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唐朝詩人眾多,如李白如白居易,你最喜歡誰?為什麼?
13
回覆列表
  • 1 # 儲己圖文

    我最喜歡的唐朝詩人是“詩仙”李白。

    我喜歡李白對友情的珍惜。李白對於和朋友的友誼從來不吝讚美,在《贈汪倫》裡,他寫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在《贈孟浩然》裡,他毫不掩飾:“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我喜歡李白的豪邁和浪漫。他在《將進酒》中,開頭便寫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詩中盡是豪邁之氣。他在《早發白帝城》裡寫道,“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充滿了浪漫主義。

    我喜歡李白活出自己、蔑視權貴的勇氣。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他寫道:“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是一個人熱愛生活的人,只要有美酒,他什麼都可以放棄,但詩歌除外。

  • 2 # 公子皇鋣

    最喜歡王昌齡,因為他那幾句流傳千古的邊塞詩名篇,慷慨豪情中透露出些許悲壯!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是龍城飛將在,不叫胡馬度陰山。

    青海長門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3 # 飛說布客

    李白。

    雖然從小就學李白的詩比如什麼“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之類的。但說實話對此並沒有什麼感觸。真正開始喜歡李白還是小學畢業無意間看到了他的將進酒。當時的感覺就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啊。

    然後就會不自覺的開始搜李白的生平,他的詩。什麼力士脫靴,貴妃捧研,玉手調羹簡直在當時的語文作文裡用爛了。和他的名氣無關,就是很喜歡他詩的風格。無論是他的“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還是他的“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亦或是他的“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特別愛。

    也可能真的是盛唐景象所以也成就了李白的才情。也不愧是被稱作詩仙,寫的詩真的很好很好。也正符合那種仗劍走天涯的夢想。

  • 4 # 鑑水漁翁

    那肯定是謫仙,沒有之一。我一生都被偶像影響。 他喜歡喝酒,我餐餐醉。他少年遊俠,我十四歲跑江湖。他醉了寫詩寫字,我醉了也會寫些順口溜。他題詩得妻,我憑十來個鋼筆字騙來個好老婆。不過,我沒偶像的千分之一才華。他瀟灑一生,我,窮困潦倒一生。

  • 5 # 麟角1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夢遊天姥吟留別》李白)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杜甫),連皇帝請他去寫詩,還大架子擺擺的,不太情願;如果換了別人,必定會激動的兩腿發抖,感恩涕零。他即使去了也是傲氣十足:“喂,高力士你來把我的靴子脫掉,還有你楊貴妃來幫我磨墨。”如此這般不懼權貴,憨態可掬的人是誰?他就是“詩仙”李白。

    李白的詩,不但漂著酒香和劍氣,還盪漾著柔美的月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將進酒》、“起舞拂長劍,四座皆揚眉。”《酬崔五郎中》、“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把酒問天》。這就是我最喜歡的詩人李白——一代曠世奇才,中華民族的驕傲!李白一生活出了自己!當代詩人余光中賦詩大讚:“酒入豪腸 七分釀成了月光 餘下三分嘯成劍氣 繡口一吐 就是半個盛唐 ”《尋李白》。

  • 6 # 貳讀

    王維。號摩詰居士。

    他的詩是公認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的畫水平也很高,精通詩、書、畫、音樂等。

    王維做了不少詩,迄今存詩400餘首,清新淡遠,自然脫俗。山水田園詩、邊塞軍旅詩等。

    一首《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一幅空山,新雨、秋高氣爽的深秋景象躍然眼前,明月皎潔,映照松間,一汪清泉,汩汩流淌。那邊竹林為什麼這麼熱鬧呢?原來是一群洗衣服的女人洗完回家,路上說說笑笑;水裡蓮葉搖擺,小漁舟下河捕魚了,看來有一頓豐盛的晚餐。任憑花開花落雲捲雲舒,我可慢慢欣賞,獨自品嚐這一份寧靜。真和諧到了極致。這一幅安靜祥和美麗淡然的畫卷,被王維以優美的詩句完全表現出來,功力卓絕。

    一首《使至塞上》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徵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一騎車馬,輕裝簡行,無累贅之苦,無捨棄之惱,就這樣到了邊塞屬國,守衛邊疆的將士們,你們辛苦了!我彷彿一直隨風遠飛的枯蓬來到了邊塞,就像大雁一樣,飛入胡天。大漠孤煙沖霄直上,長河落日渾圓壯麗,晚霞盈天。在關塞碰到了巡邏的斥候,寒暄幾句,得知都護尚在前線征戰破敵。壯哉!雄壯遼闊蒼茫雄渾的大漠風光,令人遐想。

    然而王維也有煽情的時候。

    一曲《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一顆相思豆,遙寄遠行人。委婉含蓄,語淺而情深。雖然是贈友人,但現在用於戀人,亦屬於絕佳之句。

    不要就只會說:我想你了,你在幹嘛?想我沒有?我今天好無聊,又想你了這麼肉麻煽情的話了,試試:今天採了幾顆相思豆,送你;南國紅豆已盛開,我們一起去看吧!

  • 7 # 安意如
    王績

    王績這個人,說起來不陌生又很陌生。不陌生是因為文學史家一般把他列為最早的唐代詩人。他的名作《野望》,在《全唐詩》和諸多唐詩的選本里都會率先露面。

    陌生是因為,這個人的生平相當簡略,除了人人都有的基本資訊:王績,子無功,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就只知道他簡單的為官的經歷:王績並不熱衷於仕途,隋大業(隋煬帝楊廣的年號)末,任秘書正字。因不願在朝為官,外放揚州,做了六合縣丞。不久因天下漸亂,他就託病辭官,回到家鄉。

    王績這個人呢,其實蠻好玩的。雖然看簡介只有那麼簡單的幾句,看詩作也是一副成熟大叔,隱逸高人的樣子,但他這個人,有個大大的愛好,就是喝酒。在隋朝當官的時候,他就因為嗜酒而誤事,幸好官小,沒什麼實權,加上天下大亂,大多數人各忙個事,自顧不暇,也沒什麼人找他麻煩,考核業績,說他當官當得不好(其實真是當的不好,純粹為了領個工資買酒喝)。

    他的名作《野望》,就是隱居北山時所作,詩曰——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野望》

    這首名作,歷來賞析很多,很透,評家多從這首詩的格律、意境談起,高贊這首詩的文學水準。這首詩言辭古淡,意境高遠,是毋庸置疑的,因它算是最早的一首唐代律詩,傳達的又是文人一貫追慕的田園生活的狀態,所以受贊並不為奇。

    在王績的時代,“律詩”這個專有名詞還沒有出現,一般只稱做“五言四韻”,隨著詩歌的發展,律詩的要求越來越細,越來越規範,早期的詩歌,後來的人總能挑出一些所謂的“詩病”,但這並不妨礙王績這首五言律詩在詩歌史上奠基的地位。

    此外,王績還有個更大名鼎鼎的侄孫——天才詩人王勃,這樣說起來,是不是突然覺得倍感親切?

    推薦書籍:

    《唐才子傳》

  • 8 # 天天爸爸

    我最喜歡李白。

    李白的詩很多膾炙人口,而且背起來朗朗上口。最主要李白的詩風格豪邁,對於這種豪爽的人,想必很多人都會喜歡的。

    小時候,最早接觸李白的詩就是那首窗前明月光了。小學課本還學過《早發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還有那首《送孟浩然之廣陵》,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些耳熟能詳,李白不愧是詩仙啊。

  • 9 # 安小念說情感

    唐代優秀的詩人很多,有的勝在一個狂字,有的勝在一個妄字,有的勝在一個佛字。而我,偏偏喜歡那個帶有禪意的王維,一個偏安一隅、心淡如雲的詩人。

    他是心懷清歡與禪意的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初初認識他,是從他的《竹裡館》說起。在這首詩裡,他寫“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王維寫的這首《竹裡館》,沒有燈紅酒綠的喧囂,亦沒有奼紫嫣紅的點綴,王維寫得無非是自己避世清修之時的日常瑣細,與花鳥、山水、禪茶有關,如他不同流合汙的品格一般,不流俗於塵世的錦衣玉食,浮華煙月,而是學會把所有羈絆的俗念與浮華名利都拋諸於身外,不去爭名奪利,只為活出自己內心世界裡的歡喜。

    竹裡館,這是我自己心之嚮往的避世之地,從王維採菊東籬的生活可以看出,竹裡館裡竹影婆娑,鳥語花香,他在竹塢彈琴、賞月、焚香,或與友人清談,或寫信,或是掬一捧山澗小溪中叮叮噹噹的清涼泉水用來漱口,擷一些雨水節氣時的雨水用來煮茶,在竹樹旁設立幾張竹凳竹椅,以筆為修心道場,以墨水一筆一畫勾勒出內心世界的竹林風光。

    除了《竹裡館》,王維寫的山水田園詩我都非常喜歡,比如《山居秋暝》、《鹿柴》、《辛夷塢》、《終南別業》,這些詩讀來皆是禪佛意味。王維的詩,淡靜閒幽,簡潔清雅,有云淡風輕之恬淡美意,亦有一花一世界的超然境界,總之,我能在王維的詩裡找到清歡、禪意、雅趣與歡喜。

    他是以山水修心的田園男子王維,當你勞累時、忙碌時、煩心時,不妨泡一杯茶,放下束縛心靈的羈絆,放下磕磕絆絆的紛擾,靜靜的開啟王維的書焚香冥想,徜徉在王維構造的山水田園世界裡,沒有塵俗紛擾,靜心栽種自己內心的竹林。

  • 10 # 青鸞驚鴻

    唐朝是詩歌發展的巔峰時代,所謂唐詩宋詞就是說的這個成就。

    所以唐朝催生了很多詩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詩仙,詩聖,詩佛,詩鬼什麼的,都是出現在唐朝。

    而我最喜歡的,是李商隱。其實喜歡他的理由很簡單:同情他的遭遇,共鳴他的愛情詩歌。

    李商隱出生在晚唐時期,正是唐朝飄搖欲墜時,各種勢力互相傾軋,恰好他又無意捲入了最著名的“牛李”之爭,便一生不得志,鬱鬱寡歡地直到病死在鄭州。

    李商隱的愛情詩歌,非常有特色,而且讀著覺得每句都是在寫自己,說的都是自己的心情。比如《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字字句句,充滿了對青春年華的回憶,對妻子王氏的懷念,可是隻是追憶而已。

    又如《夜雨寄北》: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自己在外地做官,不得志,思念在家的妻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回去,一起在窗前修剪燭花,濃郁的思念猶如巴山夜雨,漲滿了心房。

    再如《無題》,一共有很多首,我只取兩首來: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另一首: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等等等等,句句戳心呀。這是怎樣一個男兒,這般不幸,又這般長情。

  • 11 # 詩箋釋

    今天喜歡一下晚唐詩人溫庭筠,溫庭筠與同時及稍晚期的一些詩人被稱為“花間詞派”。

    在這裡,分享並賞析溫庭筠的一首詩《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全文如下: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在這首詩裡面,溫庭筠真切地反映了行旅之人的內心感受。人在他鄉,大清早就起身出發,客行在他鄉,還是在這個秋季,自然悲從中來。溫庭筠如何描述這動身時間之早呢?茅店的月,公雞才剛剛打鳴,這時候路上,人跡還很少,而天氣又很清冷,所以,板橋上面還有剛剛撒落的霜。秋天的這時候,槲葉已然飄落,灑滿了山路。而淺白的枳花才鮮豔地剛剛開放。

    天氣之涼,襯托己之人在他鄉的悲,於是更加悲傷。其實,大家也可以自己想一想,許多時候,孤獨一人,獨在他鄉為異客,遠離朋友親人,怎麼會沒有那種內心而發的孤獨呢?除了每逢佳節倍思親,也許其他還可以做的便是寫寫詩,將自己的內心愁悶抒發在此吧。

    於是,便有了將這種情感藉助女性視角而發所作的《望江南》。

    《望江南》全文如下:

    梳洗罷,

    獨倚望江樓。

    過盡千帆皆不是,

    斜暉脈脈水悠悠。

    腸斷白蘋洲。

    一首閨怨詩,抒不盡的閨怨。有時候讀一讀,這些憂啊、愁啊的詩,說不定反而會從歷史的角度給我們一些安慰與寬解呢。詩無達詁,大家還可以多多交流。

  • 12 # 歷史漫談君

    唐朝國力強盛,繁榮開放,有明君名士名將,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自然,唐朝的詩人多,有個性的詩人也多,有“倔勁兒”的詩人竟也不少。

    一,我喜歡李白的倔

    李白倔,倔在他的性格。這位才華橫溢,胸中有萬千報復的大才子想一朝“平步青雲”,登將入相,建立不世之功。但他偏偏極度藐視權貴,曾寫下“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那是李白的錚錚鐵骨,他秉持屈原般高潔的操守,打死也不與權貴同流合汙。

    李白在朝廷中呆了不久就又去壯遊天下,過神仙般逍遙的生活去了。有人說他受了排擠,其實我認為主要是由於他的嫉惡如仇的“倔勁兒”。他完全無法忍受權貴們的那種卑劣行徑罷了。

    罷了,不如去兮!於是李白騎著白鹿,消失在雲霧迷濛的名山之中。

    二,我喜歡杜甫的倔。

    杜甫倔,倔在他的抱負。這位一生鬱郁不得志,晚年更是飄零無依的可憐詩人,卻用一生詮釋了一種境界,叫做“心憂天下”。

    杜甫在被關押長安時,曾寫下“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詩句,將自己對國事的憂愁放在了個人身世之悲之前。在漂泊於孤舟之上時,杜甫還未“戎馬關山北”而“憑軒涕泗流”。

    杜甫自己的窮困,多病都是小事,國家的動盪才是真正使杜甫憂心的。而那句“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是杜甫“床頭屋漏無干處,雨腳如麻未斷絕”時寫照,在那個淒冷的雨夜中那句為天下寒士而發出的悲愴的浩嘆,卻有溫暖的力量。

    杜甫以“一隻螞蟻”對“螞蟻社會”的敬重,表現了他微不足道的個人對整個國家何等深沉的嘆惋與依戀。

    三,我喜歡賈島的倔。

    賈島倔,倔在他的詩句。大多詩人都講究“胸有成竹”,“援筆立就”,他卻說要“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他真有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氣概。賈島甚至還因苦思詩中一字而衝撞了韓愈的轎子。韓愈非但沒有怪罪他,反而給賈島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於是便有了“僧敲月下門”的詩句。

    像賈島這種為詩而達到近乎癲狂的境界的倔,一般人是難以企及的。賈島的詩句,也因此更為耐人尋味。

    唐朝是個“溫和”的朝代。此時,皇帝和官吏們還處在一種奇妙的平衡之中,官吏們既聽從皇帝的命令,也會固執地給皇帝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皇帝把某些官吏當成老師,朋友,官吏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所謂的“力士脫靴,貴妃捧墨”,雖有些誇張的意味,大概也是真實的官吏地位的反映。何況唐朝盛行“名應文章著”,類似於“終南捷徑“之事也有不少。

    像這種皇帝愛詩,全民愛詩,文人有極高地位的朝代,往後就得到算到民國了。而唐朝的穩定卻是民國沒有的。這個穩定而崇尚詩歌的朝代,造就了無數的名詩人。

    也只有這般“溫和”的唐朝,才能相容似這般“倔強”的奇詩人們! 壯哉!大唐!

  • 13 # 福利。

    唐代詩人我最喜歡晚唐詩人李商隱。

    品讀李商隱的詩,總有一種韻味無窮、蕩氣迴腸、綿長不斷的感覺。我從他的詩中,更體悟到歲月的無情、人生的起伏、命運的多舛、生命的真諦。(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 14 # 邦訓

    我喜歡和欣賞的是劉禹錫,一篇《陋室銘》代表了他的人格及情趣,象劉禹錫有高尙情操的詩人不多,李白雖有才情而且高於劉,但在人品上比劉相差甚遠,巜與韓荊州書》一文就可見一斑,有巴結獻媚於權貴之嫌,為了討好玄宗取悅楊貴妃而獻媚詩,天生我才必有用卻沒有用,最終也是遺恨終生。

  • 15 # 大康鞋城512

    我喜歡晚唐詩人李商隱。

    他的詩裡能體會到歲月的無情,命運多舛,對愛的嚮往和無奈。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 16 # 永明2578

    杜甫。字裡行間皆是真情,感人肺腑之言,切中時蔽之句赫赫有名。千讀而不厭,背頌知理義,引用皆貼真。千古詩聖,萬代楷模!

  • 17 # 老於52080

    我最喜歡李白,他的詩歌言簡意深,瀟瀟灑灑,不拘小節,如奔騰江河,似流水碧波,寫出了世間百態,人生長河。

    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將進酒,其中一句: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似故鄉。

    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等等,的確稱得上詩仙。

  • 18 # 光輝歲月850198019812

    唐朝是華夏曆史的光彩,是當時世界最強盛的國家之一。政治,經濟,文化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象文化領域出現了好多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們的作品令世人讚歎、回味。象李白的詩,大氣,豪放。比喻形象,敘情拓展。他不怕勞累遊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為他的作品寫作打下了堅石的基礎。李白剛直不阿,不畏權貴,敢做敢當的精神值得我們後人學習和借鑑!

  • 19 # 田園暖陽

    喜歡白居易長恨歌中的一段:“排空馭氣奔如電,昇天入地求之遍。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讓心緒跟著文字暢遊,上天入地是那樣的急迫,又是那樣的身輕自如。忽聞海上有仙山,那山那海似隱似現虛無飄渺的在雲霧間。一段文字讓人步入了畫境。看到了那似有若無的仙山。

  • 20 # 田麗113330856

    我喜歡劉禹錫。雖然一生顛沛流離。他的豁達幽默無人能及。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季苗一年四季都適合栽種嗎?如何養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