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洋蔥圈之體
-
2 # 佛說非身
“物者萬物也,格者來也,至也。物至之時,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應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誠,意誠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齊,家齊而國理,國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參天地者也。”
格物致知是大學裡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但其俱體內容已經失佚,而後人由於實踐、實證方面做得不夠,僅靠依文辨義,頭腦思維去分析理解,便出現了許多解釋,產生了爭論。
要真正理解格物致知,包括理解儒家思想,僅靠依文釋義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不斷的實踐,親身去體證,才能明白它的真義。格物,是修心過程,這個過程我們也可叫做“省”,也可叫做“覺”,既讓心澄淨下來,對自己身心內外,當下正在發生的事物保持覺知,不要讓自己的思維判斷捲入。物來即照,物去不留,保持客觀覺知就好,做好一個忠誠老實的觀察者。
而致知則是格物生起智慧,隨著不斷用功,心靈品質不斷提升,原來浮躁不安的心漸漸寧靜下來,心如明鏡,澹然澄徹。離本心本性這個源頭越來越近,因而源頭活水也源源而來,一些道理不辨自明,正確知見自然而生。一切理原本都在心中,是本自俱足的,信手拈來,隨用隨取。此即格物致知之要義。
-
3 # 生命解碼之易學堂
《大學》是根據《老子》中的”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制訂的道家的教育方針,小人打敗道家後,孔子預測小人文化將長期主導天下,道家文化很難有翻身的機會(漢唐是道發揮作用),因此,孔子將小人打敗道家的事件定性為”亢龍有悔“,意思是掌握高階文化的人反而招來災難。孔子預測小人雖然霸道家的經典,但是,小人文化中的任精英都不懂這些經典的內容,人們就得不到這些經典的幫助。孔子說:”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賢人“就是儒家文化中的精英們,因為小人們暗殺老子而導至老子出逃後,小人們給自己的文化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叫”儒家思想”,並盜用道家文化將小人文化包裝起來,極具欺騙性,但是,他們無法讀懂《論語》《中庸》《大學》等道家經典,因此,儒家不是不光不懂“格物致知”的問題,象孔子倡導的”旁行而不流,樂天知命,故不憂。安土敦乎仁,故能愛“這種仁愛儒家懂嗎?他們不僅不懂,還將”樂天知命”玷汙為宿命論。”格物致知”是道文化的核心。人人都追求功名利祿,而功名利祿存在於天地萬物中,天地萬物無論對任何一個人來說,總有一部分是有利,總有一部是有害的,道家要求無論任何一個人只能追求份內的而主動放棄份外的,因為追求份外的就是追求災難。所以,道家可以用道給人將天地萬物分為份內外的類,這樣,一個人就知道追求功名利祿的方向了,這就叫”格物致知”。主動放棄份外的而追求份內的就是老子的”無為而無不為“,簡稱為”止“。儒家文化在道家文化面前就象紙糊的燈籠,一點就破。我到山東孔子研究院,孔子學院,蘇州國學堂,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等國家高階文化單位,因為這些單位的專家和顧問也深深知道自已掌握的都是虛偽的東西,因此,沒有一個專家顧問與我當面交流。我有一個徒弟是有相當身份的人,他與一個高階學府裡的兩個國學大師談妥,兩位大師原意與我交流,結果是在約訂的時間內,兩位國學大師都意外之事不能赴約。說實話,今天是打著孔子的招牌反孔子,這是道德與信仰危機的根本原因。
-
4 # 亂答題
‘格物致知’這句話的意思,我與專家們的觀點不同,依我凡人從字面上來看,就是要以人性來了解自然萬物的出現,及生活屬性和生存規律。只有履行自己人格的態度認識自然去了解自然,才能得到真正的科學知識。只憑想象去定義自然現象就是神學唯心主義。人類用自身的性格規律去觀察事物的生活 生存 及其發展的自然規律,這就是唯物主義的知識。實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
-
5 # 曦炁
致虛極守靜篤……致虛不相則無勢守靜不心則無念,(無勢,無念說辭不一定對)竊以為儒執於力不能觀復,不能得,得觀復可致知……別的還有什麼大概我也不知道了,世間的方法理論沒有,有也看之不見,看見了,也許很簡單也許很複雜,知道易做到難,問了有時也白問。C( °△ °)C【|||】
-
6 # 中上行
格物致知,是古人一種認識事物的方法。就是一個事物不斷化分到不能再化分,就知道事物的本質了,清未有把科學叫格物學。他與伏羲所創最旱的八卦,三個物質條件加時間,空間構成一個事物。反過來可將這個事物分解成三個基本的物質條件,加時間,空間,這就是格物,格物還有一個基本條件化分同位,老子《道德經》“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是中國古人認識事物的方法。其實現代人認識事物也是用這種方法。而《非邏輯學》。
-
7 # 明貞
格物致知就是透過對自然的探索和研究認識和改造自然,近代西方科學的成果就是格物致知的結果。心物是一元的透過對物的瞭解和探索就能夠對心靈有所把握,這就是格物致知。惜哉民國以前的華人能者大部分忙於科舉或忠孝仁義,對於科學和真理沒有精力研究。
-
8 # 陽正易
儒學千古難解,主要是孔子儒學精義沒有流傳下來,就是綱常得以後傳,所以綱領難以解釋。孔子之所以為聖人,和釋迦老子一樣是高道,絕不是就是論語嘴皮子的水平,他講修身齊家治國的,修身是根基!格物致知是講的修身後,心性通明會有智慧明白很多平常人不懂的道理,才有齊家治國的資格!後人學者死扣文字,沒有文成武德的修養不可以解釋聖人意
-
9 # 紅V鷹
格物致知,從認知物體到學習知識,這是人成長中首先學會分別事物的意思,人都是從簡單的概念來認識周邊事物,慢慢形成知識。從樹木然後分辨出柳樹,青松等,從風火雲雨雪然後知道冷暖。知識的積累會產生情感意志等等內心的變化。
-
10 # 少林1392798186
儒家學說的發揚光大,由王陽明引伸到格良知上來,以人的本性去感知物品的發展規律,探索尋求問題,得以解決的方法。
-
11 # 魔器1
格,名詞,即格子。在這裡名詞活用為動詞,意思是使其格式化,以形成不同的種類格局。例如,經研究發現,不同性情的人就有不同的性格(外向、內向等),不同人生觀的人就有不同的人格(正常、變態等),不同的國家就有不同的國格(和平型、好鬥型等)。格物,就是把事物格式化(系統化、條理化)。格式的過程就是研究探索的過程。致知,就是導致知曉和智慧。知和智古代通用(通假)。格物致知就是透過對事物的研究與探索可以得到知識和智慧。我們常說的實踐出真知和它的意義大同小異,異曲同工。
-
12 # 太陽天然笨真
作為拋磚引玉,喜歡譁眾取寵。
格物,可能就是分析事物的手段,方法,標準。比如易經用陰陽分析事物的演化,我用人類的好壞,善惡,利害,標準來衡量,這就是某種格物。當然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自然每個人的格物也不同,於是導引出見識,心理投射也不同。
但是我覺得有人說實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有些道理。
我們不管基於什麼價格觀,看事物都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客觀的看,要出離自身的立場,觀點,角度,利益,超越自我,或者人類的視角看。才能比較全面的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才有可能掌控它,分解組合使用。
很多時候我們願意放大我們想放大的部分,縮小想縮小的本份,扭曲了事物本來面目。這就是某種人性。
比如,但凡人說話,都帶有主觀色彩或者某個目的,無論主觀色彩是左還是右,無論目的是好還是壞,都會有色彩和目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所有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過我們的心,又會變成什麼?
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當你想好好研究古人學問的時候,竟然發現古人當年的話沒有一句流傳下來。都是旁人記錄然後各朝代篡改最後的譯文,即便是古人的原話,而古人的境界又有太多語言無法描述的,除非心靈感應才會懂。也許是我們智力太差了,也許是古人就是故弄玄虛,不想讓我們明白。
話說高人和普通人說話應該知道普通人的資質,用他們能聽懂的化表達也是某種智慧的體現,也許他們以為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教化,需要等待某個有悟性的高徒,自然見了明心見性。然而各種自認自己是高徒的人層出不窮,各自發表著自己的高見,到處招搖撞騙,當然其中不乏高徒高見,只是我們老百姓很難分辨。於是歷史變得魚龍混雜,高深莫測,套路無窮,撲朔迷離,江湖險惡。哈哈
難道真是如此嗎?
-
13 # 如是如是如是
格物致知是說要格去心中的物事煩惱以達到明德的境界,它是內求法。如果是外求法去向萬事萬物尋救的話與朱子學說無異窮理盡性而至於命,也與現代西方研究方式相同,對萬事萬物永遠研究沒有窮盡。而採取內求法格去心中的煩惱物事達到明德的境界,再親民是說讓你在事上去磨最終達到至善的境界
-
14 # 卜耐夫哲學
為什麼將“格物致知”,看成是“千古不解之謎”呢?一,源於“不懂孔子儒家思想”。二,源於迷失於朱熹偽儒之泥譚!
格者,限制,封堵也。物者,即務——作為也。致者:達到也。知者,即現在所言之“治理”。
故,釋為:治世者限制封堵了自我對天下的作為,也就達到了對百姓大眾的治理。
不信?你就以此對照原文上下再解一下……我保證你為真“真見”!
-
15 # 皛舒
此語出自四書五經中開篇文〔大學〕裡的《格物致知章》。原文: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其中,格,指的是推究,致,求得。所謂:格物致知,意思就是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這個詮釋應該沒錯。
-
16 # 建章君
按朱熹在《大學章句集註》所說,《大學》中釋格物、致知之義的章句亡失了。朱熹自己將“格物致知”混起來解釋為“即物而窮其理也”,這其實是“知”的功夫,不是指“格物”。
事實上,對於“致知”的含義,其實異議是很少的,也不難,簡單來說就是對事物的正確認識。這由下一次第“誠意”的含義可佐證。“誠意”之義按《大學》中相關章句的解釋,即不自欺、有恥辱心、能慎獨。顯然要做到“誠意”,確實需要先“致知”,對人對事對物先要有個正確認識或認知。
於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思考人的正確認識或認知的前提是什麼。
有人聯想得快,可能會認為是“實踐”,是指“行”,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但並非如此,因為“行”是檢驗“知”的,所以行與知都是同屬於“致知”即獲得正確認識的範疇的。
如果我們曉得西方哲學中培根的科學發現的思想的,我們會聯想,“格物”其實應該是指“觀察”,因為觀察之後是歸納與演繹推理。而“知”的活動其實就是歸納與演繹。
這樣的論斷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不妨從“格”的字義及“格物”構詞的語法特點來分析。“格”本義是木條縱橫形成分格。由其中的交叉相格而有格鬥義,但顯然此處非此義。另一引申就是形成分別的空間,如“方格”、“格子”;由此即可引申為差別、等級意,如“品格”、“風格”、“格調”等。由此我們可以斷言,“格物“之“格”在語法上是一種名詞的使動用法,因此“格物”即“使物格”,也即使事物被分門別類之意。而所謂觀察其實就是將事物進行分門別類的活動。
此外我們由《大學》本身的章句可再獲得佐證。《大學》第二、三句分別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其實就是指“格物”,即分清事物之間的次第、本末、終始、先後順序。也就是使得事物在空間上被分門別類,在時間上分出先後順序。事實上,我們對事物的正確認知也正是由此開始的。
至此,我們就把這所謂的難題給解開了。
-
17 # 鋤揚軒
《大學》原文:“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一般可理解為:“格”即推究;“物”指客觀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識、智慧或道理。格物致知即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與格心
據王陽明的《年譜》記載,他二十一歲時“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嚴復在《救亡決論》中也講到:“前明姚江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業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這個故事大意是說,王陽明想透過格竹來弄明白竹子的道理,從而獲得關於竹子的生長規律等知識。正好在所住的書院裡,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於是就坐在竹林前靜靜地看著竹子。就這樣過了一天、二天,到了第七天的時候,他終於病倒了。
王陽明之所以要格竹,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立志要做聖人。於是就根據朱熹所講的格物致知的道理。認為一草一木,皆含至理,只要把這一草一木所有的理都格懂了,就能修成聖人了。但是,王陽明一連格了七天,什麼都沒有格出來,實踐沒有檢驗出真理來,反而自己病倒了,什麼也沒有格出來。
自此之後,王陽明就提出了“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的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主要內容的陽明心學。這樣就產生了朱熹“格物”思想和王陽明“格物”便是“格心”的心學思想。“格物”與“格心”就成為了兩種學說,成為了歷史公案。然而,細究其中,既各執一詞,卻又殊途同歸。
-
18 # 三維觀時空
格物致知 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物理的學科,已失佚,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此段。但《大學》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卻未在其後作出任何解釋,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過“格物”與“致知”這兩個詞彙而可供參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隨著時代思潮而遷變演化。孔子雖是儒家的開創者,但孔子所創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繼承了春秋以前民本思想傳統。
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關心現世的政治與道德,並未在心性修為問題上多所關注,正如子貢對於孔子學問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然而孔子當時的時代,早已有學者論述天道心性;所以形成道家傳統的心性修為傳統,決非是起於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傳統並非起於孔子;否則,需要心性修為才能成就的中醫傳統,就不可能發生於老子之前。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學者們,為了弭補孔子學說的不足之處,遂企圖要吸納融合當時道家與陰陽家的心性修為與自然哲學的傳統。戰國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中庸”思想為基礎,而建構了儒家的心性理論。然而先秦時期典籍從未出現“格物致知”的相關詞彙,所以“格物致知”應該不是先秦儒學思想,而是漢朝學者融貫儒家思想與道家思想的觀念產物。而因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難,也就形成了千餘年來的觀點爭議。
“格物致知”之所以難於解釋,而使儒學界爭論達千餘年。首先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乃是《大學》八目的基礎功夫,更是“誠意正心”的修持基礎,也就涉及了心性修為的根本基礎,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於先秦道家之學。宋儒理學興起後,儒家學者往往貶斥道家與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難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學歷史上宋儒為排佛道兩家,程頤自創“理”以取代“道”(孔子論道而未論理),而朱熹更是無視《史記》記載而硬要認為“孔子訪周所拜見的老子,並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難處是因為“格物致知”的字義訓詁難以適當,以致於不能適切解釋字義;這也是因為缺乏相關《大學》作者意旨的文獻,可供證明“格物致知”的正確意義。遂使以後諸儒各家解釋,往往各自隨意發明而強行解釋,遂造成至今儒學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
19 # 小兔兔的耕心齋
通俗的講,《大學》的“三綱八目”代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和倫理要求,最終要達到“修己立人”的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所要遵循的內在要求即“三綱八目”。姑且談一談我自己的理解吧。
一、人類體會認識事物不可能脫離現實本義,並且隨著體會認識的深入,事物的意義會發生根本變化,真理隨之產生。好比你進入一所房子,一開始只能看到個大概,慢慢到處走走能看到房子的裝修細節、佈局等,而房子還是那個房子。所謂真理,只不過是在你進入房子開始到看懂整個房子這之間的所有的境界集合。站在認識事物,體察天理的角度,這中間包含的境界缺一不可,都很重要,因為這是從無到有實踐得來的寶貴經驗。比如“三綱八目”,缺一不可,並且脫離現實本義去看毫無意義,因為畢竟是實踐的功夫,實踐,才能出真知。
二、說說“格物致知”吧,在“三綱八目”這一整套的行為正規化當中,“格物致知”屬於“次第順序”中的最底層。為什麼說它簡單,大概說的是它在實踐工夫的最底層,是最容易上手的功夫。為什麼說它最難,以至於引起“心學”和“理學”兩種發展脈絡。個人認為人類有其精神和肉體兩個方面,現實當中很多事情難就難在“知行”二字,脫離現實本義去看待事物難免淪為“理”的奴役,變得“於事事物物上窮究其理”,好比如剛進房子就拿房子設計圖來看,看完覺得房子就是這個樣子。而從人類體驗現實本義的實際來說,最容易上手的還是親身經歷,自己去看房子,掌握房子的主體結構,最終完全熟悉這所房子。在這個過程中,觀者的境界心境會發生明顯變化,格物致知最主要的還是“知行合一”。當然不同的人賦予不同的意義,並沒有一家之言,實踐起來卻有天壤之別。
三、想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還需要自己勇敢邁出踏進房子的第一步,看山是山之後,隨著體會認識的深入,往往就看山不是山。是“於事事物物窮其理,以致乎其極”還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將普遍存在於事物中的道理內化為內心的道德意識和是非判斷”,需要你自己勇敢走出去。
-
20 # 新鄉海鼎-戴鵬飛
大多時候,人們會把"虛一而靜"這四個字放在"格物致知"的前面,我想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人的"知"乃結果,"格"是方法,"虛"為開始,"靜"是過程,也就是說沒有"虛一而靜"的開始和過程,很難達到"格物致知"的程度。個人認為,"虛"其實就是虛化自我,達到"忘我"才能稱為"虛",而"忘我"並不是忘記自己的存在,而是忘記自己的欲求,最少要忘到"一"的成度,因為"一"僅僅比"無"顯性一點兒,老子說:"道生一","一"其實就是"道"的下一個階段,那麼"道"又是什麼呢,老子既然把"道"放在"一"的前面,那麼"道"就是混沌未開之前就存在的天地秩序,是最早、最原始客觀規律的樸素表達,後來人們才把"道"引申為社會的人文初律及被社會認同的"德"、"理"、"儀"……的裝裱詞彙,常見的有諸如"天道"、"孝道"、"茶道"、"劍道"……等等,都是把對一個經域的認知誇張到"道"的程度以表"初真"和"虔誠",就以"孝道"說,三字經中說:"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這幾句話的意思是說,父母對你很好,你孝敬父母不能稱為"孝",只能稱為"報答",父母對你不好,甚至很不好,你孝敬父母才能稱為"孝道",才把"孝"認識到了"道"的程度,因此"道"法自然是說既然是"道",就一定是自然的約束和規律,和自身的感知沒有關係,你的感知好壞都不影響"道"的存在;在"道"的基礎上才有了人的初始,就是"一","虛一而靜"就是這樣提醒人們,只有虛化自我,迴歸初始,忘記一切感知,才能回到"虛"的層面,才能不受塵倫左右,真正的達到"靜"的狀態,這種狀態是非常難於達到的,佛家講究靜坐參禪就是追求達到虛化自我的"靜"的狀態!達摩祖師為達到這一境界曾面壁十年,所以說,達到"虛一而靜"是理解、達到"格物致知"的前置修為,這樣講,就能明白"格物致知"是一個什麼樣的修為標準了!
再說"格物致知",翻譯成白話文,"格物致知"大致可以譯成:只有打破一切,才能獲得真的智慧!"格"在甲骨文中的原義是"打破"的意思!"物"是人能夠看到和想到的所有,也就是你"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等觀點的基因成份,如果你能夠把這些基因元素都打破,才能夠具備"致"的資格,資格就是你獲得"知"的前提條件,"知"在古文中同"智","智"的第一階段就是要了解自己、放下自己,也是常言所說的"知人為智,知己為明"的原始理論基礎!"知"的原意是真性的話說出口,就會像箭一樣致遠和穿透!因此"虛一而靜,格物致知"大致含義是:如果你能虛化自我,抱元守一,就能靜心悟我,最大程度的靠近"道",打破原有認知,才是你凝聚智慧的修為標準!
所學淺薄!敬請批評指正!
《禮記‧大學》中儒家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按照平天下>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的遞小原則,"格物致知"應該是非常簡便易行才對,為什麼這四字會稱為儒學千古不解之謎呢?有人能回答它的真實含義嗎?
回覆列表
怎麼說呢,如果由易到難解釋,格物應該是看到或者觸控到物質,致知,應該有了解的意思,從看到,到了解,或許是膚淺的個人的理解也或許這裡有通假字的存在,就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