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桃子栗子

    現在人生活條件好了,營養跟得上,身體狀況也比以前好,生育年齡延長。

    我身邊有不少七零後的朋友在二胎政策放開後,勇敢走上了生娃帶娃路。其中一個是74年的。兒子該上大學了,二胎又特想要女兒,結果又生了兒子。

    現在孩子一週,她上班了。每天都抱怨累得要死。看著她每天手忙腳亂地應付工作後又匆忙趕回家照顧孩子,真的很累,精力是趕不上年輕人了。

    高齡生娃還得承擔孩子是否健康的風險。

    作為七零末,我沒有生二胎的計劃。也沒有覺得有啥遺憾的。

    但是作為七零後生人,的確覺得錯失了很多好政策。我們讀小學時,義務教育是收費的。讀大學時,學費已經很貴了。畢業後工作時國家已經不包分配了。娶媳婦時房價太高了,生娃時生娃也受限了。

  • 2 # 方立在加州

    作為七O後、有兄弟姐姐的我和先生,只有一孩、沒有老二,很難說完全沒有遺憾。

    我的女兒,到美國後,在幼兒園發現了最大的中美差異——美國小朋友都有兄弟姐妹時,曾經懇請聖誕老人送她一個小弟弟或小妹妹。

    如何給四歲的孩子解釋,有個小弟弟小妹的代價,是媽媽要丟了自己喜歡的工作,同時也是違法的。

    到了政策放開的現在,六O、七O後生不動了,或者考慮到大人、小孩高風險,這個人生階段不想生了,引用朋友語“怕搭上老命或後半生”,而八O後、九O後又不願意生了。

    政策放開後,有朋友曾經為生二胎做過很多努力,因為年齡大了,最後不得不放棄。

    有人想生生不了,想讓有些人生人家不生了。想生時不讓生,生不了又鼓勵生。

    孩子是上蒼最好的禮物,哪能想要就有?

    如今我身邊的六O後、七O後,已坦然接納這一現實。

    甚至還有一些在慶幸,多虧有這個政策幫擋駕,否則我們會淪為生育機器,八O後不是已經面臨這樣的問題嗎?

    朋友問我:政策放開了,拼著生個老二?

    我答:有孩和無孩是質的區別,一個和兩個,是量的差異。

    問話的朋友補充:一心為孩子,迷失自己十五年,經歷的種種不公,慘不忍睹,只想為自己活幾年了。再生一個,上大學時我六七十歲了,我的大半生不能一直在育娃中。

    前幾天在飛機上,鄰座是一個六十出頭的白人媽媽,她去墨西哥旅遊,又去舊金山看大兒子。她從芝加哥來,又在海德公園出生,正好是我們在芝加哥時家的附近,不由地增加了親近感。

    天下媽媽都一樣,說完了所在的城市,就講家,講孩子。我們互相欣賞著對方孩子的照片,互誇著“好健康、漂亮的孩子”。

    她似乎在安慰我:

    一個孩子很好啊,我就是獨女,得到了父母全部的愛,成長過程中我沒有覺得我比其他人少了什麼。看到有些家庭的兄弟姐妹們為了爭什麼在打架(fight),我更覺得,一個孩子真好。

    感謝這位母親的善意。

    願六O、七O後都不為沒有二孩而後悔、遺憾。

  • 3 # 孕媽小劉

    二胎政策開放後,很多家庭都在商議備孕二胎的事,大部分家庭只知道國家允許生二胎,但是大多都不知道出臺二胎政策的緣由,我先來給大家簡單普及一下“計劃生育讓高生育率到低生率轉變之後,我們國家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增長過快,而是人口紅利消失、臨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齡化、出生性別失調等問題,透過20多位頂尖人口學者經歷兩年的研究指出,我國的人口政策亟待轉向”所以也才有了我們現在的二胎政策。

    二胎政策出來後,只要符合要求的家庭,都可以生二胎,當然也有很多家庭,因為其它因素方面的問題放棄生二胎,那麼我們下面來看看都有哪些因素。

    經濟條件因素

    對於很多經濟條件不是很好的父母來說,生二胎無疑是雪上加霜,現在社會壓力這麼大,養一個孩子已經夠吃力了,從孩子出生後到孩子長大成人,家長面臨的就是各式各樣的花費,小的方面暫時不說,光是孩子教育方面的花費,已經讓很多家庭無力承擔了,如果是個兒子,孩子長大後娶媳婦、彩禮錢、辦婚禮錢、買房、買車,想到這些相信很多父母頭都大,這個時候如果家裡再添丁,那真的就是雪上加霜。

    身體健康因素

    還有部分夫妻因為身體的原因,沒辦法生育對生子願望可遇不可求,導致不能生育因素也很多:

    1、有些女性因為先天性的原因,導致沒法生育。

    2、有些因各種疾病,導致輸卵管異常、卵子異常沒辦法生育。

    3、還有一些女性因為流產過多,造成各種習慣性流產等不孕不育的疾病,所以也沒辦法生育。

    4、還有一些因為長期抽菸、喝酒、熬夜、等不良行為習慣,造成不孕不育。

    年齡因素

    還有很多母親,因為年齡的問題,一般來說在我們國家35歲就是高齡產婦,當然高齡產婦也能懷孕生子,但是相對下來的風險也高很多,比如高齡產婦容易發生妊娠期高血壓、前置的胎盤、早產、胎膜早破、妊娠期唐腦病、產後大量出血等併發症的機率比適齡產婦高很多,由於母親身體素質不在高峰期,高齡產婦產下的寶寶的問題也比適齡產婦要大得多,比如嬰兒先天愚形、心血管畸形、兔唇等畸形率也相應升高,在這些風險下,很多家庭選擇放棄二胎。

    喜好因素

    還有部分父母,不太喜歡小孩子,生第一個是為了完成父母的任務,好不容易把孩子帶大,可以讓自己輕鬆點,這種父母一般也不會考慮二胎。

    80後90後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我作為一個80後,說實話我對二胎,真還沒有太大興趣,這可能跟我們這輩人,成長經歷有關係,我們這輩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習慣享受獨生子女帶來的優越性,不太願意和別分享父母的愛,打小就形成一家就一個孩子觀念,等到二胎政策普及時候,我們這代人又趕上高房價、低收入,在一、二線城市打拼的我們,不僅要供房貸,還面臨隨時失業的危險,能供一個孩子就算不錯了,對於二胎沒興趣,更加不敢奢望。

    至於你今天的問題“作為70後的我們生不了二胎了,你遺憾嗎”,首先在我眼裡70後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並且大多都開始贍養父母育有一子,阻止他們二胎計劃的,最主要還是高齡產婦問題,因為高齡產婦面臨的很多危險因素,所以讓很多70後父母選擇放棄,當看見其它父母都抱得兩個孩子時候,又很羨慕不已,在我看來不要為這事感到遺憾,有經濟條件的、有身體的、有時間的、有興趣的別說是70後,60後的都可以生,如果一切都不合適,就坦然選擇放棄不留一點遺憾。

  • 4 # 妮雅在澳洲

    作為70後的我,生了三胎,每天過得特別忙碌,也很充實, 我那些70後的朋友,同學,那些只生了一個孩子的,可以說有大半,會經常對我流露出只有一個孩子的遺憾。不過這裡提問,說生不了二胎的70後,還是有些過於悲觀,生不了的是小部分,不想生了才是主因。

    70後會遺憾只有一個孩子,畢竟基本上70後是在有哥哥姐姐或者弟弟妹妹的家庭環境下長大,我們經歷過家裡熱熱鬧鬧的家庭氛圍,也喜歡這樣的氛圍,跟朋友們聊天,很多雖然感到遺憾,但有的是得好不容易拉扯大孩子了,或是孩子進入中學了,迎高考了,不想因為自己生一個小的,卻影響了大的未來,還有一個情況就是,總覺得夫妻都已經過了最佳生育年齡,再生一個,萬一不健康怎麼辦?那些已經40歲了的朋友們,總覺得,自己體力上不比早兩年,生孩子容易,但養育的過程極其漫長,瑣碎,當初自己的孩子都是父母幫忙帶大的,現在父母老了,恐怕沒有體力給自己幫忙帶孩子了,而這個時候,自己工作穩定,生孩子就尷尬了,不上不下的年紀,到底要不要繼續工作呢?工作,就意味著要請保姆帶孩子,花大錢,還不一定能放心,權衡利弊,當然不想再走一次帶娃的艱辛之路了,所以,遺憾就遺憾,讓它去吧!

    不過話說,我有一部分同學,朋友,不只停留在遺憾上,自從開放二胎政策後,去年有兩個朋友經歷了特別痛苦的懷孕過程,其中一個孕吐從懷孕那天開始,一直到小寶寶出生前四個星期。另一個朋友在27周血糖檢驗中偏高,從那之後可以說每天都在擔憂,戒口,各種自查,疑神疑鬼中幾乎沒有睡過好覺中度過,老天保佑,小寶寶最終都健健康康的降臨人間。這兩位同學,現在在微信上,朋友圈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曬娃,吐苦水,點點滴滴,都是關於小寶寶, 關於已經很大了的大寶與還很小的小寶寶之間的互動,已經完全不是有娃娃前的那種風清雲淡,歲月靜好的安逸。可以說是“痛,並快樂著"吧。

    因為有了成功的例子,又開始有朋友走在了備孕之路上。

  • 5 # 明珠絮語

    作為70後,我覺得沒有生二胎,這是我終生的遺憾。

    在聽了其他人的我有什麼什麼之後,女兒一句話語驚四座:“我有弟弟!”

    其實那位可愛的小女孩現在還感受不到,生二胎給她帶來的好處,遠不止讓自己有個弟弟。

    將來她和弟弟的孩子,可以自豪地向別的孩子炫耀:“我有舅舅!我有姑姑!”

    想想現在的獨生子女,就覺得有些悲涼。

    他們不但自己沒有兄弟姐妹,孤立無援,而且他們的下一代一出生,就沒有叔叔、伯伯、姑姑、舅舅、姨……

    當然,也沒有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妹妹……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一個核心的以親情為紐帶維繫的關係圈,但這個圈子,我們作為獨生子女的孩子沒有,他的下一代也沒有。

    讓老大在這個世界上能有個伴兒,這是生二孩最好的理由。

    我們留給孩子的最寶貴的財富不是家財萬貫,不是名譽地位,而是當自己不得不先孩子一步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他仍然有一個甚至幾個至親。

    他們可以以血緣為紐帶,緊緊地聯絡在一起,有快樂時共享,有困難時相幫。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高壓力,已經使得傳統的居家式養老變得越來越不可能,生再多的孩子都難以實現。

    但生命是這個宇宙當中最大的神奇。帶一個生命來這個世上走一遭,讓他和已經來到這個世上的大寶相親相愛、相扶相幫,這是一件多麼美妙的事情!

    可惜,我們失去了這樣的機會!

  • 6 # 小蝸牛的精神家園

    不遺憾。作為70後,我從沒想過要生二胎,不知道是責任心太強還是自私,總覺得帶好一個孩子,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以後能自食其力,甚至擁有選擇權的人,不是個簡單的事,自己都沒有把握能帶好這一個。

    我自己是有哥哥姐姐的,因為一直在外面上學工作,現在除了每年回去一次,看看父母,大家聚一下,平時大家也都各忙各的。下一代的孩子們之間聯絡的也少,都很忙。

    相反,倒是身邊的朋友,幾十年在一起,互相照顧互相體諒互相來往還更多些,不知道是不是背井離鄉生活的普遍寫照。

    血緣之親,或許無可替代,如果沒有,有一兩個摯友也可猶如親人。

  • 7 # 精神共鳴

    我就是一位70後,只有一個兒子。我曾經非常渴望再要一個女兒,但因為丈夫不同意,至今未能如願。隨著年齡漸長,現在再有這個想法也不現實了,所以這也成了我此生最大的遺憾。

    我一直覺得有兩個孩子是最好的。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小時候有個小夥伴一起生活,對孩子的成長是有益的。如果只有一個孩子,父母甚至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個孩子身上,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地球就是圍著他轉的錯覺,所以很多獨生子女比較唯我獨尊,個性強烈,不願意與人分享。如果有兩個孩子一起生活,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而且也可以學習什麼樣與別人相處。

    第二,當父母年邁多病的時候,一個孩子照顧父母壓力會非常大。如果有兩個孩子,再加上他們的伴侶,一共有四個人,輪流照顧父母就會輕鬆很多。雖然我們並沒有想要靠孩子養老,而且現在出現的抱團養老的方式也非常好,但孩子自己難免有心理壓力。

    我孩子小的時候,曾經多次要求我再生一個陪他玩,我只好跟他說:“如果我生兩個,以後你就只能生一個;如果我只生一個,以後你就能生兩個。”小傢伙想了想說:“那還是等我以後生兩個吧!”

    現在放開二胎了,我當初的說法已經說不通了。有時候跟兒子開玩笑說:“媽媽再生個妹妹怎麼樣?”兒子頭也不抬:“我都已經這麼大了,沒必要了吧。”我只有一臉尷尬。

    話說回來,只有一個孩子也有好處。一是我們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學習條件,只要培養得好,一個可以頂幾個。二是,只有一個孩子就沒有爭家產的煩惱。見過太多兄弟姐妹之間為爭財產而成為陌路。這麼一想,沒有生二胎的70後也不必太過介懷了。

  • 8 # 凡眼看紅樓

    我和老公都是70後,而且是70初。

    雖然放開二胎的時候,我們也就四十出頭,身邊有不少朋友包括比我們年紀還大的,都積極備孕生二胎。可是我們連想都沒想!

    原因很簡單,沒錢,養不起!

    雖然我們倆都是老師,有固定工作,可是清貧是老師的代名詞!養一個兒子都覺得經濟緊張。

    尤其是自己完買房子,又給兒子買了一套房子後,感覺壓力蠻大的!

    雖然兒子還在上大學,但是房子問題還是有備無患的好!中國人講究蓋新房娶媳婦,沒有房子,兒媳婦不好找!就算找著了,也得有房子吧!總不能兩代人擠在一個屋簷下!

    將來有了孫子,房子更住不下了!

    扯遠了,書歸正傳!總之沒有錢是不生二胎的主要原因。

    雖然說男女平等,但是從生二胎這件事上看,還是有些差別的。

    我身邊的70後,凡是積極準備生二胎的,第一胎大都是女孩,也許是傳統思想的根深蒂固吧。

    而第一胎是男孩子的,如果四十多歲了,大都不想再要孩子了。

    估計也是怕再生個兒子咋辦!兩個兒子,最少得準備三套房子才行!普通老百姓買三套房子,有點痴人說夢!

    我們不想再生二胎一點都不遺憾!

  • 9 # 家和故事匯

    有什麼遺憾的,什麼東西就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那些一心一意念著生兒子的,真的生了兒子也沒見多好,我一直認為,還是獨生子女好,雖然有人說那是你生了兒子,生了女兒心態就不一樣了!我家三個孩子,我父母都在機關單位,在我這個年齡,條件就很好了,但是,三個孩子給父母帶來的負擔也不輕,我結婚沒買房子,我倆弟弟結婚買房子花盡了父母的積蓄,甚至當時還拉賬。倆兒媳婦進門,整天叮噹叮噹,偏向這個了,偏向那個了,總有不滿意的理由,父母給照看孩子,還得給他們錢,原因是父母工資高!

    我是接受教訓,當年誰勸我再生一個我都很堅決!但是,我倆弟弟頭生都是女兒,大弟弟後來偷生了一個兒子,q妻子卻因妊高症去世,我父母70多歲的高齡還得給他看孩子,小弟弟也頭生是女兒,弟媳婦不甘心,又生了倆女兒,我弟弟不得不在家做全職爸爸,想當年我小弟弟可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而現在卻只能做全職伙伕。

    所以,真心感謝計劃生育的政策,讓我們沒有淪為生兒育女的工具,而那些千方百計偷生孩子的,現在都感覺到了壓力,房價和教育費這麼高,這還不算什麼,養育一個孩子所付出的時間才是最緊缺的資源!我姨夫就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覺得太有道理了,孩子無論多優秀,還是父母為他們付出,真正能享受他們孝順的時光能有幾天,我姨妹在北京,混得不錯,但是,就一個孩子,我姨和她婆婆輪流去北京給她帶,拋家舍業不說,人家婆婆是南方人,每在北京呆半年,就會生病,要回家修養去,我姨沒辦法就只能過去,而在身邊的小姨妹還有意見,年輕時因為沒有兒子遺憾,現在說幸好沒有兒子,要不,我能去北京給女兒照看孩子?人都感慨孩子少,眼前冷清,但是,看那些老人一天接好幾個孫子的老人,就知道孩子多了真的不輕鬆!

  • 10 # 丿纞殤丶185539932

    我是70後,70年代的尾巴被我抓住了。有幸我生了二胎,大寶12歲,二寶2歲。懷孕生產的過程除了特別勞累,沒有其他的不適。反倒是看娃覺得力不從心了。畢竟父母年事已高,不比十年前了,所以所有的事情都是親力親為,把看娃當成一項工作來做,辛苦並快樂著!生二胎我從沒後悔過,因為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寶寶的到來讓我們又體會到了好多快樂,他讓我覺得我又變成了20多歲的年輕狀態

  • 11 # 家長網

    在政策放開之前,我一直想要生二孩。終於等到政策放開,我卻不願意生了。我自己有一個妹妹,妹妹婚後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受到父母很好的照顧。而我一人在上海,也沒有婆婆可以幫忙,我一個人把孩子帶大,非常辛苦。政策放開的時候,我女兒已經十二歲了。所以我想,我不願意再生第二個孩子,將來我的孩子長大了,我願意全心全意去幫助她的家庭,在她需要的時候,這樣我的孩子不用受那麼苦,也能夠專心工作。我可以至少幫助我的孩子15年到她的孩子上中學。而我跟我的愛人也會互相照顧,無論誰先離開,剩下的那個應該不會麻煩孩子很多年。或者說,如果需要孩子照顧自己很多,兩個孩子都不夠。所以我選擇不生了。當然遺憾也有,我的孩子就沒有親姐妹兄弟了。但是我希望她能夠有親如姐妹的朋友相伴。

  • 12 # 圓軟遠

    70後一代人,當時響應國家號召,一對夫妻只生一個孩子,不能生二胎,有些人表示這是他們一生中最大的遺憾,他們欠孩子一個手足情深,而另一些人則認為,他們對此毫無遺憾。

    二胎政策放開以後,70後成了生育二胎的主力軍,他們勇敢的走上了生孩帶孩之路。

    70後想生二胎的人佔有很大一部分財富,經濟實力決定生二胎沒有負擔,加之他們有生育經驗,再養一個孩子也容易帶大。

    70後有重男輕女思想,已經有個女孩的,很想再生個男孩,藉著生育二胎的東風,不想放棄這個機會。

    他們趕上的是生育末班車,沒有過多時間多考慮,想生就要立刻行動,不然就生不了了,生育年齡不等人,有些人甚至都沒考慮成熟,慌慌張張的就跟風生了。

    常買東西的人都有一個體會,看見別人買什麼,自己也跑過去看,結果人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跟風買,回家仔細一看並不是自己最喜歡的,扔一邊不管了。

    沒要二胎是很多70後的遺憾。他們這一代不是獨生子女,都有自己的兄弟姐妹,他們在自己成年後,哪個兄妹有難處了,他們會毫不猶豫的彼此伸手相助,一奶同胞之情註定永遠的相互支援。

    70後這麼想生二胎,就是因為他們知道手足之情是最寶貴的,千金不換,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能感受到這樣的感情,等父母老了之後也可以放心而去。

    所以,沒有要二胎是他們當中很多人心中的痛,是永遠的遺憾。

    也有相當一部分70後表示,沒要二胎我們一點也不遺憾,甚至有些慶幸自己當初沒有跟風生老二,現在集中精力照顧一個孩子,給他最好的生活,最好的教育。

    由於沒有二胎的負擔,自己的生活也很有質量,生活的比較輕鬆自如,他們對這樣的日子感到非常滿足。

    也有生完二胎後悔的,他們感到帶大兩個孩子太難,即辛苦又受累,等孩子們長大了,自己也成了黃臉婆,沒有多餘的時間照看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最美的青春時光都給了孩子,自己這輩子有點屈。

    現在有人認為,生二胎是為了分擔養老,也有人說多生一個,以後就多一個啃老的,等把老人啃乾淨了,然後兩人再互相扯皮誰養父母,如果真會出現這種情況,那麼,生二胎是這輩子最後悔的事,你們說這種情況會出現嗎?

  • 13 # 淡泊心性靜守花開86505672

    我是76年的,我只有一個兒子

  • 14 # 遇見彩虹v心理諮詢

    實話說,在十年前遺憾,特別想要。因為那個時候第一個孩子在小學,孩子無憂無慮,身體健康,學業正常,親子關係順暢,週末一起出去玩,哈哈,歌舞昇平,生活很美好。

    現在,政策允許,雖然身體擦邊,但慶幸自己沒有要第二個。為什麼呢?

    人到中年,想要活出自己,開始拓展自己熱愛的諮詢領域。個人辛苦在路上,精力有限。

    孩子青春期,性格變化大,親自衝突的解決帶來高強度學習調整動力。關注點轉移,經常夜不能寐,反思,反省。

    孩子教育的花費超出想象,孩子願意學習,報很多班,父母高興還來不及呢,難道阻攔?只是培訓班的培訓費也是年年漲錢。如果兩個孩子,估計壓力山大啦!

    現在想來,真不後悔,把有限的精力,財力,愛給到一個孩子,體驗了為人父母的不易,好好投入到自己熱愛的領域,過好後半生。沒有第二個孩子節省下來的時間,精力都好好去打造自己的頭腦,胸懷,眼界,將來足不出戶能有快樂,遠離孤獨,成為獨立幸福的自己。

    足矣!

  • 15 # 侯虹斌

    既不遺憾,又遺憾。

    說不遺憾,是因為在中國的社會發展到今天,生活成本飛速上漲,房價高企,生不起,養不起了。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稅率越調越高的地方,一線城市房價分分鐘五百萬起跳,還沒說學區房呢。如果生下來的是女孩子,你還要額外教她如何在一個性別歧視嚴重的社會里生存。

    非常累。

    另一方面,女性的就業環境越來越糟糕。由於中國的社會總是縱容、甚至讚賞“守寡式育兒”,父親在婚姻當中不僅缺席,而且就像死了一樣,女性只能一肩挑各種家務和養育,能留給工作的時間就少了。工作與家庭難以兼顧。企業也理所當然地行歧視和打壓女性之道。

    生一個孩子,尚且阻塞了女性的事業之道,生兩個孩子?企業根本就不願意招女性了好嗎?

    實際上,放開了二胎之後,女性的生育意願仍然非常低迷,生育率不僅沒有上漲,反而一直在下跌。也就是說,就算能生,也不生,因為生不起,丟不起事業,養不起娃。

    另一方面,不能生二胎,是不是遺憾呢?也可以說是。因為當初的沒生二胎,不是七零後們自願選擇的,而是被強迫的,被各種計生政策逼的;甚至,有的女性被強制流產,大量女性,被強制放置體內節育環,造成對身體的傷害。

    然後今天,你當初強制人家流產的,又想要求他們在三十多快四十歲的時候生二胎?做不到的。那種傷害還在呢。

    所謂遺憾,就是不能按個人的真實意志決定,而是被各種政策規定和限制。由此來看,在這個國家,生育真是一件沒有什麼意思的事。

    對於七零後女性來說,固然是身體的生育能力衰弱了(但現在很多女性保養好,完全可以生出健康的孩子,生殖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可以保障母子平安),但更多,是對在想生的時候不允許生,在不想生的時候、敦促你生的那種無助感。

  • 16 # 焱林

    二胎,我心中的痛

    記得我十歲那年,隔壁家的趙姨生了個小弟弟,好多鄰居都去看,總是聽大人們說:好福氣,再晚點,這個好字就湊不齊了。當時也不懂什麼意思,以為福氣就是好事,“好”字就是好唄。

    後來在大人們的聊天中才明白,國家以後不允許生第二個小孩了。趙姨家已經有了個姐姐,剛生了個弟弟,正好在政策剛下之前。而且女孩子的“女”和兒子的“子”放在一起是“好”字,所以趙姨家很是高興,好事成雙了嘛。

    96年我的孩子出生了。女人天生的母性在我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從來沒有愛一個人愛到可以付出自己的全部,當有了孩子才懂什麼是母愛。

    從此,全身心都是孩子。從嗷嗷待哺,會走路,上幼兒園,上小學,上高中,直至上大學,從一張稚嫩的小臉變成青春美少年,有快樂有辛酸,都化成滿滿的幸福。女人一生有孩子才能體會到家庭幸福。

    別人都覺得帶孩子累,可我覺得那不是累,是快樂,是幸福。喜歡孩子對我身體和精神上的依賴,我也很享受依賴孩子的感覺。

    我喜歡孩子,別人都對獨生子女政策無所謂,都覺得帶孩子除了太累,經濟上還要承受壓力。很多人都不想再生二胎。

    可我卻覺得帶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快樂的事,看著漸漸長大的孩子,特別有成就感,這時會覺得女人有了孩子一生才完美。

    現在只有一個孩子,家裡三個人總是冷冷清清的。就是春節冷清地都沒有了過年的氛圍。總想生個給家裡增添點歡樂,孩子有個兄弟姐妹一起成長,還可以享受有兄弟姐妹的快樂。

    不生的理由有千萬個,我想生的理由只有一個:我喜歡孩子。

    我三十出頭時,喜歡孩子的我們決定再生一個。

    找單位計劃生育的問了一下,如果強行生二胎,罰款8萬。8萬塊在零幾年初對一般家庭而言可不是個小數字,交了罰款就養不起孩子了,只能放棄生二胎的想法。

    我40歲時,有了經濟能力,也不在乎罰款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準備頂風生個孩子。

    可誰知老公大嘴巴,弄得家人朋友全知道我們決定要二胎了。這下電話成了熱線,每天響個不停。這個說年紀大了最好不要生了;那個說沒人帶麻煩;要不就是說帶孩子太累,給自己找事啊?總之沒一個支援生的。

    鬱悶之餘,生二胎的火苗被一盆盆冷水撲滅,那一股激動加衝動一下就被打壓完了。

    2015年10月實施了30年的獨生子女政策終於解禁了。

    這時真的是欲哭無淚啊。

    我們是怎樣悲催的一代人:

    上學上的子弟校,老師的素質高低不齊,甚至體育老師教政治,就差點被現在流行語說的“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了。

    考大學時還實行預考制,沒上預選線的,怕是這輩子都和高考無緣。

    我高中畢業那年子弟校停辦,全校學生轉到地方上學,那是我們上學時求之不來的機會啊。可偏偏我已經畢業了,沒能趕上好時代。

    結了婚生個孩子還遇到獨生子女政策,想多生一個都不能。現在政策允許了,也生不出來了,早出生了幾年又錯過了好政策。

    二胎啊,成了心中永遠的痛。

  • 17 # 有書知道

    2016年國家實行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其中最感到侷促和為難的就是一大批70後。

    最大的70後,今年是48歲,最小的應該是39歲,其實很多並非是真的因為身體原因生不了二胎,而是被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限制住了。

    生二胎帶來的這些問題,有專屬於70後的,也有一些是不敢生二胎人群所共有的顧慮。

    首先,70後的女人已是高齡產婦,懷孕對身體素質要求很高,隨之而來的風險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大。越來越接近更年期的70後,實在不適合再去孕育另一個生命。

    產後恢復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畢竟身體已經無法和年輕時相比。恢復慢不說,甚至更容易留下一些產後遺症,加上帶孩子的艱辛,都是讓70後有所顧慮的原因。

    其次,70後第一個孩子三歲前的撫養。大多是請雙方父母來輔助幫忙的。如今父母們都年事已高,無法像當年一樣幫著帶孩子,有的老人還需要70後來盡心照顧。

    況且現在第一個孩子,大多處在初、高中學習最關鍵的階段,也到了叛逆的青春時期,試想再來個嗷嗷待哺的新生兒,分走家長的一部分精力,對老大的教育管束肯定是力不從心。

    再次,不僅是70後不敢要二胎,很多80後對要二胎猶豫不決的態度,也主要是因為經濟上的壓力。

    現在養孩子所需的成本實在是太高了,從奶粉、尿片到早教、擇校,數不清的興趣班,以及高年級的學習輔導和一對一及外教,太多需要花錢的地方,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念,讓家長們為孩子的未來傾盡所能。

    有了二胎,現有養育投資要翻倍增加,對大多數普通家庭,實在是太有壓力了,需要斟酌許久的大問題。

    最後,很大一部分70後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們思想並不保守,知奮鬥更懂生活。

    相比於老一輩,他們更覺得,孩子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組成,但也不是人生的全部追求。

    所以,70後不是生不了二胎,而是不敢生。所有70後的放棄,是放棄掉了這輩子最後生二胎的機會。遺憾肯定是有的,但人生就是一種充滿遺憾的圓滿。

    雖然70後對孩子的孤單充滿了歉疚,對未來自己的養老也有憂慮。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體系的健全,把握已有的幸福,珍惜現有的人生條件,是更多70後樂觀的一種生活態度。

  • 18 # 夢絮6241762

    我老公73年的,我自己74年的,生了個00後的兒子,沒有生二胎的想法,其實放開時也討論過這個問題,現在我們兩個的收入,養一個孩子可以比較寬裕,現在兒子上初三了,打算未來送兒子出國留學(研究生),房子也已經給他買好了,兒子未來的經濟基礎已經初步打好。至少他可以不用擔心婚房之類的,沒有那麼多的壓力,只要他好好讀書,未來能有好的單位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二胎了,兒子的出國留學會成為泡影,房子肯定還要再買一套,而且可能在二胎還沒有真正成長起來,我就老的動不了了,這樣我覺得也對不起二胎孩子,不管二胎是男是女,未來一套房子是必須的,而且我很可能會幫我兒子帶孩子,如果二胎的結婚生孩子了,我估計抱一下都抱不動了,這樣公平嗎?反正我寧可抱兩個孫輩也不願意帶一個二胎孩子。明顯要打破現在孩子的未來成長通道來養二胎,真的不如好好把一胎的孩子養好!

  • 19 # 元寶爸爸聊育兒

    我們家是典型的70後,媳婦76的,我是77的,因為我是獨生子女,所以,2013年單獨二胎政策出來後,我們當時就馬上去辦理二胎生育指標,但是因為年齡大了,身體的原因,中間流產了兩次,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到了2016年,40歲的媳婦終於順利的生下來二胎——元寶小朋友。

    對於不生二胎,會不會遺憾的問題,我要堅決的說,肯定會遺憾的,為啥這麼說呢。

    1、作為70後,我是獨生子女的第一代,體驗過沒有兄弟姐妹的痛苦和孤獨,也羨慕媳婦家姐妹五個的種種快樂,所以一直期望能多要一兩個孩子,在我們老去,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能有個相依相伴的親人,互幫互助,互相扶持。

    2、有孩子的家庭,會有更多的歡笑和快樂,我媳婦家裡面姐妹五個,一天到晚樂趣不斷,這種歡樂,引起我深深的羨慕,所以,我們一直希望多一些孩子。

    3、40歲左右的年齡,還是具備生育的身體條件的,雖然要冒著高齡生子的風險,但是現代醫學的水平已經大大降低了生命危險的機率,如果錯過這個時間敞口,猶豫不決,等到50歲的時候才下決心要孩子,要付出的代價會大的多,可能也就沒有什麼勇氣了。

    4、前段時間有一張圖片特別揪心,一個年輕人坐在醫院的病床前,左邊躺著老母親,右邊躺著老父親,對於年輕一代來說,未來不得不面對一個人照顧雙親的困難局面,即便我們自己努力掙錢、保養身體,盡力減輕孩子的壓力和我們養老的負擔,也沒有養兒防老的想法。但是從孩子的孝心來說,也是辛苦的,如果能過多一兩個兄弟姐妹進行分擔,壓力會減輕很多。

    5、很多70後20多歲生了孩子,現在孩子小的也上中學,大的都上大學了,兩口子年富力強的時候,孩子卻沒有陪伴在身邊,很容易有孤單的感覺,再生一個孩子,重新體驗溫馨的時刻,體驗孩子對父母的依戀之情,這種感覺是很多家庭幸福的家庭選擇要二胎的一個重要原因。

    總之,只要政策允許,哪怕再重來一次,沒有條件我們也會努力創造條件,生育二胎,讓自己的人生不後悔、沒有遺憾!

    如果全面放開,說不定還想要三胎呢?

  • 20 # 手機使用者61577857518

    我覺得一個孩子就挺好,我家有一個弟弟,上大學後留在了南方成家立業,每年就過年回來四五天,平時就靠電話微信,因為隔著遠,坐火車要一天一夜,平時工作也忙,父母前幾年到南方看了幾年孩子,不適應又回來了,如果不是因為有我這個女兒在老家,相信他們就跟著弟弟養老了,弟弟家條件比我們強很多,現在弟弟逢年過節那些錢,平時伺候還是我們。感覺這麼多年了,姐弟的感情也很平淡了,畢竟生活圈子不同,隔得又遠,弟媳婦更是,非常客氣。老公家有一個妹妹,和我們同在一個小縣城,也就過節過生日找到一起,平時沒啥事也不走動,連身邊的朋友親密也不如,所以我覺得成年後最親的人還是自己的老公老婆還有孩子,孩子多了,父母自認為一碗水端平了,但總有人不滿意,造成了隔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徐崢刪除微博,明星集體失聲,《流浪地球》為何被娛樂圈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