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鬥禾的田園山水

    三國演義是小說,小說可以虛構,講求藝術的真實,三國志是正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追求生活的真實,追求審美的享受

    看三國演義,瞭解真實的歷史看三國志

  • 2 # 等待發炎的扁桃體

    《三國演義》(Three Kingdoms Era)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該作品成書後有嘉靖壬午本等多個版本傳於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崗對《三國演義》整頓回目、修正文辭、改換詩文。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鬥爭與矛盾的轉化,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全書可大致分為黃巾起義、董卓之亂、群雄逐鹿、三國鼎立、三國歸晉五大部分。在廣闊的歷史舞臺上,上演了一幕幕氣勢磅礴的戰爭場面。作者羅貫中將兵法三十六計融於字裡行間,既有情節,也有兵法韜略。《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史書,如官修的王沈《魏書》、私撰的魚豢《魏略》、官修的韋昭《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漢無史官一職,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陳壽前半生是在蜀漢度過,入仕後,受宦官黃皓排擠而不得志。蜀漢滅亡後,陳壽歷任著作郎,晚年多次被貶,屢次受人非議,歷經十年艱辛,完成了國別體史學鉅著《三國志》。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為了避免曹魏的《魏書》與北魏的《魏書》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鹹平六年(1003年)將三書合為一書,最終成書。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此書完整地記敘了自漢末至晉初近百年間中國由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全貌。《三國志》也是二十五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範。

    《三國演義》的成書是幾百年的民間積累,是民間忠君愛國,忠義機變思想的體現。主要內容借鑑陳壽的《三國志》和裴松之注的《三國志》。

    陳壽編的《三國志》是官方史書以嚴謹著稱。

  • 3 # 量子軌跡之文以載道

    《三國志》是正史,更貼近真實歷史事件和人物;而《三國演義》是小說,文學作品跟史實還是有些差距的,讀起來有意思一些。

  • 4 # 夜秋吟

    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小說。三國志是西晉史學家陳壽寫的史書。《三國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三國志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65卷,包括魏書30卷數數15圈等。三國志是國別體,《三國演義》是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三國志創作與280年到290年,西晉時期《三國演義》創作於元末明初洪武年間。

    三國志更接近現實,《三國演義》是明間藝人說書說的,有很嚴重的個人取向。

  • 5 # 巴陵人說歷史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創作的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是基於《三國志》和其他野史創作出來的小說,所以叫演義,演的成分大,但是基本的歷史框架和重大歷史事實都是真實的。 《三國演義》是小說,對於人物的描寫多有偏離史實,多有過份英雄化或醜化某些人物。而且小說突出“擁劉反曹”的主題,以蜀國為正統,魏國和吳國描述較屬於陪襯的感覺。《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長篇小說, 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三國志》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全書共六十五卷,《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三國志》名:為志其實無志。魏志有本紀,列傳,蜀,吳二志只有列傳,陳壽先為蜀臣,後為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國志》尊魏為正統。三國志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三書單獨流傳。為了避免曹魏的《魏書》與北魏的《魏書》相互混淆,北宋王朝在鹹平六年(1003年)將三書合為一書,最終成書。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陳壽敘事簡略,三書很少重複,記事翔實,在材料的取捨上也十分嚴慎,擁有文辭簡約的特點,但也造成關鍵人物記載史料不足的缺點。同時也因為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史學界把《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視為紀傳體史學名著。

    若論史學價值,《三國志》高於《三國演義》;若論文學價值,《三國演義》高於《三國志》。

  • 6 # 風吹青竹搖162015807

    三國演義,名著,通俗易懂。

    三國志,太深奧,我都看不懂。

    我不懂三國志,更不想裝文化人。

  • 7 # 老龔166916589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有好多情節經《三國演義》虛構而成,《三國志》查無記載。

    。從主要人物來講。劉備身份,沒有西漢景帝之後,中山晴王玄孫之說。‘’志‘’沒有《桃園三結義》。‘’志‘

    關羽無後代。‘’志‘’沒有借東風,草船借箭。‘’志‘’沒有曹操迫走華容道,更沒有捉放曹。‘’志‘’沒有空城計。‘’志‘’沒有華佗給曹操開臚治瘋。

    。初步對照有這些不同。如有不當請大師們批評,指正。

  • 8 # 不讓胖的吃雞腿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的主要不同如下:

    第一,創作時間不同

    《三國演義》創作於明朝初年,《三國志》創作於西晉時期。

    第二,作者不同

    《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三國志》作者是陳壽。

    第三,體裁不同

    《三國演義》是章回體小說,《三國志》是紀傳體通史。

    第四,價值意義不同

    《三國演義》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三國志》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

    第五,真實性不同

    《三國演義》整體的真實性較低,存在許多演義杜撰的成分,《三國志》的真實性較高。

    第六,篇幅不同

    《三國演義》篇幅較長,《三國志》篇幅較短。

    第七,歷史地位不同

    《三國演義》位列四大名著之首,《三國志》位列二十四史的前四史。

    第八,傳播範圍不同

    《三國演義》傳播範圍極廣,遍佈整個漢文化圈,《三國志》主要傳播於歷史界。

    第九,影響力不同

    《三國演義》影響力極廣,以至於裡邊的虛構事件也被認為是真實的,《三國志》的影響力要遜色許多。

    以上便是《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主要不同,如有疏漏,敬請指正。

    我是萌之帆,熱愛文化的小青年。

  • 9 # 微笑善

    前者是小說,後者是正史,這是最大的區別。

    主要的區別有三點: 

    一是體例不同。《三國志》是史書,是對三國曆史的較為客觀的敘述。而《三國演義》則是歷史小說,是對三國曆史的人為演繹,其中加入了很大成份虛構的內容; 

    二是成書時間不同。《三國志》成書於西晉初年,距離三國很近,因而可以保證這部史書的真實性。而《三國演義》成書於元末明初,摻入了大量民間傳說; 

    三是承續關係不同。陳壽寫作《三國志》依靠的是他自己多年收集的歷史資料,而羅貫中撰寫《三國演義》則主要取材於《三國志》。也就是說,《三國志》是《三國演義》的母體。

    從董卓看《三國演義》中的演義成分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是一部以尊劉貶曹為主旨的小說,不光從尊劉貶曹這個廣泛認可的看法,從小說這個名號也不難猜出,此書與史實有一定出入。而這也是一直對三國演義就是歷史深信不疑的我,在本單元學習過程中最為震驚的一點。不過我因此也更加想探究一下這部分失實體現在何處。三國演義中有很多臉譜化的人物,董卓作為一個很早出場並且隨即就被誅殺的角色臉譜化最為明顯,這樣一個單調到極致的人物自然引起了我的關注。

    在閱讀了三國志董卓相關的章節之後,我發現關於董卓成名之後的令人髮指的暴行兩書基本一致,甚至有語句是作者從三國志中借鑑而來。但是董卓並不完全只是這樣一個暴虐無道,沉迷美色的昏君,在三國志中有這樣的描寫:“為軍司馬,從中郎將張奐徵幷州有功,拜郎中,賜縑九千匹,卓悉以分與吏士。”董卓既然能將朝廷的賜賞全部贈與將士,說明他此時還十分仗義,對下屬十分關照,這與我們瞭解的惜財如命的董卓並不盡然相同。

    靈帝紀中也有這樣的描寫“卓覆上言:“臣掌戎十年,士卒大小,相狎彌久,戀臣畜養之恩,樂為國家奮一旦之命,乞將之州,效力邊陲。”卓再違詔敕,會為何進所召。”從這段語言中也可以感受到董卓為朝廷獻身,甚至不惜效力邊陲的決心,看起來並不像一個無恥反賊的作風。

    當然這些只是從他當上幷州牧之前的表現,他的所作所為在我來看能歸結為兩個原因:當今隱忍都是為了以後的權利和享樂,或是他在當上大官之後心境發生了大變。我不能看出究竟是由於什麼,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過無可否認的是如果羅貫中希望塑造出一個單純暴虐的昏君形象,前面這些行為都不能被編入演義,否則這個角色的特色就不再鮮明。

    從當上幷州牧到董卓被刺前的大多情節與描寫不在此贅述。值得分析的事件有三,分別是十八路大軍討董卓,貂蟬離間呂布董卓的情節,董卓死前的一系列徵兆。

    十八路大軍這一宏大的場景在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我無從得知這支大軍是否存在,但在演義中的確成為了重要的一部分,作者用三回的篇幅從大軍的組成講到最終瓦解,大家轟轟烈烈去討董卓,最終董卓逃跑時卻無人追趕,只有曹操一心為國除害,不料被李儒的精妙計策擊破。對於這個情節的安排,唯一的解釋是以董卓為契機,豐滿曹操的人物形象,以便後文可以充分“尊劉貶曹”。這一戰也可以視為曹操成長的一個重要時間點,讓他懂得了重用謀士,這個情節和此前獻刀董卓然後逃跑期間斬殺伯奢一族的情節也將他的狡猾奸詐和不擇手段展露無遺。

    貂蟬這個人物必然是從未存在過了,“卓稱賞不已,允命貂蟬把盞。卓擎杯問曰:“青春幾何?”貂蟬曰:“賤妾年方二八。”卓笑曰:“真神仙中人也。””這段三國演義中的描寫充分體現出了董卓的好色,此前董卓的語言基本全是“卓大怒曰”,但此處見到貂蟬後卻是“卓笑曰”足以看出他對美女和對他人的態度之差異。事實上離間計在三國志中的中的描寫不到一百字,但是羅貫中成功用新增貂蟬這一個人物讓這個情節變得跌宕起伏,董卓這個人物因此更加令人厭惡。王允先佯裝把貂蟬許配給呂布然後再欺騙董卓把貂蟬獻給他,最終引發父子矛盾,呂布殺卓。此計絕妙至極,但是風險性也極高,相比三國志中呂布直接被王允收買然後刺殺,這個改寫更加引人入勝也更戲劇性。衝突無形之中被作者捏造出來,比如董卓想要直接放棄貂蟬以維持父子關係的時候,貂蟬隨機應變苦苦求情,董卓隨即改變主意,不僅體現出貂蟬的楚楚可人,機靈活潑,還顯出董卓的愚蠢。

    還值得一提的是董卓用方天畫戟刺呂布的情節和上朝前的一段段預兆。刺呂布自然是作者捏造而成,但是這個情節卻成功加速了父子矛盾,使得下一步刺殺順理成章地進行,否則呂布心境的轉變則會太過突兀,無法讓人信服。上朝確實是真實的,史書中的描寫如下

    “是時,天子有疾新愈,大會未央殿。布使同郡騎都尉李肅等,將親兵十餘人,偽著衛士服守掖門。布懷詔書。卓至,肅等格卓。卓驚呼布所在。布曰“有詔”,遂殺卓,夷三族。”

    演義中出現了很多憑空產生的徵兆比如“次日,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可惜董卓被愉悅衝昏了頭腦,沒有哪個徵兆讓他發現這一天的不吉,這是古代小說對於一個重要人物或是大事必要的描寫,一方面充實了劇情,一方面也讓他的死充滿神話色彩,這個改編無法評判孰優孰劣,只是傳統罷了。

    總而言之,讀三國一定要帶著一雙明亮的眼睛,要懂得識別情節真實與否,不要輕易將演義小說當成真的歷史講出去。時常與史料比較一下,也許會有意料不到的結果,三國演義中還有很多值得細思的改編,所以帶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閱讀這本中國古典文化的精粹,先要收穫這本書中的文學技巧和方法,其次再瞭解一下茶餘飯後的談資才是這本書最好的開啟方式。

    透過官渡之戰分析三國演義中尊劉貶曹的傾向

    公元200年,在今天的河南省給你鄭州市中牟縣的東北部,也就是當時的官渡,發生了一起歷史上極為著名的戰役——官渡之戰。這場戰役改變了東漢的狀況,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在後世關於這場戰役的記載上,《三國志》從歷史的角度記述了戰爭的過程,《三國演義》則是以類似講故事的方法記敘的。

    在人們對於東漢末年官渡之戰歷史的理解過程中,經常會有人誤解,認為《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才是事實。但是,經過與《三國志》的比對,不難發現其實在很多地方,作者都進行了藝術化的加工和修改。以下幾條分別摘錄與《三國志》和在《三國演義》。

    1、戰前準備

    “是時袁紹既並公孫瓚,兼四州之地,眾十餘萬,將進軍攻許。”《三國志》中有提到,袁紹和公孫瓚帶領十萬兵力進攻許昌。而《三國演義》中說道:“且說陳震回見袁紹,具說:‘孫策已亡,孫權繼立。曹操封之為將軍,結為外應矣。’袁紹大怒,遂起冀、青、幽、並等處人馬七十餘萬,復來攻取許昌。”二者的數量上,從真正的10萬,到虛構的70萬,增加了60萬人。

    “時公糧少,與荀彧書,議欲還許。彧以為‘紹悉眾聚官渡,欲與公決勝敗。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且紹,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夫以公之神武明哲而輔以大順,何向而不濟!’公從之。”而《三國演義》中,對於荀彧的話加以了一定修飾,主要內容和態度沒有改變。“彧以書報之。書略曰:“承尊命,使決進退之疑。愚以袁紹悉眾聚於官渡,欲與明公決勝負,公以至弱當至強,若不能制,必為所乘:是天下之大機也。紹軍雖眾,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濟!今軍實雖少,未若楚、漢在滎陽、成皋間也。公今畫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進,情見勢竭,必將有變。此用奇之時,斷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曹操得書大喜,令將士效力死守。”

    2、戰時

    “冬十月,紹遣車運谷,使淳于瓊等五人將兵萬餘人送之,宿紹營北四十里。紹謀臣許攸貪財,紹不能足,來奔,因說公擊瓊等。左右疑之,荀攸、賈詡勸公。公乃留曹洪守,自將步騎五千人夜往,會明至。瓊等望見公兵少,出陳門外。公急擊之,瓊退保營,遂攻之。紹遣騎救瓊。左右或言“賊騎稍近,請分兵拒之”。公怒曰:“賊在背後,乃白!”卒皆殊死戰,大破瓊等,皆斬之。”可以看出,《三國志》中對戰爭的描寫十分精煉,短短几句就把官渡之戰戰時的整個過程表達清楚。《三國演義》實際上大多數內容是擴充於《三國志》的。另外,《三國演義》中有一些內容為了表達尊劉貶曹的主旨思想,加入了一些戲劇化描寫。比如說:紹問:“如何失了烏巢?”敗軍告說:“淳于瓊醉臥,因此不能抵敵。”關於“淳于瓊醉臥”這個事情,《三國志》中壓根就沒有提到。

    透過這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作者在縮小曹操的成就,把一些戰爭的勝利歸結於偶然的因素。

    3、總結

    綜合兩點來看,不難看出作品中是存在一些矛盾的。比如說先是增加了袁紹的兵力7倍之多,後來又把曹操能夠攻佔烏巢歸結於偶然的因素。我們可以簡要推理,作者之所以增加袁紹的兵力,是為了使得整個戰爭場面更加的緊張刺激,可以吸引住讀者更多的興趣,同時也並沒有違背“尊劉貶曹”的總體思想。而後面把整個官渡之戰的重要環節——襲擊烏巢歸結到偶然因素,才是這種思想的一種體現。

    另外,在歷史上,其實在南宋以前都是尊曹貶劉的。這是因為在南宋之前的首都都在北方,當地人都認為自己是魏國是正統的皇室。但是南宋時期,國家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侵略,被迫居於南方。當時朝廷的不抵抗政策,激起了很大一部分底下民眾的憤怒。於是朝廷就對外宣傳說自己這樣是仿照劉備的做法,稱自己是漢室的後代。這樣才緩和了一次次底層勞動人民的起義。於是,漢室為正統,尊劉貶曹的思想自從南宋以來就取代了原有的魏國正統、尊曹貶劉的思想。正是這樣,流傳到作者那一代時,作者才能被這種思想所感化,寫出帶有這種思想色彩的小說。

    綜上所述,總體上的思想方向“尊劉貶曹”是在作者寫書以前確定的,作者的這本書極其成功的把這種當時主流思想表達出來,才能成為當時的思想導向。

    歷史與演義之中的“兩個”王朗

    《三國志通俗演義》(簡稱《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據考證應為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中描繪了大量的栩栩如生並廣受勞動人民喜愛的人物形象。但由於《三國演義》畢竟是一本小說,自然會對歷史進行一定程度上改編。再加之其敘述視角的特定性,造成了一些本來的大人物在書裡成了配角的情況。這一情況在魏國,吳國的文官描寫上尤為嚴重。鑑於此,筆者決定對現在在網路上非常出名的魏國司徒王朗進行人物分析。

    (一)《三國演義》中的王朗

    在三國演義中王朗的戲份並不多,主要集中在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出現在第十五回。“會稽太守王朗,欲引兵救白虎。”是他在本書中的第一次亮相。這次亮相的主要原因還是為了搭救嚴白虎。但這個亮相的結局卻並不圓滿。反倒是體現了王朗在決策上的優柔寡斷和在軍事上地區的平庸之才。像“先軍大亂”“固守會稽”這樣的描寫無不表現著王朗的被動。最後更是落得嚴白虎被殺,“王朗聽知前軍已敗,不敢入城,引部下奔遍海隅去了。”的下場。

    王朗的第二次大規模露臉就是在曹魏政權建立之時。也就是《三國演義》的第七十九和八十這兩回。在這兩回當中,王朗是魏國文臣當中的主心骨。“於是曹丕安居王位,改建安二十五年為延康元年;封賈詡為太尉,華歆為相國,王朗為御史大夫;大小官僚,盡皆升賞。

    ”也是推翻漢朝統治,建立曹魏政權的排頭兵。但這排頭兵可並不是什麼好詞,王朗的所作所為,完全是不忠於漢王朝統治的表現。並且他帶有強烈的篡逆之心,甚至直接去勸漢獻帝退位。“王朗奏曰:“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遲則生變矣。”帝大哭,入後殿去了。百官哂笑而退” 但同時對曹丕卻別無二心。“丕從之,令王朗作表”這種兩面人般的行徑被人們所不齒,自然在書裡的描寫也沒有任何的讚美之詞(沒有批判的句子就不錯了)。

    第三段就是第九十三回的王朗之死了。這一段我們可以假借諸葛亮之口得到很多的資訊,甚至於直接的評價。首先是王朗的自大和自負“朗曰:‘來日可嚴整隊伍,大展旌旗。老夫自出,只用一席話,管教諸葛亮拱手而降,蜀兵不戰自退。’”他很明顯對自己的對手沒有好好做過心理戰的調研。其次就是王朗他幾乎就沒有什麼優點,他“反助逆賊,同謀篡位”,他還是“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所以最後的評價自然就是“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了。讀到這裡,我們大概可以拼湊出《三國演義》中王朗的形象了。沒有什麼軍事才能,也沒有什麼精彩的決策。同時還是一位篡逆之臣,在漢朝這座大廈將傾之際又給了一腳。總之這人乾的好事幾乎沒有看到。但作惡卻多如牛毛。但,筆者不禁思考,真實的人物怎麼可能是這個模樣呢。(二)正史中的王朗。在三國志魏書當中,王朗的形象還是相對較為正面的。但是也不乏比《三國演義》寫的更加具體的部分。比如說會稽之戰後,《三國演義》只說王朗逃走了,但《三國志魏書》卻直接點明瞭王朗的去向——投靠孫堅去了。在這裡,王朗的人物形象甚至還不如《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形象好看。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王朗也算是深諳“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處世之道了。但正史與《三國演義》區別最大的當屬王朗之死的情節。據《三國志》記載,王朗死於太和二年的十一月。此時諸葛亮的北伐早已經在太和元年結束了。這之間差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所以以此看來,這二人是否正面交過手都是一個疑問,更別說一個人另一個人罵死的故事了。實際上,王朗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善終的高官了。最後談談王朗在魏國任司空及司徒時的作為吧。“上疏勸育民省刑曰:“兵起已來三十餘年,四海蕩覆,萬國殄瘁。賴先王芟除寇賊,扶育孤弱,遂令華夏復有綱紀。鳩集兆民,於茲魏土,使封鄙之內,雞鳴狗吠,達於四境,蒸庶欣欣,喜遇昇平。今遠方之寇未賓,兵戎之役未息,誠令復除足以懷遠人,良宰足以宣德澤,阡陌鹹修,四民殷熾,必復過於曩時而富於平日矣。易稱敕法,書著祥刑,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慎法獄之謂也。昔曹相國以獄市為寄,路溫舒疾治獄之吏。夫治獄者得其情,則無冤死之囚;丁壯者得盡地力,則無饑饉之民;窮老者得仰食倉廩,則無餧餓之殍;嫁娶以時,則男女無怨曠之恨;胎養必全,則孕者無自傷之哀;新生必復,則孩者無不育之累;壯而後役,則幼者無離家之思;二毛不戎,則老者無頓伏之患。醫藥以療其疾,寬繇以樂其業,威罰以抑其強,恩仁以濟其弱,賑貸以贍其乏。十年之後,既笄者必盈巷。二十年之後,勝兵者必滿野矣。”這是一封上疏,其中情真意切,而且體恤人民,發展國家的主要思路都非常好的得以體現。哪怕從一封奏摺上來看,王朗治國,絕不會差,他也絕非不是雞鳴狗盜,諂諛獻媚之徒。他是有理想,有學問的政治家。(三)總結。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為了突出蜀漢的正統形象,作者甚至打亂了時間軸並編出來了一出罵戰的好戲。這所表達的尊劉貶曹的思想,就再鮮明不過了。更不用說只提王朗為官,而不說王朗作為的這樣的障眼法了。綜上,《三國演義》的思想,無外乎就是尊劉。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對比

    高一 敖翔

    在《三國演義》中,劉備被寫成一個愛哭的人:有人統計在一部《三國演義》中,劉備哭了不下三十次之多,以至於民間有句歇後語:“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例如:三顧茅廬時,見到了諸葛亮後,因為諸葛亮開始並不答應出山,劉備便大哭起來,“淚沾袍袖,衣襟盡溼”,“孔明見其意甚誠”,於是答應出山。取西川時,為了獲得 張松的西川地圖,劉備在他面前“潸然淚下”,感動得張松自己主動獻出。還有,在甘露寺時,劉備對吳國太“泣而告曰”,挫敗了孫權暗殺他的陰謀;在孫夫人面前“暗暗垂淚”,達到了利用孫夫人保護他回荊州的目的。在面對魯肅索荊州時,利用對方仁厚長者的弱點,劉備在其面前“掩面大哭”。

    由於這些描寫,使得很多人評價劉備沒出息,而認為劉備一生的成就幾乎都是源於諸葛亮。

    但作為正史的《三國志》對劉備的記錄自然要準確和公正得多,說他盡有高祖之風,是英雄之器。

    《三國志》中的劉備為人寬厚,禮賢下士,有漢高祖的遺風,是個英雄。在複雜的政治鬥爭實踐中,劉備領略到遵循儒家政治思想理念對於角逐天下的重要性,十分注意自身品德人格的修養,樹立賢德之君的風範,因而他能將一大批優秀的政治、軍事人材收為己用。例如:《三國志》記載,劉備當平原相時深得人心,郡民劉平不服從劉備的治理,唆使刺客前去暗殺。劉備毫不知情,還對刺客十分禮遇,刺客深受感動,不忍心殺害劉備,便坦露實情離去。

    劉備的這些品格也使他被當時人所敬重。所以當劉備幫助陶謙守護徐州時,陶謙將徐州和家人託付給劉備;兵敗投靠曹操時,曹操給予厚待;離開曹操投靠袁紹時,袁紹之子袁譚出城百里相迎;投靠劉表時,劉表出城十里相迎;劉備雖然出身低微,實力很弱,卻得到荊州、益州大批人才相助。

    從《三國志》記載可以看出,劉備是個不屈不撓的人,始終不肯屈於在別人手下。而且,他機敏而具有鬥爭技巧,能察準確覺到對方的度量必定容不下自己,而這時候,他並不急著和對方競爭,而是先想到了避開對方、避開禍患。

    在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中,劉備集團的力量相對較弱,又無穩定的根據地,一直處於顛沛流離的境地。曾經一度寄居大軍閥曹操、袁紹、劉表之下,但他審時度勢,在多次輾轉中得以保全,以其相對單薄的力量,最後佔荊州、聯孫吳、退曹兵、入四川,在221年於成都稱帝建立蜀漢王朝,疆土包括今四川及雲南、貴州北部、陝西舊漢中府一帶。

    對比《三國演義》和《三國志》,可以看出,為了迎合後世儒家對於君主德治的理想,《三國演義》對劉備做了很多扁平化的處理,使他成為了仁義的化身,而淡化了他的英雄氣和作為一代梟雄的雄才大略。而《三國志》中的劉備,則是更具備帝王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三國演義》任務三:歷史對照分析

    初讀《三國演義》,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一人“生得氣宇軒昂,威風凜凜”令董卓瞬間不敢再對他的主公輕舉妄動;他“手持方天畫戟”自恃天下無敵;他“一箭正中畫戟小枝”從而使袁紹,劉備二人各自退兵。但同時他也擁兵自重,言而無信,多次違背諾言而三易其主。歷史上的他與書中是同一個“他”嗎?這位將軍正是我們本篇文章要探討的中心人物,絕世無雙的武將——呂布,呂奉先。

    在第十八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門樓呂布殞命》中,呂布在《三國演義》中的性格與形象得以全部的展現。起先時面對曹操數萬兵馬來攻城,陳宮多次諫言,勸呂布親自率一隊兵馬埋伏於城外,而其親自死守城池,這樣一來兩相呼應,必可退曹操之兵。呂布起先答應,但在嚴氏的苦苦哀求“君委全城,捐妻子,孤軍遠出,倘一旦有變,妾豈得為將之妻?”以及“將軍若出,陳宮、高順安能堅守城池?倘有差失,悔無及矣!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幸賴龐舒私藏妾身,再得與將軍相聚;孰知今又棄妾而去乎?”下最終放棄了天賜良機,以“吾思遠出不如堅守。”拒絕,而當陳宮提出應當截斷曹軍糧道時,呂布又以“操軍糧至者,詐也。操多詭計,吾未敢動。”而逃避,反而選擇了死守城池。

    從戰略戰術的角度來講,困守孤城是萬萬不可的,一旦城池外圍陣地盡失,而城外也再無可用之機動兵力,則終會因主動權不在手中而任由敵方隨意擺佈,時間一久軍心必會潰散,城池即使尚未被攻破,城內也會多自相殘殺,最終不可避免地成為一場無法控制的屠殺。後世中的諸多戰役都證明了這一點,可見這大抵是正確的。 呂布身為一名久經沙場的老將自然會對此有深刻的認知,但為了嬌妻美妾的歡心寧可如此亦不出城探尋勝利之機遇,可以看出其不分主次,玩物喪志的性格。當然,可能有人會說,呂布是為妻妾所惑,可見紅顏禍水。但是傾君一笑為紅顏的是呂布,為了妻妾而放棄主動出擊的也是呂布,又憑什麼將責任怪罪到別人身上呢? 

    由此可見,雖然在《三國演義》中呂布其驍勇善戰是為眾人矚目的,但其總體事蹟並不光輝,甚至可以說總是賣主求榮,導致最終落得“三姓家奴”的標籤;且其總是為女色所惑,為此甚至丟了自己的性命的糟糕將軍,同時也總是因為不信任下屬而錯失良機,獎罰不明而慘遭背叛,最終被浮於下邳,可以說在小說中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反面人物。

    而正史中的呂布是怎樣的人呢?先來看看正史中嚴氏是怎麼跟呂布說明情況的:“布妻謂曰:‘將軍自出斷曹公糧道是也。宮、順素不和,將軍一出,宮、順必不同心共城守也,如有蹉跌,將軍當於何自立乎?原將軍諦計之,無為宮等所誤也。妾昔在長安,已為將軍所棄,賴得龐舒私藏妾身耳,今不須顧妾也。’”。可以發現, 《三國演義》中隻字未提陳宮與高順的不和,只是單純的指出了呂布只是因為不肯捨棄嬌妻美妾而放棄主動出擊,可見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同時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嚴氏雖然更多的是為自己著想,但同時也提醒了呂布要注意諸將之間的不和,可見雖為婦人,但也有些智謀。同時呂布如果說只因不忍妻妾遠離自己而困守城池可以說他沉迷女色而錯失良機,但如果是他考慮到了陳宮與高順的不和後為以防萬一而坐守城池,那麼只能說他是相當有深謀遠慮的。同時《三國志》中也指出:“布雖驍猛,然無謀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但信諸將。諸將各異意自疑,故每戰多敗。”他雖多疑,但還是信任自己手底下的眾將領的,如果他確實是因此而不主動率兵出擊,只能說明嚴氏的判斷是準確的,是透徹的,以至於信任陳宮,高順的呂布也不得不對此防備。

    由正史可以看出,呂布雖然言而無信且只有匹夫之勇,但在關鍵時刻還是較為清醒的,同時其憑藉高超的武藝與無畏之膽量也曾闖出一片天地,總的來講還是不錯的將軍。

    如此之大的差別強烈地體現出了尊劉的味道: 如果呂布是天下第一,那把劉關張三人置於何地?如果呂布是天下第一,那劉備又有什麼突出的優勢來體現其恢復漢室的正統性呢?由此來看,呂布被黑化實屬必然,其實是主觀色彩在影響其形象的黑與白。

    諸葛亮——歷史與文學形象

    諸葛亮可謂是《三國演義》這部作品絕對的核心人物。書中的他是第一個把“天下三分”的局勢理清的人,並幫助劉備絕地逆轉,從一個落魄軍閥一下成為了一方帝王。小說中更是用濃墨重彩描寫了他的種種戰術,從調兵遣將到奇門遁甲,最後甚至還有點燈續命這樣奇妙的法術,把諸葛亮描繪成一位戰無不勝的神仙。

    隨著學習的深入,我們發現《三國演義》有很多虛構的部分,有些人認為,諸葛亮根本沒有小說中那麼厲害。

    歷史中的諸葛亮有《三國演義》中那麼厲害嗎?答案是有的,但這種厲害,和書中的不太一樣。諸葛亮的才能更對錶現在內政外交方面,至於戰術方面,並沒有那麼突出的作為。如今,任何有點《三國演義》之外三國曆史知識的人都知道,赤壁之中諸葛亮的功勞主要是孫劉聯合,至於打敗曹操,還要歸功於周瑜。後面六出祁山,諸葛亮失敗而歸,小說中給出的解釋是“有人誹謗諸葛亮謀反”或者“有人假傳聖旨讓丞相收兵”然而事實上那時的諸葛亮已經集軍政大權於一身,出師不利,只能是他自己的錯。至於七擒孟獲,書中的誇大更是過於明顯,而“七擒”的精髓其實是一種外交策略。

    而反倒是諸葛亮治理內政外交方面的能力,在小說中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益州本身不是什麼豐饒之地,加之很多地區在當時還未開化,能在這樣的環境維持能夠自給自足,甚至興兵北伐的國力,實在是難能可貴,這些在書中只是一筆帶過。外交方面書中稍有體現的,無外乎舌戰群儒與罵死王朗,前者少不了魯肅周瑜的支援,後者只增笑耳,至於他一生為聯合東吳做出的種種努力,書中寫到的,實在太少。

    為什麼羅貫中要這樣寫《三國演義》呢?《三國演義》中既沒有刻意抬高諸葛亮,也沒有貶低他,寫出的,卻不是那個真實的諸葛亮,這樣有什麼意義嗎?

    有人說,其目的在於迎合《三國演義》的受眾群體。在中國古代,治國理政並不是市井小民願意關注的話題,羅貫中在這些方面有所刪減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話本小說,要讓普通民眾能夠理解諸葛亮的能力,與其仔細羅列諸葛亮在西蜀施行的諸多政策及其損益,不如放幾把火簡單粗暴,正式這種視覺衝擊,最能讓人民群眾印象深刻。

    這一定是其中一部分原因,但也一定不是全部,話本小說,畢竟與話本不同,其更注重文學性,人物形象塑造以及故事的連續性。在這個篇幅下,作者也成功塑造了很多謀士,如郭嘉,賈詡,為何唯獨諸葛亮被“神化”了?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一下《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主旨傾向了。這傾向是顯而易見的,但仔細想想,這“尊劉貶曹”也不是那麼容易。一旦我們把任何一個人複雜的一面寫出來,整個故事的中心就不是那麼明瞭了,結果就是,《三國演義》中,只有扁平人物。如何讓一個扁平人物受到大家的尊敬呢?如何讓普通民眾知道“諸葛亮比賈詡厲害”?只能去寫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了,借東風,點燈續命等等。可見《三國演義》中這種寫法,也是一種無奈之舉。

    所以當我們閱讀《三國演義》時,應該理解作者在創作時面臨的無奈,這本身就是一部“帶著鐐銬跳舞”的作品,從這個角度,已經是很成功的了。如果說讀《水滸傳》時我們應該欣賞作者把一些小人物複雜化,那麼讀《三國演義》則應該欣賞作者把一些複雜的歷史人物“扁平化”,給這些大人物戴上面具,讓他們為了自己的主旨服務,並讓人民群眾能夠簡單地認出這些人。至於這些人物的真實面貌,還應該根據史料判斷。

    “眾諸侯聽得關外鼓聲大振,喊聲大舉,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正欲探聽,鸞鈴響處,馬到中軍,雲長提華雄之頭,擲於地上,其酒尚溫.” (1),演義中羅貫中單單從氣氛上的渲染便烘托出了關雲長驍勇善戰,武藝絕倫、光明磊落,英武神威躍然紙上,等等場景給予了世人深刻的印象,不少人雖知演繹不為正史,卻也將《三國演義》描寫出的形象印在心裡,慢慢也就分不清演繹還是正史了。

    當人們提到關羽,“ 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如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的演繹烘托的形象自然而然地映入眼簾,《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沒有具體刻畫關羽的相貌,但從側面反映關羽的相貌和小說有相似之處。

    《三國志》中關羽總督荊州事時,聽說馬超來降,就寫信給諸葛亮,問馬超的才能堪可與誰相比。(本節,在演繹中被演化為要跟馬超比武了)。諸葛亮回信是這樣答覆的:“孟起(2) 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傑,黥、彭(3) 之徒,當與益德(4) 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絕倫逸群也。” (5)史書交代了一句:“羽美鬚髯,故亮謂之髯”。可見演義中稱關羽“髯長二尺”,比較合情理。《三國志平話》提到,關羽“面如紫玉”,而《三國演義》改為“面如重棗”,使關羽這一特徵更加生動、深刻,也比較合情合理。

    在《三國演義》的一百二十回中大約有十八回是著重寫關羽出生入死,縱橫倥傯的戎馬生涯:斬顏良,誅文丑,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刮骨療毒,水淹七軍,直至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很多都是不真實的,如第一段中的溫酒斬華雄,演繹的描寫使關羽如同神人,在一杯酒尚有餘溫的頃刻間,已提了華雄的頭。但華雄實為孫堅所殺。

    “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間燒柱,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6) 歷史中記載華雄戰敗或死亡的文字中均未提及關羽,仔細觀察會發現《三國志》有關東州郡起兵討董卓,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當時公孫瓚還在幽州,並沒有前來會合。劉備這時還沒有依附公孫瓚,怎麼會隨公孫瓚前來呢?原來劉備鞭打督郵,棄官亡命之後,不久就趕上大將軍何進派遣都尉丘毅到丹陽募兵,劉備一小夥人和他同行,在下邳遇到黃巾軍,力戰有功,劉備被任命為下密丞,後來又做了高唐尉,又升任高唐縣令。為黃巾軍所破,去投靠中郎將公孫瓚,被任命為別部司馬。劉備任別部司馬的時間,《三國志》沒有記載,《資治通鑑》編排在初平二年(公元191)十月,是在關東州郡結盟將近兩年以後。看起來還是較為符合實際的。所以在初平元年(公元190)的年初,在各州郡起兵討董卓的時候,劉備大約還在下密為縣丞,或在高唐為縣尉、縣令,並沒有在洛陽外圍的前線上,故關羽是不會在那裡斬華雄的。

    演義中的很多廣為流傳的故事皆為虛構,雖然關羽的演繹故事不再真實,但其歷史上的勇猛,虎將一員倒也沒錯,縱觀《三國志》,細記述了東漢末年至蜀漢滅亡之前的歷史全貌,一代戰神關羽的生平事蹟,在其中的《蜀志.關張馬黃趙傳》中盡有記載,因而,儘管後人對關羽的英雄豪氣、蓋世武功又所誇張,但說其武藝高強、威勇蓋世卻也沒什麼問題了。

    人物深入分析小論文

    2018/10/21

    (1)羅貫中《三國演義》五回

    (2)馬超字孟起

    (3)指漢初豪傑英布、彭越

    (4)張飛字益德——不是翼德

    (5)《三國志》卷三六 蜀書六  關張馬黃趙傳

    (6)《三國志》卷四六 吳書一 孫破虜討逆傳

    一下是總結的關於關羽演繹與正史闡述有所不同的總結

    1.桃園三結義:《三國志》中未寫劉關張結為兄弟,但是劉備和關羽張飛總是被時人時為一體,可見他們三個人的關係親密度是極高的。

    2.斬顏良,誅文丑,溫酒斬華雄:《三國志》上關羽斬顏良不假,但是誅文丑未說是誰所為,只說在曹操亂軍中被殺。晉書則說是徐晃所為,有的私修史書則說是關羽所殺。斬華雄是孫堅所為。

    3. 關公賺城斬車胄:《三國志》說劉備襲殺車胄,並未說被誰所殺,《三國演義》裡說是關羽所殺。

    4.漢壽亭侯:《三國演義》說關羽降漢不降曹,所以要在自己的爵位上加一個漢字,實際上,這個漢壽亭(一說漢壽)是一個整體的名字,和王朝“漢”並無關係。

    5.千里走單騎:《三國志》並無記載過五關斬六將一事。

    6.華容道義釋曹操:《三國志》並無此記載。

    7.關公:《三國演義》裡稱劉備為劉公有3次,曹操為曹公有30次,稱關羽為關公則多達500多次,可見羅貫中是關羽的死忠粉。在《三國志》裡沒有關公一說,對曹操則多次使用曹公一詞。

    8.五虎上將:《三國演義》裡有五虎上將,《三國志》裡並無此說法,但是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五人列為一傳,《三國志》書裡有寫五子良將,即曹操手下五名大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

    9.請納秦宜祿之妻。《三國志》裡寫關羽因為無子,請曹操准許破呂布後,娶呂布的部下秦宜祿之妻杜氏,後來曹操見到杜氏後,自己納為妾室。有些人據此就得出關羽好色的結論,實在無法苟同。一不偷,二不搶,三是求為妻,不是妾室,四是因為當時無子,請求曹操的,這就叫好色?無法理解這個邏輯。

    10.三英戰呂布:《三國志》無此記載。

    11.土山約三事:《三國志》無此記載。

    12.刮骨療毒:《三國演義》說是華佗,歷史上華佗此時已死兩年,但是刮骨療毒確有其事。

    13.單刀赴會:《三國志》裡是魯肅來會關羽,雙方單刀赴會。

    14.家庭:《三國演義》說關平是義子,關索是三子,《三國志》裡關平是關羽親生之子,無關索記載。

    《三國志》裡關羽有二子一女:關平,關興,關氏女。

    15.周倉:《三國演義》裡周倉跟關羽形影不離,《三國志》

    眾人皆知,三國演義奉行著尊劉貶曹抑吳的思想,對皇室之後劉備則著筆墨於德馨,對於東吳的諸多才俊並無突出敘述,只是在赤壁大戰這裡,才體現了周瑜的雄才偉略。然而,演義與紀傳的周瑜仍有很多出入,在此摘取一二分析。

    不可否認的是,周瑜長壯而有姿貌。但在演義中,周瑜雖有大才,然氣量狹小,多次嫉妒諸葛才智於致其於死地。然而在紀傳中,劉備請2000兵攻擊曹仁,周瑜爽快的答應了。而不是演義中描寫急功先打南郡。在孫策新亡,年幼的孫權官拜將軍之時,“諸將賓客為禮尚簡,而瑜獨先盡敬,便執臣節。”可以看出周瑜氣量並不狹小,在眾人面前仍能放下架子,向小很多的孫權執臣節。更有史料記載,“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這樣寬宏大量的人,風度堪比趙相藺相如,為何會因為幾次計謀不如人,被嘲諷幾句就氣死了呢?這與他的真實品質有很大的出入。史料記載周瑜請命還江陵,而道於巴丘病卒。而不是被諸葛亮三次氣死的。綜上估計,“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名句可能也是羅貫中杜撰出來的。

    這些都是周瑜品行在演義與史料中的出入。小說的人物形象與情節的發展和主旨都有很大的影響,那麼周瑜為何會被描繪成這樣呢?我想是因為他的對手是諸葛亮。

    諸葛孔明乃劉備第一謀士,在演義中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於地可呼風喚雨,於天可洞曉未來。這樣一個神化的人,是不能有可以匹敵的對手的。在《三國演義》的赤壁之戰中,劉備並沒有主導戰役,而是憑著諸葛的智謀撐起了全域性,而如果赤壁之戰的謀略又被周瑜刮取一半,那劉備的貢獻何在?難道要憑攻擊曹操殘軍撿漏稱功嗎?所以文章不得不以周瑜做託,透過周瑜一次次釋出看似不可能的問題再到諸葛次次化險為夷,使情節一波多折又生動有趣。既使觀眾沉浸在這無言的博弈中不能自拔,又抬高了諸葛亮,使其無所不能的形象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透過“小人”周瑜的形象對比,突出劉備勢力的高尚。比如說諸葛亮舌戰群儒的情節。正史中並無絲毫記載,但是卻記載了周瑜力排眾議,主力抗曹,又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局勢,堅定孫權的抗曹決心。

    我認為周瑜之才並不弱於諸葛。孫權即位時說:“孤非周公瑾,不帝矣。”這是對周瑜才能的最大肯定。而劉,曹二人也經常向孫權暨毀周瑜,說明他們忌憚周瑜之才。

    天賜之人,在《三國演義》中卻扮演了一個小人的形象,實在令人嘆惋,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小說,再卓越的人物也都被把玩於小說家股掌之間。這也能揭示尊劉貶曹的主旨。還有,這告誡我們要對比閱讀,因為一個人物在不同的書籍中必然會披上作者的主觀色彩。

    三國後期人物的虛實——姜維在演義和正史中的比較

    內容摘要:《三國演義》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名著,這本書來源於《三國志》而又不同於《三國志》。羅貫中在正史的基礎上進行了合理的虛構寫出來《三國演義》,使得三國中的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在這篇文章對比了姜維這個人物,看看正史中的姜維和小說中的姜維有什麼區別和相似點。

    關鍵詞:姜維,《三國演義》,《三國志》

    前幾日本文作者閱讀了中國的一部名著《三國演義》。的確,這部小說寫的非常精彩。但同時,作者為了突出人物形象和主題——尊劉貶曹——而進行了許多的虛構。有些虛構並不太違背事實,但是有些虛構卻和歷史相差甚遠。比如原先是劉備鞭打督郵,但是為了顯示劉備的仁厚而將此事強行按在了張飛身上。本文選取了三國後期的一個重要人物——姜維,來進行小說與歷史的對比,分析姜維是否與小說中描寫的一樣。

    在《三國演義》中,姜維的第一次出場是在第九十三回“姜伯約歸降孔明 武鄉侯罵死王朗”中,姜維在小說中的身世是天水人,年少時父親戰死,天水太守馬遵就讓姜維做中郎將。在書中評價姜維“事母至孝,文武雙全,智勇足奮,真當世之英傑”,孔明在姜維物件之後,也是深感求得賢者,可將平生學問傳給姜維。由此可見,在小說中,姜維是一個人才。而在諸葛亮死後,姜維接替了諸葛亮的位置,成為蜀國的中流砥柱。也曾經九伐中原,為蜀國的復興作出貢獻。在九伐中原的過程中,姜維也是屢施奇計,如“棄糧勝魏兵”“鬥陣破鄧艾”等等。魏國名將鄧艾曾稱讚姜維“深得武侯之法”。可見此人在小說中智勇雙全,堪稱諸葛亮第二。就算是在蜀國滅亡之後,姜維也設計使鍾會造反,希望以此恢復蜀國的江山,只可惜在關鍵時刻,姜維心臟病突發,無奈自刎而死。

    而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姜維似乎並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在給姜維寫傳記時,並沒有給姜維單獨列出一篇來專門寫姜維,而只是寫了蔣琬費禕姜維傳。在正式中記載的身世與小說中相差無幾,甚至連馬遵與諸葛亮對峙時姜維受猜忌這段情節也也是有的,只不過最後姜維投降諸葛亮的時候並不是像小說中走投無路才投降,而是在馬遵猜忌他而不放他入城的時候姜維就向諸葛亮投降了。

    在諸葛亮死後,姜維確實像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官拜大將軍,成為蜀國的權臣,也曾經數次討伐中原。而在討伐中原的過程中,雖然姜維立了很多戰功,但是並沒有像小說中那樣神機妙算。以姜維和鄧艾對峙為例,在小說中姜維用了武侯的絕學——八卦陣和周天三百六十五種變陣大敗鄧艾,可是在正史中,“維前往芒水,皆倚山為營。望、艾傍渭堅圍。維數下挑戰。望、艾不應”(《三國志•蜀書•蔣琬費禕姜維傳》)。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場仗其實並沒有輸贏。司馬望、鄧艾堅守不出,姜維數次挑戰無果。最後雙方都撤軍了。

    對比姜維在正史中和在小說中的形象,可以發現,羅貫中在先說中其實是誇大了姜維這個人的,個人認為是因為三國演義這本書尊劉貶曹的思想導致羅貫中可以誇大姜維。

    首先,雖然姜維年少時曾經在魏國當官,可是他最終還是投降蜀國了,並且成為蜀國立了很多戰功。為了顯示蜀國是三國中的正統,自然要將蜀國的一切美化。

    其次,為了彰顯諸葛亮。諸葛亮在小說中可以算是神一般的存在,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八百載。而姜維作為諸葛亮的傳人,就算是不能像諸葛亮一樣算無遺策,也要立下許多戰功,用許多計謀。如果誇大了姜維,也算是從側面突出諸葛亮。

    《三國演義》確實是很精彩,但是它畢竟不是正史,還有一些虛構的成分。如果我們想要深入瞭解三國時期的各個時間,還是應該以《三國志》為準。

    曹操-是奸雄還是英雄

    三國時期是亂世,很多的英雄豪傑在這個時期憑藉自己獨特的能力走上歷史的舞臺,這其中有君臨天下的帝王將相曹操、劉備;有透過武功廝殺戰場的關羽、張飛;更有有計謀多端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的諸葛亮、司馬懿;甚至是神醫華佗都可以在這個亂世中給自己覓得一個求生之所。但是真正影響歷史走向的人卻更需要那超乎常人的膽略與雄心,這之中曹操絕對可算是當世奸雄。

    為什麼是奸雄?《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多疑奸詐的,後世將曹操作為多疑的面貌。曹操在演義小說、戲曲角色中都不是一個正面人物。如《三國演義》中路過自己表叔呂伯奢一家,聽聞家中拿刀出來以為要殺自己,多疑的曹操不假思索得將呂伯奢一家人盡皆殺害,不留一個活口。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令天下人震驚。然而這個《三國演義》中將其刻畫成如此多疑奸詐的人物,在正史中是否有這個內容呢?答案是否定的,《三國志》中記載,“(太祖)出關,過中牟,為亭長所疑,執詣縣,邑中或竊識之,為請得解。”這段話應該是故事原型的出處,可見是演義小說中大加誇張的。

    再如《三國志》中記載:“呂布襲劉備,取下邳。備來奔。程昱說公曰:‘觀劉備有雄才而甚得眾心,終不為人下,不如早圖之。’公曰:‘方今收英雄時也,殺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即程昱向曹操建議趁著劉備來到曹操麾下,應該趁機除掉曹操,否則不久後必定崛起成為一方勢力。但是曹操說現在是收歸英雄的時候,不能因為劉備是一個威脅而讓天下英雄認為我不信任將領,而讓天下人不再歸於曹營。此中我們便可看出其實曹操並不是完全奸詐多疑的,當他有更遠大的目標和方向時,他會有所取捨,從而獲得更大的成功。這種處世之道可謂將帥之才。

    為什麼要說曹操?他的成就和他的評價有如此之大的差距是我研究這個人物的出發點。拋開曹操多疑的這個方面我們主要討論一下曹操的成就和他的能力。對於曹操,我認為將他作為三國時期最偉大的政治家是不為過的。他有野心,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他,雄踞朝廷,位列三公。但我認為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所書寫的,雖然曹操本身確實做了一些威脅君王的行為,但是這些成就卻也還是為漢王朝的江山社稷所立下的。董承等人造反想要推翻他的政權,就算他曹操冒天下之大不韙,卻還能有人能夠代替他而承擔這份責任的嗎?袁紹,雖四世三公,處事卻優柔寡斷,縱有北方几十萬軍馬卻沒有政治家的能力,不能威懾中原;孫策,雖只憑那幾萬兵力奠定了東吳的基礎,但是他沒有足夠的實力,不能與曹操抗衡。所以當時之世也只有曹操可以擔此大任了。

    曹操的主要成就有:官渡之戰平定北方;實行屯田制,大大增加了民眾勞動的積極性;官拜漢朝丞相為漢王朝建功立業,奪回很多之前被軍閥割據的土地。《魏武故事載公十二月己亥令》中提到:“後領兗州,破降黃巾三十萬眾。……人有勸術使遂即帝位,露布天下,答言‘曹公尚在,未可也’。後孤討禽其四將,獲其人眾,遂使術窮亡解沮,發病而死。及至袁紹據河北,兵勢強盛,孤自度勢,實不敵之,但計投死為國,以義滅身,足垂於後。幸而破紹,梟其二子。又劉表自以為宗室,包藏奸心,乍前乍卻,以觀世事,據有當州,孤復定之,遂平天下。”我們可以做個大膽的猜測,如果沒有曹操,東漢末年的歷史將會如何發展,是不是會像唐朝末期藩鎮割據,軍閥並起,四處形成割據勢力。這種現象最受影響的是哪些人?還是平民老百姓,百姓正是因為有了曹操穩固了一個大廈將傾的漢王朝,使得中國相對穩定。百姓有田可種,便生活相對安寧。然而只存在三個較大的勢力集團,減少了更多的戰爭使得百姓可以生活相對安定。所以曹操的這些成就應該是被我們認同的。這也是我選擇曹操進行深入探究得到的結論。

    然而後世為什麼會對曹操始終抱有負面評價呢?這便是《三國演義》小說以及戲曲將其演繹的。“貶曹”的思想嚴重影響了讀者對於真實史實的判斷,認為小說中的故事和人物便是真實世界的人物。其實不然,任何歷史人物都是有很多方面的。就算一個人惡到極處也必定有善的那一面,所以我們應該結合史實做出更準確的評價。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承認這是因為羅貫中對於曹操這個人物的刻畫的成功。有的時候曹操這個角色在小說中甚至有些矛盾,曹操是那樣的奸詐為當世人所鄙視,但是有具有遠大的志向,極具魄力。正是這種看似矛盾卻又複雜的人物刻畫使得角色是立體而生動、飽滿而具有內涵。這也正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能在中國文學歷史上影響如此深遠的一個原因吧。

    曹操可以說是影響三國曆史發展最為深遠的人,他的成就是偉大的更是值得我們褒獎和讚揚的。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稱讚小說對於這個重要人物的刻畫,讓我們對於曹操有了深入人心的感受。

    懦弱無能亦或治世能臣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中張昭人物形象對比

    唐博明

    在讀到《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片段時,當讀到諸葛亮舌戰群儒時有一個細節讓我好奇,那就是吳國第一臣子張昭極力投降,作為吳國的頭號能臣為什麼如何懦弱?

    首先來看《三國演義》中他說的話:“曹操擁百萬之眾,借天子之名,以徵四方,拒之不順。且主公大勢,可以拒曹操者,長江也。今操既得荊州,長江之險,已於我共之矣,是不可敵。以愚之計,不如納降,以萬安之策。”從這我們從中看到了一個軟弱的臣子形象,在之後的與諸葛亮辯論的過程中,也被駁倒,反映出了張昭的無能。在諸葛亮舌戰群儒之後在《三國演義》中有這樣描述“卻說張昭見孫權曰:“諸葛子瑜知蜀兵勢大,故假以請和為辭,欲背吳入蜀。此去必不回矣。”從中也可以看到張昭軟弱,極力免戰。這一性格特點也在之後陸遜伐蜀中體現。“張昭曰:“陸遜乃一書生耳,非劉備敵手;恐不可用。””因此,縱觀整部《三國演義》,我們就會發現張昭在其中充當了一個非常完美的負面人物:目光短淺,為人軟弱無能。

    但我卻想不通,試想一下,作為吳國的第一能臣,怎麼會如此無能呢?且不說曹操尚有賈詡,荀彧,程昱,司馬懿等等的能臣,就是劉備也有諸葛亮這樣的臣子,為何孫權的文臣就這樣無能呢?然而我們翻開《三國志》就會發現,其實張昭確實是名副其實的治世能臣。首先來看其對張昭的描述:策聞之,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齋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這輛段是說孫策當時把張昭比作管仲,在臨死時將張昭視為託孤之臣。這是個什麼概念呢?諸葛亮未出山時就把自己比作管仲和樂毅,劉備臨死時就把諸葛亮作為託孤之臣,從這來看,張昭是絕不亞於諸葛亮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有這樣一句話,或多或少是能說明他的能力的。再看其性格方面,《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把張昭描述成一個軟弱無能的人,但是事實上,《三國志》中張昭其實是個性情十分剛烈的直言不諱的忠臣。

    曹魏遼東太守公孫淵在遼東反魏,向孫吳稱臣以為外應。張昭勸諫道:“公孫淵背叛魏國而懼怕其征討,所以才遠來求援,這不是他的本意。如果公孫淵改變意圖,想要自我表白於魏,那兩位使者就回不來,這難道不會讓天下取笑嗎?”孫權與其反覆爭辯,張昭勸諫之意越來越懇切。孫權不能忍受,抓著刀憤怒地說:“吳國計程車人入宮就拜朕,出宮則拜您,朕對您的敬重,已經到了極點了,但您數次在眾人中折辱朕,朕害怕自己失手傷害您。”張昭注視孫權良久,方才說道:“臣雖然知道自己的話不會被聽從,但每次想要竭盡愚忠的原因,是因為當初太后臨終的時候,呼喚老臣在床下,遺詔顧命的話如今還在耳旁啊!”說完後涕泣橫流。孫權也擲刀於地,與張昭相對而泣。從中也可以看出看張昭是個敢於直諫的忠臣。

    再者,《三國演義》中張昭和諸葛亮辯論早早失敗下場,但是在《三國志》中卻有這樣的一個場景:後蜀使來,稱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權嘆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能得到孫權如此誇獎,如何能夠說張昭的無能呢?又安知張昭辯不過諸葛亮呢?

    再來看赤壁之戰,確實,張昭主張納降,但反過頭來看看他所處的位置,他不是一員武將,他是治理內政的,在他的角度看來其實也沒有毛病。當決定要打的時候,也沒有見到他還想投降曹操,不僅如此,他的後勤才能也充分發揮出來。吳書曰:紘與張昭並與參謀,常令一人居守,一人從征討。從中也可以看出他的治理內政能力是非常強大的。

    來看他人評價,陳壽曰:“張昭受遺輔佐,功勳克舉,忠謇方直,動不為己;而以嚴見憚,以高見外,既不處宰相,又不登師保,從容閭巷,養老而已,以此明權之不及策也。”

    裴松之:張昭勸迎曹公,所存豈不遠乎?夫其揚休正色,委質孫氏,誠以厄運初遘,塗炭方始,自策及權,才略足輔,是以盡誠匡弼,以成其業,上籓漢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計,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順而起,功以義立,冀以清一諸華,拓平荊郢,大定之機,在於此會。若使昭議獲從,則六合為一,豈有兵連禍結,遂為戰國之弊哉!雖無功於孫氏,有大當於天下矣。昔竇融歸漢,與國升降;張魯降魏,賞延於世。況權舉全吳,望風順服,寵靈之厚,其可測量哉!然則昭為人謀,豈不忠且正乎!從中可以發現後世對他的評價都是極其之高的。而在《三國演義》中卻是那樣的負面人物,其根本原因在於《三國演義》主旨是“尊劉砭曹抑吳”這樣的思想,為了烘托出諸葛亮的事蹟在這樣把張昭貶低了,這也是小說的寫作手法,不然的話,以張昭的能力,就有可能宣兵奪主了。

    最後,讀《三國演義》時,我們需要牢牢記住《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並非正史,不能盲目相信裡面人物的描寫,適當的去看一看《三國志》,這樣才能體會到生動並且真實的三國這段歷史。

    《三國演義》中對周瑜的形象改造分析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的主旨是:尊劉貶曹抑吳,很多人認為《三國演義》中對周瑜的描寫過於貶低他,但在閱讀完《三國志》有關周瑜的部分後,我持有不太一樣的觀點,下面將列舉一部分文字,對比並分析。

    首先,對於周瑜的外貌,《三國志》中寫道:

    “瑜長壯有姿貌。”

    《三國演義》在第十五回 太史慈酣鬥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 中,對於周瑜的外貌擴寫道:

    “當先一人,姿質風流,儀容秀麗,見了孫策,下馬便拜。”

    從簡短的外貌描寫就能看出些許端倪,至少說明作者在設定周瑜這個人物時,是從一個正面的、忠誠的角度開始的,在孫策得到他後還誇獎說:

    “策喜曰:“吾得公瑾,大事諧矣!””

    這樣的側面描寫也能看出周瑜在《三國演義》中的不凡,從外貌切入,羅貫中在同一回更進一步的寫道:

    “瑜謂策曰:“吾兄欲濟大事,亦知江東有二張乎?”策曰:“何為二張?”瑜曰:“一人乃彭城張昭,字子布;一人乃廣陵張紘,字子綱。二人皆有經天緯地之才,因避亂隱居於此。吾兄何不聘之?”策喜,即便令人齎禮往聘,俱辭不至。策乃親到其家,與語大悅,力聘之,二人許允。策遂拜張昭為長史,兼撫軍中郎將;張紘為參謀正議校尉:商議攻擊劉繇。”

    這一段是周瑜在向孫策舉薦兩位賢臣,二人在日後都是吳國的重要臣子,均有些耳熟能詳的貢獻,可以說舉薦他們算是周瑜的一件功勞,使其在一出場就豎立了慧眼識人、文武雙全的正面形象。

    除此之外,周瑜的反間計也令人印象深刻:

    “瑜暗窺他水寨,大驚曰:“此深得水軍之妙也!”問:“水軍都督是誰?”左右曰:“蔡瑁、張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東,諳習水戰,吾必設計先除此二人,然後可以破曹。””

    周瑜先假裝醉酒,將那封偽造的蔡瑁、張允叛變的信放在桌上,故意叫蔣幹看到,讓他去給曹操彙報,借其手殺蔡瑁、張允二人。

    不過這段精彩的反間計在《三國志》中完全沒有提及,想來也是演繹出來豐富人物形象的。不可否認的是,作者僅用這一段反間計的描寫,既寫出了周瑜的機智又突出了曹操愛惜面子、拒不認錯的負面形象,還透過魯肅試探諸葛亮這一衍生情節,展示了諸葛亮的足智多謀,任他周瑜如何聰明,曹操心裡有什麼算盤,人外有人,諸葛亮以其聰明才智完全猜出了這些,將諸葛亮的形象塑造的更為深入人心。從主旨來看,真的非常精彩!

    與之相似的還有火燒赤壁那段,在《三國志》中,作者這樣寫道:

    “時劉備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與魯肅遇於當陽,遂共圖計,因進住夏口,遣諸葛亮詣權,權遂遣瑜及程普等與備併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時曹公軍眾已有疾病,初一交戰,公軍敗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

    可以看到火攻的計策既不是周瑜提出的也與諸葛亮無關,根據正史記載,火攻的主意來自黃蓋,然而在《三國演義》中黃蓋只擔任了進攻的職責:

    “且說江東,天色向晚,周瑜喚出蔡和,令軍士縛倒。和叫:"無罪!"瑜曰:"汝是何等人,敢來詐降!吾今缺少福物祭旗,願借你首級。"和抵賴不過,大叫曰:"汝家闞澤、甘寧亦曾與謀!"瑜曰:"此乃吾之所使也。"蔡和悔之無及。瑜令捉至江邊皂纛旗下,奠酒燒紙,一刀斬了蔡和,用血祭旗畢,便令開船。黃蓋在第三隻火船上,獨披掩心,手提利刃,旗上大書"先鋒黃蓋"。蓋乘一天順風,望赤壁進發。”

    我們對於這樣一場重要戰爭的記憶都停留在“公瑾、孔明鬥智鬥勇”“借東風”等經典情節上,要說貶低,黃蓋明顯比周瑜要慘多了。

    當然也不能忘記《三國演義》中對周瑜性格、氣量大小的歪曲,《三國演義》中寫到周瑜的死:

    “周瑜怒氣填胸,墜於馬下,左右急救歸船。軍士傳說:"玄德、孔明在前山頂上飲酒取樂。"瑜大怒,咬牙切齒曰:"你道我取不得西川,吾誓取之!"正恨間,人報吳侯遣弟孫瑜到。周瑜接入。具言其事。孫瑜曰:"吾奉兄命來助都督。"遂令催軍前行。行至巴丘,人報上流有劉封、關平二人領軍截住水路。周瑜愈怒。忽又報孔明遣人送書至。周瑜拆封視之。書曰:

    漢軍師中郎將諸葛亮,致書於東吳大都督公瑾先生麾下:亮自柴桑一別,至今戀戀不忘。聞足下欲取西川,亮竊以為不可。益州民強地險,劉璋雖闇弱,足以自守。今勞師遠征,轉運萬里,欲收全功,雖吳起不能定其規,孫武不能善其後也。曹操失利於赤壁,志豈須臾忘報仇哉?今足下興兵遠征,倘操乘虛而至,江南齏粉矣!亮不忍坐視,特此告知。幸垂照鑑。

    周瑜覽畢,長嘆一聲,喚左右取紙筆作書上吳侯。乃聚眾將曰:“吾非不欲盡忠報國,奈天命已絕矣。汝等善事吳侯,共成大業。”言訖,昏絕。徐徐又醒,仰天長嘆曰:“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

    但在《三國志》中,周瑜的死與諸葛亮無關,更沒有說什麼“既生瑜,何生亮”:周瑜病困,上疏曰:“當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憂,願至尊先慮未然,然後康樂。今既與曹操為敵,劉備近在公安,邊境密邇,百姓未附,宜得良將以鎮撫之。魯肅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隕踣之日,所懷盡矣。””

    除此之外,正史中記載的有關周瑜性格、氣度的問題也和《三國演義》中描述的截然不同:

    “江表傳曰: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終不與校。普後自敬服而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時人以其謙讓服人如此。”

    總體來說,《三國演義》將周瑜這個人物變得更豐滿生動了,相比於正史,它確實貶低了周瑜的部分形象,同時也在他身上加了很多原本不屬於他的功績。這使得周瑜從一個簡單甚至有點平淡的英雄形象,變成了一個有才華,卻始終不如諸葛亮;易怒、善妒深入其骨髓,最終也讓他慘死於此的立體形象,優點就是更深入人心了,缺點則是太深入人心以至於讀者都忘記他原有的、真實的樣子了。

    因為主旨的限制,作者不得不借周瑜這個參照物來襯托諸葛亮的才華橫溢,但我推測他對於周瑜這個人本身並不算是完全抹黑。從他選擇周瑜做參照物就可以看出來,羅貫中是肯定周瑜的才華的,並且他為了讓周瑜更有競爭力,讓故事更加精彩、跌宕起伏,他還花心思為周瑜增添功績,將他打造成一個文武雙全,擁有美麗的妻子,各方面都談得上成功的形象,然後再讓他在面對諸葛亮的時候手足無措,甚至感到害怕,感到不得不除掉孔明才能平息他的憤怒。

    所以說周瑜這個角色是相當成功的,他這個角色本身也代表著吳國,他的失敗完美地詮釋了“抑吳”,又引出了很多經典情節,為文章增色不少。對於創造出這樣一個豐滿立體、豐富文章又對主旨有突出作用的人物,我實為欽佩。

    基於以上研究,我認為在閱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不應當全盤接受這些人物設定,要學會對比閱讀。同時,對於某些情節單憑科學素養就可以判斷其真假(比如說關羽死後附身);另外,對於某些描寫過於細膩的部分更應留心,因為在作者所屬的元末明初時代,是不可能那麼清楚地知道三國發生了什麼,所以太細緻的描寫只能是擴充或是編寫的(比如說三氣周瑜);最後,對於很多將人物形象描述地極為鮮明突出的部分是最應注意的,作者很多時候都是為了突出人物形象才花費筆墨寫下那些場景,真實度很低。

    《三國演義》,全名是《三國志通俗演義》,是明代文學家羅貫中編著而成的。由題目可知,這部小說是依據《三國志》寫的,但是不向正史那樣莊重,而是古代的白話文小說。與《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變得藝術性更強了。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來點評一下這部66萬字的名著。

    一、真實與虛構

    演義與正史的最大區別就是,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那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於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象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總之,作者在這方面的寫作是相當成功的,而且這些情節也表現了作者的一部分主觀願望。

    二、神化與醜化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被神化的人物的典型代表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了。諸葛亮被神化的地方是“未卜先知”,關羽被神化的地方則是“忠”“義”。下面,我想簡單比較一下作者為什麼著重的神化這兩個人。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認為三國之中蜀漢是正統。而朱熹以前的觀點,從陳壽開始大部分都是以曹魏為正統。自朱熹之後,君王、大臣、百姓也開始接受朱熹的觀點,原因就是這種觀點是符合儒家思想,並能被統治階級所接受的。羅貫中也是同意朱熹的觀點的。所以他神化的人物大多是忠於“漢室”的。這其中,作者又把諸葛亮寫成了“智”的化身,把關羽寫成了“忠”“義”的化身。這也就是為什麼受《三國演義》的影響,道光年間的統治者曾給關羽長達三十餘字的諡號了。

    至於醜化,基本是對神化而言的。比如周瑜,歷史上是英雄早逝,《三國演義》卻把他描述成了一個忌賢妒能的人。醜化大部分都是為神化作映襯的。

    三、人物與線索

    《三國演義》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義膽忠肝的關羽、粗中有細的張飛、忠厚老實的劉備、勇謀兼備的趙雲、狡詐多疑的曹操、忌賢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禰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對細節的刻畫,來體現人物鮮明的特點。如,寫張飛,第七十回中,作者對張飛使了一個小心眼智敗張郃的戰例進行了細緻入微的刻畫與描寫,與此同時又加入了一段諸葛亮與劉備的對話,更顯出了諸葛亮的智謀高超。

    《三國演義》能夠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處理的恰到好處,就是因為作者在用筆上不僅有實寫、虛寫、詳寫、略寫、插敘、倒敘,還有作者採用了沿線索來記敘的文學手法。《三國演義》的主線索就是蜀漢政權的建立以及滅亡直至三分歸晉的過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線索。如,赤壁之戰時期,作者是從劉備、孫權、曹操三條線索來展開敘述的。而這三條線索有互有聯絡,不會在一個章節之中只敘述一條或兩條線索,這樣交織進行,就會讓讀者感到很連貫,而不是隻讀一條線索的冗長與乏味。

    四、封建與王道

    《三國演義》中表現的一個政治思想觀就是倡導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與仁政。《三國演義》中的一大部分虛構故事情節都是為了表現這種思想。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膽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義”的藝術形象。

    首先是諸葛亮。《三國演義》中描寫的諸葛亮,是“忠貞”和“智慧”的化身,特別是作者對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盡筆力,大肆渲染。

    諸葛亮在當時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中,是一個看問題比較敏銳、處事比較有膽識謀略、能隨機應變的人。然而,他之所以具有這些優勢,就是因為它重視實踐。如,在曹操攻佔荊州,領兵南下時,諸葛亮曾向孫權分析當時形勢,預計到曹操必敗,正是因為諸葛亮在戰爭之前就已經對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弱點作了比較的緣故。又如,諸葛亮敢於使“空城計”,就是因為他對敵我將領的情況作了分析,料知司馬懿瞭解自己“生平謹慎,必不弄險”,從而利用司馬懿對自己長期形成的認識,採用了十分“弄險”的疑兵之計,解除了危機。然而,在更多的章節中,作者卻把諸葛亮寫成了“先知先覺”的人物。如,諸葛亮的幾次“夜觀天相”,幾次“錦囊妙計”。而在“七星壇祭風”,更是荒誕不經的描寫。類似的問題,還可以在“巧布八陣圖”“班師祭瀘水”“五丈原禳星”“定軍山顯聖”中看到。

    關羽也是《三國演義》中著力描寫的人物。在作者的筆下,關羽也從《三國志》中的一名與趙雲、黃忠地位相同的武將,變成了《三國演義》中勇猛忠義的大英雄。《三國演義》如此美化關羽,完全是為了提倡封建的“忠”“義”思想。《三國演義》後,關羽就成為完全符合封建統治階級理想的人物,關羽在民間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廣。明、清的統治者曾經幾次封其為“大帝”,到處為其立廟。這就清楚的說明,透過關羽鼓吹“忠”“義”的這種描寫,是多麼適合封建統治者的需要。

    此外,也是為了提倡為封建主子賣命,《三國演義》還塑造了一系列所謂“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們為了盡忠漢獻帝誅除“國賊”曹操,“雖滅九族,亦無後悔”。作者把這些人吹捧為流芳千古的模範人物。此外,寫姜維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寫孫夫人等人物時,鼓吹了封建的“節烈”。由此可知,《三國演義》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貫穿了作者的社會政治觀點的。

    五、詩詞與歌賦

    《三國演義》的另一大成功便是引入了大量的詩詞歌賦,雖然數量比《紅樓夢》中要少,但是其中不乏精品之作。一部分詩詞是為了表達情感而引入的,另一部分則是出現在人物的吟唱中或筆下。如,“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第三十七回),此乃文中諸葛亮所作。又如,“曹操奸雄不可當,一時詭計中周郎……”(第四十五回),此乃後人嘆曹操中計誤殺蔡瑁、張允之事。篇頭詞“臨江仙”,氣勢磅礴,讓讀者感到一股浩然之氣;讀過之後,更有一種意猶未盡、引人入勝的感覺。篇尾詩“古風”,則把三國一個世紀的興衰成敗、長達66萬字的文字概括成僅300餘字的長篇敘事詩。雖然沒有華麗的詞藻,但是它卻像一片押韻的後記一般,帶領讀者重溫三國風雲。其最後幾句,更是引發了作者對歷史的思考與認識:“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後人憑弔空牢騷。”留給讀者無限的遐想。

    總而言之,《三國演義》可以說是四大名著中僅次於《紅樓夢》的精品小說。雖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們去探討,但是它留給中華民族的意義是深遠的。

  • 10 # 美食店小二

    第一點兩部著作的真實度有差別,三國演義是根據歷史改編的小說,很多地方是虛構的,三國志是陳壽的一部紀傳體國別史,以歷史為基礎,比較接近歷史;第二點文章結構不同,三國志沒有文學的固定結構,三國演義則考慮的更多。

  • 11 # 劉旭日新解道德經

    《三國演義》是歷史小說,裡面內容只是按照《三國志》歷史線索,但有虛構,而《三國志》屬於史料,內容基本上是歷史事實。

  • 12 # 小毅咖

    最大的區別就是三國演義是小說三國志是正史。

    三國演義虛構較多,對人物和情節的描寫更戲劇話,更能吸引觀眾。

    三國志是正史記載,不虛構,突出有影響人和事,對歷史環節的推動作用

  • 13 # 不忘濃濃故鄉情

    《三國志》是陳壽著寫的,《三國演義》是羅貫中著寫的,《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在於前者以寫歷史事件的發生為主比較有真實性,後者作者在原有的史記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對故事情節需要進行調整和修飾。

  • 14 # 陶然亭vlog

    1、兩者體例不同,《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小說。2、作者不同,《三國志》作者是西晉史學家陳壽,《三國演義》作者是明代小說家羅貫中。3、內容不同,《三國志》記載是三國時期的史料,《三國演義》歷史演義的章回小說。4、創作年代不同,《三國演義》創作於明代洪武年間,《三國志》創作於西晉時代。

  • 15 # 歷史都付笑談中

    《三國志》是正史,中國二十四史之一,由晉代史學家陳壽考據資料,編纂而成;《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羅貫中先生以正史為主,吸收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進行了大膽的藝術創造,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成書於元末明初。

    《三國志》作為正史,追求嚴謹真實;而《三國演義》作為通俗小說,追求文學性、藝術性,所以會有一些神鬼之說,比如諸葛亮祭東風、關羽顯聖,這讓小說顯得更加精彩,流傳度遠遠高於正史。

    《三國志》受當時的政治環境因素,以魏為正統,魏國有本紀,其他兩國只有列傳,加上蜀漢也沒有史官,所以最終我們看到的《三國志》,對魏國一方記載的較為詳細,對吳、蜀兩方記載相對簡單;《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對蜀漢集團抱有同情心理,所以筆墨大幅度傾斜給蜀漢一方,並且也對蜀漢人物給了不少美化。

    《三國演義》流傳至今,有很多的版本,我們現在看到的以毛本為主,即毛宗崗父子修訂過的版本,和羅貫中的原版已經大有不同了。

  • 16 # 格物論道

    想必現在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很多,但是看過《三國志》的人卻非常的少。那麼這兩本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三國志》是中國二十五史中的一部,記載了由東漢末年一直到西晉統一中國期間的歷史,是一部正史。而《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是一部一百二十回的長篇章回歷史小說。《三國志》 的作者是陳壽,這位陳壽曾在晉朝做官的時候,就私自撰寫三國的歷史,一共是六十五卷,後來被合成為一部《三國志》。在當時還有很多其他文人,也同時在撰寫三國曆史,但是隻有陳壽的版本取材謹慎,文筆簡潔,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據說曾經夏侯湛在看了陳壽撰寫的《三國志》之後,自嘆不如,便將自己所寫的《魏書》盡數毀去,號稱自己要封筆不再寫了。

    在《三國志》當中,以曹丕所建立的魏國為正統,而且在整部書中,所有的時間也都採用魏國年號記年。但是《三國志》最大的缺點就是它的敘事方式太過於簡單,能少一個字就絕不會多一個字,同時它以魏國年號為正統的這種做法,引起了後世很多的議論和補充。

    於是在一百多年後南北朝時,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命裴松之重新對《三國志》進行了校注。裴松之蒐集各種史料,以補充《三國志》的不足,或者引用很多與《三國志》中說法不同的記載,相互之間形成對比。

    根據大陸歷史學家楊耀坤的統計,裴松之引用了229種當時的書籍,對《三國志》正文的註釋以及補充,多達2066處。裴松之替《三國志》註解,保留了許多現在已經失傳的文獻資料,而且補充了許多在陳壽的原書中沒有記載的人和事。所以在之後所刊印的《三國志》裡,都是合併陳壽所著的《三國志》和裴松之的註解為一本。

    而《三國演義》的作者,目前很多學者都公認為就是明代作者羅貫中。羅貫中原名羅本,字貫中,是山西太原府祁縣人。而他的生平大多記載在他的朋友賈仲名所寫的《錄鬼簿續編》中,在這本書裡面,羅貫中是一個早年曾經有爭霸天下的雄心的人。在元代末年,他曾投身於割據一方的張士誠麾下,做一名幕僚,後來張士誠敗給了朱元璋,羅貫中自此隱居了起來。之後便開始蒐集隋唐以來,民間的所有三國故事與說書的版本。

    明朝建立後,羅貫中在朝廷的默許下,撰寫了《三國演義》一書。後來《三國演義》又有清初文學家毛宗崗負責修正,今天我們耳熟能詳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卷首詞,就是後來毛氏父子加上去的,這一句卷首詞可以說是整部書的點睛之筆。

    由此可見,其實《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非常大,雖然小說是以陳壽的原本和裴松之的註釋為主要取材物件,但是羅貫中卻把他一生沒有辦法完成的志向和抱負,都寫進了這本《三國演義》裡的英雄爭霸當中。所以《三國演義》是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將其作為了故事的主線一步步推進。

    在小說的前半部分,主角是劉備、關羽、張飛等人,到了後期則是諸葛亮、姜維等人。而在正史裡的正面人物,篇幅較多的則是曹操和司馬懿等人,而這些人在小說中全都成了反派角色,遠沒有《三國志》中描寫那麼多。至於東吳的孫氏父子,戲份在小說中就更少了。

    羅貫中還在《三國演義》中,摻雜了很多天命不可知的觀念。比如諸葛亮這個人雖然神鬼莫測,可最後還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這似乎也是羅貫中對自己壯志未酬的一種影射

  • 17 # 使用者5881450424107君A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以下簡稱《志》、《義》)的區別是:這兩部書有相同和不相同之分。相同的:都是說的東漢末年,狼煙四起,群厷爭霸,各據一方。(我的觀點,是正史之說)曹操是代表中央集權平止國內的董、呂、袁、公、孫、劉及西涼、延安等叛軍:又要用全部兵力抵抗北方(東至玌在的庫頁島及以北,西至阿富汗以及中東以西的國防線)的胡兒鐵蹄入侵。兩部書我都有不同的看法:

    首先說《志》,除了根據眾多的《魏書》、《吳記》、《蜀書》等資料提取外:其他就是蒐集戲班、評書和民間傳說取捨而撰。可想象這裡面的真實性,和水分的比例。加之我們家鄉(南充)對《志》的作者陳壽的傳說:說是陳壽乃河南中牟縣藉:原捉放曹後,為呂布反董反曹的軍師的陳宮太之後。宮太被曹感恩勸歸,不順而斬,其後裔逃蜀助劉(為一小謀),失亍亭諸葛亮本應斬殺而放。陳壽思恩仇曹,才將曹寫至和戲班的曹一樣的“粉臉”(奸臣)。

    再說《三國演義》是以《三國志》為基因:經過了西晉、東晉、南朝、北朝,隨、唐、五代、宋、元、明初孕應而生。更加增添了戲文、足本、民間傳。(歷代,中原或南方人受盡了北方鐵蹄的蹂躪,反感北胡,凡北騎南下均為傷感,之所把曹操也作北胡咒罵)作者:羅貫中乃山西太原人,有受施耐奄的影響而著《三國演義》;也有故樹“老鄉”劉關張之豪氣,踏濺曹操之作。所稱三國魏蜀吳:也有人倒為吳蜀魏__“無所畏”喻事之說。(也有人說劉關張是侵略四川、湖北;抓丁逼糧,爭戰地盤:給川湖百姓造成了多災多難,血光沖天!也有人說:抓“壯丁”一詞就是出自諸葛之口)。

    兩書的不同:是《志》的閱讀味不美,但它畢竟是記事,是藝品。而《義》的嘗閱味美、審美趣濃。所以廣流朝鮮、日本、越南、東南亞、甚至世界。因為它畢竟是小說,文藝品。《義》虛設的人、事較多,如《空城計》(特別很多電視劇的有些人物都愛安排哼幾句:“我站城樓觀山景,耳叫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翻影,一定是司馬眾達發來的大兵……”)、草船借箭等。這些虛擬人和事,使很多人真偽難辯,所以貶曹濺司,贊捧西蜀等人。如:把老袋都耍掉了的,妄自尊大的關罡羽捧為聖人。(聖人有文武之分:人們把周遊列國,國國不用:最後,只好回故從教的孔子奉為文聖)把諸葛亮寫過分神化(雖然,我國各朝軍師多屬道人(如:姜子牙、張良、諸葛亮、徐茂公、苗訓、袁天罡等)競管怎樣褒貶,但三國的最大贏家才是司馬懿!

  • 18 # 在水的一方

    《三國志》,二十四史之一,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期的曹魏、蜀漢、東吳紀傳體國別史,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所以說《三國志》是一部史書。史書一定要遵循歷史真實,不能有虛構的成分,不妄加評論,所以他寫的東西都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發生過的;而《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章回體小說,小說呢,可以有虛構的成分,它可以三分真實,七分虛構。從真實度上來說,《三國志》更接近歷史真實。

    在《三國演義》當中,比如為了塑造諸葛亮這個人物形象,突出他非凡的智慧,所以把一些發生在別人身上的事兒,就寫在了他的身上,比如說:空城計。再比如關於對曹操的看法,《三國演義》當中明顯地加入了作者自己的主觀情感,把曹操塑造成一代奸雄。所以如果想要學歷史的話就去看《三國志》,想要看故事的話,就去《讀三國演義》。

  • 19 # ADxiu大秀

    從三國演義的成熟過程來看,三國志更接近真實歷史,而三國演義是在三國志的基礎上虛構和演繹的,我們現在所讀的三國演義是透過羅貫中的修改編撰而成的。

  • 20 # TonyDeng

    《三國志》是晉時陳壽所撰的私人歷史著作,原本分三本,分別是《魏志》、《蜀志》和《吳志》,獨立的,後人把合併為一本,統稱《三國志》。《三國志》是正規的歷史著作。

    《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顧名思義,是根據《三國志》演繹出來的通俗小說。“演義”是一種小說體裁,取“敷陳義理而加以引申”的意思,亦即有藝術加工和改編成分在內。

    兩者的本質區別,就是正規歷史著作和文學藝術作品的區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常寧近來被球迷講:開局雖彪悍兇猛但接下來總是被人替的,加強哪些才避免讓人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