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攀援的凌霄花1

    我這個不算古代的,屬於清末民初!1910年末,東北鼠疫大爆發,短時間內,數以萬計人民感染死亡。鼠疫被列為甲類傳染病,被稱為“一號病”。我們聞其色變的“艾滋病”是乙類傳染病,可想而知,鼠疫的破壞力有多強。歐洲歷史上曾多次爆發鼠疫,造成大約2500萬人死亡。東北疫情緊急,來勢兇猛,如不加以控制,會迅速擴大至全中國,後果將不堪設想。緊急關頭,伍連德用嚴謹的科學精神迅速尋找到傳染源,對病患者加以隔離,把因感染死亡的屍體火葬。4個月的時間,他就撲滅了這場百年不遇、震驚中外的鼠疫大流行,拯救了上億人的生命。至此,奪去六萬人生命的東北鼠疫大流行結束。這次的防疫行動,被稱為“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動”。

  • 2 # 四川達州人

    主要是:鼠疫、霍亂、天花、傷寒、流感。

    無法採取應對措施。瘟疫爆發之後居民紛紛逃離,然後攜帶者傳染給更多的人,一連幾年都會持續爆發。

    後期唯一的有效解決辦法就是封城,將爆發瘟疫的地方全面封閉,軍隊進行堵截,誰都不準出來(你要進去隨便)。實際就是讓疫區居民自生自滅,兩三個月後天氣變化,瘟疫會自然消失,殘留的居民也挺過來了。

  • 3 # 歷史課小組長

    明朝崇禎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642年,闖王李自成帥兵圍攻開封府,面對這樣的情況,崇禎皇帝做出一個重要的決定,把壓在死牢的孫傳庭將軍釋放出來,讓他率領陝西的軍隊南下去攻打李自成的軍隊。

    此時有一個郎中,名字叫做吳有性他路過了陝西潼關,他來此地的目的就是想和自己的師父團聚。得知師父卻在孫傳庭的軍營中給士兵治病。

    原來,孫傳庭的大部隊此時駐紮在陝西潼關,但是軍中出現了瘟疫,這種瘟疫就是鼠疫,當時鼠疫大劉行,連牛等家畜也會傳染,出現了人傳人的情況,很多身強力壯計程車兵都紛紛倒下,每天都要很多士兵死亡,除此之外,在瘟疫的影響下,又出現了大饑荒,到處都是死屍。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其實這次瘟疫最早出現可能是在山西,而且非常嚴重,重要早上一得病,晚上就可能死掉,百姓驚慌出逃,縣城裡空蕩蕩,從而導致了鼠疫的傳播。當時的情況在《瘟疫論》《識小錄》中都有記載。

    令人悲痛的是,吳有性的師父在軍中給士兵治病不但沒有遏制住疫情,自己卻也感染了瘟疫,最後身亡。江湖遊醫吳有性臨危受命,大膽提出對《傷寒論》的質疑,提出自創一套的祛病方法,創立《瘟疫論》。

    明朝末年的鼠疫,一場連一場,在歷史中產生了很多轉折性的影響。

    這段歷史故事,有人拍攝了一部電影,叫做《大明劫》。

  • 4 # 談古論今說錢幣

    古代傳染病比如瘟疫、天花、鼠疫、霍亂、瘧疾等等,都具有極強的傳染性。

    首先了解一下幾個比較大的傳染病。

    排名第一的當屬瘟疫,從公元前674年到建國前的這2632年以來,共記載有700多次程度不等的瘟疫,死傷無數。傳染性強。其中公元二世紀末古羅馬每天因大瘟疫死忘2000人。另一次大瘟疫是在1109年,開封大瘟疫,有記載死忘人數不底於90萬人。不到兩個月,死了近百萬人。

  • 5 # 戶外榴芒教授

    中國從商代就開始有瘟疫的文獻記載。

    中國是一個文明的大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也克服過很多次文藝,並且留下了許多文獻

    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天花三錢,年前有一種病,叫天花傳染性病,中國古代都有記錄,她的症狀為高燒乏力,噁心嘔吐,沒有藥可以醫治,1980年才組織徹底消滅了這個病魔。

    第二就是鼠疫,鼠疫又叫做黑死病,一般先流行於守麗和其他的野生齧齒動物之間。

    第二個就是霍亂,他發病及傳播快,影響大

    以上就是中國古代的傳染病

  • 6 # JD弟腳後跟

    我就知道天花,其實老人說是大型傳染病叫瘟疫,或發人瘟,把人給家禽豬啊雞啊發瘟相相似對比起名人瘟,以前不嚴重瘟疫都是單獨一個房屋關起來,每天都有人送吃的,在嚴重都是逃難,遠離發疫情片區,根本不演古裝劇拿塊布蒙面,然後等當官的派人治療

  • 7 # 小梁說歷史2019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有意義的話題,聯絡到當下的“肺炎疫情”,我們以史為鑑,來看一下人類歷史上發生的一次“大瘟疫”,那就是爆發於歐洲中世紀的“黑死病”。

    一、黑死病簡介:

    公元1348年到公元1353年,歐洲爆發了“大瘟疫”,短短5年的時間,人口喪失了三分之一,約2500萬人死亡。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場罕見的“大災難”,史稱“黑死病”!

    透過研究歐洲中世界的文獻資料,結合現代醫學知識,我們知道這場“黑死病”其實是一場“鼠疫”,它主要由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

    傳染源為:鼠類和其他齧齒類動物,其中褐家鼠和黃胸鼠是主要傳染源。

    傳播途徑主要由3種:

    1.鼠蚤叮咬傳播形成:“齧齒動物→蚤→人”的傳播方式。

    2.呼吸道飛沫感染:“人→人”傳播方式,這是造成鼠疫的大流行的主要傳播方式。

    3.直接接觸傳播。

    人群普遍易感,無年齡和性別上的差異。在疫區的野外工作者、與旱獺密切接觸的獵人、牧民是高危人群。

    感染鼠疫後主要由三種類型:腺鼠疫、肺鼠疫、敗血症鼠疫。

    二、“黑死病”為什麼能在歐洲迅速蔓延?

    “黑死病”能夠在歐洲肆無忌憚的迅速蔓延,造成人類歷史上慘絕人寰的大災難,死亡人數超過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之和,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中世紀歐洲醫學水平落後

    中世紀的歐洲醫生學習的是,自古流傳下來的希伯克拉底的醫學理論,這些理論和成果在今天看來,顯然是無法應對“黑死病”。不僅醫生的技術達不到而且數量還少,很多大城市包括倫敦、巴黎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醫生的數量少得可憐,在這麼重大的疫情方面,是沒有能力應對的。

    (2)、公共衛生知識極差

    在中世界的歐洲,人們由於深受宗教的影響,衛生意識極為淡薄,個人衛生狀況更是堪憂,人的一生只洗三次澡的比比皆是(出生後的彌撒、結婚時和死亡),從社會最底層的奴隸到高高在上的王室成員,蝨子和跳蚤幾乎人人都有。這也為“黑死病”的傳播途徑-“齧齒動物→蚤→人”創造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威廉.萊基在《歐洲道德史》中說:“肉體的清潔是對靈魂的褻瀆,最受人崇拜的聖賢之人,就是那些衣服結成硬塊的汙身”。

    中世紀歐洲城市人口密度大,而公共衛生系統建設幾乎沒有,每天的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時處理,存在著人畜混居、人畜糞便到處堆放,城市街道上充斥著各種汙穢惡臭。當時的大多數房子都是用木頭或者黏土修成的,老鼠可以輕鬆的出入。

    生活在中世紀歐洲的人類,天生就是細菌喜歡的物件,整個城市就是細菌生活的 “天堂”,就像一堆乾柴,只要遇到一點明火,就熊熊燃燒起來,一發不可收拾!

    (3)、隨著絲綢之路的出現,歐洲商品貿易發達,同中國重農抑商不同,歐洲各國的貿易行為極其繁榮,這也加速了疫情的傳播速度,迅速蔓延至整個歐洲,無一倖免!

    三、“黑色病”對我們今天有什麼啟示?

    “黑色病”對於當時的歐洲衝擊巨大,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整個歐洲政治、經濟和宗教體系被打破,面臨重新洗牌,在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人們,不再相信宗教對於人們思想的禁錮,人們的思想得以解放,產生了著名的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以醫學為代表的人類科學的進步,隨著人們對細菌的發現,並研發出抗生素等藥物,對於今天我們再次遇到“鼠疫”,就再也不會像古時候一樣,手足無措了。

    今天,我們中國爆發了“肺炎疫情”,我們的專家很快就確定了該病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及時採取應對措施,雖然目前人類對於病毒,還缺乏有效的應對措施,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類一定會開發出針對病毒的藥物。我也相信,只要我們科學應對,眾志成城,一定能打贏這場“肺炎疫情”攻堅戰,中國加油!

  • 8 # 王松林

    滿清未,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東鐵路經滿洲里傳入哈爾濱,隨後一場大瘟疫席捲整個東北。這場大瘟疫持續了6個多月,席捲半個中國,造成了6萬多人死亡。

    1910年11月9日,哈爾濱地區突發鼠疫,災禍首發於傅家甸(今道外區)。鼠疫由沙俄西伯利亞傳入滿洲里,很快延及哈爾濱,危及東北全境,疫情嚴重,蔓延迅速,市內每天平均死亡50餘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這是發生在哈爾濱的第一次大鼠疫。

    鼠疫自10月17日由滿洲里傳入中國後,十餘天即傳播到了扎蘭屯。11月9日的早晨,在秦家崗(南崗)馬家溝中東鐵路工人居住的房屋內便有一名中國工人因患鼠疫而死亡,這名中國人就是前三天由滿洲里來到哈爾濱的。

    東北鼠疫大流行,伍連德受任全權總醫官,深入疫區領導防治,聘用醫生2人,助理醫生8人,華人通譯(翻譯)1人。對於所聘用的醫生,要求每天都要到衛生環境不好的家庭防疫消毒,並會同中國商會附設之同仁醫院派醫生隨時指導華人打掃自家衛生,以防傳染。同時印刷大量的防疫傳單分發給各家各戶。

    1910年11月初,傅家甸每天還只是一兩例染疫之人的報道,至12月中旬每天4~10名,到了12月下旬增至數百人。由於傳染人數增加太快,專業檢疫人員無法親自檢查每一個病例,得到病患家人的通報後,只有依靠臨時僱來且沒有防疫經驗之人前往甄別,然後將被認為染疫之人移送至隔離營。為了逃避警察檢查和強制性消毒,有些病患家庭在夜間將患者屍體拋在街上。第二天早上,警察把這些屍體收集起來,放在一個個薄木棺材裡,埋在亂墳崗子。如果患者死在家裡,家人則可以在沒人過問的情況下,從容運到城外安葬。臨時徵集來的護士、看護婦、消毒工和埋葬工,雖都被要求穿戴防護服和佩戴口罩,但都置若罔聞,口罩掛在脖子上而不戴,致使不少人也被傳染。

    疫情發生以後,當時從奉天派來兩名西醫前來處置,但是他們能夠調動和支配的人手只有5位與之同來的護士。大多地方行政長官對現代檢疫、防疫知識,幾乎一無所知。伍連德後來回憶:他抵達後第二天與其見面,早上9點鐘趕到縣衙門,居然還在客廳等候了半個多小時。伍連德與之交談後的印象是:“正是這種無知導致了形勢的複雜化,並使疫病向更遠的南方蔓延。”

    到達哈爾濱的第三天,伍連德得知傅家甸一名與當地人通婚的日本女人死於瘟疫,他決定解剖屍體。

    當時中國對現代醫學完全是一片矇昧狀態。舊時觀念中,解剖屍體無疑是對死者的大不敬,不但面臨著社會風俗的壓力,從法律層面來講,也是不被允許的。所以伍連德只能秘密進行。

    這一次的屍體解剖,也是中國第一例有記載的病理解剖。在伍連德等人的推動下,1913年11月22日,北洋政府公佈了關於屍體解剖法規的總統文告,隨後頒發了詳細規則,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官方准許屍體解剖的法律性檔案。

    當時也沒有實驗室,伍連德和助手就在當地總商會借了一個房間,做血液化驗。將樣本固定後進行組織切片檢驗。在貝克顯微鏡下,伍連德清楚地看到了一種橢圓形的疫菌——正是鼠疫。伍連德立即向北京外務部發去電文,報告此事,並且提出初步的防疫措施:控制鐵路、公路交通,以防瘟疫蔓延;隔離疫區傅家甸;向關內徵聘醫生等。

    為了防止飛沫傳染,伍連德設計了一種極其簡單的雙層紗布囊口罩,即用兩層紗布,內建一塊吸水藥棉,戴上它就可以隔離病患,成本費僅需當時國幣2分半錢。後來,在瀋陽召開的國際鼠疫研究會上,各國一致贊成採用這種口罩。至今,醫務人員仍在使用這種口罩,並稱之“伍氏口罩”。

    按照收治病人的病情,診病院分為疫症院、輕病院、疑似病院和防疫施醫處幾種。各病院中均設有醫官、庶務、司藥生、看護、巡長等職務。既為不同病情的病人提供了治療,又避免他們之間交叉感染。“‘疑似病房’的提法是伍連德首創的,直到現在我們還在使用。”

    鼠疫發生之初,政府為死者提供棺材安葬他們;在街上發現的屍體也由政府出面收集,放在棺木運到墳場。到了後期,當死亡人數越來越多時,屍體也便被直接放在墳場。隨著天氣漸冷,土地被凍得堅硬,不要說深挖洞,就是想挖一個淺坑,都非常困難。

    當時的伍連德憂心這個墳場會變成一個巨大的鼠疫桿菌的大冰櫃。如果有老鼠或其他動物接觸到這些屍體,再由動物傳染給城裡的人,那麼一切防疫措施都將化為烏有。

    伍連德憑藉直覺,感覺鼠病菌在地面下也是可以存活的,當務之急是必須儘快處理掉這些屍體,唯一的辦法是集中火葬。

    可是伍連德也知道,這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將是一個多麼巨大的挑戰。

    即便是生長在海外的伍連德,也不敢貿然挑戰中國人的倫理觀念。他思來想去,最好的辦法,唯有上書朝廷,請皇帝下一道聖旨才能平復民間的反對。不過,伍連德也知道,他首先要贏得當地官員和鄉紳的支援。這一點也進展得異常順利——他讓那些人跟著他一道坐車去墳場看那可怖的場景,他們便一致同意。於是,當伍連德給清廷上書,請求頒佈准許火葬的同時,哈爾濱的官商紳士們也聯名向吉林總督(當時哈爾濱屬吉林境內)陳情,希望批准火葬。

    1月30日,他們終於收到外務部發來的電報批准。第二天一大早,伍連德立即行動起來——伍連德僱用了200名工人,把棺木和屍體以100為單位,分成22堆。先是用炸藥爆破,挖了一個20英尺見方、10英尺深、每次能夠裝500具屍體的大坑。然後,按照每百個屍體10加侖的標準,用消防車在屍體上面澆上煤油。火點起來,屍體迅速猛烈地燃燒起來,2200多具屍體就這樣灰飛煙滅了。

    為經過努力,到4月底,東北三省各地的鼠疫被全部消滅。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依靠科學手段,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成功控制傳染病的行動。

  • 9 # 薩沙

    古代最可怕的就是瘟疫,其實是黑死病。

    大概在公元14世紀,蒙古大軍在圍攻黑海邊上的城市卡法。

    1347年,蒙古大軍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病,傳染性很強,不少士兵都病死。

    蒙古人對卡法城久攻不克,無奈之下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們用投石器將一些病死者的屍體投入城內。

    卡法的守軍莫名其妙,不知道怎麼回事,只是將這些屍體堆在城市一角,顧不上安葬。

    沒想到,幾天內瘟疫就大爆發。

    感染疾病的人,面板會變為黑色,切開屍體會發現面板下有出血。

    於是,卡法人叫做黑死病。

    由於短時間內城內死了很多人,卡法軍民感到非常恐懼,放棄城市四散逃走。

    蒙古人耀武揚威的開入城內,然而短短几天后他們也逃了出來,因為入城計程車兵大量病死。

    而卡法逃走的軍民中就有病人,逐步黑死病散佈到整個歐洲。這場瘟疫在全世界造成了大約7500萬人死亡,根據估計,瘟疫爆發期間的中世紀歐洲約有占人口總數30%-60%的人死於黑死病。

    這是歐洲第二次瘟疫爆發,也是死亡最多的一次。

    黑死病其實是一種稱為鼠疫桿菌的細菌所造成,細菌寄生在跳蚤上。而跳蚤可以寄生在各種小動物,尤其是老鼠身上。

    黑死病的可怕之處,在於古人不知道疾病導來自什麼地方,也就無法預防。

    而且,這並不是僅僅依靠跳蚤傳染,甚至可以透過呼吸傳播。

    當今的看法是,如果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發生肺炎,人就會撥出病菌,而疾病就會透過空氣直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而且黑死病死亡率非常高,未經治療的病死率達50%至70%。而且發病非常快。一般感染疾病以後,數日之內就會死亡,甚至有當日感染,第二日就死亡的。

    而且黑死病傳染率非常強,密切接觸的都會被傳染。

    所以一旦有人感染黑死病,就算父母、兒女就不能去照顧,不然十有八九也會病死。

    最終就是,一旦感染黑死病,就會被留在封閉房間等死。

    即便如此,就算埋葬屍體也會有危險。很多屍體就丟在家裡腐爛,無人敢管。

    當時黑死病死亡人數極多,而且死亡極快,很多老百姓認為這是上帝認為人類過於罪惡,降下的懲罰。

    當時一個作家記載:死亡始於5月。它殘酷而恐怖。對它的種種殘忍和無情,我不知道從何處說起……父親棄子歸西,丈夫沒了妻子,兄弟接連死去。因為好像只要人一張嘴呼吸,一睜眼看東西,疾病就會來臨。家人至多隻能把死去的親人拉到溝裡,沒有牧師,沒有祈禱……而我親手掩埋了我的五個孩子……那麼多人死去,所有人都以為這就是世界末日。

    僅在歐洲就造成2500萬人死亡,佔當時歐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義大利和英國死者達其人口的半數。

    其中,英國死亡最可怕。大約七個月的時間裡,就有約45%的英國人因此死亡。英格蘭的兩個最大的城市,倫敦和諾威奇,死亡率都達40%。

    在義大利的死亡率也很高:1347年底它已經以最危險的肺炎鼠疫形式抵達基督教世界的商業中心威尼斯、比薩和熱那亞等貿易城市。受感染的城市很快就看到屍體堆積如山:死亡率超過40%成為常態。

    當時黑死病沒有好的辦法處理,但到了冬天因為動物活動減少,疾病也會大幅度減少。

    尤其歐洲北部冰雪覆蓋,黑死病受到很大抑制。

  • 10 # 庭州行者

    人類歷史上,曾經爆發過多次大規模的傳染病。每一次出現,對人而言都是一場浩劫,奪取數以億計生靈的生命,甚至摧毀文明。那麼,古代的傳染病,是如何爆發的?而爆發之後,在醫學極為落後的時期,人類又是如應對的?

    古代社會的傳染病,形成因素多種多樣,衛生狀況糟糕是極為重要的原因。人類進入農業時代後,開始了定居生活。相比於採集經濟時代,雖然農業的產生使得人類生產糧食的能力增強,但定居也造成了垃圾,廢物,糞便的堆積,這些糟粕之物長期得不到有效處理,會滋生細菌,而人類的糞便之中,本身就存在大量的細菌。因此,一旦這些東西無法及時處理,小規模的細菌感染便產生。由於古代社會以家庭為單位居住,且人口相對集中,因此一旦爆發則會迅速傳播。在沒有抗生素的時代,一旦出現細菌感染,基本上相當於被判了死刑。

    食用野生動物也是爆發感染的原因。正如新型冠狀病毒是因為食用蝙蝠而感染給人。古代在糧食緊缺之時,人們不得已會食用野生動物,而很多野生動物身上都攜帶有大量的病毒和細菌,一旦食用則會傳播到人身上,甚至會變異,變得更加難以應付。

    至於古人如何應對傳染病,很簡單,與現代的思路差不多。不外乎隔離,藥物治療和控制傳染源。但因為醫學水平的低下,藥物治療的作用極為有限,所以真正起到作用的是隔離患者,火化因病死亡者,以阻止傳播。實際上,在古代很多致死的細菌病毒本身並不會造成人死亡,而是因為古人的營養攝入不良,抵抗力低下而死於併發症。因此,每場爆發性傳染病中,能夠活下來的人,都是抵抗力較強的。

  • 11 # 馬力斯

    最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來勢洶洶,今時今日,在經濟與技術如此發達的情況下,我們對傳染病仍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來研究疫苗,那麼在古代,政府是如何處理大規模傳染性疾病的呢?我們知道,古代的傳染病稱之為“疫”,多發的傳染病一般為五種,傷寒,瘴氣,傳屍,麻風,天花,這五種傳染病傳播速度快,傳染能力強,曾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從歷史發展來看,遠在商周時期,人們應對傳染病就已經有了隔離的意識,那時巫術與醫術是一體的,人們一邊對病人進行隔離,一邊進行祭祀與祈禱疾病消失,到了戰國時期,得了傳染病的人要送到專門的隔離區。秦朝時,創造了隔離防護法,這在湖北出土的秦墓得到了證實,我們從竹簡上發現了當時人們對傳染病的處理方法。具體分為三個步驟:預防--診斷後視同罪犯遷徙--設定專門的隔離場所進行隔離。可見,當時人們使用的方法與我們現今大同小異。

    隨著經驗的增多,人們開始學著如何預防,許多古籍也記載了傳染病發生和防治情況。《黃帝內經》素問篇中就有關於如何預防疫病(瘟疫)傳染的問題:“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不施救療,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相染者,正氣存內,邪不可幹,避其毒氣” 。到了宋代,已經出現了接種疫苗,清代之後,西方醫學傳入我國,疫病預防的方法更加完善和全面。

  • 12 # 貓眼溜溜

    東漢時候,當時三國混亂,國家政府基本無暇顧及老百姓,所以很難控制,但誕生了中醫歷史的醫聖,張機,張仲景,寫了中國歷史第一部傳染病鉅著《傷寒雜病論》。裡面的方子叫經方,時至今日,任然有效,現代中醫叫經方派,就是以傷寒論的方子為主,裡面也有針灸手法,輔助治療。到了明朝又出現了一部傳染病著作《瘟疫論》也是以中醫湯藥為主

  • 13 # 歷史的視界

    導讀:1910年冬季的一個深夜,在黑龍江哈爾濱傅家甸的一個小旅館內,發現兩具不明死因的獵戶屍體,當時的官府沒有查清死因,就草草結了案。可是,接下來傅家甸的家家戶戶都不斷出現死人的情況,整個哈爾濱開始人心惶惶。

    事件背景

    ​當地官府的仵作對屍體進行檢查,發現所有的死者身上都發現紫紅色的斑點,這該不會是瘟疫吧?這個想法立刻就引起了當地官員的高度重視。要知道,在醫療條件比較落後的古代,瘟疫就等於死亡。再加上當時的時間點非常的特殊,臨近春節期間。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那些在哈爾濱打工的外來人員,一年到頭都盼著這個時候,能夠回趟家。如果這些人當中有人感染了瘟疫,再把這種瘟疫帶到其他地方去,那麼後果將不可想象。

    而且這個1910年也很特殊,我們知道第二年發生辛亥革命,此時的清王朝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實在是無力抵抗這樣全國性的災難。如果說真的演變成了全國性的瘟疫,那清王朝整個就立刻轟然崩塌。另外,日本人,俄國人一直對哈爾濱虎視眈眈,他們都想利用這次瘟疫搞事情。表面上他們想幫助中國,實際上就是趁火打劫,想鯨吞蠶食我們的國土。所以,當時的局勢非常的嚴峻!

    伍連德

    在這個嚴峻的局勢下,一個名為伍連德的人被任命為“大清防疫總醫官”,乘火車奔赴哈爾濱,主持局面。這裡先介紹一下,伍連德是馬來西亞歸國華僑,從小天資聰慧,24歲便成為第一個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的華人,那是個名副其實的學霸。

    諾貝爾獎獲得者,俄國細菌學家梅奇尼可夫,和英國著名生物化學家霍普金斯,對於他的醫術那都是讚譽有加。所以伍連德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雖然說他的普通話,當時叫官話,官話說的不好,但是之前的他一直是在天津陸軍軍醫學堂當副監督,相當於副院長職務,是有一些管理經驗。

    另外,因為他接受的是比較先進的思想理念。他的思維不像是當時清代的那些老官員腐敗墮落,愚昧。伍連德敢於直言敢於擔當,不怕得罪人,很有魄力和執行力。所以,伍連德確實是個最佳人選。

    確定病源

    到了哈爾濱之後,伍連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認病源。這件事說起來很簡單,解剖一下屍體,檢驗就行了。可是做起來,難度太大。屍體解剖這件事情放到我們現在,那是一件非常普通很正常的事情。然而在當時封建社會,那就是對死者的大不敬,道德上法律上那都不被接受的。所以,一連幾天,伍連德什麼都做不了。

    ​就在伍連德一籌莫展的時候,一個日本女人死了。日本的現代醫學比較發達,他們懂西醫解剖那一套。於是,伍連德立馬趕去將日本女人的屍體解剖,化驗。結果讓伍連德大呼“糟糕”,因為病源正是伍連德最不願看到的“鼠疫桿菌”,哈爾濱流行的瘟疫是鼠疫。

    在歷史上,鼠疫曾經有過兩次世界性的大流行。第一次是在公元六世紀的羅馬帝國,當時有四分之一的羅馬人因此而死去,直接導致了羅馬帝國的衰落;還有一次更為嚴重,發生在中世紀的歐洲。那一次直接導致了兩千五百萬歐洲人的死亡,佔當時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沒有特效藥,鼠疫幾乎是絕症;沒有科學的防疫措施,中國極有可能變成第二個中世紀的歐洲。

    消滅病源

    ​鼠疫的結論出來了,在哈爾濱的日本人,俄國人也慌了。他們認為,既然瘟疫是由老鼠引起的,那就把老鼠殺了,沒有老鼠,這個瘟疫不是控制住了嗎?於是,一場聲勢浩大的捕鼠行動拉開了序幕。

    可出人意料的是,老鼠是沒了,可是疫情發展更加嚴重了,每日最高死亡記錄重新整理到了五十人。而且,從搜捕來的老鼠身上並沒有發現鼠疫桿菌,難道病源不是老鼠嗎?那麼,瘟疫到底是什麼帶來的呢?

    就在大家都疑惑不解的時候,伍連德突然想起,自己解剖的那個日本女人,她是和一個皮毛商人同住的,商人主要販賣的是旱獺皮。還有,最早死去的那兩位獵戶,他們賣的也是旱獺皮。旱獺也就是土撥鼠,是一種大型的齧齒類動物,也是鼠類的一種。從理論上來說,它也具備了攜帶鼠疫桿菌的能力。

    順著這個線索往下查,伍連德居然有了一個驚天的大發現。這場鼠疫真正的發源地不在咱們國家的哈爾濱,而是在當時的沙皇俄國。原來,俄國人長期生活在高寒地區,為了防寒,他們喜歡穿貂。但是這個玩意兒貴呀,普通人買不起,於是就有人打起了旱獺的歪主意。

    他們大肆捕殺旱獺,用旱獺皮仿製成紫貂皮,再賣出去。說白了就是做高仿的A貨。沒想到幹得不錯,因為巨大的利益,越來越多的俄國人開始捕捉旱獺,一些沒有經驗的新手,連動彈不得的病旱獺也殺了,剝了它們的皮,吃了它們的肉。這麼胡來瞎搞,染病就成了必然。

    不巧的是,當時在俄國境內有很多中國勞工,因為和俄國人時常接觸,他們也就不幸染病。俄國人一看這個情況,就直接把這些病患遣送回中國,鼠疫就是這麼傳了過來。原因查明,伍連德立即下令全城消滅旱獺,跟旱獺相關的旱獺皮,旱獺肉,都不準碰了,全部燒燬,先切斷感染源。

    傳播途徑

    當然,這樣還不夠,還必須搞清楚瘟疫的傳播途徑。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之前歷史上發生的鼠疫都是透過跳蚤傳播的。具體來說,那就是跳蚤先叮咬老鼠,旱獺,感染上了鼠疫桿菌。緊接著又叮咬了人類,人就感染上了。

    可這次哈爾濱的鼠疫是爆發在大冬天,哈爾濱的冬天,零下三四十度,什麼跳蚤能活躍的起來啊?所以,跳蚤傳播幾乎不可能。還有,這次鼠疫比之前的傳播速度要快很多。往常染病之人三五天之後才斷氣,可這一次一天時間就夠了。難道說這一次的鼠疫不僅病源不一樣,就連傳播途徑也不同?

    再次翻閱檔案,伍連德發現所有的死者,都是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內染病的。還有,解剖日本女人的時候,伍連德發現鼠疫桿菌是在她的肺裡發現的。也就是說,這個日本女人是因為鼠疫桿菌造成肺部窒息致死。這些個細節,讓伍連德突然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想,鼠疫桿菌有沒有可能是從空氣當中吸入,從而感染上的呢?

    這就太可怕了,很快伍連德把他的這個猜想完善了一下,形成了一份文字資料進行發表。在文章當中,他明確提出這一次的哈爾濱鼠疫是一種名為“肺鼠疫”的新型瘟疫,它的傳播途徑也與以往不同,這是飛沫傳染。

    然而,這一推論卻引發了全世界的一片的譁然,更引起了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梅斯尼的反對。原來,由於疫情嚴重,清政府怕伍連德一個人搞不定,特意找來了梅斯尼幫他。可兩個人一見面就掐,梅斯尼從骨子裡就有偏見,他認為中國人不行。

    兩人這麼一吵,誰也無法說服誰。最後,還是伍連德做了讓步。伍連德是有心胸的人,只要梅斯尼願意一起來防治鼠疫,總醫官的位置讓給他,這才是醫者仁心,這才是一個醫生該有的姿態。可是誰都沒有預料到,伍連德這個辭職信剛交到北京,梅斯尼死了。

    原來,他不相信伍連德那一套,自己跑去一家醫院。由於沒有做任何的防護措施,直接接觸病人,很快就感染上了鼠疫。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相信伍連德說的是真的。可是這一切都明白的太遲了。

    伍連德的觀點得到了印證,再也沒有人反對他了。清政府,日本人和俄國人都全力支援伍連德。伍連德下達命令,讓日本控制的南滿鐵路,和俄國控制的中東鐵路全部實行停運,最少是停止客運,先把瘟疫控制在哈爾濱。

    緊接著就是要隔離,可是當時醫院早就都滿了人呢,人滿為患,哪還有這麼多地方呢?也沒有這麼多裝置啊?伍連德是靈機一動,他請俄國鐵路局調來一百節空車廂,把這些車廂分割成一個一個的小單間,這裡通風好,利於消毒,的確是一個合適的隔離所。

    光這樣還不夠,還要求所有的業務人員都必須帶口罩。現在戴口罩很正常,可在當時這個舉動,在世界醫學史上還是頭一次。還有,當時的口罩,那是伍連德特製的,兩層紗布縫製中間夾了藥膏,因此它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飛沫傳染。

    焚屍滅源

    按說,防禦工作已經全面鋪開,疫情應該得到控制了。可是令人驚訝的是,死於肺鼠疫的病人不但沒有下降,反而在猛增。死亡最高人數從每天的50人增加到了150。到了1911年1月28號,資料又被重新整理,183人離開人世。為什麼會這樣?伍連德百思不得其解.

    直到一天,他巡查來到哈爾濱城北,這個謎底才徹底揭開了。原來,無數的屍體就這樣被隨意的堆積在這裡,這裡就好像是一個儲藏鼠疫桿菌的大冰櫃一樣,老鼠或者其他動物接觸到這些屍體,再由他們傳染回城裡,這瘟疫可不就是防不住了。

    這種情況讓伍連德十分的惱怒生氣,他立即找來當地官員質問,官員們解釋後他才明白,正值嚴冬,地上都凍結實了,哪還挖了坑埋人了,只有等到開春以後,土解凍了,才能土葬。

    可是瘟疫不等人啊,怎麼辦呢?火葬,這個大膽的想法,突然出現在伍連德的腦海中。現在火葬是很平常的了。可在當時那個年代,講究先人應該入土為安。而且清朝的法律,火葬本身就是違法的。

    伍連德連夜向清政府發去電報,嚴明這一次火葬的必要性和不火葬的嚴重性。另一方面,他也做好了,如果朝廷不準,他就要冒險抗旨強行火葬。好在這個關鍵時刻,朝廷的聖旨到了,“恩准火葬”。

    1911年1月31日,當時是春節之後的大年初一,正式開始火葬,大火整整燃燒了三天三夜,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集體火葬。一個月之後,這場吞噬了六萬人生命的恐怖瘟疫結束了。伍連德因此被授予二等雙龍勳章,賜進士出身,醫務人員而獲此殊榮的,在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上僅此一人。並且在1935年,伍連德被推舉為諾貝爾醫學獎的候選人。

    尾聲

    ​瘟疫控制住了,但伍連德並沒有馬上離開哈爾濱。而是直到整個東三省建立起了,中國第一個完備的防疫體系,他才放心的離開。這就是110年前,發生在中國的巨大災難。

    說起這些災難,無論是中國,還是世界,在人類的發展史上都出現過很多次了。但沒有哪一次能打敗人類的,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也是一樣。

    今天的中國,擁有先進的醫療技術和裝置,擁有高尖端的技術人才,擁有眾志成城的抗“肺”決心,沒有任何災難能打敗中國,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 14 # HuiNanHistory

    古代有各種各樣的大型傳染病,譬如傷寒、霍亂、白喉、肺病、天花等等,而造成人口死亡最多的,莫過於鼠疫。

    鼠疫(Plague)是一種人類和動物皆可被傳染的疾病,最初反應為淋巴腺發炎,所以也被稱為腺鼠疫。

    在歷史上,鼠疫曾大規模爆發過三次,每次都帶來成千上萬的人口死亡。

    鼠疫的第一次大爆發,是在拜占庭帝國時期。

    這場鼠疫也被稱作是查士丁尼鼠疫。鼠疫共持續了50年,而第一次出現的時間點為公元541年-542年,帝國人口直接從4000萬下降到2600萬。

    此後,在557-558年、572-574年、590年、599年也多次爆發鼠疫,並且傳播到了歐洲的其他地區,其帶來的損失是空前的。

    鼠疫的第二次爆發,帶來了黑死病。

    說起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傳染病,莫過於14世紀的黑死病(Black Death)。

    黑死病的實質也是鼠疫,有許多淋巴腺腫的歷史描述。科學家們推測,黑死病很可能是一種寄生於跳騷身上的鼠疫桿菌。

    關於黑死病的殘酷,只需要列舉資料即可:

    這種傳染病席捲了歐洲、亞洲和非洲,造成至少7500萬的人口損失。

    鼠疫的最後一次大規模傳播是19-20世紀的事。

    這次傳染病的主戰場在於亞洲,包括東北的大鼠疫,還有云南、廣州、香港等地的鼠疫,很快使得亞洲各國面臨鼠疫的挑戰。

    這最後一次鼠疫的流行,直到1959年才宣佈結束,受災人口遍佈東北亞、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共有1200人喪命。

    總而言之,古代的傳染病非常可怕。

  • 15 # 南嶺說史

    現在談到這個話題,我想很多人都是悲傷的,和時下的情況非常的貼切。

    無論是這一次的引發緣由,還是古代歷史上出現的很多次的疫情,大多都是和動物有關,比如肺結核、鼠疫,肺炎等等。

    當然這不能怪動物,因為動物的心裡也不是主觀要去做這件事。

    古代醫學不發達,衛生條件也相對的差,一旦發生疫情所造成的的後果是非常的嚴重的,輕的造成少量人的死亡,重的甚至可以摧毀一座繁華的城市或者是物種。

    全人類歷史上,發生了相當多次的這樣的情況。

    比如,公元前430年的雅典大瘟疫,十四世紀的歐洲黑死病以及在中國17世紀發生的明末老鼠引發的疫情。

    今天我要給大家分享的是發生在我們耳熟能詳的三國時代的一場災難。

    這場災難發生在東漢末建安年間,具體集中在建安二十二年(217年)。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東漢有兩個非常出名對後世也是影響很深的神醫,一個是華佗,另一個是張仲景。

    其實還有一個神醫董奉,杏林春暖的典故就是來自於董奉。他與華佗、張仲景三人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在這樣一個名醫輩出的時代,按理說應該不會發生很大的疫情啊,就算髮生有這樣的神醫在也是能夠迎刃而解的吧。

    但事實上,他們也無能為力。因為無前例可循。

    這種危害嚴重的病就是傷寒(現在有專家學者推測實為老鼠引起的疫病),而這場“傷寒”的災難早有預兆。

    《後漢書》記載從漢安帝劉祜元初六年(公元119年)開始一直到漢靈帝劉宏的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幾乎沒給幾年都會發生“大疫”。

    有種可能漢安帝劉祜就是死於傷寒,《後漢書》記載漢安帝延光四年(125年)“京都大疫”,漢安帝病死之前的症狀就是“時冷時熱。”

    一直到漢獻帝建安年間終於爆發了一個模大的疫情,當時幾乎全國都發生了疫病,甚至我們所熟知的建安七子之中的陳琳、徐幹、王粲、劉楨、應瑒五人同染疫病而死。

    向來五人私下肯定是接觸頗多,交叉傳染了。

    具體的情況在獨佔八斗之才的曹植的作品《說疫氣》中有記載“建安二十二年,癘氣流行,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yì),或覆族而喪。”可見當時的慘況是非常的嚴重。

    當時曹操準備攻打吳國,而這次出征中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也染疫病而死。為此第二年曹操又下了一道詔書:“去冬天降疫癘,民有凋傷,軍興於外,墾田損少。”在曹操的《蒿里行》最後有這麼一句“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

    甚至是醫聖張仲景自家的情況也是非常的慘,他在《傷寒論》序中記載“餘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

    兩百多口人的大家族,死亡三分之二是個什麼情況,那是相當的慘。

    這樣的情況發生後,很多百姓都紛紛懸掛符咒以求得平安,這是當時的普通百姓的一個處理方式。但這個方式應對疫病肯定是沒有作用的。

    而對於當時的名醫張仲景來說,他的處理方式只有一個,那就是治病救人,救死扶傷。

    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就是在無數的鮮活病例下提供了研究,我相信這本書以及張仲景在當時憑藉他的醫術一定救了無數的生命。

    對於三國之間互有戰爭的魏蜀吳政權,似乎並沒有太多的在意,建安二十二年,疫病最危險的時候,魏吳仍在戰鬥。

    第二年劉備奪得漢中,關羽被魏吳聯手打敗殺害。

  • 16 # 小賢讀史

    黑死病

    黑死病又名鼠疫,是古代致死率最大的一種病毒,在全球範圍內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人,在現代的一些衛生環境極差或者熱帶地區仍然還能見到這種病毒桿菌的身影。

    黑死病暴發於1348—1451年的歐洲,是歐洲歷史上一次大型瘟疫,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瘟疫之一。這次瘟疫共造成歐洲數千萬人死亡,使當時的歐洲總人口直接銳減了三分之一左右。

    黑死病患者的主要特徵為:全身虛脫、發高燒、神志不清、身上有黑色斑點,因此被稱為黑死病。在醫療技術非常落後的古代,人類一旦感染這種病毒,跟本就沒有辦法醫治,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患者痛苦的死去。

    據說黑死病是古代蒙古人西征歐洲時帶過去的。當時蒙古軍隊在攻打歐洲的一座城市時遇到了頑強抵抗,在久攻不破又損失慘重的情況下,他們想出了一個惡毒的辦法,將帶有黑死病毒的屍體扔進城裡,造成城內士兵感染病毒而大量死亡,蒙古人便趁機攻佔城池。此後,這種病毒在歐洲快速蔓延開來,甚至傳播到了世界各地,導致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死亡總人數達到了7500萬,可以想像在古代,這種病毒就相當於現在的癌症一樣,無可救藥,所以才導致人類大規模死亡。

    那麼黑死病毒在暴發後是怎麼處理的呢?

    黑死病毒在歐洲肆虐了一段時間後,歐洲各國開始採取一系列防疫措施,在醫療水平很落後的情況下,隔離成為當時最有效的手段,比如將所有患者隔離開來,所有受感染的公共設施被隔離,甚至將鄉鎮農村封閉起來,不容許任何外來人員進來,所有運送貨物都採取非常嚴格的檢測和隔離。

    在1656到1721年這段時間,歐洲各國黑死病疫情開始轉危為安,人們在政府大力的宣傳下,已經懂得了如何防止該病毒的傳播,積極進行自我隔離、消毒、注意個人衛生等,在加上長期被病毒肆虐的歐洲人身體免疫抗體本來就已經顯著提高,因此,黑死病毒被有效截停,在歐洲地區逐漸減弱直到消失了。

    以上就是我的全部內容,望大家喜歡。

  • 17 # 不務齋

    翻看中國歷史,有記載的傳染病還真不少,僅以瘟疫為例,就讓無數人喪命。有資料統計,從公元前674年至1949年,這2600多年的時間中,共記載有772年次程度不等的瘟疫,平均不到四年就有一次瘟疫。

    傳染病從古至今都有,這種東西是無法避免的,只能儘量的防禦。古代一旦爆發了傳染病,一般都會隔絕整個村子,然後等待病毒的消失。歷朝歷代為了保護人民群眾的安全,也採取了十分多的措施。

    一、掛黑旗

    如果某個村子或者鎮子發生了傳染病,那麼就會在這整片區域的四處通道里面或者比較顯眼的地方掛上明顯的黑旗。如果掛上這些特殊旗幟,並且在旗幟的旁邊有類似於警告的字樣的話,就意味著這個村子或者鎮子已經被病毒感染了,這個時候看到黑旗就得抓緊時間離開,如果沒有離開的話,保不齊就會被抓緊鎮子裡隔離起來。

    二、水源加熱

    中國自古以來就喜歡喝開水,所以發生瘟疫的時候,封建時代的老祖宗就已經發現傳染病很有可能透過水來相互傳遞,所以飲用水的時候進行加熱一定程度上杜絕了病毒的傳染。

    三、甘草解毒

    根據《本草綱目》等醫術的記載,就是甘草解百毒。這在古時候被視作解毒聖藥,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這種說法已經不太靠譜了。

    四、耐心等待

    有一些病毒傳染性極強,而且短時間之內就能傳染,很多人這種情況下就只能耐心的等待,對某些東西進行隔絕。對於封建統治者來說,犧牲一部分百姓以保全更多百姓的性命也是一種不得不選擇的方式。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古代的病毒並沒有現代社會病毒的毒性,並沒有發生諸多的變異,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侷限,才保護了古代老祖宗的性命。

  • 18 # 趣談唐宋元明清

    趣談答案:古代的大型傳染病目前來看有兩種比較厲害,第1種是屬鼠疫,第2種是天花。

    爆發之後的緊急處理

    古代一旦出現了大型傳染病,那可是了不得的事情,上到皇家下到民間百姓幾乎都異常驚恐。

    而一旦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病症,那麼對於整個帝國來說都是一次大的挑戰。

    1.封閉村子。

    絕大多數的傳染病都會封閉傳染源,不讓傳染源出來,只不過古代由於醫療裝置的不佳以及各方面的限制,往往就導致封閉某個區域之後,這個區域會出現大量的混亂和波動。

    但是封閉區域的確是一個短時間內最有效的手法,從古至今一直延續,而且在古代的時候,如果封閉某個區域,相對來說更加簡單一些。

    因為古代的交通不便,村民之間有的時候哪怕相互接觸一下,也僅僅是村子裡面走走,如果想跑到鎮子上去沒有充足的馬力,還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2.抓緊時間熬中藥。

    古代的時候並沒有西醫,有的只是中醫,所以中醫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面對傳染病的第一陣營。

    只不過有的時候出現一些稀奇古怪的傳染病,中醫也根本不知道這是什麼,於是只能夠碰巧或者做一些實驗來看一下某哪一些中藥對症,並且能夠起到抑制作用。

    只不過在古代的時候熬中藥並沒有大家想象的那樣簡單,也沒有想象的那樣小,像一個小包一個小包的包裝好並不是這個樣子的,往往是在村中間支起一口大鍋,這個鍋超級的大,然後往鍋裡面不斷的扔完藥材之後就烤一烤,烤好幾天,所有的村民都在這口鍋旁邊。

    3.掛上顯示的標註。

    有一些村子如果出現了某些傳染病,將會在這個村子的四面八方,每一個地方都鋪上各種各樣的顯示標註。

    有一些標註可能是黑旗,有一些標註可能是文字或者是幾個大石頭,如果當其他的人看到了這些,就知道這個村子已經被傳染了,抓緊時間離開就好。

    古代的先天便利

    整體來看的話,古代是具有很大的先天便利行動,因為古代並沒有便捷的交通工具,最便捷的可能就是船了。

    所以古代的人口流動不大,一般某個區域發生了大型傳染疾病,往往就在這個區域裡面爆發,大不了就一個村子一個鎮子的事兒,如果說傳遍了整個國家還是不太可能的。

    而歐洲就不一樣了,歐洲在中世紀的時候人口密度比較大,而流通性也比較大,往往一傳就會傳遍整個國家,對於那些小國家來說簡直就是個災難。

  • 19 # 這個歷史很正

    中世紀歐洲爆發的麻風病。

    麻風病最早的文獻時出自《舊約·利未記》,裡面記載了檢驗麻風病的規例以及為患麻風病潔淨的例子。

    在中世紀的歐洲也被稱之為黑暗年代,失落的時代。

    原因就是因為在歐洲這長達是個世紀的時間都是由教會佔據主導地位的,所以在這個時期麻風病的診斷都是由教會人員來完成的,而並非是醫生。而且宗教認為這些患病的人都是不潔者是被上帝遺棄的人,所以患有麻風病的人往往會被教會人員所驅逐,過著自生自滅的生活。

    在歐洲麻風病肆虐的幾百年裡(十一至十四世紀),麻風病人由牧師或者其他宗教的權威人士進行確認,然後將這些人分離出社會群體,在這一過程中通常還要進行一些儀式。

    而且為了區別病者,法律規定麻風病人必須身披專門製作的帶有黃色十字架的斗篷,以及用來警告距離他們太近而使用的鈴鐺等等。

    事實上,在教會統治的那個黑暗的年代,其實並沒有採取多麼有效的措施,連醫生的職責都是由教會來施行的,麻風病的消失基本就是在漫長的時間中被湮滅的。

    如果說作為有效的措施我想應該就是歐洲大陸對待麻風病人採取隔絕的態度,不與麻風病人接觸,所以這種病毒在長達幾百年的時間裡逐漸消失。

  • 20 # 樓頂的貓

    鼠疫,霍亂,天花,非典,豬流感,人類都一路走來了。其中天花是最古老,也是死亡率最高的瘟疫之一,人類有記錄的天花爭鬥史就有3000年之久。它是最著名的01號傳染病。同時它也是人類滅絕的第一個傳染病。

    天花的起源

    天花病毒發源於古埃及,後來透過與歐亞大陸國家之間的戰爭和貿易等形式,向外擴散。

    東漢時期天花病毒傳入中國。東漢將軍馬援曾南征交趾,抓獲了大批俘虜。然而沒過多久,俘虜中出現了天花,並開始流行開來。

    但是書中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治療方略,這表現了中國古代社會,面臨疫病橫行時的無能為力。

    被消滅的天花

    天花在中國流行越來越久,人們發現只要得過天花並且存活下來的人,終身不會再得。

    於是古代醫生開始嘗試讓,輕度感染天花的病人與健康的人進行接觸,使天花病毒在小範圍內傳播,這個實踐讓約80~90%的人可以存活下來,成為中國最早的免疫學樸素常識之一。

    但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天花的仍舊是我國死亡率最高的急性傳染病之一。

    196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各國加強合作,根除全球天花流行的倡議,當時發達國家已經沒有聽話發生,直到1980年天花在世界上基本絕跡。

    02號傳染病--霍亂

    1817年至今,霍亂總計爆發了7次,僅僅是中國的死亡人數就達到了1300萬人,全球死亡人數保守估計為1.4億人。

    得了霍亂這個病,會拉肚子,一直拉到死為止。直到倫敦學者約翰斯諾,透過記錄死亡、患病人數和位置後發現,霍亂是透過水源傳播的,是人類的排洩物進入水中,汙染了水源才滋生了霍亂,後來透過控制傳染源,霍亂就能被控制。

    今天,我們國家沒有霍亂,一要感謝清潔的飲用水。二要感謝抗菌藥物的大面積出現。

    今天還有很多的流行病,它們沒有被消滅,很多病毒,我們的疫苗和藥物端暫時無法解決,他們就成為了一個季節性流感當中的一種,我們預設它們跟我一直存在,每年總歸有一些人會死於這個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把手臂練粗壯,像美隊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