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迅先生笑著說
-
2 # 虛於委蛇
看著侮辱他的回答很無語,如果穿越過去估計他們照樣要買袁督師肉吃的人,如果說袁是漢奸罪該萬死那他在寧遠城所抵抗和堅守的又是什麼?難道他不能像洪承疇一樣投降並甘為鷹犬?英雄身死而負冤負怨千年何其悲乎?依此邏輯既然被他為之保護的國家和人民如此對待,那何為為國家為民族?如遇強敵舉手投降不是來的更輕鬆?如今網上有人引導質疑民族英雄,難道還要歌頌殺害他們的奸臣昏君不成?如此顛倒黑白洗刷磨損背後真正的用意是什麼?其心當誅!
-
3 # 聶作平
袁崇煥是被原本非常信任他的崇禎皇帝下令凌遲處死的。
其直接原因,是滿州入侵,一直打到京城腳下;而此前,袁崇煥曾向崇禎誇口,五年可以平息邊患。其間,他又因擅殺毛文龍而引發了崇禎的猜忌;再加上滿州的離間之計,袁崇煥在帶兵回京勤王時下獄。
從逮下詔獄到綁赴刑場,其間有長達九個月的時間。這九個月的時間足以說明,崇禎一開始並不打算把這位久鎮遼東的名將處死,更沒想到要施以凌遲。但最終袁崇煥不僅被處死,而且還是處以程度極重的凌遲,這又說明,崇禎對袁崇煥的仇恨已達極點——僅僅消滅他的肉體已難消解這位寡恩君王的心頭之恨,袁崇煥必須死得很痛苦很難看,崇禎才會稍稍釋然。
霜風悽緊的農曆八月,北京城的深秋一派肅殺,凌遲袁崇煥的訊息早就不脛而走。多次遭受後金軍隊騷擾的北京吏民無不歡呼雀躍,在他們看來,袁崇煥這個引狼入室的漢奸終於要遭到應有的懲罰了——袁崇煥是被加以勾結後金、陰謀叛逆的罪名被捕的。
關於袁崇煥在受刑時的表現,《明季北略》記載了兩個細節,那是兩個令人感慨萬千的細節。
細節之一,袁崇煥被凌遲到“皮肉已盡”時,還沒有斷氣,“心肺之間叫聲不絕”;
細節之二,“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噉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也就是說,這位在遼東為大明王朝嘔心瀝血的國之干城,最終的結局是被他所保衛的同胞一人一口地吃掉了。
-
4 # justing
袁死時必是痛苦之極!殺袁的劊子手也必是當時京城最有名氣手藝最好的人!不夠三千刀袁死劊子手會被嘲笑也沒有完成任務。
袁從今天的環境來看是個有著複雜人品的、有工作能力的、有一定忠誠度的大忽悠!!!在博取老闆的百分之一百的信任後,爭取到預算,爭取到人力資源,爭取到同行閉嘴後,工作上確拖拖拉拉、一般般的完成,中間意外不斷依然吹牛逼唱高調綁架老闆意志綁架全大明公司!
如果袁碰上公司前幾任老闆:天啟、萬曆、嘉靖、弘冶、正德、成化都不會死,運氣不好呀碰上骨子東林、嘴上知行合一、行動上張居正的崇禎老闆!悲劇了⋯⋯歷史告訴我們知識份子別學本山大叔忽悠!
-
5 # 靈魂的感觸
大丈夫立於世,死何足懼!然懼君王不知其心?人民不知其人?非也!唯懼此生不能報國也!
公元1630年8月,袁崇煥在人民群眾一片謾罵聲中被押赴刑場,等待他的將是這歷史上最為殘酷的一次凌遲之刑!歷經人世滄桑,受盡人間冷暖,面對死亡,袁崇煥表現得很淡然,畢竟該來的總會來的,只不過提前了一些罷了,有什麼關係呢!不過有一件事在當時是袁崇煥頗為焦慮的,是什麼呢?君王不知其心?百姓對他的誤解沒法說明?都不是,而是不能再為國戍疆,不能再保衛遼東了。
最悲慘的死法先和大家說說一代英雄袁崇煥到底是怎麼慘死的吧!真不知道歷史上是否還有比袁崇煥死得更悲慘的人了!在我看來是沒有了,即使是當年被呂雉做成人彘的戚夫人都不見得有如此之慘!
在《明季北略》中有記載袁崇煥受凌遲之刑的細節
袁崇煥受凌遲到“皮肉已盡時,還沒有斷氣,心肺之間叫聲不絕”。“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噉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在清初的文學家張岱的《石匱書》中同樣記載了袁崇煥臨死前後的慘狀
“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袁崇煥死後,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後幸得一位姓佘的義士將其首級偷取安葬,並世世代代為其守墓!
臨行遺詩顯忠貞面對死亡,袁崇煥是怎麼表現的呢?一首《臨刑口占》讓你領略何為英雄的大無畏!
袁崇煥曾在臨行前說出了自己最後的心聲:“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悲哉!壯哉!正所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袁崇煥在死前想的依舊是國家,足見其忠貞之志,看到袁督師的這首遺詩,不覺想起了當年岳飛將軍的那首《滿江紅》,同是偉大的愛國英雄,卻都含冤蒙難!
現代對於袁崇煥的爭議我不想多說,光憑他多年鎮守遼東而拒後金於國門之外,則足見其忠貞之志,若是真有心降後金,恐怕明朝也輪不到被李自成的農民軍給滅了!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辭!”,死何足懼,忠魂依舊守遼東......
-
6 # 有得觀史
囚車緩緩前行,袁崇煥的心在流血,他堅強地挺著。
刑場上,劊子手動作嫻熟地從袁崇煥身上割下一塊肉,鮮血霎時流了下來。袁崇煥“啊!”的一聲,然後緊咬牙關。劊子手手拿滴血的肉塊,去和手舉銀子的人交換。
反覆幾個回合後,袁崇煥也就沒了聲音,他昏死過去。
交易在繼續進行。得到肉的人就著酒吃著生肉塊,嘴唇染得鮮紅。一邊吃一邊罵,看他還通敵賣國,禍害百姓不?
華老栓得到用夏瑜的血蘸過的人血饅頭,只是暗自慶幸。這裡吃袁崇煥肉的人卻是在洩憤。
袁崇煥通敵叛國,袁崇煥引來了清兵。袁崇煥讓老百姓遭殃。
劊子手一刀刀割下袁崇煥的肉,身上的肉沒了,心臟還在跳動……
“但留清白在,粉骨亦何辭?”這是袁崇煥死前的表白。
忠心報國卻被殺,赤膽之心受冤枉,
置身度外真英雄,千古留名受愛戴。
-
7 # 覃仕勇說史
答:袁崇煥不是被冤枉死的,判決給他的十大罪狀,白紙黑字,歷歷可查。
而且,這十大罪狀,全都可以根據史書記載他的行為、事蹟中找到印證,無一處屬虛構誣陷,辯無可辯。
所以說,袁崇煥下獄後,是老老實實認罪的——其實,他在殺毛文龍的當天,血漬未乾,就上奏疏向崇禎請罪,自稱:“謹根據事實奏聞,席藁待誅,靜等皇上之斧鉞、天下之評說。”
顯而易見,身誅伏法,袁崇煥自己是早有所料的。
那麼,臨刑就死前,他心中更多想到的,應該是悔恨,而不是悲憤。
又或者,恐懼已經塞滿了整個身心,既沒有悔恨,也沒有悲憤了。
畢竟,死亡,乃是人生至為恐怖之事。
而他即將面對的又是千刀萬剮的凌遲酷刑,太慘了。
話說回來,世界上雖然絕大多數人恐懼死亡,談死色變,但也不能排除有視死如歸的真英雄、真豪傑!
在明朝遭受凌遲酷刑的人遠沒有清朝多。
在清朝,尤其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太平天國的將佐高官,凡落到清軍手裡拒絕投降的,無一例外遭到凌遲。
這裡說說太平天國兩名悍將在面對凌遲時的表現。
先說太平天國北伐軍首領林鳳祥,其於北京菜市口西市被施予凌遲極刑。時人李桓在《寶常齋叢稿》記載了自己觀刑的全過程,林鳳祥硬氣十足,“刀所及處,眼光猶視之,終未嘗出一聲”,且由於施刑過程極為慘烈,有觀者竟被驚嚇而死。
李桓的感嘆是:“劊子手之心術狠矣!其手法則絕工矣!”
還有翼王石達開之死,時任四川省城成都保甲總局提調的周之翰目睹了石達開一行的受刑全部過程,後來將該過程詳詳細細地描述給了兒子周詢,周詢在《蜀海叢談》一書中細緻如繪地寫:“三人自就綁至刑場,均神氣湛然,無一毫畏縮態。且系以凌遲極性處死,至死均默默無聲,真奇男子也。”
歷史學家任乃強先生則在《記石達開被擒就死記》中寫得更詳細:“凡百餘刀,剜全體殆遍。初流血,嗣僅淡血,最後僅滴黃水。刑終,氣早絕矣。”
試看林鳳祥、石達開等人意志之堅、膽量之大,實為超越生死、超越人世至痛的超人,現場目擊者心凜膽寒,卻又不得不敬服至五體投地。
周之翰、周詢父子,直接就是石達開的死對頭,身處兩大不同陣營,睹之如見天神,心悅誠服、情不自禁地記載於文字。
前面說了,林鳳翔、石達開之外,諸多名王悍將,諸如干王洪仁玕、輔王楊輔清、英王陳玉成、甚至幼天王洪天貴福等等,被擒後也是清一色遭到凌遲。那這些人在死前是什麼反應呢?也許是死得沒有林、石二人硬氣;可能又也許有,但時人沒有記載,但我更相信是前者。
一句話,面對死亡,尤其是凌遲酷刑,哪能人人對能如林、石一樣輕鬆呢?就算是全身癱軟、面色慘白、大小便失禁,都是正常表現,誰也沒有權利去嘲笑他。
想想看,那幼天王洪天貴福自小長於深宮,養尊處優,沒經過什麼風浪,當被押上刑場,打死我也不信他能如石達開一般“神氣湛然”!
說了這麼多,該說回袁崇煥了。
《明季北略》和《石匱書》倒是記錄有觀刑百姓的表現,“皮肉已盡時,還沒有斷氣,心肺之間叫聲不絕”、“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噉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間肉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
這些文字裡,全是寫百姓的表現,我們根本看不出袁崇煥的任何反應,當然也無從惴度他的心情和心理。
時人沒有記載他的反應和表情,那麼,他就不應該是如石達開一般“神氣湛然”,也非林鳳翔一般從容自若,很可能是如干王洪仁玕、輔王楊輔清、英王陳玉成、甚至幼天王洪天貴福等人一樣的乏善可陳。
倒是《東莞縣誌》載有李覺斯《舊抄本袁督師事蹟•小引》一文,謂鄭著《存齋詩注》載有袁督師《臨刑口占詩》一首,詩如下:
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實際上,鄭彥其人是誰,至今未考。
且《存齋詩注》是何書,今也未現世。
史學家從詩風上考辨,大多認為這首詩是後人託袁崇煥之名的偽作,並不可信。
最後我想說的是,袁崇煥在臨刑前的表現是從容還是驚慌失措,其實並不會過多影響史學界對他的評定,史界雖對他的個人能力存在爭議巨大,但把定位為忠烈千秋的歷史人物,卻是沒有問題的。
-
8 # 鮑汁茶葉蛋
袁崇煥該殺,而且必殺之,其罪不滅九族不傳首九邊已是寬宏了,崇禎也是要面子的人,當初啟用袁崇煥的也是他,沒辦法!五年平遼卻讓滿清打到了北京城下,擅殺毛文龍使東江鎮糜爛讓滿清無後顧之憂,老奴死了他還親自去弔孝,趙率教戰死,滿桂戰死,敢戰的都死了,他的關寧軍還在要補給,宣大的滿桂在拼命,崇禎是白痴看不懂嗎?
-
9 # 傳奇歷史觀
崇禎皇帝處死袁崇煥,無異於自毀長城。倘若袁崇煥還在,大明江山是否會被推翻還很難說。袁崇煥多次打退滿清的進攻,讓滿清損兵折將十分頭疼。
崇禎皇帝之所以殺袁崇煥,是因為中了滿清的計策。清兵保衛京城之後,袁崇煥率軍馬不停蹄的趕往京城,依靠他的老方法攻擊清軍,從而大敗清軍。
清軍正面戰場打不贏袁崇煥,便使用反間計。他散佈袁崇煥想謀反的罪名,恰逢袁崇煥那時候擅自毛文龍,這讓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開始懷疑袁崇煥。其實崇禎很糾結,所以很長時間一直沒有下決定,後來東林黨紛紛上書,一一列舉袁崇煥罪名,這才讓崇禎有殺袁崇煥的決心。
袁崇煥被處以極刑被千刀萬剮,行刑之時京城百姓紛紛圍觀,面對這位曾經保衛他們的將軍,他們反而破口大罵袁崇煥為賣國賊。不僅如此,劊子手每割下袁崇煥一塊肉,百姓們便爭相購買,蘸酒直接食用,袁崇煥的肉便這些曾經拼死保護百姓吃了。
-
10 # 白這個顏色
袁崇煥凌遲處死,忠奸之分,全是後人捕風捉影,明史何論?清史何論?所載又有多少事實根據?崇禎為何殺他?只能理解瘋了。清史為何褒獎?只是袁有貢獻。也許袁崇煥真正的死因,只有他本人知道。
【明史】載,劉伯溫曾經預言,【後世袁崇煥,何須揮淚斬,若讓掌兵權,明朝就要完】。根據【明末口述史】記錄,袁崇煥臨死高呼,【死於明末,生於清末,要做就做袁世凱,不當皇帝,死不瞑目】,袁崇煥死後,直到康熙執政,看到軍機處檔案,發現了袁崇煥與清軍的秘密信函,才知道袁崇煥是清軍臥底,為滿清入關,立下汗馬功勞,也是為了緩和當時的滿漢矛盾,康熙下旨史官,把袁崇煥炒成明朝的忠臣良將,讓民眾大罵明朝的忠奸不分,維護滿清統治。
其實史書記載,與事實嚴重違背,袁崇煥行刑時,並非大義凜然,而是大罵崇禎不知時務。崇禎確實不願做亡國之君,如果崇禎答應袁崇煥,與清兵聯合,滅了李自成,雖然李自成進不了北京,而清兵也會順利獲得明朝天下。崇禎知道袁崇煥的醉翁之意。早已抱定與大明共存亡的崇禎,知道袁崇煥已無保國之心,無法容忍袁崇煥明目張膽地賣國,不殺袁崇煥這樣的臣子,無顏見列祖列宗。
袁崇煥死後的第三天,明軍捉到清兵奸細,親自搜出給袁崇煥的信件,崇禎沒有把袁崇煥滿門抄斬,只是斬殺了罪魁禍首袁崇煥,袁崇煥的4個兒子,得到崇禎赦免,後來投降清兵。
-
11 # 冰誠若水
只能說大明朝氣數已盡。自萬曆朝後,東林黨人與宦官集團爭鬥不休,持續數十年早將大明國掏空,農民起義不斷,若不是吳三桂放清軍入關,江山應該還在漢人手裡……中國資本主義萌芽就不會被扼殺……至於崇禎帝,無才無德,雖說勤勉有餘,但胸襟狹窄,能力不夠,難成大事。而袁督師面對爛到骨子裡的明王朝,也是有心無力,獨木難支,最後慘淡收場,令人扼腕嘆息!
-
12 # 穩穩的幸福86377
不影響明末戰局、政局。袁從始致終表現出來的只是一個“將才”。明末如果硬要找出一個可以為大明續命的臣子的話,那只有袁的老師孫承宗。
-
13 # 手機使用者55154772988
袁是一悲情的大將!戰功卓越,問題多多。殺之故可惜,用之已不放心了。高層腐爛病入骨髓,狗咬狗魚人得利不是更好嗎?事實是存在的都是何理的。
-
14 # 小司馬說
袁崇煥,字元素,廣東東莞人,明末抗清名將。
公元1619年(明萬曆四十七年),袁崇煥以賜進士身出任福建邵武知縣。
其人生軌跡迎來巨大轉變,有一介白衣書生自此開始進入仕途。
(袁崇煥)
袁崇煥初入仕途為人謙虛謹慎,為官規規矩矩,清正廉潔,故深受邵武鄉民的讚譽。
袁崇煥生逢晚明,此時的明王朝已是一副夕陽西下的殘景。對內,貪汙腐敗盛行,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對外,東北方向以努爾哈赤為首的建州女真日漸強盛,開始對明王朝的東北防禦產生巨大威脅。
亂世出英雄。
眼見國事日衰、邊境狼煙漸起,自幼接受儒家正統教育的袁崇煥很早就立下匡扶社稷,拯救國家危亡之志。
像宋時抗金英雄岳飛一樣,知識分子特有的家國情懷在袁崇煥身上亦被深刻賦予。
袁崇煥雖偏據福建一隅,但其內心並沒有忘記國家此時正面臨的嚴峻形勢。故其在邵武期間即時刻關注遼東方面的一舉一動,也為自己有朝一日能夠率軍出征平定遼東早作準備。
1622年(明天啟二年),袁崇煥北上京城接受朝廷政績考核。
考核期間袁崇煥孤身一人,千里走單騎,出山海關巡視遼東。
後在京被御史恂請破格提拔為兵部一主事。
袁崇煥初生牛犢不怕虎,曾當滿朝文武誇下“予我軍馬錢穀,我一人足守此(遼東)”的誓言,引發朝野震驚。
後袁崇煥果不負朝廷重望,很快就在遼東前線嶄露頭角。並得到其上司孫承宗的器重與賞識,故讓其鎮守寧遠城。
在以後的幾年時間內,袁崇煥憑藉自己高超的軍事才能在同後金的戰爭中屢戰屢勝,先後取得了寧遠大捷、寧錦大捷。
袁崇煥雖屢獲戰功,但性情秉直,因此得罪了朝中不少人,故很快受到大太監魏忠賢等人的排擠,故憤而辭官歸鄉。
明思宗崇禎帝朱由檢繼位後即誅殺了宦官魏忠賢一夥黨羽,並重新啟用袁崇煥。
初期崇禎皇帝對袁崇煥很是寵信,委以守遼重任,且親賜“尚方寶劍”,有臨陣生殺大權。
人紅是非多。
魏忠賢餘黨並沒有放棄對其仇恨迫害,他們以“擅殺島帥”、“與清廷議和”等罪名汙衊彈劾袁崇煥,此時崇禎皇帝亦開始對袁崇煥產生動搖。
後金大汗皇太極眼見此時的袁崇煥已成孤家寡人之勢,故在大臣的策劃下上演了一場反間計。
即故意向外放出風聲說袁崇煥亦同自己私下籤訂降約。不料這傳聞很快就傳到崇禎耳朵裡,這使得本來就剛愎自用、疑心頗重的崇禎帝立即信以為真。最終袁崇煥被崇禎即刻召回京師,以通敵賣國的罪名下大獄,不久即被除以磔刑。
——————————————————
(影視劇中袁崇煥受刑照)
據相關史料記載,袁崇煥服刑那一天,北京城人頭攢動、百姓奔走相告,皆來目睹對這一“漢奸”的行刑過程。
袁崇煥被五花大綁,帶於北京西市。
袁崇煥初面對劊子手大義凜然,一語不發,一副慷慨赴死之容。
在行刑的過程中,老百姓破口大罵其為漢奸,無不拍手叫好,稱其合該有此下場!
據明《石匱書後集》記載:“劊子手割一塊肉,百姓付錢,取之生食。頃刻間已沽清。再開膛出五臟,截寸而沽。百姓買得,和燒酒生吞,血流齒頰”。另據《明季北略》記載:後(袁崇煥)“皮肉已盡,而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方止”。袁崇煥在行刑過程中,忍受劇痛吟誦出了自己生前的最後遺言:
一生事業總成空,
半世功名在夢中。
死後不愁無勇將,
忠魂依舊守遼東。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代名將便就此含冤慘死。 -
15 # Tom. Z
袁崇煥不是枉死而是伏誅,他只是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而已。他的行為觸動了皇帝的底線,而且從結果上並沒有他自己想得那麼美好,說他活該有點過,可是罪有應得沒跑。再說,與其批判他不如去噴東林黨和士族階級,那才是遺禍萬世的因素。
-
16 # 不忘初心hx
袁崇煥看著自己窮極一生要保護的民眾卻在自己被凌遲處死時拍手稱快。我覺得當時刀割他身上肉的時候都沒有心那麼疼!所以才自始至終沒有吭一聲,因為他的心早已死了。
-
17 # 大福讀史
袁崇煥受刑是在崇禎三年八月十六,即公元1630年,地點在西四牌樓,明時稱為“西市”,即今天的西四大街十字路口。其實,關於袁崇煥的行刑細節,明代史料諸如《崇禎實錄》、《明史紀事本末》、《國榷》、《明史》都很簡略,根本沒有提及袁崇煥的具體死法。記錄最詳細的就是明末清初計六奇的《明季北略》和文學家張岱的《石匱書後集》。
《明季北略》:“是時百姓怨恨,爭噉其肉,皮骨已盡,心肺之間叫聲不絕,半日而止……百姓將銀一錢,買肉一塊,如手指大,噉之。食時必罵一聲,須臾崇煥肉悉賣盡……劊子語無錫周無瑕曰:‘吾服事諸老爺多矣,未見如袁爺膽之大者’。
《石匱書後集》:“遂於鎮撫司綁發西市,寸寸臠割之。割肉一塊,京師百姓,從劊子手爭取生噉之。劊子亂撲,百姓以錢爭買其肉,頃刻立盡。開膛出其腸胃,百姓群起搶之。得其一節者,和燒酒生齧,血流齒頰間,猶唾地罵不已。拾得其骨者,以刀斧碎磔之。骨肉俱盡,止剩一首,傳視九邊。”此外,傳說袁崇煥臨刑前曾做《臨行口占》,“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中。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崇煥死後,關於他的家人的結局以及身後事,《明史·袁崇煥傳》做了如下記載:“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煥無子,家亦無餘貲,天下冤之。……自崇煥死,邊事益無人,明亡徵決。” 後來,袁崇煥僅剩的首級被一位姓佘的義士偷取安葬,並叮囑子孫世世代代為其守墓!後來,乾隆帝為了緩和滿漢矛盾,便找到了佘氏後人。當乾隆得知其事蹟後非常感動,表示要封官給佘氏後人。佘氏先祖早有祖訓:堅持不到朝廷做官。於是,乾隆便允許其家族世代為袁崇煥守墓。
-
18 # 秋果1179
袁將軍卻實很慘…一生忠實於大明王朝,結果落了個凌遲處死…所以說,英雄要撞上明君是幸福的事,碰上昏君英雄無淚呢…!
-
19 # 化身雷霆
袁崇煥的死,表面原因有一大堆,但那都不是真正原因。我從宿命通的角度,把他累世的歷史冤緣給大家說清楚好了。 有高人翻開我的生命過往,發現我那一世是崇禎的主元神,也可以說,我就是崇禎。袁崇煥曾是明初的朱棣,朱棣殘忍好殺,手段陰毒,歷史很多詳細描寫,我不再贅述。只說造成他被凌遲的因果好了。朱棣在位時,有一個特別寵愛的朝鮮妃子,後來突然重病而亡,死因不明。沒多久這位妃子的好友呂氏,也是來自朝鮮,被誣告為兇手。朱棣的殘忍本性又大發作,把這個呂氏活活炙烤了一個月才死。 而後,又不斷牽連,殘殺了近三千宮女妃嬪。
而崇禎那一世就是這個呂氏,後世崇禎凌遲袁崇煥,割滿三千刀,他一點都不冤。而爭相分食他肉的人,就是前世那批宮女。至於他死時什麼表現?此生不過一個書生而已,又不是像石達開那樣鐵一般的漢子,還能有什麼出眾的表現?要是有,史書中當有記載。他不是作為一個英雄而死,也不是冤死,而是罪有應得的恥辱而死。崇禎只問罪魁,沒有禍及他家人,比起他動不動株連千人,萬人,已經是非常仁義了。
還有人說袁崇煥是忠臣,死的冤屈,但他和後金交通確是不爭的事實。他大的方略就是“戰,守,和”,認為滿人地域偏遠荒僻,人口少是天生缺陷。待國力一旦恢復,力量的差距將急劇拉開,再掃除他們就很容易了。所以他一邊忽悠滿人,穩住他們。目的先達到停戰講和,再把國內的李闖給解決,甚至想利用滿人,借兵剿匪。所謂幾次大捷,還有他後來擅殺毛文龍,就說不得他心裡是站在哪邊考慮的了。 別的方面不多說了,反正他就是這麼一個不知好歹,欺君罔上的人物。況且人心時時變幻莫測,忠奸兩面來回搖擺,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書生之見,當滿人是傻子嗎?他自己認為的對錯,和朝廷眾臣,以及皇上的看法能是一樣的嗎?重大國策到底是誰說了算???
故定罪只認事實表現,不看重人心。要論心思,哪有忠臣?再說崇禎是什麼人?我太瞭解了,剛愎自用,急躁堅忍,眼裡不揉沙子。袁崇煥自以為聰明,一再挑戰底線,不是找死又是什麼?要說冤屈,我真正虧欠的是九千歲!不是他。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大家也不用太多爭論和惋惜,歷史是有劇本的,我們都不過是劇中人物,按照天象變化的設定在走。在王朝交替,生死交鋒中,演繹那一段段歷史,奠定人類程序罷了。更多地歷史和生命的本質揭#秘 w... tianji....cool
-
20 # 大秦鐵鷹劍士
袁崇煥無疑是明朝最後的一位戰神,他的死直接導致後金入關輕而易舉,處死他的崇禎皇帝也吊死煤山一棵歪脖子樹上。忠心衛國的袁大將軍是如何死得呢?被判凌遲三千六百刀而死,也就是用魚網子緊緊覆蓋在身體上,從網格中一刀一刀割肉,割了三千六白刀,只剩首級傳九邊各鎮示眾!在受刑過程中,袁崇煥一聲不吭,默默受刑而死,可謂錚錚鐵骨,流傳千古!
袁崇煥身為遼東軍事最高長官為何會被凌遲處死呢?明朝給出的罪名是勾結後金謀反,擅殺將軍毛文龍!袁崇煥謀反的直接證據是後金大軍突破他的防線圍攻北京城,然後袁崇煥率軍擊敗了後金大軍。崇禎皇帝認為後金大軍能進攻北京城,同時袁崇煥能及時率邊軍擊潰後金大軍,就是袁崇煥與後金勾結的直接證據,想借此戰功獲得更多的權利,然後合謀推翻大明!謀逆罪誅九族,首犯凌遲三千六白刀處死,故京城百姓都來觀刑,紛紛不吝重金購買袁崇煥之肉生吃! 袁崇煥之死其實是後金大汗皇太極的反間計、崇禎皇帝的多疑症、明朝文臣集團對武將的打壓、官宦集團對袁崇煥的仇恨四方面合力形成的結果。根據史書記載袁崇煥受刑之時京城百姓對他咒罵不斷,紛紛出錢購買袁崇煥的肉生吃,內臟都被分成小塊售賣了!劊子手掙錢了,百姓洩恨了,袁崇煥死了,大明不得不亡了!據說袁崇煥死前呻吟出一首詩:一生事業總成空,半世功名在夢;死後不愁無勇將,忠魂依舊守遼東。
袁崇煥生前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一系列勝利,炮斃敵酋努爾哈赤等重大勝利。由於明朝財政拮据、黨爭激烈、內鬥不斷、崇禎志大才疏等一系列原因,袁崇煥的五年平遼沒有實現。當初後金軍進入的關口是屬於薊遼總理劉策所管轄,而袁崇煥得知後金軍入關,直逼京城,於是千里迢迢趕來救援,自認為有功無罪,但是朝中大臣(魏忠賢遺黨、東林黨清流)卻有很多人認為是袁崇煥放清兵入關,於是紛紛誹謗袁崇煥與後金軍有勾結。崇禎皇帝於是以密謀後金、擅殺毛文龍的罪名凌遲處死袁崇煥,不知崇禎吊死煤山之時作何感想?
回覆列表
肯定是任你千刀萬剮,我自談笑風生,不哭不鬧,不喊不叫,好像那刀在割別人的身體。這樣才符合袁吹心中的大英雄嘛,要是說袁當時不停慘嚎,疼類涕淚交流,大小便失禁。。。那就尷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