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有明一代277年曆史,以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為界,前八十餘年為上升時期,這一階段經洪武年間(1368—1398年)的休養生息、建文帝時靖難之役,到漢王朱高煦叛亂被平定,統治集團內部的鬥爭漸趨消弭,明王朝的統治步入正常軌道。這一階段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至明仁宗、明宣宗統治時期(1425—1435年間),全社會終於出現了一派歌舞昇平的繁榮景象,《明史紀事本末》作者谷應泰說“明有仁、宣,猶周有成、康;漢有文、景,庶幾三代之風焉。”稱之為“仁宣致治”、“仁宣盛世”。考諸史籍,“仁宣治世”的出現,與三個人很有關係,這就是“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這三人入閣後為這一時期最佳內閣組合,人稱“三楊內閣”。

    一、“三楊”其人

    楊士奇(1365—1444年),名寓,江西泰和人,少時家貧,卻自幼好學,曾在湖廣做塾師多年。建文帝修《太祖實錄》,非科舉出身的他受王叔英推薦入仕,後進入翰林院,充編纂官。明成祖(1403—1424年在位)好《周易》,巧的是楊士奇精通《周易》,憑著給皇帝講《周易》而得寵,先任左中允,後進左諭德,地位漸高。明成祖北巡,常留京輔佐太子朱高熾,漸成重臣。1424年朱高熾繼位是為明仁宗,他任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明宣宗和明英宗初年,他長期輔政。楊士奇為官謙遜謹慎,在家中不言公事,再親近的好友,也從不談公事,用今天的話說是個很有組織紀律性的官員。

    楊榮(1371—1440年),初名子榮,字勉仁,福建建安人。明惠帝建文二年(1400年)進士。初任翰林院編修,明成祖時,入文淵閣,以多謀善斷、擅長軍事而為明成祖所器重,常隨明成祖朱棣北征。後升至文淵閣大學士,仁宗、宣宗時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朝政。

    楊溥(1372—1446年),字弘濟。湖北石首人。與楊榮同科進士,初任編修,明成祖時侍皇太子,為太子洗馬。仁宗即位,任翰林學士。宣宗時任太常卿、禮部尚書,入閣與楊士奇、楊榮等共贊機務。英宗初年,進武英殿大學士。楊溥的廉潔奉公是有明一代公認的,即使他的政敵也不得不敬佩他在這方面的一塵不染。明英宗信任的宦官王振掌權,首先要板倒的就是內閣“三楊”,對楊溥王振就始終未能找到其任何一方面的腐敗。當時人評論說楊士奇有學行,楊榮有才識,楊溥有雅操,即個人道德品質好,“皆人所不及”。

    《國榷》作者談遷認為,“三楊”的成功之處,不只在於每個人都有自身的才幹、長項,而是彼此特點能夠互補。三人中的楊溥是個老學究,善於抓文化工作;楊榮有謀略,擅長軍事工作,且性格幽默;楊士奇的長項是行政能力強。正是這種能力上的互相搭配,加上皇帝的“清醒”,不迷糊,造就了仁宣之治。

    “三楊”中楊士奇乃首輔,建樹頗多。他能得到成祖、仁宗、宣宗祖孫三代帝王的寵信,一個重要的本事,是他特別能揣摸皇帝的心思。如靖難之役後,朱棣成了皇帝,按慣例,得修撰皇帝《實錄》,楊士奇修《明太祖實錄》,自然要碰到如何看待靖難之役以及一批拒絕與朱棣合作的建文臣子,尤其是牽涉到拒絕為朱棣起草即位詔書的方孝孺(王叔英好友)。然而,楊士奇在這部嚴肅的史料著作中,不惜歪曲歷史,誣陷建文忠臣方孝孺,說他在朱棣入宮之時,向朱棣磕頭求饒。

    另一件事,也頗能說明楊士奇為何會為皇帝所重。明宣宗繼位後,其叔漢王朱高煦謀反,明宣宗御駕親征,迅速平定了一場為爭奪皇位的叛亂。在回師京城的路上,有訊息稱,宣宗另一個叔叔趙王朱高燧也圖謀叛亂,訊息傳來,大臣們一致主張立即揮師征討。可宣宗不想落個誅殺叔叔的罵名。面對一片紛紛喊剿之聲,宣宗一言不發,楊士奇明白了,遂竭力勸阻。事後,宣宗對楊士奇說:“你保全了我叔叔一家性命。”言外之意是你“保全了我皇帝的仁孝名聲”。

    楊榮多謀善斷,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朱棣進入南京後,連續幾天群臣勸進,到第五天,朱棣覺得火候差不多了,如再固辭不就,反不好下臺了,於是,便準備登基稱帝。正當朱棣喜氣洋洋地進宮登基時,時任編修的楊榮迎謁於路上,對朱棣說:“殿下先謁陵(孝陵)乎,先即位乎?”一句話驚醒了一心要做皇帝而幾乎忘乎所以的朱棣,原先是直奔皇位而去的,倘如此,那這幾天的謙意推辭的戲,不是告訴天下人——全是作秀嗎?驚出一身冷汗的朱棣立即命令車駕掉頭往孝陵拜謁。表象上這似乎不是件大事,其實,它有著不可忽視的政治影響,決非小事。拜謁父皇朱元璋的陵墓,然後登基,表明自己繼承的是明太祖的皇位,而不是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這對透過三年戰爭奪得皇位的朱棣來說,實在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在天下臣民的心理上,至少可以增加一些自己是合法繼承人色彩。這就是政治!楊榮在此關鍵時刻為朱棣挽回了面子與可能導致的重大負面影響,也因此受到朱棣信任。朱棣登基後,楊榮順利入閣,朱棣親自給他改名“楊榮”。

    楊榮因長於軍事,明成祖北征,經常讓他參預軍機大事,不過,楊榮有兩個致命弱點,一是他經常受賄,即使是守邊將領給他送禮他也來者不拒。像他家裡的馬匹就是守邊將領送的。據萬曆時狀元、翰林編修焦竑說,楊榮將受賄財物用來接濟一些窮困鄉人。二是他恃才傲物,這也罷了,令同僚們不能忍受的是他自己品德就有虧,卻對同事們任何一點小缺點都看不慣,容忍不了,只要有機會必定敲打。這兩條後來差一點斷送了他。宣宗兒子英宗繼位,宦官王振攬權,首先要板倒“三楊”,打的旗號就是“反腐敗”,第一個就拿楊榮開刀,將其整倒。對楊榮可用一句話概括:“能人腐敗”。然後,王振借楊士奇兒子犯了命案一事,迫使楊士奇不敢說話,取明哲保身。楊士奇一生英名讓兒子給敗了。這也應了“蒼蠅不叮無縫的蛋”的古諺。

    說楊榮難處,最典型的莫過於他對待楊士奇的態度。有一次,明宣宗與楊士奇討論邊關戰事,楊士奇對皇上說:“軍事上的事,我不如楊榮,皇上問他好了。”明宣宗笑了,說道:“可你知道嗎,楊榮可經常詆譭說你不好哦。”楊士奇答道:“那皇上就以我的寬容,來包容楊榮吧!”此事之後,宣宗更加敬重楊士奇,聞知此事的楊榮,也羞愧無比,收斂了不少,至少不再背後攻擊楊士奇了。

    既然楊榮是這樣一個人,三代皇帝緣何還信任他?這是因為楊榮的長處遠不止是多謀善斷,擅於謀劃軍事。他還有一個他人不及之處,這就是他善於順勢而為,這就使得平時也許無法規勸皇帝的事,他能在不經意處巧妙地讓皇帝接受,讓皇上贏得事成後的“聖明”。皇帝發火之時,群臣無不戰慄,楊榮在此時總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或幽默語調一兩句話就讓皇帝息怒。楊榮之所以有這個本事,其實是因為他經常給朱棣“解夢”,朱棣特相信他。

    楊溥是“三楊”中年齡最小的,卻最以老成持重著稱,凡事極其淡定,去世後的諡號都叫“文定”。明成祖時,他任太子朱高熾的東宮洗馬,是老資格的太子近臣,漢王朱高煦構陷朱高熾時,楊溥受到牽連,整整坐了10年牢,一直到朱高熾做了皇帝,才被放了出來。在牢裡,別的人唉聲嘆氣,他卻極其平靜,別人坐牢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他卻天天在裡面讀書,而且絲毫不以為苦。仁、宣兩朝,他雖是內閣重臣,但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文化教育,國家大事很少有建言,他認為楊士奇、楊榮對軍國大事遠甚於自己,凡事不爭。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廉潔奉公。在腐敗的社會風氣中,官員們對下級官吏給不給自己送禮送錢這種事,因為送的人多了,誰送他不記,對不送的反倒是記住了。有一次他的兒子從家鄉來探望他,說一路受到所過州縣的款待,唯獨江陵知縣範理既不送禮也不來迎送。楊溥聽了很高興,認為範理為官正派,不久之後推薦範理任德安知府,由正七品提為正四品,連升三級。而範理任知縣也不過才八個月。後來楊溥又推薦他出任貴州左布政使,成一省之長。有人勸範理應向楊溥道謝,範理回答說:“宰相為朝廷用人,非私理也。”

    二、不避斧鉞反對改立太子

    明成祖朱棣的皇后生有四個兒子,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四子朱高爔早亡。朱高熾因體態肥胖,又有殘疾,是一個跛腳,行動遲鈍,不僅不能隨父皇南征北戰,連跪拜也需人攙扶,大異於其父,故明成祖朱棣不怎麼待見這個嫡長子,儘管有著“嫡長子繼承製”的規定,內心卻不想讓他來接班,時常流露出朱高熾多病一類看法。而次子朱高煦,武功高強,能征善戰,深得朱棣的歡心,以為類己,以至於靖難之役酣戰之際,輕許以後將立其為太子。

    在這樣的背景下,朱高熾與兄弟朱高煦、朱高燧之間,以及各自麾下的親信臣僚們曾展開了一場長達二十年之久的博弈。靖難功臣淇國公丘福、附馬都王寧等人都是主張冊立朱高煦為太子的,理由是朱高煦在“靖難“中”功高“。但遭到了一些朝臣的反對,他們在朱棣面前列舉歷代立嫡故事,不贊成無視“嫡長子繼承製”的違制行為。這批朝臣可稱之為擁嫡派。為了說服皇上,擁嫡派鼓動朱棣的同母弟周王出面助擁嫡派一臂之力,不料朱棣根本不買這個賬。朱棣的態度傳遞出來的資訊,無疑助長了朱高煦奪嫡的邪念,使他加快了奪嫡步伐。由於朝臣們分成兩派,朱棣也十分矛盾。有一次,朱棣徵求解縉等人的意見,解縉說“皇長子仁孝,天下歸心。”朱棣不說話,解縉又補充了一句說:“好皇孫”。這句話打動了朱棣,因為朱棣很喜歡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朱瞻基是文武全才,朱棣曾出一上聯是“萬方玉帛風雲會”,朱瞻基不慌不忙,脫口而出“一統江山日月明”。喜得朱棣心花怒放。朱棣最終之所以還是立了朱高熾為太子,說來原因還真有點讓今人難以認同,可在那個時代,人們都信這個。其原因就是有相人術的大臣袁珙受命給朱高熾、朱高煦兩兄弟算命,說朱高熾有“天子相”。朱棣還不死心,又讓袁珙為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相面,袁珙說朱瞻基是“萬歲天子”。朱棣聽了後沉默不語,又讓另一個叫金忠(後任過兵部尚書)的大臣也給朱高熾、朱高煦兄弟倆算了一卦,卦象顯示,朱高熾將開創大明盛世。就是這兩次算命,再加上以“三楊”為首的一批大臣堅持“嫡長子繼承製”,朱棣才沒有立朱高煦。有一次,朱棣命諸臣為一幅《虎彪圖》題詩,圖中畫的是一隻大老虎與幾隻小老虎,解縉心領神會,借題發揮,題詩道:“虎為百獸王,誰敢觸其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朱棣大受感動。正是在這諸多因素的合力下,才使明成祖朱棣在永樂二年勉強將長子朱高熾立為太子。朱高煦被封漢王,卻不甘心,無時不在覬覦太子位。一次,朱棣命朱高熾、朱高煦、朱高燧與朱瞻基一同拜謁孝陵。朱高熾因體胖,又是瘸子而失足,朱高煦在其身後挖苦道:“前人失跌,後人知警。”朱瞻基聽到後,立即回擊:“更有後人知警也。”朱高熾失驚語塞不敢接茬。

    朱高熾為了爭儲,與兄弟朱高燧聯手千方百計構陷朱高煦。朱棣諸子之間的奪儲鬥爭終永樂之世就沒消停過。

    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首次北征,由太子朱高熾監國,次年回京,向楊士奇瞭解太子監國的情況。楊士奇明白朱棣的意思,回奏說太子孝敬,朱棣不語,楊士奇接著說:“殿下(指朱高熾)天資高,即有過必知,知必改。存心愛人,決不負陛下託。”

    永樂十年秋,朱高煦製造輿論說大理寺右丞耿通受太子之託,多次在皇帝面前為朱高熾開脫。話傳到朱棣耳中,聯絡過去耿通確實多有維護太子的言論,於是下令都察院會同文武大臣將耿通鞫之午門,並說:“必殺通無赦!”群臣不敢拂旨,議定斬立決。但朱棣還嫌不解氣,說耿通一味為太子說好話,壞了祖宗之法,離間我父子,不能饒恕,應當處以極刑。結果耿通按奸黨論,被“磔死”。儲位之爭中被入獄與冤殺的官員有幾十位。

    永樂十二年,朱棣第二次北征,太子朱高熾監國,命令楊士奇、楊溥、黃淮、金問等人輔助皇太子。朱高煦趁朱棣不在京之際,“日夜謀嫡”,製造流言蜚語,中傷輔助太子監國諸臣。朱棣返京,以太子遣使迎駕遲緩,且奏書失辭,下令將輔佐監國的楊溥、黃淮、金問逮捕下獄。楊士奇當時外出不在,逃過一劫。但楊士奇回京後,朱棣立即召見,詢問太子監國的情況。楊士奇回答:“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將責任攬了過來。朱棣這才沒有再追究。但支援朱高煦的這派官員並不罷休,奏說不能單獨寬宥楊士奇。朱棣下令將楊士奇下獄,好在朱棣氣已下去了,不久將楊士奇放了出來。可那幾位一直關到朱棣去世,才放了出來,坐了整整十年牢。

    永樂二十年,朱棣第三次北征,太子監國,又被人進讒,說張鶴朝參失儀,太子因他是禮部尚書呂震的女婿寬宥了他。朱棣大怒,嚴厲譴責楊士奇等輔政不力,楊士奇遭逮第二次下獄。抄家時,楊士奇家中僅有一些舊衣服,沒有一樣值錢的東西。抄家的人敬佩,連朱棣也感動了,說清廉如此。不久,朱棣念其平日忠心謹慎赦免了他,官復原職。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死於北征途中榆木川(今內蒙烏珠穆沁東南、多倫北),楊榮隨軍在側,認為精銳大軍在外,都城皆老弱之兵,深怕有變,遂溶錫為椑(內棺),載以龍輿,將所有參與溶錫的錫工全部處死滅口,朝夕進膳如常,沒有人知道皇帝已死。安排妥當後,楊榮與少監海壽星夜馳騁趕回京城報告太子朱高熾。八月,朱高熾釋楊溥等出獄,隨即繼位,是為明仁宗(年號洪熙)。朱高熾僅做了10個月的皇帝就駕崩,其子朱瞻基繼位,是為明宣宗(年號宣德)。

    三、“三楊”輔政,穩定局勢,“仁宣之治”出現

    仁、宣二帝時,三楊皆為內閣大學士,加上黃淮、金幼孜、張英等皆一時之選的人才,在他們主政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迎來了明王朝的盛世。不過政局的最終穩定還是在平定漢王之亂後,洪熙元年五月,仁宗去世,朱高煦賊心不死,本想在半路截殺朱瞻基,因來不及準備而胎死腹中。宣德元年八月,朱高煦反叛,大多數人皆主張由陽武侯薛祿率大軍平叛。楊榮力駁群臣,堅決反對,主張宣宗親征,可宣宗與太后都面露難色。楊榮分析說:陛下新繼位,漢王必定以為不會親征,現在出其不意,親率大軍,“天威臨之”一定勝券在握。為了打消宣宗的顧慮,楊榮表示自己可以先率一支部隊為前鋒。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瞻基決心親征。皇帝親征,士氣可用,兵不血刃,朱高煦出降,一場叛亂就此煙消雲散。宣宗不想落個殺叔的罪名,僅將朱高煦爵位褫奪。事情到此本已無事,朱高煦至少可以安度晚年。可是,宣德四年(1429年),宣宗去看看這位叔叔怎麼樣了,沒想到,宣宗來到朱高煦面前時,他卻突然一腳將宣宗勾倒在地,仰天哈哈大笑。幸而內侍反應快,沒有發生意外。宣宗怒不可遏,命衛士用一口重300斤的大銅缸將朱高煦罩上。但朱高煦的力氣仍舊很大,他頂缸而起。宣宗下令在銅缸周圍堆起木柴,點火烤炙,朱高煦被活活烤死。

    朱高煦叛亂平定後,宣宗班師回京,路過獻縣時,戶部尚書陳山建議,說趙王朱高燧與朱高煦共同謀反已經很久了,現在應當乘勢移兵彰德,將趙王擒拿。這一建議正說到了宣宗心思上,於是就找楊榮商量,楊榮覺得這是為國家安定的大計,表示支援。宣宗於是讓他傳旨令楊士奇起草敕趙王書。沒有想到,楊士奇反對,說道:“說趙王反,得有事實,否則敕旨以何為辭?”楊榮厲聲道:“此關係國家安危大事,只要將趙王拿下交錦衣衛,說漢王(朱高煦)府中人揭發,嚴刑追究就行。”楊士奇認為用錦衣衛編造謀反謊言不足服人,楊溥也支援楊士奇。他們找到另兩位閣臣蹇義與夏原吉一同去勸說宣宗,明宣宗雖然不高興,但內心覺得楊士奇、楊溥說的有理,遂班師回京。

    回到京師後,宣宗冷靜下來後,越來越感到沒有移師捉拿趙王朱高燧,對於團結宗室,穩定大局是有利的。不過,他總感到這些叔叔們擁有軍隊,對自己的帝位是潛在威脅。他找楊士奇商量。楊士奇為他出了一個兩全其美之策:將所有群臣彈劾趙王的奏章全部送趙王處,同時,皇帝再給趙王一信,直接把話說明了。果然,趙王朱高燧見到宣宗的親筆信後,高興地叫道:“我不會死了!”隨後主動交出了兵權。諸藩王見狀紛紛交出兵權。自此,宣宗徹底消除了藩王的威脅,明王朝進入它的全盛時期——仁宣治世。

  • 2 # 日航通鑑

    我是日航君,為您解答。

    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大臣的黃金組合,其中“三楊”算是其中非常著名而且非常有作為的一班組合了。那麼“三楊”究竟厲害在哪裡呢?當時人是如此評價三楊的:

    “時謂士奇有學行,榮有才識,溥有雅操,皆人所不及雲。”

    也就是說楊士奇以才學著稱,楊榮以才能著稱,楊溥以品行著稱,這三點是別人都遠遠趕不上的。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下面請聽日航君為您分解。

    一、忠心耿耿第一位

    說實話,到了後期明朝的大臣例如嚴嵩、張居正等人雖然大權在握,當時幾乎接近於權臣而不是純臣,但是我們看大明前期的大臣例如說“三楊”,對於皇上那可以說是一個忠心耿耿,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氣節的重要體現。畢竟俗話說得好:“板蕩識忠臣”。正是在朱高熾與朱高煦的太子之爭中,這“三楊”的忠心耿耿才淋漓盡致地體現了出來。

    楊士奇曾經多次在朱高煦的陷害下被投放詔獄,但是一直對於太子忠心不改,朱高熾在楊士奇的幫助下也多有獲益。

    楊榮本人在朱棣北伐喪命之時,及時通知到了太子朱高熾,朱高熾得以成功即位。史書記載:

    “或請因他事為敕,馳報皇太子。”

    可以說楊榮功勞很高,如果這時候楊榮投靠了朱高煦,恐怕朱高煦及時反應過來,鹿死誰手就很難說了。但是楊榮堅持了自己的忠心並且成功幫助了太子。

    至於說楊溥,那更是硬漢了。楊溥被關在詔獄的時間中最長,而且處境更加危險。但是在這種情況下,楊溥初心不改,一直堅持維護太子,史書上記載:

    “下法司鞫,連溥,逮繫錦衣衛獄。家人供食數絕。而帝意不可測,旦夕且死。”

    在面對這種旦夕旦死的情況下,楊溥依然保持住了自己的骨氣,依然毅然決然地幫助太子,絲毫不改初衷。

    太子正是在這三楊的幫助之下才最終取得了勝利,這三楊的忠心耿耿可見一斑。

    二、楊士奇的個人能力

    三楊各有所長,我們就來說說吧。楊士奇的能力在於善於謀劃,善於處理政務而且為人才思敏捷並且敢於勸諫。例如說善於處理政務,據記載是這樣的:

    “帝以四方屢水旱,召士奇議下詔寬恤,免災傷租稅及官馬虧額者。士奇因請並蠲逋賦薪芻錢,減官田額,理冤滯,汰工役,以廣德意。”

    當時天下四方都有水旱災害,楊士奇就出來處理這一幫子政務並且還處理得井井有條。一方面減免相關賦稅,一方面免除民眾徭役。這種種行為都可以顯現出楊士奇的善於處理政務的能力。

    另外,楊士奇還敢於勸諫,善於勸諫,這是大臣的重要品質。說實話,很多大臣為了保全自我,往往都曲意逢迎,但是楊士奇不一樣。在天底下人都在誇讚朱高熾統治下的盛世的時候,楊士奇則說出了這樣引人深思的話:

    “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年,庶幾太平可期。”

    就是說陛下雖然做的還不錯,但是天下百姓流離失所的局面還有改變,人們還過著艱難的生活,或許再休養生息幾年再誇太平也不遲啊。從中可見楊士奇的冷靜與個人能力。

    最後是楊士奇的才氣了。楊士奇本人主持修訂了《太宗實錄》和《仁宗實錄》。作為文膽一類的人物,楊士奇的個人才氣和能力是沒得懷疑的。

    三、楊榮的能力

    有了朝堂之上能夠處理政務的大臣,自然也少不了善於處理軍務的大臣。這位善於處理軍務的大臣就是楊榮了。楊榮有一點所長,那就是畫地圖,書上記載:

    “五年,命往甘肅經畫軍務,所過覽山川形勢,察軍民,閱城堡。”

    楊榮當時親自前往處於前線的甘肅去畫地圖,一路上將山川形勢,各地軍民分佈,城堡等畫得明明白白。皇帝看到了楊榮畫的地圖非常好,還親自給楊榮切瓜吃來表彰他。

    能畫地圖可能是個好參謀,但是楊榮除了是個好參謀之外,還善於打仗,經常親自帶兵出征,在文官之中實屬另類,史書上記載:

    “二十年,復從出塞,軍事悉令參決,賚予優渥。”

    可以說楊榮多次外出打仗而且戰功赫赫,本人的能力非常過人。甚至楊榮還隨皇帝御駕出征,親自征討兀良哈,這等功績可以說是非常過人了。

    此後楊榮還去平定過浙江、福建的農民起義。可以說楊榮從北打到南,沒有遇到過敵手,實在是三楊之中最能打架的一個人了。

    四、楊溥的能力

    首先,楊溥先生是個狠人。楊溥被關在詔獄中長達十年,詔獄那種地方可以說是鬼見愁了。一個被關了十年的人,要不然就是被忘了,要不然就是被忘了。換成一般人,這時候心態都應該崩了,但是楊溥先生抱著“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心態在獄中讀書,一讀就是十年。史書上記載:

    “溥益奮,讀書不輟。系十年,讀經史諸子數週。”

    可以說三楊之中論硬漢程度,這位楊溥先生可以排第一名。

    另外,楊溥可以說是一位君子了,在三楊之中,楊溥以品行而著稱,書上記載:

    “溥質直廉靜,無城府。性恭謹,每入朝,循牆而走。諸大臣論事爭可否,或至違言。溥平心處之,諸大臣皆歎服。”

    也就是說他這個人完完全全是一個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樣子,性情謙遜,不喜歡和別人爭吵,往往都和別人平心處之,一副君子做派,令人讚歎。

  • 3 # 滌塵索金讀歷史

    “三楊”組成的內閣運轉高效,三個人之間配個默契,使得明朝政府政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邊防安定、社會經濟蓬勃發展,輔助君王開創了“仁宣盛世”。

    誰是三楊

    三楊是指楊士奇、楊榮、楊溥三個人,簡單介紹一下三個人:

    楊士奇

    早年家境貧寒,父親早逝後隨母改嫁,生活環境可想而知。但是他沒有放棄自己,少有大志、刻苦學習、性格堅韌,曾遊學四方、學識淵博,是一個非常有能力和學識的人。

    楊榮

    是明建文二年的進士,他是一個善於察言觀色、足智多謀且富有決斷力的人,他最擅長的就是謀劃邊防事務,但是仕途的一帆風順也使得楊榮變的恃才傲物,行事張揚。

    楊溥

    楊溥同樣是建文二年的進士,但是他的仕途沒有楊榮順利,甚至因為介入朱高熾與朱高煦的奪嫡爭鬥而入獄十年,因此楊溥這個人嚴於律己,行事低調謹慎。

    這三個人有個共同特點都是朱高熾當太子時期的東宮屬官,因此在朱高熾繼位後被倚為臂膀。

    內閣制度

    明朝開國以來,朱元璋在誅殺胡惟庸後徹底廢除丞相,從而將相權全部收歸皇帝所有。朱棣奪權後,設立內閣,其目的是讓內閣協助皇帝處理政務,而內閣成員近似於皇帝的智囊。

    內閣最大的作用就是向皇帝提出建議,而所有事情的決定權最終還是在皇帝手中。

    三楊的成就在永樂年間協助素以仁孝出名的太子朱高熾在爭奪皇位的鬥爭中取得勝利;隨後連續輔佐大明仁、宣、英三代皇帝,確保了大明朝局的穩定和政策的延續性,為國家安定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三楊進入內閣後,立足於本職崗位,積極作為,協助君主創造出了一個政治清明、法治嚴明,百官積極作為,百姓安居樂業,社會進步發展,邊境和諧穩定的繁華盛世局面。結語

    一方面我們必須肯定三楊個人的才華,正是由於他們三個人能始終秉持公心、著眼大局才確保了國家的穩步前進。另一方面必須肯定明朝的內閣制度的優越性,是一個能夠充分給予有能力的人施展抱負的平臺,而三楊更加幸運的是遇到了賞識和支援他們的君主,使得他們能夠有機會施展這一生所學。

  • 4 # 炒米視角

    “三楊”者,楊士奇、楊榮、楊溥也。這三人兩個是朱高熾的親信,一個是朱高熾擁立功臣。

    楊士奇原本就是朱高熾的老師;楊榮有謀劃防邊之才,正常跟著朱棣,朱棣駕崩時,正是楊榮和金幼孜等人秘不發喪,偷偷回來報信,讓朱高熾提前準備,才順利即位的;楊溥原來也是朱高熾的屬官(太子洗馬),因為朱高熾朱高煦兄弟內鬥牽連,結果被打入詔獄,楊溥在牢裡堅持每天看書,使朱棣深為奇之。

    明朝文官集團成型始於“三楊”,歷史上“三楊”歷經四朝,死後哀榮備至。

    但同時明朝開始正式走向了全面的戰略收縮,形成了閉關自守的格局。朱棣一生“五出漠北,三犁虜庭”,還傾盡國力“七下西洋宣國威”。於此同時明朝的確出現了疲弊之況,深受後世文人儒生詬病。

    明仁宗朱高熾上位後,積極改革,重用“三楊”,改組內閣權力分配,不但提高了他們的品級,還讓他們兼任各部尚書,這樣一來,使得文官們正式參與大明決策,形成了實質性的文官政府。

    文官集團徹底改變了此前秘書幕僚角色,第一次掌握了實權,並徹底影響了明朝的政治體制和權力格局。

    在“三楊”的積極參與下,明朝廢止一切朱棣耗費錢糧的重大工程,停止了北伐和下南洋。開始了“休養生息”。在“三楊”主政期間,百姓得到了休息,農業和工商業生產開始逐步恢復與發展。這段時期被稱為“仁宣之治”。

    而到了正統年間,形勢發生了重大變化。正統5年,楊榮在回鄉的路上去世;正統9年,楊士奇去世;正統11年,楊溥去世。

    而朱祁鎮同學沒有了一幫老頭子教誨,也不再願意受內閣的左右。他更信任自己的老師王振這個太監。

    同時他爺更願意學自己祖爺爺朱棣,幹一番大事。於是在朱棣死後的20餘年,大明的精銳尚在的情況下,正統14年開始了北伐。結果土木堡之變,差點釀成了另一個“靖康之變”。大明50萬精銳盡失。明朝一直等到朱厚照的出現,才有勇氣開始尚武。但很快朱厚照就被描繪成了一個頑皮的孩子。

  • 5 # 小姐姐講史

    導語

    自古以來,皇帝身邊都有很多賢人能者,他們幫助皇帝打天下或者是在安穩年代出謀劃策,建功立業。這些人大多身居高位,在朝堂上任要職,更有甚者能連任幾朝幾代皇帝的重要親信,這其中就包括接連輔佐四代帝王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

    他們三個不僅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有著極高的評價,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正是因為他們三個所擁有的才能不可小覷,朱成祖才安心安排他們三個輔佐未來帝王。那麼他們三個到底有何出眾之處呢?

    先來說說被世人稱之有學行的楊士奇。因從小出身貧寒,練就了楊士奇勤奮好學、堅韌不拔的品質。也正因為楊士奇學行出眾得以參與修撰《明太祖實錄》,他也因此進入翰林院。靖難之役後,為了保證政局的穩定,也因為欣賞楊士奇的才學,朱棣便將楊士奇由翰林院選入內閣,並參與國家方針的制定,他也因此開始從政。在後來皇子爭奪皇位之時,堅定地站在太子的一方,深受仁宗的信任。楊士奇畫像接著來說楊榮

    楊榮善於察言觀色,在朱棣進入南京之時,便懂得和同僚們一同迎附未來的君主。不過他在謀劃邊疆事務上也有卓越的才能,朱棣剛繼位時,蒙古地區並沒有對明朝進行歸附。楊榮在此期間充分發揮自己的才智出謀劃策,他的建議基本得到了朱棣的採納。尤其是當朱棣在戰爭地區中不幸身亡時,楊榮便採用隱瞞朱棣死亡的訊息,並回京向太子報告,此舉行動使國家政局並未發生任何騷動。而楊榮也因為貢獻突出被皇帝幾次加封,後來被遷往在文淵閣治事,在位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

    最後一位楊氏即楊溥

    楊溥一開始便被選派到太子身邊任洗馬,不過他卻因為是太子身邊的官僚而遭到奪嫡之險鋃鐺入獄,算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所幸的是在朱高熾即位後的第三天,楊溥就被釋放並重新開始了他的官場生涯。再然後,便是和楊士奇、楊榮一起進入內閣共掌機要。或許是因為經歷的緣故,楊溥在為人處事上養成了一種小心謹慎的性格,據史料記載,他在上朝時也也是低頭循牆而行的模樣,不過因為它已經成為內閣中的重臣,所以他此時的舉動反而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加之,楊溥本人又十分自律這便足以成為百官楷模,所以楊溥被尊稱為有雅操。

    結語

    相比著朱元璋留給朱允炆的元老級別的重臣,朱成祖手下的三位大將“三楊”會顯得更可靠一些,因為他們可是連著輔佐了四位帝王,在他們任職期間,對明朝農業,經濟,軍事發展都做了很大的貢獻。而朱允炆身邊的大臣單是建議又或者允許他們以強烈的態度削藩這個做法就是錯誤的,而這個舉動也直接讓朱允炆喪失了皇位。

  • 6 # 壹刀令

    三楊”指的是,明朝前期三位長值內閣的大學士:楊士奇、楊榮、楊溥。

    導語

    洪武十三年(1380年),太祖朱元璋廢中書、罷臣相,使皇權專制得到了空前加強。但這樣的結果是,朱元璋對待朝政,每夭得事必躬親、事無鉅細; 罷相之後,他平均每天要看兩百多件奏章,處理四百多件事。這對於一個年過半百的皇帝來說,是難以長期承受的。

    (朱元璋畫像)

    最終朱元璋不得不於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卡制,設殿閣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在此之後,明朝的內閣制度,才逐步的開始建立起來。而有明一朝的內閣權力中樞,又是以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在相繼入閣的過程中(楊士奇四十三年,楊榮三十七年、楊溥二十二年),逐漸成為定製的。

    朱棣透過“靖難之役”,以藩王的身份奪得皇位,“名不正,言不順”的尷尬處境,自然會讓他在對大明帝國進行統治時,會遇到諸多的麻煩。為了剪除建文舊朝的勢力; 也為了證明自己能登大位、擔大任,有做帝王的資質,朱棣上任後,逐手對建文朝遺留的新政,進行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朱棣將明朝又帶上了嚴猛的治國之路。

    (朱棣)

    從大明王朝建立之後,經歷太祖,成祖的強力、嚴猛統治,朱家王朝國基已經鞏固,大明社會逐漸走上了安穩與和平的發展道路,而這其中的功勞,與“三楊”內閣,共同輔政,協力治國,是密不可分的。

    “三楊”——各自獨當一面的本領楊士奇

    楊士奇出身於貧寒家庭,在青年時期,他曾度過一段顛沛漂泊的流浪生活,期間也做過私塾教師,對於下層社會的動態和民間疾苦,是深有體會,生活的磨難,讓他有了較為豐富的社會閱歷。

    “士奇文章特優,一時制浩碑版,出其手者多”。——《明代文學》

    這位來自民間,靠自學成才,而步入仕途的首輔,生活上較為清廉,政治上卻更加成熟,處理問題能從大局和長遠考慮,在複雜變化的事務面前,他能夠保持清醒和冷靜。楊士奇擅長行政工作,處事審慎,為人幹練,太子朱高熾在監國期間,楊士奇受命輔助太子處理日常政務,頗受到朱棣、朱高熾父子的器重和信任,他既是太子最早的東宮官屬之一,也是最早入閣參與機務的內閣大臣之一。

    永樂時期,楊士奇一直盡心盡力地輔佐太子監國,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堅持維護朱高熾的太子地位,曾先後兩次受到牽連而被朱棣關押。同時,楊士奇也曾斗膽向朱棣揭發,朱高煦的不法行為,這對於鞏固朱高熾的太子地位、打擊和制止朱高煦的奪位活動,起到了致關重要的作用。

    (楊士奇畫像)

    因此,朱高熾夫婦極為感激和信任楊士奇,朱高熾即位之後,立即提升他為華蓋殿大學士、少傅兼兵部尚書。楊士奇的政治地位也因此而進一步提高,基本上可以說,是洪熙帝朱高熾的首席親信大臣。

    “士奇心術正大,論事先大體,常扶君子抑小人。群臣有稚讒毀而非辜者,必盡誠為之伸解有患貪邪不浚者,必正言其不可用。”——《皇明書·巨謨》

    楊士奇的另一個特長,就是能容人之過,薦人之長,待人寬厚,並能注意平息由於皇帝和臣下的個人原因,而起的政治風波。

    永樂時期的徐琦之事,和洪熙時期的弋謙之事,都是由於楊士奇說服了皇帝,才使二人最終免受了處罰。對於同僚楊榮的缺點和過失,楊士奇更是以大局為重,努力團結這些人一道為朝廷效力。楊士奇的這些特長和作風,使他在朱瞻基的政治核心集團中,長期處於領班的地位,一直到楊士奇死,這種局面都未改變。

    楊榮

    楊榮是永樂、宣德時期最為機敏,也是最有才幹和最有謀略的一位朝臣。楊榮的特長是: 能謀善斷,往往在事情處於萌發的階段,或事態仍在急劇演變的過程中,楊榮就能較為準確地判斷出其發展的趨向和結果,對事件的性質、輕重程度及其利弊影響,能夠做出較為合乎實際的評估,從而提出相應的部署和決策。這是楊榮優於其他同僚的地方。

    (楊榮畫像)

    “榮每進講罷,必從容以正心務德,親賢去邪,尚儉戒逸之言進,深見嘉納。或訪以政務,必陳其切要,及先後緩急施行屯序,皆懇切,無少避忌。皇太子每稱公忠直,而兩坊僚屬亦莫不推服焉。”——《明史》

    如永樂時期,明朝的西北重鎮寧夏被圍,朱棣將奏報給楊榮看,楊榮十分肯定地說:“寧夏城防堅固,幾乎人人都有打仗的本領,這份奏報傳到朝廷已經十幾天了,寧夏肯定解圍了。”朱棣半信半疑,當夜朝廷果然收到了寧夏解圍的訊息,朱棣不禁對楊榮大加稱許。

    楊榮還有很突出的軍事才能和臨事裁決的能力,並且熟悉大明帝國的國防邊務,是朱棣的重要軍事顧問。他曾多次奉命前往甘肅、寧夏等地“規劃軍務” ,遍覽山川形勢,每次都能有分析有見解地反映重要情況,提出相應的措施; 朱棣每次出征,都以楊榮扈從,“軍令悉令參決” ,“軍務悉委(楊)榮” ,他的地位舉足輕重,有時甚至超過當時的軍事主帥張輔,楊榮同樣是朱瞻基政治核心集團中的重要成員,平定高煦、撤兵安南等重大政務,楊榮都曾參與決策。

    楊溥

    楊溥是朱瞻基政治核心集團中一個較為特殊的人物,他性格內向,謙退淡泊,對權力和地位並無強烈的追求慾望,但他的才學和見識都為常人所不及,並且有超人的意志。楊溥同樣也是最早的東宮官屬之一,一直盡力輔佐太子監國。

    “溥為人謙謹小心。篤於操履,接吏卒亦不敢漫,嘗曰:士君子一言一行,幽明無愧,然後無負於父母生身之恩。又曰:人必有躬行之實,,然後可以訓子孫”。——《楊溥傳》

    永樂十二年,楊溥受太子的牽連被朱棣逮捕下獄,在獄中一關就是十年!朱高熾即位後,立即釋放了楊溥,併為他特建弘文閣,命其掌閣事,並規定弘文閣的任務不只是“助益學問” ,還有為皇帝“廣知民事”、實行統治的“理道之助” ,楊溥的政治地位因此而大為提高,立即成為與楊士奇等人並駕齊驅的政界要人。

    表面上看楊溥未入內閣,但實際上朱高熾夫婦對楊溥的信任和感念程度幾乎超過其他近臣,他們曾不止一次感慨地回憶起,永樂時期的坎坷遭遇,深感楊溥是為他們而含冤入獄的,因此對楊溥始終懷有一種特殊的憐憫之情。朱瞻基自然十分了解這一切,即位後撤銷了弘文閣,召楊溥入內閣,與楊士奇等人一同參予機務,決策大事。

    (楊溥劇照)

    楊溥在政治上不如楊士奇等人有作為,但由於他操守極好,平心處事,受到孫太后和群臣的敬佩加上宣德後期夏原吉、金幼孜等人相繼去世,絕大部分政務都由“三楊”來處理,因此楊溥雖然最後入閣,卻與楊榮和楊士奇“德望相亞” ,直至宣德末年,始終是內閣中的第三號人物,他也是問題瞻基政治核心集團的,又一重要成員。

    “三楊”的成功之處,不只在於每個人都有自身的才幹、長項,而是彼此優點能夠互補。三人中的楊溥是個老學究,善於抓文化工作;楊榮多謀略,擅長贊畫軍事工作,性格雖然幽默卻是個強硬派,處理問題是疾言厲色;楊士奇的長項是行政管理。

    (“三楊”)

    “三楊”的最厲害之處就在於可以“能力互補”,使之1+1>2

    “三楊”中楊士奇乃首輔,建樹頗多。他能得到成祖、仁宗、宣宗三代祖孫帝王的寵信,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特別能揣摩皇帝的心思。

    士奇與人交,直道不阿,必輔之善,有不善必戒之,不從,則遠之,及其能改又歡然好也。所行或未當,人以為言,亦欣然納之。平生樂簡靜,閒暇閉戶觀書自適而已。恩雖微必報,而未嘗宿怨。臨利能讓,不事。”——《皇明書·巨謨》

    揣摩皇帝的心思,實際上就是“吃透上頭”。試想,一個連上頭精神都吃不透的人能把工作做得符合上級要求? 秦檜能殺一個手握十數萬大軍的岳飛,是因為秦檜摸準了宋高宗的心思:倘若岳飛北伐成功,將徽、欽二帝迎回來,置高宗於何地? 對皇帝的這種心思,不可言說卻要不動聲色地去做。這就是秦檜殺了岳飛,,不管大臣們怎麼反對、天下人怎麼罵,都能受到君主信任穩坐宰相之位的道理!

    楊榮多謀善斷,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他善於順勢而為,就使得平時也許無法規勸皇帝的事,他能不經意處,巧妙地讓皇帝接受,讓皇上贏得事成後的“聖明”。皇帝發火之時,群臣無不戰慄,楊榮在此時總能以其特有的方式,或幽默語調一兩句話就讓皇帝息怒。

    有一次朱棣發怒,大臣個個戰戰兢兢,楊榮進來後,一看這場面,明白皇上正在火頭上,於是出其不意冒出了一句,朱棣一下就被他逗笑了。提心吊膽的大臣們這才鬆了一口氣。楊榮之所以有這個本事,其實是因為他善於給朱棣 “解夢”。朱棣特相信他。他才敢在皇帝面前幽默一把。這點恰恰是那二楊的短板,尤其是楊溥的短板。

    楊溥是“三楊”中年齡最小的,但他卻最以老成持重著稱。凡事極其淡定,去世後的諡號都叫“文定”!

    明成祖時,他任太子朱高熾的東宮洗馬,是老資格的太子近臣,漢王朱高煦構陷朱高熾時,楊溥受到牽連,整整坐了10年牢,一直到朱高熾做了皇帝,才被放了出來。在牢裡,別人都唉聲嘆氣,但他卻極其平靜,別人坐牢生不如死,度日如年,他卻天天在裡面讀書,而且絲毫不以為苦。

    “弘濟為人忠厚側但,愛人以德,凡所與處,必輔之於道,不肯苟且阿循,蓋非獨於餘切磨之益,朋友資益之者,蓋多也。”——《送楊太常(楊溥)歸省詩序》

    仁、宣兩朝,他雖是內閣重臣,但做的工作更多的是文化教育,國家大事很少建言,他認為楊士奇、楊榮對軍政大事的識見、處置遠甚於自己,遇到這類事往往以二楊意見為主,做好配合,但他並不盲從。

    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廉潔奉公。 有一次,他的兒子從家鄉來探望他,說一路受到所過州縣的款待, 唯獨江陵知縣範理既不送禮也不來迎送。楊溥聽了很高興,認為範理為官正派,不久之後推薦範理任德安知府,由正七品提為正四品,連升三級!後來,楊溥又推薦他出任貴州左布政使,成了一省之長。有人勸範理應向楊溥道謝,範理回答說:“宰相為朝廷用人,非私理也。

    “三楊”身上各有所長,都能獨當一面;但他們最難能可貴的,是能很好的“優劣互補”,齊心協力,他們深知時局大事,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因地制宜的扮演著,屬於自己的那個角色。“仁宣盛世”的出現,就是“三楊”的輔佐能力的一個極好證明!

    參考資料:《明史·楊士奇傳》

    《明史·楊溥傳》

    《明史·楊榮傳》

    《明史》

  • 7 # 信陵侃史

    “三楊”歷仕四朝而屹立不倒,為仁宣之治的出現作出了重大貢獻,內閣閣臣的地位也在三人手中得到了飛速提高,成為了有明一朝實質上的“丞相”。

    三楊分別是指“西楊”楊士奇、“東楊”楊榮、“南楊”楊溥,其中楊溥的資歷最淺。明代學者焦竑曾稱讚三人是“大明賢相”,並認為“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

    其實“三楊”並非源自永樂朝,永樂十二年,楊溥因黃淮案受牽連而下獄,直到明仁宗朱高熾登基,楊溥才得以出獄重入官場。朱瞻基登基後,楊溥方入內閣,“三楊”的局面也才逐漸形成。

    三楊中,楊士奇以“學行”著稱,其資歷也是三楊中最老的一位,早在永樂朝便擔任太子朱高熾的屬官,朱高熾登基後,更是升任其為華蓋殿大學士,深得朱高熾器重。並且曾多次參與大明國史的編篡。

    楊榮以“才識”著稱,早在永樂朝,楊榮便多次向成組朱棣進言邊防事宜,均為朱棣所採納。成祖最後一次北征,不幸病逝回朝途中,幸得楊榮機警,密不發喪,才使得朱高熾平穩登位,沒有惹出大的波瀾。漢王之叛時,楊榮更是諫言朱瞻基親征,使得朱高煦未來得及正式起事,便已土崩瓦解,實乃大明重臣。

    楊溥以“雅操”著稱,楊溥同其他二楊相比,其個人遭遇頗為坎坷,曾有長達10年的牢獄之災,因此次經歷,他以後雖是擔任內閣重臣,也是謹小慎微。但其為人老成持重也是深得仁、宣二帝的器重。

    三楊形成真正穩定的“政三角”應該是在正統年間,宣宗死後,登基的英宗年幼,太皇太后張氏攝政,由“三楊”主政,"三楊"的歷史地位也由此達到巔峰,在三楊的合力治理下,大明國力也是蒸蒸日上,但是由於“三楊”逐漸老邁,不久一一逝去。沒了賢臣輔佑的英宗也是開始寵幸奸宦,致使明朝國力開始走下坡路。

  • 8 # 小太陽D

    提到“三楊”,也就是三楊內閣。也就必然會想到明朝的”仁宣之治“,在仁宗朱高熾和宣宗朱瞻基主政期間,明朝內閣陣容強大,配合完美,正是因為以三楊為首的內閣合力,才使得大明朝的國力持續向著鼎盛發展,邊防安定,吏治清明、經濟蓬勃發展,大明朝得以進入盛世。

    合稱三楊

    三人同時歷經永樂、洪熙、宣德和正統四朝,再加上三人功績,因此被人成為三楊,而三人同時主政內閣的時期也被稱為”三楊內閣“。三楊說的分別是楊士奇、楊榮和楊溥。

    ”西楊“楊士奇

    楊士奇本名楊寓,字士奇。少年喪父,之後便遊學四方,在建文帝修撰《明太祖實錄》的時候,被王叔英以史學之才華推薦進入朝廷。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後,因為朱棣喜好《周易》,而楊士奇有恰好擅長《周易》,因此得到朱棣喜歡,地位漸漸升高。朱棣北巡的時候,都是太子朱高熾監國,而楊士奇則受命輔佐朱高熾監國。

    後來朱高熾繼位之後,楊士奇擔任禮部侍郎兼任華蓋殿大學士,從此進入內閣。先後擔任《明太祖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Quattroporte,在內閣擔任輔臣四十餘年,可以說見證了明朝由盛轉衰的變化,正統九年,楊士奇去世,追贈左柱國,太師,諡號文貞。

    要說楊士奇厲害之處,最厲害的就是因為其早年間曾經遊學四方,所以所思所想都比別人長遠,因此政治角度思考問題十分成熟,處理問題能從大局和長遠考慮,在複雜變化的事務面前,他能夠保持清醒和冷靜。擅長行政工作,處事審慎。因此被人說道西楊有相才。

    ”東楊”楊榮

    楊榮本名楊道應,楊子榮。建文二年入朝當官,最開始的時候擔任翰林院編撰。朱棣即位之後,楊榮得到了朱棣的賞識,得以進入內閣,官至文淵閣大學士,翰林院侍讀,任首輔。

    後來明仁宗朱高熾即位,進階太子少傅,謹身殿大學士兼職工部尚書。宣宗繼位之後,在選的十年晉升少傅。在文淵閣管理事務三十八年,謀而能斷,老成持重,擅長謀劃邊防事物,歷史上稱其為揮斤遊刃,遇事立斷。正統五年楊榮病逝,享年七十歲。追贈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敏。

    楊榮厲害之處在於,能夠在事情發展過程之中找到它的關鍵節點,對於之後發展的趨勢以及影響也能夠做出較為準確的判斷,從而將一些不好的事情及時扼殺在搖籃之中,或者作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容部署。

    “南楊”楊溥

    楊溥字弘濟。和楊榮一起在建文二年考中進士,同任翰林院編撰。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後,官位太子洗馬(並不是真的負責洗馬哦,最早的時候是漢朝確立的官職。"洗"通假於先,"洗馬"是在馬前作先導的意思。是太子屬官。即東宮官,主要負責教導太子言行給予太子指導。)輔佐朱高熾,後來因為被漢王朱高煦誣陷,楊溥作為東宮屬官被關入詔獄,但是任然勤奮讀書,十年之間閱遍史書。明仁宗朱高熾繼位之後,建立弘文閣,楊溥獲釋後掌管弘文閣,之後升任太常寺卿。宣宗繼位之後,得以進入內閣,和楊士奇楊榮等人共同管理朝政事務。楊溥進入內閣十六年,楊士奇去世之後接任內閣首輔,歷史上稱其有相度。正統十一年去世,享年七十五,追贈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定。

    楊溥厲害之處則是廉潔奉公,並且為人穩重,關進詔獄十年,別人都生不如死,他卻能夠安然自得的讀書學習,並且出去之後,雖然地位很高,卻不爭不搶,和楊士奇楊榮相處的也十分愉快。

    結語

    三楊最大的功績就是輔佐了仁宗和宣宗勤政愛民,任用賢良,開創了仁宣之治,使得大明得以步入巔峰。同時他們還保證了大明政治的穩定。想當年朱棣在世的時候,漢王朱高煦就有爭奪皇儲之心,那個時候朱棣對朱高熾也有所不滿。

    但是正是三楊堅決反對改立太子,之後漢王之亂又力主宣宗親征,宣宗去世之後,九歲的朱祁鎮繼位,三楊又繼續輔佐新君數年,可以說除了仁宣之治之外,三楊確保了大明在明成祖之後,仁宗、宣宗和英宗的順利繼位,為大明朝的穩定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關注小太陽,每天都有新鮮的歷史知識雙手奉上哦。

  • 9 # 十點烏托邦

    明宣宗朱瞻基駕崩,明英宗朱祁鎮即位。

    當時,因為朱祁鎮尚年幼,所以中央的決策大權掌握在太皇太后張氏和楊士奇、楊榮、楊溥(三楊)的手中,由於管理得力,此時天下天平,並無敗政。

    後來,太皇太后張氏與世長辭,“三楊”也先後退出了政治舞臺,政治決策權力發生了重大的轉移,宦官王振掌握了實權。最終,發生了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

    在朱祁鎮被俘後,當時的人們懷念“三楊”,認為“三楊”還在,就不會出現這樣的結局。但是,也有不少當權者卻爭相揭露他們的短處,說是因為他們才會出現宦官專權的結果。

    其實,這種結論是太過苛刻,“三楊”雖有缺點,但他們忠誠於皇帝,忠誠於明朝,以畢生之所學來治理國家,換來大明王朝三十多年的繁盛。這是功勞,也是厲害之所在。

    “三楊”忠於皇帝,忠於大明王朝

    靖難之役後,朱棣奪得皇位,而此後的大明朝的皇帝都各有特色。朱棣脾氣暴躁、善武,朱高熾仁慈寬厚,朱瞻基“好玩”但有謀略,而朱祁鎮年少有為。但是,作為歷經四朝的大臣,“三楊”無論是跟那個位皇帝相處,君臣關係都是很和諧的。

    也正因為君臣關係和諧,政策得以更好地實施,從而使明朝的政治清明,軍事強大,經濟繁榮,百姓安居樂業,先後出現了“永樂盛世”、“仁宣之治”。

    由此可見,“三楊”的配合默契且三人都有才幹,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三楊一直忠誠於皇帝,忠誠於大明王朝

    三楊侍奉過四朝皇帝,卻不曾有過異心。

    永樂年間,由於朱棣在立太子一事上猶豫不決,導致太子之爭越演越烈。後來,就算朱棣立了朱高熾為太子,但漢王朱高煦還是蠢蠢欲動,尋找機會上位。

    當時,朱棣為了搞政治平衡,不斷地提高朱高煦的地位和待遇,冷落了朱高熾。很多人見風使舵,紛紛投靠了朱高煦手下,或者就地觀望,只有楊溥等人始終不渝地跟著朱高熾。

    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高熾派使臣迎接太遲,朱棣大怒,把黃淮等人關進了監獄,後楊溥受牽連也被關進牢中。

    在監獄中,楊溥生活艱難,“家人供食數絕,而帝意不可測,旦夕且死”。但是,楊溥不曾放棄過,相信自己可以再次出去。於是,他在獄中“益奮,讀書不輟。系十年,讀經史諸子數週”。

    朱高熾即位,楊溥得以出獄,重新走上仕途。就算遭受十年的牢獄之苦,但楊溥不曾怨恨,初心不改,出來後依舊盡心盡力為大明朝效力,可見其忠誠。

    而楊士奇對太子一事,也是忠誠於朱棣,尊重朱棣所作的決定。為了讓明朝的正統血脈得以順利繼承,也是會從中幫忙,緩解朱棣和朱高熾的關係。

    當時,朱棣並不喜歡朱高熾,而朱高煦為了讓達到廢除太子的目的,就找事誣陷朱高熾,但此時楊士奇總是從中幫忙,緩和兩人的關係,說:“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

    其次,朱棣時常北征,就讓朱高熾監國,但是每次回來都會詢問監國情況,而楊士奇說:“殿下天資高,即有過必知,知必改,存心愛人,決不負陛下託。”因此,朱棣對朱高熾滿意了不少。

    楊榮作為朱棣的心腹大臣之一,擅長於軍事活動,有遠略。但是,對於太子一事也沒有站邊,始終跟著朱棣的方向走,不偏不倚。這一點,也是可貴的,很難想象楊榮投靠朱高煦後,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面。

    由此可見,無論是在政治生涯開始,還是在“三楊”人生的最後時光裡,三十多年來,楊士奇、楊榮和楊溥都是忠於明朝正統的,都是盡心盡力為大明朝效力的,這是最可貴且“厲害”的地方。

    除了忠誠之外,“三楊”也是十分有才幹的,而且各有所長。

    楊士奇處理政務能力強,且善於勸諫

    史書中記載,“士奇奉職甚謹,私居不言公事,雖至親厚不得聞。在帝前,舉止恭慎,善應對,言事輒中。”這樣說來,楊士奇是一個做事很嚴謹的人,公私分明。在皇帝面前舉止恭敬謹慎,而且善於對答,每次都能說中事情的要害。

    楊士奇處理政務的能力確實很強,且思想敏捷,如果“三楊”之中選一個當丞相,論政務能力,楊士奇應是第一。

    當時,朱高熾即位,楊士奇被提升為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有一次,蹇義、夏原吉奏完事,但還沒有退下,應該是議事得不到合適的結果。這時,楊士奇走了過來,朱高熾對兩人說:“新華蓋學士來,必有讜言,試共聽之。”

    楊士奇上前說道:“恩詔減歲供甫下二日,惜薪司傳旨徵棗八十萬斤,與前詔戾。”朱高熾聽後,立即命令減去半數。

    由此可見,朱高熾等人對於楊士奇的信任,也可以看出楊士奇實在有才幹,不是一般人可以媲美的。除了政務能力強外,楊士奇善於勸諫、對答如流。

    當時,朱棣經常會詢問太子監國一事,楊士奇為了緩和兩人關係,也是實話實說,道:“太子孝敬如初。凡所稽遲,皆臣等罪。”朱棣聽後才理解,怒意消退。

    時有上書頌太平者,帝以示諸大臣,皆以為然。士奇獨曰:“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年,庶幾太平可期。”帝曰:“然。”因顧蹇義等曰:“朕待御等以至誠,望匡弼。惟士奇曾五上章,卿等皆無一言。豈果朝無闕政,天下太平耶?”諸臣慚謝。

    其次,有人曾上書來歌頌太平,朱高熾拿給大臣們看,大臣們都認為天下是這個樣子。而唯獨楊士奇說:“陛下雖然恩澤廣佈於天下,但還有流離失所的人,天下的瘡痍還沒有癒合,人民生活還很艱難。還要休養生息幾年,才可以看到天下太平。”

    朱高熾說:“楊士奇說得對,我以滿腔至誠對待各位愛卿,本來希望你們匡正輔佐。但是隻有楊士奇曾五次上書,而你們皆沒有一言。難道說朝廷真的沒有失政,天下真的太平了嗎?”

    諸位大臣慚愧而退。

    楊士奇為人公私分明,敢於勸諫,還很大度,別人有小過錯,他常常為別人掩蓋,虞謙等人就因為有楊士奇的相助才逃過一劫。而且,楊士奇愛推薦人才,像于謙、周忱、況鍾等人都是楊士奇推薦的。于謙後來更是在明朝存亡關頭力挽狂瀾,可是楊士奇會看人。

    史書評價楊士奇,“廉能冠天下,為世名臣雲”,這要是放在前面的朝代應是個丞相的好人選。但是,楊士奇也有缺點,那就是軍事方面不行,而楊榮卻善於處理軍務。

    楊榮是個軍事小能手,且有遠略

    朱棣剛入京城,楊榮說了句“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自此楊榮受到了重用,進入文淵閣成為內閣大臣。楊榮是七位內閣大臣中年紀最小的,但非常警敏。

    有天晚上,寧夏突然來報告說被圍,朱棣召內閣大臣七人,他們都已出去,只有楊榮在,朱棣只好將奏報給他看。

    楊榮說:“寧夏城堅,人皆習戰,奏上已十餘日,圍解矣。”果然,夜半時分,有奏報傳來說寧夏之圍已解。朱棣驚歎楊榮之才,可見楊榮確實是個有見識之人,而且對軍事活動了解得很透徹。

    朱棣也是非常重視楊榮之才,有軍事活動都要帶上楊榮。一次,朱棣出塞,到達臚朐河。朱棣挑選出三百名勇士做護衛,但不交給別的將領,而是交給楊榮統領。

    當時,軍中遭遇糧草短缺之危機,楊榮請求將供給朱棣的剩餘部分的糧草撥給部隊,還下令軍中有剩餘糧食的可以相互借貸,等入塞後國家加倍償還,這次危機才可以順利渡過。

    在朱棣最後一次北征途中,朱棣突然病逝,五十萬大軍在外,隨時都可能會發生叛亂,幸好楊榮等人的合理安排,才避免了一場戰爭,讓朱高熾順利即位。

    後來,無論是朱高熾還是朱瞻基,楊榮在軍事方面的位置都是無人能夠代替的。也幸好有楊榮在,軍事方面才顯得井井有條。

    而楊榮喜歡結交朋友,雖然成了顯貴也仍舊非常隨和,所以有很多有才之士都願意歸附他。有人評價楊榮,“或謂榮處國家大事,不愧唐姚崇,而不拘小節,亦頗類之”。

    楊溥有學問,品格高尚

    楊溥是三人之中人生最為波折的,初入官場,就因朱高熾迎接遲而被關進監獄,一關就是十年,其間幾度斷糧,但他都咬緊牙關度過了。朱高熾即位,楊溥才得以重見天日,可見其內心的強大。

    在獄中生死未卜的情況下,楊溥堅持讀書,在獄中“益奮,讀書不輟。系十年,讀經史諸子數週”。由此可以,楊溥是個飽讀聖賢書、有學問之人,且能忍受困難,忠誠於明朝。

    楊溥在處理國家政務的問題上,雖然不及楊士奇和楊榮,但是在品格方面,楊溥是一個君子,品格高尚,也影響著周邊之人。

    各有所長,三人互補

    “三楊”各有所長,精通不同方面,楊士奇善於處理政務,人際交往;楊榮則是善於軍事方面,且有見識遠略;楊溥則是個君子,品格高尚,心如止水。這三人各有所長,卻又互補,三人離開了誰都不行。

    楊士奇雖精於政務,但是見識方面較差,可楊榮很好地彌補他這一點的欠缺。可是,楊榮可能由於從事軍事方面的活動多,有時候會不拘小節,還會收他人送的禮,難免會引起皇帝的猜疑,這一點是他改變不了。但是,楊溥卻很好得彌補了他這點。

    所以說,“三楊”各有所長,又互相彌補。如果把三楊看成一個人的話,那將會是和平時期一個完美的丞相人選。

    結語

    “三楊”的厲害之處在於各有所長,分工合作,又可以互相查缺補漏,很好地維持了國家的執行。也正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幾乎完美的智囊團,才會讓明朝得以三十多年的繁盛。

    但是,“三楊”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完全挑起國家的重任,他們適合當和平時期的丞相,但卻不能拯救國家於危難之間。

    其次,在“三楊”掌權的其間,三人雖然很好的維持了國家的執行,上承洪、永兩朝開創局面,下啟明朝治平之象,但是也留下了不少的弊端,特別是軍事方面的,最終也導致了土木堡之變。

    【end】

  • 10 # 伯虎42

    三楊,指的是明朝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五朝時期的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位大臣。他們入仕於建文朝,初露於永樂朝,施展於洪熙、宣德朝,最終在正統朝位極人臣、開創實際“內閣制度”。後世有言:“......西楊(楊士奇)有相才,東楊(楊榮)有相業,南楊(楊溥)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而這個後世所稱頌的內閣團隊,先是被成祖簡拔於前朝(建文)舊臣中,然後楊士奇、楊溥先後成為仁宗當太子時的屬官,楊榮則是在成祖時深受重用,成為倚重之人。在成祖駕崩時,楊榮力挽狂瀾、奉遺詔飛馳返京告知仁宗,是擁戴其登基的功臣。

    仁宗去世前,臨終遺命三楊為顧命大臣,繼續輔佐宣宗。十年後,宣宗崩逝,三楊再次受命參政,輔佐年幼的英宗。

    “五朝元老、兩代顧命”,說的就是這三位明初楊姓大臣。

    他們受到重用的時期,是仁宗登基之後;執掌朝政、輔佐君王則是在宣宗、英宗在位時,所以這個班底,其實是仁宗留給宣宗、乃至英宗的。

    三人的能力、品行、才幹、操守,在同時期的諸臣之中,都算上上之選。也因此被四代皇帝所看重。楊士奇敢言剛直、楊榮多謀善斷、楊溥恭謹高德。他們在波瀾壯闊的明初風雲中,都展現了自己的才華、留下了為後世所敬仰的令名。下面一一介紹。

    一、楊士奇;楊士奇是江西宜春人,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出生。一歲的時候就喪父,跟隨其母改嫁羅家,有一段時候改姓羅。家境的中落並沒有挫敗其好學向上的信心,他在年輕時堅韌不拔、努力向學,並學有所成。此後一邊侍奉母親,一邊遊學四方教授館徒,長期居住在江夏。

    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準備修撰“太祖實錄”,所以從民間選拔有學問、品行好的文士參與其中。楊士奇以此被朝廷選拔,進入翰林院。而這個時候的楊士奇,還是一個平民,他沒有經過科舉,就進入中樞為官,這也是楊士奇的過人之處。

    入仕後,楊士奇先是充當“太祖實錄”編纂官,後來又在史館考試中得到第一名,被授予吳王府副審理(吳王,是建文帝的弟弟朱允熥)。

    成祖靖難之後,楊士奇繼續受到重用,授翰林院編修,隨後被選入內閣,參與皇帝機要事宜。楊士奇在內閣這一呆就是四十二年,創造了明代內閣閣臣在任的記錄。

    自入閣後,楊士奇非常謹慎,公事從不對外人言說,面對成祖的諮詢時,則對答得體、舉止謙恭、並就事提出正確意見;成祖由是很欣賞他。

    成祖數次北伐、出征漠北時,都留楊士奇輔佐太子朱高熾(即日後的仁宗)。楊士奇對輔佐太子竭心盡力,協助其主持監國重任。

    而在漢王、趙王(成祖次子、三子)覬覦儲位,構陷太子的時候,楊士奇毫不退縮,多次出面維護,對成祖說:

    “太子天資高,有過錯必知,然後必改。其存有愛人之心,絕對不會辜負陛下重託!”

    成祖十分高興,覺得楊士奇不諂媚畏懼,敢說真話,更加倚重他。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在北伐歸來途中病逝,太子繼位,即明仁宗。仁宗即位後,任命輔佐自己多年的楊士奇為禮部侍郎、華蓋殿大學士,之後加授少保、少傅、兼兵部尚書。在太祖、成祖時期,大學士不過五品銜,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自楊士奇始,開始額外加官,至六部尚書、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官銜從一品。

    即使到了高位,楊士奇敢說真話、直諫的品行還是沒有改。仁宗繼位後,改正成祖在位時諸多耗費巨大的政策,修養百姓,恢復民力,諸多大臣都上疏讚揚仁宗仁德、慈被天下,仁宗也深以為然。

    而楊榮在一片讚譽中,還是提出意見:

    “陛下雖澤被天下,然流徙尚未歸,瘡痍尚未復,民尚艱食。更休息數年,庶幾太平可期。”仁宗不覺警醒,回答曰:“是這樣啊。”隨即賞賜楊士奇璽書,以表彰他的直諫和賢德忠貞。

    仁宗去世後,宣宗即位,楊士奇繼續受到重用,擔任輔政大臣。他先是從事自己最拿手的編纂工作--主持“仁宗實錄”修撰。宣德元年(1426年),在宣宗平定漢王謀反的行動中,楊士奇隨軍出征,協助宣宗平定叛亂。

    之後,他堅持不附和諸臣的繼續出兵、一舉剪除趙王的建議,對宣宗說:

    “先帝只有兩個弟弟,皇上僅僅這兩個親叔叔。漢王謀逆,已經討伐並處理了他。如果再處置沒有反行的趙王,則皇上再沒有親近的長輩了。這讓天下如何看待?而先帝友愛兄弟的形象也要毀去了。”

    宣宗聽楊士奇這麼說,才頓悟過來,於是不再追究趙王。事後,見到楊士奇時還說:“我沒有揹負過失,先帝的仁德之名得以保全。這都是你的功勞啊。”

    而像以上敢於直諫的例子,在楊士奇身上還有很多很多。

    宣宗曾經召見楊士奇,詢問如何應對因水旱災害而導致民間困苦的情況,楊士奇建免除百姓所欠的稅賦、減免田租、免除雜稅、清理地方弊案積案、裁汰冗雜工役等。這些都是可以減免使百姓負擔的建議,由此可以看出,楊士奇不但敢於諫言,對於實際處理政務,也有自己獨特的方法。

    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去世,楊士奇再次被賦予顧命大臣的重責,協同仁宗張皇后(也就是英宗祖母、正統朝太皇太后)一同執掌朝政。

    此時的楊士奇已垂垂老矣,但是忠直性格不改,嚴格處理政務,檢視內外諸臣,也因此得罪了受英宗寵幸的宦官王振,並遭其忌恨。

    正統七年(1442年),一直支援楊士奇等輔臣的太皇太后去世,這對於輔臣們來說失去了有力的靠山。之後王振的勢力逐漸做大,開始侵蝕外朝的權力,年老的楊士奇也無力改變這一局面。

    正統九年(1444年),楊士奇去世,時年八十。英宗追贈其太師,賜諡號“文貞”。

    而在他死前,因為兒子楊稷橫行不法、無故殺人之事,楊士奇已經被迫向英宗告老請辭。雖然沒有被批准,英宗還下詔撫慰,但是楊士奇已憂慮不安,不復視事了。

    楊士奇自仕於四朝,始終忠直敢諫,不會為了自保而曲意奉承皇帝,使得數代皇帝都十分讚賞他的這種品德。另外,楊士奇對於政務也熟稔在心、處置得當,而文采學識更是優異(先後主持編纂數代皇帝實錄就是證明)。這些優秀品質,才是他歷經四代,恩寵不衰的原因。

    一、楊榮;楊榮是福建建安(今建甌)人,洪武四年(1371年)生,原名子榮。自幼學識優異、天資聰慧,十七歲時中福建鄉試解元;建文二年(1400年)中進士,入翰林院為編修。

    建文四年(1402年),成祖靖難獲勝,進入京師(南京)。在他入京時,楊榮面對急於登基做皇帝的成祖時,提醒說:

    “殿下先謁陵乎,先即位乎?”

    意思是說你要先去拜謁太祖的陵寢,然後登基才是合乎邏輯的。

    成祖被其提醒。立即反應過來,於是先謁孝陵,再登基稱帝。因為此事,楊榮被成祖所重視,而得到重用。

    永樂元年(1403年),楊榮被召入文淵閣當值,正式進入閣臣的行列,而他在內閣的任職時間,也達到了三十八年,這在有明一代,僅次於楊士奇。

    楊榮最大的才華是在謀劃邊事上面,對於北疆邊防事務,有自己獨到的認知,及敏銳的對應之策。成祖繼位後,最注重的就是北方邊事,自己五次親征漠北不算,還將國都自南京遷往北京,親自坐鎮主持。

    在此期間,楊榮作為成祖極為親近的文臣,為其出謀劃策,實施分化瓦解蒙古各部的政策。並數次前往甘肅、寧夏等地,不辭辛苦,在當地走訪視察,北疆的山川、河流、地勢、軍隊、百姓、城池等等重要情況,都被他詳細瞭解,彙總整理後奏報給成祖審查,同時還提出自己的策略與設想,以供朝廷及皇帝參考。

    成祖本性其實是輕視文臣的,但是對於相當於自己秘書的內閣諸學士們,確實是十分看重,其中楊榮以優異的邊事才能,更加對皇帝胃口,於諸學士內最為受重用。永樂十八年(1420年),楊榮被授予文淵閣大學士,兼翰林學士。

    永樂八年(1410年)、永樂十二年(1414年)、永樂二十年(1422年)、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五次親征漠北,楊榮均隨侍左右,主管皇帝符璽,同事參謀軍政後勤事務,有力地支援著成祖北征。

    成祖曾單獨召見楊榮,詢問如何解決軍隊後勤保障及糧餉供給,楊榮奏對說:“選擇得利將領,在大軍進退途中擇址率領部分軍隊開展屯田,這樣一來可以長期駐守,二來不用耗費巨資遠道運糧。耕種得利,不影響民力,軍隊供給充足,而皇上北征大業即可成!”成祖很是欣喜,以其策實行。

    楊榮在輔佐成祖、謀劃軍事期間,還受命教導諸皇孫讀書,其中就有皇太孫、也是日後的宣宗皇帝朱瞻基。對於皇孫的教學過程,楊榮盡心盡力,毫無保留。這給了年輕的皇太孫極好的影響,為宣宗登基後楊榮繼續受到重用打下了基礎。

    永樂初年,因為皇帝決心要解決北方邊患,所以一直有遷都北京的念頭。而諸臣大多是南方人,不願意離開故土,遠赴邊塞之地,所以成祖遷都的阻力很大。楊榮雖然也是南方人(福建),但是他從長遠考慮,認為遷都北京是威懾漠北、解除蒙古諸部對於大明北疆的長久威脅,實在有著非同一般的戰略意義。

    於是,楊榮沒有附和大多數文官的意見,而是堅決支援成祖遷都,併為此聲言:

    “我皇上繼承大統,又以薊燕左環蒼海,右擁太行,內跨中原,外控朔漠,宜為天下都會,詔建北京,實乃行焉。”

    在楊榮及其他主張遷都的大臣們支援下,永樂十九年(1421年),成祖正式遷都北京,更名京師。以後的事實表明,大明遷都北京,對穩固北方邊防、抵禦蒙古諸部進犯,具有多麼重要的戰略意義。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第五次北征,楊榮如同之前一樣,跟隨皇帝左右,一同出征。到達開平時,成祖做夢,夢見天神向他告誡說:“上天有好生之德,你數次征伐,無數生靈塗炭,這是不祥的啊。”成祖醒後把夢說給楊榮。

    楊榮趁機勸諫:“皇上北伐本意在於除暴安良。但刀兵無眼,大火焚山之下,石頭和寶玉都一起被毀壞了,這個請皇上留意。”

    成祖領悟了楊榮的意思,於是讓楊榮等人擬詔,通告漠北各部,說大軍問罪,止限於阿魯臺(韃靼首領)一人,其餘都不再追問。之後大軍深入漠北,久追未發覺阿魯臺等行蹤,於是成祖聽從楊榮的勸說,下令班師。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成祖在第五次北伐的南返途中,突然病逝於榆木川。事出非常,皇帝親隨諸人大都不知所措,無法應對。只有楊榮鎮定自若,聯合另一文臣金幼孜,主持御營內外,秘不發喪,以穩定混亂局面。

    此後,楊榮安排照常向大帳進獻飲食,封鎖訊息,自己則親自帶隊,抄小路疾馳返回京師,密奏皇太子朱高熾,以成祖遺詔的形式,奉皇太子登基。

    楊榮的舉動,維護了大明朝廷的穩定,消除了因皇帝突然去世而可能造成的政治動盪發生,也避免了當年秦始皇去世後,“沙丘之變”發生的重演。

    所以,無論是繼位的仁宗,還是當時的皇太子、日後的宣宗,父子二人對於楊榮都是感激非常,以肱股之臣看待他。

    洪熙、宣德時期,楊榮繼續為仁宗、宣宗效力,先後封授太子少傅、資善大夫、謹身殿大學士兼工部尚書、少傅、榮祿大夫等官職。

    在宣宗平定漢王朱高煦叛亂的軍事行動中,楊榮極力奏請皇帝御駕親征,並以當年建文帝舊事為先例,說明非皇帝親征不能消滅叛亂,堅定了宣宗親自出徵的信心。

    平定朱高煦叛亂後,宣宗獎勵了楊榮的決策功勞,賜給他五枚銀章,以示嘉獎。--

    “帝從其計。至樂安,高煦出降。師還,以決策功,受上賞,賜銀章五,褒予甚至。”

    宣德三年(1428年),宣宗效法祖父,親自率軍巡邊,楊榮也在扈從之側。到達遵化後,聞報有兀良哈三衛蒙古內犯,宣宗命隨駕諸臣都留在大營,只讓楊榮跟隨自己,率大軍進擊。至喜峰口後,楊榮讓宣宗留在長城內,自己率領騎兵出塞迎擊,結果大破兀良哈而還。

    作為文官,在做好本職工作之外,軍事能力同樣出眾,這樣的優異才能,確實是楊榮能被數代皇帝依為心腹、加以重用的原因之所在。

    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去世,九歲的英宗即位,由張太皇太后秉政。楊榮與其他輔臣一起,受到太皇太后和皇帝的器重,諸朝政大事,都諮詢他們後,再加以實施。

    楊榮也感激於此厚恩,以操持政務為己任,主持安定邊防軍國事宜,協同其他輔臣整頓吏治、安撫地方。雖然年老,但是楊榮為國之心不減。

    正統三年(1438年),太皇太后以英宗名義進升楊榮為光祿大夫、柱國、少師,仍兼任工部尚書。正統五年(1440年),楊榮在返鄉掃墓的途中,病逝於杭州,時年七十歲。英宗追贈他為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賜諡“文敏”。

    楊榮以文官出身,除了本職內閣學士工作外,還能多謀而善斷,謀劃邊防,在軍事策劃方面極為出色,並且自己還可以親自率軍作戰,這在明代文官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一、楊溥;楊溥是湖廣石首(今湖北石首)人,也是建文二年(1400年)的進士,與楊榮同年。入仕後,楊溥按照慣例,同樣進入翰林院為編修,和他的同年楊榮一起,做著諸如編纂實錄、修訂書籍,以備諮詢的工作。

    建文四年(1402年),成祖靖難獲勝,登基為帝。在新君初立的時候,楊溥沒有楊榮那樣的機遇,能夠受到皇帝賞識,從而被簡拔入內閣,隨侍成祖左右,一飛沖天。他只是在永樂二年(1404年)被按照規制,選為新冊立的皇太子朱高熾之屬官,充任太子洗馬,負責陪伴皇太子日常讀書學習,兼顧侍從輔佐。

    楊溥為人老成樸實,廉潔公正,品行端莊,是一個自律的人。這樣的屬官,對於仁厚平實的皇太子朱高熾來說,是十分恰當的。這也表明成祖清楚楊溥的為人品行,所以才盡其能,讓他給皇太子做屬官。

    楊溥對於東宮屬官職責也十分盡心,對引導皇太子學習處理政務、知曉儒學經典等都竭盡所能地去教導指引。雖然他只比皇太子大六歲,但是皇太子視其為良師、益友、諍臣,心腹;器重有加。

    一次,皇太子在楊溥的陪伴下,習讀《漢書》學習先代治國方略,讀到漢文帝與張釋之的故事時,皇太子稱讚張釋之敢於堅持己見,秉公執法,是國家賢才。

    而楊溥則說:

    “張釋有賢才不假,但終究是漢文帝寬厚仁愛,才能使他施展抱負,如果沒有賢君,即使再有才幹,也無法施展啊。”

    皇太子聽楊溥這樣說後,深有體會。之後楊溥又收錄了漢文帝平日裡虛心接受諫言、提拔人才的事蹟,彙總後進獻給太子,以增加其認知熟悉。皇太子懂得楊溥的用心,同時也為楊溥忠心於己、能夠盡心輔佐自己而非常高興。

    如果一切正常的話,楊溥很大機率會成為一個兢兢業業地東宮屬官,以自己的學識和優良的品德來影響皇太子朱高熾,促使其不斷成熟進步,做一個合格的儲君,平安的接掌大明。楊溥自己也可以光榮地成為帝師,按部就班地晉升、封賜、乃至最後作為皇帝的近臣入內閣,位極人臣。

    雖然最後楊溥的確入內閣,顧命兩朝、輔佐三代皇帝,功業卓著。但是其中的過程卻兇險異常,幾乎死於非命。而這都是因為他是皇太子的得力屬官,又堅定地支援太子,而遭到覬覦儲位的漢王朱高煦忌恨所致。

    為了打擊太子,漢王在永樂十二年(1414年)成祖第二次北征歸來後,借太子迎駕稍遲的機會,在成祖面前構陷太子及東宮屬官有故意怠慢的心思,成功激怒成祖,將東宮屬官包括楊溥在內全部下獄,甚至動了廢黜太子的念頭。

    幸好楊溥等太子屬官將迎駕遲緩的罪名全部攬在自身,拼死維護皇太子,同時其餘支援皇太子的文官們也紛紛出手援救,這才使得皇太子躲過一劫。但是楊溥等則被關押在詔獄,作為這件事情的受害者,承擔責罰。

    此後,楊溥在詔獄中被關押了十年,如果是平常人,恐怕早就崩潰了。但楊溥對於逆境泰然處之,以“朝聞道、夕死可矣”自勉,在獄中堅持讀書,將經史子集諸經典幾乎讀遍,以此磨鍊自己的心性、修養自己的品格。

    就連成祖得知後,心裡也不免讚歎,吩咐詔獄中提供便利,供楊溥讀書。這也是成祖愛惜楊溥之品行的表現。正直無私的人,在哪裡都會受人重視、讚譽。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去世,皇太子繼位,即仁宗。剛一繼位,仁宗就把楊溥從詔獄中釋放,授予其翰林學士,執掌弘文閣,將其重新召回自己身邊。這也是對楊溥忠心、堅韌品德的回報。

    楊溥為人樸實低調,雖然在治理國家上,不如楊士奇、楊榮那樣鮮明有特色,侃侃而言,勇於任事。但是他也有自己的優勢,那就是品德高尚,嚴於律己,並廉潔奉公。對於政事處理,能率先垂範,以身作則。他的這些優良品德,為同僚、下屬、乃至於皇帝所敬服,實為百官之楷模。

    仁宗在位時,曾特地向楊溥囑咐:

    “朕用卿左右,非止學問。欲廣知民事,為治道輔。有所建白,封識以進。”

    所以在自律之外,對於政事,楊溥也沒有放鬆。

    他執掌弘文閣,為皇帝收集整理天下要事,及有關於國計民生的重點事宜,彙總後奏報於仁宗,並隨同附上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提出認為合適的處理方案。仁宗十分重視楊溥的意見和方案,在採取他的建議同時,額外晉封楊溥為太常寺卿,以嘉其忠勤。

    洪熙元年(1425年),在位不過十個月的仁宗去世,太子朱瞻基繼位,即宣宗。與其父一樣,宣宗也很敬重楊溥的品行操守,繼位不久即將楊溥召入內閣任職,讓他與楊士奇、楊榮等一起共掌中樞政務。

    此後楊溥在內閣任職二十二年,雖然在時限上是不如楊士奇、楊榮,但那是因為他為當年的皇太子、日後的仁宗皇帝拼死抵擋陷害、從而下詔獄十年的原因。而且以其東宮屬官的身份,也得避嫌,不能堂而皇之入閣。

    即使這樣,在內閣任職的時間,楊溥在大明歷史上,也是名列前茅,這也證明了楊溥的能力於才幹,並不在其操守品行之下。

    宣德九年(1434年),楊溥升任禮部尚書,兼任翰林學士,在內閣的當值。宣德十年(1435年),宣宗去世,英宗幼年繼位,由太皇太后聽政。

    太皇太后倚重三楊等老臣,諸事先向他們諮詢,得到建議後,頒行於內外,楊溥至此也真正參與到朝廷核心決策中來。

    對於政務處理,楊溥或許不如其他二楊,但是對於年幼皇帝的培育和教導,楊溥就如同當年引導仁宗一樣,諄諄教誨,從不懈怠。他第一個提出要給皇帝延請品行端正、學識淵博的有識之士作為老師,以教導培育英宗,同時,對於皇帝身邊的宦官,也提出嚴格篩選、嚴加管教,不至於左右英宗,影響政事。

    太皇太后對於楊溥的這些舉措十分讚揚,感念他的忠誠正直,特地召見他,懷念當年永樂時的逆境,對他說:

    “當年仁宗皇帝念及你的忠誠,危難中始終不改,曾經多次嘆息感懷,不想今天還能見到你,楊卿勉力啊。”

    楊溥感動萬分,俯首流淚,太皇太后也不能自己,一同流淚。--------當年還是皇太子的仁宗,因為不受成祖喜歡,被漢王、趙王構陷,儲位幾乎不保,東宮屬官為了保護太子,也因此受牽連,下詔獄並死在其中的也不少。楊溥也被關了十年,差點死在詔獄。作為皇太子的仁宗即感動,又慚愧,常常在宮裡惦念他們。

    時為太子妃的太皇太后與仁宗同處一處,自然感同身受。念及當年的甘苦,所以才對楊溥說了這番話。這顯示了楊溥與仁宗夫婦非同一般的君臣感情,及始終不改的忠誠本色。

    正統三年(1438年),楊溥被升為太子少保、武英殿大學士,兼任禮部尚書、翰林學士如故。至此,在閣臣地位上,比楊士奇、楊榮晚入閣二十年的楊溥,終於得以和他們並列。

    正統七年(1442年),太皇太后去世,而楊榮、楊士奇也分別於正統五年(1440年)、正統九年(1444年)去世。互相協作了數十年的老人們逐漸凋零,使得孤零零的楊溥在朝中獨木難支,漸漸力不從心。

    而他之前所擔心的英宗身邊宦官藉助寵幸趁機做大的問題,也開始顯現:受英宗信任的王振,失去了太皇太后及諸輔臣的制約後,開始擅權用事,把持朝政,專橫日甚一日。面對如此局面,老邁的楊溥無可奈何,只能勉強維持,以盡最後的職責。

    但即使是如王振這樣囂張專橫之人,對於楊溥的品行操守,也是欽佩不已,終楊溥在世時,從未對其有過什麼針對動作,還是能比較配合,共同相處。

    這說明即使是政敵,對於楊溥這樣品格高尚、連線無私的人,那也是尊重敬畏的。這也是楊溥人格魅力之所在。

    正統十一年(1446年),七十五歲的楊溥去世,她的死,最後終結了明初三楊輔政的歷史。英宗追贈其為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太師,諡號“文定”。

    楊溥平生,廉潔樸實、自律奉公,侍奉歷代皇帝都秉持忠誠勤勉,雖然於處理政務上或許稍顯不足,但是他的公正勤勉的品質,是世人所公認的,也是百官的楷模。

    三楊及其所代表的那個年代,是後世所公認的明代鼎盛時期,楊士奇的直諫、才華;楊榮的謀劃贊襄軍事;以及楊溥的操守、品德,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他們互相協作、互補得失,推動著大明政治良性發展,達成“仁宣之治”。

    而以三楊為代表的諸閣臣們,也是在皇帝的支援下,改變了明初的政治格局,從皇帝助手、秘書的角色,逐漸成為實際的治權掌握者(當然,道統還在皇帝手中),並影響大明之後二百年的朝政局面。這些,即使身處其中的三楊,也是無法預料的。

  • 11 # 風嬙遙度天際

    楊士奇有學行,人稱“西楊”,他出身普通百姓人家,自幼喪父,後隨母親改嫁才得以讀書,後來進入官場。正是因為楊士奇早年的人生經歷,使他形成了獨立、不屈、果斷、多謀的特質,永樂繼位後受到重用,成為內閣七人之一,永樂年間朱高熾與朱高煦的皇位之爭,他是太子的擁護者,並最重要的將朱高熾扶上皇帝寶座。

    楊榮有才識,人稱“東楊”,他本是建文帝的文臣,朱棣殺進南京城時,楊榮攔住燕王,說了一句“先遏陵乎,先即位乎?”這句話能看出楊榮的機智,他因此受到朱棣賞識,朱棣即位將其召入內閣,楊榮也成為七人內閣中的一員。朱棣病逝之時,楊榮當機立斷,馳奔上千裡向太子報告朱棣已死的訊息,為太子登基爭取了寶貴時間。

    楊溥有雅操,人稱“南楊”,他和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與上述二楊相比,楊溥仕途要坎坷許多,因和太子朱高熾一直走得很近,永樂年間皇位之爭中,他成為朱高煦迫害的物件,曾入獄長達十年,但朱棣早就看出了他的才能,在監獄中的十年也使他變得立場更加堅定、更為沉穩,出獄後就被明仁宗委以重任,成為一代名臣。

    洪熙、宣德和正統時期“三楊內閣”使明朝的國力沿著鼎盛的軌道發展,成就了明初的“仁宣之治”,不僅如此,由於他們的貢獻,明代閣臣的地位也得到空前提高,使之成為丞相性質的輔臣。明人焦竑《玉堂叢語》評價:"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 12 # 爛雙魚

    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為明代“臺閣體”詩文的代表人物。三人均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先後位至臺閣重臣,正統時加大學士銜輔政,人稱“三楊”。以“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詩文,內容上歌功頌德,粉飾現實;藝術上追求雅正,流於平實。永樂至成化年間,明代文壇幾乎為臺閣體壟斷。時人鹹稱楊士奇有學行,楊榮有才識,楊溥有雅操。又以居所,稱士奇為“西楊”、榮為“東楊”、溥為“南楊”。

    楊榮、楊溥、楊士奇擔任內閣成員的洪熙、宣德以至正統時期的內閣被稱為“三楊內閣”。他們在任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明朝的國力繼續沿著鼎盛的軌道發展,並使明代閣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來的皇帝辦事員轉變為具有丞相性質的輔臣,他們因此被史家視為名臣。明人焦竑《玉堂叢語》卷七中有言:“正統間,文貞(楊士奇)為西楊,文敏(楊榮)為東楊,因居第別之。文定(楊溥)郡望,每書南郡,世遂稱南楊。西楊有相才,東楊有相業,南楊有相度。故論我朝賢相,必曰三楊。”

    楊士奇(1365—1444),名寓,字士奇,號東里,江西泰和人。楊士奇以“學行”見長,先後擔任《明太宗實錄》、《明仁宗實錄》、《明宣宗實錄》Quattroporte。

    楊榮(1371—1440),初名子榮,字勉仁,建安(今福建建甌)人 建文二年(1400),楊榮考中進士,被授予翰林院編修。建文四年,朱棣進入南京,楊榮和解縉、楊士奇等一同迎附。楊榮一生中最大的貢獻在於謀劃邊防,在明成祖時,朱棣在徵蒙古回師途中病逝,楊榮為防止軍心渙散,應秘不發喪。在楊榮精心籌劃下,朱高熾順利地即位,國家政局未發生絲毫的騷動。

    楊溥(1372—1446),字弘濟,湖廣石首(今屬湖北)人。他在為人處事上非常謹慎,就連上朝時也總是低頭循牆而行。時人們說楊溥有高尚的品德,史稱其“安貞履節,釀醴調羹”。

    楊榮、楊溥、楊士奇在任輔臣期間,安定邊防、整頓吏治、發展經濟,使明朝的國力繼續沿著鼎盛的軌道發展,並使明代閣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由原來的皇帝辦事員轉變為具有丞相性質的輔臣,在他們的輔佐下,大明王朝出現“仁宣之治”,他們因此被史家視為名臣。

  • 13 # 仁者厚德載物

    三楊,指楊士奇、楊榮、楊溥,為明朝內閣大臣。三人均歷仕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四朝,他們都是從明成祖朱棣時代就開始嶄露頭角,歷任明成祖、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四個皇帝。在他們的輔佐下,明朝出現了“仁宣之治”的盛況。

    從明宣宗即位至明英宗正統五年(1440),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一直任大學士,他們盡心輔佐仁宗、宣宗,施展一系列謀略,導致“仁宣之治”。三楊大學土等協助仁宗、宣宗處理最重大政治事件,就是對待漢王朱高煦的反叛,這是永樂年間奪取皇太子名位的鬥爭的繼續。

    一、楊士奇

    楊士奇有學行,人稱“西楊”,他出身普通百姓人家,自幼喪父,後隨母親改嫁才得以讀書,後來進入官場。正是因為楊士奇早年的人生經歷,使他形成了獨立、不屈、果斷、多謀的特質,朱棣繼位後受到重用,成為內閣七人之一。

    朱棣喜歡《周易》,而楊士奇恰巧精通《周易》,因此開始受到信任。朱高熾繼位後,楊士奇擔任禮部侍郎,兼華蓋殿大學士,由此入閣。正統九年(1444年),80歲的楊士奇去世,贈左柱國、太師,諡號文貞。

    二、楊榮

    楊榮有才識,人稱“東楊”,他本是建文帝的文臣,朱棣殺進南京城時,楊榮攔住燕王,說了一句“先遏陵乎,先即位乎?”這句話能看出楊榮的機智,他因此受到朱棣賞識,朱棣即位將其召入內閣,楊榮也成為七人內閣中的一員。朱棣病逝之時,楊榮當機立斷,馳奔上千裡向皇太子朱高熾報告朱棣已死的訊息,為朱高熾登基爭取了寶貴時間。

    宣德元年(1426),皇叔漢王朱高煦在樂安(今山東廣饒)造反,楊榮首先勸告宣德皇帝在高熙未成氣候的時候親征,很快就平定了叛亂,避免了又一次的靖難之變。五年進少傅。正統五年(1440年)還鄉,69歲的楊榮途中至杭州而卒。詔贈為左柱國太師,諡文敏。

    三、楊溥

    楊溥有雅操,人稱“南楊”,他和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楊溥和皇太子朱高熾一直走得很近,永樂年間皇位之爭中,他成為朱高煦迫害的物件,曾入獄長達十年,但朱棣早就看出了他的才能,出獄後就被明仁宗委以重任,成為一代名臣。

    楊溥真正走上朝廷重臣仕途,是在仁宗去世,宣宗即位以後。宣宗即位後,楊溥入內閣,開始與楊士奇、楊榮等閣臣共掌機務。正統十一年(1446)74歲的楊溥去世,諡文定。

    也許是因為在仕途上長期受挫的緣故,楊溥與楊士奇和楊榮在性格處事上有著很大的區別,他在為人處事上有時顯得過於謹慎,政績也比前兩位差。

    明成祖朱棣組建閣,設立大學士,在當時出現了以“三楊”為代表的“臺閣體”作家。 所謂“臺閣體”,是明代第一個文學流派,說白了即頌聖體,就是以“三楊”文集——《東里文集》《楊文敏集》和《文定集》為代表。他們以“歌頌聖德”為主要內容,將一切成果歸功於“吾皇神功”。 正是因為“三楊”的忠誠聽話,朱棣才能放心地讓他們輔佐下一任皇帝。而“三楊”確實做的不錯,沒有爭權奪利,一心一意地輔佐皇帝。

    “三楊”的最大功績,是輔佐仁宗、宣宗勤政愛民、勵精圖治,開創了“仁宣之治”,使得大明王朝發展到巔峰時代。

  • 14 # 紅黑亂侃

    這應該是一篇較為全面的,介紹三楊的文章。我將從3個方面告訴大家,“三楊”的班底,到底有何厲害之處:

    1、“三楊”是如何上位的?2、“三楊”有哪些貢獻?3、“三楊”有哪些缺陷?

    文章較長,約5000字,請耐心觀看,或者直接跳到感興趣的部分看。

    一、“三楊”是如何上位的?

    三楊,指的是楊士奇、楊榮、楊溥三人。他們不僅都姓楊,輔佐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4代帝王,而且都是內閣大臣,在明朝初年的政治生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三人各有特點,時人稱,楊士奇有相才,楊榮有相業,楊溥有相度。雖然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廢除了宰相制度,但是內閣的作用,相當接近宰相,因此,明朝人說到賢相的時候,也基本上會說到三楊。

    1、楊士奇:穩妥周到

    楊士奇的一生,猶如一本爽文。

    他1歲喪父,沒過多久,繼父也得罪了權貴,戍邊而死。窮愁潦倒的楊士奇,兩次考科舉都沒考上,只好靠教書為生。

    這是典型的,草根出身、青少年時期歷經磨難的男主。按照劇情,接下來他該逆襲了。

    很快,他的機遇就來了。建文年間,朱允炆召集大臣修撰朱元璋的實錄。連個功名都沒有的楊士奇,居然被人推薦,當上了編纂官。

    推薦的理由是,此人才氣逼人,不是一般的讀經書生。

    他也是明朝為數不多的,非科舉出身的內閣大臣。

    朱棣靖難之後,楊士奇沒有什麼心理負擔地投向朱棣,成為朱棣的得力大臣,從此平步青雲。

    40多年來,楊士奇雖然也有過沉浮,地位卻越來越重要,直至成為朱瞻基、朱祁鎮時期的內閣首輔。

    一個貧窮的少年,能做到這程度,渾身上下,可不止一把刷子。

    其一,擅長行政管理

    在三楊之中,楊士奇的特點就是擅長處理政務,而且非常體恤百姓。

    朱棣登基之後,他是最早進入內閣的大臣之一;朱高熾好不容易當上太子之後,他也是東宮最早的官署之一;朱瞻基登基之後,楊士奇更是內閣首輔。數十年來,輔佐幾個皇帝處理朝政,兢兢業業。

    朱高熾登基之後,大臣上書歌頌太平盛世,唯有楊士奇敏銳地指出,如今的百姓仍未溫飽擔憂,明朝還需要繼續休養生息,讓朱高熾不至於飄飄然。

    朱瞻基登基之後,又是楊士奇勸諫朱瞻基,少動兵戈,減輕百姓的負擔。明朝經常有水旱災害,楊士奇在朝廷救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體恤百姓的措施,得到採用。

    其二,說話有藝術

    楊士奇經常勸諫皇帝,但也很講究語言的藝術。朱高熾當太子期間,經常被打壓,楊士奇也多次巧妙地幫他化解危機。

    朱棣在位期間,朱高煦多次在朱棣面前陷害太子。朱棣問起官員這件事,其他官員不敢回答,楊士奇大膽地說:臣等侍奉太子,其他人不敢和我們說漢王的事,但漢王不肯就藩,請陛下考察他的本意。

    既巧妙地把朱高煦說壞話這件事揭過了,又提醒了朱棣,要處理朱高煦就藩的事。

    朱高煦造反,朱瞻基御駕親征,把朱高煦降服之後,有大臣請他一鼓作氣,把三叔朱高燧也一併處理掉。又是楊士奇站出來,以親情為理由,打消了朱瞻基的念頭,讓朱瞻基能更好地處理藩王們的事。

    其三,善於團結同僚

    有一天,朱瞻基告訴楊士奇,楊榮經常在背後說他壞話。楊士奇非但沒有記恨楊榮,還請求朱瞻基對楊榮寬容一些。朱瞻基對楊榮接受邊將送的馬匹,非常不滿,也是楊士奇為楊榮說話,打消朱瞻基的怒氣。

    大臣虞謙上書議論時事,卻被人說是在博名聲,觸怒了皇帝。楊士奇連忙在皇帝面前幫虞謙說情,歷數虞謙的功勞,才讓虞謙得以官復原職。

    此外,楊士奇還舉薦了不少人才,救大明於水火的于謙、在蘇州深受百姓愛戴的況鍾,都是他推薦的。

    楊士奇作為內閣首輔,其寬厚待人、善於團結同僚的特點,為群臣起了表率,讓永樂、宣德時期的朝臣關係,相對簡單,少了很多明爭暗鬥。

    其四,才氣逼人,見識廣博

    楊士奇雖然沒有考上進士,但是博覽群書,文采出眾,青少年時期又曾遊歷各地,見識廣博。所以,他是永樂、宣德時期的“筆桿子”,當時皇帝釋出政令的官方文書,大多是出自他手。

    朱棣和朱高熾時期的官方史書,《太宗實錄》和《仁宗實錄》,也都是他主持修訂的。

    2、楊榮:擅長謀略

    1402年,朱棣率軍進入南京城。他春風得意,騎馬往皇宮走去。一個青年人攔在了他的馬前。

    那個青年人問他:您是先去拜祭太祖皇帝(朱元璋)的陵墓,還是先繼位?

    朱棣一驚。他剛剛打贏靖難,居然得意過頭,忘了自己是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如果攻破南京城之後,不去拜祭朱元璋,反而直接登基,豈不是坐實了“亂臣賊子”的稱號?

    朱棣馬上調轉方向,去朱元璋的孝陵,同時,對這個青年人另眼相看。

    這個青年,就是“三楊”之一的楊榮。他在朱棣在位期間,最受重用。朱瞻基繼位之後,他的地位雖然被楊士奇超越,也一直是內閣裡的中流砥柱。

    他的特點,和楊士奇不太一樣。

    其一,他擅長軍事

    楊榮是三楊當中,唯一一個曾親自帶兵打仗的。朱棣5次北征,都把楊榮帶在身邊。軍隊裡最重要的印信,也交給他保管。

    在朱棣身邊,楊榮可不光幹文書工作。他既親自帶兵迎敵,又經常參與戰術的制定。一次班師回朝,軍中糧草不足,也是他向朱棣建議,讓朱棣把御用的糧草分給將士,又讓軍中糧少者向糧多者借貸,讓軍隊度過了糧草危機。

    其二,他能謀善斷

    楊榮非常機敏,富有謀略。面對突發事件,他常常可以處理得滴水不漏。

    朱棣在第5次親征中,突然去世。身邊人都不知所措,楊榮卻很冷靜,一方面瞞住朱棣去世的訊息,命令身邊人像朱棣依然活著一樣伺候,一方面趕赴北京,報告朱高熾這一驚天鉅變。在他的操作之下,軍心穩定,兩代皇帝平穩交接。

    朱高煦起兵造反的時候,也是楊榮建議朱瞻基御駕親征,掌握主動權,避免重蹈朱允炆覆轍。

    朱祁鎮在位期間,王振把持朝政,暗示三楊,讓新人進入內閣。楊榮立刻上書,舉薦了一批新人。楊士奇很不解,為什麼要這麼輕易聽王振的話,楊榮解釋:如果王振真要求某人入閣,他們也攔不住,不如在他沒有指定人選的時候,先把他們自己的人送進內閣,以後可以同心協力。

    楊榮能謀善斷的特點,讓他得到了幾代皇帝的信賴,遇到事情,都喜歡找他參謀。

    其三,他有戰略眼光

    有一次,朱棣接到奏報,寧夏被圍,問楊榮有什麼看法。

    楊榮根據已有的戰場資訊,以及奏報的時間,分析說,寧夏之圍解除的奏報,應該很快就發來了。

    後來,事情的發展果然和他的分析一樣。

    朱棣遷都北京的時候,群臣大多反對,楊榮也是為數不多看出了定都北京可以解除蒙古各部的威脅,贊同遷都的大臣之一。

    這些可以看出,楊榮具有一定的戰略眼光,分析問題相當精準。

    3、楊溥:堅如磐石

    43歲,對於一個大臣來說,是正該大顯身手的黃金年齡。可是楊溥,卻為了太子朱高熾,坐了整整10年牢。

    當時,朱棣正看太子朱高熾不順眼,藉口朱高熾迎駕來遲,處理了一批東宮官員。楊溥,就是其中之一。他被關進詔獄,家人的食物也經常送不進去,幾乎餓死。

    在牢裡的日子,暗無天日。誰也不知道,皇帝什麼時候會突然想起他,把他處死。

    他卻把生死置之度外,在牢裡潛心讀書,10年的時間裡,把經書史籍反覆讀了很多遍。

    10年後,朱棣去世,朱高熾繼位,楊溥終於從監獄裡走了出來。一出監獄,立刻就得到知恩圖報的朱高熾的重用。

    楊溥的兩大特點,一個是風度翩翩,一個是學識淵博。

    他在牢裡讀了10年書,出獄之後,也充分利用他在這方面的造詣,主抓文化工作。

    楊溥是三楊之中最晚入閣的,比楊士奇、楊榮晚了20年,但是他憑藉自己為朱高熾坐牢10年的堅定不移,以及苦讀10年的學識,依然成為朝中官員的中流砥柱,深得朱高熾、朱瞻基重用。

    二、“三楊”有哪些貢獻?

    三楊的厲害之處,在於能力互補,達成了 1+1+1>3 的效果。

    自從朱元璋廢了宰相之後,事必躬親,漸漸地覺得力不從心,就去找了幾個大學士來幫他處理政務。這就是明朝內閣的雛形。但是朱元璋找的,基本是老學究,在政務上,沒有太多實質性的幫助。

    朱棣繼位之後,正式設定內閣,讓楊士奇、楊榮能有能力、有威望的大臣,分享以前宰相的議政權。但此時的內閣,基本上相當於皇帝的私人秘書,沒有什麼權力。

    朱瞻基、朱祁鎮時期,內閣的權力逐漸加重,加上朱瞻基設定了司禮監,明朝皇帝、內閣、司禮監三足鼎立的政治框架,開始正式形成。

    “三楊”,不僅讓內閣成為定式,還輔佐幾代皇帝,政績斐然,成為明朝最強內閣班子之一。

    1、幫助朱高熾順利繼位

    朱高熾雖然當上了太子,但是朱棣一直不喜歡他,而是喜歡他的弟弟朱高煦。加上年老的皇帝和年長的太子之間,向來關係微妙,朱棣便一直找機會打壓朱高熾。

    朱高熾的儲君之位,一度岌岌可危。

    三楊一方面支援嫡長子繼承製,另一方面,覺得朱高熾寬仁的性格,可以實現他們的政治抱負,因此,一直堅定地站在朱高熾的這一邊。

    楊榮跟在朱棣身邊,隨時應對突發事件;楊士奇為朱高熾,擋住了多少來自朱棣的責問;楊溥更是為了朱高熾,入獄10年。

    在他們的輔佐和幫助之下,朱高熾保住了太子之位,順利登基。

    2、幫助明朝順利轉型

    朱高熾登基的時候,明朝滿目瘡痍。由於朱棣太能折騰,20年間幹了遷都、下西洋、無徵漠北、大興土木等多件大事,勞民傷財,百姓也不堪重負,起義此起彼伏。

    此時的明朝,要做的,就是從朱棣的對外擴張,改為休養生息,讓百姓過上安穩日子。

    在三楊的幫助之下,朱高熾開始改變朱棣在位時期的不少政策,如停止各項大工程、減免拖欠稅款等,以減輕百姓的負擔。

    朱高熾僅在位10個月就去世,他的兒子朱瞻基接過他的重擔,在三楊的輔佐下繼續推行新政,完成了幫助明朝轉型的歷史使命。

    3、幫助朱瞻基開創“仁宣之治”

    明朝完成歷史轉型之後,進入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太平時期。當時的明朝,經濟繁榮,社會安定,可以說國泰民安、海晏河清,史稱“仁宣之治”。

    這和三楊的輔佐,是分不開的。

    朱瞻基去世之後,仁宣之治並未戛然而止,而是在以三楊為首的內閣的帶領下,延續著朱瞻基時期的盛世繁華。

    直到三楊先後去世,內閣的其他人資歷和能力都不夠,大權逐漸落到王振手裡,明朝的大好局面,開始飛速地走下坡路,不久就迎來了土木堡之變。

    三、“三楊”有哪些缺陷?

    三楊雖然能力出眾、貢獻巨大,但是他們也不是十全十美,而是有著不小的缺陷。

    當他們侍奉的君主是英明神武的朱棣、寬厚仁慈的朱高熾、精明強幹的朱瞻基時,這些皇帝能夠幫他們取長補短,讓他們最大化地發揮出自身的能力。

    但是,當他們遇到9歲的小皇帝朱祁鎮,以至於要親自上陣,把握大明江山的航向時,他們的缺陷,就被成倍地放大。

    以至於,後世有些人認為,明朝之所以會墮落到土木堡之變的程度,三楊也難辭其咎。

    那麼,他們究竟做了什麼,讓後世對他們的評價如此辛辣呢?

    1、過於媚上,不敢提出反對意見

    三楊雖然也經常勸諫,但前提是,他們知道,這些諫言不會觸怒皇帝。

    真正觸及到皇帝逆鱗的,他們就閉口不言,相反,還經常會為皇帝歌功頌德。

    就連他們寫的詩,也被稱為“臺閣體”,其特點是,詞藻端莊,粉飾現實。三楊這麼超凡的學識,卻無法為當時的文壇增色。

    詩文事小,國事事大。

    朱瞻基愛好玩樂,導致宮廷開支龐大,給百姓帶來很大的負擔。他特愛玩蛐蛐,更是造成不少百姓家破人亡。但是,三楊在這方面,從來不敢勸諫,還要經常陪著朱瞻基進行遊園活動。

    他們只敢在朱瞻基去世之後,以新皇的名義,把這些過於繁重的開銷一一砍掉。

    朱祁鎮時期,王振當政,他們也不敢直接和王振對抗,只敢在暗地裡給王振使一些不太明顯的小絆子,導致王振的權勢越來越大,直至可以左右皇帝的意見。

    三楊去世之後,就徹底沒有人可以約束王振了。

    朱棣好不容易收復的安南,就是在楊榮和楊士奇的力主之下放棄的。他們認為,朝廷在安南的軍費開支過大,不如撤軍,不再經營此地。

    從那以後,安南徹底獨立,明朝不僅失去了東南方向的屏障,也失去了對南洋和西洋地區的威懾力。

    鄭和下西洋,也是在三楊的力主之下放棄的。

    朱高熾繼位之後,聽從三楊的建議,下令停止下西洋。可是朱瞻基繼位之後,又重新啟用鄭和,這才有了鄭和的第7次下西洋。與此同時,下南洋的活動,也在進行著。

    三楊雖然無法阻止朱瞻基,可是,卻在朱瞻基去世之後,徹底停止了這項偉大的遠航活動。從此以後,後來的明朝皇帝再想下西洋,卻連圖紙都找不到了。

    明朝徹底失去了在海上發展的機會。

    3、過於重文輕武

    從朱瞻基統治後期開始,到朱祁鎮登基之後,在明朝的長城之外,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瓦剌趁著明朝休養生息,不再北伐,統一了草原,成為一個巨大的威脅力量。

    可是,在瓦剌坐大的同一時期,明朝不僅沒有重視起來,軍紀還進一步鬆弛,軍隊的戰鬥力進一步下降。

    朱瞻基活著的時候,相當關心軍隊的建設,10年3次巡邊,3次御駕親征,還下令徹查軍隊屯田事項。朱瞻基去世之後,三楊一心撲在文治上,即便有楊榮這樣擅長與打仗的官員,也依然是重文輕武,專心大陸的發展,而忽略了外部的威脅。

    瓦剌就是在明朝的鬆懈之中,變得越來越強大,最後攻入明朝的國土,造成了“土木堡之變”。

    寫在最後

    “三楊”可以說是生逢其時。

    他們遇到的,是雄才大略的朱棣、寬厚仁慈的朱高熾、精明強大的朱瞻基。這幾個皇帝,都是很有主意的人,又都很知人善任,三楊只要做好輔佐的工作,就可以讓明朝這艘巨輪平穩地向前行駛。

    朱瞻基的進一步放權,也成就了他們明朝最強內閣之一的名聲。

    朱瞻基時期,也是明朝歷史上君臣關係最融洽的時期,三楊不用把精力耗費在應對皇帝的猜忌、和同僚勾心鬥角上,而是可以全心全意地輔佐皇帝,為國家服務。

    到了朱祁鎮時期,小皇帝還不到10歲,年紀實在太小了,他們一躍成為這個國家的實際掌控者,他們的缺陷,也暴露了出來。

    如果他們一生遇到的,都是朱祁鎮這樣的皇帝,或者是其他能力不足,甚至像嘉靖那種樂於看到大臣黨爭的皇帝,三楊也未必可以發揮這麼大的作用了。

    你們覺得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一些國人說日本戰國時期的戰爭是村與村之間的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