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雷師傅
-
2 # 阿甘的農場
大規模土地流轉,機械化農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原因很簡單,只有規模化才能產生效益。
在這個趨勢下,農民有三個選擇,可以自己流轉別人的土地,或者把自己的土地流轉給別人,或者土地入股。
第一個算是創業了,對各方面能力要求較高。有風險,但成功回報率也高,另外還有國家補貼;
後面兩條路,是屬於比較穩的路子,拿固定的地畝錢,或者分紅,雖然不能大富,但也算有穩定收益,另外解放了勞動力,可以再就業拿一份工資。
我是新農業創業者,好文章分享者,農民的好朋友--阿甘。
往期文章推薦:
《今年農產品一片哀鴻,農民究竟是錯在了哪裡?》
《農產品滯銷,是城管阻斷了農民的最後一條退路麼?》
《農民賣的便宜,市民買的貴!蔬菜水果十倍的差價,錢都讓誰賺了》
《從人民公社到大包乾,再到土地集中流轉,難道是歷史的倒退輪迴?》
《土地流轉之後,“失地”農民路在何方?》
-
3 # 長江三農
但,規模種植不是最終目的,規模種植是產業化農業基礎,只有規模種植了,才能實現種植、加工、銷售於一體的產業化農業、企業化農業。才能使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去城鎮就業,變成產業工人,職業農民。土地規模種植從長期看,對農民脫貧致富有利的。各行各業都在發展,農業也不能因循守舊,固步自封!
如果還是一家一戶傳統種植,不僅成本高,風險大,不具備市場競爭力,農民壓根就無利可圖。只有適度規模種植,搞深加工,自種、自加工、自銷售,延伸產業鏈,增加附加值,把農民吸引到深加工企業就業,變成產業工人,鄉村才能振興,農民才能致富,種植業才有錢可賺!
雖然不能把規模種植當做農業“救命稻草”,但從我們當地規模種植來看,農民還是基本上脫貧致富了。一對夫妻承包100畝耕地,採用機械耕種收穫,一年5萬元純收入沒問題。承包大戶們正向產業化方向發展!
-
4 # 三農問題探討者
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能使農民發家致富嗎?
回答是肯定的。不能。首先來說流轉土地,按人均一畝三分地,每畝地700元算。也就是人均910元錢。乘以2,等於1820元錢,只一點點錢,一個三囗之家,按現在的生活水平,都不夠半個月用的。再說流轉後的人。一,農場主接收的了所有把土地流轉給他的農民嗎?二,每年農忙也就是兩個月,其餘的十個月咋辦?農閒時年輕的可以出去打工。年齡大的單位不要的那些人咋辦?三,本來有那一畝三分地,自己的口糧不用花錢買。土地流轉後又增加了不必要的開支。老農民還可以當作煅煉身體。流轉後因無地可種也無工可打。對一個勞作慣了的人來說,會讓他們必出病來的。而真正能從土地流轉中受益發家致富的也只有那麼幾個農場主!而絕對不是隻有一畝三分地的農民。
-
5 # 張雯菁爺爺
農民想福是真的。不過這個福,區別也是相當大的。年收入一萬兩萬也是福,十萬八萬也是福,百八十萬也是福。對農民來說,到這個水平就幾十年前來說是心滿意足了。可遇其它各行相比還相差甚運。單靠種糧,可以說地理已達到了極現,增產難度極大。那麼種什麼呢?不知道。
這幾年種林果可以,都種了,賣不出去,產大與需。種藥材可以,一陣風又都種了,產量過剩,能拿回本錢就不錯了。種瓜.種菜.等等。好多都是供需矛盾所造成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國家應有一個合理的布距,跟椐我國合理消費及進出囗情況,給出一個指導意見,必免忙目種植和養殖。儘量減少農民損失。這樣也能使農民敢於投入,擴大生產,促進發展後勁,增強農民信心,增加農民收入。也確實能使一部分人發家致富。
現在的農民是想幹,又不幹幹,究起原因,這就是一個最大的原因。因為這種事出現得太多,自己也有深刻的教訓。所以,對農來說,這是一個急具解決的問題。
-
6 # 藍色妖姬35436083
土地流轉無疑就是對農民雪上加霜,大部分年輕農民工返潮創業,意味著什麼?_?就是工廠機械化,採用少數人控制機械,大大的減少勞動力,從而使農民工失業返潮,。年輕的農民工返潮,而到了一定年齡的農民何以生計?打工?哪裡有工可打?可以依賴的土地,被所謂的村幹部“村霸”強制流轉,而且農民才得到一畝地幾百元的租金,其中還有村幹部需要一畝地扒皮200元,在這個高消費水平的社會,區區的流轉金,農民怎麼生活?小康???能解決溫飽就不錯了。我只是說實話而已,如果磚家叫獸不信,可以派人調查。
-
7 # AI康養
在大自然當中,有弱肉強食的法則。
在食物鏈頂端的動物總能保持絕對的優勢對低等動物進行獵捕,隨時隨地滿足自己的食慾。
關於農民的地位,幾千年歷史無數次給出答案“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新中國建立後,勞動人民獲得當家做主的資格,農民也翻身做了主人,擺脫了地主階級的剝削。
今天終於又迎來了好光景,土地集約化經營,為提高生產效率,讓土地獲得更高收益,進一步提高農民福祉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關於致富,有限的生產資料資源恐怕不能貢獻很理想的成績,但是共同富裕應該沒問題。
-
8 # 秦安老李
一,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就會使一部分農民不再種地,靠到城市或到就近流轉大戶去打工,因為現在種地的大部分是四十五以上的中老年人,出去打工難免會被嫌棄,一些老年農民不得不失業。所以這些農民要想發家致富有一定的困難。
二,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在一些丘陵,山區地方根本沒法發展。路不通,一些機械無法進展,僱用人工只有流轉大戶賠錢了。農民想以此來致富還是沒希望的。
三,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聽起來好像肯定能掙到錢,但是由於農產品價格的一直低落。化肥,農藥,種子等生產資料成本的上升。利潤空間還是並不那麼樂觀的。
所以我認為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要讓農民真正發家致富的希望不太大。
-
9 # 莫問劍出鞘
這是一個非常複雜的話題。
我們國家有八億農民,18億畝紅線內耕地,人均土地面積不大,除了大農區之外,土地集約化程度不高,相對應地,導致農業產業不成規模,難以有相應的效率與效益,也影響到了農民的脫貧致富。也正因此,在農村土地確權後,國家鼓勵與支援土地流轉,實現農業的適度規模。
但是,土地相應集中,並不等於農民收益的提高,因為真正由農民主導的土地流轉並不多見,一般都是由涉農企業推動的。為了確保農民增收,必須在機制上有創新。
由貴州省六盤水首創的“三變”模式,是一條行之有效的方式——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就是農民將自己的土地資源作為資產投入,依託實體經濟來發展。這樣,農民的收入可以多元化來源:土地租金、打工工資以及年底分紅,能夠保證增收。但這樣做的前提,是做好規劃,農旅融合,三產融合。
-
10 # 七星老農
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能真正讓農民創收嗎?
中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本來就屬於一個農業大國,中國農業發展從歷史上的集體所有制,發展到了現在的生產承包責任制,使我國的糧食產量連續十六年大豐收,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優越性所在,當然也離不開黨和政府的英明領導,離不開黨和政府制定的三農政策,對咱們農村農民的大力支援,才讓億萬農村農民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我們農村農民應該感謝黨,感謝政府是吧。
至於說到農村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能否會真正讓農村農民創收,其實這件事情大家平時都只是沒有特別注意這個問題了。
至於說現在國家農業發展到了一個新的歷史轉折時期,就拿現在農村的實際情況來說話,咱們老一輩人種地已經幹不動了,而農村的年輕人又因為種地比較辛苦,收入又低,大家都不想種地,又不會種,在這樣子的情況下,那咱們農村裡的土地拋的拋荒,種的種一季稻,有的種兩季稻,大家都各自為戰,糧食產量也就再畝產量也上不去了,種植成本也越來越高,化肥農藥又漲價,國家糧食補貼照樣一年年發放,國內糧食價格又偏低了,相比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又高,國內還出口糧食在國際市場又沒有一點兒競爭力,而農村農民種植糧食又沒有錢賺,個別人天天大聲叫嚷著糧食要漲價到幾塊幾角錢一斤,大家都想一想,目前這樣的情況咋辦啊?
-
11 # 嚮往清麗地
土地規模化流轉,那就是土地的經營權轉手他人,農戶只能拿租金。很明顯,對於大部分農戶離開土地了,因為很多人無法與資金抗衡,與規模化失之交臂,農戶是做不到的。問題就來了,農戶能借東風,發家致富嗎?光靠田發家致富不可能,要富在流轉之前就富了,也用不著流轉了,死守就行。既然不行,流轉之後,又當如何?歲數大的農戶不可能幹到死吧,年輕人又不肯接班。如果真荒在那兒,毛也沒見一根,流轉倒反而見點租金,這也是小富。流轉之後,原土地農民可以選擇打工,打工同樣是掙錢,這也是小富吧。等人家把土地利用起來,啟用之後,產生的間接效果,可能帶動其他行業發展,這時你間接從事某項工作,可能你又有小富的機會。土地流轉之後,周邊第二第三產業融和發展,形成有利趨勢,形成一定的品牌效益,靠山吃山,依水吃水,不是幻想了吧。只要你思路清晰,肯幹實幹,膽大有為,小富機會多得是。我們在看事情的話,眼光一定要放遠,心裡一定要樂觀豁達,死鑽牛角尖,賴也沒得啃,是伐?
-
12 # 昕瑞生態
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能真正讓農民創收嗎?
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種植有利於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產量、減少勞動力成本投入。能使少數新型職業農民致富,以前的老農民生活越來越苦。
1、土地流轉使很多農民進城了。土地流轉已經實行好多年了,現在已經有些手中已經無土地的農民,只能進城打工了。年紀大的農民工找工作難,工資低,除去生活開支一年下來沒有多少收入。雖然說農民的土地流轉有租金收入,現在物價年年上漲,土地流轉價格還是幾年前十幾年的價格,怎麼維持生計。我們當地農村就有個水果種植戶,在2010年承包了5000畝荒山,每畝的租金只需50元。合同期是三十年,每年每畝租金才50元,5000畝,一年才25000元,三十年才75萬元。而現在荒山承包價格卻是300元每畝,按現在的流轉租金要多出三百多萬元。流轉出去的土地都有承包合同,未到期不能收回土地,當時簽訂合同時也未估算預測到農村土地的升值,都是按當時的物價定的租金。農民的土地已經流轉出去了,農民只能進城打工。
2、農民能土地流轉嗎?農民當然可以土地流轉,但大部分本分老實的農民,沒有雄厚的資金週轉,沒有人脈,沒有補貼,很難土地流轉。現在種植大戶都要各種補貼,但對於普通農民來說,拿不到這個補貼。拿不到補貼,按照現在農產品價格低的行情,流轉土地就是虧本。而在農村,有些大老闆流轉農村土地,撂荒都能賺錢,這是普通農民所欠缺的本事。
結語: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的優點就不累贅了,重點說說誰受益。資金雄厚、人脈廣的商人受益,普通農民拿到的是有限的土地流轉租金,但農民的生活成本在上漲,其實農民並沒有從中創收。 -
13 # 林家曉雨vlog
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還真不一定能讓農民賺錢。
我堂姐家就是種植大戶,在揚州周邊的一個縣級市的鄉下農村流轉了800多畝土地,種植水稻、小麥,去年聽她說,辛辛苦苦一年下來,還虧損了十幾萬,欲哭無淚啊,為啥?
買種子、化肥、機械等耗去很多成本。
用工成本也很高,農產品價格比較低。
還要擔心自然災害,種田大戶真不是想象中那麼好當的喔。
土地被流轉的農民真的就能從此過上幸福日子了嗎?
有些真能,年紀大了,土地流轉給大戶用,自己可拿租金,也不用太忙碌了,可以到城裡幫兒女帶娃,安享晚年生活,這樣挺好的。
但有些年紀大的農民,土地流轉後,也沒法去城裡咋辦?也很少有工願意招年紀大的,這部分農民的未來生活也許有點問題,該如何增收呢,大家可多幫助想想點子呀
-
14 # 灣塘谷
近年來,國家倡導農民將土地整合流轉起來,搞規模化種植,創造更大的種植效益,那麼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真正可以幫助農民發家致富嗎?
一、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前農村中還有很多的田地是閒置的,因為大多農民覺得種田收入較低,於是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將田地直接拋荒。現在可以將土地流轉起來規模化種植,那麼農村土地的利用率就可以大大提高了,農民把土地流轉出去也能有一份穩定的收入。
二、有利於打造地方品牌
農民將土地流轉出去,根據當地的自然條件搞規模化種植,有助於打造地方的品牌特色,同時也便於農產品的集中銷售與運輸,例如江蘇盱眙的龍蝦,山東煙臺的蘋果,江西贛南的臍橙等,這些特色農產品都可成為城市的一張名片。
三、有助於實現農業機械化
隨著農村土地的流轉,規模化種植的展開,整合後的土地更容易實現農業機械化,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種植成本,從而使農民的種植收益最大化。
以上幾點是對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的優勢分析,出發點當然是希望農民可以發家致富起來,創造更多的種植效益,但在實施的過程中也離不開成熟的技術和精細的管理。
-
15 # 農夫小明
我個人觀點,僅依靠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是不能幫農民發家致富的。
對於我們的農民,我國農民土地人均土地少,就算流轉出去,也僅僅只能得到一年幾畝田的租金,人均不過千八百塊錢。這肯定是不能幫農民發家致富的。
對於承包農民土地的種植戶,如果是傳統的種植糧食,如今糧價低迷,農資價格上漲,收入那也是相當低的,而且還存在投資風險,所以現在基本不會有社會資金投入到傳統糧食生產種植。如果是種植經濟作物和發展生態有機種植,那又需要種植戶有準確的市場資訊和銷售渠道,否則農產品滯銷,必然虧損。
所以說僅依靠土地流轉,規模化種植是不能幫助農民致富的。要想農民發家致富,必須讓農業能帶動當地農民穩定就業,這就要求當地的農業生產種植更加高效,農業衍生行業更加豐富,這也我們國家對農業大力提質、向優、向綠,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的原因。
-
16 # 順其自然283184256
土地流轉,近幾年吵的沸沸揚揚。都是理想化的思維方式!我是農村人,對於土地流轉不報樂觀態度!把土地流轉給少數幾人,哪讓佔大多數的農民幹什麼,給誰打工,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找工作很難,到處人滿為患!所以,農民何去何從,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社會化矛盾,弄不好確實會給社會帶來大麻煩!如果農民有自己的地,儘管收入不高,但維持基本生活還是可以的!我們這裡農民種菜,養殖收入還是很不錯的!農民種地的積極性很高,沒有出現土地荒廢現象!如果把這些農民的土地流轉,那他們真的就成了無產階級!我不敢想象他們以後的日子會怎麼樣!專家也好,理想者也好,紙上談兵,誤國誤民,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是農民佔多數的中國。而決不是農民佔百分之二的美國,加拿大。它們畢盡地廣人稀!土地集約是人家的優勢!而我們是一個14億人口的大國,應主觀意導,客觀發展,循序漸進,萬不敢一刀切!
-
17 # 西域暖陽之棉被哥
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現實中也存在很多流轉土地後賠錢的一些種植大戶,但也有透過流轉土地確實掙錢了的。這個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來說。拿新疆種棉花來說吧,新疆都是機械化種植,一般種棉花少則幾十一百畝,多則上千畝,一般能種五百畝以上的,就算是中大戶了,都是相當有實力的地主了,正常年份都能掙三四十萬以上,因為新疆種棉花比較有保障,有價格補貼,棉花種得越多,單畝的成本越小,收益越高。另外有一些團場職工,家裡有幾十畝地,自己去種,一年也就最多三四萬塊錢,還要冒一定風險,遇上天災可能就一年白忙活還賠錢,所以很多棉田少的就把土地流轉出去給一些種植大戶來種植,一畝地轉讓費四五百,一年也有小二萬塊錢,然後自己再去一些工廠打工,或者再跑一些出租營運等,額外一年再掙個二三萬左右,一年也就是四五萬了,比單純的依靠那五十畝棉田的收益要更穩妥一點,也輕鬆一點。在新疆來說,農田少的種植戶把土地流轉出去種要划算一點,當然如果本身年齡大了,比如五六十歲,只會幹一點農活,不會幹別的工作的農戶來說,流轉了沒有別的工作收入了,確實還不如自己種上幾十畝地,這個是因人因作物因地方的,不能一概而論的,整體而言,在新疆,家裡有壯勞動力田地少的,適合把地流轉出去或者流轉別人的土地,種得少了真不如流轉!
-
18 # 一哥於一
一哥“合作社人說合作社事”之——
“以地生金”與“規模經營”兩條腿走好助農增收路
此問題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解決農民土地的流向問題,一個是解決農業集約化經營問題,根本目的是助農增收。
先說農民“以地生金”參與集約經營問題,2019中央一號檔案指出要“落實扶持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政策,完善“農戶+合作社”、“農戶+公司”利益聯結機制”。還要“健全土地流轉規範管理制度,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允許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擔保融資”。再一次指明瞭農業要搞適度規模經營、農民要以地生金、社會組織與廣大農民的利益聯結點是土地、聯結方式是合作。在具體操作中有以下三種類型。
其一、土地託管,是指部分不願耕種或無能力耕種者把土地託給合作社或種植大戶,並由其代為耕種管理的做法,其特性一是不改變農民的土地承包權、收益權和國家惠農政策享有權。二是一種契約形式。三是從服務內容上分為全託管方式,半托管方式。其好處一是便於操作,收放自如。二是把合作社賠了坑農的危害降至最低限度、最多是一季作物。三是規模可大可小,有利於合作社滾動發展。其劣勢一是合作社一次性機器投入較大。二是常規性種植,不利於合作社向縱深產業融合發展。三是廣大農民沒有參與其中,所得僅僅是土地的收益(有可能低於傳統經營)及自己從土地之中解放出來的便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增收問題。
其二、土地流轉,是指農村家庭承包的土地透過合法的形式,保留承包權,將經營權轉讓給合作社或其他農民及社會經濟組織的行為,說白了,就是土地出租。其特性一是不改變農民的土地承包權,改變了其土地經營、受益權(量化)。二是一種較長(一般在10年以上)時間的契約形式。其好處一是便於操作、管理,利於農民維權。二是便於合作社規劃其經營發展,更有利於推進其向新型農業產業縱深及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利於做大做強合作社。三是可以把當地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從事其他行業生產或者成為合作社的農業工人,享有固定收益。其劣勢一是合作社實際上成為農業企業,偏離了合作制原則。二是投入進一步加大,期限進一步延展,市場風險進一步加大。三是農民收入貨幣化、固定化,農民生活提升空間小。四是有可能出現合作社辦不下去,撂地坑農現象。
其三、土地入股,是指土地權利人將土地使用權和投資者的投資共同組成一個公司或經濟實體。一般合作社對社員入社的土地,根據其常年產量評定為若干股,作為交納股份基金和取得土地分紅的依據。評定社員入社土地的產量,主要根據土地的質量和實際產量,以使每個社員的利益不受損害。其特性一是不改變土地入股沒有改變土地所有制,改變了土地的使用權、共同享有經營權、受益權。二是農民成了合作社的股東,企業的主人,參與經營管理活動。三是可以長時間使用,可以逐步加大投資規模,也可以在全體社員同意的前提下透過託管、流轉、擴股等做大新規模。其好處一是既維護了開發企業的利益,避免了農地短期流轉影響開發企業的投資熱情,而農民成了股東,容易與開發企業結成利益共同體,更利於規模農業的穩定持續發展。二是確保了當地農民的長遠利益。土地雖然流轉了,但農村原有的以土地和鄉村文化為核心的社會關係並未破碎,農民“還能在家門口種自己的地,賺公司的錢”;農民每年按股份分紅,為長遠生計提供了“保險帶”。三是拿土地入股的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得到了加強,可推選股東代表,按《公司法》《合作社法》及章程、合同的規定進入開發企業、合作社的董事會,行使股東權利,履行農民收益兌付的監管職能。其要防範的是:一要防範村委會或其他社會組織越殂代皰。二要防範企業(專業社)改變農業用途。三要防範“實賣假入股”。四要防範經營失敗後“屁屁”難擦。五要防範農民維權難。
再說土地集約化經營問題,什麼是集約化,就是把零散的形成整體的,就合作社而言,就是要把一定區域內農民的土地集中起來生產經營。這種理解沒錯,但不全面。一是集約化不僅僅是橫向上土地規模的簡單累加,更是縱向上加工流通銷售服務等融為一體的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二是集約化不單單是土地規模的集約化,還包括資本、勞動、技術、流通、服務等方面的集約化。三是集約化生產的目的也不能單純地理解為降成本、升地力、增產量、擴效益,也要考慮對土地本身的涵養與提升可持續發展、服務能力。
對廣大農民而言,集約化經營的好處一是提高資源利用率,實現規模經營,降低生產經營成本;二是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最佳化生產力要素組合,提高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三是集約化可實現統一規劃,透過大資料的運用,建設農村現代流通體系;四是讓農民以土地入股,既擁有土地收益,又擺脫土地束縛。
土地集約化生產經營的模式是多樣的,比如農業企業、家庭農場、農業產業園區、種糧大戶等的透過土地流轉形式形成的大小不一的集約化生產經營。當然農民專業合作社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抓手,是促進產消對接的紐帶,是推進城鄉交流的橋樑。農民真正自願入股, 真正參與生產銷售服務,真正實現民主管理,真正做到合作社全體成員“風險共擔、市場共闖、利益共創、平臺共享”,真正是農民自己的“手拉手、肩並肩、心連心”的合作制企業、互助的平臺、致富的渠道、共享的團體。好處就是能解決一家一戶、幾家幾戶解決不了、解決不好、解決不到位的問題,具體說來有以下幾個方面。(一),透過聯合採購,減少農資、人工等投入,降低生產成本。(二),擴大生產規摸,加強標準化生產,提升農產品品質,統一包裝提升產品檔次,增加企業效益。(三),加工機械化,降低人工成本,賦予深加工產品高科技含量,增加產品附加值。(四),實現農副產品、加工產品、深加工產品等關健部位的品牌效益最大化。(五),推動農副產品主打品牌的綜合開發。(六),共鬧市場、共建電商平臺,推進“農超對接”、“訂單對接”、“產消(費)對接”。(七),實現合作社成員“再教育”,促進企業發展。(八),實現民有民管民享,社員享受分紅返利,加快農民脫貧致富。(九),產消對接,加快城鄉共同發展步伐。(十),打造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合作社,力求“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區域經濟走上快車道。
當然,在實際工作中,如何趟開阻礙發展的“雷區”、避開影響發展的“誤區”、開啟制約發展的“盲區”,集約化農民專業合作社還有很多路要走。
-
19 # 十星科技
首先明確表態:不能,真的不能,非常不可能!
為什麼呢?因為,以下幾點制約因素:
第一,農產品價格偏低,僱工成本偏高
第二,參與土地流轉的,真正懂【真正科技】的很少
第三,所謂的規模化,幾個是不靠補貼盈利的?
先說第一點:農產品價格偏低,僱工成本偏高因為中國農業少有人走【精品化,優質優價】的發展道路,整體上農產品的附加值很低,農產品在【低檔,低知,低價】的怪圈裡徘徊。
而且,當前的人工費用比較高,很多農民自己種自己的耕地是【不計算人工成本】,基本上毛利是【一季秋糧】。
如果承包幾百畝,幾千畝,一是大筆的土地流轉費用,二是大量的僱工開支,又要面對【規模化帶來的必然減產損失】——如此種種因素疊加,你怎麼發家致富?
第二,參與土地流轉的,真正懂【真正科技】的很少參與土地流轉的,所謂的規模化農業經營者,很多很多不懂或者“不真懂”農業科技。
隨手舉幾個例子:
例子1:內蒙一個承包幾百畝耕地者,連續2年採取【畝密度6000株,一穴多株種玉米】,賠錢2年,問怎麼【科學施肥】——回答他:畝密度4000株,等行距播種,正常施肥就可以賺錢了。偏偏不聽,堅持高密度,要施肥方案還不能加投入【高密度必須高投入】——典型的“朽木不可雕也”,拉黑處理了。
例子2:最近河北一個承包耕地幾千畝種植優質小麥【所謂的優質小麥=綜合抗性差】,春天採用飛機噴除草劑,藥害了,問:怎麼解除藥害?——回答他:今後小麥除草劑在播種後35天左右噴施,最安全,減產風險小。
例子3:邢臺隆堯縣一承包戶貪圖吃人家的飯,喝人家的酒,種了幾百畝某紅軸玉米品種,結果【折斷】倒折了不少玉米,損失慘重。問他:購買種子你怎麼不注意超看種子包裝帶上的【抗性鑑定】和【種植風險提示】呢?他回答:不知道啊,賣種子的說“好”就種了。
最後一問:弱弱地問一句,所謂的規模化,幾個是不靠補貼盈利的? -
20 # 秋歌988
一個發家致富涉嫌把人往溝裡帶。機械化農業是工業揚棄,反哺農業的必由之路。也是徹底解放農業勞動力的根本辦法。國家的立意在大範圍的消除貧困,這個本意離著全體農民都發家致富還很遠,只有這個辦法,資本才會下鄉到農村去。農村的是散戶種糧賺錢難,棄種,荒誤。請記住,目標是小康,不是發家致富。城市窮著的還多的是。民辦退休不過一千來塊,活的難的是說不出口。這兩塊是中國最大的短板,是補齊它,不是人人發家致富。大夥最好各自下點功夫,先去把國家的大致方針,意圖弄個大概?不然你大意識模糊著像傍晚一樣什麼都看不真切,看見的只是囫圇著的一個影像。每個人都有義務不讓自己一個糊塗蛋。得從自我拯救開始。
回覆列表
1、無農不穩,無工不富,農業就是連夜壺都算不上的行當,穩定就行,農業能致富哪還有人去幹工地進工廠
3、土地流轉大戶,離開補貼僅靠種植業盈利,十有八九是除了鍋巴無剩飯
4、中國的農業是個基礎行業,他的任務是保證人能吃飽飯,不鬧事,跟致富關係不大。買不起房還可以租還可以群居,若是農產品價格漲的吃不起那要出大問題,價格低廉的農產品是階段任務。行業定位如此,哪有錢賺,要的是人帶錢往裡面投入。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