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治理天下時,能講道理就講道理,講不通道理就講刑律,刑律搞不定時就動用手裡的權力,甚至不擇手段。也就是所謂的“王道”與“霸道”要兼用。這話放在心裡都懂,講出來就不是那個味,但這就是用了幾千年的帝王馭人之術。
此話出自《資治通鑑》,原文是:“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把整段話連在一起比較好理解一點,斷章取義容易視為霸王術為雜道。
我們來還原一下當時太子劉奭與漢宣帝對話時的語境。皇太子劉奭性格溫和仁厚,喜歡研究儒家經術,他看到漢宣帝任用的官員大多是精通法令的人,而且執法也非常嚴格,都是依靠刑律來控制下屬。有一次,劉奭與漢宣帝一起吃飯提起這事。
說:“陛下不應該過於依賴刑律,應該重用儒生。”這話說得也對、也不對。劉奭的原意應該是目前有些官吏執法太嚴格了,量刑權也大,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的,比方說有的罪行在刑律上的量刑標準是5-10年,但太多會按最重的10年來量刑。
但漢宣帝聽到了,很不高興,本身漢宣帝對太子劉奭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因此,本著機會教育的原則,在飯桌上跟他講了一大通道理,說:“我大漢朝自有漢制的制度,本來治國就是‘王道’與‘霸道’兼用。”意思是兩者可以靈活運用。
又說:“怎能像周朝那樣,純用所謂的‘禮義教化’呢!況且俗儒不識時務,喜歡肯定古人古事,否定今人今事,使人分不清何為‘名’,何為‘實’,不知所守,怎能委以重任!”這句話就有點否定“禮儀教化“的作用了,這是不對的。
漢宣帝的話簡單說就是“依法治國”,好像也挑不出什麼毛病。所謂的“王道”就是指刑律,也就是大家都要遵守刑律。但也總有一些事情,在刑律裡面是找不到依據的,或者有些事情按刑律來辦,對統治階級是不利的,那就得用“霸道”。
所謂的“霸道”,就是強權,就是不講任何依據,就得那麼辦。說白了就是能講道理就講道理,不能講道理就講刑律,刑律套不上去就來硬的。其實在現代企業裡,很多高層管理者基本上也是用這一套來駕馭下屬,這也是集權所帶來的高效。
過去,夏、商、週三代昌盛時,無論是制禮作樂,還是發動戰爭,都由天子按原來大家商定好的遊戲規則來決定,稱之為“王道”。後來天子微弱,沒有能力控制諸侯時,諸侯中有能率領盟國共同征討叛逆以尊奉王室的,稱之為“霸道”。所以要推行“王道”,還得有“霸道”的權力才行呀。
無論行“王道”還是“霸道”,都以仁義為根據,任用賢能,獎賞善美,懲罰邪惡,禁絕兇殘,誅除暴亂。自秦朝以來,歷朝都沒有夏、商、週三朝的國家長久與昌盛,是因為後代的君王太過注重“霸道”,輕視了以仁義為基礎的“王道”。
在後代儒者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像漢宣帝所說的那種“俗儒”、也就是沒有精通“禮義教化”的人,他們是沒有真本事治理天下的,但像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這些都是大儒,國家要穩定長久是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執行“王道”。
“王道”與“霸道”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因為有些事,理是這個理,但講出來似乎就不厚道了。而漢宣帝用此比喻來教育太子,還說儒者不能用,真的不太合適。正常情況下,一定是執行“王道”,偶爾在情非得已的情況用下“霸道”。
太子劉奭進言漢宣帝應重用儒術與漢宣帝教導太子“霸王道雜之”,本身並不衝突。但這些話從一個帝王嘴裡講出來,還被記載在史書上,讓天下的平民百姓解讀,應該每個人內心都會有點五味雜陳吧,還是希望依法治國比較妥,少點“霸道”。
2020/10/22
意思是治理天下時,能講道理就講道理,講不通道理就講刑律,刑律搞不定時就動用手裡的權力,甚至不擇手段。也就是所謂的“王道”與“霸道”要兼用。這話放在心裡都懂,講出來就不是那個味,但這就是用了幾千年的帝王馭人之術。
此話出自《資治通鑑》,原文是:“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把整段話連在一起比較好理解一點,斷章取義容易視為霸王術為雜道。
我們來還原一下當時太子劉奭與漢宣帝對話時的語境。皇太子劉奭性格溫和仁厚,喜歡研究儒家經術,他看到漢宣帝任用的官員大多是精通法令的人,而且執法也非常嚴格,都是依靠刑律來控制下屬。有一次,劉奭與漢宣帝一起吃飯提起這事。
說:“陛下不應該過於依賴刑律,應該重用儒生。”這話說得也對、也不對。劉奭的原意應該是目前有些官吏執法太嚴格了,量刑權也大,動不動就上綱上線的,比方說有的罪行在刑律上的量刑標準是5-10年,但太多會按最重的10年來量刑。
但漢宣帝聽到了,很不高興,本身漢宣帝對太子劉奭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因此,本著機會教育的原則,在飯桌上跟他講了一大通道理,說:“我大漢朝自有漢制的制度,本來治國就是‘王道’與‘霸道’兼用。”意思是兩者可以靈活運用。
又說:“怎能像周朝那樣,純用所謂的‘禮義教化’呢!況且俗儒不識時務,喜歡肯定古人古事,否定今人今事,使人分不清何為‘名’,何為‘實’,不知所守,怎能委以重任!”這句話就有點否定“禮儀教化“的作用了,這是不對的。
漢宣帝的話簡單說就是“依法治國”,好像也挑不出什麼毛病。所謂的“王道”就是指刑律,也就是大家都要遵守刑律。但也總有一些事情,在刑律裡面是找不到依據的,或者有些事情按刑律來辦,對統治階級是不利的,那就得用“霸道”。
所謂的“霸道”,就是強權,就是不講任何依據,就得那麼辦。說白了就是能講道理就講道理,不能講道理就講刑律,刑律套不上去就來硬的。其實在現代企業裡,很多高層管理者基本上也是用這一套來駕馭下屬,這也是集權所帶來的高效。
過去,夏、商、週三代昌盛時,無論是制禮作樂,還是發動戰爭,都由天子按原來大家商定好的遊戲規則來決定,稱之為“王道”。後來天子微弱,沒有能力控制諸侯時,諸侯中有能率領盟國共同征討叛逆以尊奉王室的,稱之為“霸道”。所以要推行“王道”,還得有“霸道”的權力才行呀。
無論行“王道”還是“霸道”,都以仁義為根據,任用賢能,獎賞善美,懲罰邪惡,禁絕兇殘,誅除暴亂。自秦朝以來,歷朝都沒有夏、商、週三朝的國家長久與昌盛,是因為後代的君王太過注重“霸道”,輕視了以仁義為基礎的“王道”。
在後代儒者當中,有君子,也有小人。像漢宣帝所說的那種“俗儒”、也就是沒有精通“禮義教化”的人,他們是沒有真本事治理天下的,但像后稷、契、皋陶、伯益、伊尹、周公、孔子,這些都是大儒,國家要穩定長久是需要有能力的人來執行“王道”。
“王道”與“霸道”只可意會,不能言傳,因為有些事,理是這個理,但講出來似乎就不厚道了。而漢宣帝用此比喻來教育太子,還說儒者不能用,真的不太合適。正常情況下,一定是執行“王道”,偶爾在情非得已的情況用下“霸道”。
太子劉奭進言漢宣帝應重用儒術與漢宣帝教導太子“霸王道雜之”,本身並不衝突。但這些話從一個帝王嘴裡講出來,還被記載在史書上,讓天下的平民百姓解讀,應該每個人內心都會有點五味雜陳吧,還是希望依法治國比較妥,少點“霸道”。
20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