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溫柔的長勁鹿
-
2 # 寶貝飯菜
現代的航母是艦隊包含很多護衛艦。
二戰的航母跟現代的沒法比,
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了。
現代美國的十一艘航母艦隊就可以吊打世界所有國家艦隊的總和了。
沒必要弄100多艘了。
-
3 # 東部後花園
戰鬥力的提升在於質量而不是數量,這和坦克飛機數量的減少是同一個道理,儘管美軍現在只有十幾個航母戰鬥群,但每一個戰鬥群的戰鬥力都十分強悍,這也是其能成為世界霸主,在全球各個地方都有軍事基地的原因。
-
4 # 代號峨眉峰之史記
二戰時的航母戰鬥力不可與現代相比,美軍現役10艘,全部是核動力航母,每艘組成戰鬥群,戰鬥力很強,現在是和平時期,不需要那麼多,其餘的封存,要有大的戰爭,分分鐘啟用投入戰鬥。
-
5 # 天下匯007
二戰時的航母戰鬥力不可與現代相比,美軍現役10艘,全部是核動力航母,每艘組成戰鬥群,戰鬥力很強,現在是和平時期,不需要那麼多,其餘的封存,要有大的戰爭,分分鐘啟用投入戰鬥。
-
6 # xuweijun
美國現在雖然只有十一艘航母,但戰鬥力卻此二戰時強太多了,現在戰爭比的是科技水平和效率,還有一點就是養護軍費,現在十一艘每年就要花費一千多億美元,佔整個軍費的比重已經很大,所以美國就是也想再擴建,但也得考慮軍費問題。
-
7 # Mockingjay1988
無論二戰時期還是現在,航母的核心戰鬥力都來源於其所搭載的艦載機,這一點毋庸置疑。而二戰時期由於艦載機都是渦槳戰機,重量輕,體積小,起飛距離短等特性導致當時航母無論是建造技術還是資金消耗方面對於工業強國來說都並不是高不可攀的海戰裝備,甚至可以用大型貨輪進行改裝以滿足艦載機的起降。美國由於擁有當時最強大的工業和經濟實力,自然可以做到下餃子似的建造各種型別航母。而隨著噴氣時代的到來,各種軍用戰機逐漸開始考慮以渦噴或渦扇發動機做為其強勁的動力來源,同時機載武器也逐漸導彈化,隨著這些技術的變革帶來的不僅僅是艦載機戰鬥力的提升,也會導致艦載機體積,重量,起飛距離等等多方面的提升,為滿足這些技術要求,航母就不得不隨之提升相關建造技術,比如甲板強度,承載能力,蒸汽彈射器,航海航空指揮控制系統等等諸多技術方面,其中很多技術難度很大,而艦船自身的技術水平也在發展,比如核動力技術的應用,這些都需要很強的船舶研發和建造水平來做鋪墊,同時航母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吞金獸,除自身建造費用外,要想發揮足夠的戰鬥力還需要大量其他艦船來組成威懾力巨大的航母戰鬥群,這些都需要錢,服役期的維護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因此即便技術先進財大氣粗如美國,也很難做到大量的建造現代意義的重型航母,同時由於航母作戰效能的巨大提升,以目前國際形勢來看也不需要維持一支過於龐大的航母艦隊。航母數量的銳減背後反映出的是軍事思想和技術裝備水平的進步。在資金,技術和需求三者之間取得了一個不錯的平衡。如果只為了數量,不要說美國,即便我們也能在很短時間內批次建造出百艘以上二戰技術水平的航母,然而並沒有什麼意義
-
8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美國先後建造了155艘航母,其數量達到了全球第一,另外國家的航母全部加起來,都沒有美海軍一家所擁有的航母多。
其中,大部分只是護航航母,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小,排水量只有1萬餘噸,事實上就是平的飛行甲板,艦島很小有的甚至都來不及安裝艦島就服役了,遠赴大西洋為盟國的商船護航,同時打擊德國的U型潛艇。
護航航母的作用,就是在商船船隊前展開,用艦載機偵察並攻擊潛艇,或引導水面艦艇圍毆潛艇,其作用除了護航以外,通常還擔負運輸船隻的角色。
現代的航母和二戰時期的航母,完全都不一樣了,不但非常複雜,而且造價也極為高昂,噸位也比二戰時期的航母大多了,不僅航母本身,就是航母的護航艦艇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等所有編隊成員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二戰時期的航母不可同日而語。
美海軍現役尼米茲級和福特級兩型航母,都是核動力驅動的,排水量超過10萬噸,具備無限航行能力,與二戰的航母特別是排水量1萬餘噸的護航航母是完全不一樣的。
二戰時,美海軍航母是蒸汽機動力,現在是核動力,充分顯示了科技的巨大進步;二戰時航母,艦載機是螺旋槳,現在,全都是噴氣式,具備高速大載彈量,作戰能力大幅領先二戰時期的艦載機。
現在,美海軍的核動力航母,平常搭載艦載機80架左右,戰時可臨時擴充套件到100架,因此戰鬥力是非常強大的。
目前,美海軍擁有10艘尼米茲級航母,1艘福特級航母,理論上可搭載1100架非常先進的艦載機,這個實力放在全球都是排名第一的,超過了軍力排名前11位國家的總和,美國當仁不讓排宇宙第一。
由於航母的建造和艦載機的配套建設,包括護航艦艇和補給艦等,可謂吞金工程,要維持11艘核動力航母作戰編隊,不知道要花多少美金,不是一般國家所能承受的,即便財大氣粗的老美,都似乎有點力不從心。
11艘核動力航母的規模屬於全世界最大了,數量已經不少了,其運作費用,要遠超二戰時期的100餘艘航母,二戰時的100餘艘航母,與現在的11艘核動力航母,完全是沒法比的。
-
9 # 一葉楓流
二戰時期的美國實際使用的才20多艘航母。所謂一百多艘都是護航航母,一萬噸,速度慢,從事護航、運輸飛機、支援登陸。美國戰前的8艘航母,在戰爭中損失了5艘,只留下薩拉託加號、企業號和突擊者號三艘。戰爭中建造了9艘獨立級,17艘埃塞克斯級中參戰的只有14艘。所以在太平洋戰場,美國最多時有25艘艦隊航母。在菲律賓海戰中,有8艘艦隊航母和8艘輕型航母編在第38艦隊中。分成4個戰鬥群。排水量30萬噸。
現在美國10艘航母有100萬噸。
-
10 # 唯愛側衛
二戰,美國共造了一百多艘航空母艦,至於現在,美國現役航母只有十艘尼米茲級航母,個人覺得有以下幾點。
第一,錢,大家都知道,航母是吞金巨獸,是綜合國力的象徵,現在雖然有航母或者曾經有航母的國家不少,不過有大型航母的國家,只有中美俄英四國,其中俄羅斯現在基本沒用建造大型軍艦的能力,而有兩艘或兩艘以上現役或建造中航母的國家,只有,中美英印,之所以這麼少,都是因為錢,航母的建造費用和全服役週期的花費都是相當巨大的。二戰中的航母很多都是輕型的護航航母,建造成本低,部分是用商船直接改造成的,而且,當時美國是生產線式的造航母,比如,美國卡薩布蘭卡級,一個型號一年建造了55艘,批次生產也節約了成本,加上戰時的軍費是平時的數倍,有了錢,什麼都好說。
第二,需求,需求帶動產量,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日本人暫時獲得了太平洋的控制權,然後,美國人利用自己強大的工業實力,暴兵生產航母,硬是用自己在航母上的優勢打到了日本本土,而反觀現在,雖然航母的海上霸主的地位依然無法被撼動,但畢竟是和平時期,本來就幾乎沒有國家能在海上直接跟美國海軍對抗,航母造的再多,也只是負擔。
第三,科技含量,以前,想要命中一艘軍艦或者一個目標,或許要出動數十個架次,進行多次攻擊,甚至要冒著危險進行俯衝轟炸,還有可能無法命中,而現在,只需要發射一枚導彈,或者制導炸彈,就能完成以前幾噸彈藥才能完成的目的,二戰中,7.2w噸的信濃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航母,而現在,尼米茲靠後的幾艘,和最新的福特級都已經超過了10w噸,現在的一艘航母的戰鬥力,甚至可以抵得上,幾十艘二戰中的航母,所以,科技含量也帶來了航母由數量向質量的轉變。
個人見解,可能有疏忽或者遺漏,有問題請指出。
-
11 # 洋洋城市通
之前二戰,戰亂時期軍備競賽!所以航母比較多,也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
現在和平時期,又有武器合約,所以軍備相對減少!
-
12 # Vladimir
美國二戰後期綜合國力強大,航母和戰艦遍地都是,但也沒有100艘。二戰結束後,太多航母沒有用處了就退役了,改銷燬銷燬改改裝改裝……(主要因為財務,年限,武器,技術等原因)
改裝航母的典範是企業號,最後因為技術和使用年限的問題也都退役了。(圖一,二)
美國現在的航母沒有和二戰有關係的都是之後造的,技術跟為先進。當然11艘航母當然要比100艘要強咯!
(圖1為新企業號-世界上第一艘核動力航母
圖二為二戰時企業號-約克城級,
圖三為美國現役航母)
-
13 # 嘯鷹評
為什麼二戰時期美國有100多艘航母,而且在全球的航空母艦數量加起來也不過20艘?
原因非常簡單,你也知道那是二戰期間?
戰爭狀態下,政府會將大多數財政支出投入到軍事方面。如果錢不夠,發行債券,賣地賣資源都是正常現象。因為輸了,那就是一無所有。
敘利亞都窮成啥樣了,誰又敢停下來。
但是在和平年代可不能這麼亂來,二戰結束以後,主要參戰國的軍隊,立馬是大刀闊斧的削減。毫不誇張的說,十不存一。
比如說大英帝國海軍在二戰結束的時候,他們還有的十多艘艦艇的艦,幾十艘航空母艦,烏泱烏泱一大群的重巡洋艦,輕巡洋艦驅逐艦等。
但是戰爭結束以後,那些戰列艦有一艘算是管他多麼功勳卓著,多麼的世代無雙,全部拆解。
依舊在船臺上建造的航空母艦,也是不管他了,扔到窗臺上都不知道該幹嘛,有不少直接在船上就被拆了,或者非常慶幸得到了外國的青睞給買了。
不就是因為戰爭結束以後,得趕緊恢復元氣。
那些戰爭巨獸固然是強大,但是也燒錢呀。
所以說如果說二戰時候的航母非常多的話,你進不去看一下三戰時候的彈道導彈。一戰的戰列艦。
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那麼航母總數至少也得乘個三吧。
-
14 # 高手s
二戰中,美國共生產了26艘大型(艦隊級)航空母艦、9艘輕型航空母艦以及115艘護航航空母艦。
由此看出,100多艘航母中主要是“護航航母”——即由商船改裝的超輕型航母(使用商船鋼材、民用標準,無裝甲防護),主要用於商船護航,不能用於航母和艦隊對抗。
以最著名的“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為例,其標準排水量只有6800噸,滿載排水量將將一萬噸,載機28架。
-
15 # 健哥文苑
在二戰時,由於戰爭需要,正好美國軍工業及造船業都很發達,於是就瘋狂地開始製造航母,據相關資料統計,在二戰期間,美國製造了大大小小的航母共計151艘,分別有輕型航母,護航航母和大型航母等。
但是二戰結束後,數量龐大的航母就沒有了用武之地,並且每天燒錢的速度即便是美國也吃不消,於是這些航母中有一部分是送給了英國作海上運輸,一部分售賣給別的國家,一部分贈送給博物館作展覽,還有一部分作為靶艦試驗武器,沉入海底。
於是今天僅剩下10來艘航母了。
-
16 # Eason爛單車
第一吧,二戰時期的航母相對於現在的來說比較簡單建造沒那麼複雜,建造週期也不長,但是經過了那麼多年的發展,現在的航空母艦建造跟二戰時期的完全不是一個概念的事了,現在的航母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集齊了各種先進科技的結晶,造價也不是一般國家能承擔的了,而且後期維護費用也非常高,美國就算再有錢也任性不起來,在加上現在美國軍費不斷縮減,養十餘艘航母也顯得有點吃力了
第二,二戰時期是戰爭時期,對航空母艦的需求也就多,說不定那天就被炸沉了,所以得有一個保有量,反觀現在世界總體來說是比較穩定的,都是一些小的區域性戰爭,航空母艦也用不上,所以現在的航母起到的主要是威懾作用,美國保持十餘艘航母保持他的威懾力已經足夠了。
-
17 # 大衛思想
錢的問題,美國二戰那麼多航母,那是戰時需要,而且其中有大量的護航航母,明顯不適合現在噴氣式飛機作戰,現代航母為適應艦載機,都必須大型化。在一艘航空母艦的全壽命期,化費十分巨大,在加上蘇聯的解體,美國失去全球最大的對手,也無此必要。
-
18 # 奮鬥的路上
二戰時美軍有100餘艘航母,為何現在只有10餘艘航母?
美國現在的航母與二戰時期美國的航母差了好幾代,戰鬥力完全不在一個檔次,可以說現在一艘航母的戰力完成能夠碾壓二戰時十艘航母。
美國在役的航母全部都是核動力,完全具體全球航行,全球打擊的能力,而二戰時期航母的動力還處在柴油動力,兩者完全不在一個級量;
美國在役航母全部都是10萬噸級別的大型航母,而在二戰時期,美國航母其中大部份還是一兩萬噸的微型航母,可以說現在一艘的噸位可以頂過去六七艘的存在;
美國最新一級福特級核動力航母的造價近140億美元,而二戰時期一艘大型航母的造價也用不了1億美元,價格差距在百倍以上,要是美國來個百來艘福特級航母,以美帝的身價也養不起啊;
二戰之所以造如此多的航母,那是戰爭需要,而現在全世界大體是和平的,因此美國也就沒必要搞出百艘航母了,夠用就行,要是造一堆放那裡,即燒錢又佔地,還會讓其它國家擔心害怕美國是不是要統一地球,到時免不了一堆的麻煩。
-
19 # 秋天的什剎海
二戰中美國海軍高峰時期曾坐擁百艘航空母艦。現在的美軍卻僅有十艘航母,我認為主要有如下幾點原因。
首先,二戰期間美軍是主要的參戰國,那時大規模的航母戰鬥編隊是其在太平洋戰場制勝的關鍵。戰後尤其是隨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前蘇聯的解體,美國在國家安全層面已經沒有了實際威脅者。俄羅斯以及現階段的中國海軍無論在數量、質量和意願上都沒有直接挑戰美國海軍的優勢地位。雖然我國也在大規模的發展海軍裝備,但這也僅僅是彌補我們過去的欠賬,與美軍相比還有巨大差距。同樣俄羅斯在敘利亞戰場雖然與美國有一定的衝突,但沒有發展到直接對抗的程度。所以現階段全球對美國的實際正面安全威脅是不大的,保持大規模的航母數量是沒有必要的。
其次,二戰已經過去了七十年,當時航母的作戰效能和現在已經不可同日而語。現在一艘航母的航行能力、搜尋能力、艦載機的控制區域和作戰效能等各項指標是二戰時期航母的數十倍,因此進行一場中等規模的戰爭往往兩到四艘航母就足夠了。效能上的提高也使數量上有所下降。
此外,隨著科技水平的發展,航母以及配套艦載機、護航艦艇的造價也在大規模增加。以尼米茲級航母為例,一艘全壽命費用為2000億美元。這還沒有算上艦載機和護航軍艦的費用。所以鉅額的造價也是限制航母數量的重要原因。
最後,十艘航母戰鬥群這個數量對美國來說是能夠滿足其全球利益維護的。作為只有投入沒有產出的國防開支各國都是尊從夠用原則。在和平時期很少有像前蘇聯一樣窮兵黷武的國家。美國也是一樣,在滿足其安全利益的前提下,其會酌情增減其航母數量。
-
20 # 學無止鏡
你提的這個問題太不懂二戰史了,美軍的太平洋艦隊不過四艘航母,在中途島之戰初還不如日本多(八艘),難道美國防部是吃素的?不懂調遣?不懂戰略平衡和壓倒性優勢嗎?
而現在十餘艘航母,己足夠威懾全球任何一個潛在的敵軍了;再加上艘母開支大,維護成本高,一艘行使一天,黃金不止萬兩,是一般國家難以承受的;兵不在多,而在精,美航母的技術含量和打擊力又高於他國;美國防部軍費開支又不是總統和防長說了算,需議會批准的!所以有十來艘母就夠了!
回覆列表
因為當時處於戰爭需求,美國把大型民用船支都徵調改為航母,科技含量並不高。而現在處於和平時期並不需要那麼多航母,現在的航母科技含量很高一個航母戰鬥群抵得上當時的幾十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