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揭秘白髮第一人
-
2 # 盛唐飛歌
從口罩到手套、防護鏡,再到室內消毒地面與鞋底,說明傳染途徑已經增多。
寵物是否能成為中間宿主?如果寵物攜帶病毒,糞便也會存在傳播的可能。
出入洗手要徹底,走路也要遠離寵物,杜絕“可能不乾淨的手”觸碰口鼻面和食物,食物要煮熟,儘量別生吃東西。
-
3 # 內科塵先生
所謂傳染病,必須要有傳染源,所以判斷是否感染了,前提是明確接觸史及流行情況,如果沒有流行病學支援,支援診斷的機率是很低的。
開窗通風會傳播空氣中病毒嗎開窗通風,很多人怕病毒漂進來而感染,這種感染方式就是氣溶膠傳播。
與飛沫傳播不同,說話、咳嗽及打噴嚏出來的飛沫,大的飛沫很快掉到地上,一些小的飛沫可能懸浮在空氣中,以氣溶膠方式存在。已知的白喉桿菌、結核桿菌等耐乾燥的病菌可以此方式傳播。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還不明確是否存在氣溶膠傳播,但根據SARS病毒喜溼而不耐幹,所以推想以此方式傳播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的,這方面已得到研究者關注,很快就會完善、明確傳播途徑。
開窗通風,可以改善空氣質量,稀釋空氣中的微生物,從而減少這些微生物接觸人的機會。
接觸傳播正常人的面板完整,接觸是不會造成傳播的,如狂犬病毒,就是犬的唾液透過接觸人破損的面板和粘膜感染。
所以,接觸傳播最大的傳播方式就是手接觸,手接觸病毒後再接觸眼睛、抓東西吃而感染,切斷接觸傳播自身需要做的就是管理手衛生。
管理手衛生可以這樣做一、對於可能或大機率接觸到了感染源時,手面板無破損情況下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二、對於可能要接觸或將要接觸到感染源時,戴乳膠手套,必要時可戴兩層,脫手套時要遵循無菌原則(脫手套時手不要接觸手套外層);
三、洗手,目前最流行的是七步洗手法:
-
4 # 五號醫生吳昊
大家都在圍繞無症狀傳染者來談,那麼我就說說這一版診療方案其他變化的地方。第五版的診療方案同前一版相比,大概有十餘點變化,不過值得我們關注的,大概有以下四點,吳醫生將一一給大家解讀:
關於旅居史和接觸史目前在診療過程中最重要的依據依舊是疫區相關的旅居史,但這個標準已經不是絕對標準了。
在前幾版《診療方案》中,由於彼時全國尚未出現大量病例,新冠肺炎發病主要集中在湖北省,且發病前多有武漢等地旅居史,因此疫區的旅居史和感染者的接觸史是確定疑似病例的重要原則。
但在第五版中,《診療方案》關於疑似病例特別強調了兩點:湖北省以外的省份如果出現臨床表現高度符合,但沒有相關旅居史和接觸史的也需要納入疑似病例排查。而湖北省內的居民,無論是否有感染者的接觸史,只要有發熱和/或呼吸系統症狀,加上血常規的改變,就可以被算作疑似病例。
這次關於疑似病例診斷標準的更改,對於湖北居民自己在家進行自我評估是否去醫院就診的難度就加大了,或者說就不再建議根據旅居史或接觸史來自行判斷是否去醫院檢查了。這無疑會像新聞裡說的那樣,未來的疑似病例反而會有一個上升的趨勢,但這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
關於臨床表現和疫情防控第五版診療方案中對於輕症的臨床表現有了明確的定義:”強調“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這結合題主提到的“無症狀傳播者”,反應了兩個問題:首先是無症狀傳播者和輕症患者一般病情不中,進行適當的對症治療皆可痊癒。有資料表明,除湖北省外,其他地區的新冠肺炎平均住院日為9天,也就是說基本上9天上下就能夠治癒出院。這樣能夠適當地減輕民眾過分擔憂甚至是恐懼的心情。
但同時,因為無症狀傳播者和輕症患者的存在,對於疫情防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我們依然要保持此前學習到的個人防護守則,出門戴好口罩,勤洗手,勤通風,避免同他人密切接觸等;此外還需要配合工作人員做好流行病學調查,配合防疫人員的網格化管理,爭取一同將疫情控制在有限的範圍內,不散播出去。
關於治療方案鑑於最近很多的藥品都在被傳是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藥”,但是在第五版診療方案中,明確了目前抗病毒並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案,一切治療仍以對症為主,目的是消除或預防併發症,讓患者儘快建立自身免疫體系,消滅病毒。
不過診療方案還是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利巴韋林的使用建議,這款臨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藥或許有些作用,有待後續研究(無預防作用,大家無需搶購)。
關於解除隔離的標準原有的解除隔離標準是體溫恢復3天以上和呼吸道症狀好轉即可解除隔離,但在這一版中強調需要有明確的影像學表現支援,即胸片或CT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這樣的改動顯得更嚴謹一些,影像學上炎症的吸收基本可以代表著肺炎的痊癒,再配合核酸檢測陰性,這是皆大歡喜的事情。
以上就是關於第五版診療方案的解讀,同第四版相比,內容更加完善,細節更加準確。吳醫生分析這預示著我們在抗擊新冠肺炎的道路上已經取得成效,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力開展,臨床一線治療的不斷精進,我們終將在春天結束前,把病毒打敗!
-
5 # 緣分天空之城
還有就是大便活檢有病毒,這個也可能成為傳染的途徑。沒有疫情的地方也不見得就以後沒有疫情發生。所以沒有疫情的地方,少出門,出門也要戴口罩。避免中彈了。還有後面的幾個潛伏期也要注意不能掉以輕心,全民防控這根弦還不能松。
-
6 # 藥石之言
新冠診療指南試行第五版首次提出利巴韋林可能有效,成人首劑4g,次日每8小時一次,每次1.2g,或8mg/kg,iv,每8小時一次。
來源:這個劑量超說明書用量的依據來源於一篇《ribavirin in the treatment of SARA:A new trick for an old drug?》:大劑量的利巴韋林聯合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SARS-Cov取得較好的療效,研究觀察了41名SARS患者,與既往111例利巴韋林單藥治療患者相比,洛匹那韋/利托那韋聯合利巴韋林治療可降低發生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及死亡的風險。
使用方法:指南里提到的首劑4g,次日每8小時一次,每次1.2g為口服用法,指南里省去了“po”,利巴韋林靜脈配製濃度不超過5mg/ml,建議參照說明書使用NS或5%GS稀釋成每1ml含1mg的溶液後靜脈緩慢滴注,配製濃度1mg/ml。
-
7 # 醫師禚
首先是流行病學特點:
1、傳染源第五版本補充:"無症狀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無症狀感染並不是某些人感染病毒後永遠不出現症狀,而是指感染者在出現症狀前的潛伏期可能傳染病毒。
2、傳播途徑
第五版指出"氣溶膠和消化道傳播等途徑尚待明確",並且明確接觸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之一。
所謂氣溶膠就是固體或液體,在空氣中行程的分散系。液體氣溶膠稱作霧,固體氣溶膠稱作煙。特別是一線醫生在面對病人行操作的時候,需要做好二級或者三級以上的防護。病人的一個噴嚏,咳嗽,或者日常的對話都有可能將呼吸道內的病毒以氣溶膠的方式釋放到空氣中引發感染(雖然是待明確,但是證據確鑿與否將會在試行第6版公佈)。
3易感人群
其次是臨床特點:1、臨床表現:
第五版指南在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的基礎上補充:"咽痛"可為少數患者的伴隨症狀。
春季也是流感號發的季節,如果出現發熱伴有流涕,鼻塞,咽痛,也請不要過度擔心自己是否被感染,可能只是普通感冒。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可疑的病人,或者在病例發生的可能區域停留,是否做好防護能可以自行判斷,如果體溫過高身體不適特殊時期,建議做好個人防護去發熱門診檢查。昨天我也是剛剛解除隔離,發燒38.2接觸過患者,還好是因為工作負荷大引起的不適。
2實驗室指標
第五版補充"部分患者可出現LDL增高,部分患者危重可見肌鈣蛋白增高"
LDL是指乳酸脫氫酶,多見於心肌,骨骼肌和紅細胞;肌鈣蛋白,可以反應心肌和骨骼肌的損傷情況。
診斷標準第五版指南將第四版的第一條“發熱”改為“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
疫情時期,出現類似症狀特別是針對年齡較大的人群,建議做好防護去醫院就診。就診程式多為:掛號-體檢(血液,痰液,咽試子胸部CT影像學檢測)-符合以下症狀判定是否疑似-核酸檢測--等待結果。
治療抗病毒治療
目前沒有確定的有效抗病毒治療方法,對於網上流傳的雙黃連、抗艾滋病(洛匹那韋,力託那韋)藥、瑞德西韋等均未在臨床開展實驗,有效性等待確認,請不要擅自囤藥或服用!!!
-
8 # 心理營養師程偉華
最近衛健委公佈的傳染源,讓很多都比較驚慌,這也說明已在強調的防控措施有多重要,其實對於新冠病毒來說,只要按照要求進行防護,減少外出的次數,降低外出停留的時間,出門一定要帶好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儘可能的與人拉開距離,以及回來以後一定要徹底認真的吸收,另外對於外面買回來的東西,可以做一些酒精的消毒,但是消毒的時候,比如用酒精的時候一定要在通風的時候進行酒精消毒,並且要遠離火源。
雖然有證據顯示糞口傳播,還有鞋子有可能也成為傳染源,但是這些都是機率的問題,如果能做好飯前便後徹底洗手,回來做好消毒就不用擔心,尤其是鞋子的問題,雖然病毒最終會下沉在地上,但是被傳染的機率還是很低,如果擔心,回家的時候可以將鞋子放在門外,不帶進房間,這樣可以儘可能的減少對房間的汙染,外面穿的鞋子統一穿一雙,而對於衣服,外面穿完的,在室內進行通風,不要帶進室內。
飲食上注意,買回來的時候不要直接吃,蔬菜無論是否能夠直接生吃的,都要注意做熟以後再吃,水果不需要剝皮的,建議可以開水燙過再吃,因為病毒是怕高溫的,56度的溫度就能殺死新冠病毒,如果擔心的可以用開水燙過以後再吃。另外就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適量的運動,足量的飲水,均衡的膳食來改善機體的免疫力,更好的防新冠病毒。
只要做到上面的建議,即便是有無症狀的人,也無法感染你,因為對於預防感染新冠病毒,最好的方式是遠離,其餘的只是降低風險的措施,但是隻有遠離才能真正起到預防的作用,所以要經得住考驗和誘惑,不到讓我們出門的時候,如非必要不要出門,如果一定要出門,做好防護的同時,回來也要做好清潔。
-
9 # 張文娟呼吸內科醫生
疫情發生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試行第二版、試行第三版和試行第四版。
試行第五版內容包括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臨床特點、病例定義、鑑別診斷、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治療、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轉運原則和醫院感染控制等內容。
第一,流行病學特點。傳染源改為“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第二,臨床表現。潛伏期1-14天,一般為3-7天。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因部分重症患者無明顯呼吸困難,表現為低氧血癥,改為“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等。”強調“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
實驗室檢查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酶、LDH、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見肌鈣蛋白增高。”和“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胸部影像學的早期呈現多發小斑片影及間質改變,以肺外帶明顯。進而發展為雙肺多發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肺實變,胸腔積液少見。
第三,病例診斷根據湖北省和湖北省以外其他省份區別對待。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仍然分為“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兩類。基於已經發現沒有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確診病例,故將“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符合臨床表現中的3條(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學特徵;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也納入疑似病例進行排查。確診病例診斷標準沒變(需有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行實時熒光RT-PCR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
湖北省增加“臨床診斷”分類。而且“疑似病例”標準修改為:無論有沒有流行病學史,只要符合“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和“發病早期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這2條臨床表現,便可考慮為疑似病例。相當於疑似病例標準放寬了。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為臨床診斷病例。確診病例診斷標準沒變。
第四,臨床分型。根據是否有臨床症狀、是否有肺炎、肺炎的嚴重程度、是否出現呼吸衰竭、休克、有無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分為輕型(臨床症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普通型(發熱、呼吸道等症狀,影像學可見肺炎表現的);重型(呼吸窘迫,RR≥30次/分;靜息狀態下,指氧飽和度≤93%;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300mmHg)和危重型(出現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出現休克;合併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護治療。)
第五,鑑別診斷。引起社群獲得性肺炎的病原多達100餘種,其中病毒約佔30%,而且其它病毒導致的肺炎與常見的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人偏肺病毒、SARS冠狀病毒等有相似之處,單從臨床表現、胸部影像學難以鑑別,需依靠病原學檢測來區分。
第六,病例的發現、報告與排除。湖北省和湖北以外其他省份有所不同。
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病例的發現與被告程式和第四版一樣,沒有變化,強調轉運要確保轉運安全前提下儘快將疑似患者轉運至定點醫院。
針對湖北省,要求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和臨床診斷病例後,應當立即進行隔離治療,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要單間隔離,對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要儘快採集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
疑似病例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取樣時間至少間隔1天),方可排除。
第七,治療包括隔離、對症支援,同時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尤其是呼吸頻率、指氧飽和度等。
疑似病例應單人單間隔離治療,確診病例可收治在同一病室。
危重症病例應儘早收入ICU治療。
抗菌藥物使用:要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抗病毒治療:增加“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 在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基礎上,增加“或可加用利巴韋林”。同時,要注意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相關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以及和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成功治療是降低病死率的關鍵。要積極防治併發症,治療基礎疾病,預防繼發感染,及時進行器官功能支援。患者常存在焦慮、恐懼情緒,應加強心理疏導。
病情監測,增加“有條件者,可行細胞因子檢測。”
呼吸支援:(1)氧療:重型患者應接受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並及時評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癥是否緩解。(2)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機械通氣:當患者接受標準氧療後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癥無法緩解時,可考慮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通氣。強調“若短時間(1-2小時)內病情無改善甚至惡化,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和有創機械通氣。”(3)有創機械通氣:採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即小潮氣量(4-8ml/kg理想體重)和低吸氣壓力(平臺壓<30cmH2O)進行機械通氣,以減少呼吸機相關肺損傷。(4)挽救治療:對於嚴重ARDS患者,建議進行肺復張。在人力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每天應進行12小時以上的俯臥位通氣。俯臥位通氣效果不佳者,如條件允許,應儘快考慮體外膜肺氧合(ECMO)。
迴圈支援:充分液體復甦的基礎上,改善微迴圈,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必要時進行血流動力學監測。
其他治療措施: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日)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1~2mg/kg/日,應當注意較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由於免疫抑制作用,會延緩對冠狀病毒的清除;可靜脈給予血必淨100ml/次,每日2次治療;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對有高炎症反應的危重患者,有條件可以考慮使用體外血液淨化技術。
關於中醫治療。本病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病位在肺,基本病機特點為“溼、熱、毒、瘀”;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可參照推薦的方案進行辨證論治。
第八,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在“體溫恢復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狀明顯好轉”基礎上,增加“肺部影像學顯示炎症明顯吸收”,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取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第九,轉運原則。為保證轉運安全,運送患者應使用專用車輛,並做好運送人員的個人防護和車輛消毒。
-
10 # 醫鼻哥陳醫師
衛健委於2020.02.03公佈了新型肺炎第五版診療治療指南,其中提及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此外還有那些值得關注的資訊呢,跟隨醫鼻哥我們一起解讀:
一.流行病學特點
1.傳染源,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無症狀感染者極少,但是卻是隱匿,最好的辦法就是少出門,出外必帶口罩,勤洗手;
2.傳播途徑 明確主要經呼吸道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消化道傳播等未明確。
呼吸道傳播即飛沫傳播,患者噴嚏、咳嗽、說話的飛沫,甚至撥出氣體被近距離接觸者吸入,導致感染。這是對新冠最早的認識,也是最早強調帶口罩預防的原因,帶口罩基本可隔離飛沫傳播;
第五版明確了接觸可傳播,廣州已經明確門把手上有病毒存活,即健康人的手不小心接觸新冠患者的飛沫,然後用汙染的手摸了自己的嘴唇、口腔、鼻子、眼睛等,透過接觸也染上了,再這裡強調勤洗手,每次洗手最少20秒以上,最好是七部洗手法;
消化道傳播即糞口傳播,目前已在感染患者的糞便中檢查出病毒核酸,但沒有分離出存活的病毒,故未能明確是否存在消化道傳播,但糞口傳播的可能性還是很高的,我們要做的依然是勤洗手!
二、病人分類增加了輕症患者,即確診患者只有很輕微的類似感冒症狀,但CT檢查沒有肺炎的表現,輕症患者佔了確診患者80%以上,病情輕卻具有傳染性,除了湖北省,輕症患者都能在定點醫院得到很好的隔離治療,第五版指南增加了輕症患者這一類別主要是針對湖北武漢的病人,截止今日,武漢一共建立了11所方艙醫院,可收治輕症患者1萬名以上,大大緩解了武漢的醫療壓力,也為重症患者的搶救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有助於降低新冠的死亡率,可以說分出輕者患者這一類別是防疫站中一里程碑事件!
三、診斷標準,在第五版中有三個重要改變:
1.發熱和或呼吸道症狀,現在已經認識到新冠患者可能沒有發熱,而可能只有類似感冒的症狀;
2.湖北省疑似病例診斷標準放寬,粉碎了之前湖北省故意隱瞞疫情、人為減少確診新冠患者的謠言,而是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3.增加了臨床診斷病歷,儘管核酸試驗陰性,但疑似病歷CT檢查提示病毒性肺炎也可以確診新冠感染,國家衛健委在最短時間迴應了諸多一線影像學專家的疾呼,明確存在臨床診斷病例,讓這一類患者也能得到及時的治療,不得不感嘆,我們國家也會犯錯,但我們的糾錯能力也很強!
為什麼說這三點很重要,到了第五版指南,無論是無症狀、輕症、普通、重症、危重症、核酸陰性但影像學陽性的新冠感染患者,到了醫院都能得到相應的診療,第五版指南是抗戰新冠的里程碑指南!
三、臨床表現
1.潛伏期為1~14天,一般為3~7天,也就是說如果不行感染了新冠病毒,最長潛伏在體內14天就會發病,故密切接觸者一定要隔離14天。
2.以發熱、乏力、乾咳為主要表現,少數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腹瀉等表現,較第四版增加了咽痛,故有些患者以鼻炎或者咽炎的症狀去看了耳鼻喉科以至於有可能漏診,耳鼻喉科和口腔科也成為了重點防治科室!
四、治療,目前沒有確定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包括瑞德西韋的抗新型冠狀病毒的療效也是不確定,目前還在做三期臨床試驗,當然希望瑞德西韋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為我們帶來更好的訊息,新冠感染主要還是以對症治療為主。
截止2020.02.07,以上是國家衛健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診療的最新解讀。
-
11 # 李愛琴營養師
2月5起,國家衛健委釋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主要內容包括冠狀病源學特點,臨床特點、病例定義、鑑別診斷、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治療、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轉運選擇和醫院感染控制等。
與第四版相比,重點修定了3個方面:第一方面,流行病學的特點更加清新。
第二方面,在病例的臨床分析中更加精細,比如輕型,無證狀
第三方面,治療手段更加豐富
詳細內容解析中,在流行病學的特點中,傳染源改為“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除此之外,還有這些資訊值得關注:第一、在消毒液中,氯已定不能滅活病毒,所以應該避免使用含氯已定的手消毒液。
第二、在臨床表現中:
1、部分重症患者無明顯呼吸困難,表現為低氧血癥,使其更精化,改為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或低氧血癥。嚴重者迅速發展為呼吸窘迫症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略)。
2、輕型患者,只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更精細化)
3、實驗室檢測中也有了更多的發現,比如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第三,在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方面,在第四版的基礎上,更為豐富化,因為在糞便中檢測出病毒核酸,所以連續兩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檢測陰性(取樣時間間隔至少1天),才可解除隔離出院或根據病情轉至相應科室治療其他疾病。
所以,人們不能忽視的2個點
1、 輕型患者可能有無證狀表現, 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2、糞口能否傳播,有待進一步證實,但需謹慎,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比如勤洗手,如廁後,蓋馬桶蓋再衝水等。
-
12 # 菁媽育兒
而昨天一個譚同學說她們一個同事被隔離了,因為同事的姐姐被確診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了,核酸是陽性。
而短短半個月的時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的試行版本已經從第一版到第五版了。
而第五版中菁媽對於我們的一般的民眾來說有以下三個重要的資訊需要關注:1、無症狀感染者也成為傳染源
也就是可能明明和一個看著健康的人在一起,可能過幾天她被檢查出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而你也可能再過幾天也出現症狀了。
傳染病都存在著潛伏期,傳染病不像我們吃飯,餓了吃很快就覺得飽了,傳染病的病毒潛伏到身體再使壞讓身體生病,中間有一定的時間差,也就是病毒發力需要一定的時間,而病毒沒發力時人和正常人無異,沒有發燒,也沒有咳嗽,當然也不會出現呼吸困難。
但是這時候飛沫中已經有病毒了,已經可以傳染別人的。
所以一句話少出門。出門一定戴口罩,儘可能不在外面就餐。
2、糞口傳播也就是消化道傳播和氣溶膠傳播尚不明確
不明確的意思就是不可以說肯定傳播,也不能說肯定不傳播。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衛生。建議我們就按會傳播來防護,小心為上。
少出門,實在是要出門的話,最好在家裡解決三急,少在外面上公共廁所。
氣溶膠傳播也就是病人打了一個噴嚏周圍一米的地方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都會有病毒,所以自己做好防護,戴好口罩才是最重要的。
3、沒有特效藥
也就是前幾天大家去搶的X黃連的藥說是抑制病毒,都沒有明確的證據。建議大家不要去排隊買藥。
排隊的過程中極可能會感染上病毒,而且這病毒也不是買來的藥可以治得好的,這樣被感染會更冤枉。
可能也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得到一定的調節。
但是還要帶著娃去排隊買那就沒有任何必要的。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五版更注重的是重症病人的搶救,因為我們只有把重症病人搶救過來才能降低死亡率。
以及注意防止醫護人員被傳染,而醫務人員因為要對病人進行治療可能要更多的接觸到病人的分泌物和體液,這些會更加要注意。
比如我們同學說他們醫院一個發燒門診的護士就不小心被傳染了。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做是就是可以不出門就不出門,不出門就是為國家做貢獻。
-
13 # 羅醫生健康說
診療方案更新得很快,說明我們對病毒的認識在不斷的變化,確切地說是越來越豐富。目前的疫情情況,也的確需要我們更快地發現新的問題,對應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試行第五版診療方案中提到,冠狀病毒對紫外線敏感,這是我們不太覺得詫異的事情。因為一直以來,紫外線一直運用於空間的消毒。
一個家庭可以備有一臺紫外線消毒燈,尤其是有老人的家庭,更需要經常對老人房間進行殺菌消毒。
在以往的診療過程中,我經常能遇到一些老年的肺結核患者,肺結核之所以出現的原因,與身體的免疫力、生活居住的衛生環境有很大的關係。
這些老年肺結核患者大多有一個共同點,所獨居的房間昏暗。不少老人是喜歡在房間內堆積廢棄而捨不得丟的雜物,還有就是為了節約用電長期不開燈而導致的昏暗。
昏暗、雜物堆積的環境,加上老人不注意個人衛生,洗澡頻率下降,導致了細菌的滋生,尤其是肺結核桿菌、黴菌的生長。
所以為了避免老人因為居住環境骯髒而患病,需要及時清理房間內雜物,保持採光和通風,還要經常用紫外線等進行殺菌消毒。紫外線燈相較於消毒液,使用起來更方便。
但是使用過程中也需要注意:
1、紫外線消毒燈不能照射人體面板,更不能直射眼角膜。
2、不是所有的消毒燈都能有效殺滅細菌病毒,一是紫外線燈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會出現老化,二是不同型號紫外線消毒燈光強和輻射範圍不一樣。所以需要根據燈的引數安排燈的數量並及時更換燈管。
3、建議是照射劑量達到300J/㎡,照射強度(J/㎡)=照射時間(s)×UVC強度(W/㎡)。照射半小時以上。
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過程中,紫外線燈可以用作房間消毒的重要工具,比起消毒液難聞的氣味以及帶來潮溼的環境、誤吸的風險,紫外線消毒燈兼具方便和高效的特點。
-
14 # 醫學小偵探
衛健委第五版診療方案公佈,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是真的嗎?
大家請看下面兩張圖:
上面這張可以說明目前我國衛健委確實最新公佈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而下面一張圖,在診療方案中也確實加入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因此,訊息屬實!
那麼接下來,我們正式進入這個題目,在這第五版提到的“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這句話傳遞了哪些值得大家大眾關注資訊,以及在這個之外,又有哪些值得大家關注資訊!
先來說說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傳遞哪些資訊值得大家關注?最大資訊點——絕對不要恐慌!
很多人一看到這無症狀感染者都有傳染性,就非常害怕,覺得這還能不能讓人出門了,接觸人了!
實際上,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前面還有一句話:目前主要的傳染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如上圖)。
都是感染者,除了一個有症狀,一個沒症狀,這兩者有什麼區別?
傳染性強弱的區別!之前陳醫生回答過一個問題,關於這人是不是一旦感染了病毒,他就具有傳染性?https://m.zjurl.cn/answer/6790637481080389901/?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790637481080389901
這當中我就提到了,絕對不是的!病毒從一個感染者到感染下一個人,這當中還涉及到三個問題:
一是感染者帶的病毒量;
二是有效傳播途徑;
三是要看這被感染者的體質!
舉個例子:有兩個人A和B,其中A是被感染者,B是普通健康的人(結合下圖更好理解)。
有一次A碰到了B,這時候A在跟B接觸過程中打了一個噴嚏!如下圖:為便於大家理解我舉的例子,特意畫了一個感染過程圖
一定傳染嗎?那可不一定!
雖然A攜帶病毒,打了噴嚏也有有效的飛沫傳播途徑,B也是易感人群。但是如果A本身感染病毒以後,由於自身免疫力好,體內的病毒量本身就不多,屬於無症狀感染者,那他打出去的噴嚏,攜帶的病毒量本來就不多,再加上如果這個A在打噴嚏時候,距離B很遠,2米以上,這飛沫到達B的量就會更少,病毒量也會更少;再如果這個B注意自身防護,當時帶了口罩,回家後洗手,及時清洗衣物,那麼這被感染風險是低之又低,基本上是不太可能被傳染的!
(如圖:同樣一個噴嚏,傳染性是受當時距離、打噴嚏人病毒載量等影響的)
所以,關於“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這句話,最值得大家關注的仍然是要做好自身防護,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同時無症狀感染者本身病毒量少,傳染性本來就弱,做好這些,完全可以預防,是一種對大家的提醒!
那麼除了這個之外,又有哪些值得大家關注資訊?我想以下三個方面的資訊點,值得大家關注!
第一,既然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那麼如果你是這樣的一類人群,除了及時關注自己病情變化以外,那就是要嚴格遵守隔離人員管理規範,切勿擅自走動,離開隔離區,感染其他健康人群,而且這種明知自己被感染了,還故意傳染別人的,是要追求刑事責任的!
但如果你不是這類人群,那你就要注意提防自己會不會是這樣一類人群,因為無症狀感染者,反過來理解,那就是有一部分人感染後是可以沒有症狀的,這時候很多人不知道已經被感染了,尤其是有過重點疫區接觸或者旅遊史的,要及時每天做好體溫測量,居家隔離14天以上,排除自己是無症狀感染者的可能性!
第二個方面:告訴我們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不是每個人都會是重症,相反輕症比較普遍,甚至有一些人沒有症狀,依靠依靠自身免疫力,是可以自愈的,大家不要過於恐慌!
第三個方面:每個人感染後情況有所不同,但人群普遍易感,不存在有哪個人絕對不會被感染,只有人人都當防疫員,才是最有效的防疫!
-
15 # 長春吧
國家衛健委釋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與第四版相比,新版診療方案對於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學特點表述發生較大變化。
①冠狀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大部分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病毒,但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應避免使用含有氯己定的手消毒劑。②目前所見傳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③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什麼是“無症狀感染者”?
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第三版)》規定,無症狀感染者即無臨床症狀,但呼吸道標本新型冠狀病毒病原學檢測陽性。
2月3日下午,國家衛健委釋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在流行病學特點方面,首先明確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 。
也就是說,有些人身上攜帶著病毒,自己卻不發病,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得病了,但卻可以在無意間傳播病毒給其他人。
據新華社報道,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無症狀感染者的出現,可能是由於他們的免疫應激反應沒那麼強,臨床表現比較潛行,也可能是由於其機體異質性可與病毒和平共處。但值得注意的是,和SARS以及MERS相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輕症病人的比例更高,而輕症和無症狀往往又沒有一條絕對的分界線 。
因此無症狀也可能是非常輕的症狀,讓患者難以察覺。可能該病例曾有過非常輕微的症狀而不自知,很快就進入恢復期了。是否為無症狀感染者,還需做一系列的病毒學和血清學研究才能得出結論。
張文宏表示,無症狀感染者有沒有可能是持續的無症狀感染者 呢?多了“持續”兩個字,其流行病學意義就截然不同了。
持續感染,說明這個被感染的人始終是個傳染源,可以不斷地造成接觸者感染。上世紀初,在美國紐約曾經出現過一個被稱為“傷寒瑪麗”的持續無症狀感染者。這個叫做瑪麗的家庭廚師,由於感染了傷寒桿菌,卻無傷寒的症狀出現,而無意中先後感染了51人,其中3人死亡。她先後兩次被紐約公共衛生當局強行隔離,總時長30年。
那麼2019新型冠狀病毒有沒有出現類似的情況呢?張文宏表示,幾乎沒這個可能性。雖然目前對於已知患者中核酸陽性最長時間的資料還不知曉,但是既往的從流感、副流感、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到之前發現的6種冠狀病毒中任意一種都沒有出現過持續無症狀感染的現象。
“無症狀感染者”會成為“超級傳播者”嗎?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把病毒傳染給十人以上的病人被稱為“超級傳播者” 。很多人擔心,這種無聲無息的病毒攜帶者會因為其無症狀而不採取隔離措施,可能成為病毒的超級傳播者。
1月2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新聞釋出會上,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表示,症狀不明顯的感染者,從傳染病傳播規律上來講,也是有一定傳播力的。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超級傳播者”從歷史來看都是屬於重症患者。無症狀感染者所佔的比例非常低,攜帶的病毒數量也比較少,傳播的危害是比較小的,不會成為“超級傳播者”。 無症狀感染者並不意味著不會傳染,因此要遵守科學的提醒,如果是從武漢或者湖北其他地方來的,在家裡也要戴口罩,這樣才能避免病毒的傳播。
2月2日,鍾南山院士表示,這樣的“隱形感染者”出現得不是很多。“我們給一些人做病毒檢測是有一定原因的,絕大多數是因為他跟患者有過接觸,或者去過武漢,或者接觸過武漢來的人,檢查出來陽性的話,有個別的案例是可以自己治癒,也有可能他會發病。所以只要檢測出核酸陽性,即使他沒有症狀,就是所謂的‘帶病毒者’,就一定得隔離。 ”
李蘭娟院士介紹,“現在我們疫情防控最重要的就要關注無症狀感染者。他們無意中已經感染了,自己又不知道。我們的優勢是現在可以用大資料的手段來確定是否與疫區來的人有接觸 ,透過技術手段可以把每個人的流動情況摸得很清楚。這對疫情防控很有幫助。”
應對嚴峻疫情,如何防控?
出現無症狀感染者,一方面說明該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力很強,另一方面也預示後期防控的難度增大,但無症狀感染者成為持續傳染源和超級傳播者的機會很小,民眾只要堅決執行目前的防控措施,足以防控無症狀感染者的威脅。
應對無症狀感染病例,最好做到以下四點:
1、戴口罩、勤洗手、勤擦拭、勤通風
最好的自我保護和保護別人的方法就是正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特別是在春運返程中,在火車、高鐵等密閉的空間中,一定要佩戴防護效果好的口罩,做好嚴格的防護。另外,家裡也要勤擦拭進行消毒。同時家裡的房間也要勤開窗通風,每日開窗通風至少2次,每次至少30分鐘。
2、保持1米距離,避免共用物品
國家衛健委釋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明確提出:新型冠狀病毒經呼吸道飛沫傳播為主,亦可透過接觸傳播。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林炳亮介紹, 所謂“接觸傳播”,就是接觸到病毒汙染物品,譬如感染者用過的物品、分泌物、排洩物等等。如果不注意個人衛生碰到眼黏膜、嘴巴、鼻子這些部位,就容易侵入體內。可能因為你和潛伏期或者無症狀的患者摸了同一個門把手,你就可能成為一個新的病毒潛伏期傳播者。
所以,最好與這些人減少近距離的接觸(1~2米之間或者1.5米的距離),避免共用一些物品。
3、單獨碗筷,56℃以上煮燙30分鐘
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性很強,存在人傳人現象。所以,要各吃各的,單獨碗筷,56℃以上30分鐘。
在返程的火車上,儘量不要在火車上進食食物。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方式,除了呼吸道傳染之外還可能透過接觸傳染,如果病毒攜帶者或感染者使用了扶手、座椅等,都可能造成汙染,所以,建議在封閉空間裡,不要和其他人共同使用水杯;儘量不要進食食物,如果一定要吃食物,建議在進食之前用肥皂或消毒液做好手部清潔,減少接觸傳染。
4、要做好隔離,及時就醫治療
如果懷疑自己被感染,或已經出現了一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症狀時,一定要及時隔離。有可能接觸到的人,都一定要隔離觀察10天左右。有條件的,最好做一個核酸檢測,這樣減少下一代病毒傳播者的出現。
-
16 # 深藍醫生
2020年1月15日,國家衛健委第一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釋出,到2020年2月4日,第五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以下簡稱“新版方案”)出臺,20天時間,診療指導意見更新了四次,也說明在重大疫情面前,隨著對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認識的逐漸深入,國家層面的治療指導意見也在實時跟進,及時修正和完善,在為臨床醫生提供最新治療指南的同時,也在公眾防控過程中起著領路的作用。
相對於第四版,五版診療方案有了一些變化,有些資訊還是值得關注的:
一、傳染源
如題目中所說,新版方案中增加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這一條。
也就是說,有些人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是疑似患者,但不代表其一定沒有攜帶病毒,尤其是來自疫區的人。所以,避免和陌生人近距離接觸,尤其是疫區人員嚴格隔離,就顯得異常重要。
二、傳播途徑
新版方案中,傳播途徑修改為”經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不能除外“。
與第四版相比,增加了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不能除外。怎麼理解呢?1、除了直接面對面的接觸容易被感染外,在密閉不通風環境裡,病毒有可能彌散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使較遠距離的人感染髮病;2、被患者糞便、嘔吐物直接或間接汙染的食品,其它人進食後,有可能會造成傳染。
三、易感人群
新版方案中,易感人群修改為”人群普遍易感“,刪掉了第四版中”老年人即有基礎疾病感染者病情較重,兒童即幼兒也有發病“的條款。
如何解讀呢?也就是說,目前發現這種新型冠狀病毒,對所有的人都具有傳染性,不再強調老人、有基礎疾病的人,青壯年仍然可以發病,部分成為重症。提醒大家,需要全民重視。
四、實驗室檢查
新版方案中,增加了”糞便“中可能檢測到病毒。這一條和傳播途徑裡的增加的”經消化道傳播尚不確定“是相呼應的。
五、診斷標準的改變
增加了湖北省內的臨床診斷標準條款。
在湖北省,疑似病例中,只要有肺炎的影像學表現,即使還沒有病毒核酸檢測陽性,仍然可以做出臨床診斷。
這個意味著什麼呢?這一條的增加,就確保了湖北省內所有的新冠肺炎都不會被遺漏,避免了以前只有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才能確診的尷尬,大大降低了由此帶來的風險。
以上幾點是和大家關係較密切的幾個改變,也反應了我們對新冠肺炎認識的改變,以及國家在防控工作上所作的調整,值得大家注意。
-
17 # 藥師筆談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組織相關專家制定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試行第二版、試行第三版、試行第四版和試行第五版。
現最新公佈的為試行第五版,其內容包括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臨床特點、病例定義、鑑別診斷、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治療、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轉運原則和醫院感染控制等內容。
第五版有個特別關注點就是: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這給我們防控疫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我們更加要提高警惕,儘量減少外出,外出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一定要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因為你可能不知道誰會是傳染源,(由於無症狀感染者可能成為傳染源,而我們量體溫基本不能把這樣的傳染源篩查出來),從機率上來講,你接觸的人越多,被感染的機率就越大。
其次,我們還要關注新型冠狀病毒的藥物治療。
①抗菌藥物使用:強調了要避免盲目或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尤其是聯合使用廣譜抗菌藥物。
②抗病毒治療:增加了“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也就是說暫時還沒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特效藥,在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基礎上,增加了“或可加用利巴韋林”。同時指出,要關注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相關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以及和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③糖皮質激素: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日)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1~2mg/kg/日,應當注意較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會產生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會延緩對冠狀病毒的清除。
④腸道微生態調節劑: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
⑤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病位在肺,基本病機特點為“溼、熱、毒、瘀”;各地可根據患者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可參照推薦的方案進行辨證論治。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藥物都是治療用的,從診療方案的第一版到第五版都未提及過任何藥物有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作用,我們對待網路上的訊息一定要保持理性,不要盲從。
最後,奉上新型肺炎最好的預防方法:少出門,勤洗手,在家勤通風,外出戴口罩!
-
18 # 一起聊基因
首先說說大家這兩天最關心的:氣溶膠
1、氣溶膠傳播途徑已明確。就在昨天的防控新聞釋出會上,衛生防疫專家強調了氣溶膠傳播為確定的新冠肺炎傳播途徑,一時間在網上引起公眾恐慌。
關於氣溶膠的問題,借用華西醫院呼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的解釋,我覺得是相對比較權威的:雖然氣溶膠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微粒,但氣溶膠的產生是由一定條件的,一般在醫院ICU內因為患者使用呼吸機和其他呼吸治療操作而容易產生(因此救治烈性呼吸道傳染病需要負壓病房),空氣流通的環境一般難以產生氣溶膠微粒。其實我覺得第五版診療指南更多的是為了提醒醫務人員應該注意氣溶膠傳播感染。
再說的通俗易懂點,病毒傳播不是你碰到一顆病毒你就完了,病毒其實也很難的,萬一落腳點不好就摔死了,落腳點剛好在沒有營養細胞上也會餓死,到免疫細胞周圍被吞噬。所以病毒感染人體必須要有一定濃度,也就是群眾戰爭,而氣溶膠只不過是把它分散成了游擊隊,雖然遠但威力小。只要保持空氣流通,稀釋後單槍匹馬就沒用。但如果是在一個密閉屋內,病人源源不斷放出病毒,病毒在空氣中越積越多,高到一定濃度就可以感染你了,所以切記,保持空氣流通。
2、傳染源中增加了「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成為傳染源」。這個事情很麻煩。
也就是說可能有一部分人就算感染了,但是無任何異常症狀,並且不需要任何治療,靠自己的免疫力就消滅病毒自愈了。這個意思就是——我也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甚至自己好了,可是我不知道……
但是,就在他們毫無症狀、毫無感覺的情況下,照樣可以把病毒傳播出去,這樣的“感染者”我們並不能第一時間知道有多少,這是比較可怕的一點。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等等預防措施。
3、抗病毒治療更新新版治療方案中,特意增加了「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的表述。所以大家一定要清楚,新冠病毒是沒有特效藥的,其實針對病毒,基本都無特效藥,就像引起普通感冒的鼻病毒一樣,無特效藥。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新版治療方案中增加了洛匹那韋/利托那韋(需注意不良反應)的表述。洛匹那韋/利托那韋即克立芝,李蘭娟院士稱效果不佳,且有毒副作用,看接下來的第六版是否會做相應調整。
新版治療方案也增加了:可加用利巴韋林(病毒唑)。這個藥大家比較熟悉,但是,無論如何,對我們普通公眾,切不可自行購買服用!
-
19 # 神乎醫技
第五版香相對第四版有如下改變:
一、流行病學特點:1.傳染源增加無症狀感染者 ,2.傳播途徑增加氣溶膠和消化道等傳播途徑尚待明確。 3、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二、臨床表現:1、臨床表現:增加咽痛。重症患者多在發病一週後出現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 2、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無肺炎表現。(刪除)多在1 周後恢復。增加兒童病例症狀相對較輕。 3、實驗室檢查:(增加)部分患者可出現LDH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見肌鈣蛋白增高。(增加)在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三、診斷標準:湖北省“臨床診斷病例”無需核酸檢測 流行病學史改為: (1)發病前14天內有武漢市(增加)及周邊地區,或其他有病例報告社群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增加)發病前14天內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病原核酸檢測陽性者)有接觸史。 (3)發病前14天內曾接觸過來自武漢市(增加)及周邊地區,或來自有病例報告社群的發熱或有呼吸道症狀的患者; (4)(增加)聚集性發病;(刪除:或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流行病學關聯。)
第五版方案中區分了湖北省和湖北以外的省份: 1.湖北以外的省份:“疑似病例”診斷標準,除“有流行病學史中的任何一條,且符合臨床表現中任意2條”外,增加“無明確流行病學史的,符合臨床表現中的3條。” 2.湖北省:新增“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學特徵者。
四、臨床分型:增加“輕型” 在原有“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基礎上,增加“輕型”:臨床症狀輕微,影像學未見肺炎表現。
五、病例的發現與報告:強調湖北省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要單間隔離 (增加)湖北省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醫務人員發現符合病例定義的疑似病和臨床診斷病例後,應當立即進行隔離治療,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要單間隔離,對疑似病例和臨床診斷病例要儘快採集標本進行病原學檢測。
六、抗病毒治療:新增利巴韋林治療 1、(增加)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可試用α-干擾素霧化吸入(成人每次500萬U或相當劑量,加入滅菌注射用水2ml,每日2次)、洛匹那韋/利托那韋(200 mg/50mg,每粒)每次2粒,每日2次, 2、(增加)或可加用利巴韋林(成人首劑4g,次日每8小時一次,每次1.2g,或8mg/kg iv,每8小時1次)。 3、(增加)要注意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相關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同時要注意和其它藥物的相互作用。
七、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呼吸支援:描述更加詳細具體 1、(增加)氧療:重型患者應接受鼻導管或面罩吸氧,並及時評估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癥是否緩解。 2、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機械通氣:當患者接受標準氧療後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癥無法緩解時,可考慮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通氣。然而,此類患者使用無創通氣治療的失敗率很高,應進行密切監測。若短時間(1-2小時)內病情無改善甚至惡化,應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和有創機械通氣。 3、有創機械通氣:採用肺保護性通氣策略,即小潮氣量(4-8ml/kg理想體重)和低吸氣壓力(平臺壓(增加)接受有創機械通氣患者應使用鎮靜鎮痛藥物。當患者使用鎮靜藥物後仍存在人機不同步,從而無法控制潮氣量,或出現頑固性低氧血癥或高碳酸血癥時,應及時使用肌松藥物。當病情穩定後,應儘快減量並停用肌松藥物。 4、挽救治療:(增加)對於嚴重ARDS患者,建議進行肺復張。在人力資源充足的情況下,每天應進行12小時以上的俯臥位通氣。俯臥位通氣效果不佳者,如條件允許,應儘快考慮體外膜肺氧合(ECMO)。
八、重型、危重型病例的其他治療措施:增加對大劑量激素使用的警示,增加體外血液淨化技術 1、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日)使用糖皮質激素,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1~2mg/kg/日,(增加)應當注意較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由於免疫抑制作用,會延緩對冠狀病毒的清除; 2、可靜脈給予血必淨100ml/次,每日2次治療; 3、可使用腸道微生態調節劑,維持腸道微生態平衡,預防繼發細菌感染; 4、(增加)有條件情況下,對有高炎症反應的危重患者,可以考慮使用體外血液淨化技術;可採用恢復期血漿治療。
-
20 # 小貴子1993
對於我們來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帶來的危害是廣泛的,對於當前不論它是透過什麼方式進行傳播,我們可以根據目前專家推測出的傳染方式進行自我防範,宣傳,以免發生交叉感染,也許擦身而過就被感染。我覺得我們不僅要研究病毒有哪些傳播方式,而且要以人人有責開始注重個人衛生,家庭衛生,社群衛生,街道衛生,以及各個場所的衛生,不能自掃門前雪,每個人不能抱有僥倖心態,不能在公共場所隨意吐痰,隨意大小便,隨意丟垃圾。就算出行也要在出行之前做好一切防範準備,如果發現自己有問題應該自行上報,早上報可以減少傳播源也可以早治療。控制疫情不僅要靠前線人員極各部門下達的管控指令,更加依靠的是每個人在面臨疫情時是否自覺,是否承擔起了自己應該承擔的那部分責任。
回覆列表
同樣一件事情,在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結論,有不同的表述方法。
無症狀感染者,其實就是隱症者。隱症者是在潛伏期內,潛伏期也可以叫隱症期。
可以簡單地說:處於潛伏期/隱症期內也會傳染。這沒有什麼大驚小怪的。處於隱症期傳染的疾病種類有很多。比如結核、乙肝、丙肝、戊肝,比如艾滋病,比如SARS等等。
其實不應該叫無症狀,叫隱症最合理。無症狀也包括正常人。所以用無症狀會擴大了內涵,加大人們的恐慌力度。再說,無症狀不代表沒有疾病。有症狀不代表一定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其實只是因為檢查手段的進步,能讓尚未出現症狀的人及早被發現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肯定會有症狀表現出來的。
注意,不是處於整個隱症期都會傳染,只有在隱症的中後期才會傳染。
隱症即處於下圖中亞康狀態,用kǎng字表示
看看隱症和顯症之間的邏輯關係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