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太史
-
2 # 歷史來揭示
戰國的銅鏡有:
春秋四乳光芒鏡、戰國龍紋鏡、戰國蛟龍紋鏡、戰國蛟龍紋鏡、戰國四山紋鏡、戰國五山紋鏡、戰國摺疊式菱紋鏡、戰國變形三龍紋鏡
漢代的銅鏡有:西漢星雲紋鏡、西漢清白連弧鏡、西漢四乳羽人騎龍鏡、西漢銅華連弧紋鏡、西漢見日之光草葉紋鏡、西漢日有憙草葉紋鏡、西漢投博至明草葉紋鏡、西漢見日之光草葉紋鏡、西漢日有意草葉紋鏡、西漢單圈銘文鏡、西漢家常貴富銘文鏡、西漢四乳神獸鏡、西漢內而光四神博局鏡、東漢禽獸搏局鏡、新莽王氏四靈博局鏡、新莽魏氏博局紋鏡、東漢十二字博局紋鏡、東漢長宜子孫連弧紋鏡、東漢人物車馬雕像鏡、東漢神人車馬紋雕像鏡、東漢青蓋龍虎銘文鏡、東漢建安十年神人神獸雕像鏡、東漢半圓方枚神獸鏡
東漢重列式神獸鏡、東漢吾作神人神獸鏡、東漢尚方博局紋鏡、東漢神人神獸鏡、東漢龍虎鏡
現在的價格比較高的是:
1495萬成交的海獸葡萄古銅鏡,908.5萬成交的四乳神獸古銅鏡,897萬成交的“明逾滿月”跑獸古銅鏡,605萬成交的戰國的喜鵲猴子古銅鏡
古銅鏡的價格首先取決於其製作的年代,戰國時期和唐代的銅鏡價格最高,其次是漢代銅鏡,宋、元時代的銅鏡價格相對較低,明、清時代的銅鏡價格更低。目前市面上的漢唐銅鏡仿品很多,這類銅鏡從宋代就開始有仿造的了,現在新仿品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其實真品漢鏡花紋精美清晰,黑漆或水銀沁入器體,不易拭去,而宋代後仿製和當今新仿的漢鏡,採用真品翻模鑄造而成,花紋不甚清晰,顯得模糊,銅質呈黃紅色,黑漆或水銀顏色死,本身光潔度差。 藏友可以透過此處來判別真偽
-
3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古代銅鏡樣式大全及分析
照容梳妝用具的古代銅鏡與今天的玻璃鏡使用方法大致相同。春秋戰國之前,銅鏡還是僅供王公貴族使用的奢侈品,普通百姓常以水中的倒影察照自己,好似以器皿盛水而人監於水。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鑑”是盛水或冰的金屬容器,盛水後可以映照,因此也成為銅鏡最常見的別稱,《新唐書魏徵傳》 就有“以銅為鑑,可正衣冠”。
戰國以後銅鏡在社會上廣泛流行,或隨身攜帶,或以鏡架、鏡臺相輔陳設室內。鏡背多有鈕,用以穿繩繫帶,方便抓握,唐代開始出現帶柄手鏡,宋代以後在社會上廣泛流行。
菱花銅鏡(菱花型鳥獸紋銅鏡)(唐代)
帶柄銅鏡(9.8×18.6) (明代)
插屏銅鏡(11.5×16.5) (明代)朗耀千秋鑑歷史
中國銅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史傳說時代,考古發現最早的銅鏡年代與傳說的聖人鑄鏡時代大致相當。後經商周的醞釀,達到先秦——銅鏡鑄造第一個高峰時期。
西漢武帝時期國勢強盛,社會安定,銅鏡製作蓬勃發展,形成了具有漢代文化特色的銅鏡裝飾。三國兩晉南北朝,銅鏡鑄造隨著社會動盪而減退。 唐代是中國農耕社會的鼎盛時期,銅鏡鑄造達到了頂峰。五代以降,北方戰事頻繁,民生困頓,鑄鏡中心都集中在經濟相對富庶的南方地區。雖也有精品,多數都難脫離重實用、輕花紋的商業格調,最終被玻璃鏡完全取代。
承安四獸銅鏡(8.6) (金代)
航海銅鏡(17.7) (宋代)
鳥獸葡萄紋銅鏡(15.2) (唐代)
鳥獸山水紋銅鏡(17.2) (唐代)
蟠螭菱紋銅鏡 (12.4) (戰國)
四乳四虺紋銅鏡(17.8) (漢代)
連弧紋銅鏡(9.4) (漢代)
八乳規矩銅鏡(18.5) (漢代)
四乳草葉紋銅鏡(18.3) (漢代) 妙極神工美造型
圓形一直是中國古代銅鏡造型的主流。唐代銅鏡追求鏡型的新穎美觀,菱花形、葵花形、六角形、八角形、亞字形都是首創,花型鏡更成為後代效仿並改進的藍本。宋代帶柄鏡,鐘形、長方形、雞心形、盾形、鼎形鏡也都極大地豐富了古代銅鏡的造型藝術。
鏡鈕和鈕座裝飾的細密變化成為歷代鑄鏡追求精緻的重要表現。中國除東北地區出土多鈕鏡外,其他地區多為單鈕鏡。早期鏡鈕小,大多不太講究鈕座裝飾,漢代以後,鏡鈕造型日漸豐富,並達到了鏡鈕、鈕座與銅鏡整體裝飾之間的完美結合。宋代以後隨著人們對銅鏡審美觀念的改變,鏡鈕、鈕座的裝飾功能也淡化了。
葵花形雙鸞紋銅鏡(27.3) 唐代
連弧紋銅鏡(22.3) 漢代
八卦紋銅鏡(10.8) 唐代
菱花形銅鏡(10.5) 唐代
吳牛喘月紋銅鏡 (13.4) 宋代
方形海獸葡萄紋銅鏡(10.4×10.2) 唐代
四花紋銅鏡(19.7) 唐代
亞字形花草紋銅鏡 (15.5) 宋代
菱花形人物故事紋銅鏡(14.6) 宋代
星雲紋銅鏡 (17) 漢代
亞字形萬字紋銅鏡(14.5) 唐代 巧刻精雕修紋飾
銅鏡的恆久藝術性則在於主題紋飾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雖有構圖侷限,卻能融入歷代工匠無限的遐想與社會文化風尚。
中國古代銅鏡紋飾普遍採用線條式、浮雕式表現手法,規則佈局。內容也大致經歷了由幾何紋——植物紋——動物紋——人物故事紋飾的發展之路,從抽象到形象,從拘謹呆板,到生動活潑。唐代銅鏡達到了裝飾藝術的頂峰,並形成了自由、寫實無構圖規則限制的新格局;宋代銅鏡中一些流露精緻纖細文人氣質的纏枝花卉等圖案,金元之際難以為繼,而線條粗獷、生命力旺盛的民間藝術,則被後世廣泛傳承。從銅鏡紋飾的演變不難領略中華民族工藝的審美歷程。
瑞獸祥魚紋銅鏡
七乳瑞獸紋銅鏡(18.7) 漢代
雙獅紋銅鏡(18.6) 唐代
瑞獸紋銅鏡(13.9) 唐代
龍虎紋銅鏡 (11) 漢代
鸚鵡狻猊紋銅鏡(17.8) 唐代 狻猊:音酸泥,傳說中的瑞獸二、星雲紋 流行於西漢中期,因形狀似天文星象,故有星雲之名,也有學者稱作“百乳銅鏡”。對於紋飾是取法天象,還是由蟠螭紋演變而成存在爭議。長安地區是漢代星雲紋銅鏡主要流行區域。
星雲紋銅鏡(15.6) 漢代
星雲紋銅鏡(15.6) 漢代
星雲紋銅鏡(15.7) 漢 三、規矩紋 全國發現較多,多流行於新莽到東漢中期,亦被稱作“博局銅鏡”,“日晷銅鏡”等,體現了研究者對這種紋飾的不同認識。TLV(規矩紋符號)與表示方位的四神、十二地支或體現昇仙思想的銘文配合,可能與漢代盛行的讖緯學說、神仙思想、陰陽五行說有關。
鳥獸規矩紋銅鏡(21.1)
尚方鳥獸規矩紋銅鏡(19.5)
規矩渦銅鏡(14)
尚方鳥獸規矩紋銅鏡(17.4) 海獸葡萄紋銅鏡
流行於唐高宗到武則天時期,認為是唐代流行的葡萄紋樣和六朝以來盛行的瑞獸紋飾結合而成,也有人認為是隨著中西交流的頻繁,受西方紋飾影響而產生的。
海獸葡萄紋銅鏡(21.4)
海獸葡萄紋銅鏡(12)
海獸葡萄紋銅鏡(18.7)
海獸葡萄紋銅鏡(19.3)
海獸葡萄紋銅鏡(12.5)五、十二生肖紋 流行於北朝到唐初,配有忍冬、四神、八卦等不同輔助裝飾形式,可能有著深刻的祈求吉祥的含義。
四神十二生肖紋銅鏡(24.7)
“正光四年”十二生肖紋銅鏡(8.1)
四神十二生肖紋銅鏡(13.5) 辭旨溫雅鑄鏡銘
銅鏡上鑄銘文始自戰國末期,此後就成為鏡背裝飾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漢武帝前後出現了完全以銘文為主題的的銅鏡裝飾風格。
銅鏡銘文大致經歷四次重大變革階段:戰國至西漢中葉,西漢末至東漢,隋唐,兩宋。鏡銘書體從原來的篆體或隸中帶篆,演變到成熟隸書,三國、兩晉沿襲,隋和唐初普遍改為楷書,南宋開始多采用宋版書體。
歷代銅鏡銘文內容體現著一定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情懷。漢代多見紀年、紀氏、宣傳銅鏡質量、祈求升官發財、反映昇仙思想的內容。唐初鏡銘常以富有韻味的五言詩、迴文詩的形式詠鏡頌人。宋代以後流行的商標字號銘則是鑄鏡行業品牌意識的流露。
“千秋”雙鸞紋銅鏡(22.4) 唐代 “千秋”是 “千秋節”鑄鏡的標誌,八月五日是唐玄宗的生日“千秋節”這一天全國都鑄造鏡子,相互饋贈,祝福長壽
“祥雲覆蓋”鐘形銅鏡(14.5×11.3) 元代
四乳草葉紋銅鏡(13.3) 漢代 “見日之光 長勿相忘”
龜鈕篆文銅鏡 (19.4) 元代
“家常富貴”銅鏡 (17.9) 漢代 質明採麗見工藝
銅鏡鑄造首先需制範,以泥範最多,也有少量的石範。工序依次分為選料——配料——熔鍊——鑄造——熱處理——刮削——研磨——開鏡。為改善加工效能,延長使用時間,戰國時期開始採用了淬火、回火的熱處理技術,宋以後使用較少。歷代銅鏡因鑄造技術的高低和合金成份的不同,其質地、銅色呈現出不同的特徵。
制範時雕刻的鏡背紋飾和銘文,需要操作者具備相當的藝術修養和技術功底,鑄造出來的銅鏡紋飾多呈現幽雅的青銅本色。而唐代盛行的特種工藝鏡則有著富麗奪目的裝飾效果,更提高了銅鏡的觀賞價值。由於飾片容易剝落,流傳至今尚能圖案完整極為罕見。
折枝團花紋銅鏡 (24.2) 唐代
連弧銘帶銅鏡(18.2) 漢代
萬字銅鏡(12.1×12.3) 唐代
仙人龜鶴銅鏡 (15.7) 宋代
蟠虺草葉紋銅鏡 (14.7) 漢代
素背銅鏡 (12.8) 宋代
花乳紋銅鏡(13.6) 漢代
-
4 # 蛤蟆的油
戰國的銅鏡有:春秋四乳光芒鏡、戰國龍紋鏡、戰國蛟龍紋鏡、戰國蛟龍紋鏡、戰國四山紋鏡、戰國五山紋鏡、戰國摺疊式菱紋鏡、戰國變形三龍紋鏡
漢代的銅鏡有:西漢星雲紋鏡、西漢清白連弧鏡、西漢四乳羽人騎龍鏡、西漢銅華連弧紋鏡、西漢見日之光草葉紋鏡、西漢日有憙草葉紋鏡、西漢投博至明草葉紋鏡、西漢見日之光草葉紋鏡、西漢日有意草葉紋鏡、西漢單圈銘文鏡、西漢家常貴富銘文鏡、西漢四乳神獸鏡、西漢內而光四神博局鏡、
東漢禽獸搏局鏡、新莽王氏四靈博局鏡、新莽魏氏博局紋鏡、東漢十二字博局紋鏡、東漢長宜子孫連弧紋鏡、東漢人物車馬雕像鏡、東漢神人車馬紋雕像鏡、東漢青蓋龍虎銘文鏡、東漢建安十年神人神獸雕像鏡、東漢半圓方枚神獸鏡東漢重列式神獸鏡、東漢吾作神人神獸鏡、東漢尚方博局紋鏡、東漢神人神獸鏡、東漢龍虎鏡
隋唐、唐朝的銅鏡有:隋唐十二生肖鏡隋唐練形神冶仙禽瑞獸鏡隋唐靈山團紋鏡隋唐靈山六獸銘文鏡隋唐昭仁曬德四神鏡
唐代瑞獸菱花鏡唐代雙獸雙鸞菱花鏡唐代禽獸菱花鏡唐代山嶽花鳥菱花鏡唐代孔雀牡丹紋葵花鏡唐代八卦方鏡唐代鳳紋葵花鏡唐代雙鸞銜綬鏡唐代雙鸞銜綬葵花鏡唐代蟠龍紋葵花鏡唐代寶相花葵花鏡唐代真子飛霜鏡唐代真子飛霜葵花鏡庸代菱形方格鏡唐代孔雀瑞獸葡萄鏡唐代六瑞獸葡萄鏡唐代五瑞獸葡萄鏡唐代六瑞獸葡萄鏡唐代四神十二生肖鏡唐代蟠龍紋鏡唐代四獸紐陰鑑鏡唐代十二生肖八卦鏡唐代花鳥帶柄鏡
宋、遼、金、元的銅鏡有:北宋銀背龍風舞蹈鏡宋代盾形銘文鏡宋代四雁折角方鏡宋代天師降龍葵花鏡宋代鼎爐形雙龍鏡宋代長命貴富銘文鏡金代吳牛喘月故事鏡金代吳牛喘月故事鏡金代許由巢父故事鏡金代雙鯉紋鏡金代柳毅傳書鏡金代人物故事鏡元代牡丹鳳凰紋鏡元代雙龍紋菱花鏡元代梵文鏡元代漢梵兩體咒文佛字鏡
明、清的銅鏡有:明代五行大布銘文鏡明代刷銀吉祥文字鏡明代雲龍紋鏡明代準提咒文佛像鏡清代富貴雙全銘文鏡清代五子登科帶柄鏡清代雙喜五蝠紋鏡
現在的價格比較高的是:1495萬成交的海獸葡萄古銅鏡,
908.5萬成交的四乳神獸古銅鏡,
897萬成交的“明逾滿月”跑獸古銅鏡,
605萬成交的戰國的喜鵲猴子古銅鏡古銅鏡的價格首先取決於其製作的年代,戰國時期和唐代的銅鏡價格最高,其次是漢代銅鏡,宋、元時代的銅鏡價格相對較低,明、清時代的銅鏡價格更低。
目前市面上的漢唐銅鏡仿品很多,這類銅鏡從宋代就開始有仿造的了,現在新仿品幾乎可以以假亂真。其實真品漢鏡花紋精美清晰,黑漆或水銀沁入器體,不易拭去,而宋代後仿製和當今新仿的漢鏡,採用真品翻模鑄造而成,花紋不甚清晰,顯得模糊,銅質呈黃紅色,黑漆或水銀顏色死,本身光潔度差。 藏友可以透過此處來判別真偽。
-
5 # 曠野獵趣
古銅鏡 唐代的
唐代的海獸葡萄鏡 唐代的海獸葡萄紋鏡 漢代王莽的規矩鏡
隋唐時期的鬧市人物鏡
隋唐時期的大型銅鏡 (直徑34cm)還有唐代的瑞獸鸞鳥葵口鏡
還有這些
唐代菱花鏡
金代的高仕宴飲鏡
唐代的馬球鏡
迷你小銅鏡
玉石製作的夔龍紋鏡
漢代的大型龍虎鏡
直徑26cm的唐代早期龍紋鏡
唐代瑞獸葡萄鏡
漢代羽人神獸鏡
漢代羽人狩獵紋鏡
唐代的鳳凰麒麟紋飾鏡
漢代的雙圈銘文鏡
隋代的坊銘鏡
唐代的瑞獸鏡
戰國的龍鳳鏡
唐代的瑞獸鏡
透過這些你應該知道什麼鏡子最美了吧!
-
6 # 國家人文歷史
【六朝時期·銅鏡】
最早的銅鏡出土於甘肅廣河齊家坪和青海貴南尕馬臺齊家文化墓葬。1975 年,甘肅廣河齊家坪墓葬中發掘出一面素鏡。這面素鏡與1976 年青海貴南縣尕馬臺出土的七角星紋鏡都是齊家文化的代表。齊家文化距今約四千年,學者們認為,它的下限應與夏王朝接近。
銅鏡誕生初期,資源開採量小,銅料非常珍貴,成品價格昂貴,普通人家難以擁有,這種技藝經過商、西周、春秋,到戰國時發展成熟,清代以後逐漸被玻璃取代。銅鏡背面可由內到外劃分為鈕、鈕座、內區、中區、外區、圈帶、銘帶、邊緣等部分。鏡的背面裝飾通常都為一個主題紋飾,這是決定一面銅鏡的名稱和時代的主要依據。
戰國銅鏡以圓形為主,紋飾繁密,題材豐富,包括禽獸紋、幾何紋、山字紋等等,其中山字紋鏡分佈最廣,數量也最多,是戰國銅鏡的一大特色。銅鏡已不限於貴族賞賜之物,在市井中也能購買到,但是價格昂貴。銅鏡用來照容貌,與生活密切相關,通常被放在墓主人的頭頂或胸側,表示為主人生前的日常隨身物。有些銅鏡被放在漆盒裡,旁邊放有木梳和木篦,有的銅鏡周圍還有絲織物痕跡,推測最初為絲織品包裹,足見當時人們對銅鏡的重視。
漢代銅鏡已十分普及,仍以圓形為主,像戰國銅鏡那種抽象的裝飾紋樣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新穎的草葉紋、星雲紋等。從瀋陽故宮館藏的9件漢代銅鏡可以看出,西漢銅鏡多以銘文與紋飾搭配裝飾,銘文內容有吉文和祝福、相思、祈求富貴等。紋飾多采用高浮雕手法,突出了立體觀賞性。漢代昇仙思想盛極一時,銅鏡中出現了大量的仙人。銅鏡成為“趨吉避凶”的工具,懸掛於門首或置於廳堂,作為“鎮宅之寶”、“降妖驅魔之寶”。這個功能被日益放大,在很多古裝武俠劇中,銅鏡是捉妖道士手中的重要法寶。
銅鏡紋飾
唐朝崇尚道教,道教的宗教色彩,則反映到了銅鏡上,道教神仙人物故事的題材被大量運用到銅鏡的紋飾上面,出現了月宮鏡、飛仙鏡等。元明清時期流行的八仙鏡和八寶鏡均與道教八仙有關。八仙乃道教神仙,八寶指的是八仙手持的八種器物。
銅鏡與佛法
銅鏡文化被佛教所用,一方面是物質層面的含義,即以鏡的實用性,拓展銅鏡的功用,從而賦予銅鏡更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為了與佛結緣,祈福消災,常將銅鏡供奉於寺廟,佛教還以銅鏡為喻,闡明玄妙佛法,解說佛教哲理,由於銅鏡文化受到佛教的影響,鏡背紋飾中出現了反映佛教文化的圖案。
回覆列表
謝邀。銅鏡是華人民古代的生活用品之一。從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到百年前的晚清,歷代鑄鏡不止。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銅鏡更把銅鏡史推到史前四千年,銅鏡史更被細化到了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兩宋、遼、西夏、金、元、明、清諸代,拍場中還出現了日本銅鏡。但我認為,如果不想開古代銅鏡博物館,不必代代都收,朝朝皆藏,只宜從春秋戰國、秦漢、隋唐三個階段入手,研究民俗的藏友可多關注兩宋、元、明、清諸代銅鏡。
春秋戰國的銅鏡多集中在戰國時期,如“山字紋鏡”“羽紋鏡”“雲雷紋鏡”“花葉紋鏡”“龍紋鏡”“變形蟠螭紋鏡”“連弧紋鏡”“鏤空龍紋鏡”“菱紋鏡”“猴紋鏡”“鳳紋鏡”等品類,春秋時期的銅鏡不多見,除類似繩紋的“龍紋鏡”偶見外,其他品種很難見到。
秦代享國不長,許多銅鏡與戰國和兩漢時期的銅鏡混在一起,年代定性多有爭議,但這並不影響銅鏡的珍貴程度和收藏取向。
兩漢時期鑄鏡品類豐富。龍鳳作為歷史的圖騰貫穿了中華民族的發展史,體現在銅鏡上則是每個朝代,各民族的銅鏡上都有著不同面貌的龍鳳紋飾。兩漢時期的銅鏡上,各式各樣的龍紋,成為銅鏡的主要紋飾,另像“四乳四神鏡”“半圓方枚神獸鏡”“七乳七獸鏡”“長宜子孫連弧紋鏡”“百乳鏡”“四乳四虺紋鏡”“神獸對峙鏡”“重列神仙瑞獸鏡”“四葉八鳳紋鏡”“神人畫像紋鏡”“龍虎紋鏡”規矩紋鏡等,也是這一時期的常見品種。
隋唐時期銅鏡種類繁華,但多集中在唐代,銅鏡劃分亦有初唐、中唐、晚唐之分,隋代鑄鏡較少,且有年代依據可考。具體種類有“團花紋鏡”“十二生肖紋鏡”“瑞獸紋鏡”等品種。
唐代銅鏡首推“海獸萄葡紋鏡”,大小尺寸不一,紋飾內容繁密,幾種毫無關聯的動植物聚於一鏡,既和諧自然,又匪夷所思,令人不解,這大概就是她的迷人魅力吧。唐代龍紋鏡,既有減地雙圈十二龍紋鏡,又有淺浮雕單龍紋鏡,成為唐代各種藝術形式中最優美的龍紋圖案。“雙鸞蓮花紋鏡”“鴛鴦雙鳳紋鏡”“雙鸞銜綬帶紋鏡”是古人對愛情的追逐。“月宮鏡”“三樂紋鏡”“擊球鏡”“飛馬鏡”“仙山瑞獸紋鏡”“蝴蝶花卉紋鏡”等銅鏡映射出大唐盛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