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珠寶小女子

    徐志摩自然是才華橫溢的,再別康橋等等詩詞婦孺皆知,人無完人,才子多情,他的混亂情史自然也是讓人不舒服的,然而瑕不掩瑜,他對文壇的貢獻是有的,我們擇其善者而從之,擇日不善而改之,豈不更好嘛

  • 2 # 父母年代記憶

    就算再有才華,徐志摩也絕對稱得上渣男

    若要評選中國近代史上最多情的詩人,徐志摩一定榜上有名。

    “一生至少該有一次,為了某個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結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經擁有,甚至不求你愛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你。”

    “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他不愧是情詩聖手。文采斐然,下筆深情,幾句就勾畫出一個追尋真愛的孤獨靈魂。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甘願為愛獻身的翩翩君子,卻對結髮妻子鄙視而冷漠。

    他婚後瘋狂追求林徽因,甚至不惜讓妻子墮胎。

    追求林徽因無果後,他又奪走好友之妻陸小曼。

    與陸小曼成婚當天,他的老師梁啟超在婚禮上當場大罵:“不道德至極!”

    放到今天,徐志摩就算再有才華,也絕對稱得上渣男。

    嫁給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是怎樣一種體驗?

    徐志摩的結髮妻子張幼儀,非常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這一切,都要從1915年的隆冬說起。

    那一年,徐志摩與張幼儀結了婚。然而,本該浪漫溫情的洞房花燭夜,徐志摩卻冷漠至極,敷衍了事地行使了作為丈夫的義務。

    他們之間的沉默,就是從那一夜開始的。

    張幼儀後來才知道,早在定親前,徐志摩第一次看到她照片時,就用嫌棄的口吻說了一句:“鄉下土包子。”

    但到了他眼裡,她的沉穩踏實卻成了僵硬乏味,呆板無趣。

    受父母之命娶了張幼儀的徐志摩,對她百般挑剔。

    有了兒子後,他認為自己已經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任務,再一次提出要遠渡重洋。

    這一次,他的父母沒有阻攔。

    結婚四年,他們在一起的日子卻只有四個月。

    婚後生活之慘烈,讓張幼儀痛苦又不解。

    丈夫的鄙視,甚至讓她懷疑起自己的價值:自己就這麼不堪?這麼讓他想逃離?

    後來她才明白,徐志摩不是不想談戀愛,只是不想跟她談戀愛。

    在張幼儀前往倫敦與丈夫相聚時,就迎面撞上了這個可悲的事實——對她冷若冰霜的徐志摩,對別的女人居然有那麼大的熱情。

    這個別的女人,就是林徽因。

    在國際聯盟的一次演講會上,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在會場演說。演說結束後,徐志摩一眼便看到了跟在林長民身後的林徽因。

    林徽因比張幼儀年輕四歲,出身好,又是新女性,講得一口地道英文。在徐志摩看來,比起 “刻板”的張幼儀,林徽因對社會的看法,對感情的追求,對詩情的理解,都與他不謀而合。

    他隨即對林徽因展開了狂熱的追求。

    徐志摩似乎忘了,他還有一個家庭。

    1920年,張幼儀坐船抵達倫敦。

    然而,徐志摩見到她後,做的一件事就是帶她去買了一身新衣服,因為她穿的中式服裝太土,讓他在朋友面前丟臉。

    他和林徽因的聯絡,也一直沒有斷。

    1921年春,徐志摩取得了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特別生的資格,和張幼儀一起搬到了沙士頓鄉下居住。

    她負責買東西,打掃內外,料理二餐。

    他卻每天早上都以導師喊他幫忙為藉口急匆匆地出門,然後跑到倫敦與林徽因見面。

    張幼儀知道自己是舊式女子,也願意改變。但徐志摩卻像堵堅硬的牆,讓她用盡全力也無法改善局面。

    “我畢竟人在西方,我可以讀書求學,想辦法變成飽學之士,可是我沒法子讓徐志摩瞭解我是誰,他根本不和我說話。”

    過了不久,張幼儀又懷孕了。

    知道訊息後的徐志摩立刻說:“把孩子打掉。”

    她非常震驚。在她看來,只有瀕臨絕境的女人,比如有了外遇,或者快要餓死喂不飽孩子的人才會冒險打胎。

    徐志摩冷冰冰地回:“坐火車也會死人,難道就不坐火車了?”

    接著又補了一句:“這種事在西方是家常便飯。”

    後來,他甚至拋下懷孕的妻子消失了幾周,走時連行李都沒帶。

    她不得不痛苦地承認:她的丈夫,或許從來都不曾愛過她。

    孤立無援的她只好投奔兄長,在德國生下了次子彼得。

    後來,林徽因也選擇與徐志摩不辭而別,決然回國。

    林徽因在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中寫道:

    “我忘不了,也受不了那雙眼睛。上次您和幼儀去德國,我、爸爸、西瀅兄在送別你們時,火車啟動的那一瞬間,您和幼儀把頭伸出窗外,在您的面孔旁邊,她張著一雙哀怨、絕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睛定定地望著我。我顫抖了。那目光直透我心靈的底蘊,那裡藏著我知曉的秘密,她全看見了。”

    直到此時,久無音訊的徐志摩才親自去德國見了張幼儀,目的只有一個——離婚。

    他拒絕了妻子“離婚要透過父母做主”的請求,嘴上不停說著:“不行,不行,你曉得,我沒時間等了,你一定要現在簽字……林徽因要回國了,我非現在離婚不可。”

    他終於對她顯出了哀求之色,目的卻是為了追回另一個女人。

    她終於簽了字,說:“你去給自己找個更好的太太吧!”

    離婚後的張幼儀,終於活成了現代女人眼裡的勵志楷模。

    她在東吳大學教授德文;

    接管經營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並在短時間內使其轉虧為盈,被譽為中國第一位女銀行家;

    開辦雲裳服裝公司引入新潮時裝式樣;

    同時,她也進行股票交易操作;

    參與策劃編纂臺灣版《徐志摩全集》

    ……

    她曾說“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若不是離婚,我可能永遠都沒有辦法找到我自己,也沒有辦法成長。他使我得到解脫,變成另外一個人。”

    離婚後,徐志摩立即回國,試圖追回林徽因。

    然而,當他一跨進林家大門,赫然就是這樣一副楹聯——“長者有女年十八,遊學歐洲高志行。君言新會梁氏子,已許為婚但未聘”。林徽因已經被許配給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

    徐志摩備受打擊,但因林徽因與梁思成還沒正式定婚,所以他沒有放棄。

    他邀林徽因夜遊香山,向她傾訴,甚至當著梁思成的面來找林徽因。

    後來,連梁啟超都坐不住了,給他寫了一封長信。大意便是:“你就不要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上了,你這種做法,不論你未來是否能夠與徽因在一起,現在就已經給人帶來痛苦了。”

    徐志摩對此視而不見,堅定不移地挖牆角。

    儘管徐志摩是梁啟超的學生,但次數多了,還是被梁思成給轟了出去。

    最後,還是林徽因親手斷了他的念想,說她馬上就要和梁思成去美國了,他們必須“離別”。

    徐志摩這才無可奈何地意識到,他的女神已經決然離去。

    幾年後,徐志摩在北平交際場找到了另一位靈魂伴侶。

    19歲的陸小曼,正是“京城一道不可忽視的風景”。

    不過,當時的她早已羅敷有夫。她的丈夫王賡,與徐志摩是故友。

    日防夜防,兄弟難防。

    王賡為了讓陸小曼過上更好的生活,把精力都花費在了讀書、工作和學問上。這讓喜歡交際的陸小曼倍感寂寞。

    王賡被調去哈爾濱後,交待徐志摩多多幫忙照顧在京的妻子,沒能想到,好友卻毫不掩飾地對陸小曼展開了攻勢。

    徐志摩在信中寫道:

    “不要成為一隻潔白美麗的稚羊,讓那滿面橫肉的屠夫擎著利刀向著它刀刀見血的蹂躪謀殺。”

    其中“屠夫”,指的是陸小曼的丈夫王賡,而“稚羊”,指的便是陸小曼。

    他不斷鼓動陸小曼離開她那“殘忍”的丈夫,也不要管那“庸俗”的父母,和他走就對了。

    兩年不到,雙方已經相愛得不能自拔。

    在他的猛攻下,陸小曼決心開始新生活,甚至墮胎打掉了王庚的孩子。

    王庚無奈,只得同意離婚。

    次年,兩人在北海公園舉行了結婚儀式。

    結婚時,徐志摩請來了老師梁啟超來當證婚人。

    梁啟超當眾喝罵道:“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浮躁,以至於學無所成,做學問不成,做人更是失敗,你離婚再娶就是用情不專的證明!陸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過來人,我希望從今以後你能恪遵婦道,檢討自己的個性和行為,離婚再婚都是你們性格的過失所造成的,希望你們不要一錯再錯自誤誤人!”

    徐志摩可從沒想過恩師會來這麼一出,頓時面紅耳赤。

    他只得小聲地說:“請老師不要再講下去了,給學生一點面子吧。”梁啟超這才住口。

    最後,梁啟超還補了一句,“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

    後來,徐志摩的筆名“雲中鶴”被表兄金庸,安在《天龍八部》裡一個淫賊身上。

    連魯迅也批他是“流氓”。

    兩人當時惹來的爭議,由此可見一斑。

    眾所周知,徐陸兩人的婚後生活也並不順利。

    陸小曼染上了毒癮,終日吸食鴉片,徐志摩為了讓她繼續過奢侈生活,不得不在多個工作中奔波。

    梁實秋曾說:志摩臨死前幾年的生活,確是瀕臨腐爛的邊緣,不是一個敏感的詩人所能忍受的。

    1931年11月18日,徐志摩在南京會見故友後,搭上了郵機。

    第二天,這架郵機在一片大霧中撞山炸燬。

    這位浪漫多情的詩人,終於如來時一般輕輕地離開,死時34歲。

    徐志摩曾說,愛情是他甘願為之獻身的宗教。

    然而,他那激情燃燒的愛卻經常灼傷旁人。

    從張幼儀到陸小曼,在他的傳奇情史裡,他有時冷漠得像塊石頭,有時又偏激得像個小孩子。

    其實,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激情,也許只是一種極致的浪漫主義。

    真正的愛不該蓄意刺傷旁人,也遠遠不該這麼自私。

    參考文獻:

    1. 貝兒. 美麗的傷痛——徐志摩和林徽因的愛情故事[J]. 湖北檔案, 2003, (12): 41-43

    2. 黃貫中. 陸小曼與徐志摩婚戀往事[J]. 炎黃縱橫, 2015, (2): 49-53

    3. 秦賢次. 徐志摩生平史實考訂[J]. 新文學史料, 2010, (4): 97-109

    4. 蔣成德. 張君勵好心的意外結果——關於徐志摩與張幼儀離婚的的新一種解釋[J]. 南陽師範學院報(社會科學版), 2010, (8): 55-61

    5. 魏邦良. 張幼儀:“我要為離婚感謝徐志摩”[J]. 燈下舊話, 2016, (9): 61-64

    6. 佚名. 林徽因16歲時寫給徐志摩的分手信[J]. Reporters Notes, 2015, (3): 95-95

  • 3 # 小幸福大成功

    徐志摩的才華和他情史之間的關係?!我想想看,我覺得是出現在他生命裡的優秀女性激發了他創作的靈感和激情。要想弄明白他在情感方面為何如此。恐怕要去了解他的原生家庭和他早年的成長經歷。

  • 4 # 相攜又相倚

    有才華,個人見解歷史上那些有才華的多數風流,一方面誰不喜歡有才華的人另一方面對於徐志摩來說林徽因是他一輩子得不到的

  • 5 # 斌哥書法對聯

    首先,我要說的是徐志摩才華橫溢,這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他的代表作: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是一個古詩詞愛好者,但是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卻是我所喜歡的為數不多的幾首現代詩之一,這首詩非常的優美動人,讀起來朗朗上口,詩人善於從生活中捕捉鮮活、富有個性特徵的景物形象,糅合詩人的情感與 想象,構成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從而營造了優美、明麗的意境。那西天的雲彩 ,河畔的金柳、河中的波光豔影,還有那軟泥上的青荇……各種物象相映成趣,無不浸透著詩人對康橋的無限深情。尤其詩人的比喻獨特而又貼切,手法巧妙,使情與景水乳交融,豐富了詩歌內涵,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本詩結構形式嚴謹整 齊,錯落有致。詩歌語言清瑩流麗,音節抑揚合度,節奏輕柔委婉,和諧自然,可 以說是“三美”俱備,體現了徐志摩的詩美主張,堪稱是現代詩作中的絕唱。

    須知,徐志摩還有很多其他優秀的詩作,如《偶然》,《我等候你》,《我不知道 風從哪個方向吹來》等,這些詩作只要你是詩歌愛好者,讀到這些詩時,都不能不為志摩的才情所折服。

    至於志摩的情史,可以說確實有點混亂,不過我個人覺得不只是由他自身造成的, 和當時的世俗禮教息息相關。徐志摩出生於清朝末年,父親是浙江省海寧縣富商,他是徐家的長孫獨子,自小過著舒適優裕的公子哥的生活,父親在他年少時就將她與張幼儀訂婚,但是受到新思想洗禮的他自然是反對這樣的包辦婚姻的,與張幼儀結婚後在英國留學時愛上了同樣才情橫溢的民國美女林徽因,徐志摩最終拋棄已經給他生兒育女的張幼儀並且返回北京熱烈追求林徽因,但理性的林徽因最終沒有接受徐志摩而選擇了梁思成,失落的徐志摩而後又在一次聚會中愛上了上海名媛並且已是有夫之婦的陸小曼,二人愛情愈演愈烈最終走到了一起。但結婚後的徐志摩婚姻生活似乎並不甜美,過慣了奢侈生活的陸小曼讓徐志摩不堪重負,最終以徐志摩的英年早逝而結束。可以說徐志摩的感情生活確實很糟糕,如果沒有包辦婚姻一開始就能遇到自己情投意合的人,結果有可能不一樣。當然,他所處的時代正是民國時期,民國時期是新舊思想激烈碰撞的時期,接受新思想洗禮的徐志摩對舊式包辦婚姻自然是十分牴觸的,加上他嚮往自由,浪漫多情的詩人性情讓他的感情生活變得非常的混亂和糟糕。

  • 6 # 小俠記

    題主好!我是小俠,您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忍不住想回答一下。

    關於徐志摩的情史

    實不相瞞,以前我也覺得徐志摩這個人很風流,但仔細瞭解他的生平之後感覺也並非如此。為什麼很多人對徐志摩有情史混亂的印象呢?

    如果一個人的一生有2.5段感情就被稱作“情史混亂”,那現代人各個都風流成性了。

    首先我來盤點一下徐志摩的感情經歷。

    一、張幼儀

    張幼儀是徐志摩的原配,但因為是家長包辦的婚姻,徐志摩始終無法從內心裡接受她。

    一個是留洋的才子,一個是保守的封建女性,用現在常用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我們不合適”

    因此,徐志摩以強硬的態度要求張幼儀與他協議離婚。可能就是這份強硬的態度為後世人詬病。

    好在,與徐志摩分開之後,張幼儀的人生並沒有崩盤,而是低開高走,成為很有作為的實業家。張幼儀一直想知道,徐志摩追求的“新”到底是什麼,於是她也開始改變自己,成了一個新女性。

    二、林徽因

    林徽因只能算徐志摩的0.5個感情經歷,因為這段感情始終是單相思。

    訊息確實聽到了,不過對徐志摩來說卻是噩耗——林徽因成了他的老師梁啟超的兒媳婦——她已經嫁給梁思成了!

    一段暗戀遂告終。

    三、陸小曼

    陸小曼與徐志摩的結合在當時可謂轟動。一個是大名鼎鼎的才子,一個是人盡皆知的名媛,他們的婚禮大概會有很多名人來參加。

    但這樣的結合也會面對一個問題。就像現在如果作家娶了女明星,女明星日常的高消費作家怕是承擔不起。這兩個人的生活也面臨著相似的問題。陸小曼開party辦舞會,花錢有些大手大腳,徐志摩就開始努力賺錢,為陸小曼提供物質保障。

    其實,徐志摩也是在去外地參加活動賺錢時遭遇飛機失事的。想到這個我覺得惋惜。

    在我看來,徐志摩是一個很簡單純粹的人,愛也純粹,恨也純粹。他執著地追求羅曼蒂克,迷戀著飛的感覺,直到飛機失事,在飛中墜落。

    徐志摩的才華

    我很喜歡徐志摩的詩,他的詩風在現代詩壇是獨一無二的。

    以我們熟知的《再別康橋》為例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邊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

    開頭一段連用三個“輕輕的”而不顯累贅,反生出迴環往復的韻律之感。下一段寫景,但不流於簡單描繪,而是將自己的感情揉碎了融入到景物中,使景物也因這份感情閃閃發光。

    這首詩像一首圓舞曲,在婉轉柔和的律動中,詩人將他的離別之情娓娓道來,雖濃郁但不張揚

    這樣的風格在中國詩壇是獨一份兒的。

    總的來說我認為徐志摩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他的感情經歷並不能稱為“情史混亂”,我更願意透過情感經歷的表面,去了解他的愛與追求。

  • 7 # 平凡的螢火蟲

    徐志摩是非常有才華的,在詩歌和散文上的成就都很高,很多人覺得他的散文成就高於詩歌,他作為新月派代表,白話詩文的先行者,詩歌其實並沒有特別的中心思想和價值觀,所以不夠凝練和深刻,但他的詩歌和他的人一樣率性而為,飄逸灑脫富有想象力,胡適曾評價徐志摩一生所追求,愛,自由和美。

    他的感情生活也非常豐富,髮妻張幼儀,溫良賢淑,可徐志摩始終感覺發妻不夠懂他,或者說感覺不夠有情趣,詩人嘛,難免有些超現實主義,張幼儀還是很適合過日子的,可徐志摩偏不,婚後他就開始瘋狂追求林徽因,甚至讓張幼儀為此打掉孩子,還好林徽因作為一代才女,除了才華橫溢更是有智慧有原則的,她說徐志摩適合做知己卻不適合做愛人,後來再有交際花陸小曼那一段,交際花一是情商高,二是善於撩,三更會玩,當時兩個人都是有婚姻在身,最後都是離婚走在了一起,交際花社交都是花錢的,加之陸小曼本身也揮霍習慣了,而且徐志摩和陸小曼父母關係也不好,最後這段感情也沒有特別的圓滿。

    從這三段感情看過來,不過是一個男人超現實主義慣了,且對於適合愛情和適合結婚的女人沒有分清楚,靈魂伴侶這個東西畢竟是虛無縹緲的,平淡的生活才是真實的婚姻,如果張幼儀徐志摩是最後遇到的,內心成長後的徐志摩可能會真會選擇她。就是選擇我愛還是愛我的問題。

  • 8 # 娜媽娜媽

    風流史

    才華橫溢江郎才,瀟灑人生不平凡。

    可是好色痴心漢,始而亂之人憎惡。

    終是負了上天恩,結局悲悽孤冢埋。

  • 9 # 州城故事

    現代新月派代表詩人、散文家。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徐志摩的情史,就是世俗所難理解的一種純情。·

  • 10 # 博勤董老師

    徐志摩作為現代詩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詩人,新月詩社成員。肯定是有才華的。而有關於他混亂的情史,徐志摩曾寫下過這樣一段文字:“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找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所以我個人認為放在他的身上也有著一種必然的聯絡。

    徐志摩的一生,在他身邊有三個最重要的女人:第一夫人張幼儀;靈魂伴侶林徽因;志同道合陸小曼。可以說他交錯於三個不同典型女子生命之間而共同創造了詩人徐志摩。

    第一夫人張幼儀,是當時典型的包辦婚姻,也是徐志摩一生真正意義上婚姻――上有高堂,下有子女。張幼儀畢業於江蘇省第二女子學校,是傳統的標準的賢妻良母,家境優越,人也長的漂亮,他們關係卻非比尋常,1922年,徐志摩因在英國劍橋留學歸國後,石破天驚的在報紙上發表了一篇《徐志摩離婚通告》,文名還未顯的他以此頭號新聞振動了全國。而第二個孩子已兩月身孕的她毅然同意。這也是大家詬病徐志摩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後與蘇紀之醫生結婚。1988年逝世於紐約。

    靈魂伴侶林徽因,是1921年徐志摩在英國劍橋留學時認識的,當時林徽因只有16歲,林徽因被徐志摩淵博的知識、風雅的談吐、英俊的外表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出眾的才華和美麗所迷倒。在這之間徐志摩給林徽因寫了很多情詩,但林徽因卻因徐志摩有家室而心存芥蒂,就出現了前面徐志摩回國發離婚通告這事,但徐志摩這麼做,對於林徽因來說那就更不可能和他在一起了。所以徐志摩離婚回來後,林徽因卻已離去。他走在劍橋的湖邊,想著和林徽因之間的點點滴滴,就有了《再別康橋》這首詩。而後林徽因嫁給了他老師梁啟超的兒子,同為建築家梁思成。《猛虎集序》中提到:“他二十四歲之前,與詩完全沒有相干。”可以說是於林徽因的相遇,才有了詩人徐志摩。徐志摩就是在1931年11月,為了參加林徽因在北平協和小禮堂為外國使者舉辦的中國建築藝術演講會,乘坐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由南京北上,在濟南南部黨家莊附近撞山墜機身亡的,時年36歲。

    志同道合陸小曼,徐志摩回國最先認識的是時任警察局局長的王庚――陸小曼的丈夫,小曼也是奉父母之命成婚,當時由於王庚專注於工作和前途,陸小曼想玩時,他就說:“我沒空,叫志摩陪你玩吧。”他根本沒想到這樣處理回出現婚姻危機,而他們卻朝夕相處,日久生情!“朋友妻不可欺。”這也是徐志摩被罵的最厲害的一次。他們的再婚,經胡適、劉海粟的周旋最終得以舉辦,可在婚禮上,證婚人梁啟超對許、陸二人進行了訓斥。但總算婚姻和愛情合而為一了。徐志摩墜機身亡後,陸小曼不在出去交際,她默默忍受外界對她的批評和指責,致力整理出版徐志摩遺作,用了幾十年時間,期中苦辣酸甜一言難盡。

    我們總在茫茫人海中尋找著屬於自己的那個另一半,不求每段愛情都刻骨銘心,只求能夠在合適的時間遇見!最後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裡一句話結束吧: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 11 # 藍色消毒水1

    是有才華的,對於語言的節奏和韻律的把握是天才的。至於情史,這個也說不得多渣,別忘了,民國是可以三妻四妾的!

  • 12 # 凌子子

    #泛文化寫作營# 徐志摩的才華是毋庸置疑的,想當年我們七十年代的少男少女,誰沒有一個精緻的摘抄本,誰的摘抄本沒有他的詩?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那首《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

    我悄悄的走,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他的詩豐富了我們那些懵懂少年的心房,很多人用他的詩用作情書表白。

    我特別喜歡他那首《偶然》:

    我是天空裡的一片雲,

    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訝異,

    更無須歡喜

    在轉瞬間消滅了蹤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記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

    在我心裡徐志摩並不是一個情史混亂的人。也許是因為他的詩太美,自動忽略他的渣?

    人們都說,徐志摩的《偶然》,是寫給林徽因的,也許是吧?徽因是志摩心中至純至善的女神,她有著美麗的容顏,美麗的情懷,美麗的才思,美麗的文字……徽因回國了,徐志摩在思念、愛戀、失望和希望中輾轉難眠。春夜,皎潔的月光讓他傷感,泠泠的溪流讓他寂寞,柔長的柳絲讓他悸動,強烈的無從宣洩的種種意念與激情使他燃燒,於是飄逸如雲似風,清冷如煙似雨的詩行,鋪滿稿紙,寫下這樣一首詩。

    可是很多人都知道,徐志摩的結髮妻子是張幼儀。他現實裡也沒有詩裡那麼理智,他是真的拋棄了懷著身孕的張幼儀,只是這時候林徽因比較理智選擇了逃避後來和梁思成結婚。

    於是,後來徐志摩轉而遇見陸小曼,就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插足她人家庭,是第三者,是小三,導致陸小曼離婚。哎,這樣想想情史還真的混亂,也是詩人就是得有這種狂熱的情感,才能創作出動人的詩篇吧!

    只是後來因為陸小曼的奢靡,讓他不得不外出謀生計,為了省錢坐免費飛機,又為了聽林徽因的講座,和陸小曼爭吵後匆匆離去,被飛機失事奪去了年輕的生命。不然,誰又會知道他還會不會有新的感情,寫出更濃烈的詩?

    斯人已逝,我們還是隻要記住他那些美好的詩就夠了。

  • 13 # 前程影史

    如果現在誰還會問出徐志摩有沒有才華這樣的問題,一定會被人追著滿大街打的。當然了,我來答這個問題,也要做好被打的準備,因為我準備誇一誇這個詩一般的男人。雖然他的人品的確有待商榷,但是才華這個東西,卻是怎麼遮也遮不住的。

    徐志摩生於亂世,卻也於亂世中成長,比女人還要細膩敏感的心思,讓他的作品常常有著一種柔情美。

    有人可能會說,他留在世上的作品並不怎麼多,代表作也似乎只有《再別康橋》一首詩歌而已。為什麼大家會如此肯定他的文學成就呢?來,牽著影子我的手,帶你去徐志摩曾經走過的路上走一走。

    徐志摩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富二代,用我們現代人常用的一句話就是他是那種“如果讀不好書,就只能回家繼承家產”的人。頂著這樣的光環出生的公子哥,一般都多貪圖享樂,不思上進,可徐志摩真的是一個特例,他太上進了,甚至努力得有點讓人心疼。

    從四五歲開始就學認字背論語,八歲的時候,在學堂裡就能每次考試都考第一名了。十四歲讀高中時開始發表自己的第一篇小說,十九歲考上上海的浸信會學院,就是我們現在的上海理工學院。當時的他還沒有什麼文學心,而是一心想著學習法理,科研等知識,以求拯救百姓於水火中。(活捉一枚愛國青年)

    不得不說,徐志摩真的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學霸了。他在短短的三年時間內,進了北大,改學法學,還兼修日文,法文等好幾門副課。等完成學業後,他又立馬奔向美國的克拉克大學,僅用了一年就獲得學士學位。人家還不滿足,繼續跳到哥倫比亞大學,很快又獲得了碩士學位。如果他繼續呆在美國,博士學位也已經準備在路上了。可這個時候,這個愛折騰的小夥子,又跑去了英國的劍橋大學學政治學。

    也是在劍橋大學,徐志摩徹底確定了自己人生的追求,開始迷戀上寫作,並且很快就凸顯出了他的文學天賦。在英國的兩年,他寫下了無數的詩集,甚至還翻譯了幾本外國的知名小說。這樣的寫作練習,以及這些年東奔西走,龐博的知識學習,為徐志摩的寫作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礎。從此,徐志摩的寫作人生,開掛了。

    他回到中國後,不僅在報刊雜誌上大量發表自己的詩文,更是自己辦了《新月》報社,擔任了多個報社的主編,還同時擔任多所高校的教授工作。如果他沒有點看家的本事,誰願意請他?

    其實徐志摩的詩歌和散文,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他的詩歌溫婉,浪漫,熱情又充滿現實主義,除了像《再別康橋》這樣的大作以外,還有諸如《翡冷翠的一夜》《我不知道風是在那一個方向吹》《你去》《笑解煩惱結》等讓人讀完感觸良多的作品。而因為他在壯年時就突然去世,所以他的詩歌也總是積極向上的,如果可以多給他十幾年的創作時間,相信他的作品一定會更多豐富而有深度。

    再來發表一點點對徐志摩感情的看法。他十九歲時就娶了十六歲的張幼儀,卻在二十三歲那年愛上十六歲的林徽因。為了林徽因,他在兩年後決然與剛生下他們第二個孩子的張幼儀離婚,充滿幻想地回到中國,想要去迎娶林徽因。卻不知道林徽因已然和梁思成訂婚了。

    在悲痛欲絕中,徐志摩又遇上了同樣對婚姻充滿厭惡的陸小曼,兩個人就猶如天雷勾地火,一碰就著,彼此愛慕。很快陸小曼在丈夫的成全下離了婚,徐志摩又在二十九歲跟陸小曼結了婚,此後二人一直定居上海,直至他去世。

    可以說徐志摩一生所追求的是愛與自由,是不羈與靈魂,他的愛情完全凌駕於道德和人性,只要愛,便會不管不顧,可以拋棄妻兒,可以拐走朋友妻。但是他卻又總是錯誤的把激情看作愛情,不論是對林徽因,還是對陸小曼,他都錯了,以為是愛,便奮不顧身,結果一個棄他不顧,一個與他結婚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完全不能給他幸福的滋味。

    人生就是如此無奈吧,走錯一步,便步步錯,再也不可以重來。不論徐志摩曾經是對是錯,可能中年早逝,就已經是對他最大的懲罰了吧。

  • 14 # 女見

    1915年,18歲的徐志摩剛從杭州一中畢業,就在父親的包辦下迎娶了未曾謀面年僅15歲的張幼儀。他壓根不喜歡這位新娘子,在他眼裡她就是一個很土的鄉下女人,婚後沒多久,他就先後到上海、天津、北京讀書,成為梁啟超的弟子。

    徐志摩在結婚之前,第一次才華顯露是在他14歲就讀杭州一中時,在校刊上發表了他第一篇作品。

    1918年,張幼儀為徐家生下兒子,徐志摩完成連綿子嗣義務盡了孝道後,得到父親默許,開心的跑到歐洲去撒歡了。此後對他的原配妻子不聞不問,在他心中,這段無愛的婚姻,他只想讓她做徐家的兒媳婦,而不是他徐志摩的太太。

    1920年,張幼儀被公婆安排送到歐洲與徐志摩團聚。此時他結識了,聰明漂亮又十分有才情的林徽因,兩人對文學有著共同的興趣,亦十分有共同語言。

    為了林徽因,徐志摩不顧原配妻子有孕在身,對她提出了離婚的請求。張幼儀生下小兒子之後,月子期間與徐志摩簽訂了離婚協議。但是林徽因在一番思量之後,不想成為破壞別人婚姻的人,所以她早就告別徐志摩回到國內去了。從此,兩人走向屬於各自的感情歸屬。

    這段時期,徐志摩在劍橋大學讀書,寫下了大量朗朗上口的詩集。1922年,他回到國內,創辦了新月社,1924年,泰戈爾訪華期間徐志摩作為翻譯一直陪同左右,甚至還跟隨泰戈爾一起去了日本。

    這個時期徐志摩愛上了好友王賡的妻子陸小曼,早已對自己婚姻不滿意的陸小曼,認識徐志摩之後覺得他才是這個世界上最懂她的。之後,她非常堅定的對王賡提出了離婚。

    得到了自由之身的陸小曼並沒有如願的馬上嫁給徐志摩,這段超越世俗的自由戀愛,徐父就是最反對的人之一。在徐志摩一番苦心地和徐父僵持下,終於在1926年10月,得以在北京舉辦婚禮。

    1931年,徐志摩飛機遇難,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創造了無數的詩集、散文、戲劇和小說。在中國文壇史上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他的作品也跟隨著和他的三段感情發展有所變化,並結合了社會特點。他的創作自成一格,留下大量傳世名篇。

    他一生與三個女人有過關聯,與張幼儀是無愛的舊式婚姻;與林徽因是愛而不得的情感;與陸小曼是衝破世俗的自由婚姻,卻也在婚後歷經磨難。

  • 15 # 舞臺燈光

    我最喜歡徐志摩的《再別康橋》,寫出的那種擦肩而過的無奈,彷彿就在眼前,字裡行間的憂鬱無不訴說其對理想主義的嚮往,簡約的句子,勾勒出悽美的畫面,誓要把自己揉碎,隨風撲面,溫暖卻有淚在眼眶。毫無爭義,他是近代文學史上的著名詩人,風流倜儻,才華橫溢。

    讀徐志摩的詩,就必須讀懂他本人,那麼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追求自由,嚮往愛情,極具浪漫主義氣質的一個人。而他也把屬於自己的氣質注入進了詩裡。在詩裡,我能看到林徽因的影子,也能聞到陸小曼的氣息,卻唯獨讀不出他的原配,張幼儀哪怕一點點的痕跡。而事實上,張幼儀卻是最愛徐志摩,也是為其付出最多的女人,而在徐志摩的精神世界裡只有熱辣似火的愛情,而他也真誠的對待著他們。單單就感情而言,他勇於放棄門當戶對的婚姻,追求自己的愛情,是沒有錯的!不能用混亂來形容。

    有才華就意味著有缺陷,他詩人獨有的氣質,也造就了其多愁善感的性格,情路坎坷,也正常,我們不應太過苛求。

  • 16 # 道藝學堂

    徐志摩先生有些文采,白話詩有幾首寫得不錯。像《再別康橋》算是好作品吧。然他沒有中華文化的根,不忠不孝,不仁不義,自私自利,沒有責任心和愛心,惟有內心一片荒蕪的道德沙漠。她無情地拋棄懷孕的妻子,去追求林徽因,後又和交際花陸小曼結婚,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離婚的男人!梁啟超先生曾在他們的婚禮上嚴厲批評他們的結合!後來徐志摩英年早逝,死於空難也是惡有惡報!德者本也,才者末也!有才而無德,必成大惡!南無阿彌陀佛

  • 17 # 金釵銀環

    單從詩歌上來說,我認為徐志摩是有文化的。但從感情上來講,近代的徐志摩,還有古代寫出“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的元稹,他們對待感情的態度,卻被後人詬病。

    為什麼文人多情?或許跟他們的創作有關,無論文學家或者藝術家,只有時刻保證熱情,才能有源源不斷地靈感。而人在戀愛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出一種物質,叫做多巴胺,多巴胺能使人處於興奮狀態,時刻感受著愛的資訊。但大腦不可能時刻處於一種巔峰狀態,據科學觀察,通常一到三年這種感覺就會消失。所以說天長地久的愛情,靠的是兩個人的信念。而很多文人和藝術家,就依靠不停尋找愛情來激發自己的靈感。

    徐志摩的三段感情,第一任妻子,他從來不愛,而且看見她的小腳,還鄙夷地說她為“土”。但他的身體卻很誠實,沒有夫妻之愛情,卻有夫妻之實,張幼儀給他生了幾個孩子,這也許跟最初的不對等有關,一方始終在仰望另一方,在愛情裡卑躬屈膝,就算你以後變得再好,也不能消除他先入為主的印象,更何況一個接受傳統教育的女子,張幼儀和徐志摩註定是悲劇。

    再說林徽因,林是當時的社交名媛,才貌雙全,有良好的家世,這樣的女子,任誰都會動心。只是林徽因更知道,愛情和婚姻不同,她不可能把自己的一生,賭給一個見異思遷的人。要說徐志摩的感情經歷裡,林徽因才是最睿智的那一個,當然她對建築界的貢獻,也證明了她的確是一個優秀的人,她選擇嫁給梁思成,可見她的冷靜與對愛情的態度。

    最後,再說陸小曼,陸小曼是徐志摩朋友的妻子,朋友託徐志摩照顧她,其實相當於引狼入室,一個風流瀟灑,一個寂寞難耐,兩人一拍即合,沒多久就拋棄原配“喜結良緣”,當然,他們結婚的時候並沒得到多少人的祝福。這樣的開始,就註定後來兩個人淒涼的結局。一個英年早逝,一個晚景淒涼。

    一個人的才情和品行也許並不配位,但我們也不能因為他的人品,就質疑他的才華,徐志摩除了家喻戶曉的《再別康橋》還有這些詩,也流傳甚廣,《偶然》《我等候你》《我有一個戀愛》《生活》《他眼裡有你》《秋月》《沙揚娜拉--贈日本女郎》《雪花的快樂》《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 》。

    當然,我們只從文學角度來看,徐志摩對新詩的貢獻還是很大的。

  • 18 # 瑪吉阿米愛墨脫

    新月派代表,情詩寫得熱情奔放動人心絃,稍有不慎就會被迷的神魂顛倒。

    他的情史和才華一樣響徹雲際,哪怕是悲劇:

    1.無愛張幼儀,成就了他作為中國第一個離婚的人,他為未知的愛戀拋棄尚在懷二胎的髮妻,只為名正言順追求林徽因;

    2.求而不得林徽因,崇拜他的才華也瞭解他對髮妻的種種,思考未來現實生活,選擇戛然而止的回國及梁思成的婚約而非不道德無倫理的天雷地火,理性戰勝一切。

    3.朋友妻陸小曼,有夫之婦也招架不住感應才華的召喚,亦然選擇離婚後同徐志摩再婚,證婚人梁啟超先生在婚禮上的嚴厲批評式的婚禮祝福語也讓兩人羞愧難當。迴歸柴米油鹽的繁瑣生活,一個散漫奢靡,一個需人照顧,沒有想像中的琴瑟和鳴,而是常常衝突和為生活奔波。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知道後期吳先生是否還這麼豁達。

  • 19 # 輝哥7651

    徐志摩有才華,他寫的《再別康橋》裡的“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好美好美的意境,讓人慾罷不能,徐志摩的情史也許是詩裡有情人也多情吧!

  • 20 # 書瀨熊閱讀書屋

    還能怎麼看,無論是扒著窗戶看還是躺在床上看,在做朋友和做老公兩個方面,徐志摩都不怎麼地,堪稱人渣。

    徐志摩飛機失事過世第六天,冰心寫信給梁實秋說:

    志摩死了,利用聰明,在一場不人道不光明的行為之下,仍得到社會一般人的歡迎的人,得到了一個歸宿了!我仍是這麼一句話,上天生一個天才,真是萬難,而聰明人自己的糟踏,看了使人心痛。志摩的詩,魄力甚好,而情調則處處趨向一個毀滅的結局。看他《自剖》裡的散文,《飛》等等,彷彿就是他將死未絕時的情感,詩中尤其看得出,我不是信預兆,是說他十年來心裡的醞釀,與無形中心靈的絕望與寂寞,所形成的必然的結果!人死了什麼話都太晚,他生前我對他沒有說過一句好話,最後一句話,他對我說的:“我的心肝五臟都壞了,要到你那裡聖潔的地方去懺悔!”我沒說什麼,我和他從來就不是朋友,如今倒憐惜他了,他真辜負了他的一股子勁!  談到女人,究竟是“女人誤他?”“他誤女人?”也很難說。志摩是蝴蝶,而不是蜜蜂,女人的好處就得不著,女人的壞處就使他犧牲了。——到這裡我打住不說了!

    對於徐志摩,他的老師梁啟超在徐志摩、陸小曼二人婚禮上是這樣評價的:

    徐志摩,你這個人性情急躁,所以在學問上沒有成就;你這個人用情不專,致使離婚再娶,以後務要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金庸小說裡總有一個風度翩翩、氣質俊朗、武功超群的表哥,但金庸最後總要把這位表哥描寫得卑鄙、負心薄倖、竹籃打水一場空。比如天龍八部裡的慕容復、連城訣裡的汪嘯風、倚天屠龍記裡的衛璧。是的,金庸的表哥,是徐志摩。

    第一段婚姻:與張幼儀

    1912年7月,江蘇都督程德全在蘇州創立"江蘇省立第二女子師範學校",12歲的張幼儀在二哥張君勱(嘉森)和四哥張公權的幫助下到該校讀書。該校首任楊達權,重視女子教育,張幼儀在 此受到了先進教育。

    張幼儀

    但三年後,尚未結業的張幼儀就被接回家成親了。替她作媒的正是她的四哥張嘉璈,在當時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書,在巡視學校時他發現杭州一中有一位才華橫溢的學生,這就是徐志摩。徐家當時已是江南富商,和有著龐大的政治經濟地位的張家聯姻,對徐志摩的父親來說是求之不得的,於是徐父申如定下了二人的婚約。於是15歲的張幼儀就輟學嫁到浙江做了少奶奶。徐志摩的態度:"媒妁之命,受之於父母。"

    張幼儀和徐志摩

    1918年生長子徐積鍇(阿歡),不久徐志摩就留洋去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張君勱的信,被迫不耐煩地把張幼儀接到他身邊

    張幼儀回憶當時徐志摩的態度

    "我斜倚著尾甲板,不耐煩地等著上岸,然後看到徐志摩站在東張西望的人群裡。就在這時候,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穿著一件瘦長的黑色毛大衣,脖子上圍了條白絲巾。雖然我從沒看過他穿西裝的樣子。可是我曉得那是他。他的態度我一眼就看得出來,不會搞錯的,因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當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兒表情的人。"

    此時的徐志摩與林徽因墜入情網,不久徐志摩就提出離婚,“你快簽字,我等不了了,林徽因要回國了!”這是徐志摩逼迫妻子張幼儀簽署離婚協議時喊出的話。此時的張幼儀,剛剛生下他們的兒子彼得,尚在月子裡。當徐志摩追到德國,帶著金嶽霖等證人急不可耐地逼張幼儀籤《離婚協議》時,張幼儀才真正看清徐志摩的真面目。

    張幼儀簡直就是聖母 當年徐志摩把她丟在國外 讓她自生自滅 她居然還心甘情願的為他生了幾個小孩 又伺候公婆 最蠢的是送錢給陸小曼

    第二段婚姻:徐志摩和陸小曼

    徐志摩與林徽因的狗血故事想必大家都很清楚,這裡就不再複述

    追求林徽因未果,志摩兄把主意打到了好友王庚妻子的身上。利用和王庚的關係之便,竟然去追求好友王庚的妻子——當時的名媛才女陸小曼。真是讓人大跌眼鏡。最後這段狗血的戀情以王將軍紳士的退出而收場,徐志摩和陸小曼走到了一起,結婚的時候好死不死的讓梁啟超給他證婚。

    王庚

    我們看看梁啟超是怎麼說的:“不要以自私自利作為行事的準則,不要以荒唐和享樂作為人生追求的目的,不要再把婚姻當作是兒戲,以為高興可以結婚,不高興可以離婚,讓父母汗顏,讓朋友不齒,讓社會看笑話!總之,我希望這是你們兩個人這一輩子最後一次結婚!這就是我對你們的祝賀!————我說完了!”

    梁啟超說的很對,徐志摩就是個自私自利,以婚姻為兒戲的人。讓父母汗顏,讓朋友不齒。

    陸小曼是家中獨子,花錢大手大腳。徐志摩與陸小曼成婚初期住在徐家安排的大別墅裡,愛得熱烈的夫妻二人絲毫不顧及徐父徐母的感受,徐父曾說:“陸小曼吃不完的飯竟然要志摩幫她吃,關鍵飯是冷的!”“吃完飯後,她竟然要志摩抱她上樓!”徐志摩對陸小曼無止境的寵溺,讓本就對這樁婚姻心有不滿的徐父愈加氣憤,對陸小曼也愈加厭惡。

    陸小曼

    活在寵溺中的陸小曼每天睡到中午才起床,晚上則去參加名媛圈的交際。陸小曼不愛吃正餐,總是零食不離口,愛抽大煙,喜歡喝人奶,徐志摩因此在家裡養了個奶媽,還有司機、傭人與廚師......據悉,當時陸小曼夫妻二人每個月的開銷高達500大洋(當時魯迅在北京買了一套400多平的四合院,總價為800大洋),奢靡程度可見一斑。

    陸小曼

    那麼問題來了,失去雙方家長援助的徐志摩與陸小曼,是如何過上維持如此鋪張生活的呢?原來愛妻心切的徐志摩,為了滿足陸小曼的生活,同時兼了數份工作,其中有一份工作是回北京大學授課,可陸小曼不願去北京,沒有辦法的徐志摩只得上海、北京兩地跑,為了節省開支,他乘坐的都是廉價航班,正因如此才釀成了無法挽救的空難。

    不僅如此,曾經浪漫的才子徐志摩變得窘迫不堪,舊褲子穿出了破洞也依舊沒有丟掉,而他捧在手心裡的嬌妻陸小曼卻選擇了視而不見,最後還是心細的前妻張幼儀為他定做了兩套高階衣裝。而最令人咋舌的,是徐志摩竟然向自己曾經輕視的張幼儀借錢了,顧及徐志摩的面子,張幼儀每次都會對他說:“這是你父親給的。”

    當徐志摩死於空難,那個被他呵護在手心的妻子接受不了事實(也許是個藉口),拒絕處理後事,一切的瑣碎雜事都是張幼儀在操勞。

    陸小曼

    晚年的張幼儀在被孫輩無意知道她是曾經大詩人徐志摩原配夫人之後,在軟磨硬泡下她淡淡地說“我沒有辦法說什麼叫愛,我這輩子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我愛你!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愛他吧!在他一生遇到的幾個女人當中,說不定我最愛他。”

    對於徐先生人品的評價,不能簡單的說好或者不好,這樣的評價都太過於片面。在文學方面,他創造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流傳至今,我們仰慕他的文學造詣,更驚歎他的才華。

    好友胡適就曾這樣評價過他:徐志摩是個單純的理想主意者。他雖有錯,卻不是一個人品極差的人,他像一個孩子,一味把現實生活理想化。

    正如徐志摩所說: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參考資料

    顧永棣:《徐志摩傳》,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版。韓石山:《徐志摩傳》,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版。傅國湧:《民國商人 1912-1949》,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年版。(美)張邦梅著,譚家瑜譯:《小腳與西服 張幼儀與徐志摩的家變》,黃山書社2011年版。(作者:浩然文史·青驄馬小史博士)本文所用圖片,均都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煩請聯絡作者刪除,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實是:孩子的未來,拼的往往是父母的能力”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