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煮酒溫史
-
2 # 蘿蔔坑裡的爺
對於郭沫若,我覺得還是有必要說一下他的另一個事情,就是挖帝王陵。
先是挖長陵,沒啥發現,又挖定陵,倒是發現了不少,但是對定陵文物的損害也是無可挽回的,即便如此,他還提出要挖武則天的陵。
明知在當時的條件下對文物損害很大,還是想挖,為什麼呢?其實他就是想證明自己對歷史的研究是否正確,如果正確,他功成名就,如果不正確,他也沒啥損失。
如此沽名釣譽之輩,其人品真的沒啥好說的。
從日本回國,不辭而別,是為了保護妻兒嗎?我看未必,很有可能是為了保護自己不被扣上漢奸的帽子。
回國不久又有新歡,真為了救國,哪有時間去和明星談戀愛,哪有時間去扶養那些孩子。
要我說,他回國不是為了救國,只是為了讓自己不被說成漢奸,只是喜新厭舊。
雖說他的文學成就是無可比擬的,但是對於其人品,我真的只能呵呵了。
-
3 # HuiNanHistory
在個人情感的問題上,郭沫若可以說是少有的頂級渣男了。
多次出軌,拋妻棄子。郭沫若最對不起的女人,應該是他的那位可憐的日本妻子佐藤富子。
這張照片中身著和服的日本女子,就是郭沫若拋棄的妻子佐藤富子。
佐藤富子的家世非常好,她的外祖父佐藤昌介是日本的一名貴族,還是北海道帝國大學的首任校長。
1916年, 郭沫若在日本期間,與佐藤富子戀愛並同居。佐藤富子不顧父母的反對,衝破家庭的阻礙和郭沫若在一起。
為此,佐藤富子甚至還斷絕了與父母的關係,郭沫若為其取名“安娜”。相信這個名字讓大家感到熟悉了,對,就是後來的“郭安娜”。
安娜和郭沫若一共生下了5個孩子:
他們的長子郭和夫是中國科學院著名的化學家;
次子郭博是一位建築家和攝影家,曾擔任過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理事;
三子郭復生則是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的工程師;
四子郭志鴻是中國當代著名的鋼琴音樂家;
長女郭淑瑀則是日本國士館大學文學部的中國文學教授。
然而,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後,郭沫若不辭而別離開日本,與安娜斷絕了聯絡。
我們當然可以理解國仇之下,家庭的瓦解。但是,郭沫若在安娜之後不應該再結婚,可是他管不住下半身。
1948年抗日戰爭結束後,安娜帶著孩子去探望郭沫若,發現他另有家庭後,就默默地離開了。
此後,安娜幾次去找郭沫若談協議離婚的相關問題,郭都是藉故推脫,還是在周總理的調停下,才解決了問題。
回覆列表
郭沫若的這個日本妻子叫做佐藤富子,郭沫若給她起的中文名叫郭安娜,郭沫若不辭而別後,郭安娜獨自撫養五個孩子長大,再找到郭沫若時,郭沫若已經重新組建家庭,郭安娜傷心離去,終身未再嫁直至101歲去世。
郭沫若的情書郭安娜本是一個生活無憂的富家女兒,22歲遇到赴日本留學的郭沫若後,這個女子為情所痴,改變了原本順順利利的人生軌跡。
當初是郭沫若對郭安娜一見鍾情,是郭沫若瘋狂追求郭安娜。
郭沫若在給郭安娜的情書中寫道:
“我在醫院大門口看見您的時候,我立刻產生了就好像是看到聖母瑪利亞那樣的心情,您的臉放出聖光,您的眼睛會說話,您的口好像櫻桃一樣,我愛上了您!”情竇初開的女子經不住這樣一番瘋狂的追求,所以郭安娜徹底淪陷了,從此把自己的一生當成賭注投入了這段感情中,至死不渝、永守初心。
郭安娜的不顧一切當時,郭安娜的父母是堅決反對這段感情的,他們本來是想安排郭安娜和一個門當戶對的日本青年結婚的。
可是郭安娜已經情根深種,聽不進去父母的權了,為了和郭沫若在一起,郭安娜基本上斷絕了與父母的往來,放棄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與郭沫若在一起以後,郭安娜覺得應該嫁夫從夫,自己也是華人了,所以叫郭沫若給她起了郭安娜這個中文名,此後80來年的時光,郭安娜一直用這個名字。
23歲,郭安娜本來已經考上東京市谷女子醫學院,但因發現懷了郭沫若的孩子後輟學了。
在此後的十年裡,郭安娜為郭沫若生下了四男一女。
艱難的婚後生活嫁給郭沫若以後,郭安娜的日子過得可以說是極為貧困和艱難。
但是無論有多苦,郭安娜都無條件支援著郭沫若的文學創作。
最難的時候,全家人靠煮幾個紅薯填飽肚子,靠當棉衣棉被維持生活;最窮的時候,家裡沒買不起一張桌子,買不起一個硯臺。
這些郭安娜都默默忍受,跟著郭沫若在上海日本之間來回奔波她也從未有過怨言。
為了支援郭沫若,郭安娜邊撫養孩子,邊做家務,邊擠時間打零工,這個曾經衣食無憂的富家女子變得堅韌不屈,所有一切皆因對愛情的堅守和忠貞不屈。
正是因為郭安娜的全力支援,郭沫若先後出版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著作,在文學上取得了斐然成就。
郭沫若的不辭而別1937年,郭沫若不辭而別回國,丟下了郭安娜和五個孩子。
日本當局發現以後,以為郭安娜是間諜,郭安娜被抓了起來,受了一個月的酷刑。
解除懷疑被釋放以後,日本要求郭安娜的五個孩子加入日本國籍,這樣才能保護他們。
但是郭安娜拒絕了,他覺得五個孩子都是中國血統,理應入中國國籍。
獨自一個人挑起撫養五個孩子的重擔,郭安娜並沒有向生活妥協。
為了五個孩子,郭安娜什麼都肯幹,租地種菜、農忙時幫別人打工、替人洗衣裳、到農村收購山貨……什麼累她都肯受,什麼苦她都肯吃,生活將一個富家小姐硬生生逼成了女漢子。
再相遇已是物是人非多年後,郭安娜多番輾轉,帶著子女萬里尋夫,終於找到了郭沫若。
滿心歡喜卻在一瞬落空,原來郭沫若早在回國第二年就與曾是明星的於立群在一起了,而且他們也有了五個孩子。
面對這樣的狀況,郭安娜埋藏十年的思念,心中的千言萬語一句都說不出來了。
為了維持現有家庭的安穩,郭沫若找來老朋友馮乃超做郭安娜的思想工作,把一切責任都歸咎於戰爭,並勸郭安娜回國。
無奈的郭安娜為了成全郭沫若,默然帶著五個孩子離開了。
郭安娜的五個孩子深受情傷的郭安娜全心撫養五個孩子,所幸黃天不負有心人,郭安娜的五個孩子不僅平安長大,而且都成就非凡。
大兒子郭和夫,後來成了中國有名的有機化學家、石油化學家,主持建立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並擔任第一任所長。二兒子次郭博是建築師,回到中國後,進入上海建工局工作,參與設計了上海希爾頓酒店等建築。他還熱衷攝影,是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三子郭復生,中國科學院動物所工程師。四子郭志鴻,中國著名鋼琴音樂家,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女兒郭淑瑀,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五個子女都是聽了郭安娜的話,回到中國為中國的建設作貢獻。
郭安娜自始至終都認為自己是中國媳婦,是華人,自己的幾個孩子也是華人,理應為中國建設作貢獻。
郭安娜最後的結局郭安娜最終入了中國國籍,成為了華人,隨子女在上海居住,很少再回日本。
對於郭安娜來說,她用一生完成了她對於愛情、對於婚姻的最終堅守。
1994年,郭安娜在上海逝世,享年101歲,死前將全部存款捐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