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今古雜壇

    老子《道德經》歷經中華民族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這部廣泛影響著華夏大地的先秦大作,歷來備受封建社會統治者的高度重視,是中華民族規範道德行為的主要依據。《道德經》中所闡述的樸素的辯證觀點,道悟出自然、社會和人類的規律,釋放出做人、做事的真諦,不僅僅是中國古人道德行為的準則,對當今社會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現實價值。

    《道德經》符合當今社會崇尚以人為本、諧和相處的客觀要求

    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傳統和以人為善的優良道德品質,其集中體現在以人為本,以人為善,以德為先,以孝為先的理念之中。人們從小就把培養成具有文明道德、道德修養的人,成為社會的主流文化,當代文明的主旋律。尤其在科學迅速發展的今天,道德觀無處不在,道德法無處不有,道德無處不彰顯除其民族的品質。生產發展了,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了,而道德文明的程度和要求也就越高了,人們更需要體會到“情”的存在,“情”的撫慰。無論是親情、友情和愛情,都無不體現著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無不體現著和渴望著以人為本、以人為善、以德為先、以孝為先。因此,《道德經》符合當今社會崇尚以人為本、諧和相處的客觀要求。

    《道德經》尊重規律符合當今社會的發展趨勢

    第一,《道德經》告訴人們許多的人生哲理。比如,執持盈滿,不如適時停止。顯露鋒芒,銳勢難以保持長久。金玉滿堂,無法守藏。如果富貴到了驕橫的程度,那是自己留下了禍根。一件事情做的圓滿了,就要含藏收斂等,這些符合自然規律的哲理。

    第二,《道德經》要求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大生於小,多起於少。處理問題要從容易的地方入手,實現遠大要從細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難事,一定從簡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從微細的部分開端。因此,有“道”的聖人始終不貪圖大貢獻,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輕易發出諾言的,必定很少能夠兌現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勢必遭受很多困難。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看重困難,所以就終於沒有困難了。

    第三,《道德經》認為人們要聚結精氣以致柔和溫順,清除雜念而深入觀察心靈,讓萬事萬物生長繁殖,產生萬物、養育萬物而不佔為己有,作萬物之長而不主宰他們。

    第四,《道德經》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觀點,認為“一”即原初的物質,“道”的存在是先於天地萬物的,而物質是不依賴外在而獨立存在的力量具有著不停地迴圈執行的永恆絕對的本體意義。

    《道德經》認為萬事萬物無不在轉換中,是相對的

    《道德經》認為萬事萬物無不在轉換中,是相對的。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於有醜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所以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是相對的,也是永恆的普通規律。

    人們要為人行善,要知做人之理。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心胸善於保持沉靜而深不可測,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說話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

    人們要加強人性修養,知榮辱

    人們要加強人性修養,知榮辱。凡做事者都要學會委曲便會保全,屈枉便會直伸。低窪便會充盈,陳舊便會更新。少取便會獲得,貪多便會迷惑。不自我表揚,反能顯明;不自以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誇耀,反能得有功勞。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長久。

    《道德經》中還許多涉及到做人、做事、處世哲學、治國安邦的深刻道理,這些樸素的辯證觀點無疑對中華民族的產生、發展都具有巨大的影響,作者以其獨特的視野,給了人們深刻啟迪。因此,《道德經》之不朽之作不僅對中國古代封建帝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當今社會也同樣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現實價值。

  • 2 # 腐燭之翼

    道德經,中國歷史上出名的古文化書籍,歷史悠遠。字面意思就是一本什麼是道德的書籍,此書關於如何與怎樣叫做道德的一本書籍

    另一層意思就是做事的道德規範在哪裡,交給你如何去衡量道德的底線與怎樣做才叫道德

  • 3 # 全能幼教

    我輩凡人只能讀懂表面。

    來看看名人大師們是怎麼解讀《道德經》和老子吧:

    魯迅評價老子

    老子之輩,蓋其梟雄。老子書五千語,要在不攖人心;以不攖人心故,則必先自致槁木之心,立無為之治;以無為之為化社會,而世即於太平。其術善也。——《魯迅全集》第一卷

    至於孔老相爭,孔勝老敗,卻是我的意見:老,是尚柔的;“儒者,柔也”,孔也尚柔,但孔以柔進取,而老卻以柔退走。這關鍵,即在孔子為“知疾不可為而為之”的事無大小,均不放鬆的實行者,老則是“無為而無不為”的事不做,徒做大言的空談家。要無所不為,就只好一無所為,因為一有所為,就有了界限,不能算是“無不為” 了。我同意關尹子的嘲笑:他是連老婆也娶不成的。於是加以漫畫化,送他出了關,毫無愛惜。——《魯迅全集》第六卷

    毛主席評價老子

    關於喪失土地的問題,常有這樣的情形,就是隻有喪失才能不喪失,這是“欲將取之必先與之”的原則。

    我們必須學會全面地看問題,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的條件下,壞的東西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的東西也可以引出壞的結果。老子在兩千多年以前就說過:“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學楚辭,先學離騷,再學老子。

    林語堂評價老子

    看過《道徳經》的人,第一個反應,便是大笑;接著就開始自嘲似的笑;最後才大悟到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教訓。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相信大半讀者第一次研讀老子的書時,第一個反應便是大笑吧!我敢這麼說,並非對諸位有何不敬之意,因為我本身就是如此。

    因此,那些上智的學者,便由譏笑老子、研究老子,而成今日的哲學先驅,以致老子成了他們終身的朋友。——林語堂《老子的智慧》

  • 4 # 德馨先生

    一,《道德經》這本書是有爭議的,從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證明,《道德經》在漢代應該叫《德道經》,德在前,道在後。二,在先秦諸子百家中,老子的身份也是不確定的,他不像孔子,不像莊子,都是有明確記載的,但有關老子的記載並不那麼準確。三,《道德經》的主體思想是從君主到百姓都“無為”,達到天下“無為而治”。比如:“其政悶悶,其民淳淳。”等觀點。四,《道德經》的道家思想對孔子的儒家學說,充滿了批判:認為儒家思想違背了人性,因為人性是天然的,而儒家思想非要強行規範。四,《道德經》的核心思想被後來的法家所繼承,比如韓非 ,商鞅,李斯。法家思想在道家思想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商鞅在秦孝公時期實行了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發展成為戰國七雄的超級大國,其他六國無法單獨與之抗衡,儘管六國才用了“合縱”的戰略戰術,但仍然無法抵擋強大的秦國。五,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韓非,更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並大大發展了法家思想,當時的秦王嬴政正是以韓非的法家思想為指導,導致的結果就是秦始皇統一了中國。五 ,總結歷史,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老子“道德經”核心思想無為,其實是假無為,其終極的目的是無為而無不為。六,我們在學習《道德經》時,不能片面理解老子的無為思想,也要有繼承、有發展,結合實際,正確理解、正確實施。

  • 5 # 小山觀察

    道德是分層次的,由低到高:

    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自然而然是至高無上的道德。

    道德經通篇屬於一氣呵成,讀懂一節不成體系,那種叫座右銘,不叫思想觀念。本身它是文言文,文言文跟我們現在說話,行文差異太大,老子這書呢,又太老,給你本清朝的書看著也沒這麼費勁,所以在‘讀’這件事上是要下點功夫的。

    插句題外話,道德經有好多個版本,楚簡、帛書、通行等等,通行又好幾種,還有石刻的。除了楚簡每個類比都有細微差別,這事不用糾結,全篇看完自成體系,你肯定能發現其中哪句話或者哪個字顯得突兀,再找別的版本印證不算遲,也算加深印象。

    無非是這世上最簡單的道理,佛家講叫本來,老子講叫自然,一個東西。再從另一個角度回答這個問題。所謂深入瞭解,是把這本書看明白的話,那就需要耐心和堅持。

    中國的道家文化太偉大了,老子真是功不可沒。為什麼佛教從印度傳到中國時,馬上就成了中國重要的文化支柱呢?就是因為老子的傳道。老子對“道”的表述,和佛教的“真如”“空性”非常相似。

    道家跟佛家契合的東西,也正是這一點。因為這種相似性,佛道後來渾然一體,佛道之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佛教中有“五級證道”的說法,其中包括資糧道(創造求道所需要的條件)、加行道(求真理所付出的勞動)、見道(看到道是什麼、它在你生命中有什麼樣的狀態呈現)、修道(慢慢保任見到的道)、無修道(在生命中證得道體)。這裡的“道”,還有得道高僧的“道”,都源於老子。還有“平常心是道”等等。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可惜,道教現在魚龍混雜、人才凋零,很少有人真正把道教文化、道家文化傳播開來、發揚光大。整個中國文化都是這樣,其中也包括儒家文化。實際上,儒家和道家都有很多優秀的東西,不在佛家之下。世界之所以不瞭解它們,不是它們本身的問題,而是傳播的問題。

    歷史上雖然出現過很多大師,但人們傳播得不夠,有時也太過於片面,沒有辦法讓世界真正地瞭解他們,也沒有辦法讓世界真正地瞭解中國文化。比如道教,很多人對道教的傳播都偏重於道術,像算命、陰陽、風水等,它們只是道教文化中的小術,屬於道的妙用,還不是道體。道教有太多的好東西,後人都沒有挖掘出來。現在的很多道書之中,很少見到能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尤其是一些學者的著作,不看還好,一看真是不知所云。不過也能理解,他畢竟沒有修道,沒有訪道,也沒有證道。他很難進入真正的道家和道教。道教和佛教一樣,都是必須實證,才能真正進去、真正見道的。

    中國傳統文化實在太偉大了,可以鑄就一個有智慧的、自在的、世界無法忽視的人。

  • 6 # 褚伯林11布衣

    老子的道德經是萬古不變的真理:道講得是宇宙萬物產生的根源(一生二、二生三丶三生萬物)及其執行規律和法則(屬於應知的部分),而德是忠實依道而行的作為,言行都要符合道,離經叛道,死路一條!

  • 7 # 尚學庸

    自《道德經》成文流傳至今,解注者眾多,但有一些問題,需提出來,供有志參悟《道德經》者思考。

    社會上流傳的各種書籍無不明確的介紹說,《道德經》的作者是老子(原名李耳),難道這個答案有錯嗎?其實這個答案雖然不錯,但並不是很準確。嚴格的講,《道德經》的原創者是自然,由於自然中存有如此之理,故老子才有可能感悟到這些“道理”,從而將其表述出來。若自然中無此理,則老子無此表述也。況《道德經》自成文流傳於世後,代有人據時代之變異,而轉譯之,自然也就增添了許多時代的氣息,顯然亦非老子所述當時之文。故今人所閱讀之《道德經》之版本,可謂積歷代賢者、文人之理解,詮釋,文字變移等因素,作者眾矣,亦非是老子當時原表述之文也。

    2、老子在《道德經》成文的過程中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嚴格的來講,用悟道者、表述者、弘道者相對較為貼切。

    3、為什麼古聖人有云:道對人來講是“日用而不知”?

    人生呼吸是道!吃飯是道!睡覺是道!穿衣是道!百姓日用卻不知這些都是老子所表述之道的其中一部分內涵。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觀今社會,認為“道”是迷信者,不乏其人。

    4、“知道”與“不知道”告訴了人類什麼?

    這是人們對自然是否認知的表達術語,“知道”表達人們對自然規律有所認識;而“不知道”表達人們對自然規律缺乏認識。但總而言之,無論“知”與“不知”,人類都時時刻刻生息在“道”中。而在這一點上,卻極少有人明白!

    5、何謂以神道設教?

    儒家罕言鬼神及天道,因為鬼神天道之尊嚴不可猥褻,其變化不可測度。常人心性渾濁,無法探知其規律,於是便懷疑神天之道無憑無據,並因此妄議聖賢經典。

    道與天地、鬼神同出而異名。立身、修道之人,不先明白天地鬼神之德,就無法確立自己的行動標準。神天之道乃道之原頭。人與萬物共同生息於道中,而之所以能生、能成的核心動力(能量源)就是天、神。

    沒有道就沒有依循的標準,沒有天就沒有生長化育,沒有神就沒有成就成果。人若能順應天道規律,必能與鬼神合其德,與天地同其仁,這才算是真正“成功的人生”,所以說“至誠”,也就是“至成”的意思,此乃儒者之至德、人生之“至得”。

    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存心、養性,以此可以事奉天道。明白了這一點,就可知聖人為什麼都是敬天畏神了。人類想拋卻天神之德而自創一套規則作為“道”,那是不可能的。人的性命秉受於天地,故窮通壽夭皆由天定,天神主之,莫或稍違。即便是仁如堯舜,勇如賁育,也都不得不順乎天、敬乎神,以俟其命。天神之道大,化育群倫,萬事萬物概莫能例外。生命乃天所授、神所司,必然有其內在亙古不移的規則。不是生命的規則不變,而是因為天道的規則萬古不易。

    天道規則顯化在人類身上,就是人倫規範。要搞明白天神之德,先要明白人生之原。精氣二物,為生命的兩大根本要件。四肢形骸、骨骼肌肉,是“精”,精神、情緒、情感、思維,是“氣”。氣通於天,物屬於地。《禮記》有云,“神魂歸於天,體魄歸於地”。精氣分離,人就死了;精氣相合,人則生。人的生死在於精氣之間。人是融合天之氣、地之物,而形成此身。人的呼吸需要氣,食飲需要物(“精”)。天生、地養。無天則不生,無地則不養,故合和天地之德而成人。人生於天地之中,兼具天地之德,頭頂藍天、腳踏大地,所以與天地並稱三才。人是參合了天地精氣而生成的,故而無片刻須臾能離開天地而自生。換句話說,生生不息的規則,是有一定的前提界限的。人的身中呼吸與上天通其氣,物質營養與大地同其精,人人如此,概莫能外。所以,唯有盡其本分之德,才能算是符應天覆地載,而後能安樂人生。人的本性,乃天道所存,神氣所藏。天神之德,盡寓於其中,故盡人性即合天性。明悟本性到極致,謂之明;完備本性到極致,謂之誠。能“明”能“誠”,則天下之理了然於胸,能合天地之德,能通鬼神之吉凶。所以說“至誠如神”,還說“與天地同參”。

    人性與天神,分屬同類。一息之微,無不互達;一毫之末,無不互明。超越於有形(形而下)而為無形(形而上),所以不受形體、現象的阻隔與限制。通達人性,微者愈顯,隱者愈昭。所以,人能至誠,即能明其難明,而對於天道、神鬼之道,無不昭昭矣。誠明通天地鬼神之德。天地鬼神之德,不外乎道,道不外乎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性之所盡,天地鬼神皆在其中。破迷解惑、趨吉避凶,自然不在話下。儒家之修行,以誠為成行,以儘性為成道。

    中華自古以來重視祭祀,且以敬為先。內誠而後能敬,因為誠敬能感通天地神明。然而,誠敬並非是為了求人天福報。本性之德,常因至誠而盡,不誠無以盡其性。人性本與天神同德,若有誠敬之念,則眾惡俱淨、至善現前。此乃神明所契,瞬間即至,不待多求。

    人做到“誠敬”而全其天性,永葆其生。神之所格,災禍自遠。作善降祥,實乃道之則;作惡降殃,亦乃道之則。天道無私,惟德是輔。若具誠敬,善念自充,而禎祥自集。所以祭祀雖然並非是為了求福,卻已然自然得到天神的眷顧。就自修行而言,誠敬足以能成道;就行為處事而言,祭祀足以消弭災禍。道之為用,不分大小,萬法歸一。

    凡人不明就裡,不知其中暗物質、暗能量以及意識網格的超邏輯關係,便粗淺斷言祭祀天地神靈的禮儀都是愚民之舉,鬼神之說都是為了麻痺大眾。這實在是“道不遠人”,而人卻自昧於道,枉顧天神之德,自絕於天地之間,實在可惜。

    常人在平日生活中,雜念紛飛,沒有一毫停歇;耳目觸染,便起情識或物慾。念無停息。身中一點靈明(藏密稱為“明點”),不斷受到干擾和迷惑,“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久而久之,便將本性中固有之善喪失得一乾二淨。於己,則喪失了生生之本,不足以立德、立功;於人,則貽禍害無窮,無法安居樂業、平等和諧。聖人見此,悲天憫人,而興教化,啟迪冥頑大眾。教化之興,莫不先奉天事神。《易經》講,“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就是在描繪教化的功用。

    人若是能常常與自己的本性進行對話交流,“人之初,性本善”,必然會戒慎恐懼、夕惕若厲,而後不敢妄行妄為、警戒言行,自警其志。否則,“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隨波逐流,就會成為私心雜念的殉葬品,靈明心智被物慾情識所障蔽,動而逞兇為惡,常常陷入悲催危亡之地。

    唯有明白人生的源頭、天道的根本,時時生息於道中,至微不昧。即便獨處,人所不見,神實昭昭,鑑臨頭上,絲毫不爽。自警自惕,不敢一刻放縱其心。長此薰染,而後意誠心正,性靈不失,過上愜意自在的人生。這就是神道設教的本旨了。

    心懷誠敬,惡念不生;謹慎於禮,惡行不起。人人都能安其居,樂其俗,甘其食,美其服,無相殘害,天下乃治,此乃人道也。常具誠敬,神志清寧,善業日積,招致嘉祥;惡行永絕,災殃不逢。天神眷顧,人民乂安,國家亨利,此乃天道也。祭祀典禮,以德獲福;天神之道,以善免災,這就是神道設教的事功了。

    古聖先賢講人天合一,從起始到終結,人都是引領萬物的主宰,與天地並稱三才,唯有人類能改造大自然,彰顯天地規律。因此,講“道”必然要本之於“人道”(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講“教”必然要先論及人類的生命本質。因為人和動物的區別在於,唯有人能主動接受教化。唯有彰顯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才能探求人性、天道的本始。假若拋開人倫社會的本質需求,而單純言說天地神靈,則是勞民傷財、荒誕擾民。同樣,若不探求宇宙本始、人生本原,只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只顧眼前的一時快活,則是背道離德,必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是君子所不屑為之的。神天之道無他,盡其本性以盡其德、至誠不息以通其道而已。

    所以可見,鬼神天地之道,是從人倫社會的至誠之行而來。人能至誠,則能明天地鬼神之道。同樣,人若是能重神敬天,也就足以能達到至誠之境,成就人生的至高終極境界了。誠則明,不誠則不明。千經萬典,不外乎都是在講這個道理。

    6、為什麼說人人必須修道?

    人只要在正常思維的狀態下,都希望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當人生出現不圓滿之狀況時,大多數人都會自覺的改變自己(除少數人例外),這種不斷改正自己錯誤的舉措,就叫修道。所以修道是每個人必須的人生功課,不論大家“知道”或是“不知道”。

    7、“道家”與“儒家”之異同?

    其實儒道的教義本旨,殊途同歸。教化的角度不同,而所教的道的本質卻是相同的。老子是聖人,孔子也是聖人,其所聞之道,也都同出於自然。老子輕世重身,獨安清淨,故其為道日損;孔子用世存心,砥礪德行,故其為學日益。然而損者是“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以此來體悟性道之真;益者是推己及人、崇尚其功,以此來建立德量之廣。因此,從為教方面而言,還是首先應該知行合一、為學日益。故而,“儒”適用於日常生活,人人樂於服從;而把“道”卻看作高深莫測,認為是隱匿偏僻的“少數派行為”。其實,欲知本源,必須明悟虛極靜篤;欲求功行,必須通達仁義禮信,二者最終是沒有差異的。所以,孔門之徒,傳述《大學》《中庸》的心法,承續修道立德的教化,以傳承先聖法脈,這也是孔子問道於老子的本意。而現在的人卻總是爭論二者的異同,只能說明他們對道並不瞭解,對孔孟老莊的學問之精髓也是一知半解。

    修道之人,不可有儒道門派之分。推而言之,凡是“以道為教”者都沒有門戶區分的必要。這才是信解行證者應該都要知曉的。《大學》《中庸》是儒家版的《道德經》;孔門心傳也無別於老莊之教。《大學》《中庸》乃儒家體道之極。“中”即“道”,乃道之本體;“和”即“德”,明明德,乃道之功用。道憑物而明,物以中合道。所以,守中用中就是明道,止於至善就是明德。《莊子》有云“道通為一”,“道”通達了就為“一”。又曰“唯達者能通為一”,只有通達的人才能一以貫之。不明白此儒道相通之處,就不算是真正的理解儒家和道家,那自然也就不明白“道”之真諦了。

    8、如何理解道與德的關係?

    聖人授人教義,根本宗旨不外明道。儒家《大學》側重言明德,《中庸》側重言明道。德之極能至於治國平天下,道之極能達到至誠至明。德的功用是顯見於外的,道的本體是涵存於內的。所以修道先須立其德。有諸內才能形諸外。本體不建立,功用只能是曇花一現、空中樓閣。《大學》言“明明德”,明德為修道;《中庸》言“修道之謂教”,修道不外乎是明德。二者乃道之體用,教之本末,都不可輕忽。不能只重功用,而忽略了本體;也不能只著意於本體,而忽略了功用。明德之極,即明道;明道之中,不外明德。道、德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名詞,然而,“此兩者,同出而異名”,是一體的兩面性,乃不二之法也。

    9、為何說萬教同源(歸於道)?

    《清靜經》中有云:“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執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大道生育天地,執行日月,長養萬物,故萬事萬物盡在天地之中。所以說萬教同源。萬教無非都是教人認識自然界所具有的各種規律而已。也就是說,各教所教人的理念,其法源均源自同一個地球,即各教聖人均站在同一個觀測點(地球)來觀察宇宙。這也同樣證明萬教來自同一源體,可謂一個宇宙所蘊含的內容,只是各自從不同角度表述而已。

    10、為什麼不能把聖、佛、仙定義為思想家?

    因為此三類人是三種不同教(派)法之信眾所認可的覺悟者,既然是覺悟者,其對自然界的認知早已達不思而得,不勉而中,從容中道的境界。由於不思而得,感而遂通,故聖、佛、仙們是不用思想的。例如日月之迴圈,四季之更替,人類思也是如此,不思也是如此。故聖、佛、仙們只是如實的將這種自然規律客觀的表述出來,無須加註任何自己的思想,因規律的展現,是自然無為的。從思、想二字的結構上我們可以看出,分別是“田”與“相”放在“心”字上,“田”也屬相,故思想可謂是相在心上的作為。《金剛經》中曾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之啟示。故談論思想認知,是未覺悟者行為。因在沒有真正感悟大道之前,需要透過觀察一些事物現象,經過苦思冥想之後,才可對自然的內在規律有所感知,這就需要透過思和想的階段。所以說思與想是未覺悟者必須經歷的過程。但若冠在聖、佛、仙等三教大覺悟者名諱之前,是不恰當的,是不知聖、佛、仙智慧境界高度的表達。故聖、佛、仙不是現在一般學者用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等名相稱謂,所能準確表達其內心之智慧境界。聖、佛、仙所指的只是覺者、智慧充盈者。

    道!本不可說,但因眾生之愚迷,身在“道”中不知道之故,歷代聖賢不得不強為之說。故《道德經》之文,是悟道者為啟發中下根性之人而立文也。迷人因學而有所感悟,因感悟而有所行動,自然進入了習的領域。由時習發現行為之偏差而修正,就自然而然的進入了修道的行列;由修而證,歸於了自然之道,方能感受到《道德經》所給人類帶來的莫大助益。

  • 8 # 國學生活館

    首先宣告一下,這只是我研習《道德經》學習參考的一部分,今天這一篇隨筆。

    很多人學習解讀《道德經》,會糾結於版本問題。因為不同時期的考古,發現《道德經》的版本會有出入。問題來了,版本有出入,裡面的一些文字改變,或者說次序,殘缺等,那這些問題肯定就會影響到我們理解《道德經》。

    但實際上,《道德經》所講的道理,是宇宙萬物,天地人的道理,只要地球跟太陽的關係沒有變,那麼《道德經》所講的道理,都是有效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從義理的高度上去理解,《道德經》所要講述的道理。

    1、天賦

    每個人的天賦不一樣,有的人對於《道德經》 的理解,會比一般人快,高且深。這樣的人可遇不可求,他們看《道德經》,就好像跟老子對話一樣,他們能以神相通,在思想上相通,在義理上極其精準的把握與運用。

    2、文字與時間

    經典為什麼難懂,首先因為高度,其次,因為文字的變更。文字的本質,是承載大道,文字的背後,是天地萬物之象。文字是一種載體,用以承載表達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的。我們以前的古人用的文字是象形字,看字就能夠看到象,然後知道數理。

    而經過歷朝歷代的演變,文字已經逐漸變成了一種“符號”,人們只認字卻不識字。比如西方人那些英文,純屬就是一種符號,沒有任何的意義在裡面。同樣一個單詞,可以隨時變換成不同的字母組成,只要他們的國家這樣規定,大家這樣認為就可以了。

    比如apple,這個單詞,只要願意,分分鐘可以改成“bpple”,同樣是用來表示蘋果的意思,完全不影響大家的認知。比如你從小就學習bpple這個代表蘋果的單詞,長大後bpple就是代表蘋果,因為沒意義,可以隨便組合字母,只需要記住意思就可以。

    再看看我們的漢字,比如“正”字,上面一橫代表天,下面一個“止”字,止於一,就是止於天,人的行為止於天則正,以天道為準則,循天而自然則正。如果人違背天道,妄自妄為,以妄為常,不把天放在眼裡,這個人就不正,不正之人就邪,邪則有病,病則有兇。

  • 9 # 有毅說一

    要理解道德經首先得先理解老子所處的社會時代背景,即《道德經》在什麼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其次理解老子的思想主旨和思想脈絡,結合整個《道德經》的前後脈絡,這樣才不至於偏離太遠。

  • 10 # 水清樸一

    《道德經》當然講的是“道”和“德”,“ 道”是老子的理論基礎及追求目的,而“德”則是老子所倡導的個人修為。

    首先說說“道”

    道究竟是什麼?老子沒說,也不能說,因為根本無法用概念性語言來限定,其實你很難從我們古代的經典著作中去看到有概念解釋這類的內容,為什麼?因為古人是不會輕易下定義的,世人所貴者,書也,書不過語,語不過意,語言文字只不過是傳達思想的載體,我們最終要獲得的是古人的思想而非文字本身,所以古人都很有智慧,在無法下定義的語言環境中讓後人去體證、去對接,文化才得以傳承和發揚,正所謂“道可道,非常道”。老子沒說,我們更不敢輕易去說,只知道老子的道不外就是萬事萬物各自乃至總體的規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說他是道只不過是無奈之舉,按照老子的本義,索性連名字都不能取,但是不取名又如何讓後人知道呢,乾脆就拿一個最接近這種感覺的字來指代好了,這個字就是“道”,有首又有走,有思又有行,知行需合一,所以老子大道不僅是行而上的理論,還有形而下的實踐。

    再來說說“德”

    如前所述,老子大道中形而下的實踐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就是這個“德”字,德就是教人悟道、修道的外化行為指引。上到君王,下至百姓,要怎樣去修道呢?就是靠德的修持,如果把德延伸來說就是老子無為而有為的核心思想。老子很重視無為的價值和意義,他認為人世間出現的一切負面問題都是有為帶來的,所以人要向自然去學習,做到無為。但也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透過無為的做法達到有為的目的。他用水來做比喻就很合適,“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接近大道的也是水,它善變無常、至陰至柔,卻能善利萬物,滋潤一切,無能避之,這就是無為的功用和特點。無在老子那裡是一切可見的出發點,無才能有,無用才能有用,無常才能有常,無形才能有形。老子就是透過這種帶有濃重辯證法色彩的邏輯告訴我們,在重視有的同時,千萬不能忽略了無的基礎地位和作用。

    所以,按照以上邏輯來說的話,老子的《道德經》究竟告訴人什麼呢?簡單一句話:在透過踐行無為思想而獲得有為成就的過程中去體會那無法言表的大道。

  • 11 # 水鳳

    要解釋道生一,先要看什麼是道。

    “道”是一種哲學思想,所謂道生一,其實是老子對萬物本源的探討,從無到有的過程,就像現代科學對宇宙大爆炸的論證,大爆炸開始前沒有“時間”的概念。但要注意,有些人牽強附會的把現代科學的宇宙起源與老子的道德經結合起來,恐怕是中國人的自尊心作祟(雖然不想承認……)

    具體什麼是“道”,老子開篇就說“道可道,非常道”,是抽象的概念,作為萬物起源的表達,緊接其後的“一”“二”“三”也是虛指。

  • 12 # 真理—

    檢視古今中外,特別是這幾年對《道德經》的各種解讀和論述,很遺憾,沒有發現有人真正理解了這本書的意旨。

    在此簡單地告訴大家:1、《道德經》的主旨(文字所要表達的真意)是絕對正確的,是救人救世的不二法寶!有些學者常常提出“一分為二”等等的否定性“高見”,那實在是因為自己愚鈍和粗淺的緣故。2、“道”、“德”就是“時”、“空”,就是生命的本身,就在我們周圍的環境中,就在自然的現象裡,非常真實、貼切。並不是人們認為的很空泛、很故事的那樣。例如:龍捲風就是“道”的現象,颱風就是“德”的現象(如果他們結合在一起,並且存在下去,就是一個大生命,或者叫“天體”)。只要真懂了,就會通透一切,就會驚歎《道德經》的高明和神聖。3、《道德經》之所以在歷史長河中時起時落,是因為得罪了一些昏王與時流。人類的貪念與墮性決定了《道德經》的命運多舛,因而也決定了人類難以拯救。人類追求更發達之智慧、更“優異”於萬物,爭取更多生存空間和更強生存主動……。貌似是對的,卻是很失控的“餘食贅行”,聰明反被聰明誤啊!4、道德(宇宙)造化的神奇和奧妙遠非人類可以理解,其既定的精準法則亦非可以違犯。如果你確實要違犯,那就是拿雞蛋碰石頭,只有死路一條。——這就是天地的遺憾,“老子”的寒心之處。

  • 13 # 佛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

    很多人學習解讀《道德經》,會糾結於版本問題。因為不同時期的考古,發現《道德經》的版本會有出入。問題來了,版本有出入,裡面的一些文字改變,或者說次序,殘缺等,那這些問題肯定就會影響到我們理解《道德經》。

    但實際上,《道德經》所講的道理,是宇宙萬物,天地人的道理,只要地球跟太陽的關係沒有變,那麼《道德經》所講的道理,都是有效的。這就要求我們要從義理的高度上去理解,《道德經》所要講述的道理。有些問題太複雜不是一句兩句話能說明白的,希望你在網上看一下,政法大學郭繼承老師的課,有些問題思想,你我是體會不到的,

  • 14 # 善一鑑聞

    你這個問題,提得過於宏大,非三言兩語能說完。《道德經》所闡述的思想,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誰能真正的說,他能夠完全精到的解讀出來。因為,書中闡述的思想,同樣宏達,包括永珍。如果非要籠統的概括,只能說,《道德經》以及道家,講的是人和自然的關係,講求師法自然,順從自然,大道至簡!一句大道至簡,就已經夠我們領悟一生了!

  • 15 # 弘道

    《道德經》是最偉大的人類經典,值得一輩子反覆學習和體驗。

    此書中講的是人生的大智慧,當然只有真正讀懂和深度體驗的人才能有真收穫。

  • 16 # 人性素養導師阿梅

    謝謝邀請,我認為道德經本來應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事件中被人打散了重新組合改頭換面組織成了一篇新的文章。我透過把道德經重新排序已經整理成了完整的文章。所以我覺得聯絡上下文來理解道德經更能理解。在整理道德經之前我讀了一百多遍的通行版本和幾十遍的帛本道德經,也參考了郭店楚墓版本。比如把道德經第一章放在要把第二十五章的前半部分之後

  • 17 # 至道修煉

    何謂有為?何謂無為?《道德經》指出:“無為而無不為”。又曰“上德無為”,“無為故無敗”......《道德經》裡面,直接出現“無為”一詞的,有13次。

    《道德經》是人類歷史翻譯和發行量最大的經典。歷史上,從韓非子開始,無數名人為《道德經》做了形形色色的註解,一共有八位帝王為《道德經》做過註解,其中唐玄宗李隆基、宋徽宗趙佶、明太祖朱元璋和清世祖順治四位留下注本傳世;而其他人為《道德經》寫的注本,加起來至少超過2萬本。

    同一部《道德經》,有人用它治國,開創了文景之治;有人用哲學解讀它,拿了不止一個博士學位;有人從中悟出高深的科學假想,然後對中華文化頂禮膜拜;有人從中學到深邃的養生思想,功成身退享盡天年......《道德經》,描述的是治國還是修道?是哲學還是“主義”?是宗教還是科學?是養生還是修真?是消極還是積極?

    籠罩《道德經》的,有太多的迷霧了。

    是以,一切《道德經》的註解,不可與《易經》、《黃帝內經》、《陰符經》及尹喜莊列諸子割裂,這些道學元典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最終的指向都是“道”。老子、莊子、尹喜、列子等,同是道學史上的“博大真人”。

    《道德經》揭示了宇宙和生命的終極奧秘,所以可以用於不同領域,但是這些都是外用,《道德經》真正內用之道,是可以長生久視的“聖功”——這就需要用來達到“道”這個本源的核心技術。這個核心技術,與後世層層遞進、性命雙修的金丹大道有很大不同,它直截了當、直指本源,簡單明易、大巧若拙,它甚至不講性命雙修——以“道”涵括“命”,以“德”涵括“性”,有何性命可言?

    這種古樸的證道之術,與黃帝之守神,廣成子之守一,伏羲之“以類萬物之象,以通神明之德”,路子出奇的一致,顯然是同一鼻孔出氣。雖然用文字來描述都是錯,但要勉強為這種證道技術命名,稱為“無為法”無疑是最貼切。

    站在往聖的肩膀上,老子集無為法之大成,併為後人開創出從無為法轉為有為法之道術。無為法特點之一,是直截了當,《道德經》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是獨立的一個無為法,簡易明瞭,依之而修,都可證入“獨立不改”的“天下母”——大道之根。無為法特點之二,是“以一法涵括萬法”,進而“以無法為有法”,故《道德經》八十一章連貫起來,又揭示了無為法深不見底、玄之又玄的九重境界,如學者根基、道德足夠,則九重境界瞬時可達,則不難頓悟乃至頓成。

    用無為法演化為有為法,《道德經》開創出成功的路子。《道德經》八十一章,依《周易》八卦重疊為六十四卦的原理進行疊配,可以生髮出無窮無盡的有為法,適應無窮時空的無窮生命的一切個體差異。如81章重疊,81×81,可演變為6561個證道技術;進行三疊,則有6561×81=531411個證道技術;,進行四疊,則有531411×81=43046721個證道技術......如此反覆疊乘,其法可臻於無窮無盡。

    大道惟一,術法多端。《道德經》囊括了所有人類已知未知之證道法門。

    《道德經》用於證道是它最根本的核心,而推之於各個領域,可以有不同闡釋和解讀,二者乃體用關係,可以相得益彰,並不衝突。是故,《道德經》可以指導科學、宗教、政治、文藝、哲學......乃至一切學科,正如道學是人類一切學科的總綱領一樣。

    但是,羲黃老莊學術之根本,畢竟是“無為法”,因此《道德經》的核心,乃是其中博大精深的無為法,離此則無法透析《道德經》。

    無為法是大道修煉之巔峰,是上古時代一切真人證悟之道樞。秦漢以降發展起來的丹道,則是有為法的巔峰;大道家園傳承的淨土法,則是有為法裡面最具普度精神的典範。有為是無為的基礎,而無為法又是一切有為法的基礎;無為法像太極之中央原點,根據離原點距離的遠近,可以判斷此有為法的高低正旁;無為法的原理,是所有有為法都要遵循的根本原理;一切有為法,最終都要歸於無為法。

    ——節選自太易先生“傳統文化’生命與老莊’學術研討會”

    全文連結請看https://mp.weixin.qq.com/s/CqMp1ihPgwEzNy-W4qPjKA

  • 18 # 艮巽山風

    《道德經》是在易經的基礎上發展出的對宇宙、世界、人生規律的總結。“她”是認識客觀規律指導人生實踐必不可少的良師益友。讀“她”必須用“心”讀,向內求索,反求諸己。“她”是大智慧,是“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 19 # 西蜀府河人

    大道至簡,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陰陽的交替、迴圈。所以,上古之人命名為易。

    要讀懂《道德經》,首先要搞清什麼是陰陽!太極圖,一陰一陽,一黑一白,一坤一乾,一地一天。所以老子說要“知其白,守其黑”,先要搞清什麼是陰陽黑白!

    莊子也強調“古之明大道者,先明天而道德次之……”。古時候明白大道的人,首先要明白天。天乃道,天即是道。明白了什麼是天,當然就明白了什麼是道!

    都知道,《易經》中陰陽首先代表坤和乾,有形的地和無形的天,這是大的範疇。

    “萬物負陰而抱陽”,萬物皆有陰陽!那麼萬物的陰陽又是什麼呢?

    “陽瀟瀟兮發乎天,陰赫赫兮發乎地,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發乎天者歸於天,發乎地者歸於地。精神離形謂之鬼,鬼者,歸也。”

    對於人而言,人的精神來自於無形的天,骨骸肉體(父母所賜)來自於有形的地。那麼人的陰陽就是有形的肉體骨骸(陰)和無形的精神(陽)。因此,人死是陰陽兩分,有形的骨骸肉體來自於地,歸於地,入土為安。無形的精神來自於天,歸於天,天人合一。離開肉體骨骸的精神,就稱之為鬼,鬼,就是歸的意思。所以古人又稱人死為:歸天,精神歸於上天。

    精神,其實就是意識!是古人給意識到命名!“精者,小之微也。” 神:神識,即意識。所以,意識是精細、細微的物質!

    “精神者,天之分。”既然,精神是天分出來的,那麼,天就是精神體、或者說是:意識體!

    明白了“天”是精微的精神、意識體,就明白了天為何會生萬物,道生萬物。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是由小及大,因此老子用了一系列的排比句來說明:“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天、道就是看不見的精微的“毫末”,地,就是從天、道中分離出來的看不見的“毫末”(道生一),“毫末”聚而成氣(一生二),氣再聚而成形、成質(二生三),形成地球。有天地然後有萬物,(三生萬物)。

    《易經》用“一”陽爻代表陽、天,兩條聚在一起的陽爻“——”代表陰、地。所以陰陽的關係是聚和散的關係。是“”同出而異名”。就像水,凝整合氣、氣再凝聚為霜、雪、冰。形態不同,名稱各異,但本質還是水。有形的萬物,形態不同,但本質都是精微的“毫末”——天、道,凝聚而成。故曰:“天地含精,萬物化生”。

    所以,陰陽就是物質和意識!老子樸素地稱之為有無——有形和無形。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天地,然後有萬物 ,所以“天下萬物生於有”。有形的“地”生於無形的天、道、精神,所以“”有生於無”。

    “精神四達並流,無所不及。上際於天(天道),下蟠於地(地道),化生萬物(人道),無所不育。”——莊子。

    所以道,就是無形的精神!是構成天地萬物共有的東西!

    精神(無形)就像水,凝而墜地,蒸而昇天,迴圈往復,周流不息,是不斷迴圈的,不是一成不變的。

    “有形有名”——莊子,無形則無名。所以,有名和無名,是有形和無形的代名詞。

    故曰“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無形(精神、意識),可以是無形(精神、意識),但不會永恆是無形(精神、意識),有形(物質)可是是有形(物質)的狀態,但不會永恆是有形(物質)。

    “無名(無形天、精神、意識)天地之始,有名(有形的地,物質)萬物之母”。

    總之,要讀懂《易經》《道德經》都必須先搞明白陰陽。因為《易經》《道德經》就是在講陰陽。搞明白陰陽,才知道什麼是“易”“道”。

    我們天天都掛在嘴邊、天天都在講:知道、明白、明天。道、白、天就是太極圖的白魚。我們無時無刻不是在用精神駕馭著肉體、骨骸,工作、生活。

    “百姓日用而不知,君子之道鮮矣!”

  • 20 # 寂靜之聲秦

    古今對《道德經》的註解很多,爭議也很多,不同年代版本的發現更是《道德經》蒙上神秘色彩,現在我們讀到的多是長沙出土的帛書版本,有人又以馬王堆的竹簡版本修正帛書版本,還有人懷疑老子是否真的存在,因為又有發現,春秋時代還出了一個“老子″但不叫李耳;因此質疑《道德經》不是李耳所著而是另有他人。

    再看“德″,原字應為“得″,德是什麼?德就是由道而生的萬千個體所具有的自然稟賦,不會改變。書裡主要講人的稟賦修為應合道,雖然人的稟賦不會改變但人又有其它生命所不具有的意識思維稟賦,所以人可以修“德″像道一樣“無為″,也就少了人的“煩憂″。

    最後說“經″,象織布機,無“經″就不能成布,因此“經″就指必須必然自然不可另開的途徑。所以說我們不談論《道德經》大道理,我覺得該書字字珠璣,大家只要知道書的根本,老子深遂的思想不能深刻理解把握,用巜道德經》裡的章句理解了作座右銘,做生活指導也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性和社會的陰暗面,應該告訴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