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若有情我永不老

    謝邀。《易經》是上古著作,傳承了幾千年。現代人依據歷代歷史的記載而認知,伏羲氏畫先天八卦,周文王武王演後天八卦,孔聖人作十翼而成原本的《周易》。至於是不是外星人帶來的嗎?只是現代人沒辦法解釋其精深博大內容,想象其遠古哪能有這樣的智慧。所以只有用無限遐想而臆測。沒定論的結局,只能見仁見智了

  • 2 # 李當陽

    既然問的是《易經》那我就只說《易經》了,以免牽涉太多。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眾所周知周文王拘於羑里城七年得演後天八卦,成書《易》,因為周朝而叫《周易》,後來又由於儒家的原因到漢代也叫《易經》。在宋朝的力捧下河圖洛書成為洪範根本和八卦源頭。河洛洛書的出現本於神話傳說,或許跟你問的外星力量多少搭邊。然而實際上根據我們能夠見到的最早記錄河圖洛書的資料也在戰國。也就是說河洛是易學根源的可能性不大,神話故事即便成立也跟《易經》的誕生無關。在我看來《易經》就是一本總結人與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關係的一本書,中間涉及到的象數理只不過是一種表達形式,占卜也只是一種發揮形式。根據《乾鑿度》講的太初太易很有道理,直接跟宇宙地球開創掛鉤,這個世界還不存在的時候這些理就已然存在了。故而易的本質還是理。

  • 3 # 臺灣姓名學研究

    易經相傳是周文王在監獄裡編纂的,其實真相往往被隱藏。

    古時候人們做任何事情都會問天問神,以至於沒有自我。被操控。

    後來也就是所謂的人把這些理論傳授給周文王(其實就是所謂的神靈給以人的智慧)

    但是因為這貌似有悖於問天問神的宗旨。所以為了把這個事情平息和壓制,所以把周文王關到了監獄。這個順序邏輯是被人為的弄混了。

    其實神也是分門派 ,說是外星人不如說是外星人投胎變化的人傳授更加準確。

    因為人類本來和猴子沒有區別,是外星的靈來到地球, 給以人的靈性,才會有了七情六慾。這也就是等於把人從其他動物分離出來。那時候的古代,確實有很多能力超群的風師和牛人。

    而且山海經的裡面各種怪獸很多都是有原型的。那時候神仙的靈力影響著不僅僅是人 ,還有周圍的動物植物。都受到影響。

    不過後來絕地通天改變了毀滅了很多。因為外星人擔心人類的野心會毀滅和影響他們。

    因為他們的星球就是曾經幾乎毀滅。被慾望和智慧毀滅。

    當然很多很多這裡說不完。感興趣可以繼續關注。

  • 4 # 哈灬哈66096005

    我個人分析,易經,一定不是地球人,發明的,我的,立論是,第一,八卦有先後天之分,先天八卦是平面的,後天八卦是立體的,這種思維是建立在遙觀基礎上的,地球人根本沒有這種手段,二,卦爻獨特,在預測中能感應世界萬物,而且能從中提取出想知道的資訊,太不可思義了,三,易經的經文,看上去雜亂無章,解說起來,各說各個理,難道古人的智慧能令,幾千年來所有專注易經研究的人,也捉摸不透嗎,不是太奇怪了嗎,四,而且,預測時還有很多,符加條件,什麼,河圖,洛書,五行,天干,地支,六神,用神,等等,非常多的,知識,外加,意念,因此我認為,易經,八卦,絕不是地理人發明的,應是外星高智帶給華夏民族,也只能用漢字,去表述的,獨特的,預測萬物,走向的,工具,反過來想想在當今高技術特飛猛進的年代,誰有能力去弄一套另外的預測方法,既便集中幾百個科學家也弄不出一套,另類的預測法,而且當代人,連,易經,還在爭論不休各說各的理,呢,可能是古人發明的嗎,不可能。

  • 5 # 手機使用者64148718763

    過去我也曾有過類似的困惑,以為易一定是受了外星人點撥而留存下來的高科技理論。隨著對易經經年深入解讀,理解,縱觀易經發展史,人類這一偉大成就,越發覺得它是中國人一代一代積累的經驗,發現的智慧。這是毫無疑問的。

    第一,伏羲創生先天八卦,是農耕時代的產物,他標誌著中國很早就已經進入農耕時代的了。

    第三,解釋了構成世界的基本原理。大道至簡,一陰一陽是為道。這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是中國古人對人類最偉大的貢獻。因此產生了影響至今的中國人的認識論,方法論。有了今日,影響世界頗大的創新觀點,大同觀點,包容的觀點,普惠的觀點,公平的觀點,和諧的觀點,大愛至善的觀點。

    第四,易道不是一次性成型,而是逐代發掘,逐步形成的。先天八卦發源於五千年前,後天八卦演化與三千年前。解易的道德經,十翼產生於兩千年前的戰國時代。十二節氣入卦,四柱演算法產生於漢代,河洛書圖產生於宋代……,易經的發展是經歷了一代又一代人窮心智的思想結晶。

    第五,易經的發展不僅不是一蹴而就,而且是經歷了坎坷曲折發展的。易道自漢鼎盛時期全面爆發,催生了中國古代科學,曆法,天文,物理,化學,數數跨時代的發展,也有過墮入繁瑣,誤入玄學的歧途。更有過兩晉王弻掃像,大道簡化的歷程。使易經誤入忽視像數,立志窮理的歧途。程朱理學因此也將儒教毀於束縛人性,壓制創新天意的災難。一千多年易經之所以沒有在自然科學大發展,卻成就外國人一番偉業,二進位制演算法誕生了計算機等等。

    第六,全面發掘易經中的理像數原理,對現代科技領域大資料,雲計算,物聯網,量子科技,模糊數學,幾何學,物理學,化學,都將帶來一次更加超前的歷史性突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無與倫比的貢獻。

  • 6 # 首席磚家

    不是,易經是見聞錄,是記錄,易,是日月交輝變化,經就是經歷。你沒有發現很多佛菩薩的畫像頭頂左右兩邊一個月亮一個太陽嗎?這就是易經。和易經是一個道理。那麼什麼樣的人能寫出這種經歷呢?只能說聖人級別的,佛菩薩級別。這就是為什麼普通人理解不了易經的原因,因為聖人或佛菩薩的世界,普通人根本無法理解。因為做普通人容易,做聖人難。因為難分難捨。

  • 7 # AAAET

    易經原本是叫八悟,是史前文明最早的天體計時方式,記住了宇宙的一些規律的方向移動,這些奧秘的實體現象,而且是一個生命體和宇宙的科學關係,也就是人宇科學關係,自然就產生了一門哲學,他太極八卦是合而為一的共發展的,為什麼一呢。為得是科學這個一,所以發源地是史前文明的結晶,再後來為了傳中我們現在的人類,有利用他們的高科技手段被人家輸入了這種程式,周文王是史前文明的媒介,為了達到傳中介紹的問題,周文王一宿寫成,他是在牢中所製成,易經等於周易,後來說法,三更三聖,世歷三古,在年代,作者和“三易”所以易經又有三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他的思想是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個時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個聖人完成(既“三聖”)。所以他們都是指定的媒介,易經是史前文明的八悟科學史書。謝謝!

  • 8 # 美麗心情155698619

    伏羲畫先天八卦~而伏羲的畫像,還有傳說中女媧,他們兩個人,都是人首蛇身~古埃及金字塔內,亦有此類畫像,甚至有穿戴類似現代太空服、乘坐航天器的畫像~想想現代醫學想要證實的人體奇經八脈、經絡穴位,外星文明,可能性非常大~

  • 9 # 不透名

    易經絕不是周文王發明的,周朝至今不到4000年,而在上萬年前的一塊玉片上就就刻有一副先天八卦圖(考古界有記載)。我個人觀點:1可能是古代那些修仙修道之人順間頓悟的一些想法,經實賤證明自然界有這樣的規律。2來自一些有靈性的動物如多年生長的大蛇,黃鼠狼等。我本人愛好周易,也在研究易學。至今我已研易20多年,由不信到相信。實賤證明周易底確能預知人的吉凶,婚姻事業才運等。

  • 10 # 仁山達人

    多方考證,慎重回復:肯定與外星文明有關聯。

    遠古中原文明萌芽,外星文明只有以相對簡單的圖形傳授先進知識。如八卦圖。將複雜浩瀚的天文,地理,風水,生產等知識相對筒化了。讓中華先民啟智並逐步發展,完善。可以浩浩萬年,或人禍或國難失落失傳了許多!

  • 11 # 小老頭123822129

    易經應該是地球人上一次文明遺留的產物,大體猜測應該是上一次文明滅絕時深山中沒有遇難的群體,他們當中有一大批高知。當人們從災難中走出來發現,世界一片廢墟,文明不再,沒有了工廠沒有了學校沒有了文明的一切痕跡。他們的知識還在,但傳不下去,知識體系不在了!告知和普通人沒有辦法傳承,一代人還好,幾代人後傳承的知識就變成了神話傳說。高知們為了高科技知識不至於失傳,歸納總結最終集中在了幾個符號上面,這就是易經的符號。後人破解的過程當中出現了大量的偏差,也就有了占卜算卦的一支。易經的原理用在化學也通,物理上也有道理,數學計算機更能找到源頭。易經及其龐大的易學系統也得到了科學界認同,說古人有這樣的智慧可能嗎?縱觀歷史,認知都是逐步前進的,這樣解釋似乎更合理一些

  • 12 # 鄭繼文1

    易經是不是外星人帶來的?易經分為兩部分,易為圖,經為文。易指太極圖和八卦。經指卦辭。說卦傳等文字是後人對易經的解釋。易的起源與河圖洛書有關。相傳伏羲行遊天下,行到黃河發現一隻烏龜背上有奇妙的圖形,於是記錄了下來。行遊到洛河,發下一匹馬馱著一本書游上岸,於是就叫洛書。作為炎黃人文始祖的伏羲顯然與創造中華文明有關,於是,伏羲在人文始祖中裡,位子還是靠前的。我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對河圖洛書的研究得出,河圖和洛書是中國上古時期的月亮歷,此文登在飛碟探索雜誌上。此文請在網上搜索鄭實河圖洛書與星月年曆,即可閱讀全文。河圖洛書發源於黃河文明的結繩記事時期,與伏羲傳說時間基本吻合。同時期,我的另一篇文章易文化與中國遠古時期的數字文明,發表分兩期發表在飛碟探索雜誌上,該文也可以在網上搜索到,只是有文沒圖。易創造雖然後人假託於周文王,實際起源比周還早,比甲骨文還早的數字文明時期。較比河圖洛書功能更為複雜,也是結繩記事的一部分。其數字功能大於記事功能。因為具有一定的神秘性,人們用來預測天文地理人事就不奇怪了。至於河圖洛書與易的卦理這裡就不詳說了。

  • 13 # 傲翔鷹

    每一對應的卦是一個維度,共有四個維度。中間陰陽魚代表正物質與暗物質,兩個原點代表黑洞與白洞。只要掌握瞭解讀方程,就可以利用五維空間的特殊性質對四維空間的一切進行預測甚至控制……我猜的。擬加入我下一篇科幻小說裡。

  • 14 # 樣樣都懂點點

    我覺得包括《易經》在內的幾大上古奇書,確實深不可測,說是外星文明帶來的也好,上一次地球文明遺留下來的也好,事實是,至今我們都無法全面地去解讀和理解,能知道的,也是少量的,更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中蘊含的知識量是我們無法想象的。但另一個事實就是,他們都是用古漢語記載的,起碼還沒有其它文字記載相同或相近的發現,這想想都是不得了的事,我們至少比其它文明掌握瞭解讀這些奇書的鑰匙和捷徑,然而我們現在仍無法用我們的思維去解讀,即使有也不可避免在解讀過程中存在誤讀誤解,走進死衚衕,從而無法考證和運用到實際中,最有名的就是二進位制受到了《易經》中的啟示而發明的,推動了計算機的發展,而這只是冰山一角,當然,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對這些上古奇書的認識和發掘一定有一個新的高度。

  • 15 # 梨花

    哪有什麼外星人!易,其實什麼都沒有,什麼都沒說,是幾千年大家一直在說。源於易的所考所思所行所說所著都是對的,沒有錯。易者像也,像者色也,色者空也,僅此而已。

  • 16 # 姜竹茹

    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面說。首先,易經的內容,也就是太極八卦圖,以及其中包含的內容是上一個文明留下的痕跡。其中對時間空間的詮釋,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理解範圍。到目前為止應用最廣泛的就是計算時間軸上不同時間點的空間狀態。我理解就相當於一個物理公式。

    其次,就是我們能看到的易經文字,是文王理解的後天八卦內容,孔子把自己的理解也寫了進來,後來朱熹也對易理進行了修改,今天我們稱之為周易。這部分內容只是對上述公式的一個方向的論述,其實並不能涵蓋上一個公式的全部內容。

  • 17 # 朵朵佬爺

    易者,萬事萬物之變化規律,是哲學,又是預測學。物理學家驚呼,宇宙好象是被設計出來的,看似自然,其實自覺。易,包含了宇宙的變化原理。是偶然發現,還是人的意識與宇宙之易是相通的?我傾向於人的意識是宇宙這臺電腦的終端。正象我家裡的電腦聯上網路,宇宙就是總伺服器與網路。我上網查資料,你上網購物,他上網看美女,這就有了學識上的差別。我有一種感覺,頭腦裡冒出的某個靈感,不是實踐學來的,而是悟出來的,一種純思維活動,好象與實踐無任何關係,相反,實踐只會讓自己就事論事,經驗主義,創造不出新的東西。

  • 18 # 使用者何生華

    現在有一種觀點,凡是解釋不清楚的東西都和外星人扯上關係,因為外星人聰明絕頂,早在秦始皇時期的東西都是外星人帶來的,一部《易經》也說成是外星人帶來的,這就有些奇怪了,秦始皇的青銅劍也是那時造成的,這就是外星人在離開時,遺忘在地球上的冶金練銅技術,還沒有來得及做現代人的解釋,現在不把那部《易經》又捧到現代層面,等待解釋,這不是有點顛覆古人的意思嗎?老子、姜子牙、鬼谷子等等,都是假的,他們也是不存在的,由他們創造的中華文明也是假的了,《易經》和青銅劍都來源於那個時代,還有兵馬俑也是在秦始皇時期創造出來的,都是外星人的產物,至少是外星人的技術創造的。老子比較清晰的解釋了《易經》的全部內容,從陰陽頭到八卦璇轉,都做了具體的解釋,曾經引起了一場關於《易經》的爭論,那按照一部分人的觀點,老子不就是是一個外星人嗎?秦始皇沒有這個本事,不見得他的民眾就沒有本事啊!萬一是哪個武士發明創造的,你們又做何解釋呢?

  • 19 # 亞馬孫蝴蝶

    《易經》,分為三部,夏代的易書《連山》、商代的易書《歸藏》、周代的易書《周易》,(一說分別作於夏商周三個朝代,一說三本書均作於上古時期),並稱為三易。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連山》與《歸藏》魏晉之後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經或亡佚,成為中華文化領域裡的千古之謎。

    關於“三易”之說。《周禮》“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易》,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卦六十有四”。就是說,在周朝《連山易》、《歸藏易》、《周易》這三個易由卜官掌控,對國家大事、軍事戰爭、祭祀活動進行預測。

    連山

    據《周禮》記載,《連山》相傳為伏羲氏或神農氏所創,成書於夏朝。《連山》和《周易》、《歸藏》並稱為占卜的三易之法。 連山是三易之一,以“艮卦”為首。《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鄭玄於《周禮注》稱:“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顧炎武《日知錄‧三易》:“連山,歸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後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 相傳連山至漢初時已失佚,桓譚《新論》雲:“山(連山)藏於蘭臺”。北宋邵雍認為:“連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為揲,正卦一0一六,互卦一0一六,變卦三二五0一二,以數斷不以辭斷。其吉凶一定不可易”。又一說《連山》即《數術略》之《夏龜》。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收有《連山》一卷。

    歸藏

    《歸藏》,傳統認為是商代的《易經》,魏晉以後已經失傳。《商易》以坤為首卦,故名為歸藏。

    《歸藏》是三易之一,《周禮·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意思是說《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相傳黃帝作《歸藏易》,有四千三百言。宋代家鉉翁稱:“歸藏之書作於黃帝。而六十甲子與先天六十四卦並行者,乃中天歸藏易也。”。

    一說《歸藏》在漢朝已佚,因為《漢書·藝文志》中沒有著錄,《隋書·經籍志》亦曰:“《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聖人之旨。”明朝楊慎以為漢代時《歸藏》未失,“《連山》藏於蘭臺,《歸藏》藏於太卜,見桓譚《新論正經》,則後漢時《連山》《歸藏》猶存,未可以《藝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清人朱彝尊雲:“《歸藏》隋時尚存,至宋猶有《初經》、《齊母》、《本蓍》三篇,其見於傳注所引者。”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了《歸藏》,稱為王家臺秦簡歸藏,重啟研究《歸藏》的熱潮。有人認為“秦簡《易佔》不僅是《歸藏》,更準確一點,應當是《歸藏》易中的《鄭母經》”

    周易

    《周易》相傳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經》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傳》包含解釋卦辭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執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

    《周易》主要有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離卦、坎卦、兌卦、巽卦。

    很多人誤以為易經就是周易,周易就是易經。其實是錯誤的,簡單的說周易和易經的區別就是從屬關係上的不同,易經包含了周易,照南懷瑾先生的說法周易和易經的區別在於:

    《周易》,是周文王在坐牢的時候,他研究《易經》所作的結論。我們儒家的文化,道家的文化,都是從文王著作了這本《易經》以後,開始發展下來的。所以諸子百家之說,都淵源於這本書,都淵源於《易經》所畫的這幾個卦。其實易經有三易之說。一、《連山易》,二、《歸藏易》,三、《周易》。

  • 20 # 存金以後

    易經為什麼能夠彌倫天地?因為時間彌倫天地。而易經恰恰反映的是時間問題,時間能夠說明陰陽的一切問題,例如:時間的陰陽問題就是白天與黑夜,時間的五行問題就是春夏秋冬長夏。東方生風風生木,其實是人站在地球上的一種觀感,其本質實際上是春天首先從東方而來(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雖然古人並不瞭解,但是古人的聰明就在於可以從自轉和公轉對於地面帶來的變化去觀察),而春的本質就在於熱開始增長,寒開始消退,熱生風冷生雨,故春生風,東方生風。例如乾卦反映的就是冬至以後,陽氣開始增長,陰氣開始消退的過程,仍然是時間導致的變化。瞭解了時間就瞭解了陰陽五行,時間帶給事物在某個方位上的變化,就是方位的五行(北方主水,南方火,東方為木等等,東方為什麼要定義為木,其實不是定義,還是前面講的,因為在春天這個時間東方開始有風,並且是暖風即春風,故東方為木)。中國人擅長歸納法,就在於不斷地觀察分析假說求證。所以易經不是外星人帶來的,是地球大智者的玄思。故由此推斷,神農氏可能是一位陰陽兩虛的老人,因為只有陰陽兩虛的人才能有明顯的寒熱感受。正如腳踏車輪胎的氣足與氣癟,氣癟的腳踏車騎著明顯能感受到上下顛簸以及撴地感,氣足的腳踏車輪胎其感受資訊極少,故許多人服用中藥感受不到寒熱是因為氣旺所致,年老體弱時服用中藥感受到的資訊與不適很多。窺一斑而知全豹,中醫往往是採用這種思維。山之竅在穴,水之竅在泉,意思就是說不明白山裡有什麼,就到山洞裡去看,不明白水質怎麼樣,就去觀察品嚐泉水。由此觀察人的疾病也是採用同樣的方法,即觀察人的九竅而推測體內氣的狀態。中國中醫科學院,保留了一張照片,有一個病人得了面板病,面板病很特殊,胳膊身上有一個個白點,當時治病的大夫發現,這些白點和人體經絡圖是一樣的,就用相機拍了下來。正是這些珍貴的極其特殊的事例給了我們思考世界和人體生命原貌的啟示。由此河出圖洛出書,也不是傳說,某個馬背或者龜揹帶有某些啟發性的資訊也說不定。窺一斑,而知全豹,就如同投石問路,這可以探尋到真理的,生活中也常常在使用這種方法,例如和一個人聊聊天或觀察他做的某件事,就可以推測這個人的品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手機,華為手機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