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最近國產晶片能不能生產問題被大家發掘出來一通感嘆,那麼開了個腦洞,延伸一下。研發CPU和原子彈難?
8
回覆列表
  • 1 # 軍武資料庫

    研發CPU和原子彈都不難!關鍵這2個都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工作。

    原子彈

    原子彈的秘密已經公開好多年了,百度、維基寫得詳細的很!從原理到實物僅僅是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過程來驗證理論的可行性。鄰居家的80後在父輩的積存下已經做得很好了。

    這裡就涉及一個核材料的來源問題,再有就是大量的試驗和計算。一般的國家是很難搞到武器級的和原料的,目前世界上鈾礦富有國是尼日(不是奈及利亞,西非國家,漫威瓦坎達的原型)佔世界儲量的11%,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四大產鈾國,從這些國家出口鈾礦是十分困難的。而且,提純武器級的核原料更是逆天的挑戰,這是原子彈的第一難關。

    鈾礦石

    鈾礦的世界分佈

    某些國家聚全國之力在以國家意識的支援下進行原子彈的研發,除去鈾礦外,還要搞到離心機從鈾的氣態化合物中分離出武器級鈾,難點二。

    接下來就十分順利了,只要有足夠的核材料既可以研發出核武器。簡單的可以參考高中化學試驗,按步驟完成。從咱們鄰居的核計劃看來就是這樣。

    至於投放手段。。。。那是另一個問題。。。。。

    三哥的運載工具試驗

    五常手裡可不是簡單的擁有核武器(原子彈)才在一起開大會的,運載工具很重要!

    而從CPU來說更加簡單!

    目前整個IT技術實際就是一個坑!思維固化,不思進取!IT技術的架構起源是馮諾依曼結構和圖靈機的思路,100年前的理論。截止到W君這篇問答前,沒有任何技術理論超越上述兩個理論和思路的技術出現,因此IT的發展目前還是僅僅依靠摩爾定律發展。

    那麼CPU製造其實不一定要光刻機!不一定要矽片載體!甚至不需要用電!

    Magic-1 Homebrew CPU是2005年一個電子愛好者製作的CPU。整體是一個圖上電器櫃的形制,採用200多塊74系列的TTL積體電路,可以完成CPU所有的功能。這是不用光刻機的。

    上圖是不用電和矽片的機械結構完成邏輯運算的裝置(W君有時候說,上世紀機械時代的夢幻也許是人類點錯了科技樹的後果),利用齒輪和槓桿原理同樣完成與非或等閘電路的運算模擬,技術運用不同,核心原理一致!

    回到原理的思路上說,一個計算機系統無非就是滿足馮諾依曼的輸入、輸出、控制單元、運算單元、儲存單元的結構特徵後形成的一個“程式型”計算模型。

    而CPU達成的就是馮諾依曼中的控制單元、運算單元、儲存單元三大部分,這是簡單部分。

    CPU的難點不是物質基礎,難就難在廣泛接受的指令集都是“別人家”的專利,演變到後來變成了技術標準之爭。因此,目前研發CPU的難度是越來越高。“樹上的果子快被摘光了!”至於基本的物質設計就是依靠電路的設計(摩爾定律)可以輕鬆解決。

    所以研究CPU不難,難點在做出大家都能使用的CPU後還完美的規避了別人家的專利標準!亦或者出現一個新的“果子樹”(思路變化)。

    綜上,“先難後易”的原子彈和“先易後難”的CPU都不是一般人負擔得了的玩意兒!

  • 2 # 航天兔

    這要看大家從什麼方向去看;

    其實原子彈(第一代核武器)與CPU(電子積體電路)技術原理都很簡單,原子彈不過就是讓核材料超過臨界質量發生鏈式反應罷了。而CPU用的也無非就是“馮諾伊曼”架構或者“哈佛”架構,兩種架構都有缺點,不過從現在看影響不大。

    而原子彈與CPU最大的區別在於,原子彈的設計理論很簡單,但是工程化很難,尤其是核材料(鈾2-35、鈽-239)的提純非常困難,同時還需要大量的建模運算與很強的工程加工能力。圖注:當年“曼哈頓計劃”美國集中了最頂尖的科學家,共有10萬人參與,耗費了20億美元(當年幣值),歷經3年才成功。

    而CPU在於設計技術思路與工程化都很簡單,但是具體市場化非常困難,說白了就是設計製造很簡單,一個普通電子愛好者都可以製做,但是你想市場化就非常困難了。圖注:國外一名叫做“君士坦丁”的電子愛好者基於 74HC 系列的 CMOS 積體電路,設計製造的“原始”CPU,設計只用了兩天,製作僅用了一個星期。

    因為這種東西你做出來完全沒有市場,先不說可不可以大規模量產,就算可以大規模量產,誰會去買?誰又會去用?CPU是一種大規模的電子“電子消費品”,如果沒有“市場競爭力”那就沒有任何意義,我們為什麼總讓人詬病我們的微電子行業尤其是“電子晶片”行業,原因也就是如此。

    因為現在幾乎所有的晶片市場都被“英特爾”一家獨佔了,AMD都是因為美國怕英特爾一家壟斷所設立的“市場保護”才能活下去,同樣的產品消費者都會更傾向於選擇“英特爾”,何況我們技術還相對落後。

    而為什麼我們技術落後呢?

    因為我們起步太晚了,這個晚不是幾十年或者是十幾年,而就是幾年而已……受摩爾定律的影響;微電子繼承電路十幾個月就可以發展出一代,而我們現在光建設一個晶片製造廠都需要幾年,也是說我們這邊還沒把晶片製造廠建設出來,晶片還沒等下線,人家“英特爾”已經超過你好幾代了,我們怎麼去追?

    其次,一個晶片製造廠投資“太大了”,一條先進“晶片”生產線的投資都要幾十到上百億美元,可是“產品”一出來就落後,根本就沒有市場競爭力,說白了投資就是不停的燒錢,我們現在新的半導體工廠在更新工藝的初期,都是這樣不斷的“燒錢”,而我們又沒有英特爾那種巨大的市場佔有率和利潤率,那怎麼辦,只能自己“扛”,可是這種自己“扛”,國人又有多少人理解呢?

    當初我們為了扶持半導體顯示器行業(和晶片一樣同為半導體行業兩大分支)“京東方”投資了2000多億,揹負了多少罵名,才幹到今天的“世界第一”,而我們晶片行業要比半導體顯示器行業還要艱難!圖注:從05年開始國家對“京東方”進行大規模扶持,從此京東方揹負了近10年的“罵名”。

    大家根本就想象不出美國“英特爾”在這個行業有多大的技術優勢,從軟體到硬體、從工藝專利到技術竅門,英特爾完全在這個行業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不僅佔據了絕對的市場佔有率,還不停的更新技術工藝和產品。

    我們要追就只能咬著牙去“硬追”,其中多少艱難大家很難想象,我們往往將很多事都想的很簡單,無非就是看我們做的晶片不如英特爾,張嘴就罵就可以了,就如同當初罵“京東方”一樣,可是光“罵”是換不來先進的“產品”的。

    現在你們問我是造原子彈難還是CPU難?“天真”告訴大家:真的都不容易!

  • 3 # 浩蕩揚子江

    當然是研發原子彈更難,當年美國研製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從1942年到1945年,美國聯合英國、加拿大一起研究,集中了當時西方國家(除納粹德國外)最優秀的核科學家,動員了10萬多人參加這一工程,在頂峰時期曾經起用了53.9萬人,歷時3年,耗資25億美元,一直到1945年7月16日才成功地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而研發CPU就簡單多了,像英特爾公司憑一己之力就可以生產出世界上最先進的CPU,當然英特爾公司企業規模也十分龐大,在世界各地都有工廠,員工超過了10萬人,年營業額有550億美元,在電子行業屬於巨無霸。

    原子彈涉及國家的安全,他的研製是國家行為,國家可以集中一切力量組織攻關。而研發CPU一般都屬於企業行為,國家不可能組織一切力量來攻關,這樣不划算,設計製造CPU需要一個公司長期投入和技術積累,這不是一朝一夕靠砸錢就可以解決的事,需要一個過程,不要小看CPU,在面積不到2平方釐米的CPU上,竟然排列著10億個電晶體,想想都頭暈,這樣的技術和工藝我們中國現在暫時還沒有,這需要我們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我們不會再受制於人的。

  • 4 # ZBLiu

    研發原子彈不難,你一說這話就得被唾沫淹死。但是不久前就有人說過,原子彈和衛星都比不上晶片難。晶片不能山寨,山寨的晶片沒人敢用,而且馬上會招來制裁。

    那麼就獨創吧!要是早獨創,何至於現在做難呢!就因為很難,就想著抄近道,搭便車,所以最難的就是獨創這件事本身了。

  • 5 # time舊夏天

    研發原子彈和CPU從原理上講都不難,原理大家都懂。但兩者屬性不同,還是有區別的

    原子彈屬於軍事武器範圍,而且是特殊用途。只要做出來就行,有和沒有區別太大。只要能解決有無的問題,就屬於研發成功,

    而CPU不一樣,能製造研發簡單用途CPU的國家廠家很多,但商業化很難,沒有商業化不能算做研發成功。

  • 6 # 成成觀影視

    我個人觀點,從世界上最近50多年的發展來看研發CPU 難,拿中國的國情來說,原子彈我們六十年代就有了,但是CPU 呢?目前國內有很多機構研究院,但是高階的CPU 包括其核心科技都在外國公司手裡,例如光刻機等,我看過一個新聞,說的是假如美國中斷給一個國家供應CPU 的話,這個社會發展速度會馬上降下來,可想而知它的重要性,從我們日常手裡的手機,螢幕電腦,等等等等,國內還沒有完整的產業鏈結構,我們做的很多都是低附加值的低端產品,所以國家鼓勵企業創新,國家投入大把經費搞科研,因為我們再也不想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 7 # 使用者5257147391308

    原子彈已經有多國製造出來了,有些是很窮的國家,如果不是聯合國限制生產製造核武器很快就會有更多的國家擁有核武器,據說日本會在一個月的時間內造出原子彈來,晶片就不那麼容易了,不然的話美國還能大賺晶片的錢嗎?

  • 8 # 蜘蛛草1

    兩彈是國家層面的決策,老一輩科學家,廣大參與人員忘我工作,不計報酬……得來的,現在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從政第層面比如稅收等形式支援,資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潤,各公司利益不同,定位不同形不成合力而己。只要國家肯做,沒有做不成的事,難不難不是問題。

  • 9 # 海事先鋒

    研發這兩個,拿出成品來,都不難,有人說那為什麼連巴基斯坦都能出核彈,但是隻有美國的CPU才是最好的?那一定要分清楚了,核彈裡最好的那幾個,也只有美俄中才有,擁有的國家也不多,而CPU如果不論質量好壞的話,那俄羅斯也能國產,我國也有效能還算是非常不錯的產品呢,比如麒麟。

    如果質量頂級的CPU,那確實難造,但是質量頂級的核武器就好造了嗎?

    核彈,可以有航彈,那是最早的可以用於實戰化的核彈,其實一開始連航彈都沒有,是塔爆,那種測試產品連投擲方式都沒有,各國第一款核彈基本都是採用塔爆方式。就算是核航彈,也不是什麼先進產品,他是第一種可投擲核彈,搭載在轟炸機上,臨空接近敵人目標後投擲出去,談不上什麼機動性、突防性、安全性和精確度,只是在自己已經全面奪取空中優勢後進行的一種威懾作戰行為。核彈本身也沒有什麼射程。

    最早的實戰核彈是轟炸機投擲的航彈。

    後來還有核炮彈,核地雷,甚至還有爆炸半徑大於射程的核無後座力炮,這些彈藥都誕生在核武器發展的初期,是投擲方式匱乏的一種補充手段,也是一種把核武器逐漸小型化的初步探索,雖然這些武器大都在現在不復存在,但是他們開啟的核武器戰術化、小型化趨勢卻對核武器發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塔架爆炸測試是核武器誕生時大都採用的第一種核武器構型方式。

    核武器小型化後,可以搭載在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之內,這時候的核彈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高精度、大射程、可突防、安全可靠投擲手段的核武器開始出現,核潛艇、軍艦、飛機們搭載著射程超過1000公里的核武器到處巡航,在遠距離就可以發動核打擊,隨著洲際導彈的出現,可以在10000公里外對目標進行核打擊,這些都成為了現實,核威懾以及核反時代到來,大國核平衡初步構建。

    彈道導彈核武器,尤其是洲際射程的彈道導彈核武器,已經是隻有五個國家才掌握的了。

    現在,智慧化、隱身化的核武器又出現了,比如DF26導彈的集束式分導式多彈頭核彈頭,這樣的武器可以發射一枚核導彈就等於射出了多枚核彈頭,導彈本身也具有機動飛行能力,可以對機動目標進行打擊,彈頭成為高超音速彈頭,裝備了滑翔翼,可以高超音速突防,在臨近空間的空天交界線處打穿敵人的防禦系統,集束投擲大量核彈頭,這樣的作戰效能已經不是誰都有的了,目前只有三大國掌握了相關技術。

    DF26是一種核常兼備導彈,他的分導式可機動集束式多彈頭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這一技術只有三大國擁有,已經很難了。

    圖為高超音速滑翔彈頭。

    所以說,CPU那麼難造嗎?不難,難的是造好的CPU,原子彈好造嗎?也不好造,因為難得的是先進的核武器。

  • 10 # 鎂客網

    都難!人們之所以會覺得CPU難,主要是因為CPU對中國來說還屬於剛入門,並且可以在其他國家買的到,其實也不是造不出來,只是造不出高效能的CPU,全世界造CPU的那麼多,真正被世界認可的就兩大家AMD和因特爾,幾十年前就開始研發的CPU最終只有兩款算得上是研發成功了,可想而知難度係數有多大。

    再來說說原子彈,對於CPU來說,即使再難好歹也能從國外買的到,最起碼不影響使用,但世界上應該沒有哪個國家在當初會賣給中國原子彈吧,就連製造原子彈最基本的鈾都很難弄得到,一些國家甚至故意禁止出口給中國, 按現在的技術來看,造一顆原子彈似乎非常容易,但幾十年前的中國來說,這一步走的難如登天,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兩手空空的就開始研究原子彈,就連本來打算幫助中國的蘇聯也撤走了科學家,從那時起,中國的年輕科學家們開始挑起重擔,無奈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困難時期,肚子都填不飽還要勒緊褲腰帶去搞原子彈,無形之中使這項計劃更加難以實施。

    據統計,從尋找鈾到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中國至少花費了100億人民幣,原子彈不可能在城市造,所以所有科學家都常年生活在戈壁灘,在飛沙走石戈壁裡斷糧吃不上飯是常事,沒有資料就從報紙書刊上裁剪,再一片一片的拼接出來然後總結重點,沒有計算機完成精確的計算,就用算盤一個一個的敲,直到砰的一聲震醒了沉睡的中國,也震驚了全世界。

    所以,不應該問CPU和原子彈哪個難,應該問問還有多少製造商生產商是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做事,只要想幹,拿出造原子彈和發射東方紅衛星的精神,還有什麼做不出來?

  • 11 # jack200351227

    當然是CPU難。

    原子彈只是鏈式反應,弄個高能起爆雷管,兩個半球對一起,美國中學生都有做出來的。只要不真打,那就是個威懾。

  • 12 # 逸訊數碼

    當然是造CPU比較難,比如說神威太湖之光用的處理器,就是國產的,但是軍用晶片和民用CPU根本不能一概而論,軍用晶片成本高一點無所謂,產量也不大,良品率低一點也無所謂,標準是自己定的,軟體與系統用的是自己的,我想怎麼玩就怎麼玩,造的CPU對應什麼軟體,想跑多快都行,就是堆核心數多少問題,功耗多少無所謂,發熱嚴重不嚴重無所謂,只要在自己地盤跑的快就行。

    核彈也是如此,不管是聚變裂變,髒的或乾淨的,只要造出來會炸你就是有核國家,別人就不敢動你。軍用的無視智慧財產權啊,目的就是炸你家的,你還跟我談武功秘籍的歸屬權至於你是十枚裡有九枚會炸還是隻有一枚會響,當量是一萬噸還是一億噸,成本是一億元還是一百億元都無所謂。 核武器不需要考慮市場,只要考慮投入就可以了,核武器屬於賣方市場,你只有能賣叫多高的價錢都有人買。

    民用CPU是面向市場的,即便你的CPU做到跟英特爾,AMD,高通同樣的效能,功耗和發熱你控制的住嗎?成本和良品率無法控制的住嗎?你造的CPU的這套規則有人陪你玩嗎?軟體與系統的程式碼有人為你寫嗎?市場上有人為你的軟體做最佳化和設計嗎?

    目前現有的這套框架內,新的指令集就不能執行現在的作業系統,新的指令集又涉及到版權問題,要擠進去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另立門戶自己當規則制定者,CPU是要回報的產業,但是市場上有幾個客戶買你的東西,讓你賺錢,他們吃什麼?這才是最難的,比造核彈難得多。

  • 13 # 戰爭之王

    研發CPU和製造原子彈完全是兩個概念,CPU屬於商業產品,而原子彈屬於武器,兩者之間直接拿來進行比較是很不合適的。

    首先說原子彈,原子彈這種核武器事關國家安全,屬於國家無論如何也要拼盡全力製造出來的。二戰中在美國研發原子彈成功前,蘇聯就透過情報人員得知了其曼哈頓計劃,並開始收集更為詳細的資料。很快將原子彈的研製工作提上了議程,並很快在1953年研製了自己的原子彈。

    而我國也是如此,由於不斷受到美蘇等國的核訛詐,我國迫切需要核武器來捍衛自身的國土安全,於是經過數年的不懈努力,外加巨大的投入,最終研製了自己的核武器。

    但是對於CPU來說就不是這樣了,CPU更多的屬於商品,因此生產時較高的良品率和較低的價格是十分重要的。而很多軍用武器的CPU由於考慮到安全性、可靠性等問題,往往是國家不計成本研發出來的,其和國家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聯絡。

    但是對於更多常見的民用級CPU,作為商品必須需要有較為合適的價格,同時由於涉及商業上的專利問題,很多時候必須捨棄成熟設計採用一些風險較大的新設計。同時,CPU還需要有作業系統、應用軟體等等一系列其它部分的支援才能發展,因此即使研發出了CPU距離投入大規模實用還有很遠的距離。

  • 14 # 魔鐵的世界

    這個問題,沒有一個答到點子上的,什麼叫都難?什麼叫都不難?正確的答案是,研發CPU比研發原子彈難多了。

    我國在1958年提出原子彈計劃,1964年10月16日15時,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耗時6年。

    國產CPU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龍芯,2001年由中科院計算機所成立課題組研製,花了16年時間,在2017年釋出龍芯3號。但是在微結構上的差距,龍芯基本只達到英特爾和AMD效能的35%左右。

    效能差距如此大,耗費時間如此長,但龍芯還不是完全自主的CPU。龍芯是花錢買了MIPS公司的結構授權,在此基礎上實現自主研發創新。

    中國的原子彈製造水平和美國的差距不會有CPU這麼大吧。

    另外,世界上核武國家有:美國、英國、俄羅斯、法國、中國、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還有南非、阿根廷、巴西等棄核國家。有能力生產原子彈的國家大概有十四五家。

    而世界上有能力設計生產電腦CPU的國家僅有美國、中國(包括臺灣省),有能力設計生產手機SOC晶片的國家數量會在中國、美國的基礎上增加韓國。

    3:14,小學生都能看出來,研發CPU比原子彈難多了。

    國產CPU的現狀:沒有完全自主研發設計的

    拋開製造不談,如果追根溯源,國產CPU的設計大致有一下幾種:

    破解、打磨別人的CPU,典型的如漢芯,大家可自行網路搜尋;

    獲得別人授權,在此基礎上加入自己的設計,典型如華為海思,獲得ARM授權後,再自行設計。蘋果、三星、高通和聯發科也是如此,但蘋果、高通的二次”魔改“能力要高一些,所以A系列晶片和驍龍晶片是很好的手機SOC晶片,它們倆掐架時,別人就是看的份。

    直接買全套方案,代表有超算太湖之光用的申威系列CPU。

    購買結構授權,再從上到下自主設計,比如龍芯CPU,雖然不是完全自主研發設計,但絕大部分是自己的東西;

    可以看出,國產CPU真的不容易。

    現在,回到下一個問題:為什麼完全自主研發CPU比原子彈難?

    第一難:構建市場生態難

    原子彈的買家是政府,要求比較簡單:別人有的我也有,效能差一點不要緊,能起到核威懾足矣。至於原子彈體積比別國大一點,爆炸當量小一點,數量少一點,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造得出就擁有了核威懾力量。

    CPU不同,造得出CPU不是本事,能帶著一大幫人陪你玩才是真厲害。英特爾之所以成為X86架構CPU霸主,關鍵是因為它成功構建了X86架構的生態系統,競爭對手想另起爐灶搞其它架構的CPU,沒有人陪你玩,產品賣不出去,賺不到錢,企業只能關門。

    這也是國產CPU需要購買授權的原因,加入對方市場生態。

    第二難:製造CPU難

    原子彈難在設計和計算,製造倒不是最難的。CPU恰恰相反,只要加入市場生態,設計就不算難,全球CPU設計公司最多曾超過100家,經過優勝劣汰,現在也有五六十家。而CPU製造的廠家,現在不超過十家,第一梯隊三家:英特爾、臺積電和三星,基本形成寡頭壟斷格局。

    國產CPU的短板不在設計、封裝和測試,就在生產上。和臺積電等巨頭相比,國產CPU生產製程工藝至少落後三代,在晶片代工生產市場,落後一代就意味著淘汰,落後三代……大家自行腦補。(詳情可關注後,參考我關於《摩爾定律即將失效,中國晶片業應該如何應對?》的回答)

    第三難:瓦森納協定協定卡脖子

    全球五大半導體裝置製造商:

    AM公司,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平板顯示和太陽能光伏行業精密材料工程解決方案供應商;

    ASML,為半導體生產商提供光刻機及相關服務;

    Lam Research,電漿蝕刻裝置為全球銷售之冠;

    KLA-Tencor-專精製程良率和提供製程控管量測解決方案;

    Dainippon Screen--專職研究開發各項半導體裝置、液晶生產裝置及專業級印刷裝置;

    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等巨頭,要生產CPU,必須向上述五大裝置製造商採購裝置。為保證拿到最先進的裝置,三星還入股ASML。

    但中國的廠商向五大裝置製造商下單,由於瓦森納協定限制,拿到的卻是技術落後五年的裝置。

    瓦森納協定是個什麼鬼,大家可自行百度,這裡不展開,總之記得它卡了中國晶片製造的脖子就行。

    關於晶片的其它內容,可以參考我的其它回答。

  • 15 # 趣車報告

    當然是研究CPU難。

    原子彈的技術要在二戰的時候德國就已經在研究了,並且就要成功了,只不過因為當時粉重水生產基地被盟軍的特種部隊毀了。不然戰爭結果可能要0改寫。

    美國和蘇聯不久後依靠著德國的技術很快就研製出了原子彈。後續中國自己也研究出了原子彈,現在更是連朝鮮這樣的小國也研究出了原子彈。其實很多國家都能造原子彈,只不過不能製造,就如日本,本土有核電站,核能發電和原子彈的原理其實差不多,所以如果戰爭需要馬上就能研製出來。

    原子彈的公式和原理造以不是秘密,說穿了也就是物理原理,本生自然界裡就有核聚變的存在,所以只要原料充足,現在大多數國家都能造出來。

    只不過原子彈並不是最重要,最重要是攜帶核彈頭的導彈技術,畢竟你不能靠人去扔吧,也不是二戰時期用轟炸機就能飛到敵國投彈了。

    CPU其實分很多種,這裡就暫且定義桌面電腦晶片

    CPU就不同了,這項技術,給我們的感覺就像一種外星科技。

    而且CPU是商品,不是武器。就算現在我們也知道其原理,但是也由於一些技術的和專利權的限制,也導致了其他國家造不出高階的晶片。

    並且美國的公司也是通過幾十年的技術積累和沉澱才把晶片技術發展到現在這個程度,投入了不計其數的人力和物理,作為商用技術,在可以低價購買的情況下,很少會有公司投入大資金和人力去研究這項技術。

    所以我才覺得研究CPU會比原子彈困難

  • 16 # 明天157546585

    都不難就是看你有沒有錢升級,CPU一直在升級,全球半導體收入超過原子彈收入,原子彈沒有人買賣,直有投入沒有收入,如果把核能做成民用消費級普通產品,比如核電池手機,電腦,汽車,飛機用的核電池,體積小功率輸出高,購買成本低,比CPU難很多很多,把核電池做成指甲蓋大小厚度幾毫米,能驅動一部手機幾年,沒有輻射,這有多難你說。

  • 17 # 敢為

    沒有可比性。

    主要是時代不同,製造原子彈那個時候,一窮二白,全國人民同甘苦共患難,思想空前統一,人民空前團結,人人都有奉獻精神,只要祖國一聲令下,不計成本,不計辛勞,只要給飯吃就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創造奇蹟。

    而現在呢?

    階級固化,貧富差距,兩極分化,一部分人高高在上,底層的人也想著上位,內部競爭嚴重,分化嚴重,集體力量缺失,道德滑坡嚴重,別說奉獻精神,團結力量了,樂於助人的事都沒人敢做了,大多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企業和人都注重利益,而不看社會效益,一切向錢看,即便國家政府出面,錢不到位還是沒人鳥你,晶片自然造不出來。

  • 18 # 歐把

    對於中國來說

    但原子彈,中國是歸國科學家在別人的制度中先獲得的學習和研究成果為前提,國內說白了是半路照抄或逆向

    前後兩者,在研究出處和投入深度上有本質差異

    研發CPU必須依靠大批高智慧和嚴謹的工作天性的人和組織

    研發原子彈首先靠的是人員剽竊,然後依葫蘆畫瓢

    你拿這兩種本質不同的過程放在一起比,是你的前提就沒對,何談得出正確的分析結論和啟發

  • 19 # 使用者54006300667

    原子彈就是收集磚頭,磚多到一定程度就會自動裂變。你只要關心如何控制磚的聚集程度就可以了。cpu則是要考慮把磚按一定規則進行組合排列,難易程度不是一個數量級的。

  • 20 # 使用者106639382660

    都難!人們之所以會覺得CPU難,主要是因為CPU對中國來說還屬於剛入門,並且可以在其他國家買的到,其實也不是造不出來,只是造不出高效能的CPU,全世界造CPU的那麼多,真正被世界認可的就兩大家AMD和因特爾,幾十年前就開始研發的CPU最終只有兩款算得上是研發成功了,可想而知難度係數有多大。

    再來說說原子彈,對於CPU來說,即使再難好歹也能從國外買的到,最起碼不影響使用,但世界上應該沒有哪個國家在當初會賣給中國原子彈吧,就連製造原子彈最基本的鈾都很難弄得到,一些國家甚至故意禁止出口給中國, 按現在的技術來看,造一顆原子彈似乎非常容易,但幾十年前的中國來說,這一步走的難如登天,沒有其他國家的幫助,兩手空空的就開始研究原子彈,就連本來打算幫助中國的蘇聯也撤走了科學家,從那時起,中國的年輕科學家們開始挑起重擔,無奈當時的中國正處於困難時期,肚子都填不飽還要勒緊褲腰帶去搞原子彈,無形之中使這項計劃更加難以實施。

    據統計,從尋找鈾到製造出第一顆原子彈,中國至少花費了100億人民幣,原子彈不可能在城市造,所以所有科學家都常年生活在戈壁灘,在飛沙走石戈壁裡斷糧吃不上飯是常事,沒有資料就從報紙書刊上裁剪,再一片一片的拼接出來然後總結重點,沒有計算機完成精確的計算,就用算盤一個一個的敲,直到砰的一聲震醒了沉睡的中國,也震驚了全世界。

    所以,不應該問CPU和原子彈哪個難,應該問問還有多少製造商生產商是真心實意的為老百姓做事,只要想幹,拿出造原子彈和發射東方紅衛星的精神,還有什麼做不出來?

    筆者每天堅持講解,繼續講解來反饋粉絲朋友對我的支援,目前已經有很多粉絲都已經學會,近期都抓住了不少短線牛股。如果你也是操作短線的新股民,希望你發3分鐘看完,之前選的牛股很多,就比如:

    弘業股份,是在股價回踩的時候選出,當時股價下跌,底部出現反轉十字星,主力進場,是絕佳的佈局機會,果斷選出來講解,果然之後股價連續上漲,截止目前股價大漲70多個點,很多看了筆者直播講解的粉絲朋友都是抓到這波收益,這也是長期看明辰直播的粉絲朋友所能把握的利潤!

    上海三毛,非常能體現筆者的選股思路,前期該股底部震盪吸籌,5號股價出現短線超跌反彈現象,資金大幅流入,買點出現,根據我所講選股法,及時選出講解,輕鬆收穫60%以上的漲幅,恭喜當時看到筆者選股思路文章的股友及時把握住了該股這波行情。

    筆者對選出底部啟動的爆發股非常擅長,此類短線股,賺錢速度快,拉昇力度大,今天在筆者也是同樣選出了一隻有望從底部爆發的短線股,看下圖:

    看上圖,此股經過前期斷崖式下跌後,出現了吸籌洗盤,如今股價突破上方壓力,上行空間開啟,能不能超過前期高點,我們試目以待。至於該股後期走勢,也會在選股文章持續跟蹤講解。

    筆者在定期跟蹤研究很久的幾隻類似弘業股份、上海三毛的股..票已經選出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去查...看 最後,如果手中有個..股..被套,不知道如何解..套,買..賣點把..握不好的朋友,都可以與筆者(微信:gp600903)取得..聯...系,筆者看到後,必當鼎力..相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川航3U8633機長會受到哪方面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