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劉盈即漢惠帝之母呂后生性歹毒,漢惠帝之後,朝臣從眾多劉姓王族中選擇皇位繼承人,為何要選擇劉恆而不是其他人?
4
回覆列表
  • 1 # 青史通鑑

    漢高祖劉邦開創大漢王朝、之子劉盈也就是漢惠帝即位之後,馬上就遇到了十分棘手的問題。漢惠帝的生母呂后,大家都是知道的。呂后也就是劉邦的妻子呂雉,這個呂后實在太“厲害”,後人將其和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帝武則天相提並論,兩人合併稱之為“呂武”。

    呂雉是劉邦當皇帝時的皇后,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首位皇后,自此之後,皇帝的正宮娘娘被稱之為皇后。劉邦駕崩之後,呂雉被尊為皇太后,他也就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首位皇后。

    但是這位和武則天齊名的呂雉,他功勞大,同時也是臭名昭著啊,她開啟了外戚專權的歷史之先河,讓許多無辜者蒙冤受難,還極大地危及了皇室的統治。

    呂雉為了“奪權”,大肆殺害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首先是把對漢立國做出巨大的貢獻的韓信殺了,呂雉為了殺害韓信,與蕭何進行了“合謀”,所以後來產生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典故,所謂“成也蕭何”也就是“蕭何月下追韓信”,舉薦蕭何為朝廷所用,後邊蕭何與呂雉合謀殺害韓信就是“敗也蕭何”。

    蕭何那麼位高權重的人都被呂雉給殺害了,所以呂雉馬上達到了“在朝廷立威”的目的。之後,呂雉又將彭越等人設計殺害。

    劉邦駕崩後,呂雉之子劉盈即皇帝位,也就是漢惠帝。所謂“母以子貴”,既然呂雉之子劉盈已經成為天子,呂雉更加“貴”了,達到了張揚跋扈、獨掌大權的地步,對呂氏家族予以大力任用,整個朝政由呂氏家族掌控,劉氏天下好像換了一個姓。

    呂雉的心狠手辣、心腸歹毒,讓人毛骨悚然,這哪裡是女人啊?劉邦在位的時候,戚夫人得到恩寵。於是,呂雉將戚夫人之子趙王劉如意殺害,把戚夫人的兩隻手、兩隻腳砍斷,把戚夫人兩隻耳朵弄聾,把戚夫人兩隻眼睛挖掉,以毒藥把戚夫人的喉嚨弄啞,並且還將戚夫人丟到滿是蛆蟲的廁所當中,將其稱之為“人彘”。

    劉盈駕崩後,呂后立劉恭為皇帝。劉恭是什麼人,他姓什麼,這個誰也不知道,反正呂雉從什麼地方隨便找來的,說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但大家都知道他不是劉盈的兒子。乾脆自己直接行使皇帝的職權,臨朝稱制,呂雉也就成為中國古代歷史上太后稱制、專政的第一人。

    劉恭稍微長大了一點點,呂雉將其廢掉,立另外一個小孩劉弘為皇帝,呂后一手遮天獨享漢家天下。

    呂后死後,人們想起其歹毒、專制來,真是令人顫抖、害怕。大臣們商量要立誰為皇帝的問題,首先確定的一條原則是這位皇帝的母親必須是善良之人,這個天子之家必須有著良好的家風家教。他們是被呂雉弄怕了呀!

    劉邦的後人眾多,其中有許多地方上的王侯,劉邦的後人也不乏具有真才實學、有真本事的,但是大臣們一個個梳理過來,發現許多皇室後人的母親“有呂后遺風”、不夠善良。透過反覆的考量之後,目標確定在劉恆的身上。為什麼要選擇劉恆呢?並不是劉恆的才幹比其他皇室後人高超,僅僅是因為劉恆的母親薄氏在朝野有著良好的口碑,是個善良之人。公元前180年,薄氏之子劉恆登基當上了皇帝,劉恆即漢文帝,“文景之治”由此開啟!

  • 2 # 心靈能量源

    首先談一下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呂后死去,大臣們擁戴劉氏重新主政,大肆屠殺呂氏家族成員。

    連呂后的孫子,也就是漢惠帝的兒子們都被殺盡。

    影視劇中的呂后

    因此當時漢惠帝是沒有後代可以繼承皇位的,所以只有從劉氏諸侯王中選取皇帝。

    因為大臣們吃夠了呂后和呂氏家族專政的苦。

    為了避免皇后專政,外戚橫行的事情再度發生。大臣們都迫切希望新皇帝的母親的家族德行優良。

    因此大臣們做了很多對比,最後發現只有劉恆的母親薄氏的家族的德行最好,最順服。

    影視劇中的薄姬,劉恆的母親

    而且當時劉恆是劉邦現存年紀最大的兒子,為人也慈孝寬厚。

    因此就選劉恆為皇帝了。

    影視劇中的漢文帝劉恆

    可見劉恆最後被推舉為皇帝有兩點原因:

    第一點是他母親的家族比較順服;

    第二點是他自己德行出眾。

    後來劉恆也確實是一個仁慈、節儉、能幹的好皇帝,開啟了文景之治的美好時代。

  • 3 # 東秋妮

    學這樣歷史教科書長大的華人往往會有一種感覺,漢高祖劉邦駕崩後,由劉邦的妻子漢高後掌權,漢高後薨後,由劉邦的兒子劉恆掌權,劉恆駕崩後,又由劉恆的兒子劉啟掌權,劉啟駕崩後,由劉啟的兒子劉徹掌權,劉徹便是漢武帝,看起來,很有一脈相承的感覺!

    這中間又或有意或無意地掩蓋了一段歷史:劉邦駕崩後,繼承皇位的人是劉邦的嫡子劉盈,而非劉邦的髮妻呂后,呂后在劉盈當皇帝時權力很大,但並沒大到獨自掌權的程度。

    而且,劉盈是有兒子的。

    劉盈有六個兒子,其中的兩個先後在太皇太后呂后的扶持下登上帝位,雖然兩個少帝在位時以太后呂后紀元,但兩個少帝是如假包換的皇帝,兩個少帝的皇位也是得到了漢朝皇室、諸侯王和朝廷大臣承認的。

    結果,讓人想不到的是,呂后剛剛撒手人寰,少帝便被人從皇位上趕了下去,代替少帝坐上皇位的,竟然是劉盈異母弟弟劉恆,也就是史書中記載的漢文帝。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呂后說起。

    呂后當政時,漢高祖劉邦已經封了十個兄弟子侄為諸侯王,這其中包括劉邦的七個親生兒子、一個異母兄弟、一個親侄子、當然,還有一個在劉邦駕崩前被造反的異姓王英布殺死的族兄弟。

    輪到呂后當政,呂后對這些劉姓諸侯王並不放心,先後透過各種方式換掉了一些諸侯王或削弱一些諸侯王的勢力,取而代之的,是呂后的孃家人和呂后的孫子。

    待到呂后一死,某些曾在呂后當政時受到波及的劉姓諸侯王和有野心劉姓諸侯王便發兵,挺進關中,意圖改換權力格局。

    這其中,最熱心的,便是齊王和齊王的兄弟們。

    當時的齊王劉襄是已故齊王劉肥的兒子,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是最早被封為諸侯王的三個劉氏子孫,另外兩個分別是劉邦的異母弟劉交和族兄弟劉賈,劉交和劉賈都曾在滅秦和楚漢之爭中做過貢獻,被封為異姓王沒任何不妥,而劉肥在劉邦定鼎天下過程中唯一的苦處便是在項羽的軍營中蹲了笆籬子。

    劉肥在呂后當政時薨,齊王的位子由長子劉襄繼承。

    劉襄能力出眾,充滿野心,把兩個弟弟劉章和劉興居派到長安,意圖在呂后薨后里應外合,呂后這邊廂剛死,劉襄就在那邊廂劫持了琅琊王劉澤的兵,發兵直指長安。

    長安這邊的老臣見劉襄來勢洶洶,便先下手為強,做掉了呂后一家,先行解除劉襄的藉口,而後又謀劃迎立劉邦四子劉恆為帝,堵住劉襄慾望。

    眾位老臣之所以放棄劉盈的兒子,一方面是因為劉盈的兒子是呂后指定的繼承人,既然已經清算了呂后一家,就要避免劉盈子嗣長大後秋後算賬,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少帝還是孩子,還沒法親政,他們中的任何一位也沒有呂后那樣站在少帝背後的合法性。

    所以,老臣們放棄了劉盈的兒子,並在劉恆繼位的那個晚上,殺掉了劉盈的五個兒子,並對外宣稱他們都不是劉盈的兒子,而是呂家抱來冒充的。

    為什麼老臣要選擇劉恆呢?

    第一,劉恆是劉邦還活著的兒子中最年長的,按照繼承順序,劉恆最合適。

    第二,劉恆在代王位上的成績有目共睹,是個心繫國家心繫百姓的王。

    第三,劉恆不曾覬覦皇位,所以政治班底不足,若是劉恆繼位,老臣們的權益能夠得到充分保障。

    就這樣,劉恆在老臣們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而作為劉邦長子長孫的劉襄卻與皇位失之交臂。當然,劉襄不是最慘的,最慘的是劉盈的五個兒子,他們還只是孩子,沒做過任何惡事,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失去了生命。

  • 4 # 路遙lgy

    公元180年,執掌西漢王朝大權的呂后去世。忠於劉氏皇室的朝臣們,以周勃,陳平等為代表密謀將呂氏家族勢力剷除,還證於劉氏。在眾臣推選皇位繼承人時,排除了齊王劉肥,淮南王劉長,最後一致推舉了代王劉恆繼位,史稱“漢文帝”。

    劉恆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薄姬原是魏王豹宮中侍女,魏王豹為劉邦打敗,宮中侍女被衝奴做織女。偶然間劉邦見到薄姬,將其帶入宮中,後生下劉恆。薄氏由於不受劉邦寵愛,而沒有被呂后迫害。

    劉恆被推為皇位繼承人的原因,首先,劉恆在做代王時,寬厚仁孝,將封地代國治理的很好。

    其次,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執政,使外戚亂政,整個王朝幾乎成了呂氏天下。劉恆被推選當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劉恆母親薄氏的家族,在朝廷裡沒有任何的勢力,家庭慘淡,不可能再出現外戚專權的現象。

    漢文帝繼位後,實行道家無為而治的基本政策,修生養息,逐漸使政治穩定,經濟發展迅速發展起來了。

  • 5 # 風情漸漸依舊

    漢高祖去世後,呂后監國專權,漢惠帝英年早逝,諸呂掌握朝中大權,呂后去世後,太尉周勃聯合丞相陳平迎立代王劉恆進京稱帝,史稱漢文帝。

    公元前180年,把持朝政大權多年的呂后死了,宮廷發生政變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卻以迅雷之勢平定了諸呂。當時劉弘的皇后呂氏是個危險因素。雖然她不能復仇,但她是皇后,有機會壯大呂家勢力,劉弘最終被廢黜眾大臣在擁立新君時,自然不想立一個有強大外家勢力的劉氏,來取代和壓制自己辛苦得到的利益。在劉氏眾多子弟裡,寬厚仁慈、名聲較好的代王劉恆就是最好的人選。

    其實劉邦有八個兒子,已經被呂雉殺得只剩下淮南王劉長和代王劉恆,劉恆年長許多,做事低調,名聲又好這樣一個背景簡單的人,很適合當皇帝。所以眾人一致同意,擁立劉恆為帝。

    前有呂后弄權,因為外戚實力過大,影響朝局,擾亂朝岡,立劉恆為帝也是考慮到母親薄姬是妾,身份低微,孃家在朝中沒有勢力,劉恆也沒什麼政治班底,劉恆登基也是必然的。

    周勃、陳平在擁立劉恆時,雖然只會考慮的當時的局勢,考慮當時其背景,但是也讓西漢迎來了一個盛世,才立代王劉恆為帝,漢文帝劉恆在位期間開創了文武之治的繁盛局面,開啟了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為西漢走向強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6 # 穿越再現彼岸

    呂后去世之後,呂產、呂祿(呂后侄子)等人把持朝政,丞相陳平不得處理政務,太尉周勃這個總司令不得踏入軍營,完全把他們架空了。

    呂氏想篡奪漢朝天下,內部他們害怕太尉周勃、朱虛侯劉章,外部害怕齊國、楚國的軍隊,更害怕帶軍的灌嬰反叛 ,猶豫之際,被周勃、陳平、劉章等人發動政變剷除了呂氏的朝中勢力,然後是朝野上下一齊誅殺呂氏族人。(前少帝劉恭像,在位27天,此後是後少帝劉弘,在位4年,分別是漢朝的第三、第四任皇帝,劉盈兒子)

    明明有皇帝在位,朝臣還要立皇帝?

    誅滅諸呂之後,大漢王朝當時是有皇帝的,當時的皇帝是漢惠帝劉盈的兒子(一說養子)前少帝劉弘,是西漢的第四位皇帝。

    明明有皇帝,大臣們還考慮立什麼新皇帝吶?其實漢惠帝劉盈有不少的兒子活著,記錄在案的就有六個,其中有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和其他四個劉盈的兒子。前少帝劉恭因為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後,表現出對呂后的不滿,被呂后殺死了,再次擁立劉盈的另一個兒子劉弘為帝。

    不管漢惠帝劉盈有幾個兒子,這些後代都和呂后家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血統上劉盈及其兒子都有呂后的血脈;給劉盈養育後代的這些后妃也是呂后精心挑選的,都是有姻親和裙帶關係的。(陳平劇照,剷除諸呂主要人員之一)

    既然周勃、陳平、劉襄等人剷除了諸呂,一番血腥的鎮壓也在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要對呂氏進行政治滅絕,不留下任何政治香火。至於前少帝劉弘的帝位已經名存實亡了,主要原因就是沾染了呂后家族的血統。(周勃劇照,剷除諸呂主要功臣之一)

    因此,大臣們商量漢朝未來的皇帝人選!(朱虛侯劉章劇照,齊王劉肥次子,呂祿女婿,剷除諸呂的主要人員之一)

    繼承帝位的幾個最佳人選。

    剷除呂氏家族之後,皇帝的繼承人選自然也很快提上了議事日程,國家大位不能空閒太長時間。

    其實漢王朝經過呂后這麼一折騰,劉邦的八個兒子中只剩下代王劉恆、淮南王劉長,此外還有劉邦的一幫孫子輩的佼佼者,無外乎三個主要人選。

    一、雄心勃勃的齊王劉襄

    劉邦的庶長子劉肥的長子劉襄繼承了劉肥的封爵,屬於長子長孫,在繼承權上除了呂后的兒子劉盈之外,屬劉肥的資格最好。劉肥既然已經病故,他的長子自然也在傳統繼承上佔有一定的優勢。

    齊王劉襄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他的弟弟是朱虛侯劉章,是參與誅滅諸呂的三個主要人物之一,況且軍權在握。齊王劉肥的封地幾乎是現在的整個山東省,他的兒子們也都分封在山東各地,劉肥兄弟眾多,軍力雄厚。

    不管是朝中大臣,還是地方實力,劉襄都有非常大的優勢。繼任皇帝,政權應該相當穩固。不過朱虛侯劉章的妻子是呂后侄子呂祿的女兒,這層關係讓大臣們不寒而慄。(齊王劉襄劇照,劉邦長孫)

    二、驕橫跋扈的淮南王劉長

    淮南王劉長的母親是趙姬,曾經是呂后女兒魯元公主丈夫張敖的美女之一。劉邦路過張敖的封地時,寵幸了趙姬,湊巧的是居然懷孕了。張敖的手下因為不滿劉邦粗暴對待自己的女婿,企圖刺殺劉邦,劉邦因緣際會躲過了刺殺,事後發覺。劉邦將女婿及其主要侍從官員全部逮捕,審問誅殺。湊巧的是趙姬也在其中,雖然懷有身孕,劉邦也沒有什麼憐憫之心,等生下孩子之後也照樣殺了。

    剛出生的孩子就是淮南王劉長,劉邦命令呂后撫養這個孩子長大成人。呂后實際上成了劉長的養母,對呂后時常有畏懼之心。劉長因為是呂后撫養長大,自然也因為這層關係躲過了呂后對他的清算。

    劉長性格暴虐,體格健壯,力能扛鼎,朝野上下都有所耳聞。(淮南王劉長劇照,呂后撫養長大,性格暴虐,漢文帝時期親自錘殺大臣)

    三、憂心忡忡的代王劉恆

    呂后此人心思縝密、毒辣,她將呂氏中的姻親關係比較近的家族美女紛紛嫁給劉姓諸侯王,只要和呂氏攀上姻親關係的劉姓諸侯王基本能躲過呂氏的誅殺。這些呂氏的姻親滲透了劉邦家族的多個諸侯王。

    鑑於代王劉恆和呂后有說不清的關係,代王劉恆在立皇帝這事上還是憂心忡忡的,他也害怕被朝臣們清算和呂后的血緣關係。

    陳平、周勃等人的小心思。

    在商討由誰繼承皇帝位置這件事情上,參與誅滅諸呂的大臣們有自己的小心思,一些看似最有可能登上帝位的人往往是最不利的人選。

    假如讓齊王劉襄繼承帝位,地方上劉襄有幾個兄弟王捧場,中央有自己的二弟朱虛侯劉章支援,應該是帝王的最強組合了。不過這樣強勢的帝王,對於那些參與政變的大臣們來說卻是最不利的,這樣一場誅滅諸呂,擁立新帝的大功會被弱化不少,對將來各自家族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不過這事大家都不說,就在等待一個契機,這個契機就是劉邦家族內部的反對聲音。

    琅琊王劉澤是劉邦的遠房小兄弟,之所以封為琅琊王,除了自己是皇親國戚和戰功之外,能夠讓他封王的是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是呂后妹妹呂須的女兒。劉襄起兵討伐諸呂之時,誆騙了劉澤,奪取了他的軍隊,自然他的妻子也成了劉襄的刀下之鬼。

    琅琊王劉澤是當時漢室宗親中的長輩,他假意欺騙齊王劉襄要到中央舉薦他繼承皇帝位置,迅速逃脫了劉襄的勢力範圍。劉襄的謀士建議留下劉澤,以防不測,但後悔已經晚了。

    接下來的淮南王劉長則因為是呂后撫養長大的,大家有普遍的排斥心理。反而最弱小的代王劉恆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共主,勢力弱小,必須依靠大臣們的輔佐,這些擁立的大臣也各得其所,利益均沾。於是乎,呼啦啦一幫大臣們都去擁戴新的皇帝代王劉恆去了。(漢文帝劇照,他繼承帝位也是有代價的,王妃和四個兒子死的不明不白,而且集中在同一時期)

    代王劉恆即位之後的血雨腥風。

    弱勢的代王劉恆即位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的,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劉恆即位之後,劉邦的九個孫子先後去世,而且集中在同一段時間內,既公元前180年-公元前179年。

    劉邦的這九個孫子分別是漢文帝正妻所生的四個兒子,漢惠帝劉盈的五個兒子,包括後少帝劉弘和其他四個兒子。誅殺漢惠帝的五個兒子,漢朝官方的說法是,他們都不是劉盈的兒子,是呂后搞出來,企圖篡奪劉家的天下。至於漢文帝劉恆正妻所生的四個兒子,記載都非常不詳,且都是短時間去世的。

    如此多劉邦的孫子在同一時間去世,而史官卻記載的非常模糊,這是企圖掩蓋事實的真相。前文我們曾經提過,代王劉恆的正王妃記載非常模糊,反而後來的竇漪房皇后記載非常詳細,這是有意而為之,為尊者諱。

    代王劉恆真正能夠躲過呂后的陷害,最有可能的是他的王妃和呂后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正是因為這層關係,代王才保住了性命。在呂后當政時期,能夠活下來的諸侯王,尤其是劉邦這一支的,大都和呂后有姻親關係和利益輸送,如淮南王劉長是呂后養子;齊王劉肥割讓了自己的封地給呂后的女兒魯元公主,而且次子朱虛侯劉章還是呂后侄孫女女婿;代王劉恆難道被呂后忘記了,那是不可能的,必須有牽制的決定性因素,推斷代王劉恆的正妃和呂后有關。

    漢文帝劉恆即位之後,處於弱勢地位,大臣們對呂后有血統關係的大臣進行了徹底的清除,劉邦的九個孫子都被清除了,何況其他人!

  • 7 # 煮酒聽史

    劉邦死後,呂后當政。呂后當政期間,大力扶持呂氏集團,使得漢室江山受到了嚴重威脅。於是,在呂后病故以後,漢室諸大臣便聯合起來剷除了呂后集團。可是問題隨之而來,皇帝之位空缺,新一任皇帝人選實在是個大問題。最終,經過討論,眾臣決定迎接代地的代王回來做皇帝,是為漢文帝。

    代地位處偏遠,代王也無顯赫背景,是什麼讓這群朝臣選擇他作為新皇帝呢?

    其母薄姬,身份低微

    薄姬,是漢文帝的母親,也是一個可憐之人。

    薄姬是他人私通之女,身份卑賤。後來薄姬入魏王宮(就是項羽分封的那個),本來可以享受錦衣玉食,卻恰逢魏王被劉邦擊敗。於是薄姬就這樣的進入了劉邦的視野。

    劉邦此人,大家也清楚,好色之人,看見薄姬略有姿色,便將其納入後宮。可這一納,薄姬便再也沒有見過劉邦。

    始姬少時,與管夫人、趙子兒相愛,約曰:“先貴無相忘。”已而管夫人、趙子兒先幸漢王。漢王坐河南宮成皋臺,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史記·外戚世家》

    好在,薄姬雖命途坎坷,卻也是有福報之人。有一日,劉邦的寵妃管夫人和趙子兒,就對劉邦說道:我們曾經和薄姬有所約定,先富貴勿相忘。劉邦這才記起薄姬這個人,頓時心生愧意,當即就寵幸了薄姬。而薄姬也就是在這一次懷孕生子,生下了漢文帝。

    此後的歲月,薄姬再也未見劉邦,直到劉邦死去。而呂后當政後,迫害了那些劉邦當年的寵妃,卻唯獨放過了薄姬,任其前往代王封地。

    這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薄姬此人無權無勢,又很不受劉邦寵愛。

    也正是如此,群臣們在立新帝之時才會想起代王。因為如果新帝之母又是一個有權有勢的,很可能會再出現一次“諸呂之亂”。這樣的局面,是群臣們萬萬不想看到的。

    代王劉恆仁孝恭謙,聲名遠揚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但是在通常情況下,一個人如果沒有名聲,就算你最後會發光,但是你已經錯過了很多機遇。

    因此,名聲還是十分重要的。而漢文帝劉恆恰恰就有個好名聲,以至於群臣在挑選的時候,能夠將其作為最優先順序。

    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夫曾參以布衣猶難之,今陛下親以王者脩之,過曾參孝遠矣。

    漢文帝在代地之時,薄姬曾經病重三年。劉恆不合眼,不解衣睡覺,凡是湯藥必親自品嚐。薄姬生病三年,劉恆就這樣服侍了三年。這樣的舉動已經超過曾參很多了。

    也正是如此,劉恆的仁孝之名,得以傳播天下。而漢朝又以孝治理天下,無論是漢高祖,漢武帝,他們的諡號都要加個“孝”字。

    因此,劉恆怎麼看都是新帝的最佳人選。

    結束語

    漢文帝劉恆的登基,既有其母薄姬的庇護,又有其自身的品格加成,因此他的帝位獲取是實至名歸的。

  • 8 # W一家之言

    我來說說自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王夫之:漢興,至文帝而天下大定。

    謝肇淛:三代以下之主,漢文帝為最;光武、唐太宗次之;宋仁宗雖恭儉,而治亂相半,不足道也;文帝不獨恭儉,其天資學問,德性才略,近於王者,使得伊、周之佐,興禮作樂,不難也;光武太宗,以俞業而兼守成,緯武經文,力行致治,皆間世之賢主也。

    歷史對漢文帝的評價是很高的,漢朝是劉邦打天下,文帝治天下。正因為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後來漢武帝打的匈奴四分五裂。可是這樣的一個明君登基確實一個巧合,什麼巧合聽我詳細說說。

    高祖劉邦打下了天下,卻死的太快,給劉氏留下一個大隱患,那就是他的老婆加盟友呂后。劉邦死後不久呂后就開始對劉邦的妃子和子女動手了。囚禁戚夫人,後又把戚夫人做成人彘,殺趙王如意。趙共王劉恢被逼自殺 趙幽王劉友被殺 燕靈王劉建被逼死。齊王劉肥也是差點被毒死,只能獻城保命。大臣就更不用說了,韓信,彭越都是呂后殺的。所以在呂后當政時無論是朝廷重臣還是鳳子龍孫都活的膽戰心驚,唯恐被殺。呂氏一族權傾朝野,不可一世。即使呂后親子漢惠帝也是隻能每日喝酒淫樂不理朝政。

    使人請太后曰:“此非人所為。臣為太后子,終不能治天下。”孝惠以此日飲為淫樂,不聽政,故有病也。《呂后本紀》

    呂后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后,可也是第一位無冕女皇。呂后的命令稱“制”,這是帝王才可以擁有的,呂氏子孫皆封王。可惜的是呂氏子孫不爭氣,都是扶不起來的阿斗,最終隨著呂后的過世,呂氏一族無論男女老幼被誅殺殆盡。如果呂氏一族有一個爭氣的子孫,過個十年二十年,大漢江山改朝換代絕對做得到。

    說了這些呂后的事情跟朝臣選擇劉恆做皇帝有什麼關係呢?有,正是因為呂后的強勢,朝臣絕對不想在出現一個呂后。這就跟劉恆有關係了。

    咱們先說說第一個關係。劉邦有八個兒子,漢惠帝是黃帝,呂后直接和間接乾點了四個,劉肥病死了,還剩下兩個。一個是代王劉恆,另外一個是淮南王劉長,這個劉長又是自小被呂后撫養長大的。漢高祖的兒子只有兩個了,以劉恆為長,這應該是朝臣選擇劉恆的一個原因吧。

    第二個原因就是劉恆在朝堂中的根基淺,甚至根本沒有什麼根基。劉恆根本就是劉邦跟薄姬的一次意外,劉邦是辦完事就把薄姬拋到腦後了,後來可能在沒寵幸過這個可憐的女人。所以劉恆的母族沒有什麼勢力,人丁也不興旺,沒有什麼強權人物,這就避免了外戚干政。其實最開始朝臣有意選擇劉肥的兒子做皇帝的,可是有朝臣提出,外戚中的“駟鈞”不是好東西,為防止又一個呂氏,於是被朝臣放棄了。這個齊王也算夠倒黴的,因為有一個惡舅舅,就錯過了皇位繼承權。這個是坑外甥的舅舅啊。

    “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鈞),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

    可是漢惠帝沒有活著的後代嗎?當然有了,而且是六個,其中兩個當了皇帝,一個前少帝一個後少帝,前少帝被廢后死,後少帝因是呂后所立,又娶了呂氏女,後被朝臣汙衊非漢惠帝的兒子所殺,被殺的還有劉朝,劉武,劉太,罪名相同,非漢惠帝的兒子,而是呂氏子孫。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

    還有一個原因應該是朝臣自私的想法了。要知道,正是因為劉恆在朝堂沒有什麼勢力,所以登基後必須依靠老臣,老臣就不用過擔驚受怕的日子了,勳戚們也能繼續自己的醉生夢死的日子,甚至能擁有更大的權利。

    綜上所述,朝臣們最終選擇了劉恆做了帝王,也正是他們的選擇成就了後來的大漢王朝。

  • 9 # 北辰飛雪

    漢文帝看似平靜的登基過程,其實背後有著慘烈的政治鬥爭。甚至就連呂后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都先後被功臣集團殺掉。漢文帝以默許的態度,換取了自己皇位的穩固。而功臣集團之所以選擇劉恆當皇帝,其實就是因為漢文帝容易控制,更符合功臣集團的利益。

    劉邦有幾個兒子

    要弄明白為什麼劉恆成為皇帝,便先要弄清劉邦有幾個兒子。劉邦共有8個兒子,長子齊王劉肥(劉邦和曹寡婦所生)、次子孝惠帝劉盈(嫡子,呂后所生)、三子趙王劉如意(戚姬所生)、四子代王劉恆(後來的漢文帝,薄姬所生)、五子梁王劉恢、六子淮陽王劉友、七子淮南王劉長、八子燕王劉建。

    其中,趙王劉如意被呂后毒死,淮陽王劉友被呂后囚禁後活活餓死。梁王劉恢的王后是呂氏女,往後仗著呂后的威視,使得劉恢十分憋屈,最終劉恢自殺。燕王劉建早死,本來有個兒子,但被呂后派人殺死,劉建這一脈就絕了。

    長子劉肥、劉長是由呂后撫養長大的,其中劉肥被分封在齊地,為齊王,其下有七十城。即使如此,劉肥也是在把城陽郡獻給呂后女兒魯元公主後,才得以保全。劉肥在孝惠帝六年去世,他的兒子劉襄被立為齊王。

    因此,在孝惠帝去世後,劉邦的長子劉肥、三子劉如意、五子劉恢、六子劉友、八子劉建都已經去世,剩下的兒子只有四子劉恆、七子劉長。而這其中,以代王劉恆居長。

    誅殺諸呂的功臣

    孝惠帝駕崩後,呂后立孝惠帝的兒子為皇帝,只是孝惠帝的兒子都十分年幼,並沒有掌握實權,只不過是傀儡般的存在。等到呂后去世,諸呂被誅殺。在誅殺諸呂的過程中,除了太尉周勃是大功臣外,還有一位功臣,他便是劉肥的兒子朱虛侯劉章。

    朱虛侯劉章想要從內策應,讓自己的哥哥齊王劉襄在外呼應。等到誅殺呂氏之後,便可以讓哥哥齊王登基為帝。齊王帶領手下士兵,並透過欺騙的手段,奪得了琅玡王的兵權後,齊王到達滎陽。

    齊王乃遺諸侯王書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諸子弟,悼惠王(劉肥)王齊。悼惠王薨,孝惠帝使留侯良立臣為齊王。孝惠崩,高後用事,春秋高,聽諸呂,擅廢帝更立,又比殺三趙王,滅梁、趙、燕以王諸呂,分齊為四。忠臣進諫,上惑亂弗聽。今高後崩,而帝春秋富,固恃大臣諸侯。而諸呂又擅自尊官,聚兵嚴威,劫列侯忠臣,矯制以令天下,宗廟所以危。寡人率兵入誅不當為王者。”

    相國呂產派出穎陰侯灌嬰前去抵抗齊王劉襄,只是灌嬰到了滎陽之後,卻和齊王偷偷搭上了線。

    (灌嬰)乃留屯滎陽,使使諭齊王及諸侯,與連和,以待呂氏變,共誅之。齊王聞之,乃還兵西界待約。

    齊王認為自己帶兵前來,長安又有自己弟弟朱虛侯為內應,皇帝之位肯定是自己囊中之物,所以停留在滎陽,並沒有一路打過去。只是齊王不知道的是,從這裡開始,功臣集團已經開始算計他了,使得他最終與皇位失之交臂。

    從這個過程中,也能看出功臣集團如周勃、陳平這些人的老謀深算。不僅剷除了諸呂,還使得勢力強大的齊王一系不能登基為帝,反而是毫無根據、容易控制的代王劉恆成為了皇帝。這背後,其實有著驚心動魄的政治較量。

    劉恆為何被選中

    周勃、陳平這些功臣誅殺呂氏之後,因為現在的小皇帝還是呂后的親孫子,一旦他們長大,掌握實權之後,說不定會給呂氏報仇,所以眾大臣假稱孝惠帝的兒子都不是親生的。這樣一來,他們當皇帝的正當性便蕩然無存。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今孝惠子立,立以為後,及諸王。今皆以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力之。”

    這時有人說現在的齊王,是原來劉邦長子劉肥的嫡子,可以立為皇帝。但眾大臣卻因為齊王勢力太大,不好控制,因此宣稱齊王的母家是“惡人”,立齊王為皇帝,則會出第二個呂氏集團。

    而且,原本被齊王劫持的琅玡王,對齊王也不滿,藉口替齊王爭取皇位進入長安。但琅玡王進入長安後,卻謀劃立劉恆為皇帝,出賣齊王以報當初被欺騙的仇。

    劉邦現存在兩個兒子,劉長年少,且“母家又惡”,只有劉邦四子劉恆,賢能且勢力單薄,容易被大臣控制,所以被推舉為皇帝繼承人。

    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

    劉恆謙讓了許多次,並派自己的心腹到長安打聽情況,最終決定進入長安登基。大臣們拿著皇帝的玉璽去拜見他,以此來表示立劉恆為帝的誠意。

    當夜大臣們把少帝從皇宮中遷出,劉恆進宮為帝。但是仍舊有數十人手持武器,阻擋劉恆進宮。劉恆不得已之下,只能求救太尉周勃。周勃到了之後,這些衛士才不再阻攔,劉恆得以進入皇宮稱帝,是為漢文帝。而這些衛士,未嘗不是功臣集團給漢文帝的下馬威,讓漢文帝明白他是怎樣才登上的皇位。

    此夜,孝惠帝的所有兒子(呂后孫子)梁王、淮陽王、常山王及少帝,都被功臣集團殺死。然後,讓朱虛侯劉章,去勸自己哥哥齊王劉襄返回封地。如此一來,朱虛侯想讓自己哥哥登基的謀劃也落空了。這還不算完,在漢文帝登基後三個月內,他的四個兒子也先後離奇死亡。

    劉恆之所以沒被呂后清洗,很可能他當代王時候,王后也是呂氏之女。呂氏之女早逝,等到劉恆登基為帝后,呂氏之女所生的四個兒子自然也不能存活,否則以後很可能清算這些誅殺諸呂的功臣,所以才前後離奇死亡。而漢文帝對此採取預設態度,以換取眾大臣對自己皇位的支援。

    綜上所述,漢惠帝死後,劉恆被立為皇帝的原因,有以下幾條。第一,劉恆是劉邦現存兒子中年齡最大的。第二,劉恆的名聲最好、最賢能。第三,劉恆的母親孃家勢弱,不用擔心再出現呂氏集團的情形。最重要的是,勢力單薄的漢文帝,容易被眾多大臣控制。

    漢文帝對誅殺少帝以及自己四個兒子離奇死亡,採取了預設的態度,這才換來了皇位的穩固。但這也同時註定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漢文帝要從大臣那裡奪回自己的權力。幸運的是,漢文帝最終成功了。這才有了後面的“文景之治”,才有了孫子漢武帝的一番霸業。

  • 10 # 江湖小曉生

    導語:

    劉邦一共有8個兒子,其中漢惠帝劉盈是劉邦的次子,但是因為他是呂后所生的嫡子,所以他繼承了劉邦的皇位。

    而劉恆是漢高帝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是薄姬夫人所生。因為他們母子倆都比較低調,所以躲過一劫,沒有被呂后追殺。

    至於劉邦的其他幾個兒子,其實運氣就沒那麼好了:

    長子劉肥在呂后之前就死了,三子劉如意被呂后毒死了。五子劉恢成為呂產的女婿以後殉情自殺了。六子劉友被呂后給活活餓死了。八子劉建也是在呂后活著的時候死的,他兒子也被呂后給殺死了。

    所以劉邦這一脈在呂后死後,只剩下了四子劉恆和七子劉長。劉長是一個喜歡舉大鼎的大高個,可見武力出眾,卻沒聽說他的腦子有多好。而劉恆隱忍善良,文質彬彬,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如果是你,你會選擇誰呢?

    01呂后去世以後,陳平和周勃剷平呂家後,需要善後。

    呂后當政的時候,說老實話,對大漢朝那還是可以的,至少沒有到昏庸無道的地步。她只是對呂家的人比較好,再把個人的私仇給報了,僅此而已。

    可以說呂后也是一位明君,這點手段在歷代雄心壯志的君王那兒,根本就不算個事兒。像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這些人手段才叫殘忍,不也成了千古明君了麼?所以說呂后不應該被後世所詬病。呂后當政期間,陳平和周勃這些老臣老實巴交的跟個鵪鶉一樣,因為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沒有誰當政會比呂后更加英明的了。不過可惜的是,呂后終究還是去世了。呂后去世以後,情況就發生轉變了。呂后在的時候呂家的人好歹有人壓著,可是呂后去世以後,呂家的人居然打算奪取皇權,這是不可能的。

    為了大漢的未來,也為了他們這一幫開國將領的子孫後代,陳平和周勃發動了剷平諸呂的戰役。最終呂氏一黨全部被誅殺,包括漢惠帝留下來的後少帝,都被陳平他們給拉下了臺,畢竟他也是有呂家血脈的,他們也害怕被報復啊。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呂后以計詐名他人子,殺其母,養後宮,令孝惠子之,立以為後,及諸王,以彊呂氏。今皆已夷滅諸呂,而置所立,即長用事,吾屬無類矣。不如視諸王最賢者立之。”或言“齊悼惠王高帝長子,今其適子為齊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長孫,可立也”。大臣皆曰:“呂氏以外家惡而幾危宗廟,亂功臣今齊王母家駟,駟鈞,惡人也。即立齊王,則復為呂氏。”---《史記》

    處理完這一切以後,那就必須要從劉家的諸侯王裡選一個合適的繼承人。這個人肯定要是劉邦的後人,至於其他劉家的人當然不在考慮範圍之內了。

    所以就剩下劉恆和劉長這兩個諸侯王了。劉長是個囂張跋扈的赳赳武夫,這不是陳平和周勃想要的,而劉恆則文質彬彬,況且又是劉邦活著的兒子裡,年紀最大的一個,所以陳平和周波便選擇了劉恆繼位。

    02劉恆繼位,對陳平和周勃是有好處的。

    劉恆之所以能夠繼位,其實跟他自身有更大關係。因為他是一個非常低調的諸侯王,平日裡也沒有結交什麼門客,一門心思在家過小日子。

    劉恆的母親薄姬夫人,那就更不用說了,是一個清心寡慾的女人。他們薄家也沒有什麼強大的外戚力量可以依靠,所以劉恆上位以後,不會再次出現外戚干政的情況。

    欲立淮南王,以為少,母家又惡。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便。”乃相與共陰使人召代王。代王使人辭謝。再反,然後乘六乘傳。後九月晦日己酉,至長安,舍代邸。大臣皆往謁,奉天子璽上代王,共尊立為天子。代王數讓,群臣固請,然後聽。---《史記》

    這是陳平和周勃最希望看到的,找一個實力最弱小的人來做皇帝,隨後他們可以非常順手地操控朝政。劉恆就是他們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選。

    可是誰也想不到,劉恆本人卻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主,他有自己的一套主張。不管是治國還是私生活,劉恆都是比較有主見的一個人。他雖然沒什麼勢力,可是卻不是一個任人擺佈的皇帝。陳平和周勃的計劃落空以後,卻也沒有太多失望,因為劉恆的確是一個仁慈的皇帝。相比較於呂后來說,劉恆那就太仁慈了,他不會對功臣下殺手。可是相比較於漢惠帝劉盈來說,劉恆又十分剛強,他不會屈服於大臣們的意志,有自己的主張。

    這樣一位明君成為大漢之主,陳平和周勃也只好表示服氣。而且也不能說陳平和周勃完全為了自己,他們之所以誅殺所有呂家的人,主要是擔心自己的子孫後代被報復。他們未必就有篡權的想法,只是想要效法周公輔成王罷了。

    03劉恆繼位,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穩定人心。

    當時實力最強的諸侯王當然是齊王劉襄,那是劉邦的孫子,前齊王劉肥的兒子。呂后死後,陳平和周勃一度慫恿劉襄帶兵誅滅諸呂,在暗地裡默許讓他繼承皇位。

    代王立十七年,高後崩。大臣議立後,疾外家呂氏彊,皆稱薄氏仁善,故迎代王,立為孝文皇帝,而太后改號曰皇太后,弟薄昭封為軹侯。---《史記》

    劉襄信誓旦旦地帶著人馬進攻諸呂,結果大臣們卻把劉恆立為了皇帝。劉襄只好很掃興地帶兵回去了。

    那麼為什麼大臣們沒有選擇齊王劉襄繼位呢?

    首先,劉襄是劉邦的孫子,按照輩分來排的話,還輪不到的。因為陳平和周勃否定了前少帝和後少帝的身份,斷定他們不是漢惠帝劉盈的親兒子。所以也就是說劉邦的孫子輩裡,目前還沒有人做過皇帝。其次,劉盈的皇帝身份,陳平和周勃是不敢否定的,但是他們也想弱化劉盈的存在感。比如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其實就沒有給劉盈寫本紀,壓根就瞧不起他。陳平和周勃要的就是這種效果,那麼就必須要從劉邦的兒子裡選一位才能淡化劉盈和呂后的存在感。再者,齊王劉襄兵強馬壯,自己又是非常有主見的一個人。將來是非常難控制的。而且他在齊國本身就有一套功臣班子,等到他繼位以後,哪裡還有陳平周勃這幫人什麼事兒呢?

    所以說劉襄是 不可能進入陳平和周勃的選擇圈子內的。而劉長說到底是呂后養大的孩子,以後到底是什麼脾性,陳平和周勃摸不準。

    只有劉恆,不管是性格,還是年紀,都比較適合成為大漢天子。而且最可貴的是,劉恆有一個不喜歡爭搶的母親薄姬,這是大漢之福。

    總結:夫唯不爭,則天下莫敢與之爭。

    薄姬是個非常傳奇的女人,她一生都沒有爭搶過什麼。早年她是魏王豹的女人,後來劉邦滅了魏國,看薄姬長得不錯,就把薄姬給收了。

    可薄姬在劉邦的女人裡,壓根就是個不起眼的角色,所以一直都沒有得到劉邦的寵幸。後來薄姬的好姐妹受到劉邦的寵幸後,向劉邦推薦了薄姬。

    漢王坐河南宮成皋臺,此兩美人相與笑薄姬初時約。漢王聞之,問其故,兩人具以實告漢王。漢王心慘然,憐薄姬,是日召而幸之。薄姬曰:“昨暮夜妾夢蒼龍據吾腹。”高帝曰:“此貴徵也,吾為女遂成之。”一幸生男,是為代王。其後薄姬希見高祖。---《史記》

    薄姬這才跟劉邦好了一次,不得不說劉邦的本事不小,就這一次,薄姬便懷上了劉恆。此後劉邦再也沒有寵幸過薄姬。

    或許因為這個原因,當呂后開始屠殺劉家子嗣的時候,對薄姬母子卻格外寬容,甚至將薄姬送到了他兒子劉恆的封地代國去養老。

    因為薄姬沒有爭搶,最後卻幫助兒子奪取了皇位。由此可見,做人的層次決定做人的高度,薄姬算是比較優秀的了。

    參考資料:《史記》

  • 11 # 銘豪談史

    朋友們別搶,這個問題我來答:

    經過呂后專政後,高祖的八個兒子當中僅剩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按著古代帝位傳長不傳次的準則。劉恆繼承帝位是名正言順,理所應當。

    漢文帝上位僅僅是因為長子的緣故嗎?其實不然。背後隱藏著是一切的利益鏈條及政治權謀。

    首先,帝位的繼承人,不止劉恆一個人具有合法性。劉襄為高祖長子長孫,同樣具有合法性。劉襄不僅根紅苗正,並且在剷除呂家過程中,為恢復漢室江山,出力不少。相反劉恆,則是蝸居代地,無所作為。從這個角度上說,劉襄確實更應該繼承帝位。在說劉長,也同樣有繼承帝位的資格。從小生活在呂后身邊,又沒有獨自的權勢,孑然一身,更適合九五之尊。

    這些人都可選,偏選中劉恆。說明話語權都在一幫老臣手中。以丞相陳平與太尉周勃為首,希望找到一個寬仁孝義,又無政治背景及基礎的君王;希望找到一個母家無權無勢且又溫和善良的太后。經過篩選,劉恆是最適合的。

    朝中眾臣一致反對劉襄,則是因為其孃家人驕橫縱容。擔心呂氏被滅,又來第二個專權亂政的主。而不立劉長,也是擔心從小靠著呂雉的他,難免也獨斷霸道,一旦繼位,後果不可想之。

    再者,高帝時,這幫老臣與薄太后也打過交道,深知薄姬秉性。當初立代王時,陳平等一幫老臣立薦劉恆。也就說,劉恆在這群老臣中,口碑還是挺好的。算的上是知根知底的人,比較放心。

    想那陳平何許人也?左右逢緣,識時務,會避禍。一生穿梭在高祖,惠帝,呂后身邊,刀尖上游刃有餘,懂得生存之術,曉的立命之道。所以,在選擇主人時,畢定得尋一個蹋實靠譜且又保身立世的主。縱觀所有侯選人,代王是最合適的。

    後來證明,他們的選擇是對的。這些有功之臣,都得以善終。除了周勃遭過牢獄之災,太后薄姬也是力保,大罵文帝。

    有人會說,文帝是幸運的。也確實如此,但試想下,要是劉恆品行敗壞,德行惡劣,即使是有幸運,也輪不到頭上來。在或者母后薄姬行為不端,為人狂妄跋扈,那也照樣是無用的。

    對於朝臣們說,更不想脫離虎險,又掉入狼窩。誰不想,既要功名利祿,也要留得住青山。呂后專政期,個個活的個提心吊膽,惴惴不安。這樣的日子,實是煎熬!好不容易命運掌握在己手。定要細細的權衡商量,找個好主子。

    本篇結束!

  • 12 # 經典守望者

    漢惠帝劉盈雖然是劉邦的正統血胤,但是由於呂后掌權多年,宮中擁立的小皇帝已經無法確定是否是劉盈的血脈。所以,在剪除諸呂之後,軍功貴族集團選擇了另立新主。而選擇的依據主要有幾點:

    第一,血緣

    當時的劉姓宗室主要有以下幾支血緣,其一是高祖的兒子,以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為代表,其中劉恆居長。第二是高祖的孫子,以齊王劉襄為代表。其三,是高祖的兄弟子侄,也就是旁支外藩,以楚王劉交、吳王劉濞為代表。這些人也擁有非常強大的力量,但是,由於血緣較遠,這些人的繼承權相對較小。而本著“有子立子,無子立孫”的原則,劉恆和劉長就排在了第一序列。而齊王劉襄是劉邦的長孫,原本也有繼承權。可是由於剛剛經歷了呂氏之亂,大家對於強悍的外戚非常忌憚,正巧劉襄也有一個非常強勢的外戚群體,所以為大家所厭惡。

    第二、能力

    在決定了繼承順序之後,就要在劉恆和劉長之間選擇。劉長本身孔武有力,善於帶兵作戰,可是為人剛愎自用,暴戾多疑。多有不法舉動,所以聲望不佳。而且,他的母親早亡,他自幼是呂太后撫養長大,所以大臣們也擔心他身上沿襲了呂氏霸道的作風。因而他大大失分。而劉恆的母親在早年就有賢德之名,劉恆在代國的治理也非常仁德。加上劉恆的幾任國相都是軍功貴族集團的成員,張蒼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所以在國家上層,劉恆擁有很強的話語權。這樣一來,劉恆自然可以順利繼位。

  • 13 # 滌塵索金讀歷史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純屬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包涵

    漢文帝劉恆是幸運的,原本皇位不會和他發生任何關係,但是隨著漢惠帝劉盈的早逝和長期把持朝政的呂氏家族因呂后的逝世而被誅除,最終毫無貢獻、默默無聞劉恆在群臣的推舉下繼承的皇位。

    劉邦的兒子所剩無幾

    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但他的老婆呂雉是一個狠角色,在劉邦死後,呂雉為鞏固兒子漢惠帝劉盈的統治,對劉邦的各個兒子實施了殘酷的打擊,劉邦險些因此斷子絕孫。

    長子劉肥

    劉肥是劉邦的長子,被封為齊王,是漢朝諸侯王中地盤最大的一個諸侯王,實力雄厚,自然使他成為呂雉的主要打擊物件。

    漢惠帝劉盈非常喜歡這個哥哥,對他予以嚴密的保護,並且劉肥非常識趣,將封地的城陽郡送給呂雉最喜歡的女兒魯元公主作為湯沐邑以換取呂雉的高抬貴手,最終就得在恐懼中很快死去,封地也被一分為七,被他的七個兒子繼承。

    三子劉如意

    劉如意被封趙王,是劉邦最寵愛的妃子戚姬的兒子,劉邦在世時就曾想廢掉太子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雖然最終未能如願,但使得劉如意母子成了呂雉最恨的人。

    劉邦死後,失去庇護的劉如意母子遭到了呂雉瘋狂的報復:呂雉先是對戚姬實施了慘無人道的懲罰,然後又下毒毒殺了劉如意。

    四子劉恆

    劉恆被封為代王,他的母親薄姬不受劉邦寵信,劉恆本人行事謹小慎微,面對呂雉的試探能夠小心應對,最終得以在呂雉專權的時期安穩的生存下來。

    五子劉恢

    劉恢被封為梁王,雖然娶了呂家的女兒,但是由於夫妻關係處理不當,王妃呂氏直接將他的寵妾被暗殺,劉恢在憤怒和絕望中選擇殉情自殺。

    六子劉友

    劉友被封為淮陽王,和梁王劉恢一樣,雖然也與呂家結親,但依然沒有逃脫呂雉的魔掌,被自己的王妃誣告謀反而被捕入獄,最終在監獄內活活餓死。

    七子劉長

    劉長被封為淮南王,他從小生活在呂雉身邊,在呂雉的撫養下長大。因此劉長可以說是劉邦諸多兒子中,除了呂雉的親兒子劉盈外最後呂雉寵愛的。

    八子劉建

    劉建是劉邦最小的兒子,被封為燕王,他因為在一次打獵時被獵物咬傷而染病死亡,因此死於意外。

    不難看出,周勃、陳平等人發動政變後能夠選擇的繼承人人選並不多,一個是低調內斂的劉恆,一個是呂雉寵溺下驕橫跋扈的劉長。

    劉恆善於自保,活著才是王道

    劉恆是個非常清醒的人,他對自己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既然母親和他本人都不受劉邦喜愛,那麼他也不爭不搶不表現,安安心心的在代地做一個諸侯王。

    當然呂雉也沒有因此而放棄對劉恆戒心,她以趙王的王位為餌誘惑劉恆。但劉恆非常清楚之前的三任趙王劉如意、劉恢、劉友的悲慘結局,也明白這是呂雉對他的試探,於是堅決拒絕了呂雉這個提議,並誠摯的向呂后表示願意為呂雉這個嫡母守邊,他的表現打動了呂雉,讓呂雉對他徹底放下防備。

    眾位大臣的私心

    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開國元勳聯合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等劉姓宗室發動政變誅殺呂氏外戚集團,政變成功後,周勃、陳平等開國功臣成了朝廷的實際掌權人,他們對於皇位繼承人的選擇有絕對的話語權,出於他們出於勢力、性格、與呂雉關係三個方面考慮,最終選擇了劉恆。

    勢單力薄

    劉恆的封地在代地,屬於邊境地區,相對於其他諸侯王:一方面劉恆自身實力不強,另外一方面母家勢力和妻家勢力都不強,因而不會再次形成強大的外戚勢力奪權。劉恆上位後必須依靠這群開國元勳,易於掌控。

    性格懦弱

    從劉恆以往的表現來看,劉恆這個人沒有大的志向,總體來說是一個性格溫和,安於本分,膽小懦弱的人,劉恆登上帝位後不會產生太大的變數。

    不睦呂雉

    劉恆對於呂雉的感情一般,既不過度仇視,也不非常友好,因此劉恆上位後不會對這些誅呂行動的參與者予以打擊報復。

    結語

    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漢文帝對於黃老之學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凡事示人以弱,善於守拙,最終幸運的登上帝位,為大漢王朝的興盛作出卓越貢獻。

    插圖源自於網路。

  • 14 # 大宋藝祖趙匡胤

    漢高祖劉邦有8個兒子,但是河南大學文學院的王立群教授覺得不像是斬白蛇,亡秦滅楚的漢高祖的兒子,窩囊廢站大多數。但是劉恆(皇四子)是一個例外。呂后專政時呂雉殺了劉邦至少三個兒子和一個孫子,還有兩個人(劉盈和劉肥)因她而死。死的最慘莫過於劉如意、劉友與劉恢了,都是漢王朝的“趙王”,而呂后時代的劉姓最後一位趙王劉恢死後,呂后叫代王(今山西省太原市為都城治所)劉恆,就是漢文帝以代王的身份繼任趙王時,遭到了劉恆的拒絕,可見漢文帝在政治水平的有先見之明。也是劉邦兒子中唯一一個政治家

  • 15 # 莽原文士

    西漢高後八年(前180年),陳平周勃翦滅諸呂恢復劉氏之時,廢黜掉呂后所立的少帝劉弘,立刻討論皇位繼承人人選問題。眾大臣權衡再三後,最終確定迎立代王劉恆王為天子,從而避免了一場權力合法性危機,後來的歷史證明了這一抉擇的正確性。具體情況,請看小牛如下分解。

    一、皇位候選人有三位,齊王劉襄異軍突起。

    按常理,選擇皇位繼承人,在漢惠帝劉盈(前210年―公元前188年)沒有兒子的情況下,首先要考慮他的兄弟也就是漢高祖劉邦的其他兒子。劉邦雖共有8個兒子,但是,到呂后去世時只剩下代王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和淮南王劉長(前198年—前174年)。似乎只能在這兩個人之間選一個了,那樣的話,後者劉長尚未成年,哥哥劉恆最有希望。但是,這場權力博弈遠沒有那麼簡單,節外生枝了——有人推薦了齊王劉襄,於是,朝中出現了“擁恆派”與“擁襄派”的對壘。

    劉襄是誰?他是劉邦的孫子?孫子怎麼可以超越兒子來繼位呢?請看擁襄派的理由:劉襄是高祖劉邦的嫡長孫——嫡長孫高於庶子。他們認為,高祖嫡長子劉盈去世後無子,而本處庶長子之位的劉襄父親劉肥自然遞升為嫡長子,劉襄就成了高祖的嫡長孫,所以他是最佳人選。其實,還有一個理由是他們沒有明說的,那就是劉襄實力最強。誅除諸呂時,劉襄與陳平周勃還有久居長安的弟弟朱虛侯劉章裡應外合,貢獻最大。因為他派出強大的部隊,發往長安,準備攻打呂氏。但是,包括陳平周勃在內的多數人還是擁恆派,他們還是很忌憚擁兵自重的劉襄的,不願意讓他耀武揚威做皇帝,於是,他們拿出來充足的理由來否定劉襄。

    二、擁恆派也是按照宗法制原則,否定劉襄劉長而確立劉恆。

    贊成與反對擁立劉襄的兩種意見,它們的依據都是宗法制原則,但解釋結果卻大相徑庭。擁恆派認為,擁立劉襄的人誤讀了古訓,因為劉肥與其他六個皇子一樣,都是劉邦的庶子,所以,劉襄就不是嫡長孫,不具備繼位的資格。選擇繼承人,只能在現有皇子中進行。還應本著“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的原則,在惠帝劉盈已經去世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劉邦庶子中地位最顯貴的一位。這樣就剝奪了劉襄的繼承權,並使代王劉恆在與淮南王劉長的競爭中取得了優勢。因為他的母親是薄姬,是高祖的夫人之一,身份正式,品行正當;而劉長則是非婚所生,他的母親與劉襄的祖母曹氏一樣都是“外婦”,也就是劉邦在正妻呂雉之外另娶的妾或私通之婦,來路不正。擁恆派具有人多勢眾且掌管朝政的優勢,因此牢牢掌握瞭解釋權,認定代王劉恆具備既長且貴的品質,是皇帝大位的不二人選。於是,擁恆派在不見刀光劍影卻有暗藏殺機的政治鬥爭中大獲全勝。

    三、汲取高祖惠帝時期的教訓,大臣們充分考察候選人母家背景,綜合評價後確認劉恆是最佳人選。

    漢朝建立後,後宮不寧、外戚專權的弊端越來越顯現出來,幾度釀出權力危機。先是戚夫人專寵,劉邦屬意於她所生的趙王如意,險些將太子劉盈廢掉。若不是留侯張良和商山四皓相助,呂雉的後位乃至其母子性命都難保。高祖駕崩後,呂氏專權,戚夫人母子遭受殘害,開國功臣被無情打壓,而高祖八子更是僅殘剩代王淮南王二人。更可怕的是,呂氏家族攫取權力,呂氏姊妹干預朝政,呂后的侄子們相繼封王,險些顛覆了劉氏王朝。有了前述歷史教訓,陳平周勃等大臣在確定皇位繼承人時,充分考慮候選人母家的背景因素,藉此將代王以外的二人排除出候選人名單。齊王劉襄母家駟氏素有惡名,他的舅舅駟均是齊國國相,為人陰毒,殘暴無比。駟家若成為外戚,恐怕危害性遠超呂氏。淮南王劉長尚未成年,但他的母家也是早有不良名聲,令眾人反感。綜合考慮之後,大家得出一致結論,選擇代王劉恆為皇位繼承人。理由有三條:其一是劉恆在高祖現存兒子中年歲最長,且已成年;其二是代王仁孝寬厚,令眾人放心;其三,代王母親薄姬恭謹安良,處事低調,不大幹預政務,足以母儀天下的楷模,其孃家也沒有什麼惡名。這樣,代王劉恆才順位登基,成為大漢皇帝。

  • 16 # 我有我的世界觀

    所以我們先談談這兩個傳奇性的女人,再談劉恆傳奇性的即位。

    傳奇性的呂后——弄政專權

    ①呂后很能幹。

    呂后名“雉”,是富商之女,父“呂公”,母“呂媼”,單父縣人。為避仇,呂公攜妻女逃到沛縣,並在沛縣安家落戶。

    在一次酒宴上,呂公見劉邦氣宇軒昂,認定他日後必將成為人中之龍,便將女兒許配給他。

    劉邦還真是走了桃花運了。貌美嬌貴的呂雉並不嫌其門第。幹農活,織桑麻,樣樣皆能。劉邦經常酗酒誤事,少幹農活,呂雉任勞任怨。

    呂雉孝敬公婆,善待劉邦前妻賈姬之子劉肥。併為劉邦生下一兒一女(即後來的“漢惠帝”和“魯元公主)

    四年“楚漢戰爭”,劉邦打敗項羽,取得帝位。劉邦取得政權後,大封功臣。後來,劉邦感覺到非劉氏諸侯王對劉氏政權是個威脅,便逐步採取手段清除異姓諸侯王。

    呂后在鞏固劉氏江山、清除異姓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特別是誅殺對漢政權威脅最大的韓信和彭越等諸侯王,呂后都是主謀。

    ②呂后心腸狠毒,手段殘忍。

    呂后對劉邦在征戰過程中和稱帝后所收的姬妾、嬪妃都非常嫉妒。劉邦死後,呂后將許多嬪妃都囚禁起來,不許出宮,並對她們進行懲罰。

    戚夫人有沉魚落雁之貌,最受寵愛,伴宿次數最多。劉邦曾多次想廢掉呂后的兒子劉盈“太子”位,改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多數大臣都堅決反對,特別是太子太傅、叔孫通甚至以死相諫。最終沒有更換成功。

    所以呂后對戚夫人最妒嫉,最怨恨,對戚夫人的報復手段也最狠毒。

    她召戚夫人兒子劉如意(趙王)來宮中,趁自己兒子惠帝外出射獵的機會,派人拿著鳩酒,逼如意喝下。惠帝回宮時,如意已氣絕身亡。

    然後肆無忌憚地殘害戚夫人。

    太后遂斷戚夫人手足,去眼煇耳(用艾火灼爛耳朵),飲暗藥(啞藥),使居廁中,人曰“人彘”。

    被丟進廁所的戚夫人,受盡極度的精神折磨和肉體摧殘,幾天後死去。

    齊王劉肥入朝看惠帝,與呂太后共宴。惠帝請他坐上座。呂后非常惱怒,派人賜一杯毒酒。哪知惠帝和齊王同時起身來接酒杯。呂后大驚,忙潑掉了惠帝杯中的酒。

    齊王心知有異,佯醉,不敢再喝。驚恐萬狀。只得把城陽郡獻出,作為呂后女兒“魯元公主”的“湯沐邑”,才撿回了性命。

    惠帝見母后如此殘虐,憂鬱成疾,大病一場,一年多未愈。派人對太后說:“我身為太后的兒子。再也無臉治理天下了”。

    於是日日飲酒作樂,不再上朝聽政。從此,朝中大權就由呂后獨攬了。

    惠帝在位七年,於公元前188年駕崩。惠帝是呂后唯一的兒子,又英年早逝,從此呂后以後沒有了依靠。

    於是他大量扶植孃家人——呂氏。並逐步剷除劉姓諸侯王。

    她先追尊酈侯呂臺的父親為“悼武王”,由此開啟了分封諸呂之路。為掩人耳目,她先分封了一些異姓王。

    惠帝后宮嬪妃所生之子為王:劉強→準陽王,劉不疑→常山王;劉山→襄陽侯,劉朝→軹侯,劉武→壺關侯。然後封呂氏,呂嬃→臨光侯(第一個女侯),呂他→愈侯,呂更→贅其侯……

    呂氏受提拔後,權位最高的是呂臺和呂產、呂祿。分掌南北諸軍(注:“南軍”和“北軍”是西漢初設定的禁衛軍。“北軍”負責京城長安的守衛;“南軍”負責皇宮的守衛)。

    呂后弟呂產掌“南軍”,封為“梁王”。呂祿掌“北軍”,封為“趙王”。

    劉姓諸侯王劉友成為第一個犧牲品。友原為“淮南王”,如意被毒死後,改立友為“趙王”。呂后讓劉友娶他不喜歡的呂氏女,不受寵。乃誣陷劉友。結果,劉友被幽禁在長安的趙王官邸。幾天後,活活餓死,被葬於亂墳之中。

    又改立劉恢為趙王,並強嫁呂產之女為“趙王后”。劉恢悶悶不樂。王后擅權,鳩殺劉恢愛姬。劉恢心情悲憤,不久自殺。

    高後(呂后的年號)八年(公元前180年),封呂臺之子呂通為“燕王”,孤弱年少的外孫張偃為“魯王”。

    呂后的一手培植,成就了龐大的呂氏家族。最重要的是讓呂產、呂祿掌握了兵權,駐守京師。

    傳奇的薄太后。

    薄姬——父是吳郡人,與魏國宗室之女私通,被杖殺。生下女兒薄姬。相卜說薄姬會先下天子。於是母親把薄姬送給“魏王”。魏王與劉邦戰,戰敗被殺。

    薄姬又作為戰俘家屬,被送進宮中的織布廠當女工。此時薄姬母親已死,她成了孤兒。

    有一次劉邦到織布工房巡察,見薄姬頗有姿色,當即就將她納入後宮。這是她的第一個命運轉折點。

    薄姬為人非常低調。被納為姬妾後,她從來沒有以色事君,從來不阿諛諂媚,也不拉幫結派。所以在高祖時並不得寵,入宮一年多,一直沒有得到臨幸。

    她曾與好友管夫人、趙子兒約定:“誰先富貴了,不要忘記同伴好友“。有一次兩位美人與劉邦把這件事當做玩笑話講了出來。

    於是就有了薄姬的唯一一次被“臨幸”。因為薄姬並不打情罵俏,不會竭盡所能討劉邦歡心。所以她的這次被“臨幸”,既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沒想到這唯一的一次,薄姬便有了身孕。後生下兒子劉恆。這是她的第二次生命轉折。

    高祖死,呂后報復姬妾、妃嬪,但唯獨放過了她。得以順利出宮,跟著兒子劉恆去了代國。她沒想到,以前自己不爭寵,不諂媚,卻撈了個安全的結果。這是她的第三次命運轉折。

    諸位,是不是有被忽悠的感覺?你們會說:“薄姬哪裡是一位傳奇性的女人啊?”對不起,我並不是說薄姬是“有著經天緯地之才,幹了驚天動地的事“的傳奇性。我說的是她經歷傳奇,身世傳奇。

    誅殺諸呂

    前元前180年,呂后駕崩。為加強呂氏,呂后遺詔:

    大赦天下。以呂王產為相國,以呂祿女為帝后。

    諸呂想改朝換代,將江山據為己有。劉姓要奪回本應屬於自家的政權。兩大家族一場血雨腥風的宮鬥在所難免。

    原齊王劉肥已死,子劉襄襲王位,率先發動兵變。

    宮中元老大多是跟隨劉邦打過天下的,他們心向劉家。絳侯周勃原執掌全國兵權,後因呂后而落入呂氏手中。如今奪回兵權首任。

    (周勃)

    周勃採甪欺騙和威逼的方法,首先將呂祿的北軍(京城禁衛軍)的將印奪了過來。他攜印在北軍中大喊:

    為呂氏右袒,為劉氏左袒。

    所有將士都袒露左臂,表示願意聽從周勃調遣,擁護劉氏。

    時掌管北軍(皇宮的禁衛軍)的呂產正在未央宮,不知南軍將印已被奪。見劉章帶一千精兵闖入,心知不妙,逃,被劉章追殺。

    於是一場宮廷的清洗運動開始了。諸呂盡皆被殺,只有魯王張偃年幼,被廢而未被殺。

    劉襄本想借著征討諸呂的機會,謀取帝位。沒想到周勃奪將印,諸呂還來不及反擊,一場篡政的陰謀就此破產,一場勢在必行的戰爭也就這樣被化解了。劉襄只好收兵,回到齊地。

    立誰為新君?

    國不可一日無君。現在局勢平定了,那麼當務之急是擁立新君。回到篇首,我為什麼說冊立新君繞不開呂后呢?

    本文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呂后亂政的危害。在“家天下“的封建時代,人們認為:天下只要是誰家打下的,那麼國家政權就應該由他們家族世世代代享用。這個觀念深入到每個人的骨髓。所以元老們都支援劉氏,所以周勃在北軍喊話時,將士們都袒露左臂。

    呂后的專權和培植諸呂,給了朝臣們一個警醒:那就是新君的外戚不能過於強大,那將是對皇族政權的一個重大威脅。

    那麼,擁立誰為新君呢?劉邦有八子,我們現在就對他的八個兒子進行一一分析。

    趙王如意、被封為趙王的劉友(原淮南王)、劉恢(原梁王)都慘遭呂后毒手致死。惠帝已憂鬱病死。

    齊王劉襄,他父親齊悼惠王是劉邦的長子,劉襄又是齊悼惠王的嫡子,那麼,他就可以算是劉邦的“嫡長孫”了,由他來繼承皇位合情合理。

    可是,劉澤卻發表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齊王劉襄的舅舅駟鈞是個大惡人。如果擁立劉襄為帝,那不又是一個呂氏家族嗎?”。眾臣覺得有理,於是把劉襄撇到了一邊。

    淮南王劉長——太過年輕,不夠老成,加上也有一個很不和善的外祖母。於是劉長也被否定了。

    前面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薄氏的背景。總結起來就是:薄姬是個孤兒,沒有強大的外戚。而且又恭謹馴良,遵守婦德,適合“國母”形象。

    而她兒子代王劉恆呢?他是高祖在世的兒子中年齡最大的。且仁孝寬厚,以仁愛孝順聞名天下。最後一致認為應該擁立劉恆為新君,承繼皇位。他就是後來的“漢文帝”。

    這裡要作一個補充:呂后的兒子惠帝的張皇后無子,呂后便殺死一宮女,奪其兒子,由張皇后冒充生母領養。惠帝死,假太子成了真皇帝。

    後少帝劉恭得知其身世,狂言長大以後要殺死呂后。呂后得知,便將他囚禁於永巷(宮中監獄),後被處死。再立劉弘為少帝。

    宮廷清洗時,朝臣們認為少帝、淮陽王、常山王都不是惠帝的親生兒子。也全部殺掉。

    確立了擁立劉恆為帝后,朝迋派信使去代地迎接劉恆。劉恆有點懵。當年呂后要遷劉恆入趙地。劉恆識破她的意圖:遷趙是假,殺他是真。於是謝絕就趙,言願為國家守衛代地邊郡。呂后認為他們母子都不具威脅性,就放過了他們。

    母子倆在代地過著平靜而安穩的生活。對於皇位,根本就沒有抱奢望。現在一個晴天霹靂:諸臣要擁立自己繼皇位。

    劉恆不敢相信,便與謀士們商議,眾說紛紜。稟告母親薄姬,也難以定奪。占卜,喜卦。派舅父薄昭進京城見周勃。薄昭對周勃的說法很滿意,於是劉恆一行起程奔赴長安。

    行至高祖陵墓處,車停下,由宋昌先去前方觀察。宋昌至渭橋時,丞相以下官員已恭候多時,劉恆這才完全放下心來。

    漢文帝即位之後,施行仁政,於第二天就廢除了“一人犯法,全家連坐”的苛律。他執政期間,社會經濟逐漸由凋敝狀態恢復過來,整個國家日趨繁榮。他和他的兒子漢景帝創造了漢朝統治的新階段,史稱“文景之治”。

    如果從歷史發展來看,呂后以一個女人的身份掌政,輕刑罰,社會安定,農業生產大力發展,國家強盛。算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執政者。

    但從劉氏政權來看,在那個“家天下“的封建時代,呂后想透過培植諸呂,篡政換朝,是萬萬不可能的!

  • 17 # 食傷生財

    公元前180年的9月,劉邦第四子,23歲的代王劉恆,在代國的都城接到了一個非常意外的訊息,這個訊息讓他,立即進京,繼承大統,登皇帝位。

    2個月前,劉璋,陳平,周勃等人剛剛平定了諸呂之亂,但是呂后安排的後少帝還在皇帝位置上,那麼為什麼少帝仍然在位,就要選擇新的皇帝,而新皇帝為什麼要選中劉恆呢?

    下面我們來慢慢撥開歷史的迷霧!

    劉邦死後,大權旁落呂后手中,呂后死後六個月,中央政府爆發了一場政變,這場政變把呂后宗族勢力消滅殆盡。功臣中大將軍灌英,太尉周勃,右丞相陳平等聯合了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等皇族派誅滅了呂姓宗族,因為後少帝是呂后立的,後少帝是漢惠帝劉盈和後宮宮女生的兒子!但是呂后剛剛被滅族,如果這個後少帝仍然在為,這對功臣派的威脅是巨大的,因為存在著後少帝長大之後會為呂后報仇的巨大風險,如果是這樣那麼平定諸呂的功臣及家族一個都活不下來。所以這些功臣主要包括周勃、灌英、陳平、張倉等還有皇族琅琊王劉澤相互商量決定在諸位王中選擇一個弱勢好控制的人做皇帝。

    西漢平定諸呂之後,適合做皇帝的有劉邦的兄弟,劉邦的兒子 劉邦的孫子! 這三類人都可以做皇帝。當時在世的只有劉邦的小兄弟楚王劉交,劉交年事已高,政治經驗豐富,如果讓劉交做皇帝,因為劉交做事很有經驗,則功臣派不好控制,所以劉交首先被排除了。

    劉邦的孫子很多,表現最好的是齊王劉肥的三個兒子,劉襄,劉章,劉興居。眼光,魄力,勇氣,膽識都很過人。由於這三人太過搶眼,太優秀,太過能幹,如果選孫子,齊王劉襄最為顯眼,太過強勢而且還是劉邦的長孫,這些大臣控制不了,而另一個原因是皇族代表琅琊王劉澤和劉襄有很深的矛盾,可以說對劉襄恨之入骨(平定諸呂之中劉澤的軍隊被劉襄騙走了),所以劉澤不同意劉襄繼承大統,給出的原因是劉襄母親家是惡人,怕呂后之禍重演。

    劉邦在世的兒子還有淮南王劉長,因為劉長年紀小,而且母家比較惡所以被排除,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是劉長是呂后撫養長大(劉長的母親生下劉長之後就自殺了),誰撫養的兒子對誰親,大臣們怕一旦選了劉長,劉長長大之後會為呂后報仇,所以就把劉長排除了。

    那麼最後剩下的是代王劉恆,選擇劉恆的原因是,第一是劉邦在世的兒子中的長子。第二,是劉恆母家是奉公守法的家族。第三,劉恆為君大臣認為自己很安全。

    所以,最終選擇的代王劉恆作為新皇帝人選,也從此開創了聞名於世的文景之治。

  • 18 # 小小小百科全書

    漢惠帝劉盈,這位漢朝歷史上第二位皇帝,在位僅短短七年時間。但就是這短短七年時間裡,漢惠帝也依舊宛如一個傀儡一般。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劉盈繼位。當時朝廷大事內決於呂后,外決於蕭何。惠帝唯拱手當個擺設。蕭何去世後,曹參接替了蕭何繼續為相掌控外庭政事。而且就在漢惠帝元年,劉盈因為目睹了母親呂后殘忍的把戚夫人做成了人彘,漢惠帝是又驚恐又震怒。但無奈呂后是他的母親,而且權柄在握,劉盈無可奈何之下,自己內心又過不了自己的那一關。所以大病一場後就不理朝政了。

    漢惠帝劉盈這麼一病倒,呂后更是進一步的掌握了朝廷大權。劉盈徹底淪為了一個傀儡。呂后大權在握後還是不知足,她為了更加長久的控制朝廷大權,深知把漢武帝的姐姐魯元公主的女兒張氏嫁給了漢惠帝當皇后。而且當時的張氏還沒有成年。漢惠帝無法接受更架不住呂后的逼迫,所以只能娶了自己姐姐的女兒。但也因為漢惠帝被呂后給逼成了一個精神抑鬱患者。在之後的時間裡漢惠帝徹底成為了一個醉生夢死借酒消愁的放浪皇帝。最終漢惠帝也因為終日飲酒宿醉,再加上心情不好鬱鬱而終。

    漢惠帝死後,他的庶出長子劉恭被立為皇帝。而這個劉恭的身世也頗為曲折。當初張氏和漢惠帝成親後並沒有生孩子。但呂后為了控制漢朝,所以呂后讓張氏假裝懷孕。之後再強取漢惠帝與宮女所生之子劉恭,謊稱是張嫣所生,然後將劉恭的生母殺死,並立劉恭為皇太子。劉恭繼位後由於年幼,朝廷大權依舊在呂后手中掌握。而慢慢長大的劉恭也知道了自己的生母被害死了,而且他跟不是張氏的兒子。於是口出怨言說:“皇后怎麼能殺死我的生母而把我當作她的兒子?我現今還小,等我長大之後,一定要復仇!”結果這話被呂后知道後,密謀把劉恭囚禁在後宮的永巷中,宣稱劉恭患病,任何人不得與劉恭相見,之後殺害了劉恭。

    劉恭死後,呂后立漢惠帝的另一個兒子常山王劉義為帝,之後改名為劉弘,史稱後少帝,繼續由呂后臨朝稱制。劉弘繼位後也同樣是呂后手中的一個傀儡而已。在呂后的安排下劉弘同樣娶了呂氏家族的女子為後。在漢高後八年八月時,呂后病逝。周勃、陳平等忠於劉氏的漢臣推翻了呂氏家族力量,撥亂反正,重新把大權奪回。大臣們推翻呂氏家族後,他們認為劉弘及濟川王劉太、淮陽王劉武、常山王劉朝並非漢惠帝親生兒子,應當廢黜。所以在廢除了劉弘後,他們開始選擇新的皇帝繼承人。而經過了呂后這件事後,所有母系家族勢力龐大的劉氏子弟全部被排除在外。而代王劉恆一方面能力很強在代地聲望很高。另一方面他的母親薄姬家族勢力很小,而且薄姬的名聲很不錯。所以綜合考慮之下週勃等人決定擁立劉恆為帝。也就是之後的漢文帝。

  • 19 # 農民工歪說古今

    漢惠帝劉盈之後,朝臣為何選擇漢文帝劉恆做皇帝?這個命題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漢惠帝去世時,他的生母呂后還活著、而且權傾天下!彼時根本輪不上漢文帝。漢惠帝雖然和他的外甥女皇后張氏終生沒有圓房、沒有生出嫡子,但在呂后的“操作”下,張氏抱養了漢惠帝與宮人所生的兒子劉恭、冒充嫡子並被正式冊立為了皇太子。漢惠帝去世,皇太子理所當然是皇位繼承人。是年,劉恭即位,呂后以“皇帝年幼”為由臨朝稱制,史稱前少帝。

    前少帝劉恭年齡稍長之後,不知道從哪裡聽說自己的生母被祖母呂后所殺。小小孩童知道什麼?於是便放出狠話:“等我長大了,一定要為我媽報仇!”言者無意、聽者有心,呂后聽到孫子說將來要為生母報仇,頓時心慌了:“這還得了?是奶奶我殺了你媽,你給你媽報仇,豈不是要殺了你奶奶我?這孩子心太大、不能留!”於是,呂后也顧不得什麼親孫子了,先是將他幽禁,不久之後前少帝劉恭便“暴斃”了……

    或許有人要說了,前少帝死了,終於輪到漢文帝了吧?很抱歉,仍然沒有!前少帝死後,呂后又把另一個親孫子、漢惠帝庶出的兒子劉弘推上了皇位,史稱“後少帝”,這位皇帝同樣是祖母呂后手中的傀儡。所以說,漢惠帝之後繼承皇位的是他的兩個親生兒子而不是漢文帝劉恆!提問者的說法本身就是有問題的!那麼,漢文帝又是怎麼登上皇位的呢?這還要從“剿滅諸呂”說起。

    “剿滅諸呂”,庶長房集體造反

    呂后去世之後,漢高祖劉邦庶長房(齊悼惠王劉肥一脈)的幾個孫子坐不住了。在呂后的喪期之內,齊悼惠王劉肥的兒子兼繼承人齊哀王劉襄和他的幾個兄弟一道舉起了反旗,目標直指呂氏子弟——諸呂。不久之後,即漢王朝的開國元老周勃、陳平、灌嬰等人出於自身利益考量,也加入了其中併成功騙取了呂氏子弟手中的部分兵權。在齊藩與開國元老的裡應外合之下,呂氏子弟兵敗如山倒,被殺了一個精光!

    可漢高祖庶長房的那幾個孫子哪裡是為了匡扶漢室,他們匡扶的是自家的所謂“漢室”,劉襄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當皇帝!加之弟弟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的推波助瀾,在進入長安之後,劉興居索性帶兵入宮,殺絕了漢惠帝劉盈庶出的兒子!開國元老一看,這還得了?明火執仗地弒君、殺絕嫡長房,漢高祖這幾個孫子連“遮羞布”都不要了,真要成了皇帝,還能容得下自己嗎?於是,私下裡和小宗旁支的楚、吳等諸侯王達成了默契,以“孃舅駟鈞不賢,未免出現第二個諸呂”為由,堅決反對劉襄繼承皇位。

    齊藩在朝中本就缺乏根基,周勃手裡又握著軍隊、控制著長安城,加之自家叔伯、兄弟楚、吳等藩又玩起了曖昧,齊藩想要使用武力直接上位難度頗大。最終,漢高祖庶長房的幾個孫子選擇了妥協,漢廷同意給他們全部封王,他們放棄對皇位的訴求……

    庶長房退出、漢文帝撿漏

    在庶長房退出、嫡長房絕嗣之後,皇位繼承人選的範圍其實已經非常狹窄了。趙隱王劉如意早已死於呂后之手、而且絕嗣了,趙恭王劉恢殉情自盡、被呂后剝奪了王位傳承權,趙幽王劉友被呂后以“謀逆”罪活活餓死了,燕靈王劉建唯一的兒子讓呂后給殺了……彼時漢高祖的兒子中只剩時為代王的漢文帝和淮南厲王劉長二人了。跨過漢高祖活著的兒子立趙幽王劉友的兒子顯然很難被眾人接受,漢高祖庶長房的那幾個孫子也不可能同意!那麼,只剩兩個選擇,要麼劉恆、要麼劉長。

    與漢文帝相比,淮南厲王劉長是相當吃虧的!他不僅齒序靠後,更重要的是他是呂后一手養大的,呂后既是他的嫡母、又是他的養母。有了這一層關係,恐怕沒有誰敢放心讓他來當這個皇帝。到最後,實際上各股勢力已經別無選擇了,如果不選漢文帝,要麼讓齊藩來,要麼讓楚、吳這些小宗來,除了他們自己,沒有誰願意!因為生母薄姬不得寵,漢文帝被分封在了苦寒之地代國,勢力弱小。加之母家薄氏因為薄姬不得寵,也未能發展起來,而這一切正是各股勢力需要的!他們想要的就是一位無力威脅自身的皇帝。就這樣,漢文帝劉恆靠撿漏幸運地成了漢王朝的皇帝。

    綜上所述,漢文帝的皇位並不是接續於次兄漢惠帝,而是來自於他的侄兒後少帝。漢文帝之所以能夠最終勝出,也並不是因為他能力如何,完全是朝中幾股政治勢力鬥爭、妥協的結果。由他當皇帝,齊藩可以接受、開國元老可以接受、楚吳等小宗旁支也可以接親……說白了,漢文帝就是撿漏!

    天上掉下一個餡兒餅,正好砸中了漢文帝。以至於遠在代國的漢文帝自己都不相信這是真的,甚至認為這是一個陰謀!在幾度試探之後,漢文帝仍舊不放心,於是派出孃舅薄昭前往長安打前站,順便試探虛實。在薄昭確認不是陰謀以後,漢文帝這才起行前往長安繼承皇位。群臣為何會選擇漢文帝劉恆?不言而喻,就因為他沒有實力!可這幫人最終還是看走了眼,漢文帝玩起帝王權術來一點兒不比他父親漢高祖差!後來把周勃折騰得死去活來的正是這位彼時看上去“人畜無害”的代王……

  • 20 # 亮月花郎

    大風起兮雲飛揚,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劉邦是中國歷史上重要的皇帝之一,他的妻子呂后也是歷史上最為狠毒的女人之一。劉邦去世以後,呂后掌握朝廷大權,呂后之子劉盈繼位。劉盈生性膽小,被自己強悍的母親壓的死死的,甚至有傳言道劉盈是被呂后給生生害死的。劉盈以後,並非直接劉恆繼位,劉盈先後有兩個兒子被呂后扶植到帝位,且兩個兒子也被大臣百姓所承認,但呂后一去世幼帝便被趕了下去了,繼而劉恆才得以繼位,這其中有何淵源筆者將在下文詳細說明。

    這其中的問題得首先從呂后說起,呂后是一個十分有手段的狠毒女人,呂后曾把對手戚夫人以殘忍手段做成了人彘,同時她對朝政也是十分的熱切。在劉邦去世以前,他分封了十個諸侯王,有兒子也有自己的兄弟和侄子,呂后當政時對這些掌權的諸侯們十分眼熱,便想辦法開始瘋狂打擊。在打擊諸侯的同時,還把一些重要的地方重要的地位安排了自己的孃家人,甚至連帝位的選擇也一併都包辦了,引起了很多朝臣的不滿。

    終於呂后去世,受呂后打壓的諸侯王們瞬間躁動了起來,尤其是剛繼任齊王的劉襄。劉襄是一個十分有野心且有能力的人,在動亂之時他召集自己的兩個兄弟,還劫持了琅琊王的兵,想要裡應外合直指長安,朝臣們為了天下不大變開始研究對策。

    劉襄以呂后為藉口想要直指朝政,朝臣順水推舟給呂后定了罪,把與呂后相關的一干人都卸職查辦,給了劉襄當頭一擊,然後又緊鑼密鼓去尋找新帝,最終劉邦成了最終人選。

    劉盈有七子,是帝王最為正統的人選,但朝臣不光沒有選擇剩下的五個大臣還將五個孩子直接殺掉了。之所以這樣做有兩個原因,朝臣剛剛清算了和呂后相關的人,劉盈之子便都是呂后舉薦的人選。二來,如果把這五個孩子繼續留著可能會引來有心之人的議論,會動搖國本。三來,五個孩子長大以後也難免會有怨恨的情緒,對新主不利。基於上面幾個因素,朝臣在劉恆上位的當晚便殺死了兩個孩子。

    朝臣在劉邦的眾多兒子中選擇了劉恆自然有朝臣的原因,第一古代講究立嫡立長,劉恆是劉邦尚存兒子中年紀最長的人,最有繼承大統的權利;第二,劉恆心思純粹,並沒有打王位的心思,也沒有什麼動作。劉襄是劉邦的長子長孫,但劉襄野心太重,朝廷的根基已經穩固,如果劉襄繼位朝中的老臣很可能會受到打壓,大臣們必然不會允許這種情況發生;第三,選擇帝王是一個嚴肅的事情,除了名分,帝王的能力也十分的重要。劉恆是分封的代王,他在自己的領土上做出了不菲的成就,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歷史的更迭有時永遠比我們想的黑暗想的複雜,但英雄的登場必然與他的實力脫不了干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湯和為什麼沒被朱元璋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