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初一的孩子在學校成績不錯,數學每次96分以上,多次滿分,上週去參加課外機構測試結果成績非常低,據說是有很多拔高題,是跟著學校節奏走,還是去校外補課提前學習?
4
回覆列表
  • 1 # 苑藝數學

    如果學校用的是聯考卷,和其他學校統一考的,那就是真實成績,不用管課下機構。但是就怕學校自己出題,刻意出的簡單來應付家長,那就得面對現實了。親眼見過在學校考接近滿分,用其他學校的卷子考二三十分的學生。

  • 2 # 胡老師中小學數學

    很多的課外輔導機構在入學的時候都有一個入學測試題目,難度比學校考試和練習的題目要大很多,很多考題都是一些重點中學月考、期中、期末考試的壓軸題。這些題目雖然也運用到學校相關的知識點,但解題方法和思路在學校學習中一般不涉及,所以很多學生做不出來是很正常的。

    說補課機構在入學時有意提高題目的難度,拉低學生的分數也不為過,這是很多輔導機構慣用的方法。試想,如果孩子在考試中考的非常不錯,還有補課的需要嗎?如果考的不好,剛好就可以解題發揮,增加家長和學生的焦慮,那麼報班的機率就會大很多。

    孩子學校成績很不錯,在這個時候需不需要報輔導班,那就得看家長和孩子的想法了,如果家長和孩子想要再有所突破,去上上培優課程也是不錯的,畢竟多些拔高和培優對孩子的思維是很有幫助的。

    對於學校學的比較好的學生來說,課本肯定太簡單,平常的考試也沒有壓力,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需要知識點的拓展和提升,思維的培養,為高中的學習打基礎。因為的學習對學生的思維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很多在初中成績還不錯的學生到了高中成績出現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數學思維和能力達不到高中學習的要求,早些做準備肯定是有幫助的。

    當然了,要做培優和拔高,也不一定非要去課外補習班,如果孩子自學能力還不錯,可以找到一些相關的資料和題目來練習,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要去輔導班,那麼就必須要做好選擇,一個適合孩子的班型和課程是很關鍵的,老師的授課水平,同學的基礎以及思維能力這些都很重要,能讓孩子學有所獲、思維和能力得到提升才行。

    即使選擇了輔導班,課後還需要多去練習和鞏固,很多拓展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課堂上不一定能夠全部掌握,需要在課後透過複習和練習來鞏固和加強,爭取將老師所教的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方法,才算是真正的掌握和消化。

  • 3 # 佩玉的爸爸

    有些課外輔導機構使用兩套標準,就像我們人一樣,對於別人是一個道德標準,對於自己是另一個標準。

    這個標準就是在入學前使用的是類似於奧賽的競賽題,而學習一段時間之後使用的是普通課本上的例題,這種標準那麼就造成了孩子成績入學的時候很低,結束的時候很高,這種現實狀況。

    其實你既然已經說了,孩子在學校的成績相對比較優秀,或者在整個初中階段能夠穩定的話,完全沒有必要去參與校外機構的一些負擔,如果孩子成績下降比較速度的話,您需要注意的就是孩子是否有沒有分心的事情造成的。

    只是在整個初中階段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態,比著讓孩子去參加一些輔導班要強很多,當然如果孩子成績的確需要提高的話,也是可以參與的,在這兒如果說您的孩子成績僅僅五六十分去參與也還是不錯的。

    凡事都有例外,您的孩子成績現在這麼高,個人建議沒有必要去,因為學校在很快的考試過程中,他們使用的試卷難度不會達到校外輔導機構的難度的。

  • 4 # 向日葵小綠

    初一數學滿分120,一般來說最後兩道拔高題加起來12分,也就是說基礎部分+基礎變化部分總分108,所以96分並不是一個理想成績,尤其是在省級示範院校,這是一個不太好的成績,因為省級示範院校的授課速度會很快,沒有給太多的時間讓孩子去反覆練習,而數學這個科目確實需要有大量的時間量化練習來反覆鞏固的,96分是一個沒有競爭優勢的分數,如果不自己想辦法鞏固,到初二面臨的壓力會更大,初中數學必須不低於105才是具備競爭力的分數,因為在明初有的火箭班在初一上學期已經把初一下的內容上完了,在月考、期中/期末考滿分的大有人在,這些分數指標直接影響孩子的年級排名,這也就是為什麼有很多小學很優秀的孩子到初中跟不上的原因,在打破了原有環境壁壘優勢不復存在後,有相當一部分孩子從心理上放棄了,產生了厭學的情緒後直接影響中考,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在省級示範院校這個平臺上,無論你再怎麼不認同目前的教育體系,建議你還是要找個靠譜的培訓機構去補課,因為如果現在不跟上後面的買單成本會更大,而且效果和買單成本不成正比的風險更大!

  • 5 # 非優秀教師

    培訓機構首先是拔高難度,讓外行產生欽佩之意,然後滿懷敬意地把錢交給他們。其實,離開學校教育,培訓機構什麼都不是。上屆一位學生,只在學校報了名落了一個學籍,家長花幾十萬到培訓機構讓孩子去學習。上學期中考,這學生連普通高中都沒有考上。這是深圳某校本人所教班級的真事,質疑者可以來我校調查。

    補習機構的招數,一是搶跑,提前學習,使學生以為自己掌握了相關知識,在學校課堂就不認真學習。二是拔高,故意搞一些偏題怪題難題,那些沒有接觸過此類題目的學生難以下手,而那些有這方面訓練的學生盡情賣弄,搞得那些沒有參加補習,但在補習機構聽過免費公開課的學生及其家長信心全無。

    實際上,正常的學校教育,一開始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不會在初一初二就搞專門的解題教學,更不會馬上教學生做難題。而在初三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後,有幾個月的複習時間,這一段時間除了複習基礎知識以外,就是講解題技巧,綜合題、難題就在這一階段講解和訓練。

    所以,補習機構的方式不過是故弄玄虛,把正常學校的教學常規提前了。一個愛學習的學生,只要按部就班地跟隨自己學校的老師,中考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 6 # contranoob

    課外機構考不好(๑˙ー˙๑)就別去了吧,自己學校裡不落隊以後能考個滿意的成績的。

    課外機構還是比較適合那種有天份,學校的東西不滿足,並且以後有打算走競賽的人。

    座標某教育競賽強省,初中都已經有國賽的人了

  • 7 # 坐我順風車

    數學沒別的巧多刷題就是了。當你把所有的題都做了自然都會了。當然智商高的排除。我高中就是這樣,懂事晚初中不好好學習,中考一塌糊塗(小升初還是頂呱呱的),高中父親送我去上學,我走後面猛的一看發現父親老了,高中醒悟(進班倒數花錢上高中),然後好好學習,理科都是刷題,自己買了額外兩套卷子刷,一個半學期後數學沒掉出過前三,綜合理科也是差不多。可惜英語實在是太差。

  • 8 # 喜樂小生

    不請自來 兒子初一上學期數學基本在110分以上(總分120)。就想給他報個好點的補習班再提高下。報名時老師說要測試。我心想那還不容易。考下來一看分數5分(總分60),而且兒子還說是懵的。經過近一年的學習現在基本能進這個還不錯的補習學校的前十了(總共400來人)。我想說的是,補習學校的入學考試題肯定會很難,讓你有挫折,才能體現他們的重要,從而提高生意。但是,我還是希望你給孩子報補習班,尤其是數學和英語。(再次宣告我不是拖,我兒子今年初二)

  • 9 # 十里潭水

    現在孩子上學,尤其是上了初中以後,參不參與課外培訓就成了一個繞不開也迴避不了的現實問題。單北京市教委最近的統計資料,全北京市大大小小的培訓機構有12000多家。你可能對此沒什麼概念,要知道,北京去年統計的資料,全市的中學數量才646所,小學數量984所,加起來也就不到1700所,培訓機構的數量是中小學的6倍不止,這還沒包括那些無證無照隱藏在各個小區根本就無法統計的機構。說現在的中小學已被各類培訓機構“包圍”,一點都不誇張。

    有需求才有市場,這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沒有需求,只要有機構存在,也會給你“創造”需求。對來諮詢的學生或者剛進來的學生進行測試,就是“創造”需求的手段之一。這種隨意進行的測試,跟網上的各種測試題差不多,題目本身也許沒什麼問題,但缺乏可靠的設計,基本沒有什麼參考價值,遠不如學校裡的統一考試有意義。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孩子在學校裡表現不錯,數學甚至能多次滿分,就沒必要在意培訓機構的測試成績。

    至於需不需要跟著機構的節奏去“拔高”,還是多徵求孩子和學校老師的意見,別聽其他人忽悠。初一應當打好基礎,盲目拔高沒有任何意義,還費時費錢。我總覺得,在孩子小的時候,應當多讀書,廣泛的閱讀,深入地思考,別把時間都用在刷題上。

  • 10 # 要減肥的mio

    我就拿我初中班主任的一句話回答這個問題:體內損失體外補,事倍功半。什麼意思呢?課上不抓住時間、集中注意力,浪費了,課外去什麼輔導班,孩子們自己心裡沒數嗎?有多少是去真正學習的?所以我的老師極力反對補課。我也納悶了,我記得我當初上學教育局查補課查的特別嚴,怎麼到現在補習班反而遍地都是了。補習班的老師大多數教師資格證都沒有,我剛回國的時候找了份兼職,其中物理老師以前做微商的,數學老師三本,語文老師專科,老闆以前是在學校開食堂的。但是補習班介紹寫的特高大上:十幾年辦學歷史,老師多優秀。我去了,直接把我當成招牌來宣傳,國外留學,畢業於一中(我們那最好的高中),衝著我報英語的學生交的錢不下20w。的確我交的很好,授課方式和學校不一樣。學生問我還繼續教嗎,我說我只是兼職,教完暑假就不做了。然後老闆找我談話,說我不負責任,會把學生弄走的,劈頭蓋臉一頓罵。最後結算工資少給我將近3000!我每天早上7點出門,晚上11點才回來,回來還要備課,每天都是到1點多,連著做兩個月。這就是輔導班,輔導班什麼套路還不清楚麼??有多少是真的為學生服務著想的???看中的是你的錢!!!這個時代,錢就是爹就是爺!!!最後我再奉勸你一句:不需要報什麼輔導班,不懂的問學校老師,沒有一個老師會因為這個學生問題太多不喜歡他,反而老師喜歡問題多好思考的。與其報班,不如把這些錢拿出來買吃的補補身體,或者放假了出去旅遊放鬆、開拓視野。這樣比輔導班來的更好。

  • 11 # 使用者藍天翱翔

    您提出要不要去培訓班培訓,我認為沒必要。但您可叫孩子去買一點課外書給孩子閱讀,長長見識。三年中考,爭取進入重點高中學習,一切都會好起來!

  • 12 # 孔祥安說

    瘋啦?!當然跟著學校的內容走!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中考的考卷結構。對於中考、高考這種統考性質的選拔類考試,一般卷子都是721結構,即基礎題佔70%,提高題佔20%,優選題佔10%,所以考試拿高分的關鍵不是你會答多少難題,而是簡單的題、會做的題你能不能拿滿分,能不能不丟分。我們以120分滿分捲來計算,如果基礎題滿分,即得到84分,提高題80%的正確率,即得到19分,即使優選題1分不得,這合起來是103分。反過來,如果粗心大意,基礎題得90%,提高題90%,優選題90%,也就是整張卷子得90%的分,也就是108分。一個基礎題能得滿分,提高題能做對八成的孩子,他優選題可能一分都不得嗎?即使優選題不得分,他也只和全卷能答九成正確率的學霸差5分而已。家長看懂了嗎?

    其次,精力。初一的孩子肯定將來是要面對中考的,可是中考是看總分的。家長思考一下,一個孩子是從50提高到70分更難?還是從60分提高到90分更難?還是從90分提高到95分更難?還是從95分提高到98分更難(百分制)?我們小時候學數學是幹嘛的?就是將來長大了以後算賬用的。現在,請家長拿起筆,算一算,如果把孩子考試的百分制的分數,換算成中考的120分,高考的150分,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如果門門課及格,高考就是二本線,中考就是高中升學線;如果門門課能保證百分制的85分,高考就是清華北大,中考就是省級重點。所以,我們與其讓孩子去花費很大的精力去整難偏怪的題,還不如把精力投入到其他科目中,提提其他科目的分數。

    注:這裡有兩個前提,第一,要保證強者恆強,就是好的這門課依然好,但緊跟學校,不搞難偏怪;第二,如果孩子確是愛數學愛的要死,就喜歡研究數學,那也不要阻止他,告訴他合理利用時間就好,我可不想打壓一個數學天才。

    其三,做為家長,輔導班的考試你也信。出題可靠嗎?難度適中嗎?能反應孩子的真實水平嗎?整上10個難偏怪,一個題孩子都做不出來,不正是體現輔導班的價值嗎?最反感這樣的輔導班,壓根不是為孩子考慮的,就是畫個圈圈去套家長。家長又沒有教過學生,隔行如隔山,自然很容易上套。建議,即使要讓孩子去上補習班,也要換一家,這家不靠譜!

  • 13 # 樹木也要樹人

    有幾個疑問,解釋完了,我相信這後面也就不用我說了!

    1.這個學校中考成績怎麼樣?也就是說重高上線率是多少?

    2.課外機構的整體口碑怎麼樣?不是他們自己吹出來的那種?

    3.課外測試的內容和難度是否符合當前孩子學習進度或者說當前“考綱”?

    假設一

    學校平時考試很糊弄,題目過於簡單導致的錯覺。排除這個假設,無非設法搞到一次您孩子某次學校組織考試的大題成績分佈,或者由當地教育局組織的聯考等,能夠檢驗這個假設!

    假設二

    課外機構虛誇功能。現在課外機構為了招生,不惜什麼話都敢說出來,什麼事都敢做。別說用到初一以後的知識了,甚至會參考一些奧賽的東西。但是這個對於考試並沒有卵用!盲目拔高和超前教學是培訓機構獲得回頭客的手段,也是教育部禁止的手段!

    盲目攻堅,有兩個誤區,第一,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那種能夠理解高難度理科試題的人;第二,考試難題佔比特別小。所以說,攻堅只適合那種中等偏上,對中難題以及部分難題完全沒問題,又想繼續突破的人!

    進度比學校快,自然有一種,進步的錯覺。因為上課的時候你是在進行“二次複習”但是對於整體知識的理解,最後還是達不到要求!

    要推翻這個假設,兩個方法,拿到您孩子做的試題給有經驗的老師瞧一瞧;問他們高不高超前教學。

    假設三

    課外機構在有意拔高,學校老師鑑於是初一,講的不是很深入!

    這是最有可能的,兩方的要求不一樣,參考不一樣,很多輔導機構直接是以中考高考為目標,經常拿一些模擬題、真題訓練。而學校老師,因為是分年級的,在初一階段,掌握的知識點太少,所以經常性要求相對較低,瞄準的是期末期中等階段性考試!

    這個很突出的就是,你發現這個教輔機構初三學生好評很多,而初一初二大部分是一種中評,有進步,但是感覺拉不開距離的那種!

    解答

    我的建議不要報超前班,但是可以適當抱一個課後輔導複習班。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1.孩子的自覺性很差,很在的人很多人一放學就是“吃喝玩樂”“戰場、峽谷”。報班也是一種管制

    2.溫故而知新,每個老師都會有不同的風格,不同的側重點,對於同一個事物,不同方面的看法,其實也有利於對整體事物的理解

    3.花錢的總比不花錢的好。好多人是這麼認為的,為了讓自己安心,還是去吧,雖然不見得比學校好,但至少比在家好!

  • 14 # 方山85008996

    1,校內橫向比較,看看孩子在學校的高分的價值。如果班上很多孩子都是高分,比如,至少有一半左右孩子和您孩子分差都在2,3分以內。可以說,這個考試過於簡單,沒有價值。

    2,和其他學校橫向比較,尤其和本地較好的學校比較,拿他們的卷子測試一下,驗證這個分數的真實性。

    3,學習餘力如何,假如孩子學習不費力,其他科目無明顯弱點,有較多時間。也可以到校外培優,適當拓展一下。或者買一些拔高的輔導書,孩子自己拓展一下。

    有些回答的人簡單地把課外培訓視為洪水猛獸是武斷的,至少在發達地區,課外培訓老師的能力是不容置疑的。

    當前大綱教材偏簡單,容易給人錯覺,千萬不要大意。

  • 15 # 漂亮蛇

    我兒子(初二)上週剛好也去做的測試,說是智慧系統,他平時數學成績105-120(滿分),測試是60(最高100),做為家長看到這個成績確實有點著急了,課外教育的老師開始給我洗腦:孩子沒有一直考滿分就證明他還是有知識點沒完全掌握,留到高中就是大問題……我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還好兒子說先回家商量一下。

    回到家,兒子跟我說不報這個班,原因是在測評考的題開始幾道是正常的,後面有超綱題,他說這種題在中考是絕對不會考的,還有的題感覺故意讓你答錯的(明明按著它有符號的方式答題,答案卻是沒符號)就是為了打擊人的(即使你上優等生也會有二道錯題,害怕了你就報班吧)。

  • 16 # 教培行業於盼

    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這件事要從多種角度去思考,有非常多的可能性,我大致說說可能性,然後看看題主應該是那種,然後再判斷後面如何做。

    所去的機構是培優為主的機構

    培訓機構其實主要是分兩種,一種是培優一種是補差。

    培優機構做測試的目的是看孩子是否能適合他們的課程。以初一數學96分來看,不清楚滿分是多少分,即使是100分,對於一些頂尖培優的機構來說,分數還是有點低的,可能不適合他們的機構。這類培優機構一般都是兩個方向,一個是學校考滿分,另一個是參加更高難度的考試(比如競賽、比如一些自主招生等)

    補差做測試的原因是想看看孩子的目前情況,然後根據孩子情況及家長與孩子的期望,制定合理的學習規劃,從而幫助孩子更有效的達到目標。

    成績並沒有那麼好

    第二種情況就是學校的試卷可能簡單一些。建議在學校做橫向比較,看看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不要看分數,因為每次試卷難度完全不同,看排名,同時看學校在當地的情況,或者看同等排名下,這個學校剛畢業的學生考入了什麼學校,這個學校您是否滿意。從而判斷孩子學習情況是好是壞。從而判斷是否需要補課。

    測試內容有問題

    當然,也可能是測試內容比孩子學的內容多。比如這個機構考的是期末的所有題目,但是您孩子現在舉例期末還有一定舉例,還有一些知識點沒學到等等,都是有可能分數過低的。建議問清楚測試的範圍和難度。

    以上是我的答案,僅供參考。

    對於這件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 17 # 傾城小團圓

    不要給課外機構的測試分數嚇得失了自己的判斷,帶點危機感自信前行吧!

    第一,您孩子的學校屬於哪一檔?如果是非重點普通班,那考試的難度係數不高,高分的含金量偏低。在那些民辦重點中學,提前學、超綱學、強化訓練已是常態,考試難度深度不是普通中學可比。所以不少普通初中的尖子生中考以高分進入重點高中後,仍然刻苦,卻只能爭箇中等,甚至淪為墊底。這樣的情況家長還是要有思想準備,不可盲目樂觀。既然現在在校成績很好,學有餘力,那不妨去試一試校外提優。對自覺的孩子,也可以上一段時間,摸到門道回來自主學習提高。

    第二,不必太糾結課外機構的測試結果。站在他們的角度,這就是生意,肯定得讓顧客有購買的迫切性,最好你立馬掏錢。我記得有次一位做安利的朋友到我們辦公室推銷,用她的健康儀器給大家測試,結果是大家都有病,非得馬上吃她的保健品才可保無虞。所以課外機構搞的這些測試,難度肯定是被人為拔高的了,目的無非是讓低分打掉家長和孩子的自信,讓“不補課就要落後”的說法看上去更可信。

    第三,多試幾個課外機構。現在機構魚龍混雜,不能光聽他們耍嘴皮子,自己得好好比較選擇。可以試聽體驗,可以透過各種渠道多作了解,比如其他同學,特別是重點中學的同學在哪裡上課,效果如何。

    按您孩子的情況,目標是提優,不是補差,在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創新精神上有所提升,為將來高中的學習競爭作好充分準備。

  • 18 # 老張高中數學

    這要看你家孩子所在初中的情況,因為每個學校的具體情況是不一樣的,普通學校的滿分也許不如重點學校的60分。另外,只要孩子不是智力上面的缺陷,以初一數學的難度,應該是沒有太大必要的。

    但是重點的是,一旦孩子上了初二,在學平面幾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最好找個輔導班,因為這部分難度還是比較大,也許這部分不是當地中考的重點,但是也建議孩子一定要好好學這部分,尤其是其中的證明題,更是要一步一步的寫步驟,因為這對於培養邏輯思維能力非常有用,對於高中數學的學習也可以打下堅實的基礎。

    另外,在找老師時,判斷一個老師講的好不好有一些指標,以上面說的幾何為例,怎樣判斷一個老師幾何證明題講的好不好的關鍵在於老師怎樣講做輔助線,最次的老師會直接告訴你輔助線,好一些的老師會給你總結一些套路,告訴你大概這類題目怎樣連線,最好的老師在前一種的基礎上告訴你為什麼要這樣連,是怎樣思考的,讓你不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 19 # Lance課堂

    初一孩子在學校裡數學多次考滿分,這類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很強,有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成績非常不錯。家長要求孩子到課外機構去補習,不知道家長是出於什麼目的?而孩子參加課外機構的測試成績超低,這個課外輔導機構的用意很明顯,就是想讓孩子參加課外補習,測試學生的成績只是欺騙家長的一種手段罷了。

    課外輔導機構是透過給孩子補習來收取補課費,主要目的是盈利。如果你讓年級第一名的學霸去課外輔導機構測試,測試成績也不會太高,一是想透過這種方式招收補習生,二是透過壓低學生的分數來證明學生補習是有效果的,三是藉此為輔導機構打廣告,某某在XX輔導機構補習,現在已是年級第一名,四是讓家長相信孩子的成績的確不怎麼樣,需要在輔導機構補習,畢竟還要家長掏錢嘛。如果在輔導機構的測試成績很好,家長會讓孩子選擇補習嗎?

    針對數學多次考滿分的學生,完全沒有必要去參加課外輔導機構的補習,不要被輔導機構的一些小伎倆所迷惑,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家長不要過多幹涉孩子的學習情況,不要給孩子太多學習壓力,也不要盲目跟風補習。其實,很多課外輔導機構的師資力量薄弱,有的輔導老師還沒有教師資格證,不能很好把握相關學科的重難點知識,對學生的輔導效果可想而知。

    網上也經常爆料,有的學生繳了昂貴的補課費,有的一次性交了幾萬,透過一段時間的補習,學習成績反而下降了,家長認為輔導機構沒有提升孩子的學習成績,於是向輔導機構主張退費,輔導機構也會以各種理由拒絕退費。家長花錢不但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反而還給自己增添了不少麻煩,也耽擱了學生的學習時間。

  • 20 #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像您孩子這種情況,要尊重孩子的意願,不要強推著孩子上補習班。

    首先,孩子平時考試不錯,經常能考滿分,說明課內知識掌握得很不錯。這反映了孩子學習能力還是不錯的,基本理解到位,而且也足夠細心了。

    其次,課外機構的測試那些題目有可能是超綱,或者是拿中考難度的題來測試孩子,實際上沒有必要。

    我記得高三總複習的時候,那些高考難度的題目讓我曾經一度懷疑人生,感覺又重新學了一遍高一高二的內容。但是,假如一開始就做那些題目,可能在高一的時候內心就崩潰了。

    初一的時候,沒有必要說一定要掌握初三的難度。所以即便是孩子在機構的測試裡面成績很低,也不能說明孩子學習不好。因為這些內容如果是超綱的,那麼用這個成績來評定孩子沒有必要。

    像您孩子這種情況,比較好的方式是讓孩子多做一些綜合題。你多買幾套練習題給孩子就可以了,加入基礎掌握好了,那麼就直接多練練綜合題。假如孩子能夠自己解決,那麼完全沒有必要到補習班。假如孩子解決不了,那麼可以考慮上補習班,也可以暫時不上,這完全是個人的選擇。

    我個人的建議是:不能單純跟著學校的步調走,你得有所拓展。這個拓展其實自己就可以完成,特別是對於成績好的孩子。買幾本參考書就可以做到,同時還可以鍛鍊到孩子的自學能力。學霸一般都是有很強的自學能力,而這種能力需要鍛鍊。無疑,現在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鍛鍊時機。

    如果到了初二孩子跟不上了,或者是初三想衝刺一下,那麼可以考慮到補習班系統學習一下。

    總結一下:

    不要慌,先讓孩子自學即可。如果有需要,初二初三的時候可以考慮到補習班拓展一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教仁到底是誰謀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