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我國,國畫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伴隨著中華文化的發展持續至今,是我國極富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形式之一,經過數千年的淘洗和不斷創新,國畫儼然成為當今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如何欣賞國畫?國畫固然有形有色,但如何才能品得其中的味呢?
7
回覆列表
  • 1 # 海陽旭哥

    其實,這是一個欣賞的問題,甚至是一個時代的流行。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特色,我想說世界沒有相同的話就跟世界沒有同樣的樹葉。而國畫裡的精氣神大於它的形象,甚至有的畫只要形似但整幅畫卻靈氣逼人,這就是黃賓虹畫需要50-年後的人才能流行!一切還是看你自己的心,例如趙本山一幅字都值100萬!

  • 2 # 使用者93939217971

    國畫無論是山水、花鳥還是人物,只有兩個內容:一、筆墨;二、構圖。兩個內容只表現一個內涵:道家思想,即萬物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陰一陽謂之道,道法自然。其中最重要、最直觀的就是陰陽之變。用筆要有提按、徐疾、方圓、長短、大小、藏露之變,用墨要有濃淡、乾溼之變,用色要淡雅,使法同墨,但墨主色輔,構圖有疏密、多少、主次、藏露、起承轉合之變,變化越精微,越自然越好,相比之下,畫得像不像,並沒有那麼重要,所以蘇軾說“見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齊白石說“不似則欺世,太似則媚俗,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藝術不是對自然進行復制,而是必須進行主觀再創造,古典油畫以國畫審美去看,皆是俗品,西方美術界很晚才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畢加索才會對張大千說“西方哪有什麼藝術可學,藝術都在你們中國”,他自己就臨了很多齊白石的畫。陰陽之變要精微自然,就生出很多用墨用色的技巧,如筆尖蘸濃墨,筆腹含淡墨,筆根含水,一筆下去,濃淡墨與水在宣紙上自然滲化,生出無窮變化,道法自然不只是指表現的是自然萬物,表達的是自然規律,而且繪畫的過程也必須自然形成,必須一次成形,是不允許修改的,這在全世界藝術領域是獨一份,其他任何藝術都講究千錘百煉,精雕細琢,沒有一個說不可以修改,所以木雕、磚雕、瓷繪、刺繡等任何載體表現國畫,都違背道法自然的要求,都只是工藝品。因為這種陰陽之變是隨機的、即興的,一幅國畫的誕生,作者可以胸有成竹,但不可能精確把控,胸中之竹非眼中之竹,筆下之竹又非胸中之竹,七分人為,三分天意,這樣的藝術才具有唯一性。因為一次成形,我們看一幅國畫,基本能看出作者在何處起筆,何處蘸墨,何處換筆,一幅好的國畫,本身就是一部教材。筆墨運用之理,國畫與書法是相通的,構圖之理也與結字、佈局相通,所以“書畫同源”,吳冠中說“脫離內容的筆墨等於零”是說一味因循,沒有創造的作品沒有價值,這個道理是對的,但反過來看吳冠中的作品,是好的美術作品,但因為沒有筆墨功夫,就不能稱之為國畫,哪怕他用的是國畫的工具,同樣,徐悲鴻書法功力不夠,他的畫雖畫得像,也不是好的國畫。筆墨即是國畫的基本功,也是國畫評判的至高無上的標準,吳昌碩、齊白石能站上國畫的巔峰,首先是因為他們有所創新,但同時與他們雄強的筆力是分不開的。範曾吹牛說,他看畫不用全開啟,只要看一寸就能看出好壞,這其實每一個懂國畫的人都能做到,因為國畫最主要看筆墨,至於構圖,筆墨能過關的人,構圖就算沒有驚喜,也不會有大錯。恰恰是範曾本人的筆墨並不過關,一筆之內多次頓挫,矯揉造作。看國畫好壞的最後一條標準,就是創新了,學前人學得再好,沒有新的創造,就沒有價值,國畫創新很難,你首先要以最大的力氣打進去,脫離法度的創新不是國畫,如朗世寧、吳冠中、徐悲鴻、林風眠、範曾、黃永玉等,然後要以最大的力氣打出來,在規矩之內求大變,做得最好的是齊白石和潘天壽,他們的作品既繼承了傳統,又擺脫了千人一面別開天地,把國畫帶入了現代。

  • 3 # 後行草堂

    寫意國畫的欣賞,從藝術角度而論的話,我們不能把一副作品的像與不像作為一個大的衡量標準。而在於作品的主題,著這說作品所傳達給我們的某種觀念、某種思想、某種情緒。如果它能傳達給我們某種啟迪和教育,有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這才是一切藝術作品創作的真正目的。

    就寫意國畫而言,我們欣賞的時候先看整體氣勢。也就是先體會其神韻,然後再看筆墨趣味、構圖、筆力、著色......這種欣賞方法,當然我們也就抓住了實質,因為神韻是一種高階的審美藝術享受。古人作畫,寥寥幾筆便能傳神,這就是功力,也是境界。 當然,要單從一幅作品中體會到神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單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審美能力,如果要是具備一些繪畫方面的基本知識,那是最好不過了。所以要更好的欣賞寫意國畫,還需要具備多方面修養。

    如果我們一下幾個方面去欣賞寫意國畫,也許會把問題變得簡單一些。我們可以把寫意國畫的欣賞分為三個階段,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審美創造。

    審美感知就是說我們欣賞一副作品時,首先平心靜氣的感受,直觀的感受。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瞭解作品的出處,背景等......在這些基礎上進行審美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義、意味、內涵。這種理解也包括對作品表達內容和表達主題的理解,對作品的藝術形式和技巧上的理解,對作品時代精神和時代背景的理解。透過作品,猜測作者的想法,是歌頌還是諷刺?是深沉還是豪邁?是樂觀還是悲傷?

    最後是我們經過審美感知和審美理解,透過自身的審美經驗,生活閱歷,文化知識的積澱,對作品進行思想裡的再創造。因為這樣才能有更好的啟迪和教育,也才能真正欣賞到寫意國畫裡的繪畫神韻和寓意。

  • 4 # 虯枝蒼梟

    如何欣賞國畫?1.年代是否久遠。不在像不像,神似即可,主要看成畫的時間,越久遠越珍貴。2.印鑑閒章俱全,缺少印鑑閒章就會大打折扣。3.根據掌握的經驗,看筆墨丹青的真偽,確保不是贗品。

  • 5 # 高培書畫琴

    面對一幅國畫,不同的人感覺往往不一樣。有的人會說這幅畫好,有的人會說不好。這由每個人的審美水平決定。說實在話,普通大眾能夠欣賞能夠喜歡的國畫作品一般都比較俗。這不是對大眾的貶低,而是實際存在的情況。陽春白雪必然曲高和寡。當然這個俗不完全是低俗、庸俗,而是甜俗,媚俗。因為只有這種俗的作品才容易得到大眾的認可。所謂高書不入俗眼就是這個意思。

    比如說被譽為三百年來國畫唯一人的黃賓虹先生,他的國畫作品在當時很多人就看不懂,欣賞不了。據說有人來要他的畫,他拿出一疊,來的人翻一翻,看著每張都黑乎乎的不好看,就一張不要走了。當時是才高識廣,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深刻的傅雷發現了黃賓虹,並不斷給予高度的評價和對外推薦,才得到社會一定程度的認可。黃賓虹的作品價值是近幾十年才被不斷的發掘,逐步得到了專家收藏家廣泛認可的,其拍賣價格最近幾年來越來越高,92歲時做的《黃山湯口》,在拍賣中以3.45億的天價成交,創下畫家本人最高拍賣紀錄。誰能想到當年他的畫幾塊錢一幅都沒人買。他逝世後將全部的畫捐給某美院時,人家也不願意要,說沒地方放呢。這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可見要能真正欣賞一幅上乘國畫作很不容易。有的作品乍一看不錯,奪人眼球,但多看兩遍以後就覺得沒了看頭。中國畫最容易犯四個方面的毛病:邪、甜、俗、賴。邪就是用筆不正,狂怪無法,甜就是畫無內美,筆墨飄浮,俗就是意境平凡,格調低下,賴是尼古不化,專事模仿。國畫作品的欣賞往往有這麼一個有趣的規律,好的作品初看一般會覺得不好,再看覺得還可以。真正好的國畫作品要反覆看,要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有氣韻,越有意境,越看越有令人拍案叫絕的筆墨功夫。總之一句話,要越看越耐看。

  • 6 # 千千千里馬

    所以,中國畫不但在東方有廣泛的影響,也是世界繪畫藝術的精華,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中國畫的承傳性和發展的完整性,是世界上最獨特的。

    中國畫有鮮明的裝飾性和寫意的誇張性。色彩單純,筆墨酣暢,意境深遠,人文主義情懷非常濃厚。

    但是,中國畫相對來說,比西方繪畫的發展要晚一些。不過,中國畫的發展卻非常超前。西方還是以模仿自然的時候,中國畫早已超越了對自然的模仿,而發展為一種以寫意為美學的主張。

    中國畫的寫意精神,西方一千年之後的印象派畫家才發現,而中國宋代的畫家就已經發現了。

    所以,欣賞中國畫,不是像不像的問題,而是象徵和趣味的問題。

    象徵就是畫家的精神層面。例如,中國人喜愛的梅蘭竹菊這些題材已經不是像不像梅蘭竹菊,而是寄託了畫家的什麼情懷的問題。

    例如,宋代滅亡以後,元代統治中國,當時許多漢族人非常痛苦被異族統治。有一個畫家喜愛畫蘭花,但是,他畫的蘭花連根都畫出來了,有人問他,你的蘭花為什麼不是從土地裡生出來的?畫家說:我們那裡有土地啊?

    原來畫家是用蘭花表達了畫家不願做異族的臣民!他用蘭花象徵高了潔的民族尊嚴!

    元代有位畫家王冕喜歡梅花,他在一幅《墨梅圖》題詩:“我家洗硯池邊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原來,梅花都是紅色的花朵,但是王冕卻用黑色的墨畫出。這是西畫的畫家無法想象的。但是,可貴的是,王冕不但梅花畫得用精神,有傲骨,還用詩歌表達了自己“不要人誇顏色好”的自信!

    清代畫家鄭板橋喜歡畫竹子,他經歷了無數的坎坷,但是精神還是那樣瀟灑自在。

    有一幅畫風中竹子的畫,非常滿意,就題了一首詩:“決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百擊還堅硬,任爾東西南北風”。你看看,這詩多精神,這畫多瀟灑!欣賞中國畫,就是這樣有意思。

    中國畫發展到元代,完全把繪畫、書法、詩歌和印章融為一體。

    所以,欣賞中國畫也需要一些書法、詩歌的欣賞能力。

    如果你是一個文學愛好者,那麼欣賞中國畫,會更容易。中國古代大詩人都是繪畫的欣賞家。杜甫、李白、白居易、蘇東坡都是繪畫欣賞家。

    元代趙孟頫是集畫家、書法家、詩人、篆刻家一身的大藝術家。歷朝歷代,像趙孟頫這樣的大藝術家非常多。

    現代中國畫,繼承了古代繪畫的優良傳統,意境,筆墨,氣韻,書法之美,詩歌之美仍然是中國畫的基本元素。欣賞中國畫與現實詩歌沒有什麼兩樣。

  • 7 # 曾憲全110401818

    國畫藝術品種類多,如國畫人物畫,包括仕女,神仙圖,民俗人物。在民俗人物畫中,劉文西大師的陝北民俗畫是一絕,他用筆簡練,人物形象深動,以水墨為主,施以淡彩,他的畫主要特徵是眉開眼笑,笑不露齒,畫中人物對生活充滿甜蜜和自信,具有宣傳畫的感染力。

    國畫花鳥畫,多以小幅畫為主,即小雅,畫風有工筆談彩,或寫意。畫鳥畫又以富貴牡丹最受歡迎,一是名好,意好,合人們心裡的富貴心意,二是花鮮豔,以紅為主,氣勢紅火。在國畫欣賞中,—幅畫的氣勢很重要,鮮豔的花,水色飽滿,墨色濃豔的底葉要肥厚,有些畫家乎視葉的對比,花畫的好,但用來託畫的葉畫的乾枯,這種畫難看,富貴花只有葉肥才花豔,才佩富貴二字。也只有這樣才有富貴的氣勢。

    國畫山水,我不喜歡畫面過滿的山水,我相信大家都有供識,山水畫要能開闊人的視野,我們通常有—種這山望到那山高,影越深越能舒展視野,如下圖的山水。畫面最忌兩塊大板石,只有—線光,給人壓疑不透氣的沉悶感覺。

    國畫的清雅小魚蟲類畫最忌大幅畫,就好比你拿著放大鏡看畫,一切敗筆—露無餘,魚蟲類以尺鬥為妙,筆墨簡練,—氣阿成,生動,這樣的小畫不論是寫意或工筆,畫家好製作,賞者也少挑毛病。

    賞國畫是收藏國畫的必備知識,學會賞畫,除上面我提到的,還要注意,詩境畫意,即有些國畫畫家要配詩,凡半邊紙都題詩的畫別去看它,這樣的畫不論不類,屬於半調子畫,我們說國畫是形到意到點到就完,大篇的文章,寫的清清楚楚,那不用賞嗎。

    賞國畫別追名人的屁股後面,名人的東西不一定就好,它只是—種明星身價,多是被經紀人的炒作來抬高價值。不收藏貴的,只收藏自己喜歡的。

  • 8 # 郭伯一書法課堂

    我想用我的經歷來談談欣賞和鑑定的故事。

    我在中國美術學院進修的時候,老師們講到關於書畫欣賞的問題,期間,還有幸參加了一次中國書畫鑑定的講座,做講座的都是我們國內鑑定界的高手。

    【請看真作品的整體與細節】

    中國書畫欣賞鑑定培訓的最後一天,專家老師要求參加培訓的學員把自己帶來的收藏品帶到課堂上,讓鑑定專家作為品鑑的物件,現場說法。其中有一位老先生(大約60歲左右的樣子),帶來了他收藏的20幅書畫作品,讓專家們來一一鑑定其真偽。

    專家們首先讓他打開了一幅作品,稍加端詳,毫不留情的指出這是一幅贗品,老者眉頭緊蹙。老者又開啟一幅,專家還是認為是贗品無疑,老者搖頭嘆息。直到老者用顫抖的雙手開啟第10幅作品的時候,已經是大汗淋漓了。後來,專家不再讓他繼續打開了。結果是,除了現代幾位在世畫家的作品是真品以外,其餘都是贗品!

    書法欣賞確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普通百姓很難正確欣賞和品鑑的事兒。書畫欣賞需要專業的眼光和知識,是一個系統的完整的科學體系。就是咱們一般人的欣賞水平也需要有這樣的“眼光”——它包含了作品的氣韻、筆墨、意境以及詩情畫意等創作內涵,這需要我們欣賞者與創作者之間建立起一種創作的共鳴!其實,欣賞也是一種再創作。

    古代人物畫用古玩鑑賞家趙汝珍的話說要:觀其顧盼語言,花卉果品要觀其迎風帶露,飛禽走獸要觀其精神逼真。山水畫要觀其山水林泉清閒幽曠,屋廬深邃,橋約往來,石老而潤,水淡而明,山勢崖嵬,泉流灑落,雲煙出沒,野徑迂迴,松偃龍陀,竹藏風雨,山腳入水澄清,水源來脈分曉,這樣的畫即使不知出自何人之手,亦為妙品佳作。如人物似屍似塑,花果類瓶中所插,飛禽走獸只取其皮毛,山水林泉佈置迫塞,樓臺模糊錯雜,小橋強作斷形,境無夷險,路無出入,石無立體之效果,樹無前後左右仰俯之枝。或高大不稱,或遠近不分,或濃淡失宜,點染沒有法度,或山腳浮水面,水源無來路,雖然落款為某某名家,定是贗品。

    再次感謝您!

  • 9 # ChengZhisui

    謹試從中國畫總體欣賞要領作答,不祥分國畫範圍內的具體形式。

    《周易·繫辭上》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聖人立象以盡意”。老子又曰:“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自古以來,中國繪畫以道為指標,以意為宗旨,不拘泥於形。

    何為道?何為象?何為意?《易傳》中說: “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中國畫中的象內含神、氣、形。擺正三者之間的關係是中國畫之要中之要。

    中國古代藝術家孜孜不倦地追求透過“象”去把握“道”,在象中把握神、氣、形,把握神韻之美、動態之美、形體之美。

    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有六法之說: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是也。

    欣賞國畫離不開神、氣、形、筆法、章法、色韻這幾個主要方面。

    “寫畫凡未落筆,先以神會”。“大抵畫以得其形似為難,而人物則又以神明為勝”。何為“神”?“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動而無靜,靜而無動,物也。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

    神、氣、形三者之間的關係,《淮南子·原道訓》一語道破:“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

    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評畫,把畫“立此五等,以包六法,以貫眾妙”。

    他把上品畫中分為三個層次:自然者,為上品之上。失於自然而後神 ,神者為上品之中。失於神而後妙,妙者為上品之下。他把中品畫分為兩等:失於妙而後精,精者為中品之上。精之為病者而成謹細,謹而細者為中品之中。

    欣賞國畫,首先需要所欣賞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再者需要欣賞者具有與之相適應的審美能力。“藝術物件創造出懂得藝術和能夠欣賞美的大眾。”(馬克思語)審美能力的提高的最好辦法“無過於在一門特定的藝術領域裡不斷訓練,不斷觀察和鑑賞一種特定型別的美。”(休謨語)徐悲鴻 仙禽圖⬆️南唐 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石濤 山水立軸畫 ⬆️董浩 山水⬆️明 徐渭 牡丹⬆️齊白石 葫蘆⬆️

  • 10 # 疾飛昏鴉

    中國畫的精神本質是以詩、書、畫、印為一體的高度綜合性的藝術,糅合了文人、士大夫在自我情懷上的寄思;在生命修煉與磨礪上的言志;對真善美之追求與宣講所外化的“遊於藝”和“文以載道”。

    天人合一,大道至簡的思想是中國藝術的核心根基。

    大象無形、大音希聲、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直若屈、大辯若訥……無中生有,善莫大焉。

    以追求‘意象’和“神似”為核心的中國畫在形式上必將謀求高度概括以達簡潔洗練的審美情趣和空間。

    國畫之美在於審美主體與客體之間的距離和空間,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之神秘溝通與共鳴在主客體之間達成了廣泛的默契。

    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皆可在主客體之間自由遊走,任爾東西。國畫最大化地增強了觀者在審美上的代入感。

    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所營造的是道法自然、大道自然的形式美感。

    寄景抒懷、託物言志透過以點帶線、以線達面求“以形寫神”;以少勝多、以虛代實求“計白當黑”。

    線條是骨,是魂;暈染是膚,是神。

    謝赫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

    中國畫內容上主要分為人物、山水和花鳥。表現手法和形式上以工筆、寫意、兼工帶寫等為主。在設色材料上可分為淺絳、青綠、金碧、沒骨、潑彩、淡彩、重彩等表現方式。

    “以書入畫”和“金石入畫”為代表的對意境地執著表達是國畫高度綜合性的特徵體現。

    “書畫同源”,以詩情畫意通意象之大美。

    凡畫山水,意在筆先。丈山尺樹,寸馬分人。――王維《山水畫論》

    昏鴉說:畫寫情,詩抒懷。印銘志,書寫意。

    筆斷意連,氣韻貫通。意存筆先,畫盡意在。

    以氣韻、意境渲染的意象之美是具有無限想象空間和延伸緯度的藝術高度。

    縱觀世界有那個國家或民族的皇帝竟然“不愛江山愛畫畫”呢?又有那個皇帝熱衷於給所有愛之書畫扣上一戳要佔為己有呢?更沒有誰象我們整個民族的文人、士大夫都將書畫作為必修課的情況吧?

    和昏鴉一起閉上眼睛放鬆自己,放空自己……猛然睜開眼睛去欣賞國畫藝術吧,一起帶著赤子般的好奇心與趣味感去審視和見證我們民族的偉大藝術吧!

  • 11 # 斑馬豬c

    1:首先我們要了解國畫的種類,直接說欣賞國畫,欣賞哪一種呢?實在太廣泛。現在我們來了解,何為國畫。中國的繪畫稱為“中國畫”,簡稱“國畫”。國畫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於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敲重點:國畫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還分傳統畫和現代畫,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

    2:工筆人物和工筆花鳥,分傳統和現代。如圖。現代人物工筆。傳統古代人物。工筆白描。工筆花鳥畫。

    工筆畫著重線條美,一絲不苟,是工筆畫的特色。欣賞人物畫的時候,必須瞭解和研究人體的基本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方能準確的展現人物的形和神。 畫人物有幾種表現方法,各有所長,如: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可細看這幅畫的表現手法和線條如何巧妙詮釋。

    3:寫意類山水。寫意心靈感受、筆隨意走 ,視為意筆,寫意畫不重視線條,重視意象,與工筆的精細背道而馳。生動往往勝於前者。 根據畫面內容又可以分為傳統繪畫和現代繪畫。山水畫的組成: 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臺、舟車、橋樑、風、雨、陰、晴,雪、日、雲、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徵等。如下圖。寫意人物畫。就是水墨人物畫。在宋代興起,也可以說是“減筆”水墨人物畫。寫意人物畫本身獨特的風格個性出眾。 其主要方法:破筆潑墨,飛速的寥寥數筆,狂放不羈的筆觸,飄逸淡雅而獨具當時閒逸的風格。如圖。4:水墨山水畫。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相傳始於唐代,成於五代,盛於宋元,明清及近代以來續有發展。以筆法為主導,充分發揮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層次變化。唐宋畫山水多溼筆,出現“水暈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幹筆,墨色更多變化,有“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唐代王維對畫體提出“水墨為上”,後人宗之。即欣賞水墨畫看墨色。如下圖。5:小品畫。尺幅小、內容簡、著筆墨不多,卻情趣盎然。優秀的小品畫,猶如一首小詩、一首短曲、一首順口成調的民謠那樣親切自然。小品”比起“大作”來它就像一首小詩,一首短曲,不求深沉,嚴肅,但求清新、活潑,即興而作,筆簡意深,是小品的特點之一。對於學習寫意人物畫的人來講,小品練習也是提高造型能力和筆墨技巧的重要途徑。話不多說,看圖。最後,基本國畫類都介紹完畢啦,大家瞭解清楚並知道每個畫型別的特點和作畫方法後方能更清楚的去欣賞一幅畫。謝謝邀請,喜歡請點贊評論喲。

  • 12 # 明月1218420406

    1一幅國畫必須留天空地,然在其間置影物。或上虛下實,或下實上虛,或上下實而中間虛。同時,在畫中形態必須有主次之分,主與次之間有相互對應的朝揖關係。忌沖天撞地,橫撐兩邊。

    2一幅畫中各部分彼此聯絡的重要條件是呼應顧盼,反之是一盤散沙。呼應和顧盼之間要有畫內的呼應與畫外的呼應,要有彼此情感的對應,還要有形式,色彩,筆墨,書法,落款上的呼應顧盼。

    3造勢要有形象的運動感,如同佈置陣勢,在方寸之間的畫面中形成萬里之勢的感覺。明代顧疑遠在《畫引《》中說“凡勢欲右行者,必先用意在左,勢欲左行者,必先用意在右。或上若,勢欲下垂,或下者,勢要於上聳。”有勢,肯定有形態上的相讓與跟進,也就是開合爭讓,或左爭右讓,或右讓左爭,如果一幅畫裡沒有開合,畫幅就塞實了,無勢。

    4畫面應有疏有慮,不能平均羅列,要有聚有散,有極密處,亦有極疏處。就是虛實變化。一般情況下,聚,密,緊,重是互相關聯的,散,疏,松,輕也是互相關聯的,但不絕對,聚不一定要緊,而要聯絡著松。古人說“密處不使通風,空處可使走馬”。有疏密可打破平,齊,均,當平而不平,齊而不齊,均而不均。

    5畫的脈絡,也就是佈置眾多景物時,有一條聚合成勢的線貫穿在裡邊,把景物都連起來。脈絡,不是全擺在外邊的,要有起伏,有隱有顯。要有藏有露,不能都畫出來,也不都藏。畫上的空處就是藏處,即虛處,實處就是外露,就是畫處。有畫處易,無畫處難。

    6留白是中國畫的特殊表現手法之一。中國畫的空白事實上並非空白,而是虛藏的地方。所以白在畫面上很重要。作畫實中求虛,黑中留白,如一燭之光,通窒皆明。(黃賓虹),所以說,沒有空白藝術處理便不成其為中國畫。畫中的空白關係到,空與實相生,相對,實與虛,空與疏的關係,疏密關係的處理。

    7畫面上八須錯落不齊,要有主次,一虛一實,一疏一密,式左一右二,或上奇下偶,或近高遠低,反之亦然。如果不室靈畫面會不生動,死板,缺少生命力。

  • 13 # 袁鐵貴

    風格是一個畫家區別於其他畫家特色,是檢驗一個畫家成熟與否的標準,畫家沒有自己構成筆墨獨特藝朮形式,談不上畫家,第一點,國畫講究書法與繪畫同源,國畫的點,線條,都來自書法的用筆,畫家腕底功夫必須過硬,保證毛筆畫到紙上的每一條墨跡,必須俱備濃,談,幹,枯,溼形質要求,近代大師如南黃,北齊,齊白石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篆書線條入畫,題寫行書有古拙之氣,書法,取法於秦漢碑版,形成自己鮮明個性特色,

    黃賓鴻大師的山水畫,用筆如篆籀,遒勁有力,行筆謹嚴,有縱橫奇峭之趣,焦墨,潑墨,幹皴宿墨,積墨,通通上畫面,書法中的屋漏浪,使山川層層深厚,氣勢如虹,構成了黑,密,厚,重,的山水畫風格,兩位大師從用筆用墨都達到古人說的,氣韻生動,都有鮮明強烈個人風格!

    2.提材不同,國畫分為,王子武人物畫,傳統筆墨功底紮實,人物神情性格刻畫細緻傳神花卉,唐伯虎山水,畫面表現兩高土,遠離鬧市的車水馬龍,塵囂,隱居山林,一書童正煮水泡茶高土正談經論道寄情山水,不亦樂乎,劉繼滷猛獅圖,保持傳統筆墨,又不失骨胳肌肉體積的嚴謹,表現了下山發現前面獵物,正欲飛耀跳起,順間的動態與表情!。於非闍工筆大師的畫′界畫,一種用直尺,畫亭臺樓格的畫。

    從畫的顏色分,淺洚,水墨,現在大部分山水畫都是這兩種,青綠山水是宋朝,王希孟千里江山圖,一種不透明礦石顏料,分多次薄薄積染,效果光影淋漓,松而不散,

    張大千金碧山水,部分用金粉上色,除光影感外,給人感覺富麗堂皇,山河壯美,技法上分,粗寫意,沒骨,下面畫是唐朝,吳道子白描人物素白潔雅,體現了人物的仙風道骨,技法是用了高古遊絲描,潘天壽大師指還畫,給人有種乾裂秋風,細潤春雨的幹覺,從紙質分,生宣,熟宣,從從形式上有,團扇。冊葉,扇面,鏡心,

    欣賞人物畫,看用筆用墨是否表達了人物神情,眼睛是否傳神,動作是否協調,

    3,看畫面詩書印,中國古畫是書畫印的結合,只有完美結合才是完品,元,明文人畫家每畫必題詩,表達畫外意境,這是對畫家思想補充,透過詩觀者可看到畫家作畫的心情,感動,悲傷,弧寂,

    4.看畫的意境表達,除俱備以上能力,這點最重要,是多年畫家文化知識積澱,和筆墨功夫的體現,其精神層次更重於表現形式,是畫家心靈永珍,代山川而立言,其以形寓神,情由景生,如元代畫家倪雲林的畫,用筆瀟灑,清逸,幹墨皺擦,中鋒轉側用筆的折帶皺,一河兩岸的山水畫,給人一個字乾淨,畫面古遠,幽趣,簡潔率真,瀟灑談泊,即滲透了文人畫高古,又體現了超世,絕塵的情懷,看他的畫忘了世間俗事煩腦,彷彿站立在廣緲浩罕宇宙間與整整個身體與天地溶化!

    元黃公望大師的山水畫,用張馳有度的筆法,墨法結合詩詞書法,為我們創造牲的留下一洗凡間萬物塵的絕世山水畫!元黃公望,倪贊,明朱耷,徐渭,四個大師的文人畫風影響了後後代幾百年,代表了文人畫的最高景界,

  • 14 # 太宇永恆

    國畫歷史悠久,它伴隨著中華文化的持續發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藝術,經過幾千年的淘洗,國畫儼然成為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之一。

    如何欣賞國畫?國畫有形有色,用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作品的氣韻美;用透切的視野去品味她的形式、色彩、節奏和旋律之美;人物畫有筆墨精確、細膩、傳神之感,山水畫更是以筆墨自然去示意,她那自由奔放無居無束的激情如高山流水、雲朵漂盪、急緩頓錯,一波三折,不斷渲洩;山水名畫都附帶詩詞,其珠連合壁,詩情畫意,也是人們享受的一大方面。

    以上是個人的淺見。欣賞國畫,就會不由自主的貼近歷史,如未走進大自然,就能感受精濺的筆墨畫風和藝術美之意,也是人生的一大樂趣。

  • 15 # 國畫雅集

    一、中國繪畫如何欣賞先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其實談到了如何欣賞中國畫,首先你要看得懂中國畫,看得懂中國畫的最基礎就是文化,文化是根,如果中國的傳統文化你沒有進行一個基本的瞭解,想看得懂一幅中國畫是比較難的,首先我們從根上去解決這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瞭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因為現在文化守西方教育的影響很多的美術專業的學生出來以後,只會談美術和技法,能夠潛心研究中國傳統知識文化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也就造成了中國畫的欣賞,到了一種只看技術,只看表面,只看物象的一個階段,這是非常可悲的,隨著文化的復甦中國文化越來越得到大家重視,我們應該注重傳統知識文化的學習。

    二欣賞中國繪畫,離不開欣賞筆墨。中國畫是由筆墨組成的,繪畫的技法上面,筆和墨在中國畫裡面佔了絕大的比重,同時在中國畫中會也有一些寓意存在,有的中國畫寓意福祿吉祥,一堂和氣等等,這樣的題材的話不勝列舉,但這些立意和構思的核心在於中國傳統文化。所以構成一副畫的根本在於筆墨線條的變化,中國畫的繪畫方式和西方繪畫不盡相同,中國繪畫講究的是用線來進行穿插繪畫所有的圖都是由線條組成的。如何能夠把這一條線做到極致,推向高峰,這個就看一個作者的繪畫組織能力,吳昌碩把粗獷的篆籀味道帶入中國大寫意花卉當中,黃賓虹把線條進行重組穿插造就了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藝術效果,張大千用敦煌的飛天線條穿插在他的人物繪畫和山水當中。

    三欣賞一幅中國繪畫,要先了解它的作者。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不同的是,不僅僅只看錶象表面的物象,還要去了解他創作背後的內涵,因為他會傳達出作者的很多的思想情感等各方面,單純的只從表面上來看,一幅畫的構圖和色彩以及線條,這些都是比較膚淺的一種賞畫的方式,如果你對一副畫非常喜歡,而且願意去研究的話,希望可以從作者入手,瞭解他那個時候所創作的作品的整體風貌,這樣更有利於從全方位多角度瞭解和欣賞這一幅作品。

  • 16 # 東葫西瓢

    國畫是中國藝術,她與書法、京劇、刺繡、剪紙被列為國粹,作為國人如何欣賞,的確是一個值得了解的問題,否則如何樹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有些人看不懂國畫,甚至有人看不起國畫!說中國畫畫的東西不像,沒有油畫真實。這種觀點聽起來好像有點道理,細想起來就不對了!

    在此,我不得不佩服我們老祖宗的博大與精深,早在幾千年前就將繪畫藝術的精髓弄明白了,那就是“寫意”!中國畫不講究對物象的摹寫,而是“意”寫,主要表達物件的精神與氣質,而不是形的像與不像。國際大師畢加索在接觸到中國的藝術理論之後,由衷地感嘆:“真正的藝術在東方,在中國!”並因此創作了很多以寫意為手段的作品。

    西方的繪畫,也存在一個由寫實到寫意的過程,如果只是對物象的真實描寫,照相機就可辦到,那畫家也就沒用了,畫家的作用就是將自己對物象的感受,透過自己的再創造、再昇華後傳達給觀眾,中國畫正是如此!

  • 17 # 鄞粵強

    國畫作為中國的國粹之一,流傳了千年,在現在這個時代,又有了不斷地發展,所以說,中國畫是一千多年來一代代國畫家不斷探索,不斷耕耘的結果,是完全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種繪畫藝術形式比肩的,在很多方面,國畫的藝術性還要更勝一籌。

    國畫分為山水,花鳥,人物三科,又有工筆和寫意之分,國畫的基本標誌是以線條造型,以不同的筆墨技巧體現刻畫物件的造型,神韻,由於是以筆墨來體現,所以在欣賞國畫時,要知道一幅畫的筆墨技巧是否完美,線條是否流暢,是否符合國畫的審美觀,如果這幾點都可以,這幅畫就是合格的,否則,就是失敗的。

    先說說傳統國畫,早期的國畫都是比較工細嚴謹的,造型很準確,到後來文人寫意畫興起之後,國畫的寫實方面被淡化,更加註重畫面的意境,用筆用墨也開始走向粗放,這種風格在明末清初被推向了高峰,徐渭和八大的大寫意國畫,創造了中國畫史上筆墨技巧的高峰 ,作品中的墨色變化出神入化,到了近代,以任伯年,吳昌碩為代表的海上畫派,接過先輩的衣缽,創造出了大寫意花鳥畫的又一個高峰,當代的很多畫家在繼承傳統的同時,吸收了西洋繪畫的一些元素,創造出了新國畫,這裡的成功與否至今仍在討論,但是,大多數好的畫家的作品還是可圈可點的。

    欣賞新國畫其實與傳統國畫區別不大,由於新國畫借鑑了西洋繪畫技法中的光影和透視方法,畫面的真實感更強烈,但是,有的就失去了中國畫的意境感,有的新國畫畫面太滿,沒有留白,這也和國畫的審美觀不同,諸如此類的問題是困擾新國畫前進的絆腳石,但是,藝術總是要進步的,國畫如果只留在傳統上是沒有出路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思想的解放,國畫藝術也會得到更好的發展,人們欣賞國畫的水平也會提高的。

  • 18 # 真空妙有無量壽

    欣賞國畫,是一種修養,須要一種素質。

    面對一幅具體作品,你可以理性分析,這是有前期“素養”,有眼力,既有感又有情。你也可以是一個僅憑直感而產生好惡的評判者。

    國畫,作為一種特定的藝術欣賞品,不要脫離它自身的特質點。首先,“漢文化”基因,所謂“畫中有詩”的抒情尚意性。無論何種題材,山水、人物、花鳥。不管什麼技法,是工筆、是寫意。都是重意而遺形,舍貌而會神,而不斤斤計較 形象的準確逼真,甚至根本就不管畫的是什麼。如同九方皋相馬,不記毛色牝牡。正如蘇東坡詩云:“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當然,創作者還是要有基本的造型能力的。齊白石先生的觀點是“貴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再就是“書畫同源”的民族文化特色。從筆墨功夫上品趣味兒。勾勒皴擦,見筆力。水暈墨染,出氣韻。

    南齊謝赫的六法論,不僅是畫法,同時也是“欣賞法”。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象形。四、隨類賦彩。五、經營位置。六、傳模移寫。

  • 19 # 雲生活ABC

    國畫我們該怎麼去欣賞呢?我一直在畫國畫,談談我的體會。

    國畫是我國傳統文化,它透過筆墨紙硯展現出了。中國文化的內涵和優美。一般我們欣賞時要看這幾個方面:

    看畫的整體效果,看整幅畫的佈局,看筆墨的功底,是否流暢自如,如行雲流水一般。色彩的搭配,是否和諧。看畫的寓意,一般國畫都是有寓意的。比如牡丹象徵著富貴;大雞小雞
  • 20 # 書畫中國

    見到一幅畫作,自己喜歡,感覺賞心悅目,且有所感悟即可。別人說的再好,或者作者再有名,你自己看了不舒服,都不是好作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有哪些臨死之前也要皮一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