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玖玖

    如果孩子胃口不好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喂一些開胃的食物,或者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檢視是否是因為缺乏微量元素導致孩子胃口不好。不過建議家長適當規範孩子的作息時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其次每天都要保證孩子的飲水量和運動量,因為只有孩子的運動量達到了,才會產生想要吃飯的慾望!另外家長可以利用孩子進餐前的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開展簡單的餐前遊戲,或者介紹食譜給孩子介紹蔬菜的營養等,吸引孩子興趣,同時在給孩子做飯的可以適當考慮色香味形的搭配,提高孩子吃飯的慾望,當然,家長也應該要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吃飯的時候儘量不說話,每次進餐最好控制在半個小時,過了就收了,作為是孩子不專心吃飯的“小懲罰”,最後就是要在餐前給孩子提進餐的要求,如自己吃飯,專心吃飯等!

  • 2 # 董桂圓

    寶寶這是不良習慣。吃飯時大人要做出樣子,不要將自己不吃的食物,明顯的告訴孩子,以致影響孩子。進餐中不要給孩子提問題或給孩子講其他事情,這樣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最好簡單的講一下飯菜的營養,刺激孩子的食慾。切忌不能邊吃飯邊訓斥孩子。養成家庭吃飯的時間觀念,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或邊玩玩具。在一定時間內,大家吃完飯後,將桌子收拾乾淨,逐漸養成在規定的時間內吃完飯的好習慣。注意適當安排孩子的運動活動,如早上的鍛鍊身體和晚飯後的散步及運動遊戲等等。 。

  • 3 # 黎黎育兒

    這應該是之前養成的習慣。很多人為了哄孩子吃飯,不惜追著孩子餵飯,久而久之,孩子就養成了吃飯時愛跑愛玩的習慣。

    分享一下我家孩子吃飯的情況。孩子1歲開始就和我們一起坐在飯桌上吃飯,當然他不夠高,我就在餐椅上加多個小椅子給他。每餐我都要求他吃完飯才可以下地玩,有時孩子不肯或是我公公叫我要去喂,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原則,所以我家三個孩子在吃飯方面都能做到獨立吃完再去玩。鄰居們總是喜歡抱著飯碗,追著幾條街哄孩子吃飯,我真的一點都不贊成。

    記得有一次吃午飯,孩子吃了幾口就說飽了,我叫了好幾次他都不吃,最後我說:“你不吃可以,但是整個下午都沒東西吃的哦,要等到晚飯時間才可以吃。還有如果我吃零食你也不能哭鬧。”他幾乎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午我特意當著他面拿零食吃,並且提醒他不能吃也不能哭鬧,他可憐巴巴地看著我吃。等到我做晚飯時,他已經餓得不得了,可我還是要求他等爸爸回來才可以吃。那次之後他再也不敢不認真吃飯了。

    其實看著他餓得慌的樣子我也很心疼,可是如果我不堅持的話,那之後就很難要求他認真吃飯了。所以再心疼,也得堅持自己的原則。

  • 4 # 子卯育兒手記

    這個年齡的孩子求知探索欲非常強,想讓孩子乖乖坐著吃完飯,可以參考以下建議:1,吃飯定時定量,就餐時間最好也要限定。不要因為好吃就不停地吃,不好吃就少吃,超過規定的進餐時間就收拾碗筷。不過一般來講很難,因為如果不好吃孩子也能吃很多那他就不是孩子了。但是如果孩子吃得很少也決定不吃了,或者孩子吃得慢,到了規定的時間就把碗筷收起來。直到下一頓正餐才允許進食。

    2,零食也要定時定量,減少餐後零食分量,保持孩子一定的飢餓感。孩子餓了,吃正餐效率也會變高。

    3,大人做好表率,每頓飯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圍坐桌子旁,形成一種儀式感。讓孩子意識到這時就餐時間,不允許再做其他事。

    4,進餐半小時後適當運動,幫助孩子消化、避免積食。好身體是促進好胃口的重要因素。

  • 5 # 寶媽Miss文

    小孩由於沒有定性,吃飯經常亂跑,讓家人很頭疼的,如果生拉硬拽,孩子反而會哭哭鬧鬧的,更不會吃飯了,有沒有更好的方法嗎?

    方法/步驟

    1/5 分步閱讀

    和家長比賽吃飯。

    我家的孩子吃飯時,如果想亂跑,媽媽就會說和爸爸比賽喝飯,看誰能先喝完,爭第一名,這時候孩子就兩眼一瞪,乖乖的拼命喝起來,就忘了向外跑了。這個方法屢試不爽,但是也不要每天使用,給孩子保留一些新鮮感。

    2/5

    告訴孩子吃完飯才能出去玩。

    孩子總想著趕緊出去玩玩、跑跑,家長可以抓住這個心理,告訴亂跑的孩子,不吃完飯就不能出去玩。一般聽話些的孩子會乖乖的回來繼續吃飯的。家長說的時候儘量嚴肅一些,否則孩子以為是說著玩的。

    3/5

    多給孩子準備豐富的可口的飯菜。

    有時候孩子不喜歡吃飯,總想亂跑,可能是飯菜不合口,家長應該多和孩子溝通,問問他們喜歡吃什麼樣的飯菜,這樣孩子吃到可口的,就不會到處亂跑了。

    4/5

    飯前少讓孩子吃零食。

    如果孩子飯前吃了太多零食,比如薯片、餅乾等,等到吃飯時就不喜歡吃了。開始搗亂,離開桌椅。所以家長應該讓孩子養成飯前1小時不吃零食的習慣,這樣吃飯時孩子可以多吃一些。

    5/5

    孩子競爭法。

    如果家裡有其他的小孩,可以讓他們一起吃飯,孩子多了,互相會競爭比拼的,都會爭著吃飯,不用害怕調皮的孩子亂跑了。

  • 6 # 西西弗神話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下。

    我家孩子就屬於特別好動的,平時也沒有閒著時候,一直來回走,吃飯更是坐不住。孩子小一點的話,吃飯讓他坐在餐椅上,強制不讓他下來吃完在抱出來;如果大了,他會從餐椅裡站起來,會不安全,吃飯前告訴他,如果離開桌子,就沒有飯吃了,一般情況,孩子不會在意,還會到處跑,但要養成好的吃飯習慣,就要狠下心來,幾次之後他就知道了,吃飯的時候不能到處跑,一邊吃一邊玩,就沒有飯吃了。這樣他才會靜下來好好吃飯。

    好好吃飯不僅是一個好習慣,對以後專注力養成也很重要。

  • 7 # 我的幸福由你賭家贊註

    這是習慣問題,讓孩子自己吃,如果孩子自己吃兩口跑了,那就不用管,那他肯定是不餓,要是餓極了,不用管,自己就坐那安靜的吃飯了。日常生活對待孩子不要過分寵溺,否則就把孩子養殘了。

  • 8 # 長著蝸牛殼的魚

    雖然寶寶只有三歲,但已經有了自己的主見,會出現吃飯時想著去玩玩具,或幹別的。我們家寶寶也出現過這樣一個時期,面對這樣狀況的時候寶媽們,但我們並沒有硬是去勉強他吃飯,但同時也會跟他說,現在是吃飯的時間,你看大家都乖乖吃飯了,沒有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既然你不吃飯,那你也不能玩玩具了。

    可如果這樣子還是堅持不乖乖吃飯,那就告訴他“如果現在你玩玩具不吃飯,那一會兒我們把飯吃完了,你餓了可沒零食吃;並且一日三餐是身體最需要營養的時候,必須好好吃,要不身體就會缺乏營養收起玩具”。一般而言,這時候小孩子就會聽得進去,願意乖乖用餐了。

    除了讓小寶貝意識到吃飯時間就是要乖乖用餐的重要性外,還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培幫助孩子樹立按時吃飯的習慣。

    第一、在固定場所吃飯

    在孩子4個月到6個月左右除了喝羊奶粉也要開始攝取副食品時,需要給小朋友一個專屬的座椅,讓孩子從小養成在固定場所吃飯的習慣。

    第二、參與用餐準備

    如果方便的話,讓孩子動手一起為用餐前做準備動作也是增加寶寶意願吃飯的不錯方式之一。注意:這裡指的不是共要求寶寶同烹調食物,而是爸媽們可以試著讓寶貝們自己拿碗筷、湯匙,甚至是在吃飯前排隊洗手的行為,來意識到吃飯時間的到來、學習乖乖用餐。

    第三、訓練孩子自行用餐

    最重要的是,爸媽們更應避免養成愛餵食寶寶的習慣。事實上,孩子1歲後若能適度訓練其自行用餐,不僅能培養其自理、自主能力,更有助於其手部肌肉及身體平衡的發展,可謂好處多多!

  • 9 # 琴風留夏

    小朋友吃飯的宜安靜,並且家人應該助他養成好的進食,細嚼慢嚥,長期邊動邊吃,影響消化,也可能引起腸痙攣之類的。

  • 10 # 兩個女兒的二胎生活

    我家孩子小時侯也是這樣,後來就買了一個餐椅固定在裡面,得給他養成習慣,讓他吃飯的時候固定在一個地方,要不容易養成習慣就不好了

  • 11 # 聞太師21D

    吃飯時固定在一個地方吃,不吃完不給玩。如果不吃,就餓一頓(中間不給零食),自然就好了。此法簡單有效!

  • 12 # W尚利

    那就餓著,別管他!在下頓吃飯前除了喝水,什麼都不給他吃!孩子餓倆三頓是沒有問題的。吃飯也要有規矩,不能離開飯桌,不能玩玩具,而且也要自己去吃!從小養成一個好的飲食習慣!這會影響他的一生!

  • 13 # 佳禧麻麻

    你好,首先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跑肯定是不良習慣,我們一定要幫他改正,一但小的時候不嚴家管教的話,以後糾正習慣是非常困難的。

    1.我們大人要做好一個表率,起到帶頭作用,吃飯的時候就要坐在固定的餐椅上,圍坐在桌子一圈吃,小孩子這個時候在懵懂階段,都是看大人行為,所以我們一定要以身作則。

    2.孩子吃飯不積極,肯定就是不餓,吃飯是個主動行為,在現在物質豐富的時候,不吃就是不餓,我們給孩子養成固定時間段時進食時間,過了這段時間什麼都不可以吃,餓了自然就吃的好了。

    3.要給孩子樹立明確的界限觀念,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明確的告訴他們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不可以去做的事情家長態度一定要堅決要嚴肅,如果犯錯不一定要用體罰的方式,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犯錯誤要承擔後果的。長大之後也一樣,要從小樹立是非觀念。

  • 14 # 飯飯育兒說

    在寶寶成長過程中,吃飯的確是一個大問題。很多寶寶不喜歡吃飯,尤其是三歲左右的孩子,每到吃飯的時候就老愛跑來跑去,一會拿書看,一會玩玩具,反正就是各種不專心吃飯,爸媽們即使追著寶寶餵飯,也無濟於事。而吃飯又關係到寶寶的健康成長,該怎麼辦呢?

    不妨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從小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

    父母從小就應該培養孩子養成好習慣,比如吃飯時不要玩玩具,不要看電視,不要玩遊戲,養成自己吃飯的好習慣。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之後讓孩子吃飯就會很輕鬆。

    提高寶寶食慾

    父母為寶寶準備食物時,可以多花點心思。把食物做得生動有趣,比如畫上圖案、捏成卡通樣,孩子看見這些有趣的食物自然會增加食慾,也就會喜歡上吃飯。但要注意的是,食材不可亂用,不能亂新增色素。

    寶寶的吃飯時間要形成規律

    很多孩子吃飯沒有形成規律,隨心所欲。如果把吃飯時間規律化,定時定點吃飯,那麼孩子就會形成條件反射,在該吃飯的時間好好吃飯。

    做一些室外活動

    活動會消耗寶寶的卡路里,還會促進食物消化,父母可以透過適當增加室外活動的次數,寶寶體能產生消耗就會有飢餓感,從而喜歡上吃飯。當然,室外運動的時間也要選擇好,不要在飯後立刻運動,這樣不利於寶寶身體健康。

    注意孩子的變化

    父母們要注意孩子的情緒、神情變化,如果孩子不願意吃飯,精神萎靡不振,又容易哭鬧,可能是生病的表現。如果是這樣記得及時帶寶寶去就醫。

    尊重孩子的愛好

    對於食物,寶寶們可能也有自己的喜好。如果寶寶們特別討厭吃某種食物,那麼爸媽們就應該尊重寶寶。為了寶寶營養均衡,可以透過其它的食物來補充。當然,儘量不要讓孩子養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

    給寶寶準備開胃的食譜

    有些食物比較開胃,寶寶吃後食慾會增加,比如番茄土豆雞肉粥、冬瓜排骨湯。這些食物不僅能增加食慾,還營養豐富,可以補充鈣質、蛋白質和維生素C等,可謂一舉多得。

    寶寶吃飯老愛跑愛玩,家長們不妨多花點心思,掌握了這些方法,相信很快就能讓寶寶吃飯的時候專注起來。

  • 15 # 四川頑皮豹在臺灣

    買個兒童餐桌椅,坐在餐桌椅上安全戴綁好,小朋友爬不起來根本就沒辦法跑,其實這個是從小養成的習慣,我們家從吃輔食開始可以坐的穩開始就讓寶寶坐在餐桌椅上吃飯,習慣要從小培養

  • 16 # 家有傲嬌萌娃

    首先考慮孩子的生活習慣問題,家長可以想下是不是每次孩子吃飯都是給他玩玩具或者逗他,追著他餵飯。如果平時就是這樣,習慣不好了那就需要給他重新建立一個新的習慣。改掉壞習慣不如建立新習慣效果好。慢慢讓他適應坐自己的椅子自己吃飯。其次,考慮孩子是不是飯前都吃了很多零食什麼的,導致吃飯沒胃口。如果是這樣,家長注意下次不要飯前給他吃零食,不然孩子就會沒胃口。第三,孩子可能脾胃不好,真的吃不下。這種情況就要給孩子健脾胃了,不然長此以往孩子容易生病,抵抗力下降。

  • 17 # 士弘媽媽育兒經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根本閒不住,很多都有這方面的問題,這是養成習慣了。

    對此我給出幾條建議

    1、杜絕零食

    很多寶寶都愛吃零食,吃起來沒有控制力,家長也沒有嚴加管教。所以一到吃飯時間,寶寶就“容易哭鬧,或者飽了,不餓”,而吃飯時間過了,寶寶又“餓了”,這時候家長又怕寶寶餓肚子,身體營養跟不上,又疲於做飯,就拿零食哄。於是,就陷入了死迴圈。

    所以,建議把零食斷掉,三餐按時吃,寶寶若是不吃就隨他去,飯點過了,他再怎麼哭鬧都不要給零食。實在餓就吃點水果,或者喝水。

    2、家長要以身作則

    家庭環境會影響寶寶的行為舉動,所以寶寶出現這種,家長也要反思自己有沒有壞習慣。比如:吃飯時看電視、玩手機、離開桌子吃飯、一邊吃飯一邊做別的等等等等。

    所以,家長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要做到吃飯的時候只吃飯,別的事情吃完飯再做,給寶寶營造一個好的家庭環境,養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

    3、不要過於溺愛

    在家庭中,爺爺奶奶或者爸爸媽媽,過於溺愛孩子,覺得孩子小就凡事都由著他,還認為這是對孩子好。像這種行為,就特別容易造成“追飯,哄飯”,而且孩子的事情插手過多,就養成很多壞習慣。

    建議家長,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一定要團結一致,否則也只是只管得了當時,管不了以後。如果溝通無效,那就遠離。

    最後,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可能會特別愛哭鬧,從而產生別的問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堅持下來”,不要因為一時的心疼,就捨不得。孩子嘛,不管不成器,加油(ง •̀_•́)ง

  • 18 # 豆包小小

    你好,孩子在三歲的時候是處於好動的階段,但是千萬不能讓孩子養成跑著吃飯或者追著餵飯的習慣。家長可以從一下幾方面進行引導:

    1,自己做好榜樣,吃飯的時候就是坐在桌前,食不言寢不語,孩子模仿能力很強,這也是為什麼說,孩子都是大人的鏡子。以前我們小時候,爸媽恨不得端著碗跑半個村子吃頓飯,所以自己也就從沒有坐在桌前好好吃過飯。

    2,規定孩子吃零食的數量和時間,餐前半個小時內就不要給零食了。孩子胃口就那麼大,零食吃飽了,那還有地方裝飯。

    3,在吃飯前跟孩子溝通,可以說下今天吃的什麼食物,有什麼營養,多麼美味,吃了可以長高變漂亮之類的話,讓孩子去飯食有所期待。

    4,給孩子定好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在家裡也是如此,設定好好吃飯的獎勵,以及不好好吃飯的懲罰(當然這種懲罰不能是打或者體罰,可以說是去掉一個孩子的興趣點,比如不買什麼玩具了,不去遊樂場完了之類的),當然這個好好吃飯以及不好好吃飯也要有時間或者量的限制。

    5,記住堅決不追著喂孩子,如果試了很多方法,孩子都還是亂跑不吃飯,那就讓他餓一頓,放心,一頓真的餓不壞孩子,在吃下一餐之前不在給任何零食,到下一頓他肯定會有所改善。

    6,帶孩子多做些運動,也有助於提高孩子吃飯時的胃口!

  • 19 # 禾禾媽談育兒

    主要原因是孩子不想吃,或者吃得少,而家長老是透過逼喂或者哄喂的方式,讓孩子對吃飯產生了一種牴觸和反感的心理,孩子只能透過跑和玩的方式抵抗,從而沒有培養好孩子吃飯的好習慣。

    具體怎麼做,給幾點建議供參考。

    1.平時不要老給寶寶喂零食和小吃。讓孩子肚子裡有空間裝東西,先讓孩子有胃口吃飯。

    寶寶肚子就那麼大,胃就那麼大,其他東西塞進去多了,飯就塞不進去了。塞不進去,當然就吃不下了,只能用跑和玩的方式來小小反抗一下家長的逼喂行動。

    2.一日三餐,按時按量吃,讓孩子行成按時吃飯的好習慣。

    吃飯習慣要固化在每天的日子裡,也可以讓吃飯成為一家人的儀式感,吃飯時大家一起上桌,擺好自己碗筷,坐在屬於自己的椅子上,大家一起開心用餐。

    同時,家長也可以變花樣做點寶寶愛吃的飯菜,色香味俱全,讓孩子看了食慾滿滿,口水直流。

    3.白天帶孩子多做運動,讓寶寶肚子有種飢餓感。

    白天帶孩子運動運動,這樣孩子的消化能力就好了,消化能力好了,胃口自然好了。有了飢餓感,寶寶只顧忙得吃飯,哪有時間亂跑呢?哪有心思玩鬧呢?

    4. 講清楚吃飯要求,只要下了桌子把飯收走。

    讓孩子知道幹什麼事都講規矩,吃飯時,孩子可以跑,可以玩,但是隻有一下桌,再不能上桌。餓也挨著,如果孩子沒吃飽,硬過來吃。懲罰他下一餐飯不讓吃。而且都做他最愛吃的飯,把他擺上桌面,放在孩子面前,讓他看得流口水,讓他眼饞。講清楚要求和後果,讓孩子自己選擇。

    父母要捨得狠心。知道凡事都有後果,要讓孩子自己學會承擔責任。而不是一直追著喂,按著自己以為的,老是擔心孩子吃不飽,而不關照孩子真實的感受,讓家裡老人小孩都不安寧。

    餓一頓,餓不死,也餓不壞。餓一頓不行就餓兩頓。孩子不可能一直不餓吧,一直沒胃口吧,民以食為天,當孩子有胃口就好了。

    總之:家長不要逼迫,孩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吃喝拉撒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不用教,更不用強迫。先讓孩子有胃口,不要用追喂的方式傷了孩子脾胃,壞了孩子習慣後才追悔莫及。

  • 20 # 藝啟頑

    好習慣沒有養成。我家裡剛好有一個吃飯難題的侄女,正在幫她改正,之前我們不在家,現在回家發現問題就在幫她矯正!

    這個時候的孩子已經會有會跑,身體大運動發展的如火如荼階段,加上好奇心強,一旦引導不好,很容易好動。

    首先,要明確一點,吃飯亂跑可不是好習慣,並且有很多危害…(對孩子的身體危害為首,比如跑著吃飯容易嗆到、飯都吃涼了會肚子疼等)家長必須重視,如果習慣還不過來會影響上幼兒園,從而影響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連帶反應都會出現!

    其次,想改正,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餵飯,孩子可以獨坐開始其實就可以鍛鍊自己吃飯了

    2.不要追著餵飯,這樣做對孩子身體百害而無一利

    3.飯前不要給孩子亂吃東西,避免因飽腹而引起不想吃飯,就會坐不住

    4.吃飯時候不要總跟孩子講話,同時給孩子做榜樣,大人也有規矩

    5.吃飯有規律,定時定點,養成“生物鐘”

    6.儘量把菜飯弄好看些,設計一下孩子喜歡的造型,先從視覺上吸引孩子

    7.準備他喜歡的餐具,用兒童餐椅

    8.適當獎勵,制定合理獎懲制度,好好吃飯獎勵“小星星”貼紙,攢夠換禮物

    最後,家長必須有自己的選擇,且必須堅守的住,不可以的事情就是不可以,不能因為任何原因而妥協,想要改掉壞毛病,必須狠下心!孩子已經三歲多了,性格、行為模式已經成型,很難改掉一些東西,想改正就要承受“代價”,首先做好思想準備的就是他們的哭鬧,不要輕易被嚇唬到…

    希望有幫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孫權的兒子孫皓為何殺了張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