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觀點

    王陽明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沒有善與惡才是人性的本質。主張性本善的孟子和主張性本惡的荀子,就其目的而言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支援自己的學說,所以這兩種學說既沒有對與錯之分,也沒有優與劣之別。

    孟子主張施行仁政,用道德教化來統治庶民。這樣他在勸說各諸侯國邦君認可自己的政治思想時,就必須使邦君們認同人性本來是好的,這樣道德教化才會起到作用。否則一個本質上壞透了的人,怎麼可能被另外一張嘴給說教好呢。

    荀子是帶有法家思想的儒者,他主張用刑法來治理國家,因此他就要說服各國邦君認可人性本來是不好的這個思想。在荀子看來,人一生下來就帶著壞基因,所以必須用一種外在的規矩來約束人,這樣才能使人按照邦君的意願活著。

  • 2 # 老牛的老牛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這個理論誰說的或許不重要,我們要探討的而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

    我們從小熟讀的《三字經》開篇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其中“初”就是指人生命的開端,剛出生的嬰兒,而“善”按字面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善良,品質好,人性的光輝。或許正因這句話的存在,一直以來給人造成一個誤區,以至大家都覺得自己的孩子是善良的,沒有壞心,即便小的時候時常做調皮搗蛋的事,也不加以管教,任其所為,總認為孩子還小,天性不壞,等長大了,自然就懂事了。

    然而,很多人都只記住了“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卻忘了後面的一句話—— “苟不教,性乃遷”,而這句話才是重點。“苟不教,性乃遷”的意思是說,如果孩子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因此而改變(壞),因此,“人之初,性本善”只是因,而“苟不教,性乃遷”才是果,一個人的本初雖然是善良的,但是如果後天不加以教育,再善良的天性,難免會變成不善良的人。

    舉個例子:我們走在馬路上看到一個老太太摔倒了,我們腦海中浮現出的第一想法是:過去把她扶起來,但是,緊接著腦海裡的第二個想法是她可能會碰瓷,可能會敲詐。所以,每人天生都是善良的,心的本質並不壞,而是在慾望或外界環境的影響下壞掉了。“善”是人的本性和天賦,別人是奪不走的,而自己卻可能丟掉。

  • 3 # 生知皆有涯

    有性善論,性惡論等,至於是本性善還是惡,直至人類滅亡,恐怕都得不到確切的答案。

    從發展的角度看,善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而對於本性是善還是惡,這隻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以過程、結果來看等,方能知道此人一生是善還是惡等等之類。

    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是善是惡並無太大區別,畢竟其並不知何為善,何為惡。

  • 4 # 風雨闌珊

    一提到人性,就會涉及到人性善惡之說的話題,因為這一話題對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幸福觀和生存方式有著深刻的影響。所以,古往今來各家各派對這一問題一直爭論不休,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綜合起來以孟子的人性本善說;荀子的人性本惡說;告子的人性無善無不善說是最具代表性三種學說。

    孟子——人性本善說:

    孟子說:因為每個人都有根植以“仁”的惻隱之心,根植於“義”的羞恥之心,根植於“禮”的恭敬之心,根治於“智”的是非之心。而且這仁義禮智之德是我們本來就具有的,只要我們一經探求便會得到。

    所以。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這種善良的本性對人來說正如同水向下流一樣的自然。

    荀子——人性本惡說:

    荀子說,人生來就是喜好私利的,順著這種本性,人與人之間的爭奪就發生,謙讓就消失;人生來就有忌妒,順著這種本性,殘害忠良的事發生,忠誠信用便消失了;人生來就有耳目的欲求,喜好聲音美色,順著這種本性,淫亂的事發生,禮義、等級制度和道德觀念便消失了。既然這樣,放縱人的本性,順著人的情慾,必然會發生爭奪,出現違反名分,破壞社會秩序的事,從而導致暴亂。

    所以,一定要有君師和法制的教化、禮義的引導,然後才產生謙讓,出現合乎等級制度的禮義秩序,從而導致社會安定。由此看來,人的本性是惡的,性善,不過是後天人為的。

    告子——人性無善惡說

      告子說,人性就像流動的水,在東邊開一個口,它便向東流,在西邊開一個口子,它便向西流。人天生是沒有所謂善惡定性的,正如水沒有向東或向西的定向。

    告子的觀點是人的本性好像一張白紙,一碗清水,不分善惡是先天的,是自然的,善惡是後天習得的。所謂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實,三位先哲說得都有一定的道理,他們分別從不同的層面對人性中的善惡進行了闡述。

    我很贊同在近代的農民思想家王鳳儀先生的觀點,他以儒家的人文思想為出發點,透過自身在社會生活中進行的人文科學實踐,悟得對人性最為完整、最為精闢、最為科學的認識。

    王鳳儀先生說:人性有天性、稟性、習性之分的。

    孟子說的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本具有的天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靈性;荀子說的是受遺傳、地脈和時空等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人的稟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動物性;告子說的是人在出生後的環境中習得的,並沉澱於潛意識之中的無善無不善的習性。

    所以,人所表現於外的性格特徵是天性、稟性、習性的融合體。

    那麼,什麼是人的稟性?人的稟性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所謂的稟性,就是與人的天性相悖離的,並可以以某種方式遺傳給下一代的性格特徵,由於它是與純善的天性相違背的,所以,常表現為人性中惡的特徵。

    稟性主要是受到祖輩血統的遺傳及出生時地脈天時的影響而形成的。

    這就同一顆大豆的種子,它原本應該攜帶大豆的所有資訊,但由於母株受到了生長環境的影響,而使其結出的籽,不但無法正常的表達出其本有的資訊,反而還會出現一些與其本有資訊相違的特徵,而且這些特徵又可能遺傳給下一代的現象是相同的。

    在這裡,我們可以把人的天性比作是一面鏡子,未被汙染時,是以一顆至善之心與宇宙萬物想融通,不僅能準確明瞭地反映宇宙萬物的真實狀態,並具有“知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同參”的能力;但當這面鏡子被稟性所汙染時,便與宇宙萬物之間有了隔閡,使之無法正確的反應萬物的本來面目,不但在人的心理上產生一些與純善的本性相違背的特徵,而且還障礙了人本有潛能的正常發揮。

    由於每個人稟性的不同,所以,表現出的特徵也不盡相同。如有人表現為好爭鬥、有人表現為好忌妒、有人表現為好貪財、有人表現為好聲色等等。

    這就是荀子說的人性中惡的特徵產生的根本原因。

    這些人性中惡的特徵,不但會給他人及環境帶來危害,同時,還會使自己的人生旅途充滿煩惱、充滿失意、充滿誘惑、甚至是使自己陷入絕境。

    綜上所述,我們已經知道人性中的善,是人所固有的,是天地賦予的人之為人根本;而人性中的惡,卻是源於祖祖輩輩不斷地習染、遺傳而逐漸形成的,不是人所固有的。

    也正因為如此,當我們看到有人忠信愛人時,會讚歎;看到有人無私奉獻時,會感動;看到有人身處險境時,會擔心;看到有人損人利己時,會鄙視;看到有貪贓枉法時,會憤慨。

    同樣,也正是由於人性原本善良,所以,當汶川大地震發生之時,面對同胞們的苦難、不幸與死亡,我們的心靈才會被震撼,我們的良知才會被激發。

    因為苦難與死亡對原本就善良的心靈所產生的衝擊力,已經足以穿透私慾與妄想對心靈的障礙。

    願被人性的光輝所點亮的心靈能長明不熄,溫暖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天!

  • 5 # 秦浚川

    初生的嬰兒本無善惡之分。嬰兒吃奶,要大小便,要哭要笑這些都是本能的行為,不能與慾望掛鉤。孩子只有成長到一定時候,有記憶能力,有一定識別能力,有一定獨立的社會生存活動能力,才有區分好壞及個人的模仿選擇能力。這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父母環境影響將發揮重要作用。這時人的好壞善惡才開始出現分化。當人經過學校的教育,逐步知書識理,在人際交往和社會環境中有了更獨立的見解更自主的選擇能力,才會發生趨善或趨惡的分化。在任何社會中善惡觀念也是相對的,不同立場不同觀念的人會有不同看法。比如揭發貪腐行為是大眾眼中的善,但卻是貪官汙吏眼中的惡。揭發學術不端是維護科學真實的善,但對維護學術不端者的單位和部分領導親信卻是揭醜譭譽的惡行。還有很多事情眼下看是善,過些年回頭看又不善似惡了。

  • 6 # 老木蟠龍

    人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古往今來,一直各執己見。就連同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他們的說法也是不同。孔子說人之初性本善,強調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後天不加強教育,善性就被惡習帶壞了。荀子強調人之初性本惡,也是為了強調後天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後天不加強教育其惡性就不會改正。兩個大儒雖然出發點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強調教育的重要性。那麼人之初到底是性善還是性惡?我認為人之初有性善的成分也有性惡的成分。人從一生下來就膽小,不敢見兇惡的醜陋的東西,我們經常見到這樣的情形:奶奶要殺家裡的花公雞,孫子大哭大鬧不許殺等等都說明人之初性本善。但是,人也是一種動物,是一種高階動物,所以一生下來當然就帶有獸性。比如以大欺小,愛佔便宜,自私,佔有慾很強等等,所以人一生下來就帶有惡性。因此,人之初本性中既有善的成分,也有惡的成分。

  • 7 # 福自福地來wjf

    人本善,人本惡,人本無善無惡三種理論體系。本者指性,又特指初生成人形的生命體概念。

    其實,這三種理論出自三人之口,而且也都有道理可說。本人認為三種理論都是正確的,也是符合自然法則與人性生存概念的,正確不正確則是看你站在那個角度上來理論了。

    此處的善惡不指成年人,也不指有思想和意念的人(即小兒記事以後的人)。它是指小兒從初生到懂得記事以前的那個階段的孩子。這個時段的孩子,沒有思維和意識行為能力,還沒有記憶力,而他們並不懂得什麼是善惡,貧富,貴賤,他們不會產生私慾。他們所具備的只有求生的本能願望。而這個願望的動態則包含善惡的本性概念。但它不同於有意識思維的善惡概念,所以說,這兩種善惡概念儘管都存在,但不能同等的理論來解釋的,它們不在一個層面上。其本能的善惡和有意念的善惡是不能混為一談的。

    初生人本能的善惡都存在,可以這樣解釋:當一個兒子出生後,他先要求的是透過聞氣味來尋得媽媽的保護,這是生命生存的本能。當他依偎在母愛的懷中會自行尋奶吃,並會忽忽安然入睡,因為他本能的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而安心,他的這種本能意識(屬於本能)即屬本能善的一面,也可說是人本善,並無錯。

    人本惡者,即如一母生了個雙胞胎,然而雙乳只有一個可供奶吃,一個奶頭兩個兒,兩個兒的本能就是都想求得生的願望,在這種本能求生的基礎上,在母親不干涉的情況下,兩兒會不自主的抓奶搶奶吃,此時必是惡者才有生存的能力和希望。當然必是勇者勝。這種惡,便是本能的私慾求生行為。為了生存而不得不惡,這也屬本能自然之正理。惡者是一種行為付出的象徵。但它不同於成人幹壞事的惡性,其善也不同於成人仁愛天下的善意。所以各具其理而不可駁斥也。

  • 8 # 南山來客34780

    人生下來都是善良的,但是隨著長大,有的人就由善變惡了。這跟環境和教育有關,父母的品行直接影響孩子們的成長。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會打洞,就是這個道理。如果父母有愛,家庭和睦,父慈子孝,那麼孩子也肯定差不到哪兒去。如果父母在家打架,吵架,吃喝嫖賭,偷雞摸狗,那孩子肯定也學壞了。所以孟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是對的,壞人的孩子如果剛出生就讓好人帶,那孩子肯定還是好人[贊][贊][贊]

  • 9 # 北疆同心聊歷史

    孟子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之後還有一句話呢——如果人表現出惡的一面,那是因為受到了後天環境的消極影響所致!

    荀子說的:人之初性本惡,之後也還有一句話呢——如果一個人表現出來善良,那是他假裝出來的,或許是在通行於世俗的道德與法令約束下,不得不偽裝出來的結果!

    (晉國太子申生——仁善而精潔)

    本題試圖將人性歸究為要麼是絕對的善,要麼是絕對的惡,而這幾乎是辦不到的!首先要承認:由於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所以人性是複雜的,因此絕不可能是非黑即白的!人處於何種環境如,對決定人的善惡走向具有重大影響。

    在人之初,猶如一張沒有經過任何沾染的白紙一樣,是無所謂善惡觀念的!所以既無孟子所說的人本善,也無荀子所說的人本惡,而是尚且處於混沌之中的。

    縱觀歷史上那些大奸大惡,往往在其未發跡時,還能保持做人的基本底線。但是當他們掌握了權勢以後,往往就會勾起其心中的惡念。而這個惡念也是因後天環境而產生出來的,只不過在平時沒有表現出來而己!

    (秦相趙高——罪惡的化身)

    而歷史上那些得以名垂青史的英雄豪傑,也是經過耳濡目染的正確引導以後,才得以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也才會為自己樹立起正確的道德標準,並且能夠一以貫之!

    綜上所述:人在先天之時是無所謂善惡之分的。只是人在出生時,還是攜帶著天使和惡魔這兩種基因的——如果說在其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了善或惡的一面,那都是因為受到了後天環境的影響——其善,是受到了積極的而正面的影響。其惡,是受到了消極的負面影響!

    而除了那些無可救藥的權奸大惡之外,某些人的善與惡還是可以相互轉換的。正是因為如此,歷代王朝的統治者們,無不想方設法的去宏善抑惡,盡其最大可能將複雜的人性納入到刑罰的震懾與道德的規範之中。用道德的方法去維繫善,再用刑罰的方法去打擊惡。以保證整個社會能夠正常運轉,進而達到穩固統治秩序的目的!

    (唐太宗——以德揚善,以法鎮惡,終於創造了貞觀之治)

  • 10 # 福星高照運臨門

    大多數人的人心是會浮動而非固定,面對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誘惑,我們心中善良的價值觀是否會動搖呢?人天生沒有尖牙利爪,但人一定要經歷過歲月的磨練和適當的教育,才不會被塵世中的種種環境變動而出賣自己的良心,老人家摔倒了,本來就是應該馬上去幫助他,這根本不需要考慮,這是良好的社會給予我們沒有後顧之憂,但是,由於社會某些人的良心變動了,令到有良心的人也要考慮是否會被別人利用了,這並不是失去良心,只是在救人和被訛詐之間衡量價值觀,若沒有良心,又何需考慮救不救呢?可以馬上走人不管就是了……,人的智慧給予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權利,至於是否選擇正確,就要看每個人心中的“價值觀”!

  • 11 # 與世無爭老人

    人夲善是對的,剛出生的孩子本性是善良的!逐漸長大家庭教育不好

  • 12 # 無為老人888

    孟說荀說合起來就對了,因為人性有善有惡,不可偏一而論。好的社會制度可將人性惡的一面變好,同樣,私利的社會制度能把人性善的一面變惡,這是已經證實了的真理所在。

  • 13 # 使用者54440865796

    人本惡,一切生物都是本惡,本惡是生存法責。生下來本能是爭食,爭即是惡行。萬物都是由爭食而延續。悪是萬物本能,不能算罪過。

  • 14 # 1399766888翔

    孟子說:人本善?荀子說:人本惡?說的都有理,善良與邪惡,都是一念之間!再善良的人,當求生存時?首先保護的是自己!再惡的人?遇到了自己最親的人?也會變得善良!動物看到人好善良,餵它們吃飽喝足?還給它們蓋棚子取暖?它們永遠不知道人是為了自己享受?等它肥膘肉滿了?就是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這就是人的惡!

  • 15 # 2968186160

    我贊成荀子人之初性本惡的性惡論。貪婪是人共性。嬰兒一落地就本能啼食,小孩子分東西就爭大的揀好的(孔融四歲能讓梨是神童)。世上大多數人都自私自利,一事當前多考慮自身或自家的得失,但性惡透過教化可以變善,壞人可以改造成好人,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但由於人性自私和好逸惡勞往往是學壞易學好難,所以要一輩子不斷學習,否則好了又可能變壞!比如那些大老虎有了權忽視思想改造就變壞了。

    縱觀幾千年古今中外的歷史為何充滿血腥殺戮乃緣人生性惡論!

  • 16 # 孤煙直

    人生來本無善惡,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都是後天形成的,當人認為自己在一種行為中受益,思維習慣就開始指導行為,如果這是一種善行,自然會受到別人的讚賞,而這讚賞本身就是一種收益,行為者的善行思維便得到了強化。相反如果是一種惡行,比如搶劫,行為者也從中受益了,而又沒有得到相應的制裁,惡性思維習慣便得到了強化,在惡行的路上越走越遠,所以所謂脾氣秉性,皆是思維習慣。

  • 17 # 一念歸無

    道德經說,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意思就是說,善是因為不善所形成的。這種善不是現象,而是由於不善所產生的認知的區分。就是為了區分善與不善。而有了這個區分的認知,就是因為不善所導致的。

    這樣就可以看出,人最開始是無善無惡這種觀念的。沒有這種善惡的觀念,恰恰說明人不知道什麼是惡,而是處於一種美好的和諧的生活氛圍當中。那麼這其中也必然蘊含善的因素。這種善的行為舉止的因素的出現,就是不善這種行為舉止出現凸現了出來。

    人們知道了,原來先前這種是善,現在有些人這種不是善,是惡。也就因此形成了善惡混雜的局面。人們誤以為人之初就是惡,甚至以為善才是根本。人之初性本惡的認知是表面化的,錯誤的。而人之初性本善也是偏頗的。

  • 18 # 陽羨退士

    三字經開篇就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因此孟子說人本善的觀點是對的!

    人剛出生時,並沒有自已的思想意識,更別說是非觀念了!善念觀念及行為習慣的形成,是由於後天的生活環境、家庭教育、接觸人群等多方面因素所造成的。

    假設一個人生活在一個有信仰、講誠信,法度嚴明,大家都循規蹈矩的社會環境中,接觸的都是積極熱忱,奉公守法的人群,接受過正統的家庭教育,那麼人之善的本性就抑制了人之惡的本性。反之,人之惡的本性一旦佔了上風,而成為社會主流的話,就應驗了荀子所說的"人本惡"。

    善惡之間,僅系一念!一念向善,一念為惡!

  • 19 # 厚德載物49056

    關於人性的善惡論,我們已經爭論了幾千年了。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說,人性本惡。

    無論人性是善還是惡,最重要的,我們是人,不是獸。

    真正的人性,善一直存在,惡也一直存在。就是在最初,也是善與惡同時存在的。

    小孩子的眼神清澈,天真無邪,人們就說,看看,善良而又友好的眼神,因此說,人性本善。

    可是你不要忘了,此時小孩子的眼神叫做自然,不叫本善。這個年齡段,沒有善,也沒有惡。或者說,這個年齡段還無法分別出善與惡,也就無法表現出善與惡,只是自然地呈現。

    有人說,那個人多善良,一輩子了,就沒做過什麼惡事。筆者想說,第一,沒有給他一個人生的地位和環境,第二,心裡存在的惡,只不過沒有機會表現出來而已。

    只要有機會,人性的各種可能,會全部表現出來。前一陣子,網上一直流傳著蔡康永的那就話:那不是原諒了,那是算了。典型的沒有機會報復,如果有機會報復,會說算了?

    道德的存在,法律的存在,在保障著人們的行為規範。千萬不要去試探人性,你一定會失望的。

    人的一生,一直在善良與罪惡,人性與獸性中交織。我們要懂得,如何利用信念的力量,感情的力量,道德及法律的力量,去保持善良。

    人生保持善良不易,關鍵的關鍵,還是心念動處。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管理好自己的心境,很重要。

    一、孟子性善論

    孔子的仁學體系,強調道德修養的自覺,克己復禮、為仁由己。孔子“仁”的終極依據是什麼,或者說是什麼來保證“仁”的可靠性與正當性。與之伴隨的便是“克己復禮”“為仁由己”的“己”是什麼樣性質的“己”。人性論的探討便是回答這樣的問題。

    或曰:性可以為 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這兩段中的“或曰”指的是誰,《孟子》書中沒有說明,但東漢王充《論衡》中提到,說第一個“或曰”指的世碩,第二個“或曰”指的是宓子賤、漆雕開等。這都是孔門弟子。

    第一個“或曰”認為,人性可以為善,也可以為不善。周文王、周武王之世,民好善。周幽王、周厲王之世,民就橫暴。很顯然,這種觀點認為,人的善與不善,關鍵在於社會政治環境,在於君王的教化。人的善惡,要看是什麼樣的社會環境,什麼樣的君王當政。

    第二個“或曰”,是對上面說法的反駁。堯是聖君,也有象這樣的人。以瞽瞍這樣惡毒的人為父,也有舜這樣的兒子。所以人性善惡的根本不在於後天的社會環境與君王教化,而在於人的本性就有善有不善。有人天生善良,有人天生就惡。把人的善惡差別歸於天生固有。

    與上面兩種人性論都是僵化的,與之相比,孟子的人性論就精緻的多。

    孟子的人性論,建立於一種"不忍人之心”的本心之上。突然看到一個小孩要落到井裡,任何人都會立即生起一種驚駭而同情的心理,想要去救那小孩。這一瞬間產生的這種心理情感,就是“惻隱之心",這是人所共有之本心。這便是"惻隱之心,仁之端也。”

    “仁之端”不等於仁,而只是一個萌芽,還要擴充。"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

    這裡便有一個問題,就像今天很多人所批評的一樣。我們承認“惻隱之心”是人之固有的本心。但孟子不能只揀好的說呀,各種食色慾望也是人固有的呀。你怎麼把那些排除出人的本性,而只留好的呢。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這樣的觀點早在孟子時期,便有人提出來了,那個人叫告子。告子就認為"生之謂性”,人天生就具有各種慾望本能,這才是人的本性。告子的人性觀有一個人盡皆知的表達:“食色性也"。當然,告子認為,這種人性慾望,只是一種生理本能,它是沒有善惡的道德屬性的。

    孟子說:“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人和禽獸的差別很少,就差那麼一點點。人與禽獸相同者多,不同者少。“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告子所云的“食色”云云,孟子也承認,那是人所具有的,但那是人和禽獸相同的部分,是人和禽獸都具有的。所以,我們能把人和禽獸共同的部分稱之為“人性”嗎?不能。孟子便反駁告子的"生之謂性”,曰:“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孟子並不是只揀好的說,人的食色慾望等等,他都是承認的,但那是人與禽獸所相同的部分。孟子的性善論,是就人與禽獸不同之處而論的,是人之所以為人的特殊之處,是善的。告子的“生之謂性”,是把人與禽獸共有的部分當做了人性。是不足取的。

    二、荀子性惡論

    荀子的性惡論與告子的“生之謂性”類似,只不過告子認為"生之謂性"是一種生理本能,無所謂善惡,荀子則把它歸之於惡。善是人為,是後起的,道德是對人性的改造。

    荀子所謂人性,是生而即完成的性質,凡性者,天之就也。(《荀子·性惡》)“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荀子·正名》)“不事而自然謂之性。”(《荀子·正名》)

    孟子所謂性善,最初只是個善端、是個萌芽,還要後天的"擴而充之”,那就不是一個完成的性,不是真正的人性。荀子認為,“擴而充之”,便是人為,是後天的,便不是真正的先天之性。善需要後天的學習而為善,惡則不需要後天人為學習,而是"不事而自然"的,所以荀子說孟子的性善論是不知"性偽之分”,惡才是人之本性。

    對於人性當中所包含的食色慾望的部分,孟子和荀子都是承認的。也都致力於克服掉這部分而成就君子人格。只不過孟子主性善論,並不承認那部分為人性,而以人所固有的本心為依據,強調的是道德修養的自覺。荀子說人性惡,就把那部分當做人性,強調道德的後天改造。

    於是荀子這裡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善的最終依據。孟子依於人之本心。荀子說來自後天的教化與改造。但後天的教化如何是善的呢?於是荀子繼續論證,禮義出自聖人,由聖人擔保其可能性與可靠性。禮法既由聖人所立,那聖人又從哪裡來的呢?荀子於是認為人具有知覺某種理的能力,人皆可以為聖人,只要他知覺到這種理。

    如果這種理來自於心,那還是歸於孟子的性善論了。

    如果這種理來自非人格化的自然之天,那就是道家所言之自然。

    如果這種理來自人格化的天,便是墨家天志之類。

    荀子對以上理論都是反對的。最終,荀子把理歸於了一個外在權威--君。

    荀子性惡論,於是使得外在的權威秩序取代了孟子性善論所持的內在道德秩序,由此而開出法家思想,亦是順理成章了。

    三、性善還是性惡

    其實僅就中國思想史中的人性論而言,不僅有性善論、性惡論這兩種,還有性無善惡,性超善惡,性三品以及宋明理學時期性情之分,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的二元人性論,以及“心統性情”,“性日生日成”等等諸說。這其中並沒有一個確定的界說。

    人性論的各種界說,其實是為了給經驗世界中的具體人生理念提供某種依據。但人性本是屬於形而上學的範疇,是不可知的。我們只能在經驗世界中說一個人做了好事還是壞事,性格好還是壞,卻不能就此得出人性是如何的。不同的人性論,指向的是不同的人生理念或主張,而不是一種客觀的知識。

    僅就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論而言,我更認同孟子的人性論。

    荀子所認為的人性惡的部分,孟子也承認人具有,只不過不承認那是人性罷了。

    荀子強調的後天教化,孟子也是認同的,善端需要後天的擴充。

    荀子認為人的善只能由後天的禮法制度來對人性進行約束才有可能。善的其本質不過是對規則的熟悉和習慣。這是我不大認同的。

    孟子則認為人性中具有善端,人本具成為一個好人的種子。無論你實際行善還是作惡,在本然的意義上,你應該做一個好人。

  • 20 # 中華財神到

    人性本善,是教育家的出發點。預設每個人生出來就需要得到良好的培養和呵護。

    人性本惡,是法學家的出發點。預設每個涉案的嫌疑人都有作惡的動機。儘量剝離每個嫌疑人的偽裝。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惡。適用人群和適用環境不一樣。死讀書把這些經典語句各種環境都套用,就鬧笑話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屈臣氏裡有哪些值得買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