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魚児23928812
-
2 # 華哥雜談
清皇室所用的蠟燭和其它日用品都是由專門的作坊來生產的,由皇室管理機構人員也就是太監來監製,有專門一套嚴格的監管和使用制度,來不得半點馬虎,要是出了問題,就是嚴重的事件,輕則各種處罰,重則砍頭。所以正常情況下是很少出現問題,況且是所有蠟燭都這樣。
電視劇中出現了所有蠟燭都無燭捻,說明這不是一次製作過程的疏忽,而是有意行為。因為古代人夜間照明完全依靠蠟燭,如果有人故意讓蠟燭點不著,那就是有所企圖,而且這個蠟燭是由太監管理的,說明問題出在太監身上,由此判定是太監作亂。
周培公天性聰明,且此時他正全力協助朝廷削藩,對削藩可能產生的問題也早有警覺,所以一發現這個問題,立刻聯想到可能發生內亂,他立即著手部署平亂。
-
3 # 520吉他網
不知道有多少人看過《康熙王朝》?這類電視劇通常能夠一個細節折射出大智慧。雖然大部分是作者的構想,並不是真實存在的歷史事件。 今天說的主角是周培公,一個家境窮困的人物。他有一封皇帝早年老師為他寫的推薦信,其實他拿著這信給皇上,一定會被任用的。但是他堅持要靠自己做官。他沒有錢,為了換豆腐腦,萬般無奈,他就把這信給小女孩寫狀詞了。最終皇帝還是知道了此事。周培公與康熙間的君臣之情說不盡。 有一個晚上,風呼呼地吹,也沒有月光。那時吳三桂正舉兵反清,有位冒充朱三太子的人想與其裡應外合。大臣都在一起商量對策。不久,蠟燭燃盡了,周培公就吩咐太監拿點蠟燭。 誰知,太監拿來好幾根蠟燭,還都未捻!周培公瞬時做出判斷:“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
蠟燭未捻,同太監作亂有什麼關係呢?歷史上,政變很多時候都會有太監的影子,他們是離皇帝、宮廷最近的人,往往他們的一刀才最致命。 周培公斷定是冒充朱三太子的人把太監收買了,企圖趁夜黑風高偷襲。所以太監也就做個手腳讓蠟燭不能點亮。 不知道為何不整幾個有捻的蠟燭?混一起不就不會暴露了?
周培公的結果並不怎麼好。打下江山的是滿人,但是還是漢人維持天下,為了天下不顧性命!清朝有不少有名的漢臣都不得善終。
-
4 # 84976195
有智商,有心計,有責任心的忠臣都可以看出會有問題,雖然不一定可以確定時間人物,但是敏感度一定要有的。比如現代社會,負責首腦安全的部門發現,首腦官邸的所有供電系統和通訊系統都出現了刻意的安全隱患,你說他可能意識不到會有大事發生嗎?這就是嗅覺,是敏感度。
-
5 # 不死貧道69525045
古代照明都是蠟燭或油燈,為了提高亮度,過一段時間就要有人去剪燈芯,去掉燒乏的部分,宮裡面大都是閹人幹這事,蠟燭不剪明,在結合當時情況,就是有大事發生,要知道皇宮的規矩是很嚴格
-
6 # 密探零零發
當週培公看見蠟燭都沒有捻後,能斷定是太監要作亂,顯示他的卓越的智慧。
實際上,清朝皇宮裡的用品都是統一採購的,因為是要給皇帝用,一般都是御製的,質量可以說是最好的,不容出的半點差錯,做不好有可能會被殺頭的,有那個不長眼的膽敢粗製亂造,因此生產環節沒有問題。
同時,清朝的內務府也會派專人去驗收,層層把關,按理不會出現蠟燭沒有捻的情況,而且是周培公讓太監拿來的都沒有捻,那只有一種情況就是宮中太監偷樑換柱,特意將沒捻的蠟燭進行了調包,意圖在夜黑風高之時,作亂。
只能說這些太監也太不小心了,不會準備一點好的,這樣就不會提前被人發現。
-
7 # 一點點歷史
周培公看到蠟燭沒捻後第一時間判斷太監造反,這個細節充分反應了周培公為人機警,善於決斷的特點。
那麼周培公是如何根據蠟燭沒捻兒這件事來判斷太監造反呢?
這還得結合當時的大環境來看,當時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皇后赫舍裡去世,宮中正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緊接著吳三桂起兵造反,康熙皇帝撤藩計劃落空,與此同時吳三桂聯絡了“朱三太子”,準備裡應外合先行刺殺康熙。
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下,皇宮嚴密戒嚴,大臣們也是緊繃著神經隨時準備應對各種突發情況,所以當週培公發現連續幾個蠟燭都沒法點亮時,於是判斷是太監專門將蠟燭念兒抽走,以便趁黑好作亂。
-
8 # 逸聞軼事
《康熙王朝》我覺得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宮廷劇,裡面的諸多內容都值得耐人尋味。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吳三桂造反,買通宮中太監,一個細節就讓他的陰謀未能得逞。
《康熙王朝》中有這樣一個劇情,叛軍打到了紫禁城,眾多大臣正在商議決策,蠟燭將要燃盡,當取來新蠟燭的時候卻發現沒有捻兒(蠟燭冒出來的芯),蠟燭點不著,遂大喊:“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
發現這個致命細節的人就是周培公。那麼周培公為什麼能從蠟燭沒有捻推斷出太監要作亂?
我們看一下週培公生平經歷就知道了,周培公原先只是一個官府小官員,往後一直升職,直至成為康熙身邊重要的謀臣。
能從最底層做到康熙身邊,周培公絕對是有膽量有智慧的,就拿他勸降王輔臣來說,隻身一人前往敵人大本營。別人手握重兵,任何一個細節失誤都有可能身死,但是他卻成功勸降了,足以見得他勇謀兼併。
升職路上步步為營,這也造就了周培公為人謹慎小心,有膽有謀略,這也就不奇怪為何他能發現蠟燭的貓膩了。
因為宮中的東西都是制式,有規定有統籌,統一分配,不可能出現蠟燭沒有捻的情況,周培公就是發現了這一點才說當心太監作亂。
-
9 # 是阿維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說一下這一件事情其實在歷史是並不存在的,只是作者二月河為了突出周培公這個人的能力杜撰的,但是這個情節策劃的非常刺激,非常激動人心,值得我們好好探究其中的原因。
在電視劇中故事的背景是月黑風高之夜,當時吳三桂正準備舉兵反清,所謂的“朱三太子”就想趁著這個機會在宮廷內發動政變,和吳三桂裡應外合推翻大清。那天晚上大臣們都湊在一起討論怎麼解決問題,蠟燭剛要燒完了,周培公就讓太監去重現拿幾支,卻不料沒有一直蠟炬有芯。
這個時候周培公機靈的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當時就大喊“胡太醫,小心太監作亂”。那麼為什麼周培公就知道了可能會太監作亂呢?我認為至少有這兩個原因。
其一,古代宮廷裡面的蠟炬都是太監一手操辦的,如果蠟炬沒有芯,太監肯定是第一責任人了,更可況是當時那樣一個特定的時間,任何事情都不得不讓人想多一點,所以周培公當時就斷定太監作亂。
其二,太監的特殊,縱觀中華古代史你會發現自古宮廷政變基本上都離不開太監的參與,遠的像秦漢時期太監專政,近的像明代馮保,王振,魏忠賢這些大太監。周培公也算的上是一個飽讀詩書的人,史書上這些事情都是入冊的,所以他自然而然會想到太監作亂。
周培公這個人是一個典型的中國舊時文人,他有才也清高,所以他做官是幸運也是不幸,他的幸運在於能發揮自己一身所學,報效帝王家,他的不幸在於官場不允許他的清高,所以他的結局在我看來是一個悲劇。
-
10 # 逆流時代
《康熙王朝》作為歷史正劇的高峰之作,塑造出了無數的經典角色,而這些角色的塑造往往是透過那些微不足道的細節來完成的。如康熙身邊的智囊臣子中就塑造出了幾個性格迥異的人物,但是惟有周培公符合我們對一個儒將的一切想象。他出身貧寒,卻盛負才名,得康熙帝師伍次友推薦卻不寄人籬下,只想富貴直中取。一封給宰相的推薦信也抵不過他與小姑娘的貧賤友情。幸被康熙發掘,破格提拔,進入上書房行走。
而周培公在發現送來的蠟燭都沒有捻的時候,很快就反應出來是太監要做亂,並及時加以防備,將這場宮廷逆亂鎮壓在了萌芽狀態。當時的形式晦暗不明,三藩王剛剛造反,朝廷大軍節節敗退,康熙對自己的獨斷專橫生出愧意,決意廢掉自己的帝位。而外面又有三郎香會的叛賊,這時的大清王朝風雨飄搖,正處於關鍵的十字路口。
為什麼周培公能那麼快就判斷出是太監在搗亂呢?眾所周知,有清一代設立了內務府來掌管宮廷大小事宜,並把太監分為十二監,各有所司,每一個環節都有專人負責。而這些太監中恰好有一司是負責宮內日常物品的採購與監造,而上書房的蠟燭通通沒捻,說明這絕不是偶然。因為負責此事的太監是要對採購(或監造)的蠟燭負責的,就像修建長城的磚石上要刻上工匠的名字一樣。所以這個時候所有的蠟燭都沒捻,說明這些太監連死都不怕了。他們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那就是要造反。
而自從秦王掃六合之後,太監就在中國的政治局面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無論是趙高矯旨,還是東漢的十常侍禍亂宮廷。歷朝歷代的宮中政變和政事更迭,背後總是少不了太監的參與,所以想到太監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此時的大清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這些太監將蠟燭中的捻通通毀掉,目的便是要讓宮殿中漆黑一片。因為在燈火通明的地方,這些太監很容易就被一網打盡。所以不難推斷,這些太監要造反,而目標則是康熙皇帝和孝莊太皇太后。所以周培公判斷出了太監的意圖,在康熙的寢宮外設下埋伏,便將這些太監通通一網打盡。
透過這件事就可以充分證明周培公此人絕不僅僅是一個會讀書的讀書人,他還精通文韜武略,是文武全才。並且反應靈敏,為他日後平察哈爾王和吳三桂埋下了伏筆。但是也為他日後被放逐盛京做足了鋪墊,因為周培公不會收斂鋒芒,畢竟上書房大臣都在,自己就和胡太醫把事情給搞定了。有時候國家的安危不重要,自己的祿位才更重要,能力強的同事是會被人記恨的。
可憐一代儒將,因為滿漢之分,被康熙放逐在那樣一個冰天雪地之中,抑鬱成疾,遺憾終身。
以上。
-
11 # 老麥說說
之於歷史,老麥還是蠻有興趣的,讀史不止是曉古今,更為關鍵的是可以明事理。所謂“事理”就是事情的道理,一件事情原本是什麼樣子的,如果成為了另一個樣子,背後深藏的原因又是如何?我們就把目光回溯到幾百年前的那個夜晚。
話說平西大將軍吳三桂舉兵反清之時,全國假借“朱三太子”名義,以“反清復明”口號大肆造反的諸多勢力也聞風而起,康帝大帝一時也是頭疼不已,這一夜諸位大臣正在商討對策,這一商討就廢寢忘食了,然後蠟燭也燃盡了,於是周培公緊忙吩咐周邊的太監去拿新的蠟燭,哥幾個繼續“夜總會”。
少頃,蠟燭拿來了,卻沒有捻,在這裡先普及一下,啥事蠟捻,這蠟捻就是中間的那條棉線,整個蠟燭燃燒就靠這條線緩慢的燃燒,蠟燭融化後的蠟汁供給蠟捻原料,蠟燭得以一直燃燒。那麼,蠟燭沒有捻,結果不言而喻了,這些蠟燭也跟就沒法點燃。
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說是偶有一兩隻蠟燭沒有蠟捻,或是因為粗心大意,這拿來的蠟燭都沒有捻,問題就大了。首先來說,這是皇宮,皇宮內的物品無疑是透過層層的甄選,完全保證質量的,批量出現蠟燭沒有蠟捻,只有一種可能——這太監有問題。因為這皇宮的蠟燭平時都是歸太監管理。
於是,周培公立刻做出判斷: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這裡面沒有其他非科學的道道,周培公作為康熙重臣,看出這一點,不足為奇。
-
12 # 迷茫中的趙先森
首先說,周培公的這一生是輝煌的,也是悲劇的。輝煌的是,他作為漢人,在平三藩,率領一群家奴滅了察哈爾王的叛軍;揮師西去,勸服了王輔臣歸降大清。這樣的功勞在當時評個王侯也不過分。悲劇的是,他是個漢人。在大清被滿人統治的情況下,漢人是不會被重用的,功勞那麼高,控制這二十多萬大軍,肯定會被朝廷上的人懷疑擁兵自重,所以康熙讓他去滿人的老家--盛京去養老去了,並死在那裡。
迴歸正題,周培公見蠟燭都未捻後,確定是太監要作亂。蠟燭這種東西,內務府全權供應,王公大臣、皇親國戚等這些貴族是接觸不到的,只有下人才能接觸,比如後宮的宮女、侍候主子們的太監。當週培公發現蠟燭沒有捻之後,首先想到的是太監有問題,太監是接觸這種東西最多的人,嫌疑也最大。只有這些東西沒有捻之後,才能在黑燈瞎火的情況下去做事情。
不得不說,周培公的判斷是正確的。周培公的才智膽略,在當時的朝廷中,應當屬於最高層次的,如果沒有後來,康熙不把他發配到盛京的話。他肯定會位居一品,內閣大學士、太子太保等職位,也可稱之為“周相”,類似後來的漢臣張廷玉。
最後我想說,我最佩服的是周培公的胸懷。被康熙懷疑,朝廷拋棄十幾年。我覺得,如果換做任何一個人,肯定會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對朝廷、康熙心懷怨念。有可能周培公內心也怨過、恨過。但是他調整的很好,用了數十年的時間,製作了皇輿全圖。歷史上,最詳細、最精確 的地圖。康熙至此才發現,對周培公的不公,內心悔恨不已,徹夜為其守靈。其實,我認為,自次事件以後,康熙在以後用人的策略上,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不管是滿族,還是漢族的大臣,照樣用得當,用得好。為滿漢名族的融合做出了重大貢獻。
-
13 # 追溯歷史傳奇
其實周培公判斷出太監作亂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發現蠟燭沒有捻,而是送蠟燭的太監趁亂逃跑了,他才得知宮中的太監們已然開始逼宮行動,而周培公早已從臥底太監小毛子口中得知,一個關於朱慈炯密謀了數年的驚天陰謀,他在宮中編織了一張“網”,而這張網的可怕之處是因為網的本身是由一群不要命的“殺手”組建而成,為等待殺康熙的死命令而沉睡多年。
為什麼周培公直到發現蠟燭沒有捻才大喊出讓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呢?
其實周培公早知知曉禁宮中會有太監作亂,只是不知道他們的行動時間,就在太監送上無捻蠟燭趁亂逃走之時,周培公幡然醒悟,大聲告訴胡太醫。 “哎,蠟燭怎麼都沒年啊?” “胡太醫,注意太監作亂”不知大家在看這個橋段時有沒有發現,周培公告訴眾臣蠟燭無捻時旁邊遞送蠟燭的太監急忙轉身離去,而且桌臺上的蠟燭幾乎燃盡,太監們知道這正是燈下黑下手殺康熙的好時機,周培公話音剛落,潛伏的太監們已然換衣帶刀衝殺而出。
胡太醫帶領太醫院的將士們從救死扶傷,被逼成了殺敵猛將,可想而知康熙的處境是多麼悲慘,但是令人欣慰的是連太醫院的太醫們都願站出來替康熙擋一刀,可見康熙氣數未盡,帝王之氣還是在向康熙這邊傾斜。
康熙以苦肉計為為影,成功把太監小毛子送入朱慈炯的臥底之中,打探出宮中確實有太監為朱慈炯的同謀,待機而發。殺鰲拜時康熙已然知道在對自己不利和自己不相信的人行列中安插眼線臥底,更何況現在的康熙帝也算是經歷盡磨難,看盡朝中百態之人,怎麼能沒點心機果策?
不是康熙太“狡猾”,而是朱慈炯太愚蠢。
當時的康熙是如此的看重周培公,怎能不把此時告知周培公呢?
所以周培公由此才準確無誤的斷定此時太監們必有所行動,大喊:胡太,醫小心太監作亂。
可惜人算不如康熙算,更不如孝莊太后神算,早已在宮中佈下天羅地網,引蛇出洞,群聚而殲之。圖海帶領久經沙場的手下和胡太及其下屬聯動行動,內外包夾,分散剿滅,在兩者聯動的情況下將宮中的造反的太監及朱慈炯的蝦兵蟹將被殺的支離破碎,片甲不留。
朱慈炯及其信徒未能堅持到吳三桂大軍的到來已然兵敗,只能趁機讓手下故作佯攻,自己扮作小兵趁亂逃走。
朱慈炯及吳三桂等人太過於輕視康熙及孝莊太后的情商和智商,貿然行動,首尾未能呼應,而且兩人也是心懷不軌,互相利用,最終自食惡果。
-
14 # 雲中史記
周培公也是個苦出身,從小父母雙亡,一路坎坷,經過多年的磨難,終於獲得了康熙的賞識,成為皇帝身邊重要的謀臣。
題主所問的問題,正值三藩作亂之際,朝廷內外一片混亂,北方還有蒙古諸部、西北王輔臣虎視眈眈,南方半壁江山盡入三藩手中,怎麼看當時的時局,大清都是風雨飄搖的孤舟一般,隨時都有可能傾覆。
在這個最絕望的時候,年輕的康熙皇帝甚至都想著退位來逃避了,而一路呵護他長大的孝莊太皇太后自然是痛心疾首,不斷地給他做思想工作,同時還得給內外的朝臣們打氣,此時的孝莊,壓力空前之大。
而外邊的朱三太子,經過多年的秘密培養,已經在宮裡面安插了很多內線,許多太監都成了朱三太子的人,先行潛伏,待時機成熟舉事。
因為和吳三桂在一些條件上談不攏,朱三太子索性自行舉事,組織宮裡面的太監作亂,在亂局中殺掉皇帝和若干重臣,以成大事。
正在太監們蠢蠢欲動準備舉事的時候,周培公和其他大臣們商討平定吳三桂的事情,無意中發現蠟燭一根根的都沒有捻,眼看黑燈瞎火的,政治嗅覺靈敏的周培公迅速向胡太醫大喊:小心太監作亂。
這樣當太監們潛伏出動的時候,胡太醫組織起力量進行反擊,避免了措手不及的窘境,化解了一場潛在的巨大危機。
當時清宮裡的太監們負責紫禁城的大多數後勤事務,包括蠟燭,如果蠟燭沒有捻,那只有2種可能性,要麼是負責採購的太監們貪汙吃回扣,買了一堆沒有捻的蠟燭,但這蠟燭是每天都要用,皇帝妃嬪等主子們天天都看得到的東西,聰明的太監不可能在這個上面揩油水。
那另一種情況就是太監故意讓蠟燭沒有捻,畢竟在沒有電的時代,照明主要還是得靠蠟燭,一旦沒有蠟燭,夜晚的紫禁城那就得一片黑燈瞎火的啥也看不見,那某些人如果要幹一些事情就方便的多了,而在漆黑一片一下,肯定會越搞越亂,越亂自然越好。
因此,周培公憑藉多年的經驗直覺,尤其在這個風雨飄搖的亂局之中,敏銳地察覺到一絲不對勁,畢竟要杜絕一切潛在的風險,於是他幾乎是不假思索地朝胡太醫大喊“小心太監作亂”。
後來,周培公又自告奮勇,主動請纓,進入蘭州城勸降了當時清廷西北大患王輔臣,為康熙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
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將其派到地方任職,周培公因個性問題,與地方官員合不來,幹了幾年就辭官回鄉賦閒去了。
直到1690年,噶爾丹舉兵反清,已經在家賦閒近十年的周培公希望復起,寫信給康熙皇帝,呈上了一些“平叛良策”,大多得到了康熙皇帝的採納,康熙還安排他去盛京做提督,為大清守邊。
1701年,周培公死於任上,享年69歲。
相比較張廷玉、李光地、姚啟聖,周培公的官做的不算大,死後享受的待遇也不算高,總體中庸,總體還好。
-
15 # 木瓜課堂
最重要的原因,周培公提前就預料到了宮內太監會造反。不得不說,他的嗅覺是一流的,在這之前就告知康熙,皇宮內外要加強守衛,以防不測,康熙也批准了他的請求。
無論什麼訊號出現,周的第一反應都是通知胡太醫。就好比推開門之前,燕雙鷹已經知道來的這個人是壞人,只需一槍解決掉即可。一般人呢,肯定要先問問,看看什麼情況,但是周和燕雙鷹一樣都是能人,能在第一時間消滅危機於無形中。
回到這個話題上來。蠟燭沒捻,肯定是運輸此物的太監出了問題,常人會去追求相關太監的職責,週一開始就知道太監要反,沒有燭光,相當於晚上沒電,這樣太監們方便夜間活動,而太監晚上會有什麼夜生活呢?周培公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很多人會說厲害吧?就這件事而言,周確實厲害,不過卻得罪了包括明珠索額圖在內的重臣。
當時的態勢是,明珠為一大派,索額圖為一大派,周卻堅持我行我素,(自己本身也沒勢力)這就有點危險了。 無論在臺上還是臺下,周培公已經不是一次再挑戰群臣的智商,有的時候甚至挑戰康熙的智商,他也是遇到了康熙這樣開明的領導,如果遇到其他人,估計早就活不到一集了。
處處爭先,處處搶風頭,本來開秘籍升了那麼多級就有很多人不服,結果到高層處處搶事做,處處表現自己,引起了更多人的反感,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周培公在前線那麼辛苦,後方大臣建議康熙用他的人頭和吳三桂和解,為什麼取得勝利後大臣們會建議康熙馬上解除周的兵權,發放邊疆,那麼高能力的人,最後落到這個下場,原因就在於這裡。
-
16 # 貓眼觀史
這是《康熙王朝》裡第22集的劇情,這幾集周培公貌似開了外掛一樣。
這一集講的是小毛子從監獄逃出後,孝莊太后嚴厲教導康熙,讓他振作起來,說康熙最大的心魔在於自己,並不是吳三桂,楊起隆亂黨闖入皇宮,太監也一同造反,直接威脅到了康熙和孝莊太后的危險,但是這一切也是虛驚一場,因為周培公即使察覺,他發現
蠟燭都未捻,就立刻斷定太監有可能造反,難不成周培公會算?
當時周培公和一群大臣在商議,恰好蠟燭燃盡,周培公吩咐下人取來幾十支蠟燭,隨手拿了一支蠟燭準備點燃,發現點不著,將蠟燭拿起來一看,沒有芯,此時的他只是潛意識的認為蠟燭也有質量問題,偶爾出現一兩支沒有芯的蠟燭應該很正常。
所以又取了一支,結果還是沒有,他立刻將幾十支蠟燭全部拿出來,大臣們全部檢視,結果發現全都沒有芯,周培公又將一支蠟燭掰斷,發現整支蠟燭都沒有芯,其他大臣一臉迷茫,之後周培公眉頭一皺,立刻走向門口,大喊一聲“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
恰好是周培公的這一提醒,讓胡太醫能夠及時做好防備,不至於措不及手,這也要注意到的是,周培公為何能從蠟燭未捻的這個細節就發現有人要造反?還直指太監?
這還是周培公對宮廷的制度比較瞭解,我們先來看看太監的職責有哪些?從上圖可以看出,太監還負責收貯物品,以備禦用,而這個蠟燭就包括在內,宮中沒有燈泡,只能用蠟燭照明,而太監就負責採購、保管、分發和使用,按理來說蠟燭都有芯,太監不可能犯這樣的錯誤,即使犯了,也都只是頭部沒有,不會整支蠟燭都沒有芯,而且幾十支都沒有,所以周培公立刻斷定太監肯定有問題。
那麼太監為何要在蠟燭上做手腳?主要是蠟燭燃盡後,太監們可以趁著夜色,又沒有燈火照明,一來方便自己行動,二來還可以保證自己的隱蔽性,造成恐慌,讓他們無法察覺到自己有多少人,也判定不了方向和行動路線,更不知道往哪裡調兵,調多少兵,所以值事的大臣和侍衛護駕的難度也會隨之增加,太監成功的可能性變大。
但是因為周培公提前發現,蠟燭並未燃盡,太監不得不提前造反,由此可見周培公的洞察能力是非常好的,但是下場卻不好。
-
17 # 石頭說歷史
因為周培公早有預感宮內的太監要作亂,只是不知道具體時間。而蠟燭沒有燈捻子則是他恰巧發現的還未發出的訊號彈。
康熙登基之初,清朝統治並不穩固:內有鰲拜等權臣,外有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還有明朝的朱三太子朱慈炯,這些人都對康熙虎視眈眈,特別是後者更要置康熙於死地。
康熙除掉鰲拜後不久,以吳三桂為首的三藩掀起叛亂,席捲半壁江山。此時,朱三太子認為時機已到,意欲同吳三桂聯手合作。由於條件沒有談攏,朱三太子只能單獨行事。
朱三太子潛伏多年,在紫禁城內安插了許多眼線,絕大多數都是宮內的太監。他計劃利用康熙全力應對三藩之亂時,組織宮內的太監在夜晚發動突然襲擊,擒殺康熙。然後亮明身份,反清復明。
這時周培公已經在宮中嗅到了不一樣的氣味,他知道太監會生變,只是不知道具體的時間。而當晚,周培公和其他重臣在宮中商議。恰好屋內蠟燭即將燃盡,周培公便吩咐太監換蠟燭。
太監拿出十幾根蠟燭,周培公隨手點了一根,發現點不著,一看是沒有燈捻子。又換了好幾根,還是如此。正當其他大臣還以為是這批蠟燭質量不好的時候,周培公走到門口對胡太醫說,當心小心太監作亂!
果不其然,當蠟燭燃盡的時候,作亂的太監便拿出刀劍從四面殺出。虧得周培公這一喊,胡太醫才不至於措手不及,併成功撲滅了這場變亂。
那為何周培公看到蠟燭沒有捻子就知道太監要作亂呢?因為蠟燭是由宮內太監保管的物品,只有太監才能經手。偶爾有一兩根蠟燭沒有燈捻子也很正常,不過連著十幾根都沒有,就說明大有問題了。
因為蠟燭是宮中的照明工具,這批蠟燭都沒燈捻子,必然宮內會同時陷入一片黑暗,這對於太監來說是非常明顯的訊號彈,而其他人則不以為然。這些太監一看燈滅,便趁勢作亂。
虧得周培公心思縝密,看出了其中的破綻,不然康熙真是難逃此劫。事後,周培公得到重用,但最終還是兔死狗烹,因滿人的反對,被康熙發落到苦寒之地,染病而亡。
-
18 # 和寶寶一起流浪
《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我很喜歡,基本上每年都有重播。
漢人周培公為官清廉,處事公正,得到了下屬的愛戴。由於他上朝時堅持自己的意見不顧及皇上的顏面,所以皇上有時也想殺他。康熙是一位比較開明的君主,知道他是賢臣,對他愛護有加。
康熙撤藩的時候,動亂不安。三藩的羽翼,加上前明的後裔抓緊策劃暴亂。
上書房,周培公和諸位大臣商量撤藩事宜。在更換蠟燭時,發現蠟燭沒有燈捻。經驗豐富的周培公第一反應就是太監作亂。其實道理很簡單而又常常被人忽略。如果康熙沒有開始撤藩,蠟燭沒有燈芯,這充其量是哪個主事的太監吃了回扣。可是眼下正在大規模的撤藩就另當別論了。宮門外,胡太醫帶領重兵把手。所以周培公馬上喊話胡太醫,當心太監作亂。
-
19 # 炒米視角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從看到蠟燭沒有捻,就確定太監要作亂。反應了周培公的對局勢的預見性;對事情變化的敏銳性;處理複雜事情的條理性;決斷事情的果斷性。也見證了周培公的不世出之才。
康熙遇到了自“擒鰲拜,乾綱獨斷”之後最大一次挫折。康熙自從扳倒了鰲拜後,可謂意氣風發,乾綱獨斷。但是在不知不覺中,人生的第一個巨大到足以令其崩潰的挫折也悄無聲息匯聚一起悄悄襲來。
康熙決定撤藩,朝廷一片譁然,與朝臣、吳三桂互相試探,幾個回合以後,朝廷內也幾乎沒了反對的聲音了;而吳三桂開始問康熙要土地、耕具、種子,一副完全服從朝廷決定積極撤藩的樣子。成功竟然如此容易,康熙也因此有點漂了。在太監黃敬的帶領下,私自出宮,還把歌女紫雲養了外宅。真是事業愛情雙豐收阿。
但是現實立刻打臉,而且相當沉痛。吳三桂殺了朱國治反了。這種毀滅級的“失誤”使得康熙產生了心魔,康熙對自己失去了自信,一度想退位。孝莊無奈之下,只能出面站臺穩定朝局。然而真正的政事卻只能交給索額圖、明珠和周培公三人來處理。
然而一個巨大的陰謀即將被揭開,陰謀一旦得逞,便再無大清。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聯合朱三太子楊啟隆要外宮中行刺康熙,引起朝局大亂,以配合三藩在雲南起兵。
而朝廷一旦混亂,便立刻是天下大亂的格局,南邊有三藩號召恢復漢室;北邊有察哈爾等蒙古諸王公的蠢蠢欲動;西邊有陝甘總督王輔臣的虎視眈眈;東邊有臺灣明鄭勢力的不斷襲擾。此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而就在這最艱難的時刻,一個小小的意外,讓周培公敏銳地發現了“宮中爆亂”發生的準確節點,和需要防範的主要物件。“哎,這蠟燭怎麼都沒捻啊?胡太醫,注意太監作亂”其實並不像電視劇裡穿幫的棉線芯洋蠟,在清朝蠟燭沒有捻是很正常的,因為那個時候用的蠟燭,可以參考現在寺廟裡用的蠟燭,他的捻不是棉線做的,而是實心蘆葦杆做的,時間長了中間的蘆葦芯容易蛀掉,而點不燃。
而且用的蠟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無煙蠟,燒出來黑煙比較多,所以要有人專門伺候著剪燭花,這是下人乾的活,外宮中自然就是太監乾的活。所以宮裡晚上一般都不會去商議軍政要務,因為這個場合避免不了太監的參與。
而周培公等人已經在此辦公好幾天了,太監們也在這伺候好幾個晚上了,對宮內的情況和形勢也瞭如指掌了。此刻康熙已崩潰,正是可以趁亂行動之時。
正是這沒捻的蠟燭給了周培公發現問題的機會。蠟燭沒有捻,天黑就看不清臉,太監正好可以趁黑動手。而此刻桌上蠟燭就要燃盡,太監拿來的卻都是沒捻的蠟燭,這說明太監們即將動手作亂。
宮裡的太監大都是前明留下的,很多人都秘密參加了“三郎香會”。雖然此前康熙用了苦肉計讓太監小毛子臥底“三郎香會”,已經掌握了情況。但是康熙此刻一連串的打擊,康熙現在的主要精力還在對付難以敵對“心魔”。
而此刻宮內一應應對全權交給了周培公。周培公並沒有像康熙那樣提前布過局,但是就從“蠟燭沒捻”就判斷出了今晚要出事,從細節中發掘問題的發展程度以及轉機,難怪周培公可以在種種逆境之中,抓住機遇,不斷地扭轉危局,挽狂瀾於既倒,對大清功同再造。
這也是後來康熙敢不顧朝局反對,乾綱獨斷,讓周培公出任“撫遠大將軍”,帶著孝莊的三千家奴去平叛的主要原因。
-
20 # 歷來現實
都說歷史劇有捕風捉影之嫌,但隨著編劇薪資的上漲、能力的提高,風也越來越大,影子也越來越真實。
應該承認,歷史劇大多都是根據歷史上所發生的事實而改編的,雖然和事實有或大或小的差別,但裡面中的人物和事件大多確實存在。
《康熙王朝》這部電視劇就演繹出了清朝康熙年代間的一個事件,裡面的周培公,作為康熙皇帝身邊的重要人物,輔佐皇帝處理了不少的國家大事。
周培公不僅機智聰明,而且心思縝密,他能有後來的成就,本就與和皇帝的信任分不開。
周培公曾和皇帝的老師有過結交,且還為周培公寫了一封推薦信,但是周培公並沒有將這封推薦信交給皇帝,而是憑一己之力,透過科考路線做上了官,同樣是個人努力,在此之後和皇帝之間的關係走得非常密切。
這部電視劇裡有這樣一個情節,也是透過這個情節,讓皇帝從此更加堅信周培公的能力。這一情節背景就是發生在1674年的三藩之亂期間,吳三桂叛變,想要推翻當時大清王朝的統治,甚至和其他二藩先後照應,使當時的王朝一片混亂。就在吳三桂和其他兩位叛臣商計準備推翻大清王朝之時,其他的官員們聚集在一起商討怎樣解決如此問題。
當時的康熙剛剛打敗鰲拜,正是春風得意馬蹄疾時,並沒有察覺到有危險正在向自己逼近,因為康熙不合時宜地做出了削藩決定,三藩震驚。
吳三桂哪肯就範,殺死了朱國治,徹底走上造反道路,想要推翻清朝,如果計劃成功的話,大清王朝就得被趕往東北地區繼續過漁獵生活。
就在宮中一片混亂之時,周培公意外發現了一件怪事,由於大臣們商討時間過長,蠟燭即將燒盡,周培公就讓太監們重新拿幾個完好的蠟燭進來,就在準備點燃時,意外發現了蠟燭裡面都沒芯,這種芯也叫做捻。
就因為這一件事情,讓周培公心起懷疑,畢竟現在正是危急時刻,難免會有意外發生,而且所有人的心理都處於緊繃狀態,太監們也已經連續再次服侍好多天了,對情況也有所瞭解。
此刻是晚上,蠟燭一旦燃盡,而新拿來的蠟燭又出現了問題,宮中將陷入一片漆黑,如果太監被收買,正好可以趁著此時天黑,屋內看不清的情況下搞起動作。
“胡太醫,謹防太監作亂!”周培公幾乎是第一時間下意識地喊出來這句話,他知道非常時期,凡事有古怪,必有問題,這些太監既不是自己精心培養之人,並且檢查準備蠟燭這些物料都是正常應盡的本職工作,出現同一批無芯的蠟燭,只能用一個道理解釋,那就是太監們要作妖。
康熙將宮中大事小情全部交給了周培公負責,周培公當然也要負起責任,自然是要心思縝密地做事。現在發生這種問題,是一個極其強烈的訊號,意味著今天晚上大機率會出現意外。
經由周培公準確的判斷之後,他做出了主動出擊的決定,終於將叛亂太監一網打盡,挽救初生的清王朝於危難之時。
回覆列表
作為康熙的近臣,對康熙下決心裁撤三藩,周培公起到了推波助瀾的關鍵作用,試探吳三桂撤藩的真實度,提出了分三個步驟,只要吳三桂出雲南,就代表撤藩成功,但這也是不可能的,三藩作亂,前明餘孽造反早在預料之中,在當下時局動盪的情況下,能夠鎮定自如,從容應對,後帶領家奴平了擾亂,這種能力,朝野上下為止懼怕,這也是在盛京老死的原因。歷史證明,任何時候不能功高蓋主,即使主人不殺你,也抵擋不住悠悠之口!最後,康熙為他守靈,也是對他的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