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睫彩

    很多人都是被先入為主了。朱棣不是好人?那李世民是什麼?

    一天之內殺了兩個兄弟十個侄子,提著這些人頭給老爸看,篡改了史書把老爸兄弟改得像白痴一樣,後世還覺得李世民很賢。

    朱棣連建文的兒子都留著不殺。殺那些進讒言削朱家王爺又不肯投降的所謂建文臣子,換誰都會做得更狠,要是明太祖活過來不把這些佞臣剝皮才怪了。

    這些建文臣子無非是想幹掉藩王取而代之罷了,權力鬥爭無非如此,有什麼殺錯?

    至於文治武功,朱棣上下五千年皇帝裡都排得上號的。東北設司,光復越南,親自徵蒙古,永樂大典,下西洋,任何一件事能做成都是名垂千古的。

    P.s扯野史誅十族的,也不看看方孝孺自己都有後代活著。

  • 2 # 淡淡雨意

    天下有為者居之!朱棣不造反就只能束手就擒,乖乖等死!事實證明,他是一個雄才大略優秀的帝王,出色地完成了一個帝王應該做的事!沒有他,大明能不能持續下去都是個問題!一切都是天意!

  • 3 # 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

    朱棣得位不正且好大喜功,生性多疑,篡位後“瓜蔓抄”,“殺十族”,手上沾滿了鮮血,背上屢屢血債。

    但朱棣驅逐蒙元,幾度遠征,威震漠北,建造紫禁城,下令組織編修永樂大典,派鄭和遠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

    《明史·成祖本紀》中評價明成祖: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

  • 4 # 隨遇而安41432

    他不是一個好兒子,也不是一個好兄弟,更不是一個好叔叔,可命運就是這麼奇怪,他是一個好皇帝,他讓中國威名遠播,他讓敢於挑戰中國的異族膽戰心驚,他有赫赫武功也有皇皇鉅著,既胸懷博大又睚眥必報,他是一個矛盾體,他是一個好皇帝。

  • 5 # 滄海一聲笑

    先說說《明史·成祖本紀》裡是怎樣評價朱棣的:“文皇少長習兵,據幽燕形勝之地,乘建文孱弱,長驅內向,奄有四海。即位以後,躬行節儉,水旱朝告夕振,無有壅蔽。知人善任,表裡洞達,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師屢出,漠北塵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隕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然而革除之際,倒行逆施,慚德亦曷可掩哉。”看完上述正史裡記載,我覺得對朱棣的評價還是不偏不倚的。下面我來總結一下他的功過。

    從功績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北征蒙古,使明朝的北部邊境得到幾十年的安寧;遠征安南(就是當今的越南),奠定了明朝在東南亞的領導地位;派遣鄭和七次下西洋,雖然目的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但是客觀上促進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組織編撰《永樂大典》,使得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有了將各類學科總集的典籍,為後人留下了知識的瑰寶。

    從過失來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靖難之役奪取皇位,在封建傳統思想來說就是謀朝篡位,不是名正言順的;即位初期為了穩固自己的權位,殺戮太重,特別是對建文時期的舊臣,更是趕盡殺絕;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多次征伐,使得在永樂朝經濟恢復緩慢,人民負擔過重。

    總的來看,我認為朱棣還是功大於過的,應該算是歷史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吧。

  • 6 # 北枳讀書

    朱棣,文治武功,五徵漠北,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一代明君。

    關於這個問題,我相信這些東西朋友們都看多了,多多少少都知道點,看多了可能就會煩。

    朱棣是一個無奈的人。

    為什麼說他無奈?

    且聽我慢慢道來。

    轉眼到了至正二七十年,到了快過年的時候,朱元璋馬上就要當皇帝了,才想起來自己的兒子們還沒有取名,這個時候朱棣才有了自己的名字。

    這一年,他七歲。

    後來他被人告知,自己的大哥,朱元璋的長子,成了太子,他以後就是大明王朝的接班人。而自己以後,只能成為一個藩王,將來見到自己大哥的面,要磕頭,跪拜,稱臣。

    差了五歲,就差了一個臺階,這個臺階,自己這一輩子都有可能跨不上去。

    同樣都是朱元璋的兒子,誰比誰差啊?憑什麼他能當皇帝,我就不能?

    唉,誰讓人家參加工作早呢,雖說不大服氣,但是自己好歹是個藩王,有地盤,有的吃有的喝有的玩,還能跑出去打打打蒙古人出出氣,差不多可以接受。

    後來,朱標去世了。機會來了,父親璋總該把目光往我身上挪一下吧,要論文韜武略,我現在是所有的皇子中,最厲害的那一個。

    朱元璋再一次讓朱棣失望了,他讓朱標的兒子,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當了他的接班人。

    朱棣那個氣啊,一個乳臭未乾的臭小子,竟然爬到了自己的頭上,將來自己到了他的面前,要磕頭,跪拜,稱臣。

    那可是他侄子。

    但是朱棣這個時候還沒有起造反的念頭,他是藩王,有妻子有兒子,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賤命一條。造反成功了還好,造反不成現在的榮華富貴通通都沒了,還會連累自己的親人。

    朱棣氣歸氣,這買賣風險太大,他可不傻。

    這個時候,朱允炆卻擔心起他的叔叔們了,他怕自己的皇位坐不穩,他怕自己那些個手握重兵的叔叔們萬一哪天發起狠來造一把反,把自己的從皇位上揪下來。

    其中最讓他擔心的,是自己的四叔,實力最強的藩王朱棣。

    於是朱允炆派謝貴、張信前往北平,掌管北平的軍隊,負責秘密監視朱棣。

    然後朱允炆開始著手削藩,正好周王犯了罪,被他廢成了庶人。

    接著是湘王、齊王、朱桂……

    朱棣不傻,很快就會輪到他的頭上,為了自保,為了不任人宰割,他開始積蓄力量。

    當時朱棣手下的一個百戶給朱允炆洩密說朱棣在偷偷練兵,朱允炆派出使臣,下詔逮捕朱棣的下屬,又命令謝貴、張信帶兵包圍了燕王府。

    此時張信已經向朱棣投誠,他趕緊跑過去給朱棣報信,朱棣這才有了準備時間。

    朱棣給謝貴說,自己已經把手下的官屬逮捕了,讓他進來拿人。

    朱棣拿起了一塊開始吃,吃到一半,突然站起來,大聲喊到:“老百姓家尚且知道宗族兄弟之間互相友愛,我身為皇帝的叔叔,卻早晚擔心自己的性命不保。連小小的縣官都能這樣對待我,天下還有什麼不能做的事情?!”

    無奈啊,不造反,被廢成庶人,一輩子囚禁在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比死都難受。

    朱棣不得不反了。

  • 7 # 烈火童心313

    說到朱棣,筆者有話要講。據公開歷料記載朱棣是朱元璋第四個兒子,是明朝歷史上第二代皇帝。年號永樂,歷史上稱永樂大帝。出生於公元一三六零年四月十七日。出生時朱元章還只是個明王,並沒有稱帝。所以朱棣是聞著戰爭的味道長大的。自幼讀書練武都是一把好手。長大後在軍隊中歷練,逐漸顯示出突出的軍事才能。在滅元朝餘孽的時候兵不血刃,深得朱元璋賞賜。但朱元璋並未傳位給他,主要的原因是說朱棣生母是劉淑妃碽氏。磒氏是蒙古人,也就是元朝血統。處於對血統純正的考慮,朱元璋把皇位傳給孫子朱允炆。朱棣一怒之下發動了四年戰爭,排除異己,自己做了皇帝。永樂大帝即位之後,整編軍隊,勤於朝政,使明朝初步繁榮起來,是歷史上值得稱頌的好皇帝。

  • 8 # take影菌

    1402年,坐在皇座上的朱棣觸控著龍椅,一切顯得那麼不真實。

    他想坐上皇位,但他不敢反,手握重兵的他是建文帝削藩的壓軸大戲。

    走投無路,他反了。

    經歷了諸多失敗 諸多僥倖。那又怎樣,他成功了。

    建文那小子沒訊息,朱棣很難真正放鬆警惕。方孝孺那人太死板,要不是他說出那話羞辱於我,我大概也不會滅他十族吧。

    他還是有些後悔。他忘不了鐵鉉甚至不願看他一眼。

    他做錯了什麼?!為了活命。

    支援建文帝的大臣全部被殺,子女沒入教坊司為妓。

    這麼重的懲罰為什麼他們不害怕?!建文帝有什麼好?

    他親自帶兵掃除北方來自瓦剌與韃靼的威脅,他開疆拓土,他讓鄭和下西洋,在找尋建文的同時,宣揚我大明的強大。

    他勤奮的工作,大臣請求皇帝泰山封禪,他拒絕了,海內並不太平。

    他修纂《永樂大典》,為後世留下屬於古代的輝煌。

    永樂年間,百姓安樂,天下太平。儲君已定,朝廷安穩。

    遷都北京,修建紫禁城。保證大明北部邊疆。

    一切都向著美好發展

    1424年,朱棣病逝於行軍途中。1360年出生於戰火,1424年去世于軍隊,這位馬上天子,結束了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

  • 9 # 加菲貓67524168

    這個人是個皇帝。評價皇帝沒法以平民或士大夫的標準。否則既不公平也不能真實反映情況。皇帝的標準是對中華族群和大明政府的貢獻。其次是他的個人風格。

    中華民族的軍事擴張外交成果和軍事科技達到了巔峰。此後,中國再也沒有這種世界排名。同時文化和經濟的治理也不錯。大明朝的執政風格優缺點也在此時固定下來。個人而言,朱四的心態和李世民一樣,被篡字這個封建禮教壓的抬不起頭來。心靈受到了極大的摧殘。因此凡事好大喜功,功在當今,禍在後世。

  • 10 # 吃飯不刷碗1

    如何看待朱棣,明朝中後期對其的評價絕對非常中肯。一般來講,只有開國的皇帝才能稱之為“祖”,繼任者只能為“宗”。這一慣例自宋之後就比較明確了,但朱棣能夠被封為“成祖”,絕非簡單的“貼金”,而是朱棣的功績絕對足夠,對後世影響深遠!

    嘉靖對朱棣的追尊,並非像康熙一樣有樣學樣,朱棣的廟號才是具有突破性的。康熙就是學的朱棣,加上其在位期間平三藩、收臺、平噶爾丹、抗沙俄,在民生經濟上也有發展,所以被封“聖祖”也不存在什麼爭議。

    雖然朱棣的帝位來的同樣不光彩,與李世民的手段基本一樣,都是“太宗”,但一個奪取帝王只用了三天,另一個卻用了三年。一個是基本無懸念,另一個卻是孤注一擲。都是在登基後勵精圖治,為本朝奠定了三百年的統治基礎,對外戰爭多次獲勝,使自己的帝國成為了東亞的核心。都是上位不正,卻政績最突出。

    那麼究竟朱棣的“成祖”名號有哪些功績相匹配呢?原因也簡單,因為朱棣在明朝統治的締造、設計上比其父朱元璋更有遠見。

    朱棣在位其實僅22年,但卻造就了我國曆史上一個非常有名的“永樂盛世”:

    1、發生在明朝建國後僅三十餘年,之前沒有像漢唐那樣是經歷過百年的積累才逐步形成的。

    2、文治武功較為突出,版圖為歷代漢人王朝之最。並展現了明朝人的強大與血性,開創了真正的“萬國來朝”的局面。遣使下南洋,建立了以大明為核心的“東亞世界體系”。

    放眼歷代,漢人王朝同時在政治、軍事和文化(永樂大典)上達到這樣高度的,能同時在南北兩線開展戰爭、同時進行修建新都、疏通運河等工程的,僅有永樂一朝。

  • 11 # 天涯看點歷史號

    明成祖朱棣,又被稱作永樂大帝,他通常被認為是很有作為的明君。在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對外展示了明朝強大的國力和航海技術,還組織編纂了《永樂大典》,這是一部中國古代科學文化的集大成者,再加上朱棣自身的軍事才能,朱棣可以被認作是一位集武功和文治於一身的帝王。

    朱棣

    但是,朱棣的性格卻比較殘暴,他在靖難之役後逼死了很多建文帝舊臣,比如太常寺卿黃子澄、兵部尚書齊泰等人,很多案件涉案者竟多達數百人,而方孝孺則被朱棣“誅十族”,據記載方孝孺一案中被誅殺的人數超過八百餘人。而朱棣的殘暴不僅僅是針對自己的敵人,對於宮女也十分刻薄和嚴苛。

    方孝孺

    朱棣有一個特別喜愛的妃子叫權氏,但是後來權氏突然死亡了,幾年之後宮中有傳言說權氏是被另一位宮人呂美人所害,而朱棣未做調查後就將呂美人用烙鐵足足燙了一個月,然後才將其處死,同時被處死的還有數百名宮女。另外,據《李朝實錄》記載,之後由於權氏舊案,牽出了更多被誣告或者牽連的宮女,最終這些全部被處死。

    宮女

    朱棣的所作所為引起了宮人的公憤,但是他們也無可奈何,只能背地詛咒皇帝。但是有一天,上天卻給了大家一個希望。永樂十九年,紫禁城的三大殿被雷擊中,被擊中後的三大殿燃起了大火,這幾座剛剛落成的宮殿被大火燒成了灰燼。面對如此的災難,宮中的人不但不擔心,反而心中暗暗竊喜,“宮內皆喜,以為帝必懼天變,止誅戮”,宮人們認為這次“天災”是上天對朱棣隨意殺戮的警告,而朱棣在“接到”警告後必然會有所收斂。

    紫禁城

    但是,令宮人們沒想到的是,朱棣雖然下了一道“罪己詔”,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表示“朕心惶懼,莫知所措”,然後還下旨讓大臣們如果發現自己有什麼不對的事情,儘管上疏指出。宮女們認為朱棣不會再繼續之前的殺戮行為了,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帝不以為然,恣行誅戮,無異平日。”可見,這一次的三大殿“天災”並沒有給朱棣帶來任何警示,朱棣依然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做著自己的事情。

    這就是永樂大帝真實的、陰暗的一面,他雖然有著豐功偉績,但是卻掩蓋不了他虛偽、嚴苛的一面。

    參考文獻:《李朝實錄》、《龍床:明六帝紀》

  • 12 # 宋明年

    朱棣皇帝雖然史學史上名聲不大好,透過武力奪取政權,但在位期間的功績沒有幾個皇帝比得上他。建大報恩寺,下西洋,建北京故宮,編撰永樂大典等等。

  • 13 # 叫我李白把丶

    不請自來

    大明成祖孝文皇帝朱氏諱棣

    燕王作為大一統王朝唯一一個靖難成功的王爺,自然算是排的上號的,而且朱棣即位皇帝后並不是一個暴君,這就難能可貴了,一般而言,一個人的地位猛然拔高之後就開始了驕奢淫逸的生活,但朱棣並不是。

    在洪武大帝殯天后,龐大的帝國陷入了主幼臣長的地步,好在洪武大帝雖然遠去可餘威猶在,建文帝削藩成功了一半,將大部分藩王都削掉了,最後留下來了勢力最為強大的燕王,建文削藩削掉了周齊代湘岷,燕王裹挾谷遼寧,但是,建文帝能失敗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十次百次,缺敗給了只能失敗一次的燕王。

    朱棣乃是洪武年間九王御邊中最為強橫的一位王爺,自幼就泡在戰場上,稱之為馬背上的王爺也不為過。朱棣悍然發動了靖難,賭對了成功了,坐上了至高無上的寶座,換來卻的是史學家的鄙視。

    朱棣即位後,政治上設定內閣;對外五次親征漠北,收復安南,並於東北設奴兒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衛,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設貴州承宣布政使司,鞏固了南北邊防,維護了中國版圖的完整;多次派鄭和下西洋,加強對南海的經營;命人編修《永樂大典》,疏通大運河。大明帝國在永樂大帝時期達到了巔峰。永樂大帝和漢武大帝是一類人,但差距就在於漢武大帝擊垮了匈奴,而永樂大帝沒有擊垮蒙古。在某些地方,朱棣做的甚至比劉徹更強。

    朱棣在歷史上的排名絕對是名列前茅,能壓朱棣一頭的也只有贏政,劉徹,楊堅,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等人了,其他人要麼武治不行,要麼文治不行,像朱棣這樣文武雙全的皇帝並沒有幾個。

    千古一帝不敢說,但也差不了多少了。

    附:大明成祖孝文皇帝朱氏諱棣

  • 14 # 大明錦衣衛士

    永樂大帝朱棣是人類史上第一個稱霸海洋的君主,六下西洋構建萬邦共享太平之福的世界秩序,他的胸襟,氣度,精神是一般帝王所不能比肩的,真是百王所莫並也。

    首先評價歷史人物要客觀,不能因個人的主觀思維去評價朱棣,史書評價他是空前絕世的英主,蓋兼漢唐之盛而有之,遠邁漢武唐宗,百王所莫並也,永樂大帝朱棣聖人榜上有名,榜上的帝聖稱號是對他最好的歷史評價。

    大明成祖文皇帝朱棣最偉大的功績是;促進了中華多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大一統的基礎,影響了明清兩朝政治格局,推動了世界文明的程序,指導了人類發展的方向,這樣的豐功偉績足以是世界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永樂皇帝不但是帝聖,而且是無量功德永樂佛。

  • 15 # 笑林廣記-

    明成祖朱棣,評價他,我想應該這樣說,假如沒有他,恐怕大明傳不了三百年,與其說是他賭贏了,倒不如說是時代造就了他。就目前所能掌握的資訊來看他比朱允文更適合做皇帝,他所處的時代屬於新朝剛立,雖然經歷了朱元璋在位三十年的打理這個千瘡百孔,內憂外患的泱泱中華總算勉勉強強成了國,就像一個人一樣也才剛到兒童時代,這個時候你讓朱允文上的確難以勝任,他如果再隔上一代做個守成之君倒是勝任,但當時明朝環境那樣複雜,也只能有朱棣這樣的有著豐富經驗和魄力的人來把握帝國方向,否則這個新成立的國家不小心就會夭折。我想國運選擇了朱棣是全國人民的福氣,朱棣是個成熟的政治家,同時有是軍事家,當時明朝就需要這樣一個人,得了天下而後又安定了天下,而且在找朱允文的同時順便完成了下西洋的壯舉,可惜後來君主目光短淺,廢了。他的汙點吧,當然最大的就是得位不正,這個迂腐之人自然假惺惺的講正統,這樣的人該誅,心繫天下的人要明白,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所以那樣的位置必須是有能者居之。你上來一個軟弱無能之輩禍害的是天下,那個方孝孺,說是鐵骨錚錚的漢子,他忠的是他的主子,忠的是所謂的正統,他沒有想過這個天下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人來掌舵?誰合適?誰更能讓這個內憂外患的國家變強,讓老百姓少受戰火流離之苦?你一句誅我十族又如何?害死多少無辜?那些看到方孝孺鐵骨錚錚的故事後擊掌呼快的人,順便想一下那十族裡有多少老幼婦孺?有多少孩童斷了稚嫩的頭顱?做了你一人的殉葬品?所以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害了中國幾千年,統治者在看法家,道家,甚至墨家,卻教育老百姓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哎,覺醒吧!中國最缺的就是獨立人格。

  • 16 # 五班長

    永樂大帝朱棣(公元1360――1424年),是朱元璋第四子,10歲封為燕王,鎮守北平,30歲率軍出征,39歲以“清君側”之名,起兵“靖難”,經過4年內戰,攻陷京師,奪取帝位,是明朝第三位皇帝,第二年改年號為永樂。

    咱不管他皇位來路正不正,反正也是朱家後代,不是朱家的也輪不到,咱要看看他都做了什麼?對國家有何貢獻?對人民有沒有好處?

    永樂4年,他下令營建北京城,永樂19年正式遷都北京,天子守邊防,這是何等的英明和威武?比起那些偏安內地,只圖亨樂的皇帝不知要英武多少倍?這對抵抗蒙古族的進改,保證國家的統一以及關內人心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意義。

    他設定了奴兒于都指揮使司,管轄黑龍江,烏蘇里江,庫頁島等地,捍衛了領土完整。

    他派譴鄭和六次出使西洋,建立和發展了與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友好關係,為中國贏得了聲望和好感,建立了睦鄰友好的國與國之間的平等關係,我們是和平出使,比西方的大航海還早,不像西方星為了掠奪金銀才航海的。

    他五次親征漠北,不畏艱辛,身體力行,他有策略地解訣了南方民族地區的遺留問題,設定了貴州布政司等,有利於統一和安定。他關心民間疾苦,把恢復發展農業生產放在首位,興修蘇淞水利,制定軍屯政策,促進了生產和人民生活的改善,他完善內閣制度,整肅史治,組織編纂《永樂大典》,促進了文化事業的發展,一樁樁,一件件無不體現他是一個英明神武,勤政愛民的好皇帝,當然做為封建皇帝還是有時代的侷限性的,比如重用宦官,開啟了宦官干涉朝政的先河,直接影響到了明朝終結,這一點當初他是沒想到的,但他不依懶宦官又能依懶誰呢?這一點還是值得網友們思考的。

    總的來說朱棣的功是要遠遠大於過的,唐宗宋祖過後也該輪到明成祖了,大家說是不是啊?

  • 17 # 血山飛蟲

    對政治統治者的盲目崇拜是矇昧的象徵 哈哈,實際大部分政治統治者自己也是矇昧的,很多政治統治者就是小孩子,哈哈,政治就是這樣,再惡劣的無能統治者都有人崇拜和追捧,哈哈,朱棣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就是2B,他死後就有人批評他不懂軍事,多次組織軍隊到蒙古去武裝遊行,勞民傷財,徒勞無功,這個其實和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有關,朱元璋出身很卑賤,可以說一點人情世故都不知道,在家教方面是一塌糊塗,朱棣要是真的英明睿智,就不會有後來的土木堡慘敗了,土木堡慘敗說明朱元璋的家庭教育政治和軍事水平的起點很低。

  • 18 # 樂釋經典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比較裝逼的皇帝,一個是隋煬帝,他窮奢極欲,給首都的樹穿上了絲綢還下令到首都的胡商隨意到飯店吃飯不花錢。另一個就是網友們說的頭頭是道偉大的永樂大帝了,他六下西洋將中華文化書籍、錢幣、絲綢、白銀、瓷器以極低的價格(基本上就是白送)行銷海外,而事實上是海外人把除了能用的錢幣、絲綢、白銀、瓷器能用的外把代表中國文化的書籍當做開屁股紙!有一回船隊在爪哇被殺了一百多中華健兒,本來人家已經答應賠償了即六萬兩黃金,這是多麼好的一件事,最後讓永樂大帝放棄了。本來可以不用自己錢陪給家屬又從中國人民上出了。難怪永樂時期農民起義連綿不絕,其實做這些為的只是一個那就是承認明朝是世界老大,永樂大帝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虛名,為這個可以不管老百姓死活,和現在某領導一樣一樣的。所以他兒子一上臺就把下西洋罷黜了,試問一個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能讓一個皇帝剛即位就廢止?朱棣又以盛世修書為名大肆收集天下圖書然後以手抄方式而不是明朝已經成熟的印刷抄了僅兩部《永樂大典》。然後把收集上來的原書燒掉,都知道清朝毀書,明朝毀書單從數量上一點也不比清朝少。只是沒像清朝那麼改而已!

  • 19 # 華麗的樂章2

    永樂帝文韜武略堪稱千古一帝,但是他對建文帝趕盡殺絕也是他的汙點,他窮兵黷武死在征途,他褒貶不一,不能用一面之詞概括

  • 20 # 明月醉書生

    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可以說文治武功都非常棒,修永樂大典,遷都北京穩固了北部邊防,派鄭和下西洋揚我中華國威,當得起大帝這個名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為秦時明月的狂熱粉,你做過哪些瘋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