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了很多材料也沒弄懂,能用通俗的語言給解釋嗎?
8
回覆列表
  • 1 # 香梅傲骨

    簡單地說,格:意為推究。“格物”出自《大學》,其意為:(接近事物)研究其事理。“知行合一”:“知”同“智”,表示認知,“行”為“實踐”,知行合一簡單理解就是:學習與實踐相接合。

  • 2 # taozi生活

    格物

    《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格物有兩解,具體來說就是格物致知和致知格物的區別。雖然看起來只是順序變了,但是意思卻變了很多。

    首先,朱熹講格物致知,把格物解釋為研究事物道理。這和他關於理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具體講理是具有超越性的事物的本源和根據。但是朱熹強調理一分殊,事事有理,人亦有來自理的道心,只是人自己不能認識到自己本來就有的道心。朱熹認為修養的最終目的自然是認識天理,而人又不能直接認識到本就有的理。所以,他提出透過格物,也就是研究事物中包含的理,日積月累,啟發內心的理,以達到對理的認識。

    總的來說,他的格物說,工夫的目的是認識理,最後的歸宿還是回到內在上,但是方式還是側重外求的。所以,是先格物後致知。致知,就是得到天理。

    致知格物呢,則是王陽明提出的。可以理解為先致知後格物,但是王陽明的格物與朱熹是有區別的。王陽明把格解釋為正,也就是正物。朱熹的格物則是研究事物之理。致知格物,說來也就是先致得良知,這良知即是理,用這樣的良知去待人接物。

    具體講,陽明先生講心即理,心外無理。心,涵蓋了天下之理,除此之外別無理可求。當然,這樣的心並不是人的私慾之心,而是人本就有的良心。心之體是性,性即是理,心也就是理。所以,他強調工夫要在內求,將你本來就有的良知良能從人的私慾之心中得以顯現。具體來說,就是要誠意,戒懼慎獨,掃除私慾。如此,讓你個人的良知逐步顯現,再用這樣的心去待人接物,即格物。有點康德人為自然界立法的感覺。

    所以,從這點,可以看出王陽明的致知格物反映的是一種知行合一的知行觀,強調致良知實際是對道德本心認知與體驗統一的過程。而朱熹呢,則是一種先知後行的知行觀。兩種觀點雖然有所區別,但是歸宿是一樣的,都是實現內在的一種超越性,只是手段有所不同

    知行合一

    說白了就是,如果你在做什麼事的時候總覺得力不從心,那就是你的認知還不夠,就要下來總結思考,再去做,如果做到了最好(至善)那你就算成功了,如果始終明白道理,而無法做好,那就等於不知道,也就是沒有達到知行合一。比如,我想學習,但又想玩遊戲,我明白學習的好處,玩遊戲的壞處,但卻無法控制自己再玩一局,這就表明,我對學習重要的認知其實是不夠的,所以要糾正調整,直到自己確實可以控制慾望不因貪玩而耽誤學業,當然,如果你想通了學習對你沒用,玩遊戲才是你的追求,然後你通過當電競主播賺了一桶金,你也算是知行合一了。最怕就是,以為自己知道,總是說,這個淘寶,其實我在90年就想到的,這個滴滴,我在2000年也準備做的,那個燒烤我來做月入輕鬆10w,但實際上沒一件事做成了,想想自己身邊這種人還不少呢。

  • 3 # 微塵石強

    首先要知道王陽明先生的物是怎麼定義的,物即是事,皆從心上說。心的本體便是知,心之所發便是意,心之所在便是物。如心在事親,事親便是一物。不是說事親這件事,而是說事親的那個心裡的慾望是物。格物,就是把心裡面不正的慾望給格正了。如《孟子》裡的:心裡必有一物的物就是這個物,心裡的各種私慾等。知行合一的第一義也是指心裡面的知與行。只要你的心一有知(感覺)立即就有行。比如你的心一感覺餓,心就有一個慾望想去吃。如果知不是真知,就沒有行。比如:如果你的腳沒有感覺,即使被針刺到,你也不會有縮回來的慾望。因此,知行合一的真意是心內部的。陽明先生的《傳習錄》又被稱為心學,因此,理解就要先從心裡去感覺。知道心裡知行合一有什麼用。就是要告訴我們做一件事之前,心會有一個感覺,就是心的慾望。這個可以改變,就是改變習性。要說明白這個就有點難了,你必須要先明白心是什麼才行。好了,就說這些吧!有不同觀點,請多多批評,先雙手合十恭聽!

  • 4 # 西行客5

    看過論語嗎,裡面講述孔子和其弟子們的言行生活。所謂知行合一就是說到做到,做不到的就沒說的必要。格物裡的格是限制的意思,物是物慾,對於物慾追求要節制,要回向自己內心的光明,就這麼簡單,沒那麼多囉嗦。

  • 5 # 慢著等一等

    連續不間斷的觀察某一事物從生到長至衰到死的變化過程,從中尋找事物發展的規律。心裡想的和行動上保持一致就是知行合一。總之,客觀的看待人和事,摸著良心辦事。實事求是,很難做到。

  • 6 # 浮木盲龜

    “格物”是說,有情生命溯及根源反而反映出“無機物”的屬性,心經說法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老子說【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所以孫猴子、寶玉都是由“無機物”石頭生出來的。“格物”即是對生命的根本處的“無機物”(石頭)屬性的認知把握,道教稱為“煉丹術”,基督教稱為“鍊金術”,都是從石頭(“無機物”)發現生命的本源和意義。(其實科學也源於其中的過程,無非把對精神層面的“無機物”的關注轉移到對外部真實的物質上去了)。

    至於“知行合一”那是整個人類歷史的屬性,是神的專利,個體人是做不到的,別妄想了。

  • 7 # 老漁夫123

    簡單說,王陽明所講的格物,就格去物的誘惑,也是去掉私慾,保持嬰兒般的本性。格即正也。知行合一,就是良知和行為的合一,按老百姓的話說,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按朱熹的說法,格物即窮盡萬事萬物之理,人生有限,能窮盡嗎?要把握的是,陽明心學是講道德層面的倫理學說,不能混於自然科學。

  • 8 # 布衣吳新建

    其實“格物”、“知行合一”,都是非常直白的語言,無需要做任何解釋,就是字面的意思。

    也許“格物”難理解一點,儒家談認識事物的方法專門用詞。格物致知,我理解就是,窮盡認識手段達到認識事物本質。

    認識事物就要觀察,“格”就是觀察。但和普通看看而已的觀察不同,“格物”是透過觀察,看到事物的本質,也就是現代哲學所說的“透過現象看本質”。

    格物的最高境界:悟。

    傳說心學大師王陽明曾經對著一根竹子“格”(發呆的看)了幾天幾夜,沒看出名堂,於是懷疑自己的悟性不夠。王大師最後悟出來,運用的就是“格物”。通俗說法:看透了也就明白了。

    “格物致知”的“看透”不是指導老百姓生活的,是指導帝王將相管理國家的。也就是悟出治國理政的道理。

    在此基礎上,做到“知行合一”,知道道理不行,還要按照這個道理去做。

    現代社會,西方哲學的引進,認識論代替了“格物”,而“知行合一”更多的演變為教育理念。兩個非常深奧的心學名詞就這麼一個不常用了,一個大眾化了。

  • 9 # 布衣道場

    要弄懂“格物”,“知行合一”,必須要了解與之有關的王陽明這個偉大人物。王陽明是中國明朝“心學”的集大成者,被世人稱為兩個半聖人之一,兩個聖人是孔子,孟子,王陽明算半個。聖人標準是“立言”“立德”“立功”,王陽明心學是立言,一生力行知行合一是立德,提軍剿滅寧王叛亂是立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王守仁的學說思想王學(陽明學),是明代影響最大的哲學思想。其學術思想傳至中國、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立德、立言於一身,成就冠絕有明一代。弟子極眾,世稱姚江學派。

    “格物”是王陽明十八歲求學於婁諒講授“格物致知”之學,他遍讀朱熹的著作,思考宋儒所謂“物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具至理”的學說。為了實踐朱熹的“格物致知”,有一次他下決心窮竹之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這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說白了“格物”就是面對世間萬物,深入思考研究,找尋內在規律。

    王陽明在被貶至貴州龍場(貴陽西北七十里,修文縣治)當龍場驛棧驛丞。貴州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在當時還是未開化的地區。王陽明沒有氣餒,根據風俗開化教導當地人,受到民眾愛戴。在這個時期,對《大學》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領悟,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他在這段時期寫了“教條示龍場諸生”,史稱龍場悟道。悟道後的核心就是“知行合一”。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套用現在話語,就是“理論來之實踐,提升總結後又付諸於實踐”。大白話,幹是硬道理,但要結合實際,要有中國特色。

  • 10 # 陳老牛1

    要懂得“格物”,須先弄清“格”與“物”。“格”者,真知標準之意; “物”者,客觀事物之意。故“格物”者,求真知於客觀之意,即實事求是也。所謂“格物致知”者,乃只有求真知於客觀實踐方能獲得真知也。道理原本就這樣簡明,卻被一些古人和今人講得那麼複雜,反而讓人摸不著頭腦了。嘆嘆。

  • 11 # 風平浪靜143070189

    格物是觀察事物的辯證手段,過去的格物僅停留在唯心層面,現在可以用科學的觀點來格物,從而得出更可靠並且實用的規律,比如政治經濟學,看似宏大無比,用格物的手段透過表象看到本質,即為人的社會行為在不同的時空點上不同的表現,而知行合一,則是在得出某種正確理論後用於指導實際行動,知作用於行,行是貫徹知的方針,知行合一產生成果,知是施工圖,行是施工作為,有了知與行的合作,造出了成功的產品。

    知不光是過去心學上的良知,應該包括科學上的正知,一個具有心態上良知科學上正知的人,去實際行動更能為社會創造利益。

  • 12 # 郭城3點14壹伍玖

    “格物致知”的格物,十分透徹直白,就是認識和認清事物的意思,但不僅僅是眼看耳聞手摸等等,而是強調區分,區隔,某種意義上說,對事物的分類就是對事物的認識,而此處的格,即是我們日常理解的空格、方格、品格、規格等等之意。對事物沒有多層級,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和判斷、分析,只能說明我們對事物的認識仍然處於一種混沌狀態,模糊,不精確,認知的水平還處於低層次階段。所以,格物是為了獲得知識,即致知。

    知行合一,就是明朝版本的認識方法論,就是五百多年前今天“理論聯絡實際”的中國傳統實踐觀的鼻祖。只不過緣於中國古代的整體論傳統,知,即理論和思想,行,即行動和實踐,王陽明先生將這兩者由相互對立轉而合為一體,打造出了其獨特的思想品牌——“知行合一”。王陽明先生獨特的偉大之處在於,他不僅提出了這一思想,他還用整整一生的時間去積極踐行這一思想,陽明先生的一生,是“知行合一”最重要的詮釋。

  • 13 # 宸175863

    “格物”首先要弄清楚每個字的意思。“格”是深入地研究、探索,窮究的意思,就是全面深入細緻研究。“物”可以是一個具體事物,也可以是廣闊的宇宙,是研究的物件。這樣樣“格物”的意思就明白了。是深入探究、研究事物。其實格物已經是常用的詞彙了,只不過出現了幾個大家的解釋反而讓人不知怎麼理解才正確了。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針對當時政府倡導的宋明理學關於“知”和“行”的關係而結合自己的認識提出關於知行的關係。當時正統理學認為先透過學習弄明白道理,再去按學到的知識去做、行動。更側重於先學習古代聖賢的經典,再去按聖賢的要求去做。而知行合一認為,學習和行動並重,不分誰先誰後,在行動中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行動。王陽明更重“在事上練”。其實這和毛主席提出的認識和實踐的關係有有異曲同工之妙。

  • 14 # 清秋一族

    為什麼要說知行合一?難道我們平時在工作生活中都不是知行合一麼?遺憾的是,我們大多數人並非做到了知行合一。

    我們通常所遵循的原則是:知是知,行是行。說歸說,做歸做。我們的知識大多不是透過實踐得來,而是靠學習或被教育得來。舶來的知識是存在誤差的,內心並不堅定或篤定,所以不能算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是要用我們的良知去認知世界,摒棄一切的主觀意志和判斷,不參雜任何形式的意識形態。這樣的認知,才是純粹的知。

    知,是心知。心裡知道,心裡明白。所謂心如明鏡,心即理。心主神明,意即心才是我們的主人。違背內心的意願,實屬本末倒置。可是我們明明心裡知道明白,就是不肯按心裡知道明白的去做,去實踐,往往才是無法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因所在。有了心知,而後行才能與之高度統一。故曰:知行合一。

    格物致知:格,就是深究,追根究底,追本溯源的意思。只有追根究底,才能發現事物的本質和真相,還原事物本來的面目。探究事物的本質需要正心意誠,實事求是,不參雜人為因素,不以善惡好壞美醜的主觀意志去判斷,便能無限接近事物的真相。

    萬丈高樓平地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凡是要有所作為,才能達到知的目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身體力行才有可能達到探究出事物的原理,進而知行合一。

    所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與行其實是一體兩面,前後相隨不可分割的整體。知易行難,知難行易,知行合一唯有正心誠意致良知。

  • 15 # 逍遙神趙科菲

    看不下去了,不邀自答!

    "格物"就是要認清事物的本質特點與運動規律。

    "知行合一"是指: 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要使任何計劃建立的事業或創新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順應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這是成功的法寶。

  • 16 # 明貞

    格物就是看清楚事物的本質,掌握它們各自的屬性而明辯之。天人合一就是理解了客觀規律後與自然融合,與自然同頻共振。

  • 17 # 八目魚

    格物,字面意思是對事對物,對宇宙萬物與內在規律的探索與求證,重在對事物本質上的求證,最終落腳於對事物的辨析歸類,從而使為學者的內心以及感知井井有條,如同儲物架格一般有序而簡明。

    知行合一,含義很廣,出發點是為學者知的問題解決,也就是對知的形成,驗證,豐富的過程。落腳點在於認知在踐行中的作用,也就是認知指導踐行,反過來踐行檢驗豐富認知的過程。二者歸結起來就是“知而知之,行而知之。”

  • 18 # 卍玅發

    致知在於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禮記·大學》,王陽明創立的心學,是在宋明理學的基礎上所達到的一個最高峰。理學是儒家提出來的,有別於道。但其實理和道所探討的是一個東西。儒家成了大統之後要建立自己的哲學思想體系,因此,創立了理學。創立理學之初吸收了釋家唯識心學的都分觀點。這一點從宋明理學大家朱熹等著作中就可以看得出來。王陽明的心學也是受到了釋家影響,佛教中:“心即是萬物,萬物即是我心”。王陽明為了探究自心與萬物的關係,而採取了格物的方法,也就是忘我不停的觀察竹子。格物的“格”字,除了推究之外,還有一個“感通”的意思,也就是“感而遂通”。這是心學的精髓,覺悟了才能達到“致知”,這也是龍場悟道所悟出來的東西。

  • 19 # 謝金澎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通俗的講法是格除物慾致良知,這裡的良知不是良心,可以理解為優良、良好的認知。把你內心正確、良好的認知和行為或者行動結合起來。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這有什麼難度?心裡知道然後就去做嘛。

    但我們應該知道,知易行難。身處俗世中,欲求萬端、盤根錯節、孽念滋生,就如同一泓清澈見底的清泉,一眼看去,自然通透明瞭;但種種雜念摻合其中,渾濁不堪,你哪裡還看得清,找的回真正的自己?找的到良好的認知?

    即便你有了一些想法,你也不敢確定這就是最好的,更不敢確定照此堅決實施後的後果。以至於瞻首顧尾,猶豫不決,煎熬不已。

    比如說,一個政治家要施行一項政策,他的立意是好的,為了讓百姓生活更富足,但他會面對很多阻力:第一是既得利益者,不想求變,因為變化就是隱患,不變才能維持;

    第二可能就是受益者,既得利益者必然挑撥、煽動受益者,而受益者也無法確定這個政策是否真的會帶來好處,畢竟未知的東西都讓人恐懼;

    第三是執行者,執行過程錯誤理解,或者故意錯誤解釋,或者藉故中飽私囊,執行走樣……如果這個政治家是一個俗人,他就會被眼前的這一團渾濁迷惑,顧及自我名譽、利益、情感而放棄。更有甚者,會對自己的政策產生懷疑而放棄。

    但倘若這個政治家是一個聖人,能夠做到知行合一,他首先要知:一眼看到政策執行過程和結果,眼前亂雲飛渡其實只是插曲,對他不會造成無法承受的壓力,他便會勇於擔當,果斷處置,堅決實施,最後達成自己的良好願景。

    如何做到知行合一?那就是格物致知。每天靜慮,革除內心的那些虛華的慾望,發現良知。如果能夠悟透生命的意義,人生一切妄念都毫無意義,一切物質的慾望都不過是在為自我設限,增添枷鎖。一切的境遇都不值得逃避和恐懼。如果透過靜慮,思想沉渣日少,看世界就會更加通透,就越接近本我,放棄自我,看到的、留下的就是良知,不為外物干擾,就能夠正確行事,知而能行也。

  • 20 # 七月流火140400643

    “格物”與“知行合一”都是中國傳統哲學的概念,只是說明這兩個詞語的表面意思,當然是很簡單的。可是,提問題者的意思,顯然並不在此。他提問的本意,肯定是想弄懂這兩個詞在中國傳統哲學中所蘊含的意思。這要講明白,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格物,是儒家思想中一個重要的概念。而“知行合一”是王陽明心學的最基本的觀點。此二者,此二者既有聯絡,也有區別。

    格物,是《大學》中提出的概念,所以,要明白格物的意思,必須要對《大學》的內容,有個簡單的瞭解。《大學》是什麼意思,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是大學中提出的大學的根本目的,就是明德,親民,使自己的人格達到最善最美的境界。這就是《大學》所謂的三綱,也就是三個重點,而要實現這三個目標,需要,八個步驟,稱為八目,分別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物是什麼意思呢?這裡我們先拋開朱熹與王陽明的解釋不談,先從文字學與就是小學的角度上,談談點自己的看法。在格物這個詞中,物的意思,不需要解釋,大家都知道,那麼,下來應該瞭解一下格字的意思。它的義項很多,比如方格,格子,格鬥,格開等。而《新華字典》解釋,格物的格,是推究的意思。而且在儒家的經典中,也有“即物窮理”的說法。也就是說,格有親密接觸,零距離接觸的意思。本子上的方格,把相鄰的兩個空間格開,但是這兩個格子是連在一起的。格鬥中,你把別人的拳頭格開,兩個人之間,也是要有接觸的。所以,格物,就是即物,就是靠近物,並推究物的道理。

    這什麼後來格物,這麼一個簡單的事情,鬧的很不清楚呢。是因為中國傳統哲學中,把事和物放在一起研究。事是形而上的,物是形而下的範疇,放在一起研究,一起下結論,就不是那麼容易理理解了。因為,物是有形有質的,而事是無影無形的。蘇東坡不是說麼,人是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所以,站在唯物主義的立場上,去觀照中國傳統哲學,就會發現哲學的研究,是分兩個層面,一個是現實的層面,一個是意識的層面。中國的哲學,在發育中,是很早熟的。它在成形之初,就拋開了物質的層面,直接進入到意識的層面中去了。就以格物而論,就是研究事物,若研究的是物,就進入了自然科學領域。若研究的是事,就進入社會科學的領域。就以儒家思想來說,因為他的關注點,在於君子,在於社會領導者,所以,他只對社會科學感興趣,對自然科學不感興趣。

    《論語》中就有一個事情能說明這個問題:樊遲請學稼,子曰:吾不如老農。請學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遲出,子曰:小人哉,樊須也。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儒家對自然科學方面,是不太感興趣的。所以,傳統中國社會里,農工的技能,是在民間傳承的。也就是說,自然科學方面,是由民間主導的。而社會科學方面,是受官方主導的。這就造成了哲學的兩個翅膀一個硬,一個軟。

    說完了格物,下面再說“知行合一”。這是王陽明心學的主要觀點。知行合一,說起來,也很簡單。是說,認識和行動實際是一會事。這是一個認識論的問題。是討論知與行的關係。在《大學》的八目之一,先說格物,後跟致知。《大學》雖然不是著眼於認識論,展開論述。但這個次序排列。很容易給人一個,格物在先,致知在後的印象。朱熹的理學觀點,大體上也是這樣。王陽明的時代,理學是主流的意識形態,是官方統治思想。但這個官方的統治思想,肯定是出了問題的。王陽明的志向,就是建立一種不同於理學的新的哲學框架。這就必須打破朱熹的框架,另起爐灶。但做為儒家,新的理倫建構,必須在經典的框架之內。這就是王陽明格竹子的原因。因為他可以和朱熹不同。但是,他不可能打破《大學》與《中庸》的框架。

    王陽明格竹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他之所以失敗的原因,就是我上邊所說的儒家的重社會輕自然的特點所決定的。王陽明格竹子的目的是很明確的,他是為了人間大道而進行的。竹子裡邊會有什麼人生大道呢?失敗也是可想而知的。但是,王陽明的失敗,不代表儒家認識世界的途徑有問題。格物在本質上,也不是盤腿坐在竹子面前,盤腿打坐,苦思冥想,就能稱為格物了。格物是應該與物做零距離接觸的。比如格竹子,就是和竹子打交道,可以栽種竹子,可以砍伐竹子。都可以得到關於竹子的知識,比如,竹筍可以吃。竹子可以編筐編席。這一切,都是竹子之理。但這些理,不是王陽明想要的。他要的東西,是一種形而上的人間大道。所以,他的格竹子,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證道的意思大體相類。所不同的是,佛祖悟了,而王陽明在竹林之下沒悟。他的開悟,要等到貴州的龍場之後。所謂龍場證道。在證道的過程中,龍場也好,竹子也好,都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王陽明自身的人生經歷。

    總結一下,格物,就是透過對研究,明白事物中包含的道理。

    知行合一,就是認識和行動是一會事,認識決定行為,行為又加深認識。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王陽明自己的描述是: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去惡從善是格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老闆總說你能力不行,辭職又不讓你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