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慧達講故事
-
2 # 漁樵說史
因為自古忠孝難以兩全。貪腐盛行的明代官員的基本工資卻很低,以至於當清官是難上加難。
就像《人民的名義》裡的達康書記,看似六親不認,其實是大公無私。
-
3 # 長纓在手73095039
海瑞是清官,但其實是個把裝逼融入生活中的清官而已。現在有很多人,明明自己不怎麼樣,卻把自己當電視劇裡的主人公,什麼事情都按照電視劇裡的情節去演。久而久之,就把裝逼成習慣了。海瑞,就是這樣的而已。
-
4 # 陳天天明
海瑞為官幾十年,能幾經沉浮絕不僅僅靠他的正直,就像人民的名義裡的達康書記樣有其近乎絕情的特有的政治智慧,才能得到高位者如徐階的賞識和提拔。但其身上的直臣行為太為矚目甚至狂妄,又加上其的對母親的依賴和愚孝。後世對他的評價也偏向極端,但論為民他做的已經比絕大多數官員好,為國方面其只顧自己的對錯,拿他的那根標尺去要求所有人甚至皇上,罵滿朝大臣盡為婦人,上那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奏書,面對那個貪汙橫行強權魚肉百姓的社會,他只能憑自己那貧乏的對錯觀,自以為是的正氣去吶喊,可這是不可能起到政清人和的目的。與後來張居正自身奢侈但推行一條鞭法改善民生相比高下立判。人人都知道他忠卻無人認為他能改變什麼,只能做一個道德標杆在南京做個閒職,所謂盡忠如螻蟻。
-
5 # 大塊頭佛法無邊
海瑞,是我中華民族,人格的象徵!他克與律己,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為國的人,為什麼還有這麼多的人重傷他?看一個人,評價一個人不能離開他生活在歷史環境。在明朝,海瑞就是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大丈夫!我們要學習他,嚴於律己的個人操守。
-
6 # 國隴
海瑞幾百年來終是讓一些人不舒服,抹黑清官的人一直都在。想現在都有人為汪精衛翻案了。茅於軾老先生近些年一直想把老百姓心中的價值觀翻個個,只因當年作為右派確實受苦了,我們深表同情,畢竟也是性情中人。現長有人將張居正和海瑞比較,說一個有缺點的幹吏,另一個是禽獸般的清官。歷史真相到底是怎樣我們已無從知道,倒是常常藉著歷史說話的人往往卻露出自己的膽怯,他們要把自己裝扮成一個能貪汙的能臣。看歷史的說法能臣不少有,而清官不常尋,因為我們私下都想做張居正不願做海瑞。
-
7 # bigbigwhite1
海瑞給我的感覺是:我佩服他,但僅僅是佩服,不會學他也無法學他,也不建議別人學他,若果身邊有這種人,敬而遠之!這是一個有著高度精神潔癖的人,是儒家的狂信徒,他在享受精神高潮的同時卻在給家人帶來物質困難,他最好是不婚無後,但這又違反孝道,很矛盾不是,可能他的家人也都是精神超人,對貧苦生活甘之若飴,但我個人覺得可能性很小,家人只是海瑞踐行、證道的工具。海瑞只能是個儒家的精神圖騰和皇家的擦腳布,但二者都討厭他又需要他。前者需要他撐門面而討厭他不諳官場不懂變通,後者討厭他的莽撞耿直而又需要他的這種特質破局,但用得太噁心了,所以用完就扔,下次再需要時場面更大,所以官職得給大點,同時也是對擦腳布的補償!到現在海瑞仍然是個圖騰
-
8 # 小王子愛上狐狸
海瑞一直一來都是以一個清廉的形象出現的,但不知為何近年來被眾多人評判得一無是處。大概人心冷了,沒事做了,就想以自己捕風捉影的語言尋求一些存在感。
海瑞為官清廉,敢於直言進諫,這在很多書稿中都有記錄。在當時的封建王朝之下,他在官場的幾起幾落,最終成為一個官場吉祥物一樣的形象,源自於他內心深處的儒家思想。
海瑞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他母親盛年寡居撫養他長大,這就像極了現在某些鳳凰男,只不過海瑞是單親家庭裡出來的鳳凰男。網路上傳言他休妻虐女,具體事實如何不得而知。但我有理由相信,他對於母親有一種近乎變態的愚孝。
-
9 # 鑫路異塵
我不直接說海瑞了,世界上其實只有兩種人好名和好利的。其實好名和好利其實沒有什麼本質區別。但是好名者多是文人,那麼輿論導向就傾向好名者,這也就是很多古人做事就我們現代人看十分極端。到了朱熹之後更是如此,餓死貞潔烈婦的多了去了,我不講海瑞餓死女兒,因為沒什麼根據,但是他的愚忠愚孝到了登峰造極,這種人的活著真的只能當吉祥物,好名聲好官聲,但你是一個好父親好丈夫麼?但是古代以孝治國所以這類人其實一直不斷的。
現在說好利,這裡的利是兩種,自身以及國家。也有兩者都有,也舉同時代的胡宗憲,戚繼光以及張居正。這三個都是能臣。名聲最好的是戚繼光,民族英雄,沒人反對吧,但是這個人也是有黑點的,你要挖一個人的黑點都是很容易的,但是你要做出他的成就卻很難。張居正的黑點更多,但是功績更大,後事的評價也還算不錯,。到了胡忠憲就尷尬了,估計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人,至少我學完初中歷史對這個人根本沒有什麼影響。完全被忽略了,但是他是抗倭的總指揮!也就是總攬全域性的人物,竟然會讓我初中看不到存在感,這就是與我們文人的價值觀是大相徑庭的。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鐵鉉,但是有人知道盛庸麼?沒有他靠一個書生能守一個濟南城?靠什麼排位就能抵擋朱棣的大軍?就因為盛庸最後降了。所以一個書生就成了最大的功臣。所以好利的多半都被黑的比較慘,當然貪官也多出私利 我並不為貪官洗白。 事物是多面的,有利必有弊,不要看到一件事就全盤否定一個人。
-
10 # 扼厄
本來是不想回答這個問題的,因為我確實不知道。但是我看到下面好多評論,感覺真的有點不爽。怎麼這麼多人說海瑞一無是處?這些流言都是從哪流出來的?海瑞不只是當過御史呀,他也做過知州知縣,一府父母,朝廷那是要考核的,拜託哪那些說海瑞沒能力的人,多看看史書呀。地攤文學別當真…
-
11 # 何律師13990946596
老百姓擁護“海清天”,官員們對他卻又敬又怕。對於海瑞,他們嘴上不便多說,心裡卻有說不出的嫌惡和膩歪。一聽到要和海瑞共事,就如遇到瘟神,頭皮發麻,心中打怵、唯恐避之不及。海瑞調升巡撫應天十府時,他的任命文告一公佈,應天十府有點頭臉的官宦便紛紛請求改調它處,有的甚至自動離職,寧肯丟掉烏紗帽,也不與他共事觸黴頭。
海瑞入仕為官33年,一半光陰屬於罷官狀態。奇怪的是他每罷官一次,復起時便升遷一次,官反倒越作越大,但都是高位閒職。實際上他已經成為一個政治擺設——清廉的楷模,被朝廷供起來了。只有他能“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滿朝文武中,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帝)從嘉靖帝手中接過皇權不久,對海瑞有段評語:“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以鎮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合令本官照舊供職”。意思是說用他做實際工作是不合適的,唯用來做道德表率卻恰到好處。據說他看到萬曆皇帝的硃批很傷心,一連七次遞交辭官折,每次都不準。他也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無所事事的在閒職高位上度日,不久,他就鬱鬱寡歡地與世長辭了。海瑞在仕途的遭遇,說明他的忠孝觀在那個年代有合理的核心,但是愚忠、憨孝做過頭,社會的主流意識也是不接納的。正因為如此“清官不得志”、“治世乏良策”,就是這位清白吏留給後人思考的話題。
-
12 # 阿源觀影
先生如萬年青草,可以傲霜雪而不可充棟樑。
海瑞除了清廉,啥也不會,沒有實幹能力。
而所謂的循官,給他1000萬,他自己貪500萬,拿剩下500萬把事做得妥妥當當,而海瑞?給他2000萬,一個子兒不貪都做不好事。他唯一的亮點就是忠,清廉。也就只有這點了。
記得說海瑞有個女兒,因為太餓了,吃了家裡僕人給的一塊餅,結果被海瑞以男女授受不親,女孩子家家不矜持這類理由嘲諷得自殺了。由此可見海瑞對名的注重已經到了能扭曲親情的地步,
盡孝如禽獸,他結過三次婚,納過兩個妾。大夫人在生了兩個女兒以後因為和婆婆不和而被休;二夫人剛剛結婚一月,也由於同樣的原因而逐出家門(想想那個年代被休掉的女人會面臨什麼樣的生活和道德壓力);後來三夫人在極為可疑的情況下病死(曾被人參劾為謀殺),另有一妾則於同月自縊。 他所謂的孝,已經到了無條件服從的地步,一切的一切都要為母親讓步。
看官們點波關注唄。
-
13 # 魯南觀點
做事難,做人難,做個忠孝齊全的人更難。海瑞就是盡忠成楷模,盡孝沒盡全。
海瑞盡忠如螻蟻,忠於事業,恪盡職守,理當如此。可盡孝似禽獸讓人不能苟同。如今講以人為本,過去也是百善孝為先。父母之恩大於天,沒有父母哪有你海瑞?沒有海瑞談何盡忠?我認為是海瑞官隱太大,私心大重,為了上爬,以犧牲為父母盡孝的本分為代價,以此獲得皇上更多的恩寵和殊榮。如果這不是海瑞的本意,只能說明海瑞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就不能有個輕重緩急?在朝庭,充其量你就是一品大員,不是救世主,地球離開誰都會轉。無論你肩負何種職責,離了你,國家不會就此癱瘓,也不會因你幾年沒上班而亡國,而父母關鍵時刻沒了親情,並就此撒手西去,你難道不後悔一輩子,懺悔一輩子?一個不愛自己父母的人,他能真的更好的為國家盡忠嗎?
-
14 # 天山月3
海瑞是中國歷史上清官隊伍中的典範和極品,終其一生大公無私,為國為民,不畏權貴,剛正不阿,反腐反貪,廉潔清正。古今反海瑞者大都是貪官或後裔,再就是處心不良,行為不端,見利忘義,顛倒是非之徒。假若中國的封建王朝的官吏均如海瑞者,也不致於"亦使後人復哀後人也"。岳飛名言"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怕死,天下太平也"。而海瑞不但不愛錢,而且在大是大非面前亦不怕死。海瑞針對嘉靖皇帝的一系列錯誤,冒死諍柬,痛罵一番。試問古今誰可與比?開天僻地千古唯此一人。他智鬥貪官、慵官、衙內、惡霸,破除苛捐雜稅及刮民攤派,秉持了前所未有的公道正義,其中也充滿了海瑞式的智慧和手段。誰敢說海瑞無能?至死家無餘資,甚至連棺材都買不起的朝廷大員實在是令人欷歔。古代官員愛民如子的官話,只有在海大人身上得到了真正體現。
-
15 # 半夜喝咖啡海瑞四歲喪父,其母謝氏盛年寡居,與少年海瑞相依為命,所以從小至成人,海瑞無幽默感,不善於交友,總是老氣橫秋,“言詞有板眼”,是個老夫子的形象。在“母愛”的畸型培養薰陶下,他養成孤僻心理,和認死理的倔犟性格。
盡忠四海皆知不說了,單說盡孝 海瑞一生結過三次婚,納過二位妾。大夫人潘氏進海家後,勤勞肯幹,性情也不錯,但謝氏處處挑毛病,罵她是“女騾”轉世,還唆使兒子續絃。理由十分簡單,潘氏多年不生育(這是被罵“女騾”的原因,因騾子無生育能力),有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禮教,他只得休掉髮妻潘氏。繼配許氏生了兩個女兒,為有著深刻封建倫理觀念的海母所不容,由於同樣的原因被逐出家門;後來三夫人在極為可疑的情況下暴卒,此事被傳得紛紛擾擾,言官參劾他有殺妻之嫌,後不了了之。另一妾在屈辱中度日如年,於同月自縊身亡。
嫁給海瑞的5位女人,有4個落得如此下場,其中有海瑞的“薄情”,主要在於海母的
刁鑽刻薄,拿兒媳婦當出氣筒,她成為家庭主宰後,必然是位雞蛋裡挑骨頭的“事媽”。她是海瑞忠孝思想培養者,也是海家悲劇的始作俑者。從四位妻妾的悲慘下場分析,可知海瑞唯母命是從,甚至打罵媳婦只要老母不生氣,就是盡孝道,決不管對方的死活和感受。他每
日要板著臉孔面對妻妾,“不苟言談”,否則老母就“掉臉子”給他難堪。海母的所作所為,為當時人所詬病。然而,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海瑞對老母盡孝,他絕不會違拗母意,鐵石心腸地看著妻妾們一個個落難離他而去。海瑞秉持的這個“孝”,已不僅是關愛、贍養老母了,內含著無條件的服從,甚至充當她施虐的幫兇。正是他孝道觀的扭曲,一切正常的人性,包括夫妻的恩愛關係都得讓路。這就是海瑞骨子裡盡孝道的核心。正是這種孝道觀的驅使,使正襟危坐的“海青天”,在講仁義道德的同時,變成面目可憎的衣冠禽獸了!後世人談論此事,對海瑞多有微詞,他到三四十歲時,還要經常和母親同屋而眠,冷落妻妾,在孝道面前他沒有獨立人格和自主的婚姻生活,這樣的夫妻關係能幸福嗎?
海瑞的“憨孝”,還見於他對子女的態度上,與他同代的學者何良俊撰《何氏語林》,記述海瑞的家事雲:海瑞有個女兒才5歲。一天,海瑞看見她拿一塊餅子在吃,就問:“誰給汝餅吃的?”答:“是僮某”(僮可指家中的僕人,也可指未成年的男子,此指是後者)。海瑞大怒道:“女孩兒家怎能隨便接受僮的餅?你不是吾的女兒了;如果能從此不吃東西而餓死,才算是我的女兒!”女兒哭了,果然不再吃東西了(大人也不想給她東西吃)。到了第七天,女兒活活餓死了。然而從海瑞的為人看,他是說到做到,也要求家人做到,絕無通融的餘地,以致逼得五歲的女兒不進食而死,應該是真有其事的。其作法過於殘忍,讓人不可思議。由此可看出海瑞是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在害人害己的過程中,他已經變得麻木不仁了。
-
16 # 青年史學家
海瑞是《大明王朝1566》和《萬曆十五年》中的一個典型人物,說他是典型,主要還是在於他是天下文官的典型,是清官廉臣的典型。堪稱明代官場的一個奇葩和文官中的一股清流,清流的有些不近人情。
輿論說他”盡忠如螻蟻,盡孝如禽獸”,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他太看重大我,以至於沒有小我,眼裡容不下沙子。因為五歲的女兒偷吃了一塊饅頭,就把她活活的餓死。因為同情窮人,就在所有窮人和富人的訴訟中偏向於窮人。可以說,海瑞到處,寸草不生,他清正廉潔,對自己非常苛責,就要求所有的同僚都是這樣,以至於沒有人敢和他一起為官。他忠君起來連皇帝都罵,還抬著棺材進諫,以至於皇帝都對他沒辦法,其字為剛峰也不得不說是非常有道理,海瑞的確是一把剛直鋒利的劍。
萬曆皇帝對他的評語:“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以鎮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合令本官照舊供職”,就非常切中肯綮。《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皇帝講治國就如同治河,不能因為長江的水清,黃河的水濁,就不用黃河的水。黃河渾濁的水流出來會傷害人民和莊稼,長江的清水流出來一樣會傷害人民和莊稼。這個就講的很有道理。明代的文官,很多都是皮裡陽秋,表面上清正廉潔,實際上卻幹著偷雞摸狗的勾當,而且沽名釣譽,以博取名譽為業,什麼都去批判,被皇帝打板子了更加榮耀,所以李鴻章講“明朝亡於清流”,不是沒有道理的。
-
17 # 澹臺燭滅
老子說“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小人。”明朝第一直臣——海瑞,正是天之君子的最佳詮釋。
海瑞的腦海裡沒有公私之分,或可說他是道統的忠實擁躉,永遠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堅守他所信仰的“存天理,滅人慾”的聖人之道。
每一個偉人背後總有一個偉大的母親,誠如孟子的母親,岳飛的母親,海瑞的母親或不及孟母與岳母的高度,雖然家庭貧困,但她卻用自己的孱弱軀體獨自把海瑞拉扯大,並嚴格教育他,使海瑞沒有自暴自棄變為不良青年,這些足以稱為偉大。海瑞既然是儒家忠實擁躉,當然對儒家以孝治國的理念視為圭臬,他對生養自己的母親的孝順已達極致,這應當是受人稱頌的。但他對母親的孝卻是對其他人的苛刻,要求妻子對母親的孝順做到和自己一樣,這簡直強人所難,當海瑞的妻子比做聖人還難,陪他粗茶淡飯也就罷了,還要謹守三從四德,不能有絲毫逾矩,儘管史書不曾記載海瑞妻子的狀態,我們也能想到其悲慘生活,毫無情趣而偏執的海瑞是不容許妻子有哪怕一點對母親的不敬。這嚴重影響了夫妻間的感情,最終導致海瑞第一任妻子在生下兩個女兒後被他休掉,第二任妻子進門不到一個月便被他趕出家門,第三個妻子暴病而亡,還有一個小妾自殺,做海瑞妻子的風險係數超過了《血戰鋼劇嶺》里美軍的陣亡率。
究其原因是海瑞病態的孝順,要求自己的妻子們都要達到自己的高度,其結果不言而喻,故被政敵攻擊為“盡孝似禽獸”
海瑞的一生就是一個與“貪官汙吏”死磕的過程,他痛恨於這些讀聖賢書的同僚,一到任上便貪汙受賄,完全忘了聖人的教誨,所以他用自己瘦削的身體高舉聖人的旗幟,一直牢牢站在道德高地上,試圖影響這些道德潰敗的官僚,他自己做到了,但影響力卻是微乎其微。
海瑞對官場的理想化反映了理學家的迂腐,朱元璋高壓政策都未曾治理好貪腐,何況憑他的微薄力量,無疑於蚍蜉撼大樹。
海瑞傾盡全力想把大明打造為一個清明的國家,一個“安得廣廈千萬間,大蔽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理想社會,他對嘉靖漠視蒼生的態度極為失望,冒死上了那份流芳百世的“天下第一諫書”。內心是希望皇上採納的,可嘉靖皇帝只記住了裡面的兩句“天下不值聖上久已”“嘉靖者,家家淨也”。我不禁被海瑞式的幽默打動,而嘉靖一點也不欣賞海瑞的幽默,直接把他丟進了大牢。當所有人慶幸嘉靖駕崩,海瑞可以逃出生天的時候,海瑞在牢中用一場痛哭表達了自己對國對君的忠誠,不為生死,只有忠義。
海瑞的身上流的不是血,而是汽油,燃燒自己,不是為了照亮別人,而是要燒死你,當海瑞重新被起用後,他驚世駭俗的“貪汙八十兩銀子就應剝皮”的建議,讓大明朝所有的官員震驚了!對海瑞的彈劾奏章如雪片般飛到萬曆的桌上,海瑞老驥伏櫪的志向,剛剛起步便被牽到磨邊,儘管他憤怒,把滿朝大臣都罵為“婦人”。也改變不了去南京養老的現狀。
“盡忠如螻蟻”雖是汙衊,卻也不失中肯。海瑞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卻是一個合格的道學家,他捍衛了自己的信仰,卻不明白聖人之學是經世之用的,不僅僅是滿口仁義道德。儘管海瑞並沒有做出多少利國利民的事蹟,但他依舊用他完美的道德給我們做出了榜樣,值得每一個人永遠懷念!
-
18 # 扣毛
因為評價他的人都做不到他的地步!
評價他的所謂史學家就是史官,是文人。
自古所謂千里來做官,為的吃和穿。只有你海瑞跟人不一樣,不收賄賂,不貪金錢,連國家給的降溫補助都要送回去。臨死前還惦記著國家給自己多發了六錢銀子,要兒子送還給戶部。
自己和妻子都穿粗布衣服,在縣衙後面種菜,自己挑大糞上肥,堂堂縣太爺,過得比莊稼漢還不如。這種人幾千年就能出一個。其他人看的爽嗎?不爽,肯定得給你找點事,什麼像個傻子啦,像個螻蟻啦,活得沒有一點趣味啦。說海瑞愚忠?沒看見海瑞扛著棺材跟皇帝對罵,把皇帝罵的像兒子一樣?其他官員呢?只會高唱讚歌。嚴嵩當政的時候,手底下紅人四處受賄,其他官員馬屁拍的跟狗一樣,只有海瑞敢打他板子,到底誰是螻蟻?誰是禽獸?
一個人做的太好,就會被不如他的人詆譭。好比一個人成功了,其他人想的不會是他有什麼優點,而是想:憑什麼他成功了?他一定是運氣好,他一定有關係!聽說他腳臭!聽說他好色!......海瑞最大的悲劇在於,他的道德水準比所有官員都高,所以幾乎所有文人都在罵他。其實罵他不是目的,給自己的腌臢找藉口才是目的!!!
-
19 # 君箋雅侃紅樓
海瑞這個人,一句話。做官不行,做人更不行。他最大的問題是不把自己當人,別人在他眼裡更不是人。
海瑞自然是清官,大大的清官。有明一代,甚至前後五百年,海瑞都敢說清官第一。幾乎不會有人對此有爭議。所以,終海瑞一生,也創造了中國文官曆史的一個奇蹟,就是越被貶黜,官升的越大。
關於海瑞的生平啥的,我們就不說了。百度一下大家都知道。我們就說一下,海瑞這個人,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海瑞是個大明星。終其一生他都活在明星的光環下。儘管這個光環燃燒著他自己,也燃燒著他的崇拜者。明朝皇帝幾次三番啟用海瑞,也就是利用他的明星效應。為自己做營銷。
老百姓對海瑞,看不著的,當成神仙,早午晚三柱香的供著,祈禱海青天長命百歲。看的著的,當成父母,只有這樣的清官才是真正的父母官。有幸接觸的。當瘟神,不符合海青天價值觀的都得死!可惜,這世界,複合他的價值觀的,比他自己還稀有!
海瑞就是這麼奇怪的一個人。我覺得他是一個思想巨嬰。他終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從沒有出來,也從不想出來。他的那個世界,只有他自己一個人。別人進不去,他也沒想讓你進去。
那個時候,和海瑞共事是件要命的事兒。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這老兄就會告你狀,給你下個絆子,弄死你。在海瑞眼中,只有和我一樣的人或和我不一樣的人。和我一樣的人沒有,和我不一樣的人,都要消滅!
海瑞,不好說是不是個扭曲的人?但他真的有點不太正常。我們期待像海瑞這樣的清官。我們卻不渴望,像海瑞這樣的官。因為有他的世界,不可能秩序井然,只能是崩潰毀滅。
不過,還是要衷心的說一句,海瑞,你值得所有人敬佩!
綜上!
-
20 # 尋春秋歷史短影片
海瑞確是清廉的封建官吏,為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柢好處他視死如歸地上疏罵皇帝。為了貢獻寡母,又不惜休妻虐女,置時人的詬病於掉臂,這就是汗青上真實的海瑞。 海瑞無論在何處為官,中堂上都懸掛“忠孝”二字,以示胸懷。初期人們以為他是擺樣子,賣關子,後來才發現此公可是玩真格的。反對他的人都說,海公死忠無人可比,“其孝則憨”,到了禍福不分的地步。
回覆列表
核心提示:海瑞入仕為官33年,一半光陰屬於罷官狀態。奇怪的是他每罷官一次,復起時便升遷一次,官反倒越作越大,但都是高位閒職。實際上他已經成為一個政治擺設——清廉的楷模,被朝廷供起來了。只有他能“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滿朝文武中,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這是史家對海瑞蓋棺定論的評語。
海瑞確是清廉的封建官吏,為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他視死如歸地上疏罵皇帝……為了孝敬寡母,又不惜休妻虐女,置時人的詬病於不顧,這就是歷史上真實的海瑞。
——作者題記
海瑞(1514-1587),廣東瓊山人,字汝賢,號剛峰。他出生於一個破落的官僚家庭,4歲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嘉靖二十八年(1549)海瑞赴鄉試,寫出《治黎策》一文而得中舉人,這是他在士林獲得的第一個功名。十年後,海瑞由福建南平縣教諭升任浙江淳安縣令,這是他步入仕途的轉折點。在任內他制定興革條例,整頓社會治安、興修水利,在發展生產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於民生的事,政績為邑人所稱道。但最為老百姓稱許的是他敢於搏擊權貴,了斷冤獄諸事。
當時浙江總督胡宗憲是權相嚴嵩的黨羽,出巡時到處敲詐,無惡不作。其子“胡衙內”仗權勢,橫行鄉里,四處冶遊,尋花問柳。一次他路過淳安縣,驛站招待從簡,胡衙內竟吊毆驛吏,砸壞驛館。海瑞聞訊,即令捕快將其拿下痛打一頓,並沒收敲詐漁利的全部銀兩。然後巧妙的修書一封,連同人犯一同押解送給胡宗憲治罪。內稱:此刁民膽敢冒充總督大人之公子胡作非為,明顯違反胡督關於“驛費務從簡”、“體恤民瘼”之官箴,敗壞總督大人的官名、家風,不予嚴懲難平民憤。胡宗憲看完文書,再看一眼被打得鼻青臉腫的胡公子,連連搖頭,他哭笑不得——確實是有怒發不出啊!
未幾,大官僚鄢懋卿“以嚴嵩客由中臺出理八省鹽法勢張甚”。他由杭洲經淳安到齊雲,許多州縣官吏百里承迎,唯恐不周,且先有行文發至淳安,令地方好生侍候。海瑞作為一個窮郡的小縣令,面對這位達官顯貴即將過境,似難處置。他經過一番思考,認定“從簡接送”還不如拒之為上,反正也是得罪他。馬上寫信快馬遞送給鄢懋卿,在揭露其招搖、靡費和勞民傷財的伎倆後,毅然奉勸鄢大人深思:“淳安邑小,不足奉迎,至且見罪,願取它道往。”意謂我這裡是窮鄉僻壤,請改道別處吧。鄢氏見信“忿忿然”,拂袖令官轎繞道而去。
一個七品縣令,敢於同炙手可熱的權貴之不法行徑抗爭,而且直指其非,這是需要一點膽識和勇氣的。
海瑞後來調往興國任知縣,原兵部尚書張鰲致仕在南昌頤養天年。其侄子張魁、張豹到興國以買材為名,到處坑蒙拐騙,巧取豪奪,無惡不作,氣焰囂張到“白日越貨”的地步。有百姓告發,海瑞派人拿下交有司治罪。二刁頑百般狡賴,加上官吏包庇,竟宣判二人無罪。海瑞對有司包庇惡人的作法非常氣憤,下令再詳細調查,將二人犯的種種罪行具狀上報州府,並附信揭露張鰲“持貴”到處寫信遊說,為子侄開脫,“書諫無一衙門不重迭投遞,過往贛州計程車大夫無一不請脫求情”。由於海瑞的剛正不阿,按《大明律》行事,連打帶罰,最後使二犯伏法,百姓拍手稱快。海瑞在淳安的另一項被人稱頌的政績,就是清理積案,平反冤獄。淳安屬嚴州府管轄,因為他斷了許多冤案,在府治屬縣頗負“青天”之名,因此,嚴州府各縣遇有疑難案件,也移送到淳安縣處理。如《吳吉祥人命參語》《徐繼人命參語》等十餘起命案,或假案、或錯案、或移花接木案都十分離奇複雜,但海瑞審案認真,事關人命的案子,絕不敢馬虎從事。這種“參語”類案件,方誌上有詳載,後來為小說家加以改造和宣染,諸如《大紅袍》《小紅袍》《生死牌》等,就是以海瑞辦案為題材寫成的。海瑞斷案如神的清官形象自此流傳民間。
海瑞在淳安任上兩次進京,一路舊服素食,路費僅用銀四十八兩,其他一概裁革。他生活上不奢侈,“俸薪之外無所取”,“含辛茹苦,垂百之年,終不使廩有餘粟,囊有贏金”。在南京任吏部尚書時,由於年高體弱,“嘗病延醫,入視室中,所御衾幬皆白布,蕭然不啻如寒生”。他有一雙舊鞋經過多次修補,仍然穿在腳上。老母過華誕,他僅買二斤肉為母祝壽,總督胡宗憲聽後大為驚奇,把它作為新聞傳播一陣。其清廉本色可見一斑。隆慶元年(1567)海瑞官至南京通政司右通政,後又升巡撫,所轄蘇州、常州、鎮江等十府。上任之初,他滿以為應天地方是富饒的魚米之鄉,但後來發現江南“糧差”的繁重不僅為全國之冠,而且亙古未有,百姓窮苦得有無米下炊之虞。再加上這一時期江南又發生水災,夏、秋頻雨,田地被淹,糧米漲價,農民缺衣少食,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加之吳淞江下游河段,“日至潮泥,月有積累,日月繼嗣,通道填淤”,而太湖又洩水不暢,遇上連雨年頭,周圍十萬畝良田常被淹沒,釀成大災。海瑞認識到水患的嚴重性,提出“吳淞江一水,國計所需,民生攸賴,修之舉之,不可一日緩也”,面對嚴峻的治水、救災形勢,他迎難而上,決計“救民於水火”,採取了“以工代賑”之法,按工發給災民銀兩和口糧,將救災和治水兩相結合,抓到了點子上。治水工程啟動後,饑民雲集,“得食者氣力倍增”,工程進度很快,按計劃疏通了從上海南跑口至嘉定黃渡間一萬四千丈之河道,又疏浚常熟的白茆河,變水害為利。這兩項工程耗銀六萬八千餘兩,使“吳松江借饑民之力,而故道可通;民借銀米之需,而荒歉有濟,一舉兩得”。“以工代賑”,利在當前,功在長遠,不僅解決了十幾萬災民的吃飯穿衣問題,而且為日後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戰勝災荒提供了可行的經驗。
二
嘉靖四十四年(1565)十月,在京任戶部主事的海瑞上疏,論朝政得失,實則專論今上嘉靖帝朱厚熜本人失德荒政,即“直言天下第一事疏”。他指責皇上“崇信道術”、“親暱後宮”、“大興土木,勞民傷財”,國家已處於“吏貪將弱”,“民不聊生”的地步。其中有幾句話直衝今上的肺管子:“嘉靖者,言家家皆淨無資財用也”。這句話在民間流傳,人人心知肚明,但官吏誰也不敢在朝堂上點明。海瑞則是官場中的另類,他敢於在奏疏裡,讓皇帝當面知道“民怨輿情”,皇帝有錯國家才出現危象。
海瑞的膽識何來?他青年時即苦讀《漢書》,崇尚漢代人汲黯的錚錚鐵骨和剛直不阿的品格。入仕後他遇事師法汲黯,要做大明“鯁介之臣”。這個汲黯當年見到炙手可熱的漢武帝寵臣田蚡與張湯時,一般朝官都跪叩請安,他卻不行大禮,只施以拱手禮,足見氣節。他死諫漢武帝時只要認準死理,而不顧及其他。常以先斬後奏的風格行事。如大災之年,他開官倉賑濟饑民,卻敢拿自己的腦袋作抵押。漢武帝以小過欲殺長安縣令,汲黯站出來說:應該先殺我!帝王面前無戲言。這是何等的勇氣!漢武帝多次要派汲黯做地方官,他堅辭不就,理由一條,給的官位太卑微,不足以做大事情。弄得武帝沒辦法,只得給他大官做。漢武帝所以未殺汲黯,除他所言之事多為民請命外,無私利可圖,不貪為寶。正是這種剛正清廉品格,漢武帝當眾臣說:“甚矣,汲黯之憨也!”他卻接話茬雲:“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諛承意,陷主於不義乎:且已在其位,縱愛身,奈辱朝廷何!”此話擲地有聲,滿朝堂的大臣聽後各個汗顏。
“師法汲黯”,遂成為海瑞的官箴。
再說嘉靖帝接到海瑞的奏疏大怒不已,將龍案拍得山響,連聲罵道:“畜物,氣煞吾也!”忙命左右“快去抓他,休使逃遁”!當值的太監黃錦欽佩海瑞的剛直,但不敢當面維護他,慢條斯理地回皇上道:“海大人上疏前買了一口棺材,和妻小也告別過了,現待罪於朝房,是不會跑的。”聽了這話,朱厚熜龍顏沁汗,又讀了一遍奏疏,嘆息道:“這畜物慾當比干,陷朕於殺忠臣之過,可朕不是商紂王啊!”後又直喘粗氣,還是要殺海瑞。幸好有名望的大臣徐階看出皇上的矛盾心理,言道:“陛下殺海瑞容易,豈不成全他要做比干的心願?”嘉靖洩氣了,殺也不是,放也不是,最後將海瑞關入錦衣衛牢中,他躲過一劫。
三
海瑞無論在何處為官,中堂上都懸掛“忠孝”二字,以示胸懷。初期人們以為他是擺樣子,賣關子,後來才發現此公可是玩真格的。反對他的人都說,海公死忠無人可比,“其孝則憨”,到了禍福不分的地步。
試舉一例證之。當年上疏罵嘉靖皇帝后,他認定非死不可。但熬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冬天,皇上病死。獄吏備酒於牢房令他進飲,並告訴他“此非斷魂酒,而是恭喜大人快出頭了”!海瑞追問後,始知“今上駕鶴西天”,這本應該心中暗喜的大好訊息,他卻馬上悲慟起來,將剛才吃進的酒飯全都嘔出,並說“國喪之期,臣下飲酒,該死!該死”!接著捶胸頓足大哭不止。第二天他還穿上麻衣喪服呼天喊地地哀鳴,攪得同監人犯摸不著頭腦,其情景如喪考妣一般。可見歷史展開過程中複雜人性的一個側面,他雖然敢罵皇帝,卻是為朱明江山社稷,骨子裡還是死忠的,認定“君叫臣死,臣不能不死”是天經地義的。試想嘉靖帝若不是先他而亡,他作刀下鬼是遲早的事情。此時他不慶幸自己的活命機會,卻痛惜皇上早逝了,其愚忠的心態常人是無法理解的。
海瑞的“孝”也是出名的,所以形成這種性格,與他的家世和特殊經歷有直接關係。
海瑞四歲喪父,其母謝氏盛年寡居,與少年海瑞相依為命,他視母親為天使,保護神一般,自小對母親說的事言聽計從。母子倆最初在海南島過著窮苦日子,靠祖上留下的十畝薄田維持生計。謝氏深知幼兒教育的重要,在蒙學階段就讓他讀《孝經》《尚書》《中庸》等聖賢書,心靈深處牢固樹立起儒家的道德觀。為了求學上進,謝氏可謂費盡心思,他不許少年海瑞玩耍嬉戲,“有戲謔,必嚴詞誨之”。所以從小至成人,海瑞無幽默感,不善於交友,總是老氣橫秋,“言詞有板眼”,是個老夫子的形象。在“母愛”的畸型培養薰陶下,他養成孤僻心理,和認死理的倔犟性格。
海瑞一生結過三次婚,納過二位妾。大夫人潘氏進海家後,勤勞肯幹,性情也不錯,但謝氏處處挑毛病,罵她是“女騾”轉世,還唆使兒子續絃。理由十分簡單,潘氏多年不生育(這是被罵“女騾”的原因,因騾子無生育能力),有礙“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禮教,他只得休掉髮妻潘氏。繼配許氏生了兩個女兒,為有著深刻封建倫理觀念的海母所不容,由於同樣的原因被逐出家門;後來三夫人在極為可疑的情況下暴卒,此事被傳得紛紛擾擾,言官參劾他有殺妻之嫌,後不了了之。另一妾在屈辱中度日如年,於同月自縊身亡。
嫁給海瑞的5位女人,有4個落得如此下場,其中有海瑞的“薄情”,主要在於海母的
刁鑽刻薄,拿兒媳婦當出氣筒,她成為家庭主宰後,必然是位雞蛋裡挑骨頭的“事媽”。她是海瑞忠孝思想培養者,也是海家悲劇的始作俑者。從四位妻妾的悲慘下場分析,可知海瑞唯母命是從,甚至打罵媳婦只要老母不生氣,就是盡孝道,決不管對方的死活和感受。他每
日要板著臉孔面對妻妾,“不苟言談”,否則老母就“掉臉子”給他難堪。海母的所作所為,為當時人所詬病。然而,沒有什麼力量能阻止海瑞對老母盡孝,他絕不會違拗母意,有如他不顧生死地為皇帝盡忠一樣,他毫不顧及政敵的攻訐,時論的非議,更不顧天理良心,鐵石心腸地看著妻妾們一個個落難離他而去。海瑞秉持的這個“孝”,已不僅是關愛、贍養老母了,內含著無條件的服從,甚至充當她施虐的幫兇。正是他孝道觀的扭曲,一切正常的人性,包括夫妻的恩愛關係都得讓路。這就是海瑞骨子裡盡孝道的核心。正是這種孝道觀的驅使,使正襟危坐的“海青天”,在講仁義道德的同時,變成面目可憎的衣冠禽獸了!後世人談論此事,對海瑞多有微詞,他到三四十歲時,還要經常和母親同屋而眠,冷落妻妾,在孝道面前他沒有獨立人格和自主的婚姻生活,這樣的夫妻關係能幸福嗎?
海瑞的“憨孝”,還見於他對子女的態度上,與他同代的學者何良俊撰《何氏語林》,記述海瑞的家事雲:海瑞有個女兒才5歲。一天,海瑞看見她拿一塊餅子在吃,就問:“誰給汝餅吃的?”答:“是僮某”(僮可指家中的僕人,也可指未成年的男子,此指是後者)。海瑞大怒道:“女孩兒家怎能隨便接受僮的餅?你不是吾的女兒了;如果能從此不吃東西而餓死,才算是我的女兒!”女兒哭了,果然不再吃東西了(大人也不想給她東西吃)。到了第七天,女兒活活餓死了。何氏《語林》之記載是其目擊,還是風聞不得而知。然而從海瑞的為人看,他是說到做到,也要求家人做到,絕無通融的餘地,以致逼得五歲的女兒不進食而死,應該是真有其事的。其作法過於殘忍,讓人不可思議。由此可看出海瑞是封建禮教的衛道士,在害人害己的過程中,他已經變得麻木不仁了。
四
海瑞深得民心,但卻非常不得“官心”。從《明史·海瑞傳》的記載可以看出,他在官場和朝廷是相當孤立的。明朝高官按例可以為自己的父母請封贈,以榮耀鄉里。官居二品的海瑞卻沒有能力為他母親請得太夫人的尊號,在當時是少有的例外。側面證實海母女德不佳。
海瑞一生確實提出過不少治國施政的良策,但被採納實施的蓋寡。他能夠施展抱負、大刀闊斧地推行自己的政見,只有在巡撫應天十府時有所作為,但時間暫短,僅半年而已。除了疏通郡治的江河,“以工代賑”的成果外,餘事皆在他離任後就廢止了。所以如果用從政的實績來審視明朝人物的話,海瑞充其量是一位潔身自律的清官,對大明王朝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並沒有實質性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個道德上的典型。
老百姓擁護“海清天”,官員們對他卻又敬又怕。對於海瑞,他們嘴上不便多說,心裡卻有說不出的嫌惡和膩歪。一聽到要和海瑞共事,就如遇到瘟神,頭皮發麻,心中打怵、唯恐避之不及。海瑞調升巡撫應天十府時,他的任命文告一公佈,應天十府有點頭臉的官宦便紛紛請求改調它處,有的甚至自動離職,寧肯丟掉烏紗帽,也不與他共事觸黴頭。
海瑞入仕為官33年,一半光陰屬於罷官狀態。奇怪的是他每罷官一次,復起時便升遷一次,官反倒越作越大,但都是高位閒職。實際上他已經成為一個政治擺設——清廉的楷模,被朝廷供起來了。只有他能“盡忠如螻蟻,盡孝似禽獸”,滿朝文武中,還真找不出第二個人來。
明神宗朱翊鈞(萬曆帝)從嘉靖帝手中接過皇權不久,對海瑞有段評語:“當局任事,恐非所長,而用以鎮雅俗,勵頹風,未為無補,合令本官照舊供職”。意思是說用他做實際工作是不合適的,唯用來做道德表率卻恰到好處。據說他看到萬曆皇帝的硃批很傷心,一連七次遞交辭官折,每次都不準。他也就像洩了氣的皮球一樣,無所事事的在閒職高位上度日,不久,他就鬱鬱寡歡地與世長辭了。海瑞在仕途的遭遇,說明他的忠孝觀在那個年代有合理的核心,但是愚忠、憨孝做過頭,社會的主流意識也是不接納的。正因為如此“清官不得志”、“治世乏良策”,就是這位清白吏留給後人思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