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唐朝好男人李隆基

    王八之亂……西晉王朝

    戰亂參與者主要有:

    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

    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

    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

    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等八王,

    因此史稱“八王之亂”。

    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死,

    惠帝即位。

    惠帝妻賈后想獨攬大權,

    與輔政的外戚楊駿發生矛盾。

    291年賈后殺死楊駿,

    統治階級內部開始發生

    一連串政治殘殺和戰爭,

    先後有八個分封為王的皇族,

    為了爭奪中央政權,

    進行了大規模的混戰,

    歷時十六年之久。

    這次戰亂,嚴重地破壞生產,

    給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 2 # 潤身6

    八王之亂的關鍵詞是:“借”。因為這個字使得華夏大亂。

    借力、藉助、借兵,這之前在王權爭奪中都使用過,多數是成功的,少數出了意外,但這少數的借鑑意義是重大型的,是振聾發聵的。比如皇帝年幼藉助王莽,結果西漢滅亡,這個意外的發生是因為霍光輔佐三位皇帝盡心竭力,最後卻被滿門抄斬,借霍光之力是成功的,霍光的後人是倒黴的。王莽不敢重蹈覆轍,於是不待小皇帝長大,自己做了天下。為滅宦官,士族藉助了一回董卓,不但東漢亡國,連士族都被壓制了幾十年。成功是失敗的老師,失敗是成功之母,我們只記住了後半句,並不知道前半句,好在歷史都表演了一遍。

    西晉在掌控局面的開國帝王司馬炎去世後,中央集權出現不穩固現象,皇后的家族能力過強,威脅到帝權,也就是外戚勢力過大,這在之前發生過多次危險狀況,帝權所屬的大臣當然不希望看到,他們自己解決不了,只好藉助帝權的外部力量,皇帝的本家親屬,這些人封王在外,有兵權,自家親戚應該不會像董卓那樣,在這個基點下,就借了。第一次的效果不錯,於是就成了榜樣,後面的人就開始學,最終導致多米諾骨牌效應。

    借到後來,國內之兵全借完了,開始向外族借兵,仍然是在初始時是成功的,後面就出事了,為何?你把家底兒都亮了,人家發現:合著你們會打仗的人都沒啦!什麼事兒都依仗我呀。最終有個人心眼兒靈活的人——匈奴的劉曜、劉淵父子把大事辦成了。

    回頭一看這裡還真有個因果關係。漢武帝及其子孫將匈奴徹底打服,殺了那麼多人,最終是匈奴人將漢族政權消滅,報了多箭之仇。人家那恨一直憋著呢,終不肯忘。後人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是對此事件的深刻反思,雖然言語上略有誇大,但想想五胡亂華的慘痛,話過頭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和平時期大家就想把戰爭遮蔽,完全的過安穩日子,但是,不如你的人卻在想取代你的安穩,這是個永恆的問題,帝國時代一直沒解決,後世總結了很多,最後還是一遍一遍的犯同樣錯誤。進入民主共和時代,那些呼籲永遠沒有戰爭的言論、歌詞、廣告、書籍、動漫滿天飛,這些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如此無知,一定要讓他們進入時光穿梭機,到五胡亂華時代或日本侵華時代去好好生活一段,否則,我們在未來就要親自經歷那樣的慘痛!

  • 3 # 第一軍情

    自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廢除分封制、建立郡縣制後,就有不少思想跟不上時代的帝王,為了維護自己宗族的統治地位,大封宗族的諸侯王。如晉武帝司馬炎,他奪取了曹魏政權後,為了維護自己“家”天下的統治地位,就大封同姓諸侯王,並陸續派遣諸侯王據守全國各地的重要城鎮。這些宗室諸侯王爺本身就享有政治特權,再到地方上手握重兵,還掌管民事經濟,使他們的勢力逐漸強大。尤其是中央統治力削弱的時候,這些諸侯王勢力就如同脫韁的野馬,一發而不可收拾。

    由於在後繼君主原則上的嚴重失誤,選擇了白痴兒子司馬衷。由於司馬衷的昏庸無能,再加之他的皇后賈南風有著強烈的政治野心,這就給賈南風以便利的政治條件。賈南風在取得西晉的實際統治權後,就大力推行的女性專制主義統治政策,直接導致手握重兵的諸侯王為了奪取中央政權,獲得帝位,先後有八個諸侯王起兵造反,互相征討。

    這場諸侯混戰奪取中央政權的戰爭,經歷了16年之久,直接給中原地區造成巨大的社會災難,西晉的力量被消耗殆盡,再也沒有能力維持國家的統一與社會的安定。這又直接導致了周邊少數民族加強了對中原地區的進攻,在很大成都市導致了西晉的滅亡。

    八王之亂髮生之後,社會動盪不堪,中原地區人口大量死亡,而倖存下來的人為了生存,紛紛逃離中原地區,其中大部分人口逃到南方地區,這就形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使得南方地區的發展快速提高。

  • 4 # 範煒

    眾所周知,賈南風不僅長得醜,而且心腸還不好,是個出了名的彪悍皇后,他的丈夫就是晉惠帝司馬衷

    賈南風死後,晉惠帝司馬衷又娶了個老婆,她就是羊獻容

    這三人的糾葛必須提到一個著名的事件,那就是西晉的“八王之亂”。

    什麼是“八王之亂”?

    簡單來說就是有八個同姓王參與爭奪中央政權的內亂。

    八王包括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

    晉武帝司馬炎當初非要將同宗弟兄全都分封為王!他們每個人都掌握著可觀的軍政大權!司馬亮是大都督、司馬瑋是鎮南大將軍、司馬倫是徵西將軍、司馬冏是鎮東將軍、司馬穎是鎮北將軍、司馬顒是平西將軍、司馬乂和司馬越兩人在朝廷任職。這樣一來,無疑給諸王叛亂埋下隱患!

    八王之亂把整個西晉王朝攪成一鍋粥,天下好不容易統一,又被搞成了更大的分裂!他們嚴重破壞了西晉經濟,直接導致西晉亡國,以及後來近300年的動亂,使中原北方進入五胡十六國的大分裂時期

    而發生八王之亂的導火索就是賈南風。因為她干涉朝政、玩弄政權!這個女人很有政治野心,是開國元勳賈充的閨女,貌醜,手段狠辣,殘害了很多人。當然,也是因為晉惠帝司馬衷治理朝政無能,才導致“賈后專政”。

    晉惠帝為什麼無能?他是司馬炎的次子,司馬炎是三國司馬懿的孫子,晉惠帝雖是西晉堂堂的第二位皇帝,實際上是個痴呆,但是司馬炎還是立他為太子,然後還把賈南風嫁給他。所以賈南風就有了把持政權的機會,八王之亂過後,趙王司馬倫篡位,司馬衷就淪為傀儡。而賈南風最終被司馬倫殺害。

    後來,司馬倫非要給晉惠帝再娶個老婆,司馬倫手底下的大臣恰巧和羊獻容的爺爺羊瑾認識,後來就把羊獻容嫁給了晉惠帝。

    這個羊獻容的人生一開始就是不幸的,先是嫁給了一個痴呆的傀儡皇帝。之後的命運更是七上八下的顛簸,雖然她在外人看來是尊貴的皇后,可是這個皇后的位置就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落落了多次,一度被五廢六立

    為什麼會這樣?就因為八王之亂。

    羊獻容作為堂堂皇后,她的命運卻被這八王內亂攪個天翻地覆。

    第一次:司馬穎和司馬顒兩位王,以討伐羊獻容的父親羊玄之等人為名,實則討伐司馬乂,司馬乂戰敗,羊獻容皇后受牽連被廢,她被幽禁起來。

    然後司馬越又討伐司馬穎,羊獻容的皇后身份又恢復了。

    第二次:可是,司馬越大敗司馬穎沒多久,司馬顒的得力干將“張方”又進攻洛陽,羊獻容又被廢掉。

    張方逼著讓晉惠帝去長安,那他的皇后羊獻容肯定得跟著,皇后的位置又回來了。

    第三次:張方還是鐵了心要把羊獻容廢了。

    而一位將軍又提出了讓羊獻容恢復了皇后之位。

    第四次:緊接著,這位提出恢復皇后之位的將軍又被打敗了,羊獻容再次被廢。

    第五次:此時司馬顒認為,羊獻容這個女人多次被奸人立為皇后,這事說不過去,乾脆把她殺了吧。

    又有大臣上書表示,羊獻容皇后是無辜的,最後她沒有死掉。

    等晉惠帝再回到洛陽,又立羊獻容為皇后。

    晉惠帝后來中毒死掉了,晉懷帝繼位。

    八王之亂後,這些人把整個西晉社會搞得破敗不堪,矛盾重重,外族匈奴趁機入侵,最終,南匈奴貴族一個叫劉曜的人攻陷長安,西晉滅亡,史稱永嘉之亂。

    劉曜看上了羊獻容,可見羊獻容應該是個美麗的女子。在奪取皇位後,劉曜將羊獻容又立為皇后。劉曜非常寵愛她,甚至還允許她干涉內政!

    至此,羊獻容一共嫁了兩個國家的皇帝,被廢了五次,被六次立為皇后!這樣的人生真是難得一見!先被嫁給痴呆皇帝,然後像傀儡一樣任人擺佈,早該絕望的她卻心甘情願地和匈奴王生活在了一起。

    嫁給第二個皇帝劉曜後,劉曜問羊獻容,我和你之前的丈夫相比怎麼樣?羊獻容說,你倆哪能比!晉惠帝司馬衷就是個“亡國暗主”,連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保護不了,而您是打下天下的國君,自從跟了您以來,才知道這天下真有大丈夫!

    這番對話可能是世人唯一能夠了解羊獻容為人的證明了。但是很顯然,這番言論並不討喜,羊獻容在很多人眼裡就是一個背叛丈夫和國家的女人。但是從其人生經歷來看,這個出生名門望族的美麗女子似乎又是值得被同情的。

    生於戰亂中的女人,命運從來由不得自己!經歷了這麼多的起起落落,羊獻容沒有選擇結束生命,反而在顛沛流離中成就了一個歷史奇女子!

    她最後算是幸福的。倘若她遇見的第一個丈夫不是痴呆,倘若不是因為那傀儡環境下毫無感情可言,也許她也會像很多女子一樣,堅守自己的感情和貞潔,可是她那時候也許根本沒有什麼碰到感情,但老天爺可能真的想成全她一段完整的姻緣吧,才讓她遇見了劉曜。

    五次被廢,她也許並不在乎;六次被立,她還是笑到最後了。她手裡可能握著一把幸福的沙子,抓得不是太緊,反而留到了最後。

    唯一可笑的是,司馬家族的內鬥,結果給匈奴人做了嫁衣!

  • 5 # 歷史總探長

    西晉這個王朝,很特殊。

    到底特殊在哪裡?

    西晉一朝可謂是完全流氓式承襲了曹魏的江山,但其權力架構卻被重組。

    公元266年,二月。

    司馬炎接受曹奐禪讓,建立了西晉王朝。

    為了避免此前曹魏政權拱手相讓的慘劇,他開始大肆分封諸王,試圖利用司馬宗族來拱衛自家的皇權。

    司馬炎所想,曹魏當初如此打壓曹魏宗親,後來直接導致了曹魏政權的衰落。

    他的做法就是實行分封,一定要極度重視他司馬宗族的力量。

    這些分封在地方上的宗族勢力,無論如何,他們再怎麼兵戈相向,統御萬民的江山仍舊屬於司馬家族。

    這樣真的現實嗎?

    很明顯,司馬炎低估了權力的可怕摧毀性。

    他也似乎忘記了他的爺爺司馬懿如何扯開了歷史大幕。

    他更低估了權力對於群臣的荼毒能力。

    司馬炎在重塑西晉的權力架構時,必定想到了那些分佈在地方上的宗親勢力過於龐大,影響到中央皇權的問題。

    所以,他選擇了雙向提拉的做法。

    一方面,他讓地方上的宗族有足夠強悍的軍事能力。

    理工一方面,他讓中央朝臣有足夠大的震懾能力。

    為此,他不惜耗費政治資源提拔了“西晉三楊”這種頂級大豪門主政西晉政權。

    楊駿擔任侍中、車騎將軍、行太子太保、領前將軍楊珧為尚書令楊濟為衛將軍

    這三人皆出自弘農華陰大族,是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

    這個家族強大到了一種讓人可怕的地步,後來的隋文帝楊堅同樣出自弘農華陰楊氏一族。

    司馬炎對岳父、嶽輩的大肆拔擢,直接影響到了後來西晉權力架構的穩定性。

    公元290年,司馬炎去世。

    臨終之前,他一直猶豫不決,西晉未來的繼承人究竟應該如何傳承?

    大家都應該知道,司馬炎後期制定的司馬衷是個智力有著嚴重缺陷的人。

    腦子不怎麼靈光!

    司馬炎為何還會將帝位傳給他呢?

    因為傻子皇帝司馬衷有個極度聰明的兒子。

    ---司馬遹。

    司馬遹自幼聰明,深受司馬炎的喜歡,司馬炎看到這個皇孫經常愛不釋手。

    司馬炎希望透過過渡承襲,以傻兒子司馬衷為跳板,間接傳到愛孫司馬遹的手中。

    只是,他不會想到,這個過渡承襲的過程中,司馬宗族的藩王們經歷了怎樣的磨難。

    司馬衷接手西晉政權之後,司馬衷因為腦子問題,皇權很快落到了以楊駿為首的三楊手中。

    而她的夫人賈南風又噬愛權力,一場圍繞在楊駿、賈南風兩人之間的權力爭奪賽瞬間展開。

    八王之亂的禍端也由此拉開歷史大幕。

    第一波:楊駿和賈南風斗

    兩人爭鬥的結果便是,楊駿出局,賈南風和地方司馬宗族楚王司馬瑋登上了權力舞臺。

    第一波餘波:其餘兩個司馬宗族司馬亮和司馬繇爭鬥中央核心權力。

    司馬繇出局,司馬亮留下。

    第一波後續:司馬瑋和司馬亮爭鬥。

    司馬亮出局。

    第一波終結:賈南風和司馬瑋爭鬥。

    司馬瑋出局,賈南風徹底掌握朝廷大權。

    第二波:賈南風虐殺太子司馬遹。

    太子被殺!

    第二波餘波:趙王司馬倫和賈南風斗。

    賈南風出局,司馬倫掌握朝廷大權。

    第三波:三王驚變,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入京。

    趙王司馬倫出局,三王入朝,齊王司馬冏主政。

    第四波:河間王司馬顒、長沙王司馬乂與齊王司馬冏鬥。

    齊王司馬冏出局,長沙王司馬乂主政。

    第五波: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與長沙王司馬乂鬥。

    長沙王司馬乂出局,成都王司馬穎主政。

    第六波:東海王司馬越與成都王司馬穎鬥。

    成都王司馬穎出局,河間王司馬顒主政。

    第六波餘波:東海王司馬越、南陽王司馬模與河間王司馬顒鬥。

    河間王司馬顒出局,東海王司馬越主政。

    八王之亂徹底結束。

    所以我們看的出來,所謂的八王之亂其實是司馬宗族圍繞在皇權架構中的幾波泯滅人性的政治廝殺。

    這漫長的十六年間,不僅司馬宗族們內部相互攻訐,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更是深受其害。

    這世上從來沒有一個穩定的政權架構,古代王朝的政權穩定性大多建立在愚民的基礎上。

    因為,愚民方可馭民~

  • 6 # 鄜延路節度使李

    八王之亂還得說到司馬懿

    司馬懿共有九個兒子,其中最出名的是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倆。司馬師無子,以司馬昭次子司馬攸為子。司馬師死,司馬昭繼兄執政。因為司馬昭是繼承了司馬師的事業,司馬攸是司馬師過繼去的兒子,所以司馬昭雖已立長子司馬炎為太子,而認為這個天下是司馬師讓給他的,他還得把它交給司馬攸,因此特別寵愛司馬攸,司馬昭臨死,執司馬攸之手以授司馬炎,意思是兄弟要友愛。

    司馬昭死後,司馬炎做了皇帝,封司馬攸為齊王。晉武帝司馬炎立兒子衷做皇太子.他是個白痴。當時朝廷大臣都知道太子“不慧”,晉武帝的其他兒子又年幼,所以大家都希望司馬攸能夠繼承武帝的皇位。晉武帝也擔心太子司馬衷擔當不了治理國家的重任,有意廢掉他,司馬衷母楊皇后提出“立嫡以長不以賢”的古訓,阻止廢立。

    晉武帝寵信的大臣荀勖、馮統黨附太子衷,害怕司馬攸嗣位後對自己不利,也竭力勸阻,而且慫恿武帝命令司馬攸回到他的封國去。司馬攸氣得吐血,就在洛陽病死。公元290年,晉武帝死,太子衷繼位,是為晉惠帝。糊塗的皇帝,自然無法掌管朝政。他即位之初,皇太后父楊駿為太傅輔政,獨攬大權。皇后賈南風(賈充女)兇險多權詐,與楚王司馬瑋(司馬炎第五子)合謀,於公元291年三月,殺楊駿、楊珧、楊濟兄弟,楊駿親族和黨羽死者數千人。

    賈后又廢黜皇太后為庶人,迫使她絕食而死。大亂就從宮廷政變開始了。既而晉廷推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和元老衛瓘共執朝政,賈后仍不得專權。這年六月,賈后又叫惠帝下手詔給司馬瑋,令其率領北軍(守衛京城北部的禁兵)殺司馬亮、衛瓘。等到司馬瑋執行命令殺了司馬亮等人之後,賈后又否認惠帝曾經下過這道詔書,乃借司馬瑋擅殺大臣的罪名,殺了司馬瑋。這樣國家大權就完全落在賈后的手中。賈后除了依靠族兄賈模、內侄.賈謐、母舅郭彰這些親黨外,還起用當時的名士張華為司空,世族裴頜為尚書僕射,裴楷為中書令,王戎為司徒,令他們四人並管機要。

    因為這幾個人具有一定的統治經驗,賈模和他們“同心輔政”,所以從公元291到299年這七八年間,朝政還能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晉惠帝只有一個兒子—司馬道,是晉惠帝后宮謝玖所生。太子和賈謐有矛盾,賈氏的親黨怕太子得政之後,也像賈后殺楊駿、逼死楊太后一樣來對付他們,所以勸賈后廢太子。

    賈后於是誣陷太子適要殺害惠帝和她自己,廢太子為庶人,接著又把太子殺害了。就在太子道死後一個月,公元300年四月,掌握宿衛禁兵的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利用了禁兵對賈后殺害太子的不滿情緒,起兵殺了賈后和張華、裴頒等人。次年正月,司馬倫又廢晉惠帝,自立為帝。宮廷政變轉變為皇族爭奪政權的鬥爭,演成“八王之亂”。

    所謂八王是指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同(司馬攸子)、長沙王乂(司馬炎第六子)、成都王穎(司馬炎第十六子)、河間王顓(司馬懿弟司馬孚孫)、東海王越(司馬懿弟司馬馗孫),一共八個王而言。一般人認為八王之亂是因晉初武帝封建同姓諸王所致,這是不全面的。其實晉初的同姓諸王,雖都擁有軍隊,分潤租調,但他們在封地上,並沒有治民的實權。

    而其召亂之速,主要是由於西晉承東漢末年以來州、郡積重之勢,而使諸王出專方面重鎮所致。如武帝末年,用秦王柬(司馬炎子)都督關中,楚王瑋都督荊州,淮南王允(司馬炎子)都督江、揚二州,汝南王亮出鎮許昌。惠帝即位,用梁王肜(司馬懿子)、趙王倫、河間王顓等先後鎮關中,成都王穎鎮鄴。趙王倫擅政,用齊王周鎮許昌。出鎮的親王,既握軍符,復綜民事,州郡本已列置佐官,將軍開府以後,復添設許多幕僚,他們的文武僚屬,自然縱橫捭闔,各求富貴,一切割據稱雄與舉兵向闕的事情,也均由此而起。

    所以八王致亂,不是在於司馬炎大封同姓諸王,而是在於司馬氏任諸王以方面重鎮之故。趙王司馬倫篡奪了帝位,出鎮許昌的齊王司馬閻就起兵討倫,得到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顓等的響應。三王聯兵打敗司馬倫的軍隊。司馬倫的親信將領王輿也在京城舉兵反倫,迎惠帝復位,司馬倫旋即被殺。司馬阿入京輔政。司馬周輔政後,太子道的第三個兒子司馬尚本來已被立為皇太孫的,也病死了。

    成都王司馬穎本來可以立為皇太弟,可是司馬同想要久專大政,怕司馬穎立為皇太弟之後,自己的權力被削弱.所以立惠帝弟清河王司馬遐(司馬炎第十四子)之子,年僅八歲的司馬覃為皇太子。這一著,不但導致司馬穎與司馬閻的破裂,也使長沙王司馬乂(司馬炎第六子)不滿於同,因為司馬乂也是有可能立為皇太弟的。公元302年的十二月,西鎮關中的司馬顢出兵進攻洛陽,軍抵新安。在洛陽的司馬乂也舉兵討問,連戰三日,同敗,為又所殺。成都、河間二王都不肯離開他們的根據地鄴城和長安,所以司馬乂在洛陽執政,司馬穎以大將軍名乂在鄴城遙加控制。

    司馬顬原欲廢惠帝立司馬穎,自己做宰相,可以專政。司馬穎也嫌司馬乂不完全受他擺佈,於是二王又聯合起來,藉口司馬乂“論功不平”,於公元303年八月同時發動對洛陽的攻勢。這一次內戰,司馬顓命都督張方率領精兵七萬,自函谷關(今河南新安東北)向洛陽推進;司馬穎調動了大軍二十多萬,由前鋒都督陸機率領,也渡河南向洛陽。司馬乂所能指揮的洛陽軍隊也不下數萬人,三方結集的軍隊,人數在三十萬人以上,這是八王之亂以來軍隊人數最大的一次集結。

    司馬馬的軍隊人數雖不多,但是曾在洛陽建春門外,擊敗司馬穎的軍隊,使陸機潰不成軍。不過由於雙方兵力懸殊,司馬穎和張方逐漸收縮對洛陽的包圍圈。在這種困難環境下,洛陽城發生內部分裂。

    公元304年正月,東海王司馬越勾結部分禁軍,拘禁司馬乂,向外兵求和;並把司馬乂交給司馬顓部將張方,又被張方活活用火烤死。司馬穎進人洛陽,做了丞相,但他仍然回到他的根據地鄴城。這時惠帝子孫既死盡,穎又廢太子覃而自兼皇太弟,一時政治中心移到鄴城。成都王司馬穎是武帝的兒子,惠帝的弟弟,按照當時局面,他來擔任西晉的皇位繼承人,是名正言順的。但司馬穎的為人,昏庸無道。又委任宦人孟玖等,政治搞得比以前司馬周、司馬乂執政時還壞,因此大失人心。

    洛陽禁軍在東海王司馬越的統率之下,擁戴惠帝討伐司馬穎。蕩陰(今河南湯陰西南)一役,討伐軍戰敗,皇帝被俘;司馬越逃往自己封國(今山東郯城北)。河間王司馬顢命部將張方乘機率兵佔領洛陽。幽州刺史王浚、幷州刺史東贏公司馬騰(司馬越弟)聯兵攻破鄴城,司馬穎挾惠帝出奔洛陽。但洛陽已經落人司馬顓手中,穎至京後不得復與政事。不久,張方又強迫惠帝和司馬穎前往長安。

    司馬穎到長安後為司馬顬所廢黜,豫章王熾(司馬炎第二十五子)被立為皇太弟。公元305年七月,東海王司馬越在山東起兵,西向進攻關中。司馬顬戰敗,次年六月,越迎惠帝還洛陽。穎、頤相繼為越所殺。大權最後落人司馬越手中。自公元291年賈后殺楊駿至公元306年惠帝回洛陽,前後十六年間的大混戰,這就是所謂八王之亂。

    而且諸王在混戰中利用少數族的貴族參加內戰,造成嚴重後果。如成都王司馬穎引匈奴劉淵為外援,於是匈奴貴族遂借赴國難之美名,長驅入鄴;東蠃公司馬騰引烏桓羯朱襲司馬穎,於是烏桓遂長驅入塞;幽州刺史王浚召遼西鮮卑攻鄴,“鮮卑大掠婦女”,“沉於易水者八千人”。從此大河南北.就成為匈奴、鮮卑貴族統治的世界,由八王內亂引起了五胡亂華的慘劇。

  • 7 # 遺產君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內亂,因皇后賈南風乾政弄政所引發,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西晉皇族中參與這場動亂的王遠不止這八個,但這八王為主要參與者,且自始至終貫穿了整個西晉內亂,《晉書》也將這八王匯為一個列傳,故史稱這次動亂為“八王之亂”。

    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生前殺死曹髦,徹底削弱了曹魏政權,司馬昭死後,司馬炎接過老哥的衣缽,搶了老曹家的宅子,終於當了皇帝,可偏偏老婆不爭氣生了個白痴兒子,沒辦法,自己的種再孬也要立為太子,兒子再痴呆,長大了也要娶媳婦,要說這兒媳婦,除了長得醜也沒啥毛病,傻老公陪醜媳婦,也算是低配的郎才女貌。

    沒幾年司馬炎死了,白痴兒子司馬衷繼位,也就是那位“何不食肉糜”晉惠帝,八王之亂就此開始,司馬炎臨死前,安排了兩個顧命大臣輔佐兒子,一個是司馬炎的岳父楊駿,另一個是司馬炎的親叔叔汝南王司馬亮。

    按理說,白痴皇帝有個姥爺和爺爺保駕護航,自己只要不折騰,也不會出什麼岔子,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汝南王司馬亮害怕遭楊駿的毒手,直接跑路了,朝廷裡只剩下楊駿一手遮天。

    此時的皇后賈南風人雖長得醜,心眼兒可不傻,她暗中聯絡小叔子楚王司馬瑋,密謀除掉楊駿,別看皇帝智商低,弟弟司馬瑋可精得很,三下五除二就幹掉了楊駿,賈南風也順手除掉了比自己還年輕的楊太后。

    忙活了一番,還沒來得及享受勝利的果實,大權就落入了顧命大臣汝南王司馬亮的手中,這讓楚王司馬瑋很不爽,沒過多久,賈南風密詔司馬瑋,讓他除掉司馬亮,憋屈了幾個月的司馬瑋等的就是這一天,這還不容易,像除掉楊駿那樣輕而易舉的又幹掉了司馬亮。

    滿以為終於輪到自己胡一把的司馬瑋還沒來得及歇會兒,卻不想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賈南風槍頭一轉,又整死了司馬瑋,賈南風無非是借他的手除去了自己最大的兩個對手,可憐的司馬瑋竹籃打水一場空,最後成了個冤大頭。

    一番騷操作後大權在握,可謂是春風得意,強勢的賈皇后身邊雖然少不了跪舔的奴才,司馬倫就是其中的一個,這個司馬懿的小兒子本事不大,卻也遺傳了老爹一些陰風使壞的基因,他在謀士孫秀的慫恿下散佈謠言,說有人要殺掉皇后營救太子,賈皇后畢竟頭髮長見識短,不動腦子,中了司馬亮的詭計,殺死了太子。

    賈皇后果然中計了,這下趙王司馬倫找到理由了,他高舉為太子報仇的大旗,出兵攻打洛陽,殺了賈南風,走上人生顛覆的司馬倫覺得老子天下第一,就開始飄了,他不滿足身處皇帝之下,一腳踹下了白痴皇帝,自己黃袍一披,親自盤起了玉璽,過了一把皇帝癮。

    一時之間,朝堂之上烏煙瘴氣,趨炎附勢之人爭相溜鬚拍馬,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直跟著司馬倫混的齊王司馬冏,從中看到了機會,他聯合河間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以及長沙王司馬乂,共同出兵討伐司馬倫。

    那司馬倫玉璽還沒盤好,龍椅還沒捂熱就兵敗而死,齊王司馬冏迎回了白痴皇帝,掌握了朝政,成了大贏家,也達到了人生的高潮,權力是男人的春藥,一旦上癮就很難戒掉,雖然不敢像司馬倫那樣自己做皇帝,但皇帝的玉璽該把玩還是要把玩,皇帝的東西該用還是要用,從不拿自己當外人,弄的朝堂上怨聲載道。

    看在眼裡癢在心裡的河間王司馬顒,不甘心只當觀眾,憑啥別人吃肉自己只能喝湯,一不做二不休,發兵攻打司馬冏,臨出發前還不忘玩一把陰的,先派人送信給長沙王司馬乂,讓其充當自己的內應,再故意洩密給司馬冏,企圖讓二人自相殘殺,自己坐收漁利。

    可是,司馬顒只猜到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他高估了司馬冏,也低估了猛人司馬乂,司馬乂接到密報時,自知被人算計,此時司馬冏的人也發起了進攻,司馬乂臨危不亂,急忙帶兵進入皇宮,控制了晉惠帝,然後昭告天下司馬冏謀反,第二天,齊王司馬冏兵敗被殺。

    眼看自己的一石二鳥計劃落空,不甘心的河間王司馬顒又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攻打洛陽,然而長沙王司馬乂不但猛人活好,還深得人心,洛陽久攻不下,眼看著司馬顒快要堅持不住時,城裡的東海王司馬越在背後下了黑手,抓住了司馬乂與司馬顒談判,最終可憐的司馬乂被炭火燒烤而死。

    掌握大權的司馬顒、司馬穎和司馬越沒過多久也相繼發生內訌,笑到最後的司馬越掌握了實權,白痴皇帝司馬衷也在此時結束了其命運多舛的悲慘人生,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算是倒了尾聲。

    “八王之亂”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當時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的破壞,致使北方的胡族勢力崛起,他們趁機大舉南下,導致了西晉滅亡以及近300年的大動亂,使之後的中原北方進入到五胡亂華時期。

  • 8 # 華夏問長安

    一統三國的西晉王朝一直以來常常為世人所詬病,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後來出現的五胡亂華、神州陸沉、衣冠南渡等一系列影響整個華夏民族的災難性事件。而這一切實際的源頭卻都是從“八王之亂”開始的……

    今天我們就來深入的盤點一下“八王之亂”!

    一、司馬炎分封宗室種下的禍根

    晉武帝司馬炎建立西晉之後,鑑於前朝曹魏因為宗室凋零而被司馬氏篡權的教訓,司馬炎於是將司馬氏一族分封到全國各地為王,而且這個“封王”不是虛封,而是實實在在的委任軍政大權,坐鎮一方!

    這樣一來,司馬氏諸王便成為了全國各地的實權派。實力的增長自然助長了野心的增長,司馬炎在位之時諸王尚可壓制,但是當司馬炎去世之後,一切都開始悄然的改變……

    二、傻子皇帝卻娶了個喜歡折騰的皇后

    原本司馬炎的安排就已經為西晉政權的穩定埋下了禍根,但是更為嚴重的是他的繼承人卻是一個更加不穩定的因素!

    晉惠帝司馬衷就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傻皇帝,或許他並非智障,但是一定是一個魯鈍之人。然而更不巧的是,這個魯鈍之人卻有一個極為喜歡搞事情的妻子——皇后賈南風!

    司馬炎一死,賈南風便開始利用司馬衷的懦弱而意圖干涉朝政,不曾想卻遭到了宰相楊駿的阻撓。賈南風於是聯合一部分大臣招楚王司馬瑋進京,司馬瑋進京後將楊駿在府邸誅殺。而後賈南風盡滅楊氏一族,並與楚王司馬瑋、汝南王司馬亮三人共同把持朝政。

    然而事情還不算完,接下來賈南風有揣度楚王司馬瑋殺死了司馬亮,然後又借晉惠帝司馬衷之手將司馬瑋誅殺。這樣一來賈南風就算是一家獨大了,她控制著自己的傀儡丈夫晉惠帝司馬衷開始了執政生涯。

    賈南風奪取最高權力後,前後執政了八年。後來由於由於晉惠帝的太子司馬遹不是自己親生,擔心其威脅自己的地位,於是挑撥晉惠帝廢除太子並將其軟禁。這時候趙王司馬倫先是假意投靠賈南風,利用賈南風除掉了太子司馬遹,然後以為太子報仇的名義起兵政變,廢除了晉惠帝司馬衷,並殺死了賈南風!

    賈南風雖然死了,但是卻正兒八經的拉開了“八王之亂”的帷幕!

    三、司馬宗室大亂鬥

    趙王司馬倫發動軍事政變實際上就開了一個極壞的頭,其他手握兵權的宗室王一看:既然你司馬倫可以這麼幹,那麼好……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再加上這個司馬倫搞陰謀是好手,但在治國層面卻實在太差勁。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三人聯合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倫兵敗被殺。而齊王司馬冏則率兵攻入洛陽,扶持惠帝復位,然後由司馬冏把持朝政。這一次大戰前後歷時兩月有餘,士卒死傷達十餘萬!

    緊接著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河間王司馬顒又聯合長沙王司馬乂進攻司馬冏,司馬冏兵敗被殺。這一次,長沙王司馬乂又掌握了西晉的朝政大權。

    時間又過了一年,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以司馬乂“"論功不平,專擅朝政”為由討伐之,這一仗使得國都洛陽城遭到極大的破壞,長沙王司馬乂兵敗後被活活的燒死。西晉的大權又落到了成都王司馬穎的手裡。

    司馬穎在朝中自封為丞相,然後河間王司馬顒又上表稱司馬穎應當為皇位繼承人,於是廢去太子,司馬穎自稱“皇太弟”。他的這番作為又引起了東海王司馬越的不滿,他召集了十多萬的部隊,以“太子復位”為藉口討伐司馬穎。

    但是這一次東海王司馬越起兵卻被司馬穎擊敗,不得不帶著殘餘部隊逃到了下邳……表面上看司馬穎似乎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但是殊不知更大的動亂卻開始了!

    四、異族插手

    眼看著司馬穎橫掃諸王一家獨大,其他的地方實力派琢磨著自己實力不夠,就開始與邊境地區的異民族聯合,意圖藉助外部的力量來打擊不可一世的司馬穎。

    幷州刺史司馬騰首先聯合鮮卑等外族勢力打敗了司馬穎,使得司馬穎從鄴城逃到了洛陽,卻被司馬顒的部隊連著晉惠帝一起挾持到了長安。司馬顒廢去司馬顒“皇太弟”的身份,勒令其返回封國。

    而這時司馬越又打出“迎惠帝還於舊都”的旗號,開始向西進軍。這一次司馬越在鮮卑人的幫助之下,一路勢如破竹,打得司馬顒的部隊潰不成軍,一鼓作氣直接殺入了長安。一進長安城,那些鮮卑的軍隊便開始四處劫掠屠殺,近兩萬長安百姓死於異族人的屠刀之下。

    司馬顒雖然僥倖逃脫,卻在後來被司馬越徵召返回長安途中被其司馬越部將掐死。成都王司馬穎在逃亡途中被被頓丘太守馮嵩所抓獲,後被殺。

    自此,“八王之亂”的主要參與者汝南王司馬亮、趙王司馬倫、楚王司馬瑋、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河間王司馬顒七人全部身死,最終是東海王司馬越獲得了最終勝利。但是,此次動亂前後長達16年,徹底掏空了西晉王朝的元氣。諸王爭雄期間向異族借兵的行為,使得鮮卑等異族卻趁此機會逐步崛起做大,並且對中原王朝虛弱的現實有了真切的認識,從而為後來的“永嘉之亂”埋下了伏筆!

  • 9 # 逆流的魚L

    晉朝建立後,晉武帝司馬炎感到曹魏對曹氏宗室壓制太過,以致於他們司馬家族奪取曹魏政權的時候,曹氏宗室無一人出來反抗。萬一將來晉朝要是有人奪取司馬家的天下怎麼辦?於是司馬炎大封宗室為王,並且在授予他們封地的同時,給予他們實權和兵權,這就讓宗室諸王有了和中央對抗的實力。最後造成了皇室為了爭奪權力的大混戰。

    司馬炎活著的時候,這個問題還不打,但是他死了後就突顯出來。

    繼承皇位的司馬衷是著名的白痴皇帝,這樣的人無法掌控全域性。司馬炎在死前曾經制訂了由宗室外戚和朝臣多方勢力共同輔政的計劃。但是皇后之父楊駿趁司馬炎病重,篡改聖旨,自己單獨輔政這引起了其他各方的不滿。

    司馬衷皇后賈南風趁這個機會,挑動司馬炎的兒子楚王司馬瑋和司馬懿的兒子汝南王司馬亮起兵殺死楊駿。

    之後賈南風挑撥司馬瑋殺死司馬亮,然後嫁禍司馬瑋,處死了司馬瑋,賈南風掌握朝政十年之久。

    不過賈南風不滿足,她又殺死司馬衷的太子,這給了司馬懿的兒子趙王司馬倫可乘之機。

    司馬倫以給太子報仇的名字殺死賈南風,控制了朝政。他意圖當皇帝,於是廢掉司馬衷,自己登基。

    但是他的這個行動使得宗室其他諸侯王不滿。

    齊王司馬攸的兒子司馬冏聯合司馬炎的兒子司馬穎和司馬孚的孫子河間王司馬顒一起反抗司馬倫,最終殺死司馬倫。

    齊王司馬冏也不是什麼安邦定國的人,在小小的滿足後馬上志驕意滿,因此很快就被司馬炎的兒子長沙王司馬乂殺死。

    但是掌權的司馬乂也沒有得意太長時間,司馬顒和司馬穎聯合攻打司馬乂。最後司馬懿弟弟的孫子東海王司馬越趁機打敗司馬乂,殺死了他。

    隨後司馬顒司馬穎和司馬越之間爆發衝突,為了爭奪權力互相攻打。

    最後經過一番混戰,司馬穎被殺,司馬衷被毒死,司馬顒被殺,司馬越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不過司馬越這個勝利者並沒有笑到最後,他同樣是個失敗者。經過他們大戰的中原已經成了一個亂攤子,天下已經大亂,最後他也在憂愁中暴死,幾年後西晉滅亡,中原進入更加混亂的十六國時期。開啟了長達三百多年的分裂時期。

  • 10 # 大鋒讀史

    答:八王之亂是怎麼回事?

    八王之亂是怎麼回事?簡單的來說八王之亂就是西晉版的“權利的遊戲”。

    八王之亂,都是那八位王爺

    要弄清楚八王之亂,我們首先要知道是那八位西晉王爺,司馬懿的二個兒子,其第四子汝南王司馬亮,其第九趙王司馬倫,司馬師的嗣孫齊王司馬囧,晉武帝司馬炎的三個兒子,其第五子楚王司馬瑋,其第六子長沙王司馬乂,其第十六子成都王司馬穎,司馬懿的三弟司馬孚的孫子河間王司馬顒,最後也是八萬之亂的最後贏家,司馬懿的四弟司馬馗的孫子東海王司馬越,這其實是司馬馗整個家族的勝利,司馬越的弟弟新蔡王司馬騰,南陽王司馬模當時都手握重兵。

    誰導致了八王之亂,晉武帝司馬炎恢復分封制。

    周朝以來帝王為了鞏固江山,多是讓自己的親人分封在全國各地建立藩國這就是分封制,這才出現了春秋戰國這樣的亂世,秦始皇統一取消了分封制,改用郡縣制,到了漢代劉邦取得了天下,感慨秦二世而亡是因為沒有強大藩國來拱衛中央朝廷,所以開始恢復了分封制,造了後來的“七國之亂”。漢文帝開始直到漢武帝才徹底解決了分封制的隱患。

    司馬炎篡魏後,覺得曹魏之所以能被他們司馬家族打敗是因為,曹操沒有讓自己的宗室建立藩王,一旦出現權臣,皇帝會孤立無援,所以就開始大型分封,在全國各地都派出司馬家族的人坐鎮,建立藩國。並且下詔假如出現權臣當朝,分佈在全國的司馬諸王可以募兵征討權臣。這為以後的八萬之亂埋下伏筆。

    智商堪憂的晉惠帝司馬衷繼位,賈后亂政。

    真正開啟司馬諸王爭奪權利的,“潘多拉魔盒”的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賈南風賈后。司馬炎晚年已經發現自己這兒子不是做皇帝的料,當時朝臣們已屬於當時聲望很高的司馬炎的弟弟司馬攸,司馬炎非常不願意把皇位交給這個弟弟,司馬衷雖然不怎麼聰明但是他有一個兒子司馬遹確實聰明伶深的司馬炎的喜愛,再加上賈南風從中使力,司馬炎就想那就隔代傳位,於是就逼死了司馬攸,司馬衷就這樣繼位成為晉朝的第二位皇帝。

    司馬炎駕崩後,給司馬衷留下二位輔政大臣,一個是出身弘農楊氏,司馬衷的外祖父楊駿,另一個是司馬炎的四叔汝南王司馬亮。楊駿偷偷的修改遺詔,輔政大臣只剩他自己的名字,並且排擠了汝南王司馬亮,讓他出鎮許昌。

    晉惠帝皇后賈南風

    “八王之亂”的第一齣好戲登場,性格彪悍的賈后當然不能容忍,國丈楊駿把控朝政,這個時候進京奔喪的楚王司馬瑋引起了賈南風的注意,於是讓司馬瑋見機進京,楚王回到封地後主動向朝廷請求回到洛陽,楊駿一直很擔心手握重兵的司馬瑋,於是就讓司馬瑋進京。

    司馬瑋回到洛陽後就聯合宗室發動政變,誣告楊駿想要篡位自立,於是在京中的司馬宗室發動府兵向楊駿府發起進攻,楊駿兵敗被殺。太后楊氏也被廢關進西晉的皇家監獄金墉城,最後被賈南風斷了糧食餓死於金墉城。

    楚王司馬瑋在誅殺楊駿後,屯軍司馬門,以為會得到晉惠帝重用,哪裡知道卻詔汝南王司馬亮進京與當時當任司空的衛瓘一起輔佐朝政,楚王被排擠於是心懷怨恨。《晉書·司馬瑋傳》記載『楊駿之誅也,瑋屯司馬門。瑋少年果銳,多立威刑,朝廷忌之,汝南王亮、太保衛瓘以瑋性很戾,不可大任,建議使與諸王之國,瑋甚忿之』

    躲在暗中的賈南風全部看在眼裡,她定下計策要一舉除掉楚王和汝南王從而掌握朝廷大權,於是他命人傳聖旨給楚王司馬瑋,說汝南王司馬亮和衛瓘要行霍光廢君的事,讓楚王收捕二人,司馬瑋自以為得到聖旨,於是發兵兩路,一路殺了衛瓘全家,自己親率一路殺了汝南王司馬亮,第二天,賈后讓皇帝下詔說“楚王司馬瑋假傳聖旨,擅殺朝廷重臣”將司馬瑋收捕,其臨死前將密詔給監行的尚書劉頌看,《晉書·司馬瑋傳》記載『瑋臨死, 出其懷中青紙詔,流涕以示監刑尚書劉頌曰:“受詔而行,謂為社稷,今更為罪, 託體先帝,受枉如此,幸見申列。”頌亦歔欷不能仰視』

    賈南風先是記恨司馬亮和衛瓘之前,有廢太子的想法,後來看見司馬瑋非常有才幹於是又擔心他會造反,便定下這樣的毒計一舉除掉了兩個敵對勢力。楚王和汝南王死後,賈后走上了晉王朝的權利巔峰,開始重用侄子賈謐,同族人賈模等等。賈后還啟用了一些,晉武帝時期一些舊臣如張華等。西晉王朝這樣過了幾年的太平日子。

    孫皇帝”趙王司馬倫登場,八王之亂從朝廷內部鬥爭演變成諸王混戰。

    趙王司馬倫是司馬懿第九個兒子,這個人沒有什麼本事,武帝時期經常犯錯被免職,但是很快就又被重新啟用,晉惠帝時期坐鎮長安導致氐族和羌族接連發生叛亂,被朝廷詔回,司馬倫善於迎合賈南風,因此在洛陽混的風生水起,恰好這時賈南風和太子司馬遹的矛盾越來越深,司馬倫就從中挑唆,導致司馬遹被廢。

    這一切都是出自謀臣孫秀策劃,太子被廢還不算完,孫秀還挑唆賈謐勸賈南風殺了太子,但是太子部下都想出兵劫出太子,賈后非常害怕,於是就聽從賈謐的勸告,在金墉城的WC毒殺了太子,於是司馬倫號召洛陽宗室起兵為太子復仇殺入皇宮,賈后被殺,皇帝司馬衷失去了太子和賈后徹底淪為諸侯們爭奪權利的工具。

    無能的“孫皇帝”司馬倫

    不久司馬倫篡位,尊司馬衷為太上皇,叔公輩的尊孫子輩的司馬衷為太上皇,這成就了千年笑柄。司馬倫沒有什麼本事,大權旁落被孫秀掌握,這個時候晉武帝司馬炎流下機制開始發揮作用,齊王司馬攸的兒子司馬囧發出討賊檄文,天下司馬諸王群起而攻之,司馬倫很快敗下陣來,最後被部下謀反不得不的退位,重新迎接晉惠帝復位。司馬倫父子也被斬殺。此戰先後交戰六十餘日,死傷達到十幾萬人,司馬家族內鬥買單的確是百姓。

    八王之亂的結果及影響。

    自此之後,八王之亂進入諸王混戰的局面。先是河間王司馬顒挑唆,長沙王司馬乂和齊王司馬囧的內鬥,結果處於弱勢的長沙王反殺齊王司馬囧,河間王又聯合成都王司馬穎,從長安和鄴城兩個方向進攻洛陽。單單司馬穎和司馬乂兩兄弟,在黃河兩岸的爭奪戰裡就死了七八人。東海王趁機崛起擒拿了司馬乂把他交給河間王大將張方處死。

    匈奴等名族趁勢崛起

    長沙王死後,東海王司馬越和成都王爆發了激烈的戰鬥,東海王戰敗逃回封國,沒有多久有指使他弟弟司馬騰聯合幽州刺史王浚和鮮卑騎兵攻擊鄴城,司馬穎大敗帶著晉惠帝逃回洛陽,被張方劫駕帶到長安,這個時候司馬越家裡三兄弟控制了潼關以西的地方,號令全軍向關中進攻,河間王十分害怕於是交出天子,自己在去洛陽的路上被司馬越派人暗殺。

    司馬越於是成為八王之亂最後勝利者,司馬騰坐鎮河北,司馬模坐鎮關中,司馬越自己做鎮洛陽,但是司馬越的結局比前面七王還要慘,晉惠帝回來洛陽沒有多久就吃餅的時候就噎死了(你怎麼不和肉粥呢)皇太帝司馬熾繼位改年號永嘉。史上更慘烈的“永嘉之亂”就此拉開序幕。

    晉惠帝年間,天災不斷連年饑荒,由於八王之亂朝廷沒有好好治理,和出臺安撫政策,百姓開始四處外出乞食,照成了大量的流民,蜀中以李特為首的流民,荊州以杜弢流民,荊州西北淮河揚州一帶的農民起義張昌等等,北方更是出現許多的乞活軍,和少數民族趁機崛起,大晉王朝因此迅速瓦解,造成了之後的三百多年的亂世。

  • 11 # 文城觀點

    八王之亂是西晉統治階層內部所發生的一場為爭奪皇權而進行的內亂,時間長達16年(291年—306年)。因為爭奪權力的核心人物是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位王,所以稱“八王”,其實,當時西晉皇族幾乎都參與那場內亂,而介入動亂的也不止八個王。只是,自從《晉書》將八個王匯在一起列傳,後來便稱“八王之亂”。

    第一,“八王之亂”的起因與西晉立朝初的政策有緊密的關係,晉武帝為了建立皇權藩屏,賦予了宗室王太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權力,為這“八王之亂”埋下了潛在禍根。

    西晉司馬氏政權是從曹氏父子手裡奪來的,而當時司馬氏父子搶奪皇權的時候,主要是依靠士族官僚的支援和擁護,可以說,士族官僚是司馬氏政權的階級基礎。

    但是,士族出力支援司馬氏是需要回報的,所以,司馬氏政權建立之後,便推行了一系列維護士族根本利益的政策措施,比如,實施“九品中正制”,以保證士族世代子弟能優先入朝為官,這是入仕途徑上的特殊權力;再如,推行“蔭親屬制”,保證了士族的經濟利益等。這是司馬氏集團以政治經濟特權來換取士族對司馬氏政權的大力支援。不過,特權多了,士族的勢力便越來越大,權力慾也隨之膨脹。西晉王朝漸漸地成了由世家大族控制的統一王朝,此時,因逼魏元帝曹奐“禪讓”而奪得皇位的晉武帝司馬炎,眼看著士族的勢力不斷壯大,擔心其勢力若繼續膨脹,便會對司馬氏政權構成潛在威脅,於是,他吸取之前曹魏政權缺乏宗室藩屏保障而導致敗亡的經驗,開始推行封王政策。

    晉武帝司馬炎(劇照)

    晉武帝司馬炎大封同宗子弟為王,泰始元年(265年),西晉建朝初期,晉武帝就分封了二十七個同姓王,並准許以郡為國。之後,又不斷准許宗室諸王擴大其權力,諸王可自行選用封國的文武官員,並有權徵收封國的稅賦。

    此外,更厲害的是,朝廷還允許宗室王在自己的封國內有自置軍隊的權利,並允許宗室王參政等。如此一來,宗室王既有封國的獨立人事權,又有收稅的經濟權,還有權自置軍隊,並能夠參與政務。這使宗室王有了利用自身特殊的政治地位和政治特權,在朝中與出鎮的藩王相互勾結的機會,中央政府的正常運營機制和執行秩序,由於宗室王的特權存在而遭到嚴重破壞,而宗室王封國的自備軍隊又成了他們自我護防的軍事屏障,這實際上已埋下了動搖帝王權力的禍根。

    第二,“八王之亂”的起因是由於晉武帝司馬炎在立皇太子和選太子妃問題上的失誤,造成了造成晉惠帝皇后賈南風擅權干政,引發了諸王亂政。亂局歷時了十六年,但中間有八年相對安定,前面元康元年的三個月和後面從元康九年開始的七年,是最亂的時期,這後期七年的打亂斷送了西晉王朝。

    賈南風(劇照)

    (一)輔佐晉惠帝的楊駿專權,引發皇族宗親和大臣的不滿

    晉武帝的大兒子早亡,二兒子司馬衷是楊皇后所生,其他兒子都年齡小,因而,泰始三年(267年)正月丁卯日,司馬衷被立為皇太子,時年九歲,成為皇位繼承人。但是,司馬衷生性魯鈍,被議論是白痴。對他的繼位,晉王朝的宗親和有些權臣,如衛瓘與和嶠等是不滿的,建議廢掉他。可是,晉武帝雖對太子也有所憂慮,擔心他去世后皇位會被別人搶了,可是,他疼愛他的孫子、司馬衷之子司馬遹,因為司馬遹聰慧大度,有人君之資,所以,晉武帝保留了司馬衷的太子位,多半是為了他的孫子將來能繼位。但是,司馬炎的這一決定卻從此埋下了禍根。

    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司馬炎病重,他下了詔書,令存放於中書省,他在詔書中命汝南王司馬亮和外戚楊駿共同輔政太子司馬衷。

    楊駿是當時太后楊芷的父親,但是,楊芷卻不是司馬衷的生母,而是他的生母武元皇后楊豔的堂妹,楊駿擔心因他不是太子的親外公,害怕在朝中失勢,因而,他從中書省借出詔書,並從此不歸還,其目的是不讓人知道輔佐太子的除了他之外還有司馬亮。

    晉武帝病情加重,楊芷積極為他父親出力,她奏請讓楊駿單獨輔政,武帝點頭默許。之後,楊芷太后招來中書監華廙、中書令何劭,宣佈晉武帝的旨意是讓楊駿單獨輔政,並以此為遺詔。華廙、何劭二人擬好詔書後拿給晉武帝看,晉武帝視而無語,兩日後武帝駕崩於含章殿。

    晉武帝死後,原本初定為與楊駿共同輔政的司馬亮擔心楊駿會害死他,於是,他便逃到了許昌,自此,朝中就由楊駿一人把持朝政。

    從此,楊駿和他的女兒楊太后攬政,楊駿擬詔後,只是拿給晉惠帝過過目,便交給楊太后,直接下發。可是,楊駿父女兩人對後宮一個人厲害人物有些懼怕,這個人就是晉惠帝皇后賈南風,而為了防止賈南風阻礙他們擅權專政,楊駿便將執掌禁軍的權力交給了他的親信,以此來防備賈南風。

    可是,楊駿此舉卻惹了大麻煩,皇親國戚大為不滿,同時,也引起了朝中大臣對楊駿的非議。遇此狀況,楊駿的弟弟楊珧、楊濟頭腦比較冷靜,曾勸楊駿要謹慎,免得招來禍患,而楊駿不聽,繼續肆意妄為,很快,禍患來了。

    (二)賈南風專權擅政,清除異己

    皇族對楊駿的不滿,讓宮中的厲害人物賈南風有機會開始弄權。賈南風為了阻止楊駿獨攬朝政,膽大妄為地私下派親信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秘密聯絡,要求這兩位宗室王帶兵進京討伐楊駿。

    賈南風此次引京城之外的宗室王帶兵進京,其實是掀開了“八王之亂”的序幕,此口一開,當時沒有人能止得住。

    楚王司馬瑋從荊州帶兵率先進入洛陽,而在此關鍵時刻,楊駿竟然沒有阻攔司馬瑋領兵入都城,這是因為楊駿歷來很是懼怕楚王。很快,楚王司馬瑋領兵入都城,而賈皇后開始耍她政治手腕。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她慫恿晉惠帝下詔宣佈楊駿謀反,並下令洛陽城全城戒嚴,她令擁兵入都的楚王司馬瑋負責保衛皇宮,楚王領命之後,便派兵圍攻楊駿府第,並放火燒府,楊駿藏在馬廄裡被發現,立馬就被殺了。

    朝中唯一的輔佐大臣死了,賈皇后便擅政弄權,她開始實施她的大清洗計策,她先是以晉惠帝的名義下詔,廢除楊芷皇太后之位,將其貶為平民,並囚禁在洛陽郊外的金墉城;接著,她下旨誅滅楊駿三族,誅殺了上千人。

    之後,汝南王司馬亮也進京了,他一入朝便招來元老大臣衛瓘一同執掌朝政,楚王司馬瑋因誅殺楊駿一族有功,被委任為衛將軍兼領北軍中侯,賈皇后也讓她的親戚入朝任重要官職。但是,此時執政的一老(衛瓘)、二王(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一後(皇后賈南風)心裡各懷鬼胎,暗中內鬥。而此時權力慾極強的賈皇后並沒有能執掌大權,因為汝南王司馬亮阻攔了她。賈皇后懷恨在心。元康元年(291年)六月,賈南風以晉惠帝名義下密詔令執掌北軍的楚王司馬瑋將汝南王司馬亮與老臣衛瓘兩位掌權者殺了。

    賈南風是個心狠手辣的女人,在利用司馬瑋殺了司馬亮和衛瓘之後,她開始對付司馬瑋。司馬瑋的摯友岐盛對此有所覺察,他勸司馬瑋儘快執掌大權,司馬瑋遲疑不決,而賈南風卻果然出手了。在殺了司馬亮的第二天,她用身邊謀士張華的計策,以晉惠帝的名義派中將軍王宮向司馬瑋宣佈聖旨,聖旨指責司馬瑋偽造手詔,殺了司馬亮和衛貫,宣佈剝奪他的權力。司馬瑋的部將們聞詔後皆離散而去,司馬瑋身邊無將,立即被王宮所擒。賈南風將殺死司馬亮、衛瓘的罪名安在司馬瑋的身上,下旨將其處死,並滅他的摯友岐盛三族。

    至此,皇后賈南風順利地把楊駿、衛瓘、司馬亮、司馬瑋等都殺了,賈皇后完全控制了朝中的權力,接著,她把她的族兄賈模、內侄賈謐、堂舅郭彰等宗親親戚都招進朝中任官。而謀士張華出謀劃策有功,被委任為司空。同時,她還讓其世族裴頠為尚書僕射,裴楷為中書令,王戎為司徒。

    賈南風掌權八年,政局相當平靜,因為沒有別的人能挑戰她的專權,但是,後宮權力慾極強的女人,心術往往不正,這為她埋下了失敗的禍根。

    “八王之亂”

    (三)賈南風落敗,諸王為搶奪權力互相討伐,使局勢大亂。

    元康九年(299年),關於太子之位的爭奪又開始了。

    賈南風是個毒辣而又有遠見的皇后,她丈夫晉惠帝有點傻,她自己沒有親生兒子,而之前立為太子的是她宮中對手才人謝玖的親生兒子司馬遹,她對司馬遹立為太子本來就很不滿。此時,賈南風大權在手,她開始設計清除太子。

    這陰毒的皇后不擇手段,她指使親信把太子灌醉,然後讓太子照抄一篇已擬好的文稿,文稿的內容是請求晉惠帝退位。可是,太子抄錄了一半卻醉得不省人事,於是,賈皇后親自出手,她模擬太子筆跡,將文稿抄完,作為奏疏呈送給晉惠帝。晉惠帝本來就有點傻,他看完奏章之後,氣得喊要殺太子,賈皇后乘機逼惠帝立刻處死太子。謀士張華認為此事非常嚴重,極力勸阻,賈皇后也沒敢作出處死的決定。於是,賈皇后先讓晉惠帝下詔廢去司馬遹的太子之位,並將其囚禁於郊外金墉城。

    太子太傅、趙王司馬倫執掌著禁軍,知道太子被廢時,秘密籌謀想清除賈南風及其黨羽,但計劃沒有成功,之後,他常假意奉迎賈南風,以取得其信任。後來,他想救太子,但他的合謀人孫秀擔心太子被救出後不會重用他,便建議司馬倫狠下心,讓賈南風殺了太子,然後再帶來禁軍以為太子報仇為名,殺了賈南風。

    計謀商定後,孫秀唆使賈南風的黨羽將太子殺死在金墉城。司馬倫、孫秀有了藉口,便偽造晉惠帝的詔書,以殺太子的罪名調動禁軍抓捕了賈皇后和她的黨羽,並立即將賈皇后貶為庶人,將其囚禁在建始殿。司馬倫也是個狠角色,他連張華、裴頠等人也都殺了。這回輪到賈皇后進入金墉城禁閉。不久,司馬倫擔心賈南風黨羽會捲土重來,便以偽詔讓人讓賈南風喝下金屑酒,曾經擅權攬政、不可一世的賈皇后在高階的監牢裡被毒死了。

    清除了對手之後,輪到司馬倫不可一世了,他偽造詔書讓自己任相國,封賞與他聯手打敗賈南風的孫秀為大郡,掌兵權。永康二年(301年)正月,趙王司馬倫廢了晉惠帝,自立為皇帝。晉惠帝被廢后,被軟禁於賈南風剛剛在那裡死了不久的金墉城。

    可是,司馬倫是個擅長於用謀鬥狠,卻不善於理政的宗室王,他根本沒有能力治理好朝政,朝中各派勾心鬥角,政治氣氛十分昏暗。都城之外的宗室王瞭解到朝廷的亂象後,十分不滿,於是,封住許昌的齊王司馬冏聯合長安的河間王司馬顒、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一起發兵討伐司馬倫,而司馬倫、孫秀豈敢受欺,立即出兵反擊,但領兵的孫秀戰敗了。這回,輪到司馬倫被關進金墉城了,不久,他和被他派人毒死的賈南風一樣,也被賜金屑酒而死。

    (四)司馬衷復位,但亂局更為嚴重

    永康二年(301年)四月,齊王司馬冏迎回司馬衷復位,司馬冏復位的晉惠帝被封為大司馬,主持朝政。而與司馬冏一起討伐司馬倫的司馬顒、司馬穎二王也皆被封高爵,並執掌兵權。司馬冏獨攬朝政,晉惠帝是他迎回來複位的,他立下蓋世大功,身邊又有司馬顒、司馬穎二王輔助,他以為可以高枕無憂了。於是,他日夜沉迷於女色,只知道享樂,不理朝政,於是,其腐敗的臭名遠傳各地。這一下,諸王又有了藉口進行討伐了。

    司馬顒不滿司馬冏,他謊稱受密旨,與長沙王司馬乂聯手,討伐司馬冏,司馬冏戰敗被殺,其子被囚禁於金墉城,其三族被滅,其黨羽兩千多人被斬殺。此時,輪到長沙王司馬乂獨攬朝政了,可是,聯手打敗司馬囧的司馬顒當然不滿,是他先主張討伐的。於是,他派人多次刺殺司馬乂,但都沒能成功。接著,他與司馬穎聯手,率兵進攻洛陽,討伐司馬乂,但久攻不下,只好退兵。之後,另一重要的宗親王出場了,在朝廷任司空的東海王司馬越勾結禁軍將領,抓捕了司馬乂,並將其交給河間王司馬顒的部將,司馬乂被用火烤死。

    這一次輪到司馬穎掌權了,他原本在朝野就比較有威望,而且軍事實力強,因而,入洛陽後被增封二十郡,拜丞相。河間王司馬顒也官升太宰,東海王司馬越任尚書令。司馬顒為了討好司馬穎,上表推其為皇位繼承人,於是,皇太子司馬覃被廢,司馬穎成為皇太弟兼丞相。止此,司馬穎、司馬顒、司馬越成為朝中掌權的“三架馬車”。

    (五)“三架馬車”內鬥,司馬越成了最後的贏家

    先是東海王司馬越對成都王司馬穎的專政不滿,率10多萬士兵挾持晉惠帝討伐司馬穎。東安王司馬繇勸司馬穎投降,司馬穎不聽,他派奮武將軍石超率5萬軍隊迎戰,擊敗司馬越,並抓了晉惠帝。司馬穎改年號為建武,殺死了司馬繇。

    司馬越

    司馬越先逃到下邳,但不被接納,後又逃回其封地東海(山東郯城北),掌權的司馬穎以同是宗室兄弟為名義,下令寬恕司馬越,請他回朝,司馬越不應命。

    司馬越的親弟幷州刺史東瀛公司馬騰對司馬穎生恨,殺死司馬穎所置的幽州刺史和演,司馬穎出兵討伐司馬騰,但司馬騰與烏丸、羯朱等聯手,攻擊司馬穎。司馬穎派兵迎戰,但卻被打敗。

    司馬穎與幾十個將軍帶晉惠帝逃到洛陽。而司馬顒的部將張方乘機挾持晉惠帝,司馬顒廢除司馬穎的皇太弟之位,他讓司馬穎回封地,而他控制朝政。接著,司馬顒讓晉惠帝下詔,建議立司馬越為太傅,要他回朝與其共同輔政。但司馬越不接受。

    永興二年(305年),司馬顒挾持晉惠帝,發詔要罷免司馬越等人。司馬越以“張方劫聖駕,天下怨憤,欲奉迎大駕復舊都洛陽”之名義起兵,司馬越又派人勸司馬顒送帝還都,願與其分陝而居。司馬顒同意,但掌兵權的張方不同意。

    後來,范陽王司馬虓派騎兵幫助司馬越,進屯陽武。在長安的司馬顒見司馬越、司馬虓勢大,恐慌之下,他派人暗中殺了張方,把張方的頭顱送到司馬越軍中,但此舉並沒能扭轉局勢。司馬越軍中的鮮卑將領祁弘等攻破潼關進入關中,戰敗了司馬顒的軍隊,司馬顒逃到太白山。司馬越軍進入長安。鮮卑部隊大掠長安,殺了2萬餘人。

    司馬越軍進入長安後率領諸侯及鮮卑將領許扶歷、駒次宿等大隊人馬,護送晉惠帝回洛陽。晉惠帝下詔升司馬越為太傅錄尚書事,增封下邳、濟陽二郡。范陽王司馬虓也被封為司空。

    晉惠帝又下令鎮南將軍劉弘、南中郎將劉陶搜捕司馬穎,司馬穎拋棄母親及妻子,獨與兩個兒子廬江王司馬普及中都王司馬廓逃到朝歌,後來被抓。范陽王司馬虓將司馬穎父子囚禁。而司馬虓暴斃,司馬虓的長史劉輿矯詔賜死司馬穎。

    光熙元年十一月十八日(307年1月8日),一直像木偶一樣被玩弄的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有人猜測是被司馬越毒死的。晉武帝司馬炎第二十五子、西晉第三位皇帝司馬熾(307年—311年在位)繼位,是為晉懷帝。司馬熾封東海王司馬越為太傅,成輔政大臣。永嘉元年(306年),晉懷帝一登基,就下詔書欲以司馬顒為司徒,令其回朝。司馬顒對此沒有懷疑,於是便乘車上路,可是,至新安雍谷時,被南陽王司馬模派其部將梁臣將其掐死於車內,其三子亦被殺。至此,“三駕馬車”中,是司馬越笑到最後,“八王之亂”到此終結。

    可是,永嘉五年(311年),晉懷帝密詔苟晞討伐司馬越,東海王司馬越病逝,而就在這一年,漢趙政權劉淵之子劉聰遣石勒、王彌、劉曜等率軍攻晉,在寧平城之戰中殲滅了晉軍主力 ,殺了晉太尉王衍及諸王公,攻破洛陽,晉懷帝當了俘虜。永嘉七年(313年),晉懷帝被殺,三年後,西晉滅亡。

    第三,“八王之亂”的影響和教訓

    首先,“八王之亂”歷時達十六年,影響越來越大,破壞力越來越強。太熙元年(290年),晉武帝死,亂局開始,持續大亂了三個月;元康元年(291年)三月之後的八年間,皇后賈南風專權,朝局沉悶,但相對比較平靜;元康九年(299年)開始,諸王又開始亂政,討伐不止,戰亂不休,朝廷已無力掌控全國政權,受戰亂影響的地區越來越大。

    大亂局勢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諸王互相攻伐,戰事不斷,晉惠帝多次被挾持,朝中掌權者多次變換人物,敵友變換不定,無人能長久掌控朝局;二是還有氐人齊萬年的變亂,以及成漢和漢趙兩個政權針對西晉朝廷的一系列戰爭;三是南方也有變民杜曾、王如及張昌的起事等。

    亂局所伴隨的不停戰事對全國不少地區造成嚴重破壞,致使饑荒、疫病頻生,而民眾很多被迫離鄉背井,流離失所,戰亂造成了全國不少地區形成大災難,死亡人數不斷增加。

    其次,“八王之亂”成了後來“五胡亂華”和十六國形成的早期重要因素,“八王之亂”開始後的相當長時間,國家大統一大局難以形成。晉朝時,南匈奴貴族劉淵乘“八王之亂”與成都王聯結,並藉此聯結匈奴諸部,壯大實力,而成都王被王浚等擊敗後,劉淵抓住機會,建立了漢趙政權,後來,劉淵的兒子劉聰攻破洛陽,製造了永嘉之亂。“八王之亂”期間,外族乘機參與中原戰事並進入中國,邊境戰事延至內地,如幷州刺史劉琨曾多次與代王拓跋猗盧聯聯手對抗漢國的進攻;王浚與司馬騰亦曾與烏桓人及段部鮮卑聯手對抗成都王,鮮卑人曾大掠長安,殺死2萬餘人。總之,“八王之亂”促成了五胡亂華,成為十六國的形成的最早起因。

    再次,“八王之亂”完全衝破了晉初建立的管理體制,大亂使西晉的制度和秩序徹底崩潰。西晉初,是將地方軍事及民政分開,分別由都督及刺史掌管,而在司馬炎滅東吳後便撤去地方軍力,使各都督成為地方軍事力量。而“八王之亂使地方不但無法抵抗變亂,而且也無法穩定各地的局勢。原先的管理制度明顯失效。而由刺史兼領一方軍政及民政,在北方雖起到一定的抵抗漢國侵襲的作用,但卻讓他們擁有軍事力量可以參與諸王的爭鬥,如兼領幽冀的王浚、領幷州的劉琨,以及領青州的苟晞等都是一方的軍鎮,他們在亂局中會乘機帶兵勾結或挑戰諸王,比如,苟晞曾出檄文討伐東海王司馬越,王浚更是試圖自立為王。八王亂,局勢大亂,用兵自重的地方軍事長官也跟著亂,乘亂奪權佔地,晉武帝時形成的制度徹底失效了,西晉焉能不亡?

    最後,“八王之亂”的歷史教訓是,在軍事亂局中,如果動亂不停,中央政府無力控制大局,那麼,參與其中的各方力量,都將面臨滅頂之災。在“八王之亂”的十六年中,參戰諸王多數相繼敗亡,而民眾死傷不計其數,社會經濟遭受嚴重破壞,這使得西晉王朝的力量消耗殆盡。而導致亂局的根本原因是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失效,因為晉武帝為了防備日益壯大計程車族力量,推行了強化諸王力量的政策,使被封的宗室王擁有政治、經濟、軍事的超大權力,致使中央政府控制力弱化,而當時的皇后賈南風調外地宗室王帶兵入朝,拉開了“八王之亂”的序幕,從此一發不可收,最後導致西晉滅亡。政權若缺乏核心掌控力,社會風氣便會畸變發展,秩序會被衝潰,形成戰亂不止,動亂不斷,給民眾帶來巨大的災難。

  • 12 # 磨史作鏡

    試著用1到8來說明這一段歷史:

    一個狠毒女人

    賈南風,西晉開國功臣賈充之女,這個賈充就是三國演義裡面命令成濟殺死魏國皇帝曹髦的那個,可以說為司馬家篡位立下大功。因此儘管他這個女兒賈南風又醜又悍,還是得以成為晉惠帝司馬衷的皇后。就是這個女人,為了自己的貪慾,直接導致了八王之亂,也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兩個動亂階段

    八王之亂歷時一般認為是16年,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在291年,前後三個月。完全是賈南風為了爭奪最高權力引起的。290年晉武帝司馬炎去世,他的兒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但是晉惠帝司馬衷半傻不俏,於是司馬炎遺詔自己老丈人楊駿和汝南王司馬亮輔政,引起了野心勃勃的賈南風不滿。經過一番鬧騰,死了兩個大臣楊駿和衛瓘,兩個王,司馬亮和司馬瑋,賈南風大權獨攬。之後七八年相對平安無事。

    第二階段是從299年到306八年。太子司馬遹是晉惠帝司馬衷長子,但不是賈南風所生,而且太子司馬遹聰明而且剛烈,與賈南風不和。隨著太子司馬遹一天一天長大,賈南風怕之後太子即位沒有晉惠帝司馬衷好控制,就想除掉太子,剛剛消停幾年,賈南風又開始折騰了。這一折騰不要緊,起了連鎖反應,八王之亂中剩下的六王先後參與進來,而且五個死於非命。其實還有賈南風、太子司馬遹、晉惠帝司馬衷、以及司馬繇等其他八王之亂以外的王爺也被殺,所以八王之亂實際參與者不止八個王,只不過因為《晉書》把八王列為一個傳,所以才有八王之亂一說,當然這八個也是參與最多的,而且活長或短曾經顯赫一時。

    三代司馬家族

    八個王不是同一代人,而是司馬家的祖孫三代人,其中不乏親兄弟骨肉相殘。

    輩分最大的,是汝南王司馬亮和趙王司馬倫,他們是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司馬昭的弟弟。

    第二層次是河間王司馬顒和東海王司馬越,他們分別是司馬懿兩個弟弟的孫子,和司馬懿的孫子晉武帝司馬炎一個輩分。

    最小的一輩有四個王:楚王司馬瑋、成都王司馬穎、長沙王司馬乂、齊王司馬囧,前三個都是司馬炎的兒子,親兄弟。齊王司馬囧是老齊王司馬攸之子,司馬攸是司馬昭之子,司馬炎之兄,但是過繼給司馬師做兒子了。這四個王和晉惠帝司馬衷平輩,算是孫子輩了。

    四次皇位更替

    八王之亂期間,社會動盪,皇室不穩,皇位更替頻繁:

    第一次是290年司馬炎死,晉惠帝司馬衷繼位。

    第二次是301年正月趙王司馬倫篡位,司馬衷被尊為太上皇囚禁於金墉城。

    第三次是301年5月司馬倫被殺後,司馬衷復位。

    第四次是307年初司馬衷不明不白死去,據說是被東海王司馬越毒死。同父異母弟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 。

    五波死亡之旅

    第一波,賈南風是核心人物,她招來楚王司馬瑋殺了楊駿,後來又殺了汝南王司馬亮和元老重臣衛瓘。賈南風隨後又矯詔殺了楚王司馬瑋。這一波次八王死了兩個王。

    第二波,趙王司馬倫是核心人物。299年,賈南風設計害死了非自己親生的太子司馬遹,隨後趙王司馬倫又殺死了賈南風。

    第三波,301年正月,大權獨攬的司馬倫乾脆廢掉了司馬衷,自己當起了皇帝,不過他這皇帝沒做多久,到四月就被司馬囧、司馬顒、司馬穎三王聯合推翻並殺死。

    第四波,司馬囧和長沙王司馬乂先後獨攬大權,司馬乂殺了司馬囧,而東海王司馬越卻設計害死了司馬乂,司馬乂是被活活架在火上烤死的,資治通鑑記載,寃痛之聲令人淚下。

    第五波,司馬顒司馬穎先後被殺,東海王司馬越笑到了最後。這是306年了。

    六個被殺的大咖

    這裡說的大咖主要是指名氣,不是官職。

    衛瓘,西晉元老大臣,在三國演義裡漏過一小臉,與鍾會鄧艾周旋,某種意義上說,這兩個滅蜀漢功臣就是死在他手上。不過他還是鬥不過賈南風,與汝南王司馬亮一起被司馬瑋所殺,但是背後是賈南風。

    張華,西晉元老大臣,也是一位文學家,三國演義裡面也露過臉,主張儘快伐吳,與賈充不和,因為賈充反對伐吳。不過賈南風在對待張華問題上比她爸爸強,她看張華有真才實學,於是在除掉楚王司馬瑋後,重用張華,委以朝政,張華也忠於職守忠於賈后,雖然保證了七八年的安定,但是終因賈后作死而毀於一旦,張華也做了賈南風犧牲品而被殺。

    潘安仁,名字叫潘岳,長得帥,後世以潘安知名,貌似潘安就是夸人帥了。同時也是一位文學家,金谷二十四友之首。不過他的品質一般,幫著賈南風陷害太子司馬遹。趙王司馬倫秉政後,由於他和趙王寵臣孫秀(此人極壞)不對付,被誣陷滅族。同時被孫秀誣陷被殺的還有那位鼎鼎大名的富翁代言人石崇,他是因為財富和美女侍妾綠珠被孫秀看上了。順便說一下,這個孫秀也沒得好死。

    嵇紹,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之子,文學家,官至侍中。在討伐司馬穎的蕩陰之戰中,王師大敗,司馬穎(已被冊立為皇太弟),的軍隊見人就殺,血流成河,司馬衷也中了箭,其他人都逃命不迭,唯有嵇紹以自己的身體護衛皇帝。當那些兵要殺嵇紹時,司馬衷說:勿殺,忠臣也!兵們說:皇太弟有令,除了皇帝,都可以殺!就在司馬衷面前殺了嵇紹,血濺皇帝龍袍。後來回到宮裡僕人要為皇帝換洗衣服,司馬衷說:嵇侍中血,勿浣也!可見司馬衷只是懦弱無能,但是並不是傻子,而且有情有義。

    陸機,陸雲兄弟,是陸遜的孫子,陸抗的兒子,文學家,合稱二陸。303年,因為得罪了成都王司馬穎當政時的寵臣而被殺。

    八個互掐王爺,七個死於非命

    這司馬家八個王爺名字太不好記了,利用諧音編了兩句話:一輪影月,永為炯亮。

    一(乂)輪(倫)影(穎)月(越),永(顒)為(瑋)炯(囧)亮。

    八個人除了東海王司馬越七個死於非命,司馬越笑到了最後。不過最終結果也不大好,先是被討伐提心吊膽,死後被石勒挫骨揚灰。

  • 13 # 老彭説歷史

    我是老彭說歷史,很高興來回答歷史中八王之亂的問題,歷史上的每一個封建王朝都難免經歷由強盛轉向衰落的過程,漢王朝統治中國400餘年,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科技等方面都取得了輝煌的成績,成為與歐洲古羅馬並列的強盛帝國,到公元200年末期,這個老大帝國已經日薄西山,此時宦官專權,軍閥割據以及天災頻發等等,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由黃巾起義引發的連鎖反應,開啟了軍閥混戰時代,董卓,袁紹,劉備以及曹操等等軍閥勢力紛紛登場。

    八王之亂

    在經過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等一系列的戰役,以及大大小小的明爭暗鬥,最終形成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與西蜀劉備,東吳孫權三強鼎立的格局,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位,並建國號魏,史稱曹魏,至此東漢滅亡。次年劉備在成都稱帝,聲稱繼續漢室正統,史稱蜀漢,公元229年,孫權也在武昌,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鄂州稱帝,建國號吳,史稱孫吳。至此中國歷史進入了三國時期。三國之中無疑屬曹魏實力最強,也最有統一全國的可能,然而曹氏靠篡權奪位,建立的政權似乎遭到了因果報應,在文帝曹丕,明帝曹睿兩任皇帝去世後,大將司馬懿發動政變,誅除了以曹爽為首的宗室政敵和朝中的反對勢力,像曹操對待漢獻帝那樣把少帝曹芳當做傀儡,掌握了帝國的軍事大權,此後司馬家族外爭內鬥,在鞏固家族勢力的同時,於公元263年興兵伐蜀,並且滅掉蜀國。

    三國

    公元266年,司馬懿效法曹丕,逼迫魏元帝曹奐禪位,建立晉王朝定都洛陽,史稱晉武帝,公元280年,晉朝攻滅孫吳,天下重歸一統,但是好景不長,這個歷經艱辛建立的統一王朝,很快就陷入了大亂局之中,這場亂局由一個醜女人引發,晉武帝司馬懿開創了短暫繁榮的太康之治,又滅掉孫吳統一全國,想必文治武功也算是有所見樹,然而他大封同姓宗室和子侄為王,讓諸王各自擁有武裝力量,為日後的權力爭奪種下了禍端,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司馬炎也錯誤地選擇了,讓有智力障礙的嫡子司馬衷繼位,史稱晉惠帝,司馬衷有句史上著名蠢話,他聽說民間饑荒老百姓無糧可吃,竟然問道何不食肉糜?要知道他無知到如此地步,哪會有治國理政的能力呢?

    司馬炎

    這個白痴皇帝的身邊偏偏有一位又黑又醜,且權利燻心的皇后賈南風,以及一個圖有野心卻腹內草莽的外祖父,臨時執掌軍事大權的太傅楊駿。殘酷的權勢爭奪一觸即發,此前楊俊藉助晉武帝司馬炎重病彌留之際,濫用玉璽,頒發詔令,肆意任命官員安插親信,又趁武帝病重之時宣佈遺詔,且任命自己為太傅,監督中外軍事,把大權牢牢的攥在手裡。司馬衷登基之後,賈南風成為了皇后,她不能容忍楊駿把持朝政,但是楊駿懂得用皇帝玉璽牟利,然而賈南風卻控制著活寶皇帝司馬衷,她暗中聯絡楚王司馬瑋並且找他入朝,公元291年4月,賈南風讓晉惠帝司馬衷簽署,指稱楊駿謀反的詔書,並且命令司馬瑋找人殺掉楊駿,最終楊氏一家數千人都在這次政變當中被屠殺,就連楊太后也未能倖免。

    賈南風

    誅殺了楊駿之後,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東安王司馬繇等入朝掌握大權,司馬亮接替了楊駿的太傅職位,也開始作威作福以及濫封濫賞,還找理由把司馬繇貶出朝外,賈南風見自己仍無法插手朝政,她再次利用惠帝下詔,稱司馬亮謀反,同時命司馬瑋發兵平叛,殺掉司馬亮。等拋擲完司馬亮,賈南風又掉過頭稱司馬瑋矯詔殺戮功臣,與此同時將司馬瑋擒拿,把自己的責任推得一乾二淨,三番兩次被賈南風當刀使的司馬瑋,在被綁赴刑場問斬時丟擲惠帝的親紙詔書,便稱自己無辜,但是他也無法逃脫兔死狗烹的命運。

    賈南風

    賈南風終於大權在握,她開始在朝中大量的任用賈式親黨,也啟用張華,裴楷以及王戎等名士以安人心,至此晉王朝獲得了短暫的平靜,時間過了幾年,賈南風又發現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她未能生育兒子,而太子是謝才人所生的司馬遹,這就意味著惠帝一旦歸天,她將無法掌控新皇帝,權柄必然旁落,大概是慣性使然,賈南風的思路同樣簡單粗暴,那就是除掉太子司馬遹,辦法也是一成不變的誣以謀反罪,公元299年,賈南風讓人灌醉太子之後,令其抄寫了一篇逼惠帝退位的大逆不道文章,於是呈給惠帝閱覽,要知道惠帝哪有判斷能力呢?當即決定要處死司馬遹,最終因張華的勸阻,才下詔廢除其太子位,將其囚禁於金墉城,金墉城就是現在的洛陽東部地區。不久之後,司馬遹就魂歸金墉城。

    司馬遹

    有句老話說得好: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賈南風害死太子後沒能再全身而退,原本對她俯首帖耳,以及執掌禁軍兵權的趙王司馬倫,借為太子報仇的名義發動政變,偽造詔書發兵收捕賈后及其黨羽,慣於製造冤獄的賈南風終嘗苦果,也同樣被困於金墉城,最終被灌下金屑酒而死,此時賈氏滿門不分老幼全部被殺,司馬倫毒殺賈南風后,索性在公元301年正式廢掉了惠帝后自立為帝,並將惠帝囚禁於金墉城,然而司馬倫的美夢也沒能做多久,齊王司馬囧聯合河間王司馬乂,以及成都王司馬穎起兵擒王攻陷洛陽,落馬的司馬倫同樣也被囚禁於金墉城,並且同樣喝下了金屑酒而死。

    司馬倫

    此後白痴皇帝司馬衷得以復位,而朝政則掌握在擔任大司馬的司馬囧手中,司馬囧掌權之後自以為功高蓋世,獨攬朝綱,且目空一切,不久他又被長沙王司馬乂發動政變攻殺,司馬乂獨攬大權之後,又遭到了河間王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的妒忌,司馬乂與二王聯軍交戰數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司馬乂最終被東海王司馬越趁虛而入擒獲,並且交給司馬顒的部將,將其殺死。隨後這三個人瓜分了所謂的勝利果實,司馬穎出任丞相,司馬顒任太傅宰相,司馬越任尚書令,此時的司馬穎不僅把持朝政,還被封為皇太弟,成為名義上的皇位繼承人,這樣的政治安排顯然難以令司馬越滿意,於是他挾持惠帝發兵討伐司馬穎,結果兵敗逃亡。接下來東瀛公司馬騰,范陽王司馬虓,南陽王司馬模,也相繼的捲入了權力爭奪戰,最終只有司馬越逃脫。

    司馬衷

    最後老彭想說,這一時期的主旋律就是一群姓司馬的,為了爭奪帝國最高的權力而相互攻殺,而惠帝本人卻如同木偶一般被各支勢力交替挾持,由於政亂主要涉及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這8個人,史稱八王之亂。

    在這八王之中,前面七個人都沒有能夠在亂局中倖免,公元306歲末,晉惠帝司馬衷突然死亡,惠帝的異母弟弟司馬熾繼位,史稱為晉懷帝,碩果僅存的東海王司馬越輔政,最終掌握了朝廷大權,綿延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使大量無辜的百姓家破人亡且流離失所,嚴重的破壞了生產力和社會秩序,至此西晉王朝元氣大傷,不知道大家對八王之亂徹底瞭解了嗎?

  • 14 # 白雲雁水

    八王之亂,簡言之就是發生在西晉時期的司馬氏皇族爭奪中央政權引發的內亂。參與八王之亂的“八王”是:汝南王司馬亮(司馬懿第四子)、楚王司馬瑋(晉武帝司馬炎第五子)、趙王司馬倫(司馬懿第九子)、齊王司馬冏(司馬昭之孫)、長沙王司馬乂(司馬炎第六子)、成都王司馬穎(司馬炎第十六子)、河間王司馬顒(司馬懿弟司馬孚之孫)和東海王司馬越(司馬懿侄司馬泰次子)。看這八王,光看人名就像繞口令似的,各位條友可要耐心看下去,史上可能沒有像司馬氏諸王們這麼亂、這麼“狗咬狗”“窩裡鬥”的了!

    八王之亂前後延續了十六年,分六個階段,八王之亂平息後,短命的西晉王朝壽終正寢。

    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滅掉三國之吳國時,由於荒淫過度,在晉太熙元年(公元290年)四月就病死了。司馬炎死後,太子司馬衷繼位,是為晉惠帝,就是史上最白痴的惠帝,連後宮太監宮女們都在私下說他“蠢鈍如豬”,當全國發生嚴重災荒,沒糧吃餓死了許多老百姓時,他傻傻地說:“何不食肉糜?” 司馬炎生前,不知怎麼考慮的,為這位白痴太子娶了一名悍婦做媳婦,她就是太尉賈充的女兒賈南風,一個白痴皇帝娶了史上最醜陋、最惡毒、最兇悍的皇后。一定意義上說,八王之亂,這個賈南風就是始作俑者!

    八王之亂第一個階段:賈南風派人血洗楊宅。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賈后密召楚王司馬瑋帶兵進京,殺掉輔政楊駿(司馬炎岳父),誅殺三族。賈南風又召回汝南王司馬亮,和衛瓘兩人共輔朝政,司馬亮不願做賈后的傀儡,司馬瑋統領禁軍,也想抓權,三方出現矛盾。賈后覺得司馬亮、司馬瑋都成了自己掌權的障礙,就使出一箭雙鵰,互相離間之計,她先挑唆楚王司馬瑋殺掉汝南王司馬亮。司馬瑋拿了惠帝的詔書,說司馬亮企圖廢黜惠帝,他奉旨前來討伐,把司馬亮和衛瓘都殺掉了。賈皇后轉過身來誣陷司馬瑋假傳聖旨、錯殺忠良,把司馬瑋給殺了。從此,賈皇后把朝政大權抓到手。

    八王之亂第二階段:趙王司馬倫逼殺賈南風。晉惠帝在娶賈南風前,和宮女謝玖生了一個兒子司馬遹,聰敏機靈,遂被立為太子。隨著太子一年年長大,賈皇后日益感到威脅,一心要把太子除掉。於是她逼著惠帝多次和她“恩愛”並假裝懷孕,等她的妹妹生下兒子後立即抱過來冒充自己所生。之後她設計將太子騙到住處灌醉,叫他抄寫一份勸父皇晉惠帝退位的信件。太子剛放下筆,她大叫一聲:“來人哪,太子要謀反啦!”以信為證,不由分說將太子貶為庶人,朝廷大臣們對此憤憤不平。掌握禁軍的趙王司馬倫決心除掉賈皇后,趙王司馬倫很有心計,先放出風來說,宮中要迎回太子,引誘賈皇后先出手。賈皇后果然中計,立刻派人將太子毒死。永康元年(公元300年)四月,趙王司馬倫聯合齊王司馬冏,討伐賈皇后害死太子之罪,起兵佔領內宮,強逼賈皇后當面喝下一杯金屑毒酒,毒死了惡婦賈南風。

    趙王司馬倫毒死賈南風后自己稱帝,給晉惠帝戴上一頂“太上皇”的帽子並將他軟禁起來。各地諸侯王對趙王司馬倫的篡權稱帝行為憤憤不平,齊王司馬冏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三王起兵”向洛陽進軍。混戰打了兩個月,死了十多萬人。趙王司馬倫剛過了幾天“皇帝癮”,兵敗自殺。晉惠帝復位,齊王司馬冏輔政,大權獨攬,恣肆橫行,又激起其他王爺們的眾怒。

    八王之亂第三階段:“五王混戰爭權”。河間王司馬顒、長沙王司馬乂、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東海王司馬越,為爭搶朝政而發生了“五王混戰”。永興元年(公元304年),河間王司馬顒聯絡長沙王司馬乂,起兵攻打齊王司馬冏。雙方在京城洛陽激戰三日,在京城做內應的長沙王司馬乂入殿擒殺了齊王司馬冏,控制了朝廷。司馬顒擔心政權落入司馬乂手中,又聯合成都王司馬穎攻打司馬乂。這時出現了一位戲劇性的第三者:在洛陽城內的東海王司馬越,利用夜間抓住了長沙王司馬乂,將他活活燒死。這樣,司馬乂和司馬冏都死了,成都王司馬穎就做了丞相。

    八王之亂第四階段:司馬穎攻佔洛陽。東海王司馬越覺得自己擒殺司馬乂有大功,但是沒有得到該得到的好處,於是就以晉惠帝的名義討伐司馬穎。但司馬穎手中有二十多萬軍隊,司馬越根本打不過他,在湯陰戰敗逃回東海。於是司馬穎攻佔了洛陽,把晉惠帝抓到鄴城。

    八王之亂第五階段:王浚聯兵攻打司馬穎。幽州刺史王浚素與司馬穎有仇,他不甘心讓司馬穎控制朝政,於是就聯合北方鮮卑、烏桓的軍隊攻打司馬穎。司馬穎兵敗,挾持晉惠帝逃到洛陽,這時,洛陽已被司馬穎的部將張方控制,張方的軍隊已把洛陽搶劫一空,逼迫晉惠帝西遷長安。

    八王之亂第六階段:司馬越立司馬熾為帝。成都王司馬穎挾持晉惠帝西遷長安時,長安已被河間王司馬顒控制,晉惠帝來到長安後,司馬顒獨攬朝政大權。東海王司馬越對河間王司馬顒也不服,光熙元年(公元306年),又聯合幽州刺史王浚攻進長安。他使出離間之計,先讓成都王司馬穎殺掉他的舊將張方,然後將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打敗,把晉惠帝迎回洛陽。不久,又把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雙雙抓獲,押回洛陽處死。之後東海王司馬越又將晉惠帝毒死,另立晉惠帝的弟弟司馬熾為帝,是為晉懷帝。

    到這時,八王之亂才告結束,至此八王死了七個,只剩下東海王司馬越,西晉王朝奄奄一息,氣數已盡。行文至此,特別惋惜司馬懿,可嘆他在三國時叱吒風雲,英名一世,為西晉王朝建立打下了基礎,可他這幫不肖子孫,互相殘殺,敗光了家業,沒有任何“立德傳世”家風,活脫脫的就像是一群強盜。

  • 15 # 紅雨說歷史

    西晉第一人皇帝晉武帝司馬炎去世以後,他的傻兒子司馬衷繼位,就是晉惠帝。晉惠帝有多傻我們來說兩個例子。他在花園裡聽到青蛙叫,還要問,叫聲是官家還是私人的。還有發生了災荒,百姓很多死於飢餓。晉惠帝知道了,居然說“何不食肉糜”。餓了沒糧食咋不吃肉粥啊。這樣的傻皇帝,大權自然旁落了。八王之亂可以說禍起蕭牆,從宮裡開始,晉惠帝大權一開始在外戚楊駿和楊太后手中。後來,歷史上著名悍婦之一晉惠帝皇后賈南風聯合楚王司馬瑋和汝南我那王司馬亮殺死了楊駿黨羽掌握了政權。後來很多人反對,賈南風居然殺死了自己的合夥人司馬瑋和司馬亮。這一下就如導火索一般,先是趙王司馬倫起兵,殺死了賈南風,廢了晉惠帝,自己當了皇帝。這就引起了更多諸侯王的不滿,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聯合鎮壓司馬倫,擁護晉惠帝復位。然後混戰開始了,諸侯王為了手握大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互征伐,司馬囧,司馬顒 司馬穎還有後來加入的長沙王司馬乂相繼被殺。一直到公元306年,東海王司馬越入朝專政,毒死了晉惠帝司馬衷,擁裡晉懷帝繼位,八王之亂終於結束。八王之亂使得百姓流離失所,各地起義不斷,更是給了北方少數民族起兵機會,這樣但是中國局勢愈發混亂起來。

  • 16 # 漂浮菌

    所謂的八王之亂,一句話概括是指晉朝的時候八個王爺一起造反,搞的天下大亂的事情。

    根源還要從司馬懿說起。司馬懿大家都知道了,是原本屬於三國時期魏國的名將。一生經歷了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君主,在這個過程中權勢不斷的增大,最終達到了權傾天下,架空皇帝的地步。

    司馬懿死後魏國的朝政由他的兒子司馬師繼承。司馬懿最厲害不光是他的手段,他生兒子的能力也是其中之一,他不光兒子多,這些兒子的能力也一個比一個厲害。他的大兒子司馬師在他之後繼續把持魏國的朝政。

    司馬師死後由於沒兒子,權柄交到了他的弟弟司馬昭手裡,司馬昭也就是司馬懿的二兒子。相信大家都聽過“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這個成語,說的就是司馬昭意欲奪取皇位的野心。

    在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三人的經營下,敢於反對司馬家的人都被掃清,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最終取代了曹家,奪取了皇位,建立了晉朝。

    司馬炎當了皇帝后,總結了一下他們司馬家奪取曹家江山的經驗。認為司馬家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世家大族的幫助。司馬家本來就是一個士族家族,這些士族的權利都非常大。而同時曹家宗室藩王們的權利都比較的弱,難以抵抗士族。

    司馬炎認為這兩點不利於了皇權的長久,所以就決定反過來。削弱士族的權利,同時加強宗親們的權利。所以就對司馬家的後來大肆的封王放權,司馬懿的其他兒子還在世的都被封了王,其他的司馬家子弟也都大部分被封王。當時一共封了27個王,這在其他朝代是很少見的。

    這些藩王們對自己封國擁有特別大權利。可以自己任用官員,可以自己收稅,可以自己管理軍隊。司馬炎認為這些人都是司馬家的子弟,大家都是自己人,肯定都會維持好天下的安定的,可以幫他制衡大士族世家。

    可是他想錯了,最先亂的就是這些藩王。司馬炎死後,他指定的繼承人是個弱智,這引起了一些大臣了其他藩王的不滿。藩王們為了 爭權先後叛亂,參與的藩王遠不止八個,不過以其中八個為主,所以被稱為八王之亂。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中司馬懿的小兒子司馬倫就是這八王其中的一個。

    在這場長達十六年的內亂下,朝廷徹底喪失了對全國的掌控。藩王們忙著相互開戰,也無暇顧及其他。北方的遊牧民族看到了機會,趁機南下。這些遊牧民族本來是想著搶點便宜就跑的,可是沒想到中原竟然亂成了這樣,竟然沒有軍隊來攔截他們。

    於是他們的野心也越來越大,先後建立了十幾個小型政權,到後來對中原的漢人進行了大肆的屠殺。這就是黑暗的五胡十六國時期。

    直到後來隋朝再次統一全國,才結束了這段黑暗混亂的時期。

  • 17 # 南方鵬

    八王指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晉武帝司馬炎大封宗室出鎮為王,分封了二十七位諸侯王,以期共同保衛司馬家基業,太康年後,司馬炎政事託付岳父楊駿等“三楊”打理,自己在後宮騎羊尋歡不理朝政。290年武帝去世,32歲的白痴皇帝晉惠帝司馬衷繼位,醜女毒婦賈南風為皇后。

    賈南風與婆婆楊後不和,又不滿楊駿專政,便寫信給司馬懿四子汝南王司馬亮,請他勤王剷除楊駿,司馬亮滿口答應“楊駿兇暴,死期不遠了”。賈南風又寫信給五叔子楚王司馬瑋,楚王先至與安東公司馬繇一同捕殺楊駿,滅其三族,楊後廢為庶人。司馬亮進京與太保衛罐共同輔政。

    本來事情已告一段落,但在朝的三侯王不和,開始陰謀詭計明槍暗箭互相傾陷。司馬亮廢貶司馬繇到帶方,楚王司馬瑋取得賈南風支援殺了司馬亮衛灌後。賈南風突然動手殺了楚王,開始專政。

    第二波又告一段落,由於賈南風不會生育,朝廷立后妃之子司馬譎為太子,受到賈后嫉恨。永康元年(300年),賈南風矯詔廢殺太子,司馬懿九子趙王司馬倫和齊王司馬冏帶兵進宮捕殺賈南風及其親信,趙王自任相國,都督內外軍事。淮南王司馬允密謀討伐趙王,被殺。301年,司馬倫逼惠帝退位,自立為帝,改元建始。

    306年,河間王成都王兵敗被殺,惠帝也被司馬越毒死,晉懷帝司馬熾即位。至此,持續十六年的八王之亂結束,卻開啟了五胡亂華的閘門,華夏民族的大劫才剛開始。

    “八王之亂”源於士族強大,司馬炎封藩拱衛王朝,但後繼無人,強支弱幹,引發大亂,加上漢朝外族內遷政策,內遷卻不能同化,異族存在腹心之中,八王之亂各地精兵良將損失殆盡,五族乘虛而起,釀成大亂世。

  • 18 # 瑞瑞說歷史

    大家好,我是歷史搬運工——瑞說文史,今天有我帶領大家推開歷史沉重的大門,找到那段影響這西晉王朝以及整個漢族士大夫的歷史——“八王之亂”

    根據現代百度百科對“八王之亂”的註釋:

    八王之亂是發生於中國西晉時期的一場皇族為爭奪中央政權而引發的動亂,為中國歷史上最為嚴重的皇族內亂之一,從元康元年(291年)起至光熙元年(306年),共持續16年。

    那麼由我向大家簡單分析下“八王之亂”的根源過程結果以及對後世的影響。

    我們先來簡單介紹下西晉王朝的幾位奠基人。司馬懿,輔佐曹魏四代君主,曹操,曹丕,曹叡,曹芳都在其輔佐下。在曹芳時代,大權一直由皇族曹爽把持,但是在後來的高平陵之變中,司馬懿一舉奪得大權,誅殺曹魏皇族。正式成為曹魏的實際掌權人,司馬懿畢竟是忠於曹魏的,到死都沒有正式奪取曹魏江山,其死後,長子司馬師繼承大權,進一步鞏固司馬家在曹魏的勢力,由於司馬師沒有兒子,其死後有司馬懿另一個兒子司馬昭繼承大權。這時候司馬家的勢力已經完全統治了整個魏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是這裡的由來。公元265年司馬昭之子司馬炎逼迫廢魏元帝自立,建立晉朝。史稱“西晉”。晉朝於280年滅亡東吳,正式統一全國,同時也標誌著三國時代的結束。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下一個動亂紛爭的時代--“兩晉南北朝”。

    根源

    由以上,我們可知西晉司馬的江山是從曹魏手裡奪過來的。歷史告訴我們,一個新王朝的建立總喜歡從上個王朝的滅亡總結經驗,避免自己走上老路、秦朝借鑑周朝的分封而導致天下大亂,從而建立郡縣制。西漢借鑑秦朝滅亡由於沒有皇族協助中央而導致滅亡,而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政治制度。而西晉覺得曹魏失敗的原因是因為曹魏對親王的權利太小,導致在高平陵之變時,沒有皇族抗衡司馬氏,於是司馬氏決定分封各個親王,來鞏固司馬氏的統治。

    於是司馬炎在剛剛稱帝,就封了27位皇族位國王,同時讓他們兼領地方行政長官。擁有自主的政治,軍事,財政大權,可以擁有自己的私軍 。本來親王擁有軍事經濟大權的已經不錯了,還讓他們有著自己的政治系統,這是要讓他們打造自己的小王朝啊。可是司馬炎覺得皇族有武裝還不夠,在西晉滅吳後,對外基本上沒有什麼戰事了,於是司馬炎下令解散除了京城禁衛軍之外的全部武裝。在地方只留有一些簡單維護治安“警察部隊”。這樣西晉的皇族就不是親王了,簡直就是個小皇帝。這樣的分封給後來的“八王之亂”埋下了禍根。

    過程

    在晉武帝司馬炎去世後,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是個二傻子,生活不能自理,更別說治理天下了,。於是皇太后的外戚楊氏和皇后外戚賈氏展開了與皇權的爭奪。剛開始賈氏處於弱勢,於是他們求救於分封在外的各位親王。當賈氏的幫手晉惠帝的弟弟楚王司馬瑋帶親兵於洛陽時,這場直接摧毀了西晉王朝的統治並使中國北方在後世的幾百年裡都處於戰亂的“八王之亂”正式拉開了帷幕。

    西晉一亂

    首先賈氏假傳聖旨,讓楚王司馬瑋帶親兵直接滅了楊氏三族,這場外戚政權站賈氏獲得了暫時的勝利。為了穩定局勢,賈氏又讓汝南王司馬亮進京執政,於是大權落到司馬亮手裡。這時候楚王司馬瑋不開心了,老子辛苦帶兵過來毛都沒要到,你憑啥執掌大權。於是楚王司馬瑋有聯合賈氏殺了汝南王司馬亮,但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賈氏又以假傳聖旨,亂殺大臣的名義,殺了楚王司馬瑋。權利又落到賈氏手中,這時候距離晉武帝駕崩還不到一年。

    西晉二亂

    賈氏的執政引起朝臣的不滿,於是一些反對賈氏的大臣又聯合輩分最高的親王司馬懿的小兒子趙王司馬倫進京誅殺賈氏一族,直接掌握了西晉的大權。趙王的成功讓各個親王意識到了只要姓司馬,只要自己手裡有兵,就能掌握大權。於是淮南王司馬允又起兵討伐趙王,雖然殺退了趙王的軍隊,可是卻被趙王派去的假使者亂刀砍死,趙王僥倖得勝,誅殺淮南王家族數千人。

    西晉三亂

    趙王在平定淮南王之後,大肆擴軍,同時自稱太上皇,可是其它親王不買賬,於是齊王司馬冏,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又合兵討伐趙王司馬倫。其它親王也以勤王名義討伐趙王。西晉王朝第三輪皇族內亂演變成全面的內戰。這場戰爭打了一個多月,以趙王失敗告終。趙王失敗後齊王司馬冏正式掌握大權。

    西晉四亂

    齊王掌握大權後,也是排除異己,大肆分封自己親信。於是河間王和成都王又起兵討伐齊王,就在齊王用兵與二王交戰時,洛陽城內的長沙王司馬冏起兵響應二王,直接攻打皇宮,齊王失敗後,齊王一族及其親信都被夷滅三族。

    西晉五亂

    此後長沙王司馬冏以首功執掌大權,隨著權利的進一步控制,覺得惠帝司馬衷在自己手裡,也是大肆分封,又引發了與成都王,河間王的矛盾。於是成都王聯合河間王又討伐長沙王。這時候東海王司馬越趁著趁著長沙王與二王交戰,從內部控制了長沙王並殺了長沙王全家。於是成都王司馬穎又掌握大權。

    西晉六亂

    成都王掌握大權後,又想對東海王司馬越採取措施,不料司馬越首先下手,挾持晉惠帝討伐成都王,並號召天下“勤王”。這時候西晉又陷入到第六輪皇族內戰。

    西晉七亂

    在東海王與成都王僵持階段,一些少數民族乘機南下,一些地方豪強也趁機擁兵自重,西晉的第七輪大亂最終導致西晉陷入了全國的大混戰。

    八王之亂結果

    最終由東海王打敗成都王,與其三個兄弟共同坐擁西晉,來了個“四兄分晉”,並與其他割據政權混戰不止。

    最終這幾兄弟也被人殺死,長安的晉臣擁立親王司馬業為帝,史稱晉愍帝,後來被匈奴建立的漢國所滅。也宣告著西進正式滅亡。

    影響

    這場由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和西晉無數皇親國戚作亂的大內亂不僅使得西晉國力衰退,最終被少數民族建立的漢國所滅。更使得北方大批人口南遷,史稱“永嘉南渡”。同時也使得中國北方陷入了“五胡亂華”的悲慘情況。一直到200年後的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中國北方才正式屬於漢族的統治。

    `

  • 19 # 路衛兵

    八王之亂的原因歷來眾說紛紜,比如門閥擴張引發經濟、社會矛盾,諸侯分封和諸王出鎮造成行政、軍事割據,皇族、宗室和朋黨之爭導致制約失衡,等等。這些問題其實早就存在,也不是西晉獨有,處理得當完全可以消化,何以在司馬衷上位後迅速爆發呢?我認為關鍵因素還是人,是西晉接班人的能力問題。西晉因八王之亂而元氣大傷,導致五胡趁虛而入,最終痛失半壁江山。

    諸侯王集體變亂不是孤例,西漢景帝上任伊始便歷經了“七國之亂”,但因補救及時不但沒有蔓延還得到了化解,革弊圖新的結果讓西漢變得更加強盛。西晉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也不是不能解決,只是司馬衷解決不了。他本人有智力缺陷更談不上有啥能力,尸位素餐形同虛設,誰都看不起誰都想奪權,各種矛盾也就露頭了。

    晉武帝司馬炎因為短視和枕邊風——皇后楊豔和楊芷的影響,讓腦殘兒子司馬衷上位已經埋下了日後變亂的禍端。我們雖然不能確定換一個人接班——比如齊王司馬攸就一定如何如何好,但完全可以斷定這種自私和不負責任的傳承的危害性。而他對胡作非為的太子妃賈南風的縱容則點燃了爆炸引信。司馬衷既管不住老婆也控制不了外戚,只能傻呆呆地坐在龍椅上看戲。

    賈南風藉助幾個司馬王的勢力清剿楊氏打響第一槍,而後又廢掉太子開了第二槍,終於攪動了一潭渾水。不想司馬氏大權旁落又想自己說了算的其他諸王紛紛操刀上陣,他們之間本就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偏見也隨之激化,誰都不服誰也只能透過戰爭解決。這期間司馬衷除了被各方勢力當幌子抻來拽去之外沒發揮任何作用,駕馭掌控、平衡疏解這些與智力和魄力相關的東西離他太過遙遠。相反,任人擺佈的無能又刺激出諸王有恃無恐的膽量,讓爭鬥日趨白熱化。

    八王之亂造成良田荒蕪經濟衰退,進而引發各種社會問題:躲避戰火乞求活命的農民成為流寇;羯胡人——比如石勒和他的十八騎——被當做奴隸賣往內地形成亂源;一些受戰火波及的邊疆民族比如巴氐李氏聚成流民武裝;對晉室的失望情緒加劇也讓一些漢人倒戈;一些邊遠地方比如涼州則開始琢磨自立。

    權力之爭也讓諸王喪失底線,不僅骨肉相殘不留活口,還在兵源不足的情況下引入外族武裝——比如鮮卑、烏桓的騎兵。匈奴人劉淵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伺機立國並挺進中原的。歷經16年內耗而遍體鱗傷的西晉朝迅速崩盤,北方也由此開啟了100多年的亂世紛爭。

  • 20 # 秦野雁

    “八王之亂”應該說是中國歷史上比較黑暗的一頁。為了權利,六親不認,你攻我打,互相攻伐。今天你殺我,明天我殺他,後天他又被人殺。這樣觸目驚心的皇權爭鬥,揭開了人類性格的脆弱之處,也使人們對權力的嚮往達到了頂峰。

    晉武帝為保住司馬氏的天下,吸取了曹魏皇權太弱的教訓,把自己的親戚子侄兄弟大封一遍。然而,晉武帝沒有想到,握有兵權的各王野心越來越大,最終釀成大禍。

    司馬衷即位後,軍政大權落到楊太后的父親楊駿手中。這讓賈皇后和晉宗室強烈不滿。為了不甘心楊駿掌權。賈皇后就暗中聯絡宗室諸王,讓他們進京除掉楊駿。心懷鬼胎的各王一接到詔書就迫不及待地率兵進京。揭開了八王之亂的序幕。

    賈后以惠帝的名義下詔,宣佈楊駿造反,司馬瑋殺了楊駿並滅其三族。為了爭權,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長沙王司馬乂,東海王司馬越全捲了進來,連賈后也不能倖免。最後司馬越除掉成都王司馬穎和河間王司馬顒之後於公元307年,立司馬熾為帝(晉懷帝)後,長達16年的八王之亂才告結束。

    由於皇權內亂,自相殘殺,八個王死了七個,嚴重削弱了西晉的實力,讓外族勢力看到了機會。直接導致後面“五胡亂華”的嚴重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切斷西里古裡走廊能讓印度分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