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曹孟德12

    那是因為足夠聰明的人還沒有出生有的數學題2000多年才被人做出來,聽說過只用一個沒刻度的直尺和圓規做一個正17邊形這道題嗎,這題阿基米德牛頓等都不會後來高斯做出來了這是智力上的差距

  • 2 # 逆戰西訣

    不嚴格地說,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無法被證明”等價於證明哥德巴赫猜想本身。因此,讓致力於攻克這一猜想的人知道它可能無法判定沒用。

    具體來講,如果哥德巴赫猜想是錯的,那麼就存在一個可以在有限長度內表述的反例。總可以透過指出這樣的反例,在ZFC內完成推翻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因此,哥德巴赫猜想若為假,則不可能獨立於ZFC(也就是你所說的“無法證明”)。任何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獨立於ZFC的工作都同時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為真。

    這種性質並非所有命題都有。例如,我們證明連續統假設獨立於ZFC時並沒有同時證明連續統假設本身。

  • 3 # jican1248

    哥德巴赫猜想,我認為,用我的方法和思維方式是能解的!手工計算,超級電腦和人腦思維並用。比如個位數,十位數,百位數,千位數,萬位數各有多少個質數進行統計分析,所佔比例數和質數隨增加位數的規律等,那麼十萬,百萬,千萬位的數也不過如此的,億位數也不離其中!只要有一個確定的數,就能判斷有無質數,也能判斷個數,西方人的思維方式有問題,在前面四十一位數的計算中沒有找到規律,一個勁的延續下去,叫做一根筋,一條道走到黑。不知道變換思維方式。所以手工計算只能計算三五十位數左右的資料,電腦能計算五萬位以上的數,人腦思維方式能能容納兆億位數以上!一朵雲是雲計算,一萬朵雲的雲計算還是雲計算!所以:哥德巴赫猜想1+1成立!寫滿地球,寫滿月亮,寫滿銀河系的一個數都有質數存在!只要有一個確定的位數的數就有質數存在的可能!只與首位數,中間位數和末位數3,5,6,7,9關係密切!三個質數的和除以與無限增加的位數計算方法延續重複,找出更多位數的質數沒有適用價值,肯定存在,也能計算得出。不信?那你就開啟你的思維空間想去吧?假如,手工計算一個人一輩子也算不清楚的!致死也不會明白其中道理的!現代電腦,知識改變了人的思維空間!那麼,玄理論是不是也能解了?量子計算機一定比我的想象空間更強大得不知多少倍的,光子計算機那就更能證明1+1成立!。打個比喻,九連環你肯定能解,十三連環,十九連環就不會了嗎?100連環呢?1000連環呢?難道1+1與連環解法沒有相似之處嗎?

    大家可以按以下幾個問題思維:

    1.一個蘋果加一個蘋果等於幾?2.一滴水加一滴水等於幾?,3.一朵雲加一朵雲等於幾?4.一個數據庫加一個數據庫等於幾?有質的飛越存在嗎?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加一起(五種情況),才可能產生質和數量的變化!你可猜想出我說的五種情況的條件是什麼嗎?哥德巴赫猜想的原始條件和後來變化清楚嗎?人們究竟要證明什麼?!用哲理思維,數學解析和影象描繪的方法表述任何事物就沒有不清楚的問題。

  • 4 # 笑笑鳥

    哥德巴赫猜想本身意義重大。數學最基本的定理之一是,任何大於1的整數可以分解成有限個素數的乘積。素因數分解理論描述的是整數的構成、數的框架、是基石。

    而哥德巴赫猜想如果成立,則昭示著數的世界裡,還存在另外一種結構、一個基石,即偶數可以由兩個素數之和來表達。

    一個是乘積結構、一個是加和結構,對麼神奇!正因為涉及到數學中的基礎理論,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才如此艱難、如此令人著迷,儘管數學界私底下普遍認為它非常可能是成立的,但數學不是物理,需要嚴謹的邏輯證明,需要有更好的工具、更多新的理論做鋪墊和準備工作,當然也不排除類似印度兩計算機學生證明NP般的神來之筆。

    本人斗膽預測一下:哥德巴赫猜想與橢圓曲線的階有關。

  • 5 # ABC自然天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是從無到有的取象比類思維。

    反過來,萬物歸一,不是簡單的了。這是從有到無的思維。

    對於哥德巴赫猜想,可以說是老子思維模式逆向選擇。問題在於,萬物始於無,生於有,這個好明白。但是,有是從無來的,確實是個難題,如同人類要證明自己是從哪兒來的一般。

    笑談渴飲而已啦!

  • 6 # 我就是數論天才

    哥德巴赫猜想是希爾伯特第八問題的一部分,是著名世界數論難題,原命題為:任意大於4的偶數x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例如6=3+3,8=3+5,...,數學家一般用D(x)表示x可表為兩素數和的個數,即x的哥德巴赫猜想解的個數,簡作哥德巴赫猜想解數,命題就是求證:D(x)>0,x>4.因為素數在自然數中的分佈規律問題還未曾解決(那是希爾伯特第八問題的另一問題黎曼猜想要解決的問題),所以與素數分佈有關的哥德巴赫猜想問題就更難破解了,數學家們認為:破解哥德巴赫猜想需要有全新的數學觀念,需要有新的數學工具,用斧子鋸子這樣的工具是造不出太空梭的,

  • 7 # 美天傳媒潘佳強

    這得首先說哥德巴赫猜想,1974年提出這一猜想:任何一個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質數之和,但他自己無法證明,實際上一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能證明這一猜想,陳景潤證明的是“任何一個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寫成兩個素數之和,或者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之和.”,數學界裡簡稱為“1+2”,並不是什麼你認為的1+1=2,他的證明是最接近答案的.一個問題,200多年都沒人能夠解決(包括牛頓,愛因斯坦這些偉人都沒能解決這一問題),而陳景潤是最接近成功的那位.數學可以說是整個科學的基礎,就像人的骨架對於人一樣,陳景潤的證明極大的促進了數學的發展,間接促進了人類的進步.

  • 8 # 風雨中V前行

    任何事物都有它所影響的範圍,人類的思維模式決定了哲學和數學的自我發展必定存在一個極限,哥德巴赫猜想能夠進入人類思維就必定在這個極限之內不管是證明還是反證,但在圈外的肯定更多,而物理學則不同,我們對這個宇宙的探索和認知不會止步,全新的物理學理論將是擴充套件人類思維模式的基石,所有其他學科的發展都將依賴於這個基礎,讓人類拭目以待吧。

  • 9 # YQZ418

    我已經知道了素數的分佈規律,但苦於基礎知識差,不知道怎麼寫出表示式。哪位大師願意賜教? 隨著數的加大,合數越來越少,素數越來越多!!!合數最終趨於零!這就是人類對於發散的素數無法寫出表示式的真正原因!!!1生2,2生3、4,3生5、7、9,……

  • 10 # MRAP1919

    以本人11年學習經驗來看,數學難的不是計算,而是思維框架的匯入,只要利用好邏輯思路和數學工具,計算與推理只是時間與精力問題,而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顯然不是計算能解決的問題,需要一種新的思維,新的工具或是它的表示式,但是這種思維觸及到人類思維邊緣,需要劃時代人物的出現。就像牛頓的出現,創造出了導數,後來衍生出了定積分,解決了生活與生產的許多問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11 # 以荒島之心度紅塵

    德國數學家哥德巴赫1742年 6 月 7 日在給瑞士數學家尤拉的信中提出“每個不小於 4 的偶數都是兩個素數之和”(簡稱“1+1”)的著名猜想以來,便成為最為迷人又最難破解的世界數學難題。271年來,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毫無實質性突破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以往的研究存在諸多致命缺陷:

    一、採用普遍性方法解決特殊性問題

    表面看來,哥德巴赫猜想只是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算術命題,但在實質上卻又是一個涉及偶數與素數、數量與出現率、計算驗證與邏輯推理、有窮與無窮等許多數論、運算、邏輯、哲學知識而又異常複雜的綜合性命題,只用圓法、篩法、驗證法、公式法、歸納法、反證法等一般的普通的常規的數學證明方法根本無法證明。這正是271年來難以徹底破解哥德巴赫猜想的根本原因。只有綜合運用哲學思維、邏輯理論、數學方法和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術等綜合的整合的特殊方法才能徹底解決。這就啟示我們,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特殊性,特殊問題必須採用特殊的方法解決。中國教育改革,一要切實改變單純知識教育,高度重視智力開發,有效培養求異思維、質疑勇氣、批判精神和創造能力;二要系統改革學校教育,努力構建個性化教育模式,培養具有獨立自學、自由思維、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等個性品格的“個性化”公民。

    二、採用單科知識研究多科知識問題

    絕大多數事物都是由許多要素組成的複雜事物,涉及許多學科知識。科學研究必須應用多學科知識,進行綜合探索和系統研究。哥德巴赫本人,原本學的是法律但沒有成為法學家,職業是外交官也沒有成為政治家,因為喜歡數學並業餘鑽研數論卻成為世界著名的數學家。前面提到的費馬原來也是一位律師,30多歲才對數學產生興趣,而且僅僅是業餘數學愛好者,卻奇蹟般地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而成為大數學家。綜合應用哲學、邏輯、數學和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術,也是我們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過程中用到的主要學科知識。缺乏任何一門專業知識,都無法進行研究,更難以獲得實際效果。這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是國家要儘快改變長期以來中國幹部、勞動人事制度中過分強調專業對口的做法,否則可能會湮滅一部分人的自然天賦,並不利於拔尖創新人才的出現,更難以取得尖端性、原創性的重大科技成果。二是學校教育應該儘快改變長期存在的文理分科的不科學做法,遵循人才成長規律,按照“知識廣博、素質全面、功能完善、創造突出”的“金字塔”式創新人才素質結構原則,科學而系統地設定大中小學課程內容體系,為培養既全面發展又特長突出的專業人才奠定良好基礎。

    三、採用孤立的方法研究聯絡的問題

    人們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如果以孤立、片面、靜止的形而上學觀點看問題,只能從外部看到表面特徵、從區域性看到虛假現象。這正是觀察事物不準確、研究問題難突破的深層因素。不深入探索素數究竟是“無窮多還是有限的”這一問題,只在歐幾里德“素數無窮多”的基礎上孤立研究“任何不小於4的偶數能否分解為兩個素數之和”,只是計算“素數和對”在很小數域內的分佈情況而不深入思考想象在整個數域全過程的分佈規律,也是哥德巴赫猜想命題研究始終沒有獲得實質性進展的根本原因。我們之所以能夠在哥德巴赫猜想問題上獲得一些新的突破,非常關鍵的一點就是學習和運用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哲學原理、形式邏輯的基本理論,採用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合、計算實證與理性思考相統一的綜合思維方式,從素數“素數和對”數目及其出現率的各個方面想問題,從素數和偶數“素數和對”的內部聯絡看本質,從整個數域內的全程變化找規律的結果。事實上,綜觀數學發展史可以看到,牛頓、萊布尼茨、笛卡爾等數學大家之所以能夠取得突出的數學成就,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都非常重視哲學,而且都是哲學家。只有數學思維而缺乏哲學思維,只有實證研究而缺乏理性思考,很難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問題,更不會獲得任何進展。這就啟示我們:事物的本質與規律既隱藏在事物內部也反映在運動全程中。科學研究必須堅持唯物辯證法這一根本方法。一是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自然科學類科研人員要努力學習哲學理論,不斷提高哲學理論素養,切實掌握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二是中國學校教育要儘快扭轉多年來高考理科學生不考包括特別重要的哲學知識的政治學科以及文科學生又將政治與歷史、地理學科一張卷混合考的不合理做法,並且要切實加強初中階段的哲學常識教育。全社會要重視和加強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普及教育工作,以使全社會公民能夠切實掌握和熟練應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真正樹立科學的思維方式,不斷提高科學思維能力,自覺指導自己的學習、工作和日常生活。全面提高中國公民的哲學素養,這是培養創新拔尖人才、多出尖端科研成果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躋身世界科學強國的必由之路。

    四、採用傳統手工手段解決大資料問題

    英國弗南西斯·格思裡1852年搞地圖著色時就發現了“每幅地圖都可用四種顏色著色,使得有共同邊界的國家著上不同顏色。”的四色猜想,他和弟弟及許多一流數學家都想證明但均一無所獲。但到1976年,美國阿佩哈爾、哈肯和考西利用計算機運算了1200個小時,終於證明了四色猜想,也開闢了機器證明的美好前景。“費馬大定理”難題的成功證明,同樣也有電子計算機的一份功勞。丘成桐在2006年朱熹平、曹懷東驗證出“龐加萊猜想”後曾說:“龐加萊猜想比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在此我們要說:哥德巴赫猜想要比龐加萊猜想難得多。我們計算100億這一個數能夠分解為多少個“素數和對”就用了700多個小時(29天半),哥德巴赫猜想很可能是計算量最大的世界數學難題。哥德巴赫猜想多少年來沒有取得實質性突破,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充分發揮計算機的作用。我們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之所以能夠獲得一些新突破,並不是因為我們比別人聰明多少,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得益於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術。我們在研究中深深體會到:對於哥德巴赫猜想命題,利用程式判斷計算要比尋找通用計算公式簡單得多。如果不會編寫程式而只用傳統手工計算,古今中外的世界一流數學家都是無能為力的。隨著資訊科技的日益普及,電腦幾乎進入了所有行業,也成為當今社會工作、學習、生活和科研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工具。會電腦要比會駕車重要得多,懂程式設計要比懂外語必要得多。這又給我們以深刻啟示:人腦再加上電腦,才會有傑出創造。中國實現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的宏偉目標,一要大力發展資訊科技;二要採取有力措施,學校教育要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資訊科技教育。儘快提升資訊科技課程的學科地位並列為全國中考、高考等升學考試必考科目,大力加強資訊科技課程教材和師資隊伍建設,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各級各類學校資訊科技教育,不斷提高新一代公民的資訊科技素養。

    總之,以上缺陷正是哥德巴赫猜想至今未能真正破解的根本原因。事實上,哥德巴赫猜想命題,不僅是一個簡潔、優美、神奇、迷人的數學命題,也是一個涉及數學、哲學、邏輯和計算機科學等諸多學科知識的綜合命題。我們相信,只要國內外數學專業研究者及廣大數學愛好者儘快轉變思路,靈活運用“事物普遍聯絡”、“量變與質變”、“現象與本質”、“可能性與現實性”、“階段性與全程性”、“偶然性與必然性”等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觀點,從觀察分析前後相鄰偶數“素數和對”中各素數之間的相互關係入手,綜合運用計算機程式設計技術和數理統計、極限、反證法等數學思想與方法,結合計算機統計資料,對“哥德巴赫猜想”進行深入探索和系統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這一世界數學難題必將會得到徹底破解,筆者也願為“哥德巴赫猜想”早日變為“哥德巴赫定理”而繼續努力!

  • 12 # 馬樂戈比

    數學脫離了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就毫無意義,證明了哥德巴赫猜想又怎麼樣呢?有什麼用呢?我覺得高能物理,理論物理等基礎物理學科才是物質文明發展的最根本動力,數論等這些純數學完全是人類自己和自己玩的思維遊戲而已,只能起到開發思維的作用,並不能直接推動物質文明。

  • 13 # 這種迷迷瞪瞪

    要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用人類現有的知識,方法,已不可能完成,因此必須發現新的定理,新的方法,陳景潤為了完成1+2的證明,首先發現了若干個新的定理和新的方法。才得以完成了1+2的證明,即證明了任何一個大於6的偶數均可以表為這麼兩個數之和,這兩個數其中一個為素數,另一個數則不超過兩個素因子。這就是陳氏定理。陳的研究成果至今人類想破腦瓜也不知怎麼應用,用陳本人的話,即人類社200年內都不知如何應用陳氏的成果。

    1+2已經證明,1+1還會遠嗎?是的,這看上去的一步之遙卻離的如此之遠,據我估計500年內能夠解決,尚屬快的。關鍵是許多專業人士連從何入手都不知道。

    順便說一下,數學已領先其他自然科學太遠了,人類所認識的世界已不能為數學的某些學料的發展提供任何模型和參考,很不幸,數論就是這麼一個學科,最後我也做一個大膽的猜想,當1+1被證明之時,人類已可以在太陽上定居了。

  • 14 # 所論

    任何大於1的整數可以是有限個素數的積,r為何有積?積是在和的基礎上延伸而來的。因此,任何大於4的偶數都可以成為兩個素數的和,這是很正常不過的。世間之事本就是一張網,什麼巧合不巧合的,包含與被包含,相交與不相交的關係而已

  • 15 # 佈道真仁

    哥德巴赫猜想小的時候覺很神秘,陳景潤證明出來1+2後覺得很偉大,當然也有徐遲的描寫,現在新疆巴州且末縣中學有個新入教的老教師唐子周,很簡潔證明出1+1,聽說很神。職稱也跟著連跳。

  • 16 # 秈稻zx

    好多人說證明這些沒有用,其實去看看最近片子《降臨》和原著的書,就知道表達對一個文明的重要性,數學就是一種嚴謹的表達。人類發明了數字,最開始只是為了計數,但是後來透過數字可以證明大量的科學定理,這是為什麼,你們不覺得奇怪麼?

  • 17 #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51

    本來這個話題就是誤解了,用科學發展觀來判定一下吧,5w只是一種局域性的思維方式,放在幾次元空間能成立,放在另次元空間根本不成立,哥德巴赫猜想就是侷限性很強的話題,不過它也是一種臨界函式,你能證明就到了另次元空間,意識形態只不過是能量和物質波動的一種狀態,在有無之間的一個嫁接,如果真要和神學掛鉤,只能證明神學是另外的一個空間表態,所以哥德巴赫猜想就是能量和物質波動幾次元的一個產物。

    神學也是一種

  • 18 # 雨飛63

    作家徐遲寫過一篇報告文學,名字就叫《哥德巴赫猜想》。裡面講述了陳景潤怎樣一步步證明哥德巴赫猜想的,陳景潤證明到了1+2,就是這1+2在世界數學界引起了轟動。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欣賞一下。1966年陳景潤證明了"1+2"成立,即"任一充分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成二個素數的和,或是一個素數和一個半素數的和"。

  • 19 # 語境思維

    代數是幾何的變相,自然數屬於代數。我冥冥中覺得可以用幾何法來求證。自然數被1整除,意味著1是計數單位,相當於曲線上的一個既約線段。一個素數只能被自己整除,意味著該數是一個整體,可理解為一個封閉曲線,對應一個圈(o)。兩個素數之和相當於兩個疊加的封閉曲線。符合這個條件的唯一圖形,是莫比烏斯曲線(∞)。證畢。說明,❶只需承認一個封閉曲線是一個迴圈或週期或整體即可,不必涉及複變函式M(z)=(az+b)/(cz+d)。❷若推翻本證明,必須先推翻代數是幾何的變相。

  • 20 # 國王的寶馬車

    看了摺疊的回答,我終於明白為什麼我們中國還無法步入發達國家的佇列,是因為絕大部分人的科學意識太淡薄了,就拿這個問題而言,哥德巴赫猜想,很多人問破解他意義在哪,證明一加一什麼的能買車買房,能促進社會進步嗎,那麼我反問這些人,你們能促進社會進步嗎,沒有哥德巴赫猜想所代表的數學,我們能處在這科技的社會嗎?幾千年前的幾何學如此時的哥德巴赫猜想一樣,都是處在證明的階段,那時也會有人問它存在的意義在哪,小致那些人拿在手上不懂用的手機,大致那些人只會坐不會造的飛機都存在著幾何,不只是它的理論公式,還有它的思維模式,再說回來,哥德巴赫猜想的意義也在此,它所能帶來的,絕非是理論那麼簡單,在證明它的人也不是為了買房買車而去證明,當不懂其中的人質疑或是噴它的存在時,不僅侮辱了熱衷討論的人對科學的態度,還侮辱了科學,侮辱了數學。倘若有人問數學算什麼科學,自己去度馬克思關於數學的名言。說白一點,數學裡有很多和哥德巴赫猜想一樣的,但就是那些才讓汽車和手機問世,第一個造車造手機賺錢的,是不會問哥德巴赫猜想的意義在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滸傳》五虎上將林沖有什麼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