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三金三石wow

    1、冬季清園,燒燬病葉。及時摘除地面上的老葉及病葉、病果,並集中深埋。

    2、要注意園地的通風條件,雨後要及時排水,澆水要澆小水或者滴灌,移栽時深溝高畦

    3、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增施磷鉀。

    4、發病初期可以用掃粉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寶,或賺實加丁子香芹酚加升隆靚莊,或星綻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寶噴霧。藥物要輪換使用。避免產生抗藥性。也可以手機下載愛華植保APP---專家教授免費為您遠端症狀病症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2 # 愛華農業

    ——愛華植保

    草莓苗期的三大病害控制難度較大。尤其是草莓白粉病,在生產上屬於一種常發性、普發性病害,尤其在保護地中,溫度高,空氣溼度大,光照不足,通風不良,草莓白粉病更易發生,發生嚴重時,病葉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嚴重影響草莓生產。在草莓苗期、培育期和移栽期,主要以白粉病、灰黴病、炭疽病發生最為普遍,如果防治不及時,往往會使草莓苗全部被毀,現重點將草莓白粉病的發生和控制技術作一探討:

    一、被害葉片在葉被斑塊上產生白色粉狀物,後期葉緣萎縮、枯焦。果實受害時,幼果停止發育並乾枯;大果染病則果面上形成白色粉狀物,使其失去商品價值。受害嚴重時會整株死亡。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甚至絕收。(手機下載:愛華植保APP,擁有一個免費的種植草莓的老師。)

    二、發病規律:在氣溫20度以下,溼度在60%以上時發病較重,過分乾旱也易發生。草莓白粉病菌為專性寄生菌,病菌可在植株上全年寄生,條件適宜時即可發病。病菌可隨秧苗傳播,可借風雨傳播,侵染新的植株。發病重可顯著降低果實產量,同時使秧苗質量變劣,移栽後不易成活。草莓白粉病防治重點在於預防,發病嚴重後防治效果有限。

    三、防治方法:1、冬季清園,燒燬病葉。及時摘除地面上的老葉及病葉、病果,並集中深埋。2、要注意園地的通風條件,雨後要及時排水,移栽時深溝高畦,澆水要澆小水或者滴灌。3、控制氮肥的使用量,增施磷鉀,每畝施脈素特1-2公斤。苗床噴耐普9和抗多樂,強壯植株,增加抗病力。移栽後衝施福根。4、發病初期:用攻阻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寶,或世澤加綠亨8號加紐萃鈣硼,或掃粉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寶,或賺實加丁子香芹酚加升隆靚莊,或星綻加丁子香芹酚加天寶噴霧。(手機下載:愛華植保APP,擁有一個免費的種植草莓的老師。)

  • 3 # 農機合作社

    我來為您回答。草莓營養豐富、香甜可口、果實生長期短、溫室栽培,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草莓白粉病在露地和保護地均可已發生,嚴重危害葉片、花、果柄和果實。白粉病是低溫高溼真菌病害,在夏季高溫不發病,在氣溫15到25度高溼條件下大量產生分生孢子,借風力傳播感染,是開花後發生的病害,所以從花序顯露到開花前是藥劑預防的關鍵期。防治方法主要是預防和防治。

    預防是採用硫磺燻蒸預防技術,在開始保溫後就開始安裝硫磺燻蒸罐,在棚內每100平方米安裝一臺燻蒸器,燻蒸器內盛20克含量99%的硫磺粉,在傍晚大棚蓋簾後開始加熱燻蒸。病不嚴重時,隔日一次,每次4小時,嚴重時可連續燻幾次,期間注意觀察。硫磺粉不足時再補充。燻蒸器垂吊在大棚中間距地面1.5米處,為防止硫磺氣體硬化棚膜,可在燻蒸器上方1米處設定廢膜用於保護大棚膜,這種預防方法對蜜蜂無害,但燻蒸汽溫度不可超過280度,以免亞硫酸對草莓產生藥害,如果棚內夜間溫度超過20度時減少藥量。

    防治在現蕾期用苯醚菌酯,枯草芽孢桿菌,翠貝等藥劑連續噴藥2到3次,間隔一週,交替用藥。嚴重時用祛白精品,海天力混合噴施。

  • 4 # 上海12316三農熱線

    白粉病是草莓常見病害,近年來對生產危害嚴重。噴藥防治方法:發病前噴灑2%農抗120或2%武夷菌素水劑200倍液,隔6-7天后再噴一次,防效可達90%以上;採用27%高脂膜乳油80-100倍液,於發病前噴灑在葉片上,使其在葉片表面形成一層薄膜,這不僅可防止病菌入侵,還可造成缺氧條件,使白粉病菌死亡,一般隔5-6天噴一次,連續噴3-4次;也可在發病初期噴灑12.5%速保利超微可溼性粉劑2000倍液、或25%敵力脫乳油2500-3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或40%福星乳油4000-5000倍液,或50%硫磺膠懸劑300倍液,7-10天噴一次,連續噴2-3次,噴藥時儘量選擇在晴天操作。

  • 5 # 三農子弟之五福臨門

    草莓在保定市種植面積較大,去年行情好,畝收入一般都在三萬元以上。白粉病在草莓上是一種常見病害,是由一種子囊菌亞門真菌侵染造成的。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葉片染病,於葉背長出白色粉狀物,後致葉片壞疽或幼葉上卷;果實染病覆白色粉狀物,嚴重影響草莓的商品質量。北方以閉囊殼隨病殘體在地上或棚室裡的月季花上越冬。分生孢子借氣流或雨水傳播。種在棚室或田間的草莓,白粉病是否流行取決於溼度和寄主長勢。溼度大利其流行,低溫也可萌發,當高溫乾旱與高溫高溼交替出現時,又有大量菌源則大發生。

    防治措施:在發病初期,‘可選擇惡唑菌酮、苯醚甲環唑`嘧菌脂`氟矽唑`味鮮胺、噻呋醯胺、己唑醇`等殺菌劑噴霧,要做到早預防`午前防噴周到及大水量〈一般畝用藥液60公斤)。如果發病嚴重,建議採用嘧菌脂加苯醚甲環唑、或者惡唑菌酮加氟矽唑復配,這樣防效更好些。氟矽唑是原杜邦福星,40%乳油8000-10000倍液,因其價高,一季最好只用一次。在雨季使用杜邦萬興或丙環唑等耐雨水沖刷的產品防效要好一些。棚室內還可使用煙劑,以免連陰雪天溼度大病害流行。

  • 6 # 天寶農業技術服務平臺

    草莓白粉病一般和灰黴病混發,建議提前防治的,如果發現了白粉病可用30%醚菌·啶醯菌(翠澤)1000倍液或42.4%唑醚·氟醯胺(健達)2000倍或32.5%吡唑萘菌胺·嘧菌酯(綠妃)1500倍+嘉美金點1000倍在發病中心及周圍重點噴施;每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 7 # 冬瓜農人

    用50%多菌靈+20%三唑酮700~800倍液防效,50%嘧菌酯+25%咪鮮胺800-倍900液防治效果比較好。

  • 8 # 農事百態

    草莓感染白粉病後,最開始其葉片背後會長出黴層,隨著病情的加重,黴層的面積會增大並變厚,最終形成一個圓斑。如果沒有及時的防治,還會感染其莖部,其果實感染後,表面也會出現霧層。很多人會將白粉病和灰黴病弄混淆,兩者的顏色有些區別,白粉病顏色淺一些,果實感染灰黴病後會迅速軟化,感染白粉病後軟化速度相對較慢。

    白粉病病菌會潛伏在土壤中,來年耕種時會繼續感染。特別是下雨和灌溉時,病菌會隨著水分大面積侵染草莓。還有就是空氣比較潮溼,種植密度過大,田間通風不好,也會導致白粉病肆虐。

    白粉病的防治可選擇抗病品種,在後期進行追肥時注意補充微量元素。肥料以有機肥為主,氮肥不宜施加過多,否則會導致其徒長。保持田間清潔,合理密植,保證田間的通風透光,特別是溫棚種植,一定要合理控制溼度和溫度。發現染病植株及時清除,並對周圍土壤噴灑消毒劑。除了這些,還可以噴灑信生、菌立克等藥物進行治療。

    草莓白粉病主要以預防為主,發病後治療很難達到效果。大家對白粉病的防治還有什麼好的意見嗎?

  • 9 # 賒店有機種植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種植中主要病害,特別是在反季節大棚種植中,如果管理不當,發病尤為嚴重,直接影響我們種植戶草莓的產量和經濟效益。

    白粉病在草莓整個生長期都可發生,可危害莖、葉、花、果實和葉柄。白粉病屬真菌性病害,葉片感染會在葉背長出薄薄的白色菌絲,隨著病情加重,葉片上卷,背面菌絲分生孢子佈滿整個葉片,使葉片萎縮乾枯,感染花蕾使花不能開放;感染果實,使果實不能正常生長,隨病情發展果面出現白粉,變成僵果,使去商品價值。

    草莓白粉病病發病主要是由於溫溼度調控不到位引起,低溫高溼最容易引發白粉病,白粉病適宜溫度在15一25度,相對溼度80%以上,座果期至採收期是白粉病的敏感期,如果大棚草莓管理不到位,相對溼度過大,透光條件差,植株過弱,最容易爆發白粉病。

    白粉病防治以預防為主,儘量避免使用藥劑防治,種植時應選用脫毒抗病的苗,合理密植,施用腐熟有機肥,澆水不可過大,特別是大棚種植,澆水後一定要調溫溼度,溼度過大及時放風,發現病葉、病果及時摘除消毀,保持田間乾淨清潔。草莓種植應避免輪作種植,種植前應對土壤消毒,減少發病率。如需藥劑防治時應選用安全低毒、高效、低殘留或無殘留的殺菌劑,一般可用多抗靈、腈菌唑、世高等安全性藥劑,噴施要按藥劑說明進行噴施。

  • 10 # 草莓種植助手

    白粉病是草莓設施栽培中花果期的主要病害,由於連作、保護地特殊環境以及多數草莓品種易感病等因素,在適宜條件下如不及時預防和治療,此病會發展迅速,氾濫成災,造成嚴重損失。

    發病的適宜條件:

    發病適宜溫度15-25℃,發生和侵染適宜溫度為20℃左右,空氣相對溼度在90%以上。冬季草莓大棚內的環境正符合白粉病菌傳播。特別遇到連陰、雨、霧天氣易感染白粉病,日照少,溫度低,溼度大,會發展迅速;前段時間受異常南亞槽影響,我國南方一個月不見太陽、持續溼冷。這就是為何前段時期南方部份地區白粉病高發的原因。

    發病時的田間症狀:

    草莓白粉病在草莓的各個生長時期都有可能發生,它是由子囊菌亞門單囊殼屬真菌侵染所致,白粉病病情嚴重時,除葉片外,葉柄、花、花梗及果實均能發病,匍匐莖上少有發生。葉片受害,初期在葉背出現白色近圓形星狀小粉斑,後擴充套件成邊緣不明顯的連片白粉,嚴重時整片葉佈滿白粉,葉緣向上捲曲變形,葉質變脆。果實受害時造成幼果停止發育、乾枯果實上形成一層白色粉狀物,失去食用價值;嚴重時使整個植株死亡。

    葉片受害

    草莓花蕾、花瓣受害時呈紫紅色,不能開放或開花不正常

    幼果不能正常發育

    果實上形成一層白色粉狀物,失去食用價值

    防治要點:

    白粉病傳播速度快,一旦不及時治療,果子上有白粉後,會影響草莓價值,所以一定要足夠重視。發病嚴重後防治效果有限,因此要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

    防治白粉病從蓋大棚膜前20天開始預防,至扣棚膜前噴2次,扣完棚膜立刻再噴一次!一共3次,以後每月噴施2次預防

    農業防治:

    首先是選用抗病品種,這個大家在選定品種時要酌情考慮,如目前種植較多的章姬易感白粉病。同時要選擇無病壯苗進行定植,以切斷傳途徑。

    其次創造不適病害傳播的環境條件。保證溫度、溼度的適宜;如空氣溼度過大要及時通風降溼,降雨過多要及時排水,避免結露等。

    第三是不偏施氮肥,施足經過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

    第四種植密度要適宜,並及時打掉底部老葉,利於田間透風透光。

    藥劑防治:

    果期優先使用生物藥劑進行防治,白粉病發病初期可使用生物殺菌劑如:2%武夷菌素200倍液、枯草芽孢桿菌(1000億孢子/克)48-72克/畝、寡雄腐黴8000倍液等。

    也可選擇化學藥劑42.4%氟唑菌醯胺,吡唑嘧菌酯(健達)懸浮劑1000-1500倍液、42.8%肟菌酯8226;氟吡菌醯胺(露娜森)1500-3000倍液、4%四氟醚唑(朵麥可)50-83克/畝進行噴霧防治,噴藥時主要噴施葉片背面,每次間隔7天,連續噴霧3次。經常使用要注意藥劑的交替使用,避免產生抗性。也可以用硫磺燻蒸器,在傍晚大棚蓋簾後開始加熱燻蒸。隔日一次,每次4小時,期間注意觀察。

    用藥注意事項:

    1、盛花期最好別打藥,以免造成大量畸形果。可用硫磺燻蒸。

    2、務必把白粉病控制在點片發生階段。

    3、注意輪換交替用藥,以防止病菌產生抗藥性。

    4、一旦棚內白粉病發病嚴重,要採取先用藥一次,然後及時摘掉病葉,病果,帶出棚外銷燬,然後再用一次藥,用藥時一定要打勻均透徹。

  • 11 # 天天學農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1、預防為主,儘量不讓草莓白粉病發生。要觀察大棚內不同的氣候環境,因為白粉病蔓延速度快,提前準備藥劑,早發現,早治療。

    2、選用能提高溫度,降低溼度的棚膜。合理密植,每畝8000株左右。增加大棚內的通風度和光照度,以降低空氣相對溼度,抑制病菌滋生。

    3、選用抗病品種,如新明星、寶交早生等,施用足量優質的有機肥,提高磷鉀肥的施用比例,以提高草莓的抵抗能力。栽植前,對前茬作物的殘剩枝葉清理乾淨,深翻土壤,對土壤做藥劑或高溫消毒處理,以防病菌在裡面越冬。

    4、病果、病葉、病枝要及時清除,並帶出園外集中銷燬。

    5、發病時,噴施25%乙醚粉磺酸酯微乳劑、4%唑醚·氟醯胺懸浮劑效果較佳,防治效果能達70%左右。42.8%氟菌·肟菌酯懸浮劑前期防治效果不是很好,但兩週後防治效果能達70%左右。

  • 12 # 汝城草莓羅小林

    五年草莓種植經歷中有兩年受到了白粉病的侵害,印象特深刻。首先我是在草莓種植下去緩苗以後就會陸續防白粉病,枯草芽孢桿菌/腈菌唑/翠貝/綠妃/醚菌酯/乙嘧酚/露娜森等等交替使用在草莓開花以後基本不用管白粉病了。但是很多莓農朋友卻忽視了這方面,等到發病了才想著怎麼治好。這個時候把紅色草莓全部摘掉然後灌一次水,打一次氨基酸/海藻精類的葉面肥增加一下草莓抵抗力,接下來就用乙嘧酚 /露娜森/苯甲氟矽唑/健達等藥劑輪換打,間隔五天一次,每次打透,中間可以用熏蒸劑代替一下。這樣半個月以後基本沒白粉病了

  • 13 # 好玩農業

    我是草莓種植戶,他們都講的比較多了,我就濃縮的點幾句吧!

    有效控制的技巧有幾點:1氮肥多水多苗的抗病性會下降,多用磷鉀肥可以增強草莓植株抗白粉病的能力。2白粉病一定要提早預防,沒有病也要防,得病再想辦法控制就太遲了,這東西就像牛皮癬,有了白粉病再除就事倍功半。3藥劑一定要打透打周全,不留死角,噴藥結合煙燻劑一噴一燻效果更巴適。4藥劑要輪換用,有抗性大的藥劑要及時淘汰。5通電的大棚可以裝硫磺燈,這是日本的技術,物理防止白粉病灰黴病,效果槓槓滴,只是容易老化大棚膜,應做好防護措施!

  • 14 # 追夢人傑哥

    我認為

    6、草莓白粉病咋樣才能治好?草莓白粉病有什麼症狀?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長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病害,要想有效防治首先要了解草莓白粉病的症狀。

    草莓白粉病有什麼症狀?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草莓葉片、葉柄或果實,發病初期葉的背面長出薄薄的白色菌絲,後期菌絲密整合粉狀,防治不善會逐漸加重整個葉片枯死;花和花蕾會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授粉不良,幼果不能正常生長,果面有一層白色粉狀物,果實生長緩慢、硬化,不能食用,病害傳播較快,應採取妥善方法及時防治。

    ...[檢視詳細]草莓白粉病該怎麼辦?

    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長期最常見的病害之一,對草莓的質量、產量影響非常大。草莓白粉病在草莓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生,只要危害葉、葉柄、花、花梗,嚴重時甚至可以危害到果實,嚴重的影響了草莓的產量,十分讓果農朋友頭痛,那麼草莓得了白粉病以後到底該怎麼辦呢?

    一、農業方面,種植前一定要選擇對草莓白粉病有抗病的品種;生長期要科學的控制氮肥的使用,在合理範圍內適量的增施磷鉀肥;合理的進行水肥管理,適時適量的進行灌溉,滿足苗期草莓對水分的需求。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 15 # 農業新世紀

    草莓白粉病:是較冷涼地區和保護地栽培的重要病害,主要侵染葉片和嫩尖,花、果、果梗及葉柄也可受害。葉片發病初期在葉面上長出白白的菌絲層,隨病情加重葉緣逐漸向上捲起呈湯匙狀,葉片上發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汙斑和白色粉狀物,後期葉片呈紅褐色,葉緣萎縮、焦枯。果實受害果面覆有一層白粉,果實硬化並著色緩慢。大棚栽培豐香、紅顏易感病。發病規律:病原菌是專性寄生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殘體中越冬和越夏,成為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透過帶菌的草莓苗等繁殖體進行中遠距離傳播。病菌侵染的最適溫度為15~25℃,低於5℃和高於35℃均不利於發病。相對溼度80%以上利於發病,但雨水對白粉病有抑制作用,雨季不利於發病。

    防治方法:

    1、冬春季清掃園地,生長季及時摘除病組織,增加溫室草莓的通風透光性。 2、藥劑防治 生物製劑:氨基寡糖素 硫磺燻蒸 保護性殺菌劑:代森錳鋅、錳鋅·三唑酮、多抗黴素 治療性殺菌劑:氟吡菌醯胺.肟菌酯、腈菌唑、四氟醚唑、乙嘧酚磺酸酯、嘧菌酯、42.4%唑醚.氟醯胺2000倍a、育苗前期 重點防治時期緩苗後、開花現蕾期、成熟採收盛期

  • 16 # 經典劇之家

    草莓是大家喜歡的一種水果,紅紅的草莓像一顆顆鑲嵌在大地上的紅寶石,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男生在追女孩子的時候,總喜歡請女孩子吃草莓,總喜歡看女孩子粉嘟嘟的嘴唇吃起顆粒飽滿的草莓。然而,如此嬌滴滴,深受男生、女生喜歡吃的水果,在生長髮育的時候,也逃不過白粉病的“魔掌”。當草莓染上白粉病時,一般會使草莓減產10-20%,病重的達50%以上,甚至絕收。白粉病,嚴重影響草莓的產量和品質,讓草莓種植者痛苦不堪,這裡有一些防治草莓白粉病的技巧。

    草莓白粉病的危害:

    草莓白粉病是一種高度寄生的病害,可透過葉片氣孔或直接無創傷侵入草莓植株的表皮。

    ❶白粉病早期,僅在草莓苗病株葉片上產生大小不等的病斑。之後,就在葉背上形成白色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隨著病情加重,白粉佈滿整個葉片,葉緣上卷呈湯匙狀,葉片逐漸枯黃。

    ❷草莓花蕾、花瓣受害時呈紫紅色,不能開放或開花不正常;果實受害時,果面覆蓋白色粉狀物,幼果失去光澤、硬化,青果停止膨大,呈瘦長形,著色變差,嚴重影響漿果質量。

    ❸草莓白粉病病情加重時,除葉片外,葉柄、花、花梗及果實均能發病,造成幼果停止發育、乾枯;果實上形成一層白色粉狀物,失去食用價值;嚴重時使整個植株死亡。 

    草莓白粉病發病原因:一、溼熱環境

    草莓白粉病侵染的適宜溫度為15℃—25℃,溼度大於80%,當溫度低於10℃或高於30℃時,草莓白粉病的繁殖受到抑制。同時,強光也不利於草莓白粉病的生長。當溫室溼度高、溫度高,白粉病就容易發生和流行。種植戶由於不合理的種植密度造成的植株間的光照弱,通風差,空氣相對溼度過大,葉片和果面上產生的水膜不易曬乾、風乾,加劇了白粉病的發生。

    二、施氮肥過多

    白粉病病菌很容易透過草莓表皮的氣孔侵入,當氮肥施加的太多,草莓的表皮就會變大、變薄,白粉病就很容易發生,或加劇。

    草莓白粉病防治措施:根據草莓的發病環境及生長特性防治

    ❶選抗病品種,明寶、益香等較抗病的品種。儘量不選用容易感染病的豐香等感病品種。

    ❷調控育苗棚室的溫、溼度能有效的控制白粉病的發生。(棚室內空氣相對溼度大,溫度20~ 25℃時白粉病最適合白粉病的發生。) 

    溫室溼度高時,可使用燻蒸藥劑交替使用,連用7至10次。一般50米×8米的棚用2%醚菌酯煙劑4枚/棚,或20%百菌清煙劑4枚/棚進行燻棚,硫黃燻蒸器

    ❸改善通氣透光條件由於在通風透光性差、空氣溼度大的環境中容易誘發白粉病。在草莓塑膠大棚覆蓋後,儘量提高通風、透光條件。通風降低溼度,疏葉改善通風、光照。同時,發病時,應迅速摘出病葉、枝條,並立即給藥。防治白粉病的孢子就有可能擴散。

    ❹多元化施肥,補充鈣、矽肥。 幼嫩的表皮更容易被白粉病感染,應注意平衡施肥、少施加氮肥。適量施加鈣和矽,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鈣肥穩定草莓細胞膜的結構;矽肥使細胞壁增厚,增加角質層,增強對白粉病的抗病性。

    【大家好,我是三農朵朵,老農之女,有著豐富種植經驗,一個專注農業瓜果蔬菜種植問題的研究與解答的農村妹子。誠邀您一起研究探討種植問題,期盼您的加入,期盼您的關注】

    ❺選擇合適藥劑:同時,草莓苗期發生白粉病後,噴施99%礦物油200倍液加50%醚菌酯水分散粒劑3000倍噴霧,或加4%四氟醚唑水劑1000倍噴霧,或加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噴霧,7—10天噴一次,交替使用藥劑效果更好。

  • 17 # 新農鳴

    草莓是大家都喜愛的水果,尤其是隨著這幾年的設施種植,無論春夏秋冬,人們都可以吃到新鮮的草莓。但在設施種植中,白粉病也成了果農朋友最棘手的病害之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草莓白粉病的症狀

    主要危害葉片、花、果實和果梗,葉柄也會受害。

    葉片受害:受害葉片初期在葉背出現白色粉狀物,隨著病情加重逐漸加重,白粉佈滿整個葉片,往往葉背面白粉較多。草莓葉片的葉緣上卷呈湯匙狀,葉片隨著病情的加重逐漸枯黃。

    花蕾受害:花瓣呈紫紅色,不能開放或開放不正常,花受害後變褐色枯死。

    果實受害:早期受害,病部變褐色、硬化,並提前成熟,但無經濟價值。果面覆蓋白色粉狀物,果實著色差,幼果停止膨大,失去光澤並硬化。

    葉柄受害:葉柄受害嚴重時可變紅壞死。

    上述受害器官的病部表面都生有一層白粉狀物體,這是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草莓白粉病病原為粉孢菌,屬半知菌亞門。

    草莓白粉病的發病原因

    白粉菌是耐乾旱的真菌,潮溼天氣雖對病害發生有利,但在乾旱的天氣,分生孢子還可萌發侵染,而多雨對其反而不利,因此草莓白粉病無論在露地栽培還是在設施栽培的環境都可以發生。凡植株栽種過密,施氮肥過多,病害發生較為嚴重。草莓白粉病的發生與幾方面因素有關。

    1、氣候因素

    該病為低溫高溼型病害,發病適宜溫度為15~25℃,低於5℃或高於30℃均不發病。病害發生要求的最低溼度為40%,溼度越大發病越重。深秋至早春遇連陰雨天氣,低溫寡照,溼度大,病菌分生孢子不斷產生並反覆侵染,極易造成病害大流行。

    2、栽培因素

    連作的園區發病較早,發病較重;

    偏施氮肥,植株生長嫩綠,抗病能力較差,發病重。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

    防治棚室草莓白粉病,要堅持“預防為主,全程控制”的策略,實施農業防治、藥劑防治等綜合措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農業防治

    (1)、清潔果園:草莓收穫後及時清理和焚燒病殘體;定植前清除田間雜草;生長期間及時摘除病葉、病果和老葉,並集中燒燬。(2)、加強栽培管理:培育壯苗,適時移栽;(3)、合理密植:保證適宜的株行距,合理密植;適時通風換氣,雨後及時排水,降低田間溼度;(4)、合理施肥:基肥以腐熟有機肥、磷鉀肥為主,生長期間適量施用氮磷鉀複合肥,不偏施氮肥;(5)、科學澆水:現蕾後、果實膨大期收穫高峰期要特別注意水分管理,最好採用滴灌。

    2、非農藥防治

    建議使用農業用二氧化氯、可溶性矽(矽酸鉀溶液)等對土壤與葉面進行預防性殺菌,可有效避免病菌孳生,導致發病。

    3、農藥防治

    藥劑可使用生物菌劑武夷菌素、枯草芽孢桿菌、寡雄腐黴、大黃素甲醚水劑、氨基寡糖素進行噴霧防治;

    也可選擇化學藥劑氟唑菌醯胺、吡唑嘧菌酯懸浮劑、肟菌酯、露娜森、苯醚甲環唑、四氟醚唑等藥劑進行交替噴霧防治,噴藥時主要噴施葉片的背面,間隔7天,連續噴霧2~3次。

  • 18 # 農學博士教種植

    由於草莓設施栽培容易出現溼度大、光照不足和通風不良等問題,為草莓白粉病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產中常見的重要病害,發生流行頻率高、危害重。對於草莓白粉病,我們主要以綜合防治為主。

    一、農業防治

    (1)選用抗性品種

    有資料表明,不同草莓品種對草莓白粉病的抗性存在較大差異,比如來自歐美的草莓品種多表現為高抗或抗白粉病,而來自日本的草莓品種多表現為易感白粉病,我國自主選育的草莓品種多表現為中抗白粉病。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抗病草莓品種的選育,並且要加快對豐產優質抗病草莓品種的示範與推廣,以有效控制草莓白粉病的發生。

    (2)培育無病壯苗

    在育苗前,我們需要對苗床進行土壤消毒,一般苗床不要連續育苗,防止白粉病的侵染。與此同時,儘量避免草莓的連作,防止病菌潛伏侵害,且有條件的地區可實行水旱輪作種植,以減少連作障礙。

    (3)加強栽培管理

    做到適時移栽、合理密植,保證適宜株、行距;合理施肥,基肥以施用優質腐熟的有機肥、磷鉀肥為主,追肥以施用氮磷鉀複合肥為主,忌偏施、重施氮肥,以提高植株抗病性;我們應該科學用水,草莓現蕾後、果實膨大期、收穫高峰期應特別注意水分管理,以避免草莓群體過大。

    二、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是防控草莓白粉病最經濟有效的方法,我們應該在該病發生前或發生初期選用對口藥劑進行防治,以有效防治該病的發生流行。一畝地可以用30%醚菌酯可溼性粉劑30-45克或42.4%唑醚·氟醯胺懸浮劑10-20毫升,對初發病的植株進行噴施,一般每隔5-7天用藥1次,連續用藥2-3次。在噴藥時要做到均勻周到,葉面、葉背都要噴到;防治藥劑要交替使用,以防止或延緩病菌產生抗藥性;要嚴格掌握農藥安全間隔期,確保草莓食用安全。

  • 19 # 天津甜如蜜草莓採摘園

    白粉病是一種,在草莓上發生非常普遍的病害。全生育期均可以感病。主要感染葉片、果實。

    1:典型症狀

    發病初期,葉背面會長有稀疏的白色黴層,慢慢的頁面黴層變厚,形成濃密的白色圓斑。

    發病重時感染葉柄、葉蔓。果實感病,果面會附著一層白色粉狀物或有大小不均勻的白色粉斑。嚴重感染後植株、果實會普遍覆蓋白色黴層。 因為黴菌顏色比較淺,白粉病和灰黴病有時候比較難區別。觀察黴狀物顏色,是區別白粉病與灰黴病的主要方法,同時觀察果實的軟化快慢,灰黴病果實的軟化速度要更快。有時因噴施大量農藥粉劑,葉片會出片類似白粉病的症狀,要仔細辨別清楚。

    2:發病原因

    病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棚室內作物上越冬。南方露地草莓主要在寄主身上越冬、越夏。主要靠氣流、雨水、澆地傳播。

    溫暖潮溼、乾燥無常、陰雨天氣及密植、通風不暢的種植環境容易發病。大水漫灌、溼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長後期衰弱,發病會嚴重。

    3:救治方法

    生態防治:1,引用抗白粉病的優良品種,比如甜查理、女峰、甜玫瑰、競香、大賽等。2,適當增施生物菌肥和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降低溼度,增強通風透光。3,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並進行土壤消毒。

    藥劑防治:阿米西達、達科寧、世高、阿米妙收、大生、信生、菌力克、品潤、特富靈、福星乳油等。

  • 20 # 愷易物聯網

    綠色防控是持續控制病蟲災害,保障農業生產安全的重要手段,透過協調運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態調控等手段,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藥,有效控制農作物病蟲害。愷易綠色防控系統採用彌霧式臭氧氣體殺菌器,充分運用臭氧的強氧化性,達到殺蟲滅菌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陳學冬看起來很活潑開朗,演傅小司這種啥事都憋在心裡的角色,會不會覺得很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