力的產生、使用、監督的分立。使用權歸政府,權力的產生在選票即人民手中,權力的監督在國會。在這種體制下,有無從政經歷並不特別重,重要的是理念、智慧和格局,是對人性和文化的把握。
-
17 # 實事實話
美國民主,人人都有當總統的權力,能不能當上總統,那要看你競選時層層展示出來的主張和管理能力,說白了就等於考場考試一樣,沒有一定的政治,經濟,外交等方方面面的認知,管理舉措作為競選基礎怎麼能當上總統?即便當上了,有一定的權力,也有一定被制衡的約束。而獨裁國家(巴沙爾,卡扎菲等)只會搞利益集團,勢力鬥爭甚至是軍事政變,強權強壓統治,說空話欺騙愚弄人民,這樣的統治者不是精英只是權力,所以其治國的方方面面都落後於民主國家。
-
18 # 明心見性164037844
美國是民主國家,主要表現形式是選舉。而且,美國的公務員不是等級制,所以,你只要是美國公民,理論上講當選什麼官職都所以(當選美國總統必須是在美國本土出生的美國公民),其他沒有更多的限制,曾經進過監獄也不影響。是真正的不拘一格降人才......
-
19 # 雞腿被偷了
虛偽,提這個問題的人純粹是無知,特朗普99年加入美國改革黨,01年加入民主黨,12年加入共和黨,從他加入黨派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已經是從政了,在政治方面特朗普可說是三姓家奴,眾所周知民主黨跟共和黨從成立之初就是政治對立的兩個黨派特朗普卻兩家黨派都加入過,之前更是加入過一些不知名的小黨派,這樣的人怎能說是沒有政治生涯
-
20 # 無中生有hz
這是來自最原始的民主政治原則——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參選條件。根據民主政治理論的奠基人亞里士多德,民主選舉的主要規定是:全民投票,全民有資格受選;全民統治,統治全民;無記名投票,不注重經驗或技能;任公職無財產條件;任期不得超過兩屆,戰時可例外;決定權在公民大會;無門第,收入和教育程度要求;無終身官員。
這和現代民主有許多本質的不同,以美國大選為例,主要有:
1. 全民有資格受選,無疑是句空話。沒有雄厚的財力支援,沒有一個大黨為後盾,是不可能有機會當選的,可能連參選都擠不進去。
2. 決定權不在直接投票的選民,而在於那538名選舉人,且贏者通吃。用這種二次選舉辦法有諸多的解釋,但從根本上說,這已經不是真正意義的民主選舉,因為民意被代表一次就減弱一次。如果說過去或許可以把選民數量大,投票難等作為理由,隨著網路的普及,已經沒有客觀困難可以成為理由。
3. 理論上仍然無財產條件,但實際上沒有雄厚的財產支援,是不可能取勝的,本屆美國總統的勝選可作為典型案例。在2000年總統大選中億萬富翁福布斯退出競選時就承認,他玩不起這種耗費無數的金錢遊戲。
4. 和古希臘經典民主相比,現代民主政治的政黨體制是一個新增的,而且從根本上製造問題的體制。在現代民主政治的初期19世紀初,互相競爭的兩黨制在美國和英國曾被視為對追求共同美好未來的可恥背叛,在革命的法國甚至被等同於叛國。
具體到美國大選,美國的民主政治表現出幾個主要特點:
1. 財力加競選技巧的比拼,而不是賢能的較量。特朗普,這位美國曆史上第一位沒有任何從政經驗的商人,而且德行臭名昭著,語言粗俗不堪,竟然一舉擊敗資深政客,除了財力、宣傳等成因外,特朗普團隊找準了中低層白人這個票倉,是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成因。
2. 代議民主制度面臨被金錢腐蝕的危險,美國的民主某種程度上就是金錢統治的一個工具或遊戲。1860年林肯競選總統總共只花了10萬美元,2000年美國總統競選經費達30億美元,2016年美國大選一共花費了66億美元。早在1966年,美國加州民主黨領袖傑西.昂魯就總結說,“金錢是政治的母乳”。
3. 在總統選舉過程中,有無數人和團體出錢出力,他們的投入需要回報嗎?答案是無疑肯定的。美國總統產生之後,其他官員完全由上司任命,從國務卿、部長、駐外大使一直到最基層官員都是由上司直接任命。據不完全統計,僅美國聯邦政府可以直接任命的中高階職位就有一萬多個;而那些大筆贊助的公司得到減稅等優惠照顧也是眾所周知的合情合理合法的事實。
亞里士多德認為君主制是個人統治,貴族政體是幾個人統治,而民主政治是許多人統治。這在古雅典的經典民主政治時期,的確是如此。但在現當代民主政治中,尤其是認真審視美國的民主政治之後,恐怕就不是那麼容易說清楚了。
回覆列表
我認為,其中的原因是:
1.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國家,有完備的國家制度,制衡總統。
從建國至今,美國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啦,雖說是一個年青的國家,但是,他一直實行的是美國式的資本主義,三權分立,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
2.美國總統執政,很多時候仰仗幕僚。而這些幕僚是職業政客,懂得治國理政。
3.美國總統不是誰都可以當選的,一般都是富人當選,家族式政治。
比如說小布什總統,他的父親老布什也是總統,弟弟也是國會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