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讓時間停下
-
2 # a四季分享
不會有那麼多,因為皇宮其實特別大,你看現在的故宮,走下來得累死人,而且古代就只有個轎子,還得講究平穩不失儀態,從自己宮裡走到別人宮裡都半天了,再回來又得半天,哪有那麼多時間宮鬥。但是還是有的。
-
3 # 青梅煮酒漫閒話
講真[靈光一閃],宮斗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摳鼻],皇后是經過典禮冊封的,是官方認可的,要母儀天下,要管理後宮的。其他妃嬪與皇后沒有可比性。說白了,權利核心在皇帝那裡,所謂鬥無非是贏得皇帝的寵愛罷了
-
4 # 莉君讀書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鬥爭,何況是規矩深嚴的皇宮。
最近讀到這麼一句話,
“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不深究,用單純、天真的眼光去看它”
是呀,無論什麼事情只要不去深究,那是何其的簡單,簡單到如清澈的河流,一望到底
可群居在一起哪能沒有分歧,沒有矛盾,沒有問題,一旦要去達成心中的願望,必定有人先去攪和一下這清澈的河水,才能看到渾濁背後的根源。
就拿宮鬥劇的甄嬛,她裝病逃避皇帝的恩寵就為了躲避宮鬥,但就是這樣,也不能全身退出那渾濁的宮鬥世界,因為她不是孑然一身。從當初與皇上的情深綿綿,只相信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美好愛情。到最後懷著別人的孩子再次進宮,進行絕地反擊,終究保全自己後宮的地位。每走一步都是處處陷身困境,如刀山火海,稍有不慎就跌入其中,粉身碎骨。
記得,那年我剛上班,因為我的人緣好,然後加上辦事漂亮,很快我就被領導發現,於是我從小小的業務助理調到了業務。但是和我同一時期進來的同事,看到這些心裡特別不痛快,就將我和她說的一些秘密傳到辦公室每個角落。不久,結果正如你們所料,領導再也不想以前那樣信任我,看到我的優點,哪怕我做到很好,領導總能找出毛病來找茬。最後我不得不離開了那家公司。
世間總有人看不得你進步,看不得你比她好,所以遇到這些小人,你能不長點心眼,長點心機來和這些害你的人來鬥爭嗎,只為了保全自己。
-
5 # 海龍兄帝
肯定有宮鬥。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鬥爭。何況是權力的中心。裡面的鬥爭非同小可。可以說是步步殺機。一不小心就可能身敗名裂。皇宮的鬥爭又不同於家庭普通老百姓之間的鬥爭。皇宮一般涉及到權力,政治軍事。金錢。地位。稍有不慎萬劫不復。
歷來勝出者都是其中的佼佼者。都是擅長於鬥爭著者,不管是後宮或者前殿。
-
6 # 北冥說史
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爭鬥,皇家的利益相比於普通百姓更為巨大誘人,為了爭寵、爭奪皇位,鬥爭更為冷血、無情
這裡略舉幾例歷史真實事件來證明一下
一、驪姬為讓親兒子奚齊當太子,陷害太子申生和重耳、夷吾等公子
春秋時期,晉獻公一共八個兒子,他最喜歡的是後妻驪姬生的兒子奚齊。只是太子申生、以及公子重耳和夷吾都有賢名。
晉獻公就先疏遠申生、重耳、夷吾,讓他們三個都去守衛邊疆。
驪姬平時裝得很賢惠,暗中卻用毒計陷害太子等人。
晉獻公給驪姬說:我想廢掉太子,讓奚齊當太子。驪姬就假惺惺地哭著說:申生被立為太子,諸侯都知道,他多次率兵打仗,百姓都依附他,為什麼要因為賤妾我的緣故就廢除嫡長子立庶子呢?您要一定這麼做的話,我就自殺。
獻公私謂驪姬曰:“吾欲廢太子,以奚齊代之。”驪姬泣曰:“太子之立,諸侯皆已知之,而數將兵,百姓附之,柰何以賤妾之故廢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殺也。”《史記·晉世家》驪姬轉過頭來,就對太子申生說:你父親夢見了你的母親齊姜,你去祖廟祭祀母親,然後把祭祀的胙肉獻給你父親。申生就照做了,把肉交給了驪姬,驪姬在上面下了毒藥。
等晉獻公回來,有關官員就把胙肉拿給他。驪姬阻止說:這塊肉從遠方來,不能不試一下。把肉先給狗吃,狗死了;又讓一個小太監吃,小太監也死了。
居二日,獻公從獵來還,宰人上胙獻公,獻公欲饗之。驪姬從旁止之,曰:“胙所從來遠,宜試之。”……;與犬,犬死;與小臣,小臣死。《史記·晉世家》晉獻公在驪姬的挑唆下,很生氣,太子申生就被迫自殺了。
驪姬又說,太子下毒,重耳和夷吾都知道,兩個人聽說後逃回封地。晉獻公就派人討伐他們,重耳和夷吾都被迫逃亡。
重耳流浪了19年,趁晉國混亂,才回到晉國當上國君,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
二、秦二世胡亥為防止別的公子威脅自己的皇位,先後殺掉了二十多個公子和姐妹
胡亥本來是秦始皇的小兒子,沒有資格當皇帝。秦始皇巡遊的時候,胡亥因為受寵愛,就跟在身邊。
巡遊途中,秦始皇突發疾病而死。胡亥就和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合謀,假託詔書,當上皇帝,然後有假託秦始皇的命令,逼迫公子扶蘇自殺。
回到咸陽後,他擔心其他公子和大臣不服,就先一次殺掉了十個公子;又一次殺掉了留個公子和十個姐妹。
將閭等三個公子一向比較沉穩,胡亥找不到他們什麼過錯,就先把他們關起來,後來實在找不到理由了,就直接逼他們自殺。
(胡亥劇照)
將閭說:我們什麼事都規規矩矩,哪裡有不符合大臣的地方,你給我說出來,我就去死。使者道:我不知道,我只是奉命做事!將閭兄弟三人就流淚自殺了。
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二世使使令將閭曰:“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將閭曰:“……何謂不臣?願聞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史記·秦始皇本紀》三、呂后在劉邦死後,瘋狂報復戚夫人劉姓宗室
呂后是劉邦的原配、結髮妻子,給劉邦生了後來的漢惠帝劉盈。她跟隨劉邦造反,顛沛流離,吃盡了苦頭。
劉邦當了皇帝后,寵幸戚夫人,還想立戚夫人生的趙王如意為太子。戚夫人對呂后也不太禮貌。
幸虧諸位大臣極力反對換太子,再加上呂后請來了先秦四個大儒“商山四皓”,劉邦才不再提廢太子的事情。
劉邦一死,劉盈當了皇帝,權力都把控在呂后手裡。她先是把趙王如意毒死,然後又砍掉戚夫人的手腳,燻瞎眼睛,割掉耳朵、鼻子,把嗓子毒啞,做成“人彘”,放到罐子裡,扔到廁所。
趙王少,不能蚤起。太后聞其獨居,使人持酖飲之。犁明,孝惠還,趙王已死。……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命曰“人彘”。《史記·呂太后本紀》劉邦的其他兒子也被呂后殺的殺,囚禁的囚禁,凡是威脅到兒子皇位安全的一律沒有好下場。只有代王劉恆和他母親薄姬一向小心謹慎,對待呂后十分恭敬,才免去一劫。
-
7 # 西門不帶刀
今天我們就舉三個例子來分別說。
1.皇后之間的宮鬥:大清聖母皇太后慈禧與另外一個皇太后慈安的宮鬥。慈禧權傾大清50年,對皇帝都能行廢立之事。但在慈安皇太后活著的時候,慈禧是完全夾著尾巴的。這姐妹倆一同行使大清最高權力20餘年。外人看上去都是姐妹情深。
但我們從慈禧後來的所作所為來看,慈禧皇太后是一個絕對心狠手辣的人,他怎麼會對慈安如此的恭敬呢?
原因就是他們的老公也就是咸豐皇帝,在臨死之前給慈安皇后留下了一道密旨:如果慈禧驕縱不法,就讓慈安按祖宗家法治她。
正因為這道秘旨的存在,慈禧對慈愛一直非常的尊敬,有一次慈安生病了,慈禧還把自己胳膊上的一塊肉割下來熬成了湯,為她治病。慈安非常感動,就燒了這個密旨,從那後慈禧便對慈安不客氣了,不但剝奪了他所有的權利,還把他給弄死。
這就是太后之間的宮鬥。
2.太監之間的宮鬥。明朝的劉瑾和張永我們都知道在明朝的時候,太監的權利是極大的。除了在內庭裡是內相之外,在軍權上,他們還有監軍的責任。
明武宗朱厚照時,大太監劉瑾與大太監張永之間便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都是為了爭奪皇帝的寵愛,專權天下。
劉瑾是專橫跋扈,不但得罪了天下文人還得罪了軍官們。張永就比較聰明瞭,他先是聯合軍官平定了怕亂。藉著自己有功這個好機會,便和御史楊一清一起給明武宗上了劉瑾幾十條罪狀的奏摺。
並再三要求皇帝逮捕劉瑾。而在劉瑾入獄的第2天,張永便聯合文官們紛紛上述要求,嚴懲劉瑾。最後劉瑾被迅速判了,凌遲處死。
張永聯合了文臣武將御史言官,一舉扳倒了劉瑾,
這是太監們之間的宮鬥。
3.妃子們之間的宮鬥:戰國時楚懷王的寵妃鄭袖與魏美人的宮鬥。楚懷王新納了一個魏美人,鄭袖便失寵了。但鄭秀想了一個辦法:她刻意去結交這位美人,並告訴他楚懷王的喜好。取得了魏美人的信任。
然後她又幹了一件很厲害的事兒:她一方面告訴楚懷王,魏美人嫌棄他有狐臭,另一方面告訴魏美人楚懷王不喜歡她的鼻子,要她沒事把鼻子遮掩一下。
於是就有了每次楚懷王見到魏美人的時候,魏美人都在掩著鼻子的情形。而楚懷王以為是魏美人嫌棄他的狐臭。一怒之下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還把她給殺了。
而鄭袖又重新獲得了楚懷王的獨寵。
這是妃子們之間的宮鬥。
4.所以說後宮之間的宮鬥更是殺人不見血的。是沒有硝煙的戰爭。 -
8 # 蘑菇雅說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像題主所問“皇宮真的有宮鬥嗎?”其實答案是非常明確的,是有的,為什麼呢?其實道理非常簡單,在學校有成績比較,老師喜好比較,在工作有業績比較,有業務爭奪,在官場也有政治鬥爭,所以基本上只要是在現有機會少於總人數人數的情況下時,人們往往就會爭個高下了,而皇宮自然如此了。
宮鬥有著很多原因皇帝擁有著眾多的妻妾,而這些後宮的娘娘們卻只有一個皇帝,並且她們所獲得的權益通常是與皇帝對她的寵幸程度呈正比的,那麼宮鬥就不可避免了。
然而讓宮鬥擴大化的卻通常是這些娘娘們身邊的人,比如她們身邊的宮女和太監,他們會幫助自己的主子參與宮鬥甚至推動宮鬥,畢竟若是自己的主子在宮鬥中勝利了,自己所獲得的好處也會更多。
再有一個便是,古時皇帝迎娶後宮妃嬪,她們的出身大多也是來自於當朝大臣或是大族之中,所以這些官員和家族也會推動自己家的娘娘們在皇帝身邊為家族謀求更多利益,同樣推動了宮鬥。
還有一個便是這些後宮的娘娘們本身便是有能力者,她們希望透過自己的手段打破“男權社會”下女子權力缺失的局面,讓自己也可以擁有更多的權利,這樣的她們更會主動參與宮鬥,在擁有一定實力後還會參與政治鬥爭。
舉個例子,像呂后就把劉邦寵妃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晉惠帝皇后賈南風在她還是太子妃的時候就用戟挑出懷孕嬪妾的胎兒等等
-
9 # 魚非子非魚
古代後宮是否真像宮鬥劇裡演的那麼血淋淋?說實話真實的宮鬥比影視劇要血淋淋得多。
宋哲宗後宮,孟皇后被指控行巫蠱詛咒婕妤劉清菁。由於此段歷史沒有影視作品,所以我截選的是韓劇裡朝鮮仁祖後宮莊烈王后被指控行巫蠱詛咒趙貴人的這段,正好也有宮女被嚴刑逼供。
當時孟皇后宮殿裡的三十多個宮女太監們都被逮捕了,被殘酷逼供,手腳折斷,甚至有人被割掉舌頭。到了御史董敦逸來審查的時候,發現這三十多人都已經被折摩得不成人形了。
事聞,詔入內押班梁從政、管當御藥院蘇珪,即皇城司鞫之,捕逮宦者、宮妾幾三十人,搒掠備至,肢體毀折,至有斷舌者。獄成,命侍御史董敦逸覆錄,罪人過庭下,氣息僅屬,無一人能出聲者。
但根據另一本史書《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的記載,當時審查的結果對孟皇后、尼姑法端等人行巫蠱細節記得特別清楚,包括用驢駒媚等物制媚藥,把病死者骨灰放到劉清菁宮室,用大釘釘在劉清菁畫像上等等。一個小小婕妤不可能有能力去布那麼大一個局,找來那麼多證物來陷害皇后。由此判斷,孟皇后確實如陳阿嬌等皇后一樣,的的確確行了巫蠱。只是由於日後出於政治考慮,南宋皇室塑造了孟氏的無辜形象。看來宮斗真是你死我活之戰。
堅坐以家藏雷公式示法端,又以所得南方楓木,同法端即光教院造式作後禱祠,有“所厭者伏,所求者得”等語;式成,恐門戶幾察,以生棗覆之而入。法端坐與堅同造式,又嘗令堅求閭巷間,所謂驢駒媚蛇霧叩頭蟲者欲以進,後令佩侍上寢殿。燕氏坐上過後閤,作歡喜字燒符取灰,將置茶中以進,會上不欲茶而止;又用和水以灑御道,冀上數來;又令堅繪劉婕妤像,以大釘釘其心;又欲取五月中瘵死宮人燒秘灰,置劉婕妤寢,幾其以此疾患死;又取七家針各一,燒符置劉閤中,皆以厭惡,卒無驗。獄成,侍御史董敦逸錄問。
劉邦死後,呂后把情敵兼政敵戚夫人做成了人彘。
之前的影視作品總是用把戚夫人演員裝進大缸子來表現她的斷手斷腳,只有電視劇《大風歌》裡直接來了寫實的無手無腳軀幹蠕動,就算知道是假的也讓人看了打寒戰。漫畫家橫山光輝更是不便表現戚夫人的慘狀,就模糊化處理了。
漢高祖寵幸戚夫人 ,高祖死, 呂后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名曰“人彘”。
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相當兇悍,在做太子妃的時候就用戟挑出懷孕嬪妾的胎兒,不亞於抗日戰爭裡日軍殘害中國孕婦。
妃性酷虐,嘗手殺數人。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地。
並非我對原文誇張翻譯,而是憑想象就知道,若僅是把戟「擲向」孕婦,賈南風怎麼用全力,都會不造成「子隨刃墮地」這樣胎兒脫離母體的血腥結果。必然賈南風是有個「挑出」的動作。
首先,我對宮斗的型別作一下分類:
第一類宮鬥:只相鬥不殺人。
北魏孝文帝時期,太師馮熙的兩個女兒馮潤馮清先後入宮。先入宮的馮潤因為得了咯血癥被遣回家養病,因此後入宮的妹妹馮清反而先封為皇后。但馮潤也不是省油的燈,待病好之後,她再次入宮,立刻獲得孝文帝元宏的專寵,對皇后妹妹不行妾禮,百端譖構,終於成功讓元宏把馮清貶去瑤光寺出家為尼,自己取代了馮清的皇后位置。
晉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楊豔一直嫉妒受寵的貴嬪胡芳,於是在臨死前都要把自己的小堂妹楊芷推上新皇后位(楊芷比太子妃賈南風還小),以阻止胡芳成為新皇后。晉武帝看著髮妻臨終前有這樣的遺願,只得流淚同意。
明英宗復位後,殘疾無子的錢皇后和有太子的周貴妃矛盾馬上變尖銳起來,就連明英宗之母孫太后都贊同廢錢立周。明英宗念及與髮妻的深情,堅決拒絕。為了表明立場,孫太后一死,明英宗夫妻就宣佈將嫡母胡皇后復位。英宗夫妻倆為前朝廢后翻案,就是在敲打周貴妃和那些想投機的大臣們,以無子為名廢掉錢皇后是不可能的。
一天,崇禎帝召田貴妃。慣例是貴妃乘鳳輿,由小太監抬著。這一天,田貴妃卻由宮女抬著,崇禎帝見了,覺得很奇怪,問為什麼,回答說:“小太監們多行為不端。” 崇禎帝讓她舉例說明。田貴妃說:“聽說坤寧宮裡的小太監常和宮女們不端,所以遠離他們(聞坤寧宮小璫狎宮婢,故遠之耳)。” 崇禎帝聽後,覺得田貴妃懂得禮儀,並命搜查坤寧宮小太監的住所,獲得太監與宮女之間的狎具。崇禎帝大怒,宣佈要譴散所有的坤寧宮太監,周皇后氣得慪血。
宋仁宗的張貴妃眼見曹皇后的養女範觀音得到寵幸,很是不悅,害怕這會增強皇后一方的力量。 這年正好大旱,仁宗與宮中眾人都急迫地祈求降雨,張貴妃透過自己的養母宮人賈氏,聯絡上了依附她們的宰相賈昌朝,讓賈昌朝上奏請出宮人以弭災變。在宮中,張貴妃就建議必須出與妃嬪親密的宮女(即養女)才能感動上天以下雨(非出所親厚者,莫能感天意),她還首先表態放出自己的養女,眾妃嬪紛紛效仿,曹皇后也不得不把範觀音放出宮。
漢武帝有一段時期同時寵愛邢娙娥和尹夫人,一開始就為了避免兩人爭風吃醋從不讓兩人見面。尹夫人還是忍不住一再要求見一見邢夫人,漢武帝設局讓另一個夫人假扮邢夫人,還帶上幾十宮女擺場面。但是尹夫人還是從假邢夫人的形象氣質上看出她是假冒的,待她看到真正的邢夫人時,自愧不如,哭泣起來(低頭俛而泣)。
曹操的原配為丁夫人,曹植曹丕的生母卞氏只是倡家出身的小妾,丁夫人為嫡妻,雖無親子但從小收養了已故劉夫人的曹昂,位置穩固,待卞氏就不怎麼客氣。史料原文為「丁視後母子不足。後為繼室,不念舊惡」,「不足」和「舊惡」僅僅四個字就能讓人聯想到當年曹府裡嫡庶間的刻薄。
明光宗朱常洛為太子的時候姬妾眾多,太子妃郭氏早逝,最受寵的女人為李選侍(西李)。明熹宗朱由校即位後爆出了一個猛料:當年生母王才人(太子宮二號妃嬪,郭氏去世後實際排名第一)是遭到西李的欺凌毆打至死的。不過幾年後明熹宗受魏忠賢的影響,又自行翻供稱那是被大臣王安等人調唆說的。受寵的小妾敢打死位份比她高的妾室確實不靠譜,但結合西李選侍囂張跋扈的性格與品德而言,她絕對欺負過王才人。
朱瞻基為皇太孫起就有一妻一妾,賢德的胡善祥和有美色的孫氏。繼位為明宣宗後,胡氏為皇后,孫氏為貴妃。朱瞻基更喜歡孫氏一些,於是一再試圖廢掉胡善祥,把皇后位騰給孫氏。這個過程裡,朝中大臣紛紛各自站隊。孫貴妃此時生下太子朱祁鎮,《明史》裡有孫氏偷龍轉鳳的記載(陰取宮人子為己子),但存在疑問。朱瞻基便命令胡皇后上表辭去皇后之位,被廢為道姑,居長安宮(後改名景仁宮),孫貴妃繼任皇后。張太后還是喜歡前兒媳一些,常召她去自己宮殿。內廷朝宴時,還命胡氏位居孫氏之上,給孫氏打臉,孫氏怏怏不樂。
楊貴妃曾嫉妒過後宮某位妃嬪(梅妃歷史上並不存在),仗著唐玄宗對她的盛寵,直接衝著老皇帝出言不遜,唐玄宗也被氣到了,直接把楊玉環從宮裡送出去,送到她堂哥楊銛家(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兄銛之第)。不過失去愛妃的唐玄宗倒是一整天都心情不佳,高力士就出面調解,皇帝還是在晚上把楊貴妃接回宮來,經過一場小鬧騰,老夫少妻的感情反而更好了,那位被楊貴妃針對的妃嬪,以及其他後宮,從此更難得被唐玄宗寵幸(自是恩遇愈隆,後宮莫得進矣)。
司馬懿晚年寵愛小妾柏夫人,疏遠正妻張春華,張春華很少見到司馬懿。一日,司馬懿患病,張春華前去探望,司馬懿竟對她說:“老東西面目可憎,怎麼還勞駕你出來啊!”張春華氣憤地絕食,她所生的司馬師、司馬昭、司馬乾也跟著她一起絕食。司馬懿大驚,連忙向她道歉。事後司馬懿暗地裡對別人說:“老東西死了沒什麼好可惜的,我擔心的是我那群好兒子啊!”
柏夫人只有一個兒子——司馬倫,就是後來八王之亂裡的趙王,其才能平庸品德低下,在權力鬥爭中司馬倫和四個兒子全被賜死,司馬懿和柏夫人的血脈徹底斷絕。在比兒子之上,柏夫人是輸得徹底。
後唐莊宗李存勖有一個寵愛的姬妾,貌美又生有兒子,這讓皇后劉玉娘很妒忌。大臣李紹榮受到李存勖的器重,妻子卻因病去世。李存勖便在宮中詢問李紹榮是不是需要再續娶一位妻子,他可以作主幫著求婚。
劉玉娘趕緊插話,指著那位寵姬建議到:“皇上很可憐紹榮,為什麼不把小妾賞賜給他呢?”李存勖突然之間不好拒絕,只有含含糊糊的答應了(帝難言不可,微許之),劉玉娘趕快讓李紹榮拜謝皇帝。第二天一早,李存勖還想去看寵姬,卻發現劉玉娘早已經用轎子把寵姬送出了皇宮。李存勖心情不悅,因為這件事情託病,好幾天都沒吃飯。
元順帝的第一任皇后是答納失裡皇后,是太師燕帖木兒的女兒。此時元順帝寵愛上了一位高麗來的奉茶宮女奇氏,答納失裡皇后非常生氣,幾次下令杖打奇氏(數棰辱之)。但在第二年,答納失裡皇后就因為親兄謀反受到牽連被廢掉,又被賜死,年僅16歲。
元順帝很想立奇氏為新皇后,但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於是他只有立出身外戚家族的伯顏忽都為第二任皇后,伯顏忽都為人節儉也不妒忌,得到了元順帝的敬重,她生出了嫡子真金,可惜夭折。奇氏則生出了兒子愛猷識理答臘,被封為第二皇后。
與電視劇不同,史書裡沒記載奇氏與伯顏忽都的宮鬥,兩人應該是能表面和平相處。二十八年後,伯顏忽都過世,繼子愛猷識理答臘與這位嫡母感情不錯,哭得特別悲傷。奇皇后則態度頗為不敬,看到伯顏忽都留下來的破舊衣物,竟然嘲笑起來:「正宮皇后竟然穿這樣的衣服!」
漢哀帝的原配皇后是傅皇后,其祖母傅太后的堂侄女。漢哀帝又將自己男寵董賢的妹妹納入宮中,成為董昭儀。董賢也有野心,想找證據來廢掉傅皇后(使求傅氏罪過),讓自己的妹妹當上新皇后,但傅皇后的親屬都被他抓進牢獄了都審不出口供,只得作罷(遂逮後弟侍中喜,詔獄無所得)。
其實是郎官桓譚與傅皇后的父親傅晏關係不錯,就好心提醒過傅晏,董賢可能會找他們傅家的麻煩,讓他們謹言慎行。傅晏也向女兒轉述了桓譚的話,讓傅皇后千萬別學漢武帝的陳皇后那樣輕信媚道。傅家才避免一場風暴。
東晉開國皇帝司馬睿本是琅邪王,王妃是虞孟母,沒有兒女。但司馬睿和王府內一小妾荀氏生下長子司馬紹、次子司馬裒。
虞孟母對荀氏心懷嫉妒,對她不好。荀氏自知出身低微,不與王妃抗衡,但也心懷怨念。司馬睿面對妻妾間的爭執,因為對正妻更有感情,就採取了拉偏架的方法,把荀氏趕出了琅邪王府。荀氏只得改嫁一姓馬的平民,兩個兒子都歸虞王妃撫養。
虞孟母還沒等到丈夫當上皇帝就去世了,司馬睿又納了吳氏女、鄭阿春等妾室,沒有再把兩個兒子的生母苟氏接回來了。晉元帝司馬睿去世後,苟氏的大兒子司馬紹繼位為晉明帝。因為荀氏改嫁的經歷,不能封太后,只能封個豫章郡君建宅供養。繼父馬某一去世,司馬紹就將荀氏接進宮中供養。但因為已故的嫡母虞孟母親自撫養過自己,司馬紹也就沒有追究虞孟母造成他們母子分離的責任,還將虞孟母的神位昇祔太廟,又追封了嫡母的母親和姨母為縣君。
第二類宮鬥:直接血淋淋的屠殺
這種情況往往是皇帝已經死了,或是皇帝太懦弱受制於后妃,或是后妃太得寵,皇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漢安帝的閻皇后長得漂亮,又精通音律有才色,得到皇帝的專房之寵。不過皇帝還是要寵幸其他妃嬪的,宮女李氏因此生下皇子劉保,閻氏秘密將李氏鴆殺。事後,她一直無子,就使計廢掉劉保的太子位,不過在安帝去世之後,經過激烈的鬥爭,劉保還是登上帝位,誅滅閻氏家族,閻後被軟禁後次年去世。
馮潤還只是昭儀的時候就已經手握大權,孝文帝還有一寵妃貴人高照容,不到三十歲就生了兩兒一女,但高照容卻在從代地到洛陽的途中突然暴死。有傳聞,是馮潤派出去的殺手殺了高照容,以奪取高照容之子元恪的撫養權的(或雲昭儀遣人賊後也)。但在元恪即位前,馮潤已被孝文帝賜死,這一起謀殺案的真相就無人所知。
漢桓帝的皇后竇妙多年無寵,早就對貴人田聖等寵妃恨之入骨(太后素忌忍,積怒田聖等),等漢桓帝一死梓宮還在前殿沒運走,她就迫不及待地便殺死田聖。還想把另外八個貴人全部殺死,還好中常侍苦勸,那八個美女才得以保命。
袁紹的正妻劉夫人更加殘忍,不但殺掉袁紹生前的五個寵妾,還對她們的屍體進行了破壞(乃髡頭墨面以毀其形),兒子袁尚還幫她去殺寵妾的家人。
漢靈帝的何皇后只是一個屠戶家的女兒,卻厲害霸道,後宮眾妃都怕她。官家小姐出身的王美人反而不是她的對手,生下兒子劉協(漢獻帝)後被何皇后毒死。由於何氏與宦官們關係好,靈帝欲廢何後卻中止,不過幾年後董卓還是替劉協報了仇,毒殺何後母子。
郭太皇太后沒有想到,明明自己的兒子孫子都是皇帝,卻都死去。皇位最終竟落到自己的庶子李怡頭上,李怡的生母恰恰是郭氏當年的宮女鄭氏,郭鄭兩人關係不好。
繼位成唐宣宗的李怡因為當年的舊怨為親母報仇對嫡母郭氏不尊重。郭氏氣得準備跳樓,偏偏又沒死成,不高興的宣宗馬上就讓嫡母當晚“暴崩”,人都死了宣宗還不讓她祔憲宗太廟。這個過程中,鄭太后必然是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大仇得報。
(1)唐憲宗之死;(2)唐憲宗之死的幕後真兇
武則天除了與王皇后蕭淑妃宮鬥,毒殺了賀蘭氏之外,還能從史書裡推斷出武氏對待其他後宮的態度。《舊唐書》裡有記載唐高宗“後宮劉氏生燕王忠,鄭氏生原王孝,楊氏生澤王上金”,編劇和小說作者們總是以此把三人設定為宮女出身沒有封號的低賤女子。但事實上參看為妃嬪資料最齊全的李淵後宮,兒子生母裡位號最低的為張寶林、柳寶林(六品)。再從情理考慮,被皇帝寵幸過的女人,還生了兒子。哪怕真是宮女出身,皇帝打賞個最低最低階的八品采女封號(共有27個編制)也不是難事。所以劉氏鄭氏楊氏絕對是有封號的。
除了劉氏被記載出身低賤(忠母劉氏微賤)以外,鄭氏和楊氏都沒有這種記錄。當年正是因為四妃份額滿了,唐高宗才想給武昭儀一個獨創的宸妃封號(唐因隋制,後宮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皆視一品。上欲特置宸妃,以武昭儀為之)。楊氏還敢得罪武則天(《新唐書》記載李上金“武后疾其母”),可以推斷鄭氏和楊氏極有可能就是蕭淑妃以外的三妃之二。從姓氏上推斷鄭氏和楊氏極有可能出自望族滎陽鄭氏和弘農楊氏。
武則天處死庶子們是相當不留情,除了李孝因為無子早逝外,李忠沒有留下後代就被逼自殺。李上金被逼自殺後,七個兒子在流放途上死了六個。蕭淑妃生的李素節被縊死,十三個兒子裡被殺了九個。兒子孫子尚且這樣悽慘,這三位母親,特別是被武后所恨的楊氏,極有可能是被武則天迫害而死的,倒底是死於流放過程中,還是特別賜死,歷史不忍細讀。劉氏鄭氏楊氏沒有記載封號,也有可能是被武則天廢為庶人的原因。
李隆基有一個二哥李成義,剛一出生就被祖母武則天就厭惡,準備扼殺掉這個小生命。和尚萬回用迷信的說法勸住了武則天:“這個嬰孩是西域大樹投胎,養育他能夠旺其他孫子(此兒是西域大樹之精,養之宜兄弟)。”武則天聽著高興,才把李成義和其他李旦的兒子放在一起養。雖然李成義的生母柳氏是掖庭宮人,但武則天要處死親孫子的行為還是很令人不解。
直到前宰相柳奭的孫子柳嘉泰的墓誌《右武衛將軍柳公神道碑》被發現,上面有“先帝在藩,以公女兄為妃,則申王之舅,以外戚解褐”的字樣,才知道柳宮人是柳奭的孫女,王皇后的表侄女,終於知道武則天為何如此厭惡李成義的出生了。柳宮人的封號沒有記載,晚年也沒有記載。結合武則天處置政敵及家屬的狠毒,再加上史書記載武則天殺掉的兒媳就有三個:李顯原王妃趙氏、李旦妻妾劉氏竇氏,可以推斷,她可能剛生完孩子就被武則天處死了。
嘉靖帝時期宮鬥較特殊,因為嘉靖本人就是一個性情暴戾,待后妃和大臣都很刻薄的昏君,后妃多死於嘉靖本人之手。第一任皇后陳氏有一次和嘉靖帝閒聚,張順妃、文恭妃為帝后倒茶,嘉靖帝盯著妃子們的手看。陳皇后心生嫉妒,就很不高興地丟杯子站起來。嘉靖帝馬上大怒,使陳皇后受驚流產(朝鮮的《李朝實錄》記載陳皇后當時被罰跪),陳皇后流產後重病了數月,在痛苦中死去。
嘉靖帝的母親蔣太后促使嘉靖帝封張順妃為繼後,但張皇后的皇后生涯只持續了五年但又被嘉靖帝廢掉。有一種說法是張皇后替嘉靖帝的皇伯母張太后說情,觸怒了嘉靖帝。被廢掉的張氏兩年後去世。事情另一主角文恭妃不知什麼時候突然因罪被責罰幽禁(上以妃因罪退閒)幾年後憂死。諡為悼隱,實際只以嬪禮下葬(諸喪儀皆從殺禮)。
嘉靖帝之後又將“甚稱帝意”的方德嬪封為第三任皇后,但方皇后由於在壬寅宮變後冤殺嘉靖帝寵愛的曹端妃,被嘉靖帝記恨。五年後,宮中起火,嘉靖帝不準人去救方皇后,方皇后被燒死於火中(中官請救後,帝不應,後遂崩)。方皇后一死,嘉靖帝才想起方皇后曾在壬寅宮變中救過自己一命,很後悔,下令以元后的禮儀去厚葬方皇后(皇后比救朕危,奉天濟難,其以元后禮葬)。不過方皇后似乎與杜康妃關係也不好,杜康妃之子朱載垕繼位成隆慶帝后直接違背父皇旨意,只讓第一任嫡母陳皇后祔太廟。
之前提到的文恭妃為什麼被罰,史書裡沒有記載。黑龍江大學劉玉、姚敏寫的論文《明世宗后妃掃描》,統計了嘉靖帝的七十六位后妃中,有五十一位死在嘉靖帝之前(嘉靖帝活了六十歲),這很不正常。看來,暴君嘉靖帝的後宮裡還有許多宮闈秘事,不為後人所知。
宋高宗趙構很長壽,活到了八十一歲,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裡,他寵幸著兩位年輕貌美的妃嬪:王才人和李才人。趙構的繼後吳皇后只比他小八歲,也是老太太一位了,吳皇后偏偏也就記恨上了這兩個孫女輩的才人(憲聖後見二才人,每感憤)。等到趙構過世,吳太后就指使自己的養子宋孝宗,賜兩才人自盡(孝宗即追告命,許自便)。
北魏宣武帝元恪得到大將軍於烈的幫助,剷除了叔父元勰的勢力。於烈便向元恪推薦了自己美麗的侄女於氏(有容德),元恪最初很寵愛於氏,將她由貴人升為皇后。但後來元恪又把自己的表妹高英接入宮中,封為夫人,於皇后因此失寵。
於皇后幾年後突然暴死,宮中都傳聞是高英下的毒手(宮禁事秘,莫能知悉,而世議歸咎於高夫人)。高英成為元恪的新皇后,對後宮嚴加打壓,妃嬪多無法得到元恪的寵幸。可是,由於北魏有著「殺母立子」的規定,所以高英自己也不敢生兒子,有傳聞她早夭的兒子就是自己掐死的。
這樣就給元恪宮中的胡充華創造了機會,胡充華不懼「殺母立子」的規定,生下了兒子元詡。元恪心有不忍,不願殺掉胡充華。在他逝世以後,胡充華和高皇后都成了太后。胡太后政治手段更厲害,馬上將高太后趕去瑤光寺做尼姑,不准她隨意進宮。三年之後,發生了一次月食,有傳這是國母將崩的訊號。胡太后就派人秘密處死了高太后,為自己擋災。
遼聖宗耶律隆緒的皇后是他的表妹蕭菩薩哥,蕭菩薩哥又漂亮又有才華,但可惜生的兩個兒子都夭折了,於是她只有收養了宮人蕭耨斤生的耶律宗真。這位宮人蕭耨斤並不是普通宮人,她也出身外戚家族,是遼太祖皇后述律平的弟弟阿古只的五世孫女。因為述律平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的五世祖母,論關係蕭耨斤也算耶律隆緒關係極疏遠的隔代表妹。蕭耨斤因為生育有功,被封為元妃。
雖然遼聖宗的後宮妃嬪眾多,但只有這位元妃蕭耨斤仗著自己是太子耶律宗真的生母,野心勃勃,敢與皇后蕭菩薩哥宮鬥。蕭耨斤先是派出漢族宦官趙安仁去監視皇后蕭菩薩哥,窺視她的一舉一動,圖謀不軌。蕭菩薩哥威勢和權力加重之後,趙安仁怕被報復就想逃出遼國,蕭菩薩哥想殺掉這個狗腿子,但蕭耨斤在遼聖宗面前力阻,藉口趙安仁出逃是思念家鄉,保全了趙安仁。
耶律宗真十五歲這年,遼聖宗病重,蕭耨斤氣焰囂張地指著皇后蕭菩薩哥說:「老東西你以後還有人寵你麼(老物寵亦有既耶)?」蕭菩薩哥無可奈何,被左右扶出。待遼聖宗駕崩之後,耶律宗真繼位。蕭耨斤自立為皇太后,本是正宮皇后的蕭菩薩哥卻得不到太后的身份。
皇太后蕭耨斤讓自己的護衛馮家奴、喜孫等人誣告北府宰相蕭浞卜、國舅蕭匹敵謀反,把他們審訊治罪。蕭耨斤故意擴大打擊面,株連到蕭菩薩哥身上。遼興宗耶律宗真因為是嫡母親手撫育養大的,他有出面阻止生母,但蕭耨斤就是不放過蕭菩薩哥,耶律宗真也有心無力。
蕭耨斤先是把蕭菩薩哥趕去了上京(內蒙古境內),後趁著耶律宗真春季遊獵時,派人去上京逼著蕭菩薩哥自殺。二十年後,耶律宗真將嫡母蕭菩薩哥追尊為仁德皇后,祔葬於自己的慶陵。
秦惠文王有兩個兒子先後當上國王,秦武王的生母是惠文後,秦昭襄王的生母是羋八子。史學界的研究是,惠文後是魏國人的可能性較大。
羋八子是出身於楚國沒錯,但她有一個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楚王的妃嬪怎麼可能二嫁?而且春秋戰國時期真正的公主都會有史書記載身份,比如秦惠文王的女兒燕易後,《史記》有明確記載「秦惠王以其女為燕太子婦」。綜上,羋八子不可能是楚國公主,也不可能與惠文後是姐妹。
因此與電視劇不同。羋八子聯同魏冉讓兒子坐上秦國王位後,沒有善待惠文後這位舊日情敵和今日政敵。《史記》裡關於惠文後的結局有幾種記載:死在內亂之前(武王母號曰惠文後,先武王死),被誅殺(殺其太后及公子雍、公子壯;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鬱憂而死(及壯誅而太后憂死)按照歷史上政治鬥爭的殘酷性,以及史料的合理性來看,惠文後最有可能死於羋八子一黨的誅殺。
北齊武成帝高湛的皇后是胡皇后,胡氏也是太子高緯的母親。年輕的高湛先是傳位給兒子,自己做太上皇,當了四年太上皇他也去世了。
高湛一去世,後宮的美人們就失去保護了,嫉妒的胡太后開始向幾個情敵下手,先是下令王嬪和盧嬪自殺,兩嬪悲痛哭泣,使得後主高緯對兩位庶母產生同情,放她倆出宮避難。另一位以美貌聞名的馬嬪則沒這麼幸運了,被胡太后逼得上吊自殺。
高湛去世時才32歲,胡氏應該更年輕。胡太后一個年輕寡婦耐不住寂寞,先後與大臣和士開、和尚曇獻等人通姦。有一回兒子高緯去向她行禮,發現兩個青年尼姑就想寵幸,卻發現是兩個和尚假扮的,這令母子倆好不尷尬。高緯先是誅殺了幾個母親的姦夫,並一度將母親幽閉,兩人關係從此相當緊張,都害怕對方會殺了自己。
出宮後的盧嬪甚至還能撫養亡夫的七子淮南王高仁光,成為太妃。這應該得益於高緯和胡太后緊張的母子關係,使得胡太后無暇整治情敵。
西魏文帝元寶炬的結髮妻子為乙弗氏,出身高貴,還是元寶炬的表妹。乙弗皇后為人節儉又賢德,與元寶炬夫妻恩愛,十幾年的夫妻生活中,乙弗皇后生育次數高達十二次。但兒女多早夭,只有未來的新皇帝元欽、武都王元戊能夠長大。
但為了邊境的穩定,元寶炬廢掉了髮妻乙弗皇后,迎娶了柔然可汗的公主鬱久閭氏為新皇后。鬱久閭氏比元寶炬小約18歲,比乙弗氏小約15歲,換到今天也就一中學女生的年齡。這位柔然公主年齡雖小,但相當任性與狠毒,不放過已經被廢出宮的乙弗氏,一再逼迫元寶炬。不惜讓父王可汗阿那瓌出兵進犯丈夫的西魏,使元寶炬被迫賜乙弗氏自盡。
鬱久閭皇后後來的經歷就與唐代的武惠妃驚人的相似,在自己懷孕臨盆時,疑似見到了乙弗氏的鬼魂出現,因此難產而死,死時也就16歲。
這段“乙弗氏鬼魂”的史書記載挺可疑的,答主倒是懷疑是元寶炬元欽元戊父子三人中,有人單獨或配合著用裝神弄鬼的方法為乙弗氏復仇。
第三類宮鬥:有計謀的相鬥
這樣的方式有多樣:口蜜腹劍、勾結外臣、利用巫術,借刀殺人,冤獄陷害。
驪姬的年齡估計比申生重耳都小,但這樣一個小女人卻能迷惑控制晉獻公,讓他的三個兒子死的死逃的逃,整個晉國局勢為之動盪。
漢武帝表姐陳阿嬌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二個被廢的皇后,第一個因巫蠱罪被廢的皇后。她的巫蠱案可謂是後宮鬥爭失敗的一個典例,事洩後,漢武帝派出酷吏張湯來查案,女巫楚服被斬首於市,相關受牽連者被誅殺了三百餘人,可見巫蠱罪簡直是堪比謀反罪的驚天大案。漢武帝晚年的巫蠱之禍前期,就有一些沒記載姓名的武帝后宮美人之間相互嫉妒,找方士神巫為自己詛咒對手,甚至還誣告對方在詛咒漢武帝。結果漢武帝把妃嬪宮女大臣一干人等全都斬殺,共幾百人。(上怒,所殺後宮延及大臣,死者數百人。)
翻看史書,行巫蠱成功並沒有被追究的我印象中只有一起:高瑋的奶媽陸令萱詛咒胡皇后,成功讓胡皇后神志不清(旬朔之間,胡氏遂即精神恍惚,言笑無恆)。
其他多位皇后妃嬪便是因行巫蠱被揭發(或是被誣告)而被廢被殺的,看來行巫蠱是一條相當危險的險招。自己不行巫蠱,透過監視來揭發其他人的巫蠱行為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宮鬥手段。
漢章帝的竇皇后相當得寵(後寵幸殊特,專固後宮),可就是生不出兒子。當時後宮裡有兩對姐妹花:宋貴人兩姐妹、梁貴人兩姐妹,大宋貴人和小梁貴人都生有兒子。嫉妒的竇皇后就利用漢章帝對她的信任,屢屢陷害這四人。
皇太子劉慶之母是大宋貴人,竇皇后就先對宋家入手,讓自家兄弟去監視宋貴人的父親,讓宮女去監視宋貴人姐妹。有一回大宋貴人生病了,寫信回家尋求菟(一種寄生性雜草)來入藥治病,竇皇后就截獲這封信,誣陷大宋貴人是要用菟來作蠱道,漢章帝因此疏遠宋貴人母子。之後劉慶被廢為清河王,宋貴人姐妹被竇皇后派來的蔡倫(當時只是小黃門)嚴加拷問,逼得服毒自殺。小梁貴人所生的劉肇才四歲就被繼立為新太子,小梁貴人知道鬥不過竇皇后,便主動提及讓竇皇后撫養劉肇。但梁家人私下的抱怨還是給竇皇后聽到了,竇皇后發出匿名函件,誣告梁氏姐妹的父親梁竦謀反,梁竦在牢獄中被漢陽太守拷打致死,傷心欲絕的梁氏兩姐妹便鬱鬱而終。
劉肇十歲即位為漢和帝,才十三歲就誅殺了作亂的竇氏一族,但一直沒有處理撫養自己長大的竇太后。五年後,竇太后逝世,梁貴人姐妹的另一姐姐梁嫕上書陳述梁家的冤屈。但漢和帝仍頂住大臣壓力,不廢嫡母,還讓嫡母和漢章帝合葬。因為漢和帝自己早逝,一百多天大的兒子繼位後又夭折。當年廢太子劉慶的兒子劉祜得以繼任為漢安帝,漢安帝為自己的親祖母大宋貴人復仇,要重審當年的冤案,已經成了尚方令的蔡倫還是被迫服毒自殺。
楚懷王時期,魏王送進楚國後宮一個絕色美女,舊寵姬鄭袖見狀不但不嫉妒,還待魏姬特別好。等到魏姬對她信任如親姐後,鄭袖就展開了她的陷害。她告訴魏姬楚王不喜歡她的鼻子,於是魏姬見到楚王都要掩著鼻子。楚懷王不解來問鄭袖,鄭袖回答道:“她是在嫌大王體臭。”楚懷王在盛怒下命人把魏姬的鼻子割掉了。
袁術得到了一個國色水平的大美人馮氏,袁術後宮眾女人於是便一起“忠告”馮氏,稱袁術欣賞有節志的人,勸馮氏平時要多哭泣自己國破家亡的處境,以得到袁術的欣賞。後來,馮氏被眾婦絞殺,吊在廁所裡,袁術還絲毫不懷疑,以為馮氏真的是感懷自己國破家亡而自殺的。
韓國夫人武順的死,雖然武則天有很大嫌疑,但史書無載。但史書清楚記載了武則天如何一石三鳥,既把魏國夫人賀蘭氏毒殺,又把堂兄武惟良,武懷運陷害為下毒者一同殺害(後毒殺魏國,歸罪惟良等,盡殺之)。
霍成君的母親霍顯收買女醫淳于衍,在產房裡毒殺了漢宣帝的髮妻許平君。還做得相當隱蔽,以致於數年後,霍家的兒子們:霍山、霍雲、霍禹還一頭霧水,不知道漢宣帝為什麼不信任霍家,為什麼民間會有霍家毒殺許皇后的傳聞。
在壬寅宮變後,嘉靖帝被楊金英等十幾名宮女勒得重傷昏迷不能理政(時帝病悸不能言)。參與此事的王寧嬪將平素不睦的曹端妃也陷為同謀,這正中方皇后的下懷,因為她也嫉妒曹端妃的得寵。方皇后遂做主將曹端妃、王寧嬪和宮女們全部判處凌遲。
明仁宗朱高熾有一愛妃郭貴妃,是開國功臣郭英的孫女,在太子府時就服侍朱高熾。郭貴妃為仁宗生了三個兒子,可是仁宗一死,成了太后的張皇后就把郭貴妃選入五人殉葬名單裡,但於情於理,郭貴妃都不應該被選進去。另外四位殯葬妃嬪不是家世不高,就是無寵無子,其中安徽休寧農家女出身的黃充妃還是為了家族求榮華,自願向張太后請求殉葬的。其他後宮裡,無子的張敬妃因是勳舊之女(祖父是張玉,朱棣為燕王時候的大將)特恩免殉,生了皇次女的趙惠妃、生了兒子的李賢妃和張順妃也沒有出現在殉葬名單上。郭貴妃明顯在家世上和生育情況上都超於張敬妃等人,卻慘遭殯葬,不由令人懷疑此時手握大權的張太后是在公報私仇。
漢元帝的皇后是王政君,兩寵妃是昭儀傅氏和昭儀馮媛。但是在某次後宮集體觀鬥獸活動中,圈裡的熊意外爬出來,馮媛義無反顧為皇帝擋熊,而傅氏早就花容失色跳之夭夭了。馮媛因此獲得元帝加倍敬重,羞愧的傅氏便深深記恨了馮氏。三十一年後,傅氏因為孫子繼皇位而成為太皇太后,相當驕橫,傅太后敢對王政君直稱老太婆,但傅太后還無法向王政君下手。馮媛就遭了傅太后的毒手,被誣行巫祝,馮氏家族被嚴刑虐死數十人,就算馮媛自殺了,馮氏家族仍被流放,下場極慘。
孫權的寵妃潘夫人,是一個極陰險嫉妒的女人,不但惡意誣陷傷害袁夫人等其他後宮,還百般虐待身邊的宮女,怨聲載道。步夫人因為群臣不同意沒能立成皇后,徐夫人因為不夠得寵孫權沒考慮,袁夫人因為無子拒絕當皇后,繼而皇后之位就為潘夫人所得,潘夫人在孫權病重就暴露了自己想當呂后的野心,宮女們怕她太后專權會更殘暴,乾脆一起縊殺了她。可以想象,若潘氏真當上太后,袁夫人等孫權往日寵妃就會有戚夫人田聖袁紹寵妾等人的下場。
萬曆帝最寵的妃子為鄭貴妃,其次為李敬妃(在李敬妃死後,萬曆帝不但追封她為皇貴妃,還直接想讓她陪葬自己地宮的右側,即僅次於王皇后的位置,但由於大臣反對而不成)。所以在鄭貴妃的眼中,不受寵的王皇后和王恭妃都不是威脅,唯獨生育了兩個兒子的李敬妃是威脅。李敬妃在生育第二個兒子朱常瀛時得了產疾,鄭貴妃手下太監張明出面醫治,結果李敬妃產後十一天就死了。當時就有張明受鄭貴妃指使毒殺李敬妃的說法(彼時積言有如淳如衍之事),二十三年後明光宗朱常洛死於“紅丸案”,也出現了鄭貴妃手下太監崔文升的身影。更讓人懷疑當年的李敬妃之死不簡單。
《南唐書》記載:大周后當年病重之時,驚見妹妹已在宮中,問她來宮中幾日。小周後回答已經來了好幾天了,大周后馬上明白妹妹和丈夫已經通姦了,氣得面壁而臥,至死不回頭看小周後一眼。史書所粉飾的是「小周後尚幼,未知嫌疑」,即小周後年少不懂事,無意中洩露秘密。但看到後來小周後整治李煜後宮的厲害手段:除了舍於自保的黃保儀(而黃氏獨不遭譴,以其事之盡也),後宮的妃嬪多被她趕走(故同時美女,率多遇害)。不由懷疑小周後當年真的是毫無心機嗎?不知道自己的話會讓姐姐病情加劇直至死亡麼?真是細思恐極。
第四類宮鬥:政治鬥爭的延伸多數時候,宮鬥不僅僅是女人間爭個寵那麼簡單,而是政治上的鬥爭的一種。
參與進來的人何止妃嬪本人?宦官、外臣、長公主、皇帝奶媽都有可能是宮斗的主角。有的宮鬥還比較特別,完全已經不是后妃間的相鬥了,而是后妃與第三方勢力在鬥。比如明熹宗後宮眾后妃被魏忠賢和客氏迫害。
我相信臺灣學者鄭曉時的觀點——漢文帝即位前的無姓王妃其實就是呂氏女。因為劉恆他的哥哥弟弟侄兒堂叔們在呂后時期都得娶呂氏女(或是呂氏外甥女),劉恆幾乎不可能不被指婚一個呂氏女兒(也有可能是呂氏外甥女),這位王妃作為正室又生了四個兒子卻連個姓氏史書都不載,更佐證了這個猜測。代王妃若不是病逝就極有可能在得知長安誅殺呂氏家族時自殺,她的四個兒子被陳平等人斬草除根。
宋仁宗時期,第一任皇后郭氏與宮人尚氏、楊氏爭寵。有一回尚氏向宋仁宗訴說郭皇后的不是,恰逢郭皇后趕來,二人爭執起來。郭皇后不勝憤怒,舉手扇向尚氏,宋仁宗見狀,急忙上前救尚氏。郭皇后收勢不住,剛好打在宋仁宗的頸部,宋仁宗頓時龍顏大怒,要廢郭皇后。後來在宰相呂夷簡(郭皇后得罪過他)和宦官閻文應的推動下,郭氏被廢掉。
北齊高瑋朝,昭儀穆黃花勾結高緯的奶媽陸令萱,先是利用巫術詛咒胡皇后,讓胡皇后神志不清漸漸失寵(旬朔之間,胡氏遂即精神恍惚,言笑無恆)。然後又在胡太后面前陷害胡皇后,稱胡皇后非議過胡太后的私生活,讓胡太后大怒趕走胡皇后(立剃其發,送還崐家)。最後穆昭儀成功升至皇后。
漢靈帝的第一任皇后宋氏,因為無寵卻能當皇后,所以受到漢靈帝眾後宮的嫉妒,合起來一同誣陷和詆譭宋皇后。中常侍王甫枉殺勃海王劉悝和及其妃子宋氏,宋氏是宋皇后的姑母,王甫因此恐懼宋皇后會怨恨他,便與太中大夫程阿一起編造謊言陷害宋皇后,說宋皇后用巫蠱的辦法詛咒別人,漢靈帝便相信了,廢除了宋皇后,宋氏在冷宮裡憂鬱而死。她的父親宋酆和兄弟都受到牽連,下獄被誅殺。
漢景帝的長子生母慄姬,因為在聯姻一事上得罪了館陶公主,於是乎館陶公主聯合了劉徹的生母王夫人,一同陷害慄姬,不但讓慄姬失去了將要到手的皇后寶座,還把兒子的太子位也丟了。慄姬最後鬱鬱而終(慄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
孫權長女孫魯班,步夫人所生,也是個極狠毒的角色。她不喜歡父親的另一夫人王夫人(太子孫和之母),就連續陷害這兩母子,稱孫和與太子妃家人謀劃,稱王夫人一見孫權病重就高興(又言王夫人見上寢疾,有喜色)。讓孫權誤解兩人,廢除孫和太子位,王夫人也憂鬱而死。
清太祖努爾哈赤有兩個侍女德因澤、阿濟根,突然告發了大福晉阿巴亥(多爾袞生母)與努爾哈赤二子代善之間有曖昧關係,兩人因此由侍女晉升為小福晉。阿巴亥和代善因為此醜聞都受到打擊,但是阿巴亥畢竟相當得寵,不久後還是被努爾哈赤原諒。但數年後努爾哈赤去世,阿巴亥被逼殉葬時,德因澤、阿濟根竟然也一同被殉葬。身份卑微的侍女竟敢告發大福晉和皇子,之後又被迫殉葬,不由讓人聯想這是一起政治陰謀。指使人應該是最大利益者皇太極。
明熹宗時期,雖然張皇后張裕妃等後宮都被魏忠賢客氏所迫害,但有一位任容妃則非常安全。因為她本身就是魏忠賢的侄外孫女(一說為義女)。張皇后生的皇長子朱慈燃由於被客氏派人暗害,一生下來就是死胎(竟損元子)。範慧妃生的皇二子朱慈焴,也生下來不久就神秘地死了。唯獨就是任容妃生下來的皇三子朱慈炅健康地生下來併成長,如果沒有意外,這個帶著魏家血統的孩子就會成為新一代皇帝,魏忠賢就可以繼續操縱明朝大權。不過人算不如天算,天啟六年五月初六,北京城發生了神秘的王恭廠大爆炸,皇宮裡多名太監被殿上掉下來的木檻、鴛瓦砸死,已經七個月的朱慈炅受驚而亡,徹底斷送了魏忠賢的美夢。
明憲宗繼位後,先帝明英宗的周貴妃仍不忘與錢皇后相爭,先是指使太監夏時,傳諭獨尊她一人為皇太后。但在大學士李賢、彭時力爭之下,還是兩宮並尊,兩人都升為皇太后。憲宗的原配皇后吳氏,杖打了憲宗極寵愛的萬氏(此時只是侍長),憲宗怒而廢后。錢太后站在理性的角度勸阻庶子,但周太后偏偏唱反調支援兒子廢后。這樣一來,錢太后同時得罪了明憲宗和萬氏(實際上的皇后),周太后挑撥成功。錢皇后從此不得庶子尊重,錢氏族人得到的待遇也遠不如周氏族人。
陳叔寶的皇后沈婺華出身高貴,是陳朝長公主女兒。她性情端靜為人正直,不受陳叔寶喜愛。荒淫無度的陳叔寶只喜歡張麗華、孔貴嬪這樣的妖媚女子,孔貴嬪和張麗華結成同盟一起詆譭沈皇后的養子太子陳胤,孔貴嬪的義兄佞臣孔範也積極在朝廷中與她們裡應外合一起攻擊太子陳胤(而張、孔二貴妃又日夜構成後及太子之短,孔範之徒又於外合成其事)。太子陳胤終於被廢,改立張麗華的長子陳深。陳叔寶還想廢沈立張,因為隋滅陳之戰而不成。隋軍滅陳後,高熲斬殺張麗華,沈婺華和陳叔寶一同被俘。隋煬帝相當尊敬沈婺華,對其多加禮遇。
萬曆帝時期的一大政治事件就是國本之爭,不得寵的皇后王喜姐選擇站隊同樣不得寵的王恭妃(朱常洛生母),共同抵抗鄭貴妃(朱常洵生母)。於是後人總把王喜姐看成是正義的化身,保護朱常洛的好人(光宗在東宮,危疑者數矣,調護備至),國本之爭是正邪之爭。但根據宦官劉若愚編寫的《酌中志》記載,「賢后」王喜姐有虐待身邊宮女太監的惡行(多罹捶楚,死者不下百餘人),反而是「奸妃」鄭貴妃待周圍的太監很厚道(惟皇貴妃鄭娘娘近侍各於善衙門帶俸)。看來,王喜姐也不是良善之輩,結合她侍奉婆婆李太后(事孝定太后得其歡心)以穩固位置的舉動好,保護王恭妃母子不過是類似於三國時期孫劉聯合抗曹而已。
宋神宗的後宮裡,第一號女主人是向皇后,第二號女主人是朱德妃(邢貴妃張淑妃等妃嬪不過是神宗死後才被追封的,生前只是嬪位)。婆婆高太后只喜歡向皇后,處處壓制太子趙煦生母朱德妃。宋神宗死後,趙煦繼位,即宋哲宗。成了太妃的朱氏護送神宗靈柩去鞏縣永裕陵,前宰相韓絳親自去永安郊外迎接。回宮後,朱太妃估計是為了稱讚韓絳的知禮向婆婆高太皇太后提起此事(偶為宣仁太后言),結果被高太皇太后斥責她不配受先朝宰相的大禮,嚇得朱太妃哭著道歉。
向太后看似不像婆婆高滔滔那樣待朱氏刻薄,但宋哲宗才25歲就病重將逝,又沒有活著的兒子。向太后朱太妃兩宮的矛盾升級,朱太妃在兒子病榻前要求他傳位於同母弟趙似,引起向太后的極大不滿。於是哲宗一病逝向太后就因私心選定了宰相章惇所強烈反對的端王趙佶(生母陳美人,已逝),還把已死多年的宋神宗搬出來當藉口:“先帝嘗言:端王有福壽,且仁孝,當立。”其實宋神宗死時趙佶才三歲,生母品級只是美人,宋神宗怎麼看得出趙佶有福相?
趙佶繼位為宋徽宗後,名義上對朱太妃禮遇(奉禮尤謹),但兩年後向太后朱太妃相繼去世。宋徽宗就開始對爭過皇位的趙似展開報復,掀起一場蔡王府獄案。有人指控趙似的蔡王府中一小史鄧鐸有叛逆言論(言涉指斥),宋徽宗將鄧鐸打入大牢,但左司諫江公望上疏勸宋徽宗不要兄弟相殘,不要懷疑趙似。但江公望被解職,鄧鐸也被處死。大臣劉正夫繼續為趙似求情,援引西漢文帝和舉淮南王兄弟相殘一事,正史上的記載是宋徽宗被感動了,與趙似和好如初(帝感動,解散其獄,待蔡王如初)。但五年後趙似就去世,年僅26歲,甚為可疑。
趙武靈王的原配王后是韓國的公主,嫡子趙章也被立為太子。可趙武靈王去遊大陵,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一個美麗的少女正在鼓琴而歌。他就對這位夢中少女戀戀不忘,向大臣們講了自己的夢,並描繪了這個少女的長相。吳廣覺得自己的女兒孟姚符合趙武靈王的描述,就送女兒入宮,趙武靈王非常寵愛孟姚,趙國人稱孟姚為吳娃。吳娃受寵之後,成日在趙武靈王面前詆譭王后和太子,趙武靈王聽多了,乾脆將王后和太子都廢掉,將吳娃立為新王后。吳娃後來生下趙何,即日後的趙惠文王。
唐文宗後宮有兩位高階妃子:王德妃和楊賢妃。王德妃是太子李永的母親,楊賢妃無子。按照唐朝貴淑德賢的後宮制度,王德妃位份是高於楊賢妃的,可她的寵愛程度不及楊賢妃。楊賢妃在唐文宗面前詆譭王德妃,已失寵的王德妃最終死去(為楊賢妃所譖而死)。太子李永也沒出息,喜好遊宴玩樂,還親近小人。楊賢妃更是不失時機地詆譭李永,坊工劉楚才、禁中女倡等人都從旁附合。唐文宗因此對李永非常不滿,欲廢掉他的太子位,但群臣反對。唐文宗只有採取折中辦法:殺掉李永旁邊的小人們,又把李永安排在少陽院,讓老師們來監督他。不過,在這一年裡,李永也神秘地暴薨了。唐文宗又後悔了,覺得自己不應該對兒子過於無情,於是將劉楚才等人都殺掉,但沒有處理楊賢妃。唐文宗過世後,楊賢妃還是因為捲入了皇位繼承鬥爭裡,被賜自殺。
十六國時期前趙的君主劉聰,非常寵愛著他的左貴嬪劉英和右貴嬪劉娥。但是母親張太后卻安排了他的表妹張徽光、張麗光入宮為貴人。劉聰的原配皇后呼延氏去世後,劉聰要讓劉英成為新皇后,可是張太后要讓張徽光做新皇后,母子互不相讓。這時,劉英卻不明不白地死了(英尋卒)。沒辦法,劉聰只得將表妹張徽光封為皇后。第二年,張太后因病過世。史載張徽光因為姑姑的過世悲痛過度而逝(張後不勝哀,丁丑,亦卒),劉聰便將劉英的妹妹劉娥再封為新皇后。雖然史書未明載,但劉英之死和張徽光之死都相當可疑。
十六國時期,甘肅寧夏陝西一帶有南涼、西秦兩個政權。南涼國王禿髮傉檀是後來的西秦國王乞伏熾磐的岳父。兩者的翁婿關係是這樣建立的:岳父禿髮傉檀最開始不是國王,只是南涼國的王叔。女婿乞伏熾磐也不是國王,只是王子,還是亡國王子。乞伏熾磐的父王沒有保住江山,西秦國曾經被姚興領導的後秦所亡國。乞伏熾磐的父王帶著妻兒和騎兵逃往南涼,他把兒子乞伏熾磐作為人質交給南涼國。南涼當時的國王就把自己的侄女,禿髮傉檀的女兒禿髮氏嫁給了乞伏熾磐。後來乞伏熾磐的父王又逃出南涼國。乞伏熾磐也無心在南涼國安度餘生,成婚後的第三年,他就逃離了南涼國,但被捉回。南涼國王大怒,還是岳父禿髮傉檀出面保全自己的女婿。後來南涼國王去世,把王位傳給了有能力的弟弟禿髮傉檀,乞伏熾磐成了貨真價實的駙馬爺。但乞伏熾磐又一次逃往西秦舊地,寬容的新國王禿髮傉檀乾脆把女兒禿髮氏也送往西秦舊地與乞伏熾磐團聚。
等到乞伏熾磐的父王復國,乞伏熾磐也重新成為太子,日後繼承了王位。他卻以怨報德,發兵滅掉了岳父的南涼國,俘虜了岳父岳母一大家子。他將岳父另一個美貌的女兒也選入宮中,封為左夫人。一開始,乞伏熾磐還是禮遇岳父,封他做驃騎大將軍,但後來還是將岳父秘密毒殺,以絕後患。
禿髮氏由本國的公主變成敵國的王后,她不忘國仇家恨,在丈夫身邊密謀著為父報仇。她與哥哥禿髮虎臺秘密準備了八年,卻在發動政變的前夕被妹妹左夫人禿髮氏出賣。乞伏熾磐一舉將禿髮氏兄妹及同黨全部處死,但沒有因功將左夫人禿髮氏升為王后。
這位出賣親人的左夫人禿髮氏日後受到了懲罰。乞伏熾磐死後,乞伏熾磐的一個兒子乞伏暮末繼位,與她們禿髮家無血緣關係。左夫人禿髮氏與乞伏熾磐的另一個兒子乞伏軻殊羅通姦,新國王乞伏暮末發現這一醜事,責罵了不知自愛的弟弟和庶母。左夫人禿髮氏和乞伏軻殊羅擔心日後會被殺掉,就乾脆準備暗殺乞伏暮末。事情敗露後,乞伏暮末原諒了弟弟,但處死了庶母。
東晉的第七位皇帝為司馬奕,已經沒有實權了,權臣恆溫掌握著實權。恆溫為了能夠找理由廢除司馬奕,就散佈謠言,指司馬奕已有的三個兒子都是野種。說司馬奕實為陽痿,無法生育,為了有後代就讓自己的男寵和後宮的田美人、孟美人發生關係,生下三個兒子冒認皇室骨肉。恆溫以此汙名廢掉了司馬奕,並處死了可憐的田美人孟美人母子五人。
被廢為海西縣公的司馬奕心灰意冷,長期沉迷酒色。他也與其他美人生下孩子,但是恆溫是將他扣上「陽痿不育、借種亂皇室血統」的罪名才廢掉他的,為了保命,司馬奕都不敢撫養這個能證明自己有生育能力的親生孩子。當時的人都同情他,恆溫也就不再害他,司馬奕在退位後又繼續活了十四年才去世。
番外篇:國外的宮鬥
日本篇:大正天皇(1879年-1926年),父親為著名的明治天皇,母親為正二位典待柳原愛子。大正天皇在六個兄弟裡唯一活到成年,除了生母以外,大正還有一個嫡母四個庶母。他在未出世之間就遭到了後宮的暗害,生母剛一懷孕,就有人在皇宮地板上抹了一層桐油,想讓她滑倒流產。在宮城的紅葉山上還發現了詛咒她和孩子的紙人、草人。在大正出生前夜,還有人在她的住處放了一盆水,裡面有一個泡得鼓鼓脹賬的袋子,裡面全是黃豆,意思是詛咒她腹中的嬰兒難產,像袋子中的黃豆一樣永遠不能出來。大正天皇之後成了日本第一個一夫一妻制的天皇,或許也有童年陰影的原因。
雖然20世紀以來的日本皇室都是一夫一妻制,但是宮中所在著一個寵大的女官群體,她們中不少人門第高貴,宮廷資歷長,屢次欺壓正式的女主人。明仁皇后美智子被她們橫加挑剔,冷嘲熱諷,在陪同明仁出現在公眾場合時,多問了幾句,便會遭到"目下沒有殿下,太愛管閒事"的批評。在陪同良子皇后聽進講時,有時問得過細了一點,皇后的女官長保科就會過來提醒:"在皇后面前,少充內行"。類似的事情可以說不勝列舉。美智子還一度氣病,離開皇宮靜養了八個月。
新一代的女主人皇太子妃雅子進宮之後也被欺負,在自己的訂婚典禮上,她因為發言比德仁長了七秒鐘就被女官們斥為“失禮”。這位哈佛才女的個性完全被泯滅,雅子因故放棄長笛的學習後,從皇室到民眾傳來各種閒言碎語。眾目睽睽之下,雅子即使累了也不能隨便在床上躺一會兒;即使和丈夫在客廳小坐,侍從和女官們也可以為了公事隨便出入左右。她甚至在結婚九年後,也就是生了一個女兒之後,才第一次獲准回到自己的孃家。
朝鮮篇:朝鮮成宗的第一繼妃為尹氏,容姿美麗但極為善妒,時常隨身攜帶砒霜,意圖殺害成宗寵幸的嬪御、宮人,且與婆婆仁粹大妃不和,她的兒子就是殘暴的燕山君(《大長今》裡殺死長今父親的那個暴君)。在後宮裡,她主要與得寵的嚴淑儀、鄭淑容相鬥。1477年三月,有人送諺文書信、砒礵及巫蠱文書至成宗庶母權淑儀的私宅,書信上寫著嚴淑儀與鄭淑容意圖謀害王妃尹氏與元子(即燕山君)一事,原本要嚴刑拷問嚴淑儀與鄭淑容,但因鄭氏懷孕而暫緩執行。不過女官奉保夫人卻在王妃尹氏的中宮寢室旁發覺一個鼠洞,有紙片塞在鼠洞,經檢查與那份巫蠱文書顏色相同,其剪裁參差之處也吻合,最終暴露了尹王妃其實是在自導自演。成宗大怒,欲降封尹氏為嬪,但在任士洪等大臣的相勸下打消念頭。
1479年,因尹氏生辰時成宗到某位後宮的處所,尹氏竟衝入處所與成宗起了極大的衝突並抓傷成宗的臉,這是被視為大逆之罪,隔天尹氏被廢為庶人。1482年,成宗擔心自己死後,尹氏憑藉新王生母的身分專權,於是賜死尹氏,尹氏的母親、兄弟亦被成宗下令流放。賜死廢妃的過程中婆婆仁粹大妃積極推動。
她的兒子燕山君從小就性格粗暴且厭惡讀書,繼位後在1504年為“無辜枉死”的生母復仇。聽信外戚任士洪讒言,追捕當年與生母尹氏的案件相關人士並加以殺害。兩個庶母嚴氏和鄭氏被殘忍虐死,兩人的家人即使是八十歲老父也被處斬。燕山君對於病重在床的祖母仁粹大妃也興師問罪,言語不遜,使其一病不起,月餘就含恨而終。
朝鮮仁祖40歲(1635年)時逝了原配王妃仁烈王后,43歲時(1638年)娶了14歲的新王妃莊烈王后趙氏。在此之前仁祖另寵幸了一位同樣姓趙的宮女,趙宮女為後宮第一寵妃,陸續被封為淑媛、昭容、昭儀,直至正一品貴人,僅次於莊烈王后。趙貴人個性非常陰險,不但敢與眾後宮相鬥( 時, 中殿及張淑儀皆無寵, 而昭儀愈益見幸, 性且陰巧, 所與相忤者, 輒被構陷, 宮中之人無不畏之),還屢屢陷害老皇帝的兒子兒媳們。
1643年莊烈王后突患重病導致輕微中風,仁祖迷信中風會傳染,因而下令將莊烈王后遷往慶德宮養病,卻沒有一次前往探視。同年尚宮李貞敏四月與趙貴人爭寵,李尚宮被指控詛咒趙貴人,七月賜死,有說法這就是趙貴人自導自演的(而或言趙氏實自詛呪, 以為陷李之地雲),賜死李尚宮的過程甚至違反了當時的法律程式,引起巨大反響(而貞敏等賜死之命, 直下內需司, 移牒禁府施行, 聞者無不駭歎)。
1645年,與趙貴人有親戚關係的醫官李馨益針灸治療仁祖的嫡長子世子李 (生僻字,字形為:三點水+山主)後,世子三日內就暴亡( 舉體盡黑,七竅皆出鮮血)。仁祖不但未追究責任,還下令趕緊處理屍體,史家後來分析趙貴人可能不是主謀,主謀就是仁祖本人(父子在政見上有極大矛盾)。1646年,昭顯(諡號)世子的遺孀世子嬪姜氏被指控在公公仁祖食用的鮑魚裡下毒( 至是, 上進生鰒灸有毒, 遂疑姜嬪, 乃下其宮人及御廚內人, 按問之)。姜嬪4月份被賜死,朝鮮當時的輿論也認為陷害她的人就是當時為淑儀的趙貴人(故中外民心不厭, 皆歸罪趙淑儀)。
仁祖的二兒子李淏(後來的孝宗)接替成為新的王世子,李淏對比自己還小5歲的繼母莊烈王后克盡孝道,天天去慶德宮看顧繼母。此時的繼母子兩人都是趙貴人的眼中釘,趙貴人同權臣金自點勾結,在昌德宮和昌慶宮中埋下幼兒骨頭和從墓地挖來的樹(頭骨之有白齒者, 骨屑之有臊臭者, 密封暗投, 使之或散或埋於慈殿及大殿;古塜槨片覓納),想詛死這這兩人,把王后和王世子的位置騰給自己和自己的兒子。
除了詛咒以外,趙貴人還想複製“毒鮑魚”事件來陷害李淏。趁著李淏給仁祖送魚湯的時候,把銀籤子插到魚湯裡,驚訝地告訴仁祖銀籤子一遇魚湯就變色(暗示有毒)。這時,女官尹尚宮上前解釋到,滾燙的魚湯一碰到銀,銀都會變色的,並建議仁祖拿其他魚來做實驗,李淏這才免遇嫂子姜氏當年的禍事(仁廟卽令試之, 果然。 於是仁廟覺悟, 東宮得無事)。
1649年,仁祖去世,李淏繼位為孝宗。按照規定,已經是太妃的趙貴人出宮回私宅居住,不過她還是不消停,繼續想辦法詛咒(出閤之後, 多行妖怪之事, 汲取井水, 親自禱祝, 多覓兇物, 封樻持入)。1651年陰謀曝光,趙貴人被廢位賜死,兩個兒子崇善君和樂善君被削去官爵。後來孝宗對昌德宮和昌慶宮展開了修理工程,重換泥土,重鋪殿磚,工人們不斷挖出廢貴人趙氏埋的兇惡汙穢之物,使得孝宗很長時間都不願再居住於此。
朝鮮高宗李熙的王妃(後被追封為明成皇后)閔茲映(另一種譯法是閔慈英),雖為望族驪興閔氏成員,但家境十分清寒。因為李熙就是她遠房堂姐的兒子,所以在1867年被公公興宣大院君李罡應選中作王妃(此時高宗15歲,閔妃16歲)。但高宗不知道怎麼的卻寵愛一個已經24歲的大齡尚宮李順娥,把年齡更合適的小妻子丟在一邊冷落。1868年李順娥就生了兒子李墡,被封為淑媛。閔妃隱忍下來,在宮殿裡用閱讀書籍充實自己,讀的都是《春秋左氏傳》等經典,使自身的文化修養與政治謀略在這三年裡得到充分地提高。等到三年之後,高宗對李順娥沒有那麼迷戀了,閔妃多讀書所培養的智慧和氣質終於吸引到了高宗,兩人終於開始了恩愛的生活(王年稍長,思親政,王后頗通書史,饒智略,善伺王意,王甚龐之)。
可是閔妃雖然得到了丈夫的寵愛,可是她有一個致命缺陷——生育能力極差。閔妃1871年生下長子,沒有肛門,四天後就死了(以大便不通之證, 不幸産室廳撤罷)。1873年生下長女,長到七個月也就夭折了。1875年生的三子,1878年生的四子都沒活過週歲。其間閔妃還有過流產,閔妃只有1874年生下來的次子李坧(後來的純宗)活下來了。但在1873年時公公大院君就已經不信任閔妃有生育能力,企圖把李順娥生的庶長子李墡立為世子。擁有政治才幹的閔妃聯合閔家勢力和其他反對大院君的勢力,發動兵變把大院君趕出京城。然後再耗費巨金多方運作,讓本族兄弟擔任朝鮮外交官,去賄賂清朝的李鴻章等人,終於把未滿週歲的李坧立為世子。李順娥與李墡就被閔妃藉著祖制趕出皇宮(非世子的王子得居住在宮外),1880年時才十三歲的李墡突然暴死,外傳就是閔妃下的毒手,把李墡倒立塞進鮓甕憋死,或是用棒槌活活打死(外間盛傳明成後倒植鮓甕,一雲砧杵撞殺之)。李順娥在悲痛中成了啞巴,孤寂地活到七十一歲,1914年才去世。
閔妃後來掌握了實權,所以處理起其他情敵則心狠手辣得多。比如高宗在1877年前寵幸的宮人張氏,張尚宮生下了庶次子李堈,由於李堈後來生育了很多孩子,而高宗的其他兒子孫子都無後而終,今天韓國現存的高宗後代(包括“女皇”李海瑗)全都帶著張尚宮的血脈。但當年的史料傳聞等都記載閔妃手段殘忍地迫害張尚宮,張尚宮剛一生完孩子就被閔妃派人重傷,趕出宮去(剜陰溝兩傍肉,舁出於外)。張尚宮住進哥哥的家裡,忍辱偷生十餘年,還是突然暴死。1895年時甚至在朝鮮城鄉廣泛流傳諺文小說《張嬪錄》,講述張氏被閔妃迫害致死的悲慘一生。日本駐朝公使井上馨還寫了報告〈張嬪ト題スル小說發賣差止メノ義ニ付上申〉向日本政府報告此事。
1885年,高宗又臨幸了閔妃的侍衛尚宮嚴尚宮,閔妃盛怒下要殺死嚴尚宮,高宗苦求才得免(後大恚,欲殺之,上懇乞獲免),嚴氏又被趕出宮。1895年,宮中發生乙未事變,閔妃被日本浪人殺死。事變發生後五天,高宗就把已經四十一歲的嚴尚宮接回宮裡,這遭到朝鮮國民的不滿(距變後甫五日也,上之無心肝,都民皆恨之)。嚴尚宮幫助高宗和世子李坧從景福宮逃往俄國公使館避難,當時受到好評。但貧寒家境出身造成她的眼光和素質低下,嚴尚宮此後執掌後宮就作出了一系列無知之舉,已經升為皇貴妃還不滿足,掀起“嚴妃升後運動”,想成為高宗的繼後,弄得政壇雞犬不寧,還任用嚴家外戚干政,對外還採取親日態度。嚴氏在韓國史學界評價很低。
-
10 # 是阿維啊
宮鬥,這兩個字可以說是歷史上十分矚目的兩個字眼。除了那些轟動天下的大事,以及關於皇位的變更。宮鬥似乎就是歷史的主題了。或者其他的乾脆都是插曲也可以。
當然,這麼說就是以宮鬥這個事件為主線來看的了。但確實宮鬥在歷史上確實是不絕於耳的,但是也是各有不同。
總而言之,關於宮鬥戲電視劇描繪的很傳神。但是後宮之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很寂靜的。寂靜到走路的聲音都顯得難能可貴,但是另外一方面,勾心鬥角這種事情確實是無時無刻不在發生。
那麼為什麼呢?其實這些喧囂基本上都是圍繞著一個職位而產生的,也就是皇帝。
為了權力,所以必然和皇帝有關。為了皇位,這個更是直接的觸及皇帝。還有其他的,無論如何,基本上都可以和這個中心圍繞,甚至於愛情。所以,皇帝只有一個,所有的事情都圍繞著他。但是皇帝只有一個,他的注意力永遠都只有眼睛觸及的那一片。
所以,肉少狼多,為了搶食,他們只好都往他僅有的那一片視野中跑去。於是就像競技比賽一樣,豐富多彩。
-
11 # 山石道人評紅樓
職場尚有宮鬥,更何況皇宮
九子奪嫡,宣武門之變,武則天稱帝
哪一個不是歷盡了宮鬥陰謀陽謀的結果
-
12 # 追記歷史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這個不倫男女都存在著,粗俗點的直接體現在摩拳擦掌,委婉點的就是勾心鬥角。自古歷朝歷代皇宮內都是一個複雜的體系,其中後宮宮鬥更是一個沒有硝煙的殘酷戰場,所以可以肯定的回答你,皇宮內真的有宮斗的情況,而且鬥爭還相當激烈。下面咱們就從不同的角度談一談宮鬥:
後宮的那些女人們古代帝王站在權利的最巔峰,他們所享受的都是最高階的待遇,包括後宮的那些女人們。咱們所瞭解皇帝女人們的情況,基本停留在三宮六院佳麗三千,其實細數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大多都達不到如此大的規模。一般皇帝的後宮女人團大概在百人左右,比如明清時期基本幾十上百人,我印象最深能達到千人的皇帝,也就是剛完成三國一統的司馬炎。我們對皇帝后宮女人的數量存在誤解,如果真都是千人規模的美女,那對於皇帝來說將是多麼大的工程量,沉迷女色也不利於國家治理,想想司馬炎發明的羊車望幸就知道女人多了皇帝也愁。
皇帝選擇女人的隨意性有多大我們從小說或影視劇中經常會看到皇帝微服私巡時,看到某個美女就收入宮中笑納了,其實這種情況的發生率極低。首先皇帝根本不能隨便出宮,因為那樣會產生很多不穩定因素,嚴重的可能出去轉一圈位子就沒了,皇城外皇帝的安全也不容易保障,真正的皇帝出巡牌場浩大,而且每次所需要的資金更是筆不小的開支。能進入後宮到皇帝身邊的女人,都有著非富即貴的家庭出身,而且要經過層層稽核,要不萬一把皇帝給咔嚓了,這種嚴重的後果誰也承擔不起。基本上和皇帝走的最近的女人,身後都有著不小的家族勢力,這是帝王為平衡大局不得不做出的選擇。皇帝們的皇后不一定是最美的一個,但是大多都是背景最顯赫的一位,所以帝王選擇女人有很大的侷限性,需要考慮的外界因素也很多。
帝王女人不簡單電視熒幕上為我們展現的皇后也好,嬪妃也罷,無不是美麗動人,禮儀素質都優雅無比。其實這些後宮的女人們都不是省油的燈,因為在那個慘烈競爭的環境下,不進則退,甚至一步走錯自己的小命都無法保障。這些女人們整日無所事事,唯一的任務就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等待帝王的召喚,所以她們就會有大把的時間來琢磨怎麼爭得皇帝的寵愛。經常今天需要打壓誰,明天需要陷害誰,而且使用的都是些見不得人的陰招,往往下手果決狠辣。
母以子貴的現實在後宮女人爭寵的基礎上,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現實問題,那就是皇位繼承人的問題。這些娘娘們爭鬥時互相積攢的怨恨肯定少不了,甚至有些已經上升到你死我活的境地,這類下過死手的仇恨根本無法化解。尤其是參與到爭儲戰爭中的娘娘們,那日後真是沒有什麼迴旋的餘地,勝出一方的兒子一旦上臺,前期競爭過的對手肯定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甚至其背後家族整體勢力都會被連根拔起。
-
13 # 段ZI君
不會有那麼多,因為皇宮其實特別大,你看現在的故宮,走下來得累死人,而且古代就只有個轎子,還得講究平穩不失儀態,從自己宮裡走到別人宮裡都半天了,再回來又得半天,哪有那麼多時間宮鬥。但是還是有的。
-
14 # HuiNanHistory
說起古代真實的宮鬥,可要比現在的電視劇血淋淋多了。
大家還記得人彘人彘吧?這就是真宮斗的結果。
在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將情敵戚夫人製作成了人彘——所謂人彘,就是無手無腳、軀幹蠕動的怪物,由於嗓子也被毒啞了,所以只能哼哼哼地,就像糞坑裡的豬一樣,所以得了這個名字:
漢高祖寵幸戚夫人,高祖死,呂后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飲瘖藥,使居廁中,名曰“人彘”。再比如,西晉的白痴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賈南風,她宮鬥起來的殘忍程度,也是不遑多讓。根據史書記載:
妃性酷虐,嘗手殺數人。或以戟擲孕妾,子隨刃墮地。由於丈夫是白痴,所以作太子妃的時候,太子宮中的大小事都由賈南風把持。
結果呢,賈南風相當兇悍:如果有太子姬妾懷孕,就用戟挑出懷孕姬妾的胎兒,恐怖吧?!
至於影視劇中經常見到的詛咒情節,古代更是不缺。
例如,宋哲宗的皇后孟氏由於妒忌皇帝的寵妃劉婕妤,居然施行詛咒之術。根據記載:
又令堅繪劉婕妤像,以大釘釘其心;又欲取五月中瘵死宮人燒秘灰,置劉婕妤寢,幾其以此疾患死;又取七家針各一,燒符置劉閤中,皆以厭惡,卒無驗。對自己的情敵,孟皇后用釘子釘她的畫像。這種恨意也算是讓人毛骨悚然了。
總而言之,古代的宮鬥比現代電視劇激烈多了。
-
15 # 小小小百科全書
宮鬥可以說是伴隨著整個封建社會的整個時代。從漢朝開始,宮鬥就已經存在了。而且一瞬間就到達了其殘酷的巔峰。漢高祖時期以呂后為首的宮鬥就進行的非常的精彩並且殘酷。呂后這位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傑出女政治家,她不僅僅是劉邦的髮妻。而且還從劉邦草莽之時就一直伴隨著劉邦。原本劉邦對於呂后來說也非常的喜愛。畢竟是自己的髮妻,而且呂后長得也不醜,並且還十分的善解人意賢惠異常。舉個例子吧。呂后和劉邦結婚的時候,呂后還是一個豆蔻年華的少女。而劉邦不僅比呂后大十五歲。並且劉邦還帶了一個兒子劉肥。兩人結婚後呂后並沒有苛責過劉肥。相對來說還比較關心劉肥。這對於老夫少妻組合來說,實屬不易。也足見呂后最早是十分賢淑的。
隨著劉邦地位的不斷攀升,劉邦身邊也逐漸出現了其他的女人。而呂后由於在楚漢之爭初期不慎被項羽俘虜。所以在沒有呂后在身邊的時候,劉備可是一直都沒有委屈了自己。不久後歷史上著名的戚夫人就逐漸取代了呂后的位置。最後雖然呂后被項羽釋放。但當時的呂后已經遠遠不如戚夫人受寵了。而且戚夫人也仗著年輕徹底霸佔了劉邦。呂后雖然是正室,但寵幸不及戚夫人。所以呂后也只能徐圖後勢。但呂后和戚夫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從未減少。
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後,呂后自然成為了皇后。而呂后和劉邦的長子劉盈也名正言順的成為了太子。但戚夫人這時候仗著劉邦鐘意自己,並且還延誤劉盈的心理。所以也起了和呂后掰掰腕子的想法。按理說戚夫人又有劉邦的疼愛支援,再加上劉邦對於權利的慾望也讓劉邦感到不滿。這種情況下戚夫人絕對沒有失敗的可能。但呂后雖然鬥不過有劉邦支援的戚夫人。但呂后還是有許多盟友的。比如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張亮建議呂后以劉盈的名義請商山四皓下山。結果就憑藉商山四皓還真的讓劉邦改變了想法。所以戚夫人和呂后的立儲之爭以戚夫人失敗而告終。
劉邦死後,呂后掌握了漢朝大權後,立刻開始對劉邦的妃子進行清理。幾乎所有的劉邦妃子都被囚禁了起來等候呂后的審判。其中薄姬算是最幸運的了。早早的就跟著兒子去了代地逍遙自在。而劉邦其他妃子一個個日子過的那叫一個悲慘。其中最慘的還屬於之前和呂后斗的最兇的戚夫人。戚夫人不僅自己被做成了人彘。而且還把自己的兒子劉如意給害死了。戚夫人之後,劉邦的妃子多數都死的不明不白的。僅剩的一些也都被囚禁在皇宮之中,最後鬱鬱而終。所以說皇宮之中不是有沒有宮斗的問題。而是多麼慘烈的問題。
-
16 # 四象工作室
歷史上熱衷貢獻宮鬥戲碼的妖妃總共就那麼幾位,想在壓抑又禮法森嚴的清朝後宮找出這樣一位就更難。至於清宮劇裡很多讓觀眾恨得牙癢癢的“後宮毒瘤”真實歷史中其實都是溫婉賢淑的皇家賢內助。 比如清朝有這麼一位妃子,皇帝是這樣評價的:
“妃素病弱,秉性柔嘉,持躬淑慎。朕在藩邸時事朕克盡敬慎,在皇后前小心恭謹,馭下寬厚和平,實能贊儴內政。”
猜出她是誰了嗎?這位就是《甄嬛傳》裡飛揚跋扈、賞人“一丈紅”的年妃。一生恭謹謙和的皇妃沒想到最後坑她的竟然是編劇。
再延伸下背景,數字之道編輯查閱了歷史論文、文物專家著作、故宮博物院出版物、國家清史纂修工程文獻、清代宮廷會典等,還原真實的紫禁城升(si)職(bi)之路。PS以下內容為清王朝後宮。
第一幕 進宮選拔記
開啟紫禁城升職記首先得進宮。除了穿越以外,正經古代少女想進紫禁城只能透過選秀。清代有兩種選秀女的方式,少女們究竟會拿到哪種劇本要看出身。
八旗秀女—選妃按照清朝規定,八旗女子凡到了13、14歲必須要參加秀女選看,只有落選後才可自由婚嫁。
如此精挑細選出的想必一定都是高貴優雅的美人。不過很多人欣賞過清代后妃們的畫像都覺得一言難盡,說好的後宮美女如雲呢?皇帝太慘了!
清代選妃並非選美女,而是挑選門第和德行都適宜的女子,比起顏值,端莊、賢淑等特質更易博得青睞。貪戀美色有違滿清祖訓,對不起列祖列宗是嚴重過失,高高在上的皇帝也可能受到訓誡。
在倫理觀念、維繫貴族血統的影響下,清代八旗秀女的選擇範圍不斷縮小。到清朝晚期,官員敷衍了事,旗人也不重視,光緒年間甚至出現“無人可選”的狀況,這一制度最終走向消亡。
出身高貴能參與選妃,內務府出身的秀女就只能去選宮女了。
內務府秀女——選宮女清代不存在麻雀變鳳凰。除妃嬪外,挑選宮女對出身血統也有要求,因為宮女們一旦得到皇上寵幸,也是可能一躍成為後宮寵妃的。內務府包衣相對王公貴族雖然等級較低,但是作為上位者的世襲僕從,他們的身份地位相比平民百姓還是要高出一等。平民家的女兒註定無緣皇城。
第二幕 后妃升職記 排位決定“伙食”
排位決定“伙食”
後宮中,嬪以上為“主位”,有朝服、朝冠,貴人往下則屬於低等品級,皇后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皇貴妃地位僅次於皇后,且有協理後宮之權,為了後宮和諧,有皇后在位時一般不會冊立皇貴妃。
皇后與嬪妃的關係既是妻妾也是君臣,妃嬪見皇后和見皇上一樣須行臣妾之禮,適逢節日、慶典、皇后生日還要行禮祝賀。宮中等級不僅決定關乎權力還決定了生活質量,除禮數外,從衣著到每日膳食都嚴格按照身份地位區別。
升級路漫漫深宮歲月不甘心數地磚,想升職加薪走上人生巔峰?清代冊封妃嬪一般為逐級加封,由答應常在等低位逐級晉升為貴人、嬪、妃等高位。除非是赫舍裡皇后這樣小小年紀就成人生贏家,一般妃嬪在宮中的晉升之路可是一段由青春書寫的漫漫長路。
逐級晉升到高位最快也要12年之久。覺得太慢?這已經是著名寵妃的開掛模式了,獨得皇寵的尚且如此,更多的嬪妃可能過了幾年就被皇帝遺忘在深宮中。后妃最多的乾隆到了暮年時自稱“只有二妃二嬪”。然而據《請皇室四譜》統計,乾隆84歲時健在的妃嬪仍至少有9人。這就尷尬了,不知老皇帝是真記性不好還是故意的。
不過有時皇帝對妃子愛得深沉也可能不按常理出牌。如大家耳熟能詳的董鄂妃,在被立為賢妃後僅過了4個月就被越級晉封為皇貴妃,她去世後順治帝還將她追封為皇后。這樣跳級是極少數,大多數情況還得按規矩來。
上位避坑指南宮女為起點的晉升路是艱難模式,除了要忍受繁重的工作、打人不選日子的主子,還有可能在泡到皇帝之前就因為笨、病被趕出宮。對,你沒有看錯,太笨也是會被趕出去的。
沒有被趕出宮,順利得到恩寵也請注意謹言慎行,不要企圖迷惑皇上。清朝祖訓“不得沉迷后妃”,後宮中還有針對皇上的“防沉迷系統”,皇上和后妃的“夜生活”清廷有嚴格規定,一旦發現不合格的地方比如超時,后妃們就要受仗刑,另外內監會在皇帝寢宮門外誦讀祖訓,皇帝需披好衣物跪著聽完。慈禧太后還是懿妃時就因此吃過苦頭,咸豐帝和愛妃廝混不理朝政,結果懿妃被帶到皇后處,先被數落了一遍過錯,接著就捱了板子。
不得寵沒出路,得寵還要受皮肉之苦,如果還仗著皇帝的喜愛為所欲為更是大忌,一旦觸犯了宮規就只能等著降級。乾隆的小女兒十公主生母汪氏就曾體驗過人生的大起大落。得到皇帝寵愛後,汪氏內心膨脹了,一次竟失手將宮女打死。主子雖是主子,但也不可濫殺無辜為所欲為。汪氏從妃貶為嬪。要不是後來有備受寵愛的十公主,以後的命運就不得而知了。
第三幕 本宮不死 爾等終究是妃
熬過了漫長的后妃升級之路,躲過一路各種坑,皇后寶座就在眼前。當寵妃難,當皇后更難,這最後一步可能是最遠的一步。不信我們就來看看清朝28位皇后(多爾袞生母情況特殊,未算在列)都是怎樣站上後宮食物鏈頂端的。
清朝大多數皇后,都是端莊有教養的名門閨秀,一早被皇室選中成了皇帝未登基前的嫡福晉或者小皇帝的大婚物件。如果沒有一步登天的命,就要盼望養出好兒子,如果兒子繼位,生母也會被尊為先帝的皇后。否則只能在宮中熬到高位,還要等皇后崩逝才有機會。鑑於清朝200多年曆史中活著被廢的皇后只有1位,真的想像電視劇、宮鬥文裡靠後宮爭寵上位,期待皇帝有朝一日廢了皇后,建議少說話、多做夢。
真實的紫禁城後宮可能還不如吃雞刺激。少些宮鬥套路,多些運氣和耐心,榮華富貴說不定就在前方。
PS.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還不滿足?西太后搶班奪權瞭解一下。
回覆列表
有真有假。
首先古代的宮斗絕不是
現代
人所想象的那麼波詭雲譎,爾虞我詐。否則,後宮將一片混亂,暗無天日。古代人也是人。後宮的人也都是人。是人當然首要過太平日子。因此,當宮女、太監們入宮後首先不會想如何自相殘殺。宮女、太監們首先想的是如何過舒心太平的日子。那麼,皇后、妃嬪們呢?皇后妃嬪們也不是腦殘誰沒事琢磨興風作浪玩?所以這就註定後宮有
後宮的規矩
。這就是《宮規》。《宮規》如同我們的規章制度都是明面上的東西。大家按部就班的照辦就是。但是,宮廷裡也有潛規則。大家也會心照不宣。但問題是是人就會貪婪。在貪婪與慾望面前於是誕生了羨慕嫉妒恨;誕生了爭風吃醋;誕生了爾虞我詐、波詭雲譎。……
說到底宮鬥和人鬥異曲同工而已。宮廷不過是個小社會。而社會不過是個大宮廷。我們現實生活中波詭雲譎、爾虞我詐難道還少麼?只不過宮斗的勝利者
君臨天下
、母儀天下。而失敗者人頭落地滅門九族。而人斗的結果是勝利者升官發財。失敗者破產下崗失業而已。總不外乎,勝者為王敗者寇。宮鬥和人鬥都一樣就是爭權奪利。但宮鬥體現出的智慧是關乎國家命運生死存亡的大是大非。而人鬥最大也不過是一個公司一個單位的生死存亡而已。
古人與今人從來就是一脈相承,愛恨交加。
平常心看宮鬥。宮鬥也就不過如此。高屋建瓴看人鬥,人鬥也可以驚天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