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已醉夢難醒
-
2 # 農藝天地6971
棉花病蟲害的防治
在東北種植棉花,主要的病蟲害有立枯病、枯萎病、黃萎病和地下害蟲、棉蚜、棉紅蜘蛛等,棉鈴蟲危害不明顯。其防治辦法如下。
1、地下害蟲。主要以蠐螬、螻蛄、金針蟲等地下害蟲,為害種子和幼苗,造成缺苗斷條,影響出苗。防治辦法:一般每50公斤種子用100克呋喃丹(先用開水沏開)拌種,防治地下害蟲。
2、苗期立枯病。立枯病是棉花苗期危害較重的病害,低溫高溼容易引發此病害,一般地溫達到23℃以上很少發生。防治辦法主要採取藥劑拌種,用250克拌種靈、或150克多菌靈、敵克松、枯必清等其中一種農藥拌種,防治立枯病。出苗後視病情每7天噴"代森鋅或代森錳鋅"500-800倍液防治,另加“噴施寶”葉面肥狀苗。出苗後儘量少灌水。
2、枯萎病和黃萎病。一般採取拔除田間病株燒燬或深埋。
3、棉紅葉枯病。此病屬生理性病害,是由棉株體內嚴重缺鉀引起,一般在8、9月份發生,特別是久旱後突降大雨,此病極易發生蔓延,症狀是棉葉變紅枯死脫落,對產量影響較大。防治方法是增施鉀肥,前期多噴幾次磷酸二氫鉀或小灰水等鉀肥。
4、棉蚜和紅蜘蛛。這是東北棉花兩大主要蟲害,都是吸食棉花汁液,因此主要使用內吸型農藥防治,如吡蟲啉、氧化樂果、甲胺磷、功夫、唑蚜威乳油等。防蟲農藥不要總使用同一種藥,害蟲容易產生抗藥性。一定要使用不同種農藥輪打或混合打,效果更好。為了保護害蟲的天敵,最好區域性受害區域性打藥。
5、棉花葯害。有些棉田與禾本科作物為鄰,如小麥,容易受小麥田使用的2,4-D丁酯除草劑藥害 。症狀是葉呈雞爪狀,一旦發現或發生,除及早打掉主莖頂尖及部分上部受害枝葉外,可用0.2%的生石灰或0.2%的碳酸鈉清水稀釋液噴洗作物,也可多次噴施葉面肥或使用赤黴素等生長激素,可有效緩節藥害程度。棉田噴藥前一定要把噴霧器用鹼水洗兩遍。
-
3 # 一柯花草
棉花的整個生長過程較長,從春節到秋季,是病蟲害多發的植物。棉花病蟲害每個時期,有不同的病蟲害表現,在防治上面要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措施。下面就棉花各個生長期內的病蟲害詳細介紹。
1、苗期棉花苗期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褐斑病、紅腐病等,蟲害主要有棉蚜、薊馬、紅蜘蛛,其中立枯病和褐斑病發病比較普遍,並且發病時多種病害混合發生,對棉花影響很大。
為了防止病害的發生,一般在播種前需要對棉花種子進行拌種。拌種雖然能夠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但是不能完全杜絕。
在5月下旬要實時監測棉花田間的蟲害,蚜蟲蟲害的表現為葉子發生捲曲,紅蜘蛛蟲害發生時棉花葉片出現紅斑。如果此時蟲害株數在15%,就要開始防治了。
2、蕾期棉花蕾期一般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此時發生的病害主要有枯萎病和黃萎病,這兩種病害一般透過拌種即可預防。蟲害上主要是盲蝽象,此時是盲蝽象的高發時期,防治非常重要。
一般在6月中下旬的時候,要在棉花田的邊緣設立一些黃色的沾蟲板,設定沾蟲板的目的是監測棉田盲蝽象,如果每個沾蟲板上盲蝽象的數量在兩隻以上,就要開始防治了。一般用藥物噴施兩次就可以有效防治。
3、花鈴期7月下旬到8月下旬是棉花的花鈴期,主要病害是爛鈴病。
棉花中後期正值雨季,為了預防爛鈴病和後期雜草,在花鈴期第一個棉鈴成鈴之前,用塑膠薄膜完全覆蓋棉花行間露出的土地,可以防止土壤當中的爛鈴病菌先棉鈴傳播,同時可以抑制雜草的生長。
花鈴期的蟲害有棉鈴蟲、煙粉蝨。
預防棉鈴蟲,在選種的時候要選擇一些抗棉鈴蟲的品種。如果品種抗性較低,或者遇到棉鈴蟲大發生的情況,在田間每百株棉鈴蟲幼蟲達到20頭以上時,要及時進行防治。
煙粉蝨從6月下旬就開始發生,到了8月份數量才迅速上升,當棉花上部葉片每片葉子上面煙粉蝨達到10頭以上時,開始防治。
以上就是棉花生長期內常發生的病蟲害,拌種及防治藥物,在藥店都有售。為防止廣告嫌疑,沒有說出具體藥物名稱,望理解。
-
4 # 豫北小青青
棉花生蟲是老百姓最煩惱的事,生枯萎病,黃葉病,下面就說幾種如何防治害蟲。
第一,先找病根,看棉苗莖根有沒有棉苗病蟲害。
第二,採用各種農業措施,對棉苗生長髮育的環境育苗控制棉苗的抗病性,這樣可減少土地中的病原菌,減少棉苗期發病率。
第三,育苗的土地要每年更換,假如今年在這一塊地育苗,明年就要再換一塊地育苗,要施入充分的農家肥保證棉苗快速生長。
第四,秋季進行深耕,將棉田帶菌殘枝葉翻入土地下,耕地前要施足底肥,對地勢窪的棉田要做好治理工作,播前要將地平整平整再播種。
第五加強苗期管理,出苗看行在開始中耕,雨後及時中耕,降低土地的溫度,提高地溫,得到更好的收穫。
-
5 # 彈棉小哥夏雨
棉苗立枯病俗稱爛根病、黑根病,是棉花苗期的主要根病之一,屬於世界性的病害,也是歷史性的棉苗病害。 在我國各棉區廣泛發生,造成為害。黃河流域發病重,也是新疆棉區主要病害,長江流域發病較輕。全國各地發病率從5%至40%不等。重發生年份,某些地區發病率能超過50%,可使棉苗成片死亡,常造成缺苗斷壟,病重年份甚至造成毀種。
先找病原
1 棉苗立枯病由立枯絲核菌引起,主要營寄生生活,但在土壤中有很強的腐生生活能力。菌絲可在土中自由擴充套件,並隨水擴散。當外界條件不利於菌絲生長時,菌絲體可形成菌核,菌核細胞可萌發多次,繁殖迅速。菌核的存活期長,在土壤中可存活幾個月至幾年。
2
採用各種農業措施,造成有利於棉苗生長髮育的環境條件,培育壯苗,提高棉苗抗病性。倒茬輪作可減少土壤中的病原菌,降低苗期發病率。
3
育苗移栽的苗床土要每年更換,最好用種植禾穀類作物田的土壤,並施入充分腐熟的農家肥,保證棉苗在苗床內茁壯生長。
4
秋季進行深耕,將棉田帶菌殘枝落葉翻入土壤下層,耕地前施足底肥;實行冬灌保墒,進行春灌的不要臨播前才澆水,以免降低地溫;冬灌比春灌病情指數可減少10-17;地勢低窪棉田要有排水措施;播前要將地整平整細;易發病地在5釐米地溫穩定在15度以上再播種。
5
加強苗期管理,出苗顯行後即開始中耕,雨後及時中耕,以降低土壤溼度,提高地溫,以得到更高的收穫。
注意事項
一定要提前發現,及早治療。
-
6 # 大青在農村
1、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最常見最主要的病害,它在全世界範圍皆有發生,對棉花生產有嚴重的危害,造成損失較大。棉花枯萎病主要危害棉花的幼苗,發病時有多種形態,有的葉片出現黃色網紋,最後葉片枯萎,有些葉片變黃或變紫,但最終都是葉片枯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枯萎病的病菌可在土壤和化肥中安全越冬,隨著來年繼續傳播新的植株,所以種植前要對種子、土壤、化肥等消毒滅菌。合理密植、施肥,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藥劑稀釋後灌根或噴灑
2、棉花黃萎病
棉花黃萎病和枯萎病只一字之差,從名字我們可得,棉花黃萎病發病時葉片失水,葉片出現發黃的斑塊,隨病害蔓延,病斑逐漸擴大。在長期乾旱暴雨後,葉片突然萎靡,然後脫落。
防治方法:選擇抗病性較強的品種,忌連做,最好和其他作物輪作,可減輕病害的發生,在現蕾期噴灑縮節安等生長調節劑,定期噴灑代森錳鋅或甲硫•福美雙等藥劑,有預防作用。
3、棉蚜蟲
棉蚜蟲主要危害棉花幼苗,蚜蟲吸食幼苗葉片的汁液,造成幼苗葉片捲縮,導致不能正常生長髮育,影響花期和鈴期,造成植株晚熟減產。
防治方法:使用對植株危害較少的殺蟲藥劑噴殺。
4、棉鈴蟲
棉鈴蟲主要危害棉花蕾鈴期,棉鈴蟲啃食棉花的花蕾、花鈴以及嫩莖,造成開花失敗、苞葉脫落、爛鈴等現象,最終影響棉花的品質和產量。
防治方法:同樣用對植株危害較少的殺蟲藥劑噴殺。
-
7 # 永州山仔
新疆棉田葉蟎的綜合防治 新疆棉區是全國棉葉蟎發生最重的地區之一。特別是地膜植棉後,為棉葉蟎提前進入棉田創造了條件,使葉蟎發生有明顯上升加重的趨勢,常給棉花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1)棉田葉蟎種類 主要有土耳其斯坦葉蟎、敦煌葉蟎、截形葉蟎和硃砂葉蟎,以土耳其斯坦葉蟎在新疆分佈最廣。
棉葉蟎一般棲息在葉背,主要在葉片背面活動、取食和危害,以口針刺入葉肉取食汁液和葉綠素。
越冬基數大、成活率高的年份,一般苗期葉蟎發生早而重,因此必須從苗期做好葉蟎防治。
(2)農業防治 秋耕冬灌,與禾本科作物輪作,種植抗蟎品種,噴灌抑制葉蟎,保護天敵(如食蟎瓢蟲、食蟎薊馬、食蟎癭蚊、小花蝽等),種植抗病品種,如中24、中27、中36和中38。
(3)種子處理 採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天達2116”浸拌種專用型拌種。切勿悶種。
(4)中心蟎株的防治 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等殺蟲劑用水將其稀釋成10倍,塗抹於棉莖紅綠相間處,塗抹長度2~5釐米,不能環莖塗抹,以免發生藥害;點片挑治,用2.0%的天達阿維菌素+2.5%高效氯氟氰菊酯,或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3%啶蟲脒防治。
大田防治,藥劑同上。
其他棉區葉蟎的綜合防治同上。
2.棉蚜的綜合防治 棉田危害棉花的蚜蟲有六種:即棉蚜、黑蚜、棉長管蚜、拐棗蚜、桃蚜和菜豆根蚜,5月間遷入棉田危害。
(1)農業防治 棉麥鄰作或與油菜交錯種植,改變農田單一生態結構,有利於天敵的保護和繁殖。
(2)消滅越冬蚜源 一是消滅冬季室內花卉上的蚜蟲;二是消滅黃金樹、石榴、葡萄、核桃、鼠李等室外蚜蟲。每年早春在有翅蚜蟲形成之前,用3%啶蟲脒1500倍+2.5%高效氯氟氰菊酯藥液防治。
橋樑寄主上棉蚜防治,溫室、大棚種植的黃瓜、葫蘆等蔬菜都是棉蚜越冬後的橋樑寄主,應及早噴施2%天達阿維菌素4000倍液+2.5%功夫1500倍液防治。
(3)中心蚜株的防治 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劑殺蟲劑用水將其稀釋成10倍,塗抹於棉莖紅綠相間處,塗抹長度2~5釐米,不能環莖塗抹,以免發生藥害;點片發生期是防治效果最好的時期,應抓住防治工作的主動權。點片噴藥,用3%啶蟲脒+2.5%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效良好。
(4)大面積防治 其防治必須對症下藥,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對天敵殺傷力較小的洗尿合劑(尿素∶洗衣粉∶水=0.5∶2∶100)、2%的天達阿維菌素、3%的天達啶蟲脒、2.5%功夫、賽丹、阿克泰等,使用洗尿合劑每畝用水量要達到60千克以上。
3.棉鈴蟲的防治(1)農業防治 秋耕冬灌,鏟埂除蛹,清除田邊雜草,渠埂種植玉米、向日葵。合理施肥,避免氮肥過量,棉花生長髮育期間及時噴“天達2116”和磷酸二氫鉀,明顯降低越冬蟲口密度和卵量。
種植轉基因抗蟲棉新品種。
誘殺成蟲,使用高頻振式殺蟲燈,性誘劑誘蛾、糖醋誘殺、楊柳枝草把誘殺有較好的效果。
(2)生物防治 人工釋放赤眼蜂,消滅棉鈴蟲卵,並保護好棉鈴蟲天敵,如姬蜂、繭蜂、草蛉、瓢蟲、螳螂、鳥類、有益細菌、真菌和病毒等,抑制棉鈴蟲的卵和幼蟲。
(3)科學施用農藥 按照百株棉花有初齡幼蟲8~10頭為防治指標,首先考慮用生物農藥如Bt、2%阿維菌素、25%滅幼脲、20%蟲醯肼、殺蟲單和對天敵殺傷力較小的農藥如賽丹、2.5%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4.棉薊馬的防治(1)農業措施 秋翻冬灌,早春清除棉田四周渠埂上雜草,減少蟲源。
(2)藥劑拌種 用48%毒死蜱長效緩釋乳油每100千克種子用0.5千克+“天達2116”浸拌種專用型250克。拌後晾乾播種,切勿悶種。
(3)藥劑防治 早春在棉田附近蔥蒜等越冬寄主上噴2%阿維菌素4000倍液+2.5%功夫乳油1500倍液,消滅薊馬繁衍基地。
(4)苗期防治 幼苗期百株蟲量達15~20頭時進行藥劑防治,一般棉苗出齊後應立即防治,用藥同上。
5.牧草盲蝽的綜合防治(1)農業防治 消滅田邊四周藜科雜草,合理安排棉田鄰作,不與甜菜、菠菜、油菜、苜蓿、胡麻、荒地相鄰,最好與小麥鄰作。
注意灌水施肥,及時化控,噴“天達2116”棉花專用型,防止棉花瘋長,頭水宜晚,合理施用化肥,防氮肥過量。
(2)藥劑防治 棉田及四周噴2%的天達阿維菌素4000倍液+2.5%功夫乳油1500倍液,消滅繁衍基地,防效良好。
(3)苗期防治 幼苗期百株蟲量達15~20頭時進行藥劑防治,一般棉苗出齊後應立即防治,用藥同上。
-
8 # 聚狼石頭哥
一、棉花花蕾期常見病害:
1、枯萎病:枯萎病又稱半邊黃和萎蔫病,表現為葉片皺縮、增厚,葉色深綠,節間縮短,植株矮化,有時與其它症狀同時出現。枯萎病菌主要在種子、病殘體或土壤及糞肥中越冬,土溫達到20攝氏度,染病棉株開始表現症狀,25~30攝氏度,進入發病高峰,30攝氏度以上病情受抑制。
2、黃萎病:黃萎病一般在4~6片真葉期開始發病,植株下部葉片上的葉緣和葉脈間出現淺黃色斑塊,後逐漸擴充套件,葉色失綠變淺,主脈及其四周仍保持綠色,病葉出現掌狀斑駁,葉邊向下捲曲,當夏季暴雨來臨後,棉株會突然萎垂,葉片大量脫落。
二、棉花花蕾期常見蟲害:
1、棉鈴蟲:棉鈴蟲,又叫鑽心蟲和棉桃蟲,屬於鱗翅目,夜蛾科昆蟲。由於棉鈴蟲食性雜、繁殖快、危害重、防治難,是棉花重大毀滅性害蟲之一,也是棉農們最頭疼的害蟲。棉鈴蟲幼蟲對棉花的危害最大,棉花苗期生長時,真葉初現,如果被幼蟲損害,生長點就會乾枯,不再長出新芽,只留下兩片肥大子葉,棉農稱為“公棉花”或“無頭棉”;幼蕾也是棉鈴蟲危害的物件,被害後呈現黑斑,花瓣不能正常開放,嚴重時枯黃脫落。
2、盲椿象:棉盲椿象屬半翅目、盲蝽科。主要有綠盲蝽、棕黑盲蝽兩種,是棉花主要害蟲之一。盲椿象對於棉花的危害與棉鈴蟲的危害相似,從葉子的危害來說,盲椿象危害後葉片上有很多明顯的小洞洞,而被盲椿象危害嚴重的植株,大多葉片全部脫落,只剩下光禿禿的棉枝。
三、常用藥劑:
化學防治時期在6月中下旬,此期棉花植株發育比較幼嫩,如遇雨多、溼度大氣候條件,有利於盲蝽象的發生與危害,該時期是防治關鍵期。防治指標應掌握在果枝或頂尖葉片被害株率達5%或點片棉株受害時進行用藥防治。由於成蟲具有一定的遷飛性,給防治工作帶來一定的難度,因此在防治方法上要以棉尖和果枝尖為重點,從外圍向中心噴。可用20%的快克樂1500倍液、10%吡蟲啉5-10克加菊酯25-30ml兌水15公斤進行噴霧。注意上午9點以前或下午5點以後用藥防治。
-
9 # 陽江十億人有機火龍果
棉蚜、棉盲蝽、棉鈴蟲、棉葉蟎、地下害蟲、苗病、枯萎病、黃萎病、鈴病等病蟲將在各棉區普遍發生,棉薊馬、煙粉蝨、紅葉莖枯病等次要病蟲在局部發生。
一、防控目標,重大病蟲防治處置率達到95%以上,綠色防控技術應用面積和專業化防治面積分別達到18%以上和20%以上,總體防治效果達到85%以上,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8%以內,化學農藥使用量明顯下降。
二、防控策略,針對不同棉區、棉花各生育期的主要病蟲種類,本著最佳化、簡化的原則,預防為主,充分發揮棉田生態調控和棉花自身補償作用,突出抓好抗(耐)病品種合理佈局,秋冬壓低病蟲基數,保護和利用天敵,苗期預防、生長期控害、鈴期保鈴保產等技術措施。注重合理用藥、隱蔽用藥、精準用藥,降低化學農藥用量,增強棉田的可持續和安全控害減災作用。
三、防控措施
(一)分割槽域防控重點
1. 黃河流域棉區:包括河北、山東、河南、天津、山西和陝西棉區。重點防控棉盲蝽、棉蚜、棉葉蟎、棉鈴蟲,預防枯萎病、黃萎病、苗病、鈴病、紅葉莖枯病,區域性做好地下害蟲(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棉薊馬、象鼻蟲、細菌性角斑病的防治。
2. 長江流域棉區:包括江蘇、安徽、湖北、江西和湖南棉區。重點做好棉盲蝽、棉葉蟎、棉鈴蟲、斜紋夜蛾、枯萎病、黃萎病的防治,預防苗病、鈴病、紅葉莖枯病,注意防治棉蚜、紅鈴蟲、棉薊馬、煙粉蝨。
3. 西北內陸棉區:包括新疆、甘肅棉區。重點做好棉葉蟎、棉蚜、棉鈴蟲、棉薊馬、棉盲蝽、煙粉蝨、枯萎病、黃萎病、苗病、紅葉莖枯病的防治。
(二)主要技術措施
1. 播種期
預防物件:苗病、枯萎病、黃萎病、苗蚜、棉葉蟎、棉盲蝽、棉薊馬、地下害蟲等。
(1)選用抗(耐)病蟲品種和包衣棉種,做好種子藥劑處理。
(2)選擇避風向陽、地勢較高、排水方便田塊作苗床,選用土質肥沃、無枯萎病、黃萎病等帶菌土壤制缽育苗,培育無病壯苗。西北內陸棉區黃萎病重發區深翻土壤60cm。
(3)清除棉田內和田埂、路邊雜草,減少棉盲蝽、棉薊馬、棉葉蟎蟲口基數。
2. 苗期
防治物件:苗病、枯萎病、黃萎病、苗蚜、棉葉蟎、棉盲蝽、棉薊馬、地下害蟲等。
(1)小麥、油菜收穫後推遲滅茬,秸稈在田間堆放2~3天,使天敵充分向棉株轉移,以益控害。
(2)苗病:發病前或初見時及時防治,尤其遇低溫陰雨天氣時,及時噴施枯草芽孢桿菌、多抗黴素、噁黴靈等藥劑控制發生和發展。
(3)苗蚜:長江流域棉區以利用自然天敵控害為主;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棉區直播棉3片真葉前,當卷葉株率達5~10%,或4片真葉後卷葉株率10~20%時,及時藥劑防治。
(4)棉葉蟎:黃河流域和西北內陸棉區在清除棉田內和周圍雜草的基礎上,當田間有蟎株率低於15%時挑治中心株,超過15%時立即進行全田統一防治。
(5)棉盲蝽:長江流域棉區棉苗營養缽移栽前施好送嫁藥。大田百株若蟲量達到3頭時,進行藥劑防治。
(6)地老虎:採用糖酒醋液誘殺成蟲,壓低基數。採用晶體敵百蟲配製毒土或毒餌順壟條施誘殺幼蟲。
(7)枯萎病、黃萎病: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實行疏通“三溝”(圍溝、橫溝、廂溝),增施腐熟的有機肥和生物肥,合理增施磷、鉀肥,補充微肥,氮肥可選用碳酸氫銨作追肥,發病前或初見病時用藥,連續用藥2~3次,間隔10天,葉面噴施與噴淋灌根相結合,注意輪換用藥。
3. 蕾期
防治物件:棉盲蝽、棉鈴蟲、棉葉蟎、枯萎病、黃萎病、紅葉莖枯病等。
(1)及時整枝,中耕除草;雨水多時,注意清溝瀝水,降低土壤溼度,根據棉株長勢適時噴施甲哌嗡控制旺長。
(2)棉盲蝽: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重點防治早發、雜草多及與棗園、樹林相鄰棉田。採用昆蟲性誘劑誘殺綠盲蝽成蟲。當百株蟲量達5頭時實施藥劑防治,施藥時間應在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由田邊向內施藥。西北內陸棉區重發區6月上旬結合棉薊馬和棉蚜防治進行兼治。
(3)棉鈴蟲:非抗蟲棉及早發棉田,棉鈴蟲成蟲期採用性誘劑配套乾式飛蛾誘捕器,或條施生物食誘劑誘殺成蟲;當棉鈴蟲百株低齡幼蟲達10頭時及時防治,優先選用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蘇雲金桿菌(Bt.,抗蟲棉田禁用)、茚蟲威等生物源殺蟲劑。
(4)棉葉蟎:各棉區點片發生並有擴充套件態勢時,選用專用殺蟎劑控制為害。
(5)枯萎病、黃萎病: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發病前或初見病株時,及時用藥控制病情發生和擴充套件。
(6)紅葉莖枯病:現蕾後噴施鉀肥,並根據土壤養分情況配合噴施硼肥和鋅肥,預防和控制發病。
4. 花鈴期
防治物件:伏蚜、棉葉蟎、棉鈴蟲、棉盲蝽、斜紋夜蛾、煙粉蝨、鈴病等。
(1)鈴病:及時去空枝、打老葉,摘除爛鈴和斜紋夜蛾卵塊並帶出田外深埋處理,改善通風透光條件,降低田間溼度和鬱閉度,減少田間病蟲基數。同時,應避免偏多、偏遲施用氮肥,防止貪青徒長。鈴病常發區,以花蕾和幼鈴為重點適期噴藥預防,發病前或初見病時噴藥。雨前預防,雨後及時噴藥控制鈴病的發生和發展。
(2)棉鈴蟲:採用性誘劑、生物食誘劑誘殺成蟲,降低田間落卵量。花蕾期當抗蟲棉百株低齡幼蟲10頭、非抗蟲棉累計百株卵量100粒時,進行藥劑防治。
(3)當伏蚜、棉葉蟎、棉盲蝽、斜紋夜蛾等蟲口密度達到防治指標時,優先選用生物源、低毒、環境友好型藥劑,並注意與蕾期藥劑輪換。藥劑防治指標,伏蚜: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平均200~300頭,全株均勻噴霧;斜紋夜蛾:百株2個卵塊,在二齡幼蟲分散前挑治;棉葉蟎:點片發生時挑治,連片發生時全田防治;棉盲蝽:百株蟲量10頭。
四、專業化統防統治主推技術
(一)清潔田園和秋耕技術
棉花收穫後及時拔除棉稈並清潔田園,清除病蟲殘體。秋耕深翻,有條件棉區秋冬灌水保墒,壓低病蟲越冬基數。
(二)選用抗(耐)病蟲品種
因地制宜選用抗枯萎病、耐黃萎病品種,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棉區在選用抗病品種的基礎上,選用抗蟲棉優質高產品種。
(三)種子處理技術
根據各棉區苗期主要病蟲種類,選用適宜的殺蟲劑、殺菌劑或專用種衣劑處理種子。
(四)生物源農藥和天敵保護利用技術
1. 天敵保護利用。棉花生長前期注重保護利用棉田自然天敵,充分發揮天敵控害作用。小麥、油菜收穫後,秸稈在田間放置2~3天,有利於瓢蟲等天敵向棉田轉移。苗蚜發生期,當棉田天敵單位(以1頭七星瓢蟲、2頭蜘蛛、2頭蚜獅、4頭食蚜蠅、120個蚜繭蜂為1個天敵單位)與蚜蟲種群量比,黃河流域棉區高於1:120、長江流域棉區高於1:320、西北內陸棉區高於1:150時,不施藥防治,利用自然天敵控制蚜蟲。長江流域棉區棉花苗期至蕾期一般年份不施用化學農藥防治苗蚜。
2. 生物源農藥。棉鈴蟲卵孵化始期噴施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Bt.等;斜紋夜蛾卵孵化始期噴施斜紋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不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還可有效保護天敵;應用藜蘆鹼等防治棉蚜、棉鈴蟲;預防苗病、枯萎病、黃萎病,採用枯草芽孢桿菌、氨基寡糖素、乙蒜素處理種子,苗期和花蕾期隨水滴灌施藥或葉面噴霧;防治鈴病,真菌性鈴病採用多抗黴素葉面噴霧,細菌性鈴病選用乙蒜素等防治。
3. 人工釋放赤眼蜂。棉鈴蟲成蟲始盛期人工釋放卵寄生蜂螟黃赤眼蜂或松毛蟲赤眼蜂,放蜂量每次10000頭/畝,每代放蜂2~3次,間隔3~5天,降低棉鈴蟲幼蟲量。
(五)昆蟲資訊素誘殺害蟲
棉鈴蟲越冬代成蟲始見期至末代成蟲末期,大面積連片使用棉鈴蟲性誘劑,每畝設定1個乾式飛蛾誘捕器和誘芯;長江流域棉區斜紋夜蛾常發區,大面積連片使用斜紋夜蛾性誘劑,每畝設定1個夜蛾型誘捕器和誘芯,群集誘殺成蟲,降低田間落卵量。連片施用生物食誘劑,於夜蛾科害蟲(棉鈴蟲、地老虎、三葉草夜蛾等)主害代羽化前1~2天,以條帶方式滴灑,每隔50~80米於1行棉株頂部葉面均勻施藥,可誘殺成蟲。
(六)生態調控和生物多樣性
西北內陸棉區棉田周邊田埂和林帶下種植苜蓿或早熟油菜等作物,引誘、培育和涵養天敵,增強天敵對棉蚜、棉鈴蟲、棉葉蟎的控制能力。棉鈴蟲常發區,棉田套種玉米、苘麻條帶,誘集棉鈴蟲成蟲產卵,集中殺滅。推行棉花和冬小麥插花種植,保護利用自然天敵。
-
10 # 黑貓SJ
地下害蟲種類很多,主要有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根蛆、根蝽、根蚜、擬地甲、蟋蟀、根蚧、根葉甲、根天牛、根象甲和白蟻等10多類,共約200餘種,分屬8目36科。
防治措施
地老虎類:主要有大、小地老虎、黃地老虎等。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幼蟲:在發生量不大,苗圃內枯草藻時,在被害的苗木周圍,用手輕扶苗周圍的表土,即可找到潛伏的幼蟲。
(2)誘殺成蟲:3月初至5月底,用黑光燈,糖醋酒液誘殺。引誘糖醋酒的配方:白糖6份,米醋3份白酒1份水2份,加少量的敵百蟲。天黑前放在地上,天明後收回。收回的蛾子殺死。
(3)2.5%敵百蟲粉,每公頃22.5公斤與337.5公斤細土均勻,撒施在地上。噴灑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
擴充套件資料:
地下害蟲常識
發生種類因地而異,一般以旱作地區普遍發生,尤以螻蛄、蠐螬、金針蟲、地老虎和根蛆最為重要。作物等受害後輕者萎蔫,生長遲緩,重的乾枯而死,造成缺苗斷壟,以致減產。有的種類以幼蟲為害,有的種類成蟲、幼(若)蟲均可為害。
為害方式可分為3類:長期生活在土內為害植物的地下部分;晝伏夜出在近土面處為害;地上地下均可為害。
地下害蟲的體形多為長形和紡錘形,身體色素退化,某些器官發達或退化,如螻蛄的前足特化為開掘足,適宜在土中掘土前進。有的種類鞘翅或眼退化。在土中垂直活動的規律表現出明顯的季節性,主要是由於地下害蟲對土溫、土溼的敏感反應。
冬、夏表土層溫溼度條件不適就向深層移動,春秋則由深層向表土層上移,而這時一般正值作物的苗期階段,從而為它們提供了充足的食料條件。
-
11 # 鄉村志棟
1、棉鈴蟲
1.1 發生規律 棉鈴蟲是世界性棉花害蟲,具有寄主範圍廣、繁殖潛力大、種群擴遷和對環境適應能力強的特點。棉鈴蟲在新疆阿克蘇地區共發生3代和不完整的4代。近年來在棉田發生為害較為嚴重,世代交替重疊和各齡幼蟲均可同期發生,造成棉花品質、產量受影響。
近幾年棉鈴蟲在我區為中度發生,棉鈴蟲上年以蛹在2∼25cm的深土中越冬,來年4、5月份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在20℃,5cm地溫達到18.5℃,便有個別成蟲出現,一般越冬代成蟲羽化始期在4月18∼20日,羽化盛期在5月上旬,1代幼蟲發生始期在5月上旬,盛期在5月中下旬,主要以危害棉花幼苗為主。一代棉鈴蟲羽化盛期在7月2∼10日,卵盛期在7月2∼12日,第二代低齡幼蟲發生盛期在7月8∼15日,主要以危害花蕾、幼鈴為主。二代成蟲羽化始期在8月2日,羽化盛期在8月5∼15日,三代幼蟲盛發期在8月13∼20日,主要以危害棉花頂桃為主。
1.2 防治技術 (1)抓好鏟埂除蛹工作。3月5日至4月初對棉田、苜蓿、青貯、果園、自用地等直埂、引渠、田邊四周開展鏟埂除蛹工作,有效降低早春蟲口基數。
(2)注重測報,加強田間調查力度,準確掌握棉鈴蟲各代成蟲羽化高峰期和低齡幼蟲高峰期,實施生防、化防,有效地開展棉鈴蟲成蟲的誘殺工作和低齡幼蟲的防治工作。(3)種好種足玉米誘集帶,加強玉米誘集帶的管理,杜絕在玉米誘集帶上施藥。(4)加強田間管理,控制棉田中後期灌水,控制氮肥用量,適時噴施縮節胺,防治棉花徒長,可減少棉鈴蟲在棉田的產卵量,有效降低棉鈴蟲的危害。(5)針對棉鈴蟲卵散產,有強烈的趨嫩性這一特點,在棉花打頂、整枝時將嫩枝和頂尖帶出田外集中處理,可消滅部分卵和幼蟲,降低棉鈴蟲發生量。(6)充分利用楊樹枝把的誘蛾作用,在6月20日左右在棉田四周擺放楊樹枝把,減少棉鈴蟲成蟲在田間的產卵量。(7)對棉鈴蟲重發生條田,在頭年可以採取冬灌或深翻等措施,破壞棉鈴蟲越冬場所,減少越冬數量。(8)化學防治。一是嚴格按照防治指標,嚴禁亂打藥;二是準確掌握防治適期,嚴格遵循“打在卵高峰,治在三齡前”的防治原則,選擇在卵高峰期和低齡幼蟲的高峰期進行防治;三是優先考慮生物農藥,選擇對天敵較為安全的農藥,同時也要考慮對後期棉蚜的影響;四是注重噴藥質量,保證防治效果。
2、棉蚜
2.1 發生規律 棉蚜在我區1a可發生20∼30代,一般正常年份,棉蚜在5月初前後侵入棉田,侵入棉田初期,棉蚜種群數量增長緩慢,在田間速度也不快。隨著溫度的上升,到5月中旬至6月中旬,棉蚜種群數量快速增長,單株蚜量達千頭,個別棉田形成點片危害,此時中心株和點片挑治是不容忽視的關鍵時期。伏蚜主要發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2012年我區5∼7月份日平均溫度在22∼27℃,加之此期雨水較多,棉蚜最適宜的溫度就是23∼27℃,因此5∼7月適宜的溫度是造成2012年前期棉蚜重發生的主要原因。
2.2 防治技術 (1)堅持“點片挑治、合理用藥、保護天敵、以益控害”的防治策略。(2)堅持以“治早、治小”的原則,掌握棉蚜的遷飛和擴散,是制定綜合防治的重要依據,也是監測棉蚜發生依據的主要指標。(3)冬春防治。消滅室內花卉和溫室大棚及室外蚜源,壓低棉田發生基數。為消滅蚜源,在冬前及早春進行二次滅蚜活動,可有效地壓低蚜源基數。(4)生育期防治。原則是“早查早治,防止蔓延”。(5)有效利用有翅蚜的趨黃習性。6月初組織各農業單位擺放黃色誘蚜板,可有效減少有翅棉蚜向棉田的遷飛量。(6)以生物防治為主,不要見蟲就打,注意保護天敵,達到“以害養益,以益控害”的生態防治效果。(7)農業防治。清潔田園,合理運籌水肥,合理調控棉花,使棉花長勢壯而不旺,有效地控制棉蚜的危害。(8)化學防治。5月下旬至6月中旬,狠抓中心蚜株的點片挑治工作,組織職工開展群防群治,對中心蚜株採取拔株、滴心、塗莖或點片噴藥防治,及時消滅蚜源。
3、棉葉蟎
3.1 發生規律 棉葉蟎主要以雌成蟎在雜草根際土壤中或枯枝落葉下越冬,在來年的3月當氣溫達到6∼8℃便開始活動,此時主要是透過爬行、風、水流、人畜和機(下轉135頁)(上接94頁)械作業等傳播。於5月上、中旬開始點片出現(最早可在5月初就發現),但此時溫度底,繁殖速度慢,棉苗受害較輕。到5月下旬,6月初隨著氣溫上升,棉葉蟎很快繁殖,集中為害。於6月下旬、7月初便出現第一個高峰期,7月中下旬又出現第二個高峰,如得不到有效控制,於8月份出現第3個高峰,而且一次比一次的蟎量多、為害重,到8月下旬危害嚴重的條田便出現一片紅葉或葉片脫落現象,對棉花生產造成嚴重損失。
3.2 防治技術 結合條田整治工作,早春燒盡田邊四周雜草,清潔田園,斷絕其早春食物寄主,以減少早春葉蟎基數。(1)3月10∼20日對棉田、果園四周打好保護帶,減少棉葉蟎進地的數量。(2)調查棉葉蟎發生情況,插上明顯標記,杜絕“有蟲無記”的現象發生。(3)在噴藥防治上,做到點片結合,切不可盲目普遍防治,在棉葉蟎點片時期充分調動職工和承包戶背噴霧器防治的積極性,杜絕機力普遍防治的依賴思想。(4)在施藥上要保證“大水量,低濃度”。工農16型噴霧器用水量不低於50kg/667m2,機車噴藥防治,不低於200kg/667m2,做到上下打透,噴霧均勻,保證噴霧的質量。田外嚴控蟎源,特別是多年發生嚴重的棉田和林帶及雜草,針對性地打保護帶,對林帶進行深水淹灌。藥劑量按要求稀釋,不得隨意增減。(5)專性殺蟎劑要交替復配使用,嚴禁使用廣譜性農藥。(6)嚴把防治質量關。殺蟎劑均屬觸殺性性藥劑,因此,必須將藥液噴到葉背面的蟲體上,噴藥要做到均勻一致,不漏噴每一片有蟎葉片,做到“發現一株噴一圈,發現一點噴一片”。同時,防前、防後要有明顯標記,防後要及時檢視防效。(7)對於棉葉蟎危害程度重、防治後效果好的棉田,要及時施肥澆水,增加棉株營養,調解受害葉片的制養功能。(8)抓好棉葉蟎的地頭引導現場會,使各單位充分認識棉葉蟎防治工作的重要性。(9)加強玉米誘集帶的種植與管理,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對轉移到玉米基部葉片上的棉葉蟎,進行人工打老葉,帶出田外燒燬,然後化防噴打隔離帶。(10)保持棉田土壤溼度,在6、7月份增加滴水量,縮短滴水間隔時間,增加滴水次數,以環境抑制棉葉蟎的發生,減輕其危害程度。(11)增加秋翻冬灌面積,減少棉葉蟎越冬基數,降低棉葉蟎越冬成活率。
-
12 # 黑仔走天下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最常見最主要的病害,它在全世界範圍皆有發生,對棉花生產有嚴重的危害,造成損失較大。棉花枯萎病主要危害棉花的幼苗,發病時有多種形態,有的葉片出現黃色網紋,最後葉片枯萎,有些葉片變黃或變紫,但最終都是葉片枯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枯萎病的病菌可在土壤和化肥中安全越冬,隨著來年繼續傳播新的植株,所以種植前要對種子、土壤、化肥等消毒滅菌。合理密植、施肥,發病初期可用多菌靈藥劑稀釋後灌根或噴灑。
-
13 # 大山小夥
棉花的蟲害防治工作一定要做好。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加強蟲情監測,防止由於人為疏忽造成病蟲害蔓延。
首先防治棉蚜,苗蚜發生在出苗到現蕾以後,當卷葉率達30%以上時開始防治,6月中旬~7月下旬是棉蚜為害盛期。可選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5%金好年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莖葉均勻噴霧。蕾鈴期伏蚜發生時,由於溫度高,可選用3%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加40%毒死蜱1200倍液+新高脂膜800倍液防治蚜蟲兼治其它害蟲。棉株封行後,還可用80%敵敵畏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晴天無風的傍晚噴灑於棉壟間,對伏蚜效果較好,並可兼治棉花紅蜘蛛。
然後是棉葉蟎,5月上旬開始在棉花田點片出現,此時氣溫較低,繁殖速度慢,單葉蟎量較少,棉苗受害較輕。6月初~7月下旬,氣溫很快上升,棉葉蟎開始大量繁殖,集中危害,乾旱年份為害猖獗。可選用15%掃蟲蟎淨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8%阿菌素+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棉盲蝽對棉花的危害逐年加重,化學防治時期在6月中下旬,此期棉花植株比較幼嫩,如遇多雨,棉田相對溼度大的氣候條件,有利於棉盲蝽的危害,該時期是防治關鍵期。在棉花蕾期、鈴期可選用5%啶蟲咪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較好,同時兼治棉鈴蟲。
棉鈴蟲是棉花蕾鈴期的主要害蟲,一年一般發生4代。主要以第二、三代為害棉花,以幼蟲蛀食蕾、花、鈴造成為害為主,被蛀棉鈴易爛脫落或成為僵瓣。化學防治:可選用90%萬靈可溼性粉劑+新高脂膜8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或1.8%阿維茵素+新高脂膜800倍液進行莖葉噴霧,間隔7天噴一次,連噴2~3次,後期掃殘時可用20%辛滅乳油+新高脂膜800倍液或20%氰馬乳油1500倍液均勻噴霧。
枯萎病是為害棉花的維管束組織的病害,引起棉花葉片變色、乾枯、脫落萎蔫等症狀,嚴重時連片枯死,影響產量。可在棉花蕾期用枯黃萎靈每畝40克兌水噴霧(最好是連噴帶灌)3~4次。
黃萎病,一般在3~5片真葉期開始顯症,生長中後期棉花現蕾後田間大量發病,容易導致整個植株枯死或萎蔫。一般藥劑有多菌靈、甲基託布津、克黃枯、枯黃基因素、棉花三清等,並加營養調節劑如磷酸二氫鉀、硼肥、硼加硒、鋅肥、鋅加硒、天豐素、魚蛋白等,每次噴藥間隔5~7天,連噴2~3遍。
甜菜夜蛾屬雜食性害蟲,一年發生4~5代,世代重疊嚴重,蟲齡不整齊,高溫乾旱氣候因素和多種作物混種的栽培條件有利於甜菜夜蛾的發生,一般管理粗放、雜草多的棉田發生較重。可選0.2%甲維鹽+新高脂膜800倍液或25%滅幼脲懸浮劑+新高脂膜800倍液,均勻噴於棉株和田間雜草上,連噴2~3次,效果較好。
-
14 # 細看生活百態
感謝邀請 選擇子粒飽滿、發芽率高、發芽勢強、成熟度好的棉子作種子,用硫酸脫絨消滅棉種表面病菌,曬種30~60小時,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增強棉苗抗病力。②合理輪作。發病重的田塊應與禾本科作物輪作2~3年以上。③加強田間管理。精細整地,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或“5406”菌肥。提高播種質量,春播棉以5釐米地溫穩定透過15℃時播種為宜,一般覆土4~5釐米為宜。棉苗出土70%左右時進行中耕鬆土,適當早間苗,降低土壤溼度,提高地溫,培育壯苗。及時定苗,將病苗、死苗集中銷燬。
①藥劑拌種或包衣。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質量的0.5%~0.8%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質量的0.6%進行種子包衣。或用甲霜靈純藥20克拌100千克棉種。②苗期如遇連陰雨天氣,田間出現病株時,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對準根莖部噴霧保護,每週噴1次,連噴2~3次。
-
15 # 棗農小江
1。棉蚜
棉蚜是棉花苗期的重要害蟲,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已成為棉花產區的主要害蟲之一,也是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的主要因素之一。棉蚜用刺吸裝置刺穿棉花葉片的背部或嫩頭,以吸取汁液。苗期受損,棉花葉片捲曲,開花和結鈴期推遲。生長期間,上部葉片捲曲,中部葉片光滑,下部葉片枯黃,葉片被蚜蟲分泌的蜜露覆蓋,這很容易導致黴菌繁殖。芽和鈴容易受到落芽的影響,這影響了棉花的發育。棉蚜在棉田很常見,在棉田裡的時間和空間分佈不均。出現了大量的地塊,應該及時控制對流油和卷葉以及區域性油和卷葉,以控制有翅蚜蟲的遷移和擴散。氟啶胺、吡蚜酮、氯噻嗪、聯苯噻蟲嗪和其他特殊藥劑被用於預防和控制。
2。棉鈴蟲
別名棉鈴蟲。它廣泛分佈於中國和世界各地,並出現在中國的棉花和蔬菜種植區。棉區受到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嚴重影響。這種昆蟲是中國棉花種植區的主要害蟲,在蕾鈴期,其危害近年來非常嚴重。當棉花受損時,幼蟲以受損的嫩葉為食,形成缺口或洞。損壞棉花芽後,苞葉張開並變黃,芽的下部有直徑約5 mm的鑽孔,不圓,芽內沒有糞便,芽外有顆粒狀糞便,苞葉張開並變黃棕色,2 - 3天后脫落。當一隻綠色的鈴鐺受傷時,鈴鐺的底部有一個蛾洞,蛾洞直徑大,形狀接近圓形。糞便堆積在蛾洞外,呈紅褐色。一個或多個房間裡的棉花種子和纖維在鍾內被吃掉,未被吃掉的纖維和種子被水浸泡,形成腐爛的鐘。一隻幼蟲經常會損壞十幾個芽和鈴鐺,一半以上的嚴重芽和鈴鐺脫落。使用氯蟲苯甲醯胺、茚蟲威、棉鈴蟲核型多角體病毒、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等。
3 .棉花葉蟎
棉蜘蛛蟎也稱為棉紅蜘蛛,主要吸棉葉背面的汁液,導致葉子上出現黃斑、紅葉和落葉,類似於火,俗稱“龍”。在爆發的那一年,大面積的生產被減少,甚至被淘汰。它會在棉花的整個生長期危害棉花。在棉田,棉葉蟎的發生率很高,當棉葉蟎數量超過10 %時,應進行綜合防治。應使用阿維菌素+噻蟎酮、噠蟎靈+螺蟎酯或乙唑作為控制劑,並應注意農藥的替代使用。
4。棉薊馬
薊馬是一種以吮吸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屬於昆蟲綱。幼蟲是白色、黃色或橙色,而成蟲是棕色或黑色。棉花薊馬全年都有發生。棉薊馬主要以若蟲、假蛹和成蟲越冬。棉花苗出土後,薊馬開始危害棉田。棉花幼苗處於子葉期至1 - 2真葉期時,主要傷害生長點,這是造成“無頭棉花”的主要時期,也是棉田薊馬危害的第一個猖獗時期。此後,隨著溫度的快速升高和其他宿主的成熟,棉田薊馬的數量將急劇增加並達到高峰,主要危害棉花葉片,這是棉田薊馬的第二個猖獗時期。5 %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蟲脒和吡蟲啉用於控制。
-
16 # 湘妹妞妞媽
防治伏蚜,可利用其燻蒸殺蟲作用,每667平方米採用 80%敵敵畏乳油75毫升,對水0. 5升,再加7. 5千克麥麩或 鋸末,在傍晚時撒施在棉花行間,即可起到燻蒸殺蚜效果。此 法不能在大風天氣使用,也不能在白天使用。
防治棉花紅蜘蛛、棉鈴蟲和紅鈴蟲也 有效果,每667平方米用80%敵敵畏乳油50〜100毫升,兌 水噴霧即可,但務必在害蟲發生初期才能有好的效果。
-
17 # 農家媳婦陳玲
主要防治措施 1、及時清溝排漬,起壟培土,搶抓晴天全田噴施棉花微量元素葉面肥(棉壯王等),旺長苗要及時化學調控。 2、加強棉田燈光誘蛾設施的維護,確保燈光誘殺效果。 3、棉盲蝽以25%啶蟲眯或5%吡蚜酮為主,併兼治棉蚜和棉薊馬。 4、防治枯黃萎病畝用25%嘧啶核苷100毫升加入多菌靈40克,全田噴霧。 5、棉花紅蜘蛛和棉鈴蟲畝用1.8%阿維菌素3000倍液防治。
-
18 # 網事隨峰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加強蟲情監測,防止由於人為疏忽造成病蟲害蔓延。
一、棉薊馬防治
棉花出苗現行後至四片真葉前,選擇高效低毒吡蟲啉、啶蟲脒或阿維菌素藥劑進行一次普遍施藥,防治薊馬為害造成多頭或無頭棉。由於棉薊馬有晝伏夜出習性,建議防治時間為下午7點以後即傍晚時進行。

二、棉蚜防治
採取點片發生、點片防治的策略,嚴禁大面積噴施化學農藥,提倡保益控害,儘量利用天敵加以控制。防治時一定要掌握全年棉蚜的發生發展規律,切不可盲目。

三、棉鈴蟲防治
抓好秋翻冬灌、鏟埂除蛹,壓低越冬蟲源。播種時種植好誘集帶並加強誘集帶管理,及時對誘集帶上的蟲卵進行藥劑處理,集中消滅蟲源;佈置和管理好各類殺蟲燈,儘可能擴大防治範圍,提高殺蟲效率。大田內達到防治指標的及時採用生物製劑或化學農藥進行防控。要充分利用田間測報手段,掌握棉鈴蟲各代發生規律,施藥在棉鈴蟲幼齡或卵期,準確防治。
四、棉葉蟎防治
早春4月下旬至5月中旬,調查棉田四周寄主雜草的有蟎株率,當有蟎株率達到35%以上,及時用專性殺蟎劑藥劑封鎖防治。在5月上旬以後,及時調查棉田內的棉葉蟎中心株情況,及時採用藥劑處理控制點片蟲源,防止大面積擴散蔓延,用藥時注意不同農藥的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影響防治效果。
五、棉盲蝽防治
應在棉花現蕾前,根據田間棉葉危害情況或若蟲蟲口數量,及時開展防治。打藥及調查時間宜選在盲蝽成蟲活躍的早晨和傍晚時進行。
六、病害防治
棉花出苗後低溫高溼易使棉苗感染立枯病,可透過採用包衣種子或對未包衣種子進行藥劑拌種防治。如遇播種後低溫天氣,應及時中耕,提高地溫或散溼處理,以減輕棉花爛根病的發生;枯黃萎病以預防為主,要防止帶病種子進入無病區,已帶病地塊要選用抗病性較強品種,儘可能減輕病害降低損失。
-
19 # 宸宸媽廚房日記
選擇子粒飽滿、發芽率高、發芽勢強、成熟度好的棉子作種子,用硫酸脫絨消滅棉種表面病菌,曬種30~60小時,提高種子發芽率和發芽勢,增強棉苗抗病力。②合理輪作。發病重的田塊應與禾本科作物輪作2~3年以上。③加強田間管理。精細整地,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或“5406”菌肥。提高播種質量,春播棉以5釐米地溫穩定透過15℃時播種為宜,一般覆土4~5釐米為宜。棉苗出土70%左右時進行中耕鬆土,適當早間苗,降低土壤溼度,提高地溫,培育壯苗。及時定苗,將病苗、死苗集中銷燬。
(2)化學防治。
①藥劑拌種或包衣。可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質量的0.5%~0.8%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按種子質量的0.6%進行種子包衣。或用甲霜靈純藥20克拌100千克棉種。②苗期如遇連陰雨天氣,田間出現病株時,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或65%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或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800~1000倍液,對準根莖部噴霧保護,每週噴1次,連噴2~3次。
-
20 # 南風乍起
棉花主要病蟲害及防治
棉花枯萎病的發生與防治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生產上的嚴重病害,在全國棉區一直髮生較重,死苗嚴重,造成的危害損失較大。因此,抓住有利時機,選用有效藥劑防治棉花枯萎病意義重大。
一、危害症狀:
棉花枯萎病幼苗至成株均可發病,現蕾前後發病最盛。可歸納為5種類型:
1、黃色網紋型:病株葉脈變黃,葉肉保持綠色,葉片區域性或大部分呈黃色網紋狀,葉片逐漸萎縮枯乾;
2、黃化型:葉片邊緣區域性或大部變黃,萎縮枯乾;
3、紫紅型:葉片區域性或大部變紫紅色,葉脈也呈紫紅色,萎縮枯乾;
4、青枯型:葉片突然失水,葉色稍變深綠,葉片變軟變薄,全株青幹而死亡,但葉片一般不脫落,葉柄彎曲;
5、皺縮型:5-7片真葉時,大部分病株頂部葉片皺縮,畸型,色深綠,節間縮短,比健株矮小,一般不死亡,病株根莖剖面木質部變成黑褐色。
二、發病規律:
棉花枯萎病菌主要在病株種子、病株殘體、土壤和糞肥中越冬。帶菌種子的調運是引發新病區發病的主要原因,病區棉田的耕作、管理、灌溉等農事操作是近距離傳播的重要因素。病株根、莖、葉、殼等在高溼時可長出病菌孢子,隨氣流、雨水傳播,侵染周圍健株。
棉花枯萎病的發病與溫溼度關係密切,一般土溫在20℃左右開始發病,土溫上升到25℃-28℃時,形成發病高峰;夏季暴雨或多雨年份,發病嚴重;地勢低窪、土質粘重、偏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耕作粗放的棉田發病嚴重。
三、化學防治:
播種前,選用40%多菌靈•五氯硝基苯、50%甲硫•福美雙500倍液進行土壤消毒;發病初期用40%多菌靈•五氯硝基苯、50%甲硫•福美雙600-800倍液噴霧或500倍液進行灌根,或選用50%福美雙600-800倍液、80%代森錳鋅800-1000倍液進行噴施,防效顯著;對發病較重的田塊,同時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加1%尿素溶液葉面噴霧,每隔5-7天進行一次,連續2-3次,防病效果更加明顯。
棉花黃萎病
一、危害症狀:
田間現蕾前後開始發病,病葉邊緣失水、萎蔫,葉脈之間的葉肉出現不規則黃色斑塊,逐漸擴大成葉脈保持綠色的掌狀斑駁,似西瓜皮,中下部葉片逐漸向上部發展,不落葉或部分落葉,病株比健株稍矮小。夏季久旱後暴雨,或大水漫灌之後,造成葉片突然萎蔫,似開水燙傷狀態,然後葉片脫落,稱為急性萎蔫型。
二、棉花黃萎病和枯萎病的主要區別:
1、黃萎病出現晚,在蕾期才開始發生;枯萎病苗期可嚴重為害,蕾期是發病盛期。
2、黃萎病大多是先從下部葉片發病的,枯萎病常自頂端向下開始發病。
3、黃萎病葉肉變黃,枯萎病葉脈變黃。
4、黃萎病後期落葉成光稈,枯萎病容易落葉成光稈。
5、黃萎病稍矮縮,枯萎病株型矮縮,節間變短;
6、剖稈後維管束黃萎病為淡褐色,枯萎病變為深褐色。
三、防治方法:
1、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倒茬,在北方棉區,採用小麥、玉米與棉花輪作,可減輕發病;在蕾、鈴期及時噴灑縮節安等生長調節劑,對黃萎病的發生有減輕作用。
2、化學防治:重在於防,前期使用80%代森錳鋅、50%福美雙、50%甲硫•福美雙等藥劑600-800倍液進行噴霧,5-7天一次,連噴3次,對棉花黃萎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棉蚜
是棉花苗期重要害蟲,廣泛分佈於全國各地,已成為棉花產區的主要害蟲之一,也是影響棉花產量和品質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為害特點:
棉蚜以刺吸口器刺入棉葉背面或嫩頭,吸食汁液。苗期受害,棉葉捲縮,開花結鈴期推遲,造成晚熟減產;成株期受害,上部葉片捲縮,中部葉片現出油光,下位葉片枯黃脫落;蕾鈴受害,易落蕾,影響棉株發育;有的造成落葉而減產。
二、發生特點:
年發生10-20代,在棉田按季節可分為苗蚜和伏蚜。苗蚜發生在出苗到6月底,5月中旬-6月中下旬至現蕾以前,進入為害盛期,適應偏低的溫度。伏蚜發生在7月中下旬-8月,適應偏高的溫度。大雨對棉蚜抑制作用明顯,多雨的年份或多雨季節不利其發生;但時晴時雨、陰天、細雨的天氣利於伏蚜迅速增殖。
三、防治指標:
苗蚜百株蚜量250頭或以出現卷葉株作為防治指標,伏蚜平均單株上、中、下3葉蚜量150-200頭作為防治指標。
四、化學防治:
畝用10%吡蟲啉20-30g、或30%吡蟲啉10-15g、或70%吡蟲啉4-6g,均勻噴霧,防效達90%,持效期15天以上。
棉紅蜘蛛
一、為害特點:
棉紅蜘蛛又叫火龍、火蛛子,乾旱年份為害猖獗,主要在棉葉背面吸食汁液;苗期至成熟期均見有發生,以若蟎和成蟎群聚葉背吸取汁液,被害棉葉開始出現黃白色斑點,為害加重時葉片出現紅色斑塊,直到整個葉片變成褐色,乾枯脫落。
二、發生特點:
年發生10-20代左右,主要存活於枯枝落葉、野生寄主和土縫中,先是點片發生,而後擴散至全田。最適發生溫度為29-31℃,最適相對溼度為35%-55%,溫度達30℃以上和相對溼度超過70%,不利於其繁殖,暴雨對其發生有抑制作用。在高溫乾旱季節裡棉紅蜘蛛為害猖獗,輕者棉苗停止生長,蕾鈴脫落,後期早蓑;重者葉片發紅,乾枯脫落,棉花變成光稈。
三、防治指標:
苗期紅葉率7%-17%;蕾花期紅葉率5%-14%;花鈴期紅葉率3%-7%。
四、化學防治:
高溫乾旱季節及時選用15%噠蟎靈1000-1500倍、20%噠蟎靈1500-2000倍、10.2%阿維·噠1500-2000倍、1.8%阿維2000-3000倍,均勻噴霧,施藥時應注意葉面葉背均勻噴霧,確保藥效和防效。
棉盲蝽
近年來,隨著抗蟲棉的廣泛種植和用藥的減少,棉田害蟲種群結構發生了相應變化,棉花盲蝽象上升為主要害蟲,發生為害程度逐年加重。
一、為害症狀:
以成蟲、若蟲刺吸棉株汁液,造成蕾鈴大量脫落、破頭葉和枝葉叢生。子葉期被害,表現為枯頂;真葉期頂芽被刺傷則出現破頭瘋;幼葉被害則形成破葉瘋;幼蕾被害則由黃變黑,2-3天后脫落;頂心或旁心受害,形成掃帚棉。
二、發生特點:
對棉花的危害時間很長,從幼苗一直到吐絮期。成蟲產卵部位一般為棉花葉柄、嫩組織,甚至嫩莖稈上。喜歡溫暖潮溼,溫度在25-30℃,相對溼度在80%左右,最適宜繁殖。一般6-8月降雨偏多的年份,有利於棉盲蝽的發生為害;棉花生長茂盛,蕾花較多的棉田,發生較重。
三、防治指標:
掌握在果枝或頂尖葉片被害率達5%或點片棉株受害時進行用藥防治。
四、防治方法:
1、防治關鍵期為若蟲期,在上午9時以前或下午5時以後用藥,所有棉田進行統一防治,以防止成蟲竄飛。
2、以觸殺和內吸性較強的藥劑混用藥效最好,選用45%敵畏·馬拉1500-2000倍、10%吡蟲啉1500-2000倍、或30%吡蟲啉3000-4000倍、或70%吡蟲啉5000-7500倍等,均勻噴霧。
棉鈴蟲
一、為害症狀:
屬鱗翅目,夜蛾科。是棉花蕾鈴期的主要害蟲。以幼蟲為害棉花嫩尖、花蕾、花和青鈴,可咬短嫩莖頂端,形成無頭棉。幼蕾被害後,苞葉變黃張開,二、三天後脫落。幼蟲喜食花粉和柱頭。青鈴被害後,可形成爛鈴或僵斑,嚴重影響棉花產量和質量。
二、發生特點:
棉鈴蟲屬喜溫喜溼性害蟲,成蟲產卵適溫在23℃以上,20℃以下很少產卵;幼蟲發育以25-28℃和相對溼度75-90%最為適宜。
三、防治指標:
抗蟲棉田百株有3齡以上幼蟲5頭時用藥防治,非抗蟲棉田百株累計卵量100粒或低齡幼蟲5-8頭時用藥防治。
四、化學防治:
抗蟲棉對二代棉鈴蟲控制效果較好,一般不需防治,對三、四代棉鈴蟲的控制效果減弱,需適時進行防治。藥劑可選用3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52.25%毒死蜱•氯氰1000-1500倍、20%氯鈴•毒死蜱1000-1500倍。
斜紋夜蛾
斜紋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是一種食性很雜的暴發性害蟲,在全國均有發生。主要為害區在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密度大,黃河、淮河流域間歇成災。
一、為害特點:
初孵幼蟲群集一起,取食葉肉,殘留上表皮或葉脈,出現篩網狀花葉,後分散為害,取食葉片和蕾鈴,嚴重的把葉片吃光,食害蕾鈴,造成爛鈴或脫落。為害棉鈴時,在鈴的基部有1-3個蛀孔,孔徑不規則,較大,孔外堆有大蟲糞。
二、發生特點:
該蟲耐高溫不耐低溫,2、3、4代幼蟲分別發生在6-8月下旬,但以7-10月為害最嚴重。4齡後食量猛增進入暴食期,各蟲態適溫28-30℃,氣溫35-40℃也能正常生長髮育。成蟲趨光性強,產卵成塊狀。
三、防治指標:
在不施藥防治條件下,百株初孵群集幼蟲有3窩或以上即開始進行防治。
四、化學防治:
須在幼蟲低齡期用藥,撲滅在暴食期之前。因幼蟲白天不出來活動,故噴藥宜在傍晚進行。藥劑選用35%丙溴•辛硫磷1000-1500倍、52.25%毒死蜱•氯氰1000-1500倍、20%氯鈴•毒死蜱1000-1500倍,均勻噴霧。
甜菜夜蛾
屬鱗翅目,夜蛾科。分佈北起黑龍江、南抵廣東、廣西,東起沿海各省,西達陝西、四川、雲南。寄主有甜菜、棉花、青椒等多種蔬菜及其他植物170餘種。
一、為害特點:
初孵幼蟲群集葉背,吐絲結網,在葉內取食葉肉,留下表皮,成透明的小孔;3齡後可將葉片吃成孔洞或缺刻,嚴重時僅餘葉脈和葉柄。大齡幼蟲還可鑽蛀青椒、番茄果實。幼蟲有假死性,怕光。
二、發生特點:
該蟲屬間歇性猖獗為害的害蟲,不同年份發生情況差異較大,近年該蟲為害呈上升的趨勢。甜菜夜蛾是喜溫而又耐高溫害蟲,高溫乾旱宜於甜菜夜蛾大發生。
三、防治指標:
參照斜紋夜蛾防治指標。
四、化學防治:
抓住1-2齡幼蟲盛期進行防治,施藥時間宜在上午8時前或下午5時後進行,藥劑選用5%甲維鹽2000-3000倍、52.25%毒死蜱•氯氰1000-1500倍、20%氯鈴•毒死蜱1000-1500倍、40%甲維•毒死蜱1500-2000倍,均勻噴霧。
五、注意事項:
防治棉鈴蟲、斜紋夜蛾、甜菜夜蛾時,建議在上午10點以上,下午4點以後用藥,噴霧時注意“兩斜一蓋”(即棉花左側、頂部、右側,噴霧均勻),確保藥效。
回覆列表
棉花主要病蟲害有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炭疽病、紅腐病、角斑病、褐斑病、蚜蟲、棉鈴蟲、紅蜘蛛、綠盲蝽、薊馬等。
棉花病蟲害的防治要本著“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農業、物理、生物、化學防治相結合,從源頭抓起,從根本防治,不要單一依靠化學防治。
一、農業防治。增施有機肥,磷鉀肥,少施氮肥,種植抗病蟲害的品種,適期播種,合理密植,早間苗,勤中耕。
二、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種非常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而且可以選擇的方式很多,比如利用粘蟲色板(黃板、藍版),楊柳枝、糖醋液田間誘殺成蟲、黑光燈誘殺成蟲等。
三,生物防治。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天敵、生物藥劑對病蟲害進行防治。比如利用蚜繭蜂防治蚜蟲,捕食蟎防治紅蜘蛛,以及利用多角體病毒,枯草芽孢桿菌防治棉鈴蟲等。
四、化學防治。化學防治是一種見效快易選擇的防治方式,可以針對不同的病蟲害選擇不同的藥劑進行防治,比如蚜蟲可以選擇使用烯啶蟲胺吡蚜酮,抗蚜威、吡蟲啉、啶蟲咪等,防治棉鈴蟲可選擇使用氯蟲苯鉀醯銨、甲維蝨蟎脲、甲維茚蟲威等,防治立枯病使用惡黴靈,絡氨銅,防治枯黃萎病使用寧南黴素,武夷黴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