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現世間遊玩的男人
-
2 # 香草紫蘇
大城市的一萬+,和小城市的6000,你會選擇哪一個?這個問題,我想過很多次,也和朋友討論過許多次。都沒有得到一個標準的答案。因為就如我前面所說,很多時候要做出一個權衡全面的選擇,不僅僅只考慮錢的問題,還有需要其他無法用金錢衡量的東西,也在影響著我們的決定。
第一,剛畢業的時候,一個人,無牽無掛——當然選擇大城市
去年有一篇大火的網文《20多歲,住在哪裡有多重要》,文章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在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不同生活狀態,從而說明:一個人居住的環境對個人的心智、眼界、格局和工作學習等多個方面產生的影響有多大 。
所以,20幾歲的時候,沒有太多的生活壓力,對未來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和夢想,還想要去見見更多的世界,想知道那些日新月異的新技術從哪裡產生?想知道職場白骨精是如何修煉的?想體驗一把早高峰的地鐵是如何讓人絕望的?想明白大城市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那麼,請你選擇1萬+的外面,不要過早回到家鄉。
一旦回去了,可能再也不會出來了。
第二,畢業三五年,需要結婚買房,穩定生活的時候——大城市還是家裡,取決於你遇到的另一半。
第二個需要我們做出選擇的重大時刻,一般發生在畢業5年的時候,這時候大多數人都到了而立之年,無論是家裡的催促,個人戀情的發展還是基於社會的壓力,都到了該要成家的時候。那麼,把家安在哪裡?又是一次重大的決定命運和未來的選擇。
此刻,1萬+的收入在大城市可能依舊買不起房,如果只靠一個人的能力,結了婚仍舊要租房子住,未來孩子上學只能上菜場小學。所以,這時候的選擇就不僅僅在於你一個人的能力和收入水平了。要考慮另一半的因素。
如果你的另一半背景不錯,工作能力也可以,兩個人一起努力留在大城市的機會還很大,那麼就拼一拼留下來吧。如果你們是同一個地方的,兩個人都想回去老家,一起雙雙把家還也是可以的。
婚姻,改變命運。大概說的就是這時候的選擇吧。
第三,人到中年,孩子上學,老人贍養——回家,不失為一種階段性的妥協
如果到了不惑之年,你在外面拿著1萬+的工資,要負責一大家人的日常開銷,人情往來,社交學習,還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能繼續堅持夢想,對於現實是一種奢望。
此刻,選擇回家,回到一個自己熟悉的城市,借用一線城市的工作經驗,獲得一份在當地中等偏上的收入,解決房子和孩子教育問題,離家近,方便照顧父母,開始穩穩定定的生活,也不失為一種歷盡繁華之後的迴歸。
不要為了面子、榮譽、所謂的其他東西,勉強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生活。適合自己的,對自己和家庭收益最大的選擇,才是最理智最正確的選擇。
我身邊的朋友,有20多歲揹著1萬多的房貸在魔都生活的,有為了孩子上學,三次搬家在北京奮鬥的,也有到了結婚的年紀選擇回到家鄉的省會城市,安定生活的。還有一些選擇到一個宜居的濱海城市,重新開始的。
每一種選擇,都是基於自己當下的能力和條件,能做出的最好的選擇。
最後,無論在哪裡,生活是自己的。外面也好,家裡也罷,按照自己的心意,努力去奮鬥,為了自己和家人更好的生活,去拼搏。無論最後結局如何,都是值得敬佩和稱讚的。為了生活,加油~
-
3 # 紀俊超
6000一個月,離家近,又能呆父母旁邊,有老婆孩子的那就更幸福了,還有比這個更幸福的嗎?想想就醉了!開玩笑,肯定是選一萬一個月的拉
-
4 # 少風職場學
這個,要先分析各自的優缺點。
在外面月薪一萬,要考慮到實際的淨存款,單位是否安排三餐、住宿、車補、五險等。
與物件或是愛人是否兩地相隔,如有小孩是否上學成本提升等問題。
這些都是要綜合權衡的。
如果是一個人,那麼要考慮是否有前景,及找物件的問題。
而在家裡,雖說只拿六千,但起碼住宿這塊就解決了,還能與家裡人在一起,以上的很多問題也不是問題了,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只找本地人結婚的原因,
但也有個侷限就是沒有走出去,就無法瞭解這廣闊的世界。
所以,筆者的建議是,如果你還是單身且年輕,那麼就選前者,出去闖闖。
如果是適婚年齡,又沒有合適的發展機會及物件,那就回家裡發展一翻,說不定有更好的收穫!
-
5 # 越野湘子哥
我在29歲2009年那年遇見過這樣的選擇,我和愛人在一個小城安居,愛人公職人員,小孩2歲,那時我在本地3500一個月,我發小在上海工作,去上海出差,他和他領導接待我,聊的投機,兄弟和他領導都要請我到他們公司上班,年薪12萬,漂亮女同學日本留學回來也留在上海跟我發小做我工作。出差回來約一個月,對方人事經理親自打電話給我問我意向,我跟愛人商量,愛人說尊重我個人選擇,我猶豫了一晚還是婉言謝絕,我考慮到孩子教育和本地關係網的發展,時至今日,我發小年薪40來萬,我年薪小20萬,不說很知足吧,也在同年我註冊了一家計算機公司一直到現在,雖然沒賺什麼錢,但夠我孩子的消費還是有餘。
對待工作選擇要看前途和自己的優劣勢。
-
6 # 婷走江湖
年輕時
年輕時志在四方,正是敢拼敢想的時候,趁著自己有衝勁,可以選擇外出闖蕩,尤其是此時應該說沒有多大的壓力負擔,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選擇呆在大城市,可以讓自己多見見世面,多開開眼界,多鍛鍊自己,畢竟隻身一人在外面,可以說是無依無靠,凡事都要靠自己,這對是一個很好的歷練和成長。
說到工資,在大城市月薪一萬,工資確實不多,但也許自身的收穫遠遠大於這個數,因為大城市物質更豐富,訊息更便捷,視野更開闊等,雖然競爭很殘酷,但同時機會也更多。
結婚後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找到了心儀的另一半,打算組建自己的家庭,這時候,很多問題接踵而來,定居在外還是返鄉回家?將會面臨購買房子、孩子上學、老人贍養等各類問題。
這時候,透過前期的打拼積累,如果經濟實力能夠支撐在大城市的各項開銷,可以選擇繼續留下生活,有條件當然是要給家庭提供更好的選擇,但如果經濟壓力負擔很重,而自己又難以為繼,這時候再一味選擇大城市,可能就會讓自己陷入非常窘迫的境遇,也許回到自己的家鄉也不失為是一個好的選擇。
無論是呆在大城市還是選擇留在小家鄉,都希望你能夠遵循內心做出選擇,畢竟生活不易,人這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有時該為自己而活。
關注職場白骨精,分享職場經驗,帶你職場修煉。
-
7 # 零零話多
其實這個要看個人取向,你若想得到更多的機會,成就更大的事業,在一線城市也就是你所說的外面,機會會更多,成功的機率會更大,但如果你喜歡平穩,細水長流的生活,那可能留在自己家鄉工作會更合適!
我自己看到這個問題,腦海裡,毫不猶豫選擇了前者!原因有三個!
連結機會人是一種社群動物,想要活得好,一定不能把自己當作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只有走出去,與更多的人接觸,你才能連結到更多的人脈,在這個社會里,人脈就是機會,機會就蘊含著價值!我渴望擁有一番自己的事業,因此我為了增大這種實現的可能性,我願意到更加忙碌的都市裡學習與掙扎。
薪酬增速你在薪酬水平更高的地方,你的薪資增長速度也會更多,原因很簡單,因為你所處的區域更繁華,商業氛圍更濃厚,自然是金錢聚攏的地方,你自然離錢會更近!
學習氛圍在大城市裡,由於社會變革快,資訊迭代高速,你若想跟上節奏,你必須提升自我的學習能力,因此在外面更紛繁的世界裡,人們會更加渴望學習所帶來的提升,如果你也身處這種氛圍,你會更容易被感染,間接帶動你的價值提升!
選擇是人一生都在研習的課題,每一個選擇意味一份責任,每一次選擇代表一份未知的驚喜!無論哪種選擇,認定了,就往前走!
我是零零Hold,希望可以與你分享更多有價值的經驗與故事!感謝關注! -
8 # 哈默
這個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那我試著從2個方面分析這個問題。
01 父母身體好如果父母身體好,年青的時候我們儘量還是去外面闖一闖,因為在大城市你的眼界和視野不同,況且錢掙得多些,可以留有更多錢以備未來所需。
我是家裡的老大,父母比較大20來歲,如今父母身體尚好,還在上班工作。隨即我選擇了在北京工作,工資待遇高,而且具有挑戰性。
在北京這幾年我變化很大,參加了大量的活動,比如拆書幫,然而這在老家是沒有的,並順利成為最高級別拆書家,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由於一個人在外面,獨立和抗壓能力更強,這便打造了我的毅力,成為做其他事情的基礎。
如今每個假期我都回家,平均一個多月回一次,生活和工作狀態較好。
02 父母年邁不可否認的是,有的時候父母衰老的程度大於我們成長的速度,此時父母年老比較孤獨,需要家人照顧,那我會選擇在家6千的收入。
而且,當前網際網路時代,你可以在家裡掙點業餘收入。比如我自己也在業餘時間讀書和寫作,這部分也能給我帶來很高的收入。所以,當你選擇在家工作時,減少了交通的擁擠和社交的煩擾,你可以完全在家裡搞點業餘收入,以彌補金錢上的虧空,一舉兩得。
-
9 # 女神愛思考
在外面,哪裡錢多就往哪裡去。
這年頭月薪1萬都不算高的啦,比起的狂漲的物價。除了外在的人情費,分子錢,還有內在的房租,水電,交通費,通訊費,網費,生活費。
月薪1萬都很能存到什麼錢的,除非你健健康康,不看病,現在進一趟醫院花幾千塊錢,如果沒有醫保的話,都看不起病。
即使生活艱苦,也要留在大城市掙錢。
“留在大城市賺大錢”,這是許多高校畢業生的內心期許。
你可以將之視作是一種意氣風發的自我砥礪,亦可以看成是某種無可奈何的被動選擇。
從產業結構、就業崗位,以及競爭機制的公平性來說,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相較於多數二三線城市,的的確確具備著鮮明的優勢。
一面是“逃離北上廣”,另一面則是“回不去的故鄉”,這種尷尬和苦悶,逼迫著太多年輕人索性投身於“追求物質積累”的價值路徑中去。
再苦再累,也要努力掙票子。
-
10 # 義生圖文
就年輕現在的我,會選擇外面打拼。我年紀尚輕,需要打拼一番來為以後做準備。
就年紀稍大的我,會選擇安穩的日子,在自己的城鎮和家人在一起,平平淡淡才是真生活。
-
11 # TT絮語喃喃
每個人的追求理想不同所做的選擇也就有所不同
在外面一個月薪一萬還是在家裡一個月六千,我想我會選擇後者,也許我是沒什麼大的追求,我只想安安穩穩的陪伴在親人的身邊,不管是什麼事情我都能在身邊照料,幫一點忙。
在外月薪一萬,租房就是一項大的花銷,再加上平時的吃飯應酬 ,其實也剩不了多少。獨自在外打拼,家裡老人會惦記不放心,自己有時也會覺得孤單,也會惦記家裡親人。。我想我是戀家的人。。
-
12 # 一直特立獨行的貓
在外一萬,在家六千,如何選擇當然要看一個人的具體情況。
1.從家中情況來看。有的人家中沒有過多牽掛,可以放手在外工作拼搏,當然賺的越多越好,對他來說前者是比較理想的選擇。有的人家中有老人或孩子需要照顧,或者本身自己的身體就不太好,對她來說後者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2.從個人成長來看。一份工作對於一個人來說,收穫的不僅僅是工資。在職場中,你還可以學習到人際交往、職業技能、行業趨勢等知識,應該說收穫是全方位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在外工作就要比在家工作收穫更多,對於一個人的職業成長也是有利的。當然,有一種人除外:那就是在職場中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離職成為了自由職業者。
3.從行業屬性來看。有些行業必須在外工作,才能和一線的行業趨勢接軌,在家中是無法取代在外工作的優勢。而有些工作,是既可以在外完成也可以在家中完成,比如IT、寫作、美容等等。必須在外的當然只能在外工作,既能在外又能在家的,就可以按照個人情況來選擇。
4.總體來說,無論在外工作還是在家工作,應該秉持幾項基本原則。第一,這份工作可以讓自己的職業技能得到逐步提高。第二,這份工作可以讓你獲得越來越高的報酬。其實,只要滿足這兩項基本原則,無論在外還是在家工作,都是蠻不錯的,就看你個人喜好了。
-
13 # Jennifer愛和平
這個問題對我來說不是假設,而是真實發生過地。2015年4月,我收穫了兩個offer,一個是在我所在的城市工作,總經理助理兼翻譯,月薪5500,包吃住;另一份是在祖國的鐵哥們家-巴基斯坦,試用期8000,包吃住及一年兩次的休假和往返機票,英文翻譯兼後勤。當時國內像我一樣實習經歷不夠驚豔,資質一般的人,薪水普遍是2000-4000的水平。這兩個offer來得非常及時,也基本都符合我的職業規劃,唯一讓我掙扎地是一個離家近,一個離家遠,一個工資高,一個工資低。對於工作經驗不豐富的我來說,還不太能看得清哪個單位更有發展前景,所以影響我做決定地,基本上就是離家遠近、工資高低以及職位與發展規劃的匹配度了。 經過再三思考,雖然巴基斯坦不是什麼高大上的國家,但對於離家百里領著兩三千工資掙扎在二線城市的我來說,它還是狠狠地吸引了我一把,關鍵是我畢業後始終找到了心儀的翻譯工作,這顯然是很好的一個鍛鍊機會,而且我剛畢業年齡不大,不急著結婚生子,於是我婉拒了另一份offer後,幾乎是迫不及待地去了伊斯蘭堡。
到目前為止這是我最不後悔的一個決定,我仍然感激這段經歷,它讓我不愁吃穿住,攢下了錢,也讓我認識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我熱愛翻譯工作,熱愛口譯,想著哪怕餘生都做這個也是好地。就這麼過去了近兩年,但是國外形勢嚴峻,公司太小沒有什麼發展空間,且自打工作後一直沒有合同,相當於沒有任何法律保障,外加到了適婚年齡,最終選擇回國。回國後什麼都好,只是儘管做好了心理準備,薪水的落差還是讓我難過了一把。但對現在的我來說,確定好方向,然後堅定地走下去才是最重要的,職業規劃比一時的薪酬更重要,用過來人的話說就是要“穩定”下來。如果現在還有這樣的兩個offer放在我面前,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畢竟決定在這個城市紮根,那麼我的事業也要在這裡生根發芽,只要找對了方向,堅定地努力,薪水一定會越來越可觀地。
我的例子只給大家做個參考,每個人的情況總是不盡相同地。一定要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也想清楚利弊,一旦選擇,就不要後悔。
-
14 # 蕭秋水
這個問題,要分人生階段,分人本身,分“外面”和“家裡”的情況。
一、人生階段。
如果年齡還輕、單身,我個人建議是走遠一點為好,選擇外面一個月薪一萬,不只是因為錢多,其實,如果是在外面,考慮到租房成本等,那多出來的四千不見得能有多少用,關鍵在於閱歷的培養。一個人走南闖北,到外面接觸不同的世面,見識終究不一樣。在家裡,可能會受限於關係等,習慣於依賴家人解決問題,人性總是懶惰,說不定就成為巨嬰。
在外面尤其是大城市打拼固然是苦,但是更加鍛鍊人。
不過,如果已經結婚、生子,那麼,在外面可能就不如守家,畢竟家庭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以前有不少同事,都是夫妻分處異地,有些人的家庭就出現了問題。
二、人。
如果一個人願意闖蕩,有野心有抱負,而家裡這邊又沒有多少資源,那就還是往外面去闖。如果一個人本身就不願意進取,小富即安,並且也不覺得心裡不平衡,那麼,在家裡又有什麼不好呢?
強迫旱鴨子下水,結果不見得是學會游泳,而可能是淹死。
另外,在家裡工作,也不見得就沒有好的成果。
我有位朋友,畢業後先回家鄉工作,奮鬥了十幾年,在系統內逐步向上升職,調出家鄉,到大城市,現在在北京工作,職位已經不低,在家鄉,既有人脈也有實力,靠這兩樣升遷到理想的職級,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好的策略?
三、外面和家裡。
提問的描述其實是非常含糊的,如果家裡指的是深圳,而外面指的是較小的城市呢?
別說不可能。
某些外派工作的薪水有可能高過深圳,因為還有補貼等。
有些“外面”指的是國外,這又不可同日而語。
在這裡我想延伸一下談一談給建議的策略:如果對方連描述都不清楚,那別人又如何給出建議呢?所以需要先弄清楚情況。站在提問者的角度,最好是把話說清楚,非常精準,事實上,在描述的過程中,有些問題說不定就想清楚了。
-
15 # 首義復興
在外面月薪雖然過了一萬,但是,它的生活支出成本很高!失去了親情團聚機會時間!在家裡雖然是月薪6千,但是其他生活成本很低,生活支出少,還有親情和家庭陪伴!這二者前提條件不一樣,不好做比較!這得看某個人的價值取向!如注重親情和家庭照顧,就在家裡附近做收入6千月薪的事情!而且,親情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反之,就在外地做月薪1萬收入的工作!要有前提條件,才能討論這個問題!!
-
16 # 研己錄設計工作室
毫無疑問是選擇在家裡了。
首先,夏天熱的要命。
就拿今年來說,西安地表溫度一度達到全球最熱,比沙哈拉大沙漠還熱,每天都是一個大火爐,還毫無壓力比過了中國四大火爐城市。據說還死過一些人,肯定是一個人浪蕩在美麗的大西安,中暑了沒人救,結果就停止了思想。
住的房子就更熱了,一天的熱量在深夜滲進樓板,聚集在屋內,那感覺就是蒸桑拿,如果想用吊扇降溫,純屬火上澆油。所以,夏日的晚上就別想睡一個好覺。
有一段時間,很多人都是躲在地鐵裡乘涼,直到地鐵關門才出來,那風景很震撼。由於夏天耗電量大,城市區域限電,回去了還沒電。那種日子,熱的煩躁,手機電在地鐵又被用盡,真是想罵天罵地。
其次,冬天也不友好。
全國霧霾之都,這個榮譽稱號西安拿的很乾脆,很徹底。每天帶著口罩上班,世界都是灰色的,即使是大中午,天還依然很暗,和黃昏一樣。
這樣的環境能對身體好麼?掙的錢都看病了,隔三差五的生病。前段時間看了一個新聞,說科學家發現了西安霧霾的原因,給出的結果是北極冰川融化所致。不管對錯,事情就是到處出驚奇。再次,西安的房價又漲得老高。
相對工資只有3000的人來說,想在西安買房,壓力是很大的。曾問過同事,你為什麼喜歡留在大城市,他說喜歡那裡的熱鬧,可是我發現他一個月都不出去逛街,每天就是穿梭於城中村10平米的小房間和幾十個人的小公司之間,也沒看出來過得有多好啊!
所以說,理想都很好,我們要到大城市去闖,去尋求發展機會,去實現人生的價值。可幾年後你發現,即使理想都實現了,和親人的相處時間就沒多少了。
有時候會想,人活著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自己麼?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答案。
最後,說一下對比吧。
外面月薪一萬,除去去房租各類的開支,一月下來也就能省五千左右。如果在家能拿6000,基本也是一月存5000左右,價值其實差不多。
更重要的是,在家裡過得很自然。在外面,過得久了都是一些過時的朋友,離開了,關係就淡了。從小到大都認為朋友越多越好,可一定時間後發現全都是負擔,動不動就借錢。其實人脈是你要幹大事才起作用的,一般的人基本不會有多大用。所以,個人覺得留在家裡掙六千要遠好於外面辛苦掙一萬。
-
17 # 深度遊世界
這個問題,正好符合我現在的狀態。這個月,剛剛換了一個月薪6000,但離家只有十分鐘路程的工作。
之前我每天日常是:九點鐘上班,七點出門,走15分鐘坐地鐵,經過一個半小時,到達公司。晚上六點下班,但基本要加班到七點半左右或者更晚,再經歷兩個小時路程,到家基本已經九十點鐘。這只是時間,還有路上的擁擠,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體驗過北京四號線早高峰的地鐵。擁擠到我都不敢揹包上下班,基本上一個姿勢站到下車,每天車廂裡的人親密度都可以達到99%,抬個頭你就能搭在別人的肩頭。別人的一聲咳嗽,你都可以感到共振。當然,還有地鐵裡的空氣,別人呼吸如同你自己的呼吸,請自行想象。
雖然每個月工資比現在高,但是身體上的疲勞不容小視。每天乘坐地鐵前,我都要給自己做很多心理建設。長期疲勞會使人幸福感降低。突然有一天覺得這樣的日子太讓人厭煩,所以辭職了。換了一個離家近,每天走走路就可以上班的工作,雖然月薪低了很多,但整個人的狀態都輕鬆了。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同,也許你正是需要拼搏的年紀,也許你是追求高薪的上班族,亦或是厭倦快節奏,需要放鬆環節的工薪層,無論怎樣,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想法。
或許,過一段時間我又開始懷念快節奏的日子,我還會選擇再次走出去,只是現在,還是讓自己慢一慢吧。
-
18 # 安全24小時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這也是挺有發言權的。
2017年以前,我在青島月工資是6000,雖然不是很高,但是比剛回家後,工資3000比還是有挺大差距的。
當然,如果對自己的晉升相當有希望的話,待在一線城市還是比較好的,畢竟硬體條件擺在哪裡,在青島,公交10點還在跑,我們這裡6點就下班了。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我是出去鍛鍊了一下,又回到了故里,不知道,你會怎麼選擇。
-
19 # 非正式生活
問題條件是比較單一的,所以我們必須補充假設一些條件。大前提是兩者的工作內容,工作壓力都差不多。
1、假設這個家裡就是宅在家裡,外面就是職場。不同的年齡段,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如果年紀比較輕一點,還是建議在外面工作要好一些。畢竟在職場工作,還有人際關係要處理,可以鍛鍊為人處事與人打交道的能力。
如果年紀比較大一點,已經經過職場的這種洗禮,就可以在家裡面工作,一方面可以照顧家庭,另一方面節約下來的交通費用也其實算是一個福利。
2、假設這個外面是指離家比較遠比如出市或者出省。那要看你今後事業發展又傾向於哪個地方?年輕人來講肯定是到越發達的地方越好,比如從縣級市,地級市到省會城市。地方發達的圈子多一些,見識多一些能力的提升,也會快得多。
就算最後實在過不下去小縣城也還是你落腳的地。就算自己這輩子涼了,在見識也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未來更廣闊一些。你一直在小縣城發展事業上可能打不開,眼界不同,心胸格局也不一樣。
年紀大一點,如果說是到兒女發展得比較好的所在城市去工資1萬,也還是可以考慮的。當然這種情況,相對而言比較少一些。
如果說最開始設定的大前提不存在,1萬塊錢可能更辛苦,6000更輕鬆,那麼就要看你自己在工作上的想法了,是願意辛苦一點,還是寧願薪水少一點,輕鬆一些。
適合自己的方式才是好。
-
20 # 悟空小達人
第一,剛畢業的時候,一個人,無牽無掛——當然選擇大城市。20幾歲的時候,沒有太多的生活壓力,對未來對生活充滿了激情和夢想。
還想要去見見更多的世界,想知道那些日新月異的新技術從哪裡產生?想知道職場白骨精是如何修煉的?想體驗一把早高峰的地鐵是如何讓人絕望的?想明白大城市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吸引力.....
第二,畢業三五年,需要結婚買房,穩定生活的時候——大城市還是家裡,取決於你遇到的另一半。
第三,人到中年,孩子上學,老人贍養——回家,不失為一種階段性的妥協
第三,人到中年,孩子上學,老人贍養——回家,不失為一種階段性的妥協
如果到了不惑之年,你在外面拿著1萬+的工資,要負責一大家人的日常開銷,人情往來,社交學習,還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可能繼續堅持夢想,對於現實是一種奢望。
此刻,選擇回家,回到一個自己熟悉的城市,借用一線城市的工作經驗,獲得一份在當地中等偏上的收入,解決房子和孩子教育問題,離家近,方便照顧父母,開始穩穩定定的生活,也不失為一種歷盡繁華之後的迴歸。
不要為了面子、榮譽、所謂的其他東西,勉強超出自己能力之外的生活。適合自己的,對自己和家庭收益最大的選擇,才是最理智最正確的選擇。
回覆列表
在家,我就是為了賺多一點離家工作,現在後悔了!我在家時也有7,8千,去外地有一萬多點!但還沒在家存錢多!在外面什麼都要錢!而且你會變成空巢青年!在家你是不可能是空巢青年的!還有各方面的人情,關懷,在家都有,在外地是沒有的!我準備回家了!因為我們辛苦工作也是為了生活,家才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