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因疫情所有學生在家用釘釘上課,剛開始依然是疫情前的任課老師上課,一個老師教一個班;過了一段時間,發現一個老師可以教好幾個班,甚至可以教一個年級;現在發現北大清華的課程也可以找到資源,一個老師甚至可以教全國的學生。那麼,教師的需求量會不會大量減少,那些老師何去何從?
9
回覆列表
  • 1 # 許昌京州教育

    不會的,疫情造成學生延期開學,釘釘的出現給教師帶來很大困惑,但是釘釘對學生的效果也是有限的,所以不會造成大批教師的轉行!

  • 2 # 向陽師

    現在是資訊時代,教學也會相應同步。但就目前情況而言,網路教學只是線下班級教學的補充!

    要造成老師轉行,如果是轉行做線上教育的話,最起碼要有以下幾個因素:是否有穩定收入?能否有學生參與?自身有沒有足夠的能力及優勢?與目前工作相比有沒有較大優勢?

    綜上所述,轉行可能性不大,確實有也是剛踏入教師行業的新人,因為只有他們的損失會小一些。

  • 3 # 中學英語高階教師鄧

    1:我們學校領導用釘釘考勤,那簡直就是全方面,無死角地監視學校所有教職員工的行蹤,唉,有時有點感冒或咽喉痛,耽擱一分鐘到學校對面的藥店去買點感冒藥領導都能發現,全體教職工都被釘釘弄[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流淚]。

    2:在釘釘上面上課,記得有一天釘釘崩潰了,我在這邊奮筆疾書,高聲激情地講著課,學生們卻在聊天記錄中高喊,"鄧媽媽,我的黑屏了,搞啥子,快看一下哈!"

    3:現在公立學校的老師雖說工資低,但穩定,有飯吃,有長的寒暑假,當老師,對女性還是很不錯的選擇。對於男老師,我認識好幾個教數學,物理的男老師,人家收入槓槓的。

    所以綜上所述,釘釘是不會造成大批老師轉行的!

  • 4 # 桃李微言

    釘釘一定會給教師們的教育生涯帶來巨大的轉變,這是確定無疑的。

    不同的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師具備不同的教育技能,那些促使教師急流勇進的業務能力學到了,用會了,自然會帶領教師產生一系列後續的轉變。

    但是,大批轉行的教師短時期內不會很多,畢竟在當前的就業和創業背景下,可以供教師們華麗轉身的行業和領域還是屈指可數。

  • 5 # 毛老師鋼琴課堂

    個人覺的影響不大,影片教學和實際的課堂教學區別還是很大的,一堂課不光是在教學,更重要的是課堂管理,影片教學有他的優勢,當永遠取代不了課堂教學!如果能取代的話在電視機普及的那個年代學校早已關門倒閉了!

  • 6 # 教育小圈

    任何教學軟體的使用都不會造成大批教師轉行,包括釘釘。

    一是教育技術化的發展,實質上是教學有了更多多媒體技術的支援和服務。教育技術只是起輔助作用,發揮主導的,永遠是站在講臺的教師。

    二是教學軟體的使用存一定弊端,如需要網路,要求裝置使用流暢,對學生用眼問題無法從根本上避免,釘釘能夠被群起而攻之,主要原因不是學生不願寫作業,最根本的是教學效果確實不好。使用軟體永遠代替不了人與人的面對面交流。相比於每天關在家裡上網課,很多學生更盼望早點回校上課,看看親愛的老師吧。

    三是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只有熟悉他的老師,才有可能因材施教。這是由學生的特殊性決定的。一對一肯定大於一對多的效果。這就是為什麼要提倡小班化教學。一個班的老師越多,學生越少,對學生來說,是件好事。影片教學或遠端教學,一個老師可以面對上千個學生,看上去,似乎不需要很多老師。但長遠看,不僅需要老師,更需要優秀的老師。

    所以,機器軟體能做的,始終有一定的範圍。在很多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機器能代替很多人做很多的事情,但教育,永遠做不了。因為教育,是人對人的教育,是有靈魂的教育。

  • 7 # 福南李要得

    這個可以根明確的說的現在是不可能實現的。

    首先現在線上教學知識校內教學的一個補充,就像興趣班培訓班一樣,最基本教學方式的是不可能替代的,只是一些方面的拓展和延伸而已,很多家長對於線下的培訓班都有不同程度的懷疑,擔心跑路之類的,所以線上的教學對於家長而言信用度還是比較低的。

    在線上做的很出色才能吸引學習的學生,一來對老師的整體要求不低,除了專業素質要過硬之外要能簡潔而又高效的讓學生學會,同時又要能讓學生學的輕鬆能調動他們的興趣能學習興奮力。

    現在這個線上教學的老師大多是為了完成教育部門的安排任務和學校的教學工作,對線上教學還不是能熟練的進行,線上有很多優秀的老師,有的已經轉在線上工作了,但是這批因為疫情而進行教學的老師來說,只是轉移教學場所。

    可以想象沒有再進一步的線上教學的相關培訓和要求的話,學校教育方式也不大會和以往那樣教學方式有什麼多大的區別,畢竟人很少有人多做任務外的事,一般而言能夠完成任務已經很不錯了。

  • 8 # 跳起來摘果子

    我認為不會的。因為線上教育是教育的輔助工具,而非教育的常態。

    教育不僅僅是像機器人一樣講講課而已,它還包括整個過程中的很多方面,例如:老師對學生性格學情的瞭解,老師對學生的循循善誘、薰陶浸染;課堂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透過學生表情行為了解其接受理解新知識的程度;課後透過作業情況及時反饋,反覆強調重難點知識等。線下教育的好多活動,線上教育是不可能完成的。

    所以,疫情結束,線下教育全面恢復,釘釘等作為輔助工具,完成了特殊時期的任務,也就回歸正常了。

    但說實話,最近一段時間雲直播、QQ直播、釘釘等功勞大大的!

  • 9 # 寒松858

    應該不會,開網課只是特殊時期的非常之舉,不可能長期存在。它的優勢是分散,不聚集,防範病毒傳染。但不能代替傳統的學校班級集中教學,教師面對面授課。傳統的教育教學方式,更能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有利於學生成長。

    所以,我認為釘釘不會造成大批教師轉行。

  • 10 # 每日金句

    應該不會,

    1、釘釘只是一個工具,使用工具的人重要!老師得有教學的真本事,才有資格談轉行。

    2、疫情期間是一個特殊時段,總歸要回到正常軌道,這段時期一切都是未確定因素,所以沒有考慮好就轉,是不是有點盲目?

    3、練好自己的基本功,提升自己的格局!

  • 11 # TeacherWu

    已經在家網路授課一個多月的我認為:不會。至少在小學,教師需求量不會減少,老師也不會大批次轉行。

    我是一名山村小學教師,關於題主的問題,我就網路授課的弊端來反推我的答案。

    一、線上授課,老師無法保證教學質量。就算是老師是清華教授,螢幕那邊的學生不積極不好學,沒有正確的學習觀,也無濟於事。

    這一個多月我深深感受到:自律的孩子,已經領先很多;不積極的孩子,已經不如上學期了。

    原因歸結起來無非是:

    1. 線下上課,老師準點走進課堂,所有孩子都在;線上上課,過去10分鐘了,人還不一定到齊了。

    2. 線下上課,誰沒好好聽講一目瞭然;線上上課,就算學生睡著了,老師也不一定能發現。

    3. 線下上課,課後作業會寫在黑板監督學生記下來;線上上課,千叮嚀萬囑咐讓截圖儲存讓抄在筆記本上,依舊有學生家長打電話來問作業。

    再說說我遇到的不可思議事件吧:

    課堂點名提問,學生不理我,課後打電話問,告訴我麥壞了....然而我並不能確定我的學生是不是真的麥壞了。

    課講到一半,學生跟我說,家裡開飯了,然後退出了課堂...

    課講到一半,一個學生頭像灰了,課後我打電話過去,學生告訴我他爸爸接電話接到下課了....

    面對這樣的學生,這樣的家長,我真的是有心無力,很無奈。我也真切地感覺到,沒有我們這些負責任的老師從早到晚監督和培養,他們的學習觀在家是會被慣壞的。

    二、裝置:農村學生多數是留守兒童,家裡沒有電腦,沒有網路上課裝置,沒有足夠流量的比比皆是。這些現象會因為疫情而被重視,但多久能得到改善得看各家發展。

    前兩週我還在統計一份名單,是關於,學生家長們需要辦理網路上課流量包的。74個孩子的班級,有18個學生家長告訴我流量包太貴,問我學校給辦這個流量包要花多少錢。沒錯,因為生計,他們首先擔心的是花多少錢,而不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沒有流量聽課。

    我有個學生家長,家裡3個孩子,1個初中2個小學,不同年級,家裡還沒有電腦。上課時間得3個手機。家長真的是忙得不可開交。

    寫在最後:

    小學正是孩子建立正確學習觀的時候,家長,教師,同學,這三個身份的幫助,缺一不可。線上授課,授人以魚了,但沒法保證是否授人以漁。希望疫情結束之日,我們和學生可以齊聚學校課堂。

  • 12 # snailturbo

    不會,事實證明課堂教學是不可替代的,網課老師教的再好奈何孩子不聽啊!快開學吧,家長快瘋了。要麼改下教育體制。

  • 13 # 美美高考數學

    有可能,校外機構有很多被疫情的影響,都倒閉了,有好多培訓老師沒有課上,學生開始習慣上網課。對教師行業是一個衝擊

  • 14 # 教育有範兒

    不會。釘釘最多算個教學輔助工具,不能代替老師面對面的授課。老師直播時為了不再同樣的知識講多遍,所以採取多個班級一起上課。但是這不會導致其他老師失業,釘釘易崩,人數多了就出毛病,學生的學習效果不如面對面,老師看不到學生的細微的表情,不知道學生是聽懂了沒有,所以釘釘只能算是特殊時期的教學輔助工具。如果都只依靠看直播和網上現有資源去學習的話,只能算是自學,而不能說是上學了。自學的人挺多但是有幾個考上了清華北大?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人接受的是面對面的實體教育。

  • 15 # 十字路口的地圖

    釘釘今年這次疫情的確給自己帶來了很不錯的一種影響力,當然釘釘本身軟體的功能的逐步強大,也是自身能夠佔據市場的一個重要因素,所以好的軟體,好的平臺,定位也很有目標複合網際網路中的需求,會引流很多人群來使用,從軟體這一點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我個人的觀點如下:

    觀點一:首先疫情之後會帶來各方面的改變的,教育行業更是這次疫情體會了網際網路的強大,老師也透過疫情磨鍊了一把,很多老師從不懂,不會慢慢的摸索,把自己被迫“逼”上了網課,這一點的對有些老師的確是一個新鮮感,這種新鮮感的確會讓一部分老師繼續在常規教育的同時繼續探索網路教學。所以這一點是老師們的一個大方向,但不會轉行,知識多一個兼職方式;

    觀點二:釘釘的功能在疫情期間也凸顯和穩定了自己的地位,的確給自己營銷了一把,所以釘釘後期肯定會大力加大自己的營銷力度搶佔市場,這方面也會引流和保持住一部分已經利用釘釘上課的老師。也不會轉行,而還是讓老師兩條腿走路而已;

    觀點三:小部分轉行,因為有一些老師教育壓力大,又夢想著創業的路,這部分老師應該會出現轉行的念頭。

    這寫是我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共同探討,共同成長。

  • 16 # 四夕老師成長課

    只看到釘釘能一對多的大批次授課,你沒看到線上教學的劣勢。

    學生感受不到課堂上課的氛圍。

    教師不知道有幾個學生在學。

    作業批改困難。

    教學反饋滯後,學生掌握到什麼程度,不知道。

    不可否認,線上教學選的都是“精英教師”授課。

    但實際上,只會上課,是成不了精英教師的。

    精英教師會隨時隨地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和作業情況改變教學方法。

    會針對學生的知識漏洞調節上課內容,

    會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況,甚至關注到每一個人的漏洞。

    而釘釘網上教學,讓一名教師就教好幾百人,作業誰來改?紀律誰監督?心理健康管不管?

    而且,教師的任務可不限於教學。

    和學生家長交流學生情況,

    完成學校日常任務

    完成政治任務

    這些誰做?

    很多事都是要落實到線下解決的。

    中國的教育越來越注重個性的發展,開設了越來越多的課程,以前只上語文數學,現在還上道德,計算機,勞動,科學,這次是真正的要上。這不就有一大批崗位嗎?

    以前一個班能有六七十人,現在發展出小班制,一個班四十來人。教師需求反而變多了。

    這樣教師能更關注學生的個性,實現因材施教。

    就現在來說,教師的需求還沒有減少,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新生代的減少,教師需求會下降。

    補充一點,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招聘教師,就可以看出教師的需求並沒有減少。

    而且教師並不是只進不出。

    退休的教師留出的空缺,由新教師填補。

  • 17 # 一介字匠

    不可能吧,這點壓力就抗不住了,那還叫老師嘛?這比管學生還痛苦嘛,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人人可以熟練的操作,說不定老師還能增加一份副業,提高自己的收入,你覺得有沒有道理

  • 18 # 風來書院

    不會,以前大家對網課有一種特別期待,現在,經過大規模的網課,我們發現網課雖然不受時空限制,但也存在諸多弊端,網課要求學生必須要有強烈的自制力和高度的專注度,不然很難有預期的效果。

  • 19 # 暢閱吳頔

    我的結論不至於!

    從兩方面分析。首先教學效果並不僅僅取決於老師,教和學本來就是事務的兩個方面。老師教的好和學生學習效果好並不能完全畫等號。就像做飯,再好的廚子也不可能滿足每個食客的味蕾。再好的老師也不可能適應所有的學生。而且幹過教育的老師都能體會一句話叫“教學相長”,你給好老師好的學生,他們是互相促進的關係。俞敏洪也教不會不背單詞的學生,李永樂也解決不了計算都不會的同學,石國鵬再牛你不背歷史年代表和人物名稱,聽完課也不能答對試卷。也許我舉得例子有些極端,但可以說明教和學本來就是兩件事,只不過這兩件事是可以相互聯絡,相互促進的。更何況網路教育只提供了教的一部分還不是全部。為什麼說是一部分,這就要說到第二個方面了。

    第二個方面,教不同於講,講是單方向的,我講你聽。講得最好的是評書,是相聲,這些都可以很快的利用網路傳播。但教要互動呀!所謂好老師除了基本公過硬,能講的好,講的出東西,還有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能因材施教。想因材施教,就需要互動。只有透過各種形式得課堂互動,老師才知道學生聽進去多少,什麼案例和講解方式更容易讓這些學員接受。從單方面講來說,網路平臺可以實現一個老師教很多班(趨近於無限大),但從及時互動反饋來說,線上教學可以互動得學生比線下還要少!(線下可以看眼神,看反應,看聽課狀體,看是否張嘴,線上這些交流難度就大得多)。

    總上所述,小學,初中和絕大多數高中老師是不會喜歡上線上授課的。因為這種大規模聽課的線上授課是無法保證教學效果的。大學教育中可能會有部分名師會喜歡線上教學,所以大多數老師轉入線上,就有些多慮了。多說一句,國家三通兩平臺,優質資源上線都推了近十年了,但效果依然不顯著,就是在實踐中很多線下教育的功能,線上還無法滿足。

  • 20 # 七色海棠寒

    我認為:不會出現因使用釘釘授課、網上教學而造成教師需求量減小,也就不該出現大量教師轉行!我的理由是:1.釘釘授課雖能解決一人教多班的“講課”,但不能解決或說不能很好解決學生學會、學好問題。必定講授不是一堂優質課的全部,還要及吋掌握學生是否學會、學好了;再者,學生即使學會、學好了,是否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這都需要教師近距離接觸並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才可解決。顯然,一名教師根本沒時間、沒精力輔導較多學生(這也是我們一直追求小班教學的原因)!2.學習是項複雜、艱苦的腦力勞動,學習久了(即使再吸引人的優質課)連自我約束能力強的成年人都會因累而分心、分神,更何況活潑好動、自我約束力差的青少年學生!這時,身邊老師的一個眼神或一句提醒或一個溫柔的撫摸就會解決。這也是前面釘釘或其它網上授課時許多身邊沒家長或有等同於無的學生學不好的事實證明了的。如此,你還敢讓一個教師遠距離“操控”幾個班的學生嗎?除此之外,還有解決學生矛盾糾紛問題、當前最為重要的安全問題等等,這都是很棘手、很需要老師付出更大精力、時間和智慧的問題,一人管多班就是個笑話,就會出很多的大問題!你們說,教師少了行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女朋友交往2個月,她追的我,她第一次戀愛,彼此都很喜歡,但是幾乎一個星期吵一次,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