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鑫聞
-
2 # 北緯評球
如果今年奧運會辦不成了的話,那麼日本方面真的是損失慘重!
根據相關的報道稱,日本政府位整個東京奧運會的投入了大約250億美元。一旦東京奧運會辦不成的話,那麼日本政府這250億美元的投入就泡了湯。而日本企業為東京奧運會投入了大約30億美元的廣告費,一旦東京奧運會辦不成的話,那麼日本企業的投入也是打了水漂。
日本其他產業如旅遊、服務業都將遭受到巨大的損失。
另外日本政府一心透過2020年東京奧運會拉動日本的經濟增長,並預算出東京奧運會將拉動日本GDP 大約1.4%。由此可見如果東京奧運會一旦真的停辦的話,那麼日本政府前期投入的250億美元沒有收回,後期的拉動經濟增長計劃也化為了泡影。這個損失不可謂不大!
同樣,國際奧委會的損失也將非常的慘重,如果一旦東京奧運會取消的話,那麼就等於在這個奧運週期裡面國際奧委會也沒有收入,他們下設的單項協會也可能因此破產。
-
3 # 看歡樂時刻
原定於2020年夏季奧運會在日本東京舉辦,可能由於這次的疫情會延遲。日本自二戰結束後,在美國的幫扶下,經濟迅速回暖,到20世紀末,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由於2008年爆發的經濟危機,使日本的經濟一蹶不振,日本也正想透過這次奧運會來提振本國經濟,但是由於疫情的影響。即使如期舉行了,也不容樂觀。所以對日本來說,如果今年舉辦不成功,對國內經濟打擊非常大。本來國內經濟不景氣,想通這次奧運會來提振經濟。再加上這次疫情的影響。日本損失可就大了。
-
4 # 一言不合聊個球
如果今年夏天的東京奧運會無法正常舉辦,對於日本以及國際奧組委我認為都有比較大的影響和損失。
首先,國際奧組委手裡的奧運會的品牌價值會受損,如今的奧運會早已經不再是各國爭相舉辦的香餑餑了,基本沒有幾個國家願意辦,因為這一綜合性賽事的吸引程度正在降低,主辦國付出諸多人力物力財力,往往都是虧的,賺來的也就是一個大國能力的體現,沒有實際作用。
所以假如東京奧運會辦不成了,奧運會的品牌價值就只會進一步減弱了,願意申報的國家只會越來越少,這對於國際奧組委來說可就虧大了,品牌價值會進一步影響到經濟效益等等。其次,對於主辦國日本來說也有很大的損失,原本寄希望於這一次東京奧運會的順利舉辦來振興國內經濟,如果無法正常舉辦,哪怕是推遲或者取消,都會起到反面的消極的作用。
日本為了這一次的奧運會已經花了遠超出預算的資金,這也是目前為什麼死咬著不肯推遲的主要原因,如果推遲在經濟等方面會對日本有比較大的打擊。最後,損失的就是各國的運動員了,為了備戰四年一次的奧運會,運動員們付出了太多心血和汗水,如果辦不成,很有可能所有的努力付水東流,不少老將如果因為傷病或者身體狀態的原因無法參加的話將成為職業生涯終身的遺憾,所以這當然是極大的損失了。
-
5 # 青春就像首散文詩
如果疫情在7月份之前無法得到有效控制,東京奧運會最終取消,日本的經濟損失將高達7.8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5200億元),日本的GDP將會下跌1.4%,由於這幾年日本經濟不佳,主要是因為有東京奧運會,日本民眾深信奧運將會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所以日本才會為此投入大量的資金來舉辦這一屆奧運會。
-
6 # 至誠體育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情況下,目前世界絕大多數體育賽事都已經暫停。甚至就連歐洲盃這樣的重量級賽事也推遲。而目前全球體育健兒最關心的或許還是東京奧運會。
雖然此前有訊息會推遲東京奧運會。但是近期國際奧委會、日本方面仍舊錶示奧運會將如期舉辦。同時表示目前任何揣測只會適得其反,國際奧委會鼓勵所有運動員繼續全心全意備戰奧運。如果辦不成,那麼損失將非常巨大。最直接的就是舉辦國日本和國際奧委會的損失。2013年申奧成功後,日本花了7年時間,耗資3萬億日元(約合273億美元)來準備這場體育盛會,是當初預算的2.22倍。
就算考慮到其中部分資金用於場館建設,配套設施升級,城市基礎建設並不算完全損失。那麼日本可能也需要損失數十億美元。
並且目前贊助商贊助金額就達到51億美元,奧運會轉播權帶來的收入就達到45億美元,如果東京奧運會取消,那麼這兩方面也會讓東京和國際奧委會損失近90多億美元。不過目前已經售出的門票不會退費,這算減少了一些損失。
當然除此之外,奧運會本來會為東京帶來數百萬的遊客和十幾萬的工作崗位。如果在算上這部分收入的損失,那麼東京奧運會損失就更大了。當然刨除日本東京和國際奧委會損失外。各個國家的運動員此前的復出,國家的投入也會都得不到什麼回報。要知道不少運動員整個四年都是在為奧運會做準備。全世界這麼多國家對於運動員的投入,損失的數字更是個難以估量的數字。
所以如果東京奧運會取消,經濟損失是難以估算出來的。目前直接有數字的損失就已經可以以百億美元為單位計算了。這麼大的損失,也是國際奧委會目前堅持如期舉辦的重要原因。
-
7 # 籃球達人
如果今年奧運會辦不成了,損失有多大?我個人認為會非常之大,具體有之下幾點:
1.前期直接的政府和社會投資
2,廣告收益投資
大家都知道奧運會是世界運動會的最高級別舞臺,知名度也是最高的,在這如此高規格的運動會上,很多全世界知名企業肯定會在奧運會加大投入,做廣告宣傳的,據說這次單單日本國內的廣告收入預計就有30億美元左右,這可是一次樂觀的收益呀。
3,其他附帶經濟收益
作為全球知名運動會,肯定會吸引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和各國人民前來觀賞比賽,因此帶動的旅遊,服務業等經濟增長就已經無法統計的了。
4,全世界非經濟價值的損失。
奧運會作為一項世界性運動會,他的目的和精神含義遠大於經濟價值。其中奧林匹克精神最為重要,相互理解,友誼長久,團結一致和公平競爭。奧運會是體育精神,民族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於一身的世界裡運動會,它象徵著世界的和平,友誼和團結。
如果今年的奧運會舉辦不了,我們的世界將會損失非常慘重,希望這場疫情早些結束,讓人們過上正常的生活,讓奧運精神提振我們重建家園的希望。
-
8 # 德譯洋洋
“黑色星期四”這個概念很少有人提及,更為人熟知的是“黑色星期五”:那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五,美國人會在這一天進行大采購,而各大商家則適時地推出各種各樣的促銷活動,轟烈程度不亞於中國的“雙十一”。
實際上“黑四”確有所指,指的是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當天美國華爾街股市突然暴跌的事件。而91個春秋之後,體育界也迎來屬於自己的“黑四”:北京時間3月12日星期四,NBA正式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下宣佈緊急停擺。彷彿是聽到一聲號令,世界上各種各樣的籃球聯賽也如多米諾骨牌一樣被一一推倒,或許程度不盡相同,但都一樣大受影響。而到了3月19日,土耳其的籃球、足球和排球聯賽全部暫停,宣告全世界最後一個主流的籃球聯賽也休戰了,全世界正式進入罕見的“無球可看”時期。
停賽也是領頭羊
NBA在籃球領域的“領頭羊”地位毋庸置疑,那是全世界競技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也是籃球圈裡球員薪酬最高的聯賽。身為一個北美地區的聯賽,NBA會給每支奪冠的球隊設計出標記有“世界冠軍”頭銜的紀念戒指,如此張揚的舉動那體現了美國籃球和NBA聯盟的自信、驕傲乃至狂妄,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這個聯賽的實力和影響力。
作為美國棒球、橄欖球、冰球和籃球這四大競技專案的職業體育組織之一,NBA是當中第三富有的聯賽,2019年的年收入達到87.6億美元。雖然不是北美地區觀眾最多的聯賽,但NBA卻是世界上最為全球化、影響力最大的職業體育組織之一。這樣一來,NBA就經常作為成功的案例出現在各商學院營銷教程裡,他們如何運用大牌明星的品牌效應推銷聯賽、如何運用現代媒體手段推銷聯賽、如何運用國際化戰略走向全球化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課題。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著74年曆史的NBA極少出現停擺,而且每次停擺之後都會有一個新的收入增長勢頭:這個聯賽實在是太能掙錢,沒有人真的捨得讓其停下來。截至目前為止,NBA只經歷了三次停擺危機,第一次發生在1998年,由於賽季前的勞資談判失敗,代表勞方的球員和資方球隊拒絕任何往來,整個聯賽直到1999年1月25日才達成十年收益分配協議,在2月5日恢復比賽;NBA的第二次停擺則發生在2011年,還是出於同樣的理由,勞資雙方在該年11月26日的第五場勞資會議才達成初步協議,至此在12月25日恢復聯賽。
但在2020年發生的NBA第三次停擺,一切都不一樣了。早在3月3日,NBA官方就給每支球隊發放了首個新冠肺炎疫情備忘錄,要求球員跟球迷採取碰拳而非擊掌的方式進行互動,還應避免接受諸如筆、籃球和球衣等物品進行簽名。接下來,NBA官方的備忘錄一條接著一條,形象地表現出新冠肺炎疫情步步逼近的模樣。而最終,隨著爵士中鋒戈貝爾在北京時間3月12日週四跟雷霆的比賽開始前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NBA到了不得不停賽的地步。
這是NBA歷史上首次在賽季進行期間出現停擺,也是首次因為非勞資糾紛方面的問題而被迫停擺。俗話說“金錢永不眠”、“有錢能使鬼推磨”,但在洶湧而至的疫情面前,金錢的力量變得蒼白無力,根本無法強行推動NBA這臺大機器繼續運轉下去。
儘管世界上首個因為新冠肺炎疫情而停擺的籃球聯賽並非NBA——亞洲地區的各種聯賽早已休戰——但NBA在這個情況中起到的帶頭作用和“蝴蝶效應”是極其大的,全世界的籃球迷很快就會感受到這個在週四停擺的“巨無霸”所帶來的深遠影響。
骨牌傾倒一念間
大概沒有什麼中國球迷聽說過DBL(Dutch Basketball League,荷蘭籃球職業聯賽)這種不入流的小聯盟,但這次全球體育圈大範圍的停擺使得這般冷門的名詞也開始登上中國的社媒平臺。
NBA在3月12日正式宣佈停擺的訊息就像一聲號令,讓全世界各種各樣的籃球聯賽紛紛以“停賽”作為響應。大家彷彿都在等待籃球聯賽中公認的盟主先行倒下,自己才好拿出壯士斷腕的勇氣做出“暫停聯賽”這個艱難的決定。
據本報記者瞭解,截至北京時間3月13日晚,歐、美、非三個大洲的籃球聯賽幾乎全部停止:NBA發展聯盟無限期停賽,NCAA今年的“瘋狂三月”直接取消,歐冠聯賽及其下屬的歐洲盃和青年賽事全部暫停,亞得里亞海及其下屬的二級聯賽和U19賽事全部暫停,德甲聯賽從3月12日起至少休戰14天,立陶宛聯賽提前結束並由常規賽榜首的薩拉基利斯直接奪冠,以色列聯賽和法國的A級、B級聯賽都暫停至三月底,東歐區域跨國聯賽VTB無限期停賽,非洲籃球聯賽BAL推遲舉行。其餘諸如烏克蘭、波蘭以及荷蘭等國的籃球聯賽均有不同程度的停賽,而土耳其聯賽雖然一直在堅持空場進行,但還是於3月19日宣佈暫停。而最終,國際籃聯組織FIBA也在3月12日釋出官方宣告,稱其名下所有的賽事都會暫停。
眾所周知,其實歐洲的新冠肺炎疫情早已變得很嚴重,情況最嚴峻的義大利在3月8日就暫停了國內各級別籃球聯賽。但歐洲賽場上包括歐冠在內的主流聯賽始終沒有任何動靜,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做著最後的堅持,如同高空之上走鋼絲的人。
NBA的轟然倒下成為第一塊被推倒的多米諾骨牌,於是幾乎全世界的籃球聯賽接連倒下,令3月12日這個週四在體育界變得無比沉重。比賽就是籃球聯賽最核心的產品,一切收益都依附於這個基礎上,即便是最小的聯盟也需要透過販賣比賽來維持運營。中止賽季甚至取消比賽無疑會帶來非常大的經濟損失,令一切蕩然無存,這也是NBA以及其他所有的聯賽都將休戰這個決定放在最迫不得已位置的根本原因。
對於普通球迷來說,比賽的取消頂多是少了一項娛樂,但在整個體育行業當中無疑是一次滅頂之災。身為比賽的主體,球員會在此期間缺少收入甚至直接失業,而媒體行業、製造業以及服務業當中與籃球比賽相關的人員也會因此而陷入無法開工的境地,這同樣意味著喪失經濟來源甚至面臨裁員。
如果說1929年10月24日的“黑色星期四”讓美國的經濟受到了嚴重打擊,那麼2020年3月12日的這個史無前例的“黑四”就令整個體育行業陷入到無比悲觀的情緒當中,而且最終必定會波及到世界上其他行當,從而成為世界體育史上無比重要一頁。
-
9 # 南雷霆峰
少來,奧運會能掙多少錢?如果來一個民意投票,又有多少人願意在本國申辦奧運?
日本舉辦奧運會,只是為了塑造一個大國形象,強國形象。如果以這個來算,日本確實損失很大。
說不定,大災過後舉辦的奧運會,更能讓全世界人記在心裡,成為經典也有可能,那安倍晉三的政府就賺大了!
-
10 # 史海閒聊
日本疫情形勢險峻,據美聯社最新訊息稱:奧委會高階官員已經給日本下了最後通告,如果疫情不能在5月下旬得到控制,那麼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將被取消。而不會延期或是更改舉辦地。這訊息對於日本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同時我覺得這也是給日本,乃至各國的巨大壓力。戰勝不了疫情,就沒有奧運會!
最近有國際奧委會高階官員稱如果五月份疫情得不到有效控制奧運會可能取消,而不是延期或者更換舉辦城市。此訊息一爆出頓時引起熱議,那麼東京奧運會若是取消對日本損失有多大?
日本為了本屆奧運會投入了123億美元,包括場館建設和相應的輔助設施,如此這123億美元可就是白投了。如果本屆奧運會取消那麼日本這種拉動經濟增長的計劃就會落空,如此損失無法估量。
這只是體育之外的損失,對於運動員來說,整個職業生涯也趕不上幾屆,有些球員甚至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奧運會。如果奧運會取消,不僅僅損失的是日本,全球性的損失。希望各國還是拿出足夠的重視態度,大家共同抗擊疫情,尤其是我們國家已經取得了寶貴經驗後,相信不會到取消奧運的地步。
取消東京奧運會,將對日本一個沉重的打擊和巨大的創傷,儘管日本是世界經濟強國,也背不住折騰,意味著日本辛苦付出心血和金錢全部毀於一旦,對於日本經濟的創傷難以估計,而且,日本的經濟在短時間內難以復甦,人民也背上沉重的負擔,但願日本在五月份,防控疫情能有非常令人滿意的結果,要得到國際奧運會的認可和世界各國的認可,祝福日本!
我本人猜測,如果今年奧運會不能如期舉行,國際奧組委也會盡量的彌補日本,會推遲舉行,極有可能在疫情得到控制後舉行,根據這樣的邏輯推測,如果今年奧運會不能舉行,國際奧組委也會安排在明年夏季舉行,這樣做可以彌補日本方面的部分損失。
-
11 # zwK我愛中國
這不光是金錢向題!也是給本國運動健兒一個熟悉的地理環境,和暖心的推動力!也是本國的榮耀!給國民經濟帶來不小的收蕕和效益!
-
12 # 長春山海籃球俱樂部
對於日本的經濟尤其是旅遊業有很大損失,奧運會其實也是一種浪費,比賽完後很多的場館都在閒置,中國也一樣,我們現在不操心日本怎麼樣我們應該學習先進的體育制度管理,減少人情化,讓真正的人參與到奧林匹克精神來!
-
13 # 西沽釣翁
奧運會辦不成損失有多大?辦奧運想著賺錢是沒有什麼出路的,可東道主忙活了半天不舉辦了,也不會有啥損失,象日本這麼精明能算計是不會吃虧的,一定會讓物盡其用的,不舉辦說不定會止損呢。不過可惜了幾年的準備。
-
14 # 開心老人152884545
攵體專案都是以娛樂有益健康、算是間接者,第一重要的是生命!論損失:籌辦者、參賽者、主辦者都有損失,就是開了:參加者少、無觀眾消費、祝威,再耒個交義大傳染等,損失更大!就當前正在全球大暴發的疫情再過百天也不知道如何,現在人們對此不感興趣,還是顧命要緊!
-
15 # 如意吉祥7680
奧運會不辦了劉國樑為馬琳和劉小棗玩命使的勁那是白費了,推遲二年在上冠軍有可能還等著小棗拿,倪夏蓮打到五十六歲了經驗豐富超過任何人,小棗孔怕只有拿亞軍的經驗了!
-
16 # 侃哥說球
現在疫情形勢非常嚴重,但是東京首相安倍晉三和奧委會還是堅決要舉辦奧運會。如果全世界疫情在短時間內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一度增長,那麼本屆奧運會將不得不按下暫停鍵。
如果今年奧運會辦不成,那麼帶來的損失有多大?
毫無疑問,損失是不可估計的。據此前訊息,日本政府、東京都地方政府、奧組委為本屆奧運會投入超過3萬億日元(約合273億美元)。一旦取消,這些投資幾乎都打了水漂。這也是為什麼安倍晉三堅持要舉辦奧運會的原因,因為實在傷不起。
眾所周知,能夠舉辦奧運會的國家經濟實力都不差,雖然投資很大,但是靠著這次奧運會卻能夠給國家的經濟帶來質的飛躍,參考08年我國北京奧運會。而現在奧運會推遲,不僅之前投資的錢打水漂了,就連國家經濟也會受到嚴重的創傷。
另外贊助商的損失也不小,據此前訊息報道,東京奧組委已經募集到31億美元贊助,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2.5倍。贊助商分為三級:黃金(TOP)合作伙伴(15家)、官方合作伙伴(32家)、官方支援商(16家)。一旦奧運會被推遲,給這些贊助商帶來的影響非常之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同NBA中耐克品牌一樣,一旦NBA打不成,停賽,耐克的贊助,代言,商品銷量,通通會受到影響,因為這是一個整體,牽一髮而動全身,誰也傷不起。
最後申請奧運會也會讓其他國家望而卻步,本來就有許多國家現在都不願意舉辦奧運會,而現在出現這樣的疫情,導致停滯,經濟強大的國家或許能夠承受巨大壓力,但換做是一些其他國家,可能直接讓國家經濟受損,風險太大,損失無法估算。
-
17 # 圓滿123
2022年再辦,除了要去打奧運會的現役運動員任何國家沒損失啊。有必要非得無觀眾、無裁判的情況下比賽嗎?運動員之間恐懼,互相提防、排斥才好?
-
18 # 科學體育原創
奧運會現在面臨的目前情況現在看來真是不容樂觀,如果真的取消這屆奧運會他的損失真的很大!
第一我們來看看日本人自己算的賬,日本五大證券之一的日興公司公佈的一份調查報告,預警稱如果取消奧運會日本的gdp將會下降1.4%,經濟損失高達7.8億兆日元。(約合人民幣5200億)即使疫情四月底結束,奧運會如期執行,因為疫情所導致的gdp跌幅也高達0.9%。
第二我們在算下他們具體的損失方面,從申報到場館建設再到推廣,保守估計已經砸了125億美金。最讓日本民眾難以接受的是各行各業在場館周邊準備的產品,有些為了接待外國遊客進行的大量投資都會化為泡影。(就包括前段時間我們疫情嚴重時,日本積極的捐款捐物。我想他們也是不想疫情擴大影響奧運會,另外中國遊客是大客戶,非常想讓我們都沒事過去消費。個人想法)另外還要把收入腰包的各國贊助商的提前支付的贊助費用歸還給對方,別的旅遊、門票等各種損失應該在400-500億美元之間。
基本不過我個人覺得7月份天氣氣溫升高,疫情應該限制的差不多了。希望這次日本能夠度過難關吧?
-
19 # 螞蟻找大象
現在大家除了關注外國人戴不戴口罩、搶不搶東西以外,最關注的一個話題就是:東京奧運會到底還能不能如期舉行。
四年一次的奧運會幾乎是全世界人民翹首期盼的大事。對中國人來說,尤其如此。12年前的北京奧運會讓我們驕傲了一把,更是把人們對奧運會的熱情點燃到了頂點。還記得下面這張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煙花照嗎,當時全國人民都守在電視機前看開幕式,真正的萬人空巷、舉國歡慶。
日本官方公佈的奧運會的籌備成本將達到1.35萬億日元,也就是126億美元左右,其中日本承擔大約0.75萬億日元,合計約70億美元。但根據外媒估算,從2013年申奧成功算起,日本政府已累計投入高達250億美元。
第二個遭受重大損失的將是奧組委。奧組委對本次東京奧運會的投入也有0.6萬億日元,大概56億美元。要彌補掉這個成本,國際奧組委只能指望最大收入來源——轉播權和廣告商贊助收入。據介紹,在上一屆里約奧運會,國際奧委會這兩項數字之和達到了51億美元,
還有一個損失方大家可能想不到,那就是各個國家的轉播方,比如美國廣播巨頭NBC Sports就曾估算在奧運會17天期間,他們將會獲得超過12億美元的廣告收入。對於咱們中國來說,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但是廣告收入費肯定也不少。
所以說,其實各方都不希望奧運會延期或者取消,這一筆筆花出去的錢都等著收回來,否則,各方損失慘重。這也是為什麼包括奧組委在內的各方都出聲,說奧運會不會取消。錢會推著奧運會往前走。
-
20 # 黑馬程式設計師上海中心
根據公開資料,在最新版奧運1.35萬億日元的預算計劃中,日本政府承擔1500億日元,奧組會和東京都政府各自承擔6000億日元。
此外,為預防突發情況,所需備用金約在1000-3000億日元。 共同社訊息稱,日本東京都政府2019年1月公佈2019年度預算案,其中舉辦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籌備費用列入533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38億元。
以上提到的成本,僅僅是與奧運會相關的直接成本。為了順利舉辦奧運會,在交通升級、汙染治理、城市改造等間接成本,也是日本必須的支出項,而這筆費用也不菲。
其中,在2019年度支出中,比賽會場及奧運村的建設費用列入873億日元;培養志願者的費用列入13億日元;為防暑而設定的噴霧器等費用列入2億日元;記錄設施準備狀況及街區變化的影片製作費用5000萬日元。
另外,民間資本也為奧運會的召開籌集重資。酒店研究公司CBRE Hotels的資料顯示,日本九大城市預計在2019年至2021年將有8萬家酒店開業。此外,著名的東京大倉酒店還耗資10億美元裝修,並已於去年9月重新開業。
2019年5月,日本航空耗資2億美元推出的低成本子公司Zipair Tokyo將問世,以滿足圍繞奧運會日益增長的航空需求。
此外,東京奧組委確認目前已有30億美元贊助費入賬,門票也已經賣出了幾百萬張,一旦奧運會取消,違約成本不可估量。
回覆列表
分享一下我的觀點,如果今年奧運會不辦,會對日本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018年7月18日,國際奧組委理事會正式通過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賽程基本框架。此次奧運會競技賽事將從2020年7月24日開始舉行,延續至8月9日。
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學家戴維-利尼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說道:“安倍肯定是憂心忡忡的,倘若奧運會推遲到明年舉辦,他可能丟掉首相寶座,要知道,他希望透過舉辦東奧向世界展示日本最好的一面,為此付出了很多,所以他極其不想看到東奧受到影響。”
如果奧運會取消的話,直接帶來的經濟損失會是888億元耗資打水漂,轉播費損失逾100億元。日本的藉此發展的旅遊業,奧運會帶來的最大市場中國人前往日本的出境旅遊,以及世界各地的加油團。這將是一個不可預估的天文數字。
國際奧委會和東京奧運會組委會仍然在按照東京奧運會如期舉辦的想法安排籌備工作。現在距東京奧運會還有四個月的時間,相信能夠戰勝疫情,如期舉辦奧運會。”