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逐夢的我們

    精神物質的豐富

    以前,我所吸取的知識大部分都來自書本和老師的授課,但現在那我們透過手機就可以查詢資料,網上學習。不再像以前一樣單一的吸取。我們可以透過手機瞭解各地的事件,閱讀各方面的書籍,這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提供娛樂活動。

    傳統的交流打破

    看看我們的周圍,現在鮮有人會寫書信來交流,連寫情書的有手機發一條簡訊過去。這是絕對一個巨大進步。書信交流,時間長,往往收到的時候,可能事情已經過了。而對手機而言往往一個電話過去就可以把事情解決好。

    交友方式的增加

    大量的社交軟體,為我們提供認識各種各樣人機會。往往一個特色的群就可以找到與你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時也可以透過它找到以前的朋友、同學。

    拉近了距離,也拉遠了距離

    以前需要大半個月才能到達的信封,現在透過手機幾秒鐘就可以收到對方的資訊。就算是天南海北,也可以迅速收到資訊。拉近了彼此的距離。然而現在流行一句話,世界上最遠的距離就是我坐你旁邊,你卻在玩手機。人們往往忽略了身邊的人,拉遠了距離。

    成為犯罪分子的工具

    如今電信詐騙層出不窮,屢見不鮮。很多人都有被騙的經歷,而且警方也難以調查,為犯罪分子提供了途徑。

    提供便利的生活方式

    現在出門幾乎只要帶個手機就行了,付款可以用手機支付,手機查地圖,手機拍照,手機導航等等,都是非常有用的。

  • 2 # 池魚大胖

    智慧手機是網際網路發展的產物,這些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病毒式擴充套件,智慧手機也迎來了一次次的升級換代,那,這些年,手機到底帶給了我們哪些改變呢?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好處有很多,打個電話能及時溝通遠方的親朋,發個簡訊能成為親情友情愛情的美好見證,各種APP能讓你隨時隨地的聽歌看電影,快捷支付的出現讓你從此和錢包說再見,,,手機的出現,帶給我們的好處可不止一星半點,它完全的改變了我們的傳統生活,讓我們切實地享受到了科技進步的力量。

    從來沒有什麼百利而無一害,手機更不例外。

    首先,手機作為電子產品,本身就決定了這是個具有輻射的科技潮品。雖然輻射微不可查,但確實額每時每刻我們都在其侵蝕之下,這個不可否認。

    第二,近視眼逐年增加,元兇肯定少不了手機,現在有多少小朋友對手機痴迷呢,又有多少家長對其視而不見或者教而不聽,聽之任之呢?

    第三,手機方便了聯絡的同時也沖淡了感情,社交軟體的興起是否讓你的社交能力下降而感情的表達只能藉助於文字呢?

    第四,我覺得手機一定程度上讓大家變得更加懶惰,更加不知道珍惜時間,任時光匆匆流去,卻渾渾噩噩。

    善待手機,善用手機,手機是你的工具而不是你的夥伴,時間久了就放下手機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 3 # 科技客棧

    智慧手機確實在非常短的時間內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食住行等各個領域,這裡簡單的做一些彙總。

    NFC:NFC的出現,把各種銀行卡、公交卡的命給革了,雖然還沒有完全普及開來,但是個人覺得這應該也是一個趨勢,除非有更方便的東西來代替銀行卡公交卡等一系列的卡。

    出行方面:優步、滴滴、共享單車,這些對於目前的出行已經有了非常大的改變,更多更方便的出現方式已經出現。

    上網方式的改變:目前使用PC基本上是一些辦公等事務,對於日常娛樂上網等基本上都被手機代替了。

    以上是目前最直觀的改變,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細小的改變這裡不一一闡述,回想之前使用的功能機和生活場景,智慧手機確實改變了世界,改變了生活。

    目前的改變雖然很大,但是後續改變應該會越來越快,隨著人工智慧的普及,機器自學習的強大魔力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快的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並且目前人工智慧已經在手機領域開始應用,像最近釋出的榮耀V10就已經在人工智慧領域開始探索,所以隨著後續人工智慧的不斷深入使用,相信手機會更加迅速的改變我們的生活。

  • 4 # 科技向令說

    智慧手機時代的到來首先對傳統手機產業鏈進行了一次徹底的重構,諾基亞、摩托羅拉日漸式微,蘋果崛起。國內從早期的山寨打天下到後來的中華酷聯,再到如今的華米OV(華為、小米、OPPO、VIVO),變化翻天覆地。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我們衣食住行各個方面已經被智慧手機及其為基礎的所衍生的各種服務所深度滲透,改變極大。其中,帶來最大變化的是利用智慧手機提供的相關服務的日益多樣化。除了手機網購自不必言外,各種網際網路小額理財、飛機、火車票和酒店的預訂、滴滴打車、共享單車、生鮮外賣送貨上門等,一批批新服務不斷出現在我們眼前,並且還在不斷湧現,我們享受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務。 此外,智慧手機對我們的媒體傳播和社交也帶來極大的改變。媒體呈現去中心化態勢,各類自媒體和新興媒介層出不窮,一方面有利於受眾獲取更加多元和及時的資訊,但是資訊爆炸和媒介的魚龍混雜也讓網路中充斥大量虛假資訊和別有用心的措辭,對我們的甄別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此外,以微信、各類影片、直播網站等為代表的社交平臺讓我們的潛在社交圈無限擴大,使得人際交流方式也在逐漸變化。再者,智慧手機讓大量消費者和各類商家的關係也在不斷改變。商家可以更加精準的採集和利用消費者的資料和各類資訊,除了更好的服務消費者外,也可能成為商家利用並誕生新商業模式的手段。

    最後,隨著物聯網時代的逐漸到來,手機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並將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萬物互聯下,我們可能仍然需要一部手機來作為指揮的大腦。

  • 5 # 氪星情報局

    毫無疑問智慧手機已經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本質,並以一種我們難以理解的方式將許多長期以來形成的空間和習慣消弭於無形,同時也改變了其他為數不少的東西。

    “我們每天睡覺之前所看的最後一個物品,以及起床之後所接觸到的第一個東西——手機”

    智慧手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標誌性的造物。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裡,這一多變之物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且不可或缺的“中介”。雖然說它只是一個有著聚碳酸酯殼、螢幕發光的物件,但卻沒有任何製成品能夠與之並駕齊驅。

    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睡覺前做的最後一件事以及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機。我們依賴手機進行會面、通訊、娛樂,以及查詢路線。我們依賴手機售賣和購買商品,我們依賴手機記錄我們去過哪裡、做過什麼事,我們依賴手機作伴,打發掉無聊的時間,而在過去我們的大多數生活都是在安靜和沉默中度過的。

    手機全方位無死角地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本質,並以一種我們難以理解的方式將許多長期以來形成並存在的空間和習慣消弭於無形,同時也改變了其他為數不少的東西。在當前歷史的節點上,如果對手機的工作原理以及其所依賴的各種基礎設施知之甚少,那恐怕也就根本無法有效地理解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

    儘管手機現在無處不在,但它依然耐人尋味。我們的確頻繁地使用手機,可看仍是霧裡看花一般。手機突然間就出現並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中,而它所造成的這一巨大社會變化的規模和力量卻很難為我們所意識到。為了真正衡量這些變化,我們需要退後一兩步,回到那個還沒有依賴智慧手機來跟世界交流的歷史時間中。

    對於手機大規模應用於人類社會前的記錄,沒有比像慶應義塾大學和英特爾公司“人與實踐”小組的研究人員在2005年左右進行的一項民族誌研究更好的了。該研究分別在倫敦,東京和洛杉磯進行,旨在確定人們日常生活裡,錢包中所攜物品的一般行為方式,結果發現倫敦人、洛杉磯人和東京人在關於攜帶什麼能夠使得他們直面生活中的挑戰方面取得了驚人的一致——

    首先是照片,或者其他能夠代表對親人、朋友以及戀人的紀念的物品,然後是彰顯宗教或精神層面的聖像、護身符等器物,接下來是吃的,以及個人衛生用品、薄荷糖和口香糖——即那些用來進行自我展示層面的身體管理類用品,最後是那些能將我們區別於他人的物品,鑰匙、身份證、公交卡之類的。而那時手機只是用來打電話或發簡訊的工具罷了。當然也少不了一成不變的、以多種形式出現的錢。

    如果英特爾和慶應義塾大學的研究真實地展示了2005年前後錢包和提包中攜帶物的縮影,那麼其細緻入微的記錄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極為有用、甚至是深刻的方式來評估在後來的幾年間產生了何其巨大的變化。我們可以發現近十年來城市居民生活中頗為依賴的那些東西都被一樣東西代替了,那就是手機。這個不起眼的玩意兒就這樣擠佔了其他曾經存在於錢包中的物品的空間,並完全取而代之。

    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不起眼的行為——開門、買東西、坐公交,都以數字交易的方式出現,並且越來越呈現非物質化的趨勢。我們為了實現不同目的需要大量不同、具體的物品,例如房門鑰匙、銀行卡以及公交投幣,它們都被無形的無線電波代替了。而隨著接收這些電波以實現原有目的的基礎設施被建立起來以後,它們越來越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整個互動先是從視野中消失,進而也從腦海中消失了。

    也許這一基礎設施是無形的,但我們仍需要某種與之交流的方式。2005年的時候,手機的角色是完美的,它作為一個形狀宜人、大小合適的電子工具,不僅可以實現有線無線的通訊,還方便攜帶。同時最重要的是,那時絕大多數的城市居民已經或多或少地開始裝備這一工具,所以它代替原來用以調節城市日常生活的大部分物品的程序也就開始了。

    最為明顯的是,手機逐步代替了傳統電話,直接導致了20世紀中期以降,城市生活的重要標誌——電話亭的消失不見,畢竟它們曾經在街頭隨處可見。跟著電話亭一同消失的還有進入電話亭的等待和衝突。而現在還存在的電話亭,已經成為了其他服務所依託的平臺:WiFi連線或性工作者的廣告。

    簡而言之,手機的普及也淘汰了音箱、隨身聽和收音機這些所有我們用來收聽新聞和獲取娛樂訊息的工具,也或多或少為我們留下了一些屬於自己的空間。而除了裝飾和狀態顯示以外,傳統的手錶也在走向滅絕,鐘錶,日曆和記事簿也是如此。門票、公交卡、登機牌等其它通行工具也逐漸式微,同時式微的還有用來進入限制區域的鑰匙、徽章和其他有形工具。

    那些曾經用來保留我們珍貴記憶的東西——比如一度流行的攝有愛人、孩子、同學和寵物的可裝入錢包的柯達彩色照片——大部分都已經數字化了,有些早在很久之前就變成了我們的手機鎖屏圖。

    我們曾經用來表明自己身份的大部分物品將不久於世,比如說不同種類的名片。但是更為正式的身份認證檔案,尤其是駕駛證和護照等少數個人證件,目前還沒有被智慧手機所替代,但是大家都在觀望這種情況還能成功堅持多久。

    還有哪些東西從世界上消失了呢?地址簿、名片盒以及“通訊錄”,以及我們用來在茫茫城市中定位的各種目錄、地圖和指南。除此之外還有顧客忠誠度和儲值卡。最後就是金錢了,還有它所承載的關於人的自由行為和行動的一切。所有的一切都被代替,或者已消亡,要麼就在被代替或被消亡的路上。在英特爾和慶應義塾大學的那項研究過了十年後,我們口袋和錢包裡的東西可以說是所剩無幾,只剩下些零食、薄荷糖和唇膏了。

    “要問如今這種生活究竟是更好還是更壞,是問不出個所以然的”

    時間其實是以不同的速度劃過這個世界的,過去的生活方式依舊在許多地方殘留著。我們自己也沒有什麼不同:我們中的一些人更喜歡透過獨立的專用的物品與所處的世界進行確定的溝通,就像有些人更喜歡銀行的人工服務而不是機器服務一樣。但是隨著智慧手機在我們和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事物之間橫亙一道,全球非物質化的趨勢是顯而易見的。因此,我們已經很難在沒有經歷過回憶和困惑的情況下再想象諸如電話亭、Filofax手賬或Palm Pilot掌上電腦這樣的東西了,而究竟能回憶起幾何,也全看我們對過去熟稔與否了。

    不管在現在的我們看來,當初的那些東西多麼落後、笨拙,真正重要的是這些東西都曾經一種生活的方式——一種聯絡密切的商業、實踐以及經歷的整個系統。而當我們藉助手機用新型而且無形的網路語言重新書寫那些系統的時候,日常經歷的本質也早就舊貌換新顏了。把日常生活如此之多的方方面面都融入這樣一個小小的裝置中,毫無疑問會剝奪我們對於城市繽紛多彩的可知性甚至是獨特性的廣泛體驗:踏進隨手在街頭攔下的計程車;或者湊在電器店窗戶前盯著擺的滿滿當當的電視螢幕觀看選舉結果或者錦標賽;停在在報攤前要一份午後新聞;或者貓進花店裡或警察局問問路;在中央車站、和光百貨的銀座店或者聖弗朗西斯酒店的大堂約人碰頭。現在在手機的攻城略地之下,這些舊日大都會的習慣又在何處得以重現呢?

    其實你如果非要問如今這種生活究竟是更好還是更壞,是問不出個所以然的。我很懷疑,如果沒有感覺到手機的確給我們一些實實在在的好處,我們是否會放任它將這麼多的物品和習慣取而代之。不過,我們放任手機進入我們生活,由此引發的一些情況也是需要我們留意的。

    首先一點,我們現在在生活中所承擔的大多數基本任務,與其在十年前的角色設定是全然不同的。除了製造我們所用裝置的巨無霸型企業,以及開發出我們使用的大部分應用程式的創業公司之外,我們還“邀請”了技術標準制定機構、國家和超國家級別的監管機構以及駭客進入我們生活的最深處。結果就是,我們能勝任日常工作的能力現在取決於一系列的不明朗因素——那些從前我們絕不用擔心的事情,從電磁頻譜的屬性到即時相互聯絡的能力,再到我們當前正在使用的軟體的穩定性和當前的企業聯盟狀況。

    其次一點,構成我們日常意識的傳統和慣常安排現在都不再以我們通常與社會構建聯絡的速度發展,而是以更快的數字創新速度發展。因而當每次最新版本的裝置、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釋出時,我們都不得不去適應某種程度的變化,更改我們已經習慣的處理方式。

    最後一點,也許同時是最讓人好奇的一點,當各種需要被調動起來的時候——比如拍照片、聽音樂或者網上交友——它們都是從在同一裝置上啟動一個應用程式開始的,而且都使用具有相似背景設定且相對有限的指令系統,故而它們也就不可避免地都被蒙上了一種相似的色彩。

    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生活:被智慧手機塑造,身受其各方面的影響——手機設定的那些細節充分的設計;感測器、致動器、處理器和天線全乎精確的展示;管理我們與周圍的各種網路的連線的協議;用來引導使用者透過應用程式和服務來聯絡的互動介面傳統;生產企業所採取的戰略和商業模式。

    要說這些設定完全決定了我們的行為那當然是言過其實了,但是它們確實在以各種微妙但普遍存在的方式限制著我們與外界的聯絡,這也是不可否認的。(試想你想約會,但卻沒有用過任何軟體;或是在一次自我展示中沒有自拍。)因此,為了進一步充實我們對當前人類狀況的理解和認知,就需要對手機及其起源進行抽絲剝繭的分析並對其角色進行詳細考量。

    “而它對我們的所有要求,就是學習和比劃一些基本手勢”

    儘管其尺寸可能隨時尚而變化,但智慧手機基本上是鋁矽酸鹽玻璃、聚碳酸酯和鋁合金的結合體,可以讓成人舒適地拿捏在手中,如果需要的話,只需用拇指就可以操作。不過這個要求也嚴格侷限了手機的可以設計的形狀和大小,因而目前市場上所有的手機外觀都是一塊長方形平板,大概11到14釐米長,6到7釐米寬。這各小巧的尺寸使得手機可以巧妙適應身體結構和需求,這也意味著它很少會被放錯或遺忘,這些特質在其成為個人身份、存在和地位的代表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幾乎所有的互動都是透過手機最具決定性和最為顯著的特徵來實現的:解析度越來越高而且幾乎佔了全部手機面板的防碎玻璃觸控式螢幕。比起其他零件來,正是這個螢幕給手機帶來了如此普遍的吸引力,使得現代觸控式螢幕手機的操作根本毫無難度。它只需要我們能夠學會和比劃一些基本手勢就可以了:不外乎就是我們熟悉的點選、滑動、拖動、選擇和分享。因而這種互動規則極少,容易掌握。不管後來怎樣的改進、製造以及生產商按照自己的偏好加進去其他的什麼元素,但幾乎所有當代智慧手機的介面典型模板都來自2007年夏天推出的蘋果iPhone手機。

    而在光鮮亮麗的觸控式螢幕下面,則是進行資訊接收、傳輸、處理、儲存的部件,在其中居於舉足輕重地位的是多核中央處理器,然後是幾個G的非易失性儲存器,還有一個或多個專門用於特定功能的輔助晶片,其中有基帶處理器,它透過手機的多個天線來實現通訊管理,除此之外還有光和距離感測器,也許還有圖形處理器,以及角色日益重要的機器學習協同處理器,比如可以完成語音識別等任務。給定晶片組的選擇將決定手機可以執行的作業系統、資訊輸入和輸出的速度有多快、可以儲存的圖片歌曲和影片有多少,以及與這些能力成正比的銷售價格有多高。

    也多虧了它內建的輔助GPS晶片——當然還有在地球上空二千萬米高的軌道上價值四十億美元的GPS人造衛星——智慧手機總是可以輕易獲悉自己身處何處。這種定位的感知能力由於磁力計和三軸微機電加速度器的使用得以進一步改善,指南針和陀螺儀也使得手機能夠以極高的精度記錄載體的位置、方向和傾斜角。感測器也可以感知到手機是處於垂直拿取還是水平放置的狀態,同時也支援比觸控式螢幕更隨意的行為操作——比如說將手機顛倒來靜音、晃動機身使手機關閉應用並返回到主頁。

    現在即使是低端手機也配備了前置和後置攝像頭。後置攝像頭配備有LED閃光燈,通常能夠以高解析度捕捉靜態和全動態影象,儘管光圈的大小限制了光學解析度,但現在的相機已經完全可以拍攝出滿足任何藝術、科學研究和實踐要求的圖片了。一般來說,面向使用者的相機功能可能不具備上述等同的能力,不過對於滿足日常影片通話,尤其是自拍的需要,那還是足夠的。

    無線電裝置在智慧手機的功能實現方面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透過蜂窩行動網路和WiFi進行資料傳輸和接收,透過附加的藍芽進行短距離通訊,也許還有運用NFC功能以實現支付和超短距的互動——這一項功能是手機處理日常城市生活的能力日益增長的原因,正是它能讓你便捷地搭乘公交、點咖啡。

    最後,所有這些元件都鱗次櫛比地排列在高密度且互連的電路板上,並由可充電的鋰離子或鋰聚合物電池供電,大概能夠有效充電1500次。考慮到每天都需要充電,所以手機的使用時間大約有四年。儘管經驗表明,我們中很少有人會長期不更換新手機。

    其實手機能夠實現處理城市生活還依賴於另一個很關鍵的因素,即購買時不包含配套商業性服務。儘管手機有這樣或那樣的技術功能,但是如果商業運營商不提供啟用服務的話,那麼手機對我們來說依然是無用的。在行動電話業務中,運營商為這些本質上是安裝著聚碳酸酯和電路的平板配置這種商業服務的功能。一般情況下,只有當用戶賬戶建立起來,並採取一些支付方式進行認證且只有當這個憑證被接受後,你才發現手機已經被啟用而且能夠與其周圍的事物進行交易。

    不過即使被啟用後,手機也不是特別有用。當然,他可以用來打電話,也可以充當起比如說像手錶、日曆天氣預報以及地圖的角色,還可以作為瀏覽器使用,或者檢視股票行情。但是這些功能必須從網路上以“應用程式”的形式下載到手機上,而這些“應用程式”卻是由第三方設計和開發的,其工藝、編碼能力和審美水平則天差地別。

    這就使得準用戶們面臨著選擇進入哪家企業的勢力範圍的問題了。如今智慧手機的作業系統要麼是使用蘋果公司相對封閉的iOS系統,要麼是使用相對開放的安卓系統,而這兩個系統彼此之間是互不相容的。為某種裝置和作業系統而設計的應用程式必須從相應的市場(App Store及Google Play)獲取,而且不能在另一方作業系統中使用。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得出手機的真正屬性,它將技術、資金、法律和運營安排串在一起,共同構成了當前的裝置製造和服務提供的生態鏈。

    “在手機原材料開採過程中造成的環境破壞,範圍波及大半個地球,其引發的生命安全事故、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破壞不可估量”

    其實我們所知的手機,是各方妥協的產物。手機這種信封大小几毫米厚的裝置,其實承載了各方好不容易才取得的共識。從各方面看,它都是一項了不起的技術成就,令人念念不忘。考慮到它實現的一切,以及它代替的那些物品和提供的那些服務,手機的確有資格成為我們交口稱讚和瞠目結舌的物件。再進一步考慮,手機居然可以把數十億人聯絡起來、把人類的所有知識都聚集起來,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過去看來這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但手機的背後還有更多的故事:在我們購買手機的那一刻起,哪怕我們還沒開機,我們就已經卷入了勞動力安排、供應鏈以及資本流動的浩蕩洪流之中了。

    無論你手中的智慧手機是在庫比蒂諾、首爾還是其他什麼地方的工作室設計的,他們都有可能是在深圳方圓十幾公里內的各工廠設施中被組裝、裝箱然後銷售的。自從中國政府1980年8月在深圳建立經濟特區以來,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就開始出現這些產業的叢集。但這些工廠環境惡劣,工作不僅時間極長而且單調重複,傷殘率也極為驚人,工人們還常常暴露於有毒化學品中。在這些工廠中,工人的工資之低與自殺率之高形成鮮明的對比。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再加上工人在抗爭中的弱勢地位,使得電子行業能夠接收來自各種型號手機的組裝訂單,保證穩定通暢的供應,在多種合力之下,手機的價格變得大為親民。如果中國的工資水平開始接近西方標準,或者本地勞動力透過有力的集體談判爭取到了屬於自己的權益,那完全可以肯定,製造商會轉向其他更適合裝配的地方。但是現在深圳依然是全球遙遙領先的智慧手機制造中心。

    再將眼光放長遠一些看看智慧手機的生產過程,那仍舊是一幅不會令人心情愉悅的圖景。就像其他的電子裝置一樣,為了保證功能運轉,手機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這些原材料都是來自於被採掘業開採的地球內部。鋰電池中的鈷在剛果經常是由兒童手工開採出來的,焊接在一起的錫最有可能來自印度尼西亞的邦加島,那裡的地下水也同時不可挽回地受到汙染,70%的珊瑚礁已經被摧毀,而平均每週就有一個礦工在工作時意外身亡。在原材料開採過程中造成的破壞,範圍波及大半個地球,其引發的生命安全事故、對人類社會和自然環境的破壞不可估量。所以起碼對於我們中的一些人來說,被汙染的水源、死胎和確診的癌症病例也構成了智慧手機改變日常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如果這些事情發生在其他任何情況下,也許我們會良心發現有所收斂,但在現在這些事情發生在手機層面,我們似乎在良心上就完全過得去了。不像其他任何產品,手機實際上是人類歷史上最迅速採納的技術成果之一。所以,不管我們對於購買手機背後的社會問題,例如礦場和工廠的工作環境、生態系統的破壞、擴充套件供應鏈的能源成本、以及我們最終間接支援的忽視民眾權利訴求的政府引發了多少疑慮,我們強壓下了這些念頭,心安理得地享受著這一“文明的成果”。就我們甚至可以意識到的程度而言,就在我們開啟錢包買回新手機的那一刻起,什麼禮義廉恥怕是都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然而我們對手機的需求仍然沒有達到飽和點。隨著手機價格越來越低,手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雖然用現在的線性觀點揣測未來是極不合理的,但是如果揣測可靠的話,那麼我們即將步入一個全球所有成年或接近成年的人都擁有手機、並被捲入網路大潮的時代。儘管我們還沒有考慮過著這會給我們的心理、社會以及組織制度帶來怎樣的影響,但是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種能力——以及所有與之緊密聯絡的假設、習慣、權力關係和盲點——已經構成了日常實踐的基礎。

    “這些看上去最簡單、最直接的任務都呼叫了蜂窩基站、海底電纜和微波繼電器”

    在分析智慧手機方面遇到困難的部分原因是關於它可說的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整本書都可以寫手機源源不斷的訊息推送是怎麼把我們本來大塊的連續時間切的七零八落的,而這可能導致我們在不同時間段中無法集中注意力,或者說手機的攝影拍照功能是怎麼把我們都變成自媒體資訊源的,不過這麼做確實明顯使得警方暴力事件的社會動態得到了改善。我們會發現我們在購買時幾乎只考慮一項基本的功能,即它給予我們的定位自身的能力。

    考慮到整個製圖的歷史,有效地使用地圖意味著成功地對一系列印在平面上的抽象符號進行解讀,然後把這些符號和現實環境中的三維立體物聯絡起來。能夠這麼做並且成功確定自己位置的能力並不是絕大多數人都擁有的。而這種能力的匱乏只是隱私地圖本身都已經是頗為稀有的(有時是軍事敏感的)東西了。

    不過我們手機上的地圖改變了這一切。因為現在每個人的手機上都一個免費的、可任意放大縮小的、自動更新而且解析度極高的地圖,涵蓋了所有分佈著人類的地方,每到一處便載入當地的地圖。當然這本身也是時代的發展。這些地圖同樣包括高解析度的航拍影象,可以隨意切換,更易於普通使用者的理解和使用。而最為深刻的一點——也是最為值得紀念的一點——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能夠隨意移動並且告訴我們當前確切位置的地圖。

    這些成就噴湧而出,令人目不暇接。它把分散在全球的基礎設施融合在一起——美國、俄羅斯、歐洲以及中國的全球定位系統,地球上每個可供通航的路徑,三大洲資料中心數以千計的地圖伺服器和有線無線網路——融合在手機機身裡微小的感測器上。每當螢幕上出現熟悉的藍點時,所有的這些都會動起來為我們提供服務。現在,這些地圖以我們為中心,為我們的需要提供服務,可以顯示我們的實時位置,藉助地圖,價值2美元的GDS電路完全將我們的連線變為了現實。還有大約1美元的磁力計,它們能夠自動確定我們所朝的方向,並根據我們的轉動而調整,幫助我們搭起一座連線螢幕上呈現的抽象符號和周圍的現實世界的橋樑。地圖可以將現實世界的各種細節都整合進手機中,而手機的小巧輕便使得我們可以一手掌控,隨身攜帶。

    我們在手機螢幕上看到的地圖幫助我們獲取了與複雜的網路空間平起平坐的權力,使得移民和遊客能夠在大城市中獲取一席之地。透過向我們提供那些我們從沒去過的地方的影象,手機幫助我們消除了一些恐懼,而正是這種恐懼阻礙著許多人去探索未知的路徑或區域。對於專業的城市愛好者來說,這手機和地圖是最為慷慨的禮物。更重要的是,每個人的生計和幸福都取決於他們掌握城市地形的能力。 它們同樣也為我們提供了許多關於網路狀況的見解。

    最明顯的是,在使用手機進行導航時,我們變得越發依賴於使用網路來完成非常普通的目標。當完全依賴於透過實時訪問的渠道去認知世界的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處於比任何紙質地圖都更易犯錯和更復雜的東西的擺佈之下了。想想看,當我們失去與網路、地圖的連線時,會發生什麼事兒?或者說當我們哪怕在移動幾米的時間內失去聯絡時,發現自己在地圖上成為了一片灰色區域上的一個藍點,我們怎麼辦?這個時候其實我們正面臨著一個我們普遍忽視甚至說刻意忽視的事實:由智慧手機處理的日常生活的效果取決於我們通常無法看到的龐大而複雜的基礎設施。

    除了我們提到的地圖、網路和伺服器,我們操作手機時的日常體驗無時無刻不嚴重依賴著這個基礎設施的所有部分的無縫銜接——一個非常不均勻和不穩定的網狀結構,在這個網路結構中,這些看上去最簡單、最直接的任務都呼叫了蜂窩基站、海底電纜和微波繼電器。所以用手機導航帶給我們的第一個教訓就是,在我們接觸那些微妙而難以察覺的無形東西的時候,手機是唯一的有形物品,但是對於我們依賴的這些無形的東西,我們卻沒法有效掌控。

    我們通常不會將缺乏控制權視為損失。這些手機和導航都頗為依賴的基礎設施既無形無蹤,也沒法在我們的腦海中勾勒出個大概,所以失去控制在情感層面上對我們都還沒有多大影響。但是當使用地圖時會不會還是這樣就難說了:當我們無法理解觸手可及的東西時,我們感覺沮喪不已,甚至有被羞辱的感覺。在這裡,我們被迫得出這樣的認識,即我們與裝置得互動對許多人來說是模糊甚至是無法解釋的。花上幾分鐘給第一次接觸到手機的人講講它的基本操作,然後你就會意識到這一製造商們稱其為“直覺”、但其實不是的東西。當我們試圖掌控手機但卻失敗的時候,我們更有可能責備自己,而不是責備實際該為之負責的那些人。毫無疑問,雖然遲早有一天每個人都會從孩提時代起就會接觸到手機並與之產生密切的聯絡,但這一天的到來還需要很長時間。直到那個時候,許多使用者還會繼續體驗日常生活的技術,這些技術眼花繚亂,勢不可擋,甚至敵意滿滿。

    然而,如果我們偶爾被與數字地圖互動的複雜性所吸引,我們也會被相反的趨勢、資訊展示的平滑性和自然性所誤導。我們傾向於假設地圖是對環境的客觀記錄,以及簡要描述一個地方有什麼東西的圖表,但其實它們跟這個沒有半點兒關係。它們根據我們的喜好提供的資訊侷限了我們對世界的感知,卻沒有使我們獲悉這一點。

    比如說,即使最為細緻的地圖上,標註出可能出現的每個零售商店或其他公共住宿通常也是不可行的。必須決定哪些建築物可以透過名稱來優先識別,而且這些決定越來越多地受到利用我們先前行為的演算法的驅動:我們過去的地方,我們訪問的網站,我們搜尋的話題,我們安裝的特定應用程式,甚至是我們與我們說過話的人。結果就是我們可能永遠也無法理解為我們提供服務的地圖形成了怎樣的商業鏈條。如果認為這種演算法的執行是偶然的或者沒什麼經濟效益得,那就大錯特錯了:根據谷歌的說法,每五個消費者中就有四個使用地圖進行本地搜尋,其中一半的人會在24小時內造訪一家商店,每五次搜尋中就會有一次買賣交易完成。

    不過有兩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一個是創收過程與日常行為之間是無縫銜接的,而這種情況在未來將更為頻繁地出現,另一個是智慧手機透過對環境的描述來限定某些行為,為每個使用者呈現出不同的地圖。這兩方面都是在悄無聲息中進行的,但後者卻微妙地侵蝕了我們對這個世界的共同體驗。我們甚至不能再假裝自己在螢幕上看到的是一個相同的、較為穩定的世界圖景。以這種方式來質疑我們的地圖,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地圖的這種服務提供使我們只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中生活和行動。

    不過這不是手機把我們與其他人隔絕開來的唯一方式,儘管它扮演的角色本該是把我們跟其他人連線起來。在我們構建的這個世界中,能夠使用手機享受網路服務的人比無法享受到這種服務的人能力更大,能夠用手機賦予他們的能力在城市中游刃有餘的人比起那些無法使用手機的人,總體來講能夠享受到更多的機會,能夠更容易地利用他們的機會,以及有更多決定他們與周圍的一切的關係的權力——這種有和無帶來的差距不是一點,而是極大。

    無論我們所面對的情況是否以普遍可以入網為前提,這一點都將會特別明顯。如果共享空間的設計者(或資助者)確信“每個人”都有手機來指導他們,我們可能就會發現世界上其他幫助我們尋找路徑的方法——公共地圖,方向標誌,現實世界的種種線索——竟然逐漸消失不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機就會進一步成為一種必需品而不是替代品。同時在這樣的情況下,阻止人們瞭解並充分使用自己手機的設計就不僅僅是質量問題了,而是一個事關正義的道德問題了。

    道德上的束縛還是存在的,因為如果手機真的成為了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那麼同時,按照預期目的來使用手機也就變得不可能了,除非是傳輸資料、建立網路。部分原因是因為這是手機工作的原理之一。現在絕大多數人都知道手機是不間斷地獲取我們的位置資訊的,而事實上,為了在網路中執行也不得不這麼做:與一個蜂窩基站或者是WiFi路由器建立起關係,才能使手機獲得足夠資訊來構建起一個知曉我們所處位置的低解析度地圖。不過這也是商業鏈條的執行原理之一。你的位置資訊可用於最佳化實時流量報告,推送有針對性的廣告或以其他方式支援地圖供應商的商業需求,這就意味著高解析度跟蹤功能將始終預設啟用。

    除非你明確地進入手機的設定選單並禁用了這種跟蹤功能,可能還得禁用其他幾種特定應用程式的功能,否則它會不斷地追蹤你在全球範圍內的位置資訊——以及當你第一次設定手機時做出的宣告所包含的條款和條件,都允許將這些追蹤的位置資訊被傳送給第三方。(這裡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如何找到這些功能的設定,甚至不知道如何在一開始就關閉它們。)你所看到的地圖是一種地圖,還有另一種地圖——這種地圖包括著你的一系列遊玩資訊,原則上來說你的手機制造商、作業系統和地圖程式以及為了獲得你的資料的第三方都可以獲得這些資訊。

    這個地圖和其他資訊一道描繪出一幅關於你的行為偏好的詳細圖畫。而用來計算移動速度的演算法可用於推測你是步行還是搭乘交通工具,甚至你所搭乘的交通工具也可以被推測出來,當然這些資訊對於社會和經濟都有用處。就像我們選擇的交通方式一樣,我們經常出現的場地並不是一個絕對中立的存在。有許多地方,比如說匿名戒酒會、戀物癖俱樂部、博彩商店或心理治療,都有可能引發對我們的行為的推論,而這些資訊我們是一定不希望分享在網路上的。

    每當我們以這種方式獲取定位時,不管我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我們都在直接用隱私換取方便。對於大多數人、大多數時候來說,它提供的服務是如此有用,以至於我們很樂意進行這些交易,儘管它們的條款依舊含混不清,令人非常擔憂。

    不管怎樣,人們可能會認為確保自己知道他們的手機究竟在做什麼是一種道德上的必然要求,但很可惜這個命題並不會如此簡單。手機能夠以多種方式調動單點資料的事實導致了這個問題的複雜化,比如說,地圖不是手機顯示使用者位置的唯一方式。生成地圖所需的一系列感測器——全球定位系統、加速器、磁力計還有氣壓計——也能透過名為API或應用程式程式設計介面的結構通道將資料傳遞到手機的其他應用程式和伺服器上。讓地圖上出現熟悉的藍點的相同資料透過API使我們能夠對照片和影片進行地理標記,“登入”社交媒體,並接收針對特定地點的天氣預報或搜尋結果,這一特定地點正好是我們正處於的位置。根據我們所使用的應用程式以及我們所授權的位置資料的訪問程度,在我們穿越“地理圍欄”的那一刻,特定地點的資訊就可以提供給我們。資料將地球表面重新劃分了區域分佈,而這可能意味著從重要的安全警報到折扣優惠券以及博弈中的新實力等任何東西。

    當我們帶著智慧手機走遍全世界的時候,我們在日常活動中製造出大量的資料,不過我們卻不曾對這一過程留意太多。反過來,這些資料卻有可能被包括手機和作業系統供應商、應用程式開發商、蜂窩服務提供商等在內的任何人蒐集並利用。這些人只會為了他們的利益行事,而所行之事可能只有那麼一小部分是符合我們的利益的,但是獲知這些人要想實現什麼控制,卻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我們需要把自己理解為神經系統,與外部世界相聯絡”

    地圖的真相其實在於手機裝置的真相,也在於它們二者共同從屬的更為寬泛的網路技術類別:不管我們在進行這個交易時所達成的交易條款是如何規定的,這個交易都為現在、過去和未來設定了標準。未來我們自己和我們所生活的文化背景某種程度上都將被這些條款所包涵的內容所定義。

    我們已經離不開智慧手機了,手機在全世界廣泛地流行開來。手機越來越多地支配著我們所聚集的社會空間,甚至不能說是我們身體的延伸,應該說是直接嫁接在我們身上的一種網路器官。有手機的地方就有網路的存在,它們如飢似渴地攫取資料,將其轉換成不同的形式以備後用,這一切都是在人們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行的。有了手機之後我們也是無處不在,似乎參加了所有的活動,但卻不曾真正融入過這些活動。

    以這種方式聯結起來的個人,當然也就不再是、更不可能是自由主義理論所標榜的自主主體了。我們的任何自我都在由節點和連結構成的整個網格中被抹殺了——那些我們人格中的方方面面,即被認為是構成我們自己的諸如品味、喜好、能力和慾望等特質都被抹殺了。

    除了產生一種新的主觀性之外,它還能帶來什麼呢?當第二次世界大戰臨近尾聲的時候,溫斯頓·丘吉爾爭辯道:下院應該以其原來的形式重建。用他那句著名的話說就是“我們塑造了我們的建築,之後我們塑造的建築又塑造了我們”。現在我們建立起了網路,它們也開始像建築一樣塑造我們了。

    把網路主體描述為孤立的個體,這很容易,相當容易。誰讓我們這個時代最為典型的特質就是“疏鬆多孔”呢?比起那種能夠把自己封閉的嚴嚴實實的象牙塔,我們的用來保護自己的牆壁其實是漏洞百出,極易滲透的。工作侵犯了我們的私人時間,我們的隱私也置於聚光燈下,本該私密的東西被毫無顧忌地傳播,以及心靈的修養和恢復場所都被越來越寬的外部世界所擠佔。所以結果就是現在不管我們在哪兒,恐懼都如影隨形。

    這就是擁有網路器官的代價之一了:一種低層次、持續不斷的對世界及其痛苦的感受,透過簡訊和電子郵件和安全通知隨時隨地傳達給我們。從中解脫的唯一方法就是把自己從這種與其他所有事物的連線中解脫出來。不過我們顯然很難做到這個,不管從現實原因還是心理原因都是如此:網路現在幾乎可以滿足馬斯洛金字塔的所有需求。而現在的難民最先要的居然不是食物、住所以及其他東西,而是一臺智慧手機。

    我們需要把自己理解為神經系統,這個系統是透過手機與外部世界相聯絡的。比起滿足某些現實的需要來說,使我們真正激動的反而是與外部世界持續不斷的互動。

    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互動設計師們都學會了刺激和利用這個願望:他們非常清楚,每當有人給你發簡訊,給你的照片點贊或者回復你的電子郵件,都會讓你有所改變,讓你的神經遞質路徑形成新的連線和腦回路,增加多巴胺帶來的刺激逐漸消除後、再次觸發整個迴圈的機率。它充分利用了我們對“肯定”的需要,但是如果我們允許的話,它也可以使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告訴我們即使我們與他人相聯絡,我們也還是我們自己。從我們細胞中的DNA,到肝臟裡的微生物,再到語言和更為高階的意識形態,我們也許其實什麼也不是。到最後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所構建的網路可能只是一種並沒有多麼高階的聯絡方式,一如既往地在那裡等著我們發現這個真相。

    隨著我們逐漸完全意識到與他人的相互聯絡,接下來怎樣的制度和權力關係將被建立起來還有待於觀察,儘管近期政治風向的變動可能會給我們提供些許線索。無論採取什麼樣的形式,這些制度和關係都與那些現存的日常經驗、甚至經歷了幾代人都還保持相對穩定性的那些經驗體系毫不相干。我們分配資源,交換價值,以新方式探尋物質世界,相互分享我們的故事,組織起社群和政治體制……這些可能會採取一種全新的概念和實踐方式來進行,這也首次打開了人人都有智慧手機的未來之可能。

  • 6 # 雪兒919

    可以說,智慧手機現在我們已經完全離不開他了。智慧手機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以前我們出行的時候都必須要帶現金的,但是現在我們一部智慧手機就出門就行了。網際網路的時代,我們每天都在翻閱著大量的資訊,方便著每個人的生活,找工作,訂外賣,買東西,逛淘寶,聊微信呀這些,確實是很方便的哦!

  • 7 # 極客談科技

    “網路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網路世界。

    智慧手機已經潛移默化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

    不管是從支付方式、溝通方式、辦公方式等。

    就以一天的日常生活,看看智慧手機是怎樣和我們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吧。

    手機日常使用

    1.起床鈴聲

    新的一天開始啦;

    智慧手機放著熟悉而又討厭的聲音,催促我們爬起來;

    2.穿衣指導

    檢視天氣情況,軟體的穿衣建議;

    快速套好衣服,準備出門。

    3.地鐵站

    穿過擁擠的人群,爬上地鐵;

    4.共享單車

    下了地鐵,到公司還有一段路程,趕緊找臺共享單車,掃碼;

    還好,沒被剛剛那個女生搶到,O(∩_∩)O哈哈~。

    5.公司打卡

    急急忙忙,總算沒有遲到;

    趕緊開啟手機釘釘,簽到。

    6.早餐

    趁著老大沒來,樓下悄悄買點早餐;

    唉,忘帶錢包了,掃個碼吧。

    7.瀏覽工作

    開啟手機,看看手機釘釘中的工作內容,待辦事項、流程審批;

    開啟手機郵箱,檢視郵件,緊張繁忙的工作開始

    哎,下手晚了......

    9.午餐

    不知不覺到了午飯時間,懶得不想動怎麼辦;

    算了,透過美團點個外賣吧。

    10.會議

    下午需要去開個會,路痴的我怎麼去呢?

    開啟導航,go go go;

    what?到了和我說了,居然是手機影片會議。

    11.回家路上

    正在happy的打著王者榮耀,老大喊報個表格,一萬個不願意;

    趕緊開啟手機office,更改後透過郵箱發給老大。

    12.晚飯

    辛苦了一天,晚上犒勞一下自己吧,搜尋了一下附件美食;

    搶個優惠卷,解解饞。

    13.電影

    酒足飯飽之後,感覺還缺點什麼;

    淘票票上買張電影票,走,看電影去。

    14.健康模式

    今天步行路數又落後了;

    看來明天得跑步運動下了。

    普通日常的一天,大家可以看到,無時無刻都在使用我們的手機;

    工作上、生活上、支付上、溝通交流上已經離不開智慧手機了。

    關於智慧手機更多有趣的話題;

  • 8 # 使用者100217536424

    智慧手機給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便利,它改變了我們的學習方式、聯絡方式、支付方式。

    一、改變了學習方式

    以前的學習方式就是書本+電腦,近兩年隨著知識變現的興起,各種學習類APP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手機反而比電腦學習更方便。

    二、改變了聯絡方式

    智慧手機使親人之間的聯絡更快捷、更省錢。三十年前人們之間的聯絡主要靠書信,一封信從寄出去到收到,省內的至少也得半個月,更別說省外、國外的了;接著有了電話,人們之間聯絡更快捷,可是電話費好貴;後來有了QQ,在電腦前戴上耳機可以直接通話,直接影片,可是離不開電腦;直到智慧手機的出現,人們的的聯絡即便捷又省錢。遠在國外的孩子,想念家中的父母了,可以直接微信影片,聽聽爸爸媽媽的叮嚀、囑託。不在孩子身邊的父母可以透過連線家中的攝像頭,隨時隨地檢視家中孩子的現狀。

    三、改變了支付方式

    以前出門不帶錢包什麼也買不了,現在出門只要有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支付,再也不怕沒帶錢包了。賣烤紅薯的大爺有二維碼、賣水果的大媽有二維碼,診所裡、超市裡、酒店裡、車站等等移動支付無處不在。有次要買麵條,走到商店門口忽然想起沒帶錢包,正準備往回走,轉念一想,我有手機啊,第一次用手機買了麵條。由衷的發出感嘆,智慧手機移動支付改變了生活。

  • 9 # FireToPlayer

    某種程度上是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便利,但是副作用也是很明顯的。低頭族不分場合,身體健康不是弊病?讀書的樂趣不是低頭看手機的樂趣,手機還是功能單一點好,僅僅是通訊的工具。交流還是面對面的

  • 10 # 針式

    智慧手機是蒸汽機、交流電後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電腦。

    有了智慧手機以後,我們個人和全球資訊時刻綁在一起,手機不光能聯絡親人朋友,還可以在手機上分享觀點,甚至可以創業掙錢。

    智慧手機對我個人的影響幾乎是全方面的。我現在的購物分兩種,一是生活用品包括衣服,幾乎都是在網上買,除了洗手用的香皂還會去小超市買外,平時很少去超市。二是吃的,吃的大多數還是會去菜市場買,吃的東西對時間要求高,而且要保證新鮮。

    在學習方面智慧手機給了我一個全新的世界。在智慧手機上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發表自己的言論和觀點,言論和觀點多了以後,就需要看的人有分辨力,我的思辨能力,就是在智慧手機上形成的。

    當然,智慧手機對每個人的影響是不同的,現在的新聞APP、搜尋APP、購物APP都是千人千面,你平時喜歡有價值的新聞或者資訊,它就會推薦給你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喜歡明星八卦低價商品,它就會給你推薦這些沒營養低價值的東西。

    智慧手機對一個人能有什麼影響還是要看這個人怎麼用智慧手機。

    智慧手機給了我們一個工作生活的新平臺,具體怎麼用好它,還是要看個人的能力和意願。如果只是用它刷劇看短影片消磨時間,它除了娛樂外並不能給你其它的提升。

    我認為智慧手機是一個新的學習和工作的平臺,人們會越來越離不開它,有人的地方就有商業機會,智慧手機聚集了這麼多人,只要你能分享有價值的資訊或娛樂大家,就能獲得回報。

  • 11 # 旦哥傾

    智慧手機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是不言而喻的。他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即時通訊讓我們溝通變得更加便利。網上支付讓我們減少了去銀行排隊的時間。讓我們避免了隨身帶現金都不便。最主要是路見不平,我們有了發聲的渠道。是一些罪大惡極的事情,有了公眾正義聲音的譴責。使一些企圖被掩蓋的罪得到曝光。

    但是,要想把智慧手機和蒸汽機以及電的發明相提並論,還為時過早。蒸汽及以及電的發明已經上百年啦。還繼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不可代替。我智慧手機卻是 產生在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年代。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一個更好的東西,將它代替。到時候他的影響力將為慢慢減小,直到人們將他遺忘。就像當年的逼逼機一樣。

  • 12 # 彪哥逸事

    智慧手機如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對我們有什麼影響?

    智慧手機的誕生與使用到今年算

    起的話,大約該有十個年頭了。

    在這段日子裡,它翻天覆地的變

    化,把我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在這段日子裡,它給我們帶來

    的益處,那真是說都說不完。智

    能手機它徹頭徹尾地,改變了我

    們的生活,它讓我們在生活當中

    更加的依賴它,似乎讓我們永遠

    都別想離開它。

    智慧手機它對我們生活的改變和

    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從智慧手機的功能影片上看,

    它可以讓你用智慧手機面對面的

    聊天。徹底的解決了,如果相愛

    上一個人,不用再害怕異地相戀

    或相愛,也不用擔憂鴻雁傳書的

    笨拙方法,只要用智慧手機的視

    頻,就解決問題了,它可以把遠

    隔千山萬水的戀人或愛人聚攏在

    一起,可以面對面說話,可聽到

    聲音、也可看見笑容,可以訴說

    離別的痛苦,可以表達由衷發

    自內心的愛意、表達發自內心的

    思念之情,這樣的事情該是多麼

    的幸福啊!

    從日常生活上說說,購物付

    款:餐廳用飯、水電費支出、超市

    食品購買等費用的開銷,都不需

    要現金開銷了,我們也不需要懷

    揣所謂的錢包了,用智慧手機的

    接就付給對方,多麼方便!

    生活娛樂方面:看電影、玩遊

    戲、上網、唱歌、拍照、導航等,

    不用再去擁擠、喧譁、雜亂無章

    的電影院了;不用去煙氣騰騰、

    不衛生的遊戲廳了 ;上網也不用

    再去 空氣不暢的網咖了;唱歌更

    不用去歌廳去排號了;只要用一

    部智慧手機,就全部搞定了。這

    裡的功能它都有,拍照它既能拍

    出高畫質的像片、還能從靜態的改

    變成動態的像片;導航就直接使

    用我們自已的北斗了,當然了它

    也在智慧手機上。

    智慧手機還能做身份的驗證

    。無需我們帶什麼身份證、無需

    我們帶自已的戶口本,有一部智

    能手機就足夠了!

    透過智慧手機,學生們還可

    以把自已的作業做出來。

    由於智慧手機的高速發展,功能

    越來越多、種類越來越齊全,只

    要你能提出的,它就能合理的給

    你辦到、直至最好。

    當然了,什麼事情的由來,都要

    有利又有弊,智慧手機對我們生

    活的改變與影響也會釋放出“弊”

    的一面:

    智慧手機在我們不注意各種

    安全的條件時,會對眼睛有傷害

    ;由於它的電輻射,會損害我們

    大腦的智力,易引起心血管疾病

    、心臟病、老年痴呆等;還易發

    生事故,走路看手機,會出現撞

    人、掉溝、撞路燈的事情;開車

    看手機,極易發生交通事故。長

    時間看手機,沒有說話的機會,

    親情、友情、愛情之間的感情會

    越來越淡。還有什麼坐久了,要

    有頸椎病等等,等等。智慧手機

    如果真的使用不當、它會產生嚴

    重的後果,會影響健康、甚至生

    命會受到威脅。

    不管怎麼說,智慧手機是新時代

    、新科技的產物,實踐證明了它

    的利大於弊,只要我們以後慢慢

    的完善它,讓“弊”轉化成“利”,實

    現我們完美的目的。

    智慧手機就是這樣的改變了我們

    的生活,我們會盡力的把它對我

    們的影響降到最低。

    (親,說完了!)

  • 13 # Q赤色青年

    從最初勉強能同時執行音樂和相機的3G智慧機到如今功能齊全相機強大能刷公交的4G智慧機,發展歷程不過十年。然而,卻是徹底顛覆了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看到智慧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使人們的距離不斷縮小的同時,更應思考如今人的大腦功能是否已逐漸退化。毫不誇張地說,智慧機如滾滾而來的山洪,正不斷衝擊直至沖垮人靈魂的最後一道堤壩。有人在網上是社交達人,但事實上卻不懂溝通;有人網上朋友很多,但卻並不熟悉;有人明知手機多玩無益,卻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我們是社群動物,終究要回歸現實。美好的童話世界,能在手機上尋得,卻並不易在生活中見到。人的一天,其實只有二十三個小時,剩下一個小時,是用來沉思的。然而,因為手機,我們的最後一個小時在無形中被剝奪了,但更為驚險的便是,絕大多數人並未察覺到獨處與思考的必要性。

    人不應為外物所幹擾。沒有練得真本領,所有的藉口都只是徒勞。

  • 14 # 什麼值得逛

    現如今90%以上的人用上了智慧手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方便了我們的生活(一機在手,不用出門,就能吃上飯,買到自己喜歡的衣服等等)甚至成為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論在公交上、地鐵上、路上各種公共場所,每人一手機,成為了低頭族,方便我的生活同時也危害了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頸椎病、眼部疾病等亞健康病症

  • 15 # 神農頂

    謝邀答。1,通訊便利。2,掌上電腦,隨時可百度,給學習,閱讀帶來方便。3,導航定位,給通行丶尋找目的地帶來便捷。4,氣象可隨時瞭解。5,投資,融資,收付款方便,6,不利因素是產生了“低頭族"沉迷於手機激戲。7,手機的功能會越來越先進,更全面,更強大,一機在手,可包括遙控智慧家電和裝置,可完全透過手機進行網上交易和投資。

  • 16 # 風輕雲淡147847477

    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物都有它的利與弊,手機也不例外,手機方便攜帶成功的代替了臺式電話,它的照相,錄音,錄影等這些功能成功的代替了照相機和錄音機,它的網路功能方便了廣大消費者,等等,這標誌著時代的發展,到了一個新的層次,這是它有利的一方面;它的弊在於強大的娛樂功能遠遠大於它的通話功能,一部手機70%的功能是娛樂,只有20%的功能用於接打電話,10%的用於其他。尤其是它的網路遊戲,誰也抵擋不住它的誘惑?尤其是青少年更迷戀於此,簡直就老少皆宜,過去捆綁住人的是麻將,現在又多一樣,甚至比手機更甚,麻將湊夠手才能玩,手機一個人只要有網路,有電就可以,過去不離不棄的是夫妻,現在不離不棄的是手機。要合理的使用手機這才是根本。

  • 17 # 早春記憶

    有利有弊。利大於弊。

    手機(電腦)的誕生可以說是21世紀地球人類的一場偉大的資訊化革命!在當今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手機無疑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無可替代的便利!手機已經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親密夥伴”:人不離機,機不離手,很難想象我們離開手機會是什麼樣子!

    手機,讓我們不用出房門便知天下事!

    手機,讓全世界的你、我、他都能成為朋友!

    手機 ,以網路的優勢使我們能夠增長見識、獲得財富!

    …………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

    手機在給與我們一切便利的同時,它也往往又被某些不良者所利用,手機也成了這些人實施電信詐騙、坑害良善的犯罪工具……

    手機,它還用自身的“魔法”(網癮)讓我們為它過度著迷而不可自拔:熬夜、網戀、近視、受騙、低頭族的安全悲劇……

    為了健康,為了安全,我們必須正確的、謹慎的、適時的使用手機!

  • 18 # 常想一二喲

    手機對生活的最大影響就是改變了人們的溝通方式,拉近了人們的溝通距離,讓溝通更快更便捷了。溝通方式的改變又進一步促進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便捷、高效是其最大的成就。但是萬事萬物有利必有弊。當我們追求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溝通時,我們自問一下,我們做好準備了嗎?現在很多進入成熟年齡階段的人都在懷念過去寫信、發電報的時光,雖然很慢,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卻很淳樸。期盼收到信件和期盼接到電話,那種感覺是不同的。手機拉近了溝通的距離,但是也讓人更陌生了。一陣鈴聲,就可以與千里之外的人通話甚至影片,可以化解鄉愁。但是也讓多少人因此而煩惱。垃圾資訊、騷擾電話、廣告推銷、雜七雜八的什麼都有。隨著手機功能的豐富,困擾更多。上網、遊戲等等讓人沉迷於此,而忽略了手機的基本功能就是溝通;社交軟體的風行,讓我們的溝通更加危機四伏,陌生人的窺視、社交的焦慮、灰色行業利用社交平臺大行其道.......溝通速度的加快,還真有點讓人緩不過氣。電影《手機》的故事情節不正恰恰反映出人們的焦慮感和社交危機嗎?手機應該回歸本原,手機就是用來溝通的,它的目的就是為人們提高高效、便捷的溝通服務,僅僅是一個溝通的載體,否則不是人使用手機了,而是手機復俘獲了我們人類。跑得太快了未必是好事,自己的靈魂也許跟不上來。

  • 19 # 漢子不倒

    手機給人的生活帶來的影響可不少,這歡樂也多,還可以偷懶!對於我來說吧,主要是影響到正常的休息時間,不按時吃飯了,家庭衛生也不願意做了,變成一個“懶漢子”啦!手機如果長時間的使用,會對身體健康有直接的影響。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會引起人的頸椎病,眼疲勞,坐骨神經疼痛,肩周炎等症狀。

    要說好處,也不少,樂趣繁多。與家人外出、聯絡朋友等都離不開手機,閒餘時間上網閒扯淡,瞭解個不懂的事情或問題,查詢個知識,每年養老金漲浮情況瞭解……等等問題。總之如今已經把手機當成了個人的老伴,就是明知到手機它有好處和有不好的一面問題,總是離不開使用它。

  • 20 # 元問心

    太多了:

    1、通訊更加方便。

    2、支付、轉賬等金融業務的辦理。

    3、各種app,學習、購物、娛樂等等功能齊全、強大!

    貌似一部手機在手,可以走天涯!

    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同時,要注意:

    1、用眼衛生。

    2、充電時不要使用手機。

    3、不要總是低頭看手機。

    4、交通安全,走路、開車不要玩手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會計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