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車市觀察

    法系車,在剛進入國內市場還是不錯的,老三樣之一

    後期在新品更新換代和產品品質上,反應很慢

    在三年前開始復甦,銷量已經有長足進步

  • 2 # 一線車談

    主要還是德系車的營銷、口碑豎立太過堅決、強悍。

    口碑好是過去,和近段時間,中間有較長的時間產品力不足。

    法系車代表有雷諾,PSA。

    雷諾日產聯盟,交叉持股,技術部分互通,但是雷諾精力集中在賽事、發動機研發和供應商,整車方面忽略了中國市場,進口引入太晚,近一年才實現國產。

    PSA是老字號,標緻雪鐵龍在上世紀90年造出了國民好車,把一些靠譜技術都應用在了富康、塞納上。隨後的車型更迭換湯不換藥。標緻雪鐵龍在國內始終沒有豎立產品形象的高階貨,不像ABB,以2000年為元年,內飾精進速度令人咋舌,而法系始終堅持造車隨心所欲,不得人心。

    產品方面:

    法系車的口碑好,也體現在底盤上,而取決於底盤好壞的還是行走機構的技術,比方說後輪隨動轉向、比方說從第一代DS公路女皇就延續下來並不斷升級的液器懸掛,但這套懸掛主要是應對舒適性上。隨著國內車市發展,標緻雪鐵龍始終沒有針對運動型轎車作大文章,唯一的高階貨是雪鐵龍C6,配備了主動液氣懸掛,配置也全面,但售價高達63萬。而同期的ABB價格和產品力已經非常成熟。

    營銷方面:

    法國人本來是熱愛營銷的,比如先驅年代,雪鐵龍的創始人安德烈·雪鐵龍是最會營銷的,沒有之一,比古板的德國人、熱衷於股權遊戲的老美精通得多。可惜被標緻併購之後沒有繼承下來這種風格。在中國汽車市場蓬勃發展階段,標緻雪鐵龍的車型同平臺化生產導致了同質化嚴重,二者口碑統一,再加上產品力不足,所以銷量就不好咯。

    從長安PSA的DS上就能看出,在中國不只是你車好、高階豪華就可以,因為國人的購車觀念是全世界最具“特色”的。

    不過,近兩年標緻雪鐵龍的產品改頭換面,產品力增強頗多,建議關注。代表車型在標緻308S、408,雪鐵龍方面目前只入門級家轎的表現還可以,雪鐵龍和標緻大致扮演了雪佛蘭和別克之間的定位,但二者品牌力照比後者還不行。

    剛起床,腦子比較混,有諸多不對地方還請見諒!

  • 3 # 智電汽車

    從市場營銷角度來講,上海人的營銷策略的確很厲害;

    從產品角度來講,法系產品在中國市場井噴的時候更新步伐未更上市場形勢變換;

    從地域形勢來講,法系產品是與中國內陸企業合資,譬如東風標緻、東風雪鐵龍等,受改革開放影響,開放程度遠不及沿海城市,務工人員大多從中西部地區到沿海城市打工,接觸到沿海品牌較多,回家後,對當地品牌瞭解程度遠不及沿海城市品牌。

  • 4 # 綠色駕駛

    法系車在國內市場上主要就是標緻和雪鐵龍兩大品牌,另外還有最近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的DS和雷諾。

    法系車以設計見長,早期的薩拉畢加索贏得了很多人的關注,另外雪鐵龍進入中國市場比較早,富康更是最早的老三樣之一。

    但是從技術進步的角度看,德系和自主品牌最激進,其次是美系,然後是日系和法系,法系一直有點吃老本的感覺,尤其是在變速箱技術上,德系推雙離合,日系推CVT,法系一直是老掉牙的4AT,隨之而來的結果就是法系在自動擋車型方面的油耗口碑相當不好,前一段時間國際油價居高不下,高油耗的法國車肯定是受影響的。

    近期法系在發動機動力配置方面開始發力,尤其以1.6THP為代表的系列車型上市,動力油耗方面的弱勢得以改觀,但是市場就是這樣,一旦形成一定的口碑,再想改變人們的觀念是很難的。比如,日系車是省油的口碑,雖然德系美系有些車已經做得比日系號了,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堅定的認為,要省油還是日系。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旦形成一定的口碑和觀念,要糾正是很難的,法系這樣的弱勢品牌要打翻身仗一是要把車造好,另外還要在營銷方面拿出點不一樣的路子來,不求適合所有的消費者,選好自己的目標使用者,培養忠實擁躉。

  • 5 # 車壇囧說

    因為二汽,這就是個國企,不會做營銷,而且法國車剛剛進入國內主要似乎愛麗舍和塞納這樣的車型,走的全是低端市場,和政府的聯誼不多,造成了法系車就是便宜車的概念根深蒂固。但法系車是有品質,有價效比,但是一輩子買一輛就可以了。對比德系車,他的操控感不輸,但輸在了油耗。對比日系車他硬在了內飾質感,相同的舒適度卻輸在了油耗。法系車的操控是沒話說的,配置也比較豐富,但是油耗高是死病,比如老款的408,如果你在武漢城區裡開能開到11個油內算你牛掰,我的C4L也是一樣,10L的油耗。但是行車品質,在高速上的加速表現是很棒的。如果再換車,我不會買法系,原因呢。就是有1臺開開就夠,要就追求德系,要就追求日系吧。但是你這輩子買一臺法系車一定不會後悔,駕駛感好,內飾用料好,空間足夠,價效比超德系,車身安全領先日系,輸的那點點油耗也不過如此,不差錢。

  • 6 # 車壇小缸

    這與進入中國時間的早晚有關,雖然法系車進入中國時間比大眾早,但是期間待了一兩年就撤了,一副很牛掰的樣子,結果現在大眾成了中國的王牌車,法系車只能哭了,如果當年法系車堅持下來,那麼現在其銷量不會比大眾差

  • 7 # 車來車往

    我舉個例子吧:很多女孩子說自己的擇偶條件可以說出許多來,什麼要孝順啊,要有上進心啊,愛護小動物啊等等等等,但是一旦碰到帥哥了(自己看對眼的),什麼條件都是浮雲。這是個看顏值的時代,孝順上進善良的人有很多,但是沒看對眼,就算你再好,最後只能說一句:我一直把你當我親哥哥呢!例子說完了,接下來說點實際的:第一是法系車的宣傳力度真的不如其他車系品牌,第二法國人的審美和國人的審美不對口,法系車口碑好,但也抵不過顏值好,想買的人會嫌品牌檔次不夠,不足以撐面子,看外觀實在也沒啥感覺。所以要想在國內汽車市場做出一定的成績,需要深刻了解消費市場。覺得有道理就贊一個!

  • 8 # 亮仔科技

    法系車營銷做的不好,非常不好,最近標緻開始發力,可是雪鐵龍還是老樣子,不過我的c4l開了塊一年,非常滿意,1.8發動機加上接近1.5噸的重量,油耗9個左右,還算可以,地盤操控非常穩,7500公里保養週期還算不錯,現在身邊越來越多法系車

  • 9 # 薄土槓煙

    我開的是世嘉,總體來說還可以吧。我說真的好多人開法系車來不來!法系車有幾個特點:一,高轉速開法系車不要低速行駛哪怕你掛三檔開80碼沒事油耗不高就是聲音大了點!千萬不要高檔低速行駛,積碳油耗還高!二,換擋時候最好2500到2800轉速換擋這樣車子不會頓挫!三,法系車加速性比較好特別三檔後提速超快。四,大家公認的地盤不錯高速上我開過170碼車子一點不飄但是我不敢開了怕違章。缺點:一發動機聲音比較大特別120碼以後!二,小毛病有些不影響正常使用!三,法系車手動擋比自動擋要好我指的世嘉!308!手動擋操控不錯感覺是男人開的車。順便說一下我油耗從買車到現在一直6.5到6.8之間!

  • 10 # 小孔丞相34995734

    我開的是15款1.8自動尊貴,跑了八千公里了。總體的評價就是買了絕對不後悔。我自己總結的優點:1.外觀大氣,內飾精緻,空間充裕。2.動力充沛,操控精準,底盤紮實。車子沒出過任何問題,刮蹭過幾次,但都沾掉了別個車子的油漆。缺點:1.油耗高,當然也與行駛環境有關,武漢市裡均速18,油耗10.6,可以接受,但對比日系就是劣勢了。2.胎噪明顯,靜態下整車隔音良好,但受累於輪胎,高速下胎噪偏高。3.營銷力弱,基本少見宣傳。4.4s服務不專業。

  • 11 # 趣玩QW

    家裡有兩輛大眾,一輛標緻,感覺大眾真的營銷太厲害了,普普通通的車,弄得感覺很高大上。標緻開著還不錯,但是感覺不如大眾。而且設計總感覺有些奇怪。再換車絕不再買大眾或者奧迪,考慮賓士或者英菲尼迪或者凱迪拉克

  • 12 # 絕地縱橫

    法系用料做工特別是底盤,操控都不錯,價效比也行,但法國人浪漫且保守,在汽車產品上只用成熟技術,所謂的高科技沒有經過實踐檢驗的一般不會裝車,營銷也是三流中的三流。好在跟東風合資後學到不少東西,近5年來總算開發生產了些符合國人審美的產品,但.中高階的產品進入國內太晚,市場佔有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13 # 楓林20250116

    以前,雪鐵龍有富康,大眾有普桑,滿大街幾乎都是這兩個品牌,但是大眾能讀懂中國人的心,而且技術更新及時,車系也比較全,尤其是引入帕薩特,價格區間也拉的比較廣,可選擇性比較多,但是雪鐵龍就不行,除了富康,幾乎沒有國產其它車型,大部分的還是以進口為主,中級車幾乎是空白,也沒有什麼先進的技術應用,怪異的造型也嚴重不符合中國的審美觀,在中國,先入為主的思想還是比較濃的,這就奠定了大眾在中國的地位,當然雪鐵龍富康相對的銷量還是可以的,改成愛麗舍了!!雪鐵龍最近幾年已經在反省,也在不斷改進自己,研發新的產品,開始填補價格區間之前的空白,希望雪鐵龍能越做越好,目前雪鐵龍的用料還是很足的,加油吧!!希望有一天能讓中國人重新接受!!

  • 14 # marlboro67912419

    實際上開過比較過更有發言權!我10年買的2.3的c5,公司的配車有尼桑天籟和奧迪a6,行駛感,地盤舒適度它是最好的,奧迪加速快,天籟好開省油,價效比最高還是c5

  • 15 # 塵歸塵Mark

    我開的13款的408,除了油耗高點,11個其它還好,出過車禍,換過後梁,但人沒傷,修好了跑了1800公里高速也沒問題。說到車型現在法系很好啊,日本車不說了一年比一年的車型醜,除了mazd,德系車套娃,我記得買我這輛車時價格比同類的德系和日系便宜2到3萬多,按法系比較費油的說法實際便宜的錢還是可以抵到換車了,但空間和安全配置要比同價位的其它系的高。法系不火還是今如中國的階段有點錯位了,老法系不說了,新的法系進來更新換代節奏有點不對,慢半拍,市場被擠佔了,現在感覺有點回過味來了,開始發力了。

  • 16 # 一品汽車

    其次,法系車的底盤、操控及駕駛質感很不錯,很不錯,很不錯,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而這個駕駛質感不光體現在新車階段,尤其是在車子開到6萬公里以上這樣一個時間段時,這種體會會更加明顯。時間是檢驗車型產品一致性及穩定性的最有效標準之一,比如說就在新購車階段,不少自主品牌車型的駕駛體驗尚可,但車子開了幾年之後,行駛品質迅速下降,也會讓人對其品質穩定性產生懷疑。

    第三,就要說要法系車的缺點了,第一是法系車產品線較短,提供的車型類別比較少,這也是導致其在銷量上沒法與產品眾多的德系、美系、日系品牌媲美的原因之一;其次,法系車的技術更新換代比較緩慢,尤其在國產車型上,最受關注的動力總成等基本上沒有跟上市場消費訴求的變化,也使得其在與競品對比的過程中落了下風。

    第四,目前法系車在國內的品牌影響力較小,整體品牌形象沒有呈現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市場想起德系車可能會想到更先進的技術更新,想到日系車可能會想到省油、質量穩定性較好、小毛病少、舒適性較好等,而法系車卻沒有體現出這樣的品牌特色,也導致其在品牌傳播過程中產生掣肘。

  • 17 # 燈火闌珊57087683

    我08款的手擋1.6的307,操控沒有說的,現在又買了輛q5,老朋友307還是捨不得賣掉,就留著吧,都有感情了

  • 18 # 奇虎南俠

    法系車從發動機變速箱來講太一般了,發動機是高轉速機頭,也就是低扭不足。城市用車主要是低轉速區,開著能爽嗎?帶T的動力可以了,不過那是以高油耗,高保養費為代價的。

    說到變速箱都什麼年代了還4AT橫行,換檔頓挫不說還費油。拿市場主流的A級車,德系基本都是6AT,DSG(雖然問題多但省油啊)日系現在主推CVT,也省油啊。目前也看到在改6AT,但是比人家慢了幾拍了。

    底盤倒是調教得不錯,舒適兼顧操控,把一個扭力梁能挑到爐火純青的也就法國人了。但也不能一扭到底啊,207,307,308,408,3008,愛麗舍,世嘉,C4L,DS3,4,5,6都TM扭力梁,就算開著還行,但心理不舒服。人家一看這車扭力梁啊,哎,廉價貨。

    還有外形設計,沒有一款車是既驚豔又耐看的,所有車裡508算好看的,但只適合家用。還有個同平臺的C5奇醜無比,是一個媽生的嗎?

    雷諾好像是遊離在主流市場之外的,除了科雷傲在路上還能看見幾輛,其他就相當罕見啦。

    總而言之,法國人沒有把中國市場研究透,根本不懂中國人的消費需求,只是看到其他品牌在中國賺大錢也想撈一杯羹,稀裡糊塗的就來了,然後也就只能稀裡糊塗地被邊緣化了。

  • 19 # Myautotime

    這是第一個原因

    法系最大的問題是找錯了合作伙伴,這句話大家可能覺得是扯

    其實這是最關鍵的,你找了廣汽,不是一汽

    本身就像一個大地主家,四姨太生的兒子

    當然,嫁的早晚——這都是命!

    這也是為什麼德國汽車可以在華一騎絕塵的核心原因。

    一汽是共和國長子,奧迪、邁騰成為官車就說明一切!

    德系贏在起跑線上,法系輸在起跑線上!

    後來在廣汽折戟,又重新迴歸二汽懷抱

    但日系獨得二汽恩寵,也是三姨太的命!

    第二個原因就是法國人目光狹隘,壓根就沒瞧上中國市場!

    有個例子,比如經典的505很多人都還記得,

    這車生產了10年,法國人基本上沒有進行明顯的技術改進,

    最後於1998年停產,後來本田接盤,還是這條生產線,現在還在運轉。

    即便是東風入股PSA,股份也是藏著掖著,找了個金主,還是嚴防死守那點家產。

    當然,除了PSA,還有雷諾。

    一方面是2000年前後雷諾和日產結盟,亞太戰略中國本身就不重要。

    另一方面就是還是眼光有問題,三江雷諾也說明法國人眼光有限。

    就跟斯巴魯選擇貴航一樣,雖然當時是三大三小,但也是偏於一隅的後兒子

    斯巴魯到現在還沒國產,就死在眼光上!

    其實問題很簡單——中國部門在這些品牌眼裡壓根不重要

    誰讓咱們那會看黑白電視?

    第三同質化,吃老本——法國人就底盤很不錯,發動機,變速箱嚴重落伍其他巨頭,4AT還在用!

    德國人、美國人、日本人底盤都很紮實,法系沒有賣點了。

    13年前後,PSA這不是引入T動力嗎,用的是寶馬的老技術,不過確實引數很高!

    第四就是營銷了——其實營銷是跟歷史掛鉤的

    法國人浪費了在華最好時光,現在是補課階段,花多少錢都彌補不了當年的損失!

    其實當年德國人選擇中國,為什麼不是美國人、法國人、日本人是有很大原因的!

    我只想說——其實是各個民族的眼界,決定了中國汽車工業的版圖!

  • 20 # 車鏡

    法系車口碑好也只是這兩三年時間的營銷和產品發力的結果。在之前,法系車一直是產品老舊、技術老舊、設計和使用習慣不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代名詞。導致購買法系車的消費者成為小眾。隨著中國汽車市場不斷增長,法國人和合資夥伴認識到必須要改變以往的情況,不斷把新技術比如環保小排量發動機等引入中國,加快推出新車型的同時加大營銷宣傳力度,並啟用了很多懂中國市場的管理人才,比如東風標緻副總經理文南,這個法國男人的漢語說的比很多中國人都棒,是個喜歡中國美食的中國通。多方面作用之下,法系車口碑才起來,相信之後隨著更多新產品彌補短板,銷量會更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作為70後的我們生不了二胎了,你遺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