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琦妙妙生活

    一是大多數老年人的認知受限,很難去接受新生的事物,也無法找到合適的投資渠道。二是新生事物和老人之間缺少媒介,現在任何投資理財渠道,很多都是以網際網路為依託,老人如果不會熟練使用電腦,手機,很難操作。三是關於投資爆出了太多欺騙老年群體的負面新聞,老人更加不知道如何去甄別。所以,儘管銀行利息低,老人覺得安全第一,適當有些利息就滿足了。

  • 2 # 河南焦作李香雲

    銀行利息低,只是有錢人有地方投資了,拿大錢去賺錢的,而一些上了年級的老人,不管是農村或城市的老人,都有存款!他(她)們不認為銀行利息低,而是把錢存在銀行踏實,安全!有時還能救孩子們的急!就現在,很多年輕人存不住錢,而他們的父母還有存款,特別是農商行,先前的農村信用社,大多都是農村的存款,百分之七八十是老年人存的錢!

  • 3 # 永強防水

    老年人在省吃儉用中有點餘錢,都拿去銀行存,是正確的,也是唯一的選擇。儘管利息很底,怎比沒有利息的要強,。第一存取方便,第二銀行有保障。老有所依,依什麼,只有手裡有錢,才是唯一的依靠。

  • 4 # 龍頭無雙

    因為存款穩定,老人家一般沒有什麼理財思想,穩定為主,而且現在騙子亂象多,銀行會更加可靠,所以很多老人會選擇銀行存款的。

  • 5 # 大道有李

    人隨著年紀增長,對確定性的要求會逐漸增加,對風險逐漸厭惡。一方面是由於經驗閱歷對選擇的影響,另一方面就是支付能力在下降。

    人老了,就不再是勞動力的主力軍了,賺錢的能力就下降了。但是各項開支卻很有可能加大,比如自己的醫療,子女的教育、子女結婚等等。所以,收入下降,支出增加,抗風險能力就下降了。如果這個時候,老年人去做投資,一旦出現投資損失,當突發狀況出現的時候,可能就過不去了。

    銀行的存款利率雖然低,但是穩定,本金安全(50萬以內)。這就是老年人依然會選擇在銀行存錢的原因。

  • 6 # 三分鐘趣歷史

    銀行是廣大使用者可以看得見的實體金融中心,而網上的諸多理財產品使用者“看不見,摸不著”,存在騙局的可能性較大,風險較大。因此,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對銀行的信任很高,尤其是中老年人。在現在的社會里,往往中老年人才是有存款的人,年輕人上有老下有小有的還承擔著房貸,信用卡等負債。而在中老年人的認知裡,銀行就是存錢還會有利息賺的地方。所以這就是他們認為的理財方式。

    老年人缺少對理財產品的瞭解,或者承受風險能力低。有些人通過了解還是願意購買理財產品的,有些人一聽說可能會虧本,更願意賺取銀行微乎其微的利息,而不是承擔虧損的風險。而且理財產品的期限相對長,不夠靈活。對很多人來說存在銀行的錢不僅安全,在緊急時刻也能隨時取用以備不時之需。

    而且在前幾年有很多關於理財的第三方公司非法集資,導致大家對理財公司的產品很不信任。大多人的存款還是靠自己工作賺來的,他們不願冒險,但是具有一定投資理念的,又怕自己炒股全是綠、保險怕被坑、借給地下高利貸沒有膽、投資入股企業沒門道、實物投資眼觀不行等,對於這種投資理財很多人還保持一種觀望的態度。

    但總的來說,銀行存款是一種傳統的理財方式,雖然利率不高,也不至於賠錢。每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不同,因而選擇的理財方式不同。什麼樣的理財方式都不重要,適合自己就好了。

  • 7 # 蒼老的令人心碎

    現在,在銀行存款的人當中,老年人佔據了很大比例。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樣的現象呢?

    首先,老年人具備了一定的經濟財力。他們基本上很少花錢,除了生活必需品和一些日常開銷外,很少再有其他大額花錢的地方,所以才有了一部分閒錢可以存在銀行裡。這些錢,是他們前半生辛苦打拼的所得,也可能是他們為自己養老準備的積蓄。為了給這個錢更多妥帖的地方,所以才會選擇銀行。

    其次,老年人一般比較保守。總體來說,50歲以上的人,在接受網際網路、高科技、理財等新鮮事物上還是比較慢的,他們寧可相信銀行的定期存款,也不接受這些新奇的東西,尤其是在錢財等涉及到重要的資產上,更是慎之又慎。所以,他們存款的比例是最高的。年輕人基本上都是手機銀行、支付寶、微信等方式進行消費操作,所以他們很少存定額。

    第三,老年人有省吃儉用的習慣。改革開放以前出生的人,特別是經歷過三年自然災害期間的人,他們知道窮日子是什麼滋味,也確實過怕了那種日子,所以他們會更加節約,更加節儉,有點兒錢捨不得花,就存起來了。一些老人,把孩子們孝敬他們的錢都一點點的存起來備用。透過這種方式,存的不僅僅是錢,而是對自己未來的一份安全感。

    第四,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上沒有錢可以存。這麼講,工薪階層80後,基本上沒有多少存款,單單一個房貸就讓他們掏空了很多人的錢包,更別說存款了。很多人都是月光族,這個月花下個月的錢。此外,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在孩子身上花的錢也會更多。所以,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幾乎無款可存。當然,像王思聰之類的人,不是我等凡人,不能比,這樣的人全中國也沒有幾個,不要抬槓。這些人就算髮了年終獎手頭有些零錢了,也會選擇理財或者其他更具有增值空間的方式,而不是定期存款。

    最後,存款的老人多,但不代表存款的數額就多。在大量選擇銀行存款的老人中,少有儲存大額資金的,多數是儲存資金很少的,這些其實都取決於個人的經歷和經濟情況。

    所以,在銀行選擇存錢的人裡面,老人居多就不足為奇了。

  • 8 # 吳剛49065796

    將個人的款項存銀行或者是其他方式處理這與老年與否無關,是與個人的款項儲備觀念和所積累的款額大小關係相較更為密切。

    我們看到,當股市開盤時,在證券公司大廳操盤的頭髮斑白的老者所佔的比例不低;在網貸p2p遭雷崩盤時,維權報警的也大都是大爺大媽們;當傳銷演講鼓動投資時,臺下聽眾差不多全是老叟老奶;即便是到銀行存錢,纏著大堂經理要其推薦高利率的理財品種的也大多是老年人。

    這就是當前大多數老年人的資金儲備觀念。

  • 9 # 就是不服氣

    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金融產品無論在規模、數量,還是在品種結構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特別是,一些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與日俱增,吸引力大量的客戶湧入和鉅額社會資金的流入。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很容易的發現,購買新的,高收益率的理財產品的客戶大以年輕人居多,老年人明顯偏少。然正如題主所說,雖老年人明知存款利率少,卻依然青睞存款,將收益高的理財產品拒之門外。根據個人理解,老年人的這種情況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是,理財習慣。銀行儲蓄一直是中國居民最簡單和固化的理財方式。在至改革開放前長達30年的時間裡,儲蓄是百姓們唯一的理財工具。老年人已經習慣於這種方式。特別在近些年來,新理財產品大量湧現,老年人囿於理解能力和怕麻煩的心理,一般不去關注其他產品,固守著銀行儲蓄這一習慣的做法。

    二是,價值取向。老年人的儲蓄大多是為了防老,理財方式的第一原則是不賠錢,追求的首要目標是保值而不是增值。而銀行存款的最大特點就是保值,取向正好吻合。

    三是,安全心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儲蓄一直起著保證居民金融財產安全第一“保鏢”的職責,不僅利率穩定,而且資金特別安全,根本不存在丟失或到時不能取現等問題,久而久之在百姓中就固化為儲蓄最安全的理念。

    四是,產品特點。與其他理財產品相比,銀行儲蓄還有兩個特點。一方面是門檻低(不要求數額多少),可以做到數額不限,定活兩便。兩方面是流動性強,隨需隨取,而其他理財產品則往往受到數額和取現方式的限制,甚至有一些不能提前支取的困難。

  • 10 # 紅姐來自鳳城

    你的看法有點片面。有些人存款是為安全而存在的,這就是客戶習慣去銀行存款的理由。

    銀行人告訴你:不止是老年人,中年人,年輕人同樣有錢存定期存款。只不過年輕人手中有存款的少,中年人買房的多。比例其實是一樣的。

    這些人特別理性,任你說破天去,連理財業務都不辦,你越提醒他們存定期,利息少,不划算,他們越以為你在騙人。事實上站在專業的角度上,銀行推薦給客戶的,確實比他們自己要的定期存款收益多很多。

    雖然說高風險有高回報,低風險收益低,但是人的想法很難改變。你也不能說他們小心駛得萬年船不對,但是同樣存一年,你就不點,人家是你一兩倍,就想問一問,錢多咬手嗎?!!!

    哈哈,銀行人只是盡義務提醒,辦與不辦主動權在客戶。

  • 11 # 該出手時就出手888

    老年人如何投資?他們僅有的一點積蓄,本來是可以給兒子孫子買房買車,現在的通脹已經讓他們沒辦法再按以前的想法去消費。再還能投資啥,理財怕被騙,保險怕被騙,只有存在銀行養養老。

  • 12 # 金鈺聊投資

    老年人由於知識和教育程度以及年齡原因,在理財方面受到侷限,同時中國以前針對銀行是沒有破產規定,幾十年來銀行就代表這安全,放心和信用,在八九十年代我國除了銀行存款收利息,也沒有其他更好的投資理財渠道,所以現在的老年人經過幾十年早以和銀行建立了充分的信任,在想讓他們改變幾乎是不可能,所以他們習慣把錢存銀行。

  • 13 # 互金直通車

    為什麼老年人喜歡把錢存到銀行裡呢?我對這個問題專門做過分析,我先說兩個案例,然後再分析原因。

    我的一個親戚家是農村的,是一個退休教師,由於手裡積累了一點存款,聽說網上理財收益很高,而且利息兌付也很及時,於是就投資了20萬元,就是大家熟知的P2P,結果後來平臺跑路,投資到現在也沒收回來,他這種情況,是很多老年人的笑柄,他們覺得雖然存銀行利息低,但是安全,這是最關鍵的。

    還有一個是我們單位退休的幹部,他可謂見多識廣,退休後開始下海經商,憑藉自己的人脈關係銷售商業禮品,後來遇到一個紅顏知己,專門做投資,發現經商不如投資賺錢快,結果到處借錢投資,最終結果可想而知,不但雞飛蛋打,連自己的房子也被拍賣了,我們退休的同事都對此耳熟能詳,所以他們感覺還是存銀行牢靠。

    上述案例說明,有些老年人也是想獲取高收益的,但是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這給很多老年人起了警示的作用,大部分人辛辛苦苦賺了一點養老錢,是不敢去冒大風險的。

    所以老年人喜歡把錢存到銀行,主要是有以下原因:

    一是自己的退休金都從銀行代發,月月跑銀行,對銀行的業務比較熟悉,比如利率什麼時候上浮?大額存單什麼時候發行?國債什麼時候開賣?所以他們有自己的投資方式。

    二是老年人之間互相會進行交流,像前面說的兩個案例,我都是從老年人口裡得到的,他們對於投資失敗的案例記憶特別深刻,對於一些投資成功的案例,他們認為時間還太短,不能驗證其準確性,往往持觀望的態度,所以還是喜歡把錢存到銀行裡。

    三是老年人對現在的一些投資工具不熟悉,大部分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手機,有些人不認識英文字母,對於投資理財的知識更是有侷限,所以我告訴他們創新存款、貨幣基金這些概念的時候,他們理解起來都非常費勁,而銀行存款對他們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容易。

    四是年齡大了會變得更加保守,老年人經歷的事情太多,年齡越大越知道自己個人能力有限,這樣人就會變得越來越保守,更喜歡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投資,銀行存款有實體營業廳,有紙質存單,有國家擔保,他們覺得存款更安全。

    總之,儘管我們感覺銀行存款利率比較低,但是據我瞭解,老年人都有自己的投資之道,無論是銀行存款還是理財,他們的資金和投資週期安排的都比較合理,長期算下來,投資收益也還是可以的。

  • 14 # 突破自我1978

    關於這個問題,我個人分析有如下幾點原因:

    一、安全。首先,現在的老年人大多數是60年前出生的,年輕時代接觸的資金存管方式只有銀行定期存摺,在他們的時代裡,銀行全部是國有銀行,是國家的。他們相信國家,相信他們的資金存在銀行裡,是安全的,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其次,銀行利息雖然沒有理財利息高,但最起碼的收益能保證,不致於會連累到本金安全或造成虧損。

    二、習慣。老年人年輕時代的資金理財方式只有一種,即定期存款。他們一直都是到銀行來把現金存起來,就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一種習慣;其實到銀行存款,也是習慣使然。

    三、信任。老年人一般存款都是到附近的銀行網點辦理存款,首先網點是固定的,他們看得見,不像一些網路理財;其次,銀行存款完畢後,銀行會出具一些正式加蓋印章的存單或存摺,他們信任這種書面資料。

    四、簡便。首先,老年人一般到銀行存款,一月或一年固定時間去就可以,不用天天想著什麼理財時候到期,然後再去購買其它理財。其次,老年人年齡都比較大了,行動起來不如年輕人方便,也不願過多去折騰。

    綜上所述,我感覺儘管銀行存款利息非常低,但大多數老年人都喜歡到銀行存款的原因吧!

  • 15 # 廣陽梁山

    這就是人老了的特徵之一,求穩求安全。不管利息多少把錢放在國家銀行裡圖的就是安全,老年人很少有冒險買利息高卻不穩妥的理財產品,寧肯少拿利息也求保本。這就是很多老年人明知銀行利息很低卻仍然願意把錢存到那裡心理狀態。

  • 16 # 老萌有個存錢罐

    存款利息雖然低,但是安全可靠,是大家最熟悉的理財方式。尤其是老年人,他們那個年代,可能一輩子只接觸過存款,其它的方式根本不瞭解。

    我有個親戚,六十多歲。平時的錢都只存銀行存款,從來不去存其它的理財產品。它說,它這一輩子都沒多少錢,他怕錢沒了,還是存銀行最踏實。

    任何一種理財產品都有特定的目標客戶群體,存款就是和那些不願意承擔風險的保守型客戶,這本身沒有什麼對與錯,只要符合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了。

    現在銀行取消了存款利率管制,不少民營銀行的存款利率也並不低,某些小銀行為了吸收存款,存款利率甚至比某些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還高。所以,如果偏向於存款類產品,可以瞭解一下這些中小銀行的存款產品,還是不錯的。

    不過,另一方面,這些高利息的存款產品的銀行線下網點比較弱,主要是在網路上操作,對於老年人來說可能不太方便。

  • 17 # Mary0608

    老年人群體基本上承擔風險能力較弱,而市場上很多理產品都是高風險,高風險對應的並不是高收益,拿P2P來說就是高風險,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都無法得到保障,所以老人們願意選擇銀行定存,可全又可靠還有一定的收益

  • 18 # 商務新觀察

    要說銀行存款利息非常低,這也有些誇張,實際上部分創新存款產品利率水平還是比較高的,甚至不亞於定期理財產品及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的收益率,最關鍵的是,相對於其他理財產品而言,一般性存款執行存款保險條例,50萬元以內100%賠付。因此,在安全性高的前提下,受到廣大中老年人的偏愛就容易理解了。

    每每說到銀行存款產品時,有人一定會說不划算,因為跑不贏通貨膨脹,越存越少了,但大家可能忽略了產品安全性,儘管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越來越豐富,選擇面也越來越廣,但那些高收益產品基本都是伴隨著高風險的,這不符合普通老百姓的投資需求。

    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光看理財收益,其實真正適合風險厭惡型投資人的靠譜產品並沒有多少,所以很多老年人喜歡搶購儲蓄國債和銀行存款產品。因為以上這型別的產品都基本是低風險,而且有國家信用做擔保或者存款保險條例保護。

    總之,您說的很多中老年人習慣將錢存入銀行,這談不上習慣,而是一直以來的傳統觀念,銀行作為我國三大金融機構之一,是老百姓最為信賴的,認為安全性最高的,同時流動性也是比較強的。這並不難以理解,老年人手上拿著可能一輩子的積蓄,首要的考慮就是這筆錢的安全性。對於他們來說,能否實現財富增值並不是最主要的,保值就已經是達到了目的,即使是跑不贏通脹也不會多考慮的。

  • 19 # Hason2018

    小時候爸媽用的都是存摺。存錢取錢都去視窗辦理。

    那時候感覺錢特別值錢,無論啥事要數錢都是舔舔手指數了一邊又一遍。當然害的當著別人的面,所以都習慣了去銀行視窗辦理業務。

    但是還有很多老年人不會或者不習慣用手機支付的。因為習慣了也信任銀行,畢竟在銀行存了一輩子的錢。

  • 20 # GloryLong

    這個問題我也經常拿來問自己。

    剛開始很不理解自己的爺爺奶奶、父母為什麼到了年底就把一年攢下來的錢存為定期。

    後來,隨著自己的年齡慢慢變大,也慢慢地理解他們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為這個問題再加點料。

    我認為不僅僅是很多老人習慣這麼做,很多中年人也這麼做(60後、70後)。

    話不多說,接下來來談談我是如何理解這個問題的。

    這是一個從小就紮根在心底的習慣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孩子會打洞”。

    但也有例外,龍變蟲、鳳變雞、老鼠變老虎。

    借這兩句話,我就想和大家說,一個嬰兒最終長大成什麼人,主要由遺傳和環境決定。

    遺傳大家都懂,就是從上一輩繼承下來的基因,比如說長得像。

    環境呢,大家可以簡單理解為從小到大接受的各種教育,如父母、學校和社會。

    由此,我們來談談為什麼老年人總是把錢存在銀行裡。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說過這些例子:

    一個經歷過戰爭年代的老人,在兒女家生活的時候總是習慣買很多的菜把冰箱塞滿。

    一個在飯店經歷過嚴重火災並險些喪命的人,每次到公共場合時總要先知道後門在哪裡。

    這些說明什麼?

    說明他們的遭遇形成了他們的習慣。

    那麼老人存錢的習慣就好理解了。

    現在我們所說的老年人大多是40後、50後。

    那時候的他們過的是啥日子,過的是飢寒交迫、擔驚受怕的日子。

    經常是吃一頓不知道下一頓還有沒有,甚至都不知道能不能看到明天的太陽。

    如果運氣好、收成好,有了不錯的結餘,還能去揮霍、去投資地產?

    當然不會,還是過的“一分錢掰成兩半用”的日子,把結餘都省下來以備萬一。

    所以說,老人已經這樣過了幾十年了,早已把這種習慣牢記在心。

    存錢在銀行也就不足為奇。

    可能也有過拿錢做些其他事情的想法,但心有餘而力不足

    不排除老人也想拿著錢像年輕人一樣買個基金、股票。

    但是實力不允許啊。

    不是每個老人都像巴菲特、蓋茨那樣,大多老人都是普通人。

    生活在這麼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連年輕人都要時刻努力不讓時代拋棄自己。

    更何況本來起點就低的老人們,他們大多沒接受過多少教育。

    所以說,就算老人們有想法,但是“不會用”是個天然的障礙。

    很多老人目前連智慧手機都不會用,但去銀行存錢不一樣啊,多多少少也存過幾十年的錢了。

    再加上銀行幾乎已經普及到每個鄉鎮,還有什麼比去家門口的銀行存個錢更省事的事情呢?

    年紀大了,不能像年輕人那樣冒險了,更何況還是孩子們給自己的生活費

    1.年輕的時候,去多闖蕩、冒險沒多大問題,但老年人不行。

    因為年輕人犯錯的成本很低(不違法),大不了是幾個月的生活費。

    但老年人不一樣啊,他們大多已經退休,拿著子女的錢和自己的退休金。

    這時候再去像年輕人那樣冒著血本無歸的風險去投資,會讓自己陷入非常難的困境。

    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影響到自己和子女之間的關係。

    2.老年人很多錢都不是留給自己的,大多還是為子女以及自己的孫輩準備的

    老年人已經走過了大幾十年的歲月了,該體驗的也體驗的差不多了。

    就算還想體驗些新鮮的,但身體已經不允許了。各個感官的能力嚴重退化。

    並且老人都想為自己的孩子們做點什麼、不拖累他們。

    所以,老年人怎麼會把兒女們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拿去做些有風險的事情了

    以上呢,就是我的全部觀點,僅供參考。

    最後,感謝你的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這麼好的女子,為什麼婆婆不喜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