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好奇觀古今

    姜維來的太晚,而且一直都是軍隊出身

    諸葛亮生前將丞相府分為兩塊,一塊在成都,以留府長史蔣琬為首腦,主管政事。一塊在漢中,主要管軍事。長史為楊儀,司馬先後有魏延、費禕,三個都是參軍務的。至於什麼護軍姜維、主簿胡濟、參軍廖化當時級別都還不夠。

    姜維當時還不夠格

  • 2 # 希爾大大

    蔣琬能夠接諸葛亮的班,也並非是偶然,蔣琬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為諸葛亮籌措軍資糧餉,而且做得非常好,諸葛亮常常說:“公琰託志忠雅,應該和我一起輔佐皇上的大業啊!”而且儘管蔣琬的升遷速度特別快,但蔣琬寵辱不驚,一點也沒有飄飄然,和同僚們相處“既無戚容,又無喜色,神守舉止,有如平日,由是眾望漸服。所以諸葛亮才會選他接班。

  • 3 # 丐幫喬峰

    姜維一個政治新星,並且是偏武的,和丞相位置相差十萬八千里,接諸葛亮的位怎麼接?這不得一步一步來嗎?感覺你這問題問得有問題。

  • 4 # 小滿豫看文化歷史

    蔣琬能夠接諸葛亮的班,也並非是偶然,蔣琬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為諸葛亮籌措軍資糧餉,而且做得非常好,諸葛亮常常說:“公琰託志忠雅,應該和我一起輔佐皇上的大業啊!”而且在《三國志·楊儀傳》中有記載,諸葛亮認為楊儀的性格狷狹,意在蔣琬,楊儀的性格和蔣琬託志忠雅向反,輔政大臣要協調好朝廷中各方面的關係,蔣琬肯定要比楊儀合適的多,當然這只是諸葛亮這麼說,必須要找出證據。

    首先,諸葛亮曾六出祁山,基本上已經耗幹了蜀漢的國力。所以他死之後,不想再讓蜀國繼續承擔兵禍之難,於是就選擇了蔣琬費禕兩位善於治政保民的人來擔任丞相,這樣可以讓蜀國變得慢慢強大。

    其次,因為蜀國當時人才比較匱乏,蔣琬和費禕之後,諸葛亮實在想不出誰可擔當大任了。有人說了,諸葛亮臨死前將畢生所學傳給了姜維,為何不讓姜維當繼承人呢?那時因為在諸葛亮眼裡,姜維打仗確實是一把能手,但是說到治政,卻不擅長,所以姜維只能當大將軍,無法擔任軍政一體的丞相!

    陳壽在《三國志》中對蔣琬、費禕的評價很高:“蔣琬方整有威重,費禕寬濟而博愛,鹹承諸葛之成規,因循而不革,是以邊境無虞,邦家和一,然猶未盡治小之宜,居靜之理也。”陳壽對姜維的評語是:“姜維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眾黷旅,明斷不周,終致隕斃。”

  • 5 # 青梅煮酒品三國

    導語:

    諸葛亮推薦蔣琬是因為蔣琬長期代理諸葛亮內政上的事情,而姜維太過於年輕不能服眾。蔣琬、費禕都是諸葛亮一系的代表性人物,而最後諸葛亮的位置經過兩人的過渡還是傳給了姜維。

    蔣琬接替丞相能讓眾人信服

    諸葛亮在任職蜀漢丞相時就一直栽培著蔣琬,基本就已經確立了蔣琬是下一任丞相的身份。諸葛亮在建興五年時進駐漢中,讓蔣琬和張裔主持丞相府的所有事宜。蜀漢丞相府決斷的事後主劉禪基本都會准許,那麼這就相當於在蜀漢的內政、軍政上除了劉禪、諸葛亮以外蔣琬最有發言權了。

    主持了幾年的丞相府事宜會讓蜀漢的大臣習慣性的聽從蔣琬的調派,一旦習慣形成了也就說明了蔣琬的威信、威望已經達到了繼承丞相之位的潛在條件。不僅僅是大臣連後主劉禪遇事也會聽取蔣琬的建議,例如劉禪不知道是楊儀、魏延誰造反時就詢問了蔣琬及董允的意見,後又讓蔣琬率兵前往平亂。

    姜維人微言薄

    姜維加入蜀漢陣營過於晚了,姜維是建興六年才加入蜀漢的。這時的蔣琬已經主理丞相府事宜一年的時間了,蜀漢的君臣都已經漸漸適應了諸葛亮領兵在外、蔣琬在內輔政的情況了。諸葛亮對姜維評價雖高,但是姜維是降將又過於年輕,一旦諸葛亮推薦姜維為丞相那麼蜀漢內部會有很多不贊同的聲音。

    諸葛亮也為姜維鋪好了路,蔣琬、費禕之後的蜀漢丞相就是姜維。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就給蔣琬、張裔的書信中說明了姜維的情況,這也是有心要栽培姜維。

    總結:蔣琬主理丞相府就是諸葛亮給蔣琬的一個過渡期,而蔣琬的才能也證明了自己適合將來接替丞相。君臣漸漸認可蔣琬,這時諸葛亮再臨時換了推薦人,那麼已經出現和平交替局面也會付諸東流。

  • 6 # 徐徐風來

    蔣琬年少好學聰明過人,儀態軒昂氣度不凡。青年時因才學知名,後跟隨劉備。

    蔣琬初跟劉備入蜀,被任命為廣都長,後因不理政事激怒劉備在諸葛亮的勸說下蔣琬才免一死,後重新被啟用諸葛亮將其悉心培養。

    公元228年,劉備入川后才見到姜維此人,劉備以仁義和愛將之心遠世聞名,諸葛亮跟隨劉備久了有一定的默契,自然而然的明白主公的心思。隨後設了一計,諸葛亮瞭解姜維是一個孝子,其後以救姜維母親為由抓住姜維這弱點,才使姜維受降。

    姜維喜好鄭玄的經學,有些過人之處,後期也得到諸葛亮的栽培。可是後期,諸葛亮沒有選擇姜維為接班人,而是選擇了蔣琬。諸葛亮用人之道是很有道理的,蔣琬初隨劉備已經負責政事,有一定的經驗有處事之道。反而姜維能文能武的不合適留在宮裡管政事處理國家大事,更應該到前線領兵打仗。諸葛亮去世後蔣琬接班做了蜀漢丞相,後期蔣琬被劉禪重用。

  • 7 # 清青子衿

    丞相的職責總攬全域性,運籌內外,一國之根本。將琬腹有經綸,善調人心,隨然沒有過高的謀略,保穩足已。

    姜維忠勇,年紀也輕,因而信賴以傳平生所學。但統籌能力不足,觀其九伐中原可知矣。又不善於察人觀色不重人和。是故可拜將以託武事而不可託大任於朝堂

  • 8 # 愛國愛家愛生活LZR

    出師表裡面就說的有這個道理呀,畢竟做丞相的主要以文為主。.姜維的主要才能是在軍事上的,在治理國家的行政能力上是不如講晚的,所以這個分配很公平,也很有眼光,儘管蜀國滅了,但也不是蔣婉或者姜維的個人原因。

  • 9 # 秦曰漢雲

    因為姜維當時還沒有那個資歷。姜維是降將,而且加入得比較晚。雖然他很有天資,也得到諸葛亮的一些傳授,但是當丞相重要的不是這些,而是資歷和忠誠。

    沒有資歷,就難以服眾,不能服眾,再好的政策也得不到推行,甚至會弄得人心散漫,不利於朝廷上下一心。姜維原本是魏國將領,被諸葛亮用計收服,諸葛亮去世的時候,姜維只有三十來歲,歸順蜀國也只有五六年時間,基本上還沒建立什麼拿的出手的軍功,這樣一個人,光靠諸葛亮的看好是不足以立足的,諸葛亮深知這一點。

    蔣琬就完全不同了,他很早就跟隨劉備,也得到諸葛亮的悉心培養,諸葛亮曾評價他:蔣琬乃社稷之器,而非百里之才。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蔣琬已經擔任丞相長史,加撫軍將軍,統領丞相府一切事務,諸葛亮還曾經交代過劉禪:如果臣出了意外,一切軍國大事都可以交給蔣琬。

    諸葛亮去世之後,舉國惶恐,人心浮動,唯有蔣琬悲傷不形於色,言談舉止穩重,深得百官信服,所以這就是諸葛亮選擇蔣琬接替丞相的原因。

  • 10 # 暴雪長空

    看電視劇三國演義最大的遺憾就是諸葛亮沒能北伐成功,統一天下。諸葛亮臨終前選擇讓蔣琬接任丞相之職,而不是讓同樣有興漢統一大業意願的姜維接任。很多人覺得疑惑,其實道理很簡單。

    這個問題需要從他們倆自身和蜀國當時的國情來分析:

    先說姜維,字伯約,天水人。蜀國後期大將,有勇有謀,而且也非常的忠心。

    但姜維的身世卻不太符合繼承丞相,諸葛亮北伐中原時,姜維是魏國的大將,姜維受到猜忌,不得已投降蜀漢,屬於降將,但得到蜀相諸葛亮重用。

    因為北伐,伐的就是魏國,雖然諸葛亮信服姜維,但並不代表所有人都信服他,也就是說姜維難以服眾。

    姜維投奔蜀國的時間很短,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也沒有特別突出的軍功,尤其是對魏國方面的。

    這是諸葛亮不選姜維主要原因。

    至於蔣琬,是蜀國老將,最早隨劉備入蜀的人。

    自劉備平定蜀地之後,就一直得到重用,而劉備登基稱帝后,蔣琬成了中央尚書郎,可見劉備對其的信任度。當然諸葛亮也是很信任他的,在自己北伐時候,將丞相府的一切事宜都交給了蔣琬和長史張裔。

    蔣琬對丞相之職的相關事務都是比較熟悉的,短時間內諸葛亮也找不到比他更適合的人選了,更何況蔣琬在諸葛亮去世以後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穩定了蜀國的內部,做事公正,使得大家都比較信服,可以說蜀漢在諸葛亮死後還能存活30多年,蔣琬也是有一定功勞的。

    總之諸葛亮北伐之時,蜀國可用之人就已經不多了,所以料到死後繼續北伐取勝的機率非常渺茫,而姜維又跟自己一樣有著北伐之心,這個時候對於蜀國來說是要做到自保。相比之下,蔣琬就更適合丞相之職了。

  • 11 # 良人執戟2

    蔣琬為官一方時以安民為本,留守丞相府時對於南征北戰,後方大政方略均不負諸葛亮重託,雖然沒有北伐成功,但使魏國處於守勢,保衛蜀漢,維持了三國鼎立局面。諸葛亮多次讚揚說:“公琰託志忠雅,當與吾共贊王業者也。”《三國志.蜀書.蔣琬傳》

    一 , 為官一方以民為本

    蔣琬,字公琰,今湖南零陵湘鄉人。二十歲時以州書佐身份隨劉備入川。任廣都縣(今成都雙流一帶)長。二十歲的年輕官員仍然不免有些荒唐時候,劉備突然微服私訪來到廣都,發現各項工作都拖拉不清,本人正和幾個哥們喝酒,劉備大怒,欲加之罪,眼光獨到的諸葛亮卻為之求情:“蔣琬是治國的棟樑之才,不是管理區區百里之地的小才。

    諸葛亮繼續勸解劉備:“他為政以民為本,從不裝點門面,望主公對他重新考慮。”

    諸葛亮的話,劉備是要考慮的,於是只作出免官處理。

    不久,任什邡縣令。我認為,諸葛亮已經把蔣琬列為重點幹部培養物件,這對蔣琬日後逐漸成熟,從而進入中央高層,是十分重要的。

    劉備為漢中王時,幹部隊伍需用量加大,蔣琬長期在基層工作,熟悉業務,對諸葛亮肯定心存感激,而諸葛亮隨著權利的日增,管理業務範圍加大,於是順理成章的調蔣琬入朝任尙書郎。

    建興元年(223),諸葛亮開設府署,徵聘蔣琬為東曹椽。後又舉薦為茂才,這樣速度的升級,蔣琬有點“高處不勝寒”之感,蔣琬推辭不就,並推薦另外幾位官員。

    諸葛亮開導他:“你遠離家鄉,為國家和百姓奔忙,士民心中不安,又會使遠近之人不明覺裡,所以應該顯示你因功被舉薦,表示對你的尊重”。後,又升為參軍。

    這樣的接連提撥,己顯示出蔣琬具有高階行政人員的潛質。

    建興五年(228)蔣琬與長史張裔主持留守相府事宜。建興八年(231)代替張裔任長史,加撫軍將軍。

    諸葛亮幾次出征,蔣琬總是供以充足的糧草和足夠的兵力。他實際上是可以與西漢的蕭何相當的。

    諸葛亮常說:“公琰以忠正寄託報國的志向,他是輔助我完成統一大業的人呵!”

    最重要的一點,他給後主的密奏上說:“臣如有不幸,後事可託付給蔣琬”。

    諸葛亮去世後,蔣琬為尚書令,不久又加官代理都護,假節,兼任益州刺史,升遷大將軍,錄尙書事,封安陽亭侯。需要說明一點的是,蔣琬已經不再到前線統領兵馬,而是由費瑋直接在前線指揮,蔣琬北上涪州坐鎮、指揮、排程有關軍事大計,蔣琬最後逝世於涪城,墓塋在現在綿陽市涪城區西山觀內。(見上圖)

    姜維,字伯約,天水冀縣人。後主建興六年(229)丞相諸葛亮進軍祁山時,天水內亂,姜維被人疑它,不讓他進城門,姜維只好投奔諸葛亮。

    恰好此時馬謖失街亭,在撤回四川途中,諸葛亮攻克西縣,為姜維出了怨氣,順便也帶走了西縣一千多戶人,和姜維一起投奔蜀漢政權。諸葛亮任姜維為倉曹椽,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此時,姜維才二十七歲。

    這是蜀漢政權冉冉升起的一顆將星,蔣琬對他讚不絕口,委託他一項秘密任務,訓練五六千人的特種部隊“中軍虎步兵”。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去世,姜維與蔣琬攜手鎮守漢中。

    因為姜維投入蜀漢政權時間不長,諸葛亮已經向朝廷作出了自己接班人的安排,所以姜維沒有受到諸葛亮的接班人推薦是可以理解的。

  • 12 # 想跟你聊故事

    這個問題答案其實說複雜很複雜說簡單也很簡單,諸葛亮的才智可以說是歷史公認的,他做出的安排也是了權衡各方面,下面我們就分析一下,選擇蔣琬的理由以及不選擇姜維的原因。

    我們說說為什麼諸葛亮選擇蔣琬接替自己,首先蔣琬出身荊州派系,更是跟隨諸葛亮多年。蜀國政壇有幾大派系,有荊州士族派系、益州士族派系、武將派系等,其中荊州派系諸葛亮經營多年勢力最為強大。諸葛亮為了蜀國的穩定和北伐的理想,肯定不會將權利交給其他派系的,蔣琬是荊州派系的代表,順應自然由他接替孔明。

    那麼荊州派系強大,為什麼諸葛亮就選中蔣琬呢?這也跟蔣琬為人有很大關係,蔣琬氣量寬宏溫良謙恭。由他接替政權不會欺壓後主,即是為蜀國政權安排,也是為劉氏皇族考慮,這樣諸葛亮就是九泉之下也能對得起先帝劉備的知遇之恩。

    那麼為什麼姜維不可以呢,首先姜維是魏國降將,在蜀國沒有根基難以服眾,如果強行讓姜維接替政權,恐諸葛亮死後蜀國勢必會有動盪,這不是諸葛亮希望的。還有就是姜維是將才,領兵打仗的,如果手握軍權又手握政權,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而且作為領兵大將,性格不強勢肯定是震懾不住手下驕兵悍將的,後主年幼勢弱,必然難以駕馭。這是是諸葛亮不希望發生的,魏延就是典型的例子,太過驕悍,諸葛亮怕他死後無人可制,故而臨死之前設計除之。

    透過諸葛亮的一系列安排可以看出,他的才智和對局勢人心的把握確實厲害,後事安排的井井有條,蜀國政權果然平穩交接。

  • 13 # 正骨推拿師邢雷

    第一,姜維是少年才俊,諸葛亮未來將委以重任。在諸葛亮北伐之時,我們不得不承認,諸葛亮真地已經老了。而且每日操勞軍機,事無鉅細,事必躬親,極大消磨了諸葛亮的健康。諸葛亮也不得不為身後事擔憂,也需要為蜀國培養人才,來繼承自己的志向,完成先帝劉備託付的重任。姜維在眾將之中雖然年輕,但處事果敢,有才華,諸葛亮器重他,正是為了將來委以重任。

      第二,諸葛亮器重姜維,也是為自己找一個衣缽傳人。大家都知道,諸葛亮不僅是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更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家。他幫助劉備出謀劃策,歷經千辛萬苦,這才打下了蜀國基業。而諸葛亮本身也有自己的兵法和韜略,諸葛亮器重姜維,就是要把自己的兵法和韜略傳給姜維,讓姜維繼承自己遺志,做自己的衣缽傳人,繼續為蜀國效力。

      第三,諸葛亮器重姜維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姜維支援自己的戰略決策。諸葛亮的戰略決策其實很簡單,就是在《隆中對》中和劉備定下的,先取荊州,後取益州,聯合東吳,共抗曹魏。當時,因為關羽、張飛之死皆和東吳有關,劉備又伐吳失敗,死於白帝城,所以蜀國還是有許多人仇視吳國的,甚至很多人不想伐魏,還想伐吳,為劉備關張報仇,這無疑就破壞了諸葛亮的戰略決策。而姜維則不同,他深刻聯合東吳的重要性,符合諸葛亮的要求,這也才受到諸葛亮重視的。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眼光還是很獨到的,他果然也沒有看錯姜維。在諸葛亮薨後,姜維繼承諸葛亮遺志,九伐中原,終於又讓蜀國延續了好二十多年的國祚,不得不說,這也是諸葛亮慧眼識人的結果。

  • 14 # smart樂

    蔣琬比較懂政治,有城府,比較能夠獲得諸葛亮的信任。姜維是武將,軍事才能比較突出,但是管理朝政,比蔣琬略遜。蔣琬和姜維相比,蔣琬在很多方面和諸葛亮更像,諸葛亮更加信任蔣琬,而且諸葛亮喜歡用和自己比較類似的人,這樣他放心。

  • 15 # 聖谷凡心

    不要忘了,諸葛亮不但是軍事家還是政治家,他深深知道,軍事上考量的是能不能帶兵打仗。政治上考量的是怎樣把各利益集團聯絡起來,形成更大的利益群體。姜維不以政治見長,而且中途被招降來蜀國,雖有一定的軍事才能,但背景太單調,沒有利益集團支撐,就算讓他做丞相,也是孤掌難鳴。而蔣琬和姜維正好相反,有人脈有家族,以行政能力見長,所以諸葛亮這次安排是很專業的。

  • 16 # 江河湖海洋

    我想主要原因是蔣琬是文臣,治理掌管朝廷是他的強項,而姜維是武將,排兵佈陣,指揮戰爭,調動兵士是姜維的強項。而姜維又要完成諸葛亮的末竟使命,必須常年在外征戰奔波,而朝廷還有後主劉禪需要有人護佑照顧,朝廷也需要有才德的文臣管理運作,蔣琬無疑是最合適的丞相人選。

  • 17 # 不沉的經遠

    這是因為諸葛亮從來就沒把姜維當做自己的接班人。

    在《三國演義》中,自天水之戰遇到姜維以後,諸葛亮就對他很欣賞,設計將其收服,並收為弟子。很多人看《三國演義》,都把姜維當做諸葛亮的弟子,親自選定的接班人。

    實際在正史中,諸葛亮雖然很欣賞姜維,認為他是“涼州上士”,熟悉軍事,有膽有識,又忠於漢室,認為姜維是一個可造之才。但是姜維畢竟只是一個新歸順的降將而已,而且在魏國原本地位也不高,諸葛亮不可能真的立即委以重任。因此諸葛亮開始只是任命姜維為奉義將軍,統帥虎步軍,讓他加以歷練。

    到諸葛亮去世前,姜維的職務只不過是中監軍徵西將軍。此後在蔣琬時期,姜維因為數次率軍北伐,立下了不少功勞,才慢慢升鎮西大將軍。蔣琬去世以後,姜維升為衛將軍,和大將軍費禕一起錄尚書事,此時才算正式成為蜀軍的高階將領之列。此時諸葛亮早已去世多年。

    相比之下,蔣琬早在劉備稱漢中王時,就已經是尚書郎。建興元年,諸葛亮開府時,蔣琬又被諸葛亮調到自己手下,歷任東曹掾、參軍等職。此後在諸葛亮北伐時期,蔣琬又和長史張裔留守成都,處理政務,排程軍需。

    蔣琬因為工作出色,諸葛亮非常欣賞,密奏劉禪,認為自己如果去世,蔣琬可以接替。

    臣若不幸,後事宜以付琬。

    顯然和姜維相比,蔣琬才是諸葛亮真正培養了,繼承自己位子的人。而諸葛亮更多的是把姜維當一個軍事將領來培養,可以算是為蔣琬培養的班底之一,而並不是自己的接班人。

  • 18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說起諸葛亮,一生最為執著的就是他的北伐,諸葛亮在劉備去世後,僅僅用了5年時間就把一個瀕於滅亡邊緣的蜀漢政權治理得具備對外發動戰爭的政權,這是非常不容易不辦到的,從公元228年開始,諸葛亮前後進行了5次北伐,直到公元234年,諸葛亮累死在北伐的軍中,諸葛亮把自己晚期的所有精力耗費在了北伐上。

    姜維作為蜀漢後期軍事上的頂樑柱,又是蜀漢三軍總司令的大將軍,從諸葛亮去世之後,開始堅持不懈、永不放棄地北伐,從公元238年到公元262年的24年間,姜維前後有11次北伐之多,直到蜀漢滅亡的前一年,姜維都在北伐,姜維的北伐總體來說勝多負小,一共大勝兩次,小勝三次,戰平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諸葛亮北伐

    如果把諸葛亮和姜維放在一起比較的話,你會發現這兩個人在很多方面是非常相似的:

    首先就是兩人對待北伐的態度,諸葛亮六年五伐,姜維二十四年十一伐,幾乎把自己的大半輩子都投身於北伐事業,兩人都把是北伐當成一生的事業,唯一的使命,始終堅持不懈的北伐,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沒有阻止他們北伐的決心,甚至為了北伐犧牲他們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其次就是兩人都是為官清廉,兩袖清風。諸葛亮作為蜀漢政權的丞相與益州牧,在蜀漢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但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向劉禪申報的財產是:成都有桑樹八百棵,薄田十五頃。這個財富差不多就是當時小地主的財富,按照諸葛亮的俸䘵來算的話,基本就是工資收入了。

    諸葛亮與姜維

    姜維同樣如此,根據三國著名學者郤正的記錄,姜維也是為官清正廉潔,姜維的官職是大將軍,這是蜀漢最高軍職,地位在群臣之首,但是姜維的住室簡陋,家裡沒有多餘的錢財,沒有多餘的侍妾,沒有音樂的娛樂,穿的衣服僅求夠用,用的車馬僅求乘用,非常節儉飲食,公家所給的費用,隨時用盡不留。

    諸葛亮與姜維都沒有多餘的錢財,也沒有其他的愛好,他們唯一的興趣就是北伐,他們把畢生的心血都獻給了北伐。

    最後,諸葛亮與姜維是蜀漢軍事水平最高的人,同時也是對蜀漢忠心耿耿的人,諸葛亮第一,姜維第二。

    姜維

    蜀漢政權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頂起一片天,對內平定叛亂,安定政局,對外一心北伐,興復當室,諸葛亮作為蜀漢權力最大的人,沒有做過一件篡位的事,反而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地奉獻自己的一生,累死在北伐的軍中,倒在他最熱愛的事業之上。

    而姜維同樣如此,蜀漢在中後期人才匱乏,是姜維這個降將頂起了蜀漢最弱的軍事,不僅打擊了外來侵略,反而不斷北伐,要不是姜維,蜀漢早就滅亡了,即使是劉禪投靠了敵人,姜維仍然沒有放棄復國的打算,為了蜀漢,為了那個已經投降敵人的皇帝劉禪,姜維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姜維的忠心不亞於諸葛亮。

    姜維

    怎麼看,姜維都像是諸葛亮的接班人,但實際上,諸葛亮在歷史上的接班人並不是姜維,諸葛亮的第一順位接班人是蔣琬,第二順位接班人是費禕,除此之外就沒有了,姜維連繼承人的資格都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姜維的身份。姜維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投降過來的魏國人,這個身份註定了姜維不可能成為蜀漢一把火,就算被重用,也會被猜忌的,這是身份認同感,不以才能、意志為轉移,也註定了姜維永遠不可能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即使後來身居大將軍的高職,姜維也沒有成為蜀漢的一把手,而是受制於黃皓這樣的宦官,以及諸葛瞻這樣的執政官。

    蜀漢四相

    第二個原因:姜維加入蜀漢政權的時間太短,資歷不夠。諸葛亮去世的時候,姜維加入蜀漢才6年時間,雖然在六年中,姜維不斷得到升遷,從最初的奉義將軍到後來的輔漢將軍,並且還統領五六千精銳虎步軍,但論資歷,姜維在軍中的資歷都不如魏延和王平,怎麼也輪不到姜維。

    論資歷蔣琬和費禕也比姜維老得多,這都是跟隨蜀漢政權十幾二十年以上的老資歷了,要接諸葛亮班不光是要能力,還得要有資歷,就連當時的楊儀資歷也比姜維高得多,諸葛亮去世前,就是讓楊儀率領北伐大軍撤退的,因為蔣琬不在軍中,而費禕資歷比楊儀淺。

    第三個原因:諸葛亮是蜀漢丞相,丞相是百官之首,能接諸葛亮班的只能是文官,或者文武雙全的,比如像蔣琬和費禕,這兩個都是偏向文官的,並且能力全面,性格也好,能夠充分調解有矛盾的人與事,而姜維一直在軍中任職,擔任武將的官職,並沒有從政的經驗,別以為當軍官與從政是一樣的概念,完全不一樣的,軍事是政治的延續,當軍官只需要打仗,當文官要從事政治比打仗複雜多了。

    諸葛亮與劉禪

    第四個原因:諸葛亮的接班人之所以是蔣琬和費禕,那是因為他們都是荊州籍貫的人。這是蜀漢政權的特性決定的,因為蜀漢政權是外來政權,外來政權想要管理本地人,就必須借用外地人來管理,所以蜀漢統治階層全是外地人,尤其是荊州籍貫的人,這是因為劉備是在荊州發跡的,而荊州人是蜀漢政權的骨幹,除了諸葛亮外,蜀漢其他三相蔣琬、費禕、董允全是荊州人,即使是諸葛亮也與荊州有著很深的淵源。而姜維是個投降的北方人,不屬於蜀漢統治階層的核心人物,所以諸葛亮的接班人不可能是姜維。

  • 19 # 品味書齋

    根據史料記載,諸葛亮向劉禪推薦的自己的接班人是蔣婉,而不是其他人。

    姜維歸蜀漢後,雖然受到諸葛亮的器重,並且委以重任,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把姜維當做接班人來培養。至於姜維後來在蜀漢後期擔當大任,是他逐漸得到鍛鍊被一步一步提拔的結果。

    諸葛亮一生做事用人最大的特點就是“謹慎”。蔣婉是諸葛亮長期考察後,確認是棟樑之才,才推薦給朝廷的。

    而姜維投奔蜀漢六年後,諸葛亮就病逝於五丈原前線。由於在蜀漢工作時間短,再加上姜維資歷也不夠,在朝廷內外也沒有多少威望,所以諸葛亮也不可能在生前就把姜維確定為自己的接班人。

  • 20 # 西大橋下的說書匠

    我們都知道諸葛亮還沒有在五丈原病逝的時候,能夠繼承他位置,並且能夠統帥的三軍,也僅僅只有李嚴,姜維,費禕、蔣琬,魏延這幾個人。

    而在這幾個人李嚴被劉備比較看重,白帝城託孤,蜀漢軍隊北伐的時候,李巖是軍隊的總後勤部部長,但是因為在押運糧草的時候,突然遭遇大雨,導致運送的道路泥濘,耽擱了軍務,因為蜀漢軍隊沒有糧食,因此無法經行北伐,只得退兵,事後,他又推卸責任,將責任推卸到率兵大戰的諸葛亮的頭上,但是經過後主劉禪和丞相的還原事件本身,最終認定了是李嚴,因而對李嚴做出了嚴苛的處罰,削官去職,貶為庶民。

    再來看看魏延,他只是一名武將,只能帶兵大戰,不懂國家建設,並且魏延的人際關係很糟糕,是個急性子人,很難團結好蜀漢的文臣武將,因此諸葛亮並沒有認定他為接班人。

    再看看費禕,這是一個有能力的賢臣,作為一個輔助之臣,還是可以,但是要作為蜀漢的核心權力中樞,他的性格,處理能力還是有大差距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諸葛亮讓他給大蔣琬打下手的一個主因,他適合做一名副手。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為什麼姜維為什麼沒有成為諸葛亮的接班人?

    姜維乃曹魏降將,人言微輕,難以服眾!

    我們都知道姜維一開始的時候,是曹魏的將領,後續被諸葛亮降服,成為蜀漢的一員虎將,但是因為姜維是一個降將,並且是涼州地區人士,並不是蜀漢兩大派系中的人群,容易被孤立起來。

    蜀漢當時的主流兩大派系是荊州派和益州派,雙方在蜀漢朝堂之上瓜分著蜀漢的軍事大權,而姜維勢單力薄,就算諸葛亮有意讓他接班,他接班之後,也無法節制這兩大派系,因此諸葛亮選擇了益州的土著居民蔣琬,讓他最後作為接班人,畢竟找接班人一定要找個有話語權,並且德高望重的人來接替,而蔣琬符合了這裡面的所有條件。

    其次,就是姜維是一個武將,只能帶兵打仗,並不是一個搞國家建設的好手,諸葛亮在丞相這個位置的時候,對外打仗,國家建設兩不耽誤,而姜維就沒有這樣的能力,因此諸葛亮不能將蜀漢指點江山的權利交到一個沒有治世能力的人手上,因此姜維從到了諸葛亮身邊,一直都是出任的軍中職務,出任的是奉義將軍,統帥虎步軍。一直就沒有接觸過文職。

    最後,蜀漢想要立足於亂世,就需要不斷對外用兵,而諸葛亮希望蔣琬主內,搞國家經濟建設,屯田養兵,希望姜維對外用兵,繼續北伐,一裡一外,相得益彰,後續諸葛亮死後,他的這個想法還是得到了施行,也確保了蜀漢政權在一段時間裡,和曹魏,東吳形成了一個相持的局面。

    綜合來看,諸葛亮對於姜維更多的都是欣賞,覺得他是一個軍事大才,可以為蜀漢的北伐事業做出貢獻,但是對於這個接班人的人選問題上來說,姜維並不是諸葛亮的第一人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隆明知和珅是一個大貪官,還如此寵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