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嘉年健身騎遊vlog
-
2 # 銳觀世界
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鼓勵教育。教育是門科學,要因材施教,量體裁衣,不能千篇一律,有上進心,自己努力用功學習的孩子不適合鼓勵教育。相反的孩子才適合鼓勵教育。
-
3 # 深學邦交流大百科
鼓勵教育一般包括口頭鼓勵和物質鼓勵。
“你是最棒的!”
“考100分就給100塊!刷一隻碗給10塊!”
這些就屬於鼓勵教育。
“暖媽,想跟你說說育兒的困惑。因為我從小被父母訓斥批評,性格一直比較不自信,所以我特別注意從來不訓孩子,都是以鼓勵和獎勵為主,做什麼都誇他,做好了就獎勵,就怕他不自信。
可是孩子的表現讓我特別苦惱。就比如說,他在幼兒園跟小朋友一起畫畫,老師誇了別的小朋友沒有誇他,立刻就受不了大哭。玩個積木堆不好,直接就推倒了大聲說不玩了不好玩。
最難受的是這孩子現在總跟我講條件。我讓他上個網課,非說先吃冰激凌,不吃就不上。給我倒杯水,就要5塊錢,不然不倒。
我現在特別迷茫,誇孩子給孩子獎勵錯了嗎?怎麼會這樣?”
我給她的回覆是:
“首先得了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孩子賭氣、身體不舒服、還是心理比較脆弱?弄清楚原因才能對症下藥。而不是簡單的一刀切。
如果排除了其他因素,那我們就得看看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問題了。你說孩子做什麼都誇獎,做好了就獎勵,可能就是孩子變成現在這樣的原因之一。”
美國的心理學家德西和瑞安提出了“認知評價理論”。他們認為,利用外在強化來控制行為,最終會弱化個人的自我決定能力,最終導致內在動機的降低。
如果一個孩子總被誇獎聰明、有天賦,那他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時候,就很難接受,許多玻璃心的孩子,禁不住批評,其實就是這麼被誇出來的。
且這樣的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還會自我暗示:“是我沒有天賦”、“不夠聰明”,就不會想著去努力和改變了。
而物質鼓勵這件事,是一把雙刃劍。
對我們做父母的來說,物質鼓勵確實可以節省一時的精力和時間,可也讓我們在和孩子互動的時候陷入被動。
就像上面的那位媽媽那樣,孩子開始跟她講條件。“你不XXX,我就不XXX。”
對孩子來說,父母的外在獎勵,會讓孩子失去內在的動力,因為獎勵本身,減少了自主性和主動性,變成了“有獎勵,才會表現得好”的行為。
小時候我很喜歡寫作,暖姥姥每天給我佈置一篇命題作文。我寫完之後,暖姥姥再給我修改,我自己再分析一下為什麼這麼改。那段時間過得非常辛苦,但是因為喜歡,我一直堅持了下來,也非常享受寫完文章的那種成就感。
現在想來,如果當時暖姥姥跟我說,寫一篇文章獎勵一元錢,那我可能很快就會喪失寫作的愛好,轉成為了獎勵而寫作,那樣的話,可能暖姥姥不給我錢,我就不寫了。
那還能不能對孩子用鼓勵教育?
肯定能。
鼓勵是一定要鼓勵的,每個孩子內心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稱讚,也希望透過自身的努力去贏得獎勵。
我們的誇獎要跟孩子自己在實際行動中所感受到的一致,儘可能具體,不要用概括性的“真棒!”“真聰明!”這類詞語。而獎勵孩子不是說要給孩子多少錢,而是把獎勵跟孩子的努力掛上鉤。
說白了,鼓勵教育,是對孩子的一種支援和信任,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注和尊重。
-
4 # 順小二
鼓勵只是教育中得一種方式,當然要結合其他的方式合理的運用才行。
我們可以先想想鼓勵的益處有哪些:
1.鼓勵其實也是一種肯定,可以讓人更有動力。
2.除了孩子,我們大人是不是也需要別人的肯定,需要領導的鼓勵,需要物件的鼓勵,需要朋友的鼓勵。
3.鼓勵可以讓人與人之間更加進一些。
當然還有其他的……
教育有很多種方式,但肯定是其他方式跟鼓勵結合運用才能啟到效果,只是一味的鼓勵也是不行的。
比如:孩子沒做對,這個能鼓勵嘛,可以跟他分享這件事的後果會怎樣,等下次孩子再做對時,可以適當,這就是鼓勵與其他教育方式相結合。
-
5 # 斜槓青年三哥
首先說,不一定,中國自古都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材施教等說法。對孩子好的教育並不是名師,名校,各種培訓機構的堆砌。首先家長要真正瞭解自己的孩子,屬於那種型別。要知道,最好的不一定是適合的,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對於性格內向,膽怯,自卑的孩子來說,賞識教育,鼓勵式教育要更合適,因為這些孩子需要在生活學習工作中不斷得到別人的認同,不斷建立自信心,
而對於性格開朗,膽大,自私,自負的孩子來說,可能就不完全適合鼓勵式教育,該批評就得批評,該懲罰就得懲罰。
法無定法,孩子在不斷成長,不斷變化,所以教育方法也應該隨著孩子的變化而變化,任何一成不變的方法都不能適用於逐漸變化的環境。試著多瞭解瞭解孩子,依據孩子各年齡段的情況,該鼓勵就鼓勵,該批評就批評。
-
6 # 喜歡教育的小盾牌
適合,但是需要方法。
首先我們要知道,對孩子成長有利的是表揚而不是批評。但是為什麼我們都喜歡批評呢?因為光從表現上看批評真的有效,今天狠狠罵他一頓,明天就會表現好一點,可如果表揚的話很容易,第2天他們表現會差一點。
就比如收拾房間,今天我們狠狠批評他一頓,明天孩子收拾房間的時候就會更好一點,如果我們表揚他的話,過兩天他收拾的很可能會比今天就差。
可能你要問了,既然批評有用,為什麼我們不用批評呢?那是因為在我們批評的時候,一定是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就好像收拾房間,如果平時孩子能把房間收拾成60%的清潔度(大概這意思),那麼只有在50%清潔度甚至以下你才會批評他,同樣也只有在70%甚至以上才會表揚他。但是人們的表現是一個均值,也就是說,表現不好之後,你不用說他自然也會迴歸到均值上,表揚也一樣。
那麼光是表揚就可以嗎?我國在十幾年前曾經流行過一個表揚教育,但是結果怎麼樣大家也看到了。
因為光是表揚,沒有規矩的話孩子們會不知道邊界在哪,也就不知道如何去控制自己。
表揚也不能直接說你真聰明,你真棒之類的稱讚結果的話,這樣會培養成固定思維。說白了孩子會為了得到真棒,真聰明,真有天賦這樣的評價而不得手段。比如作弊撒謊,不接受任何有挑戰的活動。
我們要表揚他們的成長以及他們努力的過程,比如你真認真,你真努力,你在這個過程一定想了很多辦法吧,能給我講講嗎?這樣孩子才會更有動力去挑戰更有難度的事情,去嘗試新鮮的事物。
-
7 # 家有一寶dyf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認為鼓勵式教育和批評式教育兩種都很重要。
1、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坎坷,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鼓勵,讓孩子可以勇敢堅持走下去,在孩子學習生涯,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章時,我們做家長的更需要讚賞孩子的努力,這樣會讓孩子更能自信地往前進。
2、批評的適用範圍,並不是孩子的所有錯誤行為都可以用批評來對待的。在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犯錯是常態、把事情完全做對是特例。如果孩子事先沒有被教導或被警告那麼他做了在我們成年人看來是所謂的錯事,是不應該被指責的。
-
8 # 暖陽的vlog
這個應該因人而異吧!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鼓勵式教育,比方說性格外向的孩子,天生活潑好動,膽子大,在平日教育時就需要加以引導管教。而性格內向的孩子,靦腆膽小,就比較適用於鼓勵式教育!說到底每個孩子的起步都差不多,關鍵就是後天的教育方式到底有沒有用對……!
-
9 # 少年財商
教育講究的是因材施教,根據自己寶貝的情況來定。另外不同的年齡也是不同方法,小的時候應該多鼓勵,再大一點當需要建立規則的時候也需要有點嚴格。同時父母之間也需要相互配合,俗話說的好,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這個教育過程也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孩子的適應性也很強,所以也要不斷的提高方法,多多嘗試
-
10 # 一樹梅家長教練
對於鼓勵是教育還是懲罰是教育,任何教育他都有一個度,如果超出這個度都不行。
第一,鼓勵教育是我們現在最流行感覺最實用的一種教育,如果說只有鼓勵,對於孩子做的任何一點點事情,都豎起自己的大拇指,或者是隻是很表皮的說你真聰明,或者你真棒的大話,這是起不了作用的。我們鼓勵孩子,需要一個度,比如很多父母實行鼓勵教育孩子,吃一頓飯,孩子說一句話,或者是穿些衣服等等做任何一點點事情,都說寶貝你真棒,那麼孩子聽得多了,對於孩子起不了作用的。鼓勵孩子,我們要抓住實際的,具體的細節進行表揚,並且不要孩子做每一件事情都表揚,每天有兩三次就夠了,並且特別表揚孩子做事的過程細節,孩子知道表揚他是為了什麼,因為他哪些方面做得好,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第二,任何事情都有正反兩方面,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有鼓勵就有懲罰,平時對於孩子做錯了事,我們一定要給予批評教育,進行適當的懲罰,這樣孩子才能真正知道自己錯了,錯在哪裡。這樣孩子才有正確的社會觀。只是家長在批評教育懲罰孩子的時候,要掌握自己的語氣方法,每次懲罰自己,要給孩子講道理,為什麼要懲罰他。孩子才會改正自己的錯誤。
-
11 # 林木木是胖媽
首先要肯定一下,確實所有孩子都適合,而且需要,但是,不是隻給鼓勵式教育。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和教育家德雷克斯有一句名言,“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勵對孩子來說真的很重要。
試想一下,就連經歷很多,成長很多的我們自己,在職場中,也寧願聽到來自領導的鼓勵和期許,多過於聽領導的責備和抱怨。更何況是孩子呢?
“別害怕,你一定可以的”
“我相信你能完成”
“做的真不錯,繼續保持你會更好”
“我們一起列個計劃吧,一定可以做的更棒”
“這是媽媽吃過的做好吃的雞蛋炒飯”
……這樣的話,聽起來又暖又和善,孩子會因期許而更加努力。
但鼓勵式教育,可不是盲目鼓勵,比如孩子其實也沒做什麼,也要拼命稱讚
“呀,你今天好棒,會跟我們笑了”
“呀,你真厲害,可以自己吃飯了”(都上小學了,早該自己吃飯了)
或者過度表揚,比如
“這題你都會解,你真聰明”
“這麼難你都能做好,你真牛”
可能都是孩子這個階段最基本應該掌握的,卻被爸爸媽媽渲染的很出挑。
那這樣的鼓勵式教育,才可能會出現,害怕失敗,輸不起的孩子,所以有人說,不適合鼓勵式教育。
接下來,我們看看,為什麼有的父母會覺得,不能表揚鼓勵孩子,需要壓一壓,不然孩子會驕傲。
有句古語,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很多人把它作為座右銘,也會用在孩子身上,即使孩子取得一定成績了,也得不到父母的鼓勵。
“不要以為取得一點成績就驕傲,你看誰誰誰………”
“雖然比上次進步,但距離第一還差很多……”
“還不是我鞭策的好,不然你尾巴都翹上天了,能考的這麼穩定嗎”
所以,鼓勵式教育真的適合所有孩子,是鼓勵或者誇讚他的具體事實而不是全部,認同孩子的努力,而不是單純的說他聰明。同時,適當的批評教育也是需要的,因為只有經歷過批評和失敗的,才能從這樣的經歷中學會面對和成長。
-
12 # 川越張老師
鼓勵教育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往往可以讓孩子們更積極主動,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鼓勵教育,特別是一些容易驕傲自滿的孩子往往適當的打擊挫折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很大幫助的。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個性千差萬別,父母應當根據孩子的性格,以及當時面對的情形採取相應的教育方式,而不是一味鼓勵。
-
13 # 特立獨行的米夫人
應該是每個孩子都適用於鼓勵教育,但是鼓勵是基於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讓孩子體驗成就感。但是對於孩子的錯誤行為,該批評的還是要批評,有時對於孩子的過分行為,也是可以給予一定的體罰,要讓孩子有敬畏之心,有邊界感。
-
14 # 墨逸瓴
並不是這樣的,凡事都要有一個度,鼓勵可以給孩子信心和希望,懲罰會給孩子讓孩子失去信心,話雖如此,但是過度的鼓勵反而變成了膨脹,過度的懲罰也變得自卑,只鼓勵不懲罰,反而會讓孩子知錯不改,或者一味認為自己就是對的,只懲罰不鼓勵,也會讓孩子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是錯的,每件事每個物品都有對立的兩面,就像這個世界,有光明就有黑暗,二者缺一不可,一旦二缺一,世界就會崩塌。
-
15 # 太陽那麼耀眼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認為鼓勵式教育和讚賞式教育兩種都很重要。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有時候會遇到一些挫折和坎坷,這時候就需要我們的鼓勵,讓孩子可以勇敢堅持走下去,在孩子學習生涯,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章時,我們做家長的更需要讚賞孩子的努力,這樣會讓孩子更能自信地往前進。因此,我認為鼓勵式教育和讚賞式教育是缺一不可的。
-
16 # 哆哆哆啦
所有孩子都需要鼓勵,但是不是所有情況都適合鼓勵式教育,而且教育也不單單隻有鼓勵這一種方式!
1.孩子處於情緒爆發時間,大哭大鬧,說什麼都不聽,撒潑打滾。這個時候,最合適的辦法是冷處理,讓他只能這種方式沒有用,威脅不了任何人。這種時候,你想鼓勵,也無從下手去鼓勵啊!
2.孩子太熊,不知道還記不記得一些報道。比如說超市裡,排隊結賬,一個小男孩,故意把推車往孕婦身上撞,說什麼都不聽,還有從三十幾樓的空中往下扔瓶子,這種情況,我覺得還是以中國傳統的棍棒教育為主,講道理為輔,處理完了,來個鼓勵式教育稍做安慰![摳鼻]
教育孩子不是簡簡單單的暴力解決,也不是照本宣科利用這個理論那個理論。
3.鼓勵式教育,也得看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人家不喜歡美術,反而對音樂有天賦。你把他送去美術班,天天鼓勵他,寶貝你真棒,媽媽真喜歡你去上美術課,媽媽相信你一定會越畫越好的,這種鼓勵其實沒啥用。
理論要結合實際,比較書本知識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你要知道面對的雖然是一個孩子,但是他也是有思想的,會變通的。
-
17 # 空媽是個處女座
其實關於鼓勵的育兒方式,我們首先應該明確的是,什麼樣的鼓勵才是有意義的。
我們有很多家長在面臨孩子的教育方式的時候,都會犯一個非常基本的錯誤,就是沒有明確教育方式的根本。
就如同空媽剛剛提到的,鼓勵教育的本質是什麼,相信很多家長都還沒弄明白。
其實我們的鼓勵,絕對不是“不撞南牆不回頭”,明知結果卻還是悶頭悶腦地做無畏堅持。
這其實根本就不是鼓勵,真的鼓勵教育是引導孩子透過分析,來看到事件背後的東西。
有意義的鼓勵教育是,讓孩子明白成功需要花費的心血以及努力,讓孩子知道我們做任何有意義的事情,都是需要堅持不懈地認真對待,才能最終到達理想的那個目的的。
我是空媽——育兒是個繁瑣長遠的事情,願我們共同努力讓孩子和父母一起變得越來越好。
-
18 # 簡單愛著你的愛
我是cici媽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鼓勵教育,當然教育方式不止一種,鼓勵教育也不和別的教育方式排斥。比如批評教育,挫折教育。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單用一種教育方式不可行。這個尺度的把握很重要,即不嬌慣,也不打壓。讓孩子知道自己是自信的,但同時也讓他知道,他是有缺點的。
-
19 # 財哥的vlog
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鼓勵,但是要看在什麼情況下鼓勵他們。在他們力所能及做的事情下,我們要給他們認可,在他們做某件事情沒有自信的情況下,我們要給他們合適的鼓勵。鼓勵要適當不能什麼事情都鼓勵。孩子小的時候,比如說吃飯穿衣,學習前期的時候可以顧慮他們。讓他們養成一個好的習慣。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在做穿衣吃飯學習就不能過量的鼓勵了,因為那是他們應該做的事情。
-
20 # AI智慧教育時代
一直做兒童行業,接觸的孩子比較多。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鼓勵式教育並不全面,你之所以會提出這個問題是聽這類講座聽的比較多或者看這類文章比較多,上面多是這種觀點。尤其是做家庭教育的最愛這樣講。
實際情況是每個孩子的性格和家庭環境 學校環境,年齡階段 心理變化都不同,如果家長只採用了鼓勵教育會發現有的效果很差或者適得其反。
性格內向 家庭環境普通 心情低沉時期的孩子適合鼓勵教育,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對未來的憧憬,讓其更有希望和鬥志,避免將來自卑膽小懦弱。
性格外向 環境優越 心高氣傲的孩子更適合挫折和吃苦教育,讓其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瞭解普通人生活的艱辛。適當的打擊是將來成大事的必經過程,避免自我膨脹將來鑄成大錯。
一百個孩子一百個樣,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同樣的方法適合別人不見得適合自己,因此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才是科學的方法,您覺得呢?
回覆列表
當然不是,否則教育就簡單了。教育是個複雜的問題,對不同的人應該採取不同的策略。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